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外语十篇

时间:2023-04-01 00:11:24

我在学外语

我在学外语篇1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内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3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WTO后,国际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全球化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留学生教育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而对外汉语教学是留学生教育的基础。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汉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强势语言。因此,要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在国内和国外扶持和建立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教育机构,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述

1.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世界上没有地位,这个国家和民族也就丧失了尊严。伴随中国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留学生教育的蓬勃发展而产生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门新兴学科[1]。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汉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做好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章,就是做好了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传播工作,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各国各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因此对外汉语的教学方向应是向世界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使汉语成为具有中国文化魅力的世界性语言,培养理解中国、对中国友好的汉语人才;其次,汉语教学是一种经济活动,做好汉语教学的文章,就是创新经济发展的模式,升级第三产业,拉动需求,扩大就业人口和提高就业质量;再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近来世界范围的汉语学习热,是民族崛起、国力强盛的象征,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架通国际友谊的桥梁,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主要性质: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而不是教哲学、文学、史学或别的什么学科;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必须与第一语言教学区别开来。

3.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在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特征[2]:(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基础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对外汉语教学,从文化战略的高度上升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当前,中国经济政治影响日益增强,汉语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对于文化市场而言,诸如短期培训、自学教材编写、光盘制作、软件开发等将大有所为。但是有些学校的领导重视对外汉语教学至今还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的支持力度不大。在多数学校,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不注意整合各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目前对外汉语教学还没有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乏味

首先,课堂缺乏活跃性。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缺乏活跃性,教师的教学技巧面临挑战。低层次的话题和幽默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高层次的话题和幽默有违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对象不会出现跨文化习惯的错误,课堂上缺乏笑料,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使对外汉语教学变得枯燥无味[3];其次,学生缺乏能动性。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动力不足,缺乏对目的语学习的天然动力和追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是配合教师温习旧知识,对固有知识点的简单重复,缺乏探索性和能动性。

3.教材混乱

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已有几百种,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但只是对一些经典教材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缺乏对教材思想和体例的改进;有些学校所编教材随意性还比较大,缺乏科学性,而又没有统一规范来加以检查;缺乏综合性和弹性,不能满足短期教学和自学的需要;中高级教材十分缺乏;教材的质量和品种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缺乏基础研究,影响到教材的科学性;教学法的大胆探索不够,教材缺乏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够。

4.教师水平不高

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相对于国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各国汉语教师严重匮乏。师资缺口仍然很大,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更是缺乏。在一些高校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水平不一,个别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应,不顾自己的实力,一再扩大招生,于是师资不够,就让研究生甚至一般行政人员来上汉语课,使得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4]。社会上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更是良莠不齐,许多培训机构完全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教师的把关不是很严格,使得对外汉语教学呈现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对策研究

1.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

凡是自尊自强的民族,都重视推广自己的民族语言和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国家,都把推广本民族语言作为本国外交政策和文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向世界推广汉语,介绍中国文化,然而要做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提高认识,加强相关知识的推广,要从国家和民族事业的高度,来对待这项工作,国家教委也应直接领导这项工作,并给予有力的支持,加强对全国范围内的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对外汉语教学注重学生的活动,教师尽可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对学习第二语言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与学生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穿插一些风趣幽默的话语,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利条件跟教师交流,及时纠正偏差和错误,反复练习,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师生得到有效沟通。

3.提高对外汉语教材水平

提高对外汉语教材的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发展史的研究,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评估,使其优胜劣汰;其次,针对构成教材的各种要素进行严密的科学试验,教材编写要贯彻“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补缺配套;再次,根据大纲下可以编写各种有针对性的教材,照顾到不同的群体,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除了编写出适合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使用的教材外,还要有相应的教辅材料,如工具书、音像制品等等。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先抓好教师,建立一支素质高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语言学和文字学、文学和文化等方面的扎实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强调语言文字能力和外语水平。同时还特别强调教师要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可以通过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对外汉语教师队伍逐渐壮大,从而满足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增加更多的量化研究,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化,更有说服力;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不同国别的汉语教师,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同时又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努力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保证他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还能从事高水平的学科理论研究。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学生教育不断发展,汉语正在国际化。对外汉语教学不是简单而孤立的语言教学,它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国际推广有关键性和基础性意义。因此,应积极探讨、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提高留学生或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提高我国的影响力和战略地位。

参考文献:

[1]汪宁.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琼州大学学报, 2004, 11(5): 73-75.

[2]赵子健.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我在学外语篇2

为了使我国在国际发展潮流中居于主动地位,就必须培养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发展态势,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外语作为我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对于我国引进国外优秀文化、先进技术和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外语教育应与国际接轨,向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学习,更好地展现我国外语教育的价值。

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诞生地,TES的研究也处于前沿地位。在美国外语教育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教学方法不恰当、外语课开始时间少,外语教育的质量不是很好,存在“哑巴(外语)”的现象。随着世界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美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国民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美国开展了外语教育改革。

1美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内容及效果

1.1美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内容

(1)美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标准》首先明确提出:语言与交际是人类活动的灵魂。美国必须培养出能在国内外多元化的社区中从语言上和文化上都能成功交际的学生。因此,21世纪的美国学生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

(2)教育改革中提出 “5C”教育目标:美国为外语教育制定的目标:运用外语交际(communication);获得知识,体验多元文化(cultures);贯连其它学科,获得信息(connections);比较、洞察语言与文化特征(comparison);参加国内外多元社区(communities)。

这五个教育目标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3)课堂教学内容:《标准》对课堂教学内容做了六方面的规定,包括:语言系统既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还包括社会语言学知识;学生必须了解所学外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技能;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行之有效且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外语学习策略;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各种策略。

1.2改革成效

美国通过对外语教育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和兴趣,提升了美国学生的外语素养,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从而为美国培养了一批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从而使美国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扩大了美国对世界的影响。

2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我国对外语教育十分重视,在义务教育阶段低年级就开设了外语课程,但是我国外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外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当前外语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的“哑巴(外语)”。美国的外语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标准》被誉为美国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的宝贵的借鉴经验,对我国的外语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1)在外语教育中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外语教育中应灌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类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外语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外语教育中应加强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的灌输,加强外语文化的宣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外语教育中要有完整的体系,逐步提升学生的外语素养和外语能力。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应按小、中、大学外语教学“一条龙”来统一规划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发展、评估方式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的衔接与持续发展,系统、连贯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

(3)创设更多的外语应用情境,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以便改变“哑巴”式外语现象。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应创设相应的外语应用情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和交际能力。

(4)在外语教育中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学习策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要求我们在外语学习中传授更多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学习策略更好地学习外语。

(5)在外语教育中加强外语文化内涵的讲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只有了解相应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外语,所以在外语教育中应加强外语文化的内涵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外语语法,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外语。

我在学外语篇3

一、从文化角度,看跨文化交际

当我们谈到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文化。从广义上来看,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人想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更形象地说,文化所体现的往往就好比是庞大水域中,漏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可是文化中最有意义的领域则是那些孕育于思想价值之中的潜意识或者是那些算不上什么思想的部分。虽然它的内涵要比我们所观察到的更宽更广,尤其是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很难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从人类学角度,我们可以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体现人民或群体的整体生活方式,它含盖了一个群体区别与其他群体的所有社会实践。那么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通常,这一术语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让我们从目标语言及其文化这一角度来探讨为什么要强调注重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从目标语言及其文化,看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从功能的角度上讲,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来自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并且不可以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说,语言不能够脱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社会实践及支配我们生活的信仰。因为语言交流时我们所表达的有关我们生活、思想、环境的话题来自于文化,如果我们脱离了我们的文化,语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外语教学中,当我们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通过我们的语言将我们的想法和未知事物相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体现了文化需要通过语言使外语学习者形成对它的认识,同时也证明了语言不仅仅是思想的一个外在表现,同时也是一个内在的框架。抛弃语言而谈论一种文化也成为空想。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无论是方言,还是特定群体用语,语言的多样性成为人们所处生活环境下的一类社会文化的烙印。

由于不同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个人、社会乃至政治观点的各异性。因此,只有当外语学习者理解隐藏在目标语言背后的文化,建立起跨文化意识时,他们才能驾御目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及情感以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对外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纳入外语教学目标,并有效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外语学习者深化跨文化意识,从而真正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在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的外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第一,我们要在有关文化分析的教学中培养外语学习者善于客观分析目标语言文化的能力。第二,我们要引导外语学习者通过对比、认识自身文化与目标语言文化的差别来提高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第三,我们要通过该项教学让我们的外语学习者意识到: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而且,就像Thanasoulas Dimitrios所陈述的那样,语言跟文化的变迁永远走在我们这个日益缩小的世界的前沿。因此,为了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目标语言知识的同时;不可以停下学习目标语言文化的脚步。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让外语学习者领悟到学习外来文化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矛盾冲突,作为这个世界的公民,我们有责任去学习外来文化、增进了解,为维持我们这个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尽一份力。以上这些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明确目标语言文化学习的目的。

2 选取典型文化素材

在选取相关的文化内容时,外语教师应该系统地制定细致的课前授课计划。选取一些典型的文化内容,比如:主要的饮食习惯,交流方式等都可以成为文化学习的很好的材料。同时,为了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开展教学,使外语学习者在其能力范围内达到最高的期望值,所选内容不宜过繁。另外,Kachru Braj B也强调,对于那些会给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表达造成很大障碍的语言点要提前给予必要的讲解。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要以一种客观、积极、公正的态度来组织外语学习者去认识、探讨目标语言文化,领引他们走近目标语言文化。

3 采取灵活的授课形式

在目标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授课的形式应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增强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于外语初学者,我们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纪念品去帮助他们对目标语言文化形成简单的认识,并刺激他们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化领域,从而建立他们的目标语言文化意识。

由于分组讨论的方法被认为是文化教学中具有洞悉性的教学方式。所以,接下来我们鼓励外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该策略,通过列举一些像传统节日、婚俗、禁忌这些跟目标语言文化相关的,学习者感兴趣的,或者是受关注的适合话题,鼓励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讨论,对比目标语言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异同。Kachru Braj B.指出,通过让外语学习者对比目标语言文化与自身文化,不但可以增进对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使外语学习者认识到:生活在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所以,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气氛去鼓励外语学习者运用目的语来表达自己的对这些目标语言文化的认识,这不仅可以锻炼外语学习者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外语学习者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选取正确的行为方式与对方进行沟通。比如说,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隐私始终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因此,涉及这一方面的象有关收人、家庭、女性的年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避免去询问。另外,讨论这些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让外语学习者们认识到:目标语言文化的内涵不仅仅体现在认知结构上,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准则上。因此,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迈出成功目标语言交流的第一步。

4 开展以项目为导向的网上学习

在互联网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当我们打开电脑,庞大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方便到弹指之间我们就可以实现。所以,在当今的外语教育中,尤其在目标语言文化教学中,我们不可以忽视网络的辅助作用。互联网提供给我们更多,更新的文化信息,外语学习者从中可以更加自由、广泛地接触到鲜活、多样的目标语言文化知识,而这样的空间是我们传统的英语课堂所不能给予的。因此,我们鼓励开展网上学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信息在某些程度上过于泛滥,我们的外语学习者往往因此失去了鉴别的方向。所以我们鼓励外语教师开展以项目为导向的网上学习。也就是帮助外语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在网上学习目标语言文化知识。由于语言、文化的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然而,很多外语学习者在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形成的一些对目标语言文化的认识很难在短时间内跟上语言文化发展的速度。因此,在以项目为导向的网上学习中,考虑到网络和外语学习者各自的局限性,外语教师不妨鼓励外语学习者开展对网络媒介上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

我在学外语篇4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的内涵、如何培养外语能力及外语能力培养的误区,综合论述了对外语能力培养尤其是适用于外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认识。

1高校英语教学在外语能力培养中的误区

1.1力求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能用外语进行恰当自如交际的能力

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外语方面具有完美的交际能力会给外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危害。首先,这种错误的见解有可能导致我们制定出不切实际的外语教学目标、大纠和计划。其次,这种误解会导致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职能部门和管胛部¨、以及社会对外语教育产生过高的、法实现的期望值,继而产生:失望、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1.2排除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之外,忽视语音、语法等语言能力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中心任务。当我们引进并运用交际教学法时,为r纠或回避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不足,往往采取“矫枉过”的办法来强调交际教学法的某些原则,特别是强调语占运用的得体性。导致人们误以为交际教学法排斥语言规则的教学实际上,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以交际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外语教学决不能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

1.3强调口语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

有些教学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运用交际教学法,就须用小组讨论、对话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足第二性的,因此主张语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口语,语占教学应当以听、说领先。由于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在交际场合的运用和实践,而初级阶段的外语教学义往往偏重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丁在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实践机会,交际教学法的推崇者们使提出“减少教师讲课时间,加大学牛练口语时问”的原则,使人们认为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4忽视学生在交际外语应用中所犯语言错误

这种误区是受乔姆斯基第一语得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小孩的头脑中天生就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普遍的语法知识。语言扶得的过程实际上就足簿遍语法向个体语法(即特定语青的语法)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是由语言得机制来完成的,受其影响,人们认为语言错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消失,没有必要进行纠正。实际上,注重交际能力培养的交际教学法,其本身的原则也提倡区别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错误,即语占错误可以放任自流,但学生交际方面的错误,特别是那些使正常交际中断的错误则需要指明并予以纠正。

2探讨如何培养外语能力

2.1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外语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外语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目的无法实现。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言规则和基本词汇地掌握和运用,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外语单词。所谓语言规则指的是语音、词汇和语篇等不同层次E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基本词汇和语言的组合规则和规律,而且还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环境,鼓励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灵活的运用这些基本词汇和语言规则。

2.2针对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

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与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外贸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能够在外贸领域有所成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能使自己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中具有外语的交际能力。学习目的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外语产生不同的需求。外贸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外贸英语的基本词汇和外贸原则,并不要求学生对其用法具有解释能力,听、说、读、写、译5种语言技能,要求全面均衡的发展。我们在此强调学生对外语需求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不同外语学习群体之间存在着共性。只强调共性、强求统一的做法是导致英语教育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3强调从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

语言是一门技能性的科目。它与知识性科目的区别在于它单凭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同其他技能一样,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的讲用法、讲规则,而不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进行实践,那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便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的机会与环境,让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外语交际活动在外语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并明确学生的需求和我们的教学目标,那么为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中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外语交际活动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2.4注重文化的了解和表达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复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义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文化的方方面面,社会体制、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地位和处事方式等,同时也制约着语言的运用。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因为它是目标文化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目标文化,如何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我们的学生通过多年的外语学习之后不仅在用所学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上有困难,对目标文化的了解和表达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我在学外语篇5

1.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模仿与不断的重复对刺激的反应,从而所形成的习惯。就第二语言习得而言,在这些形成的习惯中,对习得第二语言有益的我们称之为正迁移,反之,阻碍第二语言习得的习惯,我们称之为负迁移或者干扰。此外,行为主义学派还提出了著名的“对比分析理论”,即通过对第一语言以及第二语言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做系统的比较与分析,得出两者间的差异,从而预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可能面临的困难,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克服这些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

1.2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派反对语言习得是人类生来固有的机制,语言的习得与人类的经验密不可分。认知语言学重视二语习得者对于语言习得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反对机械,盲目地学习,这一点对于指导语言教学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启示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第二外语习得时,应想方设法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究倾向,使语言习得者在积极主动的心向指引下进行第二语言的习得。

1.3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大致相同。但是认知语言学更注重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实践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寻找规律。而心理语言学则是重在从理论上论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属性及依据。

心理语言学认为:注意力与记忆的一般机制与熟练掌握第二语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某些单词或语言结构时,有助于其长期的习得与记忆。反之,倘若学习者对语言不加以注意的话,经过不断地强化,最多只能短期地习得,很容易遗忘。

1.4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与第二外语习得的关系跟心理语言学的略有不同。社会语言学与第二外语习得的研究是密切合作的,息息相关的。

社会语言学强调社会环境和交际对象与语言习得者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因此,社会语言学主张将第二语言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学习,联系学习者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习者更为有效地习得语言。如果说第一语言习得的环境和交际对象是自然存在的,那么,在非第二语言的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其环境和交际对象则是极为有限的。正如我们在中国学习英语,母语中文的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中国人在中国学习中文,我们拥有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但是若是在中国学习外语,有利条件则少了很多。多于大多数人来说,交际对象只有学校的英语老师或者为数不多的几个外国朋友,其使用英语的机会相对中文来说,相当有限。这时,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质量和心理因素,如兴趣,焦虑和喜好等都直接与交际环境和对象有关。社会环境能改变习得者的心理状况,交际对象的态度和语言也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心情,态度和学习效果。这一观点也许就能解释出某些教学现象:例如某些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教师教的那门课成绩就好一点等等。因此教授第二语言的教师除了教学内容外,还应兼顾到学习者的心理状况,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习得第二语言。

二、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在语言因素中,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语言输入与语言吸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者所能得到的语言素材,而语言吸收是语言习得者实际吸收与内化了的语言。所以教师在位第二语言习得者提供素材时,应该考虑如何根据他们的水平决定语言素材中输入与能够吸收的比例。其次,我们就应当考虑什么样的语言素材才能被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一个吸收。克拉申在他的“语言输入”中提出了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概念,即在语言输入中,语言难度必须比习得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与能力高一个层次。他认为只要语言习得者理解了语言输入,他们就能掌握难度高一层次的语言,而无需教师讲解语法规律。这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理论中对语言难度的观点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它启示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输入的数量,更要重视语言输入的质量。

影响二语习得的非语言因素很多。首先,年龄因素会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长期以来,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始年龄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发现有些7岁以下儿童接受了双语教育后,从小对第二语言和文化持积极态度,这种态度使他们在今后的第二语言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些研究虽然不能证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年龄越小越好,但可以表明自幼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至少在语音方面占有优势。其次,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占有重要作用。智力发展与语言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早已为人所知。如IQ测试一般都包括语言水平测试。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他们的智力水平既体现在总体的学习或推理能力上,也体现在总体的第二语言水平上。虽然总体语言能力高并不一定代表总体语言能力就强,但是总体语言能力必须建立在总体智力水平基础之上。近年来,第二语言教学与测试中都加强了对智力因素的考查,就是为了从总体上提高习得者的语言水平。再次,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动机与态度,动机是驱动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动力,持积极态度的学习者要比持消极被动态度的学习者要学得快,学得好。这些因素还包括学习者的兴趣与自信心等,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趣越高,自信心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否则反之。最后,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具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除了主观努力与智力因素外,第二语言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般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它指学生为了习得、储存和随时引用语言信息而有意识和目的地采用的具体行动和技巧。 一般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之一是采用了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策略和风格。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主要介绍了以上几种因素。在研究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时,过去人们常常忽略了非语言因素,近几十年来讨论才开始日益增多。总之,在分析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时,我们既要看到语言因素,又不能忽视非语言因素,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三、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

3.1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的界定

在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中的确有一些教师对“第二语言”、“外语”、“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等教学术语的含义模棱两可,有时甚至是含混不清。有的人认为在我国第二语言习得(或是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基本是一回事,没有必要去进行界定,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完全可以应用于我国的英语语言教学。我们认为关于第二语言与外语的界定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涉及到中国的英语教学是第二语言习得,还是外语教学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英语语言教学类型的选择问题,关系到我们的英语教学途径和方法的使用。

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是属于不同的语言教学类型(狄强羽.2006)。它们在某些方面肯定存在相同之处,但这掩盖不了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总的来说它们在基本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动机和目的、语言环境、教师和是否是学习主体存在着差异。

3.2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现代外语教学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为止,已有很多外语教育学者为建立中国外语教学理论做出不懈的努力。而今,外语尤其是英语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门从小学到博士后层面的课程,英语被当成一门外语来传授,与第二语言习得有不少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更好的促进了我国的外语教学。

3.2.1 在学习中强调动机的作用

学习动机反映了一个学习者学习的努力程度。当第二语言只被当作一种外语去学的时候,动机的作用很大,当第二语言被当作一种课堂外的广泛交际工具时,工具型动机起的作用更大(万鹏杰. 2004.)。如,想出国留学的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比无此动机的人的学习动力大,交际欲望也更强烈。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只有经常强调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才能让那个学生更好的发挥学习的的主动性,大量接触语言,促进语言习得。改善环境,提高效率。

3.2.2 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联

在语言习得研究中,我们从知识是否被语言等形式表述的角度,把其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显性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即规范、系统的,处于明了化状态的知识。弄清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异同点,对于外语教学至关重要。在学校所进行的课堂教育主要是帮助二语习得者获得显性知识,然而能够完成正常的、持续的语言交际,需要的主要还是隐性的语言知识。倘若只是依靠课堂上的传授和大量的重复练习来获得隐性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隐性知识的提高还需要大量的语言接触与输入,特别是将语言的结构和语言功能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对隐性知识的获得大有益处。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外语学习中的“外语”,指在母语以外,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课堂环境下有意识地学习、但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交际用途不甚广泛的语言。二语习得中的“二语”,则是指在母语以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着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习得是在自然环境下通过潜意识学习语言的过程。因此,基于中国社会环境现状的英语教学和学习应从属于外语学习范畴。无论是二语习得还是外语学习,都离不开充足的目的语语境,语境对外语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远没有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享有的那样广泛的语言环境。二语习得者由于是在目的语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并且往往为了生存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明显的综合性学习动机,他们与周围人的广泛接触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语言环境;这种环境中目的语不仅输入量大,而且真实地道。真实环境的熏陶和“浸染”使学习者能够逐渐地、无意识地习得目的语。而我国的外语教学通常是在课堂里进行的,一方面语言输入量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带有明显的工具性甚至功利性学习动机。但是,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都不外乎是一种新语言的学习过程。因此,将二语习得理论适当地应用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以及掌握语言教与学的规律有重要意义。很多国外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是很有启发与帮助的。我国许多外语专家、学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虽不是处在一个最完善的语言环境,但是由于他们尽力创造了一些有利的学习条件,因此同样进入了习得阶段,并且颇有成效。这便印证了二者的密切联系,即二者具有相同的语言学本质。因此,我们可以深化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外语教学。

我在学外语篇6

关键词:英语学习;语音;自我概念;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35-02

一、引言

学习英语,语音是基础、是首要内容。发音的好坏给人以第一印象,发音准确,别人羡慕赞扬,自我感觉好,英语容易坚持学下去;语音学不好,别人评价消极,自我感觉差,外语学习动力减弱。这种观点涉及到心理学的“自我概念”问题,语音虽然只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但语音学得好坏影响对自己整个外语能力的评价,进而影响外语学习成绩。深入研究语音自我概念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进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成绩,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自我概念通常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认识、感知和评价。积极的自我概念会给工作和学习带来成效,消极的自我概念会对工作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自我概念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Marsh&Shavelson1985),各种自我概念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分布在一个层次结构上,中间层次是比较泛一些的自我概念类别,如非学业和学业自我概念,其下再分为社交、体貌、学校课程等方面的自我概念;底层是个人在具体和局部范围里的表现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处于层次结构最上层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层次越低,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也越弱。各层次上的自我概念变量统一在一般自我概念之下,串联一起,上下制约,互有影响。最上层的一般自我概念会因其下属的自我概念调整而发生变化;一般自我概念若发生了变化,反过来也会促进下属自我概念的改变。在自我概念层次结构上,外语学习整体自我概念位于学业自我概念之下,其上有一般自我概念,外语语音自我概念下属于外语学习整体自我概念,层次结构的最上方是一般自我概念。

将英语发音跟具有层次结构特征的自我概念联系起来意味着:发音好,有助于打造积极语音自我概念,提升外语学习整体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外语学习;发音差,可导致消极的语音自我概念,阻碍外语学习。因此,发音的好坏影响到外语学习者对自己整个英语学习能力的评价。语音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感受和评价,与实际发音情况不一定完全吻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这种吻合程度有多大?实际发音水平、语音自我概念、英语整体自我概念、英语学习成绩这4个变量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一所中学初中3班45名学生中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过程

1.测量工具。

调查采用了3个测量指标:自我概念问卷得分、英语朗读录音、英语考试成绩。自我概念问卷针对受试者的情况而自行设计,题目经过反复筛选和试测,信度高达.97。因为本项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实际发音、语音自我概念与外语学习整体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调查问卷涉及英语语音自我概念、英语整体自我概念、在校学习情况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依次测量受试者对自己英语发音的评价、对自己整体英语水平的评价、对自己在校各科学习情况的评价、对自己总的评价。这4个自我概念分布在自我概念层次结构的不同层次上。一般自我概念在最上层,英语整体自我概念和在校学习情况自我概念属于中间层次的学业自我概念,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下属于英语整体自我概念。

受试者要完成两件事:一是每人完成一份自我概念问卷,二是每人朗读一段英语对话并录音。收集的数据和分班测试成绩一起进行统计分析。

英语朗读材料摘选自教材和新概念第一册中的材料,受试者测试前读过,主要是音标和短文。因无生词,不会影响受试者朗读的流利性,有利于反映其真实的语音语调水平。英语考试成绩采用第一学期英语考试分数,用做衡量受试者英语水平的一个指标。试卷考查5项内容:听力理解、语法和词组、阅读理解、完形填充、作文。

调查通过话筒进行录音。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空白录音磁带放入录音盒;每次两位受试者入座,准备好朗读材料,开始录音;受试者报姓名、读音标和短文;全部录完后每位受试者填写问卷。

使用软件SPSS对自我概念问卷和朗读录音分别打分,结果如下:

表1这些数据勾勒出这组受试者的一些情况:他们的发音水平中等略微偏下(2.88,3为中值);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中等(3.47,3.5为中值),对自己在校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较高(4.20),他们对自己的英语和英语发音水平的评价稍低一些,每人的自我判断差距略大一些,这反映在英语整体自我概念和英语语音自我概念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上。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如下倾向:

(1)在跟英语考试成绩有关的所有相关系数中,英语成绩与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的相关最高(r=.74,p

(2)在列出的所有相关系数中,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与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的相关也较高(r=.70,p

(3)实际发音分数与英语考试成绩有较高的相关(r=.55,p

(4)实际发音水平与英语语音自我概念有较高的相关(r=.54,p

(5)学校各科的学习情况与一般自我概念的相关较高(r=.68,p

三、结论

本次调查的受试者只有45人,调查结果的代表性需要更广泛地抽样去验证。对此次的发现分析后,使我们深入认识发音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了解目前中学生对语音自我概念和英语学习成效之间关系的认识。调查的一个主要发现是,实际发音水平和语音自我概念与英语考试成绩有较高的相关。发音学得好或语音自我概念水平高,英语也学得相对较好。虽然相关不能说明英语发音导致英语学习的好坏,但发音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此次调查还发现,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发音水平之间的相关只有.54,不算太高。这意味着,语音自我概念毕竟是对实际发音水平的主观判断,既然是主观的,判断就可能有误差,两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吻合。实际发音好,主观感觉不一定好;实际发音差,主观感觉不一定差。鉴于语音自我概念源于实际发音的感知和判断,语音自我概念又与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相关高,后者与英语成绩相关最高,由此可以推断出实际发音水平、语音自我概念、英语整体自我概念、英语成绩的关系。实际发音水平跟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外语学得好坏虽然不直接决定于实际发音的好坏,但受外语整体自我概念的影响。而外语整体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语音自我概念,后者只能源于实际发音水平。积极的外语整体自我概念有助于增强学习动力,消极的外语整体自我概念会导致学习者产生缺乏信心,失去学习兴趣。没有了动力,学习效果当然不理想。所以语音自我概念与学习的动机关系密切。而当前中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正缺少这方面的学习。这也是我们探讨中学英语教改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我在学外语篇7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 语言知识

论文摘要:本文从外语教学的历史发展,特别是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的特点出发,全面论述了把语言知识作为外语教学基点的合理性。

语言知识是指基于语音、语汇、语法等元素而形成的语言系统,只要我们承认学习外语不是鹦鹉学舌,就必须通过语言知识以养成某种外语能力。本文试就外语教学应立足于语言知识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求教于专家。

一、外语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语言知识的基点作用

在外语教学方法的历史嬗变中,人们反复地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外语教学理念,但无论哪种模式,都没有忽视语言知识的教学。

早在两河文明时期,人类就开始学习外语了,只是那时无固定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在地中海沿岸的经商活动中进行,基于生活的目的学习外语,又无今天外语学习者所处的固定语言环境,所以他们的具体学习活动只能是接触模仿。

在逾千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两次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改革。第一次发生在11世纪。改革内容是将讲解语法的单句或课文改为对话,即以对话形式背诵语法例句,这无疑隐含了培养交流技能的意图。第二次是“文艺复兴”后的16、17世纪,改革内容主要是以连贯课文为中心,删减语法例句,倡导学习者听、说、读、写的技能。其中尤以夸美纽斯的经验外语教学理论和梅汀尔的理性主义外语教学法对后世影响最大。到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以商品为炮弹席卷全球,海外殖民使得口头交流成为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而且最广阔的教学区域是市场所在地,其教学情景类似于公元前地中海沿岸的“经商习语”。这样便引发了1882年欧洲外语教学的改革运动,进而形成了要求语义与实物直接挂钩的直接教学法,这当然属于经验主义的范畴。

20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研制了听说法或结构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句型操练为其独有的特点,句型被看作是语言结构的缩影。到了20世纪70年代,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一方面,经济发展提出了普及外语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应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必须提高学习外语的速度。两种需要的综合使外语教学走向了现实主义。

通过对外语教学的历史检索,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外语教学的道路可以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为两条: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从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出发建构一种理想的外语教学模式。理性主义的特点在于运用知识去认识事物,依靠知识从已知认识未知。因此,各个理性主义的外语教学方法都是重视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至于经验主义的外语教学,是通过接触模仿,积累经验。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保证认识的不断发展,并使其主体取得创新的能力。故经验主义的外语教学也离不开语言知识的作用。

二、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把语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

与欧美和一些前英美殖民地国家的外语教学相比,我国外语教学具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教学客体、教学主体、教学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其集中体现则是对语言知识学习的首位需要。下面分三部分阐述。

(一)教学客体的特点

教学客体指目的语语言(如英语)。虽然我国学生和外国人同样学习英语,但我国学生学习的是作为中国学校中一门科目的英语课,它受到各级学校课程结构的制约,因而具有以下特点:

1. 英/外语科和其他科目具有同样的教育任务并须包含人文教育的内容,这些须得通过知识的吸收与建构而完成。

2. 英/外语科学习的对象是外语,不是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可能用到的工具,学生对之选择性大。二语则是学生的生活条件,学生对之选择性小。

3. 英/外语科开设于小学、中学、大学,目的连贯而学程不一定连贯:学生有的只能读小学、初中,有的只能读高中,有的只能读大专,有的可读到本科以上。所以我国学校的外语教学是分阶段完成的。并且各学段的毕业生都可能终止在校的学习,而在某一个时间自学外语或上学继续学习外语。这样,各级学校的外语教学都必须把可持续学习放在首要地位,而能保证可持续学习的语料,首先是语言知识。

4. 由于上述三个特点滋生出在教学对象方面的第四个特点,那就是学习内容有限。外语教学既不追求绝对的双语水平(ambilingual),也不可能像二语学习那样全面地面向生活。与“生活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相反,外语课所学的目的语内容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它要求达到的只是相对外语沟通水平。所以它需要学习再生力强的结构、中性的功能以及使用频率高的词汇;结合生活需要的内容只能占很小部分。从这些内容看,外语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应立脚于语言知识。

(二)教学主体的特点:教学主体指学习外语的学生。在这方面,我国学生具有四个特点。

1. 我国学外语的学生哪怕是小学低年纸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相对成熟,缺乏的是目的语语言形式。比如,我们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之后,便能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具有相当难度的童话、故事等读物。如果不借助汉语拼音突破语言形式关,大致得在小学四、五年级以后才能阅读。在外语教学中这种思维实际超前于语言发展的情况,说明教学必须立足于语言知识以尽快掌握目的语语言形式。

2. 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投入有限,不可能通过大量接触模仿去学会。儿童习得母语估计要用一万小时。根据全国初、高中英语教学调查[1],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每周课内课外共投入6小时45分(以每学时45分钟计,含不合规定而多用的时间,下同)。每学期以上课20周计共135学时,初、高中总共1620小时。小学每周约2小时,全程240小时,大学每周至多与中学等同,但仅2-3年,故全程约540-810小时。这样,我们的学生即使从小学一年级学到大学本科,至多能投入2400-2670小时。实际上还很可能投入不到这么多时间。因为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大学每周的英语课时仅四学时,目前每学时仅40分钟;每学期实际上课时间也不足20周。除了学校的课堂内外,我们的学生又很难得有其他接触外语的机会。因此我国学生唯有充分利用语言知识,以求学一用十。

3. 我国学生对于使用外语含有前瞻性,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将来的发展需要而学习外语。这使外语教学只宜把“学了要用”作为远景性目的,而不是现实目标。因此不必,也不可能主要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而适宜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作为起点。因为即使使用交际教学法,不少知名学者,如哈佛大学的里弗斯教授,也主张外语教学应从认知知识着手再进入产出,以取得技能;然后通过应对(interaction)去运用技能,以进入真实交际活动。

4. 中华文化的超稳定结构,使得国家很少分裂。此种文化的一个特点是自上而下,由一般到特殊。在封建时代,人们的大小活动都以“圣旨”为依据,在当代则以“红头文件”为依据。虽然两者的内涵及其履盖的阶级利益绝不相同,但自上而下的逻辑相同。世世代代按此逻辑活动,使我们的学生很自然地易于采用演绎式的学习方法,这也为外语教学以知识为基点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环境的特点:外语教学是在学校环境教学生学会外语,这不同于在目的语环境中的自然学习,环境对学习会有极大的制约作用。而综观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仅在操作层面就有四大特点。

1. 班大人多。当前小学英语班级有多达80余人者;中学则可能每班超出100;最

小的班也是50来人。一名教师同时教这么多学生,师生的接触面很窄;在短短的20-40分钟里,学生之间以目的语为媒介的接触量也极为有限。课堂以外,学生又难得有其他外语信息源,有了也不见得能够抓住(如电视)。唯有循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路子学习,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2.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们的学生仍会缺

乏目的语环境,学生在生活中自然学会的机会极少。这也限制我们采用经验主义的教学方法,而较多地采用理性主义的教学方法。而后者必须以知识学习为引导。

3. 据改革开放后外语教学经验的统计分析,我国学生学会外语在很大程度上得靠

自学[2]。自学外语须得有学习手段和正误的检查。拼读能力、语法能力、词汇知识正是学习的手段,也是检查输入与产出语言之正误的工具。为此,外语教学必须以语言知识为立脚点。

4. 我国学生最现实地运用外语的场合是考试。不论测试理论和试题结构如何变化,

应教、应考能力的基础仍是语言知识,只是或隐或显而已。

三、结束语

本文无意论述在外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为基点以外的任何问题。至于以语言知识

为基点的内涵则指两个:一个是语言知识可以成为外语教学所要培植的运用语言能力之大树的根:一个是语言知识可以成为外语教学这个“三极跳远”的弹跳点。所以,语言知识不是外语教学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运用目的语的能力。基点作为根是为了长成大树,作为弹跳点是为了跳得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我在学外语篇8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国际化的潮流,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使用的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反对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观点,逐渐形成与广泛应用的同时,人们发现,母语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顺应时代背景的前提下,从实际与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007年8月16日9:30分,教育部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会,向新闻界介绍“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关情况。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王登峰司长在报告会上发言:关于外语的学习问题,这几年争论很多,05年的新闻会和这次的会,在我们的书里都有涉及,只是时间很短。我们现在认为,中国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母语,要学好母语,一个人能够创造的最高点建立创新型国家,是要靠母语的训练,没有母语的训练,一个人是不能达到素质的提高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大量的说英语国家的教师执教于我国大中学校。其中有些是称职的(qualified),但也有一些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unqualifed),雇请他们的原因往往仅是因为他们是讲英语的本族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绝大部分不懂汉语。开始一段时间里,学生对外籍教师的“全英化课堂”(all English class。)感到新鲜,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尤其在口语训练方面,更是受益匪浅,我们似乎因此可以得出学习外语就要忘掉母语的结论。但结果如何呢?学生和外籍教师之间产生了摩擦,学生报怨不懂的知识外教不去教,对已掌握的东西外教却讲个不停。甚至有的学生拒绝去听外教的课,与开始的积极性形成明显的对比。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有文化差异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是否已认识到:教师不懂学生的母语,外语教学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呢?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肯定母语作用并非新的观点,这我们完全可以在外语教学理论中找到依据。只是伴随着各种新的理论的冲击,我们似乎把它淡忘了。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每一位外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都在琢磨母语(本族语)和目的语(外语)有哪些异同。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斯大林讲:“思想的真实性是表现在语言之中。”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在实现它的功能时,可以同母语一样,与思维直接联系。但是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的同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一个人学习和掌握母语都是自幼开始的。幼儿学话的过程是和言语器官的成长、发育过程同时进行的,也是和思维的过程相辅进行的。因此,这个过程是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进行的自觉过程。而作为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完全不同。他们的言语器官和思维器官已发展成型,他们的思维已和母语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联系。母语和思维的联系是自然的,而外语和思维的联系却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这个过程是不能离开母语的。直接法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

在翻译教学法(Grammar TranslationMethod)、对比法(Contrastive Method)的使用中我们能看到母语的作用。翻译法名目较多,但我们可给它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那就是:用母语来教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征就是母语与所学外语并用,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母语和所学外语打交道。在我国大中学校的外语教学中,翻译法所创建的翻译教学手段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翻译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保证了学生确切理解外语词和句子的涵义,特别是在外语学习初期,翻译可以使学生摆脱推测、猜想的困惑,避免对外语词句造成理解不确切的情况和因而养成的一知半解的坏习惯。确切理解在外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大大发挥。其次,翻译法使用方便,不需要什么教具设备,在初学阶段节省了教师讲解新材料的时间。例如,教师在教“revolution”,“brave”,“work”,“minute”这些词时,只要告知它们分别相当于汉语中的“革命”、“勇敢”、“工作”、“分钟”,而不必去阐述这些词的意义,就可着重讲解这些词跟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

学习外语的人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白板(tabularasa),只要有机会学生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例如,英语中的塞音和塞擦音有清音和浊音的区别,互相对立,构成不同的音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汉语普通话的塞音和塞擦音都是清音,没有浊音,却有送气不送气的分别,而且成对出现,构成不同的音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果外语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用送气不送气的对立去替代清浊的对立,也就能够读好浊音。

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是母语与英语协调发展,教师教学需承担起主要责任。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发挥母语的必要作用。同时,必须注意,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外语,用外语进行交际。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外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信息,让学生通过翻译和欣赏,亲身体会地道英语的精湛以及汉语博大精深的魅力。首先,外语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富的汉语语言知识。良好的汉语语言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人们常说:“只有4分的汉语,绝对学不到5分的英语。”尤其在语言翻译方面,如果一个教师连普通的汉语文章都写不好,又怎么能译出“信、雅、达”的语句呢?所以如果外语教师只注重外语水平的提高,而忽视母语修养,不但会阻碍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会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母语修养。一方面,流畅的汉语表达能力是外语学习,尤其是翻译所必需的;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也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任何由语言“抢跑道”形成的“厚此薄彼”的局面,都违背了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使外语、汉语学习相长,同时进步,我们的外语教学才会更加成功,学生才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Atkinson,D.1987.The Mother Tongue in theClassroom;A Neglected Resource,ELT Journal

[2]Harboard,John.1992.The Use of the MotherTongue in the Classroom,ELT Journal

我在学外语篇9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外语课堂教学之间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说明,但最为核心的问题则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和这些具体的差异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影响。因为,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既能提升外语教学的效果,又能提升外语任课老师的教学能力,丰富外语任课老师的文化知识。下边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和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表现与它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阐释如下,供大家批评、指正、参考:

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分属于两个体系,自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然而这诸多的不同,未必都对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课堂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中西文化分析出诸多不同的结论。因此,结合本次的研究目的,即探索中西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我们应该以外语教学实践为标准,探讨中西文化的不同及其主要的表现。

以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为标准,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西文化中的语法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既涉及到物质层面的发展成果,也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而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因此,中西文化的最大差异应该是语法问题。在外语教学中,语法问题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即词法问题和句法问题。

在词法的层面上,外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中西词法上的区别,因为它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基础。中英词法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最大区别是词语的前缀与后缀的问题。因为根据前后缀的不同含义,我们既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中文的词法里没有这样的内容和规律可供教学实践所遵循。

在句法上,英语的句法更注重语态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被动态而言,更是外国人在应用中的首选。而在中国,不仅很少使用被动语态,而且,还往往使用主动态的语句取而代之。因此,使英语里的被动语态成为了学习的难点。如,学校要新建一座教学楼群,在英语里往往被译成A new teaching building will be built in our school。

2、 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习俗的差异上。每一个外语的任课教师都知道,要想自己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某一种语言,除了词汇和语法的限制外,还应该了解中西文化语境上的差异,因为语境制约着语言交流者的选词造句。而在语境中,最应该考虑的就是中西文化在生活习俗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关于这一点,夸张一点说,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决定着语言的运用。例如,红色这个单词red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红色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它往往表达的喜庆、乐观的意义;而在西方,它则是“暴力”的象征,因为红是血的颜色,而维持生命的血一旦流出了人的身体,那一定是这个人遇到了暴力的事情。所以,当我们看到短语see red的时候,就不难理解它是“怒不可遏”的意思了。

3、 中西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居民处于不同的生活区域之中,他们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所以中西方的居民在具体的价值观上也会有所不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中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些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或所持的基本态度。价值观不仅是中西方居民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也是中西民众使用语言时的规范。即语言交际必须符合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研究外语教学,更应该注意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其具体的差别。

例如,old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老”,而“老”在中国文化里则多是经验、知识广的意思,如“老学究”则是指知识渊博;可是在西方文化中,由它构成的词语则有时候含有“不中用”的意味。因此,在具体的讲解时,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差异。

二、 中西文化差异与外语课堂教学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因而,它对外语教学实践更不容我们忽视。这种影响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中西文化的差异既然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差别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因此,这个教学的重点也必须体现在教学策略里。所谓的教学策略是就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实践的一种统筹性安排,或者说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科学性的设计。评价一个教学策略的优劣,首要标准就是衡量其是否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突出了教学内容。因此,外语老师围绕“中西文化差异”所做的一切必然会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策略中,为了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外语任课老师需要考虑如何在字词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彼此的差异,需要在练习的环节,设计相应的习题,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字词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如此,语句教学的策略也是如此。即,外语任课老师要在语句的教学中,突出中西语句的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影响学生对语句内容的掌握。

2、 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对中西文化知识的了解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方法上也应该注意如何利用这种差异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并通过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对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其明确。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法,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明确在语言交流中,中西文化所具有的差异。特别是字词的含义、语句的组成,即字词含义上的差别,句法上的差别。例如,按照中文的习惯,我们把身体有残疾的人,可以直接称为“残疾人”;但在外语里,我们则不能用“disabled ”或“disabled people”来对译,因为它不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根据英语的习惯,我们应该把其称为“advantaged”,即“弱势群体”。因为它更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弱势群体”这个词语,既指明了当事者在身体上的缺陷,又同时照顾到了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把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记得牢靠些。换句话说,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是中西文化彼此之间的差异。

3、 教学评价中的核心内容

我在学外语篇10

 

关键词:外语教学改革 人才  培养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加入WTO,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一个交往日益频繁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它影响到当今世界所有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作为一个已进入初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大国,我们理所当然要参与这一进程。然而要参与、要交往就离不开语言这一交际工具。勿庸置疑的是外语,特别是英语已成为地球村的通用语。但是多年来我国培养的外语人才往往是应试能力强,口头交际能力弱。虽然很多大学毕业生拿到了大学外语四、六级的合格证书,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开口讲外语就勉为其难了。人们已经认识到,外语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我国高等教育部门于2003年在教育部部长专题会议讨论通过了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方案和基本思路,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本科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事关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最有可能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1大学外语教学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成绩是主要的。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在肯定我们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外语教学上和培养外语人才上的不足。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估体系等已远远满足不了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外语教师严重短缺,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目前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左右。面对这样的比例,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多少外语教师来完成这样重的教学任务?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来保证大学外语的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2 以前的教学大纲规定,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外语培养目标是以阅读理解为主的。1986年的文理科大纲的表述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理工科大纲为: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外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1999年修订后的大纲改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外语交流信息。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二年大学外语学习中,由于大纲的要求及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使得很多学生只掌握了部分单词,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而口头交流就非常困难。虽然我们的教学大纲这些年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

1.3 目前大学外语大多数课堂教学模式是黑板、粉笔、书、老师加课堂的方式,有的也用一点多媒体技术,但变化不大。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讲语法、单词的用法,翻译课文和笔头练习,至于听和说根本谈不上。我国外语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导致的后果首先是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下降。其次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最终是学生大学毕业后外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薄弱。外语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

还有就是师资水平问题。现在很多大学外语教师的工作量繁重,普遍超负荷工作。这势必影响到外语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没有时间进修、提高;没有时间去搞科研。另外,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外语教师的门槛很低,只要外语本科学历就可以做老师,这必然会影响培养外语人才的质量。

2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师资的数量与质量

在新一轮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保障外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首要的,因为无论多么好的教学计划都必须由教师去完成。应加强高校外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国家应有计划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来满足目前高校外语教师奇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应对现有的外语教师队伍加强建设,让他们去高水平的学校或国外短期进修学习。因为外语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外语教师,只有外语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才会高。

2.2 教学大纲

本次《课程要求》确定我国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国大学外语的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不断调整,不断的完善。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由80年代的较强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到90年代的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到本次的提出的发展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强调听说,主要因为目前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过于薄弱,不能满足实际的社会需求,更无法应对国际竞争的形势。因此,在新的《课程要求》中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安排上给予更多关注。我国学生之所以外语实用能力弱,主要是平时听的太少,说的太少,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听说的训练。

2. 3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个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使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应体现外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

课堂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仍起重要作用。课堂还要讲语法,讲阅读理解,讲写作,讲翻译技巧。而听说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解决。鉴于我国高校入学人数迅速增长和师资严重不足,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来较好地缓解这方面的矛盾,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新的教学模式应是将上机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而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更不是机器取代教师的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外语教学朝着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向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课堂教学以及教师的辅导则具有面对面交流、富于情感、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更好地互动。现在需要把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设计出适合自己本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2. 4 教学评估体系

大学四、六级外语考试自1987起已有20多年的时间,它对推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提高我国大学外语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二十多年来为了检验学生对大纲规定的外语单词、语法等掌握的程度,全国大学外语考试委员会设计组织了学生四、六级考试。这种考试为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能力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考试制度凸现出很多不足的地方,虽然多年来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相继做了不少改革,如设作文最低分、增加产出性题型从数量和权重、减少选择性题型的数量和权重、取消单句语法题等措施。但是对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检测不够,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使得很多学校老师把重点放在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实用外语能力的要求,考试考什么,上课讲什么。其余的基本就不涉及。这就违背了外语学习的规律。造成了学生单词没少学,但不会用,听不懂,不会说。然而,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这种教学评估体系还是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评估体系是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改革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3 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来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外语实际水平,所以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不仅是新世纪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挑战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入世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而绝非仅局限于少量熟悉、掌握WTO谈判规则人才的培养,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大。对教育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未来人才需具有多种能力。国内外劳动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是有国际交往能力和懂国际准则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大学是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的摇篮,多年来,高校在培养我国的各方面人才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外语人才的培养方面。但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力度,使我们的外语教学尽可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