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16:58:02

创文作文

创文作文篇1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文明,那我们这个国家便不可称为文明的国家。我们常常看新闻,时而看到新闻里头提到,在外国的旅游景点,草坪植被,花园,公共场所 常常会用一些中文的标示语。这正是在提醒我们中国人要文明,我们中国人常常不把文明放在心上,因此,便会如此。看过这样的新闻,在我们的脑海里,是否会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的不文明?

中国现在正在创文,这就需要我们每个公民都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我们走在街道上,时时刻刻否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清洁工阿姨和清洁工叔叔在扫地。作为我们出游或上学,手中拿着的零食包装纸,所谓的塑料袋,就不应该乱扔。看到他们正在为我们的社会大清洁,我们应该将手中的垃圾和零食包装纸丢进垃圾桶了。

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代表着我们城市的文明,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无比的重要的。除此之外,我们常常在路上会看到路边增加了许许多多的植被,还有许许多多垃圾桶,各边的树木进行了修剪,树枝上挂起来美丽的灯。这就是创文的结果,让我们的城市变得那么的美丽,那么的丰富。我们常常走在马路上,也会看到有许多的警察叔叔和警察阿姨在管着交通。这也是创文所做出的结果。创文,是一件十分值得推崇的事。作为我们这些公民,也应当参与其中。

创文作文篇2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生机勃勃写作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作文的写法.。

现在颁布试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写创新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重头戏。

要进行创新作文,生活和阅读———创新的沃土。

要丰富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使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其创新写作的摸索,让他们去充分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创新写作的材料。诚然,教师也应该充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其动口、动脑、动手,纷繁多彩的生活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教师要教给学生筛选素材,及时捕捉灵感的方法,使学生创新作文的土壤越积越肥沃。同时,还应转变纯语文教学观和为写而读的功利化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外名著、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精华,达到“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的效果。

二、、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

创新作文要求求真和想像并存。求真,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情感体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想像。”如果学生能够做到神思互动,文思泉涌,浮想联翩,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会让人耳目一新的。

1、求真和想象———创新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建设中,首先要更新观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也是生活的一种实际本领。而不是为了应试;要培养学生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信息的能力,包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认真写作、反复修改的习惯等。”创新作文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让学生写自己的话,不油滑、不轻浮、不虚无,释放出充满热情、饱含生命的蓬勃张力,这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2、仿写到创写———创新的途径。

仿写就是对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进行模拟训练。要多仿形式少仿内容,力求仿中有创,创中有新。学生可仿课文,因为课文都是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可仿课外文章。如读过童话,让学生仿写,这是一种从仿到创的过程。再让学生自选素材另写童话,这则是深层次的创新。

3、我笔写我口———创新的秘诀。

创新作文的一个秘诀是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创新作文应还学生作文的自。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如学生可选择喜欢的话题,可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想像等。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创新。

三、“新”——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新”——鲜活的作文流程。

真诚感受生活,充实源头活水,作文就是这个理。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去感受生活,教会学生认真过好每一天,注意身边那些看起来细小琐碎的事情。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命力。

我们发现历年高考凡是满分作文,一般说来都有它过人之处的“新”奇。翻一翻近几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这些文章写作总在力求凸现一个“新”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新”起来呢?

1、题目要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常规做法是教师命题,写“我的老师”、“校园一角”、“桥”等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学生写烦了,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练好笔的目的。有时候老师也想到了要变个花样,出点有新意的有特色的题目,可一旦题目“新”起来,学生就无从下笔了。更多的时候,则是老师们难以命出一个有新意的题目来。那么创新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命题权还给学生,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根据自己对众多创新类作文的借鉴,拟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来。

2、“视角”要新。有一个全新的题目,仅仅是创新作文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要确定写作的新视角。从哪里入手,怎样围绕话题立意,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像2001年围绕“诚信”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赤兔之死》,2002年围绕“心灵的选择”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老张算命记》,就从拟题到行文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指导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就要切实要求他们善于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诸方面的瞬间感受,深入挖掘。

3、语言要新。近几年的满分作文都在语言上占据了先天优势。有的靠风趣幽默取胜,有的靠清新明丽夺魁,有的靠婉曲动人得宠,……总之,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无疑是成功的关键。缘于此情,语文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借鉴和模仿,修改锤炼,努力打造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创文作文篇3

一、充实内容,强化服务,提高水平,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各级文化部门要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化活动、文化设施都要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服务,在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和提升服务上下功夫,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围绕中心工作,繁荣文艺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今年的文艺创作要重点围绕以下几项要求:一是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建城2222周年、中国奥运年等重大主题,创作一批反映我市改革开放成果的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二是为承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做准备。现在离2010年举办九艺节仅有2年多时间,必须及早启动筹备工作,加快文艺创作,以当好东道主、全面展示我市文艺创作成果为目标,创作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艺精品。三是为发展我市旅游剧场服务。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和我局正在研究制定旅游剧场发展计划,以公务会议、商务活动、旅游观光和广大市民为服务对象,逐步推出一批定时、定点、定剧(节)目的旅游演出。四要为*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提供优质产品。各专业艺术团体都要积极探索项目制、制作人制、签约制等有效途径,排演更多面向市场、面向观众、能够常演不衰的剧目。

(二)科学规划布局,加强协调管理,全面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基础。创新文化设施建设机制,充分利用市文化设施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设施建设绿色通道、项目代建制等途径,加强协调,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各项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对*歌剧院、*新图书馆、*文化中心(太古汇)等代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协调落实使用功能,并及早研究制定管理方案。二是做好南越王博物馆整治工程、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南越王宫博物馆、*话剧团13号剧院、永汉电影院的筹建工作,加快推进立项、报建手续,早日启动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沙河顶艺术苑、蓓蕾剧院、市群众艺术馆海珠分馆、东山剧院等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四是完成从化图书馆、增城图书馆、花都区文化艺术中心、荔湾区文化大楼、八和会馆二期工程、白云区博物馆、黄埔文化中心、*海事博物馆、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各区(县级市)文化设施。五是继续加强街(镇)文化站、村(居委会)文化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新建街、镇必须加快建立文化站。逐步将农村社区的祠堂、小区会所纳入文化阵地建设范畴,扩大公共文化阵地的覆盖面。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向群众开放,并充实服务项目和内容。

(三)面向基层群众,工作重心下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全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一是坚持开展“四进”社区和文化下乡活动,市群艺馆、各区(县级市)文化馆每年要免费为群众演出、举办各类活动总量在80场(个)和50场(个)以上,市属各专业艺术院团每年要为基层群众送演出100场以上。二是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重点抓好“岭南重大历史题材群众文化创作工程”,为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办好*民俗文化节、“都市热浪”群众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公益文化春风行、农村文化欢乐节、*水乡文化节、岭南书画艺术节、*乞巧文化节、香雪荔枝文化节、王诞民俗文化节、羊城之夏、羊城学堂、*文化讲坛等一批示范性文化品牌活动。三是创新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方式,采取图书馆分馆、流通服务点、数字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形式,不断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迎接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工作。四是全面开展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继续实施电影“2131”工程。

(四)保护文化遗产,科学利用资源,不断扩大*历史文化的影响面和辐射力。一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预防与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完成我市近现代工业、仓库码头等遗址保护方案和控制性规划,完善小洲村、黄埔古村、横沙书香街等保护和利用控制规划,完成粤一师、平和大押、南汉二陵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并实施首期保护工程,编制虎门炮台总体保护规划。紧抓“中调”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恩宁路骑楼街区的改造与保护。公布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保护工作。二是推进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按照全国的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并努力探索有效的文物保护模式。做好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资料整理工作,加快*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和机制,落实传承保护措施和传承人保护计划,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四是不断提升博物馆展示服务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坚持送展览工程,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建设。让更多的市民共享博物馆的文化成果。推出一批精品展览,争取在学术水平、展示艺术、表现手法、服务手段上力求有新的突破。继续支持和指导各行业博物馆工作,推进行业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要疏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渠道,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文化领域。

二、加强监管,营造环境,打造品牌,搭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平台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更加宽广的视野,在规范市场、政策服务、业务指导、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依法加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构建繁荣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坚持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市场繁荣。着重加大网吧监管力度,对全市已审批的网吧进行清理、核查,协调市有关部门,将网吧监管落到实处,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依法做好音像制品、电影、娱乐场所、演出等行政审批、审核和备案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配合做好“正版音像进社区工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坚持疏堵并重的原则,引导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市场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发挥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有效途径,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责任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主动与有关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并发挥文化娱乐业协会在市场管理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服务指导,完善产业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多元投资机制,在市场准入的范围内,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开发。加强行业信息服务和引导,对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监控,重大政策调整实行公示制度,为包括民营在内各种所有制的文化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吸纳和打造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产业聚集带,积极扶持和引导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我市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我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继续办好*国际艺术博览会、羊城国际粤剧节、*民俗文化节等重要文化活动,着手筹备世界合唱锦标赛,扩大*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影响。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施“一区一品”战略,横向联合,上下联动,争创文化品牌。如荔湾区的粤剧文化、西关文化,海珠区的岭南画派、“粤商”文化,黄埔区的以南海神庙为依托的民俗文化,越秀区、白云区、增城市等地的广场文化,番禺区的动漫和星海文化,萝岗区的香雪文化,南沙区的水乡文化等。要珍惜老行业、老字号的文化资源,通过注入新的内涵、借助新的手段,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产业。要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注重与商贸、旅游等资源的整合,注重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和参与文化品牌建设。

(四)创新合作形式,开拓境外市场,积极有效地推进我市“文化走出去工程”。我们要拓宽视野,放眼世界,努力探索、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和力量,积极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培育对外文化交流中介机构和文化经纪人,借助他们的渠道把我市文化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国的主流社会,从以形象展示为主向产品和产业输出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形象推介的双重目的。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扩大商业性展演和文化产品销售,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相符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的文化新体制、新机制。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整合我市的艺术资源,启动文艺院团投入机制、用人机制改革,创新艺术创作的管理机制。按先易后难、分批下放的原则,将部分文物保护单位下放到区管理。二是继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资改革、公开招聘等工作,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利于事业长远发展、利于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微观运行机制。

(二)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和渗透,逐步实现文化管理数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文化服务信息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和文化建设的成果。一是推进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行政审批系统和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系统。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手段,建立文化市场信息化监管体系,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改进管理方式。二是推进局机关政务网建设。加快建立政务网,将文化政策法规、各方面政务信息、文化许可过程和结果在网上向社会公布,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市民方面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加强文化信息数字化建设和利用,进入各级文化馆、文化站等阵地。四推进*文化信息网建设。完善网站管理机制,整合全市文化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网站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市文化信息门户大网,成为我市文化宣传和信息服务的重要阵地。五是建立文化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开辟文化市场信息平台、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电影和演出和文物数字库建设,提供更多更快捷的网络文化服务。

创文作文篇4

一、基本情况:

浦北县文联成立于1984年8月。属党群战线的人民团体。1984年12月至2008年,邓传瑶、黄家玲、容锐、龚章贵先后为县文联主席,黄家玲、肖祥彰、谢凤芹、韦志远先后为副主席;2009年,人员编制为 3 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人,设文学、诗联、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电视、摄影、戏曲等10大协会,会员398人(部级会员9人、省级会员48人、市级会员39人、县级会员302人。),其中:文学协会会员83 人。

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浦北文学创作工作。

浦北县文联认真树立文学创作工作成效见不见,领导重视是关键的意识,从而赢得了县四家班子对文学创作工作的重视,并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文学创作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工作中,县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亲自协调把县文联的《浦北文学》、《蕉香》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报刊的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且落到实处,县主要领导还亲自批示要求县人大、财政局帮助解决经费问题,县财政局及时把经费按时划拨到县文联和县诗词学会的账户,从而为县文学创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县文联的文学创作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由于经费落实,自2009年以来,县文联及时恢复出版了《浦北文学》共四期。二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县文联自身的努力下,县文联的办公条件由三旧变三新。一是2009年4月22日县文联已经搬到文化馆新楼二楼办公;二是办公室添置了新办公台、椅、电话、文件柜、沙发、安装了空调,争取自治区文联的重视,增添了价值近万元的照相机、传真机和扫描仪;三是县文联的事业经费、办公经费现在已经增加到30000多元。2009年1至6月份,县文联三人每人都配备了一台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从而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旧面貌,实现了办公设施由三旧变三新。2009年3月9日,《广西文艺界》还报道了《浦北县四家班子领导重视县文联工作落到实处》的消息。

同时,200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每年表彰浦北县十个有影响的文艺家、十件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十个有影响的文艺活动等“三个十”活动的文件由有关部门具体执行,并且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设立浦北县人民政府文艺奖励基金和专项奖励的文件通知 。目前,县文联的文艺刊物《浦北文学》、《蕉香》报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刊经费都列入了财政预算。自2009年以来,县文学创作阵地的“两报一刊”( 《蕉香》报、《浦北诗词报》、《浦北文学》)都实现了财政拨款创办。

三、文学创作情况:

1999年至2009年 ,县文联发挥文学协会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文学各种培训班 18期,培训学员2876人次, 1999年至2009年,全县共创作文艺作品1.85万件。其中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08万件,获奖700件;累计出版《蕉香》报66期,《浦北文学》4期,出版《浦北诗词报》47期。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共创作文艺作品11800多件,在县以上发表6300多件,获市以上的奖励250多件。2005年,韦志远被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等12个单位评为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2009年4月,黄家玲、卢炼的作品分别获钦州市2008年度一、二等文学奖。林巧云被评为钦州文学优秀会员。2005--2009年,县文联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30多次系列文学创作活动。如:兴业县文艺采风、融安、融水县文艺采风、“浦北文人看浦北”等大型采风活动6次,组织举办“白求恩杯”征文、庆祝恢复建县40周年征文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征文、税收与发展征文等活动8次。2008年参加市文艺评奖,县文联获组织奖。

1、文学创作情况:

1999--2009年,共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有238位作者在市以上的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 1999--2009年,丁泽、林巧云、钟剑俏、韦锦雄、刘德光、杨荣、黄家玲、陆凤杰、韦志远、冯基南等10人出版个人作品集。特别是杨 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出版后县人事局奖励5000元给他,《广西日报》作了报道。刘德光出版《壮士泪》、《权柄》、《极乐园》、《苍天有眼》、《地狱之门》、《穿越死亡》、《马君武全传》等七部长篇小说《并且在《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等刊物上连载。《刘永福》、《千古传奇苏三娘》等两部长篇小说在《钦州日报》上连载。《权柄》获市“三娘湾”杯文学三等奖。100万字的长篇小说《魔鬼密码》在《逐浪小说网》上发表;中篇小说《铁血男儿》、《天道》在《娄山文学》上发表。浦北籍的作家谢凤芹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轮回》,中篇小说《为官一任》、《官事》、《播种》、《守望》等作品在《广西文学》等上发表,她的小说作品《婚姻黑子》研讨会在钦州学院报告厅举行。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致贺词,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广西写作协会、广西文学杂志社、钦州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共2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林辉的中篇小说《海城之恋》在《浦北报》上连载;陆凤杰出版长篇小说《汗血牛》;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在《钦州文艺》上出版个人专集;黄家玲在市以上36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87万余字,出版诗集《海笋》、《笔的神话》;22次获市以上文学奖,其中诗集《笔的神话》获中国文艺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作品展览金鼎奖。他先后主编过《蕉香》文学双月刊、《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浦北卷》、《浦北县文史资料》、《浦北文化报》、《浦北县文化志》等,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忆是金》,诗歌《护珠棚》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韦志远的作品和传略已在《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中华诗词年鉴》、《中国作家精品文库》、《广西文艺报》、《广西文化报》、《华夏脊梁》等800多种省级以上的书刊网站上发表。并撰著有13部诗文集8500多首(篇、集)共600万字,主编50多万字的《浦北县军事志》。他的报告文学《金晖红盾耀中华》、《浦北今朝》等和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等以及新诗分别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评为金奖和银奖,翁德生的散文诗歌也多次获全国奖。韦志远、黄家铃、丁艺分别被评为钦州市德艺双馨和优秀文艺家,韦志远、刘德光被评为钦州市优秀文艺创作员;杨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再版发行。韦晓琴的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等10多次在《广西日报》上发表。利远艺的中篇小说《独弦琴》在《小说阅读网》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南宁之行》、《硕果采金秋》,诗《甲子回头看东方》、《故乡月亮今又圆》、《三娘湾畔耀明珠》、《 灵城赞》、《父亲那年是英模》等在《中国作家网》、《中国》等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文学作品《龙女大塘鱼》、《文武清官林苑生》、《北部湾赋》、《桂北行吟》等40多篇文学作品在《甘肃作家网》、《中国名家网》、《中国国际文艺家网》、《中华辞赋网》、《中国焦点网》、《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网》、《广西名家网》、《广西文联网》、《中国》等文艺网站肯报刊上发表。黄镜天的散文在《当代广西》等报刊上发表,张淦侑的散文在《广西文艺界》、《中国青年作家网》等书刊网站上发表,钟剑俏等人的作品在《广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同时,县文联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文学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特别是浦北中学文学社创办《好望角》、白石水中学创办《通天诗联》、寨圩中学创办《归德诗联》、浦北二中创办《世纪之星》、一职校创办《大地》、乐民中学创办《凤池》等文学刊物,并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和培养了大批的青少年文艺人才,2007年,县教育局、县文联组织选送的学生作文参加中国—东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有三人获一等奖。

2、诗联文学创作情况:

1997年,浦北县诗词学会在县城召开会员代表会选举正副会长和理事。自成立以来,历经了四届会长。第一届会长为邓传瑶;第二届会长为韦善通;第三届会长为邓锡华;第四届会长为黄佳祖。学会自成立以来,一是共出版《浦北诗词报》37期;发展会员127人;出版诗集《越州儿女颂回归》、《五皇山诗文集》等。邓传瑶、韦善通、丁艺、叶逢荣、翁德生、黄佳祖等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韦志远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邓传瑶、韦善通、丁艺、米世楷、黄佳祖等的作品在《中华诗词》、《诗刊》上发表,卢炼、翁积新、李世刚、张军南、韦志远、梁章成、温远权、黄伟舫等50多位诗词作者120多首作品在《八桂诗词》、《广州诗词》、《诗词之友》等诗刊上发表,刘秀运的诗在《广西人大》、《钦州日报》上发表。二是黄佳祖、陈世儒、范韦的春联参加广西春联2008年1月大赛分别获金、银、铜奖。三是韦志远的诗《正义长存万古松》2006年1月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生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春联12首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金猴杯”春联大赛优秀奖。韦志远《劝学》一诗获贵州省作协举办的首届“先觉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诗词创作获“庆共和国60周年贺‘南瓷’科学发展”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对联获广东岭南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联大赛二等奖,他创作800多首诗在《中华辞赋网》、《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诗词作品入选《中华诗词年鉴》,对联12首入选《中国楹联年鉴》(2007——2009) 。四是翁德生的诗文入编一百多部部级出版的文集;部分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陈列展出。被授予“世纪文坛之星”银星奖杯及“华夏散文优秀作家”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乡土文学奖”国家一级文学奖章,首届“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牡丹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现代诗歌组一等奖,“秦皇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中华颂”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等。五是2008年韦志远的诗词21首在《钦州日报》上发表。六是王辑敬出版个人诗集7集。七是邓传瑶的词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华夏诗词大赛三等奖。八是县文联、县诗词学会举办公猪脊对联征集和公猪脊诗词对联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32人获优秀奖。

3、电影电视文学创作情况:

浦北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是钦州市的一大特点,并填补了钦州市影视剧文学创作的一大空白。1999--2009年,县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在李英敏出版《南岛风云》影视剧本集和拍摄电影《十天》、《南岛风云》及龚知敏出版电视剧本集、庞彩华的电视剧《蕉乡风云》在《蕉香》报、《电视文学》发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一是韦志远创作的100集《导游小姐》系列电视和谐喜剧其中一集《万树摇钱诗正浓》在《五彩八桂》上发表;31集电视文学和谐喜剧《蕉乡浦北舞诗龙》在《钦州文艺》、《天水作家网》、《三月原创文学社区》、《红豆社区》、《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古安潮》在《蕉香》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国际剧本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送广西军区专家评审而得到好评,在由中国散文学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等举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上已经通过二审。并且获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的资格,并且应邀出席了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笔会。电影剧本《古安潮》经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鲁东青审阅认为已到达拍摄水平,23集电视连续剧《冯敏昌》在《三月原创文学社区》、《天水作家网》、《中国诗赋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除夕》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等上发表;30集电视连续剧本《海南农垦情》在《中国作家网》、《天水作家网》等上发表;小品剧本《虎年大吉》在《中国国际剧本网》、《甘肃作家港》、《中国作家网》、《小品剧本网》等上发表,电视、电影文学剧本《退伍之后》、《屏梦书香》、《越州王》、《青龙望月》等正在创作中;二是刘德光的电视剧本《马君武传》已达成投资意向 。

4、文学理论创作情况:

1999--2009年,浦北县的文学理论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一是邓传瑶的论文《李英敏小说成功原因初探》被收入《李英敏和他的文学创作》一书中,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二是韦志远的《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浦北县文联的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创新?》、《银勾铁划灵霄殿,瘦骨梅枝老辣功》、《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及对策》、《论越州文化》等18篇论文获全国特、一等奖和国际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论文《试论毛泽东的诗词书法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在《中国作家网》、《甘肃文艺》、《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论文《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8年11月2日论文《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获由决策者杂志社举办的征文大赛特等奖;2008年11月28日论文《浦北县文联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2008年11月28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围绕县域经济和三农开展活动,为加快文联步伐而努力创佳绩》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三是翁德生的学术论文《李贺诗中的“鬼”“月”意象》载入《当代专家学者优秀论文集》。四是原县文化局长黄海的论文《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促进浦北新农村文化建设》在《钦州日报》上发表。五是黄镜天的论文《关于发展浦北文化事业的新思考》、《报告文学其实挺兴盛》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

5、文学报刊创办情况:

《蕉香报》为中共浦北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的文学报。1984年创刊。四开四版,内部赠阅,不定期出版。1991年-1993年,主编黄家玲,1994年-1997年6月主编为肖祥彰,1997年7月-2002年12月主编为容锐,2002年12月-2003年3月主编为韦志远,2003年3月-2008年4月主编为龚章贵,2008年5月主编为韦志远。该刊设有《红蕾》、《杏树》、《拾翠》、《校园新苗》、《文学界动态》《文艺评论》、《民间文学》、《地情风物》等栏目。1999-2009年,累计共出版《蕉香报》26期。其中65期为彩版。刊载各种文学作品共1880多件,总发行 26000多份。

创文作文篇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6CZW01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9-0332)

[作者简介] 罗宗宇(1968—),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要] 沈从文的创作与傩文化关系密切,在多方面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傩祭仪式和傩戏是沈从文创作表现的重要内容。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表现为塑造神巫形象、写信仰傩神的俗民、给人物取有“傩”字的姓名以及采用与傩相关的语汇写人物。沈从文创作的情节设置、神秘风格与小说的尚“三”特征也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傩文化; 傩祭仪式; 傩戏;沈从文; 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5—0088—04

傩是源于远古的一种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祭祀性巫术活动。傩文化是与傩相关的诸种文化事项的总称。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习俗的原因,湘西的傩文化发达。作为湘西的儿子,沈从文从小对傩文化耳濡目染,他的创作与傩文化关系密切,在多方面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

傩祭仪式是请傩酬傩的祭祀仪式,也是傩文化最原始的表现形态。湘西苗族崇拜傩神,常常用傩祭仪式许愿酬傩,“苗人的酬傩,……他们以洪水故事中的兄妹二人为傩神,称之为傩公傩母。凡遇人口不安,六畜不旺,五谷不丰,财运不佳,瘟疫盛行,以及其他灾厄、口角或见了怪异现象等等;经巫师卜知触犯了傩神,就要许愿酬傩。此外,如没有子女的要求子,也只要求傩神;家中终年平安无事,也以为是傩神之赐;都要许愿酬傩。”[1](P126-127)湘西苗族学者石启贵也指出:“俗谓圣公为傩公,圣母为傩娘,故有傩神之名称也。此神根始,出于桃源,在湘西边县,占最强大之势力,不仅苗人信奉已深,而文明汉族亦已深信崇奉也。”[2](P428-429) 沈从文记录他“年幼时对湘西的‘傩’的印象”[3](P180),傩祭仪式在其创作中多有表现。在1926年5月6日《晨报副刊·诗镌》第6号发表的诗歌《还愿》中,沈从文最早描述湘西苗民傩祭仪式的狂欢场景:“锣鼓喧阗苗子老庚酬傩神,代帕阿花衣花裙正年青:舞若凌风一对微微翘,唱罢苗歌背人独自微微笑。傩公傩母座前唢呐呜呜哭,在座百人举箸一吃两肥猪。师傅白头红衣绿帽刺公牛,大缸小缸舀来舀去包谷酒。”[4](P13)随后,他在《神巫之爱》、《阿黑小史》、《凤子》和《哨兵》等小说中都对傩祭仪式有表现,小说叙事基本上采用一种人类学民族志的笔法,如《神巫之爱》第2章对“还傩愿”场景的描述:

松明,火把,大牛油烛,依秩序一一燃点起来,照得全坪通明如白昼。那个野猪皮鼓,在五羊手中一个皮捶重击下,蓬蓬作响声闻远近时,神巫戎装披挂上了场。

他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朱绘龙虎黄纸符。手执铜刀和镂银牛角。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还用呜咽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 他双脚不鞋不袜,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钢犁。那健全的脚,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旋折的姿式,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子倾倒。那在鼓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精灵所在。[5](P377)

小说《凤子》开头介绍凤凰“年末则居民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巫者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铜刀,踊跃歌舞娱神。”[6](P107)在结尾“神之再现”一章则详细叙述了谢土还愿的傩事活动。从傩事活动前众人忙碌准备的情景到活动中巫师请神、迎神、献牲、奠酒、上表的法事活动,以及众人娱神、送神的场面,作者用近三页的笔墨还原了傩祭仪式。[6](P159-162)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年第5期罗宗宇,翟翊翔:傩文化与沈从文的创作

沈从文的一些散文也注意表现傩祭仪式,如《我所生长的地方》写“岁暮年末居民便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苗巫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铜刀,踊跃歌舞娱神。”[7](P245)《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表现凤凰的“还傩愿”:“岁暮年末,居民还愿的,多预先看定日子,邀请当地著名苗巫,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杀猪宰羊,捶大鼓如雷鸣,主事苗巫即穿鲜红如血缎子袍服,吹镂银牛角,舞铜刀、法器、锦拂,踊跃鼓舞娱神。每堂法事都含有一点法术表演,且于法事间隔中,进行人神同乐的戏剧。”[8](P290)

傩戏是一种利用歌舞形式进行驱鬼酬神的宗教祭祀活动,是在傩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是傩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表现形态。湘西傩祭“至晚,演傩戏,鸣锣击鼓,戴纸面具。”[9](P154)沈从文对傩戏有深厚的感情。早在1926年,他就明确表示要将湘西傩戏介绍出来:“把我们那地方比歌谣要有趣味的十月间还傩愿时酬神的喜剧介绍到外面来”[10](P20)。在1930年代末,他认为:“如用凤凰县苗巫主持的大傩酬神仪式作根据,加以研究比较,必尚有好些事可以由今会古。”[11](P327)1982年,80岁的沈从文回到凤凰听傩戏,不但泪流满面,而且动情地称其为真正的“楚声”。[12](P254-255)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对傩戏有具体介绍,如“这种酬神戏与普通情形完全不同,一切由苗巫作主体,各扮着乡下人,跟随苗籍巫师身后,在神前院落中演唱。或相互问答,或共同合唱,一种古典的方式。……戏多就本地风光取材,诙谐与讽刺,多健康而快乐,有希腊《拟曲》趣味。不用弦索,不用唢呐,惟用小锣小鼓,尾声必需大家合唱,观众也可合唱。尾声照例用‘些’字,或‘禾和些’字,借此可知《楚辞》中《招魂》末字的用处。戏唱到午夜后,天寒土冻,锣鼓凄清,小孩子多已就神坛前盹睡,神巫便令执事人重燃大蜡,添换供物,神巫也换穿朱红绣花缎袍,手拿铜剑锦拂,捶大鼓如雷鸣,吭声高唱,独舞娱神,兴奋观众。”[13](P374)在《湘西·凤凰》中也记载:“男巫用广大的戏剧场面,在一年将尽的十冬腊月,杀猪宰羊,击鼓鸣锣,来作人神和乐的工作,集收人民的宗教情绪和浪漫情绪。”[14](P401)

傩文化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在多方面展开。一是塑造了神巫这一特殊形象。巫师是傩事活动的主持者,他起着沟通神与人的作用。小说《神巫之爱》就塑造了一个受广大女性喜欢但用情专一的美丽神巫形象。小说以神巫之爱为叙事中心,写神巫是花帕族年青女人之所爱,她们都希望神巫爱自己,“花帕族的女人,在恋爱上的野心等于白脸族男子打仗的勇敢,所以每次闻神巫来此作傩,总有不少的人在寨外来迎接这美丽骄傲如狮子的神巫。”[5](P369)但神巫不为众女子所动,坚持做傩仪,唱神歌,做法事,“神巫上场,换长袍为短背心,鼓声蓬蓬打了一阵,继着是大铜锣铛铛的响起来,神巫吹角,角声上达天庭,一切情形复转热闹,正做着无涯好梦的人全惊醒了。”[5](P381)当一白衣女孩来到神巫面前跪下、对神巫美目流盼却不言语时,“这神巫有点迷乱,有点摇动了”[5](P385),他钟情于此女子,在傩仪后勇敢地用歌声和行动寻找爱去了。小说罕见地塑造了一个亦人亦神、美丽多情的神巫形象。《阿黑小史》也有一个为阿黑打鬼治病,“把红缎子法衣穿好,拿了宝刀和鸡子吹着牛角,口中又时时刻刻念咒”的神巫形象。[15](P249)二是写信仰傩神的俗民。俗民是一定民俗文化中的民众,在湘西傩文化场域中,民众认为傩神有祈福攘灾的功用,因此傩神信仰与崇拜是俗民的重要精神观念和心理。美国人类学者保罗·本尼迪克特曾从汉藏语系的某些词汇来挖掘“傩”字的起源,认为它是从有关“病”的词汇的词根变迁而来,后变为“驱逐病魔仪式”的名称。[16](P280-281)《阿黑小史》在“病”这一章中,写的正是阿黑及其父亲信仰傩神能驱逐疾疫的观念。阿黑生病,不问原因,就请巫师用傩仪来捉鬼治病。[15](P243)《山鬼》中的癫子失踪,他的娘“为了癫子的平安,曾在傩神面前许了一匹猪,约在年底了愿心;又许土地夫妇一只鸡,如今是应当杀鸡供土地的时候了。”[17](P339)在《边城》中,翠翠得知王团总的女儿加入爱情竞争、感觉柔弱无助时,她就在船上轻轻的哼着巫师迎神的歌,以求傩神保佑自己“会找她心中欢喜的情人”。[18](P96)三是沈从文喜欢给笔下人物取带“傩”字的姓名,这是他在傩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小说人物命名思维。如《阿丽思中国游记》中的男主人公为约翰·傩喜先生,在中西混搭中突出了“傩喜”之名,意味着“还一次愿为傩神所喜而赐”。[19](P37)《边城》中的二佬取名为傩送,意即傩神送来的,从中还见出人物命运的安排,“在取名问题上沈从文实际上作了解释:顺顺无意识地偏爱小儿子,因为当地人认为傩神要比汉人的‘天’更加灵验。天保的夭折也与此相应。”[3](P148)《月下小景》的主人公傩佑,实为“傩神保佑” 之意。此外,《一个妇人的日记》中的男主人公取名为傩傩,《喽啰》中的主要人物为三傩四傩兄弟,《爹爹》中的外科医生吴成杰被人们喊作傩寿,《湘行散记·老伴》中的年轻伙伴叫“傩右”,《屠桌边》中的妇女叫老傩嫂子,《山鬼》中有人叫“傩巴”等,无一不是取“傩”字来命名人物的。最后则是用与傩相关的语汇来写人物。如《三三》写有人“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来吹唢呐[20](P12),《羊羔》中的把总用凤凰县城歇后语“小傩妈看戏,依不得那么多”来表明对有的事不必那么认真对待。[21](P35)拟狂言剧《鸭子》中的葛喜发说自己“一提到霄神就心虚”等,[22](P46)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傩文化色彩。

傩文化还影响到了沈从文创作的情节设置、神秘风格与尚“三”特征。1926年,沈从文创作了独幕笑剧《霄神》。霄神是湘西汉族傩戏诸神之一,原意为凌霄天神,乡民们也用同音字称其为“小神”。剧本的情节是周必富(舅舅)在家中神像前以傩的形式向霄神还愿,希望霄神显灵、赐宝物给自己以遁身。恰在此时,他的外甥因输光了钱,来舅舅家吃饭,外甥见舅舅在埋头求霄神保佑,于是偷偷溜进屋假装为霄神显灵,骗舅舅的酒食供品最终被发现。关于《霄神》的戏剧情节设计,金介甫曾指出:“设计的戏剧情节……很可能是来自湘西的傩戏。”[23](P203)沈从文自己后来在解释《霄神》的创作时也认同这一点,“故事则出于本乡本土。春秋时孔子说的‘傩’,在我国解放前,还完完整整保留在我家乡中。主持‘傩’事的照例属于在当地极有威信的苗巫。”[24](P413-414)小说《神巫之爱》的情节也借助傩祭仪式展开,神巫来到云石镇主持傩祭仪式,得到当地女子们的的欢喜和爱慕,在“请神酬神送神” 的傩祭仪式上,一白衣女孩让他钟情,仪式完成后,神巫开始了爱的追寻。《山鬼》的情节设计也有傩文化的因素,“代狗王”发癫,巫师在寻找其发癫原因时认为是他“得罪了霄神,当神洒过尿,骂过神的娘,神一发气人就变癫了”[17](P342),因此要按照习惯借助傩神的攘解来治癫。另外,小说《边城》的情节模式实际上是翠翠要追求者为自己唱歌的“难题”婚姻模式,其情节原型可能是苗族洪水神话故事中兄妹(即后来傩神崇拜中的傩公傩母)成亲的难题婚姻演绎。

沈从文创作的神秘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傩文化相关。傩神信仰是一种鬼神信仰,有充满离奇怪诞的预兆禁忌以及五花八门的占卜、咒语等。傩仪作为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巫术祭祀活动,具有神秘性。以傩为表现内容的叙事就自然成为了含魅叙事,《凤子》、《神巫之爱》和《边城》等小说表现傩文化事象于是造成了叙事的神秘,[25]特别是《神巫之爱》“晚上的事”一节中那杂沓纷扬的声音,诸如号角声、令牌声、刀剑声、锣鼓声等“傩坛巫音” 给人以闪烁不定的神秘感,并不是一种音乐声,而是一种阴阳交感的信号,“那在鼓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精灵所在”[5](P377),“不仅能通神,而且能驱邪唤善、招风请雨,具有十分奇特的、不可思议的作用”[26](P81-82),所谓“牛角之声震天地,令牌一响鬼神惊”,让小说叙事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我所生长的地方》中“还傩愿”那肃穆的祭祀,威严的仪式加上宗教意境氛围,同样让叙事走向神秘。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具有尚“三”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人物设置、氛围营造、情节安排等方面。[27](P134-137)如小说《三三》中的女孩取名为“三三”,《长河》中男子取名“三黑子”及《虎雏》中的人物“三多”等。《静》中数字“三”给人以神秘的联想。《菜园》中充满恐怖的“白”色,也遍布不祥的“三”数。[28](P191)《边城》中的人物关系常常由三者构成,如翠翠的父母加杨马兵,翠翠、傩送与天保等。对于尚“三”特征的形成,有研究者认为是以“三”为法的民族无意识潜在支配的结果[26](P138),笔者则更愿意把尚“三”特征的直接成因归为湘西傩文化的影响。在湘西傩神崇拜中有“三本”观念,“三”是傩祭的哲学基础,如傩祭中烧香三支为一炷,三炷为一料。三拜为一小礼,三拜九叩为一大礼,祭祀品“刀头”肉需三斤六两,糍粑需三升六碗,祭符则纸吊要黄标三张,每张剪符三行,供品要“三牲”,卦有三种,神有三清等等[29](P26-27),沈从文从小对此耳闻目睹,一生对傩文化情感浓厚,对于傩神崇拜中的“三本”观念他应当了解和接受,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小说创作思维,使其小说创作具有了尚“三”特征。[30]

[参考文献]

[1]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沈从文.还愿——拟楚辞之一[A].沈从文全集(第十五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13.

[5]沈从文.神巫之爱[A].沈从文全集(第九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69-385.

[6]沈从文.凤子[A].沈从文全集(第七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81-166.

[7]沈从文.我所生长的地方[A].沈从文全集(第十三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43-246.

[8]沈从文.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A].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82-296.

[9]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1.

[10]沈从文.筸人谣曲[A].沈从文全集(第十五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4-40.

[11]沈从文.湘西·题记[A].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7-332.

[12]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A].汪曾祺全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54-258.

[13]沈从文.泸溪·浦市·箱子岩[A].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68-376.

[14]沈从文.湘西·凤凰[A].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92-407.

[15]沈从文.阿黑小史[A].沈从文全集(第七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43-251.

[16]萧兵.傩蜡之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17]沈从文.山鬼[A].沈从文全集(第三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9-358.

[18]沈从文.边城[A].沈从文全集(第八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1-152.

[19]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A].沈从文全集(第三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8-142.

[20]沈从文.三三[A].沈从文全集(第九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1-38.

[21]沈从文.羊羔[A].沈从文全集(第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5-41.

[22]沈从文.鸭子[A].沈从文全集(第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42-47.

[23]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24]沈从文.致金介甫[A].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五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411-415.

[25]李美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照亮的一个“生活世界”[J].中国文学研究,2013,(1):86-89.

[26]邓光华.“傩坛巫音”与音乐起源“巫觋说”[A]. 傩·傩戏·傩文化[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80-85.

[27]李天福.沈从文小说尚“三”特征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34-139.

[28]王润华.沈从文小说新论[M].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8.

创文作文篇6

通过这次特殊的义务劳动,我对文明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文明也对我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其实,文明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关系,是洗净心灵的肥皂,是多一份的关爱。文明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注意着它,就会发现。文明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有时甚至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

还记得吗——“有时候文明是多一些耐心的等待,有时候文明是多一点点分享,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几十厘米的距离,有时候文明只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向市民阑述了文明的意义。

文明随处可见,只是往往被人们忽略。而他们又怎知,那被忽略的小细节就是文明啊!这样,文明从某中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人细心和耐心的考验。一片碎纸,你捡起来了吗?一个残疾人,你尊重他了吗?一张笑脸,你回敬了吗?一声对不起,你说出口了吗?我想,要做到文明并不难。有时候路上一句普通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手势,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会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幸福,让文明之风吹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人的文明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文明;一个家庭的文明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一个社会的文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小小的文明或许微不足道,但汇集起来,却会让我们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拥有文明国而骄傲。

2008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向外国人展示中国风采的同时,文明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问题。文明的面貌,体现了中华民族国民的素质,也从侧面告诉他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确实是实质名归。

如果我们拥有文明,就拥有和谐的氛围。我们学习文明礼仪,不仅仅是在口头上,重要的是行动上。把文明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都做http://zuowenku.net文明人吧!

最后,让我们一同记住:“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将迈出一大步。”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

文明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身影。他是我们中国象征。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如:在我们的村子里,原来是一条“肮脏”的村子,可是,有一次,让这条村子改变了面目。一天,一个小孩在学校里听到老师讲关于讲文明的事例,并且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讲文明。于是这个小孩,一放学就直奔到村长的办公室里,以及说明他的想法。村长觉得他说得十分有道理,并且在总动员,在公告栏上贴上关于“牵手文明,同创文明”的公告。让全村的人一起讲文明。渐渐,村子里的人不再衣衫褴褛,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不再随地丢垃圾,不再随地吐痰。。。。。。村子逐渐变得可爱起来,越来越讨人喜爱。

为了让文明这个身影无处不在,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呼吁人们

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同携手;讲奉献做公益,助人为乐送温馨;讲安全明礼让,交通法规要牢记;倡导城市新风尚;讲仪表树形象,待人接物显素质;讲卫生爱整洁,共建生态美环境;讲纪律守法规;营造社会好风气;齐心协力创和谐,天府之国更美丽!

2,成立一个“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和谐家园”活动建议征集办公室,专门负责征集社会各届对“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和谐家园”活动的各种建议和意见,以集思广益促进“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和谐家园”工作更快更好的开展。

3。制作一张“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和谐家园”活动主题的调查问卷,定期到人民群众中去调查,让群众为“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和谐家园”活动献策,倾听群众的心声,群策群力做好“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和谐家园”工作。

4。多举行一些关于“牵手文明,同创文明”的主题活动,市民更懂文明。

这就是我的建议希望能采纳。

创文作文篇7

一.激励孕育创新,萌芽作文语言

大量的说理,比不上行之有效的激励。作文的作者是学生,作文的读者大部分也是学生。创新的灵感从哪来?我就紧抓激励,或者口头激励,或者书面表达;多到一段话,少到一个字,一个感叹号,在学生眼中看来,这都是很了不起的。今年,我执教的年级是初三,班上有一位叫于萌萌的学生,当学完第一单元现代诗歌后,便大胆尝试,学写诗歌。她的第一首诗歌这样写道:这是无际的轨道/也是人生的路途/离别的车儿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只有惋惜,没有忧伤/只有默默的思念,深深的祈祷/伴着蒙蒙细雨/在知了鸣叫的季节/请让我真诚的献上/那存留心底的祝福。当这首小诗映入我眼帘时,我便被深深吸引住了,一种清新的感觉涌入心头。尽管也有不尽之处,但对于还未涉世的中学生来说,诗中所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幽幽情思溢于言表。因此,我不但在她作文本上写下“这是一首荡人心肠的小诗……或许不久的将来,你会像冰心一样,家喻户晓”的评语,并且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学生每人一份,互相传阅。之后,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于萌萌本人不断有新诗问世,班级的写诗热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其中,最优秀的当属周小琳的《珍珠》:你是一粒沙子/你无意中溜进了贝壳缝里/你不想伤害贝/你拼命的想钻出/贝渗出了痛苦的血/血将你团团包围/你周围闪着光/因为那是贝心上的泪。小诗人站在独特的角度,冷静的叙述了珍珠的形成,语句干脆利索,直截了当,意味深长。

类似这样的作品还很多,作为语文老师,我只是尽了一位普通老师最起码的职业责任,说了几句表扬的话,就换来如此巨大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学生的作文语言就在不经意间孕育,悄悄萌芽,潜资暗长。

二.沟通锤炼创新,凝聚作文语言

人对人的管理,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一门最生涩的课程。老师和学生,无疑是这门课程中两个重要的角色。语文是情感学科,作文更是理性付诸于感性的东西,教师如果不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零距离沟通,作文便没有飞跃,表现在语言上便没有创新。

为此,我选择周记做为与学生交流的载体。那可真是师生沟通的好地方。印象当中学校团委组织一次演讲赛,班里让穆盖宇参加。其结果以级部倒数第二的成绩而失败。那天晚上,本来没有语文作业,可她却有感而发,写下了题为《春天,你来了》的文章。有一句话这样写到:日子的变暖使我的心胸却非常寒冷,我天空中的乌云何时散去?一如太阳那灿烂的脸庞,把那冻僵的心灵渐渐融化。文章后记中写着:老师,我的心下雨了,你能为我撑一把伞,一直等到冬天的离去吗?读罢,我不禁黯然神伤。立即为她写了几句话:只有成熟的、坚忍不拔的你,才懂得如何去摆脱得与失的砝码,才懂得生活的艺术原来就是得与失的艺术。成长就是如此,它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磨砺自己。雨过天晴,让心灵接受雨的洗礼,何常不是一件好事。后来,我又找她谈心,从谈话中,发觉她已从失败的阴影中渐渐走出。交流、沟通使学生在语言的练习上更进一层楼,使师生互动,触动创新神经,作文语言清新、凝聚。

三.关爱熔铸创新,升华作文语言

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为人师表必修之课。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收获。尽管他们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总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天平的两边,给以母性的爱。爱他们,同时也潜移默化叫他们爱别人。理解父母之爱的艰辛,学生写下了经典名句“母爱是牵手的爱,父爱是放手的爱”(姚远《父母之爱》)。“父爱如太阳,予我刚强和热情,让我意志获得磨炼;母爱如月亮,予我温暖与诗意,让我的灵魂得到洗礼”(纪硕《太阳和月亮》)“有人说母亲是一所港湾,孩子是港湾中的小船,那父亲就是港湾中的海水,它承载着母亲与孩子,一辈子默默无闻”(倪朋《父爱同样伟大》)这些富有创新的语言,这些独到的爱的诠释,更让我对“润物细无声”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文先做人,做人先有爱,一个具有爱心的人,他笔下的语言永远是瑰丽灿烂的。做为教师,我只是毫不吝啬的把爱心给了学生,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善意的眼神,他们都会根深蒂固。班里有一叫王莎的高个漂亮女生,由于父母离婚,便破罐子破摔,学习特差。甚至和些男生混得火热。老师都非常讨厌她。我对她也没好感,只是有一次课间闲着没事,正巧她路过我身边,我叫住王莎,说:“用点功,将来做个模特多好。”几天后,她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以前的辉煌和现在的自暴自弃,也说了父母的离异给她幼小心灵带来的伤害。她这样做的目地是报复,因为世界已不再爱她。我很惊异王莎的不幸遭遇,同时又为她的现状感到优虑。我只对她说一句话:“当全世界都不爱你的时候,别忘了要懂得自爱。”以后的语文课堂,她的眼睛比以前亮了许多。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团委组织作文赛,她竟然获得了二等奖。这件事令许多师生瞠目结舌,都认为是天方夜潭。其中原因,只有我和王莎最清楚。在升华语言的同时,也升华了一个人的灵魂。

创文作文篇8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小学在争创全省文明小学的称号,作为学校的一名学生,我本来应该感觉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可是恰恰相反,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我非常的苦恼。

首先是每天都要疯狂的打扫卫生,早上一早去了打扫卫生,中午打扫卫生,晚上打扫卫生不说,甚至课间也要打扫卫生,连宝贵的上午操时间也都给我们占了,变为了全校打扫卫生,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垃圾。其次就是要背各种各样我们根本不能理解的东西,比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那24个字我们已经背的很熟了,但是根本不理解它的意思。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记者、报纸来采访,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

在我的心里面,学生的天职就应该是学习,如果学习没有弄好的话,那么所谓的“创文”工作再好有什么用呢?

创文作文篇9

想要作美文,必定要做到“文质兼美” 。那么怎样才能算是文质兼美呢?思想、感情要和文采并重。

一、以理服人

古人云“意犹帅也”,试想帅不高明,怎能统率大军?所以意要高深,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高瞻远瞩,要有自己独到见解。

二、以情动人

“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情感创作”,也正是这样的创作才会赢得读者的芳心 。如果做文章的时候只是把工夫放到搜集辞藻,采撷佳句,纹饰布局上,那么这篇“美文”就像是画片里的花,美虽美,终不能打动人,因为它缺少真花那份天然的、真实的、没有任何雕饰的美——舞动的灵魂,幽幽的芳香。情感需要阅历的沉淀,需要用心的感受,需要用心的酝酿,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挚而不做作。

三、为文章做嫁衣裳

杜牧有言,“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他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作为好文章,首先立意高远,见解独到;其次感情真挚,以情纬文;再要锤炼字句。例如“穿梭于滚滚红尘,擦肩而过的是窗外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心中不变的是对信念的坚守。”“卞之琳说: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徘徊在时间的钟摆上,不想前进于明天的清醒,也不想后退于昨日的迷糊。只好选择陶醉在今天这繁花的美梦中。”“这一瞥,穿过千年帷幕,照亮了历史中浅薄、胆怯的角落,将生命凝结成忠诚的贝壳。”“别人可以为你开车,却不能替你走路。”“一朵花,长得再独特,再美艳,如果她无法在曝晒的阳光下抬头,只是把自己埋藏在绿叶下,她依旧不是真正的美。”只有融进了情思和哲思的句子才是好句子,只有这样的句子铺垫成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创文作文篇10

首先,创新需要有超前意识。黄汉清教授说过:“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新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实,不仅在企业中,在生活中,在日常身边的小事中,这句话也同样有道理。在美国诺伊州的哈佛镇,有些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买爆米花。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除了可在火车上叫卖外,还在爆米花中掺入奶油和盐,使味道更加可口。当然,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一个小孩都卖得好——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的更好。这个男孩就是摩托罗拉公司的缔造者保罗·高尔文。他的成功秘诀不正是在别人面前抢占了先机吗?他的创新精神不正是他成功的前提吗?所以创新需要有超前意识。

其次,创新需要模仿加改良。创新需要模仿不等于完全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前人的经验,通过改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改进。所以说,创新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要有所扬弃,有所继承。中国最年轻的全国性寿险公司的带头人,现任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关于创新说过:“很多人把违背规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标榜为创新,结果是头破血留,这种案例太多了,所以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照葫芦画瓢。”他的这番话正是他的成功之路所总结出来的。当初他是一个怀揣着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文凭的普通人,尽管嘉德拍卖三年的创业历程已经使他从一个学者成功转型为一个商人,但1996年他站在保险业的大门口,陈东升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因此他决定把国外保险巨头书包年积累的先进做法先照搬过来,几年时间里,陈东升先后走访了21个世界顶级的跨国保险金融集团。达到公司架构,营销模式,小到公司的装修风格,服务设施等,都被陈东升从国外带了回来。模仿让泰康站在了高的起点上,也让陈东升站在了中国保险业的制高点,所以有时候,创新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一小步,这一小步就是你的改良,你的创新,你的特点。

但是,创新不等于盲目尝试,其也要追寻规律。当代着名作家李开复说过:“创新并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一个很有哲理性的寓言:一个猎物被抓住了,狮子还没有吃,狐狸如果想吃就得考虑考虑:狮子为什么不吃?是肚子不饿,不合胃口,猎物太小不屑一吃,还是这个猎物有毒,根本就不能吃?如果是狮子嫌猎物太小不屑一吃,狐狸才可以上去饱食一顿,否则,后果只能是被毒死或被狮子吃掉。这个小小的寓言,不正寓意着如果创新不好就是自掘坟墓吗?所以,在我们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规律,量力而为,不可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