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种植技术十篇

时间:2023-03-25 01:35:30

油茶树种植技术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1

关键词:油茶栽植;技术管理;技术优化;改革措施

1.油茶栽植管理技术的分析

对于油茶而言,种植地应选择在南坡或是东南坡,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上,酸性或是微酸性的种植土壤为宜,pH值为5~6,在整个植物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土壤的厚度。在植物种植的前1个月整理土壤,通过翻土、优化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状况,使土壤熟化,选择2年以上的优良品种进行嫁接壮苗。与此同时,种植的季节选在立春到惊蛰这一时期,采用1穴1株的种植方式,保证根穴土壤优质性和整个根系的舒展,在作物栽紧之后踩实,最后要将基部堆成馒头形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雨季穴土出现沉陷,而造成幼苗死亡。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新造林地每年应该抚育2次,使用带状的抚育方式,在抚育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不伤根、不伤皮等技术形式的应用。在油茶幼苗树的修剪过程中,其技术的应用会关系到以后油茶的高产、稳产以及丰产等相关重要环节,在整形修剪的过程中可以使枝干分布的相对均匀,增强油茶树的抗性,扩大树木的结果面积。当主干长到60cm时,应该在树枝的周围选取3~4个主干,而副主枝留取的数量应该根据树木的体型而定。在树枝修剪时应选择在早春进行,在修剪之后使树木呈现自然开心形或是自然圆头的形状,根据土壤的氧分含量以及油茶生长的基本情况来施肥,从而保证种植技术的优化性。

2.油茶的栽植管理技术优化措施

2.1优化油茶生长的环境

油茶的低产林主要是在杂灌丛中生长,这种环境立地的条件相对较差,同时存在着水肥不足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油茶种植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因此,要想改善油茶的生长环境,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除杂垦荒。砍除林内的混生植物,埋下杂草及树叶,去除与油茶争夺水分的植物,提高作物区林地的透光性,减少病虫害的出现,优化林业的土地肥力。其次,保山。在林地深翻土壤做成水平梯的形状,使整个油茶林可以保持肥力、水分以及土壤中的氧分。最后,逐渐增强土地的肥力。在适当的情况下施肥,提高土壤中的肥力,为整个油茶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提高油茶的产量。

2.2优化油茶林相

对于油茶低产林而言,在整个林区生长的过程中存在“老、残、杂”等现象,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油茶的产量。改造林相是林业产量优化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解决措施,因此,应做到:首先,实现预栽除老的技术形式。挖水平带,通过挖沟、施肥以及覆盖表面土等技术的应用,按照一定的距离栽种幼苗,逐渐挖除油茶树的老残根。其次,相对密集的油茶林应该逐渐去除老残树,稀疏的应该补充苗林。最后,在冬季砍除老树,将看口削平,第2年可以选择1~2根萌芽枝,通过整修及修剪形成新的树冠。因此,通过相关技术的优化可以逐渐提高林业的产量。

2.5优化林业中的病虫害管理

目前,油茶林业的发展缺少科学化的技术管理,而且没有建立科学化的病虫害防护措施。出现制约林业发展的因素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产生问题的基本原因,从而严重影响到油茶产量。在现阶段油茶栽植管理技术的优化过程中,应该强调病虫害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清病虫害出现的基本原因,主要包括炭疽病、烟煤病、油茶尺蠖等,在整个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强化油茶林的营林,改善整个林业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对于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氮肥的量应该适中,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营养过剩而引起病虫害现象的出现。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2

【关键词】 :油茶的价值,油茶的发展,措施

【引言】 :因为油茶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因素,具有比其他食用油含量高出一倍之多的维生素E,具有极高的营养成分,应用范围又高于花生油、豆油,所以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油茶的生长范围多居于沿海附近,年产大约20万吨左右,这种又能促进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平衡的优良树种已经成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使油茶的发展需要产业化模式。

1. 油茶的主要价值体现

1.1油茶的经济价值体现

油茶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储藏、色味清香等特点,是非常优质是食用油。油茶种子的含油率比较高,不仅用于食用,还可以做药材、生活用品等。油茶的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例如茶籽粕中的茶皂素、茶籽多糖等都是工业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还有茶籽壳、茶树灰等,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茶树木质坚硬,密度高,纹理细致,也可做陀螺、弹弓或高档工艺品。

1.2油茶对环境的价值体现

油茶的花期在冬季,抗寒性和抗污染能力比较强,大面积种植油茶住由于生态平衡的发展。油茶树的种植对其他树种也是非常有益处的,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紫金山的松树大量死亡,为了保持紫金山的绿植面积,陵园管理方开始在紫金山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工插绿工程,油茶便是其中的一种。通过三十多年的成长,紫金山上的松树四季常青,松叶枝繁叶茂,油茶树的花期在冬季成为了紫金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满山的油茶果一个个或红或绿,甚是好看,使冬季的紫金山色彩艳丽,勃勃生机。

1.3油茶具有药用价值

在我国《药店》中对油茶有记载,油茶具有清热解表,散瘀止痛的药物作用。油茶的根部对牙痛,胃部疼痛更有显著的功效。对于皮肤瘙痒等外部治疗措施,茶籽饼的功效明显。由此看来,油茶的每个部分都是有重要价值的,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

2.油茶绿色产业化存所在的问题

2.1产业扶持政策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到位

种植油茶需要的周期比较长,从栽后挂果到生产期需要8-10年的时间,并且投资的资本比较大,新造林的投资需要在1000元/亩以上,农民不愿意投资太大,所以把种植油茶做为副业的形式经营。国家政府应该认真了解油茶的发展形势,认真听取农民同志是意见,和种植油茶所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的推出相应扶持政策。

2.2群众对种植油茶的发展观念落后

油茶的种植范围一般以山区为主,但是山区种植油茶需要较强的劳动力,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劳动力不足,加上大多数的农户缺乏油茶种植经验,不懂种植技术,导致管理不足。农户对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不是很了解,很多农户对待油茶的管理都是不妨虫、不施肥、不除草,这样让油茶自然生长,而导致油茶自生自灭。

2.3油茶加工技术落后

由于大部分的油茶林都是农户自行管理,除了自家食用外,剩余会外销,产值低,效益差。原因在于农户对加工技术的提高认识不够,以传统的加工方式不仅降低出油率,还会浪费不少资源,对油茶的价值有很大的影响。

3油茶绿色产业化的发展措施

3.1产业化投资,政策改变现状

油茶绿色产业化的前提是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增加产业化投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油茶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政府需要带动农户积极性,通过增加农户的收入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有关单位要研究解决山区种植油茶的制约问题,大力支持以优质品种选育,积极与农科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开发油茶的新品种,新的技术手段,从多种渠道获得对油茶高产的技术技能。

3.2提高农户对油茶种植的落后观念

要想把油茶产业水平提高,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理念。乡镇负责人要对有意向的农户加强学习理念,给予学习机会,提供学习平台,使其对油茶种植业进一步了解,对种植知识有新的认识。要对零散的油茶种植户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合作社和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强强联合,连片开发,使其成为有规模的油茶基地。让农户不用离开家乡就能把事业做起来,并通过合作社得到相应的保障,使农户看到油茶的发展前景,看到致富之路。

3.3产业化技术的提高

传统的种植油茶的方式,不仅规模小、产量低、效益差,还浪费人力资源。需要通过合作社整合资源,探索创新,科学管理。大胆的采用高新技术种苗模式,通过新的机械种植提高成效,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增改、研发,让机械化种植成为大力发展油茶种植的新趋势,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能。

4、树立品牌,促进经济效益

通过对油茶产业化的推广,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培养出优秀的带头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带动产业化发展,综合整体实力,努力竞争,使油茶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提高经济效益,让我们的油茶走出国门,奔向世界。

5.油茶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油茶的种植还可以增进旅游业的发展。针对一些景点种植油茶,由于油茶本身的花期在冬季,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宣传点,就能降低景点在不同季节客流量上的落差,使游客感受到景点在不同季节的美,成为增加景点客流量的依据,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结语:

油茶的发展目前处于最佳的发展阶段,势头正好,还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勇于挑战,不断的开发新的技术,研究更好的经营模式,促进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林业的发展,规模性的油茶种植业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方式,更是对我国植树造林政策的很好贯彻。所以,油茶绿色产业化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是我国环保事业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打造出有规模,出效益,能带动油茶产业最大化的品牌,实现国家和人民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洁.浅谈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6):56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3

关键词:油茶树;栽培;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16202

1茶树栽培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1.1重要性

油茶树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树种,属于重要性的经济类树种,油茶树的主要特点是一年四季根深叶茂、浓郁茂密,水土的保养效果好,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防火、绿化以及装扮树种。除此之外,油茶树的茶籽还可以用于榨油,茶枯还是很好的化工原料以及肥料。而且油茶树的适应能力非常好,可适合大面积的种植,因此,推广油茶树的栽培很有必要,需要采用好的种植技术来实现油茶树的高效高产。

1.2发展情况

贵州省铜仁市是我国油茶发展最快的几个地区之一。玉屏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种植的面积曾经达到了25万亩,油茶已经成为玉屏县发展林业的支柱型产业,其农村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油茶被视为“摇钱树”。1958年,玉屏的油茶量创造历史的新高,达到了195万kg,为国家和社会提供40万kg的茶油,产量居全国1100个油茶县的第二位,被授予了“油茶之乡”的美誉。2007年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荣誉称号。

2油茶栽培技术

2.1前期工作

2.1.1合理选择造林地

山地丘陵的海拔通常小于500 m为最好。坡的朝向最好是东南坡、南坡坡度。缓坡地的坡度最好约为150°,不能超过300°。最好的pH值应该是5.0~6.5,偏碱性和中性的土壤不适合种植油茶。土壤土层的深度要大于80 cm,土质肥沃、疏松、排水、通气以及保水性能都要求很好,石砾的含量不宜大于20%。地下水位要求小于1 m。

2.1.2整地、栽植

为了有利于水土保持,造林整地采用大穴整地。穴大50cm×50cm×50cm,表土回填,每穴底施复合肥1.5kg,与土拌混均匀,再垫黄心土堆起龟背形。造林密度每公顷1200株,成品字形排列。栽植苗木时应切除主根,用ABT生根粉处理。根系不能接触底肥,表土不能盖住嫁接口。

2.2后期管理

2.2.1造林方法

采用良种苗木上山造林。以植苗造林为主,采用1~2年生种无性系嫁接苗或1年生良种实生苗。1年生实生苗高20cm以上,2年生实生苗高40cm以上。需长途运输的苗木,应适当修剪主根和密集的枝叶,尽量多带宿土或黄泥浆根。

植苗造林季节主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苗木培育情况而定,一般在2~4月份雨季或雨季的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为宜。造林密度可采用2.5m×2.5m、2m×2.5m和2m×3m三种。植苗造林应做到“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

2.2.2抚育管理和加肥

新造油茶林可采用林地间作,以耕代抚,前3年中每年需要对其抚育2次,以提高油茶林的生长速度。油茶林的萌芽能力较强,枝叶繁茂,对透光通风十分不利,应该及时地修剪树枝,修剪的最好时间是春季以及秋冬之际。

对油茶林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施加时宜采用1%的进口的复合肥液,1年5次。还需利用环沟施加有机肥,每公顷12000kg。在施肥时,还应注意:一是间种绿肥,二是茶枯茶壳还山,三是追施氮、磷肥。施肥方法:冬季施土杂肥,每株约30kg;春季施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每株1~2kg。根据不同的季节,施加物质含量不同的肥料。施肥还应在茶树一侧挖一个弧形沟,再将肥施加到沟内,最后把土盖上。以农家肥为最好。

3油茶病虫害防治

3.1虫害

3.1.1茶黄毒蛾

危害期:6~10月。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幼虫期喷洒BT乳剂或40%绿来宝乳油,或施放白僵菌粉剂。

3.1.2茶蚕

危害期:4~10月。防治方法:杀虫灯诱杀成虫;冬季翻耕,杀死越冬蛹;喷洒25%爱卡士乳油、5%速杀威乳油、或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

3.1.3油桐尺蠖

危害期:5~9月。防治方法:冬季翻耕,杀死越冬蛹;成虫幼化期的虫灯诱杀;10%吡虫啉、BT乳剂、5%甲维盐水溶剂喷雾,或施放白僵菌粉剂。

3.1.4油茶叶蜂

危害期:3~5月。防治方法:人工扑捉幼虫;喷洒25%灭幼脲Ⅲ,0.36%苦参碱水剂。

3.1.5绿鳞象甲

危害期:3~9月。防治方法:人工扑捉幼虫;喷洒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蛀虫清500~800倍液。

3.1.6茶籽象

危害期:5~8月。防治方法:人工扑捉幼虫;喷洒2.5%天王星乳油,或5%锐劲特乳油。

3.1.7油茶棉蚧

危害期:5~10月。防治方法:产卵前,放黑缘红瓢虫等天敌;加强抚育,剪除病虫枝;弱虫期喷洒蚧必治或15%金年好乳油。

3.1.8红蜡蚧

危害期:6~9月。防治方法:及时剪除虫枝;冬季向枝干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未形成蜡质时,喷洒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或20%速克灭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1.9黑跗眼天牛

危害期:4~10月。防治方法:剪除受害枝;人工扑捉成虫;幼虫初孵期用敌敌畏乳油150倍液毛刷涂杆;虫道内注射20%吡虫啉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

3.2病害

3.2.1炭疽病

症状:果实,初发病时为黑褐色或红褐色的小点,后扩展为黑色圆斑,常自病斑处纵向开裂;叶,病多在叶尖或叶缘发生,呈半圆形或不规则,黑褐色,病部生小黑色点子实体。

防治方法:砍除重病株;在病果初发期选用果力士喷洒,每隔15d,连喷3次;或定期喷洒50%赛力散;或喷洒多菌灵、退菌特。

3.2.2软腐病

症状:病斑初呈半圆形或圆形,水渍状,在阴雨潮湿时,迅速扩展为褐色斑。后期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子实体。

防治方法:人工修剪、疏伐;冬季清除树上或地面的病叶 、病果,消灭越冬病菌;用果力士或1%波尔多液和0.5%赛力散喷洒,发病高峰期喷洒退菌特或托布津。

3.2.3煤污病

症状:黑色煤状物先在叶正面沿主脉产生,后逐渐覆盖整个叶片,严重时全株发病。

防治方法:及时砍伐和除去病枝;喷洒石硫合剂,夏季用波美0.5~1度液,冬季用3~5度液。如蚧雷害虫发生严重,可喷松脂合剂12~20倍液。

4油茶树种植成本分析

除了需要具备具体的种植技术外,栽培油茶树还要分析具体的种植成本,根据近几年我国的油茶树种植情况及产量、成本分析,得到了表1的数据。

表1油茶基地建设单位面积投资成本测算元/亩

成本项目新造林低产林改造补植抚育备注1.材料及农资费450350250(1)种苗200100(2)肥料农药2502502502.人工费820250350(1)林地清理100(2)整 地400(3)挖穴植栽200(4)抚育管理120250350合计1270600600

5结语

油茶栽培技术包括多个方面,如何可以做到高产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这其中林地选择、育苗、整理和修剪、虫害的防治等是核心内容之一,只有同时做到这些,才可以保证油茶的高产,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周必豪.油茶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

[2]徐小军,王育芳.上犹县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12(4).

[3]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4

关键词:茶油产业;种植经验

油茶系山茶科山茶属油料植物,别名茶子树,是华南植物区系代表植物之一,全国有栽培面积333.5万hm2,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根系发达,树冠大,树干矮,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特点,对土壤要求不高,适于荒山坡上种植,不仅可生产茶油,而且可以绿化荒山提高森林覆被率,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茶油是优质保健食用油,可通过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1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我国油茶生产形势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其栽植面积和产业规模逐渐集约化、现代化,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油茶栽植面积已达到173.4万hm2,茶油年产量达到13万t。70年代末,国家大力发展油茶类木本油料基地,下拨了用于基地建设的专款专项,使一段时期内油茶林产业成为朝阳并稳步上升,仅上规模基地面积达到400.2万hm2。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全国经济林树种结构调整等多因素,使油茶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家林业部门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和良种优化技术的支持下,油茶生产再次悄悄复兴。进入新世纪以来,各油茶主产区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如油茶产量长居全国第1大省的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按8年的时间分期完成,投资118亿元,建立示范基地、生产基地、试验基地、品种苗圃等模块基地66.7万hm2,形成50万t茶油产量及其附产品的产业链,短短几年内全省油茶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油茶产量大省江西,政府抓住时机,启动了油茶产业“1155工程”,在省内培育出了数十个规模以上油茶生产企业,广泛带动油茶专业大户,陆续建立了33.4万hm2的油茶丰产林。

2 广东省油茶生产历史和现状

广东省曾经是油茶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油茶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油茶栽培经验。其油茶产业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经历过两次盛期,全省栽培面积最高曾达50万hm2之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油茶产业一直处于低谷情形,由于地方政策缺少扶持力度,当地产业结构变动,市场需求变化,使许多上规模的油茶生产基地受到破散,最后因为单面积产量低,效益差,许多地方毁油茶种柑桔、龙眼等果树或其它速生林树种,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曾经红旺各地的作坊式油茶加工厂也纷纷停产。1996年全省油茶保存面积约27万hm2,1998年保存面积约万13万hm2,2001年保存面积为9.1万hm2,2001年油茶籽产量2.3万t左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保健意识的增强、膳食结构的要求,茶油以其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丰富的营养成分、明显的保健功能,赢得了人们对食用茶油的青睐。加入世贸后,我国油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全国茶油年产量仅15~18万t,人均只有0.11~0.14 kg,国内外市场远远未满足。茶油售价较其他植物油价格高出数倍,油茶产品的综合利用也有了初步突破。近年来,油茶生产有所回升,广东北部山区如东源、紫金、龙川、平远、兴宁、大埔、始兴、和平、仁化等县,均在规划和发展油茶生产。

3 广东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水平不高,科技手段落后

广东省在发展油茶林的时间上较全国其他省份早,虽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期间出现的管理不到位、技术不先进等技术问题,导致现在保留下来的多为70年代的老、疏、残油茶林。由于过去的生产模式过于简单,大片油茶林在管理上缺少投入,处于半野生状态。在长期失管中,油茶林中杂草灌木丛生,高大的乔木,郁闭的灌木大量侵入,林分结构失调,疏密不均,形成荒芜油茶混交林,导致林内通风透光性差,树形结构不合理,生长受到抑制,出现一个时期内油茶产量极低或根本没有产量。主要表现在:

3.1.1 良种油茶种植面积比例较小。全省通过低产林改造以后,全省油茶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3.3万hm2,但良种油茶林种植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0%左右,严重阻碍了良种油茶树的推广。

3.1.2 老残林比重居高不下。据统计,目前全省范围内约有30%的油茶林是地产林改造时留下来的。如今这些油茶林已经变为多代萌生林,几乎颗粒无收。其他的油茶林,也主要是20世纪60~70年代的新造林,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低产林综合措施改造,为油茶产量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其生物学特性的周期变化,产量逐年下降,已逐步进入老残林的行列,其中的大部分油茶林急需进行更新改造。

3.1.3 管理粗放,投入过少。省内油茶树还缺乏科学的丰产栽培技术。油茶生长的环境较差,树体营养供不应求。而且油茶栽培基本上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很少施肥、修剪,导致油茶籽出油率降低。

3.2 品种质量不高,结果性能差

由于当地油茶产值低,收益差,所以在油茶造林时选种不严,多采用不加选择的实生苗繁殖,甚至有许多老油茶林还是直接埋茶果造林,导致品种变性严重、栽培品种混杂、植株变异大、结果率低、结果性差、茶果出油率也低。

3.3 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3.3.1 油茶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由于油茶的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和商品化生产水平很低,油茶行业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服务也很薄弱,所以油茶籽产量很低。目前全省油茶生产经营大多还处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自发性和随意性很大,大多数农户以保证自家食用油为主。油茶加工企业的原料显得紧张,茶油加工企业难以发展。

3.3.2 油茶综合利用水平低下。当前油茶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食用油上,在茶枯提取茶皂素、茶壳的综合利用、高等级的保健茶油开发的炼制深加工等技术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茶油中的天然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丰富,但由于设备要求高,生产投资过大,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提取这些物质的目标在目前的设备条件上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总之,油茶总体产值的提高,还需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中的科技含量。

3.3.3 油茶产品缺乏特色品牌。由于油茶林改造工作一时难以到位,在产业宣传、产品商品化上出现资金不足,技术投入不高,产品大多局限于常规精炼水平,部分还不能达到国家新颁布的一级油标准,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还处于低水平状态,产品缺乏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开拓新市场不力,所以市场占有份额很小。

总之,广东省油茶产业还处在粗放低水平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资金投入不足,还没有把油茶产业置于重要地位,处于产业的边缘化;二是油茶科技水平落后,从油茶树种植到开发利用都处于粗放阶段;三是以加工食用原油为主,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化。

4 广东省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4.1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科学确定油茶产业发展的布局是广东省今后一个时期在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应结合实际地把新的规划的发展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充分结合,合理调整,按照因地制宜、适地种树的原则,科学选择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油茶品种。同时,在新的规划中要正确处理好低产林和老龄园的生产关系,实现油茶产业新局面。在新规划的基础上,选出栽培油茶具有代表性的县镇或村作为种植示范点,培育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在推广中培育产业龙头,做出品牌,搞好宣传。

在当前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当地林权制度改革的机遇,在油茶产区把集体林地经营权落实到农户,鼓励支持油茶林及林地的有偿流转,大胆创新林地流转机制,在充分尊重农民和投资者意愿的基础上,实行规模开发。同时还要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油茶产业,探索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油茶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另外,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良种补贴、造林补助、生产大县奖励、产品加工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油茶加工企业、种植大户、油茶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共同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2 加强油茶业发展的基础体系

加大对油茶苗圃建设的投入,加快茶苗优良品种的繁育,强化品种的质量监管是加强油茶业发展体系的前期工作。要严格实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准入制和“三证一签”制度,严格执行定点采穗、定点育苗、订单生产、定向供应。做到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稳定市场秩序,确保种苗质量。要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宣传,倡议要求“全面使用嫁接苗、慎重使用扦插苗、严禁使用实生苗”,进一步提高对油茶良种认识的重要性,确保全省油茶业基础体系的完善。

4.3 加大选育推广良种力度

良种壮苗是油茶产业的基础,要加强产、销、研合作,狠抓油茶良种的选育与改良研究;快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专门采穗圃;改进繁育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根剂和促根技术,进行硬技扦插育苗试验与推广,缩短苗木培育时间。,注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人开展油茶基因学研究,向杂交水稻学习,突破油茶白花授精、子不离母、座果率不高的难题,通过基因工程,定向培育出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油茶品种。组织专家学者重新审定《江西油茶丰产技术标准》,1986年制定的标准已经不太适宜了。

4.4 引进油茶生产科技新技术

一是提高良种引进和培育技术,提高质量和产量,增进收益。要注意引进附近油茶盛产地的优良品系,对现有油茶林进行品种改良。二是增强科技支撑,加快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油茶深加工技术产业的探索研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源,完善服务。

4.5 建立油茶特色科技观光园

油茶特色科技园是为了响应国家农业部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同时这也是油茶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林业生产经营方式,它结合油茶林经营活动、油茶文化、林农生活等方面素材,融合成为一个具有油茶经营特色的区域,是产娱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

4.6 油茶籽深加工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油茶籽全身是宝,茶油中的天然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丰富,除了在食用油的贡献外,还可以通过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医药和天然化妆品用油等。其优良品性和高保健作用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被社会广泛认识,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茶油本身还是医药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油茶枯饼还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茶壳可用来提取糠醛、鞣料和制作活性炭等。另外,由于茶油中最主要的成分油酸具有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UVB)的功能,所以它是制作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的优质原料。茶油在工业上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通过氢化又可制取硬化油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经过氢化后水解制取硬脂酸和甘油等工业原料。

参考文献

1 黄永芳.广东省油茶生产状况与发展对策.经济林研究[J].2004(22)

2 种伟.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的初步分析.中国林副特产[J].2010(4)

3 苏柱华.2010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广东农业科学[J].2011(8)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5

关键词: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油茶又名茶果树、茶油树,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它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是喜光的阳性树种,种植区域应选择开阔的阳坡、半阳坡,幼树具有一定耐荫性。油茶根深叶茂,四季常绿,耐贫瘠,抗干旱,适应性强,寿命长,油质好。是一种适宜山区种植,营造水土保持林、生物防火林带、绿化美化环境,不与农作物争地的木本油料树种。

茶油色清味香,是最好的食用油,胆固醇含量低,耐储藏,被誉为“油中之王”、“东方橄榄油”的美称,是目前市场前景看好的有机和天然绿色保健食品。茶油也属于不干性油,耐储藏,不易变质,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它是肥皂、人造奶油、蜡烛、护发油、凡士林、机械油、机械防锈油及机油的代用品;医药上是用于制作青霉素、链霉素油剂的好原料。发展油茶产业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以及绿化河山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发展现状

1.1老油茶林现状及改造情况

1.1.1老油茶林现状。据丘北县2006年二类资源调查,原种植的油茶面积由于生产管理较粗放,基本上是“人种天养”,除了家庭式小作坊加工外,没有加工企业,大量的茶籽都被外地客商收购,加之近年荒芜的油茶地逐步被杉木、桉树和其他速生用材树种所取代,致使原种植的面积逐渐减少,仅保存191.4hm2,零星分布于12个乡镇,5个森工林场和一个森工局,普遍都是低产低效林。其形成原因如下:一是条件不适,生长不良;二是管理粗放、缺乏投入;三是林地荒芜、杂灌丛生;四是树龄老化,老残林多。

1.1.2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情况。油茶的低产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因此,在改造前首先要调查和摸清现有低产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年龄、结构、密度、品种(类型)和组成、林地现状等基本情况,找出形成低产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某种或综合改造措施,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油茶总体改造方案是:三砍(锯)五剪,三施肥,一垦复,劣换种,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其方法如下:一是砍杂、除灌;二是深翻垦复、提高土壤肥力;三是蓄水保墒(土);四是调整密度;五是整形修剪;六是增施肥料;七是病虫害防治;八是更新技术。更新主要采取萌芽更新、截干更新、切枝(干)更新和劣株换冠等方式,以提高油茶品质和增加产量。

1.1.3新种植现状。按照《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丘北县规划发展油茶基地建设2万hm2,主要种植品种是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广南油茶研究站培育,经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的5个优良品种(云茶油3号、广油4号、广油9号、广油13号、广油14号),品种的适生范围在海拔2000m以下,尤以海拔1600m以下区域长势最好。到目前为止共种植9400hm2,由于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等原因,都还没有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1.1.4加工现状。目前,丘北县的油茶主要用于加工茶油,加工水平基本上是小作坊式加工,存在油茶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出油率低,无法作为高档食用油上市交易,资源综合利用不高等现象。一是由于加工技术落后,既降低出油率,又影响茶油质量;二是油茶生产仅限于利用单一的茶油,大量的茶壳和茶粕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致使宝贵的油茶副产品资源白白浪费,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综合效益得不到提高,制约了丘北油茶产业的发展。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品种混杂,良种不足

全县20世纪60~70年代种植的油茶林,由于种源不足,种子多数是外调,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良种签定,使良种推广应用处于停滞状态,长期以来造成了对油茶无性繁殖技术(嫁接、扦插、组培等)的研究和开发滞后。

2.2管护机制不健全,管理粗放

丘北现有的油茶种植面积,虽然由政府主导大力发展,但由于原始的种植习惯和生产方式,视油茶为天赐之物,不抚不育,油茶种植处于“重栽轻管,人种天养,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

2.3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资金投入

由于丘北县贫困面较大,油茶新造林地前期一次性投入较高,当年造林投入约1000元/667m2,后5年的抚育管护费1500元左右,加之油茶回收期较长,给种植户带来的资金周期压力较大。

2.4种植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由于丘北县基地种植规模不大和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多数是原始的小作坊进行木式土榨法,出油率较低,且茶油色重易产生沉淀,无法作为高档食用油上市交易。

2.5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支撑不够

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丘北县缺乏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进行产业服务,许多种植大户虽然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乏油茶种植技术,大都是边摸索边种植、边积累经验边总结教训,给规模化种植带来很大风险。虽然经过了几次省州培训,但由于所学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多,许多技术员是转岗,难以全面掌握技术操作要求,致使服务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修剪和病虫害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3加快丘北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3.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定发展目标

结合丘北县的实际采取在上级资金扶持,林农自筹,信贷,引进造林大户建基地等方式,利用10~20年时间,实现全县油茶基地造林总面积达3.3万hm2,建高产、高效油茶林面积达2万hm2,年产油量达1.2万t以上,产品精深加工率达70%以上,实现油茶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使油茶产业真正成为丘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一大支柱产业。

3.2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成立油茶发展专项基金组织,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大项目的资金整合力度,基地建设可结合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国家造林和其它项目整合资金投入,金融部门放宽信贷政策,降低门坎,扩大信贷投入,鼓励采用以奖、以补的方式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投入,以扩大融资渠道。二是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产业主体龙头企业,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油茶产业原料林基地,确定重点扶持对象,培育典型,培育示范户,成立油茶种植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激发广大林农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依靠科技支撑,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广南油茶研站这一有利条件,加大对新品种、优良种苗的培育和利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种苗生产与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油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向优良品种要产量,向科学技术要效益。依托林科院、林业项目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健全油茶产业发展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集中推广普及种植发展优良品种和丰产技术。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6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低产原因;改造技术

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乔木或灌木,高2~8 m,果实11—12月成熟,果仁含油率约55%,具有 “绿色油库、绿色金库”的美称[1-2],在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油橄榄、油棕、椰子)中含油量最高。

山茶果全身是宝,山茶油含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比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高6.5%,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6种维生素,有“东方橄榄油、油中珍品、长寿油、美容酸”的美誉[3]。它还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抑制和预防冠心病。是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生物医药、生物饲料、生物农药、轻工等多个行业的重要原料。

油茶资源十分稀少,除我国之外,在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有少量分布。我国是世界上油茶品种最多、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国家,油茶林种植面积近400万hm2,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安徽、贵州、河南、湖北等省份,广西油茶林种植面积约40万hm2,约占全国的10%。

油茶是耐瘠耐旱的长寿深根性树种,有“瘠土明珠”的美称,非常适合在山区种植,成为很多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普遍管理粗放,只取不予,长期自然更替,导致品种混杂、良莠不齐,老、劣、病残株多,油茶单产低、效益差。分析油茶林低产原因,对已老化的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提高油茶产量产值,对提高山区农民的收入、推进油茶的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现将油茶低产原因和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

1.1种质遗传分化严重,良种水平低

现有的油茶林大部分是建国前和建国后20世纪50—60年代营造的,都是老品种,而且遗传分化比较严重,良莠不齐,树龄太大,过于衰老,产量不高。最近几年由于政府的引导,也引进了一些新品种,但总体来说良种水平还很低。

1.2林地荒芜

油茶林地荒芜是油茶低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油茶林多年丢荒,杂草灌木丛生,有的一经丢荒,除杂草灌丛外,部分高大乔木侵入,变成混交林,这样对油茶林的通风透光条件、肥水供应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产生不利影响,使油茶产量下降。

1.3疏密不均,林分结构不合理

现有油茶林密度一般都比较大,为3 000~4 500株/hm2。但有的过分稀疏,或密中有疏,或疏中有密,疏密不均是造成单产低的重要原因。

1.4多代同堂,株产果相差大

现有的油茶林,特别是老油茶林区,多为异龄林或异源林,林分层次多,密度一般都比较大,单株之间产量相差极大。在一些时间内,一部分植株在生长,一部分植株进入盛产期,一部分植株衰老死亡,经济植株始终只占一部分,全林总产量很低。

1.5林分衰老,更新能力差

现有油茶林中,大部分为建国前营造的,即使建国后造的林,由于长期丢荒,养分不足,树龄过大,也造成早衰,无论是老产区,还是新产区,衰老林分较多,致使产量下降。

1.6病虫害比较严重

有些地方由于炭疸病、软腐病、金龟子、茶叶虫梢蛾等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造成减产,产量低。

1.7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粗放

由于山区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加之管理较为粗放,经常出现广种薄收的现象。

2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2.1清理林地,深挖垦复

把杂灌杂草清除干净,并挖除老劣及历史病株(挖除之前要逐株作出标记),然后全面垦复1次。垦复时间在冬、春(12—2月)进行。垦复时要“外深内浅”,即树冠挖深20~25 cm,树冠内围从外往内浅挖15~10 cm。垦复时可把杂草埋入土中。以后每年浅锄1次,深10~12 cm,每隔2年深挖1次。对于坡度较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林地,垦复时要注意修筑小平台,以茶树为中心修成半圆形反倾斜的小平台。根据农民的生产习惯,边采果边补种,株行距排列不一,应尽可能连成水平带,不能连成带的,按实际情况,将若干株连成一条带或做成小平台[3]。

2.2密林疏伐

过密(郁闭度0.9以上)的油茶林透光透风差,引起病虫多、弱枝多。因此,对过密的油茶林,在林地清理的同时进行疏伐。疏伐的对象是树势弱的过密枝,使植株之间枝叶不重叠、不拥挤,保持合理的透光度(郁闭度0.7~0.8)。疏伐可分1次伐和2次伐。1次伐是一次性将整株伐除;2次伐是头年先伐去一半严重拥挤的主枝,留一半主枝结果,收果后再将整株伐完。

2.3合理追肥

追肥原则是大年以磷肥为主,小年增施复合肥;秋冬季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以速效肥为主[4]。就田阳县的条件,一般于3月和7月初各追肥1次。3月追施磷肥300~375 kg/hm2、钾肥150 kg/hm2、氮肥150~225 kg/hm2;7月追施磷肥375~450 kg/hm2、钾肥150~225 kg/hm2、氮肥225~300 kg/hm2。追肥方法是沿树冠投影(坡度大的是上坡方向和两边)开深15~20 cm、宽25 cm的浅沟施入,并用土覆平。

2.4整枝修剪和砍寄生枝

以疏剪为主,原则是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将病虫枝、寄生枝、徒长枝、过密弱枝、根(蔸)萌发枝、细弱内膛枝、下垂枝从分枝基部剪去,只留健壮、分枝角度和方向合理的枝条,使枝条分布均匀,形成合理的树形。

2.5稀林补植

经过林地清理和砍除病残株后,如果出现林中空地(10~15 m2),采用良种大苗(高50 cm以上并有分枝)补植。补植挖大坑70 cm×70 cm×60 cm,每坑施土杂肥10 kg作基肥。栽植时要苗正根舒,踏实泥土。

2.6老残林萌芽更新

对粗放经营、树体衰老的老残林,常规技术综合改造潜力不大的,采用萌芽更新改造。

2.7砍伐老残树

在1—2月用利刀利斧把老树沿平地面砍除,后连同清理的灌木杂草一起烧掉。砍老树时,注意砍口不要撕裂。

2.8深挖全垦

砍伐老树并烧掉林地清理物后,进行全面垦复,垦深15~25 cm,离根蔸近浅远深。

2.9留芽除萌

开春后,老树根蔸会抽生很多萌芽条,只选留相反方向地2条健壮萌芽条作培育枝,其余全部除去。另外,如果原来单位面积蔸数过多、过密的,可挖除少量根蔸,保留1 200~1 500株/hm2即可。

2.10蓄水保土

在油茶林行间,沿环山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沟底宽50 cm、深40 cm、长1~2 m,定时清沟,进行蓄水保土,为丰产营造良好环境。

2.11改良土壤

间种绿肥、肥田萝卜、黄瓜、黄豆等经济作物,多施农家肥、沼气液等培肥土力,进行土壤改良。

2.12加强病虫防治

用1%波尔多液、多菌灵、百菌清等防治炭疽病、软腐病。通过在林下养鸡的方式防治金龟子。用40%乐果、80%敌敌畏乳剂1 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或50%巴丹粉剂1 500倍液防治茶叶虫梢蛾,喷药时务必将有虫斑的叶背喷湿。

2.13适时采收

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在每年的11—12月采收为宜,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和茶油品质。

3参考文献

[1] 唐津平,黄永康.发展前景广阔的油茶[J].大众科技,2008(3):99-101.

[2] 高瑞龙,姚克平,陈鼎源.油茶优良无性系栽培技术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6,14(2):30-34.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7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4902

1 引言

油茶又名茶籽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种之一。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此外,油茶果不仅能生产出纯天然绿色保健的高档食用油,而且是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茶壳、茶麸可研制洗涤、化妆、生物肥料等产品,提高附加值。种植后的油茶,一般第3年就能开花结果,8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以后长期有收成,管理也比较简单。丰产期每公顷1年可采摘生茶果15 000kg以上。因此,种植油茶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

2 油茶特性及适生条件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花两性,无柄,10月中、下旬开花,开花以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上花与果可同在。油茶根系一般2月中旬开始活动,新梢长之前的3~4月根系生长出现第1个高峰,9月出现第2个高峰,其根系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和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叶芽萌动始于3月,而分化盛期在6~7月间。成年树的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春梢是开花座果的枝条;花为两性花,主要靠昆虫传粉,花期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11月为盛花期;异花授粉,盛开期的当天或第2d授粉受精的成果率最高。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4~21℃,最低月平均温度不得低于0℃,最高月平均温度为31℃,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且四季分配均匀,日照1 800~2 200h。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黄壤为最适宜。但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质土壤对油茶生长发育特别有利。生长在向南或东南、西南的向阳山地的油茶,树干粗壮,结实多,产量高。油茶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向下深扎1.5m以上。油茶具有萌蘖性,再生能力强,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老残林更新改造,伐后萌发新枝抚育成林。

3 油茶丰产种植及管理

3.1 选择造林地

林地选择山地红壤、黄红壤地,pH值5.0~6.5;海拔高度100~500m;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林地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以坡度以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

3.2 整地

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通过翻松土壤,加深土层厚度,改良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坡度

3.2.1 全垦整地

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整地(坡度在15°以内),可在9月份左右,进行整地,深度在山区为20~25cm,丘陵为25~30cm。,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到11月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60cm×60cm×60cm。

3.2.2 带状整地

超过15°的要水平带状整地。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视坡度而定,坡小带宽,坡大带窄,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3.2.3 块状整地

大于20°小于25°的坡度较大的地段,或水土保持要求高的山塘、水库和交通沿线等地段,应采用块状穴垦,按环山水平“品”字形排列定点挖穴,穴大一般50cm×50cm×50cm,并增加水土保持措施。

3.3 造林技术分析

造林季节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无风阴雨天气最好,不可在大风晴天起苗造林。起运苗木应尽量减少苗木损伤,用黄泥浆浆根,要尽量做到随时起苗随时造林,任何环节都不得使苗木根系遭受风吹日晒。栽植油茶的技术要点是确保苗正、根舒、压实、土满穴,有条件的定植后淋透定根水,营养杯苗造林一定要解除塑料袋,确保根系舒展,造成成活率达到9.5%以上,未达到的应适时补植。植苗造林在冬春进行,以春季为好。其要领是:表土入穴,穴土细碎,有条件的地方定植前在穴中施放一定有机肥或土杂肥。苗干端正,略微深栽,根系舒展,分层踩紧,使根土密接,上覆松土。一年生苗的栽植深度以油茶苗嫁接口上端1cm为佳。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采用3m×3m,即每亩种植74~89株;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采用株行距2.5m×3.0m,即每亩种植89~111株。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密植,要求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不低于0.6,不超过0.8。根颈要低于地面2~3cm。为保证成活,不栽隔夜苗,栽种前茶苗根部要全部均匀沾浆,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造林用苗应选一级苗或两年生的苗,以利成活成林。在油茶造林时要注意品种配置,面积在1hm2以上的要有2个以上品种,在5hm2以上的要有5个以上品种苗木配置造林,品种的花期、成熟期须吻合,造林最适时期是2月上旬至下旬,最迟要在3月中旬完成。直播造林在冬春进行,冬播在11~12月,春播在2~3月,以冬播为好。冬播具有早发根、快出芽、苗木壮、抗旱力强的优点,还可省去种子贮藏。冬播每穴播种3粒,呈三角形,播后覆土厚4~5cm;春播覆土3cm左右。

3.4 抚育管理

对于幼林,造林后第3年,当树高70~80cm时,趁早春季节,在树杆四周选留数个强壮主枝,剪去病虫枝,适当修剪脚枝,修剪后要及时除萌。中耕除草与施肥,造林的头3年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第4~6年每年秋季中耕除草1次,每3年垦复深挖一次,以施氮肥为主,适施磷肥,春施速效肥,每株施尿素50~150g,冬施长效肥,每株施磷肥100~250g,并实行林粮间种,以种代管。对于成林,应整形修剪。采取因树修剪、因枝作形、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大年轻剪、小年重剪的方法修剪,形成立体结果的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树冠。深挖垦复,改善土壤条件,提高通气保水性能。冬春深挖垦复,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蓄积水分,减少病虫害,促根伸展,增加产量。一般深20~25cm。垦复要防止水土流失,15°坡以下宜采用全垦,15°坡以上宜带垦、穴垦、阶梯式垦复。由于油茶一年到头花果不离枝头,必须补充肥源,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油茶生长结实情况,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季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以速效肥为主。盛果期主要施磷肥,适当施氮肥。

4 结语

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应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与生物、药物防治相结合,在进行垦复、间作施肥时要注意深埋病枝、病叶和病果,采取科学种植方法,努力提高油茶产量,尽量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8

关键词油茶;造林成活率;影响因子;江西省

江西省有2 300多年种植油茶的历史,是油茶的原生区,油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近80%的土地面积为丘陵山地,气候条件也适宜油茶种植。近年来,国家对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截至2009年底,江西省已有23个县为油茶产业发展的试点县。但从近几年赣南油茶种植的情况看,造林成活率普遍较低,平均成活率不到80%,个别地方甚至不足20%。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笔者对影响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苗木质量

影响油茶造林成活率的苗木质量因子主要是指在优良无性系嫁接苗中,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根系的完整性及苗木年龄等。

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优良无性系嫁接苗当年的生长势较弱,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差。为了增强苗木的生长势,如果采用多施氮肥的方法改善苗木的生长状况,其木质化程度就会明显降低,从而加重或诱发油茶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油茶根系的完整性显著影响其造林成活率。从近2年赣南油茶的造林成活率看,油茶裸根苗造林的平均成活率为75%左右,塑料薄膜容器苗造林的平均成活率为85%左右,而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苗造林的平均成活率则可达90%以上。可以看出,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苗由于对其根系的完整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油茶苗木在造林后基本上没有缓苗期,因而造林成活率最高。

苗木的年龄也影响油茶造林成活率。一般来说,一年生芽砧苗生长势差,而且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也不强,此时,如果管护措施不力,极易引起幼树的死亡。因此,造林用苗应选一级苗或二年生苗,最好使用二年生油茶苗木造林[1]。

2有害生物

危害油茶苗木的病害有油茶软腐病、油茶炭疽病和油茶根腐病等。预防和除治这些病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加强苗期集约管理、提高油茶苗群体健康程度、选择抗病虫的优良品种、清理病原残体和适时施药保护等。

油茶软腐病的发生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风雨是病原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南方,油茶苗期的软腐病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其中3—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多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亡。

油茶炭疽病通常造成落叶或整株衰亡,通常5—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7—8月是发病高峰期。如果油茶林间种不当或者发病期氮肥施得过多,常常会加重油茶苗的病情。

根腐病则主要危害油茶一年生苗木。病原适宜生长于ph值4左右的环境,特别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地块,病原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病原一般先侵染苗木根颈部,患部组织初期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状菌索,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最后死亡。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4—5月和9—10月,6—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

3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很大。首先是种植穴盘的深度。由于赣南种植油茶的山地多为红壤,土壤的粘性重、透气性差,当种植穴盘的高度低于原地面时,如果雨水过多,表土则会下陷,致使穴盘积水和土壤缺氧,导致根系腐烂,从而对油茶成活和生长不利。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通常种植穴的覆土高度一般高出原地面10 cm左右[2],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种植穴积水,防控根腐病的发生。其次是苗木的种植深度。栽植深度不宜太浅,一般使嫁接口低于畦面2~3 cm,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又可抑制嫁接口下的砧木萌发出次生芽。如果种植油茶苗的深度过深,则有利于病原从尚未木质化的根茎表皮入侵,从而诱发或加重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4水分管理

油茶对水分的要求大,年降雨量一般在1 000 mm以上[3]。油茶苗的水分管理主要包括异地苗木调运、苗木造林和伏秋干旱等生产环节或时期的水分管理。

目前,推广使用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苗多为异地调运。由于苗木的运输时间长或苗木存放不当,以致堆压发热,加上种植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苗木根系失水萎蔫死亡。因此,如需外地调苗的,应在起苗后包装好,或用蘸黄泥浆或保水剂进行处理,以减少水分丢失。同时,要搭蓬架运输,以防苗木堆压发热;苗木调回后要及时栽植,不栽种隔夜苗。如果使用裸根苗栽种,栽种前油茶苗根系要均匀蘸泥浆,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今后,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苗的推广应用,最好提倡就近育苗造林。

苗木造林时的水分管理也十分重要。赣南油茶种植区多属红黄壤粘性土壤,雨天水土易流失,晴天土壤又易板结,水分蒸发快。因此,油茶最好选择下雨前后栽植为好,如果在晴天土壤干燥时栽植,一定要浇透定根水,以确保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抗旱保苗是提高油茶成活率的关键性措施[4]。特别是油茶种植前2年,如果水分管理不力,往往会导致造林失败,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伏秋干旱容易出现龟裂,加速土壤水分蒸发,造成土壤缺水;二是有覆盖物的油茶幼林不容易受日灼危害导致根茎灼伤死亡,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调查表明,新造油茶幼林的根基有覆盖物的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没有覆盖物的油茶幼林。油茶幼林树兜周围盖上厚度10~15 cm的稻草或杂草,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油茶树安全度过伏秋。因此,在夏季干旱来临前可进行中耕除草1次,并铲下穴盘周边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覆盖,有利于减轻油茶幼树高温灼伤和旱害。

此外,在伏秋干旱严重的地方,除盖草遮荫保湿外,还可以示范和推广使用保水剂。使用保水剂有可能成为伏秋干旱地区、降水不均匀地区和灌溉困难等地区油茶旱季水分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保水剂主要在油茶造林的前期使用,如在整地回填表土时或雨季前施入,具体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参考文献

[1] 陈玉枝,叶小华.提高无性油茶种植成活率的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3):47,61.

[2] 阙龙善.把握关键技术确保油茶成活率[n].中国绿色时报,2007-06-21.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9

关键词: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17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1次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达产收获期可达80a以上。而且其加工产业链条长,综合利用价值高,除可生产茶油、营养保健品、护肤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外,其加工剩余物还可以提炼茶皂素和制作饲料、肥料、洗涤清洁等,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为了提高大田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高产量和质量是关键,对其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促使大田县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方式。

1大田县油茶发展的基本概况

大田县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迅速,2010年大田县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也被福建省政府列为省内现代农业(油茶)生产发展项目10个重点县之一。油茶以产茶油为主,是目前最好食用油之一,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效果,能够调整人体血脂,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属于绿色纯天然油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油茶属于一种生态的经济作物,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具有抗污染能力、涵养水源和净化环境的效果,是值得推广的经济作物,既能产生经济效益,也对环境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应用价值很高。现如今,大田县当前的目标是将华兴、梅山乡作为万亩丰产油茶的示范乡,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区,有此类方式进行油茶发展区域的不断扩大,大田县经济额度提升是必然结果。为了更好的发展大田县油茶经济,应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全面的探究。

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分析

2.1品种及规格的选择

造林所需的油茶苗木必须是通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且适宜在项目区栽培的油茶良种。提供油茶苗木必须在生产或调运之前通过当地森检机构的产地检疫。依据“定向培育、优质丰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项目新造林栽植区主要选用福建乡土优良品种龙眼茶、闽43、闽48、闽60和适当配比少量闽50、闽52、闽62优良无性系苗木进行造林,部分可选用省外适合福建省国家认定优良品种。一般情况下,嫁接苗祼根苗规格应保证在Ⅱ级以上,苗龄要保持在2a以上,高26cm。若采用容器嫁接苗,保持1a的苗龄,高12cm,地径要>0.2cm。种植人员应选择优质的苗木,根部必须保持完整,且不存在病虫害感染的现象。

2.2种植区的选择

种植油茶对种植区的要求也很高,应根据油茶生物学特性,选择好油茶造林地。油茶种植区海拔高度要求800m以下,区域选择在南向、东向或东南向的阳坡、半阳坡,排水良好的缓坡中下部。禁止选择石灰岩的山地,应选择砂壤土或轻黏壤土,保证pH值在6.0左右,由砂岩、页岩、变质岩、花岗岩等母岩母质发育而来的酸性土壤。土质层的厚度最好大于85cm,避免厚度低于41cm。油茶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必须生长在土壤疏松、通风、保水性好、肥沃的土壤之中,做好坡度分界,如表1所示。应做好排水处理,禁止出现积水的现象,不可在相对低洼的地区进行种植,要保证预计避免积水,干旱时可及时进行灌溉,对油茶的生长具有积极影响。

2.3平整土地

油茶栽种之前,应对种植区的土地进行平整,栽种的前3个月进行平整是最佳的,可使土壤充分熟化,同时施入足够量的基肥。油茶种植去林地的平整,可以借助机械与人力的结合,对林地进行翻耕,将蔸、灌予以清除,通过人工方式来挖掘栽种穴,种植穴的规格一般是60cm×60cm×40cm。也可进行梯田式平整,将林地设置成阶梯的形式,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以保证水分的充分贮存。

2.4油茶栽植

油茶的种植,在时间上并不存在明确的限制,大都在秋季、冬季和春季,其中最佳的栽种期是2~3月份,也就是初春时节种植,此时是万物复苏、植物芽孢萌动的关键时期,气候湿润、气温温和,是油茶生长的最佳季节。油茶栽种时,应选择阴天、小于或傍晚,是最佳栽种时间。油茶栽种的数量,应保证栽植1060~1550株/hm2,其行间距为2.4~3.2m,株距为2.2~3.2m。栽植时做到栽紧踏实,根舒苗正,回细土略高出穴面,分层压实,上覆松土呈馒头型,做到根舒、苗正、土实。使用容器苗应解袋破袋,1穴1株。

2.5油茶林水、肥管理

油茶林产果期消耗肥料大,林地本身的肥力远不能满足油茶丰产的营养要求,因此要加强油茶成林的集约管理,进行合理的施肥,以保证油茶丰产的养分需要。油茶种植完毕后,必须做好林间管理工作,定植的当年可以不予以施肥,可以在7月份缓苗期,适度的施入一定的动物粪便,也可施入尿素或专用肥每株施肥30~55g。春梢萌发前,薄施粪水或尿素,幼树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以利新稍快速生长;成年树以施氮肥为主。油茶幼林不同龄期的施肥量进行以如下数据列举为宜,如表2所示。油茶大量挂果时会消耗大量水分,尤其夏秋干旱季节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必须注意灌水,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以上。可在茶园内根据地形情况,修建蓄水池,通过引水、管网输水灌溉。

2.6林分整形修枝管理

幼树整形:及时进行幼树整形,当主干60cm高时进行修剪,在主干4周选留3~4个强壮主枝,形成“1杆3枝9条梢”的树形结构。主枝在主干上最好各保持10~15cm间隔,分布均匀。如主枝间距过远,宜留强健分枝作为副主枝,以便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结果面积。幼树修剪量宜小不宜大,通过整形,使其成为自然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修剪的时期以油茶进入缓慢生长期到翌年春为宜,即11月到次年2月为好。特别注意油茶幼林修剪要因树制宜,随枝作形,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较重剪,强树稍轻剪,以促使所保留的基础枝萌发良好的新梢。树体修枝:成树修剪以疏删剪为主,主要剪去过密枝、下脚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枯枝、寄生枝、衰老枝和无用的徒长枝。修剪要领是:浓密的适当重剪,稀疏的轻剪;树冠下部和内膛适当重剪,树冠中上部和外缘轻剪;生长势弱的重剪,生长势旺的轻剪,修剪季节以冬春季为宜。

2.7病虫害防治工作

油茶与其他绿色作物一样,也会受到病虫害的困扰,采用生物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油茶病虫害。2.7.1生物防治法油茶病虫害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苗木检疫制度,禁止栽植有虫带病的苗木,同时加强栽培区病虫情况的预测预报。也可选用害虫的天敌开展生物防治,借助食物链方式来达到治虫害的目的。2.7.2人工防治法通过人工捕杀、捡集落果、摘除虫枝等方法进行。

3结束语

油茶种植是一门科学,必须根据油茶的生长习性、环境需求等特点进行合理的栽培,从油茶品种的选择、林地的选择、种植再到油茶区的管理,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其会影响着油茶的质量和产量。油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作物,更是创造经济的工具,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用油,也能为工业提供油料,对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慎,李恂,何赞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4,2(2):52-55.

[2]付登强,陈良秋,杨伟波等.海南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12,9(9):23-27.

油茶树种植技术篇10

【关键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经济树种。油茶树体根深叶茂,四季常青,是水土保持林,生物防火林带和绿化、美化的理想树种;油茶籽可榨油,茶枯是优质的肥料和化工原料。油茶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小旷野村种植油茶近年才开始起步,面积约200hm2,根据近年来的生产栽培实践,结合当地的气候、海拔、地势、种植行情,现将小旷野村油茶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技术论析如下。

1 造林地选择

油茶属喜酸性树种,种植地宜选pH值5.0~6.5、海拔100~500m,阳光充足,坡度25°以下的红壤、红黄壤的阳坡或半阳坡的中下坡地、低山丘陵。

2 选择良种

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苗造林。适合小旷野村种植的优良品种有云油茶3、4、9、12、13等五个优良品种。这些品种的平均产油量达450~900kg/hm2,是普通品种的6培左右;已成林油茶中的低产林可采用高枝嫁接进行品种改良。

3 砧木育苗

3.1 芽苗的准备

在霜降前后,选择无病虫害且球果光滑硕大、饱满成熟的油茶果采摘,采摘后将其均匀摊开放于阴凉处(球果不能曝晒或堆放),并挑选出优质、适宜的种子进行沙藏催芽。沙藏室宜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房屋,经0.3%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后,用新鲜的细粒河沙在房屋里铺成20cm厚度的沙层作为沙床。种子经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20~30min后用清水清洗去除残留药液。将种子按3~6cm的厚度快速均匀放入铺设好的沙床上,其上再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cm的新鲜河沙,最后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300倍液对沙床进行消毒。在沙藏期间,应确保室内温度达标,沙床较为干燥时应及时喷水洒水,确保其潮湿度,天气较为潮湿时则应及时开窗通风透气,确保种子快速发芽.

3.2 苗圃地的准备

3.2.1 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土地平整、水源方便、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制作苗圃地,苗圃地经过翻整后制成床高20~25cm、床宽1.1m、沟宽0.5m、床长15~20m的苗床(以方便管理和利于排水为原则),床土要打细、整平。

3.2.2 营养钵及轻基质容器的准备

营养钵一般用塑料容器钵,钵高12cm左右,口径8~10cm,侧面或底部有排水孔。轻基质容器要求一般高10cm左右,口径4.5~5cm,长10cm。轻基质由60%草炭土+30%珍珠岩+6%黄壤土+2%过磷酸钙+2%其他配置而成。营养土应选择土壤pH值为5.5~6.5的微酸性肥沃的黄壤土或稻田土,不宜选择前茬作物为蔬菜、烟叶、马铃薯、红薯以及油茶的土壤为营养钵用土。营养土的调配以每立方米的营养土可加入1.5~3.0kg的腐熟菜饼、3~5kg的钙镁磷肥和量复合肥。若选用的土壤肥力较高,如稻田土可只加入钙镁磷肥。营养土装钵时每钵装土量以装满为原则。装满营养土的钵和装满轻基质的容器应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摆紧摆实,摆放的宽度不超过1.0m,若一时不能栽植,应将营养钵和容器基质用薄膜盖上,防治雨淋。设置棚高1.8~2.0m,遮荫度80%以上的遮荫棚架进行遮荫。

3.3 苗木嫁接移植

一般在每年5月上中旬,待天气变暖、砧木种子芽长6~10cm时开始嫁接,选择的接穗应经过权威部门、机构的鉴定检验,一般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出土时间不长、没有生长叶片的优良油茶无性系枝条作接穗,并选择矮壮沙藏油茶苗作砧木,接穗应留有1~2个芽或者半叶及整片叶。嫁接方法为采用双面刀对芽苗做切短处理,方向由中部往下开深1.5~2.5cm,在其下端用单面刀削成长度为1.5~2.5cm与砧木长度相同的平滑斜面,并在背部切削长度约为1cm的短斜面,接着将接穗长斜面一端插向接口之中,令其形成层处于完全紧密吻合状态,再用薄铝皮或牙膏皮、紧密扎捏固定。当完成一定数量苗木的嫁接后,及时统一将嫁接好的苗木栽到准备好的容器中进行培育,每个一株,栽植深度以把苗砧上的种子刚埋入土内为宜,嫁接口露在外面,将土压紧,栽正落实。然后浇水,以浇透为宜,再盖好薄膜并架设棚高1.8~2.0m,上罩遮阴度80%的遮阳篷进行遮阳。5d后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喷洒预防叶枯病或炭疽病;在45d后将薄膜掀开炼苗1周,并剪除砧木上的萌芽枝,及时进行除草、抗旱与病虫害防治。容器苗既不能积水也不能缺水,如发现缺水,应及时喷雾,当嫁接苗生长到3~5cm时,每15~20d用0.2%的氮素肥料追肥一次,可结合除萌除草进行。采用该类芽嫁接栽培种植工艺具有较高嫁接成活率,且成苗速度较快,一般2年出圃,苗高一般在40cm、地径0.4cm以上,具有苗木品种质优、性良等特征。

4 种植

新栽油茶宜按2m×3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栽植1665株/hm2。随着油茶的挂果,可逐年降低密度,盛果期油茶林保留1050~1200株/hm2。现有挂果的油茶林,按稀的补植、密的间伐、老残砍掉的原则,留1050~1200株/hm2。

4.1 植树

植树就是将苗圃培育出来的营养钵嫁接苗定植到油茶园。由于油茶苗木在苗圃里护理得较好,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力强,栽植后扎根快,容易成活,恢复生长快能做到早成林,早收益。要注意的是:栽植油茶的天气很重要,在一定情况下比造林季节还重要,是造林成败的关键。最好的栽植天气是阴雨天,栽后下雨,或是毛毛雨天为好,沙土宜毛毛雨天栽,壤土宜雨后晴天栽。土壤过干、过湿、冰冻、大雨、烈日天,都不宜栽种油茶,以免降低成活率。

4.2 油茶抚育管理

在油茶幼林阶段,每年中耕除草2~3次,以栽植点作为中心,锄去周围杂草,防止杂草同幼苗争肥、光与水等,保证幼苗良好生长。追肥应以氮肥为主,每株施尿素100g左右,分4~5次施入;一般开环状沟放入,约距苗10cm。在成林阶段,应在油茶初结果至结果时期每年夏季除草1次,同时每隔3年还应在冬季深翻1次。施肥以氮钾磷的混合肥为主,一般比例控制在3:1:2,每株每年施肥量约250g,并分2~3次施入。在油茶生产时期需肥料较多,一般在2月每株施尿素200g,5月每株施硫酸钾肥100g,7月施钙镁磷肥150g。追肥方式可选择沟施,延树干四周距其20cm位置挖开深度为10cm的环形沟,均匀将肥料撒入沟内并盖土。

4.3 油茶幼苗修枝培育

在油茶幼苗期,应将顶芽及时摘除,以促进幼苗萌发侧芽形成数个侧枝,再选留不同方位优良侧枝为主枝。在形成主枝基础上,选择距树干20cm主枝做进一步摘除顶芽处理,以促进主枝萌发侧芽形成优质侧枝。对成年树主要进行整枝修剪,保证树形通风透光,进而促进其丰产、快生。另外在培育阶段还应经常及时将枯枝、病虫枝剪除。

4.4 树型培育

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5 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经济收益期限长达30~50年。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

5.1 土壤改良

为了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树体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一般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结合施肥时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30~60cm;为避免过量伤根时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以2~3年完成一周期。深翻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5.2 施肥技术

油茶有“抱子怀孕”的特性,一年四季花果不离枝头,必须补充肥源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油茶生长结实情况,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复混肥。秋冬季节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节以速效肥为主,盛果期施磷肥,适当施氮肥,也可配合叶面施各种微肥或生长调节剂,可于早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佳。施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追肥一般施用化学肥料。施肥次数依树长势而定,但春梢抽发前要施肥1次。

据研究,油茶林每抽发100kg枝叶,需氮素0.9kg、磷素0.22kg、钾素0.28kg;每生产100kg鲜果需氮素11.1kg、磷素0.85kg、钾素3.4kg;每生产100kg茶油(1430kg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kg、磷素12.0kg、钾素48.6kg。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N:P2O5:K2O=10:6:8。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kg,有机肥15~20kg。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适当增施一些适量的叶面喷施,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有帮助。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好。

5.3 灌溉技术

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份,研究认为,当油茶春梢叶片细胞浓度≥19%时,或土壤平均含水量≤18 .2%时、田间持水量≤65%时,油茶已达到生理缺水的临界点,这时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以上,如果叶片细胞浓度达到25%~28%时,叶片开始凋萎脱落。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水涝。

5.4 修剪技术

一般修剪时间宜在12月至翌年2月,油茶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油茶成年树多以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或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通过合理修剪可使产量增长39%以上,枝感病率降低70%。

5.5 油茶放蜂

选择合适油茶林的蜂种进行养殖放峰,如中国黑蜂、高加索蜂和高意杂交蜂等,采取系统的养殖放峰技术措施,可增加产量35%以上,而且每667㎡每年可产蜂蜜8~15kg。

6 垦复抚育

垦复能有效改善土壤条件,提高通气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蓄积水分,减少病虫害,促根伸展,增加产量。一般油茶林宜3年大挖1次,1年中耕1次。垦复冬夏季皆可进行,冬季宜深挖,深度以25cm为宜,夏季宜浅挖,深度以10cm为宜,应尽量不伤根或少伤根。

垦复方法有:(1)15°以下平坦地宜用全垦,先砍杂灌杂草,而后顺水平带环山而上,边挖边把泥土覆盖在杂草杂灌上,并做好拦水埂,埂高15~20cm,埂宽60cm,以控制水土流失,加速杂物腐烂,提高土壤肥力;(2)对已遭受侵蚀的林地宜将沟先填平再进行深挖垦复,并做好水平排水沟或鱼鳞坑,以利水土保持;(3)带垦宜用于林相较整齐、坡度15°以上地块,即从山脚至山顶横向水平挖一带、留一带,带宽视株行距而定,逐年更替垦复;(4)穴垦适宜于坡度在20~30°的地段,在全面砍除杂草杂灌的基础上,围绕树蔸深挖垦复,一般树冠多大垦复多大,把泥土往蔸上覆,杂物埋入土内;(5)修山,一般适宜于陡坡、山塘、水库周围、交通沿线地带,即仅砍除杂灌而不挖土,以免垦复造成水土流失。

7 病虫害防治

7.1 油茶炭疽病

其特点是危害期长(4~11月)、侵害部位多。整个生产期内病原菌多次侵害油茶的芽、叶、花、果,病原菌以菌丝在病部越冬,越冬病部产生孢子堆,经雨水溶解分散,再经风雨传播感染,7~8月达发病高峰期。冬剪时应将一切病原体剪除集中烧毁,也可在夏季发病高峰前喷1%波尔多液3~4次,11月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树体各部进行防治。

7.2 油茶尺蠖

以幼虫咀食叶片为害,1年1代,当气温达到18℃以上时,成虫羽化产卵,幼虫有群集性,可人工防治进行灭蛹、刮卵或捕蛾,药物防治应在3龄前进行,可用3%敌百虫粉30kg/hm2喷杀或90%敌百虫2000~3000倍液、亚铵硫磷800~1000倍液喷杀。

7.3 油茶刺绵蚧

以幼虫或成虫吸取叶片嫩枝梢的液汁为害,其分泌物可诱发油茶煤病。1年1代,以受精雌虫越冬,第2年4月中旬产卵,7月两性分化,人工防治可于4~5月人工剪除虫源,将被害枝叶集中烧毁,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可用50%敌敌畏乳剂或90%敌百虫晶体200~1500倍液喷杀。

7.4 油茶煤病

油茶煤病是由蚧虫类、蚜虫等危害诱发而引起。煤病病菌从诱发害虫的排泄物中吸收养分过着寄生生活,附在枝叶表面,形成1层黑色的煤污层,阻塞了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最后引起病株死亡。因此,防治的根本是须消除油茶剌绵蚧等害虫。

8 种子采收

果实采收与种子处理直接关系到油茶的产量和质量,须严格掌握。油茶种子采收宜在茶果表皮茸毛脱尽,部分茶果开始开裂时采收,过早采收则出油率低,油质也受影响,太迟则会茶果开裂茶籽脱落导致减产。采下的茶果放在晒场晒几天,待茶果全部开裂时捻出茶籽,晾晒干便可放于通风处贮存或进行调运加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