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王勃十篇

时间:2023-04-06 13:31:38

滕王阁序王勃篇1

公元675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

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其二为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

(来源:文章屋网 )

滕王阁序王勃篇2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

2、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3、《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 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来源:文章屋网 )

滕王阁序王勃篇3

《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所记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两次文人盛大集会。前者写的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后者是因滕王阁重修竣工而举行的一次庆典集会,是唐高宗时的事情。当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滕王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探亲,路过此地,也参加了盛会。古代文人集会喜欢饮酒赋诗,两次集会文人们都写下了一些诗作,结集后分别由王羲之和王勃写了序文。两文在写景、叙事、抒情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想就此做些赏析。

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让人赏心悦目的是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兰亭集会,“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多美的集会地点。能置身胜境,饱览美景,确实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文友们在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相聚,心情之愉快可想而知。而屹立在鄱阳湖畔、赣水之滨的滕王阁更是让人神往,不说那“星分翼軫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繁华鼎盛,让人羡慕和向往,就是那“落霞和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湖光山色,就令人流连忘返。

高雅的文人情趣

兰亭集会,千古美谈,成为后世文人雅士所喜爱和向往活动。这次盛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的都是当时的名士,可见其盛大隆重。集会里除了做“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之外,文人们还聚在一起“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一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尽情地“游目骋怀”、“放浪形骸”,尽享“视听之娱”。这就是文人的情趣,高尚而优雅,难怪后世的文人纷纷效仿,以为人生的一大乐事。王勃参加的这次滕王阁竣工盛宴也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与会“宾主尽东南之美”,他们登阁赏景,饮酒赋诗,“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尽显文人风采。

多愁善感的文人情怀

自古失意文人就有迁客骚人之说,多愁善感是文人的一大特点。《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两文都抒发了作者不同的人生感慨。《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在文中借题发挥,抒发了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短暂,“俯仰一世”。为了保全生命,有人选择谈玄说道,有人选择归隐山林,放浪形骸。虽然人与人之间生活方式、爱好不同,但都陶醉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然而,人感到快乐的事情“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人也会“情随事迁”,也会“终期以尽”。因此作者也像古人一样,感慨“死生亦大”矣,不由悲从中来。

《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在文中通过写宴会的盛况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说自己地位低下,只是一介书生,虽有投笔从戎、请缨报国的志愿,却报国无门。在文中他与古人相比,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感到愤懑悲凉,让那些“失路之人”为之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毕竟作者还年轻,还希望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两文的作者及其它

滕王阁序王勃篇4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奶奶。趁着初八天气晴好,我们驱车到省城南昌去参观江西名胜景点——滕王阁。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滕王阁旅游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滕王阁旅游心得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滕王阁序》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句了,但又有多少人能领略这般风光呢?怀揣着向往的我,终于有幸走近滕王阁。

还未走到阁下,眼前就一片翠影朦胧。初春的树已有绿意,青嫩的芽苞竞相钻出。目光穿过层叠的树影,便看见一座极为宏伟的建筑矗立江边,象牙白的栏杆,朱红漆的堂柱,深绿的瓦当,互相掩映,构出一派浑然天成的庄严气势。

迈步向前,滕王阁便一点点近了。紫檀色的雕花木门就在眼前,两旁是青铜的仙鹤与麒麟,在阳光下闪着清冷的光芒,便觉得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沉重的岁月充斥天地,胸中不免壮气陡生。

滕王阁共九层,基座以上有六层,往下有三层,虽说是现代重建的结果,但也颇令人震撼。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基座以下的部分,那里陈列着不少古物。站在它们面前,我心中五味杂陈:这些物事静观世事变幻,时光长河从它们身边流过,带走了它们曾经的主人,只留下这些古朴残缺的物品,默然地讲述着逝去的流年。站在它们面前,我几乎忘了呼吸,厚重的历史攥住了我的心脏,只觉日月穿梭,回时转序,曾经繁华已成空。

想着我如今所看之景,与千百年前的古人所见并无二异,心中便广阔欢欣起来。我想象着,千百年前赣江旁杨柳拂堤,烟雨朦胧,两岸皆是古色古香的楼阁,身旁走的是文人墨客,广袖长袍,手中一把折扇,说话“之乎者也”,别有一番趣味。我不禁想仰天长啸,以抒心中万丈豪情。

最后一抹光辉没入江水,黄昏在不知不觉间降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滕王阁,回味着途中所见之景,不免感慨万千。远望滕王阁在暮色中深灰的剪影,真心的敬佩古人的智慧。这样的智慧,这样的文化,我们怎能不细心呵护,精心保护?只愿战火与屈辱不曾磨灭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滕王阁旅游心得2昨天,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世界白茫茫一片:大树穿了厚厚的白棉袄,大地铺了一层暖和的被子,整个世界浸泡在冰天雪地中。我、妈妈、阿姨和姨外公一起去了南昌著名景点——滕王阁。

来到滕王阁的大门口,我小声地说了一句:“滕王阁,你好!”然后东张西望起来。忽然,我看见前方有四根粗壮的红色柱子,笔直地立在雪中,仿佛在夸我:“想不到这小伙子挺有礼貌的嘛!”买完票,我冲进门一看,“哇!这里真壮观!”的确,前面有一层层的楼房搭在一起,跟宝塔似的,再加上鲜艳的颜色:红、黄、紫、橙、蓝和白,把滕王阁装扮得绚丽多彩,看得我目瞪口呆。紧接着,我迫不及待地冲进楼层参观。

一到四楼主要介绍一些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如杨万里、王勃、苏轼、李白、王安石等,五楼介绍一些皇帝喜欢的乐器,六楼的艺术表演让我欣喜若狂。

在表演之前,我举起水杯,吞了口水,然后走去看演出时间。由于走路的声音太响,鞋子一扭一扭的,把地板弄得咚咚响。有个小孩以为这是表演前的打鼓声,就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表演开始啦,表演开始啦!”过了一会儿,表演真的开始了。

总共有三个节目。第一个节目是一位穿着金白相间衣服的阿姨唱歌,第二个节目是一位叔叔吹竹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三个节目了:只见慢慢拉开的幕布里面出现了几位表演者。我首先看到的是一男一女出来敲编钟,叮叮咚咚,叮叮咚咚……那优美的声音围着我团团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和我们跳个舞吧!”

这时候,我的心脏似乎听到了它的呼唤,跳得非常有节奏感:咚、咚咚、咚咚咚……我的小心脏还没激动完,就又陶醉在抒情的竹笛音乐和优美的琵琶旋律中。“好!好!”观众都拍手叫道。

这是我第一次逛滕王阁,我觉得收获真不小哇!于是我编了一句顺口溜:滕王阁,滕王阁,艺术表演像山河,看过表演真欢乐。

滕王阁旅游心得3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

这天中午,我们早早地来到了赣江江畔,远远就望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楼阁高大雄伟,在翠绿的树丛掩映下显得格外迷人。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滕王阁门口,让我吃惊的是,门口人山人海,把整个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哇!居然有这么多游人来观赏滕王阁!”我不禁感叹道!

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可以靠近滕王阁了。来到楼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白色的雕像,他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书生,手握一支毛笔,双眼凝视远方,原来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从他身边走过,来到滕王阁第一层大门前,两根朱红色的柱子上面刻着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这句诗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顶楼,一览这一胜景。

我们从一楼来到了第二层楼阁。二楼主要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画上画有秦至明代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陶渊明。想当年,他辞官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自由生活,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豁达与洒脱。

看完了《人杰图》,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四、五层,这里分别有工艺展品室、品茶厅、《地灵图》等,里面的`陈设与设十也非常精美。

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第六层,也就是滕王阁的最佳观景处。凭栏俯瞰,一条碧绿而平静的江水映入眼帘,一条条小船从河面轻轻滑过,渔夫嘹亮的歌声在天空中回荡。此时夕阳渐渐西沉,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倦鸟归去,此情此景,正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中所描写的一样,真是迷人极了!

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暮色降临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滕王阁,而滕王阁那壮观美丽的景象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滕王阁旅游心得4今天的天气可所谓晴空万里呀,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虽然有点热,但起码不是下雨。进入院内听见了蝉在枝头叫,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骏马,这匹马前蹄抬起,好像蓄势待发跑向无尽远方!到了滕王阁脚下,雄伟的滕王阁耸立在我的面前,大大的写着滕王阁三个大字的匾牌在我们面前。听导游说,在漫长的1300多年中,滕王阁屡次屡重建。南昌市政府拨出巨款,对滕王阁进行历史上的第29次重建。这著名的滕王阁主体面积为1.3万平方米,高57.5米,共9层。滕王阁的基层部分象征着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

带着这种激动地心情,我们走入了滕王阁。滕王阁的入口处,又见到那对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进入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穿着长袍,系着披风,抬头仰望远方,显得精神抖擞。第二层是《人杰图》,里面有许多不同时代的古代诗人,他们个个都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第三层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画的非常生动,让人留恋往返!这些都让我喜欢,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第六层,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当我们去浏览时,那里正在表演舞蹈。

五彩缤纷的服装、美丽动人的表演者,加上华丽的舞蹈吸引了去多人。好在我们来得早,才不会被拥挤的人群挤成肉饼。除了有演出,走到外面的阳台看着外面的景色,正是应证那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怪不得王勃诗人能写出那么好的诗句!

结束了一天的游记,我躺在床上继续回味着今天的一天。

滕王阁旅游心得5打小就老是听爸爸在耳边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诗中描写滕王阁的秀丽景色一直令我向往。这个寒假我终于得以一偿夙愿,前往滕王阁去一览那诗中美景。

进入景区大门,穿过系满红灯笼的通道,走过一个个精美的铜像,面前便是辉煌的滕王阁。厅中的雕梁画栋颇吸引游客眼球,而厅中最显眼的便是汉白玉制成的《时来风送腾王阁》浮雕了。浮雕展现的是《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前往滕王阁作序的情景,只见他身穿白色长袍,矗立船头,披风和长袍下摆随风飘动,船下激流涌动,而他只顾抬头眺望远方,想必是在仔细观望远处滕王阁之景吧。

来到二层,光线便暗了下来。这一层体现了《滕王阁序》中“人杰”的主题。正厅的壁画是《人杰图》,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名杰。画中人物装束不一,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向上接着走,便来到三层。三层有着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其中的铜浮雕《唐伎乐图》和青铜祭器都体现出唐代的盛世升平的景象。

而四层则是与二层相对的,体现了《滕王阁序》中“地灵”的主题。正厅有《地灵图》,描绘的是江西的各个名山大川。图中那朦胧的一座座青山,笼罩着一层缥缈的云烟,着实体现出了江西大好河山的秀美。副厅中的全息影像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我们详细地展现了滕王阁的历代兴废。眼看一代代滕王阁经历战火、倒塌等灾难而消逝,我们叹息不已,而一次次新的建造技术又使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据说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所以在匆匆浏览完五层和六层的一批批图画后,我们又回到了五楼的走廊上一览赣江风貌。如此辽阔的江,江面却是凝然不动。江水伴随着朦胧雾气,一眼望去,仿佛望不到边。一阵凉风吹来,江水才微微荡漾。江中的渔舟,两岸的鸟鸣,更烘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滕王阁序王勃篇5

在才子王勃提笔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写下这千古的名篇。黑暗的官场,满世的宦臣,影响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上,人们为钱,为利而奔波,却惟独王勃这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能够在尘世中绽放出高洁之美。它不与世人同污,年少得志的他看透了官场,他并非怀才不遇,而是有遇无欲。这是误会,是上天的误会。他错把一代高雅圣洁的才子安排到了一个黑暗迂腐朝代,塑就了一代才子悲惨的一生。

还记得当初阎公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突显其文采,告诉在座的客人希望过一会儿下笔时都能谦逊一点。不料在大家都假意谦让时,王勃却主动提笔就作。阎公愤然离席,去卧室更衣,更完衣后,让人用笔墨伺候王勃。他自己就坐在王勃前面。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阎公闻之,默默不言,自认为王勃确实有些才能;最后当王勃颂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满座大惊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阎公服之,拍手叫好,极欢而罢宴。

王勃纵然有才,但他像莲一样高洁,当时的社会容不得高洁之人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勃少年的那种放荡不羁,早已经被磨灭了。而留下的仅仅是“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孤寂与无奈。并不是官场不要他,而是因为他明白即使他成为所谓的“礼贤下士”,也不过是官场用来获利的一枚棋子罢了。他曾经故意在滕王阁诗中空了一句,阎大人让他填上,他说一字千金。难道他真的在乎这凡世的俗钱吗?他那只不过是把心中对官场的不满发泄于官员罢了。况且,若是别人,敢这样做么?也就是像王勃这样的不屈服于权威的人才敢如此吧?但当他真正填出这空的一句时,阎公感叹道:“此乃当世佳句,一字万金,不为贵也。况千金乎?此人乃当世奇才也!”长叹一声,予以其金,拂袖而去。后人观之,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遂无不感叹者也!

王勃骨子里有着一种淡泊与坚强,即使在自己最危及的时刻,他依然写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他仅仅才二十多岁,但对尘世的认知绝不次于那些华发已生的人。二十七岁时,他溺水而死,但已无憾。因为他写出了千古佳作《滕王阁序》,他把他的感悟与冥思留给了后人,他用佳作诠释了不朽!

滕王阁序王勃篇6

一、洒脱不羁之情韵美

王勃的《滕王阁序》之所以千年传颂而不朽,主要是其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美的情韵世界。罗宗强、郝世峰主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史》(上册)认为:“王勃骈文杰作,主要是序。这些序中,写宴游赠别之作,往往情思真挚,心胸开阔。”他们还着重分析了王勃骈文的代表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说“这序在唐人中是以绚丽典重著称的。绚丽而完全摆脱了六朝骈文的细巧,气势奔放;修辞考究而流畅自然。全文结构谨严而又时而流动,展开诗一般的境界”。

因私自藏匿、擅杀官奴曹达而获罪,在狱中候斩的王勃,年纪轻轻却经历了如此痛苦的人生煎熬,这对于他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他遇赦后官复旧职,却弃官而去,至洪州,作《滕王阁序》。由此可知,当时他的情绪是有些低落的,但我们从文中却看不出他低沉徘徊、舔舐伤口的情绪。面对如此美丽的胜景,作者依然生出豪情,尽管豪情是短暂的,欢乐也是暂时的。才情满腹的王勃是不可能长久地消沉的,“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才会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满怀!

二、色彩斑斓之景致美

王勃欲借景抒情,因为他年轻的心承载过多,在这“高朋满座”的筵席上,不正可以抒怀么?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斑斓,使得文章摇曳生姿。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山光水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后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作者写景还注意了时空的变化。“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视角自上而下。“山原旷”“川泽纡”“钟鸣鼎食”“青雀黄龙”,视线由远而近;同时,作者还写出了色彩的变化之美,描绘出了一个色彩斑斓、摇曳生姿的梦幻般的动人世界。

同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听觉进行联想,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出了一个有声的世界。实写虚写相互协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使人读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

滕王阁序王勃篇7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悲感的词作。淳祐七年(1247)春夏,吴潜居朝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等要职,七月遭受台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时其兄吴渊供职于南昌。此词应该为吴潜前往福州道经南昌时所作。

豫章为南昌旧名。滕王阁,唐初建于南昌城西,飞阁叠台,下瞰赣江,其临观之美,为江南第一。再加上有王勃《滕王阁序》的美传,益发使其辉光焕发。词客骚人“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多有吟咏,吴潜此作亦发兴乎此。

赏析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为南宋吴潜所作,是抒发人生悲感的词作。淳祐七年,吴潜遭受台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时其兄吴渊供职于南昌,此词应该为吴潜前往福州道经南昌滕王阁时所作。吴潜此作发兴于“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其写景的精要、生动、清畅,真实地抒写了一个失意政治家的人生悲感和忧愤。仅就抒情写怀而言,该词也是沉郁动人的。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起笔着题,“万里”用得极有气势,“吹”极为生动,写出了登临高阁时的兴致。这里引用了王勃的故事。传说他往南昌途中,水神曾助以神风,使他一夕行四百余里,民谚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个故事更表现了作者的兴致,还自然地将目前的登临与王勃当年联结了起来。“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槛外”写出了当时居高临下凭栏四望的感觉。楚山,指西山。楚江,指赣江。“云涨”、“涛作”,景象当时壮观,可以想见词人心潮的激荡。“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这是写登高远望时所看到的景象,征帆像行驶在树梢上,野鸟有时落在沙边。“有时”,二字极为传神。“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暮雨”说明其伫望之久。正当游目骋怀、沉入遐思时,雨雾扑帘而来,真是“珠帘暮卷西山雨”,与王勃当年所见情景如此相象,也不禁临风嗟叹了。

以上是写在滕王阁览景。景物写得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又处处映照着《滕王阁序》,融通了今古,拉长了视野。这段景物描写明显地浸染着作者的情绪,如“征帆木未”就包含着前途渺茫之感,而“暮雨掩空来”不无凄凉之意,“今犹昨”则蕴含着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并且引出下片的抒怀。

抒怀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秋烟紧”就是秋意见深。这秋意包括上片所写西风、暮雨,如果说登临楼阁时还给人以兴致,现在则给人以相反的刺激,让人更觉凄怆孤单了。“天正远”,道途茫茫,任所还远着呢。“正”字不堪。这都是眼前所感。

这样一个季节,这样一种环境,这样一番景致,作者那敏感的心怎能不受到触动呢?于是下面由近及远,回首往事。“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休休莫莫”,意思是说,算了、算了,显得不堪回首。这十年如果从嘉熙元年(1237)算起(正十年),他多次落职,最近的六年基本上是罢退乡居,仕途不顺,去年底刚复职,只半年又被谪迁。这十年如果是大约言之,那么十一年前他曾任职南昌(江西转运副使兼知隆兴府),算是旧地重游了。但是物是人非,这十年的心事,使人顿生沧桑之感。这一句感叹可能包括这两方面内容,真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怎能不感慨万千呢。“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他五十三岁,已入老境,流年似水,能有作为的岁月不多了。他焦虑,既由于自己有志难伸,也由于社稷颠危、国难深重。去年复职之后他连呈奏章,历数内忧外患种种情况,认为当务之急是整顿朝政,进君子退小人(《奏论君子小人进退》)。而言刚出,即被挤出朝廷,朝政可知矣。

滕王阁序王勃篇8

唐代文学家王勃,字子安,居初唐四杰之首。他的文章《滕王阁序》古今流传,享誉文坛。传说王勃在为滕王阁作序的时候,与中药豆豉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唐上元三年(676年)间,南昌都督阎某在重阳节为重修滕王阁而大宴宾客。这天,“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恰好路过洪州,也被邀请而来。席间,阎都督展宣纸备笔墨,请文人学士为滕王阁作序。年少气盛的王勃欣然命笔,一气呵成,阎都督不由为其拍案称绝。第二天,他又为王勃专门设宴。由于连日宴请,阎都督贪杯又感外邪,只觉得浑身发冷、无汗、骨节酸痛、咳喘不已、胸中烦闷、夜不能寐。后请来了十多位当时名医诊治,众医都主张以麻黄为君药。谁知这个阎都督对中医略知一二,认为麻黄太过峻利,不适合自己这个年老的人使用。医生们一筹莫展:不用麻黄,证候难解,药效不佳,这可怎么办呢?

正在这时,王勃前来告辞。他听说此事后,不觉想起几天前自己在河旁遇见一位老农用麻黄浓煎取汁用以浸泡大豆,再煮熟发酵,做成豆豉的情景。王勃见众医束手无策,便提出用麻黄汁浸泡过的豆豉代替麻黄当做主要药物来治疗阎都督的疾病,众名医听后讪笑,连阎都督都直摇头,认为当地土民小菜,怎么能当药呢?王勃劝阎都督不妨一试,况且豆豉为食物,无妨身体。于是阎都督连服三天,果真见效:汗出喘止,胸闷顿减,能安然入睡。几天后阎都督病痊愈。从此,豆豉不仅在南昌流传,而且行销大江南北,至今不衰。

豆豉,又名淡豆豉,是用豆科植物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我国烹调之中。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豆豉在我国自古入药,历代医书均有记载,处方名淡豆豉、香豆豉等。中医认为,豆豉味辛、甘、微苦,性寒,入肺、胃经,有解表除烦之功,适用于风寒、风热感冒,邪热郁于胸中之心胸烦闷、虚烦不眠等,且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日常大家常吃到的用豆豉作调料的菜肴大多偏咸、偏辣,因此,切不可为了多吃豆豉而过多地摄入盐分,以免影响健康。(广东 田栓磊)

滕王阁序王勃篇9

清代诗人尚有诗云:“自到江湖来,外人咨不休。倘非子安序,此阁成荒陬!”因为王勃,使一座阁楼千年不朽,也因为一座阁楼,让不得志的文人发了一回对命运的感慨。不知是滕王阁成就了王勃,还是王勃成就了滕王阁,总之,得之于生命血墨而成的《滕王阁序》,写出了气象万千、如梦如幻的唐代大景致,写出了初唐人的雍容放达和雄浑豪迈,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少年壮志和青春之歌,永远灿烂!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灿烂应从多个角度去涵泳体味:

1.色彩对比鲜明, 画面呈现立体

近景落霞是绚丽的、多重的,孤鹜是清淡的、单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鹜是自下而上的,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对照,相映成趣。背景远景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秋水长天,天水相接,浑然一体,远近、上下,立体式地展现出一幅深秋江天图。

2.点线面结合,极富层次性

孤鹜尽管不一定只有一只,但总之是不会太多的几点;落霞也只能是天边的一线或一小片(位于西天)而非满天;而秋水与长天却是地道的一个广阔的面了,由此,点线面巧妙结合,写景极富层次性。

3.视野开阔,意境雄浑

秋天的水与广阔的天空相接,“落霞”,视角由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秋水、广阔的天空、“落霞”“孤鹜”组成了一幅天地浑然一体的广袤而又深远的画面,意境雄浑,表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气度。

4.动静搭配,以动衬静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对举,画面鲜活和谐,美不胜收。

5.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王勃虽然年轻,但颇有才气,然而怀才不遇,辗转漂泊,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他。与“落霞”齐飞的那只“孤鹜”,与其说是一只孤鹜,不如说是王勃自身的写照,孤鹜寄寓了王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而从“落霞”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那种人生感慨。“落霞”“孤鹜” 齐飞也蕴含着天地间生机的涌动。鲜活、广袤而又深远的画面也写出了王勃的少年壮志和青春之歌。年轻气盛的诗人王勃登楼作赋,放眼川原,秋景澄澈,秋意深浓,仕途坎坷而雄心未泯的他目极八方,思接千里,忘却失意的苦楚,全身心融入江南秋景之中,思绪追逐着落霞孤鹜,淡入了秋水长天之中。如果王勃没有怡然明净的心灵,又如何写出这天然和谐的景色呢?

绚丽壮阔的深秋江天图中既寄寓着作者怀才不遇,辗转漂泊的孤独感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人生感慨,又寄寓着作者的少年壮志和青春之歌,以及登高望远的愉悦欢畅、乐观旷达的意蕴情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6.引人遐思,充满想象

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后者成了前者活动的背景,而前者则是后者中一个有情感、有意志的动点,令人想到有生和无生;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哪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渺渺,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7.炼字炼词,使用精工

通过“换字”比较的方法,领会其字词使用的精工。例如将此句中“落霞”换成“晚霞”,效果有什么不同呢?很明显,“落”具有飞动之感,写出了霞的气势。再看,有人说“孤鹜”为什么不是“群鹜”呢?“群鹜”意境有什么不同?我们读《滕王阁序》全文可以看出,此句应是王勃思想感情的一个高潮,登临形胜,躬逢盛饯,自然心境愉悦,激情满怀。然而王勃毕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千里眺望之时,自然驰骋想象,“望长安于日下”,于是想到了“关山难越”“无路请缨”,难免心生感慨,此句以下,王勃情绪急转直下,“兴尽悲来”,直至“穷且益坚”,慰勉自己。所以,着一“孤”字是切合作者这种心境的,流露出了王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并表现了自我悲伤的情怀。

滕王阁序王勃篇10

一、南昌水域资源概况

(一)数量丰富、类型多样

南昌市濒临鄱阳湖,傍赣江而建,水域面积达2204.37平方公里,占城市面积的27%,位居中国内陆“水城”前三。从南昌水域资源情况看,水域旅游可以包含很多类型:湿地旅游(包括湿地珍稀动物观赏);水库旅游;河流旅游;湖泊旅游。

(二)分布集中、特色鲜明

南昌市水网密布,赣江、抚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2011年9月,南昌市政府正式把南昌定位为具有“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特色的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

(三)水文化是南昌地域文化的主线和特色

南昌自古就因水而盛。南朝刘宋雷次宗《豫章记》记载,赣江古称豫章水,豫章城是因水而得名。水,增添南昌城的灵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对南昌的赞誉。尽管这一溢美之词被后人广泛引用,其原指已鲜有人知,但南昌城河湖滋养的灵隽和秀美,却是其它城市无与伦比的。《滕王阁序》中一句“舸舰迷津”勾勒了古南昌的水城风貌,被南昌的水迷住的还不止王勃一人,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南昌的水有过生动记载。

河,流淌着豫章故郡绵长的历史;湖,积淀着洪都新府丰厚的文化;水,是南昌城独具特色的天然个性。水文化是南昌地域文化的主线和特色

二、南昌水域资源产品定位分析

(一)观光旅游产品

依托青山湖、艾溪湖、象湖等景色秀丽、生态保护良好的自然资源开发湿地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到南昌欣赏美丽的湖泊风光,欣赏植物景观,感受生态环境。同时,南昌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水景观如,秋水广场喷泉、八一广场喷泉、赣江夜景等开发南昌夜晚的观光项目。另外,观光旅游产品与健身相结合,开展环湖马拉松、环湖徒步、环湖骑单车等旅游活动,让游客全面感受水都的魅力。

(二)度假旅游产品

目前江西旅游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多以观光游为主,休闲度假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南昌开发以水为主的度假旅游产品应采取“区域文化+地产开发+水体开发”模式,这种三层次立体开发的旅游产品使得南昌水旅游从单一产品形态向复合集约型旅游产品转变,南昌旅游也由中低端旅游向中高端旅游转变。因此,南昌应建设一批具有吸引力的复合型旅游景区,开发一批休闲度假类山水旅游产品。比如,象湖湿地公园景区在规划建设时,不仅凸显湖泊美景,还修建万寿宫传播道教文化,同时注重开发水上娱乐项目。

(三)专题旅游产品

“专题旅游”是通过深度挖掘南昌水旅游资源价值,整合资源优势,精心策划,专业经营的特色旅游产品。它有利于南昌水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够吸引旅游者多次来南昌消费,有利于培育忠实的旅游消费群体。

南昌依托瑶湖和周边体育设施设计“亲水运动”专题旅游产品。“亲水运动”将以瑶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为核心,积极适时开展国内外大型水上运动赛事,同时充分利用瑶湖高校城的体育设施和场地资源,以体育活动为主线,吸引旅游者特别是青少年旅游者参与高校龙舟、游泳、水上排球等小型水上赛事。“亲水运动”即水上赛事休闲专题旅游,使南昌成为汇聚运动员与旅游者互动的多功能国际亲水生态休闲基地。另外,南昌可以吸取天香园的成功经验,推广“湖泊湿地+候鸟栖息地”的模式,形成候鸟考察专项旅游产品。

三、旅游产品组合开发

根据南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资源特色,结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及行为特征,确保给旅游者提供深刻的、组合的水都旅游体验,南昌要完善以水系为纽带的城市游憩带,以生态河道、城市水道、湖泊湿地、城市湿地为主体的游憩线路,遵循“有线索、有理念、有布局、有层次”的水域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一)挖掘历史线索

南昌应突出和深挖象湖灌婴广场、赣江滕王阁、梅湖山人三大水域景观。灌婴是南昌首开筑城先河的汉代大将军。象湖灌婴广场依托象湖重现灌婴率水军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的壮观景象,象湖灌婴广场作为汉代历史的借鉴对象,需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滕王阁是初唐诗人王勃所写《滕王阁序》的建筑载体。千百年来,阁内因序传名,序以阁流芳。《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子,为南昌赣江凭添了几许诗意。赣江滕王阁在水域景观设计方面可以做简单、质朴的就地展示,主要制造一种意境;梅湖山人是以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朱耷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主轴,以梅湖生态为纽带构建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美景,在水域景观设计方面应突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幽然惬意的画境。

(二)“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理念

王勃在《滕王阁序》描写南昌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位于鄱阳湖畔的南昌城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南昌因水而建,因水而兴。鄱阳湖的富饶使南昌自古以来就是锺灵毓秀之地、文化礼仪之乡。因此,无论是从地理格局来看,还是从文化空间来观察,南昌当之无愧为“鄱湖明珠”。这一理念是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思想文化基础。鄱阳湖是举世瞩目的“珍禽王国”,作为“鄱湖明珠”的南昌应加大对候鸟的保护力度,在水域景观设计上突出其作为候鸟保护栖息地的功能。南昌天香园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开创了都市候鸟公园的先河,目前园区占地1150亩,园内湿地、湖泊、原始沼泽串通成片,野生候鸟群30余种。南昌除天香园外,象湖湿地、艾溪湖湿地、瑶湖湿地都可以打造成候鸟的优良栖息地。这种水域旅游产品开发实际上通过保护水域生态资源引凤入巢,还原水域的真正用途,同时也增添了旅游产品的内涵,南昌也将真正成为生态之都、候鸟之都、鄱湖明珠;“中国水都”旅游开发应就是秉承“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理念,综合运用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一个“水量充裕、水质优良、水系健康、水城交溶、水景相益、人水和谐”的“现代文明都市”。

(三)水域景观空间系统

南昌水域(风光)旅游景观的空间系统,应由三个布局层次的水域景观群落组成:最内层为青山湖风景区、象湖湿地公园、山人梅湖景区、天香园(候鸟公园)等重点景区的观光景区;第二层为瑶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的水上专题旅游产品和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最外层为南矶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体验产品;三大水域景观层层递进,互相辉映。

(四)突出重点,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