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文章十篇

时间:2023-04-05 10:33:13

孝敬父母的文章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1

关键词:儒家 基督教 孝道 和而不同

儒家把孝看作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个人修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人要先爱其亲,然后将同样的爱推及兄弟,再推及所有的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在基督教中,孝道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伦理规范。“十诫”中的前四诫讲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后六诫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讲到人与人之关系时,首先提到孝:“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12)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说:“在头三条诫的卓越行为之后,再没有什么行为是比顺从尊长更好的了。因这缘故不顺服就比杀人、不贞、偷窃、欺骗和它们所包括的坏事罪更大了。” [1]旧约《箴言》是一本教导道德伦理原则的书,书中在叙完引言之后,首先提到:“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指教。”(箴言1:7―8)作者在这里指出了全书的主题,即“敬畏耶和华”和“孝敬父母”。由此可见孝在基督教思想中的地位。

虽然儒家与基督教的文化背景迥异,然而在孝道思想上二者表现出不少融合相通之处。这种相通之处集中体现在孝的具体内容上。

儒家的孝,要求人们爱惜自己的身体。《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每个行孝之人的责任。孟武伯问孝,孔子答道:“父母惟其疾是忧。”(《论语・为政》)行孝首重守身,即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世说新语》载:“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而哭,乃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也。’”此事听来近于荒唐,但由此可见古人对爱惜身体的重视。

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上帝,上帝的灵住在其中,身体是上帝的殿。人不可毁坏身体,也不可容罪玷污身体,乃要保养顾惜,在身体上荣耀上帝。如果能做到这点,父母自然欢喜,这便是孝了。

孝道不能只停留在爱惜身体的层次,而要继续深入,这就是尊敬父母。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厂(《论语・为政》)能养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敬则须人的努力,较之养要难得多。故古人言:“养可能也,敬为难。”(《吕氏春秋・孝行》)敬的内容极广,最基本的要做到不辱。行事为人要谨小慎微,凡事对得起父母,不使父母因自己而受到羞辱。《孝经》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孝经・感应章》)尊敬父母的范围包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孟子・万章上》)尊敬父母最重要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是孝道的最高目标。

基督教孝道也特别注重尊敬父母,《箴言》论孝,多次提到尊敬父母。“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箴言19:26)这是从反面讲。“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言23:22,24-25)。这是从正面讲。

以上论及儒家孝道与基督教孝道的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二者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所以二者势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论述二者之差别。

首先,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儒家孝道建基于“性本善”的理论,其动力是人的“良知”。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以孟子的“性本善论”为正统,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谓之四端。将四端扩充和存养,即可生成仁、义、礼、智四德。人皆有良知良能,固人皆可以行孝。“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下》)这是人的良知良能所致。孝是人的本能,人人皆可做到。而基督教则认为人有原罪,只有行孝才能获得上帝的救赎和赐恩。人之所以行孝,是因为内心的负罪感和对上帝的敬畏感。这是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很大的不同。基督徒行孝是上帝的启示,是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十诫”中前四诫讲人应如何敬畏上帝,后六诫讲人应如何对待人。在论到对人时,首先讲到孝敬父母,这一切都是为了敬畏上帝。一个敬畏上帝的人,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孝敬父母。

儒家的孝,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政治伦理。《孝经》一开始就提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儒家看来,“事君”是每个孝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事君又不一定是参政。当有人问孔子何以不参政时,孔子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这种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更为明显,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孝有如此大的功效,故汉唐以来,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2]对不孝者,社会的惩戒措施是严厉的。《孝经・五刑章》中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汉代有“不孝者,斩首枭之”的律条。[3]

而基督教孝道更注重对上帝的孝,是一种宗教伦理。《圣经》自始至终将上帝与人的关系描述成父子关系。我们祷告时也时常称上帝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既然如此,作儿女的就当孝自己的父亲。上帝曾藉先知玛拉基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玛1:6)基督教的孝道内容很广,但最重要的是要荣耀上帝。耶稣说:“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5-16)。

对观儒家与基督教的孝道思想,笔者认为二者和而不同。究其根源,既然同属孝道则必有相同点,但儒家作为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更注重现实的人伦秩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而基督教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宗教,其人神关系是二元对立的,要求信徒绝对服从和崇拜上帝,体现出以神为本的特点。这就注定了二者的孝道思想,有相通性,更有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马丁・路德:《论善功》,《路德选集》,徐庆誉、汤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996年第五版,第74页。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2

论文摘要:曾子继承孔子孝道思想以及春秋以前的孝观念,将孝作为做人的基长准则,提 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住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善 了孝道思想的 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子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据典籍记载,他在孔门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曾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孝道思想。其孝道作为孔子的孝道理论和后来孝治派之间的桥梁,在先秦思想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  曾子孝道思想及实践 

曾子孝道思想是继承孔子的孝以及更早的孝观念发展而来的。曾子以“身为亲之体”作为孝道确立的依据,提出了自己的新意,并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内涵。 

孔子认为孝源于人内心对父母的真实情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曾子在孔子基础 f=.进一步提出对父母行孝的根据,认为孝道源于“身为亲之体”,即:子女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子女生命也是父母赋予的。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按照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新意。他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这些新意丰富了孔子孝道思想,也充实了曾子孝道体系的内涵,为后世孝道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 

曾子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他注重“全身为孝”,引用孔子的话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町谓全矣。” 认为子女要怀着敬父母的态度来爱护和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赋予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并让父母的身体通过自己及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 对于父母赋予自己的宝贵生命更要珍惜,“父母生之,子弗敢杀……”  平时要注意安全,不令父母为自己担忧,“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而且曾子认为孝子没有 自己的忧乐,要以父母之忧为忧,以父母之乐为乐,“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 

曾子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在孔子那里所重的是仁,孝仅是众多德行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但到了曾子这里,孝被无限地拔高,成为一切的根本,“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曾子极力扩大孝的应用范围,把家庭伦理中孝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曾子看来,仁、义、礼、忠、信都与孝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把孝看作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是无所不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并指出孝充盈于社会每个角落,几乎可以囊括个人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范,将孝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人类行为规范的最高层次。孝包含庄、敬、忠、信、勇诸范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⑨值得注意的是,曾子认为不庄、不敬、不忠、不信、不勇是不孝,是因为它们会给人带来羞辱,从而辱及父母。因此,尽管曾子把孝抬高到天下之大经的高度,但孝的根源仍是“身者,亲之遗体也。”阮元注释说:“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皆易致祸害。首刑罚,毁伤身体,辱及其亲。”  曾子的贡献,是对孝的理论凸显。为了更好地突出孝作为大经大法的根本性作用,曾子对孝划分了层次。

曾子把孝划分为三类:大孝、中孝、小孝,其划分依据是以 对父母孝的方式。他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大孝尊亲}”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这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 自己尊敬父母,终身无违,一种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大孝尊亲”一是尊敬父母 ,终身无违。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 还认为养志之孝不仅要关心、尊敬父母,而且要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情,不要违背父母。“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与物质方面的养相比,精神方面令父母愉悦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能否和颜悦色事父母就在于是否保持着一颗永远热爱父母之心。“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固如果父母有过,子女要和颜悦色地以尊敬父母的态度去进谏:“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二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从积极方面说是扬名为孝。首先是不遗父母之恶名,“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其次是扬己之名,“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扬己之名即扬父母之名,使父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对于“大孝尊亲”,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注日:“尊亲者,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如大舜以天下养,周公严父以配天,士大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曲而后来的《孝经》对曾子这一思想进行了发挥,认为扬名显父母是孝的最终形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不辱为孝”是中孝。即:不要因自己不合乎礼的言行而连累父母受到侮辱。不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保其身,不辱父母之遗体;一是慎其行,不辱父母的人格。侮辱,尤其是大辱,会给人带来极其不良的后果。《白虎通义 ·丧服篇》引《礼记 ·曾子记》日:“大辱加于身,肢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交,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昭穆之域也。”如果子女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连累父母,令父母之人格受到侮辱,会给父母带来不愉快,则与孝道背道而驰。 

“其下能养”是小孝,能养就是赡养父母,父母赋予子女生命与身体,并且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子女应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力孝养双亲,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做到“慈爱忘劳”。“慈”者,《礼记 ·内则》日:“慈 以旨甘”。“爱”,谓孝子之有深爱也。“忘劳”,忘己之劳苦,如孟子所说:“竭力耕田,共为子职”  。 

曾子也注意到了孝的等级化。在《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中,曾子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明显地把孝按照社会等级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与君子、士、庶人、任善相对应。古代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的君子指卿大夫,任善指王者。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中,曾子把孝划分为三个等级:“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魏源认为曾子以等级来划分孝,“此别记曾子论孝之等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是为博施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是为备物。此既醉诗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盖美王者孝量无匮竭也,故为大孝。此言天子之孝也。尊爵莫如仁,而以此尊其亲……此士大夫之孝也……于父母之慈爱则思而不忘。于己之勤劳,则忘而不思,所谓竭力耕田,共为子职,故日用力。此庶人之孝也。或曰慈爱,如《内则》‘慈以旨甘’之慈,谓已慈爱其亲。”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论孝的三个层次中,曾子将诸侯、卿大夫、士视为一个阶层,与天子、庶人组成三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以大孝、中孝、小孝作为对应。 

从以上几种孝道层次划分的标准上来看,其本义是以对父母之孝的方式为依据,因提升到孝道层面,被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并被应用到社会实践,显示出孝道层次划分的鲜明性。曾子讲孝道并非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非常重视孝道的践行,他本人就是孝道实践的典范。他的孝行实践不但具体地诠释了其孝道理论,说明孝道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也反映了其对孝道实践的重视,因此我们可以把曾子的孝行实践看作其孝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曾子对践行孝道的重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孝行中表现出来。 

其一,对父母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孝养。曾子事亲至孝,在《孟子》等文献中有很多对曾子孝行的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目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蟹曾子事亲,能体察亲心,顺承亲意,无微不至。曾子行孝,孟子称为养志,可渭人子之行孝至矣。据《苟子》记载:“曾子食鱼,有余,日:‘泔之。’门人日:‘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日:‘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唧这是曾子笃于孝行的例子。《孟子》中还记载了其父曾皙生前嗜羊枣,曾皙去世后,曾子睹物思亲,遂不忍食的故事。曾子至孝之心忘己,其心中只知有父母,而己之好恶尽舍。孟子云:“大孝终身慕父母”固,曾子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重视以礼事亲之孝行。曾子认为,无论父母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子女要按照礼的规定去侍奉双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固。这表现在对在世的父母要敬、爱结合:“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固曾子认为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就是礼终:“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固父母去世后,要以礼葬父母,并以礼祭祀父母。“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固曾子强调以礼葬亲,并注重丧亲之情,认为孝子居丧期间的哀戚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情感流露。他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以礼葬父母时,曾子非常悲哀,后来他对子思说:“仅,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按照礼的规定,“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这不是因为《丧礼》内容精深,而是由于曾子念及双亲的哺育之恩,感叹再没有机会奉养父母。 

其三,曾子提出子女要及时行孝。“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存亲也。”还说:“故人之生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固曾子认为子女安身处事应以如何奉养好双亲为基本价值尺度,从而提出一个人仕原则:父母在世时,不择官而仕。“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在曾子看来,官位虽低,但只要能供奉双亲,对父母奉养的人生价值就已经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 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曾子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其所反映出的曾子孝道思想,被后人发展为孝治思想。曾子孝道理论对儒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孝经》的影响上。《孝经》是关于儒家孝道思想的一部重要论著,是曾子后学所作,是曾子门人对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尤其是对曾子孝道理论进行的系统、精辟、完整的总结。何异孙说:“《论语》是七十子门人所记,《孝经》只是曾子门人所记。”固《孝经》继承了曾子孝道思想并对其作了发挥,突出“孝治”的理念。《孝经》对曾子孝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孝经》之孝治是对《曾子》之孝道的丰富和发展比较《孝经》和《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的异同发现,《孝经》主要讲“孝治”,涉及孝治的内容占全书的80%,而《曾子十篇》中主要讲孝道。《孝经》明显受曾子孝道思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从孝道走向孝治。《孝经》提出的孝治思想就是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认为孝为“德之本”,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四,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孝,不忠即是不孝,而不孝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是最大的恶行,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

孝治思想的提出,使孝道由原来的主要属于家庭伦理的学说变为社会政治学说。曾子所提出的孝为天下的大经大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处理家庭内部父子关系基础之上的,并未提高到孝治的政治层面。《孝经》则认为父子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孝是上白天子、下自庶人都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统治者能够用以教化社会民众的至善之德,“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贤明的君主正是根据人们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教育人们相互爱敬,故所有道德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孝也就成为可以用来教化万民,使“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的至善之德。若“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正是基于此,《孝经》才将孝看作统治者可以用来平治天下的至德要道。因此,《孝经》认为孝具有治家和治国双重功能,以孝治家,则家庭亲爱和睦;以孝治国,则“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从而使天下太平,祸乱不生。由于《孝经》把孝道同伦理和政治揉为一体,适应了中国古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 

其二,《孝经》是从孝道层次划分着手,改造孝道。《大戴礼记》中,曾子对孝的层次进行了划分,把卿、大夫、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与天子、庶人并列为三个社会阶层。而《孝经》把孝按照社会地位分为五个层次,诸侯、卿大夫与士之孝已被严格划分,体现出遵守等级、严禁僭越、孝于君主等内容,孝已经表达出忠的内涵。《孝经》与曾子孝道理论的思想源流隐然可见,《孝经》继承、发展了《大戴礼记》中曾子孝道的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损益。《孝经》与《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关系密切,其中的某些内容显然是对《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孝行、孝道的发挥。《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重视“全身”,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二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大戴礼记·子立孝》中,曾子日:“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与臣言,言事君”,具有调和事亲与事君,并有以孝统一两者的倾向,《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二者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孝经》源于曾子孝道思想,是对其的阐释与发展。而曾子孝道思想经由《孝经》的发挥,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注: 

①②⑥⑧⑨⑩⑥⑥③《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 

③④《吕氏春秋 ·孝行》。 

⑤《大戴礼记 ·曾子事父母》。 

⑦⑥《礼记 ·祭义》。 

⑩⑩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清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⑩⑩⑤《大戴礼记 ·曾子立孝》。 

⑩《礼记 ·内则》。 

⑩《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①⑤《孝经 -开宗明义章》。 

⑧⑤《孟子 ·万章上》。 

② 魏源:《曾子章句》,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孟子 ·离娄上》。 

③《苟子 ·大略》。 

③《孟子 ·滕文公上》。 

《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 

④《论语 ·子张》。 

⑨《礼记 ·檀弓上》。 

③《礼记 ·曲礼下》。 

@《尸子》。 

④《韩诗外传》卷七。 

⑤《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 

⑤《韩诗外传》卷一。 

⑤王正己:《孝经今考》,见罗根泽《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出版社 1982年版,第 161~171页。 

④⑩《孝经 ·三才章》。 

⑩《孝经 ·五刑章》。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3

关键词: 黄道周 “五等之孝” “敬”

黄道周,福建漳浦人,字幼玄,号石斋,生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因抗清不屈,就义于南京,终年62岁。黄道周38岁中天启二年进士,历任崇祯朝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少詹事,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隆武朝内阁首辅等职。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谕文称黄道周为“一代完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礼部奏文以黄道周从祀孔庙。

黄道周非常推崇《孝经》,提倡孝教和孝治,希望以此挽救社会道德下滑和人心败坏的局面,给摇摇欲坠的明朝带来一线生机,其《孝经集传》即本此而成。在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的社会中,分析围绕“尊尊”而形成的社会伦理秩序可以从“五等之孝”着眼。虽然“五等之孝”是“各说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孝经注疏》,第6页),但分析其实质,则是以“孝”为名而侧重于确立社会关系中不同群体的行为规范。在《孝经集传》中黄道周对“五等之孝”进行分析,明确各个等级的行为规范,亦指明“五等之孝”的精神所在。

1.天子之孝

《孝经》称天子之孝①以博爱和广敬为主,“君行博爱广敬之道,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孝经注疏》,第6页)黄道周认为,对于天子来讲,爱敬事亲,“愛以去惡,敬以去慢,二者立而天下化之”。(《孝经集传·三才章第七》)他以舜为例,认为舜尽心尽力侍奉其父母,这份孝心感染百姓,天下的百姓也知道孝敬其父母,从而四海升平。舜治理国家就是以爱敬为本,除了以爱敬侍奉父母,他不用采取别的方式治理天下。黄道周引申说:“天子者,……以天視親,以天下視身,則惡慢之端無由而至也。”(《孝经集传·天子章第二》)“恶慢之端无由”需要天子做两方面努力,一是天子以“天”为其父母,天子以孝事天,天以福报天子;二是“天下”是天子之身,天子需“敬身”,不恶慢天下之人:“不惡慢胼胝之士”,“不惡慢川虞林麓之士”,“不敢惡慢韋布麻枲之士”,“無有惡慢及扵禽獸者”,“無有惡慢及於煢寡者”。(《孝经集传·天子章第二》)天子做到敬爱天下之民,则民心和平,没有灾难和祸乱。简言之,黄道周认为天子之孝以“爱敬”为主,爱敬而不毁伤天下则是为孝。

2.诸侯之孝

《孝经》称诸侯之孝②是制节谨度,不骄不溢,以保社稷安宁,臣民和睦。黄道周认为诸侯之孝首先强调谨慎节制,“不謹節,猶支庶子之僭濫於祖父也”,(《孝经集传·诸侯章第三》)“為諸侯而僭天子,為大夫而僭諸侯,惡慢長而愛敬衰”。(《孝经集传·诸侯章第三》)在黄道周看来,不节俭费用、不慎行礼法即为恶慢,恶慢即是不爱不敬,不爱不敬则诸侯容易作乱犯上。所以黄道调诸侯要谨慎安顺,他引用《商頌》曰:“‘不僭不濫,不敢怠遑。’是則庶乎可言敬愛者矣。”告诫诸侯要谨守礼法制度,以敬爱的态度事天子,以敬爱的态度保其社稷和人民,然后国家和顺,百姓安居乐业。再者,黄道周认为诸侯之孝要强调“不骄不溢”,轻视富贵。《孝经注疏》称:“无礼为骄,奢泰为溢。”诸侯尊礼而“重仁义而轻富贵,則憂敬之心殷”,诸侯无礼而“重富貴而輕仁義,則弑逆之禍著矣”。所以黄道周称:“天下之畔亂,則皆富貴之過也。……富貴而後驕溢,驕溢而後壊坊。”(《孝经集传·诸侯章第三》)他告诫诸侯恃富贵不可骄溢,常须戒慎,因为诸侯拥有的富贵是从其父母那里得来的,父母的东西不属于自己,所以不应恃富骄人,而应谦虚平和,不骄不溢,“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孝经集传·诸侯章第三》)如此则国家可安、臣民和顺。

简言之,黄道周认为诸侯之孝的实质是强调谨慎和爱敬,要求诸侯遵守礼法制度,谦虚其言,谨慎其行,爱敬以事天子,则就实现了孝。

3.卿大夫之孝

《孝经》中称卿大夫之孝③是服、言、行方面严格遵循先王的规定,服饰遵礼,言必守法,行必遵道,“三者无亏,然后能守其先祖之宗庙”。(《孝经注疏》,第13页)在言行方面,黄道周认为:“孝子終日言不在尤之中,終日行亦不在悔之中也。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無它,慎之也。《詩》曰:‘豈弟君子,干禄豈弟。’葢其慎也。《易》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孝经集传·卿大夫章第四》)强调卿大夫言行以“慎”为主,因为言行最容易传播,出言不善,千里之外都能知道;行为不端,则使自己受辱,所以“言与行,君子所最谨”。(《孝经注疏》,第15页)

黄道周在“慎”的基础上,对卿大夫的言行提出五项要求,即“有耻”、“有恒”、“淑慎”、“无妄”、“诚信”。概括而言,五项要求都围绕服、言、行三方面,要求卿大夫遵礼而服其服,遵礼而言法言,遵礼而行德行,言行相符、言行有度、有恒,言行真实无妄,言行谨慎有信,上敬顺于君,下敬宽于民,则上下相亲而国家顺平。

4.士之孝

《孝经》中称士之孝④是爱敬于父母而尽忠顺以事君长,则禄位常安,礼守祭祀。黄道调“士之孝”以敬为本,对于士来说,“大夫、士有同禮者,而士加謹矣”,“凡敬,皆倍也”。(《孝经集传·士章第五》)

对于士来说,黄道调两个方面:第一,士以仁义、忠顺为志。黄道周认为:“殺草木六畜非其時,孝子不為也;食非仁人之粟,孝子不為也。仁義之於孝弟,非兩也。以孝弟而為仁義,猶不惡慢之於愛敬也。故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孝经集传·士章第五》)士行仁义就是行孝悌:士出身入仕,即是以事父之孝事君,以事兄之敬事长,事君忠,事长顺,则是荣亲立身,就是孝悌。因为士出仕是“體父母之意,以道稱仕”,(《孝经集传·士章第五》)所以“士行忠顺亦是行孝”。第二,士出仕要忠顺,“士患失其忠順,不患失其祿位。士患失其祿位,則不足以為士矣”。(《孝经集传·士章第五》)但是,黄道周也强调士出仕要以道判断是否忠君,有道则死,无道则不死,他称:“故道有不死於其名,臣有不死於其君。君以道死,則死之。不以道死,則不死也。”(《孝经集传·士章第五》)黄道周以“道”判断士的忠顺,批评了“世之所謂忠順者”,认为:“世之所為忠順者,猶資愛於其保姆也。”(《孝经集传·士章第五》)他批评那些“兴道之士”其实是沽名钓誉之士,“使去其富貴,而反於貧賤,則一無耻之士而已。無耻之士,不足與於仁義,则不足與於禮樂,而曰:‘以才興道,吾不信也。’”(《孝经集传·士章第五》)

5.庶人之孝

《孝经》称庶人之孝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庶人谨慎其身,节省其用,以养父母就是做到了孝。

首先,黄道周认为“谨节”就是“敬”。他称:“愛敬忠順與為謹節,何以異乎?謹節則不傷,不傷則不毁,不傷不毁,則言行皆滿於天下。言行皆滿於天下,則皆可配於天地矣。”(《孝经集传·庶人章第六》)平民谨慎节用则不会招来毁伤,没有毁伤则可以保其身,保全其志,从而可以孝敬父母,祭祀其祖。

其次,黄道调“敬养”父母。“君子之敬父母,尊於天地,明於日月。道塞而反於隴畆,亦猶有郊社之意焉。馬之喣沫,雖報不享,又何倣焉?曽子曰:‘烹熟羶香,嘗而進之,非孝也,養也。’”(《孝经集传·庶人章第六》)黄道周认为庶人敬养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敬,面色柔顺,言辞谦逊,则达到了孝。如果像养马牛一样只是喂养,没有敬在其中,则不是孝。

在庶人事亲方面,黄道周认为除了“敬养父母”外,个人“立身”也是一方面,他称:“不能立身,不能率祖,而曰能養,小人之義也。”(《孝经集传·庶人章第六》)他认为一个人能光宗耀祖,是父母辈享受到自己所得到荣耀也是孝的一个内容,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上不能取得一定的地位和尊严,只是简单地孝养父母,则是小孝。

总而言之,黄道周对于“五等之孝”进行阐释,认为不同等级的人虽然有不同的行为规范,但都以“敬”为本质,有“敬”才能称孝。

注释:

①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徳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葢天子之孝也。

②在上不驕,髙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髙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葢諸侯之孝也。

③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徳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葢卿大夫之孝也。

④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葢士之孝也。

参考文献: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4

学生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不断了解孝敬的故事,让这些故事深入学生内心,时时教育着学生。学生要做到了解“孝”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意义,但是它的本质从没有改变过。 

1.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们进行孝道教育语文的学习既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过程。因此。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些为教师开展道德教育提供条件。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者用简单朴实的文字描述了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父亲如何艰难爬上月台,给我送行的情景,文章多次描写到作者流泪了,那是感动的眼泪、自责的眼泪以及综合着多种复杂的感情。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过度的粉饰雕琢,但是就是通过最真实的描述展现出父亲的浓浓的父爱。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真正体会到柔风细雨式的父爱。让学明白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都是时时刻刻关心着自己的儿女的。作为孩子,应该学会关心父母,知道珍惜爱和回报父母的爱。 

2.在课下多阅读,了解与孝道有关故事、新闻教师应该让学生多看看报纸,关注当下的孝敬父母感人的事迹,还可以阅读网上的事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身边的孝道的事迹,可以激发学生践行孝道的信念。 

二、写,表达孝道 

写作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愿意表达。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操,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素材,还要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培养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1.写孝敬日记,记录自己的孝道举动读了孝道的故事和新闻,不能把孝道仅仅停留在感动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落实孝敬,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写孝道日记,真实记录自己的孝敬行为。学生孝敬行为多种多样,例如,给父母捶背,给父母做饭和洗衣服,给父母准备生日礼物,在父母生病时照顾父母等行为。让学生在尽孝道时,了解父母工作的不容易以及生活的艰辛。教师要批阅孝道日记,及时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的孝道行为一直持续下去。 

2.编写班级报纸,记录身边孝道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孝道为主题,收集身边的故事,然后整理做成手抄报,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设计才能,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孝道事迹的理解。学生选出最好的孝道事迹材料,汇集编成报纸,展示在班级,不断使学生增强孝道意识。 

三、说,推动孝道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组织学生以孝道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同学生讲述身边孝道事例,也可以以自身为例子,讲述一下自己孝敬父母的事情。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背诵孝道名言,不仅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孝道意识。或者每天选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上孝道名言,做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以孝道主题演讲比赛,在演讲中,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抒发真实的感受。学生在平时看书时,要把孝道的事迹记录下来,才能精心准备演讲,这种活动能够让整个学校充满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不断增强需孝道意识。 

四、行,践行孝道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5

为什么历代先哲与帝王如此看重这个孝字?历史上的孝字怎么能够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孔子认为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没有哪种德行比孝更重要。《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圣治章》云:“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唐玄宗也认为,孝是所有道德的根源,他在御注《孝经》序中说:“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意思是君臣士庶,各有孝道,品行根源,未有不同。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指出:孝“则一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得统摄于其中矣”。如此看来,孝正是处于道德之纲的位置,于道德教化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中国上古传说时代就有“五教”道德观。《尚书·舜典》云:“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尚书正义》解释:五“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提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道德要求。在“五教”中,并未强调“子孝”的优先地位,反而让“父义母慈”在前。现代也有人提出“先父慈后子孝”的观点。那么到底是“父慈”在先,还是“子孝”在先呢?我的回答是子孝在先。首先,就道德发生而言,孝观念起源于原始时代,与祖先崇拜关系密切。《礼记·祭统》曰:“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周易·萃》“王假有庙,致孝享也”,致孝就是让祖宗享受宗庙祭祀。这些都说明孝的起源与宗庙祭祀和神明上帝有关。这一点还可以从甲骨文金文中的孝字得到证明。甲骨文中的孝字,写作等,这是个象形字,意为“搀扶老人”。相反,甲骨文、金文中却找不到慈字。据此,可以说孝的起源要比“慈”字更为古老。

孝之所以能成为其他道德的基础,原因就在于孝的天理基础与逻辑前提。孝的理由来源于天或者自然。动物界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人类母慈子孝的行为。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记:“慈乌: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增广贤文》概括动物界的这种遗传行为:“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孝是一种来自生物遗传的人类天性。古人或许就是从自然界的这类现象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孝的理由也来源于“天”或神灵。《礼记·祭统》曰:“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先民从古老的传统中延续了这种习惯,又从思考中得到了行为合理性的认识。从逻辑上说,人的身体,有骨肉也有灵魂,骨肉由父母所生,灵魂则来源于上天。人之所以要孝敬父母,原因来源于人伦班辈,老天爷先创造了父母,后创造了自己。父兄因其长而尊,子弟因其幼而卑。一个父母的子女之间,年幼的要服从年长的,反之,年长的要爱护年幼的,这个道理来自天理:兄长、大姐天生比你早,这就是理由。这是天道,而非人意。这就是孝道的逻辑前提。

春秋时代,晏子提出了“十义”道德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晏子论“礼”的一段话:“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礼运》把晏子这一思想概括为“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义”是对“五教”的补充和完善。

相对于“十义”中的其他道德原则,孝的形成时间最早,且有一定的自发性。一个人出生之后,其父母基于动物本能,对其慈爱;也会基于业已形成的观念,对其进行孝的教育;在生活中,也会引导他们进行孝的实践。神灵信仰、祖先崇拜、酋长权力、家长地位等,一个有上下等级的社会,构成了孕育或助推孝形成的大环境。当生活圈中孝成为主流观念时,就为孩童孝观念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教化和熏陶着孩童,促生了孝观念。等到孩童长大成人,自己也为人父母,懂得父母抚养孩子的艰难,会更加懂得孝敬老人的道理。因为有领悟,所以有自觉。

孝是什么?我们能看到一种物质的孝。父母、祖父母去世,子女后代身上穿着白色“孝服”,臂上佩戴写有“孝”字的黑纱,这些作为一种仪式的标志,被称作孝。然而,真正的孝是行为,而非物质。《礼记·祭统》曰:“是故孝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孝子侍奉父母双亲有三条原则:父母在世时要赡养,去世后要服丧,服丧完了之后还要祭祀。这些是孝子应有的行为。因此,孝的基本精神就是赡养,就是善待双亲。

一些传统的制度也为孝做了安排。人与人之间,要论班辈的大小和年龄的长幼。家庭中,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兄弟姐妹,都要有称呼,而称呼的关键要素是班辈。有称呼就是所谓的“有礼貌”。称谓的核心就是班辈和长幼。人从小就在父母和家庭中学得了一个规则,那就是尊敬和服从长辈,尊敬和服从长者。一旦步入社会,他就自然而然地会按照这个规则行事。在长期的孝实践中,人最终会形成一种习惯,进而培养一个观念,即“牺牲自己,利益别人”。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时,首先检讨自己;当别人与自己发生利害冲突时,首先让着别人。也就是说,一旦有了这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规矩,一切人伦、人际关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中国古代的道德学说,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儒家。孔子提出了仁、义、忠、信、孝、悌等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仁是孔子道德的最高原则。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明确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理论。孟子特别重视“义”,把义提升到与仁对等的地位。董仲舒将儒家道德概括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自西汉后,中国社会就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

仁是儒家最高道德范畴,孔孟思想都可以用“仁学”来概括。从表面上看,仁与孝同为儒家道德范畴,地位平等,并行不悖。但是,只要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仁、孝之间的关联。仁就是因敬爱祖先而敬爱别人,而敬爱祖先本身就是孝。作为道德范畴,孝为仁之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发现了隐藏在仁孝背后的因果关系:宗法社会,家国同构,国与家相连,家有姓,国也有姓,国模拟家而建,在家为父子,在国为君臣。家庭的血缘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父子之爱、兄弟之情是一切社会伦理情感的源泉。在家有孝心,在外必有爱心。孔子发现了仁与孝的共同点:爱。《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刘泽民《孔子以孝释仁析》一文对这种因果关系进行了总结:“很明显,照他说来,孝道是仁道的源初起点;孝心是仁心的实际开端;亲子之爱是爱人之心的当然基础。孝与仁一体圆融;孝是仁的本始,仁是孝的扩延。”

义是儒家道德中又一个重要范畴。什么是义?《礼记·中庸》曰:“义者,宜也。”《说文》:“宜,所安也,从一之下一之上,所省声。”依容庚先生解释:宜,“金文象置肉于且上之形,疑与俎为一字”,宜俎互训,“俎,肉几也”,置肉于几,就有“安放适宜”之意。这个本义演变为后世“义”德。义,是指“公正”“正义”,又指正确的方式和手段。从表面上看,义与孝似无关联,实则不然。首先,义与孝之间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义是指一般的善性,孝是指具体的善举。其次,儒家认为以义事亲为大孝,自身不义不可能尽孝。《孟子·离娄下》:“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再次,孝与义冲突时,孝要服从义。《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有行不义,子即应劝谏;父母不听,则要伺机再谏,谕父母以道。说白了,就是既要顺从父母,又要坚持正义。谏的那种委婉规劝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义的既正又宜的精髓。

董仲舒的“五常”除了仁、义外,还有礼、智、信。礼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儒家尤其重视礼。礼有“文”“本”二义。所谓“文”是指洒扫应对、拱手作揖等一整套具体的仪式、礼节,是礼的外在形式。所谓“本”是指礼的基本精神,也就是道理,这是礼的内在特质。礼与孝似乎无关,实有牵连。礼与孝也具有同源关系。如前所述,孝是宗庙祭祀和祖先崇拜的产物。礼也与祭祀神灵有关。《说文》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正是在“奉神”这一点上,礼与孝是同源的。礼是各种秩序的总括,孝道则是秩序中的一个。礼作为仪,是秩序,是行为模式,要把人塑造成一定的“有礼”之人,孝就是第一步。在固定的行为模式中,礼是多,孝是一。礼作为理,是天理,而孝道则是最基本的天理。通过孝,达到以一致多的效果。

智是“五常”之一。孔子认为智即“知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智)。子曰:知人。”《荀子·正名》:“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意思是说,当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相吻合,方可为“智”。用现在的话说,作为“知人”的智,就是善解人意、换位思考;作为“知有所合”的智,就是能把握事态、料事如神。如何培养这种智德?在现代人的观念中,智与德、与体是相对的,智是知识,主要是指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智的获得,主要靠个人读书和教师传授。而在古代,读书是少数人的特权,多数人并不读书。智的培养主要靠实践,也就是做具体的事。作为孩童,不可能专门为智做事,而是为孝敬父母而做事。替父亲砍柴,而知晓砍柴的辛苦;替母亲烧饭,而懂得烧饭的辛苦;跟着父亲打猎,自然就懂得野兽的习性,会把握或指挥狩猎;学着兄长种田,同样会懂得农作物的知识,掌握稼穑的本领。古代的孩童,正是在孝的实践中,培养了智德。即便是读书,也是先行孝道,再明事理,间接地也修养了智德。

“五常”的最后一德是信。金文中已有“信”。最早的信是指人在祭祀时对上天和祖先言语诚实。《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虽可以诚释信,但诚与信有别。《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诚是自然底实,信是做人底实;诚是心存善念、真实无妄、表里如一;信是不仅有善心,而且有义举,信是遵守诺言,履行约定,言行一致,故有“诚于中,行于外”之说。信的重点在于行为,正是在这一点上,信与孝有了共同之处。如前所述,孝是行为,一部《孝经》简直就是一部行动指南,所以孝常与行相连,有“孝行”的概念。孝不是单纯的想法,也不是空头的许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用孝道精神训练出来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付诸行动,而不是花言巧语。更为重要的是,勤于做事的人,就不会有讨巧的习惯。因此,可以说孝行有利于培养人的诚实而信用的品质。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6

(孝敬父母)读后感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往来,孝敬父母感人事迹不胜枚举。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阅读了(孝敬父母)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了少年时的很孝敬父母,长帮妈妈做事,从来吧惹父母生气。后来投身革命,由于工作繁忙,长期在外,很少能回家探望母亲,总感到未尽到那儿子的责任。一次,从国外访问归来,途经家乡,顺道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母亲听说儿子要回来时,忙叫人把那尿湿的裤子塞到床底下,不想让知道。发现了,执意要洗裤子。当我读到“不管当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儿子。您把裤子拿出来让我替您洗吧”这句话时,我不禁想到了平时的我,莫说让我帮父母衣服了,就连自己的衣服也要妈妈洗,想起来真惭愧。

读完全文,我对孝敬父母的品质肃然起敬。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所以我在家里经常撒娇。妈妈煮了米饭,我却要吃点心,看到别人有漂亮的东西,就要吵着要买,爸爸妈妈奈何我不得,只好给我买。家里的活儿用不着我动手,自己的房间乱七八糟,总是妈妈给我收拾干净的,每逢星期六,日,我总吵着爸妈带我出去玩。简直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小公主”。

我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尊敬和关心长辈的懂事的孩子,不忘繁忙的养育之恩。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7

关键词:孝文化;辩证;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57-02

我国孝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有两部分组成,即上“老”、下“子”,传达出顺从服侍老者长辈的意思。《说文》中则将“孝”字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

一、挖掘儒家孝文化对当下有益的方面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文化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孝文化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批判。时值西方自由、民主、科学等先进理念涌入国门,面对西方文明的进逼和满目疮痍的老旧中国的现实,“老中国儿女们”渐趋动摇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坚守,转为怀疑和愤恨。于是吴虞、陈独秀等一批激进人士把改革的矛头直指维系封建统治灵魂的儒教思想,向传统儒教展开了猛烈攻击。儒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在这场疾风骤雨般的批判中首当其冲。鲁迅先生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指出封建孝文化的虚伪性:“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1]陈独秀、鲁迅、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主体,支撑中国封建社会,使之得以存在并延续。这些思想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宣扬,深驻于国民性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关于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已有思索者。近代改革者对儒家思想桎梏人心、阻碍进步的负面作用有所认识。

孝文化体系中确实存在着蕴涵浓厚的封建思想的糟粕部分,但据此便完全否定孝文化的价值则是极端片面的表现。“孝”有许多在当下值得挖掘和发扬之处,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孝养父母

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第一要义。古人主张报答父母,一要“养”,二要“敬”。首先,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关心。孟子认为,不孝者有五种表现,其中三个方面都是指“不顾父母之养”。即“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明确指出不养父母即为不孝。其次,只予以物质上的关心是不够的,还应带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让父母精神上愉悦。据《论语》里记载,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如果“孝”仅指养父母,那么犬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够,这样一来父母与牲畜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因此,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养应该达到敬养的层面。孝养双亲,要待之以诚,子女要从内心深处或诚心实意地去孝敬父母。孔子还要求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倡导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

2.珍爱生命

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2]。身体发肤,是父母给予的。我们应珍爱生命,感激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珍惜学校、社会为培养我们付出的代价,不轻易放弃生命,这是孝的基础,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人存在的基础。这代表着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存在的肯定。“珍爱生命”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意义。

3.孝的最高层次要求是注重自身修养,继承父母遗志,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2]这要求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责任意识,注重个人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做忘恩负义、有失道德风化之事。懂得为自己和父母扬名,为社会奉献。如果人人都注重个人素质,那么才能有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的孝文化,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的作用。因此,如果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深入探讨孝文化在当下的作用,并能予以有效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讲究孝道,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在物质上体谅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在态度上尊敬父母,这些是社会福利和其他保障机制所取代不了的,也是子女对父母所应尽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在照顾好父母双亲各方面的同时,我们还要时刻爱护自我、珍惜生命,不让父母牵挂,这也是孝的基础和前提。

瞩目当下,社会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带来的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严重滑坡。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部分家庭,发现孝敬父母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中被淡忘和漠视,出现了一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例如有的大学生有享乐意识,穿名牌、花钱大手大脚,从不顾及家庭经济条件;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解决,而是冷处理、顶撞父母等等。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遇到挫折便产生轻生意识,甚至丧生,造成了家庭的分裂和父母莫大的苦痛。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实践情况不容乐观,有关大学生不孝等事件屡见报端。这些都对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也是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警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家庭原因

现代家庭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一方面,当下父母溺爱子女的情况十分常见。父母给予子女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宠溺。父母对子女物质不计后果的一味满足,会造成子女骄奢的行为习惯;父母在精神上对子女的过分宠爱,则会造成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意识。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对自己的长辈缺乏耐心与照顾,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使得子女缺乏这一方面的教育。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也会导致孝意识淡薄。

2.学校原因

一方面,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实,使学校缺乏传统孝文化气息。高校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学术建设等方面,学生德育培养处于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德育课质量偏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高校虽设有定量的思想政治修养课,但效果不容乐观。空洞的理论讲解,毫无实践体验的说教以及陈旧的讲课内容及授课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导致德育效果不佳。

3.社会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对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引进,传统道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或贬损或否定的待遇,儒家孝文化出现严重断层。文化激进主义者把传统文化视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不加保留地予以毁辱,严重伤害了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致使传统孝文化在人们心中留下创伤。同时,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孝事件”,这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孝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三、结合现实促进大学生德育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为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提倡以孝为先,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风尚。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具体地来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塑大学生的孝道观。

1.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

苏洵在《家谱·引》中说过:“情见于亲。”家庭亲情的最根本之处就是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以这种孝敬之情为根,就易产生对家庭的爱,对父母的孝,然后就形成了家庭的和谐。子女们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并感受父母对长辈的关爱,他们的个性就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因此家庭环境对子女影响很大。

2.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

在建设孝文化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应强调实践。在宣传上,学校可开展孝文化方面的学习讨论,或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实践上,可以通过亲情类主题征文比赛、“为父母尽一份孝心”等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沉甸甸的养育之恩,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观有促进作用

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开展一些有关“孝”的新闻报道。可从正反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感化。如报道一些不孝家庭的悲剧,使大学生受到启发;新闻媒体等应多宣传“孝”的现代意义,例如相对于学习古代二十四孝,大力宣传“新二十四孝”在当下更具时代性、可实践性。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孝文化的教育意义深广而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大学生一方面应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人。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依旧绽放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8

释义:作为孝子赡养父母要做到让他们心情愉快,喜乐无忧,做事不可以违背他们的意愿,顺其心意。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是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释义: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释义:父母爱的东西,做儿女的也应当去爱;父母尊敬的人,做儿女的也应该去尊敬。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9

关键词:论语;孝;启示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07-02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 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的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很多精华之处,至今能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孝”的思想的基本内涵

“孝”是子女仁爱父母的基本要求。“孝”的本意是“善事父母”。孔子认为,奉行“孝”的全过程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记》中也说:“生则养,没则丧,丧必则祭”,养、葬、祭是奉行孝道的三大问题。其中,重点是“事生”,是“奉养”,其次是“慎终追远”,包含有“送葬”和祭礼,即追念父母和先辈们。《礼记・祭义》篇根据孔子的思想,又明确指出:“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也为也,卒为难。”笔者又根据前人的归纳,重新将孝的思想分为养亲与敬亲、关怀与思念、顺从与谏诤、承志与立身、丧葬与追念等五个层次。

1.养亲与敬亲。养亲就是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的需要,这是孔子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含义。赡养父母是子女对父母最低层次的孝。在“养亲”上,孔子原则性地提出了:“事父母,能竭其力。”即要求子女对父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尽自己所有去满足父母的需求,使父母得以安乐、愉悦。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忘养育之恩,有责任和义务好好奉养父母,首先保障好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其安享晚年。当然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 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 “宇宙之精华, 万物之灵长” 的称谓了。在《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是孝乎?”在表情上顺从父母也是恭敬的具体表现。养亲和敬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尽孝不单单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外现应该是毕恭毕敬、和颜悦色,内显则是诚心诚意、发自肺腑,这才是真正的孝。

2.关怀与思念。孔子认为做子女的不仅应该做到赡养父母、对父母恭敬,而且要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触犯法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担惊受怕,使父母心神不宁;另一方面,作为子女,应该关心父母、温暖父母,有机会要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为父母排忧解难,这是将内心的恭敬落实到具体方面的表现。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要求子女在父母在时尽量不远游,远游便不能伺奉父母;如果外出时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以免父母担忧挂念。思念便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要时刻惦记着父母的安危。“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此句有人理解成不要使父母为子女担忧,子女便应该安身立命,爱惜自己。这揭示了孝行最起码的要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女不但要对父母恭敬有礼,而且要忧年忧疾,记住他们的岁数与生日,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和疾病而忧惧。所以,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更加孝顺,关怀并思念父母,这是孔子孝道思想的内在要求。

3.顺从与谏诤。孔子认为的顺从即“无违”。“无违”既有不违背父母意愿的意思,也有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伺奉父母的意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孔子认为尽管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可以反复婉转地劝谏,至于父母有没有接受你的意见,那是另一回事。作为子女也不应有什么怨恨之心,仍应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亲,以恭敬的态度面对父母。“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告诉子女要怎样劝谏父母。事俸父母要委婉地劝谏,当规劝父母不听从的时候,为人子者仍要顺从父母,孝敬父母,不忤逆,不对抗。一方面,要顺从礼制,顺从父母的意愿,另一方面,在不妥之处要劝谏父母,但注意方式方法,这也是孝的一个重要表现。

4.承志与立身。子承父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作为子女,应该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发扬光大,实现光宗耀祖,这无疑是最大的孝道。所谓“立身”者,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断地、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健康,这是造就一番事业的基本条件。儿女有了事业上的成就,父母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5.丧葬与追念。孝丧孝祭也是孔子孝道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对于丧礼,孔子主张要有悲伤哀痛之情,同时又认为不应该铺张浪费。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对于故去的父母、先祖的祭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追念的情感,所以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样去做的人必然也会是个很有德的人,二者体现了孝道的始终如一。“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人子要表达出丧亲之痛,不在于把丧事操办得隆重,而是要通过办丧事表达出内心的悲戚之情。孔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有三年的时间是在父母的怀抱里,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享受父母的慈爱。父母去后,为人子的要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所以有居丧之礼。“三年之丧”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处于子女之爱的情理。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顺还提倡“祭之以礼”,而“则观其敬而时也”。祭祀父母关键是要“崇敬”和“守时”,其核心是要以崇敬的态度时时记住父母和祖先。追念父母和祖先,其形式就是祭祀。儒家强调追念父母、祖先,就是不要忘记他们。

二、“孝”的思想的现代启示

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竞相交错。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孔子“孝”的思想。譬如,孝讲亲亲,要求子女一切孝顺父母,甚至在父母有不义之举时,也要顺从。如果父母的不义危及他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平时,就可能因顺从父母,而危及他人、损害社会。又譬如,孝学说强调子女的一味顺从父母,讲父母在不远游,这不利于后代独立、创造精神的培育,易使人安于故土,不敢去闯世界,创天下。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就容易养成保守的精神。然而,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如何从孔子中“孝”的思想中挖掘并继承合理的、有意义的东西,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孝敬父母。《孝经》 提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也是把“敬亲” 作为“孝” 的重要内容之一。“敬亲” 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流露。它反映了人作为理性动物,在精神上的自尊要求和情感交流。它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孝道中比“养亲” 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由于时代的急剧变革和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必然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出现“代沟” 。两代人应在相互理解与不断沟通的基础上,架起一座横跨“代沟” 的桥梁。这就要求子女对待父母应做到文明礼貌,一些小孩从小娇生惯养,调皮任性,在一定的年龄段甚至极易和父母顶撞,对长辈无礼。另外,在现代社会,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错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不存在的,人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父母的错误,子女应该谏诤,更要善于谏诤,对于父母所犯的错误,在感情上不要伤害、抱怨、憎恨他们,而应该具体地帮他们分析原因,热情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对于错误认识比较慢的父母,也应该持等待的态度,切忌简单、粗暴,更不要将他们的错误乱上纲上线。这是对“谏诤即孝”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赡养父母。在现代中国社会,孔子“孝”的思想所要求的赡养父母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了。孔子“孝”的思想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奉养,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养,是一种爱戴。子女伺奉父母不仅应该满足父母日常所需的物质生活需要,更应该在精神、内心去敬爱父母。正是这种“敬”而引申出“爱人”的思想,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义务。《论语》中孔子和弟子宰我关于三年孝期的讨论,已经表明孔子的孝敬是基于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一种报答之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温馨的父爱母爱下成长着。当然,一个感到幸福的人还应该能感觉到许多他人的关心与帮助。于是,在他有能力助人时,他又有了一种对父母及他人的照顾与关爱之责。人类正是在这种关爱与被关爱、帮助与被帮助中逐步战胜种种生存困难,克服种种精神迷茫,从而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孔子孝道中的敬爱之情永远是人类精神慰藉的良药。

3.慎终追远。孝丧和孝祭便是要求人们慎终追远;对祖先慎终追远就是感念祖先对个体生命的给予。孝丧和孝祭的礼仪让人们对生命肃然起敬,它要求人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它也要求人们认祖归宗;追根溯源;感悟生命繁衍的不易;从而唤起对生命的珍爱;懂得敬畏生命;同时,它更要求每个人要有传递生命的责任。中国文化就是以血缘的代代相传理解生命的永恒不息,认为个体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中的一环,要求人们将生命的种子传递到永远。其中养老送终是慎终追远的基本要求。这体现了我们对父母孝敬的始终如一,体现了对生命各个环节的重视。

总之,论语中的“孝”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包括孝在内的孔子思想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其内容的充分的理解和准备的把握的基础上。正确的方法是对他进行结构转换,使其为现代社会所利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继承和发扬“孝”的思想的内核,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万本根,陈的述.中华孝道文化[M].巴蜀书社.2001年版.

[3]葛荣晋.孔子的“孝道”与构建和谐家庭[J].东方论坛.2006.(05).

孝敬父母的文章篇10

陈毅是个元帅,平时很忙。一次,他抽空去看望瘫痪在床的母亲。母亲大小便不能自理,在陈毅进家门前,母亲把尿裤扔掉了床下。陈毅进家门后,问母亲:“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只能把事实真相说了出来。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陈毅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有公务在身,却不忘自己的母亲。百忙抽空给母亲洗尿裤。从这件小事,我看出来陈毅是个孝子。

我想起了我的事,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别说照顾父母了。从此以后我希望做个孝顺父母,懂得照顾父母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