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28 15:29:47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赏析篇1

一、四美具的《滕王阁序》

年轻的王勃用“四美具”来形容滕王阁聚会的热闹,而对于他所写的这篇传颂千古的名文来说,也可谓之四美兼具。一美在于景色之壮丽,本文着重描绘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的滕王阁之秀丽风光,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说寒潭之水的清明、傍晚之山的艳丽,于对比中显现出秋山秋水的无穷变化,此外,“屡峦耸翠,上山重霄……”、“山原旷其盈视……”、“阊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等句皆各有特色,极尽清末文人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之概。王勃描绘这壮丽的景色,一方面是实写眼前之景,另一方面虚写时代大环境,可谓审美意蕴的基础。二美在于情感之丰富,《滕王阁序》包蕴着千般感触、万种滋味,其中不尽的味道当真令人咀嚼无穷。无论是天高地迥、宇宙无穷的感慨,还是长安日下、吴会云间的失意,亦或者是关山难越、萍水相逢的感伤,皆是如此。三美在于观念之鲜明,王勃在滕王阁上,感受到生命之短暂、时光之流逝,虽有自伤自怜之意,却可以及时做出心态上的调整,由悲观转到乐观,展现出不甘沉沦的风貌。四美在于语言之华丽,王勃于高朋满座、文士雅集的情境下,能够当仁不让,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用最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四六对偶,却不受骈文的僵化限制,读起来具有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而且音韵和谐、富于参差变化,其流丽自然之势真仿若涛涛江水喷薄而出。

二、如何赏析四美具的《滕王阁序》

鉴于我们对《滕王阁序》一文美学基础的认识,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有意识地以此为目标进行学习,而教师则起到相应的辅助指导作用,真正确保此类古文的价值得到释放。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在构思上的妙处,《滕王阁序》借助记叙的手段,基于滕王阁饮宴这一主线,在登高感怀的前提下更进一步,这和一般理解上的创作思维是有一定区别的。作者王勃未直接介绍楼台与宴会,而是先行点明了滕王阁的地理区位优势,也就是文章引首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几句,直接造成了一种恢宏的气势,使读者感受到了非凡的气魄。接下来的依次铺排则大展其操纵骈文的能力,从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说起,步步紧扣主题,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整篇文章的结构之妙、运用之新颖。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鉴赏文章表达方式,以景致之美的鉴赏为例,文章在表达方面的技巧是颇引人入胜的,比如当介绍到南昌疆域之时,一方面点出豫章故郡,另一方面指出了“飞阁流丹、下R无地”;而在传达自身情绪时,用“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等看似写景的句子来作映衬,可谓借助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传递感情的绝妙做法,让文章显得内容饱满、情感丰沛,艺术魅力自不与其他凡文同日而语。

第三,教师尤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用词特色,《滕王阁序》一文在用词方面是极为考究的,其词语之璀璨、寓意之饱满,都可谓古典文学之翘楚,像“层台”之“翠”、“飞阁”之“丹”等等句子,均可以说是巧妙绝伦、深得人心。当然,在教学时,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确:王勃此文在行文造句时,所展现出的美感,并不是空洞无物,它的辞藻不但华丽,并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滕王阁序赏析篇2

关键词:诗歌解读 丰富性 考场命题 冲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优秀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阅读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确有裨益。“阅读”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在的思维空间,他们品读摘录、思考交流,常常在无所依傍的环境中“无所畏惧”地解读,所以往往能独辟蹊径。这些解读根植于文本,或立足语言章法,或针对情节立意,或酌情拓展延伸。即使仅只针对文本内容一项,学生的解读也能不拘一格,甚至独树一帜。

在自由的写作训练面前,这些“积极”的思考能无一例外地“迎合”考试要求,变成考场成就。但奇怪的是,这种“阅读加评点”的开放式做法竟很难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考场得分。以对《滕王阁诗》的课堂解读和考试为例:

考场命题:请赏析《滕王阁诗》的尾联(4分)。

参考答案设置:尾联以物是人非、江水滔滔依旧的对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从答案的设置上看,手法(对比)、内容(“物是人非、江水滔滔”)、情感(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都是得分点。

学生心中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他们的解读“五花八门”。

学生阅读赏析1:尾联以设问的方式追问滕王去处,与前文滕王阁的盛况呼应并对比,以“长江自流”作答,看起来答非所问,其实这种悲观与《赤壁赋》中“客人”问曹孟德“而今安在哉”的悲观如出一辙。都源于生命的短暂无常,命运的无法捉摸。

学生阅读赏析2:诗歌的尾联完全没有必要探讨“滕王”的去处,因为答案显而易见。滕王不可能和长江一样永恒地存在下去。那么,像长江一样永恒存在,就值得骄傲吗?如诗中所写,也不过是“空”自流而已。在王勃看来,生命短暂固然可叹,但假如只能和长江一样,在“空流”中自耗生命,恐怕后者更会叫他不能忍受。因此,作者在这里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一方面希望自我勉励,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建功立业。这也符合王勃年少自傲的经历和性格。

学生阅读赏析3:尾联承接上文关于时空的联想,进一步追问“大人物”的命运。作者追问的目的是什么,是悲观地感叹还是及时的自我勉励,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一部分,在《滕王阁序》中,有作者感怀身世的悲观,也有怀才不遇但绝不自我放逐的豪情。

以上三个学生的解读,也都是从手法、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尾联进行的阐述。与参考答案相比较,手法上,有说对比的,但对“对比”这个手法的分析与参考答案并不完全一致,另外,对手法的分析还涉及到了参考答案不曾提及的“联想”“呼应”“设问”等,至于对情感内容的阐述,也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有的包含了参考答案,有的则与参考答案几乎没有关联)――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所谓的“悲观”只是表象,而“自我勉励”、“及时奋发”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

这些解读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学生们的思维也各有支点,能自圆其说,他们参考了王勃的身世,考虑了文章的构思,甚至剖析了“表里”的关系。但单从得分上看,显然并不理想。

类似的“莫须有”的“丰富解读”,在我开展的“古代诗歌自由读”的课堂上时有发生。在我们读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时,同学们对“泪”这一感情基调没有争议,但在具体解读诗歌内容时却各有各的妙招。

以“不思量,自难忘”为例:对“不”和“自”的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解读,一是“不敢轻易想念,是因为(往事)太难忘记”,一是“不必刻意想念,自然难以忘却(往日共处的时光)”。同样是说“难忘”,却有一正一反两种解读。

再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学生在解读“应不识”时,一种理解为“应该认不出”,另一种则认为是“应该不会结识”,这也就造成了两种解读:一是“即使现在见面,(妻子)看到我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模样,也应该认不出了”,一是“即使回到从前初见的一刻,我应该不会再选择结识你,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我独自想念你”,同样是表达自己的思念,解读的方案小有差异。

都对!这是我的结论。

我们在总结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常常将学生不能得分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没看懂”,即未能揣摩出关键词语的信息,未能把握住诗歌表达的情感。从上面的阅读案例来看,诗歌本身精炼的语言给了读者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从对语言的揣摩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很难说他们的哪一种理解是错的。学生们“看懂”与否,在考场上的标准只有“参考答案”而已。

大量的思考和解读在相对自由的写作命题面前,发出了微妙的“正能量”,在“老态龙钟”的诗歌鉴赏主观题面前不仅没有效力,“多心多情”的解读方式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

以江苏卷为例,诗歌鉴赏的高考命题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情感主旨类、表达技巧类、语言风格类加上默写,所选诗歌基本以唐诗(主要是律诗)宋词为主,设计分值是10分(2014年调整为11分)。

我越来越觉得诗歌的命题并不能反映出“鉴赏诗歌”的实际需求。

首先,优秀的诗歌不论题材、体裁,都能体现汉语的诗性魅力。而古诗词的“诗性”绝不等同于散文的诗性,所以仅仅提及所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表达技巧,是不足以体现诗歌的语言魅力的。翻看近年的诗歌鉴赏题,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音韵的宽窄平仄在试卷上没有体现,命题形式和散文小说几乎没有区分。学生在阅读时把诗歌读成散文,在品评时对音韵绝口不提,着实令人担忧。

其次,既然是鉴赏,那么就该鉴出个“美丑”,赏出个“优劣”,但考场上的“鉴赏”都是“歌功颂德”的伪鉴赏,学生只是人云亦云的歌颂者。真正的鉴赏者,是像汪曾祺笔下的“叶三”,虽不明理论,但捧着一颗真心,品出百般“真”情。不少看起来“开放”的命题,其实也只是“假开放”:给出一句前人的经典评价,问学生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谁都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往前人的评价上靠。前人的评价不过就是为作品“作注”,现在我们又来“为注作注”,这样拾人牙慧,哪里是鉴赏之道?更培养不出伟大的读者。

第三,很多同仁责备学生笨,没有“看懂”诗歌内容。其实,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角度有许多种,解读方式也不一而足。学生鉴赏诗歌不是警察探案,要让学生写出“不离谱”的答案,应该给出更多的背景内容、字词解释和作者信息。要让学生将时间花在“鉴赏”上,而不是“理解”上。不应该让诗歌鉴赏沦落为文言翻译。

伟大的诗歌必须要与伟大的读者相遇,当初创作的努力才能不被辜负。已经被界定为不可超越的诗歌盛世,实在不需要再多的锦上添花;已经在文学领域功成名就的诗人们,需要的恐怕也不是人云亦云的赞颂,而是理性地阅读和批评。

滕王阁序赏析篇3

骈体文有两大特点:①全用对偶句,如本文中除去统领字“所赖”“勃”、叹词“嗟乎”“呜呼”和句末助词“云尔”,无一不是对偶;②用典多,本文典故有三十多个。这也是教学难点所在。指导要点如下:

1.辨析上、下联的关系,掌握全联的意思。

本文中,上、下联的关系大致可分四种:①并言二事,如“物华”一联,上联说物美,下联说人美。②合言一事,如“家君”一联,合起来说自己因省亲而有幸参加这次盛会。③有主有宾,如“望长安”一联中,上为主,下为宾;“地势极”一联中,上为宾,下为主。宾者,只有陪衬、烘托的作用;主,才是作者正意所在。④重言一事,如“时运”一联,“时运”即“命途”。

2.了解典故的作用,把握作者的本意。

要着重学习事典。事典又称“用事”,多用于比喻,如用贾谊、梁鸿事,比喻作者被逐出京;用睢园事,比喻文士聚会;用钟期事,比喻作者受知于阎都督。语典可略讲,其作用是形容、借代,如“白云遏”形容歌声高亢;“北辰”借代帝所即朝廷。

二、教师领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声调美。

骈体文不用韵,但讲究平仄协调。读前可略讲平仄安排的原则:本句平仄相间,上下联平仄相对,而以每拍末字为准。例如: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平仄仄(于)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于)仄仄,仄仄平平

注:双句对中还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规定,可以不讲。

应注意的是:①文中有个别句子不合上述规定,谓之“不以声害意”;②“接”“出”“惜”“托”等字古音是仄声,读时用轻声最好。

教师领读后,可指定几位同学依次接读全文。

三、熟悉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文章的境界美。分两步:

1.导入文章境界,点出境界之美。

利用本文结尾使学生了解士大夫游宴中必赋诗的风,介绍王勃平时为文习惯(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起身后一挥而就,一字不改);再叙王勃作序故事,然后提出以下问题:①阎都督闻报“星分”一联后为什么“沉吟不言”?(警句。视野开阔,气势宏伟,给人以山川秀气与天上星光遥相辉映的想像。注;翼是巨爵座;轸是乌鸦座,分野在楚)②“落霞”一联为什么使他发出“此真天才’之叹?(奇绝。14字写尽赣江的明丽秋色。注:此联要留到最后赏析)

2.运用比较,感知文章的境界美

这一步要着重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三个环节:

(1)复习旧课。先从游宴诗集的序引出《兰亭集序》,然后概述此文内容(叙游宴、写景、抒情和议论、作序缘由),要求有感情地朗诵有关的语段。

(2)比较本文与《兰亭集序》的异同(内容大体相同而详略不同;本文无议论成分),然后弄清基调,依次朗读以下语段:①叙宴会〔热烈、欢快〕:“台隍枕夷夏之交……王将军之武库”及“爽籁”以下三联。②写景(明朗、开阔):第二段。③抒怀(郁愤、苍凉):“穷睇眄于中天……岂效穷途之哭”。④作序缘由(欣慰):最后两段。

注:作者被逐经历可放“抒怀”一节里作交代。

(3)归纳全篇思路。(可略讲)

四、分段练习朗读,进一步体会本文情辞声韵之美。

用说说读读的方式进行而以读为主。说,是为了鉴赏,只能是示例性的,要留有余地,重点是前四段,后两段可略说;读,即有感情地朗读,要反复练习。说与读相结合才容易成涌。下面只写出启发和点拨的要点:

第一段:①以“台隍”一联为过渡句划层次。②鉴赏前一层(南昌地形之雄和人物之美),要着重品味“带”“射”“星驰”诸语(可参考杜甫句“春星带草堂”、孔稚圭句“干青云而直上”、鲁迅句“但奔星劲有声”),体会作者居高临下的气概和奇特的想像。③鉴赏后一层(宴会之初),要先理出叙事顺序(主人及贵宾到场;众宾欢聚;赞众宾中之佼佼者),再品味“棨戟遥临”(仪从之盛,威严之象)、“千里逢迎’”(众宾纷至沓来之状)诸语;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感情状态(可自由发挥)。

第二段:①了解“披绣闼”一联在结构上的作用(推出一层新意,由近及远)并划分层次。②鉴赏前一层(初来滕王阁),先理出描写顺序(总写秋景;赴宴;登阁;阁外近景),说说对滕王阁的总体印象(背山临水,宏伟壮丽),再品味“耸翠”(群峰竞秀)、“流丹”(倒影之美)、“无地”(悬空之感)诸语,最后了解烘托手法(水中有汀渚,陆上有宫殿)。③鉴赏后一层(阁上远眺),先理顺序(远处山水、城中江上、雨后),再品味“盈视”(目不暇接)、“骇瞩”(怵目惊心)、“扑地”(参差十万人家)、“弥津”(多不胜数)诸语。④雨后一节为最精彩之笔,要留到最后分析。⑤体会写景的作用(既表现了滕王阁的临观之美,又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段:①体会先写宴会场面的作用(由上文良辰美景而引出赏心乐事,渲染欢乐气氛,以示宴会高潮到来;伏下文“兴尽”一语,为抒写英雄失路之悲作反衬)。②体会过渡语段之妙(“穷睇眄”句引出“天高”二句;“极娱游”句引出“兴尽”二句。由欢转悲)。③先结合作者身世掌握抒情重点(“谁悲失路之人”),再分清对偶中的主宾,着重品味“望长安”“天柱高”“奉宣室”三句的内涵(日近而长安远;不得达于帝所;回京遥遥无期),指出这种低回反复写法的好处(可自由发挥)。

点拨;本段抒情基调是抑郁,亦略见苍凉。悲之一。

第四段:①以“所赖”为界划层次(“知命”承上,“安贫”启下)。②鉴赏前一层,要引导学生理解:冯、李二事为宾,贾、梁二事为主;要问学生作者是否真的相信命运,共体会“屈贾谊”一联的内蕴(虽非“彰君之过”,却也表现了愤激之情)。③鉴赏后一层,先归纳本层大意(穷困中不变操守;寄希望于将来;决不佯狂避世),而后抓住“穷”“涸辙”“赊”“已逝”“报国”“穷途”诸语,品味作者此时的处境和心境(虽自励,亦难有作为,愤激又深)。

点拨:本段抒情基调是愤激,更见苍凉。悲之二。

第五段:先以“无路”一联从两个方面概括前两段抒情内容,然后叙今日与宴缘由,称颂主人及众宾;最后一联说志愿作诗,表现了作者的欣慰之情。

第六段:由感慨人生无常说到赋诗作序。

五、赏析雨后景象一节。

分两步:

滕王阁序赏析篇4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了诗教的重要性。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学者林从龙先生曾来我校讲学,对中华诗词的历史地位、社会功能、鉴赏标准作了精辟的分析阐释,并提出让中华诗词进入校园,在中学和大学开展诗教的主张。听了林先生的讲演,我深受启发,便在语文教学上有意识地尝试诗教,并将诗教渗透在新课导入、分析鉴赏、课后总结这一教学过程的各重要环节中,起到了为语文教学造情激趣的作用,效果良好。

一、巧作导语,情趣顿生

利用诗词作导语,有机地导入新课。能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心弦为之一动,兴趣骤然之间即可激发起来。

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我以王安石的一首谜语诗作导语: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它风雨满江湖。

根据这首诗可猜出四个唐代著名诗人的名字,每句各猜一个诗人。由于诗歌极富谜趣,学生兴致很高,很快有人猜出第一、二句诗的谜底是贾岛和李白,第三、四句在我的启发下猜出是罗隐和潘阆。由此导入唐诗单元,并引出了李白。学生的情趣顿时被调动了起来。

教学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时,我列举了下面一些诗(词)人咏杜鹃的诗(词)句。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秦少游《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由这些诗(词)句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了作为鸟类的杜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更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对象。还使学生明白了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从而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教学《荷塘月色》可用咏月的诗词,如林逋的《梅花》、苏东坡的《花影》;教学《黄鹂》可用杜牧《江南春》一诗;教学《过万重山漫想》可用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教学《咬文嚼字》可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教学《失街亭》可用《三国演义》卷首词杨慎的《西江月》。这些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为新课的教学造情激趣。

二、联类引申,情趣盎然

教学过程中,对课文的讨论分析、鉴赏评论,内容若与古今诗词相关相联,我会不失时机地联类引申,使分析讨论向纵深拓展,在内容上力求开掘深广一些,从而将学生的理解认知也引入深广的境界,以期收到情趣盎然的效果。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时,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饮酒放歌的狂放性格,我结合杜甫的下列诗句来让学生鉴赏: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通过杜诗的鉴赏,学生对《将进酒》中的重点诗句及李白狂放之情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的写法,领悟作者表达的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我把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与文章对照分析: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道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词抒写了丈夫赵明诚去世后的伤感忧愁之情。景物依旧,可是人事全已休。这一点与《项脊轩志》有相似之处。通过这一联类引申,增加了学生对课文认知理解情趣。

还有,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与古今离别诗联系起来赏析,如柳永《雨霖铃》、杜枚《赠别》等;教学龚自珍《病梅馆记》,可与他的《已亥杂诗》参照理解文章;教学普希金《致大海》,可与歌吟自由的诗相联系,如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叶挺的《囚歌》等。

三、妙为结语,情趣绵长

在教学教程中,总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好的导语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情趣顿生,那么,精妙的结语不仅能提挈全文,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意味隽永悠长。为了使总结这一环节达到这种效果,我根据不同课文的内容,尝试用诗词作结,效果不错。

教学完《勾践灭吴》,为了让学生从勾践的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转败为胜的史实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明确人处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这一道理,我用郑燮的《竹石》来作结语:

绿竹扎根在岩石的缝隙里,经历成千上万次风刀霜剑的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勾践失败后仍能坚韧不拔,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灭掉吴国,转败为胜,不也象竹石那样坚强吗?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讲完王勃《滕王阁序》,我用王勃的《咏滕王阁》作结语,让诗文互见,强化学生的印象。

诗歌凝炼含蓄,概括了序的内容,透露了盛衰无常的意旨,这与序文对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山川秋景的寥廓壮美的具体描绘有明显的不同,但亦各有千秋。我们将诗文结合起来把握,也能感悟到各自内容和写法的妙处,令人回味无穷。

滕王阁序赏析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17-01

随着中国在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积极整合语文课堂和信息技术,已成为进一步提升语文课程现代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最近几年来已经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推广和利用。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与视频等功能为语文教学营造学生喜欢的教学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已成为目前发展的一种趋势。语文课程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听感觉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的意义

早在1946年,著名教育学家埃德加就提出了教育学的金字塔理论。填鸭式教学在几种教育方式中的教学效率是最低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呈现出的“声音、动画”教学,则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只是靠教师的教授和自身的记忆,还要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同学之间思想的相互碰撞来逐渐掌握的。例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再别康桥》,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教学,只能局部运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并不能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且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利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则会令意境全出,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是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能不有所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能不有所增加呢?如教学《滕王阁序》一课时,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去背诵体悟;也可加深学生理解。

2 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2.1 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推进当前教育方式的改革。对于信息技术这个名词,教师都不会陌生,但是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却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转变自己的观念,以正确的态度来适应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形式。同时,教师要学习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也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多媒体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体,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2.2 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灵活应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手段来提高课堂的效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信息手段在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为了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视频,突出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戏剧科目的教学任务。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戏剧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师授课之后很多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依旧不是很清楚。教师如果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有关的视频,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这种新颖的课堂形式中对教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3 重视信息技术与语文知识的契合点

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实际上就是把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从而营造一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潜力,相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工作。

2.4 锻炼学生搜集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中国目前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自己要学会使用信息手段来搜集教学资源,还要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地整合后以合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之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积极整合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吉林省长春市一三六中学,吉林 长春 130051)

参考文献:

[1]王艳青,张志芳.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02):64-65.

[2]王迎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一点实践[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01):100-102.

[3]王永艳.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62.

滕王阁序赏析篇6

【关键词】安徽高考 诗歌鉴赏题 名家作品 出题角度

2010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一改往年搜罗陌生作家的诗作作为文本的做法,不避名家,又是广大考生非常熟知的杜甫,这无疑给考生带来了既陌生又熟悉、既紧张又兴奋的感受。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原因,诗歌鉴赏在中学学习考查阶段,是众多学生的瓶颈,而历年高考阅卷中,这道题的得分率属于偏低类的,所以,学生对此普遍产生了畏惧感甚至排斥感。通俗地说,他们在看到这种题型后,往往以一种不认真、不审慎甚至近乎随意的态度进行答题――反正也得不了像样的分数!应该讲,以名家诗作为素材,很好地消除了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对文本的排斥感,因为他们对作者的情况包括身世经历、作品风格、思想特征等等多少还是了解的,从知人论世出发,他们也会推知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探求这种情感表现的方法,而不至于胡猜乱答,闹出许多弱智的笑话。有了这一半的熟悉,他们会仔细地阅读文本,审慎地对题目进行推敲作答,也让他们在考场上获得成就感、自信心。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为什么不值得我们为之鼓掌叫好呢?

出题的角度也是常规的――从感情和手法两方面进行鉴赏,扣紧大纲,难度平稳。回答这两题,考生应该心中有数。中学必修教材中对这个时期杜甫的作品涉及不少,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选修教材里还学过《旅夜抒怀》、《阁夜》等。你看:“岁暮远为客”就容易使考生想起“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句子来;“烟尘”、“鼓角”又可使他们想到“汉家烟尘在东北”、“五更鼓角声悲壮”的诗句;“天地日流血”也能让人想起《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句子等。这给考生思考答题带来了多少便利呀!

有了这些课内知识作背景进行知识的迁移,既能体现内外结合,知识和能力的转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去过分地为难考生,让他们有章可循、有话可说且不会离谱,体现了出题者的良苦用心及对广大考生的温馨关怀。孔子曾说:“素(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看来出题者深谙此道!

滕王阁序赏析篇7

一、利用教材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如果离开了教材就失去了存在意义,那么我们要去拓展教学空间,首先就应该去拓展教材的教学空间,尽量让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拓展教材的教学空间呢?

1利用背景资料丰富教材

背景资料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语文学科的背景资料比较丰富,可以包括作者简介、写作目的、时代背景等。在教学时,合理利用背景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将王勃的生平以及描写滕王阁的著名诗篇如文天祥的《题滕王阁》、周弼的《题滕王阁》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滕王阁的美与壮,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所要表现的色彩与情感。再如,上《论语》选读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史记•孔子世家》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通过研读《孔子世家》对孔子这一人物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思想。

2利用读本

读本中有很多文章是和课本文章相关联的,因此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读本上的内容进行拓展,使读本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既此。”学生读到这个话就会想到――秦伯到底给了晋文公什么样的帮助?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读本中的《重耳之亡》,通过阅读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的疑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读本,把读本和教材联系起来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拓展教材教学空间时,一定要遵循“实需”、“实际”、“实质”的原则。实需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是既是教学实际需要的,也是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实质是利用的材料有实际用途――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帮助。

二、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教材是根本,是根据地,但仅仅靠拓展根据地是不够的,还需引入课外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课外资源来拓展语文的教学空间。我们可以将乡土资源、影视歌曲、专业知识引入课堂。

1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

我们都知道一些著名作家在写作时将民俗文化融进自己的作品,如我们在阅读屈原的《楚辞》时,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文化;沈从文的《边城》展现了湘西神奇优美的民俗风情;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则是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为依托的;而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体现绍兴文化的。

平时我们在讲解这些课文时,一谈到当地的民俗时,学生的兴趣就十分浓厚,讨论问题时也十分激烈,一改以往课堂沉闷的气氛。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最佳的方式是从当地比较有名的人物入手,像绍兴的语文教师就可以从鲁迅先生入手,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如果缺少名家,那我们可以课文为依托,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比如,教授《边城》时,讲到湘西的百姓端午节闹龙舟、抓鸭子,那么我们这里在端午节要干什么?以此开展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年端午时,要求学生活动前一周分小组去搜集有关端午的历史、习俗、食俗、诗词、歌谣、民间活动。然后花三节课展示,要求学生采用PPT、画板等各种形式,在具体展示时请他们派代表表述他们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活动结束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做进一步要求,比如旅游专业可以用导游讲解稿、美术专业的可以用画、幼儿专业的可以用歌舞。教师上课采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本地的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说、写的能力。

2歌曲等影视文化

影视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它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将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语文课堂,通过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绚丽多姿的美丽画面、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其综合多种信息的功能,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得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黄云老师在讲《警察与赞美诗》这篇课文之前引入了《怪物史莱克》的一个片段,片段中史莱克有这么一句话:“妖怪就像洋葱一样,洋葱是有层次的,妖怪也是有层次的,和洋葱一样。”黄老师通过这句话引到百度百科中对“洋葱”的介绍,请学生阅读百度百科上的文字概括出洋葱的一个特点:有层次(情节)、辛辣味(语言)、疗效性(主题),接着从这三个特点分析《警察与赞美诗》这颗洋葱的魅力。一堂课下来,学生听得认真,发言踊跃,听课教师也都是意犹未尽,都想知道下面的课黄老师怎么上。

分析黄老师这堂课的成功之处,除了自身优秀的教学素养外,开头一段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影片一放,学生的关注点就一直集中到洋葱上,集中到课堂上。

合理运用影视文化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使语文课成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活动。比如现在很多的流行歌曲运用了古典诗词。学生都非常喜欢周杰伦,他的很多歌曲就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其作品《台》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联系起来。还有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宫锁心玉》的主题曲《见或不见》与同名诗歌《见或不见》放到一起等。

学生喜欢流行歌曲,那我们还可以将歌曲欣赏和诗词鉴赏相结合,通过专题研究体验阅读诗词的快乐,开拓诗歌鉴赏的新角度,感受音乐之美,诗歌之美。

比如开展“挖掘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歌元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按活动准备、小组研究、成果展示、整合拓展四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创设情境(诵读诗词、欣赏歌曲)、组成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小组研究:各组根据计划搜集资料,专题研究(比较欣赏、专题阅读、展示准备);成果展示:展示以及相互评价;整合拓展:资料汇集,课后推广学习。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兴趣浓厚,对诗歌鉴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将专业教学适量地引入课堂教学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将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而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一些非升学的班级应该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这样才能既不失语文教学独立的个性,同时又能使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步提高。

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每年都有很多幼儿园来学校招聘教师,在应聘之前学生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十分茫然,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就业。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通过对应聘书的学习,为学生增加应聘技巧,让他们成功地将自己推销出去呢?比如,利用4课时准备“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一堂课。第一课时讲述应聘的注意事项,应聘书的写作,课后请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应聘书,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第二、第三课时教师模拟情景,请学生展示,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课时,教师请学生谈他们的应聘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聘过程中有哪些是特别要注意的。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应聘书的写作应该比较清楚。应用文写作和专业结合比较简单,实施下来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具体教学时无论你运用什么课外资源,一定要记住瓶子里装的还是语文这杯酒,不要失去语文味。

三、开发校本教材

前面两点主要是依托教材,沟通课内外来拓展教学空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极审定制度。在此基础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即校本教材。国家、地方教材是由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和制订的教材,具有周期性长、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特点等不足,同时这些教材针对的是全部,具有共性的特点,缺少自己的个性。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可以自己开发教材。当然,开发校本教材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也进行了一点尝试。

在“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做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尝试。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设计了以下训练课程:第一部分是演讲能力的培养,分讲故事和演讲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阶梯式职场应聘教案,有六个主题,认识汉语、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语言礼仪、自我介绍、应聘书写作、求职口才训练。将这些教案合编,编写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再去充实教学内容,就是一套适合学生的口语教材,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滕王阁序赏析篇8

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言”是一个桥梁的作用,最终是为“文”服务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文言并举,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可是,“文”和“言”是一对矛盾,更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离开“言”,文章无法理解,离开“文”,“言”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做到“言”和“文”的兼顾,只讲字词句式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只讲文章内涵和思想感情,又太务虚,学生仿佛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要在立足在“言”的基础上,侧重对文章内容的发掘,把个别字词放在文章整体中去把握。可在传统课堂中文言文教学的法宝就是“串讲”。这种模式除了翻译外就是拼命灌输文言语法知识,诸如活用、句式什么的,使学习主体的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下,只是一味地接受,而没有任何参与的热情,日子长了,必然会生厌倦,如此一来,其效果可想而知!对此,我有几点想法:

一、 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找出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并掌握这些规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课文时,分析“目吴会于云间”中“目”字用法,可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鸿门宴》中的“数目项王”,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句中“目”字后面跟的都是名词,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句子中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如通过比较分析“雄州雾列,俊采星弛”《滕王阁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雾、星、日、水”等就可以得出“名词放在动词前非主必状”的规律。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归纳出课文中常见的名词活用规律。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的“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刺秦王》)、“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名词放在‘之、而’前面活用为动词”等。

这里重点讲了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两种情况,此外还有动词、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启发、引导、发现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熟读精思,把握内容

对于文言知识较多、语句较难理解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立足于鉴赏人文精神和思想性方面。不同的文言文有不同的特点,对文与言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文言作品情感充沛,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情感丰富,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文章情感切入,一下子抓住学生,。那么接下来学习文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有些文言作品文学性较强,教学时要把重心放在品味作者优美的文采,感受作者真挚的情感上。如《滕王阁序》,辞藻华丽,情感充沛,文采斐然。作品体现出唐代文人开阔的胸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生命意识,追求功业,积极入世的时代精神,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同时代的诗人,联系同类作品体会所谓的盛唐气象。

有些文言作品文化意义深远,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如果在教学中弃孔孟博大精深的思想不讲,置老庄超世旷达的情怀于不顾,那么这类文章就变得索然无味。在教学中可以先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思考和探求的欲望,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尤其是《论语》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孔子已被高高举起。

有些文言作品思辨性较强,如《六国论》、《过秦论》,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突出思维训练。结合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如何选取论据,如何进行论证。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应侧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写作教学,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情节生动,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可以结合有关小说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构思情节,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

三、重视诵读,提高感知能力;强化背诵,增强文言积累。

诵读就是培养语感。而我们的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下,仍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缺少语感,而诵读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潜移默化的形成古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而理解文章。没有诵读,文章情感无从体会,诵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情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出来的。读有所悟,诵有所感,古今文章,概莫能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背诵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背诵是为了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同时,背诵也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性地运用。通过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也就都记住了;记得越多,越能够触类旁通。

滕王阁序赏析篇9

一.读图有助于让学生更好领悟到诗歌的意象美

读图有利于让学生在进行诗歌意象美接受时候获得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意象感知。中国的古代诗词本身具有着诗歌和图画统一的特征,正如苏轼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时曾说过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以在进行诗词审美教学的时候将图画和文字融为一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无疑将给高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带来新的发展。

随着对于人文语文的重视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应有的意象美就成为众多教师思考的重点。但是古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际遇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无可跨越的距离以及学生群体所固有的生活阅历的不足,使得他们与作品本身的距离越来越远。例如在教授《蜀道难》这篇课文时,面对作者李白的再三疾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会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毕竟在作者李白所处的时代蜀道是难以逾越的天险,而到达现代社会之后人们入蜀已经不像唐代那样艰难,人们可以依靠火车飞机甚至汽车的跨越这道天险,学生无法理解李白的大声疾呼。这时候如果教师使用一些蜀道风光的图片进行教学,无疑更加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为直观的审美情境,让文字唤起的表象和想象与学生对接,实现对作品更好的理解。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如何让课堂充盈着学生生命的吟唱?有一个字很关键:‘化。’古诗词,因为一个‘古’字流逝的岁月不免会泛黄。那么就请教师小心地,轻轻地,拂去岁月的尘土,让生命一如当今的鲜活。简言之,教师要有‘化’的本领:化艰深为平易,化抽象为具象,化天涯为咫尺。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图片可以说在诗人学生以及教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了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具体形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的意象的美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读图有助于让学生更贴近诗歌作者的感情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说道出了诗词创作的真谛,对于诗人来说,一切的意象的作用无外乎是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情感通过一些物象或是景物来进行宣泄,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移情。在教学情境中如何将学生带入诗人特有的情感空间,获得和千年之前的他(她)的平等对话,仅仅靠单调的诵读讲解是行不通的,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重文轻图的教学模式,开启图文并重的新的教学形式。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读图教育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超越时空,跨越地界,是人类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②

图片便于阅读的教学特性,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缩短了理论与实例、理论与评价的时空,较好地处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更加形象、丰富多彩。③笔者进行《滕王阁序》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同样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是诗人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却从未消失的创作情感,单纯的分析文本,不管是景物的描摹,还是作者借用大量典故的胸臆的抒发,学生似乎都无法完全的理解王勃当年失望与希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复杂情感。所以笔者借助了电影《王勃之死》的片段再现了当年王勃写作这篇课文的情景以及他的心路历程,其中“笔虽断,锋颖未残”之句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看完电影片段之后对于王勃怀才不遇的悲凉感和不甘于失败的上进心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远古的诗人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获得了情感的共鸣,甚至在于当他们遇到困境之时也会想起这句话。可以说借助于电影图像完成的《滕王阁序》这节课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知识的传递,而完成了情感的交融,改变了学生对于人生的理念和人生价值的探索,而语文教学,最大的意义也莫过与此了。所以说,利用图像对学生情感进行直观的形象的震撼无疑是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发展。

注释:

①胡建红.《古诗词教学的关键词:生命的唱和》[J].《小学语文教学》.2010第4期

②李培林.《读图时代与教育技术创新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滕王阁序赏析篇10

一、抓住虚词揣摩情感

“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神态就是作者要表现的志趣。“诗言志”,志是诗人要传递的情感。意趣与情感毕竟不是实在的事物,仅用实字是没法凸显那委婉而细腻的感情的。

《将进酒》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重点抓住几个句子中的虚词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本堂课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也教给了学生赏析古诗文的好方法。

“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虚词“必”含金量很高。必:一定。背后的隐含意义是现在没被任用,但终有一天一定会有用武之地。李白的自信和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怀才不遇又渴望济世的复杂情感,通过这一字传递出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且”也是个虚词,当暂且讲,表面上是及时行乐,其实是无奈之举。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但:只。点拨学生思考:为什么李白只愿长醉不再醒来,这是他的真实心理吗?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特别是长安几年的遭遇,学生找到了理解此句的切口,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反映了诗人在理想不能实现时欲求出路而不得的痛苦。

细细研读古诗文,不乏使用虚词的大家。

杜甫《滕王阁子》中的“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一句,前句写墙外,后句写阁中,墙外景色依旧,还是当初的“竹色”;而阁中却不见当年的热闹,只有阵阵松声自响。一个“自”字,暗示了景色虽然依旧,可已经不复当年的繁华,松声虽然是往日的松声,但楼阁已虚,不见当年听松的游客。经过两个虚词“犹”、“自”的点染,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流溢而出。试把这两句改为“古墙映竹色,虚阁响松声”,成了对客观现象的简单陈述,读来还会有伤今怀古的深沉吗?

再如《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虚词“自”以及“空”的运用,将自然美景同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抒情效果极为突出。

杜甫在世道纷乱的时候“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可是物终究是无情之物,所以常用一个“自”字来表现“人情对境、自有悲喜,而不能累无情之物”,而用“自”在的无情之物反衬,就更能写出不能“自”在的有情之人的悲苦。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中连用两个“自”。落花流水,诗人无心欣赏,“自”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愁闷之情。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使用“渐欲”、“才能”两组虚字。“渐欲”显得繁花纷纷扑面而至,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出春草初生使得诗人有一种欣喜和爱怜的心情。如果把它改为“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读者还能体会到多少诗人心里的感觉呢?

在揣摩虚词时可用删除比较法。把句子中的虚词删掉后与原句比较表情达意方面的区别。虚词诗眼的辨识有一定规律,从词性上看,以副词居多;从句子成分看,以作状语居多;从位置看,五言诗以第三字居多,七言诗以第五字居多;从用意看,以间接抒情居多。

二、常用虚词举例

1.但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杜甫《兵车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惟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又

南城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陆游《十二月十二日梦游沈氏园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在鉴赏古诗词时,如遇到以上几个虚词,最好认真地咀嚼一番,相信会大有收获。

三、文言虚词的高考复习导向

最近几年的高考也开始注重考查对虚词的鉴赏了。如: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元]魏初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即妻子生日。

问: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006年江苏卷)

此题的第二问就是考查虚词的鉴赏,这个“又”字就是一个诗眼。它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虚词,表意却十分丰富。它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除了“去岁”,在这之前的无数的“今辰”,他都只能在“天涯”“相望”,饱含了无限的苦愁与无奈。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借此虚词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再如:

定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又。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2010年浙江卷)

简析:最后一联中“非”、“亦”两个虚词是理解此联的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