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简短走心文案十篇

时间:2023-03-31 02:56:41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1

1.“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2014・宁夏银川一中第五次考试)

2.国务院颁布新的房地产政策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2013・黄冈模拟)

3.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以来,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真正关注民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13・保定高三模拟)

参考答案:试题一应将“自从”一词调至句首,试题二应将“虽然”一词调至该句第一个逗号之后,试题三则为表意正确的语句。

看到这里,许多学生纳闷了:根据试题一的修改方法及试题三句首“自……以来”的结构,试题二句首应加上“自从”一词;反过来说,试题一中的“自从”亦可删掉。

其实,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楚“……以来(之后)”“自从……以来(之后)”的区别而已。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自从”的注释:介词,表时间的起点(指过去)。例:自从春节以后,我还没有见到他。

对“以来”的注释:名词,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例:自古以来,有生以来。

对“之后”的注释:名词,方位词。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例:三天之后我们又分手了。

因此,“……以来(之后)应为名词性短语,而“自从……以来(之后)”应为介宾结构短语。

据此,我们回到试题一,“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为介宾结构短语,不能独立作“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名词性短语的谓语,而该句子在对“新生代农民工”作陈述时,又插入另一个陈述对象“各级政府”,因此就造成语病中的结构混乱。将“自从”一词调至句首,“自从‘新生代农民工’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则为介宾结构短语,作整个句子的状语,就没有两主争锋之嫌。同理,试题三中“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以来”为介宾结构短语,亦作整个句子的状语。而试题二中的“国务院颁布新的房地产政策以来”则为表时间的名词性短语,作句首状语。

至于能否将试题一中“自从”删掉或在试题二句首加上“自从”一词,这其实就涉及到病句修改的原则及方法了。对于病句的修改,要记住以下的六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记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就不改两处,改病句应简要、高效。试题一是因语序不当造成的句式杂糅,试题二是关联词位置不当,所以,学生对这两道题的修改,理论上可以,但不符合病句修改的原则。

同理,对这种病句的判别及修改亦可适用于“……后(下)”“在……后(下)”等类型的短语。

试看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卷第18题第③句: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该题参考答案为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去掉“在”。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2

1. There was a rainstorm yesterday. The flood ______ the old bridge over the small river.

A. washed away B. went away

C. kept away D. put away(南京市)

[答案与简析]题干的意思应为“昨天下了一场暴雨,洪水冲走了小河上的旧桥”。 wash away 意为“冲走”, go away 意为“离开”, keep away 意为“避开”、“不接近”, put away 意为“把……收起来”。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washed away,故答案为A。

2. The doctor______ the crying baby, but he couldn’t find out what was wrong with it.

A. looked over B. looked after

C. looked for D. looked out(安徽省)

[答案与简析]题干的意思应为“医生仔细检查了这个正在哭的婴儿,但是没有找到病因”。 look over 意为“仔细检查”, look after 意为“照顾”, look for 意为“寻找”, look out 意为“当心”。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looked over,故答案为A。

3. The stars______ as soon as it was dark.

A. came down B. came in

C. came over D. came out(临沂市)

[答案与简析] come down 意为“下来”, come in 意为“进来”, come over 意为“过来”, come out 意为“出来”。题干的意思应为“天一黑,星星就出来了”。据此,空白处应填 came out,故答案为D。

4. ―Hi, Sam. We’re going for a walk. Would you like to______?

―Great! Let’s go.

A. come along B. come on

C. come out D. come up(江西省)

[答案与简析]题干第一句的意思应为“你好,萨姆。我们要去散步,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吗?”。 come along 意为“跟随”, come on 意为“加油”、“快点”, come out 意为“出来”, come up 意为“上升”、“走近”。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come along,故答案为A。

5. Please______ the TV. It’s time for the evening news.

A. turn on B. turn off

C. turn down D. turn up(宁德市)

[答案与简析] turn on 意为“打开”, turn off 意为“关闭”, turn down 意为“开小”、“调低”, turn up 意为“开大”、“调高”。题干的意思应为“请打开电视,是看晚间新闻的时间了”。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turn on,故答案为A。

6. ―Oh, I’ve left my schoolbag in the classroom.

―Don’t worry. I’ll______ it for you.

A. bring B. get C. take D. carry(兰州市)

[答案与简析]题干第一句的意思应为“噢!我把书包忘在教室里了”。答句意为“别担心,我将为你去取。” bring 指把人或东西从别处带到说话的地方, take 指把人或东西从说话的地方带到别处, get 意为“取”、“拿”, carry 意为“搬”、“运”、“背”。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get,故答案为B。

7. I will not buy that refrigerator because I have______ money.

A. got out of B. taken out of

C. looked out of D. run out of(宁夏回族自治区)

[答案与简析]题干的意思应为“我不打算买冰箱,因为我的钱用完了”。 get out of 意为“从……出来”, take out of 意为“从……拿出来”, look out of 意为“朝……外看”, run out of 意为“用完”、“用尽”。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run out of,故答案为D。

8. Our sports meeting has been______ till next Monday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A. put on B. put up

C. put off D. put down(莆田市)

[答案与简析]题干的意思应为“因为天气不好,我们的运动会推迟到下星期一”。 put on 意为“穿上”、“上演”; put up 意为“举起”、“挂起”、“张贴”; put away 意为“把……收起来、放好”; put off 意为“推迟”; put down 意为“放下”。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put off,故答案为C。

9. ―The windows are broken and need to be repaired.

―I think so. They can hardly______ the cold now.

A. keep out B. give out

C. take out D. put out(武汉市)

[答案与简析]题干第一句的意思应为“窗户坏了,需要修理”。第二句的意思应为“我想是的,它们现在几乎不能遮挡风寒”。 keep out 意为“关在门外”、“不准入内”, give out 意为“分发”、“发出”, take out 意为“拿出”, put out 意为“扑灭”、“出版”。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keep out,故答案为A。

10. ―Do you think Brazil will beat Japan in World Cup 2006?

―Yes. They have better players, so I______ them to win.

A. hope B. prefer C. expect D. want(武汉市)

[答案与简析]题干第一句的意思为“你认为巴西队在2006年世界杯中会击败日本队吗?”。第二句的意思应为“是的,他们拥有更出色的球员,所以我想他们会获胜”。 hope 意为“希望”,其后常接动词不定式或从句作宾语,不能说 hopeto do sth,这样可以先排除 A; prefer 意为“喜欢”,常与介词 to 连用,构成 prefer... to... 结构,意为“喜欢……而不喜欢……”, to 前后应跟相同的成分,故又可排除B。 want 意为“想要”,后接复合宾语时大多表示轻微命令之意,与题意不符,也可排除。 expect 意为“预料”、“期望”,其后可接复合宾语,与题意相符,故答案为C。

11. ―How long have you______ the book?

―For several weeks.

A. bought B. borrowed C. lent D. had(青岛市)

[答案与简析]在现在完成时的句子中,非延续性动词通常不能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buy, borrow 和 lend 均为非延续性动词,只有 have(拥有)为延续性动词,故答案为D。

12.―What beautiful shoes you’re wearing! They must be expensive.

―No, they only______ 10 yuan.

A. spent B. took C. paid D. cost(河南省)

[答案及简析]题干第二句的意思应为“不贵,仅花了10元钱”。所给的四个备选项都有“花费”之意,但是含义不同。 cost 指“某物花费某人多少钱”,常用于“Sth costssome money”句式中; take 指“花费时间”时,常用于“It takessome time to do sth”句式中; spend 的主语通常是“人”,常用于“Sb spends some time/money on sth/(in) doing sth”句式中; pay 的主语通常是人,常与介词 for 搭配使用,通常用于“Sb pays some money for sth”句式中。因此,只有 cost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3. During the World Cup, some people______ all night to watch the games.

A. wake up B. get up C. stay up D. make up(云南省)

[答案与简析]题干的意思应为“在世界杯期间,一些人彻夜不眠观看比赛”。 wake up 意为“醒来”, get up 意为“起床”, stay up 意为“熬夜”, make up 意为“弥补”、“编造”。根据题意,空白处应填 stay up,故答案为C。

14. After having breakfast, he______ to the bus stop this morning.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型; 答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32-001

一、完型填空

1.题型特点

完型填空不同于单一语法型的选择填空题,而是一种考查词汇、语法与阅读理解等多种内容的综合填空题。它是全面地考查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这些能力包括单词的记忆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力等。

完型填空题大致可分为四类:细节型、语法型、词义型和习惯用法型。

1.1细节型是指答案的选择受到文章的影响,必须在选择答案之前通读全文,抓住其关键词及上下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根据其特定语境来选择最佳答案。

1.2语法型是指以考查语法为目的而设的题。这种题型需要根据全文、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语法关系来做。

1.3词义型主要指根据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作出推断的题目。做这种题型需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全面掌握信息,选择符合内容要求的答案。

1.4习惯用法型是指根据词语的习惯用法、句子成分及句型的固定搭配作出判断的题目。这种题型要求掌握好英语的固定搭配及习惯用法。

2.解题步骤与技巧

完成完型填空可以分三步走:(1)要着眼大局,速读全文。用3-4分钟,以略读的方式快速浏览全文,从语篇整体上了解文章的主题、文体特征,找出作者的观点、思路,结合段首句、段尾句和含有连贯意义的词语,找到文章的各句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2)逐句通读全文,各个击破,做到通读与猜测并行。对含义明显的词汇、固定搭配或习惯用法、常用句式等纯知识问题,可以边读边猜答案。针对在通读过程中未能轻易猜出答案的题目,利用上下文及字里行间的线索来猜测答案。(3)检查核实,通读选定答案后的全文。此时的文章应当是一个语法结构正确、用词准确,上下文逻辑关系严密、主题突出、内容充实、意思连贯的整体。

答案初步确定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所选答案进行核查、确认:

2.1所选择的单词或短语是否符合本句内容,是否使上下文连贯和谐,是否与全文意义一致。

2.2所选择的单词或短语是否符合某种固定搭配。

2.3所选择的单词或短语是否符合某种句型、时态、语态的特殊要求。

二、阅读理解

1.题型特点

阅读理解是各省、市中考英语试卷中的必考题型之一。它要求同学们通读全文后能够理解其内容,然后完成文章后面的题目,即从三至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提问题的正确答案或判断所给句子与原文内容是否相符等。

这一题型着重测试学生理解性阅读的能力。这种阅读着重于掌握事实,了解细节,同时,也要求同学们体会含义,领会主旨。

2.考查内容

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题目,阅读理解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考查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包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对作者意图或文章中人物观点的理解,以及从文章内容中可推断出的结论和作者的弦外之音等。

2.2考查文章的细节和事实。包括事实识别、有关数字方面的计算或识图、排列次序等。

2.3考查对文章中词语的意思或句子意义的理解。这些词句一般不只是体现其表层涵义,而往往具有深层意义,同学们要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判断其意义,或根据句子的语法关系分析,并挖掘其深层含义。

2.4考查拟选标题的能力。文章标题的拟选不但取决于文章的内容,而且还取决于标题的特点。英语文章标题的特点一般是省略冠词、be动词或作定语用的人称代词。且多以短语或简单句为主。选择标题的一般原则是:一要切题,即概括出全文的主旨;二要简洁,即文字要简单明了。

3.解题步骤与技巧

3.1浏览全文,捕捉信息。要求同学们通过浏览全文,掌握其大意,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3.2细读思考题,分析信息。浏览全文后,已对文章或段落大意有所了解,再读思考题,对要捕捉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这样便可先解答与主题思想有关的问题。然而浏览全文只能对大意有所了解,对于细节性的问题还得带着问题通过细读的方法解决。

3.3细读全文,抓住细节。带着问题去细读,可缩小细读的范围,更便于捕捉关键的信息。细读时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画出来。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清楚了,对其中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心里就会有底了。

3.4解答问题,选定答案。对那些明显的、有把握的题可以果断圈定。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可暂时不做,把每个问题阅读完毕,等会做的题已做完,然后再回头做剩下的题目。这次细读,要针对问题的要求,抓住重点,一次求得正确答案。

3.5再读全文,核对答案。这是最后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不能疏忽。这一步骤要求用于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题,把我们在阅读和答题时所得到的信息归纳整理后重新再读一遍短文,检查答案,看是否前后一致;意义和语言知识是否和原文相符;是否符合逻辑等。发现前后矛盾、遗漏要点等错误,要立即纠正。

三、短文填词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4

前不久,笔者应邀为某教科所命制一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根据要求,该试卷须参照全国卷设置三道语言文字运用主观考查题,分值15,必须原创。

这三道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简析如下:

1.某地举办一个大型文化节,打出了这样一幅标语:“笑纳八方客”。请你从语言得体的角度对标语中“笑纳”一词的使用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字。

说明: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要求对指定的词语进行评价,重点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使用语言。

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题例甚多,但本题不是要求简单地做出判断并修改订正,而是要求“从语言得体的角度”对“笑纳”一词的使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对语言表达“得体”能力的考查就变得灵活起来、丰富起来,命题充分体现出了“陈字见新”的特色。

本题考查的针对性很强,社会上语言使用不得体的情形时常可见,“笑纳”的误用可算是典型。动辄“笑纳”别人的东西,张口“笑纳”他人的意见,谦词敬语错用而浑然不知。报刊、影视作品也不乏错用“笑纳”的例子,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这里的“笑纳”就是明显的敬词自用。

我们在做这道题时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答题时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笑纳”是敬词,只可他用。(2)“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3)“笑纳”的对象是别人送的物品(人被当作物品送人的情形不多)。(4)“笑纳”改为“笑迎”即可。

2.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文字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语言准确,语意连贯,富有哲理。每处内容均为8字。

①“________,________”,从善之人行善积德,其思想境界就会自然提高升华,虽然像登山一样步履艰难,但确实是在提升着自己,逐步走向高尚,走向美好;而从恶之人则恰恰相反,其未来的命运就如高山崩坍一样,急速地走向堕落,走向毁灭。

②“________,________”,爱是可以传递的,传递爱就像送人馨香四溢的鲜花。当我们施爱于人时,别人就会感恩,奉献爱心的人也会更多地得到别人的关爱。传递爱的人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心灵会不断地博大、温煦、丰盈。爱心互动,遍地花开。

说明: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从语段中准确筛选信息并在规定的字数内加以概括,重点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考查的是根据要求准确提取信息、概括语意的能力。

常见的“压缩语段”,多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给某某下个定义”“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 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特点是“变繁为简”。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原创题,旨在通过语言表达应用题间接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是极富新意的“压缩语段”考查题。站在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角度,补写属于扩展,但扩展的内容由语段中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语段的归纳和概括,这又属于压缩语段的性质,一道题中,既有扩展又有压缩,设题科学,具有灵活性。补写的第一环节是研究语段中已经给出的文字或题干中的显性或隐性信息,这些文字或信息决定了补写的内容,使试题具有指向性。

本题题干为“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文字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语言准确,语意连贯,富有哲理”,且有“每处内容均为8字”的限制,考查指向很明确。画线处的内容必须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补写;“语言准确”暗示了答案的确定性,照应了材料中的两处引号;“语意连贯”是要求补写的内容和所提供的材料要话题统一,中心一致,前后协调;“富有哲理”则要求补写的内容语言凝练,富有内涵。“每处内容均为8字”的限制是在暗示考生正确选择答题的形式。考生只要认真审题干,仔细读材料,注意“8字”之限,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正确解答这道题应该不难。

3.把下面的长句加以改写,用四个连贯的短句来表达,使意思更加容易理解。不可改变原意,可增减必要的词语。

这些文句的深刻内涵即作者因杜甫诗才旷世却不能见用于世而生发的不平之气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沉痛反思。

说明: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要求把一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重点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变换句式主要考查根据特定要求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变换的能力。变换句式要求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依照试题的要求,重新组织语句。句式的变换,只是句子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句子内容的改变,变换的部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与上下文保持连贯一致。纵观近年的高考试题,变换句式的试题通常采用互换和重组两种形式,长句和短句的变换多采用重组的形式。

长句和短句是就单句而言的。一般的单句中那些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长句一般有如下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较为复杂,二是并列成分用得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变短句的一般方法是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句子主干(与主干关系特别密切的修饰成分也要提取出来),使之单独成句,该主干句或作为首句总领以下句子,或作为末句总括以上内容。然后分析修饰语(定语、状语),将修饰语变为分句或单独成句,再将这些短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本题看似一道中规中矩的句式变换考查题,但是长句结构较为复杂,语意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提取主干时会发现宾语中心词不是一个,而是“责任感”和“反思”两个词语,提取主干使之单独成句时,可以把与主干关系特别密切的修饰成分“社会”和“沉痛”也提取出来,主干句就是第①句。第②句一定要把“生发的”变为“生发出”,使之充当该短句的谓语。由于试题要求写四个短句,第③句和第④句要分别表述“这些不平之气中”“蕴含着”的内容。

附答案:

1.“笑纳”,敬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从“笑纳”一词本义看,它是有专指范围的,只能纳物,不能纳人。“笑纳”当改为“笑迎”。

2.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赠”也可写为“予”,“留”也可写为“有”)

3.①这些文句的深刻内涵是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沉痛反思。②作者因杜甫诗才旷世却不能见用于世而生发出不平之气。③这些不平之气中蕴含着作者的社会责任感。④这些不平之气中蕴含着作者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沉痛反思。

也可以这样回答:

①这些文句的深刻内涵是作者的责任感和反思。②作者因杜甫诗才旷世却不能见用于世而生发出不平之气。③这些不平之气中蕴含着作者的社会责任感。④蕴含着作者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沉痛反思。

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压缩语段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筛选文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信息不丢失,继而归纳相同信息,删繁就简,使语句简洁,然后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合理地根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结构和层次进行压缩,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变换句式的考查,要求考生首先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再仔细分析原句的句式特点、结构特点,然后根据要求变换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最后还要检查变换后的句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意。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完型填空;答题技巧

完形填空这种题型具体说来,是从语篇角度综合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的掌握和对英语习惯用语的熟悉程度、以及语法规则的灵活运用能力,所以有人称完型填空为“障碍性阅读理解” 是有道理的。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好完形填空题是每个考生都很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考生们特别留意:

一、快速浏览整篇文章,把握全文的大概意思

快速地浏览整篇文章,能够让学生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去把握文章内容,并把握文章的中心句,以此来获取文章的逻辑轨道和文章的整体走向,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些东西来定位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像这个完形填空中文章的开头就是“It was the night before the composition was due,as I looked at the list of topics(题目),“the art of eating spaghetti(意大利面条)caught my eye.”由此就可以推断出这整篇文章的内容就是和“吃意大利面条”有关,这一个观点,对我们理解全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边读边填,注意其中的语法以及习惯搭配

完形填空中的语法知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副词、介词、连词等的使用。像一些习惯的搭配:be good for(有益于) 、come across(偶然遇见)?call on(拜访)?put on(穿上),学生都应该牢记住。此外还不能忽视那些看起来比较简单,却有着“陷阱”的题。

边读边填时,学生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遵循从前到后、先易后难的做题原则。做完形填空题时,千万不能颠倒顺序做,一定要按从前到后的顺序读短文和选答案填空,这样理解全文才会思路清晰,由已知推知未知,可以“顺水推舟”地找到答案。如果遇到难以选择的小题时,应先暂时放下,不要死死纠缠,浪费时间。也许后文的内容对前面“难题”有关联或提示作用,或是后文的语句中有前题的答案或相关暗示。

(二)利用英语基本词汇知识,正确辨析词义,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含义,选出答案,使段落文句自然连贯,语意顺畅。

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都是具有逻辑关系、意义相联的语篇,而词语的重复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是重要的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因此,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语的复现、前后同义词、反义词相互照应等现象。

考生在答题时,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充分利用上下文信息词,在继续阅读中寻找和斟酌答案,充分利用文章的上下文和前后句,找到对选择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这些词有时可能是同义词或反义词。例如:

1)Some parts of the water are very shallow. But in some places it is very .

A. deep B. high C. cold D. dangerous

根据转折连词but的提示,所填入的词应与shallow相反,因此答案为A。

2)Mrs O’Neill asked questions and she didn’t scold us either.

A. no B. certain C. many D. more

and是一个并列连词;either为副词,用在否定句或否定词后加强语势,由此可以确定所填的词也应是一个否定意义的词,因此答案是A。

(三)充分理解短文中关联词语的作用,品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阅读短文时,要留意语句中的关联词语,特别是表示转折、让步、条件和并列作用的词语和短语(如:but, however, so, and, in my opinion等)。不同的关联词语会引出相应的内容,它们为考生正确解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再通读整篇文章,检查有无遗漏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6

由于试题的要求高、立意新、综合性强,很多考生在这个题型上频频失误。为了让考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题型的命题特点,笔者将对这个题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为考生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备考建议。

一、命题特点

众所周知,完形填空由短文和选项两部分构成。在短文中通常设置20个空格,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填入空格,使短文前后连贯、文意通畅、结构完整。

(一)短文的特点

1. 文章长度。

从近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的篇幅来看,完形填空所选短文的长度大多在240~320词之间,难度上基本与现行高三教材相当。如果文章太短,空格与空格之间单词太少,为考生提供的信息量就相对较少,不利于考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反之,如果文章太长,空格之间的词数太多,虽然能提供充足的信息量,但是考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全文,使考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其他试题,导致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2. 文章的体裁和题材。

体裁上,以叙为主,叙议结合。高考完形填空题的选材多为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记叙文或是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富有哲理的论说文,这和高考考生的语言水平紧密结合。高考英语是各级各类英语测试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因而采取了常见体裁中较简单的记叙文作为题目载体。因此,短文一般按照时间线索行文,内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题材上,选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材料,考查考生使用语言进行信息获取和社会交际的能力,对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奇闻轶事等热点话题继续关注,并兼顾高考的公平性原则,不涉及特定地域或人群色彩较浓的不具有一般性的话题。

完形填空题的选材新颖,话题广泛,内容多样。内容大多与当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兼顾中学生的一些亲身体验,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间接体验过的事情。由于考生对记叙文比较熟悉,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从而有利于考生在高考中正常地发挥。

(二)选项的特点

选项的词性保持基本一致。观察20个题的选项可知,每题备选的四个选项的词性通常是一致的,即要么全部是动词(词组),要么全部是名词、形容~、副词、连词、介词等。偶尔也会出现四个选项的类别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例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的第38题,“Some members, 38 , chose to use wheel chairs. Others wore sound-blocking earplugs (耳塞) or blindfolds (眼罩). ”四个选项中两个选项是副词(A. instead B. strangely),另两个选项是介词短语(C. as usual D. like me)。2015年全国卷I中的第54题的选项中,三个选项是复合代词(A. who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而另一个选项是连词(D. whenever)。2016年全国卷I中的第52题的选项中三个选项是形容词(A. quiet B. still D. calm),一个选项是副词(C. away);第59题的选项中,两个选项是介词短语(A. for certain B. for consideration),另两个是过去分词(C. reported D. checked)。

虽然个别试题的四个选项的词性不完全一致,但是每个选项填入空格后,在语法上都是正确的,只是句意不同。由此可见,完形填空注重考查考生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及对选项意义的辨析,淡化了对语法知识的考查。

二、命题趋势

完形填空题命制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词语抽出能还原”,所选的词语能够在上下文语境中找到支撑的线索。有些线索是明显的,有些线索是隐含的,需要考生进行适当的推断才能发现。因此,考生应立足语篇,从整体出发,考虑上下文语境、联系前后文意思、后前照应,依据文章的暗示来寻找答案。

(一)考点分析

首先,该题型所选短文一般没有标题,但首句通常不设空,目的是让考生熟悉语言环境,迅速进入主题,对文章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短文中通常挖去20个词(组),挖空两词之间最短为5个词,最长为20个词,平均每14词挖一个空,通常不会出现两个空格前后相连,或同一句子挖空超过三个的情况。

其次,设空处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语言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而完形填空题多重视考查语言的内容,这是与承载具体信息的实词密切相关的。在高考淡化对语法考查的背景下,完形填空题对虚词的考查数量不断下降,目前仅有1~4空。

具体挖空时,严格遵循“重复原则”,即挖去的词通常都在保留的上下文中给出解题的线索。并且,一些空格的解题线索多不在本空格所在的句子中,而在上一句或下一句中,或上几句或下几句中,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应能够跨越空格所在的单句,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来找答案。

分析近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设空规律可知,主要考查动词(词组)、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及副词等词,少数试题涉及代词、连词、介词(短语)等。完形填空几乎不涉及对冠词、数词等的考查。由此可知,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重点基础词汇知识的掌握、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以及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二)考查层面分析

从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来考,完形填空大致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设题,即句子理解层面、语境理解层面、情境理解层面、逻辑理解层面及语篇理解层面。

1. 从句子理解层面设题。

这类设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这类题在高考完形填空中出现的非常多,考生应根据句意进行推理和判断。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的第41和42题:

Larry works with Transport Drivers, Inc. One morning in 2009, Larry was 41 along I65 north after delivering to one of his 42 .

41. A. walking B. touring

C. traveling D. rushing

42. A. passengers B. colleague C. employers D. customers

【解析】 根据第一句可知,拉里(Larry)送完货后返程回家,正沿着公路行驶。因此41题应填traveling “前进”,故最佳答案为C。根据语境可知,司机通常为“客户”送货,因此42题应填customers“顾客”,故最佳答案为D。

2. 从语境理解层面设题。

这类设题考查考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空格应填哪个词。这类试题所占的比例最大。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的第43~47题:

Suddenly, he saw a car with its bright lights on. 43 he got closer, he found 44 vehicle upside down on the road. One more look and he noticed 45 shooting out from under the

46 vehicle. Larry pulled over, set the brake and 47 the fire extinguisher (灭火器). Two good bursts from the extinguisher and the fire was put out.

43. A. Since B. Although

C. As D. If

44. A. each B. another

C. that D. his

45. A. flames B. smoke

C. water D. steam

46. A. used B. disabled

C. removed D. abandoned

47. A. got hold of B. prepared

C. took charge of D. controlled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拉里先看到公路上有一辆汽车的灯亮着。当他走进时,他看到另一辆车倾覆在路上。因此第43题填连词As, 连接时间状语从句。第44题填代词another,表示“又一辆”。根据本段的最后两句可知,他抓住灭火器,对着火苗用力喷射两轮后,终于把火扑灭。由此可知第45题应填flames“火焰”,第47题应填got hold of,意为“抓住”。再根据上文提到汽车倾覆在公路上,可推测46题应填disabled,此处指“出故障的”。

语境类试题的解题信息通常出现在空格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考生应认真从上下文中找出解题的暗示,通过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来推断出正确答案。

3. 从情境理解层面设题。

这类设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中的句子所描L的情境的准确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语言描述,置身其中,从而选出正确答案。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的第48~55题:

The man who had his bright lights on

48 and told Larry he had 49 an emergency call. They 50 heard a womans voice coming from the wrecked (毁坏的) vehicle. 51 the vehicle, they saw that a woman was trying to get out of the broken window. They told her to stay 52 until the emergency personnel arrived, 53 she thought the car was going to 54 . Larry told her that he had already put out the fire and she should not move 55 she injured her neck.

48. A. came down B. came through

C. came in D. came over

49. A. returned B. received

C. made D. confirmed

50. A. then B. again

C. finally D. even

51. A. Starting B. Parking

C. Passing D. Approaching

52. A. quiet B. still

C. away D. calm

53. A. for B. so

C. and D. but

54. A. explode B. slip away

C. fall apart D. crash

55. A. as if B. unless

C. in case D. after

【解析】 根据and后的“told Larry he had...”可知, 开着汽车大灯的那个汽车司机走了过来(came over),并告诉拉里,他已经打过急救电话(make an emergency call),因此48题和49题的最佳答案为D和C。

就在他们交谈的过程中,这时(then)他们听到了倾覆的汽车下面发出一个女人的声音,故第50题的最佳答案为A。他们走近(approach)这辆出事的汽车,看到被困在车里的那个女司机试图从车窗爬出来,故第51题的最佳答案为 D。他们告诉这位女士,在医护人员到来前先不要动(stay still),因此第52题的最佳答案为 B。但是(but)这位女士担心她的车会爆炸(explode),所以急于逃离。由于前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第53题和第54题的最佳答案为D和A。拉里告诉她,他已经把火扑灭,所以她应该别动,以免(in case)导致颈部受伤,故第 55题选 C。

4. 从逻辑理解层面设题。

这类设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考生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规律,按照作者的思维、表达方式,对文章进行分析,然后选出正确答案。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的第56~58题:

Once fire and emergency people arrived, Larry and the other man 56 and let them go to work. Then, Larry asked the 57 if he was needed or 58 to go. They let him and the other man go.

56. A. stepped forward B. backed off

C. moved on D. set out

57. A. woman B. police

C. man D. driver

58. A. forbidden B. ready

C. asked D. free

【解析】 考生逻辑推理后可知,当消防员和医务人员赶到后,拉里和另一位司机退离(back off)事故现场,方便他们开展救援工作。然后,拉里询问警察(police)是否需要他留下帮忙,或他是否可以自行离开(free to go)。根据下文“They let him and the other man go.”可知,警察让拉里和另一名司机离开了。

5. 从语篇理解层面设题。

这类题的设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脉络、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层次等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抓住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悟,然后进行准确的推理、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这类试题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提纲挈领概括全文,或对整事件进行高度概括或评论。如果单从句子、上下文或逻辑等层面进行考虑,考生很难找到正确答案,必须从全篇入手,全盘考虑。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59~60题:

One thing is 59 ― Larry went above and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by getting so close to the burning vehicle! His 60 most likely saved the woman’s life.

59. A. for certain B. for consideration

C. reported D. checked

60. A. patience B. skills

C. efforts D. promise

【解析】 根据前文可知,被困在倾覆后燃烧着的汽车中的那位女士最终获救。正是拉里和另一位司机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才使遇险的女士脱险。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for certain)。换言之,是拉里的努力(efforts)挽救了这位女司机的生命。

考生只有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才能准确理解最后一段里作者表达的观点:拉里所做的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他的职责范围。他勇敢走进倾覆的汽车、努力扑灭燃烧的大火,挽救了那个女士的生命。

三、解题策略

完形填空是在阅读的基础上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能力。完形填空得分的高低关系着高考的成败。

(一)答题原则

1. 坚持“先完意,后完形”。

考生应首先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全文的内容,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选出正确答案。做题前,考生应先浏览全文, 掌握大意。花2~3分钟的时间进行缺词阅读, 大致了解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和结果(who, what when, where和how),掌握故事的线索。

2. 注意首段和尾端。

特别注意首段和尾段以及每个段落的首句,有利于把握文章结构和文章的主旨大意。在驾驭文章结构和大意的基础上,再逐空进行选择。

3. 先易后难。

先填上固定搭配、习惯表达等较容易的空格,对语境和语义还不太明确的选项要结合上下文, 反复推敲。

4. “文中无闲句,句中无闲词”。

注意文中表示分类、对比、从属、并列等关系的词语。

(二)解题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多年的高三复习备考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解答完形填空题的方法和技巧。

1. 快速阅读,克服障碍。

阅读犹如跨越鸿沟,速度快了就能一跨而过。如果速度太慢,就跨不过去。其实,完形填空也是如此。只有快速阅读,把句子与句子串联起来进行理解,考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和句意,跨过文中的空格造成的障碍,正确理解句子,否则就会受到空格的影响,对句子的理解产生偏差。快速阅读能把短文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有助于整体理解文意,减少生词和难句带来的理解方面的障碍。

2. 挖掘主题,理解全文。

做完形填空题时,考生应根据文章主题来考虑空格处的用词,否则就会偏离主题,导致误选。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完形填空,文章较短,信息量不大,因此解题难度相对较大。从第一段介绍电话的作用可以判断本文的内容与电话强大的功能有关。但是,结合下文作者陈述了自己一次和旅行社工作人员Rani打交道的经历,作者试图向读者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的微笑、点头和愿意为你服务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身体语言是无声的信号,是无法用电话传播的,所以作者曾对Rani产生过一些误解。如果能够抓住这一主题,考生就更容易理解全文。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完形填空的最后一段。

Sitting back in the car on the way to the airport, I figured it all out. Ranis 59 ―her warm smile, her nods, her“Im here for you”

60 ― were all silent signals that didnt travel through wires.

59. A. forgiveness B. eagerness

C. friendliness D. skillfulness

60. A. explanation B. attitude

C. concept D. behavior

【解析】 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本段是议论部分,揭示了短文的主题。她的微笑、点头和积极为顾客服务的态度,都是无声的信号,无法通过电线传递给他人。因此第59题应填friendliness“友善”,第60题应填attitude(态度)。

3. 结合语境,确定选项。

文章是由句子与句子的紧密相连而构成的,而不是随意拼合而成的。因此做完形填空题时,不能只从空格所在的句子入手,还应该根据句子所在的语境进行推断和选择。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完形填空的第46题:

Powerful, yes, but not always 46 .

46. A. direct B. useful

C. easy D. accurate

【解析】 如果单从句子来看,答案很难确定,但是结合作者本人的经历可知,作者原来以为旅行社的工作人员Rani是个冷若冰霜的人,见面后却发现她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由此可知,虽然电话的功能强大,但是给人的印象可能是不准确的。因此第46题应填 accurate。

4. 依据角色,推y行为。

叙事类完形填空中经常会出现描述性的文字,因此考生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对角色的描述,推测文章中人物的行为。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II卷完形填空的第四段:

Rushing out 55 I called out over my shoulder, “By the way, whats your name?” “Im Rani,” she said, I turned around and saw a 56 woman with a big smile on her face waving to wish me safe trip. I was 57 ! Why had I thought she was cold? Rani was, well, so 58 .

55. A. hopefully B. disappointedly

C. gratefully D. regretfully

56. A. careful B. serious

C. nervous D. pleasant

57. A. amused B. worried

C. helpless D. speechless

58. A. calm B. nice

C. proud D. clever

【解析】 如果仅仅看这一段文字, 考生在填空时,很可能无从下手。但是,如果考生能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结合上文中谈到的在紧急的情况下,Rani快速为“我”安排好了行程这个情节,可判断第55题应填C,“我”充满感激地(gratefully)走出旅行社。当“我”询问她的名字后,她告诉“我”她是 Rani 。“我”回头看到的是一个友善的(pleasant)女人,满脸微笑,挥手祝愿“我”一路顺风。“我”顿时哑口无言(speechless)。我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的(nice)Rani。但是此前,我一直认为她冷若冰霜。

5. 瞻前顾后,顺藤摸瓜。

完形填空中的空格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的一个连接点。有的空格在前面有信息暗示,有的空格则在后面有信息暗示。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完形填空的第一段:

Hundreds of people have formed impressions of you through that little device (装置) on your desk. And theyve never actually

41 you. Everything they know about you

42 through this device, sometimes from hundreds of miles away. 43 they feel they can know you 44 from the sound of your voice. Thats how powerful the 45 is.

41. A. accepted B. noticed

C. heard D. met

42. A. came B. moved

C. ran D. developed

43. A. Thus B. Yet

C. Then D. Indeed

44. A. rather B. also

C. just D. already

45. A. telephone B. voice

C. connection D. impression

【解析】 文章的第一句不设空,概括了电话的强大功能:虽然从来没有见过你(met you),但是很多人根据办公桌上小小的装置对你形成了印象。有时在千里之外,他们对你的了解就来自于(came through)这个装置。但是(Yet)他们感觉他们仅仅(just)凭借你的声音就可以了解你。这都说明电话(telephone)是多么的强大。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和判断,考生能够找到解题的线索,最终锁定最佳答案。

6.分析语意,推断逻辑。

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总是按照某一逻辑顺序逐渐展开。因此,考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应该透过字里行间,抓住文章的行文逻辑,按照文章发展的逻辑顺序确定用词。例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I完形填空的前两段:

When I was 13, my only purpose was to become the star on our football team. That meat 21 Miller King, who was the best 22 at our school.

Football season started in September and all summer long I worked out. I carried my football everywhere for 23 .

21. A. cheering for B. beating out

C. relying on D. staying with

22. A. coach B. student

C. teacher D. player

23. A. practice B. show

C. comfort D. pleasure

【解析】 文首不设空,为考生提供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3岁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想成为校足球队的明星。当一位球星意味着我得击败(beating out)米勒・金,因为他当时是我们校足球的最佳球员(player)。

足球季在九月开始。所以整个夏天我都在刻苦训练。为了好好练习(practice),无论我去哪里我都带着足球。 结合句意和逻辑关系,可知第21题选B,第22题选D,第23题选A。

7.每空必填,不留空白。

考试时,考生可能会出现把握不准、难以作答的情况。这时,考生切不可慌张,应冷静思考,找出答案。如果实在无法确定答案,在交卷前,务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答卷上填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千万不能留空格。因为填入了答案就有得分的可能,如果没有填入答案,就只能是零分。

四、备考建议

目前进行的高考改革要把语言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即语篇的层次,来考查学生理解语篇,使用词汇、使用语法的能力,这是改革的趋势所在。要想做好完形填空题,考生首先应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应对完形填空题呢?

1. 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

从表面来看,完形填空涉及对英语词汇和短语的考查,而实际上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空格处的意思进行推测,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因此,考生复习时,必须把英语阅读理解放到首位,通过长期大量阅读原汁原味英语文章和复述英语短文是培养考生语感和提高完形填空做题速度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2. 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由于高考完形填空注重对实词的考查,考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实词的积累,尤其是词义丰富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不仅要能记住某个单词,还要能记住与之相关的习惯搭配。要关注常用词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尽量多记几个意思。

此外,还要积累常见的固定搭配,包括介词与动词的搭配、动词与宾语的搭配以及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等。

3. 多做真题,总结规律。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不能死记硬背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而应该多做完形填空练习题与高考真题。通过反复实践与练习,并经常总结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才能逐步提升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最真实的体现和最权威的诠释,通过对历年高考完形填空真题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找到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7

那是40年前的一年初冬,我被分配到山区一个文化站工作。而我的女朋友、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的她却被分配在另外一处山区中学任教,我们相隔百里之遥。那时,交通可没有现在这么便捷,百里山路走起来得起早摸黑,耗费十几个小时。平时联系,唯有书信往来,这在通信十分发达的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一封信要走一个星期才能收到。那年刚入冬,我就收到她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依然是工作、学习、事业、前途等一大堆大道理。我就厌烦她这点,毫无温柔、浪漫的感觉。这也难怪,那个年代谁都这样,男女之间拉拉手都是“封资修”,何况暧昧言语呢?出乎意料的是,一番大道理之后,信的末尾添上了个括号,括号里加了这么一句话:“冬天到了,注意保暖!我准备给你打件毛线衣,打好后就寄给你。”就这么一句话,让我乐了一辈子,因为,这是我们俩恋爱时期唯一的一句温柔、浪漫的话。几乎每年冬天来临时,我都要把这句话背诵给妻子听。

果然,不多久,我就收到了她寄来的毛线衣。那是一件银灰色的毛衣,简单的平针衣体上挑缀出几个大方格图案,衣袖、领口处用上下针织就,既美观又紧凑。这件毛衣就像她,朴素又不失内涵,简约而不简单,松严有度、大方得体。那年冬天,我基本没有穿过外套,就穿这件毛衣四处显摆,让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恋人了,恋人给我打毛衣了,让他们分享我的幸福。

从那年开始,我的冬衣里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件充满爱意的毛线衣。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8

《不“泥其迹”,要“师其意”》阅读答案:

1、(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师其意而不泥其迹”;或“不‘泥其迹’,要‘师其意’”;或“面对榜样人物,我们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片面、机械地模仿。”

2、(2分)文中多处用四字短语点出了“泥其迹”的现象,请你找出其中4个。

答案:克隆人生、复制成功、机械模仿、机械克隆、简单拷贝亦步亦趋(不少于4个)

3、(2分)读第③段加点词语,从议论文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绝大多数”指的是多数但不是所有,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4、(3分)在第⑥段横线上续写一个事例,要求与前边的一组句子句式一致。

答案:示例1:渴望“乔布斯”式的巨大成功,是否清楚其数次起伏的跌宕人生?示例2:惊叹余秋雨的文化哲思,可曾想到他在文化苦旅上的艰难跋涉与苦苦思索?示例3:惊叹“齐鲁第一刀”吴林师傅的超常技能,可曾知道他苦练本领把一面墙推倒5000次重新再来的决心与勇气?

5、(3分)说说你对“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理解,并品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理解:学习成功人士的方法,汲取他们的有价值的思想,就能够开辟新的道路,从而塑造新的人生;如果一味模仿,不敢创新,一定是死路一条。(1分)

效果:这句话句式对仗,语义通俗深刻,生动地说明了“泥其迹”和“师其意”的不同结局;文章采用成功人士的名言,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表达效果说及一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附:不“泥其迹”,要“师其意”原文:

①如今,借助网络平台和广播电视,时代先锋、道德楷模、航天英雄、奥运冠军乃至商界精英、大众明星等“人们心中的偶像”,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他们的奋斗人生,是青年人的励志教材。他们的经验教训,是青年人健康成长的有益指南。

②不过,也听不少青年说,榜样的人生令人感动却让人难以效仿,心生敬佩却难以企及,心生羡慕却苦于无门“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③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的确不可能拥有航天英雄们的机遇,也很难创造奥运冠军们的辉煌,不会也不期望遭遇“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那样献出生命和健康的“非常瞬间”,甚至于,许多人也可能缺一点“草根明星”的幸运。但并不是要克隆人生、复制成功,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面对榜样人物,我们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片面、机械地模仿。

④齐白石曾有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美国思想家爱默生也说过:“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就像模仿永远成不了经典、做不了大师一样,“模仿”得了他人的人生轨迹,却永不可能超越别人,相反,还可能迷失方向。

⑤师其意而不泥其迹。学习,不是跟着他人亦步亦趋,而是要善于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教训,学习他人的精神、意志、品行,从而借助榜样力量,修正自己的方向,追逐自己的梦想,最终找到自我,成就人生。

⑥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总是怀着“捷径”心态,就会走弯路。榜样人物就是人生的加油站,激励我们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必须坚守、努力、勤奋。感叹“神女”刘洋的幸运时,可曾知道这“幸运”背后写满了她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惊喜孙杨的碧波奇迹,可清楚“奇迹”背后是他16年不懈的努力、每天15000至20000米的超强训练量?羡慕比尔·盖茨的财富人生,又有多少人了解他在创业前就已有编程7年的经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学习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艰辛的付出。

⑦学习榜样人物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唯有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才能明白“我要到哪里去”,以及“我如何去做”。王潮歌有句人生感悟:“弄明白自己的长处,一生不愁。”对照榜样审视自己,用他们的意志磨砺自己的意志,用他们的精神振奋自己的精神,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强大。

⑧成功是学习的馈赠,不少失败往往源自机械克隆与简单拷贝。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善于学习、坚持积淀,等到有知识、经验或智慧向外“吐”的时候,花就自然开了,柳也就有了浓荫。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9

所谓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作者把所要说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通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往往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和鲜明的教育功能。寓言的篇幅大多简短,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它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如《愚公移山》《盲人摸象》等;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如《狐假虎威》《蚊子和狮子》等。寓言的表现方法多为借喻,通过讲述故事,来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此喻彼。其目的是通过简单的故事表现具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寓言的特点是故事情节的虚构性,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语言精练,极富表现力;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阅读技法】

寓言短小而精悍,犹如一份份浓缩的“智慧快餐”。阅读寓言是一件既有趣又快乐的事。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术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很多的东西;寓言是一面镜子,通过它,能照出生活方方面面的真实……读着它们,我们仿佛触摸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历史翻滚的风云,欣赏到一出出或悲或喜的小戏剧,观照到人类生活经验的深层底蕴。阅读寓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故事内容

寓言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故事的情节也比较简单,但作者往往会把深刻的哲理蕴涵在短小的故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故事内容,难免会对寓意有所曲解,这就需要读者用心去阅读。有的寓言从结构上看,可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所以阅读寓言首先要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理解寓言的寓意

“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只有脱掉这层外衣,才能领略到寓言的魅力所在。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我们在理解寓意时,不能只停留在故事本身上,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领悟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三、领悟生活哲理

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和反映。寓言所写的事情,无非是社会上各种现象的曲折反映。理解寓言不仅要求我们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还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根据寓言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其教育意义,要重视寓言的现实意义,思考它对我们现实生活有哪些启示或帮助。

四、掌握艺术手法

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结构单一,一般采用一事一理的写法,所以它的层次很清楚。它经常使用拟人、夸张、讽刺等表现手法。阅读寓言时,要学习寓言中形象的比拟、恰当的比喻、精练的语句和丰富的词汇,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训练想象能力

寓言中的故事多是虚构的,寓言中的形象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再现了作者的想象能力。但这些想象绝不是作者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大胆的幻想创造出来的有充分现实依据的。我们在阅读寓言时,既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感受其中的理趣,也应该把寓言作为培养思维、丰富想象力的好素材。

【例题讲解】

摆 渡

高晓声

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

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给了点钱,上了船。大力士举举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的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个歌儿给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作家就唱了一个。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力的)说的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

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饥又冷,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着他回去想办法买米烧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长叹道:“我平生没有做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作家过了河,心里哈哈笑。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作家如不是这样,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到了第二天,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有权的走掉,没有人摆渡,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自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而以真情实意对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如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上半月》)

探究练习

1.文中“作家”要把人渡到“彼岸”去,这个彼岸指什么?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故事内容的深层理解。

[参考答案](1)理想的彼岸;(2)精神的彼岸;(3)智慧的彼岸。

2.文中摆渡人认为作家的“唱”不如“叹”好听,你是怎样理解的?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唱”意味着只求轻松欢快,让人欢娱,并没有真正反映现实生活和真情实感。“叹”饱含了人世间的悲苦、人生的辛酸。文学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和人生,应该充满“真情实意”。

3.文中为什么说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解题指导]本题是考查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答案]因为作家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真情实意是不会感动人的,只能被历史抛弃,被人民抛弃。所以说是无路可走的。

4.作家自动去做摆渡人这个情节,应如何理解?

[解题指导]本题是考查对本文写作手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作家并不是真的改行,而是借此说明:“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并且作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家还肩负着把人的灵魂指引到健康、高尚、文明的彼岸去的责任。

5.你认为创作有这么大的作用吗?现实生活中,还需要作家做这样的“摆渡人”吗?

[解题指导]本题是考查的重点,它要求读者进行情景转换,结合生活实际挖掘出寓言给读者的启示。

[参考答案]好的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会产生极大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认识,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正直的作家做“摆渡人”。

【拓展训练】

小羊的名片

紫纯

小羊那天的确去了小溪边,也的确遇到了狼。狼正饿得慌,于是想吃这只羊。不过这狼的智商不高,因此就显得比较仁慈,不像其他狼那样干脆利落,总觉得吃小羊之前要制造一些借口:

“你是个坏东西,”他指着小羊说,“你弄脏了我要喝的水。”

小羊眼珠一转,指出狼的第一个逻辑错误:“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弄脏您喝的水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呀!”

狼没有回过神来,但觉得自己肯定错了。因为他在狼群里总是认错。于是,他开始制造第二个借口:

“反正你是坏东西,你去年在背后骂我。”

小羊以胜利者的姿态哈哈地笑了几声,指出狼的第二个逻辑错误:

“亲爱的狼先生,去年我还没出生呢!所以去年我不会在背后骂你。”

再蠢的狼这时也会恼羞成怒,加之饥肠辘辘,它就露出了凶相,准备弱肉强食。

小羊看出了端倪,跳上一块长着青苔的岩石,摆了一个演讲姿势,对狼说:“亲爱的狼先生,你要吃我,我是没有意见的,只怕我的叔公不同意呀!”

“你的叔公是谁?”

“白额狼王呀!”

狼没料到这小家伙居然会提到自己的老板,心里有些发怵,眼里的凶光也收敛了许多。小羊的叔公可能是只老羊,这是简单的道理,但这只狼逻辑思维混乱,全无推理能力,听不出其中的破绽。

小羊不失时机地摸出一片腌过的法国梧桐叶,递给狼――原来是白额狼王的名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着35行字,尽是各类动物协会的名誉理事头衔,关键的一点是:住宅电话是手写的,这说明了小羊的确与自己的老板有非同寻常的关系。其实这些名片是羊们统一腌制的,带在身上以防不测,小羊是第一次使用,不想就唬住了这头弱智狼。

“狼先生,”小羊得意地说,“前天我还在叔公那里参加过鸡尾酒会,怎么没见到你呀!你大概还没解决‘中级猛狼’的职称问题吧?”

狼神情嗒然,继而伤心不已;非但职称问题没有解决,就因为自己没有学历,又无一技之长,生性又有些懒惰,一周前已被老板安排下岗,在树林里饿着肚子逡巡了几日,哪里还知道举行过什么鸡尾酒会。

这时,羊来了句洋文:“Can I helpyou?”

狼听不懂,但看懂小羊殷切的神情,他心里一暖,脱口而出:“羊大哥,别别别!您千万别客气,我是看着个大,其实年龄小着呢!羊大哥,您看,我俩是朋友对不对?我呢,前几天和您叔公发生了一点不愉快,被他老人家挂了起来。羊大哥能不能帮我美言几句呢?求求您了!”组织这几句话,蠢狼绞尽了脑汁,因此头有些发昏。

“没问题,没问题,谁叫我们是朋友呢?这样吧,我给你写个条子,你拿去见我的叔公,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小羊一边说,一边又摸出一张空白的腌梧桐叶,在上面沙沙地写了几行字:

亲爱的叔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亲爱的:咩咩

狼欢天喜地接过这张字条,乐颠颠地跑了。小羊一阵发虚后,撒开四蹄,去找自己善良的种群。

(选自《杂文选刊》)

探究练习

1.根据上下文,推断下列黑体词的意思。

(1)弱肉强食:____________

(2)端倪:________________

2.展开合理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补写出“条子”的内容。

3.这则寓言是根据《狼和小羊》改编的,说说本文与《狼和小羊》寓言的结局有什么不同?

4.文中是如何表现“狼”的“智商不高”的?

5.小羊运用外语说话,“Can I help you”一句显示了小羊当时怎样的心态?

6.请简要概括这篇现代寓言的寓意。

7.作者在文中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说说这种想象“奇”在哪里,表达效果如何?

参考答案

一句简短走心文案篇10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听力训练 有效途径

听力是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技能。听力位于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首位。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听力考查成为考试的“焦点”。在中考、高考中,部分学生因听力差而倍感苦恼,而且听力不好会直接影响读写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听力训练提到重要的位置。

一、注重日常训练,培养听力能力

1.培养学生听的兴趣。教师的口语要过关,这是教师从事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过硬的口语功底,会使学生敬佩,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语言的简单重复。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跟上听、听明白、听清楚,经常简单地重复某个生词、短语和句子,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轻松。这种做法不利于听力的培养。教师从开始就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要专心,要认真,要跟上,要全神贯注。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1)学生在听的时候,情绪一定要放松,因为过于紧张的情绪容易产生恐惧心里,那样他们的反应速度会大打折扣,听之前要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做一点放松活动。如:数数、深呼吸等,以便轻松、愉快、主动地进入听力训练。(2)在播放录音之前的时间要及时、迅速预读题目要求和试题内容;根据题干中的语言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的内容;比较选项的异同,确定听的关键。这样听录音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3)要捕捉信息,速记要点。有的学生试图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当他们听到一个不熟习的词或听到词的连缀、弱化和简略说法的时候,不是继续往下听,而是反复思考刚刚听过的这个词的意义。这样就对后面的内容顾不上听了,前面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以暂时放一放,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要一边听一边把重点及关键词记下来,切忌顾此失彼。(4)抓住问题,优化信息。对捕捉的有关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快速作答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对无把握的试题要在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果断处理,不会作答的,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

3.教师选取的听力材料要地道。因为中国教师的语音清纯、缓慢,意在照顾学生的理解,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听力的培养。所以教师除去用课本上的材料以外,还要选用英美人士的原声原调的材料,使学生适应外国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如精选浅显易懂的有趣的小故事、谜语等,提高其听的兴趣。

二、注重方法训练,提高听力能力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听力的能力。经常朗读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在做听力练习时,我们要听到这个音就能立刻想到它对应的词义,在朗读时注意连读、失爆、缩略、弱音、语句重音、辅音连缀、浊化、音变等问题。这样有利于听的准确性和培养听力速度。

2.有关句子方面的听力练习。教师可发给每一个学生一份听力试题,上面有若干句子(每组四句),然后听录音,让学生从每组的四个句子中挑出与录音意义最接近的那句。另一种练习方法:给学生几组对话的录音,每听一组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意义最适合的句子。又如:听录音,从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合适的应答语。

3.对整段整篇短文的听力训练。教师要精心选择听力材料。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要注意其难易程度。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给他们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高年级的学生则除了听短小的故事外,还可以听一些简单的新闻或短评之类的材料。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逐渐加大程度。听完之后,不仅要及时做判断练习、多项选择练习或回答问题等,而且要立即公布成绩,以便及时反馈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听的兴趣。

4.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就是把每个单词、句子都听懂,对于个别难一点的句子有时甚至要反复听几遍,直到听懂为止,听写练习就属于精听。泛听就是把精力放在听懂文章的大概意义上,不过过多地追究每句话的准确形式与含义。听广播及电视新闻就属于泛听。如果忽视了精听,一遇到材料就泛泛而听,不容易集中精力,对语言形式的意识和正确率的提高极为不利。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最好先从精听开始,待有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再上升到泛听就比较容易且富有成效。泛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语调、语音。因此在精听练习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及时升华到泛听上来。如若只是沉溺于精听中,而不及时进行泛听,那就好比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精听就好比走路,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而泛听则好比跑步,只有先学会走路,才能跑得快。

5.复述。复述是培养和提高听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把听到的语言材料通过大脑的记忆和整理之后重新讲述一遍。复述是听力能力从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的重要训练形式,它对提高语言记忆能力也大有裨益。抓好复述训练对学生听力的发展无疑是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光听而不说,听力的发展就不会快,甚至会停滞不前。因为一般说来,只有掌握了的东西才能听懂,如果生词太多,听起来就会很困难。只有通过复述,牢固掌握了材料,听力才能提高。此外,还要复述出来,就必须彻底听懂,彻底听懂了,听力必然会稳步提高。通过大量的复述训练,认真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节奏,习惯他们的语速、语流和表达,培养良好的语感。可以使学生掌握纯正的语音、语调,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英语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增强语言积累,使其语言输出规范化。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增强语感,提高口语流利程度,提高听力能力,也为今后的读写打下了基础。

听力训练在英语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听力理解是外语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所以,培养和提高听力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总结和归纳,教给学生最适合的方法。数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说具体点就是技巧和步骤”。可见,学生学会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何其莘,金利民,王敏,夏玉和.英语中级听力[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