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英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20:12:58

五月英文

五月英文篇1

你说,我们的爱,像不像这蒲公英,很绚烂,可是风一吹就飘散。

你一个人,在六广河畔,我那么喜欢的男孩。我收不回来的喜欢。

我在谨守一场对白,一场已经谢幕的春暖花开。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显得苍白不堪。

去年的环城河畔,现在是否依旧旧案?

五月英文篇2

通过举办校园英语节,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英语活动中体会到学英语,用英语的快乐。今年的英语节内容定位为“走进英国”。师生们将以独特的视点,全方位地感受英国文化的魅力、了解英国风情、英国名人、英国景观和英国文学等。

二、活动口号:

more english, more fun. 多些英语,多些快乐。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6日---30日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成员:xx、各班班主任

特邀:音、体、美、电教老师等

英语节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感谢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协同管理。

五、具体活动方案:

英语节开幕时间:2011年4月6日

地点:学校操场

1.召开英语节动员会,宣布活动方案,布置具体工作。

2.宣传英语节,鼓励全校同学积极参与。

3.各年级布置、评选优秀英语节作品。(英语任课老师)

六、英语节期间活动:

本届英语节主要有以下活动:

1.技能之赛(如:学生英语书写、写作、卡片、小报等制作评比);

2.文化之旅(如“英国文化知多少”知识竞赛、英语习语讲座、英语影片欣赏等);

3.体验之行(如:英语歌曲、美文、剧本展演活动、教师课堂展示活动、聆听专家讲座等)

三大版块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兴趣,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历练了英语,挖掘了潜能,同学们尽情享受着英语带来的快乐。

活动(一):开幕式

4月6日:英语节开幕仪式

对象:全体学生

地点:外操场(若下雨,则在教室收看电视直播)

1.校长致开幕词并向学生宣传本届英语节开幕及活动内容。

2.英语老师代表讲话及宣布口号。(顾)

活动(二):英文书写比赛

对象:3-6年级学生(每班挑选5名学生到四楼会议室参赛。)

内容:比赛前由教师确定 (王)

时间:4月14日

要求:书写教科书上或课外阅读内容均可。三年级书写字母和单词;四年级书写句子;五、六年级书写对话或短文。

活动(三):英语歌曲、美文或剧本表演比赛

对象:2-6年级学生,全体英语教师

内容:自定

时间:4月16日下午

要求:各班出一至三个节目,个人和团体节目均可,代表本班级参赛,记团体总分。

活动(四):英语贺卡制作比赛

对象:4-6年级全体学生(崔)

主题:mother’s day/father’s day

时间:4月23日 (每班挑选5张设计好的贺卡晚前交英语组参评)

活动(五):英语手抄报比赛

活动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郁)

主题:自定

时间:4月23日 (每班挑选5张优秀的英语小报晚前交英语组参评)

要求:8k英语手抄报,可合作,要求内容健康向上,以英语为主;版面整洁、美观、版面四周留有一公分空白。必须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

活动(六):英语作文比赛

活动对象:5-6年级学生 (施)

时间:4月23日 (每班挑选四篇优秀作文晚前交英语组参评。)

活动(七):英语动画片欣赏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全体英语教师及任课教师)

时间:4月13/16/23日下午第三课

活动(八):“英国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活动对象:4-6年级每班选择5位学生 (顾、杨、陈)

时间:4月15日中午

地点:四楼会议室

活动(九):英语习语电视讲座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顾)

时间:4月13日下午第三课

地点:各个教室

活动(十):颁奖仪式

参加对象:各单项比赛获奖选手、各班学生代表和英语教师

时间:4月28日下午

地点:四楼会议室

八、奖励办法

1.各个人项目比赛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给每个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2.根据班级团体总分,以年级为单位,评出团体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五月英文篇3

在结束这期特别策划时,让我们再一次回望当年血雨腥风的中缅印战场,向中国远征军行一个崇敬的注目礼——

一九四一年

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9日,英、美相继对日宣战,中国政府发表对日、德、意宣战文告。英、美、中、加、荷、澳、新(西兰)、法等国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形成,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22日,令第五、第六两军入缅,归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指挥。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筹建中国远征军,准备入缅作战。

一九四二年

1月4日,电请罗斯福指定一亲信将领,担任中国战区联军统帅部参谋长。14日,经马歇尔推荐,由史迪威担任联军统帅部参谋长。

2月1日,令第六军入缅后归该军军长甘丽初指挥。2日,又令第六军入缅后归英国方面指挥。25日,令第五军由滇西进入缅甸之同古及其以南地区,第六军由昆明经保山从泰缅边境前进,两军均由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统一指挥。杜由英缅军总司令胡敦指挥。不久,胡敦改任参谋长,总司令由亚历山大接任。

3月8日,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第二师到达东吁(东瓜、同古)。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日军侵占仰光。

3月12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成立。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职,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

3月20日,同古序战开始,激战十二日,予敌重创,此时新编第二十二师由叶达西方面向敌猛攻,敌势受挫。29日,远征军放弃同古,突围北撤。

4月17日,英缅军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共七千余人被包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18日,中国远征军以新编第三十八师之一部驰援仁安羌被围之英缅军,将敌第三十三师团先头部队击溃,英缅军全部解围,救出被俘英军、美教士和记者五百余人,以及驮马千余匹。捷报轰动英伦三岛,以后英方曾向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团长孙继先等颁发勋章。24日,远征军第二师克复棠吉,敌大部东窜。

5月18日,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突围中负重伤,团长柳树人、刘杰阵亡。26日,戴安澜师长伤重不治殉国。

6月10日,林蔚率参谋团人员离保山回昆明。中国远征军此次入缅作战以失败告终,损失奇重,计入缅时约十万兵员,此时仅余四万左右。

一九四三年

4月,中国远征军(又称滇西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在楚雄成立,陈诚任司令长官(10月由卫立煌接任)。

5月,军事委员会驻滇干训团在昆明成立。同时在印度设立兰姆伽训练学校。当时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决定给予中国十二个军(一说十三个军)的美械装备。

6月29日,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成立,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

10月10日,史迪威令中国驻印军向大龙河西岸敌据点进攻,随军派出工兵部队,修筑中印公路。

11月1日至12月18日,新编第三十八师先后占领拉苏、新平洋等地,攻占敌重要据点于邦。11月22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至26日结束,作出了在缅甸发动对日作战的决定,并签署了开罗宣言。

12月下旬,新编第三十八师向敌加强攻击,敌向大龙河东岸退去,西岸敌各据点先后被攻克,中国驻印军取得第一次反攻作战的胜利。中印公路亦修通至新平洋。同时,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向打洛推进。

一九四四年

1月9日至31日,中国驻印军右路新编第二十二师渡过大奈河,沿左岸开路前进;向敌发起猛攻,经数日激战,毙敌官兵约二百人;攻占打洛。左路之新编第三十八师先后渡过大奈河和大龙河,肃清孟阳河之敌。

2月1日至3月29日,中国军队先后进占太伯卡及甘卡,夺取敌交通要点;攻克腰班卡、拉征卡、拉貌卡等敌据点;分左右两翼继续向南推进,战车营也同时配合行动。美军一个支队(约步兵一个团)亦在中国军队左侧向瓦鲁班推进;经激烈战斗后攻占孟关,毙伤敌八百余。战车营亦攻抵宁库卡,先后共歼敌一千四百余,敌第十八师团主力被击破;占领瓦鲁班东北之拉干卡;激战两昼夜,中国军队占领瓦鲁班和秦诺;战车营和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占丁高沙坎;攻克天险坚布山隘;攻占高鲁阳;进占沙杜渣。至此,胡康河谷战役胜利结束。

4月4日,中国远征军向孟拱河谷守敌部署进攻,经十五天激战,新编第二十二师、新编第三十八师先后攻占瓦康至丁克林之线。

5月4日至17日,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占英开塘。中国军队为配合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打通中印公路,分七处强渡怒江。驻印军第五十师第一五团和新编第三十八师第八十八团,在美军支队配合下,攻占密支那西机场。

6月25日,驻印军新编第三十八师经两昼夜激战,占领孟拱。孟拱河谷战斗历时三余月,至此胜利结束。此役歼灭敌第十八师团,重创其第二师团第四联队,第五十三师团第一二八、一五一联队,第五十六师团第一四六联队。从此中国驻印军控制了缅北整个战局,奠定了反攻作战的胜利基础。

7月6日,密支那攻防战已达四十余日,驻印军新编第一军军长郑洞国到密城前线视察,决定于“七·七”抗战七周年纪念日向守敌发动全面进攻。

8月5日,中国驻印军在盟军协同下,攻克密支那,全歼守敌。

9月8日,中国远征军攻占松山。14日,中国远征军攻克腾冲。

10月初,中国驻印军继续向八莫推进。

11月3日,中国远征军各部协力攻克龙陵,继续向芒市推进。20日,中国远征军第六军攻克芒市。 21日,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克东瓜。

12月15日,新编第三十八师主力攻克缅甸八莫。

一九四五年

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驻印军会师于畹町附近之芒友。中印公路完全打通。28日,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和盟军于畹町举行会师典礼。

2月20日,新编第三十师主力攻克新维。23日,第五十师攻占南图(南都)。

3月30日,第五十师与英军在乔梅会师。

五月英文篇4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文化,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西方节日文化,体验圣诞节的神秘与快乐,经学校研究决定,特举行圣诞节庆祝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21日—2015年12月25日

三、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1)校外墙面:宣传海报5张 (80*100)(校门口、食堂、天井、中学部,校门口橱窗)

(2)校门口 : 圣诞树及树上的饰品(9棵)(8棵小树1米高)(1棵大树3米高)

(3)校园宣传栏:活动内容海报4张 (各年级楼层)

(4) 教室:各班自行布置(黑板、节目单、门窗等)

(5)14块宣传板,拼成Merry Christmas

注:海报、圣诞树由学校总务12月22日准备到位。

2.礼物准备

(1)由"圣诞老人"于当于12月25日上午7:00—7:50在校门口向全校师生派发好吃的糖果。

(2)班级游园奖品:毽子、跳绳、彩色乒乓球、笔、本子等小奖品,

3.服装(总务处)

(1)圣诞老人的衣服,帽子,胡须6套(圣诞老人由6名男老师扮演。)

(2)圣诞帽18顶(英语老师佩戴。)

4.宣传准备工作

(1)圣诞的音乐和影片音乐在12月19日前拷给各英语老师。(夏瑞研),

(2)圣诞文化活动的PPT的制做,12月23日前拷给各英语老师(徐子杰负责)

(3)海报按时布置在相关位置(夏瑞研负责)

(4)各班级英语老师准备一个游园游戏项目, 12月18日前报各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同楼层活动不能重复。每班的游园活动必须要以海报的方式说明游戏规则,并粘贴在班级门口醒目处,方便学生选择。

还要准备3个英语游戏,穿插在学生联欢过程中。

(5)游园坏淖急福每个楼层一种颜色,防止学生串楼层,12月22日发放至班级(杨丹负责)

(6)学生自行准备联欢表演的节目和自己喜爱的零食,认真复习英语书上的知识,为参加喜爱的的游园活动做好准备。

(7)游园时,各分管领导和值日教师负责巡视楼层,各班选一名家长志愿者或者学生负责拍照。

(8)每班选好小助手安排游园,联欢会的主持,游戏主持、发放礼品及维持纪律。

1450404813766998.jpg

四、活动内容

(一)英语大比拼

时间

年级

地点

内容

参赛学生

评委老师

12月21日12:30-13:10

三年级

报告厅

单词书写竞赛

三年级每个班5人

夏瑞研

杨丹

周域

黄玮涛

12月22日12:30-13:10

四年级

报告厅

诗歌书写竞赛

四年级每个班6人

周丹丹

潘玲

杨B

张玉宝

葛金芳

12月23日 12:30-13:10

五年级

报告厅

美文书写竞赛

五年级每个班8人

徐子杰

刘天琳

佟宁

卜厚艳

夏广燕

12月24日12:30-13:10

六年级

报告厅

单词听写书写竞赛

六年级每个班8人

马夕凤

陈刚

余珍

汪世琴

奖品设置:

三年级:一等奖12人、二等奖24人、三等奖24人

四年级:一等奖12人、二等奖24人、三等奖24人

五年级:一等奖8人、 二等奖16人、三等奖24人 、优秀奖16人

六年级:一等奖7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21人、优秀奖14人

(一)"圣诞欢唱"

1.12月22日:小百灵教学生学说"Merry Christmas"

2.12月22日至26日,中午12:10—12:30 小百灵广播播放圣诞歌曲,营造节日的氛围。

3.12月25日  12:30  全体齐唱圣诞歌曲

4.三至六年级英语老师教唱一至两首英文歌曲

(二)"圣诞有礼"

1.家长在圣诞节前悄悄准备好一个圣诞礼物,在平安夜(12月24日)晚上放进孩子床头的袜子里。

2、12月24日中午每个老师领取一个苹果。

3. 12月25日上午7:00—7:50 圣诞老人和志愿者向全校师生发放圣诞礼物一个。

(三)"圣诞联欢"

1.12月25日下午   各班级举行联欢活动。

2.12:30    全体齐唱圣诞歌曲

3.12:40    PPt 圣诞节背景知识介绍

4.12:50-14:00  观看圣诞电影,联欢活动,活动中穿插英语游戏,学生品尝美味零食。

(四)"圣诞游园"

1.时间:12月25日中午14:10—15:00

2.活动方法:以同楼层为单位,学生手拿游园坏礁靼嗖渭佑卧盎疃,学生在班级门口通过简单的英语关卡(看图说词,背单词、读句子,问答等)后,方可参加该班级的游园活动,游园获胜者可发放奖品。

3.负责老师:当天下午有课的老师进班级进行管理协调,注意安全。班主任参与游园时的管理。

(五)安全保障

1.为了保证游园活动的安全,请英语老师加强学生纪律和文明教育。2.分管领导和楼层值日教师要适时地巡视,发现学生违纪现象要及时制止,安全办组织人员进行楼层巡视。

3.各班挑选4名安全小巡视员,发现违纪学生,扣除一次游园机会。

五月英文篇5

重要节日:独立日:1月1日(1984年);国庆日:2月23日(1984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黄、白、黑、红四色组成。黄色的旗地上横斜着黑、白宽条,中央绘有红色的国徽。黄色代表苏丹至高无上,黑、白斜条是为了纪念两位有功的亲王。

国徽:呈红色。一弯新月环抱着一根棕榈树干,其上为展开的双翼,双翼之上为一顶华盖和一面旗帜,这象征文莱信奉伊斯兰教和苏丹至高无上。在新月中央用马来文写着“永远在真主指导下,万事如意。”中心图案两侧有两只手臂,表示人民向真主祈求,人民对苏丹和政府的拥护。国徽底部的饰带上写着“和平之城―文莱”。

国花:康定杜鹃

自然地理: 面积5765平方公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镶嵌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被分隔为两部分,形成W状。北临南海。属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34.08万(2002年)。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华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

简史:古称渤泥,自古为酋长统治。15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达到极盛期,曾远征加里曼丹岛东海岸、爪哇、马六甲、吕宋等。16世纪中期起相继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的侵略。16世纪末逐渐衰弱。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为日本占领。1946年再度沦为英国保护国。1959年与英国签订协定,规定国防、治安与外交由英国管理。1971年5月与英国重新签约,获得了“完全的内部独立”,英国仅保留其负责文莱的外交事务的权利。1984年1月1日文莱获得完全独立,建立君主制国家,苏丹拥有立法、行政、司法全部权力,整个国家由苏丹和王室控制。

政治:文莱是一个“、民主和独立的马来穆斯林君主国”。1956年9月29日颁布第一部宪法。独立后它的基本条款继续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进行重要修改。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支柱,约占出口收入的99%。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东南亚第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

外交:奉行同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重视发展同东南亚国家联盟、伊斯兰教和英联邦国家以及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强调东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1991年9月30日,与中国建交。

国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重要节日:独立日:8月17日(1945年);国庆日:8月17日(1945年)

国旗: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国徽:由一只金色的鹰、一面盾和鹰爪抓着的一条绶带组成。鹰象征创造力。鹰两翼各有17根羽毛,尾羽8根,这是为了纪念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日―8月17日。鹰胸前的盾面由五部分组成:黑色小盾和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也象征“潘查希拉”―印尼建国的五项基本原则;水牛头象征属于人民;榕树象征民族意识;棉桃和稻穗象征富足和公正;金色饰环象征人道主义和世代相传。盾面上的粗黑线代表赤道。鹰爪抓着的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

国花:毛茉莉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万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陆地面积为1,90.4万平方公里,素称千岛之国。领海面积约是陆地面积的4倍。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东南部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2.12亿(2002年),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通用印尼语。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约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首都:雅加达(Jakarta),位于爪哇岛上。

简史: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八月革命,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7年后,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于1949年11月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根据此协定,印尼于同年12月27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1950年8月印尼联邦议院通过临时宪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政治:实行总统内阁制。人民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会(全称人民代表会议)是国家立法机构。

经济: 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世界著名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亚太地区重要的产煤国和世界煤炭出口国。地热资源丰富,橡胶和椰子产量居世界第2位,棕榈油产量占世界需求量的五分之二。工业发展的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主要部门有制造、采矿、纺织、轻工、加工业等。旅游业已成为印尼创汇的主要行业。主要旅游点有巴厘岛、婆罗浮屠佛塔、印尼缩影公园、日惹皇宫、多巴湖等。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积极外交政策,主张平等、相互尊重和大国平衡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致力于不结盟运动。1950年4月13日,印尼同中国建交。1990年8月8日,两国恢复外交关系。2000年5月,中印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

国名:马来西亚 (Malaysia)

重要节日:独立日:8月31日(1957年);国庆日:8月31日(1957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国家元首,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划。盾面上部列有五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四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三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州,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三色飞禽,代表沙捞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当地人称“班加拉亚”。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

国歌:《月光》

国花:木槿

自然地理: 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2271.2万人(1999年)。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2005年前搬迁完毕。

简史: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宣布退出)。

政治: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从马来西亚个州的世袭苏丹中选举产生,统治者会议由柔佛等九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等四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但实权在内阁手里。

经济: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榈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锡矿丰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盛产热带硬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80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之一。旅游业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主要旅游点有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

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范围内,提倡与中、日、韩合作。在多边领域,马来西亚将积极参与各种联盟或论坛,致力于维护各种权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权益。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建交。

国名:菲律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重要节日:独立日:6月12日(1898年);国庆日:6月12日(1898年);自由日:2月25日;五月花节: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家英雄日:8月27日;英雄节(纪念民族英雄黎刹就义):12月30日。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等边三角形,中间是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三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旗面右边是红蓝两色的直角梯形,两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平时蓝色在上,战时红色在上。太阳和光芒图案象征自由;八道较长的光束代表最初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八个省,其余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颗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的三大地区:吕宋、萨马和棉兰老。蓝色象征忠诚、正直,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和平和纯洁。

国徽:为盾形。中央是太阳放射光芒图案,三颗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国旗。左下方为蓝地黄色的鹰,右下方为红地黄色狮子。狮子和鹰图案分别为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的标志,象征菲律宾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历史进程。盾徽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英文写着“菲律宾共和国”。

国花:茉莉花

国树:纳拉树

国石:珍珠

国鸟:菲律宾鹰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由7107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

人口:8120万(2001年)。联合国在1998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把菲律宾列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菲律宾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信奉天主教、伊斯兰教。

首都:马尼拉(Manila)

简史: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西班牙入侵之前,菲律宾存在许多土族部落和马来族移民建立的割据王国。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宾。1898年6月12日宣布独立,成立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同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了菲律宾,菲律宾又沦为美国的殖民地。1935年11月菲自治政府成立。1941年12月8日,日军入侵菲律宾。1945年美国重新恢复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宣告独立。1996年9月2日,菲政府与最大的反政府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南部长达24年的战乱局面。

政治:菲律宾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通过,同年2月11日由总统正式宣布生效。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体。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

经济:菲律宾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值得菲律宾人引以自豪的当属水果生产,盛产椰子、香蕉、芒果、凤梨,其中椰子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世界总产量和出口量的六成以上。菲律宾的工业以农、林产品的加工为主,另有一些纺织、水泥、汽车装配等工业。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有红木、樟木等名贵木材,面积1250万公顷,覆盖率约40%。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旅游业是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外交: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对外政策的三大目标是:加强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海外菲人。重视同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积极推动东盟内部合作,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1975年6月9日,中菲两国建交。2000年5月,中菲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重要节日:独立日:8月9日(1965年);华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农历8月15日。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331.91万(2001年)。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无国教。

简史: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46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全民选举产生。

经济: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以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

外交:立足东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

国名:泰王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

重要节日:国庆日:12月5日(1927年,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诞辰)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国徽: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

国花:睡莲

国树:桂树

自然地理: 51.3115万平方公里。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西南濒安达曼海,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6308.2万(2003年2月)。泰国有30多个民族,泰语为国语。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到泰国,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国又有“黄袍佛国”的美名。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范。

首都: 曼谷(Bangkok)

简史: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建立君主立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997年9月27日获立法议会通过,同年10月11日颁布实施,是泰国第16部宪法。新《宪法》规定泰国实行以国王为元首的民主政治制度。

经济: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泰国自然资源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锡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泰国还盛产分别被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莲和山竹。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泰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以“微笑国度”闻名于世,有500多个景点,主要旅游点除曼谷、普吉、清迈和帕塔亚外,清莱、华欣、苏梅岛等一批新的旅游点发展较快。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全方位外交方针,进一步加强经济外交,把同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作为外交基石。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建交。1999年2月,中泰两国在曼谷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二十一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

国名:缅甸联邦(The Union of Myanmar)

重要节日:独立日:1月4日(1948年);国庆日:1月4日(1948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勇敢和果断,深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14颗五角星代表缅甸联邦的14个省、邦,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业和农业。

国徽:中心为一个由谷穗环绕的有14个齿的齿轮,上面绘有缅甸地图。谷穗两侧各有一个狮子,狮子被誉为缅甸的国兽,称圣狮,是吉祥的标志。顶端为一颗五角星,在其两侧和谷穗周围装饰着缅甸花卉;底部的饰带上用缅文写着“缅甸联邦”。

国花:东亚兰花

国树:柚木

自然地理:缅甸领土有67.6581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和老挝为邻,东南与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属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5200万人。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信奉佛教。缅甸语为官方语言,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已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

首都:仰光(yangon)

简史:缅甸于1044年形成统一的国家。英国于1824至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被划出,由英国总督直接统治。1943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重新占领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甸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

经济: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1997年至2001年,缅甸农业平均增长率为6%。2003年农业总产值占到GDP的42%,农产品出口额占到了缅甸全国出口总额的28.3%。缅甸工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制造业产值仅占GDP的10%,工业品需大量进口。

外交:奉行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重视发展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国名:柬埔寨王国 (The Kingdom of Cambodia)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中间是红色宽面,上下均为蓝色长条。红色象征吉祥和喜庆,蓝色象征光明和自由。红色宽面中间绘有白色镶金边的吴哥庙,这是著名的佛教建筑,象征柬埔寨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国徽:以王剑为中心线两边对称的图案。菱形图案中的王剑由托盘托举,意为王权至高无上;两侧为由狮子守护着五层华盖,五在柬埔寨风俗里象征完美、吉祥;两边的棕榈树叶象征胜利。底部的饰带上用柬文写着“柬埔寨王国之国王”。整个图案象征柬埔寨王国在国王的领导下,是一个统一、完整、团结、幸福的国家。

重要节日:独立日(建军日):11月9日(1953年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国庆日:6月24日(1991年8月由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决定)

自然地理:面积为18.1035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北界老挝,西北部与泰国为邻,东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南濒泰国湾。属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1340万。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占人口的80%。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均为官方语言。国教为佛教。

首都:金边(Phnom Penh)。

简史:真腊王国存在9个多世纪,其中从9世纪到15世纪初叶的吴哥王朝,是真腊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6世纪末叶,真腊改称柬埔寨。1940年被日本占领,后又遭法国侵占。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国宣布独立。1960年柬埔寨共产党成立。1970年3月18日,朗诺在美国策动下发动,了西哈努克领导的王国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埔寨全国解放。

政治:宪法规定,柬埔寨系君主立宪制王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经济:柬埔寨是农业国,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林业、渔业、畜牧业资源丰富。木材种类多达200余种,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水产资源丰富,洞里萨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淡水渔场,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渔场,素有“鱼湖”之称。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薯类、花生、豆类,湄公河流域和洞里萨湖沿岸为著名产米区,马德望省素有“粮仓”之称。柬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有一些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主要旅游点有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

外交:奉行独立、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反对外国侵略和干涉,主张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邻国建立友好关系,柬支持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中立与合作区。1958年7月19日,中柬两国正式建交。2000年11月,中柬双方签署了《中柬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

国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重要节日:独立日:10月12日(1945年);国庆日:12月2日(1975年)

国旗: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蓝色象征富饶,红色象征革命,白色图轮表示圆月。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自然地理:23.6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系内陆国家,东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与泰国交界,西北与缅甸接壤,北邻中国。境内多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侯。

人口:537.7多万(2001年)。有60多个民族,统划成三大民族,即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

首都:万象(Vientiane)

简史: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国入侵,伊沙拉政府解体。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政治:国会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最高行政机构。

经济: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91年至1996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缓慢,但从1999年以后,老挝经济增长加快。1999年至2002年,GDP年平均增长6.1%。2003年全国GDP达1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人均GDP达到362美元。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1961年4月25日,老中建交。

国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重要节日:国庆日(独立日):9月2日(1945年);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胡志明诞辰日:5月19日(1890年)

国旗:旗地为红色,旗中心为一枚五角金星。红色象征革命和胜利,五角金星象征越南劳动党对国家的领导,五星的五个角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和青年。

国徽:呈圆形。红色的圆面上方镶嵌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下端有一个金黄色的齿轮,象征工业;圆面周围对称地环绕着两捆由红色饰带束扎的稻穗,象征农业;金色齿轮下方的饰带上用越文写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国花:木棉花

国歌:《进军歌》

自然地理:32.96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和柬埔寨交界,东临南中国海。属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7870万人(2001年)。有54个民族,越族(京族)占88%。官方语言为越南语。主要宗教有佛教。

首都:河内 (ha noi)

简史:越南古时作为中国郡县达千年以上,公元968年成为独立的封建国家。1874年越王室和法国签订和约,把南部割让给法。1884年沦为法国“保护国”。二次大战中被日本侵占。1945年9月2日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1954年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得以签署,越南北方(北纬17度以北)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1973年,美越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举行全国普选,7月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政治: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会常务委员会是国会常设机构。国家主席为国家元首,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五月英文篇6

被告人林英,女,1971年1月20日出生,回族,青海省西宁市人,初中文化,无职业,住西宁市城东区南庄子213号101室。暂住上海市天潼路478弄5号2楼。2001年3月30日被逮捕。现在押。

被告人马少成,男,1974年6月7日出生,回族,甘肃省康乐县人,小学文化,农民,住康乐县虎关乡高集村,暂住上海市虹口区东宝兴路458弄13号2楼。2001年3月30日被逮捕。现在押。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控被告人吴建明、林英犯运输毒品罪、被告人马少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于2001年12月24日以(2001)沪二中刑初字第97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吴建明、林英、马少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分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十万元。宣判后,吴建明、林英、马少成不服,均提出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3月19日以(2002)沪高刑终字第24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护原判,并依法报请本院核准。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复核。现已复核终结。

经复核确认:被告人吴建明、林英、马少成相互勾结,共同进行贩卖海洛因的活动。2001年2月24日,吴建明、林英一同到江苏省苏州市。次日上午,吴建明从他人处取得装有海洛因的旅行包交由林英乘长途汽车带至上海市,吴建明乘出租车跟随返回上海市。吴建明、林英到达上海市天潼路四川北路路口处,将装有海洛因的旅行包交给马少成。马少成将该施行包运至上海市虹口区东宝兴路458弄13号2楼其暂住处,并将该旅行包内的部分海洛因分装到另一旅行包中。当日下午,公安机关抓获马少成,并在马少成暂住处查获海洛因14.91821千克。被告人吴建明、林英亦被抓获归案。

上述事实,有查获的海洛因及鉴定结论、房屋《租赁合同》、住宿登记单、辨认笔录、查获的旅行包和证人证言证实。被告人吴建明、林英、马少成亦供认,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吴建明、林英、马少成共同贩卖、运输海洛因的行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口罪。贩卖、运输毒品数量特别巨大,应依法惩处。一审判决、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五月英文篇7

                   (2000)海南民终字第19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文昌市新桥镇昌美村委会牛岭经济社(以下简称牛岭经济社)。

法定代表人符敦琚,该经济社社长。

委托人符诗冷,该社社员。

委托人符敦安,该社社员。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周金英,女,一九三九年出生,汉族,文昌市新桥镇牛岭经济社村民。

委托人符诗丰,系周金英丈夫。

委托人符冰,系周金英儿子。

上诉人牛岭经济社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文昌市人民法院(1999)文民初字第20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橡胶树承包合同合法有效,且被告已领取了原文昌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承包土地使用权证。原告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及赔偿经济损失,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专业性承包的生产经营项目,承包期限应依生产周期或经营周期确定,承包金也应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适当调整。据此,判决:一、原、被告双方所签订之橡胶树承包合同为专业性承包合同,该合同合法有效。二、原合同期限(含土地)延长至三十年。即自一九九八年一月起至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三、承包金从原来的每亩2元调整至每亩50元,自完善合同之日起交付。判决后,牛岭经济社不服上诉称:原合同非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违反法律规定,原审认定合同合法有效,于法无据。周金英应对其在承包地上种植橡胶行为承担责任。故请求撤销原判,终止双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周金英答辩称:我是通过投标形式中标而合法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原审法院基于上述事实及本案橡胶承包的性质、特点所作出的判决正确,故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经审理查明,一九八四年,依文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决定,在文昌市工作队的主持下,上诉人牛岭经济社将其20亩土地范围内300株橡胶以投标形式发包给该村村民。被上诉人周金英中标。此后,双方签订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但未签名盖章。同年六月二十八日,文昌市人民政府给周金英颁发了文府证字第37186号《文昌县土地使用证》,其中载明橡胶的承包期限自一九八五年一月起,但未写明截止时间。签约后,周金英依约履行了合同的全部义务,且无改变土地用途,仅在该地上补种了336株橡胶,当时,牛岭经济社对周金英的上述行为并无异议。由于双方未约定橡胶承包截止时间,双方发生争议,新桥镇人民政府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作出《关于承包土地、橡胶合同纠纷的处理决定》。其内容为:一、周金英承包牛岭经济社20亩坡地及该地范围内300株橡胶的期限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终止;二、20亩坡地重新发包。年限29年(从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至二0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三、土地承包金每年每亩50元,年承包金在当年十二月份交完;原300株橡胶树每株折价8元为承包者所有,如承包者不接受,经济社可自行处理。土地上的附属物在一个月内自行处理。五、在同等条件下,原承包户有优先权。六、如对决定不服,可在一个月内提出异议。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新桥镇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撤销原处理决定的通知。当年八月十二日,新桥镇农村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以(1999)新裁字第1号对该承包合同作出裁定,其主要内容为:一、双方已依约履行了合同的义务,依法确认该合同有效;二、确认该合同为专业承包合同;三、完善该合同;四、确定土地、橡胶承包合同期限为30年,即一九八五年一月至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五、承包金从每年每亩2元调整到50元,自完善合同之日起执行。六、合同期满后,集体橡胶树为集体处理,附属物期满后一个月内自行处理,逾期不处理归集体所有。该裁定书于制作当天向双方公布,周金英当场接收,牛岭经济社拒收。其后,牛岭经济社向原审法院起诉,案经原审法院判决,牛岭经济社不服上诉。

本院认为,在第一轮土地承包中,被上诉人周金英经过上诉人牛岭经济社公开召标后而中标,承包了被上诉人20亩土地及其范围内的300株橡胶的经营权,文昌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文府字第37186号《文昌县土地使用权证》,确认了被上诉人拥有上述土地使用权。在第二轮土地承包过程中,政府尚未依法撤销周金英之土地使用权。原审法院根据土地的具体使用情况及从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原则出发,判决该地由周金英继续承包使用正确。在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周金英的前提下,由牛岭经济社与周金英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限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及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有关规定,承包期限应为30年(从一九九九年六月至二0二九年六月止)。承包金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从原每亩2元提高到50元。年承包金当年12月支付。上诉人以原合同无效为由上诉请求收回土地及赔偿损失,理由不当,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 撤销文昌市人民法院(1999)文民初字第206号民事判决;

二、 上诉人牛岭经济社20亩土地及其橡胶由被上诉人周金英承包经营,期限从一九九九年六月起至二0二九年六月止,承包金为每亩50元,承期金于当年十二月前支付(一九九九年承包金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双方以上述内容为主要条款订立合同,其他合同条款由双方协商完善。

一、 二审案中受理费人民币400元及鉴定费1017元均由上诉人牛岭经济社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王龙文

                                                     审 判 员

潘文壮

                                                     审判员

唐海雄

                                                    二000年六月二十一日

五月英文篇8

英人游戏

在这个“婉约解释”之后整个8月份,大吉岭没有回电,但接下来清廷的措辞就比较严厉。

9月1日,北京电告大吉岭,否决赫政6月25日所发的139号电文。“如印度方面不禁而由方面自禁,可能使得从前鸦片贸易的纠纷以另一种方式重演!银一万两、卢比三万四千已托汇丰银行汇去。”同时敦促印度考虑8月6目的电文内容,并表明清廷立场:“中国宁可将谈判永久拖下去,而不肯允许印茶入藏竞争。”

9月5日,大吉岭回电。这份电报应该出自赫德之手,建议把茶叶列入条约第三款“各项军火、器械暨盐、酒、各项迷醉药,或禁止进入,或特定专章,两国各随其便”内,把茶写在“盐”和“酒”之间。并告知如果北京能接受,那么谈判可以迅速结束。

9月25日,以升泰名义的电文称商上有不同意见。三大寺的堪布头目也即将抵达大吉岭参与谈判,核心问题依旧是茶。不过,他担心谈判破裂,英国人会改通商关口。升泰说“商上亦非不遵,惟任其事者,不得明言决断以防未然,有意迂曲,又不肯递进汉官定议,以此相持”。他提议绕过一方,由赫政直接与英方谈判,或者让清廷劝告参与取结(领取文书),由他。

升泰之言也说明了赫德与赫政策略的成功,赫德在1891年2月20日发给赫政的电文说,新去的代表黄绍勋是中国的老脾气,办事只求面子上光彩好看,在通商上赫政完全可以顺势办理。赫德要赫政探明其谈判的内容,能答应什么以及什么是他权力范围能答应的。同时还建议赫政把印度的条件说得大些,“说探明要开放许多地点,然后再提帕里。照这方式进行,就可使得他情愿开放帕里,甚至同一开放别处。唯有使谈判面子上好像是中国人的胜利,一切行动才可以取得支持。希审慎进行,小心地使得你的鱼能够自来上钩。”1891年2月21日,赫德又告诉赫政,要向英属印度代表保尔解释,印度必须虚张声势,多所要索,才能达到目的。“无论你要求一点或要求几点,反正中国方面总要辩驳一番,要求得多些,帮助也越大。中国代表想要办得光彩,印度多提一些,再减掉一些,可使中国代表自己和别人都心满意足,而印度就能获得实际利益。”之后,赫德数次指挥赫政,如何诱使中国的谈判代表上钩。就这样,一场由英国人发起的打开中国西面国门的战略计划,最后由英国人来协调落实。

事实上,在外国人主要设计、修建和广泛参与的电报体系中,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当时清廷所使用的电码大部分是外国人所设,毫无机密可言,自己的每一个条件都曝光在别人面前。

这是一场从开始就输掉的谈判,但赫德所希望的迅速商定计划,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至少清廷和不像“割让”锡金那么痛快。这一次,赫德遇到了中英通商中最棘手的茶叶问题。

1892年9月26日,北京电告大吉岭,传达皇帝旨意,要升泰开导番众,但取结要方参与,如果英方改关口,也可允许,日后再理论。除了茶叶外,其他款项北京都做了最大的让步,甚至包括进入到内藏地区的口岸开放。

升泰于9月24日在仁进岗过世,那么9月25日的电文应该是升泰生前一两天,此时病中升泰已经在赶往途中,电文交付给随属回大吉岭所发;清廷在9月27日接到升泰去世消息,从相隔时间可以测出他已经在亚东境内。

清廷随后派出驻藏帮办奎焕接任升泰,令所有跟随升泰的随员原地待命,又要求刘秉璋派雅州(雅安)知府嵇志文赴藏与奎焕会合,前往仁进岗交接工作。并说“开导藏番,为此事第一要义”。

10月2日,总理衙门致电刘秉璋说,“查藏约各条议有端倪,惟禁印茶入藏以保川茶引地,甚费磋磨。”并把之前中国与英方沟通事宜一一复述,重点强调了藏商要把“英商抵关贸易,不得擅人关内”写进条款,而带来英方的反弹,故开导藏番是当前要务。

1892年10月6日,北京秘电赫政:“印度政府曾咨询北京英使馆,使馆已答复总理衙门不许印茶进藏。印方现在可能考虑你所建议将茶列入第三款内的办法。”

10月12日,奎焕抵达大吉岭。11月3日,奎焕回电称,之前“抵关贸易,不得擅人”实指亚东通商条约,与改关不是一回事。他担心“番情日久反复”,已经派人专门开导取结。

11月9日,北京电大吉岭。要求在“任听英国诸色商民前往贸易”后加“至关而止”,在“英商在亚东贸易自交界至亚东”后加“而止”,目的是为了让藏人安心。

11月10日,奎焕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延茂为帮办大臣。

11月12日,北京电文。总理衙门无意改动已商妥的章程底稿,但以为加进几个字无损约会原义而可以消除藏人的反对,因此要求也在英文约文内写明。发电人要求加入“asterminus”(而止)。

11月22日,大吉岭赫政来电。印度方面已经把原条款削减。赫政认为印方为此次谈判所得甚微,已然悻悻。所以建议不要修改条款,不然会妨碍茶叶入项机会,并有可能导致印方所有条款,使印度更易有藉口自由行动,随时会在边界生事。同时,印方认为奎焕在影响力有限,他们可能越过中国而与拉萨直接交涉。

1893年1月9日,奎焕在加尔各答致电北京。他说已经和藏人沟通好,番疑顿释。

1月12日,加尔各答电。赫政说,印度对茶叶延不置覆,足证确有困难,可否由他向印方建议,已议妥各款先行签字,以结束现在的谈判,另在第三款内加入但书或附注“至印茶一项现议由有关政府在北京商办”。

1月16日,北京电。总理衙门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奎焕说给印度政府。一、请向印方解释:中国不肯同意与印茶入藏竞争,正如印度不肯同意禁止印茶入藏一样,而且由印度方面禁止,并无碍于目前贸易,而中国如答应印茶人藏经销,必将引起地3-Z有利害关系的官民要求保护,中国政府势不得不另筹对策。二、如印方拒不考虑,总理衙门另有他法。三、如用前法仍不能商妥,即采用你的建议。四、总理衙门已将“而止”两字加入,可让藏民安心。

2月20日,加尔各答来电,出自赫政之手。同时嵇志文也到加尔各答。印度政府不同意禁止印茶入藏,阿萨姆、孟加拉一带种茶叶业主及茶商对此已竞示反对。

3月2日,加尔各答赫政电。他说,据印度总督密告,现在印度已经让步太多,但如果中国坚持在茶叶上不让步,则交涉可能全盘失败。此刻不答应,则功败垂成。此事,嵇志文并不知情。

3月14日,北京电文说,“至于印茶一项,现议俟五年限满酌定税则以后方可入藏销售。”北京希望这样的问题等正式通商后解决。同时让奎焕迅速查明报告华茶每担在拉萨售价,运至春丕或拉萨可售的价格,印茶运至亚东的价格。

3月26日,加尔各答转达印度意见。“印度政府以为总理衙门的建议无裨实际,五年以后印茶是否能人藏行销了无保障,藏人或以高税,或以其他方法禁阻,其情形恐与今日正复相同,印度政府因此不能同意。”赫政建议,现在可以抛开茶叶一项不谈,印茶在藏并无市场,将来即便有,也可以在五年后订立税则用关税抵制。

3月29日,北京电文。建议在第四款条约内关于茶叶一句用以下词句:“至印茶一项,现议开办时不即运藏贸易,俟百货免税五年限满方可人藏销售,应纳之税可由两国政府事先商定。”特别提醒说,文内已明白准许茶叶将来可以运藏贸易,税率若干此刻自无从拟定。让赫政提交看看英方反应。

4月1日,加尔各答回答说,这项建议被印方否决,他们担心如此一来,五年后仍可用高税禁阻印茶。印方认为唯一圆满办法就是在条款内避不专提茶叶,而将茶叶包括在一般免税进出口货物之内。现在谈判由于各方僵持,赫政一行要返回大吉岭,他们建议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北京迅速商定茶叶进口税率。并告知,大吉岭印茶运至亚东,每担售价二十五两,粗茶十五两。

4月8日,总理衙门去电再次表明立场,不同意把茶叶列入一般免税进出口货物之内,并对前一份电文内容做了修正:“至印茶一项,现议开办时不即运藏贸易,俟百货免税五年限满方可入藏销售,应纳之税与华商输英应缴纳之税即每担税银十两相等。”

4月12日,北京秘电。告知前方代表,如果印方不能接受之前提议,那么北京就以每担茶叶进口税增至二十两之后同意办理。如果印方还是不能接受,那么中国只有立即退出谈判。

五月英文篇9

及至何紫庭作序于“咸丰乙卯蒲节后二日”(咸丰五年农历五月初七日,1855年6月20日)的《华英通语》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洋酒名词。《华英通语》是一部用粤语标注读音的汉英词典,编撰者为子卿,生平不详,何紫庭只在序中交代“吾友子卿,从学于英人书塾者,历有年所”;何紫庭何许人也亦有待考证。但把“Look”译作“睇”、把“What”译作“乜”、把“So”译作“”、把“His”译作“”等粤语特征,及词典中的“省城”一词对应的是广州的英文名“Canton”(粤语注音“奸顿”),想必子卿应该是广东人,没准就在十三行一带活动。这部词典后被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增补日语翻译和注音,于“万延庚申”(1860年)在日本出版《增订华英通语》,成为日本人的英语启蒙词典。

根据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增订华英通语》快堂藏板刻本,这部词典按事物分为时节类、数目类、绸缎类、茶叶类、通商类、食物类、酒名类、器用类、百工类、各埠类、船只类等37个门类,另有按字数分类的单字类至七字类,以及长句类和单式类(表格类),这或许是中国最早一部商务英语词典。其中酒名类涉及到20多种洋酒,包括“罢兰地/Brandy”(白兰地)、“三边/Champagne”(香槟)、“啤酒/Beer”(啤酒的中文名或许是源于这部词典)、“酒/Port”(香港至今沿用,内地今译波特酒)、“白酒/White Wine”(白葡萄酒)、“红酒/Red Wine or Claret”(Claret特指波尔多红酒)、“壳酒/Hock”(霍克酒,泛指德国莱茵河地区白葡萄酒)、“吕宋白酒/Madeira”(今译马德拉酒。此酒是产自西班牙马德拉岛的一种加烈葡萄酒,只因在各埠类中,西班牙的英文名“Spain”被译作“大吕宋”)、“哑叻酒/Arrack”(产自南洋的一种蒸馏酒)、“啉酒/Rum”(朗姆酒)……至于粤语注音,有些酒名直接用粤语去读即可,比如“啉”,用粤语去读,比普通话的“朗姆”更接近“Rum”的原汁原味。喝了这么多年啤酒,我这才明白,原来“啤”也应该用粤语去说才接近“Beer”。不过奇怪的是,当时和英国人交往那么频繁,词典里居然没有威士忌。

在器用类中,还有“红酒杯/Claret Glass”,注音“加拉咧呀拉时”;“玻璃酒樽/Glass Decanter”(滗酒器),注音“呀拉时尼奸达”;“酒钻/Corkscrew”(拔塞钻),注音“各时故劳”。那么,在当时的广州,这类器用常用吗?价格如何呢?却说在最后的单式类中,附有几份格式化的模拟商业文件,其中,我们从1855年10月16日的一份“曾经收讫”货单可以得知:十九个玻璃酒樽的价格为银一员五十三仙,十二枝洋枝烛的价格为银一员。另外,从1855年8月17日的一份“祈为交还”货单还可以得知:两桶面粉银二员五十仙,三包米银六员,一埕油银一员廿五仙,一箱茶银廿四员五十仙……

五月英文篇10

关键词:ICAO 陆空通话 飞行安全

一、引言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是中国民航总局第86号文件,自2000年1月5日起施行。文件中第十一节对于陆空通话的使用语言及规范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第五十三条规定,地空管制通话应当使用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规定的专用术语及规范,保证地空通话简短、明确。通话过程中,对关键性的内容和发音相似、含意相反的语句,应当重复或者复诵。第五十四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中国航空器,陆空通话使用英语或汉语普通话;但在同一机场,同时使用两种语言通话时,管制员应当注意协调。第五十五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外国航空器,不论其国籍,陆空通话应当使用英语。

如今,中国民航事业的益蓬勃发展,为提高飞行员的英语陆空无线电通话水平,杜绝由行员英语无线电通话的语言能力差、不规范、口音等对民航航线运输飞机导致不安全的隐患,国际民航组织(ICAO)修订了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6、10、11相关条款,强制规定2008年3月5日起,在国际运行的飞机和直升机上担任机长和副驾驶、飞行领航员,都必须达到ICAO英语无线电通信能力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这无疑是对我国民航事业一个全新的标准,同时促使飞行员和空中管制员必须具备英汉双语陆空通话能力,并且能够标准、准确、清晰、快速的英语无线电陆空通话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二、推行中国民航飞行英语的重要性

在与时俱进的当代,民航总局对于我国飞行员英语能力的提高问题已十分重视,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起了英语工程,建立了有效的飞行人员英语的培训和等级测试系统(PEPEC),并将飞行人员通过PEPEC英语考核的结果纳入飞行执照管理。根据《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条规定,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塔台以及进近管制范围内所有航空器(军航除外)已经于2003年9月1日起统一使用英语陆空通话。这一实质性的改变,一方面确立了中国民航的发展向国际化发展迈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代表了新一代飞行员在具备精湛的飞行技术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陆空通话能力。在民航总局大力支持下推动了民航飞行英语体系的发展,飞行学院也对行英语教学以及培训制定了更合理的针对性方案,使得飞行员英语无线电通话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而在本质上减小了航路中由于陆空无线电通话误听,漏听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在国际民航组织强调英语规范化、程序化、简洁化的同时,由于世界各地的飞行员地域、环境、习惯的差异形成了各自地域的口音,正因为飞行员的口音、英语水平差异使得英语无线电交流常常出现误解、歧义甚至出现漏听,最终导致影响飞行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飞行事故案例及其浅析

1977年,圣克鲁斯市西班牙属地特内里菲岛,由于荷兰KLM航空机组成员与泛美航空机组成员,以及西班牙裔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之间交流的口音问题以及不当的飞行术语,导致两架波音747起飞时相撞,遇难人数高达576人,此次空难成为民航飞行历史中最严重的空难。相隔一年,1978年11月12日,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印度上空与哈萨克斯坦一架货机相撞,通过黑匣子调查事故原因发现,由于哈萨克斯坦飞行员英语能力薄弱,误解指令操纵飞机下降至与相对方向的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客机同一高度层14000英尺,最终导致两机在相同高度层相撞,349人遇难。同样类似的空难在1989年2月19日,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由于梳邦国际机场的地面塔台人员不规范的飞行术语致使飞虎航空的波音747误解下降高度指令,管制员要求下降高度至2400英尺(descend two four zero zero),而飞行员错误的认为管制员指令要求下降高度至400英尺(descend to four zero zero),最终导致飞虎航空747飞机距离地面400英尺高度撞山。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管制员使用有歧义的英语,致使飞行员误解指令下降高度导致的空难。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统计,全球各种飞行事故或事故症候的主要原因约有70%与通话不畅通有关。其中,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语言交流问题是导致飞行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如此高的事故比例,我们需要引以为鉴,为保障今后的飞行通讯质量而增进个人英语理解沟通能力,以及英语无线电使用的规范化、程序化、简洁化,从而改善飞行安全与质量。

四、结束语

在飞行器技术日益先进的今天,飞行员体力劳动强度越来越低,同时,良好的语言能力在飞行安全中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高。如果飞行员与管制员的无线电英语都不标准、准确,指令便不能清晰的表达与接收,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误解。因此,通过飞行员的无线电英语水平提高、规范术语化,以及当飞行员接收空中管制的指令后对其指令要素进行完整复述并进行二次确认,从而减少无线电英语交流之间由于口音、个人习惯、文化背景等引起的误解或者漏听。综上所述,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交流误解、漏听会给飞行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民航总局到各个航空公司须确保国际航线飞行的英语通讯质量,从始至终坚持着每条航线放飞的高标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