观念的水位十篇

时间:2023-03-30 09:24:03

观念的水位

观念的水位篇1

据说坊间盛行绝望。

有网友在微博上转播一次关于转型的会议的氛围:A教授表示自己的文字很绝望,但内心更绝望;B教授表示国民性决定了各阶层得一起“玩儿完”;C教授表示既得利益集团已将其利益制度化……总而言之,“改革已死”。大家所能做的,似乎就是坐在冲下悬崖的车里,眼一闭心一横,等待最后落地时的一声“咣当”。

类似的氛围我也经历过。每当我对改革的未来表示“审慎乐观”时,就会有朋友提醒我:你是不是太幼稚了?

好吧,可能是。但也可能是他们摸着大象腿的时候,我恰好摸着了大象鼻子。

我心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水涨了,船自浮起来。所以我观察社会变革的动力,不那么关注船上有没有技艺高超的船夫,而更关注水位的变化。近些年我的观察心得是:变革观念的“水位”在升高。

观念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前在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比如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公开——政府财政预算向来含糊不清,但是近几年公众不服气了:“国企占了70%的资源,而民营企业解决了70%的就业、50%的税收……”印象中城管在20年前追打小贩比现在凶狠,现在却屡遭热议。这几年民工孩子在城市上学其实比过去容易,但是现在要拆并一所民工学校,便会引起轩然大波……总之公众的视力突然变好了,过去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今天却开始“大惊小怪”。为什么?观念不同了。

民主的观念基础无非是两点:问责意识和权利意识,而上面所提及的观念变化,几乎都指向这两点。更重要的是,变化的政治伦理,生长于转变中的生活伦理。30年前,中国家长或老师打孩子似乎天经地义,今天则往往遭到舆论唾弃。20年前,人们提到同性恋还往往表情惊骇,今天,至少在大城市里,谁要有个同性恋朋友,简直可以拿来吹嘘。10年前,要是有人跟你说起“业主委员会”,你可能一脸茫然,今天你则可能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所有这些,都是问责意识或权利意识渗透进生活之机理的体现。

但有人说,中国人是利益动物,除非物价暴涨、股市崩溃、食品安全大乱……中国人不会参与社会变革。要我看,这是混淆了变革原因和变革导火索——变革导火索可能是民生问题,变革原因则是意识形态悄悄地解构与重构。

还有人说,水涨未必船高——如果有人硬要压住船呢?此可能性当然有。历史的发展既非单因,更不必然,否则就成了“历史决定论”。不过,正如我不相信民众是纯利益动物,我也不相信“上面”的人都是纯利益动物。精英并非生活在真空里,民众的观念对他们也具有渗透性——当然民众的观念加上民众的实力,渗透性肯定更佳。所以问题很可能并不是水位够但船没反应,而是水位积蓄还不够。今天中国社会的权利意识和问责意识刚开始积蓄,势能不足,转化出来的动能也自然有限。

观念的水位篇2

    语言文化场是“具有共同不变意义的语言文化单位的集合”(Воробьёв,1997:65),它脱胎于语义场,是语义场理论在文化学方向的发展和应用。语言文化场旨在揭示某一语言———文化领域的共性特征,是一个多层级的系统,由内核、中心结构、边缘结构三部分构成:———内核,即场名,是一种语言文化场共同语义的核心特征,由概念或概念组合对场进行命名,是一种恒定的语言文化学含义,Воробьёв将其称为语言文化场的内涵,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概括性。———中心结构,即场内具有主导地位的语言文化单位的集合,表达该语言文化场基本的概念、现实及其同义、反义等相互关系。包括:(1)表达非特指语义的名词及形容词,用以表现场名内涵所及外延的适用范围,作为一种泛指并不具有特定的语义指向;(2)表达特指语义的词及词组,揭示作为俄罗斯民族物质与精神价值取向总和的民族个性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各个方面的独特性。———边缘结构,即此语言文化场与彼语言文化场相邻、相交的部分(彭文钊、赵亮,2006:65)。

    2俄汉“вода/水”观念语言文化场的场性分工

    在我们对俄汉“вода/水”观念的语言文化场进行分工时发现,由于水的普遍性,所以在研究其边缘结构时有较大难度,“水”的语言文化场边缘结构可能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动物、植物、生命等语言文化场,所以我们在这里对其不做具体的说明,只重点分析内核和中心结构。

    2.1вод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场性划分

    2.1.1内核вод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是将вода作为场名,把所有这个场内具有共同语义核心特征的词汇全部包含在其中。我们通过搜集语料总结出вода观念的核心结构应该具备如下的语义特征:русскость(俄罗斯性)+универсально-сть(普遍性)+реальность(现实性)。我们从《Русскийассоциативныйсловарь》(俄语联想词典)(1994)中总结了有关вода的部分内核结构:(1)基于温度的:холодная,горячая,тёплая,про-хладная,ледяная;(2)基于清澈程度的:чистая,прозрачная,грязная,мутная,сияющая;(3)基于来源的:родниковая,ключевая,морская,колодезная,речная;(4)基于能否被饮用的:питьевая,дистиллирова-нная,хлорированная,газированная,жесткая,свежая,минеральная,кипячёная,ржавая,тяжелая,жидкая,отравленная,хлористая,горькая,солёная,вкусная,невкусная,живительная,сырая;(5)基于是否流动的:проточная,спокойная,сто-ялая,стоячая,мёртвая,текучая,быстрая;(6)基于颜色的:голубая,зелёная,синяя;(7)基于宗教的:живая,святая;(8)基于潮湿程度的:мокрая.在《俄语语言文化词典》中有这样一句话:“与水有关的神话很有意思,水是地球上万物的起源和终结,沉入水中,一方面意味着死亡和毁灭,另一方面意味着生命的复活和诞生。”(黄苏华、刘光准,2005:172)所以,вода观念不仅具有上述的三个特性,还具有宗教性等语义特征。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对物体的感知也在不断地深入,所以以上的部分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2.1.2中心结构вод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的中心结构是这个场内具有主导地位的语言文化单位的集合。中心结构是语言文化场的主干部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样借助“Русскийассоциативныйсловарь”来建构вода观念的中心结构,按照先后顺序,俄罗斯人对вода这个词的联想词分别是:

    2.2“水”观念的语言文化场场性分工

    2.2.1内核“水”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的内核部分是以“水”作为场名,在这个场内包含了所有与之有共同语义特征的成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借鉴вода观念语言文化场的场性分工形式。我们认为“水”观念的语言文化场应该具备以下的语义特征:中华民族性+真实性+必然性。我们通过搜集的材料发现,“水”观念在人们头脑中还会反映出毁灭性、宗教性等语义特征。同样的,“水”观念的语言文化场也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个系统在不断地扩充和发展,这里我们只是总结出部分内核:(1)表示温度特点的:冷水、热水、沸水、凉水……(2)表示颜色特点的:墨水、碧绿的、蔚蓝的……(3)表示来源的:海水、湖水、溪水、泉水、河水……(4)表示气味、味觉的:香水、清甜的、腐臭的……(5)带有比喻意义的:水晶像纯净的[水]一样透亮明洁。(《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生活似乎是别人的,而你只能是一个心静如[水]的行走者(《史传》)。(6)表示纯净度的:清水、浑水……(7)带有毁灭性意味的:当泥石流爆发时,山鸣地动,响声如雷,暴雨、洪[水]或冰雪融水夹杂着泥沙、巨石混合成一股黏稠的泥浆,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水具有两面性,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人类生活中必备的,但反之,水也会给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以上分类并不是完全的,因为水是生活中再普遍不过的事物,所以人们在对其进行称名时会根据水体的位置、存在方式、水流速度等进行称名和描写,因此是较为详细的。除上述之外还有宗教中常说的净水、圣水;海洋中的深水、浅水、地表水、地下水;当形容水速时会用到潺潺的、湍急的等等。由于水的范围太广,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水的感知也是层次非常分明的,可能一点点的差异就会导致水的称名不同,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的水体称名都考虑到,只是例举一部分。2.2.2中心结构研究“水”观念语言文化场的中心结构时,我们采取与вода观念语言文化场中心结构相同的研究方法,同样也是将反映核心结构语义特征的具体的语言文化单位集合起来。当然,同样作为一个开放的层级系统,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处于中心结构的语言文化单位一一研究到,所以我们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260852个关于“水”的词条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来进行描写和阐释。通过对这些词条的归纳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处于“水”观念语言文化场中心结构的语言文化单位:摇篮、母亲、能源、神、云、雨、雾、江、河、湖、海、小溪、池水、眼泪、水晶、水杯、酒、饮料、鱼、虾、蟹、鸭子、泡沫、森林……由于汉民族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不同、信仰不同,所以导致在中心结构中有部分语言文化单位必定不同,而这部分不同的语言文化单位正好可以体现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

观念的水位篇3

关键词:水利;管理;问题;原因;对策;天祝县

1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建国以来,天祝县水利工程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目前天祝县已建成防洪、灌溉、供水等各类水利工程252处,各类建筑物1 048座,其中,小型水库四座,总库容299.06万立方米;干、支渠道47条,247.56km;人畜饮水管道129条,1 364.90km;提灌泵站21处;人畜饮水基本井44眼;草原喷灌3处,水窖17 400眼,涝池82座。全县按流域划分为4个水利管理单位,即金强灌区、安远灌区、朱岔灌区、松山灌区。水利工程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以后,天祝县开始走上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目前水利工程基本上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以及从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化,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难以到位

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之间的关系不顺,单位定性不清,权责不明。水利管理单位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全县水利管理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承担着所辖乡(镇)的水利规划、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防汛抗旱、工程的管理等大量公益性工作,但现状管理单位以经营性为主,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维修养护经费等长期无来源保障。由于缺乏运行管理经费,导致水管单位向恶性循环发展,管理水平底下。大多数管理单位人员都忙于承揽水利工程建设来维持单位的简单运行,有的甚至无精力来抓水利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2.2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灌溉防洪需要

天祝县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六七十年代,工程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加之工程已运行了30~40年,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出现渗漏、软基、涵管断裂、堵塞等现象,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水库带病运行,这样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损失。

2.3水费收缴困难,经费来源不畅

近年来,尽管市县层层出台了水费征收文件,但由于受贫困状况、工程条件、人们的思想认识、收费手段等因素影响,水费收缴非常困难,普遍存在收不齐、收不到现象,每年只能征收总水费的50%,直接导致水利工程难以良性运行。

2.4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

多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工程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多水利工程失修、破损、淤积严重,每到放水季节,上游淹死,下游旱死,渠水白白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2.5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

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提灌站、喷灌机电设备平时无人管理,导致变压器、输电线路等被盗,加之设备缺乏必要的维修,每到抗旱防汛季节,机器不能运转或带病运行,制约了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2.6工程管理机制不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一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管理负责人对行政执法重视不够,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更换频繁,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工程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更有一些水利工程无专管人员,造成水利工程毁损严重,乱扒、乱挖现象时有发生。

2.7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老化,队伍人心不稳

由于水利是一个传统行业,对自身建设重视不够,水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职能相互交叉,岗位职责不清,非工程管理岗位多,因人设事,因人设岗,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少管理人员无论在年龄结构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显得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现象,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一方面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经费无保障,现有队伍人心不稳。

3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3.1产权不明,重建轻管

受计划经济影响,建设单位甚至政府部门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主,没有注重效益的发挥,多数工程建成后属于国家、集体还是个人,产权不明确,造成只建不用、只用不管、管用脱节。

3.2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甚至要破坏,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3.3管理经费无保障

水利管理单位以水利规划、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防汛抗旱、河道管理、供水、工程管理等大量公益性工作,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管理经费无来源,管理单位无法良性运行。

3.4管理人员待遇低,影响了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全县管理人员的工资每月在400~600元左右,部分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管理队伍人心不稳定,加之缺乏激励机制,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积极性不高,阻碍了水利的快速发展。

3.5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

有些管理单位只顾眼前利益,依靠上级部门拨款,来暂缓目前单位困难问题,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严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单位困难,没有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思想理念,阻碍了天祝县水利管理的持续发展。

4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下面就天祝县的水利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4.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住机遇,迅速发展。这些年来,天祝县的工程管理单位在解放思想的大道上确实有了些新的起色,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单位依然存在着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严重,自谋发展意识不强,极大地妨碍了工程管理,束缚了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成熟时期,如果我们还抱着那些落后陈腐观念不放,势必错失发展良机。为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几种观念:一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二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三是转变等、靠、要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四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转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管理单位早脱贫,早致富。

4.2狠抓水费计收,塑造经济实力

水费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赖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经济来源。实行“总量控制,限额供水,以亩定量、按方计费”的斗口水量包干制,落实“配水到户,水量包干,节约归己,超用加价”、“偷一罚二,抢一罚三”的灌水制度,维护灌水秩序,保证灌溉效益;实行水务公开,强化水费征收的公开机制,增强透明度。在征收水费前,对水费的标准、方法和用量的计算方法逐村向群众公布,实行“水票制”和“亩方”结合的水费制,在每轮水结束后,水过帐清,给村、组出具本次用水量清单,双方签名盖章。同时,为了确保各项工程建设的如期进行,维护灌区的正常管理运营,根据农民季节性收入状况,采取分批按比例交纳水费,年度一次交清结算的办法,并将各乡(镇)、村、组收费明细册印发乡村,公布于农户;在水费征收和管理使用上增强透明度,无条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环节上接受用水户干部群众的监督,每年向用水户印发意见、建议征询书并及时解决反馈问题。

4.3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各管理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有管理场所、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经济实体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其次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不当,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4.4加强水行政执法,促进依法管水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进一步深入,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每个水利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要善于运用法律来管理水利工程,要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认真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就。要积极探索水事案件防控新体系,构建以水政监察为骨干、当地政府为依托,管理单位为基点,地方公安机关为延伸的四级水事案件防范网络,建立起日常巡查与长期防控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群体参与、群防群治的新局面。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4.5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需要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居环境在不断改善,社会对水利的服务要求亦愈来愈高。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拓展管理思路,规范管理行为,改变管理手段,提高科技含量,管好水工程、用好水工程。通过树立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新型管理理念,改“重建轻管”为“建管并重”,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思想、新办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对水利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真正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要逐步理顺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管养不分、工程破旧等突出问题,只有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彻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建设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才能使水利工程面貌焕然一新,管理工作进档升位。

观念的水位篇4

【关键词】直线 平面 垂直 平行 概念发展

【中图分类号】O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22-05

【Abstract】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features of intuitive level, the image level and the abstract level of school boys and school girls’ attaining the concepts of straight li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and straight line parallel to the plane(from junior Grade 1 to senior Grade 1)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adopt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①The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straight li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For this concept, the students of junior Grade1, Grade 2, Grade 3 and senior Grade 1are at the initial-grasping stage of intuitive level, the embryonic stage of image level and the non-grasping stage of abstract level. On understanding this concept, there aren’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ol boys and school girls of the four grades as a whole. ②The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traight line parallel to the plane’: For this concept, the students of junior Grade 1, Grade 2, Grade 3 and senior Grade 1 are at the initial-grasping stage of intuitive level and image level, non-grasping stage of abstract level. On understanding this concept, there aren’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ol boys and school girls of four grades as a whole. ③For these two concepts, th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dvances from figurative thinking to abstract logical thinking.

【Key words】Straight line The plane Perpendicular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一、问题的提出

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的细胞结构。个体概念发展水平,反映其思维的发展水平,因此历史上关于概念发展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数学概念的研究由数的概念开始(郑祖心,1960;沈家鲜,1962;许智权,1981;刘范,1981;林崇德,1981),接着研究面积等分(吕静,1983);长度(刘金花,1984);对称(沈家鲜,1989)、比例(苗丹民,1991)、特殊平面几何图形(陈英和,1999)等几何概念,再研究概率(张增杰,1983)、数列(沈家鲜,1984)、函数等概念(朱文芳,2000;曾国光,2002;贾丕珠,2004)。这些研究人员所考察的数学概念一般从简单到复杂,并且抽象程度日益提高。

上述研究过程都是从个体获得概念和应用概念角度出发,由低水平至高水平设计出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采用横断或纵向的研究方式,对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施测试。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理由,区分出不同年龄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探究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虽然对不同的数学概念设置不同认知层次的题目,但对于不同的概念发展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具有共同的特征,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符合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的思维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至两岁左右);②前运算阶段(2岁~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左右);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岁左右)。尽管已经对多个数学概念进行研究,但我们尚不清楚更为抽象的立体几何概念如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平行概念的发展规律。我们通过对这两个概念发展特点的探究,可进一步研究学生思维认知规律,尤其是空间想象力的发展特征。

二、线面位置关系的发展研究

1.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的发展

(1)研究方法

被试:北京市矿院附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四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一班学生。

实验材料:将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理解分三个水平,即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根据这三个水平设置三个题目。所谓直观水平是指学生能按照外观从整体上识别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表象水平是指学生能够从实物中抽取其空间形式,在头脑中形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丰富图形表象,并用于判别空间位置关系;抽象概括水平是指学生能够在思维的抽象概括下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本质特征。

测试直观水平的题目为:由已知所给的八张图片选择反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的图片。测试表象水平的题目为: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命题为“若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测试抽象概括水平的题目为: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命题为“若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

实验程序:①先对各年级选一些人进行预测;②再对本校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高一年级各随机抽取一班,由主试控制下,全班被试统一进行试卷测试。

记分方法:考察直观水平题目答案有4张图片,每选对一张记1分,全部选错记0分;若学生获得满分4分,我们认为达到概念理解的直观水平。至于考察表象水平题目,学生判断正确或能正确画出线面垂直空间图形者记1分;若判断正确并说对理由者记2分;否则记0分。若学生获得满分2分,我们认为达到概念理解的表象水平。至于考察抽象概括水平题目,学生判断正确记1分;若判断正确并说对理由者记2分;否则记0分。若学生获得满分2分,我们认为达到概念理解的抽象概括水平。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实验结果

如表1所示:各年级学生在三个题目上得分的平均成绩比较:

用多元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发现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这个概念的三个水平,即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男女生在不同年级中存在交互作用。

2.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发展

(1)研究方法

被试:北京市矿院附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四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一班学生。

实验材料:我们将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理解分三个水平,即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并根据这三个水平设置三个题目。其中,直观水平:学生能按照外观从整体上识别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表象水平:由实物抽取其空间形式,在头脑中形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丰富图形表象,并用于判别空间位置关系;抽象概括水平:在思维的抽象概括下,确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本质特征。

测试直观水平的题目为:由已知所给的八张图片选择反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的图片。测试表象水平的题目为: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命题为“若直线在平面外,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测试抽象概括水平的题目为: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命题为“若一条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

实验程序:①先对各年级选一些人进行预测;②再对本校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高一年级各随机抽取一班,由主试控制下,全班被试统一进行试卷测试。

记分方法:考察概念理解的直观水平题目答案有4张图片,每选对一张记1分;全部选错记0分;若学生获得满分4分,我们认为达到概念理解的直观水平。至于考察表象水平题目,学生判断正确或能正确画出线面平行空间图形者记1分;若判断正确并说对理由者记2分;否则记0分;若学生获得满分2分,我们认为达到概念理解的表象水平。至于考察抽象概括水平题目学生判断正确记1分;若判断正确并说对理由者记2分;否则记0分。若学生获得满分2分,我们认为达到概念理解的抽象概括水平。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实验结果

用多元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发现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个概念的三个水平,即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男女生在不同年级中存在交互作用。

3.分析与讨论

此实验研究对象是初一至高一四个年级学生,他们未曾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我们的目的是研究这些学生线面垂直及线面平行两空间概念的自然发展特征。

(1)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发展特征

首先,我们发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发展特点如下:通过对四个年级学生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明:直观水平(F(3,113)=0.849,p>0.05),表象水平(F(3,113)=0.277,p>0.05),抽象概括水平(F(3,113)=1.424,p>0.05)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因此得到结论为四个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在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再如表1所示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高一年级学生理解此概念在直观水平方面总平均分3.2149,达到满分的75%。我们规定平均成绩达满分的75%~90%为基本掌握阶段,因此四个年级学生理解此概念在直观水平方面属于基本掌握阶段。测试表象水平题目满分为2分,我们认定平均成绩达满分的50%~74%为初步掌握阶段,四个年级学生在表象水平方面总平均分1.0496,达满分的50%以上,因此属于初步掌握阶段。测试抽象概括水平题目满分为2分,我们认定平均成绩达满分的25%以下为未掌握阶段,四个年级学生总平均分0.4545,平均成绩未达满分的25%,因此这些学生属于未掌握阶段。根据上述情况,得到结论为:初一至高一学生理解此概念属于直观水平的基本掌握阶段,表象水平的初步掌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的未掌握阶段。从表3方差分析表中看出四个年级男生总体与四个年级女生总体之间对直线与平面垂直这一概念理解的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通过分析我们获得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发展的关键期:由上述结论看出,四个不同年级的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在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三方面均属于相同发展层次的低水平,这说明空间思维能力发展较晚,这与李洪玉博士研究结果一致。对于此概念理解的抽象概括水平这方面,如表1所示,高一学生抽象概括水平平均成绩(0.5122)高于初三年级(0.3462),这说明高一年级是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发展的关键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初中生的思维形式以直观经验为主,抽象概括能力低,随着年龄增长,初中学生思维形式逐步过渡到高中阶段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形式。

再者,我们探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发展的三个水平之间的关系特征如下:众所周知,认知操作是指发生于主体大脑内部的一种思维动作,它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法则进行的,并可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经历三级水平,即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第一步直观水平:学生能按照外观从整体上识别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相应于这一水平的认知操作为首先注意观察反映线面垂直关系图片,感知它的基本特征,形成表象,贮存表象。第二步表象水平:学生从实物抽取其空间形式,在头脑中形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图形表象,并用于判别位置关系。相应于这个阶段认知操作为在前一阶段认知操作基础上,对图片继续观察其特征,形成丰富的图形表象,接着贮存表象,初步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特征,但这仅仅是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认为直线与平面成直角,则直线与平面垂直。第三步抽象概括水平:在思维的抽象概括下,找出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相应于这一水平的认知操作为在上一阶段认知操作基础上,继续进行抽象概括,在思维的进一步分析归纳过程中,通过正反例证对图形进行归纳演绎,推出概念的内涵即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垂直。

综上所述,在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水平的认知操作都呈不断传递状态,每一种包含于前一级水平中的操作形式都将传递到下一级水平中去。当学生关于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达到直观水平较高层次时,表象水平才能提高,当学生头脑中储备丰富的表象之后,才容易找到概念的本质特征。这也就是学生优先发展直观水平,再发展表象水平,最后才逐步提高抽象概括能力的原因。它与儿童思维发展一般趋势(具体形象思维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相符合。

另外,我们讨论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发展的性别特征时,发现四个年级男女生理解此概念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研究证实,在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即图形特征抽象――概括能力的水平上男女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发展特征

首先,我们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发展特点如下:通过对四个年级学生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表明:直观水平(F(3,112)=1.210,p>0.05),表象水平(F(3,112)=0.887,p>0.05),抽象概括水平(F(3,112)=1.081,p>0.05)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因此得到结论为四个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在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再如表4所示,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高一年级学生在直观水平方面总平均分3.5417,超过测试直观水平题目满分4分的75%,因此四个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在直观水平方面属于基本掌握阶段。测试表象水平题目满分为2分,四个年级学生在表象水平方面总平均分1.5917,平均成绩达满分的75%~90%,因此四个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在表象水平方面属于基本掌握阶段。测试抽象概括水平题目满分为2分,平均成绩达满分的25%以下为未掌握阶段。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学生在抽象概括水平方面总平均分0.8667,稍微高于0.5分,因此这些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方面属于未掌握阶段。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得到结论为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四个年级学生理解此概念属于直观水平的基本掌握阶段,表象水平的基本掌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的未掌握阶段。从表6方差分析表中可看出四个年级男生总体和四个年级女生总体之间对此概念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通过分析我们获得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发展的关键期:由上述结论看出四个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在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表4可以看出初三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方面平均成绩较好(0.9615),超过初二年级平均水平(0.9130),这说明初三年级是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其主要原因是初三学生空间认知能力总体水平开始发展。

再者,我们探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发展的三个水平之间的关系特征如下: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发展经历三个水平即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第一步直观水平:学生能按照外观从整体上识别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相应于这一水平的认知操作为首先注意观察反映线面平行关系图片,感知它的基本特征,形成表象,贮存表象。第二步表象水平:学生从实物抽取其空间形式,在头脑中形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图形表象,并用于判别位置关系。相应于这个阶段认知操作为在前一阶段认知操作基础上,对图片继续观察其特征,形成丰富的图形表象,接着贮存表象,初步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特征,但这仅仅是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认为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第三步抽象概括水平:在思维的抽象概括下,找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本质特征。相应于这一水平的认知操作为在上一阶段认知操作基础上,继续进行抽象概括,在思维的进一步分析归纳过程中,通过正反例证对图形进行归纳演绎,推出概念的内涵即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如上所述同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一样,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认知操作,概念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认知操作总处于不断传递的状态中,并且每一种包含于前一级的操作形式都将传递到下一级水平中去,因此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直观水平、表象水平优先发展,最后才是抽象概括水平逐渐发展。它与儿童思维发展一般趋势(具体形象思维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相符合。

通过将表1与表4中数据对照,发现四个年级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三个水平的平均成绩(3.5417,1.5917,0.8667)均高于他们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三个水平的成绩(3.2149,1.0496,0.4545)。探究其原因,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需要更多的空间想象参与,要求学生具有包括心理操作、旋转、翻转或逆转形象刺激物的能力,显然比理解线面平行概念难度大。

另外同直线与平面垂直概念一样,从表6可以看出四个年级男女生对于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再次说明在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即图形特征抽象――概括能力的水平上男女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综上所述,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都是按直观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三个层次逐步发展。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发展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就是我们首先依据直观经验在头脑中正确建构起客观事物的直观表象,再通过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作用,最终获得对空间概念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过程。因此,中学生通过学习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本研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两个概念发展特点研究,我们进一步掌握学生对空间概念的学习过程,探究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认知规律。

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概念教学具有具体――抽象――具体的特点。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具体――抽象――具体这一特点呢?

1.探讨从具体到抽象这一过程特点

相对于抽象,具体的东西就是感性材料,用教学术语讲“直观材料”。在数学教学中,直观的材料可以是模型、实物图片、实例等。如开始学习立体几何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尚未建立,常常难以想象图形在三维空间中的情境,这时常常使用实物模型或图片,有时也让学生亲自去制作有关模型,从中发现一些几何特征。

应用直观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目的性,我们目的是要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本质属性或内部关系,因此始终把握这个方向,不要为直观而直观。

(2)通过直观材料,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事物的特征与联系,感觉、知觉、表象或观念,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一些具体的或感性的知识。在这种教学的直观过程中,学生只获得一些主观映像,即关于实际事物的感性知识,是事物的外表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认识事物或领会知识的开端环节,它仅仅是提供一些所要掌握的概念与法则所必须的基础性的知识经验,若要建立起相应的概念与法则,则必须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想象、思维和记忆等一系列表象思维过程。

(3)丰富的感性知识经验是正确掌握抽象理论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能提供的感性材料,总是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在提供唤起学生的感性经验作为理解概念的基础时,必须较好地选择它们质的特点,并运用对象的变式规律,使它们在最大限度上反映得更全面真实。所谓对象的变式,是指在直观过程中要注意变换作为直观对象的具体实例,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变更对象的非本质要素,突出对象的本质要素,使学生易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如前所述,针对大多数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及直线与平面平行两概念均属于直观水平的基本掌握阶段,表象水平的初步掌握阶段,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各种变化的位置及变化的形式下去辨别图形特征,课上加强正例和反例的综合应用,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建构起反映两个空间概念本质特征的定义。由于概念的形成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我们按照这样的具体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但是如果材料选择不合适,感性材料存在着片面性特点,那么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时就有可能出现错误,即有可能在思维中不合理地扩大了概念的外延或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我们在讲授概念时,必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全部知识和经验,从个别范例中抽出一般特征,也就是抽象出概念。因此我们选择感性材料要力求全面典型。另一方面,在运用感性材料时,注意变式规律,使所取例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学生易形成正确的概念。即,在感性材料选择与运用时,我们要注意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关系。

2.讨论从抽象到具体这一过程特征

作为学生掌握概念过程来说,仅仅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不够的,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同类问题中,从而去检验和深化抽象的概念,从中学到必要的技能与技巧,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逻辑意义上讲,具体事物抽象化是归纳过程,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则是演绎过程。从思维过程内容方面而言,具体事物抽象化在于通过对同类具体事物分析,分别抽出这类事物本质特征,从而形成这类事物的概念。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则在概念本质特征指引下去分析具体事物,从中确定这些具体事物是否具有一系列特征。因此,概念的获得与概念的应用是掌握概念两个不同阶段,为此,教师通常依据教材要求,向学生布置习题作业,使学生依据所学概念去辨认同类的有关事物,或者解决、说明同类事物有关现象或是去完成相应操作等。

总之,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原则,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用很广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会更加有意识地注意这一规则的应用,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进一步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当代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evin, J.R., & Allen, V. L. Cognitive Learning in children-Theories and strategies. New York, 1976

2 David L. Sill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he Macmilan & The Free Press, 1968, 140~147

3 Klausmeier, H.J., & Associates. Cognitiv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processing and Piagetian perspectives. Cambridge, Mass.: Ballinger, 1979

4 Richard E Ripple. Readings in Learning and Human Abilit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 Harper & Row Press, 1964

5 J. R. 安德森.认知心理学(杨清、张述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6 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 任樟辉著.数学思维论.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8 王 等著.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0 朱智贤、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 郑毓信、肖柏荣、熊 萍.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12 陈英和.关于儿童青少年获得几何概念认知操作的发展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2

13 李洪玉.青少年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9

14 贾丕珠.函数学习中的六个认知层次.数学教育学报,2004.13(3):79~81

15 梁绍君.“算术平均数”概念的四个理解水平及测试结果.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35~37

16 刘 范、吕 静、沈家鲜.国内十个地区7~12岁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报,1981.2:137~149

17 刘 范.八至十五岁儿童交集概念和解交集数学题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学报,1983.2:156~160

18 刘金花、李洪元、曹子方、沈家鲜、周 蓉.5~12岁儿童长度概念的发展.心理科学,1984.2:8~12

19 林崇德.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心理学报,1981.3:289~298

20 吕 静、张增杰、陈安福.5~11岁儿童面积等分概念的发展.心理科学,1989.4:14~21

21 苗丹民.4~14岁儿童比例推理及认知结构的发展研究.心理学报,1991.2:167~177

22 沈家鲜.三四岁儿童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心理学报,1962.3:218~310

23 沈家鲜、刘 范、孙昌识、赵淑文.5~17岁儿童和青少年“容积”概念发展的研究.心理学报,1984.2:155~164

24 沈家鲜、范中杰、冉红宇.儿童对称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89.4:14~21

25 许智权、宋宝玲.幼儿掌握数概念的个案研究.心理学报,1981.2:150~158

26 曾国光.中学生函数概念认知发展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99~102

27 朱智贤、陈帼眉、吴凤岗.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64.3:229~236

28 朱文芳、林崇德.初中生函数概念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40~46

29 郑祖心、李美格.六七岁儿童数概念广度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60.1:25~28

30 张增杰、刘中华、邱曼君.5~11岁儿童概率概念认知结构的萌芽及其发展.西南师范学院,1983.2:29~43

31 周仁来、张 环、林崇德.儿童“零”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探新,2003.23(1):29~32

观念的水位篇5

在很多人看来,市场营销只是产品间的一种竞争,长时间的竞争后,质量好的产品必然取得竞争的胜利。但是从深层次上讲,产品间的竞争只是市场竞争中的一部分,通常市场竞争可以大体上分为产品竞争和观念竞争两种主要的形式。产品竞争可以看成是一种硬件上的竞争,而观念竞争则是一种软件上的竞争。从特定的市场营销方向来讲,软件方面的竞争比硬件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且隐蔽性更强,能够更加长久地占领市场。产品竞争和观念竞争相比较二者有着各自的典型特点:产品竞争趋于表面,观念竞争更加隐蔽;产品竞争较为残酷,而观念竞争相对来说残酷性较弱;产品竞争在占领市场时用时较短,但占领市场的时间也较短,而观念竞争占领市场用时较长,但是占据市场的时间也较长,不容易受到排挤;此外,产品竞争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而观念竞争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1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的观念

对于任何一位从事市场营销的人来说,都应该理解市场营销人员并不能简单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上,而是要想方设法的利用各种途径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真正需要。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企业要想真正抓住消费者的“钱包”,就必须从消费者的心理以及欲望出发,掌握其消费规律和心理变化。对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仔细的分析,不难得到现代消费者已经不再单单的注重产品,而是更加注重观念。因此,在当前的企业营销行为来看,大量的资金被用于产品的宣传和广告上,从根本上来讲,广告宣传对于产品的质量没有任何的改变,但它能够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上的改变直接促使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比如说,当前大多数人总是对名牌产品情有独钟,名牌的质量就一定好吗?其实究其本质还是人们自身的一种满足感和虚荣心在作怪,也就是在营销学中所说的炫耀的购买动机,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这种消费观念被无限制地放大,因为这种动机而产生的购买行为在市场中占有着较大的比重。在这里以女性化妆品为例,大多数人购买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购买的实现自己愿望的梦想,购买商品花费的越多,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就越大。很多人认为价格越高的化妆品,质量就会越好,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对比各种产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以一瓶名牌的法国香水来说,生产这瓶香水的成本可能很低,但销售时确是其成本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而同样质量的普通香水的价格就要低很多,可见人们对于名牌产品的追逐,并不是在于产品本身的质量,而是在于产品的观念,可见观念对于产品的重要性。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经营的重点应该放在消费者的观念上来。在这里我们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公司之间产品的竞争为例。在一项调查中,可口可乐公司将自己的一种新型可口可乐产品与自己原有的产品以及百事可乐进行了口味测试,最终得到的口味测试结果为:新可口可乐占第一位,百事可乐其次,原来的可口可乐排名最后。但是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却显示,排名第一的新可口可乐销售额只占第三位,第二位是百事可乐,而三者之间味道最差的原可口可乐销售量却排名第一位。这一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的总结出,消费者总会根据自己原有口味来进行商品的选择,与自己口味相符的就是好的产品,相反就是不好的产品。再比如说有一家布料商店,对自己销售的布料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十几种布料特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他们拿给专业设计人员进行鉴定时,艺术水平相对较低。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营销中,艺术水平、专业技术的出众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芳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商家就必须努力去了解消费者的观念、思想、习惯等等,从而达到迎合消费者,满足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

2人们对商品相应观念的放映比商品本身更加重要

市场分析在市场营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为了清楚自己是否拥有最好的产品,相信好的产品在市场中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观念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好的产品理应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好的产品经常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究其原因就是其忽视了观念竞争的重要性。比如说,前些年娃哈哈纯净水占有巨大的市场比重,它宣传的是多层净化,纯净水能够使消费者更加健康,利用这一观念的宣传取得了胜利。但是,在随后的几年中,农夫山泉提出了纯天然净水的理念,宣传纯天然净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最终的结果是其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战胜了娃哈哈,从而成为我国饮用水的龙头老大。从这一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市场营销中不仅存在着产品竞争,还存在着观念的竞争,而且往往观念竞争在市场营销中起着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牛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相应的奶粉大战愈演愈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产奶粉明显处于劣势。单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国产奶粉的价格较低,而且大多数国产奶粉的质量并不比进口奶粉的质量差,有的甚至更好。但是为什么国产奶粉就是在销售方面和进口奶粉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有的人认为,国产奶粉的口味要比进口奶粉的口味差,有人也为此做过一项调查,在一家商场中,对四种奶粉进行口味测试,其中有一种是国产奶粉其余为进口奶粉,在不表明品牌的前提下,随机选择顾客进行品尝,选出口感味道最好的奶粉,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味道最好的奶粉恰恰是国产奶粉,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品牌的奶粉根本无法与其他三种进口奶粉进行抗衡。当调查结束时,调查者将真正的品牌告诉消费者时,很多人感到震惊,当被问及以后会选择什么样的奶粉时,回答多数还是选择进口奶粉。上述调查结果固然让人惊讶,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从消费者的观念和心理上进行分析就不难得到结果,很多人认为进口商品的质量比国产的要好,要不不会进口,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思想深入人心,虽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观念,但这是市场中真实、普遍存在的,这就说明产品的观念比产品的质量更加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只有充分的了解消费者的观念,并根据这些观念来制定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策略和计划,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3物美价廉并不是商品畅销的唯一决定因素

对于商品的定价,在市场营销中是一项重要的、充满策略的工作,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中,商品的合理定价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价格低廉的商品不一定畅销,但是物美价廉的商品一定畅销的观念仍然存在。其实,物美价廉并不一定畅销,对于有些商品而言也许是这样,但对于有些商品来讲比非如此,上述的国产奶粉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营销市场中,人们对于商品的评价标准并不一定停留在物美价廉的基础上,通常评价结果受到消费者脑海中的整体印象的左右。从市场中的销售情况来看,一些销售火爆的商品在销售价格以及产品质量上并不能算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这一现实情况也充分说明了上述问题。以某一商场的经营为例,其他商场不断推出折扣促销,但消费者并没有对此产生多少好感,而这一商场没有采取任何促销方法,销售确是异常火爆,通过对消费者的了解可以看出,这一商场成功的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一种信念,那就是在这家商场中没有任何假冒伪劣商品。可见观念竞争在现代商战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产品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成过程与外界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宣传有着较高的信赖性,普遍认为好的广告必然能够带来好的商品,相反,宣传做的不到位,再好的产品也不会有很好的销路。有的商家片面的认为,在宣传上节约一定的成本,可以使同样商品的销售价格更低,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现实中这种商家自认为好的动机并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同情。

4将培养消费者的观念作为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内容

观念的水位篇6

核心概念之所以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聚焦学科概念的教学内容涵盖着丰富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地理观念是经过长时间的地理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方式与态度。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和规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1]以这样理解,地理思想是指人们对地理学科理论与内容的本质的认识,地理方法指某一地理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和手段。地理方法的灵魂是地理思想,思想是对方法的抽象认识,方法是思想的具体化形式,二者具有统一性,统称为地理思想方法。

中学地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其背后的“灵魂”是学科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这是抛掉具体知识剩下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教育的真谛就是将大部分知识忘掉以后剩下的那一点点”。奥苏贝尔提倡,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科和教材的基本结构,即那些最有“解释力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性观念,从而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和迁移。这与布鲁纳倡导的“课程一结构”说是一致的。布鲁纳认为,“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他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这些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因为‘基本的’这个词,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恰恰就是一个观念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

地理学科围绕研究对象,逐渐形成了关于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等核心概念的基本观念和法则,包括:

(1)空间观念。涵盖区位论,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着空间定位、空间相互作用与联系、将世界组织成不同区域加以认识、地理环境差异与因地制宜等思想方法。

(2)系统综合的观念。涵盖系统观、全球观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地理环境整体性、人地关系等思想方法。

(3)动态观念。涵盖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发展变化观,蕴含地理过程、时空关联等思想方法。

(4)可持续发展观念。蕴含人地关系的思想方法,其中“人对地”的影响中包括环境观、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一些观点。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牵住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围绕这些基本观念和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就能抓住最有教育价值的核心概念实现“教给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生一旦悟到了地理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不仅能减少或避免思维的盲目性,使思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的灵活性,而且能够具备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应该围绕一些基本的地理观念来选取和设计内容。如高中地理模块一涉及的地理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着特征;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观念性知识一原理性知识一事实性知识“自上而下”梳理和解析教学内容,教学时再“自下而上”帮助学生在事实和材料基础上提炼观念性认识,在具体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概括,建构学科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一个有效途径是进行单元知识内容的深度解析,用核心概念和地理观念统领单元知识内容。

案例一: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洋流”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该单元体现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观念:空间的相互作用(空间观念、整体性与差异性观念)、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地观)。

地理观念:

大气的运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水循环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通过促进高低纬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参与地表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其分布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其塑造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基本问题:

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

大气运动有什么规律?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运动的?

上述案例进行知识层次分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分析,提炼出高层次的上位性的观念性认识,这些内容能提升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案例中,学习和记忆洋流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具体知识是必要的,但这些知识毕竟是形成能力的载体,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比记住洋流分布规律本身更重要的则是掌握背后蕴含的用地理模式图概括表达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思想方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洋流为何如此分布(空间差异、空间相互作用观)、洋流对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观)带来重大影响等观念的深刻理解。这些就是超越具体知识的上位性的思考和提炼。

案例二: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平A:讲清西气东输起点、终点、长度、经过省区、调取资源量、调入区和调出区发生的变化等。

这个层次的教学,把案例本身当做有用的知识,这是典型的事实性知识的堆砌,这些缺乏能力价值的知识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心生厌倦。

水平B:分析西气东输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辩证地分析问题。

该层次的学习重点已经上升到体现人地关系原理的地理观念。

水平C:把西气东输仅仅作为一个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案例,在A和B的基础上,借助读图和各种资料,分析西气东输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地理环境影响的一般原理和分析思路与方法。

这种教学从地理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角度对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类问题进行总结,实现了案例教学的目的,走出案例本身,有了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的提炼,可以由个别知识向同类的知识迁移,具有一定的能力价值。

水平D:帮助学生从地理学视角和方法对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类问题进行观念性认识总结与提升——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造成区域差异;区域差异引起资源跨区域调配(差异产生梯度,梯度引发地理流),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对地理环境不能满足需求的条件采取对策或是改造活动,引起空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空间相互作用必然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表现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需要克服不利影响、利用有利影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些观念性认识是具有统摄力的上位性知识,可以统摄诸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人口迁移”等其他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等相关内容,进而形成科学方法论。

观念的水位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is crucial for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image of enterprises, has a great imp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i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years, find some regularities from work,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ideas, and to the common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ervic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TV

前言

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水利行业发展迅速,水利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要确保一个水力工程的最终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还需要严格的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是针对水利项目的控制管理,它包含对造价、施工等多方面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始末,是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水利企业应当将水利工程管理和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思考,分部实施,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效率。

一、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质量管理问题

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之一,它包含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的质量、完成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使水利工程真正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当前水利工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问题,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1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经常发生为了赶进度而加快施工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

1.1.2材料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中需要的材料多且杂,对材料的质量要求也高,然而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或者赚取个人利益,没有进行市场调查,购买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大大的降低了工程的完成质量,劣质的材料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1.3设备质量问题

施工设备质量不过关,临时更换设备等问题。

1.2施工合同管理问题

施工合同是确保双方利益的法律文件,旅工合同的管理是指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和其它相关单位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整体施工进行协议、申明、约束以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免一些利益纠纷的产生,对于施工合同的管理存在一些几方面的问题:

1.2.1招标不规范

在工程招标时,一些单位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中标率,钻法律漏洞,提出一些引诱条件,压低自己的中标价格,或者搞联合投标,哄抬中标价,影响整个招标市场,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对其他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然而在施工合同签订的时候又一反常态,利用合同漏洞和一些企业对合同的不重视,最终引起纠纷。

1.2.2合同文件不规范,条款不严密

现今很多人缺乏法律知识,签订合同的时候条款不明确,存在明显的空子,这样的合同只是一张白纸,起不到法律约束的作用,对双方的利益都有损失。

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益的措施

2.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成熟时期,如果我们还抱着那些落后陈腐观念不放,势必错失发展良机。为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2.2加强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首先,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坚决压缩非生产人员和超编人员,采取提前离岗休息、鼓励辞职、自谋职业、鼓励脱产学习、轮岗待岗等多种办法,精简人员队伍,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适当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2.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首先,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做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选派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懂经济、业务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对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地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合同为自觉执行合同。

2.4 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措施

明确权责,规范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的责任。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水行政主管、水管单位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其他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事故要依法追究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积极推行管养分离,

降低运行成本。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

2.5加强水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5.1信息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需要。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五大目标是:防洪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水污染防治要达到较高水平,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水污染,创造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的水环境;水资源利用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水资源的配置手段必须是现代化的;要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水务管理体制。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科学地制订方案的依据,当然也是实现这五大目标的基础。

2.5.2当前水利信息化工作主要任务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近期主要任务是: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全面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数据库,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全面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重点建设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国家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利政务信息系统等,并部署实施其他应用系统的建设。建立水利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水利系统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培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队伍。考虑到今后业务的发展,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一是通过机构改革,选好、配好人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二是通过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增强活力,创造干事业的环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现如今水利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是提高水利企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水利企业应当关注的重点建设。

参考文献:

观念的水位篇8

1.设计定位近年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陵水县的发展迎来了宝贵的黄金机遇期。为了陵水县城区的路网建设能最优对接,适配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设计团队在五纵三横的景观设计基础上秉承了生态陵水、人文陵水、魅力陵水、未来陵水的定位,着力把城市路网景观打造成城市绿飘带和陵水印象名片,并最终构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规模适当、等级结构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清晰的城市道路体系。

2.设计原则设计团队在设计上坚持以下三大原则:第一,生态为基。以生态原理为指导,保护道路周边生态景观,构建生态休闲景观大道;运用色叶花木在绿色基垫中点缀、晕染。陵水县地处热带地区,本身有着丰富的乔木和灌木物种,道路景观植物设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植物造景,避免滥用异地植物品种。第二,休闲观景。“慢调度假”和“动步、休闲、游乐、养心”是本次景观大道设计的主导功能。一改城市道路景观的传统做法,在功能和形式上实现和谐统一。第三,本土特色。在设计元素上,遴选传统本土文化精华要素,用抽象的艺术方式使之传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打造陵水县独一无二的景观大道模式,充分体现出陵水县的本土文化特色。

二、五纵三横道路景观结构的核心设计理念

1.陵香路设计理念——“闲庭信步”陵水县有“慢调度假之城”的美誉,因此在陵香路的设计上,设计团队加入了特有的漫步景观道,倡导体验、感受和享受的旅行态度,主张以“慢生活”的步调,打造休闲养生的旅游方式。其设计灵感来源于陵水竹编,它既是陵水人生活方式的载体,同时也喻示了陵水人编织美好人生。漫步的游客一路走走停停,行进途中步移景异,心情随着沿路的风景跌宕起伏,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景观深深地烙在每一位游客的心里。

2.椰林大道设计理念——“海岛椰风”椰林大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婀娜婆娑的椰林。设计团队通过对椰树树叶的构成分析,采用国际前沿数字化设计技术,将椰树叶子自然的生长形式以参数化模块组合,在人行道的铺装纹样中再现大自然的神韵。

3.明月路设计理念——“珍珠海岸”明月路的道路景观独具曲线美感,设计构思源于陵水风光旖旎的海岸线,湛蓝的海水与白色沙滩蜿蜒无尽,美不胜收。人行道的绿化带和硬质铺装以特定的节奏感在路面上向远方伸展。绿化组团更像是一个个小岛,每个小岛都在诉说自己的故事。

4.明景路设计理念——“律动都市”明景路为规划新区北部的环路,与明月路相交,主要为居住区的人们出行服务,是市民进行社区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设计师在该路段的景观设计中更多地考量了人性化的功能性需求,加以有特色的绿化景观小品,共同营造出宜人的城市漫步空间。

5.滨海路设计理念——“律动海浪”城在海中,海在城里,城海相依。滨海路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仿佛张开了拥抱大海的臂弯。方案一应用参数化设计技术使海浪形态的节奏韵律以几何模数化的形式“生长”于离海岸最近的滨海路上。它的重复韵律使得场地肌理变换丰富,貌似漂浮于海面的船队,也如钢琴的黑白键,在碧浪涛声的梦境中吟唱大海的歌。

6.安马大道设计理念——“锦绣陵水”设计师在安马大道的设计过程中提炼了独具特色的黎族织锦作为灵感来源,运用抽象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黎族织锦的色彩搭配和经纬构成。交相铺贴的铺装形式同时也一破传统人行道的乏味,凸显陵水县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绚丽多彩和本土特色。

7.南门岭大道设计理念——“书山有路”南门岭大道毗邻人文明珠南门岭城市公园,该地块传统历史文化悠久,是陵水县“旧八景”之一——“笔峰吐秀”的景点所在地,历代文人墨客多在此题咏。道路设计将古书竹简的剪影形式重构在铺装布局上,站在笔架峰顶遥看,南门岭大道犹如一支书写历史的竹简延展至远方,同时也在等待现代陵水人书写美好的未来。

三、结语

观念的水位篇9

关键词:就业观念;转变;扩大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77-02

1 新疆生产力水平与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中的问题

新疆整个区域经济的半自然经济状态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决定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落后状态。目前新疆农村人口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2.06%,而少数民族农村人口约占新疆农村人口总数的80%。由于农民科学文化水平非常低,扎根在他们脑子里的束缚着他们的思想。作为人类社会低生产力水平阶段的产物,严重地制约着新疆的经济发展。目前新疆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并存,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联合和交往也受到了宗教观念的影响。总的来说,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消极的伦理规范和观念,支配着一些劳动者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活动,再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构成了形成现代就业观念 、从而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制约因素。目前社会主义法制和伦理道德观念,还不是广大少数农民群众的理念,只是外在的压力和要求,封建色彩的旧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和观念,是他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理念。

目前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少残余。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就业观念,还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和基础。比如说,由于新疆棉纺工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狭窄,规模不经济,棉花流通体制滞后等原因,该行业亏损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程中,政府为了实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而一直支持了棉纺工业的发展。企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大部分职工从而可以保持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类似的,其它行业中的国有企业亏损问题也很严重。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国有企业职工也可以保持自己原有的工作岗位。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低,私营企业经济势力弱,其工作岗位很不稳定。在这种条件下,国有企业被看作是比较安全的工作岗位,也有其现实基础和依据。可以概括起来说,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落后的就业观念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新疆存在最严重的就业观念问题的群众,还是广大少数民族劳动者和人民群众。目前,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人口总数约占新疆总人口的58.5%。伊斯兰教对新疆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深。伊斯兰教的一些人生观和家庭观,严重地影响着现代就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这些观念作为历来一直继承和发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思想意识心态,支配着广大劳动者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活动。往往排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念和先进文化。

伊斯兰教的人生观,与市场经济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相互矛盾。根据伊斯兰教的观点,一个人的发财不取决于个人的意志,人们辛勤劳动是高尚的美德,爱劳动的人会受到真主的关爱,但不一定在这个世界享受真主的恩惠,在这个世界按照真主在“古兰经”中规定的原则办事者,去世后在真主的天堂里享受富裕的生活。如果人们违反真主的法则,会受到真主严重的惩罚,他们作为罪者可能在这个世界遭到灾难或过着贫困的生活。在这个世界过着贫困生活的人,不一定是在真主面前严重过罪的人,只有耐心忍受贫困的生活,严格遵守真主的法则,去世后在真主的天堂里必定要享受真主更大的恩惠。人在一生中的重要任务不是努力创业,而是思念真主,敬畏真主,按时做祷告。个人或社会事业的成败,取决于真主的意志,只有真主保佑和支持,才可以事业成功。子女长大后有责任看望父母,离开父母外出打工的行为,则会受到伦理道德上的指责。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相矛盾的类似的人生观念,阻碍着现代就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根据市场需求而自由流动。

伊斯兰教的家庭观念,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着竞争就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根据伊斯兰教的观点,生育问题也不是男女双方自主决定的问题,生下孩子是真主预先安排的事情,堕胎是在真主面前严重的罪,多生孩子是人们在真主面前的义务。根据伊斯兰教的观点,儿女到十几岁的时候应该结婚,晚结婚也是在真主面前的罪行。在类似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求学意志不强,缺乏竞争意识,最终导致了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幅度增加,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新疆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的对策

加强新疆经济建设要受劳动者就业观念的影响。新疆实现劳动者就业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力量。一方面,要通过企业在新疆境内的创业活动,促进现代经济文化在广大劳动者人民群众当中的传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破除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具体的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投入量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投入量,是转变劳动者人民群众传统就业观念的物质前提。根据以上分析的理论观点,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就业观念,要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前提的。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投入量,是大量引进高级人才,充分发挥现有劳动力资源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善物质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和基础。通过引进资本和人才促进工商业发展,才可以以企业为媒体传播现代经济文化,从而影响广大劳动者人民群众。目前新疆工商业发展水平低,劳动力相对过剩,企业工资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吃大锅饭”的传统就业观念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公共部门工资比小企业高而稳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而投向公共部门也是理所当然的。增加投资,发展工商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是提高企业单位劳动力需求,提高工资水平和转变劳动者传统就业观念的重要途径和前提。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言,也要靠通过增加投资来增强农业经济基础。引导企业集团投资到农村,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企业在农村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以企业为媒体在农村传播现代经济文化,培育农民和农村青年的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破除传统的小农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目前,新疆融资渠道狭窄和资本短缺,是比较突出的经济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投入量,是在新疆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对策。

2.2 提高教育素质,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

提高教育素质和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是转变新疆劳动者就业观念的关键环节。形成劳动者竞争观念和创业观念,要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目前新疆基础教育素质低,高等教育覆盖面小,因而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人才短缺。由于劳动者没有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他们受到“大锅饭”、“铁本子”观念的束缚也是理所当然的。基础教育是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关键环节。如果没有提高基础教育素质,那么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大量培养出高级人才就无从谈起。新疆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适应时展新潮流的根本要求。劳动者只有在具备一定程度的职业技术职能和大概地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才可以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从而形成现代就业观念。要彻底消除宗教迷信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对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严格的要求。只要通过提高教育素质,引导和鼓励农村青年进入大学的门槛,为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创造尽可能多的方便和机会,才可以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发展社会经济,造就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人。

2.3 扩大新闻媒体覆盖面

扩大新闻媒体覆盖面,是传播现代化思想文化,从而转变劳动者传统就业观念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作为信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是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工具。目前新疆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3%,但农村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可以享受的民语广播电视频道不多,民文报刊杂志种类和发行量也不多。由于少数民族农民经济收入和文化素质低,绝大部分不订阅报刊杂志。乡村没有阅览室和图书馆。只有城镇居民才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在这种条件下,少数民族劳动者人民群众接触到现代思想文化的机会也不多。绝大部分农民无法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变化。因此,应该增加民语广播电视频道,扩大宽带网覆盖面,增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网站,改善农村文化设施,在农村传播现代经济文化,从而形成现代就业观念。

2.4 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劳动力自由流动

根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就业迁移是劳动者积累经验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劳动力自由流动,也是新疆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有权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自由流动。但由于劳动者受到传统习俗观念的影响,而享受不了自由流动的权利。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方面,存在着许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许多人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他们已习惯了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想调换工作岗位和单位。他们这样做不利于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机会到城市去打工或从事非农业性劳动,但他们不关注信息,按照已习惯的生活方式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劳动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自由流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必要时可以组织劳动者流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方面是提高他们经济活动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他们接触多种思想文化,逐渐改变传统就业观念的过程。

参考文献

观念的水位篇10

地载声浮梦,撒四海之摇,折春秋之万形,不问约,不观难,观进退,分起落,有声而话随,有事而人伴,物可动,景可变,万象亦虽显。

人居位,形居时,应声改音,点路为景,划内外为起落,定时而分景,有忙而修缘,有情而问知,有扶而感知。

话走人外人,声连景中人,音有红尘伴,约在一路逢,可分高低之音,可约远近之行,有升而定位,有落而改形,可立心而改外,可标景而转意。

事绕心外心,感在音中走,标一方人为,立一位之行程,有约可在念着起,有念可在心田落,事走人过,话变人改,事修人之心,话转人之意。

景浮心而应声,展两约而同一行,念起心跳,可意标进退之修,可心感缘外之份,可知声外之念,约在四季而同行,而乾坤有令。

听一方之约,必行路万千,虽有红尘路,人行伴景,音行而外有声,感可落一方,而念走万千变,不约一令难一梦,时有令而行未同,音有梦而话难逢。

观,心外有意而落声,念外飘时而定形,识人先问心,心有音而感事,问事,约有逢而察行,担一方之时,分一向之定,改一约之变。

说假有真却用心,时可调人,声可转意,感可标四方之谈笑,声快而音退,语重人难临,轻言有智可修,不语可退人外之心。

感在外,为意,约在内,为明,而时走人应,为正,若声行在前,而事分后,为难,心应为感,外应为令,感可用意而令,不可用意而感。

知可不言,因事后有话,话后有事,一行难标众心,各有感不同,事有音相伴,话可转人而应事,心感声变而意改,可定一言之变,难修一事之行。

智在言中修,心在话中描,有行可立智,有变可载行,无言,难组智分人,无事,难组景观心,而话中有轻,智随行,事虽轻,智可观,即可标意,能染一时的行变,修一话之事迹。

慧定心而绕音,展约而令行,感时中之声,有明知春秋,有组之话语,分人和事,分话和景,别有心田语不同,言标意,知定时而划位,分心之南北,崛心外心,人外人。

谋在心外,观在形之表,分内外之牵变,有进退之修局,而时中有令,行中有位,可改在修中之变,可取在念中之调,有约,约在心外心,有逢,逢在学中修。

划心中之微变,有人来事追,而退观问形,人在变中念,音在形中转,位走念落,时刻人之心,景染身外温。

分话看人中事,分人看事中话,分事看话中人,话有心,事用意,人在景,而形伴景随,时永远不会假,形永远不会虚,绕白昼而归位,定四季而分约。

组景心随,组念意落,组行有人,感中有知景中变,意中有问心外起,时携人而伴行,约问路而动载。

改音而事在,改行而人等,问约,而时行在心,当话走人离,念起,望形,而时未变,景却转,观人之进退,坐等笑年标意楼。

修外可观进,修内可识远,外有话事人,内有声感景,话伴事而转人,声落感而静变,话送而事变,事离而人修,声能盖心,感能传远,景随转而修。

起在情中问,有时标恩,而心沾意,转一微之念行,载世俗之声道,有意标感落知,有逢染行而载念。

落意路开,落时心动,时不问声而动景,约不问人而心惊,当话落事重,心却能修,当事过人来往,许过,许错,错不在人而在观,过不在时而在心。

道在行中言,语在意中落,感可问心,知在无意,时顺可约话中变,事转可在事中求,无话无问不为道,音同事微分玄妙。

聚音调事,聚路问心,心可修事,事可标景,音走相约之路,事调景中之变,心临话事之修,路在外而问心,声在感而染事,景有路而聚人为。

散在景中变,意在时中落,有行而离时,有感而醉停,时可走,意可落,心标意外之景,事连心外之声,约在语中聚,言在逢中离。

进事聚话意相随,有感而识真,约在意中飘,时在心中走,有景相随,有感相落,有载情相覆,以行题知,以语料时中事,以意标路中迁。

退心观事,问约,路在念中升,语在意外伴,望话而逢事外路,观感,而约意中情,知重心而事落感,念问因而追时。

偏意标时而立远,立行而为近,观位而居事,观行而居话,有事分话约,有景转意标,立约为近,立行为远,近在时,远在意。

整在理中起,分在念中落,组话分事,整事调人,一整可化万分,万分须组理念,一念不分,难组整数。

明有意,意有明,明在意中转,意在明中落,转为时,意为景,时可载就景中变,景可练就时中修,时变修心,意调则明。

水无声为智,水有意为慧,智中有水则明心,慧中有意则识远,意在外而用感望知,外有知而心有力,内存约而有变。

河有边,边有合,河以组为顺,心以通为掌,合有约而边在意,意有边而合,而河非心中合,顺非掌中应,有意标河而成合,以知标河而有感。

江非时刻骨,须用意标情,情刻骨而染江,意沾时而标水,水纳人之心,宽有意之转,一约为人,一约为景,再约为时,可行之成,在言之变。

海浮心之外,水标景之情,有约而立行,有时而刻景,不因天雨而涨,不因大旱而变,景有所连,时涨气高而随变,而事无事,心无心,平在一字念,起浮万般转。

问事则在语中变,问人则在景中转,事可变,而心相通,意有印,落时而成感,落知而问路,景中转,而问心中之声,辞意外之转,而有形居位,有话定离事。

答因心而应,有时伴,事即真,话可深,有缘而成事中变,有份而取景中分,变语而分事,话分而变相,事话本相连,心识相约转。

风来无相,时来无样,相在声中而有样,样在时中而有景,话可随风去,事可随相落,相本无样,样本无相,样可生相,相可生样雨滴心之外,标意而有景,落感而知情,雨中有情而感景,心中有知而答形,景知情而在形中落感。

雪临时而聚景,染在心外之意,飘在感中之约,时寒而心应,景美而知逢,分时而归位,分约而定离,虽有时不同,却在约中变。

霜随薄,时在划,临于寒中先,退于温中无,早有所观,晚有所现,而时在令中浮景,念在观中临微,话有相逢,景虽不同,心有所感。

闪一幕一念,约在话之逢,变事中之修,调逢中之变,而话可约人,事可逢心,有心而落意,时走声相伴,无念而生念,约在感中变。

雷惊人,话惊心,事染景,雷可用话标事,人可用心修景,人惊因话,心惊因事,景有心观人,人有意描景。

古有事中之形,形有心中之事,话有景中之逢,势居心之位,形临意之位,意可标势,心可标形,势可以因而转,形可因意而调。

今在人观景,意在路中划事,有约而逢话,有位而临人,时不退,人无退,话退而事临,事聚而心转,声临时转而沾知,问落,话伴而落感。

未客之音在于今,时有声随意,感有真而落情,今朝之意有明日之情,话可逢情而问感,事可约心而随路,感中有路在未来,路中有感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