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8:28:47

观念

观念范文篇1

说到观念,曾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农民进城,这天天气非常热,口渴难耐,于是他们来到一个饮料部,一打听,一杯水两块钱,其中一农民就想,水在我们哪里是不要钱的,而这里边水都要钱,可见这里不好过,我得回去;另一个农民在想,水在我们哪里是不值钱的,而这里水都可以卖钱,可见这里很好挣钱,我得留下。一个观念的转变,令两人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回家的,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留下的,却丰衣足食。由此可见转变观念的重要性。

我行现在正在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股份制改造,新的体制即将建立,必然引发新的观念产生,为此,我们必须及进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环境。但我们应如何转变观念?转变什么观念?

作为现代职业工作人员应转变道德观念:一名合格的中行员工,思想上必须要忠于中行事业,牢固树立在中行一天,我们就应忠于中行事业一天;在中行获取报酬一天,我们就应为中行奉献智慧一天的思想。也许有人会说,忠君是封建社会思想的残余,现代人讲究识时务者为俊杰。不错,但我们翻开历史,唐代名臣魏征,其最初是皇太子李建民之谋士,在争夺皇位时,为李建民出谋划策,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射杀太子。当李世民登上皇位时,传召魏征,劈头责问:“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魏征面不改色,从容答道:“臣下各为其主尽忠,春秋时,管仲辅作齐桓公创立霸业前,做齐桓公哥哥公子纠的师傅时,还箭射齐桓公呢,难道你想我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席话,不仅让李世民哑口无言、怨恨尽消,并对其的耿直和忠心产生赏识、器重,魏征也从此开始成就自己成为中国的千古名臣。可见忠诚并不与识时务者为俊杰相矛盾。

作为市场经济工作人员应变工作观念:有道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如我们能积极、主动、负责、开拓性地工作,丰硕的奶酪必然会属于你。也许有人又会说,现在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且收入照常。是的,由于我国正处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时期,而我们银行内部市场经济成分体现不多,特别是分配制度还完全处在计划经济体系当中。但中行改革的整体规划告诉我们:今后的工作将会是定员、定岗、定薪,严格按每个人贡献的大小分配收入,员工间的收入将逐渐拉大。但随着我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毕,今后将不是我要怎么做,而是别人要不要你做、市场要求你怎么做,过去那种坐享其成的事,如高山流水,一直向前最终融入江河湖海,不见踪影。

观念范文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装饰;后现代艺术观念;装饰形态

前言

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平台,装饰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是从事各类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构建“大装饰”的理念,对培养学生设计意念、设计素养和原创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人类艺术诞生之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沃林格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

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从装饰的角度出发,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有关后现代装饰语意的教学,应当从以下二个方面人手,才可确保“‘大装饰”思想富有艺术设计的当代性。

一、装饰的观念问题

把握后现代的艺术观念,是确保艺术设计当代性的根本因素。后现代艺术是当代艺术及艺术设计的热点,它泛指现代工业社会大工业流水线生产以后西方出现的一些艺术思潮和观念,是当今西方学者对当代文化研究所做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生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些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观念也正在被国内学术界接受与认同。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而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后现代艺术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又表现出古典的回归。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同时作为一种更加具备人性倾向的设计观念,后现代设计致力于消除工业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设计更加富有温情色彩。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人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像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后现代给我们带来的是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因此学生面对装饰观念的学习和把握上,不妨采取“两端深人”的方法,即一端深人研究传统的古典样式,详尽地了解东西方在装饰领域的不同艺术思想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另一端深人研究当代文化时尚的发展趋势,用兼具时代性和大众性的艺术眼光来审视和评析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审美取向,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装饰观念,并具备引领和培育大众审美走向的能力。

二、装饰的形态和语言问题

在后现代设计中,装饰是通过材质、肌理、声光、色彩以及运动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对所装饰物进行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装饰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语言中的形态表现。因此,现代设计越来越重视对装饰形态的研究,其中包括形态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和形态与设计表现关系的研究。

1.形态的多维性。作为装饰表现中的形态语言,不论设计图(或模型)是怎样的,设计的形态都是多维性的,也就是说,设计的形态至少是二维或三维的。从人的生理与心理来说,还有四维或五维的可能性。所谓四维构形是以四维空间观念组构装饰形象的方法。“四维空间”借鉴了西方现代画派中“立体派”的艺术观,指在三维度造型空间中加入时间因素。形象的四维空间揭示了时空综合体中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依附关系,因而使用假定的手段把不可视的时间过程理解为可视的细小空间组合,把不可视的时间形象变化为可视的空间形象。因此更重视物象的运动变化及全方位、多视角观察过程。五维构形是根据意念将客观世界中不相邻的物象与不可能相邻的物象在同一形体中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装饰形态。五维构形使各种物象摆脱了在客观世界中的固定位置和本来机能,并以某种崭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探索和表达了客观物质世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特殊感应,唤起读者某种情感律动与理论飞跃,散发出浪漫新奇的装饰异趣。对装饰维度的拓展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审美视野的不断扩大,也反映出现代科技媒体的不断发展对装饰艺术的新要求,这种要求既是范围上的,也是观念上的。

2.具象形态与意象形态。具象一般是指客观存在的形态,如人物、动物、植物、风景、静物等。意象形态(或抽象形态)是装饰造型的意象化、理想化样式,它是在装饰艺术传统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是主观意念程式化的装饰形象。具象形态与意象形态相互依存,貌似分离,实为一体。因为许多抽象形态本身就是具体物的形象,只不过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缺乏体验而已。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白有些抽象形态虽非具体物之形象,却可以使人会意或联想到某种事物。表现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意象形态和具象形态是相互交替转换的,永远共存的。意象来自于具象形态在主创者头脑中的长期积累,以及对具象美感的归结、冥想等等,是形象思维以及造型艺术的更高级形态。认识了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的辩证关系,能使我们艺术设计者在面对意象物与具象物时,有着更多的选择与组合的自由。

观念范文篇3

二是重防范,轻赏识。学校制订几大类几十项便于操作的规章是必要的,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不以赏识教育为主,却以防范为主,把重点放在检查和纠正错误行为上,一旦学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交警对付违章车辆一样,唯章独尊,把儿童赶进机械服从的狭路。这样虽能取得短期的效益,但禁锢了儿童的思想,培养了奴性的人格。

三是注重大道理的说教,轻视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首先要让他们遵守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国外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等等。这些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习惯成为他成功的起点。

四是以往的德育工作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用同一目标培养儿童,用同一模式教育儿童,用同一标准评价儿童——以大工业标准化生产流程对待教育。

新的世纪对学校德育提出新的挑战,我们的对策是,确立“生活德育”思想,提出学校德育应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努力践行“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

德育应走到学生生活中去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国外有位教育家说:学习就是学生的活动,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而学生就应成为广阔天地的大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者。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生接受教育,接受磨练,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学校德育如何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呢?

在观念上,教师要认识到我们手中是正在成长的活生生的生命,每个儿童都是大自然的作品,每个学生都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富有创新的潜力,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对新事物的追求和敏感往往超过成人,教师是他们平等的朋友,爱他们是我们的天职。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强迫他们服从,歧视顽皮儿童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对学生权益的侵犯,是对神圣的教育的亵渎。

在行动上,教师要亲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了解学生鲜活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童年时的生活是真正独特的、光彩夺目的、不可再现的生活。我们认为,一旦我们走进儿童的生活,就会发现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他们的想法是成年人所没有的。例如,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见报后,有一些学生产生困惑:“可惜我遇不到歹徒,成不了英雄。”这时,我们的德育就可与儿童向往英雄、又不全面认识英雄的鲜活思想相沟通,提炼成一个个热点、焦点和是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话和辩论,发动一场关于“英雄观”的讨论,明确了只有平时“见难相助”,关键时刻才能“见义勇为”,同时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也要机智应对,量力而行。而那些默默无闻地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人都是无名英雄,也是最可敬的人。

儿童的生活有多宽广,德育的途径亦有多宽广。

1、课堂生活,应重在感悟和体验。

学科本身就蕴涵着许多德育内容,如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迅速感悟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情感上同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这样才能收到陶冶情操、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数学课,要让学生多体验辩证的思想,严密的逻辑,精确、简洁的语言表达。社会课,要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环境保护的重要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向后进生倾斜,让他们朗读和发言,让他们体验成功,寻找自信,缩短差距。

2、课余生活,应重在交往能力、做人准则的培养。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显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因而,在课堂学习之余,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创造师生间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建构着自我。另外通过生与生、生与他人间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在自然、真实、直观的冲突交往和生活情境中,学会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与他人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3、家庭生活,应重在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

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物质的贫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弥补了学校德育的软弱。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家庭教育,往往把生活中的困难、劳累和挫折都由家长去代劳,民谚说得好,“勤劳的母亲养了个懒女儿”,而这些孩子一旦进入社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论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还是面向未来的要求,都要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社会实践,应重在参与。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我国的社会生活涌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仍旧不能上升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

我们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这片热土,从看周围的变化来感受改革开放的大成果。同时,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提高,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例如,我们依托红领巾法庭、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等校外教育阵地,开展“法庭听证”、“学农学工”、“我当售货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各种社会职业的作用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东西部手拉手”、红领巾献爱心等活动,体验友情和爱心、体验小伙伴顽强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体验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和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等。

德育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生活德育观倡导德育以活动为中心,一切德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德育过程中,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活的生命体,主张尊重他们,解放他们,关心爱护他们,通过创设有利于他们全面、主动发展的多种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认识活动、教学活动、劳动活动、创造活动、品德方面的活动和情感方面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培养学生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体系。

1、注重发扬主体精神。

每次德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与人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如我校的“小龙人中队值周活动”,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自治、自理、自立,培养主人翁意识,并使每个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他律”和“自律”,既学会自我评价,又学会自我调控;既学会管理自己,又学会管理别人,真正达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2、注重坚持全体参与。

开展各项活动,班干部和音、体、美等尖子学生锻炼和提高的机会特别多,相反,一般学生大多只充当配角。我们应抛却浅薄的功利观,走出应付中心工作的任务式小圈子,真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教师应努力唤醒蕴藏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他们身上最优秀、最灵动的天性。我校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教师能洞察儿童心理,成功地在班里设立水长、花长、灯火管理员、师生悄悄话传递员、童画廊廊长等“十佳自我服务岗”,定期评选班级的“卫生功臣”、“作业标兵”,颁发班级大雁奖、新星奖和金苹果奖。不仅所有班级有值日班长,有的班级还有两套班委。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很好弘扬,以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学生同样表现得生龙活虎。

3、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

学校的一切活动,如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等,均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做到德育活动系列化、制度化、阵地化,努力构成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潜移默化。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晨会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晨会活动研究,开创了“生活万花筒”、“欢歌一曲”、“一周望”、“知识爆米花”、“实话实说”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栏目,为学生喜闻乐见。班队活动也根据学校、级部、班级特色,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天降大雪,带领学生赏雪、画雪、写诗;春风送暖,和学生一起踏青、放风筝;在野外开展自护、自救的演习;组织学生写友情劝诫信,帮助好朋友一起改正一个缺点;开展丰富多采的小龙人龙年系列活动,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德育应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

传统德育中,教育者充当着德育过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监督者,而受教育者则成为配角甚至看客,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再者,一味强调规范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表现出过分的热情。这种程式德育把全人类的道德真理变成了一些狭隘的日常生活的准则和规则,只有马后炮式的查漏补缺,没有师生的创造性,德育便如一潭死水,何以能育人?

观念范文篇4

这表明柏拉图并不象通常被认为的那样把自然界和理念界并列起来:有自然界,有理念界,后者是前者的来源和根据;而且首先他是不是把自然理解为自然界、把理念理解为理念界,都还是应该考究的。

至于亚里士多德则更不是以一种“界化”的方式思考自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既没有纯粹的质料,也没有纯粹的形式,有的只是质料和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具体事物(当然,鉴于亚里士多德的复杂性,这只是大致说来如此)。亚里士多德经常说要象研究塌鼻子的塌的形式那样来研究物体的自然本性。Ειδος与卑俗事物的联系在柏拉图对话里还是一件令苏格拉底深感难堪的事情,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则自觉地被当作一个基本的原则。

但是,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思想史上确实发生了某种“非自然化”的转变,这一点甚至是可以感觉出来的。但是仅限于感觉到这一点以及指出它来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的问题是要解说清楚: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意义上,我们说柏拉图开始了一种“非自然化”的转变?

首先,凭什么把这个开端归之于柏拉图?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以一种黑格尔式的或类似的方式说:人只要思考,就不再是自然的生物。所以“非自然化的转变”如果有的话,何必非要等到柏拉图不可呢?苏格拉底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们虽然只是一味地从自然里面寻找自然的原因(αρχη,本原,原则,根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爱奥尼亚哲学家们的水、火、气什么的,其实只不过是尚不自觉其为思想的思想:因为他们毕竟寻找原因。

寻找原因这样一种努力似乎毫无疑问不是自然的(φυσις)。然而为什么?可能的理由至少有两个:1,因为它是人为的(τεχνη)。无论作为一种什么样态的努力,思想也好,直觉也好,实践经验也好,只要它是属人的,它就不是自然的。2,因为它是思想,不管这思想是属于人的还是不属于人的,反正思想的就不是自然的。

这两个可能的理由并不能“归根到底归结为一个”: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不管它们成立与否,前一个理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考虑问题,后一个理由是从思想观念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考虑问题。我们说从柏拉图开始了一种非自然化的转变,并不是说人类或者说西方人只有从柏拉图开始才有了超出自然思维的纯粹的真正的思想。这只是柏拉图主义的、或者说是西方主流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是从一种特殊的对思想的理解和限定出发来考察哲学史而得出的判定。而我们在这里试图要做的事情正是要指出这种思想理解的特殊性和狭隘性:从柏拉图开始,一种特殊的思想形态开始形成了;这种思想形态的特殊之处在于:思想与自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思想的主要问题。当然在柏拉图那里这个问题还没有演变成“观念界”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这样的极端形式。在柏拉图那里发生的非自然化转变,其主要特征既不是从专注于自然到专注于人的转变,也不是从专注于自然到专注于观念的转变。柏拉图转变的主要方面在于从根本上打破了运思在二元因素中的自然思维方式,而引入了一个第三因素:作为客观思想的ειδος.这个ειδος既不是属人的,也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从属于人的“主观思想”的。倒是这一切人的或自然的因素都从属于它;而且它并非外在于这一切而自成一个世界,而是内在于这一切当中充当这一切事物的自然、本性、本质。这样一个第三因素的特别之处并非它的内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内在性,也并非它的外在的独立实存性,而在于它的绝对的超越性和绝对的中介性:在它面前,一切都成为“时间内的”事物。具备前两种特性的“灵魂”、“心灵”一类的观念早在柏拉图之前的希腊就有了,在别的诸多文化形态中也屡见不鲜。而始自柏拉图的这种绝对第三因素的引入却是一件很特别的事件。

在柏拉图那里尚未明确地形成唯一的超越性理念。桌子有桌子的理念,勇敢有勇敢的理念。理念的超越性还没有达到唯一性的地步,它只是表现在:它既不是象桌子那样的一件东西,也不是象勇敢那样的一种属人的品性或状态,而桌子或勇敢却从它而来,受它规定;而且当某个桌子甚至所有桌子或者某个人甚至所有人的勇敢都消失不在的时候,它们的理念还在。由于我们已经深受基督教和现代科学技术世界图景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很容易被现代人解释为一种有关一个“理念世界”的景观报告。

柏拉图理念论与基督教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图景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对自然还有严肃的兴趣,或者说是否还尊重自然。这话说得比较突兀,且让我稍作解释。“对自然有严肃的兴趣”说的不是研究自然界的兴趣。研究自然界的兴趣本身就是建立在对自然价值的贬低上,因此无论这种研究可以是多么规模宏大的和煞有介事的,它不是严肃的。严肃在这里不是说的“专业化、一丝不苟”的意思,而是说从根本上不把所研究的对象(而不是说这件事情本身)仅仅当成一种手段、资源、条件、参数而已。严肃的自然研究不但严肃对待自己的研究事业,而且严肃对待它的研究事业要“用”到的对象。如此,则研究对象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象:与研究者有着对等地位和价值的存在者。研究者的价值远不止于那个面对着某个研究对象的个人;同样,研究对象的价值也应该远不止于维系在它的被人研究或其他形式的使用上。一个自然对象并不仅仅是一个以研究者为中心旋转的附属物而已。它的一时的被用作这个或那个研究或使用,其用途和价值当然是有限的(因为它的价值实际上只是按照它的用途被衡量);但是除了那些只是出于人的一时需要和偶然兴趣所涉及的方面以外,它的存在是无限的,因为它是自然的。从尊重自然的观点看来,一个具体对象都是无限的;而从不尊重自然的观点看来,整个自然界都是有限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尊重表现在他们不认为自然事物是完全清楚明确的有限的东西。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里,柏拉图的那个神并不是象犹太人的或“普世基督教”的耶和华那样的一个可以从完全的虚无中创造出天地自然万物的绝对的造物主,而是一个给无限的(无规定性的)材料赋予明确的有限形式的匠人。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实为“论自然”)里,可把握的从来都是结合着特殊的形式和质料的自然物,而不是那赤裸裸的自然。和苏格拉底比起来,无论他们的哲学术语和理论结构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他们在尊重自然这一点上始终没有偏离苏格拉底多远。当初苏格拉底提倡对于事物的追问,决不是出于现代技术式的对物的“促逼”(海德格尔),而是出于对事物的要求诚实地予以了解的好奇心。“诚实”,这里的意思还不只是说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和决不弄虚作假的学术道德,因为这两点分别说的是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这里说的诚实主要是要求对物负责:追问事物,就是追问事物的自然(本性,φυσις,nature)。事物的自然是不能由研究者任意地规定的,所以苏格拉底坚决反对智者们的“人为自然立法”的人本主义立场,而强调在承认自己无知的前提下反复追问事物的“本身”。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智者的诡辩术之间的区别在于:辩证法是严肃认真的以事情本身为转移的方法,而诡辩术是玩世不恭的以说话人为转移的手段。

可见“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在苏格拉底那里本来是一句从策略或局势上说来意在退守的告诫,可是自从雅典哲学与希伯来的绝对一神信仰相结合以后,这句话变成了一种过度的非法进取的号角。“认识你自己”,原本是要人自知自己的无知,保持人在自然面前的谦虚和好奇;可是无论在教堂神学还是在市民神学(后者我指的是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形而上学)那里,这句格言成为人们丧失对自然的严肃兴趣、乃至贬低自然和追求这种或者那种超越自然的“精神事物”的指导原则。

宗教,各门宗教,有一个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文化样态的特点:那便是把原生的自然野蛮地(或更准确地说是过度文化地、过分精致地)划分为世界性的结构。在世界性的结构中,自然成为一个界,人的生命时间成为“一世”,自然界和人世都被视为有限的、短浅的、卑俗的、没有终极价值的存在,他们的有限价值必须维系于一个绝对地超越和内在的(普遍的内在性是绝对的超越性中的应有之义)既不是属人的也不是源于自然的第三因素(他者)上面。这个第三因素可以是唯一神,可以是某种根本就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时间之外的“世”和空间之外的“界”,也可以是客观的思想、理性或观念。它们是这个世界的异者、他者、外来者。如果这些异者果真能够被理解和保持为异者也就罢了,但问题在于:这是完全有悖于第三因素被引进之初衷的,因而从一开始这个异者便是以一个绝对的同一者出现的。因为自然本身对于人来说已经就是一个适当的异者,如果人能够适度地面对这个适当的异者(古希腊人就是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额外地再去发明一个异者。人们发明一个额外的异者的目的在于:试图假借一个绝对他者的强力来取消任何意义上的异者,包括作为第二异者的自然。在绝对他者面前,不但人和自然变成无足轻重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相应地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世界中(世间)的关系。作为第三因素的异者的被引进,表明人们不再拥有足够的坚强意志来忍受与任何一个异者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关系,也不再拥有充沛的生命的兴趣去感受这种适度的张力关系可能给人带来的和谐而适中的愉悦。也就是说人丧失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适度感,开始变得歇斯底里起来:或者极度痛苦地陶醉于一种意识到绝不可能与那个绝对的他者有任何沟通可能的彻底绝望之中,或者极度欣快地陶醉于一种秘传的非世间之乐当中,或者兼而有之。更日常的情形是:完完全全地生活在希望之中,既不陶醉于绝望的痛苦,也不陶醉于秘密的快乐,而是整个的对于现世的厌倦和瘫痪,毫无活力毫无反思地听任那个绝对第三者在世间的机构的摆布。或者倒过来,以绝对中介在世界中的人自居。无论哪种情况,人可以不负责任:要么把自己交给一个第三者(无论天上的还是地上的)而无所作为,要么把自己当作绝对中介在世间的中介而为所欲为。于是本来想完全超出自然而作完全精神性的人,结果成了既非自然的亦非精神的人:他们成了完全社会的人,在那里伦理化的道德成为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既无可能与绝对超越的第三者发生联系,也丧失了与自然的适度交往。人完全活在只有人与人发生关系的人世间。

十四世纪以来的一系列以人道主义(humanism,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运动、和启蒙运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基督教的彻底的反动,但实际上它们的反动仅仅具有一种社会结构调整的意义,而且这种社会结构的调整非但不是对基督教文化可能蕴含的社会结构的摧毁,反而是对它的调适和完成。因为基督教在中世纪还有着相当程度的民族地域性(至于犹太教以及尚未被普及到罗马世界以前的基督教,其民族地域性则更强。),而这是与基督教上帝的被设想为绝对的超越者和绝对的中介者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它要求一个更加中性的东西来作为所有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平台和中介。现代技术正是这样一个东西。这里说的现代技术还不仅仅是说“现代科学技术”,而且包括整个中性化市民社会的结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结构,制度高于一切的法律和政治结构等等。

自然,在这个普遍技术化的现代性文化中进一步被贬值。在经典基督教中,自然虽然不过是没有自身根据的被造物,虽然只不过是一个有限的“界”,但它毕竟是由那个绝对第三者创造出来的,所以它至少还拥有与人类社会同等的地位:人与自然都是被造物。虽然圣经上说地上的自然万物都可以由人类照管和自由取用,但人毕竟没有把自然仅仅理解为完全可以为我所用的“自然资源”:好比人对自然物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切的一切,包括人与自然,都是属于那个唯一神的。而在现代技术社会中,一切自然事物的所有权都仅仅只有人类社会的维度。这个矿山属于某个国家,那群猪属于某个屠宰场,如此而已。更进一步,这种现代性社会结构的基础又在于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确立。这意味着:现代性的个人不但不把自然当作他的适度的异者,不把神当作他的超越的异者,也不再把社会和他人当作他的异者。在基督教世界里,那个第三者不可能满足于被保持为第三者,而它又不可能完全融合为第一者,所以实际上它代替自然的地位做了一个第二者。这种情形只有在以信仰的情感为基础的纯粹宗教文化中才有可能被平衡地忍耐下去,而在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ειδος(理念,形式)思想为基础的神学中则是不可能被忍耐的,因为在后者那里对同一性的追求是高于一切的。结果便是:自我,作为普遍主体的理性自我或者意志自我,代替神和逻各斯,成为现代性的绝对同一者。

这个转变的开始被称作“文艺复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这个转变中,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雅典哲学确实起到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以来的历次“解放运动”都是打着“理性”的旗号。这个理性ratio就是经过了基督教洗礼的、拉丁化了的柏拉图的ειδος和λογος。在这个洗礼中被洗掉的,是雅典哲人对事物的“本身”,即自然、本性,的诚实、谦虚的好奇心;在洗礼中被沾染上的,则是人的玩世不恭的妄自尊大。这个经受了基督教洗礼的理性被人称做“自然理性”。但是在自然理性的高扬中,自然的原色并不是被恢复了,而是在洗礼之后褪色得更加不可辨认了。正如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所指出来的那样,文艺复兴以来,尤其在启蒙思想家那里,人性(humannature,人的自然)的观念成为主导性的和基础性的历史学假设。他还指出,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希腊-罗马实质主义的残余。[3]“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实际上,这里发生的变化远不是“残余”一词所能概括的。残余意味着一种弱化的保留,但在这里发生的是一种强化的转换。无论把本质归之于理念还是上帝,传统的本质主义都还是承认着某种不同于人的异者,不管这个异者是不是愿意和能够被保持为异者。而在现代人性观念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本质主义里,任何意义上的异者都被取消了:自然与上帝都一劳永逸地被“扬弃”和吸纳到已经达到自我意识的“主体”中了。文艺复兴以来发生的转变,既不是以自然来反对上帝,也不是以人来反对上帝,而是以“自然理性”或“人性(人的自然)”的同一性来代替上帝的同一性。

--------------------------------------------------------------------------------

[1]有待考证。但是我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即使在古希腊文献里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短语组合,它也多少会是偶然的组合,不能构成古希腊哲学的具有本质重要性的或者说标志性的词汇。

观念范文篇5

一、对“”的借用

“”已经结束几十年了,但是拿“”说事仍是中国的当代艺术的一大能事,似乎不谈“”就不够当代。拿“文崔岫闻《三界》革”说事并非是要反思,而是对“资源”的借用。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来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早期是在绘画上体现较多,如毛旭辉的《大家长》系列,王广义《大批判系列等等。此外,还有很多艺术家都选择了题材进行表现。随着观念摄影的发展,一些从事观念摄影的艺术家选择了“资源”进行创作是自然而然的事。对“”的表现已然成为中国观念摄影的一个重要题材。中国观念摄影中的题材作品往往是把“”的一些符号、特征带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些符号可以是时期的样板姿态,也可以是时期流行的宣传画,还可以是时期的某个事件场景等等。从事这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有:邱志杰、徐一晖、马建、吴小军等,他们的作品多是通过模仿时期的样板姿态制造一种荒诞感觉及象征性语义对比,或者以象征和隐喻性的表现方式将符号置于当代背景中而形成语义置换,或者是为了表明一种不愿忘却的纪念。邱志杰的作品《好是由一组黑白照片所组成。这些黑白照片借用了当代流行的白领形象,表现出颇具“”气息的动作招式。虽然人物都身着商界白领的“制服”(白衬衣、领带,有褶的长裤,紧身衣,黑夹克),但他们的动态与姿势却能令人回忆起时代。在好3号中,两个年轻男人挽着一个女人,脸上表现出毫无根据的神气与莫名其妙的希望,身体的姿势同衣着打扮所传达出的信息矛盾对立。艺术家将“”的理想姿态同今天的时尚荒唐地并置在一起,以期唤起观众的疑问和惊奇。事实上,这是一种人们面对摄像机镜头时本能地表现出那种僵硬的所谓“好”的姿态,给人一种很激昂、很革命的感觉,“强调了世俗意识形态对历史记忆的消费。”(顾镇清语)徐一晖的作品也善于使用当代形象去模仿、置换“”的典型形象。如他模仿“”时期流行的一张雷锋在驾驶室里读语录,但却把所读的书换成了驾驶员手册。马建的被奸者把艺术家本人的形象经过电脑数码演化而巧妙地嫁接到“”场景中。在作品中,马建的头颅被“革命”施暴者按倒在地,而施暴者的面孔被推至画面之外,以此强化了施暴者的抽象性。吴小军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资源来表现。这些艺术家在创作中选择“”资源,实际上是采取了反讽的语言方式,由此可见艺术家的创作姿态。

二、对“文化”的挖掘

对“文化”挖掘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挖掘。这类作品具体表现为对艺术史中作品的图式模仿,以此建立自己的语言模式。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艺术家有洪磊、王庆松、崔岫闻、洪浩、张卫、安红、刘铮等。洪磊是从中国古代文化的角度挖掘影像意义的第一人。他的作品借用了中国古代绘画资源,其中,山水画大都是用兴安画派、八大山人的那种感觉去做,一般都是一次成像后直接在底片上构图,更好地表达了对中国画的理解。他的作品中常使用宋代宫廷绘画的图式,如用真的花和死鸟的现成品按照宋代宫廷花鸟的构图和贵族式的艳丽趣味拍成图片。但因鸟是死的,整个作品透出既艳丽又凄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失落感和怀IEl情结。王庆松也是热衷于使用传统艺术作品图式的艺术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借用了中国古代名画,如著名的(老栗夜宴图就是模仿了韩熙载夜宴图。作品在保留了原构图的前提下,置换了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道具和场面。把古人换成当代生活中的人物,原场景换为现代糜乱的私人聚会,其中,批评家栗宪庭演绎了韩熙载的角色,王庆松演绎了顾闳中的角色,女仆的角色换成一些浓妆艳抹的有着妓女形象的人物。整个作品是对“老栗处在糜烂的当代生活中”的一个模仿性的描述,同时也是对当代流行文化面具下的一种颓废生活状态的揭示。崔岫闻的作品三界则是通过一个带红领巾的女学生的形象模拟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图式。洪浩、张卫、安红、刘铮等艺术家也都创作了一些类似的作品。实际上,这一类作品和上面的表现“”题材的作品有着共同之处,都是“反讽模仿”,借既有的公共符号性的》图式表现一种寓言式的观念。第二个内容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挖掘。挖掘中西文化的差异,然后用观念摄影的方式展现这种差异。这类作品也比较多,但大多数是作为行为艺术的附属而产生的,如徐冰的文化动物选择了两头猪:一头公猪,一头母猪。各自的身上都印着象征中西文化的文字:公猪身上印着英文,母猪身上印着中文。他将两头猪放在一个堆满了中西各种文献的圈子里,任它们肆意当众交配。有些敏感的评论员认为徐冰的作品在影射西方文化强奸东方文化。显然,这里面的用意表明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一种强暴,这也充分展示了徐冰这么一位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中国艺术家对于东西文化交往和交流的可能性的探索。

三、对“家庭”的关注

这里所说的“家庭”,除了指社会基本构成单位的“小家庭”外,更多的是指上升到国家形态的中国“大家庭”。对“家庭”进行关注的艺术家,实际上是承载了一种社会身份。他们所关注的是过去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对接,表现时代转型期社会人群的变迁。艺术家对“家庭”的关注主要是通过“留影”的方式,也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甚至一生中都要经历过很多次的“集体照”的方式。这种形式对在本土长大的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这却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中国特有的以“集体照”的形式表现一种集体意识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成了一种中国符号。艺术家选择这一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大概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吧。从事这一形式创作的艺术家主要有王劲松、庄辉、海波、李海滨、王强、顾小平等。王劲松的作品标准家庭》拍摄了200个中国当前的“标准家庭”——三口之家,一种大众化的样板家庭模式,这种家庭模式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结果。我们可以在这些照片中读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审美趣味和遗传等信息,甚至可以感觉到“小皇帝”以及晚婚晚育背后的故事。王劲松的老年夫妇双亲系列作品拍出了中国平民特有的的一种祥和、平静的气氛,人物都是正经端庄的姿势,背景则是中国普通的传统家庭喜气而艳俗的布置,“整个作品透出了中国传统家庭的祥和平静,又有些质朴的状态”。(栗宪庭语)庄辉的系列作品基本上就是一些“集体照”,一些关于农民、工人、学生、军人等一群又一群人的合影。“百人集体照片表达了现代社会亲密关系”,庄辉说:“我想这种集体照在美国是不可能的。”它们传达了个体与群体大众之间复杂的关系。庄辉出现在每个全景画面的边缘,既是局外人,又是指挥者。不被重视的一些关系,如竞争、敌视和友情出现并被捕捉在胶片上。这些相互关系是照片的中心点,变得更像是行为记录。庄辉的作品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多数摄影师常拍的集体合影,淡化个人力量,强化集体力量。海波和李海滨的作品和前面两位艺术家有些不同,他们表现的东西似乎都和线性叙事有一定的关系。海波的作品基本上是对老合影照片进行重新拍摄,小桥》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他把两幅照片并置在一起,左边是1983年和家人在长春公园中的合影,右边是十多年后独自在故地桥边的照片。两张照片之间形成了一个潜在的无形的空间,这是可供想象的空间。作品所要表达的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变迁、时光的流逝,更重要的是一种想要再现往H时光的欲望,这也是观众与作品最容易产生共鸣的地方。李海滨的一样的我,一样的目光也是对不同时期人物形象的演绎,似乎勾勒出中国近百年的服装发展史和审美趣味的演变史。

四、对城市消费文化的表现

观念范文篇6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有精辟的论述:“在上司就任时以及逢年过节都得送礼,上司的欢心影响他的命运,为了巴结上司,就得尽量送厚礼。个别官员的地位极不稳定,获得一官半职要花巨大的代价(学费、买官费、礼品费、”规定费用“),要背一身债,所以当了官就要在短暂的任职期内尽量地捞上一把,……当官就能赚钱是不言而喻的事,只有搜刮过甚才该指责”。④这些正是几千年专制体制下官吏的真实写照。表面看来,中国古代帝王尊为天子,俨然高不可攀,但越是如此,就越是虚弱,因为他不能不更多依据其臣属,以之为间接统治人民的工具。马克斯。韦伯在评价清政府统治时写道:“直到最近几十年,同外强签订条约,是地方长官而不是中央政府——它从来就没有过做这种事的机关,几乎所有真正重要的行政制度形式上都出自省的长官之手。……中央政府的条令常常被下级权力机关当做伦理示范的建议或愿望,很少当做符合皇权特点的成命”。⑤

中国几千年繁荣的封建社会造就了中国的古代文明,但同时也形成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巨大障碍,传统的顽固与强大可以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势力强大的集中表现,中,“个人崇拜”、对知识分子的践踏都达到中国几千年历史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从一定意义上讲,将法视为“刑”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它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种观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政府官僚法治意识淡薄,思想意识中毫无法律至上的观念,工作中唯上是从,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上面的意思,很少会想到是否符合法律,人民大众的意愿,更不会想到手中的权力是有限的,负有责任的。

反观西方,国家权力从来是受到制约的,沿着国家权力同其他外在的对应力量间形成的二元化道路行进的。对世俗国家权力的制约力量:第一种是自然法观念的制约,自然法的地位从来都被看作是高于人定法的。第二种是监督教的制约,中世纪天主教会凌驾于世俗国家权力之上。第三种是代议制的制约,王权向市民阶级妥协的结果之一,就是等级代议制度的产生。这就决定西方的国家权力很难形成象东方特别是中国的绝对一元化的地位。中国由于国家权力对社会组织、天地万物、时空的绝对权力,宗教在中国想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力量断无可能。马克斯。韦伯在评价中国农民起义时说:“城里人反抗官吏的起义时有发生,逼得他们逃入城堡。不过,起义的目的总是撤换某个具体的官儿,或是取消某项具体的规定,尤其是某项新的课税,从来不是争取一种哪怕是相对的、明文规定的、政治性的城市自由”。⑥自始没有自由的观念,没有须由法律来确立和保护的政治权利。只有有了“自由”、“平等”的基础,才会有契约关系,才会有市场经济,法律是最基本的调节模式,契约所代表的那种社会状态,也是现代社会一切法律存在的价值基础。西方传统上将法理解为公平、正义、权利,认为法律高于一切,认为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让渡,而法就是公民制约国家权力的手段。在此理念之下就有了“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的名言,为克服人治的弊端,主张“以权力约束权力”。

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应当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法治国家应当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与合法性的完美结合。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应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的社会关系均纳入法律(制度及程序的)轨道,接受法律的治理,而法律是建筑在尊重民主、人权和潜能、保护和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社会程序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上。凝结着人民公意的宪法和法律高于任何个人、群体、政党的意志,有至上的效力和最高的权威;国家的一切

权力根源于法律,而且要依法行使;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性别、种族、肤色、语言和信仰等特殊情况而有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差别,非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差别只应与职务相连,而职位对一切人开放;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合法或准许的,每个人只要其行为不侵犯别人的自由和公认的公共利益,就有权利(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公民的权利、自由、利益机会非经正当的法律秩序和充足理由不受剥夺,一切非法的侵害(不管是来自个人或国家)都能得到公正、合理、及时的补偿。

中国古代的法文化,由于没有横向交流,不可避免地固步自封,加上专制制度在法文化领域严格实行封闭保护的政策,使得中国传统法文化越来越变得保守,孤立排他,当17、18世纪西方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国家时,我们的国家依然是专制主义的国家,法治依然是完整的封建法治。细想之下,传播现代法治观念又岂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早在百余年前,专制制度的极端发展对社会所造成的束缚作用已逐渐为中国先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所觉察,当时翻译了西方大量的政治,法律学术著作,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介绍西方先进的法学思想和法律制度已百余年,而对人们观念变化却收效甚微,正如梁治平先生在《法辨》一文所作的精辟论述:“一种具有深厚社会、文化基础的观念一旦形成,必将极大地作用于历史,即便在最初的条件已经消失、相应的制度已经改变的情况下,它也可能长久地存留下去,于无形之中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国家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表现在人们观念的现代化上,而非经济及其它表层的所谓现代化,改革中最根本、最持久的矛盾冲突必将发生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的领域,中国人的观念变革远没有完成,现代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转引自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②梁治平:《法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③梁治平:《法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7页。

④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11页。

观念范文篇7

没有对传统的质疑就没有思考,对传统的反思和批判本质上是创新,最终以某种方式解构传统。这里的传统泛指传统文化,狭义的指向为传统艺术中的美术创作。杜尚的“泉”首先对西方传统艺术提出了挑战,“现成品”的概念因此确立,从此艺术家主观上的选择和意象拼贴成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追问:“现成品”也能成为艺术品吗?那艺术又是什么?艺术的价值是作品本身,还是艺术家借助作品传达的观念?这种对传统进行质问和颠覆的姿态使观念艺术成为西方当代艺术中最富创造力与活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材料观念的拓展,美术家们创作实践和探索的边界一再延伸,绘画的含义也被拓宽了,是否架上绘画也无意义了,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历史性的向更广和更深的维度延伸。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创作认知,历史的看待每个时代艺术家的创新成果,用动态的眼光仰望或者审视;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审美习惯,对美的形式法则有辩证的看法,有意味的形式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因时空的转换而转化;引导突破传统的视觉惯性,用敏锐的艺术神经感知世界,通过大胆探索,表达独立性的艺术判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转换角色,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学生,以沟通的形式及时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帮助启发学生,自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二、对当代艺术的取舍

当代艺术是艺术学习者的生发圈,也是运动着的艺术场,学生和教师就身在其中,因此,我们对近距离观看艺术发展是盲目的。当代艺术的光怪陆离会让我们觉得扑朔迷离,不管你采取何种姿态,最终要拥抱它,这就涉及到你的取舍态度了。从教学的角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鉴赏艺术作品,用宽容的心态去关注艺术家,用多元的审美眼光去接纳新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启迪学生关注自身对世界和社会的体认,不断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不要随波逐流盲从别的艺术家,从而迷失自我。在专项课题教学中,多设置学生与老师展开讨论的情境,教学一定是一种启发,而不是灌输。当代艺术瞬息万变,要引发学生的独创性和判断力就不能一味使用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

三、对艺术创作的跨界尝试

和现当代大多数新兴事物一样,综合材料的创作具有跨界性。对学科的跨界,当代艺术创作中,尤其是各种装置艺术的呈现,有对物理化学媒介的创造性运用,有对新型科技的尝试,有对自然物的再开发,有对声光电磁和音乐的运用……艺术学科内部的跨界,理工科和艺术的跨界,自然界和新型科技界的跨界,艺术家们的视野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各种可能都在尝试。对观念的跨界,古代造字术也好,未来科幻预言也罢,都会和艺术创作相嫁接或融合。对材料的跨界,从架上绘画这个概念提出后,非架上绘画的各种媒介都可以被艺术家或单独或混合的展示出来。源源不断的新材料被发掘并创造性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而对材料本身的发现或创新运用本身就是创作的一个突破点。在新材质的引入中,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材质的创造性运用,物质世界后面是艺术家对人类历史、社会政治、科技、哲学宗教的思考,是艺术家与世界发起的对话。对材料的探索,从根本上引发了艺术观念、创作语言、艺术观赏的创新。观察的角度不同,创作的可能性不通,特定作品的材料特性会强化特定的语义。对维度的跨界,可拼贴成二维的平面作品,可呈现浮雕或圆雕的三维形态,可以表现一个微小生命的过程或惊人动魄的历史事件的过程记忆来表达思维状态。

四、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整合

综合材料实验课程中,材料语言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创作理念的重新定义,也促动了材料表现方式的解构和重新建构。不同的艺术形态和表现方式跨界的融合,这对艺术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材料表现是以材料的特性、本质、内在精神及创造性的运用材料规律来处理不同材质结构与造型、色彩等各元素间的关系为主要关注对象的,材料、色彩和造型各要素间的关系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经由某个要素出发的诉求,可以生发各种组织语言的可能性。不管从材料的物性还是精神性出发,还是色彩和造型的写实或象征,具象或抽象都是出发点,这种丰富的表现视角,打破了原来表现语言的壁垒,可以整合建构无限多的新秩序。创作方式随着新材料的上台,总是有更加独特的形态呈现,也是艺术家追求创新的根本动力。火药当做礼花燃放是一种普通意义上艺术的应用,但是当艺术家蔡国强的创意介入时,火药当做礼花燃放的意义被附着了更多的艺术性和人文特质,被称为“艺术爆破”,留给观者的不仅是感官享受,还有更广泛的文化传播性和符号标志性。生了锈的建筑残骸本是废旧物,经过徐冰的艺术思考和人文关怀,围绕艺术家创意组装出来是震撼人性的艺术品凤凰,它的华丽背后隐喻着当今商业社会中农民工的悲苦处境。材料经过艺术家的手,已然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它们比任何艺术家笔下的铁锹更具有当下的质感和意义,引起观者在特定语境下更具指向的联想和共鸣。为促进学生更加自主的探究学习,把握好材料语言、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之间位置的相互转换,要在尊重学生的感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协助学生为实现自己的创意而协调好各语言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品质的审美价值在创造性运用时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提高学生对不同材料结构与画面形式结构色彩结构及物象结构关系建构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要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从而推进学生的创作水准达到新的高度,让作品饱含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创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加深作品的深度,对人文的关怀隐射出文化的广度,对艺术语言的探索给创作新的维度。学生要在短期内做出大量的草图,做出各种预设。养成搜集文字和图像素材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材料的能力,加工制作的动手能力、对技术环节的处理能力、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把握能力,对传统文化的解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传统美术教学所不能涉及的,也是对传统美术教育的有力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才有可能实现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有效提升,达到创意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谈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J].中国美术教育,2003,(05).

观念范文篇8

一、绿色课堂,平等的课堂

创建平等的课堂,首先要给学生以舒适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是要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如像雄鹰入林,老师的出现使百鸟鸣春的教室迅速沉寂,如君临天下般不可侵犯,学生自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学生如何敢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又怎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方向转变,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产生成功感和求知欲。在课堂上,教师要像与朋友谈心一样把知识涓涓流入学生的心田,并让其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而自由、茁壮地成长。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自己“藏”起来,不做大教授,更不做大法官,把自己变为学生的一员。学生走歪了,旁边点拨一下;学生精彩了,为他欢欣、为他鼓掌。

二、绿色课堂,自由的课堂

教师在上课时,不应该用苛责的语言去给学生上课,而应该用宽容去激励学生,努力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自由意志,不限制学生在教室的行走空间与行走自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点安排学习活动,而不是由教师随意控制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表达并不准确生动,但教师一直很宽容,正是这种宽容,奠定了数学课堂的自由基调,激发出学生直抒胸臆的勇气和胆量,也正是这种宽容,激发了学生数学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能力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才可能逐渐变得灵活起来。试想,如果学生绞尽脑汁思考出的一个答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那学生怎么才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由于教师的宽容,学生因此终将走向自信,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绿色课堂,关注个性,鼓励创新

创设绿色课堂,必须以尊重个性、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教师应以教育者特有的良知与责任,对学生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呵护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重视个性发展。要激励学生的独创精神,引导学生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与答案;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怀疑,去超越;允许和赏识学生“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四、绿色课堂,自信的课堂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化,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易懂、富有感染力、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激活课堂活力。鼓励学生不断地向优秀者挑战,让学生在挑战中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学生喜爱的是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虽然有错误、有失败、有争论;作为教师,喜爱的也是一种纯朴的、自然的、真实的课堂,那就是充满了绿色的课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构建绿色和谐的生态课堂,才能营造一片教学的绿洲。

五、绿色课堂,寓意深刻的课堂

绿色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它要求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它能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让学生走向成功。绿色课堂,它企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地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就象生命离不开水和空气。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让学生表现的机会,多一点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地。

观念范文篇9

显然,行政观念的形成或转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规范、影响和制约,但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制约与影响是相应的行政制度,即行政观念的行政制度规定性,亦即它之所以为行政观念及其同其他观念之间的区别的特性。实践是认识的荃础,行政观念作为对行政实践主要是行政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它与一定的行政制度必然是一种“对等”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行政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政观念。在依法行政的行政制度中,行政观念主要受行政法律规范的约束.或者说行政法律规范作为行政的根本依据,它必须对行政观念具有性质、方向、内容等方面的规定性;同样在“依人治世”的行政制度,行政观念则主要受“长官意志”的约束,它必须具有“唯上”、“唯权”等规定性。由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山于‘’依人治世”与依法行政两种行政制度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因此两者所形成的行政观念也必然不同,认识和理解具体的行政观念,只能到“依人治世”或依法行政中考察、分析和判别。(2)行政制度改变,也必然要求行政观念的转变,行政制度“依人治世”走向依法行政,行政观念也必须走向法治状态,否则必将阻碍依法行政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述依法治国方略时,明确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贵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木准则。在行政观念上,一方面依法行政要求摒弃传统的“人治”规定的行政观念,另一方面则要求树立法治规定的行政观念。那么“人治”规定的行政观念有什么特点?概要地说有这样几点:(1)以掌握最高权力的个人或集团代表或代替国家意志,它对行政观念的要求是服从、尊重、信仰权力,甚至是个人迷信。(2).权大于法,官本位,在行政活动中不是依据法律,而是依据长官意志,它对行政观念的要求是首先服从权力,然后才是服从法律。(3)“人治底下的法治”,或称为法律工具主义,为行使权利方便也制定法律,从而就可以“借法扩权”、“借法行权”了,法律不过是权力的奴蟀,它对行政观念的要求是形成法律为权力服务的愈识。总之,“人治”规定的行政观念就是“官本观念”,“权力观念”。这种法律文化和行政文化沉淀为潜在的社会念识,影响着依法行政的进程,此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权力拜物教、官僚主义、洁官主义、人情主义、等级观念等,这些正是依法行政和相应的行政观念所要彻底摒弃的东西。

依法行政对行政观念具有指导规定性,为行政观念的转变捉供了相应客观依据。对依法行政作以理性认识,只能从依法行政白身的系统整体中寻求。抛开观念性要素,依法行政是山诸多要素构成的,是诸多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在各个要素中,每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占有主导地位、发挥主要作用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作用决定着这一系统整体的性质、方向、内容、价旋。因此,行政观念的转变也必须以这些要素为依据。

依法行政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占主导地位、发挥主要作用的要素有哪些?从其系统整体的鉴本结构看,主要包括三个层而的要素:一是基础和前提要素;二是内容和形式要素;三是价值和效益要素。

1.墓础和前提要素—民主至上的观念。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法律概念、道德概念,是一个多维性的词,但是不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理解,民主的要义始终是指向“人民的权力”或“主权在民”。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民主政治,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口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是人民主权国家的旗帜.是行政理念的本质内涵,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捉要素。在依法行政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权力是从哪里来的,为准掌权?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民主石作是一种国家政体,马克思主义认同、继承和发展了民主观,在《共产党宜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2页)这里所说的民主就是人民掌握政权,人民当家作主。其根本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能为人民掌权,服务于人民,这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民主至上的观念包涵多层意思:

(I)人民取得政权,建立民主政府,行政观念的首要指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掌权,服务于人民;(2)在行政活动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行政观念的指向是人民的意志;(3)依法行政,对危害和浸犯公共利益、公民权利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行政观念的指向是保障公民的权利;(4)人民委托少数管理者井依法授于它们各种权力,行政观念的指向是权力得以有效运行;(5)所确立的依法行政制度要符合民主的最一般原则,如“服从多数、尊重少数”为民负责、越权无效等,行政观念的指向是最多数、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这些涵义构成了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要素,这些观念便成为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观念。

2.内容和形式要素一一法律至上的观念。依法行政就是法律至上的行政,即在整个国家行政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中,惟有法律具有最高权威和普遍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置于法律之下。它以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位,依据法律、权责统一等为内涵和原则,客观地反映了依法行政的内容和形式。

同民主至上的观念一样,法律至上的观念也包涵多层怠思:(l)彻底摒弃传统的“依人治止”和权力至上的观念,否则法律至上的观念就无法产生和形成,行政观念的指向是对权力至上的彻底否定,是对唯上、唯私的彻底否定;(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

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行政观念的指向是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不论一个人是什么官职、什么级别,也不论一个组织是什么机构,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普通的公民或当事人,(3)强调依法对权力进行控制,以防止权力的不合理地增长及滥类加害于民,行政观念的指向是对权力的合理合法限定;(4)突出程序和形式的合理性,在依法行政中,法律不在于它可以为行政服务,而在于它具有程梦和形式合性的爵遍化标准,从保证实质合理在总是到址人限度的实现,行政观念的指向是按照法律所的程序和形式来观察、分折、提出和思考问题下以此对行政行为竹出判断,(5)对法律共有一利,丛本的信念及是对法律制变抱了探刻信任的一种精冲状态,信仰则吏进一步,它表明对法律的信服和硬华币,并以之为行为准则,是对法律的自身和发展前景的终极关怀,行政观念的才翔门是把法律至的精神以一种信念信声观念之中。这此涵义则沟成了依法行政的内容和形式要术,这些观念介也戊为依法行政的内容和形式观念。

观念范文篇10

可见,品牌的本质就是获取和满足用户资源的能力,海尔创全球化品牌,就是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为全球用户提供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海尔的全球网络布局支撑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海尔的全球布局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很多产品解决方案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欢迎。据世界著名监测机构GFK数据显示:2009年,在德国三门及以上的多门冰箱市场,海尔以75.9%的份额高居第一;2010年前5个月,在西班牙三门及以上的多门冰箱市场,海尔冰箱以36.1%的市场份额高居第一;2010年上半年,海尔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3%,利润同比增长38.7%,海尔的品牌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还有社会责任,现从社会营销观念和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海尔集团成功的做法,仅供读者参考借鉴。

一、社会营销观念的内涵

我们现在来简单的理解下社会营销观念的内涵。社会营销观念是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工商哲学。它是由生产观念(ProductionConcept)—>推销观念(SellingConcept)—>市场营销观念(MarketingConcept)—>社会营销观念(SocialMarketingConcept)—>大市场营销观念(MegmarketingConcept)—>全球营销观念(GlobalMarketingConcept)变革而成的。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巨增等问题日益严重,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整体与长远利益即社会利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今,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念。诸如,人类观念(Humanconcept)、理智消费观念(Intelligentconsumptionconcept)以及生态准则观念(EcologicalImperativeconcept)等等。其共同点都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也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就是被称为社会营销观念。此观念要求企业任务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使顾客满意,同时维护与增进消费者和社会福利。

社会营销观念其实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补充与修正。对于市场营销(顾客向导、的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社会营销观念都做了以下方面的修正: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采取积极的措施,比如,供给消费者更多、更快、更准确的信息,改进广告与包装,增进产品的安全感和减少环境污染,增进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二是整体营销活动,即视企业为一个整体,全部资源统一运用,更有效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三是求得顾客的真正满意,即视利润为顾客满意的一种报酬,视企业的满意利润为顾客满意的副产品,不是把利润摆在首位。

二、海尔集团社会营销观念

海尔集团从抓主品质量到抓服务质量,从单一产品到多种产品,从按量生产到按需生产,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海尔集团经历了巨大变化与发展。如今的海尔集团营业额比1984年翻了1000多倍。国内的市场延伸大部分乡村,国外也发展了62个海尔经营商。海尔的管理模式引起了全球全世界人的关注,海尔已登上国际论坛,海尔产品备受注目。

海尔最初的观念是产品质量过硬,从挥大铁锤砸冰箱事件中可看出,海尔集团在质量上是相当受重视的,这主要是因为顾客都愿意花较多的钱购买质量好的产品。大多数人知道,海尔建立了“零缺陷”质量标准,海尔的这个案例成功的使海尔的名字深深地烙在消费者的心里,宣告了我国企业的一次转型,也宣告了我国企业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市场营销观念从此确立。这个即是产品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海尔市场营销观念,海尔集团推出的小小灵童洗衣机,大地瓜洗衣机都是细分目标市场后,调整营销策略,推出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顾客第一”的观念在此得到充分证明。在产品开发上,针对款式,消费阶层,地域将目标进行调整,设计、生产适应不同市场需要的产品,始终保持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可以看出,海尔市场营销导向是企业营销管理思想史上一次巨大的突破,与传统的经营观念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传统的导向是以生产和销售为中心,现代市场营销导向则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其二,传统导向通过强化销售职能、卖出产品实现利润,而市场营销导向则通过全面地满足顾客需求获取利润;其三,传统导向短期刺激的推销手段,从大量销售中获取利润,利润带有短期特征,而市场营销导向是通过全面满足顾客需求,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

大市场营销观念。海尔从单一的电冰箱产品,到洗衣机,电冰柜,到目前为止,海尔集团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海尔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渗透着一种大营销观念,处处体现着大格局。

海尔大市场营销观念与一般营销观念相比,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海尔大市场营销观念打破了"可控制要素"和"非可控制要素"之间的分界线,强调企业营销活动可以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使环境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二是海尔大市场营销观念强调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从而成功的开展常规的市场营销,扩大了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

社会营销观念。随着消费者意识提高,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环保,海尔顺应了这种大趋势,积极开发绿色家电,从而不断推出环保产品。例如,无氟冰箱,节电冰箱等。这一发展趋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今后产品研发的方向。

网络营销到电子商务。新经济时代,消费者个性化决定企业收益,为了创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2000年,海尔依托海尔网站,整合物流,商流,资金流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产品上实现了量身订做。顾客可以在网上要求订做自己喜欢、要求的标准、样式。

海尔的社会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进一步完善发展。与市场营销观念相比,海尔社会营销观念有以下特点:在继续坚持通过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及欲望而获取利润的同时,更加合理地兼顾消费者和用户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更加周密地考虑如何解决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还有就是营销的国际化。海尔集团把国外市场作为其发展方向,海尔在名牌战略基础上,积极开发国际市场,据相关报道,到1999年,海尔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占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占1/3;海外建厂生产海外销售占1/3;可以说海尔已不再是中国的海尔,而是国际化的海尔。可以肯定的是,海尔全球营销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抛弃了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本国市场与外国市场的概念。

三、海尔企业社会责任

海尔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肩负社会责任,真诚到永远。海尔集团创业25年以来,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真情回报社会。据不完全统计,海尔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和物品价值已超过5亿元。

环保节能,引领绿色生活。海尔在绿色设计方面,其产品设计中遵循既考虑人的需求,同时又考虑生态系统的安全的绿色设计的原则,产品选材充分考虑生产、使用、废弃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美国权威认证机构的统计,海尔在美国销售的洗衣机中,有60%达到“能源之星”标准,远高于美国当地洗衣机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海尔环保举措得到社会的肯定。2009年5月,《福布斯》中文版在上海公布“2009中国慈善榜”榜单,海尔集团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榜上有名;国家在“十一五”计划中将节能减排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海尔集团为消费者提供创新节能产品,成为节能减排标杆企业。海尔集团曾荣获“青岛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称号,青岛市政府奖励20万元表彰海尔集团对节能减排做出的积极贡献。

2009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公布“中国绿色经济大奖——企业奖”名单,共有10家中外企业入选;海尔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家电企业。《商业周刊》对海尔的评价是:“随着中国家庭日渐富裕,家电消费不断增长,海尔正努力让节能环保技术‘平民化’”。

关心公益,真诚回报社会是海尔一贯的做法

2008年8月之前,海尔已捐建77所希望小学;北京奥运会前夕,海尔启动了“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计划,海尔累计捐建的希望小学超过了一百余所。2009年7月,得知青岛市社会福利院200多位老人洗浴难的问题,海尔集团向福利院捐赠了15台大容积的太阳能热水器,以满足福利院老人夏天勤洗热水澡的需求。同年8月,在四川省北川县海尔陈家坝中学新校址上,由青岛市政府捐建,海尔集团出资1000万援建的海尔陈家坝中学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陈家坝乡的孩子们在地震过去15个月之后,第一次重新踏入学校校园。

去年,因受台风“莫拉克”影响,台湾同胞遭受了严重的灾害。为了帮助台湾同胞战胜灾害、重建家园,海尔集团向台湾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捐款200万元人民币。

在海尔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群体或者个人,都是海尔最重要的用户、客户,海尔要做的就是针对他们个性化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价值,为他们提供舒适环境的解决方案。

四、关于企业如何贯彻社会营销观念的几点看法

一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企业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定位认识不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人认为各企业应积极做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特别是一些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只要他们做了好的榜样,那么其他中小企业也会纷纷效仿。那么市场的秩序也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二是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美德,企业也是一样。说话不算话的企业从来都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企业广告词说得再冠冕堂皇、打动人心,如果不能实现,就只是空话,必将被顾客唾弃,一定要说道做到,守诚信。

三是创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浪费型的消费模式,建立新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时代在改变,

人们的思想也在改变,旧时代的人为了节俭而重复利用,现代的人为了环保而循环再用。这是时展的主流,对于企业来讲,将可持续发展意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过程是现实的要求。

四是顾客使企业发展,企业应回报社会。俗话说:政府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利润取之于社会,也应当用之于社会。这不是无条件的付出,企业多做公益事业会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加长期的利润,得到更广泛的公众支持,为企业创造更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