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十篇

时间:2023-03-31 05:44:45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篇1

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日本教师进行校内专业培训的重要手段,称为“授业研究”。

课例研究被教育者认为是“改变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因为课例研究是一种课改实践活动,是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持续改进过程。课例研究通常是关于一节课的案例研究,由于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整堂课的课例研究耗时较多、难度较大,又常出现偏离主题的无意义讨论等几方面原因,目前的课例研究存在流于形式、浮于浅表的现象,难以真正起到探寻课堂教学实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什么是“微课例”

如今社会各领域都进入微时代,如微营销、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系统、微课程等。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教师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也受到“微时代”的影响,相应出现了微视频、微课、微课程等。微课例研究顺应微时代的变革,作为课例研究新动向,悄然兴起。典型课例一般是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包含课堂教学实录(叙述),以及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诠释),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

“微课例”一般是指时间在10分钟左右,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过程的案例。“微课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同时还包含该教学主题的背景、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辅助性资源。相比课例而言,微课例主题聚焦,时间较短,有的放矢,能够抓住教师注意点,适合教师繁忙的工作节奏,能有效解决教师工学矛盾问题。

微课例研究的流程

微课例并不是简单地将一节课截取出十分钟的视频,而是在全息研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生成的。微课例研究一般遵循这样的流程:确定研究主题,集体备课;实录试教全程,合理切分内容;循环改进,提炼成型。

1. 确定微课例的主题 集体备课

微课例的研究主题是关键,主题一定是由有经验的教研组长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特色以及目前课堂教学热点、难点或普遍性问题,与相关教师沟通之后产生的。一个学期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大的主题,如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专题讨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科应用、减负问题等,也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各个学科自定主题。之后,教研组的各位学科教师一起商讨选定教学课题,确定执教教师,全体成员围绕主题和教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共同探讨,形成教学设计初稿。为了不让微课例研究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每一位教师都要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上课、听课任务,授课教师的教学并不是常规的公开教学或示范教学,听课教师要基于课堂观察量表带着任务听课。

2. 实录试教过程 合理切分微课例

微课例研究关注的是切合微主题的课堂教学片段,所以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进行全程实录,然后再合理切分微课例的片段;也可以以“微镜头”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片段记录。

全程实录是由学校电教人员单机位或者双机位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拍摄,规范视频格式,刻录成光盘或保存到视频研修平台;然后根据之前讨论的主题进行打点切片,观课评析。“微镜头”拍摄是一种创新型课堂拍摄模式,即根据微课例主题,发挥微镜头短小精悍的特点,根据主题,拍摄教师导入、问题设计、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应用、板书、课堂小结等,分段上传到视频研修平台,帮助教师进行反思,形成学校微镜头优秀课例集。相比而言,微镜头的拍摄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要求拍摄者能够把握教学规律,熟悉课堂教学,深刻理解研讨主题。

3. 循环改进 提炼成型

课后,授课教师梳理教学设计思路,并对上课的主题开展情况进行自我反思,综合听课教师的点评以及教学专家的意见进行改进,形成新的教学设计。第二轮的上课可以由同一位教师来进行,或者同学段的另一位教师进行。教研组教师再次进行有目的的课堂观察、拍摄微课例视频、开展研讨等过程。教研组对两次微视频课例进行分析比较,追踪反思,进一步明晰问题的解决策略,总结规律,形成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最后对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初稿、改稿、微课例视频、研讨过程记录等保存,提炼总结微课例研究报告。

微课例主题的确定及实施策略

微课例的主题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切入。

1. 从教学常规入手,确定专题,逐次强化

教学常规问题是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初,想要站稳讲台需要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利用微课例研究的方式,选择教学常规相关的主题,逐次强化,将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研究教师课堂导入语,如何三分钟吸引学生,获得良好的开端;研究教师随堂练习如何突出重点,照顾到多数的学生;研究如何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交流、获得提高;等等。一系列的教学常规问题,分解为各个微课例,实施时可以请青年教师上汇报课,规范教学行为;请骨干教师示范展示,引领青年教师发展。

2. 从普遍问题入手,确定专题,各个击破

在特定的区域或者特定的时期,某一范围的教师发展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如信息化环境下,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实施,班级教室电子设备都配备到位,如何在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确定系列专题,开展微课例研究。东部发达地区学校班级都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如何应用电子白板的写画功能、对象拖动功能等打造生成性课堂,可以开展微课例研究。普遍问题的确定可以采用学期初的教师问卷调查进行筛选,或者部分教师座谈会进行头脑风暴产生。

3. 从关注热点入手,确定专题,系列完成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向深水区挺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出现了以教学方式改变为主题的教学热点问题,如翻转课堂、以学定教、减负、绿色指标等。从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出发,开展微课例研究,能够让教师成长始终跟随教改的发展。如“翻转课堂”专题,学生课前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确定课上“课堂测验”“合作交流”“教师总结”等系列小的研究主题,录制微课例,进行分主题的学习,系列的主题研究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完成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4. 从学校内涵入手,确定专题,深化特色

在提倡学校发展特色的时代,各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从学校自身的特色出发,确定系列专题,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微课例研究,将学校特色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特色引领教师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化特色内涵。如结合学校特色构建以“仁爱”为核心思想的生态校园,开展生态课堂要素的探究,包括课堂提问、合作学习、课堂评价、作业设计等。各个教研组选定一两个要素集体备课研讨,实录课堂教学,视频切片分析,开展微课例的研究,深化学校特色发展。

微课例用于校本研修的思考

微课例主题明确、内容聚焦、短小精悍、操作流程明确,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提高校本教研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 有着完整课例研究及其他教学研究难以比拟的优势。

1. 全息研究基础上的“微”

微课例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研究,是在常规课例研究的基础上,顺应“微时代”的发展,找准主题,切中要害,以十分钟左右的课堂实录开展微型教研活动,提高效率,节省教师的教研时间。“微”的基础是全息研究,是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存在问题,厘清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要求,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产生的微课例的研究。所以,微课例的研究对于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关注课堂整体中的“微”

课堂教学是个整体,微课例从课堂教学整体中抽取重点关注的片段,解决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问题,最终评判的标准还是教学效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教学效果的微课例主题,要还原到整体课堂教学中,看学生的反应,以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微课例中反映的问题。

3. 系统设计视角下的“微”

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微课例的主题要以系统设计的视角,能够设计系列的微主题,开展连续的研究。学习的主题可以碎片化,但是微主题的设计一定要在系统设计的视角下,系统的微主题也有助于教师基于微课例进行持续的自我反思。

课例研究篇2

课例研修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我想这也是课例研究所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

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它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课例研修是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课例研修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教师参与课例研修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 二是能不断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能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

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课例研修就是教师通往专业的必经之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也在课堂度过,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不会虚度自己的光阴。

在课例研究中我认为一定要改进教师“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交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得意、得言、得法,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老师要有创新,让自己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真的在读,真的会说,真的会写,真有感悟,真去体验,从“学会”,“会学”到“乐学”.

通过对课例研修的学习,我的教学水平运动会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也会有较大的进步。

第十九期顶岗实习支教正藁晋分队 正定四中 历史学 刘彦东

拓展阅读: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旨在课堂改进的课例研究

——学习王洁博士《课例研究》课件有感

假期,学校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就是观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的课例,然后撰写学习体会。我先是上网查找了有关王洁博士的一些资料,然后又走进了她的论坛,最后找到了她的这个名为: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旨在课堂改进的课例研究。对于这个课件,我反反复复认真研读了几遍,其目的就在于要领会王洁博士这个课例研究的精粹所在。

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他变量重要得多。因此,一开始,王博士就抛出了三个共同思考的问题:

1.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和常规教研活动的区别?

2.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做课例研究的目的?

3.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该如何作为?

王博士认为,我们要倡导的课例研究,那究竟什么是课例研究?她从我们最熟悉的一堂数学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课例出发,生动的为我们解读了什么是课例研究,让我们知道了所谓课例,就是一个变成研究的对象,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课例研究是来自于教学一线的课堂,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反应,及时记录,及时反思的过程。它告诉我们必须“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养成对家常课质量检测的习惯,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的经验。

那么究竟该怎么研究呢?她在这个《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课例研究》基础之上,深层次地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做了剖析。她认为,“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该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有些课堂上,看似非常热闹,但事实上,只是教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额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那么,这恐怕就是造成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因为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作出比较和判断。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反思一:

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交流还是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的和最有的算法。

反思二:

课堂教学中的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那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知以下几点:

研究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研究的方法:行动中研究 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

研究的形式:以课为载体 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的结合

研究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 开发差异资源

研究的关键: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研究的成果: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 不断的行为改进

研究的条件: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 需要支持性环境

我们倡导的课例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其实质是教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接下来又向我们展示了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一般流程,接下来又解决了,我们该如何做的问题

课例研究篇3

关键词:高职;课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29-03

课例研究的本质是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好每一次课,使学生在每一次课的教学中都能有所受益。下面拟以一个课程具体实施单元为载体,阐述高职课例研究实践的过程,以期为高职类课程的课例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思路

笔者在认真学习课例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校本实际,制定出高职类专业课开展课例研究的思路,如图1所示。

课例研究的开展主要包括教案设计、随堂观察、集体研讨、改进再教学等环节。其中,学情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的重要基础。学情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整体情况分析和课前测试。整体情况分析主要侧重点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主要思维倾向、学习目的理解等方面,以便于掌握整体教学现状。课前测试主要以实施教学单元为载体,从各个侧面了解学生对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随堂观察环节主要分为教学过程观察、教师提问与反映、学生提问与反映等方面,以便在后期进行的集体研讨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改进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以同一个教学实施单元为载体开展的课例研究,一般重复2~3即可,不需要过多重复,改进的意义也不大。如有必要重复,可另选一新的载体进行。

研究主题与内容

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 高职院校正在着力推进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构建,旨在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但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在不同层面学生的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在以具体项目、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开展的具体课程教学中,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的关注较少,大多套用行动导向教学六步法进行;缺乏针对专业课程具体教学单元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

所选课例与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以“调制转换速率控制器”教学单元作为课例研究的具体实施单元,原因在于实施单元涵盖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丰富,可作为课例研究主题的基础。在“制作给定积分器”这个具体的教学实施单元中,理论知识方面有比例环节、积分环节、系统框图、simulink仿真功能等内容,实践知识方面有仿真模型的建立、比例积分环节的输入输出特性分析、给定积分器框图设计、给定积分器电路制作与调试等内容。

通过具体教学单元研究期望解决的问题 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期望通过这个教学单元的实施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实施单元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容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次课堂教学目标,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容量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做到“必需,够用”。二是实施单元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衔接。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学生对于本次教学单元所包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认知情况,通过课前的辅助学习和知识拓展,根据实施单元的具体情况,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穿行的形式,在准确把握教学环节进程的基础上,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知识的操练。三是实施单元的实践知识设计。要在具体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上,使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指导其实践,需要对实践操作环节进行设计,遵循“翘脚就能摘到”的思路,完成实践教学单元的设计。

教学规划与方案

教学方案的规划极其重要,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同时也可为课堂教学的评议提供参考背景。这部分需要阐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学情分析、方案的设计和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要避免笼统。在规划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力求针对课例研究主题和教学实施单元进行课前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针对本课例研究,笔者结合具体的实施单元,以我院410910、410920两个班级为载体,开展了整体情况调研和课前测试。整体情况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课程认知程度、学习方法、学习方向等,抽取几个方面的统计分析情况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从统计情况来看,学生预习、复习课程内容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学生不会进行相关的预习、复习。因此,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要适当把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前导与后续环节以及讲解具体教学内容时的节奏。从期望教师关注的程度来看,学生普遍反映的情况是期望教师关注,五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期望教师关注要高”,可见学生是期望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认可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关注。课前测试主要从专业英语词汇掌握情况、英文软件使用、积分求导等数学基本知识、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经分析学生测试问卷,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一是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薄弱,对于积分、求导等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容乐观,特别是前导基础知识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方面存在断续现象;二是专业英语词汇量不足,对于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掌握不到位;三是在语言组织和表述上有所欠缺,难以准确地将具体内容的含义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述出来;四是在实践操作上存在眼高手低现象,简单的不愿意做,难的又做不出来。据此,对本次教学单元载体有针对性地实施了课前测试,主要从专业英语词汇掌握程度、独立分析能力、英文软件使用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有针对性地完成了教学方案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以使教学过程设计更贴合学生实际。

方案的设计 方案的设计不是将教案照搬到研究报告中,而是重在阐明具体的教学流程,描述具体的教学方式,以便将课堂教学的情境与之进行比较,确定方案中需要改进的环节和做法,如表1所示。在教学过程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复线型教案设计工作。所谓复线型教案,主要包括教学活动及提问、预期的学生反映、教师对学生课堂反映的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设计意图说明等,如表2所示。

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 这部分内容是课例研究在规划教学方案时所独有的,意味着教学规划不仅是针对执教者而言的,同时也要针对观察者进行规划,以便明确观察的重点和需要采用的工具。在此基础上,主要从教学进度观察、教学提问与答复、学生问答与发问等三个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评测。其中,对于每位观察人,在听课过程中应明确一个观察重点,可以是教师的一次互动交流质量,或某位学生的课堂表现等,以便从这个点出发,实际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整个课例研究的过程中,从学情分析和课前调查分析出发,历经几次研讨,论证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在第一轮实施后,对发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总体情况较好,现就遇到的教学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说明如下。

系统框图设计的难易程度把握 在教学单元实施中,最初的系统框图设计,是在学生对比例、积分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对完成整体功能的系统框图进行设计。在学习引导中,只提供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闭环控制系统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设计和分析,后经再提示和引导,学生勉强完成,但效果不太好。在此基础上,课程组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研讨,在提供系统输入、输出特性的基础上,对系统框图的设计采取进一步引导和提示的方法。改进之处:搭建设计雏形,让学生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这样做的益处在于,可给学生对系统框图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基础,学生只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在思路和操作上进一步明确,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习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可有的放矢,提高参与度。从第二轮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明显提高。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问题 在整个教学单元的实施中,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是需要重点讨论和研究的地方。下面选取一个典型描述一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融合。在此次教学单元的实施中,对典型环节的学习是一个难点,此环节中包括的比例、积分学习含有微分方程、公式演算、专业英文等理论知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分析,仿真软件使用等实践知识。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讲解过程中进行有机融合和穿插,应遵循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对公式推导演算进行弱化,重点放在通过实践过程验证理论知识。所以,在课程教案设计过程中,课程组经讨论后,将仿真软件作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知识学习的有效媒介,通过仿真软件的应用,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教学成效

历经一个学期、两轮教学实践,团队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对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检讨教学成效。

学生层面 从两轮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表现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在此次课之前完成了充分的学情分析,对学生的整体情况和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具体掌握程度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可有的放矢,针对学生不清楚和难以掌握的地方进行教学,抓住了学生上课时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积极。在教学单元实施后的教学后测中,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学生对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较为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具体如图4所示。在专业英语词汇掌握情况的分析数据方面,课前测试时,掌握度在八成以上的学生只占11%,而在有针对性地教学实施后,课后测试时,掌握度在八成以上的学生占了56%,说明了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在系统框图设计掌握情况方面,主要可从整体掌握情况及学优、学中、学困三个层面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整体掌握情况来看,掌握度在八成以上的学生占49%,掌握度在六成以上的学生占28%,说明了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层面 首先,教师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益处。在教学过程设计和具体细节操作上,大家献言献策,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解决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并且在教学中逐步将团队协作作为课程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其次,教师普遍增强了学习意识,拓展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在课例研究的一年半内,课程组教师完成了相关科研课题,结题1项,申报成果1项,6篇,取得了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成绩斐然。

参考文献:

[1]安桂清.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J].人民教育,2010(21):41-43.

[2]祝成林,张宝臣.教师专业发展:基于课例研究的视角[J].教育导刊,2010(1):77-78.

[3]安桂清.教案的合作设计[J].人民教育,2010(22):47-48.

[4]赵红霞,孔企平.日本课例研究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20-21.

[5]于建明.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课例开发研究[J].内江科技,2011(11):51-52.

[6]金静梅.高职项目教学法考核方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55-159.

[7]王一军.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10(2):6-10.

[8]宋志华.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课程评价[J].考试(科研版),2010(1):39-40.

课例研究篇4

关键词:高职;课例开发;理实一体

一、现状分析

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简单来说,在课例研究中,被观察和研究的课称为课例。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所擅长的基于实践情境的反思性研究,在课例研究中,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方式将方法与实践联盟,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的改进和业务的成长[1]。

目前我国在课例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大学、中职、中小学、幼儿园,高职涉及相关研究较少。现在高职院校着力推行构建行动导向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角度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其专业岗位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针对教学改革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困惑、矛盾之处,存在教师个体研究居多,集体探索较少的现象,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成果的提炼,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职课改中推行课例研究,解决课堂教学怎样上以及怎样上更好的问题。

二、高职课例开发研究意义

首先,课例研究立足于理实一体的教学活动现场,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诠释教学思想,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入手,把理论、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

其次,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团体协作活动,教师间的合作是开展课例研究的基础[2]。在课例研究中教师共同设计课例、反复修改,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教学行为的反思与交流,个人业务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最后,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空间。教师通过同事的眼睛审视自己的教学,在共同进行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基于不同视角的思考和分析,互相听取不同意见,在研究中不断超越自我。

三、高职课例开发步骤

课例研究是教学团队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某一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复研究,提炼经验,改善教学,最终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3]。根据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施特点,高职课例开发研究包括以下基本步骤:主题选取、教案设计、教学观察、集体研讨、研究总结。

(一)主题选取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分享的研究方式,旨在通过团队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围绕某一主题所开展的课例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效果和品质,而且共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更有利于课例研究小组结成研究共同体。结合目前高职课改现状,课例研究主题的选取可有如下要点供参考。

1.与课程理论、实践知识有关的研究主题。理实一体化教学,突破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框架,彰显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承担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任。基于此,有关课程理论、实践知识的实践课题,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落实到教学内容的调整、充实、改造和创生,都可以作为高职课例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2.与学习者及其特点有关的研究主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4]。在开展课例研究中,应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不了解学习者及其特点,便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专业认知与兴趣、分组教学有效性、组内成员分工协作、不同层面学生学习效果等都是高职课例开发研究所应关注的主题。

3.与教学法知识有关的研究主题。有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更重要的取决于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最佳方式表达出来。而对具体内容的教学时,真正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则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否具有在不同教学方法之间转换的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要针对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与岗位的针对性、匹配度,合理、恰当、综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与教学情境营造有关的研究主题。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营造职场环境,以类似于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岗位认知能力与岗位专业技能。针对相关专业及其下属课程的不同,如何营造恰当的职场环境是教学实施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焦点。此外,立体化教学资源合理使用度、校企合作与课程结合度、工学交替与课程契合度等都可以作为高职课例开发的研究主题。

(二)教案设计

在课例研究中,教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应把握两个方面要点。一是学情分析。在课例研究中,教师要对学情进行深入分析。在教案设计阶段,开展实证性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兴趣、学习方式等。学情分析越具体、越具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学习不了解或存在错误认识的内容,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设计重点。教案设计中,不能只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增加对学生主体活动的设计工作,开展以“学生如何学”为中心的教案设计。同时要注意课例研究是一个规范行动与改进的循环过程,教案设计应贯穿课例研究的始终,在教案的循环往复修改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三)教学观察

教学观察是课例研究的中心环节,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和重新规划的基础,课堂观察的重点依据研究主题而确定。进行教学观察的教师,要避免出现为听而听、不知道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等现象,缺乏针对性、目标性,就课论课。因此,在教学观察中,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观察工具,才能真实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之后进行的集体研讨和教学改进提供支撑和依据。

1.教案观察表。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多采用行动导向(六步法)进行,对照教案设计,听课教师就可以了解在课堂的预计之外生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成以及可以怎样改进原有的设计。一般来说,在教案观察表中,应包含教学活动设计步骤、阶段效果、学生反映、改进意见等方面内容。#p#分页标题#e#

2.观察量表。在课例研究中,观察量表的使用较为广泛。听课教师在确定观察点后,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独立或合作开发观察量表,而后进入课堂,并在试用中不断加以修正,最终形成科学的观察工具。观察量表的设计内容可以从小组合作程度、单体学习者学习效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面进行。

(四)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是课例研究小组基于观察结果从不同角度检视教学过程的得失利弊,进而揭示教学可能的改进方向。在集体研讨中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研讨重点。在完成依据研究主题而确定的教学观察后,重点要放在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上,纠正原有的认识或行为偏差,避免就课论课所导致的研讨泛化。二是研讨焦点。集体研讨的内容应着眼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事实来展开,避免聚集于课的成功与失败或教师的教学风格。将学生学习作为研讨焦点,通过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来改进课堂教学并形成教学实践,实现教师学习和行为的改进。三是研讨成效。研讨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改进方案,但改进方案不应随着一次反思而结束,应具有持续性,需要持续地进行研究才能不断产生改进教学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五)研究总结

课例研究不能随着集体研讨的结束而结束,需要综合集体讨论与自我反思结果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对自身教学加以系统反思,有助于提升执教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5]。课例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四个基本部分内容。一是研究主题与内容。这个部分主要说明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问题、具体教学单元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教学规划和方案。教学规划体现对教学情况的把握程度,为课堂教学的评议提供参考背景。教学方案重在阐明具体的教学流程,描述具体的教学方式。三是阐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围绕教学问题展开,而不是再现课堂教学实录,反映出每一轮教学实践的情况;四是总结教学成效。课例研究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对教学成效的系统总结来反映教学改进的情况。

四、建议

首先,加强高职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的课例研究能力。课例研究突出实践性知识,并不意味着高职教育理论在课例研究中不重要。相反,没有高职教育理论作为教师行动与思考的支撑,课例研究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在进行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学过程并不是常规的公开教学或示范教学,听课教师也不是泛泛地听课。在这个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具有对课的设计予以解释的能力,听课教师要有课堂观察的技巧、收集数据的方法、分析课的策略等。因此在高职教育理论学习基础上提升教师自身课例研究的能力是课例研究获得深入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次,营造课例研究文化氛围,避免研究形式化。要通过建立教师合作共同体,形成专业教学团队,营造课例研究文化氛围,通过教师之间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研讨等手段,消除教师教学的孤岛现象。

最后,课例研究目标应指向学生发展。在传统校本教研活动中,如听课、评课等,习惯于将评议的重点放在上课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讲授、如何提问等这些怎样做的行为上,课例研究并不主要对教师怎样教的行为进行评判,而在于教师行为的及时跟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课例研究中,精力要放在学生学习过程和挖掘潜力的调查研究上,进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桂清.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J].人民教育,2010,(21):41.

[2]祝成林,张宝臣.教师专业发展:基于课例研究的视角[J].教育导刊,2010,(01):77.

[3]安桂清.教案的合作设计[J].人民教育,2010,(22):47.

[4]赵红霞,孔企平.日本课例研究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20.

课例研究篇5

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语文教研活动,其历程可与新中国的历史一样长久,在语文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校本研修过程中功不可没,效果明显。但在实践中,许多学校的语文教研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教研组“研”的功能日趋退化,难以激活每个成员的教研智慧。在新课程背景下,面对空前深远的语文课程改革的需求与呼唤,传统的语文教研形式正面临新的挑战以及提升品质、助推改革的重大抉择。课例研究作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教学研究策略和教师培训策略,被赋予了发展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能力的功能和价值,能够为传统的教研活动注入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样式,因此值得借鉴。“以课例研究的方式提升教研品质和改进课堂教学”[1]已成为当下语文教研改革的最强音。为此,我们提出语文课例研究方案,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申报了研究课题――“基于教学现场的初中语文课例研究”。本课题于2013年6月在河南省教研室正式获准立项。

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语文教研组受制于传统的教研形式,使之作为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平台的功能被逐渐边缘化。基于目前语文教研组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选择课例作为教师研修的“支架”,从课例研究出发,将其构建成一个卓有成效的研究共同体,从而提升语文教研组的研究品质,进而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本课题研究就是基于以上认识,以教师为逻辑起点的课例研究作为研究方式,以教师成长为起点,期望通过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使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使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作为教学型研究的主要方式,本课题研究基于教学现场,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优化一节课而展开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研修活动,研究成果主要以文本教案和案例式课堂教学样式呈现。课题研究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核心概念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而提出适合本课题实际的推进策略;运用调查法展开调研,了解我校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还将运用行动研究法进入语文教学现场,深度参与研究。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校志趣相投、互动合作、心理相容的语文教研共同体已经结成,构建了以课例研究为基本特质的语文教研文化。基于教学现场的初中语文课例研究,研究小组形成的共识与结论如下。

一、研课旨趣:从就课论课到专业诊断

在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观课时往往把自己置身于观众的位置,只看热闹,而不会从专业的角度反思,更缺乏语文课例研究的思考。一方面,在传统的评课中,执教者如遇同伴的直言不讳,往往会反唇相讥,结果是只增嫌怨,徒生隔膜。长此以往,评课者往往碍于情面,说些无关痛痒的活、流行的话、应景的话、“我以为”的话,甚至是虚假的恭维。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观课中,教师往往毫无准备就进入课堂开始听课观察。由于听课缺乏目的性,进而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就仅凭直觉感受,要么没有明确的主题,要么主题泛化,“你说、我说、大家说”,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甚至一味盲从,很难跳出感触式的经验怪圈,而美其名曰的“抛砖引玉”也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由于评课没有中心观点或主题,加之缺乏理性的专业诊断和具体可行的改进意见,也就不利于其他教师从一节课感悟到一类课的道理,不能让教师对一类课的教学有所启发。这种听听、看看、说说的观课活动,由于缺乏深度,总是评论(非专业性说教)有余而行动改进不足,其结果往往是专业性的教研活动充斥着越来越不专业的内容,以至于课堂的改进收效甚微。

语文课例研究是学术化的观课评教,评课旨趣在于专业诊断,即以专业的课堂诊断直接指向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课例研究开展以来,教师习惯于在对当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再有目的地走进课堂。在接下来的研课活动中,教师也不再是经验主义至上,不再是就课论课,评课者已经能够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课堂上发生的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从学理上切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内部,做与专业职称相匹配的分析、阐释和研究”[2],评课时多了理性的专业诊断,也有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使评课起到有效促进和发展的功能。这样的评课活动,从孰优孰劣的评价区分向教学问题的理性诊断发生转向,评课活动也就增加了研究的含量和专业判断的力度。

二、课例诊断:从止于评论到聚焦课堂教学

行为的改进与优化

在传统的语文研课活动中,教师往往站在评课者的个人立场对课例加以评判,而且这样的评判往往习惯于只讲“三点”,即优点、缺点和亮点。这种评判只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就算达到了目的,疏于知行合一,其间的隔离或鸿沟长期存在,换言之,传统的研课活动是就课论课、止于评论。这种研课活动不仅缺乏专业的判断和充分的归因分析(仅有的分析也多为一般理论的泛泛而谈),而且每一次的研课活动总是缺少如何作进一步改进这类问题应给予的中恳而明确的答案,甚至每一次的意见和建议也只是停留于口头或书面的记录,更遑论落实在随后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课例研究表面上研究的是一节课的改进,背后关注的却是解决一类课的问题。”[3]因此,课例研究将试图克服传统语文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弊病和问题,不但要增加语文教研活动中聚焦课堂的研究含量,更要透过课堂观察不断进行行为跟进。

作为一种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方式,课例研究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课例的过程,即以一节课的研究为例,试图围绕一个主题探讨一类课的改进。所以,课例诊断应在问题驱动下聚焦课堂,开展研讨。一要明确三个问题,即课堂教学遇到了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做出新的教学决策,这样决策的理由是什么;二要回答一个问题,即通过这节课或这个主题的研究,使自己对此类课有什么认识和启发;三要适时跟进磨课活动,即在研课环节之后,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几次反复的施教,而且每一次的施教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所关注问题的深入认识和改进。可见,课例研究要紧扣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研究持续性明显,并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后续的研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和观点。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研课活动已不再习惯于坐而论道、止于评论,也不再满足于见仁见智的各执一词,而更多的是仁者、智者相互之间关于观点主张的沟通与交流,对话切磋的经验分享,专业诊断后的行动跟进。在沟通与交流中,我们坚持专题性原则,不面面俱到;坚持针对性原则,不泛泛而论;坚持欣赏性原则,不求全责备。

如果评课这样的行动研究,有了解决问题的处方和对照处方进行的教学实践的二次或多次改进,就能最终直抵改进课堂教学实践这一终极目标。课堂诊断与行动改进的行动研究表明,从确定研究专题(如怎样教学鲁迅作品)到选择执教内容(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鲁迅的《藤野先生》),从带着目的走进教学现场观课到基于专业化的诊断,从开出实践改进的处方到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活动,就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而又行之有效的课例研究基本操作流程。

三、课例研究取向重心的转移:

从单看教师的教到兼顾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人们所熟见的评课其实就是为了得出某教师的课是“好”还是“欠好”,是“妙”还是“欠妙”之类的结论,且诸如此类的“鉴定”和“表彰”往往习惯于只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顾及学生的学习表现。比如,有教师就是对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检查诸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七年级教学目标要求、是否兼顾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能力培养等、是否让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了课文中作者描写景物前呼后应的结构方法和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等表现来评价教师教学的规范性,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观察常常与评价教师有关,而较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关注。新课程已经在目标设计方面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样的课堂观察囿于教学的视野,“目中无人(学生)”,没有关注到课堂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学生的发展与表现。随着语文教学课例研究的深入,加之舆论层面的倡导、行为层面的扶持和推广层面的指导,不少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已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评课活动中有了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与评判,有了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的关注,他们已经认识到课例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已开始从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彼此的互动方面收集证据。比如,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否被点燃,学习氛围是否浓厚;看师生交往是否融洽,是否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看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如果不专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然,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也从自己的行为方面收集证据,如提问、板书、被提问的学生数。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行为方面的证据与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紧密相连,很有意义。

在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教师不仅观课活动常忽略学生,就连评教活动也往往拒绝学生参与。传统的评课活动往往是以教师、教研员为主体,评课成了他们的活动专场,而作为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却向来无缘加入。这样的课堂观察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背离了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教学是一段师生双向交流互动、共同演绎的旅程”[4],如果评课活动仅以教育者的眼光来看待或诠释发生在受教育者结成的课堂上的一切教学行为,而不去倾听来自学生方面的声音,甚至拒绝来自学生对课堂上教学情景的真实诠释与解读,这样的教研活动终将因仅有单一的专业视角而使得课堂观察的有效性和问题诊断的准确性发生误差,从而使课堂实践改进处方的针对性发生偏离。课例研究表明,在语文教研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让一些异质人员(学生代表)参与进来,让他们从未成年人的世界与眼光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能让课堂诊断活动多一个研讨视角,使课堂评价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大大提高。因为有了师生同台把脉,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评价也因此获得了真实而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由此提出的教学改进策略就会更具指导意义。

由此看来,课例研究取向的重心应适时转移,即从单看教师的教到兼顾学生的学。课例研究取向重心的转移,无疑能使研课活动赋予一节课的教学研究结果以更高一层的普遍意义,让观课者对于一类课的认识和启发更具学理上的意义,从而让我们研课后做出的教学决策更科学,改善课堂教学的行动更务实,教学改进背后的故事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胡庆芳.以课例研究的方式提升教研品质优化课堂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8(6).

[2]王荣生・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7(10).

课例研究篇6

【关键词】参与理念 微课例 课堂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85-03

如何更好地利用课堂40分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是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2014―2015学年度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开展了“参与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课例研修活动,笔者是政治教研组的试点教师。在本轮的课例研究中,我们通过使用量表来观察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活动、学生学习倾听互动等形式,进行了“一课两轮式”的课例研究,通过“第一次上课―反思―第二次上课―再反思”的模式,改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本文以高一政治教学中的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为例对微课例进行探讨。

一、微课例研究开展的具体措施

(一)量表的选择

1.教师问题设计:教师提问效度检测表、教师提问分析及量表设计。

2.学生的活动量表:学生活动参与度评价表、学生活动观察表。

3.课堂教学时间分配量表。

(二)微课例研究的开展

1.研究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课例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3.上课:4月15日,笔者第一次上课。组内老师进行分工,孙老师负责录像,苏老师负责教师问题设计及记录教师提问效度检测表,李老师负责学生活动记录表和观察课堂教学时间分配。4月16日,课题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研讨并提出修改建议。4月20日,笔者第二次上课。组内老师进行分工,孙老师负责录像,苏老师负责教师问题设计及记录教师提问效度检测表,李老师负责学生活动记录表和观察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课后教研组全体成员再次进行研讨。

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是:本节课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民主集中制及其表现。为此,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增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思路是,采用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究中学习理解民主集中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以展示思维过程、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教育功能。

(一)第一次课堂教学实录

教师播放视频: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视频。提醒学生认真听和看,观察与会的主要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活动。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引发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什么国家机关?

学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教师出示视频中我国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张德江、、)的照片。设疑:你知道他们都是谁、担任什么领导职务、是怎样选举产生的、代表哪些国家机关吗?

学生: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教师:回答很好,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出示教材第60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并稍作讲解(横向和纵向)。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回答各国家机关的性质、地位和关系,并指出这些国家机构的关系其实反映了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面我们来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教师讲解教材内容:民主和集中的含义及两者关系、民主集中制的含义、表现。

学生看书倾听、做笔记。

教师展示幻灯片:背景材料(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视频主要内容)。

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代表齐聚北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的权力。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并批准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还表决了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了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什么样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开始思考,并分组讨论(时间3分钟)。

学生成果整合展示……

教师点拨总结。

【课后反思】

1.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表现这一重点没有得到突出,关于民主和集中的含义讲解的知识点是自己补充的,这是不需要的,加大了学习难度,过多地占用了上课时间。

2.课堂环节的衔接与过渡基本流畅,个别环节的衔接与过渡略显生硬,课堂语言应该更精练更明确一些。

3.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没有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没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第二次课堂教学实录

教师播放视频: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视频。提醒学生认真听和看,观察与会的主要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活动。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引发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什么国家机关?

学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教师出示视频中我国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张德江、、)的照片。设疑:你知道他们都是谁、担任什么领导职务、是怎样选举产生的、代表哪些国家机关吗?

学生: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教师:回答很好,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出示教材第60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并稍作讲解(横向和纵向)。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回答各国家机关的性质、地位和关系,并指出这些国家机构的关系其实反映了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面我们针对这次会议的内容来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教师展示幻灯片:背景材料(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视频主要内容)

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代表齐聚北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的权力。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并批准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还表决了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了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什么样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59页第三段―― 61页第一段。

学生开始边看书边思考,并分组讨论。(时间3分钟)

学生成果整合展示……

学生结合背景材料回答,指出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其含义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相结合的国家制度。其表现为三点,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教师点拨并适当讲解。

教师:(拓展运用)下面我们来体验分析一道试题。

教师展示典型例题(幻灯片):

(2013年安徽高考题)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由此可见( )

①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

④其他国家机关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提醒学生易错选择肢,澄清易混知识点,如人大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和公民的政治性权利等。

【课后反思】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把不必要的内容删除能更好地突出重点。

与第一次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调整了“民主集中制的表现”这一教学内容的顺序。即教师先抛出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思考、回答自己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并通过组内探讨尝试去解决情境设置的问题,然后再由老师总结。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印象,而且避免了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此外,在探究之后设置了一道典型例题,有利于知识的拓展运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微课例研究小结

经过一学期的课例研究活动,笔者对参与式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与看法。

(一)重塑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及灵感参与课堂教学。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的中心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学生要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探究寻找真理,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或思路,而不是老师传授现成的答案或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研组的老师就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多说一些,让他们主动探究获得知识。在第一堂课上,大多是笔者在讲授,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经过修改后,笔者删去大量自己讲授的内容,增加了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出结论,学习新知,课堂的气氛由此变得很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凸显。

(二)合理预设是促进课堂参与成功和知识有效生成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而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就此次课例而言,笔者在预设这节课时,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视频展示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新闻实况,用学生普遍关注的时政热点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快得到提高,通过视频的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让学生整体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步是再现视频中大家熟悉的国家领导人的照片,让学生猜测他们分别对应哪些国家机关,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横向和纵向划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设置是从学生身边的时政即生活逻辑入手,在教学上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过渡。一方面让学生温习上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为本节的“民主集中制的体现”相关知识做教学铺垫。第三步是让学生针对这次会议的内容来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研究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表现。本教学环节中,笔者不断鼓励诱导,学生开始表现出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被动局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以训练提升。学生用自己探究得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民主集中制”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和把握,使抽象理论具体化。第四步是知识的拓展运用,通过做题,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设置干扰项,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学习效率得以提高。总之,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促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促进知识在课堂上有效生成。

(三)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成的资源,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生成,即要让学生依据既有知识储备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组合信息,去创造出相关的知识或发现规律,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因为担心学生的思维无法控制,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影响教学效率,因而把课堂预设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学生在教师设计好的“套路”中平静地学习,“顺理成章”地直达“目的地”。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导致课堂教学机械、死板、单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充分体现。事实上,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过程,生成也是动态的过程。课堂上出现偏离“预设”情况,恰恰是学生与老师、与文本知识碰撞而得出的个性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教学机智,适时适度加以合理引导和点拨,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互动探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成的资源。在本节课的第二次教学中,课堂互动实际上不是非常有效,生成的信息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存在无效生成的信息。但较第一次教学而言,在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知识探索和建构,提高学生参与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对教师来说,如何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并准确利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则需要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反思、总结和交流。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老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更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通过课例研究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教研组成员通过共同参与研讨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助中发展,相信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叶朝义.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有效结合[J].考试(教研版),2012(11)

课例研究篇7

关键词: 初中化学新课程 探究式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1.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科学探究,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笔者身处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以期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以下是笔者在一次校级公开课展示中的一则探究式教学案例的研究。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案例研究

2.1学情分析

因为自己上公开课的班级生源相对来说较好,加上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非常注重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探究式教学,所以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的基础。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了解到碳跟氧气和某些氧化物反应的产物里有二氧化碳,但都不是在化学实验中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简便制取方法。另外,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比较熟悉,所以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设计成探究课会更能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和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交流讨论的能力,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2.2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是:首先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呈现方式是直接以陈述性的知识给出,基本上是平铺直叙;接着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呈现方式是以“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形式给出;最后是总结性的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是以“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的形式给出,教材内容详见图1所示。

2.3教学设计构成

笔者深刻地解读教材,同时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理清教材内容的知识线索和活动线索之后,认为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直接知识呈现的内容部分设计成活动探究的教学活动,这样就将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化为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具体教学设计详见图2。

2.4本课题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笔者确定本课题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础知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5教学实施过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环节一: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具体内容详见图3。

在这个探究教学环节中,笔者提前一周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即学生按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制取二氧化碳,从而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查找有关资料获得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然后课余时间小组内讨论、课堂上小组间选派一名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交流讨论,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的能力,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笔者认为,进行这样的教学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比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学习,学生能收获更多东西。

环节二: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具体内容详见图4。

在这一探究教学环节中,笔者一改往日大包大揽的做法,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出现,自己独立思考确定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即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考虑,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交流讨论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即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大小和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类比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仪器,这些仪器都是学生在实验室里可以见到和经常使用的简单仪器,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间派学生代表小组间交流和讨论各自设计的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最后选择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具有一定的反思和评价的能力。这样通过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环节三:学生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

在这一探究教学环节中,由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最后确定的最佳装置,合适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快速地收集、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笔者作为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通过亲自动手成功地制取二氧化碳,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技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环节四:归纳总结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完全放开,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这一课题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哪些东西。笔者当时还设计了活动表现评价表,通过上面的思考题的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在这一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的实际落实情况。

环节五:布置课后探究式作业。

这一环节是课堂上探究教学活动的延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各种废旧物品制取二氧化碳。例如:鸡蛋壳和贝壳可以代替大理石,食醋可以代替稀盐酸等,把课堂探究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3.结语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被动消极地学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倡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因此,化学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以科学的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动手和思维。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王磊.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例研究篇8

一、指导思想: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学改革并实现教师自觉成长的有效途径。实施课例教研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义务教育学段教研活动的重点内容。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课例研究计划,现对实施课例教研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二、建立健全领导小组

组长:刘忠恒

副组长:胡圣荣

组员:罗守勇于翠艳魏丽清姜秀芹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学习准备阶段:

第五教学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思想品德教师学习《蓬莱市教学研究室文件蓬教研[2011]第1号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推进课例教研活动的指导意见》,使各教师在思想上对课例研究有深刻地认识,充分认识课例研究的作用与意义所在。

(二)研讨前准备阶段:

(1)确定课例研究内容

(2)确定课例研究流程:

确定课题个人初备集体议课课堂实践反馈与研讨完善教学设计课堂再实践再反馈与研讨课例报告

(3)确定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一课多上互助式观课

(三)活动具体措施:

1、课例教研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因此,在课前各观课教师应共同商定好课堂观察的主题和重点,以“课堂”观察为出发点,仔细认真听课,细心揣摩课堂环节安排,留心观察课堂的师生互动,及时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记录课堂上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

2、课例教研以“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研讨者课后应针对自己的课堂实践,叙事反馈,有效真实地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其他研讨人员共同面对教学问题。

3、开展课后的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要点,问题一定要具体;课例研究要取得预想效果,在认真观课并深思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后研讨是搞好课例研究的关键。课例研究过程中的集体备课效果如何,教学设计符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要经过课堂教学来检验。执教者授课的同时,需要同学科的教师以观察者身份,带着问题深入课堂进行观课,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课堂实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为接下来的议课做好实质性的准备。后研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后续教学改进的质量。研讨的进程是:执教者讲解教学意图汇总观察结果基于观察结果展开群体研讨形成改进建议。

4、后续上课教师要把改进措施实施到后续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好教学方案的二次设计工作。教学方案的修改状况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的改进的质量。课后研讨活动对课例研究的问题达成共识后,同学科教师要在反思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研讨所达成的共识,明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教学进行二次方案设计,使之更加完善。

5、各课例研讨教师总结课例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及时形成书面材料(体现研究阶段性进程、教师反思、感悟、收获以及课例研究成果)。

课例研究篇9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例研究;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LO)05-0076-03

“教师事关重大”,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大规模投入财力物力、旨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培训项目日渐增多。无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重视、资金投入力度多大,决定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特别是教师培训项目的课程内容设置和培训方式的选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自1999年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挂牌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旨在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参与式培训模式,尤其在最近6年,随着“行动教育”模式的开发和应用,目前逐步形成了一种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教师教育模式,其操作过程和方法日臻完善,培训特色和效果已逐渐为受训委托机构所认可。

一、为何要基于课例开展实作式培训

(一)课例作为培训的课程内容的特点

所谓“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课例研究”表现为教师研究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即“做课例”),它有两个要点:一是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即以具体学科的某节课为研究对象);二是围绕某个小的教学问题研究如何改进(即研讨活动有一个聚焦的研究主题)。因此以课例作为培训的课程内容,它有如下特点。

首先,课例本身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培训内容比较贴近教师的实践需要。由于课例是课堂教学改进的学科实例,课例涉及到的学科内容和研究的教学问题往往是教师们日常教学中所熟悉的,一般来说容易引发教师的共鸣,教师们往往感到亲切、有话可说。以课例为培训内容的载体,可以说打破了以往培训者所独有的偏向于理论的话语霸权,使得培训内容直接面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一线。

其次,课例来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培训内容承载着理性成份和理论含量。作为培训内容的课例,由四个要素构成:背景与主题、情境与描述、问题与讨论、诠释与研究。第一个要素涉及的是研究问题和为何研究它的原因;第二个要素涉及教学中的原始关键片段或撰写者的叙事描述;第三个要素反映的是授课思路和过程背后的观点争鸣;尤其是第四个要素,涉及到揭示道理或者总结概括主要观点,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研究结果推广和上升到一类课,涉及到学科教学和学习理论探讨以及对该学科的本体性认识和理解。课例作为培训内容的载体,倡导的是不同于高校以理论建构为目的的研究,而是一种强调如何应用理论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以及中小学优秀教学实践如何进行理性概括和提炼的“中介”研究。  最后,课例研究本身反映的是教学改进过程,培训内容易于迁移到日常教研活动中。“课例研究”实际上是“做课例的过程”,其作为培训内容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过程,如研究主题遴选和明晰过程、同一教学内容连环多次的改进过程以及过程中使用的课堂观察和诊断技术、教研组群体合作的研修技能等。把“做课例”过程本身作为培训内容,给出了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活动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模式,易于教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从借鉴、模仿到内化地使用,突破了以往培训者只讲“为何这样做”的道理而很难给出“该如何操作”的技术难点。

(二) “实作式”教师培训的优势

“实作式”教师培训倡导教师在职学习必须通过教学现场的实际体验与亲历亲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深刻体验和操作技能,体验和经历教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让教师体验到教学研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提出“实作式”,主要针对目前大多数培训项目中采用的培训方式的弊端:“只听不做”的专题报告式、“只看不做”的现场考察式、“只说不做”的经验交流式等。当然每种培训方式也有其优势,“实作式”并不排斥使用上述培训方式,关键在于如何结合每种方式优势、以合理的顺序安排。

第一,实作式发生于学校课堂教学现场,能够把培训活动置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之中。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终身学习的一份报告,曾对较有效的培训活动和成效低下的培训活动特征做对比,其中第一个特征就指出,较有效的培训活动“大部分在学校进行,受训者在那里进行观察、协助和教学”而不是“主要在大学、师范学校或教育部进行”。在职教师原有的知识大多是镶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案例知识,实作式培训把教师学习置于了他们所熟悉的学校教育场景,有利于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第二,实作式受到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驱动,能使培训活动直接指向实践问题解决。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目的指向未来,作为成人的教师其学习目的却在于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其特征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的学习。”实作式培训活动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活动内容,教师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某一主题的知识和技能,更容易激发受训教师的学习愿望和兴趣。

第三,实作式强调教师的“做中学”,能够使培训活动分层递进并逐步深入。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 “教学完全不是由实验室里产生或在大学教室里学得的整理成的技术和原则的应用而组合的过程”,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通过书本阅读和培训课程实现的,而是在真实教育环境中、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的。实作式培训活动特别强调,先由学科导师带领学员共同解决―个教学中的问题,然后由学员分组独立解决一个教学问题,这种分层递进式的“做中学”让教师经历了在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中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二、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教师教育模式流程

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教师教育模式一般由四个课程模块组成:课例专题报告模块、课例实作模块、课例写作模块、课例交流模块,各个模块的课程内容、研修方式和理念等如表1所示。担任培训任务的学科导师由学科教育方面的专家担任,这类专家不但能熟知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而且精通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安排,因为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模式需要进入课堂和老师们一起摸爬滚打,必须对一线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实状况比较熟悉。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三级组织开展研修活动:全班活动――不分学科背景的全体教师参加的专题

学习活动;学科活动一同一学科的全体教师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改进活动;小组活动一同一学科的三到五位教师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其中课例专题报告板块采取的是全班集中讲授式(所有学员不分学科和学段),但所有的报告内容均围绕“课例”这一关键词设置,如《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与诊断》《课例研究中的研修技能》《课例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等。这些内容往往以演讲者参与开发的学科课例为载体,来表达理念、理论、方法和技术,这些报告中所援引的大量课例本身就是学员后期做课例可以参照的样板。课例专题报告板块实际是明确知识的面对面传授,直接和高效地学习有关课例研究的前期经验。

课例实作板块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学员按照学科分开,在学科导师的带领下到一所学校共同开展一次有研究主题、分工合作的课例研究。在连续三轮的备课、授课、观课、议课以及围绕研究主题的数据收集过程中,该学科学员将和导师一起实践前期报告中关于课例研究的理念和方法,通常至少需要3天(有三轮授课以及改进活动)。当本学科集体的课例研究完成后,同学科的学员被分成3―5人/小组,根据确定好的研究主题和分工合作计划,各小组分头到蹲点学校也实践三轮授课以及改进活动,并使用各种观察技术收集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使用访谈、前后测等)。限于教师并不能完全脱产研修,同组教师需要协调共同时间,一般拖得较长。学科导师在选择研究主题和选课以及方法层面根据需要灵活指导,并不需要亲历每个小组。课例实作板块既是前期报告中明确知识在实践中内化的过程,也是团队实践研究中体验和感悟默会知识的过程。  接下来就进入课例写作板块。之所以要求各个小组“写作”课例,目的是让学员把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观点和认识梳理出来,并学会如何基于观察数据和事实组织材料,是默会知识的显性化过程。因为教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做”得多而“写”得少,实质是默会经验积累多而理性概括和提炼少。撰写课例报告是帮助教师条理化和系统化经验的一种途径,也是教师明确“个人的实践型教学理论”的契机。这一阶段学员参照的是一个通用的课例报告写作框架,导师主要在观点提炼方面发挥指导作用,限于学员在职研修的时间精力,写作的时间段也拖得较长。  课例交流板块通常采用答辩的形式,目的是鼓励教师把课例研究的成果明确地表达出来,对显性知识进一步概括和提炼。同时,采用答辩形式不但能督促每个小组为回应来自外聘专家、学科导师和其他小组同行的提问而精心准备,也创设了一种相互借鉴、质疑批判的研讨氛围,鼓励教师跳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客观地认识每一个课例研究的成果如何推及到一类课或其他学科。

上述实作式教师培训活动的流程,既承认了教学作为一种专业活动其中所蕴含的大量默会知识,更着重于培训者与被培训者所携带的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之间的四种转化方式:明确知识到明确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课例专题报告);明确知识到默会知识的内化(主要通过课例实作板块);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的体验(主要通过课例实作板块);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的外显(主要通过课例写作和交流板块)。

三、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教师教育模式的特点

第一,整合多种培训方式的优势,特别强调实践操作中的“做中学”。各种培训方式都有其优势所在,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在教师教育项目中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以往培训活动的主办方为了操作简便、尽可能降低培训成本,往往以专家报告为主,辅以学校教学现场观摩或组织学员间讨论交流,造成了学员“听的时候激动,回去后没有行动”,或者说没有行动的能力。教师的教学专业工作,是一门源自实践、运用于实践的艺术,用演讲为主的培训方式教会教师如何行动,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教师教育模式,在合理安排架构各种培训方式的同时,主要精力和时间均放在了聚焦课堂的实作式研修板块,其根本出发点是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学习如何教学、学习如何做教学研究,它是一种强调“知行合一”的研修方式。

课例研究篇10

一、地理课例研究的调查

为了解中学地理教师从事课题、课例研究的状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中学地理教师从事微型课题研究的比例很低约占10%,约60%的人参加过微型课题研究,但缺乏具体研究的专业指导,约1/4的人从未参加过研究,原因是实在太忙,没时间研究或没兴趣。总体来说,对课例研究很熟悉了解的人仅占22%,70%是知道一点或听过这一问题,随着教龄的增长对课例研究越来越清晰,不同教龄段差异很大,教龄5年以下、6至10年、11至20年、20年以上的比例从4%-25%-31%-45%,但也仅有50%的人知道一些问题。如图1、图2、图3所示。

大家最关心、最想了解的问题是怎样进行课例研究占80%,不同教龄段的结果基本一致,与大家的教学实际相吻合。大家普遍认为以课例为载体的培训对平时的教学有一些帮助。50%的教师没有自主做过课例研究,自主完成的仅占15%,不同教龄段随教龄增长自主做过的比例上升很快,从2%13%21%50%,这一结果问卷第3题和第6题具一致性。如图4、图5 所示。

总体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来自听课研讨,持此观点的约占40%,其次是读书查阅资料。随着教龄的增长,学习培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原因是知识更新快,而年龄越大离开学校时间越长,知识老化越多。参加学习培训可以接受最前沿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够与时俱进。在阻碍教师成长的几个因素中,知识成为首要客观因素,原因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越来越觉得知识储备不足。

二、地理课例研究的程序

“地理课例研究”的一般程序,即确定课例内容——明确研讨主题——展示观摩——反思交流——形成成果。“课例内容”即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结合教材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课例,经过“主讲教师独立备课——集体备课——试讲交流——再次集体修订教案”等过程,形成成功的课例;“研讨主题”即在深入课堂、走访教师“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针对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确定每次研究的主题,并要求每次研究的主题不能过宽,要有针对性,达到逐个击破,以求实效;“展示观摩”即选拔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组织教师围绕每次提前公布的主题进行观摩;“反思交流”即由主讲教师根据课例展示的情况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及成长过程,然后由观摩教师围绕每次确定的主题,结合课例交流自己的收获与建议;“形成成果”即集众人智慧,再次修订教案,形成课例研究报告,以供教师参考、学习、研讨之用。

1.观摩课堂教学

地理课堂观察,可以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理课堂,然后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提出改进地理课堂教学的建设性意见,使每一项建议和分析都建立在课堂表现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能提高地理课例研究活动的效率,也将提高教师的课堂研究能力。观课时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学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课两讲课题“气压带和风带”涉及教学片段、观课教师反思、观课教师议课等内容。

2.聚焦课堂研讨

一课三讲: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程序如表1。

3.同行集体议课

一课三讲: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同行评议,涉及主持人致辞,听课教师广泛议论以及专家点评和主持人总结等。这里只摘录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 评课标准是什么。个人认为作为高一的新课,应该怎么上?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三位老师都做了很好的回答。韩健文的课更像新课,他是新人,他没有经过高考的洗礼。他就是让学生感兴趣,能学会。基于标准的高一地理教学,这已经足够。因为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不学地理的,高考也是不考地理的。对于这些人重点在于让他们爱地理,喜欢上地理课,能够达到课标要求即可。关于今天的课,首先,优点就是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很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学的设计相对比较容易,学法的设计则比较难,但三位老师都很注意,做得都很好,三位老师都有学案,学案形式多样而丰富,值得学习。第二,对课标的把握都很准。第三,注重生活中的地理。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地理有用。第四,老师们都注重形成性的评价,及时的评价,通过评价给予诊断和纠错。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每个人都关注到。都注重学法的指导,如樊老师对于读图的培养,探究能力的设计;韩老师地理意义这个环节处理,不断的归纳与推进,然后建构学生的观念。问题也有一些,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河流补给,高中水体在初中基础上讲解是放在全球的背景下,学生已经知道初中的一些知识,加上教材上的图像和文字,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内容。补给方式的理解,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明白水体是相互联系的,不仅三态可以相互转化,各种水体也是可以相互补给的。老师们联系框图都做出来了,可是没有强调相互联系的水体这一观点。关于图像,找图用图时,一定要给出所有资料,让图完整,包括图名和图例等。韩老师做地比较好,让学生讲和说。过程和环节方面,韩老师让学生画图,也请学生到黑板画图,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做。版图的好处是将错误呈现出来,通过老师纠错的过程给予学生很深的印象。方老师用的是动画,很形象。但是动画的名称与课本有出入。地理的概念和名词,应该按教材,必须专业、客观、准确。教师专业术语的表达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很大。教材是学生能接触到的最专业的东西,应该要注意这一问题。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老师们都很注重,运用各种教法呈现知识点。地理意义要求学生能够说明,老师们风格非常不一样。韩老师是一步步推进,最后得出观点。方老师给了一些地理现象和意义,让学生对应去发现。樊老师的处理比较粗糙,是直接给出。对于高一的学生,应该多给一点时间,地理意义应该强调公民教育。

三、地理课例研究的意义

1. 激发研究地理教材的兴趣

课标和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有利的丰富资源,它不仅决定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把握,因此吃透教材最重要。由于“课例研究”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教师要全过程的参与,就必须研究课标和教材,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意图,编排特点,学习的重难点,隐含的思想方法,呈现的教与学方式及习题的练习功能等都要进行研学,了然于胸,运用自如,为参与研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

在课程改革要求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从“经验型”到“专家型”,由“辛苦型”向“创造型”角色的转换是当今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时代的要求。由于“课例研究” 是一种“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活动形式,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