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6 20:07:01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篇1

关键词:诵读自学法;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11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选取了包括《滕王阁序》在内的三篇古代抒情散文,其中《滕王阁序》是传统名篇。在以前的教学中,笔者主要是采用学生预习,课堂精讲的方式学习。其主要原因是:一怕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篇精品佳作的思想内容,二怕学生体会不透文中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但是其结果是:笔者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而学生则因生字句意的困扰,听得味同嚼蜡、昏昏欲睡,体会不到名篇佳作的美感享受。

所以,在这次教学中,笔者准备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这种教师掌握课堂话语权的做法。《滕王阁序》可谓千古绝唱,而对如此出色的篇章,怎样才能让学生“披文入情”,得其深呢?笔者认为就一个字:“读”。以读入文,采用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

于是,笔者首先布置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以扫清诵读全文的障碍。同时,把学生分成四个诵读小组,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为组长,在下面做诵读的组织工作,笔者对他们分别提出要求:第一小组要求完成读准字音,理解全文思路的目标。第二小组要采用创新的方式诵读,读出花样,可以创设情景。第三小组是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音节奏,平仄抑扬,语气急缓,音调高低。第四小组要求能就重点句能读出情感并分析为何这样读。

在课堂开始时,笔者用一段抒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兴趣:火红的晚霞在山头、天边飘动自色的孤鹜在空中翱翔,一望无际的浩荡江水依山而流,碧蓝的天空倒映水中。这是一幅多么关妙和谐的动静结合、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壮美画卷啊!还有那“老当益壮,宁移自首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定志向和追求,曾激励了多少奋斗的志士啊!这就是26岁的王勃南下探父途经长沙时,在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宴请宾客的盛人宴会上即席写下的著名骈体文――《滕王阁序》中的句子。文章百读不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篇美文。

此时,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翻书,笔者首先进行了一遍深情的示范性朗读。在笔者读后,笔者发现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各组学生跃跃欲试。学生已经准备了两天,笔者让他们开始展示自己的成果。四个组的表现各不相同。

第一组找到了一个范读录音先放了一遍,接着进行了仿读,他们的特色就是在咬字等方面比较标准,就几个重点语句字音笔者进行了强调,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就全文的思路进行了简单的归纳。

第二组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诵读,感觉像表演。有齐读、单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各种形式交叉,在这当中笔者看到了学生的投入,每个人都积极地融入了进来,虽然在诵读效果上效果不太理想,但却改变了死板的课堂气氛,给大家带来了轻松愉悦,笔者还是肯定了这一组的付出。

第三组准备得比较充分,有齐读和单读,也有男女生交叉读,效果不错,首先齐读了第一段,造就了声势,渲染了盛况,然后女生齐读,用清亮的声音体现了滕王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魅力,接着始一位声音宏亮、音质清脆、吐字清晰的女生单读,用声音传达出滕王阁所处的山清水秀、霞飘鹜飞、色彩艳丽、渔舟唱晚、雁阵高飞的美妙环境,读到落霞句时,所有同学齐读,让我们体会到了秋高气爽的壮阔之景,接着始一男生用低沉的声调朗读第四段,读出景色和感情由欢快到悲伤的变化,第五段是由一位音质浑厚、低沉有力的男生朗读的,表现出作者悲而不哀的人生感悟和对理想抱负的执著追求,男生齐读第六段后,集体朗读最后一段,体现出作者对主人盛情款待的感谢之情。这组表演后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笔者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第四组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了重点研读。笔者认为通过最后的研读,《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生动鲜活的生命力,深邃的思想内涵,以及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正缓缓流入诵读者的心田,不断激荡着我们的胸怀,陶冶着我们的性情。此时,我们一同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整个朗诵达到了高潮。

最后,笔者找了一个朗诵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在他的朗诵声中结束了全课。笔者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在认真的聆听中仔细体味,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作者一起观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共同体验景色带来的欢乐与感慨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滕王阁序教案篇2

一、存在的问题

1.模式单一

导学案的作用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但是,从语文导学案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导学案的模式过于单一,教师把问题简单罗列出来,这样就失去了导学案教学的意义。单一模式的导学案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也无法抓住学习的重点。

2.缺乏创新

很多教师在制作出一份导学案以后,无论讲解任何内容都是用这一份导学案,没有任何创新和调整,这样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充分发挥出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导学案的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学案,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导学案的形式和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3.目标不明

在制作导学案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确定导学案制作目标。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了解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导学案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教学目标作为学习目标,这样就无法发挥出导学案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出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明确导学案的教学目标,详细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导学案的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盲目。

二、解决的对策

1.创新形式

滕王阁序教案篇3

对一些人来说,去阆中意味着休闲、游玩,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意味着探密、探寻风水和探寻春节之源,当然,还有些人则是为了给猛张飞发放文人资格证书和形象大使邀请函。

这里有古巴国的王室贵气,有乱世三国的壮怀激烈,有盛唐的奢华,明清的人间烟火,更有依然生活在古城的悠闲淳朴的乡民,这里是人人向往的阆苑仙境。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

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江水呈U字形三面绕城,北有蟠龙山可依,南有锦屏山相望。根据风水的理论,城市的选址和营造首先要选择吉祥安全的地方,这其中包括地形、水流和方位的要求,地形多是马蹄形的隐蔽地,水以曲折蜿蜒和连续的河流水最“吉”,尤其是环抱之水。嘉陵江把阆中揽在臂弯中,使这座城市从堪舆学的角度看处于理想的位置。

阆中之名,始于公元前314年,之前阆中是古巴国国都。巴王因蜀国入侵求救于秦,不曾想秦灭蜀之后,顺手牵羊灭了巴国,并置巴郡和阆中县。以后,除隋初因避文帝之父杨忠讳,有35年改阆中为阆内县外,阆中县名2300多年不变。

阆中是根据古城的天然地形命名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不管是唐代时解释为“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还是宋代解释为“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阆中皆因山水得名。阆中的名字,是拜大自然所赐,是最自然的名字。

览古城探寻千年文明

前人称阆中“前控无路之师,后据西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进退自如,攻守咸宜,故阆中自古为军事战略要地,历代为郡、州、府、军、道所在地,多以亲王重臣驻守,一直是川东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享有千年的殊荣。

在南宋学者罗泌撰写的《路史》中,记载着阆中是华胥故里的说法,“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而得名,及阆中渝水之地”。相传,远古时代一位叫华胥的女首领,看到了个巨大的脚印,用自己的脚踩上去比量,顿时产生了奇异的感应,于是怀上了人祖伏羲。

殷商时,阆中为彭国地,周时曾是巴子国国都。秦末汉初,刘邦以阆中巴人作先锋,所向披靡,得以“还定三秦”。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阆中是蜀国的锁钥咽喉之地,张飞在阆中镇守7年之久,并最终殒命于此。唐初,阆中为隆州治,高祖李渊之子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先后任阆州刺史,明末清初,阆中还作为四川省会长达17年。

隆冬的古城,有几分寂寥,身着更衣的更夫和“张飞巡城”的车队,让人仿佛走进了三国鼎立之时,可那时哪有如此祥和的心境。站在古城的轴心――中天楼上俯瞰,不能不对这座雄伟的古城发出由衷的赞叹。据说最初阆中营建于唐代。唐初,滕王李元婴来到阆中,他嫌任所简陋,便按照京都宫苑的样貌扩大修葺,以后的王孙贵族们也大兴土木,广建亭台楼阁,一时阆中有“九井十二楼”之称。如今,阆中保存下来的古街尚有61条,古楼有华光楼、中天楼、敌万楼等。这些古街巷或东西贯通,或南北走向,没有曲径通幽,独具恢宏大气,街的布局如唐诗般规则,巷的长短则似宋词的长短句,东、南、西、北直抵江边。难怪唐朝诗圣杜甫在阆中逗留时,创作了60余首诗,并留下了“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绝句。

如果说古街如线,古院则如珠。初进小城觉得房屋偏低,直至推开一扇扇兽环木门,方知这里别有洞天。阆中古城的古院之多,应以千计了。这些古院荟萃了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的特点,每一处院落都是独一无二的。“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院中有院、园中有园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相映生辉,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匠心,堪称“中国古建筑的百科全书”。

最让人震惊的是杜家大院,此院院中套院,7个小院如糖葫芦一样,一气贯通,一院一重天。这是一座活着的古镇,扣开一座座院落的大门,每家的主人便是免费的讲解员。既能教你辨认建筑中的雕龙画凤,又会给你讲解院落的前生今世、每一个窗花每一个喷泉甚至每一株树的故事,当然,还有每一个房间每一个照壁的风水。笔者曾来到张家小院,院子不大,属“多”字型,海棠还未盛开,但主人跟我讲他家的柿子树是不摘的,多年来一直给小鸟过冬吃,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小城为什么会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风送茶烟三径州,月移梅影一床书。”“伴我书千卷,可人花一帘。”“雅院留客,小庐容我静,华檐飞思,大地任人忙。”秦砖汉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京院苏园韵,川渝灵性古阆风。古院不仅有不逊于歙县的楹联,还可以看皮影,傩戏,川北灯戏文化,让古城温婉儒雅充满书卷气。

别样张飞,功过滕王

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三国烟云、盛唐奢华与阆中的关系,是再贴切不过了。而这一切,皆源于两个人物:那就是张飞和滕王元婴。

三国鼎立的历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张飞曾镇守阆中古城七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诞生于斯,因此这片土地缀满了三国文化闪光的历史碎片。

阆中一共有四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古城中只有一个,那就是张飞庙。张飞庙又称汉桓侯祠,“汉”指的是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桓侯为张飞的谥号。

提起张飞,立刻想起《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势若奔马,性如烈火,声如巨雷”的形象。直到来到张飞庙,亲眼看到张飞苍劲古拙的汉八分书,又读到朱元璋的赞誉:纯正不曲,书如其人。方知猛张飞原来还颇有文采。明卓尔昌编的《画髓元铨》也记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仔细想想,张飞应该是一个复合型的高级人才,用时尚的话说,他还是一位多栖明星哩,能打仗、通诗画,官也做得颇有政绩,发展地方蚕丝、修建水利、除暴安良,还有一个第二职业――屠宰业总裁。难怪颇有影响力的“智联招聘”把张飞这位五虎上将聘为超级形象代言人。台中市福兴宫组织的“张桓侯大帝祭拜团”已连续七年赴阆中举行祭拜活动。福兴宫是杀猪行业协会,这些台湾人认为张飞是他们屠宰行业的祖师爷,所以特来祭拜。

来到张飞墓,讲解员说,这里只葬了张飞的身体没有张飞的头。原来张飞的两个部下范强、张达杀了张飞之后,提着张飞的头逃往吴国,来到重庆云阳却听说吴国和蜀国正在议和,两人惊慌之下把张飞的头抛入了云阳的江水中,最后是张飞托梦给一个打渔的老翁,由老翁把张飞的头打捞上来,并在云阳建了一座张飞庙。所以有“张飞头葬云阳,身在阆中”的说法。

阆中人怀念张飞,不仅仅是祭拜,而且衍生成了一种地域文化。在阆中,张飞文化俯拾皆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飞牛肉就像周庄的万三猪蹄一样,抬头即见,还有张飞醋、张飞酒、张飞豆干、张飞丝棉被、张飞文化衫、张飞宾馆、张飞谚语……

滕王元婴和张飞一样,也曾为这一方水土的掌权人。他因在阆中和南昌分别建了一座滕王阁,前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后有杜甫的《滕王亭子二首》载誉神州。对阆中而言,如果没有当初滕王仿宫廷规格大兴土木,兴建亭台楼阁,也就没有今天独特的阆州古城了。“阆苑”这个美丽的别称便是当时元婴给阆中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杜甫称赞阆中:“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而滕王在阆中所建的南楼,屡毁屡建,但终不能抹去滕王元婴所建的记录。如今,这座楼改名为华光楼。

在滕王阁,我想起唐高宗李治奖给滕王元婴“一车麻”的故事。滕王在阆中大量收刮民脂民膏,仿皇家宫廷大造阆苑之事被高宗知晓,因此高宗在赏赐亲王时,封赠其他亲王的是绫罗绸缎,轮到滕王则是一车麻而已。与其说此麻是让元婴拧绳穿钱,不如说是让其捆绑住自己的欲望。其实,滕王元婴和张飞一样,也是一个文化人,只是张飞善画“美人”,滕王偏爱“画蝶”,而且是在阆中滕王阁画蝶成名的,是“滕派蝶画”的鼻祖。如今,这一画派还在民间流传。

元婴能千古传名,不仅仅是沾了王序杜诗的光,如果他不是文化人,也不会修建滕王阁,为官的功过,淹没不了文人的才华。

历史是杆,神话是旗

古人讲究好的风水,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多出人才。风水古城阆中果真满足了先贤的企盼。在古城东门口矗立着一座状元坊,纪念着阆中的两对兄弟状元,唐朝的尹枢和尹极,宋朝的陈尧叟和陈尧咨。在阆中贡院(目前是全国仅存的两座贡院之一,另一座在南京),记录了阆中在科举取士1300多年间,出了115位进士,404名举人,317名贡生。

民间流传着:兄状元、弟状元、兄弟两状元;父丞相、子丞相、父子三丞相。宋徽宗也赞阆中:“出兄弟状元宰相处。”状元也好,宰相也罢,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那个叫落下闳的汉朝科学家,成了苍穹的星辰的名称。199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浩渺的宇宙发现了一颗新的星辰。2004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将这颗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西汉元封年间,汉武帝准备制定一部新的天文历法,他下诏广征天下学士。阆中人落下闳应征并提出改历方案,其他民间和官方的天文学者们也提出了各自的方案,经过激烈的争论,形成了18家历法。最后,落下闳的历法脱颖而出。汉武帝宣布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称落下闳的新历为《太初历》。从此,《太初历》作为中国历法的“样板”,影响了中国科技发展2000年,并且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同。《太初历》将正月初一那天确定为新一年的开始,人们过年的日子也就确定下来,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落下闳被当地尊称为“春节老人”,阆中也被命名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春节文化氛围浓厚,整个春节从前一年的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新年的二月二,“腊八粥”,“燃天烛”, “抢银(寅)水”, “亮花鞋”, “烧火舞龙”,“游百病”等民俗流传至今,独具特色。

阆中以风水著称,风水术与古代天文历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阆中的天宫乡,葬着辞官归隐阆中的唐朝古天象学家和风水学家袁天罡和李淳风。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年间,在西南千里之外出现了缭绕不散的王气,据说预示着江山易主。唐太宗急令袁天罡测步王气,由长安探访到四川阆中境内。袁天罡断定阆中将诞生新朝天子,便在形成龙脉意向的蟠龙山龙颈处开山凿石,锯断龙脉,以断“王气”。据说,龙颈锯开后,王气向北流向广元,于是那里出了女皇武则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之后袁天罡因阆中绝佳的风水,辞别京都长安,定居到阆中天宫乡。两年后,他的同窗民间风水大师李淳风也追寻“风水宝地”,遁入阆中。相传,当年袁天罡步王气来到阆中今天宫院所在地时,选中其风水,并埋了枚铜钱作记。稍后李淳风到阆中造访袁天罡时,也相中了天宫院所在地的风水,并留下一枚金针作记。后来两人相会时提起风水一事,都称已选中,结果两人挖出来后发现,李淳风的金针正好插在袁天罡的铜钱眼中,于是两人在此造了天宫院。如今,天宫院已成为风水文化景区,是中国唯一以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区。

阆中不仅有遥相朝望的袁天罡,李淳风陵墓,巴巴寺里还供奉着伊斯兰教嘎德耶林派祖师华哲・阿卜董拉西的灵柩。阆中还是宗教文化的聚集地,道教始祖张道陵在这里旅居七年创立了云台教、凿成于唐元和四年的大佛寺,与乐山大佛一样闻名……多种宗教共存塑造了古城的多元文化,最著名的巴渝舞,被称为巴渝文化的活化石。遥想当年巴人首领范目率七姓巴人跳着巴渝舞,以所向披靡,帮助刘邦“还定三秦”一统天下,应该是历史上最浪漫的战场了吧。

滕王阁序教案篇4

怎样进行板书呢?教育家韦志成先生在《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书中提出了如下十种常见的方式:提纲式、比较式、摘要式、导游式、章回式、列表式、递进式、评述式、画板式、总结式。但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在板书设计方面的创造精神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发现如下三例板书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一一述之。

一、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由博返约,一目了然

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心理学实验证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总量中的90%是由眼睛获得的。所以运用直观板书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学信息的识记率,符合心理学的感知原理。

《滕王阁序》(现入选苏教版高中必修四)为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著名骈文,作者于字里行间抒发了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而对此感情的深入体会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对作者所抒发感情的自由畅谈、讨论,用几何曲线来展示作者心态变化的轨迹。由滕王阁宴会盛况渐生感慨,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心绪,兴尽悲来。其后,用典申述不甘沉论的豪情壮志,行文有起伏顿挫之妙,感情大起大落。

最后两段感情仍有变化,但起伏略小。借古写怀,兼叙怀才不遇,又以平稳的语气叙人生际遇,接着写曲终人散之凄凉,最后在礼让中结束。

二、板书是引人入胜的“导学图”,指点学生攀登,登临极顶,获得“一览众山小”的愉悦

孔子认为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精神和热情,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生困难时,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

《伶官传序》(现入选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选修赏析作品,头绪较繁杂。循虚实相生的规律,对板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在文章主旨意义处设暂时性“空白”。

板书设计突出了如下几点:

其一,书历史年头,明庄宗年龄,设置一定的悬念,有欲擒故纵之效,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能动地去质疑和探索。

其二,学生定向释疑,能快速地于众多的史实中梳理发生在李存勖身上的事件,实现了自读课老师导读的拐棍作用。这样,学生既提高选词用句和语言概括的能力,又提高了赏析文章的水平。

其三,由时到事,由事及理,水到渠成,顺畅自然。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简明清晰。时间长短、盛衰得失对比泾渭分明,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

综而观之,板书做到了化繁为简,有着一种严谨美和开合美。

三、板书是学生听、说、读、写结合的“吸引器”,以朴实美观的布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要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接受。另外,还有形象,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形象的东西便于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时代在前进,板书设计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然而不管哪种式样的板书设计,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精要明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优化。

滕王阁序教案篇5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名家典籍里选择适合高中生学习能力和欣赏能力的片段进行教学,比如说论语选段、孟子选段、庄子选段等,这些课文都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文言文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传统的文化,以深刻的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生感悟,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片段赏析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讲解帮助学生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诵读方式不断记忆文言文,理顺文言文的表达顺序,实现文言文背诵记忆的教学目标。

一、以多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幻灯片、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实现教案的科技化,幻灯片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影响等技术表现文言文所反映的事件、风景、人物,以幻灯片丰富多样的图片影像表现文字的内容。文言文主要的教学难点就是大篇幅的古代文字,虽然很多都已经翻译成了简体字,但是由于阅读方式不同,学生在理解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将文言文、翻译、故事图片等结合起来,学生的就能够简单的理解文章所描写的情景,理解文言文教学。

《赤壁赋》选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通过幻灯片的图片文字组合效果,将赤壁赋的文字进行分段,再配以各个重点画面的图片,以笛声或者箫声为背景音乐,就能够营造成月夜赤壁之下静谧、明朗的美好的画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所描写是天空的景象,通过图片可以再现这样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生活化的故事理解文言文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和生活经历,《烛之武退秦师》、《指南录后序》、《寡人之于国也》、都是生活化故事的凝结,在这类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理解,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整篇文章完成讲解。比如说以评说的方式讲解《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在论说的过程中,首先对郑国和秦国的地理位置进行说明,文中写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如果晋国得到郑国的这块地,那么无疑晋国增加了国土面积,秦国如果想要越过晋国到达这块途径,将显得困难了,那么灭亡郑国对秦国又有什么帮助呢?在列举晋国不受信用的事,晋国的国君当年受恩于秦国,许下承诺给秦国焦、瑕两个地方,但是“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才渡过河晚上就加固城防,以就是为证说明秦国和晋国结盟没有任何的收益,最后打消了秦王的顾虑,秦国撤兵。

评说的方式就类似于生活化的艺术欣赏,学生的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体会烛之武的聪明勇敢、大义凛然爱国情怀,难懂晦涩的文言文就成为讲故事的重要来源,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经过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再比如说《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展现亲情的名篇,其中的生活化场景就可以让学生的以自己的生活理解讲解出来,这样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的理解亲情的可贵,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文言文教学目的。

三、多样化的诵读方式记忆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中文章分类比较多,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如《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滕王阁序》《秋声赋》《兰亭集序》等几篇文言文,是公认的美文,在高考试卷的诗句类默写题中有一定的分值,而且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的押韵、对仗都能够体现古代文言文的典雅,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基本的理解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然后进行全文的背诵记忆,选择跳读、全读、理解记忆等方式实现背诵记忆。

记忆背诵的文言文多是以写景、抒情等为主,所以是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营造是文言文的主要特色,令人陶醉的意境美是文言文进行诵读时的重要帮助。《赤壁赋》之宁静辽阔朦胧美,《始得西山宴游记》之广阔无涯、浑然一体美,《滕王阁序》之色彩绚丽、远近错落、上下浑成美,这些优美的语言在记忆起来非常容易,押韵对仗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的形成语感,加速背诵和记忆。教师在背诵记忆的指导过程中通过对重点词汇的反复讲解和诵读,形成基本的语感;学生的在休息或者早上完善进行背诵就能够顺利的背下来。注意在背诵记忆的过程中可以从重点开始,比如说《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常考的名句,围绕重点进行背诵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将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展示,学生多个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文言文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背诵记忆。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高考出题特点以及文言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不断提升,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敏.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新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5(6)

滕王阁序教案篇6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43-01

引言

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同时符合学生现状要求与心理学发展的要求。从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而言,其有利于实现高中生更有意义的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记忆的情境

从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入手可以发现高中语文中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特别是长篇需要背诵的文言文部分,例如《游褒禅山记》、《蜀道难》等都是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从学生的特性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够浓厚,死记硬背的方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的烦恼痛苦的记忆变成轻松快乐的记忆过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首选需要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经过一个深入的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让学生自身形成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修正、补充与完善,最后帮助学生得到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游褒禅山记》的教学时,考虑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更好记忆,该教师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的特点采用了视频展示与图片展示的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作为切入点,将褒禅山的命名、禅院、华山洞、前洞以及后续的探洞过程,这样的一个叙述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利用影视资料、图片将山的实景展示给学生,更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以作者的角度去感受那种环境,在缓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情绪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

二、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有利于形成学生思维的情境

思维作为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知识点以及更深层次内部规律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思维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情境。利用高中语文知识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滕王阁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时,先将滕王阁各种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这个阶段可能学生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粗浅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的第三、四段,一边结合图片进行分析,让学生以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一般感受滕王阁当时的景色。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并且逐渐形成思维导图模式,这样一来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总结,也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此类课文的过程中就会条件反射的进行想象,就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概念形成的情境

学生一旦形成了对语文知识点的概念就能够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学习[2]。]思维可视化中有一个关于思维导图的内容,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语文知识点中相近或相似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将原有的只关注答案、关注结果的方式变成更加注重答案与结果生成的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后期进入到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中。思维导图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进行立体化对词语、图像等方面信息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之前,先将最符合原著最贴近原著的红楼梦87版中第一集“林黛玉别父进京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一边进行讲解,讲解其中人物性格、人物说话特点,对视频中出现的每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做法将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得到具体化,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虚幻的想象,利用实际的视频资料将学生的想象结合现实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林黛玉进贾府这件事作为全文的主线将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分析并联合起来,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了整个事件中牵涉到的所有人物、所有存在各种关联的人物的内在联系更加明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整体概念。

四、结语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已经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是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思维可视化结合学生的特性、认知特点创建一个思维情境,帮助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能够加深理解,牢靠的掌握知识点。

参考文献

滕王阁序教案篇7

【关键词】对联;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就好似一位导演,以不同的形式编排着每一天的节目。希望每一名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学有所得。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更富有“中国特色”,更具有文化魅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者思考的。下面仅就如何巧设对联,为语文课堂增光添彩略谈一二。

一、巧用对联,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越来越青睐于快餐文化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而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且对联形式多样,如春联、寿联、挽联、励志联、名胜联及章回小说的标题联等,了解、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创作对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有重要作用。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使学生明白了平仄对仗知识;另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全副身心,满腔热忱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例如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兀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已经成为传统美德的象征;而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则通过歌颂项羽、勾践以自勉,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和不羁的个性。学生读后,不禁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二、巧借对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总觉得古典诗词总是要一味地背诵,枯燥、乏味,不爱学。因而在教授必修4第二单元――宋词时,我搜集了有关词人及作品的对联,如:

大明湖畔,趵突泉,故居在杨柳深处;

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在讲课初将这些对联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去猜对联中所讲的是谁并作解释。这时有些学生能猜到但解释不了,而有的学生则完全猜不到,此时我便顺势告诉他们学完了这一课,你定会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带着想要解开谜底的心理,听课的兴趣异常高涨。又如我再讲《滕王阁序》一课时,学生被全篇典故吓怕了,知道这是千古名篇,可就是不好理解,也就没有兴趣去学。这时我有意给出两副对联的上句:滕王阁中,高朋满座;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对出下句。并且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习的态度更加认真,有的甚至一遍接一遍地读,而且边读边试着填写下句,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这一对句:

滕王阁中,高朋满座;都督宴上,胜友如云。

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三、巧拟对联,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较喜欢记忆整齐对称的句子,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板书的设计尽量做到句式整齐,因为这样常常能起到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完苏轼的词后,我给学生写下这样的板书:醉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士者;醒东坡,看破人生风雨的智者。在学密的《陈情表》一文时,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不好,于是我设计如下板书:祖母情深似海(孝情)圣朝恩重如山(忠心);尽孝之日短,尽忠之日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明白了作者李密处在两难的境地中,此时我再问最后怎样解决这种矛盾,学生很容易答出:先尽孝后尽忠。可以说在方寸之间感悟真知。

四、巧设对联,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在语文课的讲授中,有时用一些对仗工整的联句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作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板书设计上有对偶的地方,接近对联,我就让学生来概括,以训练其这方面的能力。如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让学生去概括文中两次偷听分别是谁,听得效果如何?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很快答出:

小二妻店中隔门,有意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里隔墙,无意偷听听得真。

在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子里的人》一课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时得出:

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雨鞋雨衣雨帽雨伞身上有,法制法令法规法律心中存。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说过,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学生如能在短时间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并将其迅速地串联起来,成为一句有意义,有感情,有顺序,有趣味的话,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五、巧解对联,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近年来,大多高考试卷都出了仿写试题,这类题目不仅有句式要求,还有修辞的运用,语言的锤炼,其中也有以对联形式出现的。如2012年四川语文高考试卷第19题补写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

(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2009年湖南语文试题第5题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鞭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这种对联题越来越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这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在课堂上,我也尝试让学生写对联,对对联。如我出上联:陶渊明辞官归田乐开怀”,学生对“王子安登阁作序叹人生”。有时我还和学生一起探讨、推敲哪个对句更好。如在讲《诗经》时我出上联:三光日月星”,学生对:“四言风雅颂”,我说“四诗风雅颂”,学生开始质疑,此时我们一起探讨,学生再加以思考最终得出一致的见解,“日月星”属光,“风雅颂”是“诗”。可见通过对联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炼字,选词,而且在这个动态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真正的体现和发挥。

六、巧化对联,增加文章的文学底蕴

钱钟书先生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我除了平时上课时引导学生积累课内外文章里的对联外,还在写作实践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鼓励学生在拟题、开头、结尾处活用联句或撰写对联。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如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有同学就巧用了“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以“挫折”为话题,学生巧拟“不经一番挫折苦,怎得成功扑鼻香”等较好的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处妙用对联,不仅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体现高人一等的写作技巧。如在一次作文中,有同学开头就借用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联句体现积累的重要性。还有的同学用到老子的名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联句的使用,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文学色彩。

对联艺术,浓缩语言精华。愿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重视对联在教学中的作用,都能不断地探索这一民族语言艺术的瑰宝,借助它,让语文教学充满“中国特色”,充满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对联艺术》.山西教育出版社.

滕王阁序教案篇8

[关键词]有效探究 影响因素 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 教师水平

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在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后,很多教师都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践新课改精神。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尝试。笔者以为,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种因素。

一、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实际

高考新大纲和新课标对探究要求是一致的,我认为有效的策略应当着眼于新课标的精神,依托教材,切合学生实际状况,以课堂教学为主,落实探究目标,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安排探究性学习合适的数量。确定学生所选择探究对象的难度。尽量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展示思考的成果和产生的情感体验。

1.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的学段。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学段,是有层次的,各有侧重的。就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放太多的时间去进行某一科的探究。所以选题要尽量小一些、具体一些,可以小到只研究一首诗、一句话、一个字。这样,既熟悉情况。又容易收集材料。另外,高一、高二、高三的学习任务不同,在高一、高二可以较多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进行一些稍有深度、有难度的探究,在设计的内容上可以宽泛些,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都可在探讨之列。可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写成小论文。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但高三阶段,学生更关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这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和阅读方法、解题方法有关的探究。如阅读方面,在高三可以要求学生把高一、高二掌握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的探究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有用、有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动力。如果老师能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来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就符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究,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

2.设计探究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面对相同的课文,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区’别:探究完成的时间也应有所不同,不能统一交卷。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和程度较深的探究;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班级。就不宜进行同一层次的内容探究。同一个老师,往往同时担任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有些老师就不管学生的差异,都设置同一个探究的问题。如果问题太简单。学习能力较强的班就索然无味;如果问题太复杂,那么学习能力较差的那个班就无从入手。这样不顾学生情况实际的探究不但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究需要,而且会打击他们探究的积极性或信心。这样的探究,不切实际学生的实际水平,内容过多过深过难,让学生无所适从,哪里还有什么研究、探索、发现的乐趣?在这种状态下探究,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3.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条件。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但是,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是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考证问题,这就必然要查找相关的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大多是图书和网络。首先是藏书因人而异,其次是电脑非人人均有。城镇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乡村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少。比如,老师在学生学习了《滕王阁序》后,针对课后相关资料,提出这样的探究题:“关于王勃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说法。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但是死时的年龄众说纷纭,有说十几岁,有说27岁。请你查找资料。考证一下。”应该说这道题设计得很好,但要形成自己证明材料的观点,必须要查找相关的资料,没有网络和丰富的藏书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做什么事都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探究性学习尤其如此。

二、有效地实施探究要考虑教学的内容

在语文学习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探究。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有效探究。探究的内容应是学科领域的核心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1.根据教材特点,确立探究问题。在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课文本身的内容,值得学生去探究;二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有能力探究:三是容易获得探究信息。以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中的《项羽之死》为例,它可以设计:人们认为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从课文里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悲剧英雄的特点?这个问题考虑了上述的三个因素:分析项羽的形象是本单元和本课的重点,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诗歌和散文在刻画人物上的不同,值得探究。项羽是一个英雄?他的很多表现尤其是《鸿门宴》中的行为好像并不见得是;项羽是一个悲剧人物?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怎么会是悲剧人物呢?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人物描法和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汇,是有能力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的。只有选择他们饶有兴趣而又疑惑不解并且有能力去解决的问题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运用知识去联想、比较、归纳、演绎,才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2.根据知识的特点,确立探究的内容。语文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一门学科,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维护正常思维。架空了工具性,实际上也就架空了人文性,语文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人的骨肉,其文本所折射出的情感、主题、思想是人的灵魂。一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语文素养。它既包括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又包括了情感、态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文系统知识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探究是极为重要的。人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非生而知之者。有很多基础性、系统性的知识必须要通过老师的讲授才能理解,才能掌握。例如修辞知识、写作知识、文体知识、逻辑知识、语法等等,教师应当采用讲授式教学,重视学生接受性学习。讲授式教学,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间接知识:在教师讲授中接受到自己所不能认识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从而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解决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疑难问题。

三、进行有效的探究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

滕王阁序教案篇9

一、语音修辞

它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有节奏,优美动听,同时使语句富有变化,不呆板。为达到这两种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对偶句。诗是凝练的艺术,更是讲究对仗工整的艺术。看看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语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试想,这样的语句呈现文章中,老师焉能不欣赏。

(二)妙用叠音词。使用叠音词,一是读来朗朗上口,二是可以达到强化内容、情感的目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三个“深”道出了庭院的广大与幽静。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音词的运用道尽了环境的凄凉和心境的凄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荷塘四周的树木: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叠音词的使用,仿佛我们的眼前尽是树了。

(三)使用排比。我们知道,使用排比,可以让文章富有气势,如滔滔江水般流淌。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福建优秀考生作文开头:春,是情人的眼眸,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顾盼流转;夏,是热烈的灵魂,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与豪情;秋,是愁人的心绪,那是“满地黄花堆积”的愁情c怅然;冬,是勇士的信念,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义无反顾。

(四)运用顶真、反复修辞。顶真,虽在文章中不怎么常用,但在广告宣传和歌曲中运用,往往受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如丰田车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陈慧琳《记事本》:爱的痛了,痛的哭了,哭的累……日记本里页页执着。反复修辞的使用,一是读来音律的上口,二是可以强化句意内容。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二、词语修辞

词语修辞,就是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锻炼,古人所谓的“炼字”,就是这个意思。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绿”即为典范。再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水浒传》中“那雪正下得紧”,着一“紧”字而境界全出。古希腊贺拉斯所言:“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表达化腐朽为神奇呢?

(一)用心选择打磨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平常词,用心选用,进入特定语境,往往变得神奇,富有韵味。请看:

1.树叶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2.他想,走到哪里天黑了,什么地方不能随便滚一夜呢?(柳青《创业史》)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7.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8.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二)词语超常规搭配组合。有时,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词语之间的搭配可以超越常规进行组合,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捧起清清的湖水,吻一吻手中的月亮。(周嘉堤《夏夜》)

2.温一壶月光,伴寂寞下酒。(山东考生)

3.鲁迅走了,民族魂消失了,我们守望的只有一地瘦瘦的苍凉。(山东考生)

4.步履匆匆回到工棚,一身疲惫躺下,然后盖上一件风尘仆仆的大衣。(山东考生)

5.世界如此姹紫嫣红,绽放一树树的繁华。(山东考生)

6.于是一曲悲歌唱了千年,一弯秋月注视了千年,一江荻花苍白了千年。(《弦上月光》)

7.往事的风,淡淡地忧伤,一切的一切都回不来的过去一点点错开,弥漫着空洞的无奈。(张荣荣《何人梦里无花落》)

8.今夜,月华如水。今夜,为你无眠。我站在岁月的彼岸,隔着雪花的距离,思念成殇。(凌懿《想念你是一种幸福》)

(三)使用修辞格,让表达生动。修辞的妙处,就是原本单调枯燥的事物,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在词语修辞中,着重介绍通感和仿词。通感,有时,也可称之为“移觉”,即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再举例如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2.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感觉效果移用于视觉。

3.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沈从文《遥夜》)歌声“长颤”是感觉效果移用于听觉。

4.“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三、语句修辞

就是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锻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炼句”。语言表达中,使用不同的句式,可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或许我们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有那样的追求,我们的文章一定可以让读者刮目相看。

(一)妙用倒装句。古文中,使用倒装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并没有什么特殊表达效果。但如果将古文中的倒装,尤其是定语后置,运用到现代汉语中,则会让人喜出望外。

举例:1.昨天下了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

2.周日,我参加了一个生日派对,冷冷清清的。

3.迎面跑来一群少年,兴高采烈的。

(二)整散句并用。整句使用,可以使句子气势贯通,声音和谐;散句使用,则使句子灵活生动,自热而不呆板。请看:

1.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黄刚《草堂诗魂》)

2.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潘碧秀《流泪的滕王阁》)

(三)设问、反问,韵味无穷。本来无需问,却偏要自问自答;明明是肯定或否定,还要反问一下,这便引起了读者的思索,同时也加强了肯定或否定的语气。请看: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这句可谓点睛之笔,被无数人引用过,经典在自问自答中铸就。

2.如果说冬天已经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反问思考的雪莱,被恩格斯称之为“天才预言家”,他的一问,透露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周易》云,修辞立其诚。刘勰也说,勿为文造情,而是因情为文。中学时代的文章,不妨华丽些,诚如学者沈红旗所言,不要总将华丽与华而不实联系在一起,华丽,决不仅指词藻的繁丰、典故的叠用、引用的穿插及句式的灵活多变,辞格的交错出现等。真正的华丽源于从容的儒雅性格、辩证的思维形式、厚重的文化底蕴、严谨的科学气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华丽表层基础上,慢慢进入到真正的华丽中去。

滕王阁序教案篇10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答案。但,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

为什么我会如此果断地回答呢?那并不是我真的不懂,而是我觉得青春应该是自己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寻找的。所以,一时半刻,要正确地答出青春的内涵、精髓是不容易的。

虽然这样,但是我知道青春是是宝贵的,它仿佛拥有人世间的一切宝藏。我们就像春天的绿色一样,充满了生机、活力。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由打着赤脚也能通山跑的孩子变成了喜欢沉默谧静的少男少女,也由五彩缤纷的童年走到了粉红色的花季。在这一段美好的时光里,我们学会了许许多多以前不会的,也感受了许许多多以前不能感受的,那的确是一个难忘的过程,使我们终生受益。

如今,我们长大了,13岁了。用大人们的话来说就是,有毛有翼了,懂得怎样去飞了。可以说,青春就是自我。

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是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说得很对,青春时期就是步入社会的奠基石,它只有奋斗拼搏的义务而没有蹉跎的权利。但我们要想真的踏踏实实地走好青春路上的每一步是不容易的。首先,当然是认识自我。因为,我觉得如今许多同龄人都是独生子女,也被父母宠惯了,没有主见,只知道让爸爸妈妈决定,爸妈说什么,自己就干什么,丧失了个性,要知道个性是无价啊!惟有好好地认清自己需要什么,才能朝着自己心中的目的地走去,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前提是必须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正确的、有意义的事,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看,在生活中不就是有许多伟人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探讨吗?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12岁即喜爱写作,如野史、笔记之类,14岁姑母病逝,曾作文斥责神明,20岁提出“文章得失不由天”的主张;

自小家境贫穷的华罗庚经过努力,25岁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28岁在西南联大当上了教授;

诗人王勃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是更写出了文惊四望的《滕王阁序》,堪称千古一绝……

相反,有一些年轻人在青春期经受不住人性社会的金钱权利而误入歧途,导致轻生。最终,受国家培养多年的人材就这样走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