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项目十篇

时间:2023-04-12 15:11:17

创新创业项目

创新创业项目篇1

[关键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为“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年,116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到国创项目,经审核通过项目为23305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9741项,创业训练项目2587项,创业实践项目977项。仅2013年,国家累计投入经费约2.3亿元(以每个项目经费为1万元计算),参与国创项目的学生人数约10万人(以每个项目组成员为5个人计算),参与国创项目的指导教师人数超2万(以每个项目组指导教师为1人计算)。由上可知,国创项目从数量上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一、研究现状

国创项目的相关研究倾向于项目立项和实施等方面的可行性[1]、人才培养模式[2-5],过程管理模式[6]、具体支持措施[7]或者综合对上述多个方面进行探讨[8],等等。但是,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傅臣家等人[9]对山东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的调查分析显示:有36%的学生表示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指导教育印象不深,效果不大;36%的学生表示效果非常明显,对创业课程有充分的了解;20%的学生表示感受到缺乏创业支持;20%的学生表示感受到缺乏创业平台。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还远未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国创项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相关研究也尚处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阶段,实施时间较短,故而有必要针对国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管理文件的缺失

针对20个省级或学校级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的调研发现,很多管理办法中关于项目立项、项目监管和项目结项的规定缺少详细的、可量化的目标要求或评价体系。办法中界定了如立项条件、实施过程、涉及人员及其任务和项目时间等问题,且确定了以专家评审结果作为项目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标准,而对于各个阶段工作结果的规范要求不够。如立项申请书的填写和申请团队的标准,项目监管可形成的相关文档及其标准,以及结项报告书的填写和结项的标准等等。一般来说,项目管理办法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依据、内容、方法、程序以及项目管理目标的判定标准等内容进行确定。由项目管理目标的提出,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手段,能否达到最终目标,形成一个由“目标提出到目标完成”的循环过程。但是,就上述文件调查显示,判定各个阶段或过程的最终成果是否达到最初目标要求的判定规则还比较欠缺,更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经费使用不合理

2012至2013年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创项目共立项108项,从结项项目的经费报销比例来看,大多经费是交通费或者说是项目组成员之外参与调研人员的交通费,另外一部分是制作费或印刷费,而劳务费、咨询费等直接用于项目研究的费用比较少。另外,由于校财务处对于项目各项经费报销比例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结项报销时存在“虚开发票,报销非科研消费或套取项目经费”的嫌疑。项目之初,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创项目经费由中央财政平均一个项目1万元和学校配套资金1万元组成,学校配套中的2000元作为指导教师指导费,余下1.8万元由项目组自由支配。国创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8]。以此为目标,为防止项目负责人虚报或套取经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14年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中央财政1万元经费由项目组自由支配,学校配套1万元重点用于教师指导费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事宜费用或专家评审费用,加强了国创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国创项目的阶段性考核。通过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完善,希望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国家培养技术过硬、思想健康的有用人才。借鉴国内高校国创项目管理经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预实行通过项目认定,实施资金动态支持的方案,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项目或由项目组申报增加资金支持;相反,对于执行不力的项目,应适当减少或终止其项目支持经费。从而,保证项目经费使用的高效性和合理性。

四、教师指导缺少监控

在过去,由于大学课程的安排,普通大学生是很难有机会接受到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的。但目前,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国家提倡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因此,教师指导对于实施大学生国创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项目管理的过程涉及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项等多个阶段相关的文档,就文档的填写和完成情况来看,在涉及到指导教师签署个人意见的文档中,存在指导教师意见不具体、过于简单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指导教师的态度和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情况。另外,针对20个省级或学校级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的调研结果发现,办法中缺少对于指导教师更加具体、详细的要求。鉴于国创项目中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因此说,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成为国创项目有效实施的一项保障。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而言,主要通过给予指导费和表彰奖励两种方式,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教师担任国创项目指导教师。当然,不同学校的激励措施也各不相同,如广东工业大学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或科研积分认定[9];北京师范大学以教改立项的方式鼓励教师研究指导规律,并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10],等等。总之,为了极大地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各高校应根据教师需求和本校的客观实际,确定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

五、学生参与动机矛盾

国创项目倡导“以兴趣为驱动”,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以“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动机,以“创业知识和法规的掌握、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参与项目。傅臣家等人[11]对山东农业大学在校生创业目的的调查发现,60%的学生把创业当成成才和自身锻炼的一种方式,40%的学生把创业目的仅仅理解为赚钱,不少学生并没有看到创业的实质,仅看到成功后的物质和财富利益,缺乏正确的创业目的。王晓玲等人[12]对大学生参加创新与创业研究活动的意愿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在目前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毕业就就业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想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有限。伴随着国家对于国创项目支持力度的加大,各高校也推出相应的鼓励措施,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国创项目,这就使得很难判断大学生参与项目的动机,出于兴趣还是为了各高校推出的激励措施,如考研加分、评优加分等。另外,由于社会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或项目经验的要求,使得一些国创项目参与者也可能为填充自身的实践经历而参与。如此种种情况,使得我们很难从表面上判断大学生真正参与国创项目的动机。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取消各类鼓励措施、淡化评奖名次,使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实施项目研究,但作为项目管理者,需要通过对于国创项目的管理,实施项目评优并收集各类信息作为项目管理者服务与激励学生的主要依据和资料。所以说,如何在保障项目管理顺畅的情况下,尽量保障参与国创项目成员的利益是又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六、质量保障措施不足

国创项目质量是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相关制度文件主要规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及应尽责任,但如何保障国创项目质量,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创项目负责人缺少项目经验

国创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第一责任人,但缺少项目管理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和背景,项目负责人是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国创项目的。国创项目负责人是大学本科生,项目实施经验不足是必然的,而指导教师是国创项目直接参与者中最具项目实施经验的“专家”,是项目实施中的重要资源,是项目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二)国创项目参与者权限不明、能力不足

国创项目参与人员均是大学普通本科生,对项目管理中的责任、义务以及技能需求等不够明确。因此,需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项目组成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但需要强调的是,要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使项目组成员接受其培训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能切实地按操作要求执行。

(三)国创项目阶段性评价标准不规范

国创项目阶段性检查或验收手段完整,但各个阶段缺少标准案例文件的提供。缺少项目经验的大学生,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而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文件的形成和完善是项目质量保障的基础。因此,应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各类文件的基本标准、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明确这些关键点的具体操作。当然,也可以编写指导书,以方便学生自学。项目组成员参考标准案例文件,形成国创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由指导教师对项目成果进行检验、判定。从而,阶段性地保障国创项目质量。

(四)国创项目未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国创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但就目前制度文件的调查来看,并未形成完整且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项目管理过程涉及不同人员和环节,故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管理结构,把国创项目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将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七、总结

国创项目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3]。国创项目从2012年开始,经历了3年的磨合与提高,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经费使用、师资支持、学生参与、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对国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文件的完善、实施过程的监督、结项事宜的规范等系统的解决方案缓解并根除这些问题。

作者:孙杰 王淑芬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2]马敬峰.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宁波大学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09(7):22-24.

[3]刘丽钧,修国一,孙洪林,等.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2):35-37.

[4]任良玉,刘益东,冯利英.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9(4):30-33.

[5]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118-121.

[6]张建文,张琤,常晓明.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过程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35-138.

[7]刘益东,任良玉,冯利英.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理解和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7-10.

[8]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创新创业项目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重要意义;指导方法[HK]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的就压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大学生的就压需求,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教学工作。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意义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肩负着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责任,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宽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渠道,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大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眼于社会发展形势,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扭转大学生被动择业的局面,既可以缓解市场的就业竞争压力,满足大学生的就业愿望,又可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同l展与进步。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指导方法

1.明确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JP2]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被纳入国家人才战略的范围之内,而实施创新创业项目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所以,指导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项目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合理组织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创新创业项目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指导学生的项目申报、项目实施以及结题工作,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

2.提高指导教师的自身能力

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作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者,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努力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教师应该积极拓宽知识视野,了解项目开展的相关知识,合理指导大学生的项目方案、项目实施以及结题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同时,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指导教师提供有利的教学条件,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执教能力。

3.合理发挥指导作用

创新创业项目的创意和课题大都是由教师制订的,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项目活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项目的进展速度缓慢。一些学生有好的思路,只需要把项目挂在指导教师的名下,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从而使得项目缺乏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指导作用,合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科学指导项目,以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工作的质量。指导教师需要严格审核学生的项目方案,要求学生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项目的目标。

4.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团队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建立团队时,指导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合理制订规章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实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校企合作

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仅仅讲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很难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高等院校可以适当邀请企业家、工程师等到校园来演讲,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成功企业家的创业经验,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总结

在市场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项目篇3

很高兴能参加“创业*”——“闽锋杯”*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大赛总决赛,今天的比赛非常精彩,也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对大赛的圆满成功举办,向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精心组织、积极参赛的企业、单位和青年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创业是富民之本,创新是强市之源。自今年2月以来,由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农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创业创新项目大赛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展开。比赛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青年参与面之广、项目涉及领域之新,在我市都是首次。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示了我市当代青年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时代风采,也体现了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走在前列的意识。

今年是我市的“创业创新年”。结合*欠发达的最大实际和生态这个最大的优势,市委提出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走有*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实施“两创”总战略、全面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做强工业,做精农业,做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做好环境治理,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六城联创”,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等等,这些都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今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也为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建功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和良好平台。

青年最富创业激情,青年最具创新活力。创业创新,*青年恰逢其时。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大潮,树立“开放、善思、敢为”的创新意识和“务实、善行、敢闯”的创业意识,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在改革和建设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

创业创新是*发展的主题,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服务青年创业创新是共青团和青年组织的重要任务。希望全市各级共青团、青年组织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针对青年创业创新和青年企业家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服务工作力度。要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强化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推动他们学习、交流与合作,提高创业本领,增强发展动力;要大力宣传青年创业创新典型,为更多青年企业家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青年创业创新树立榜样;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青年创业创新的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构筑服务青年创业创新和促进青年企业家发展的开放式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项目篇4

一、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再认识

1.从“实践出真知”的视角看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的《实践论》认为,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我们也常说,“实践出真知”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人们的认识和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1]。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具备将来从事各自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2]。所以,从“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视角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成长。

2.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看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育,其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可能依靠纯粹的理论学习自动形成。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促进创新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能促进创业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才能使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性认识,磨炼创业意志,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这个角度上讲,实践更能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性质。

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项目特性分析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它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和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结合项目要素看,这种为了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具备了项目管理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性

项目的一次性是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不会有完全可参照的先例,也没有完全一样的“拷贝”。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任务一旦完成,活动即宣告终结,是“一次性”的任务。此外,项目从未在同样的情况下出现过,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发生。可见,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具备一次性特征。

2.独特性

项目的独特性是指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或产品或服务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虽与其他类似,但其时间、空间、环境和条件等方面也已发生了改变,因此项目的过程始终是独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尽管许多项目每年(或定期)举行,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由于活动参与人员、活动地点、活动形式等内外条件的变化,在时间上、经费使用上、项目内容设计上和项目工作质量上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参加人员、项目组人员的角色和各自分工都会有所不同[3],所以,项目的执行过程不可能被模仿,更不可能完全一致或照搬照抄。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但在现实中实践不足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项目特性,为引入项目管理提供了可能。运用项目管理的关键链理论,抓住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计划、项目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估四个关键环节,可以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关键链;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87-03

3.目的性

项目具有明确的时间性、成果性和约束性目标。在项目实施之前,项目负责人要制订全面和系统的项目计划,分解项目的各个环节,明确项目成员的各自分工,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项目成员间既分工又合作,攻坚克难,完成目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要求在明确的时间内实现明确的目标,也具备了明确的目的性,而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以实现目标为原则,在完成之后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项目管理都具备目的性。

4.过程整体性

项目的过程整体性是指项目过程是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其一切活动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为了实现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项目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管理要求对时间、成本、质量和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而在对上述目标的控制时,往往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手段来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包括申请、计划、实施、控制、结题和评估等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具备较为完整的生命周期,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手段来协调时间进度,优化配置资源,以达到预期效果。因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具有过程的整体性特征。

5.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在不断变化,项目组织没有严格的边界,是临时的和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组织也具有临时性和开放性特点。在项目开始初期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组建临时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计划和任务的变更,需要调整或补充项目成员,而当项目目标达成后项目团队即告解散。可见,基于项目管理组成项目团队,有利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6.风险性

项目的风险性是指项目不能“试做”,启动后一旦失败就不能重新开始,就失去了在同样条件下开展原项目的机会,这是由项目的一次性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可控性,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在实践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项目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并直接影响到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这就使得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关键链”

“关键链”是指项目实施中有瓶颈作用的管理环节。只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抓住项目的瓶颈,加强对关键链的管理,就能用最短时间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从而推进项目的进行速度[4]。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也可以通过加强关键链管理来实现最优化目标。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它的关键链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关键链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一般来说,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项目的调研和论证,有时只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草率作出决定。当计划要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不具备解决项目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项目无异于纸上谈兵,结果只能是失败。所以,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启动阶段,不仅是批准该活动能否立项,而且是要求项目团队在确定项目之前充分考量自身的兴趣、特长以及专业能力,全面、系统和客观地分析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项目是否可行,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制订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既是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也是衡量项目进度的依据,一个优秀的项目计划能让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明确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帮助双方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降低活动失败的风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项目团队必须依照组织分工,从内容、范围、条件、进程和资源等方面编写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里程牌和时间表,进行项目目标细分,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3.实施项目资源管理

项目资源就是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实际投入。随着项目的实施,必要的项目资源控制和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项目资源管理包括时间、资金、人员、工具和设备等方面,其中以时间、经费和人员三个方面最为重要。时间主要影响项目管理的进度,经费主要影响项目管理的成本,而人员则影响项目的组织结构以及激励问题。这些资源都是项目管理的有效抓手,有了这些抓手项目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否则项目管理就失去了调节的手段,容易导致项目进程与项目计划之间产生偏差,甚至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因此,项目负责人要依据项目计划和工作分解结构(WBS)图,确定完成每项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和设备、用多少经费、花几天时间以及由什么样的项目成员来完成,形成系统的项目资源管理计划,用资源规划矩阵、资源数据表、资源甘特图和资源负荷表等直观、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付诸实践。

4.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关键链。通过项目评估肯定工作成绩,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根据项目特点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运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项目管理理论,从而为今后的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5]。

(1)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这是评价项目的首要标准;二是资源使用情况,完成项目任务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三是认可度,有没有得到师生的认可,有没有形成一定的轰动效应,有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分类开展项目评价

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基础研究型创新创业项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搜集的

材料和数据的分析而形成结题报告,评审委员会通过评估项目是否完成了规定的工作量和调研任务确定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来进行验收评审;应用型创新创业项目主要依据最终成果应用的数据结果来进行验收评估,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最终成果应用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同时结合成果应用客户的评价反馈[6]。

(3)积极寻求成果转化

针对验收评估后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既可以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项目成果进行生产实践考察,又可以通过组织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技作品成果展示等多种途径促成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6]。

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价值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减少工作成本,节约项目资源,是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创新。

1.有利于突破管理瓶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提升其实效性。作为一种普遍受欢迎的、具有明显管理特征的管理技术,项目管理已在国内外很多行业及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能够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模式,做到源头预防,过程中检查,完成时验收,确保项目处在控制之中,减少时间、资源和精力的浪费,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率,有利于从根本上形成较为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管理模式。

2.有利于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人制”向“制度制”的转变

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客观上要求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够对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量化考核和绩效评估,也能为项目的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条件。需要制定的制度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规范的立项审核制度。通过立项审核,排除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非理性因素,杜绝资源浪费。二是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三是健全的沟通制度。通过沟通交流,使各类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有效地传递,客观上促成创新创业项目效果的实现。四是严格的监控制度。监控制度是创新创业项目得以按计划顺利进行的保证,它既能保障创新创业项目的如期实施,又能保障项目经费的科学使用。五是科学的成果转化制度。通过成果转化制度,既能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促成创新创业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从而更好地体现项目的价值。

3.有利于实现质量控制,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项目管理有助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以及资金和时间情况等选用适当的管理工具,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全面质量控制,达到项目的效果、资金和进度目标。在利用关键链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行管理时,要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项目的关键环节实施控制,检查项目实施中资源使用、项目进展、团队合作和项目风险等情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反馈,并尽快对原计划进行修正,从而确保项目的质量与效果,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4.有利于节约项目成本,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

资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高校已基本度过了规模扩大期,学校所拥有的资源逐渐减少,经费、场地、人力和信息等资源的不足都是困扰创新创业教育正常开展的现实问题。在高校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已成为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项目管理可以在计划的时间和预算内,充分合理地调配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降低项目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效率,实现其最大价值。同时,高校应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获取企事业单位的赞助,以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并产生辐射校外和影响社会的作用,实现企业、学校和项目团队的共赢。

5.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成才动因

以往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沟通不畅、分工不明和权责不清等现象普遍存在,而开展项目管理有助于克服这些问题。项目管理既强调“守土有责”,又要求加强沟通协调;既强调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又需要项目团队通过开放的信息交流和激烈的思想碰撞,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加对团队的认同感,实现在明确分工基础上的充分沟通。同时,通过项目的具体实践,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由“领任务”变成“请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因。

参考文献:

[1]郭星明,等.基于实战的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6).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吕哲峰.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4]马国丰,等.项目进度的制约因素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8.

创新创业项目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项目;能力培养;影响;防灾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65-02

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递增,而社会提供的职位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传统上仍以“吃皇粮”、“铁饭碗”作为就业出路,就业观念陈旧[1]。但根本上还是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尤其是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太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各高校针对此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制定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以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2-5]。为此,教育部于2012年专门出台文件(教高函〔2012〕5号)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早在2008年,防灾科技学院就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于当年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专门拨出经费支持,之后每年申报一次,2012年后合并到教育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到2013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已有9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完成(其中有73个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学生已毕业参加工作),有近500名学生参与,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力。但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究竟有多大影响?对哪些能力影响较大?目前没有确切的答案。本文通过对防灾科技学院已参加工作的73名项目负责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希望回答上述问题。管中窥豹,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问卷样本设计

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作者多年的企业工作和高校工作经历,大学生应具备十种基本能力[1]。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对能力培养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专门分析和研究,认为应具备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论文及报告写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等,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见表格1。

二、样本数据采集

截至2013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已完成共9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近500名学生参与,其中有73项的项目负责学生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以此作为研究样本,通过E-mail或者QQ方式,共发放问卷73份,收回有效问卷69份,回收率达到94.5%。这些反馈问卷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三、数据分析

从反馈问卷看,回答“很大提高”和“有提高”占绝大多数,其中有50.4%的学生回答“有提高”,有46.6%学生回答“很大提高”,二者之和为97%,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各种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对各种能力的回答分别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后,大学生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提高;而写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大部分有很大提高;而在组织和管理能力方面,均有8%的同学回答没有提高,反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方面缺少培养,这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四、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为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训练机会,既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大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也是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有益尝试。从防灾科技学院已完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调查反馈情况可以看出,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在所列出的十种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高,这反映出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覆盖面较低,仅有一小部分同学有机会参与,并且所申报项目存在质量不高、实用性差等缺点。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增加创新创业计划的覆盖面,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2.强化对申报项目的审查,尤其在项目理论性、实用性等方面应有新意,确保项目质量。

3.鼓励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爱玲,李忠.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2).

[2]余奎,陆新,王一名,等.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3]周步昆,朱晓丹,周萍,等.大学生参与校园创新项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

[4]何兴兵,林永慧.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高教论坛,2012,(4).

[5]齐迎春,黄莲,金敬福.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创新创业项目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07-02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不容忽视,因此,党的十进一步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积极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材料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在创新创业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大背景下,我国教育部宣布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5年的基础上,启动“十二五”期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训练机会和平台,以创业促进就业。可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将创新训练的研究成果进行模拟或实际产品市场推广和运作,通过经验的积累,实现从科研创新到实际创业的转化。

本科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就了大量的工程科技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科技人才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的结构和质量与社会生产需求出现了差距。在新形势下,工程复杂性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给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工程教育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性,从学生表现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创新是工程的灵魂,造成工程科技人才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创新性工程实践教育。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参与工程实践、形成工程思维、获得工程经验、提升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而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创新创业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离;缺少创新实践平台,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的实践教学部分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现代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必须完善现有教学模式,基于科研项目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为保证教学质量,美国十分重视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提出“工程教育回归”的理念,鼓励教师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根据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以此为基础建跨学科的科研小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授课方式过于偏重课堂讲解,学习效果考核上还是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方式导致过于注重试题答案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注重学生对知识记忆的考核等弊端。

目前,国内同类高校已经开始针对这种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制度等对策,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整体创新创业教育趋势朝科学化发展,但是,实践性不强,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专业针对性。

针对材料类专业课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我们提出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在创新创业理念下,通过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平台,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评价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完善材料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我国在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和工业4.0大背景下,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而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及成果推广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条件和展示平台。

二、材料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要将“大创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师队伍建设,重视“大创计划”实施的条件建设,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

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在多次筹划、依托辽宁科技大学创新管理研究所,整合了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管理平台、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平台、法律和金融服务创新平台、新材料和绿色冶金平台、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等资源后,获批为省级创新创业基地。本着“依托基地、项目引导、实践教学、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对整个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及考核评价模式、实践平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围绕“大创”工作,从科研专项立项、学生、优秀学生选拔、创新平台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方案。特别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育人新机制和交叉培养新机制,根据各相关学科的特点及关联性,发挥科教优势,利用实际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参加“大创”,培养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二是要提高专业教师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各方向专业教师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具体实际项目合理安排教学及实践内容,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创新科研热情,培养创业实践信心。切实有效地通过项目引导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将产学研用的思想传递给学生,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将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大创”课题、毕业设计论文相联系,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已培养出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工程素质高的理工科人才。

三、建立开放式项目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既开展丰富的科研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也需要配合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工程实际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创新创业能力对他们今后工作、科研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提高培养学习兴趣、提升综合创新能力,以满足新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改革教学与考核评价方式,严格过程化管理,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将传授知识与考试有机结合。将课程内容进行拆分,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以专题形式进行划分,首先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再进一步讲授这些知识如何运用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再进而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共同讨论。在保证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和平台。考核评价采用结构分数考核制,将学生从课本带入科研项目。

根据课程特点,从科学态度、逻辑思维,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效率等多角度考核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构建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矩阵,完善开放、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拟定合适的课题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业教师在完成自己科研项目的同时,及时给与学生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将科研项目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和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背景下,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项目实践教学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人才、科研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刚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7):19-21.

[2]于猛,构建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石油教育,2011,(2):73-76.

创新创业项目篇7

【关键词】项目管理方法;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战略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一个科技创新主体来说,科技创新的每一个成果都其智力资源的结晶,为其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上的各个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都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承担着创新性科技成果研发的任务。一个新的科技成果的诞生是建立在科技项目申报的基础之上,科技项目申报就如同一个桥梁,使政府和创新主体二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的紧密。对于一个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拥有大量的智力资源优势和体制支持是基本条件。另外政府对科技创新主体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也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相对于其它科技创新主体来说,其管理机制更加灵活,在科技创新一体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1、科技创新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新的方向,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是针对社会活动中的各个项目而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各个科研项目数量的激增,对项目的管理也更加复杂。科技的创新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发展,项目实施者为了实现管理和科技发展相适应,加大了在项目管理的研究上的各方面的投入,对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各高科技项目的开发研究,使得项目管理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为项目管理增添压力的同时也促进项目管理不断创新和发展。

2、企业科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度的提高,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也加大了力度。因为政府的支持不仅包括政策上的引导还有资金的投入,个别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出现虚报科技项目套取资金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损失,也干扰了政府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管理决策。在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类型上也有重复的现象存在。很多企业申报的课题项目具有趋同现象,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雷同,在个别企业内部,也有新申报的项目和曾经申报的项目雷同的现象存在。此种问题不仅对科研经费造成重复浪费,对于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该对于申报企业进行严格的资质认定,对于企业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排查。同时对于研发的整个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督检查,加强资金在项目的利用合理性方面的监管,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另外,政府要加强企业申报项目的引导,使之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于技术水平落后的行业领域,政府要引导企业在项目申报上加大力度,对于此方面的项目,政府可适当放宽政策,加大科研资金的支持力度。

3、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

3.1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战略是指加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联合创新,是项目管理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以合作为基础,资源互补为条件,创新为目标的一种创新方式。企业相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其技术能力基础比较差,创新的能力有限,如果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来进行科技的创新需要的周期较长,而且对于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来说,在短时间内加以提高难度较大。而在创新资源的分配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却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企业、高校、科研院校三者各行其是,对于企业来说,其创新性不能及时的满足市场需求;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研究和开发与市场需求相脱离,创新不能及时的取得市场效应,造成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相脱节。合作创新战略正是对创新资源的优化合理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互补,使创新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很好的解决了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合作创新战略将科技发展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使科技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弥补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不足。将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不仅是创新成本得以降低,创新周期得以缩短,同时也使创新向更高级别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2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战略作为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方法,将企业的整体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首先,企业的对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加以利用,建立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的企业信息系统。其次,企业将地域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使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再次,企业要将现代先进的信息网络手段充分加以利用,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积极引入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人才。最后,政府要充分认识自身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重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信息网络不仅要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更要在全社会进行信息网络知识的应用和推广,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信息网络的社会化发展,形成多行业多格局的信息化网络工程。另外,做好建立科技传播平台,提高全民科技认识。

3.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前进性突破,是原有科学技术的更高层次的提高。自主创新也是企业具有核心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企业科技能力的评价指标。企业的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大量的资金提供物质支持,其次要有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提供技术支持,还要有具有高管理能力的管理团队给予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以重点突破为原则,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注重成型技术向生产上的转化,注重各领域高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开发,带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发展

创新创业项目篇8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novative start-ups and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needs to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y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abil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sel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using all levels of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policy, we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project.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性发展;教育改革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education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253-02

0 引言

近年来,社会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理念,但实际上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引导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尊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加上学生自身的经验缺乏,学校教育的限制性,多方面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因受到经验缺乏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仅仅是应付学校的学分规定或者活动要求而进行规定的创新创业项目。

一是缺乏观念。许多在校生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自己却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参与实践的动力,加上受到传统就业观的影响,创新创业观少之又少。二是缺乏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各种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有困难就停止。三是缺乏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创业的实践能力。大家都说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就更需要我们教育的指导,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另外,大学生们普遍缺乏把理想变为现实的综合能力,缺少不怕困难、屡败屡战、勇于实践和敢于实践的精神。

2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普遍比较单一,多以讲座形式进行,近几年加入了《就业指导》、《创办你的企业(SYB)》课程,也仅仅是选修课程,对于创新创业技能并没有系统性的教育和培训,创新创业课程也未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许多专业学生混杂在一起完成课程的学习,专业特色缺乏。更缺乏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高校在补充师资力量时过于追求高学历过于强调新教师的职称和科研能力。大多数教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缺乏,更缺乏企业管理实战经历和创新创业的体验,讲课只能纸上谈兵,无法使学生从创新创业课程中真正获得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几乎为零。

3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首先,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者应着眼于培养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正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观念,创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教育观。由于知识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更要渗透到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将穿透他们整个社会活动中。必须树立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养成他们创新创业的自觉性。

其次,培养一支创新创业型的教师队伍。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进行学习。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主导。

第三,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比重,使学生依托专业,着眼于强综合性的学科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比例,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学校应与公司企业联合,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社会能工巧匠,带领学生做实践性的社会认知活动。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让学生进一步切近社会,同时也可以锻炼、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各种“创新创业协会”,将兴趣爱好一样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让他们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最后,学校要积极创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适宜的教育模式总是可以培养出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就是这样的。其实,其他方面如政府政策、社会舆论、以及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如何真正做到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还需要我们政府和教育者多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家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4).

[2]葛海燕.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J].出国与就业,2011(1).

创新创业项目篇9

论文摘要: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意义、原则基础上,依托创业实践平台,探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途径,实施创业实训项目,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信心,实现大学生创业的梦想。

为了促进我校积极探索和构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学校制定了《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白师院字﹝2012﹞130号,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意义

1、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营造高校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会提高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创业文化,激发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信心,有效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2、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就是在创业之初就要充分认准和把握自己创业领域的市场饱和度、市场动向和社会环境,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的使风险最小化。在创业项目的实训中,学生真实的体验如何创业,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设定目标与执行,如何制定营销策略与销售产品,如何谈判,如何吸引投资,如何控制成本与获取利润等等。

3、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行业危机意识

在实施创业项目过程中要预测当前行业状况的走向和可能导致的危机,创业者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并对潜在的危机做出相应的预警才能够真正独立于竞争的大环境中不败。创业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通过这种高度的思维,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以实际为基础的动向来变换自己的策略,并对区域同行业者经营动态的整合分析,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形成对自己一个较为合乎实际的优势规划,使自己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原则

1、自主创新创业。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管理项目、自主完成项目,学习创业者案例,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

2、浓厚兴趣驱动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以兴趣驱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

3、创业实施过程

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创业需要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高度与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够克服在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变故与风险,坚定地继续创业之路。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拟平台

实施创业计划、创业准备、创业实践三个过程。

1、设计创业计划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创业之星软件、ERP软件的商业背景环境与数据规则,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者首先对背景环境进行商业机会分析,组建经营团队,制订资金筹措计划,撰写公司名称,制订公司章程,并编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我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热转印自制化艺术品,在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制作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特点的产品,满足青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年轻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按需求者个性定制产品,让每个人实现自己的创意,产品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亲睐。

2、培养从业技能做好创业准备

学生通过创业项目的实训,对企业经营全过程一目了然,仿佛置身于企业经营活动现场。实训中会遇到企业实际经营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从中找到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和求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反复优选,优胜劣汰,形成最佳方案和做出最佳经营决策。

3、经过创业测试感知职业领域

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创业者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试,帮助创业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创业能力等,使创业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的做好创业准备,为将来的创业行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了解职业领域,尝试在该领域遇到哪些问题,初次感悟职业,它涉及工商、法律、税务、财务、营销、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

(二)构建创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着教育、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的功能。

1、创业教育功能

指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出版大学生创业教材等。评选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在地方高校推广。

2、研发创新功能

创业实践基地基地通过项目选择,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开展科技企业网上孵化服务及远程孵化服务,充分发挥孵化器的辐射作用。将创新项目带到基地进一步研究开发,使创新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产业化,形成创新的知识流和技术流。

3、学生实训功能

首先,开展公益性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指导大学生确定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技能,并为他们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以及跟踪服务。其次,以项目为依托,指导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

总之,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锻炼了创业者实践操作的能力,学校要加大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力度,为有梦想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自荣.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暨创办大学生创业基地探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创新创业项目篇10

一、观念创新是动力

先进的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行为方式。观念支配行为,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当我们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把项目管理看成是一种常建常新的管理科学,而不是看成依行政手段推行的权宜之计,那么就会主动地去参与项目管理的创新。事实上,项目管理是一门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即工程项目管理学,它的应用性特别强,并在不断发展。但是,许多项目管理的从业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就带来了随意性管理,有“大干苦干拼命干”的口号型管理,严管严罚的整顿型管理,听之任之的自由式管理。总之,不是科学管理型的项目管理。

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项目成本的高低,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变。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环节,加强项目财务、现场、分包和设备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有效降低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二、制度创新是前提

项目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并开拓源源不断的市场。

审视我们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其低效、亏损的根源,管理落后是重要原因,尤其是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了项目管理的失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如现场管理混乱,材料浪费丢失;工程质量管理把关不严,返工现象时有发生;人工费超支,工资含量居高不下;工程预结算工作松散,分包工程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使施工企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制约。所以,通过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项目管理水平低下、项目管理风险加大等问题,已刻不容缓。要创新项目承包考评制度。完善项目承包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以此来规范项目部及项目经理的责任范围和行为。要建立健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行项目经理责任承包,必须逐步建立“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由项目经理按工程产值的一定比例,拿出一定量的风险抵押金,对项目全责经营,赢利重奖,亏则重罚,形成一种“责任、风险、权利、利益”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要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目前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事后”被动控制为主,尚未建立起较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因此,要侧重于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和牵制制度,抓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基础工作,强化项目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实施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建立成本考核的预警机制,保证项目承包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三、技术创新是源泉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科技昌明的时代。项目管理要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首先要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是国内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我们在许多项目工程中已应用推广。昌吉世纪花园工程,2003年荣获自治区优质工程新疆建筑工程天山奖,因在施工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妇保院二期扩建工程,应用了8项新技术,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示范工程,该工程继获得市优、省优工程后,已申报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其次是项目中开展群众性的QC攻关活动,是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手段,我们在这方面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5项成果获部级奖,11项成果获省级一、二等奖,8项成果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其三是加快人才培养,为项目技术创新提供保证。为适应建设项目领域不断发展和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必须加快高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以重点工程为舞台,加快培养青年人才群体,委派他们担任项目经理助理、项目工程师等职务,让他们在施工第一线挂职锻炼。

四、方法创新是保障

管理方法创新是项目管理有机处理和协调好工期、质量、成本多项目标的关键,是项目管理成败的重要保证。

进度控制手段创新。作为进度控制来说,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性的控制点,并从阶段性的成功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