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年华十篇

时间:2023-03-29 03:31:57

书香年华篇1

青春,沉醉在极富浓厚的书香中。不知你是否有这种感觉:每当翻开史书,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浓浓的咖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引领你成长;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让你深感古代中国的独特魅力;一个个智慧的古代哲学充实你的文学素养 …… 史书的特有的气息散发出中国浓厚的民族文化。

青春,沉醉在极烈的书香中。阳光照在你青春的小路上,当你仰望天空,轻吟古诗词时,你会想到什么?或许你能想起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苏轼“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英雄气概;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声后名”的昂扬锐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漫步古诗词,不像是在品味一杯烈酒吗?

青春,沉醉在淡似水的书香中。阅读小说体味小说的精华。 你会体味到保尔 柯察金刚强的毅力;体味鲁滨孙顽强的生命力;体味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无私无畏;体味贝多芬改变命运的决心;体味高尔基追求光明的信心…… 小说平淡,但似水是人精神的源泉。

青春,沉醉在文雅的书香中。品读现代诗文,不禁被它的文雅所感动。冰心的《 繁心 春水 》歌颂自然 、赞美母爱 、回味童真。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艺术上,都诠释着“雅”的真谛;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再现了书的“雅”,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倒出了他真挚的情感;泰戈尔的著作《飞鸟集》透出世界的真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重温书“雅”的气味……

书香年华篇2

中央驻港机构演变

全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香港“中联办”,前称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成立于194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香港派出的机构,同时担负国家通讯社驻港分支机构的新闻职能。 彭清华

在香港未回归前,该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驻香港最高代表机构的身份,与港英政府进行联系。边境事务洽谈、输东江水会谈、移交谈判等,都与该社有关。

香港移交予中国后,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也对原有职能作了适当调整。根据国务院于1999年召开的第24次常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自2000年1月18日起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至于原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内的新闻业务,则由新华通讯社承担。

在“一国两制”原则下,中联办承诺不会干预香港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其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五项:联系并协助内地有关部门管理在香港的中资机构;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联系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增进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交往;反映香港居民对内地的意见;处理有关涉台事务及承办中央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不过,2003年香港发生七一游行后,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港政策,中联办的领导班底也出现重大改组。当年9月起,北京罕有地在三个月内两度共派出4名副主任,“空降”到中联办。令副主任人数由4人增至8人。

拥有博士学历和多年中央组织部工作经验的彭清华,便是这时候“临危受命”,调任到香港中联办,担任第二把手,成为中联办最年轻的副主任。

“新一哥”彭清华

对于彭清华的背景,当年到港时官方对他介绍不多,只指彭清华出生于1957年,湖北大冶人。1979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1983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干部局干事,地方干部局干事、副处长。1988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2001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一局局长。

但据港媒引述彭清华的小学老师回忆说,彭清华自小就沉着、冷静,读书时好静不好动,好思考不好玩,作文比许多中学生都要写得好。

另一位小学老师彭方来透露,彭清华在读五年级时,一个调皮的同学在教室故意将一口痰吐在他身上。他没有生气。冷静地对那位同学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以后吐痰注意点,别再吐错地方。”当时,彭老师就认定此子今后必成大器。

香港《大公报》则曾发文“彭清华人才专家”。称赞彭清华是中国在干部和人才选拔任用方面的专家。文章指,彭清华曾参与《2003至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并对中国的人才问题有精辟见解。彭称,在中国许多地方,人才资源像水资源一样,在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却存在大量浪费,用人单位由于编制被冻结,导致出现了“庸才出不去,人才进不来”的怪圈。人才是否用得好,长期以来是个软指标。要解决人才浪费的现象就要把人才使用的能力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一条,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有熟悉内地政治的香港政界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彭清华为人亲切,在中央组织部工作期间,对于一些有才华但曾在生活中犯过小错的官员,都愿意给予机会改过,许多人都很感激他,这也令他在官场上形象很好。

据介绍,彭清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在中央组织部工作长达20年,先后担任政治局常委兼中组部长宋平的秘书,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组部研究室主任。1998年,彭被提拔为中组部部务委员兼干部调配局局长。2003年后,彭清华空降香江,担任香港工委副书记、中联办副主任。

作为主管中联办组织工作的“二把手”,彭清华来到香港后,在中联办先后组建了青年工作部、警务联络部,社团联络部、法律部等多个部门,全面加强与香港社会的联系。

2007年秋天的中共十七大前夕,他更接替高祀仁出任香港工委书记,并在十七大当选中央委员,当时外界已经预测他将成为中联办“一哥”。

港人对彭充满期待

对于彭清华的待人处事作风,与他有过接触的香港政经名人普遍认为,与其前任作风不同,彭清华相对低调,少于公开场合接受传媒采访及发表意见。

2004年1月12日,彭清华上任后首度在公开场合亮相,出席中联办社工部新年酒会。被问到现在是否主管中联办组织工作,彭清华则小心地说:“我现在主要是来学习,熟悉情况。”谈香港的政治改革,他更谨慎:“董建华特首已经在施政报告中讲了,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也发表了谈话,我赞成他们的讲话。”

不过,对于过去5年彭清华在香港的工作表现,当地政坛的评价甚高。亲北京的民建联及自由党一致形容,彭清华为人务实,个性稳重,容易沟通。此外,经常采访彭清华的香港传媒对彭的印象也不错,普遍感觉彭清华很亲切。

然而,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中央政府宣布彭清华接替高祀仁担任中联办主任一职后,外界都关注中央的对港政策会否出现重大改动。 2009年1月6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高祀仁,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以及香港各界200多人与会。图为时任中联办副王任彭清华(右一),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等与会。

据新华社报道,彭清华5月25日在中联办会议上强调,会切实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按照《基本法》办事,支持曾荫权领导的政府依法施政,广泛联系香港社会各界人士。

香港特首曾荫权当天则发表声明,赞扬彭清华2003年来港后,“不遗余力地配合特区政府工作和推动内地与香港的交流与联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称,中联办在彭清华主任的领导下,将会继续按照《基本法》及“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积极支持特区政府的工作,维护和促进香港繁荣安定。

香港主席何俊仁相信,对港的政策都是由中央决定,高祀仁和彭清华只是政策的执行者,没有个人作风可言。公民党汤家骅则希望,彭上任后,会带来改变,多与民主派沟通,了解香港社会的脉搏,并为香港尽快落实双普选,担当沟通的桥梁。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亦认为,中央政府有清楚的对港政策,并且维持中联办对港的机制,不存在个人的作风问题,任何人上任都不会有重大改变。但他说,早前多次传出中联办干预香港事务,相信彭清华处理香港问题时,会更加谨慎。

书香年华篇3

而对于最终促成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根本性力量是什么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化的同一性和归宿性将是统一的决定力量。”作为香港留台大学校友联会秘书长的老权波先生也与众多心系民族统一大业的仁人志士一样为此思索颇多。

同时,老权波先生还跨出书斋,奔走在海峡两岸,不为名,亦不图利,以文化为基,取民族凝聚力为材,努力搭建两岸文化交流桥梁。真是“愿得清风明月,当图苏子襟怀”,让人感怀。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老权波先生出生在香港。中学毕业后,怀着对知识的孜孜追求,他越过台湾海峡,踏上宝岛就读于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对于负笈异乡的原因,老权波先生回忆说:“当时在香港,仅仅只有香港大学等一两所高校,不像台湾,大学、大专那么多,开设的科目也多。当台湾的高校来招生时,很多人踊跃参加入学考试。就这样,我到了台湾读书。”

由于接受的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因此,修完所有课程拿到学士学位后,老权波先生回到香港,先后担任香港中学中国文史科教师、珠海书院文史系兼任讲师、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运用导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硕士课程古典文学兼任讲师等,曾经担任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委员会中国文学课程委员、香港教育署课本审查委员会委员、香港考试局试卷助理主席等职务。

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老权波先生对于两岸文化交流分外热情。“当时像我这样在香港生长、台湾上大学的人是比较多的,大家毕业后回到香港,为了怀念在台读书的生涯,增加校友之间的感情和交流,遂有很多以母校名义成立的社团。不过我们这个留台校友联会则比较特殊,会员全是以个人名义加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至今,将近二十三年了,会员也达到500多人,各行各业的都有,有很多还在外国。”谈起留台校友联会的历史与现状,老权波先生如数家珍。

熟悉留台校友联会的人都知道该联会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友之间的聚餐、聊天等活动,它更多的是一个香港与大陆、香港与台湾、台湾与大陆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在老权波先生及其它联会领导与校友的努力下,联会与台湾方面的交流活动更是频繁不迭。每当台湾的学校来港招生,联会都会积极参与帮助。

去年11月厦门举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透过中联办,老权波先生和留会的校友一同参观了文博会。而最近,在老权波先生等人的努力下,留台校友联会正和北京辅仁大学(现已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友商量,决定联合台湾辅仁大学香港校友会组织一个大型艺术展览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同时,留台校友会还心系地震灾区,计划在今年到四川参加一个以“5•12”为题的书法活动,缅怀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

探求文化的力量

老权波先生自幼熏染于中华传统文化,博古通今,对儒家经典更是烂熟于胸,在谈起现实问题时亦往往一语中的。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课教授儒家学说,浙江、湖北等地区更是出现师生清一色着儒服行孔礼的复古学堂;而从去年起,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更是点燃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热情。对于国际儒家热和国内复古潮,老权波先生认为:“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中华文化的时间延续性和空间覆盖性强。古代有过‘焚书坑儒’和文字狱等反文化现象,但中华文化依旧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辐射万里。《论语》里面说‘君子务本,本立道生。’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本’。有五千年文化的支撑,凭藉人民的智慧,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日可待。”

他还说:“将端午、中秋等节日列为法定假日,是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所有人的愿望,尤其是清明节。孔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就是强调祭祀先祖,缅怀先人对于人教化的作用。人们会潜意识地思考自身从何而来将归何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在构建新文化的时期,这一措施比任何措施更行之有效,它无需过多的宣传,人们在放假之时便能自然而然联想起节日的起源传承。”

老权波先生生在香港,在台湾念大学,因此对海峡两岸的情况也较普通人更为熟悉、也更加关心。“虽然台湾与大陆在物质方面暂时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在文化上基本是大同小异。把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华文化,因此,任何力量也没有办法改变海峡两岸同属中国的事实。”

徜徉于艺术殿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书法算得上是一条显着的线。从甲骨文、钟鼎文、篆、隶、草书、行书、楷书莫不彰显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及对美的追求。从中学起,老权波便痴迷上了书法,并一直勤练至今,造诣颇高,各种字体他都擅长,尤工于草书。

“我觉得草书是书法艺术中审美价值最高的,它讲究线条灵活,动感、立体,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说完,他兴致勃勃地向笔者展示其最近的书法作品。从用草书挥就的王昌龄的诗,到行书书写关于苏轼的对联,再到用隶书书写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最后是用小楷写就的治家格言,各种书法作品应有尽有,短短时间,让笔者仿佛在书法艺术的长廊上坐了一趟过山车。楷书的端坐严谨、行书的健步闲逸、草书的飘飞洒脱、隶书的起舞曼妙,令人叹为观止。

服膺于老权波先生的书法,笔者不禁向他请教起了书法之道。他说道:“学书法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所成就,但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时间坚持不懈。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涵养。有时,写字和作诗一样,皆是‘妙手偶得之’,好的作品往往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创作出来的。比如,写王昌龄这首诗,就有偶得之的喜悦。”

为了推广书法艺术,老权波先生凭藉热诚创办了草书艺术研究社,还开办中国书法艺术研习社。该社秉承“有教无类”的思想,学员准入的条件十分宽松,只要诚心向学的书法爱好者都可以进去学习交流。

每逢岁末年初,老权波先生都会写一副别开生面的迎春对联,今年的是“己正皇天春化物,丑连大地福临门”,将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年份藏在上下联的开头,既富哲理和吉庆味道,更妙趣横生。

后记

老权波醉心于书法,他的女儿却迷恋于绘画。虽然自己的书法成就没有被自己的女儿继承下去,但他并不遗憾,因为女儿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在老权波先生看来,书法和绘画虽是有很大差异,但毕竟是书画同源,女儿还是和自己一样都是在艺术的天地恣意纵横。

虽然也经营着运动品牌的生意,但老权波却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书法和读书上,金融海啸多少冲击了生意的发展,可他并不介怀,因为他志不在此也,而是另有寄托耳。

(胡 焕程 晨)

书香年华篇4

网络书店攻城略地,电子书包抄,传统书店在夹击中江河日下,不时听到内地实体书店关门的消息,但是香港的书店却越开越多。

香港书店何以能活得滋润?

书店不会死

2013年6月,高四层、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香港三联书店元朗旗舰店正式开业,这是香港营业面积最大的书店之一,销售10万种图书,名字叫“文化生活荟”。在这里,随处可见对传统书店的“颠覆”。除了咖啡馆、创意产品销售区等,还附设一个开放式厨房,可以品茶、吃元朗老婆饼。每个读者来这里,都会获赠一张“元朗文化地图”。

“书店不会死,但书店里不可能纯粹卖书,这是一个转变。”三联书店助理总经理詹玲莉说,“元朗文化生活空间不止是书店,它可以阅读、放松、感受创意设计,满足文化品位的需求。”

实际上,这正是香港三联着力拓展的方向:在强调产品多元化的同时,更注重不同产品之间互相带动,形成图书产品、非书产品、文化活动、教育培训、会员服务等互相促进的局面。

“以‘荟’为名,是希望把书店建成融阅读与优质生活于一体的‘精品荟萃’之地,为读者提供一处空间宽敞、书香浓浓、引领潮流、服务周到的文化消费场所。”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李济平说,“这样的定位,已跳出传统书店经营模式,为公众提供文化生活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将区内不同人群聚会在一起的社区文化中心,香港三联正在探寻促进文化内涵和消费潮流结合的可能。”

从1948年10月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成立算起,香港三联至今已持续经营65年。现在,香港三联不仅卖书,还举办以推动阅读为宗旨的“三联人文讲堂”、经营通识工作坊等。

“按照原来的路子会越走越窄,往大文化、大教育、全媒体、跨地域方向去做,思路才能拓宽。”李济平表示,香港三联将推出一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超阅网”,销售百万种以上的中英文图书及电子书。

同样在6月,香港的“文化地标”中央图书馆内,也多了一家不一样的书店。这家名为“慢读时光”的书店,是老牌书店中华书局开设的。开业以来,很快吸引了大批常泡图书馆的“书虫”,不少读者是为了到访这家书店而走入图书馆。

中华书局介绍,“慢读”不仅是倡导一种速度,更提倡一种平静、淡泊、从容的心境。“慢读时光”精选百余种优秀读物,并辅以奇石、笔墨纸砚等传统文化精品,以及个性化图章、即拍即影相机、雨伞等创意文化精品陈列,与毗邻休闲咖啡馆相得益彰,为读者营造一个悠闲、清净、雅致的休闲阅读场所。

在“慢读时光”,设有一个“个性漂书”专架,让读者有机会献一份爱心,为有需要的人买一本书存放在书店。长者或学生,可以花20元购买一本“漂书”。

在书籍的甄选方面,“慢读时光”汇集香港本地文学、翻译文学、流行文学、精品线装书、儿童书籍、休闲养生书籍等最新的读物,还辟有儿童活动区。舒适的环境、富有特色的慈善,势必带来成本的增加。中华书局总经理赵东晓说,单就这一家书店看,一开始肯定赔钱。不过,一些精品文化产品的利润高于普通图书的销售,希望将来这一部分能带来收入。“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经营书店,但赚不到钱一定无法经营书店。”

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文宏武说,受网络书店和电子书的影响,读者的阅读和购买习惯悄然变化,但是读者对阅读、对文化的需求并未衰退,关键是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以吸引读者多进书店。作为香港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联合出版集团旗下书店是香港目前最大的书店零售网络,其47家门店星罗棋布,从维多利亚湾两岸,一直到较偏远的元朗、荃湾。

生存的秘诀

在香港,有的繁华商业区,一条街上就有数家书店。在铜锣湾、中环等商业中心区,因为租金高昂,小吃店、杂货店纷纷让位于金店、钟表行等高利润行业,书店能在此立足生存可谓“奇迹”。

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图书销售本身是微利行业,无论怎样经营,只有获得相当的销售量,才能维持一间书店的运营。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图书品种最为关键。据悉,三联、中华、商务零售店,各自的销售品种多达20万种,且分别树立了独特的品牌风格。联合出版集团的统计显示,去年访问三联、中华、商务零售店的顾客人次达3500多万。

目前,纸质图书依旧在香港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书店仍是市民购书的第一选择。尼尔森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者在过去一年购买印刷书籍的金额平均为1654港元;最喜爱的购书地点依次为书店(94%)、书展(67%)、书报摊(26%)、网店(19%)等;98%的受访者过去一个月曾阅读印刷书籍,其中75%的阅读时间超过10小时。

有业内人士感慨,在香港经营书业,犹如逆水行舟,商务印书馆等书店坚持以图书经营推动文化教育,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实属可敬。

与内地相比,香港书店有着独特困难。由于香港市场较小,一本书的第一版印量,可低至几百本,能够销出两三千册,已经算是“畅销书”。内地出版的图书因为阅读习惯的差异,在港销量会更低。而香港书店的租金、物流、人工等成本却比内地高出不少。由此,高经营成本与低销量的矛盾更为突出。

当然,香港的书价也要比内地贵出一大截。即使香港销售的国内版图书,也因进货成本而定价颇高。以内地出版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为例,内地定价45元,当当网4.9折后售价22元,而香港要卖72港元,约合58元人民币。

在内地实体书店备受网络书店威胁之时,香港能“免遭其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并非因为香港图书业对互联网反应滞后,而是受制于香特的城市条件。“香港城市狭小,书店众多,读者出门不远有实体书店,对网络书店的需求不强。同时,香港交通费用高,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先打折再送上门的网络书店经营模式很难推广。”

此外,香港书店基本上不会面对盗版的冲击。根据香港《版权条例》,任何人士如未获版权拥有人的特许,以任何贸易或经营目的制作、输入、输出、出售、出租、公开陈列,或分发侵犯版权复制品,均属违法。联合出版集团表示,盗版在香港比较少见。香港海关的统计显示,海关2011年侦破过18宗有关盗版书籍的案件,2012年有15宗,今年至6月底则仅有5宗。

书香年华篇5

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 个学科当前理论研究的水平和预示着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 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呼吁重视“资料搜集”工作,“千方百计设 立资料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 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 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 学科未来前景,再次强调“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 ,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括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 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忆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 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记、书信等传记性史 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献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是刻不容缓的 当务之急。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 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 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 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 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 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 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 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 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 作,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 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 》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 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 珍贵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 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 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 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 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 版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 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 等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 姚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搜集,因此,对于已有的材料,研究者也要避免“捡 到篮子都是菜”的弊端。任何材料,从发掘出来到成为准确可靠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 鉴别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细,长于考证”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取得 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献、也从口碑,从馆藏、也 从民间收藏的文献收集史料,并以冷静的态度辨别、鉴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 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收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僻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 汪毅夫:《炽热的情感与冷静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 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对台湾 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证,得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 洁祖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调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看施氏 故宅、《岑江施氏重修家庙碑》、墓葬,并收集施氏后人口碑,据此订正了志乘中的错 误,认为“施氏生平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通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关于台湾牡 丹诗社的创立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法。汪毅夫通过对牡丹诗社当 事人施士洁和林鹤年诗文加以考证,令人信服地推衍出“牡丹诗社应创于1893年正月” 的结论。

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 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 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 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 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 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香港学者黄继持教授认为:“资料的充分搜集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史料或史 料不足的‘历史’只能是‘神话’(myth)。神话可以有情感上或训诲的功能,但往往认 知功能不足。现代史学建基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始去建立其他方面的价值。 今日虽然有人对‘客观性’质疑,但写‘史’总不能脱离‘史料’。”(注:黄继持: 《关于“为香港文学写史”引起的随想》,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 社,1998年版,第80页。)大陆学者黄修己教授也认为:“一个发展健全的学科,应该 在基础、主体、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建设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基础层次”即 史料,他指出:“有了丰富、完整的史料,学术研究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黄修己 :《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见《艺文述林2· 现代文学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研究台港澳及 海外华文文学,毕竟不如研究大陆当代文学那么直接便利,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资 料的欠缺。由于长期的隔绝,加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卷帙浩繁,给研究工作带来相 当大的难度。南京大学刘俊博士在回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历程时,曾指出:“台港暨海 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资 料的匮乏和获取资料的不易这样的问题。时空的阻隔、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实力的悬 殊,使得大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常常因为获取资料的困难而处于一种相当被动 的状态,‘看菜吃饭,就米下锅’几乎成了早期这一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随着大陆对 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运用的日见普及,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 资料的问题仍然构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资料的不能充分占有常常会对研究造成 伤害,而这种伤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品质和诚信度。”(注:刘俊:《从研究白 先勇开始……》,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 月第1版,第297页。)再加上渠道的不通畅,许多华文文学资料不是收藏在各大图书馆 里,而是天女散花般流落在民间个人手上,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而一些资料的“垄断 者”又秘不外传,没有把资料当成“天下公器”,“全面公开”,“让更多研究者从不 同角度写成公允的评价或理论”(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 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更给这个学科的发 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香港作家梅子在1985年指出:“假如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自己拥 有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公开交流,我们就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在这一领域里,国内 会有更新的突破。起码,有关的推介和研究,将可能永远摆脱‘抓到什么,就钻什么’ 的蹇局,走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点’也有‘面’的坦途。”(注:梅子:《建起一 座桥梁:散放温暖的鼓励——序梁若梅选编的<一夜乡心五处同>》,见《香港文学识小 》,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 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在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资料的整理 和研究工作。卢玮銮教授并且慷慨捐赠个人的剪报、目录,于1999年促成藏有丰富香港 文学研究资料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立“香港文学资料库”。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系 统化的香港文学资料网,收有资料6万条,包括16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作品、40种香港 文学期刊索引和6000本著作。“香港文学资料库”除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提供部分文艺 副刊和期刊的全文影像。200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更是成立了“香港文学研究 中心”,卢玮銮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召集人,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日渐散佚的香港文学 资料,做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制定了长短期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

1.将散见于校内各处的香港文学资料作系统性分类、编目和分析

2.整理其他大专院校和分散全港的相关资料

3.整理旧报刊及剪存新刊资料

4.定期出版研究通讯及刊物

5.将编整所得的资料上网或制成目录索引

6.举办不定期的小型活动,例如讲座或展览

长远发展方向

1.与海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拓展资料整理和研究领域

2.申请校外研究经费,以期获得更多资源,开展更具规模的研究计划

3.进行专题研究、编整教材及史料订正工作

在台湾,几十年来有关筹设文艺资料中心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2年9月《文讯 》杂志曾策划组织“现代文学资料馆纸上公听会”专辑,吴兴文、林景渊、林庆彰、秦 贤次、张默、张锦郎、杨文雄、郑明@②、隐地,龚鹏程等十位专家,就“我心目中理 想的现代文学资料馆”各自发表了意见。台湾“文建会”也在1993年9月7日召开“现代 文学资料馆”第一次规划小组会议,宣布初步的规划及发展目标。1998年,台湾世新大 学“基于文史资料保存及华文文学推广之实际需要”,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典藏 中心”。据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介绍:总计划由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启 方教授主持:第一子计划“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与网站之建置”,由该校图书馆赖鼎铭 馆长负责整理规划所有资料,由图书资料管理学系庄道明主任规划国际网络;第二子计 划“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英文系主任陈鹏翔教授主持,协同主持人 为钟怡雯和陈大为;第三子计划“美加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中文系廖玉蕙 博士主持;第四子计划“大陆地区华文文学研究资料搜集”,由王琼玲博士主持。目前 ,中心已收藏有台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捐赠的该会所有档案、图书及作品,还希望 藉此扩大搜集全世界其他华文文学组织的档案、资料、私人收藏的著作及作家作品,成 为台湾乃至全世界收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最完备的中心。

在大陆,2001年10月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中青年学者论坛 ”上,汕头大学《华文文学》吴奕qí@③主编通报了汕头大学将要建立世界华文文学网站这一讯息,表示今后不仅《华文文学》杂志上网,各种相关资料信息也上网,以赋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新的活力。2002年5月29日于广州暨南大学举行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饶péng@①子会长就史料建设工作做了部署,初步拟议在福州和厦门建成台湾文学资料中心,在广州建成港澳文学资料中心,在汕头建成海外华文文学资料中心。在此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着手编辑有关的文学总书目、文学期刊目录、报纸文学副刊目录、文学活动大事记、作家辞典、研究论文索引等一系列工具书,有选择有侧重地选编出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丛书,包括各国、各地区作品总集、各文体作品选、著名作家文集等。

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建设将是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 更需要“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需要大陆、台港澳和海外的互动,作家、评论家和 史料工作者的互动,研究机构与出版单位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世界华文文学研 究的健康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艹下凡

@②原字左女右利

书香年华篇6

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学科当前理论研究的水平和预示着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呼吁重视“资料搜集”工作,“千方百计设立资料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学科未来前景,再次强调“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括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忆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记、书信等传记性史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献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作,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珍贵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版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等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姚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搜集,因此,对于已有的材料,研究者也要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的弊端。任何材料,从发掘出来到成为准确可靠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鉴别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细,长于考证”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献、也从口碑,从馆藏、也从民间收藏的文献收集史料,并以冷静的态度辨别、鉴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收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僻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汪毅夫:《炽热的情感与冷静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对台湾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证,得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洁祖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调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看施氏故宅、《岑江施氏重修家庙碑》、墓葬,并收集施氏后人口碑,据此订正了志乘中的错误,认为“施氏生平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通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关于台湾牡丹诗社的创立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法。汪毅夫通过对牡丹诗社当事人施士洁和林鹤年诗文加以考证,令人信服地推衍出“牡丹诗社应创于1893年正月”的结论。

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香港学者黄继持教授认为:“资料的充分搜集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史料或史料不足的‘历史’只能是‘神话’(myth)。神话可以有情感上或训诲的功能,但往往认知功能不足。现代史学建基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始去建立其他方面的价值。今日虽然有人对‘客观性’质疑,但写‘史’总不能脱离‘史料’。”(注:黄继持:《关于“为香港文学写史”引起的随想》,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大陆学者黄修己教授也认为:“一个发展健全的学科,应该在基础、主体、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建设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基础层次”即史料,他指出:“有了丰富、完整的史料,学术研究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黄修己:《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见《艺文述林2·现代文学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毕竟不如研究大陆当代文学那么直接便利,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资料的欠缺。由于长期的隔绝,加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卷帙浩繁,给研究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南京大学刘俊博士在回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历程时,曾指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资料的匮乏和获取资料的不易这样的问题。时空的阻隔、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实力的悬殊,使得大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常常因为获取资料的困难而处于一种相当被动的状态,‘看菜吃饭,就米下锅’几乎成了早期这一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随着大陆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运用的日见普及,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资料的问题仍然构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资料的不能充分占有常常会对研究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品质和诚信度。”(注:刘俊:《从研究白先勇开始……》,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7页。)再加上渠道的不通畅,许多华文文学资料不是收藏在各大图书馆里,而是天女散花般流落在民间个人手上,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而一些资料的“垄断者”又秘不外传,没有把资料当成“天下公器”,“全面公开”,“让更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写成公允的评价或理论”(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更给这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香港作家梅子在1985年指出:“假如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自己拥有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公开交流,我们就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在这一领域里,国内会有更新的突破。起码,有关的推介和研究,将可能永远摆脱‘抓到什么,就钻什么’的蹇局,走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点’也有‘面’的坦途。”(注:梅子:《建起一座桥梁:散放温暖的鼓励——序梁若梅选编的<一夜乡心五处同>》,见《香港文学识小》,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在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卢玮銮教授并且慷慨捐赠个人的剪报、目录,于1999年促成藏有丰富香港文学研究资料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立“香港文学资料库”。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系统化的香港文学资料网,收有资料6万条,包括16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作品、40种香港文学期刊索引和6000本著作。“香港文学资料库”除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提供部分文艺副刊和期刊的全文影像。200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更是成立了“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卢玮銮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召集人,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日渐散佚的香港文学资料,做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制定了长短期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

1.将散见于校内各处的香港文学资料作系统性分类、编目和分析

2.整理其他大专院校和分散全港的相关资料

3.整理旧报刊及剪存新刊资料

4.定期出版研究通讯及刊物

5.将编整所得的资料上网或制成目录索引

6.举办不定期的小型活动,例如讲座或展览

长远发展方向

1.与海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拓展资料整理和研究领域

2.申请校外研究经费,以期获得更多资源,开展更具规模的研究计划

3.进行专题研究、编整教材及史料订正工作

在台湾,几十年来有关筹设文艺资料中心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2年9月《文讯》杂志曾策划组织“现代文学资料馆纸上公听会”专辑,吴兴文、林景渊、林庆彰、秦贤次、张默、张锦郎、杨文雄、郑明@②、隐地,龚鹏程等十位专家,就“我心目中理想的现代文学资料馆”各自发表了意见。台湾“文建会”也在1993年9月7日召开“现代文学资料馆”第一次规划小组会议,宣布初步的规划及发展目标。1998年,台湾世新大学“基于文史资料保存及华文文学推广之实际需要”,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典藏中心”。据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介绍:总计划由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启方教授主持:第一子计划“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与网站之建置”,由该校图书馆赖鼎铭馆长负责整理规划所有资料,由图书资料管理学系庄道明主任规划国际网络;第二子计划“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英文系主任陈鹏翔教授主持,协同主持人为钟怡雯和陈大为;第三子计划“美加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中文系廖玉蕙博士主持;第四子计划“大陆地区华文文学研究资料搜集”,由王琼玲博士主持。目前,中心已收藏有台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捐赠的该会所有档案、图书及作品,还希望藉此扩大搜集全世界其他华文文学组织的档案、资料、私人收藏的著作及作家作品,成为台湾乃至全世界收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最完备的中心。

书香年华篇7

关键词:马华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华文课本 文学传播

马来西亚是中国、台湾、香港之外华文文学最繁荣的地区。1945年以前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作品背景和思想都以中国为背景,可说是中国文学的海外支流。二战后,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思想,英国殖民地和当地统治者禁止中国出版物进入。马来西亚人民和中国文学界断绝交往45年,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和台湾,给马来西亚华文文坛注入新的文学元素。然而,受过华文教育的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相当熟悉,华文写作者也受到影响。在马华文学作品中,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子处处可见。“五四”的文学传统在马来西亚一直没有断绝,主要原因在于马来西亚多年来的中学华文课本依旧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教材。

各学者对马华文学的分期命名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以“战前”(1945年以前)和“战后”(1945年以后)、“独立前”(1957年以前)和“独立后”(1957以后)作为分水岭。战前与战后的区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划分华人的移民意识和本土意识的形成和变化,是一种从到中心的转移。独立前和独立后的划分,则是要观察当地华人对该国政治和文化的认同,是内部本体向核心的靠拢或远离。本文以马来西亚为中心,马来西亚以外的中国、台湾、香港等地为,作为本文讨论的概念,所以采用“战前”与“战后”的时代划分,主要讨论战前、战后和马来西亚独立初期,中国现代文学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传播及其影响。

一、从祖国到南洋:海外的文化基地

1945年以前的马华文学,基本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那时在新加坡马来亚半岛活跃的华文作家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他们到新马谋生或避难,准备日后回归家园,所以没有长久居住新马的打算。他们情牵中国家园,关心家国的政治演变,侨民的意识还很浓厚。这些作家在新马一带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化教育,为当地华人社会注入文化的养分。

南来的知识分子把中国现代文学的经营模式和文化内涵带到新马一带。一些文化名人如郁达夫、左秉隆和黄遵宪到新马时,带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他们办报的同时,也提倡文学创作。当时在新马创立的华文报纸就有《中兴日报》、《南侨日报》、《益群报》等二十多份(杨松年249)。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报纸是传达信息、推动文学的重要工具,副刊更是争取读者的重要部分。新马的华文报纸经营模式参考自中国,设有许多副刊,刊登文学作品、流行小说、笑谈等消闲文字和创作版块。如《南侨日报》的副刊栏目就有“谐文”、“粤讴”、“班本”、“小说”、“记事小说”、“孽情小说”、“神怪小说”等,可谓应有尽有,读者从中可以吸收中华文化,以解思乡之情。此外,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也提升当地华人的文学修养,甚至写作兴趣。副刊所提供的创作园地,也为新马社会培养出许多作家。由于南来文人的办报和教育目的都以中国大陆为依归,宣扬爱国(中国)和救亡(中国)精神,作者、读者首先关心的是中国境内发生的种种变化,所以说当时的新马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海外分支,并不为过。1937年,日本侵华,新马文坛也掀起“救国救亡”的热潮,呼吁“爱国”捐款,鼓励“回国”参战。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新马地区还是属于英国殖民地统治,国家概念不强烈,对当地的华人来说,所谓的“国”,指中国是不容置疑的。

1941—1945年,日本侵入东南亚,马来亚的华人经历三年零八个月的抗日战斗,对这片海外的家园有了感情,希望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希望家园摆脱殖民地的统治,自已当家作主。在文学题材上,也出现转变,作家逐渐关注当地生活,赞美当地的风土人情,本地意识开始显现。新马华人的本土意识形成,可说是自觉性的内在因素,不过这个转变的过程缓慢,立场也经常模糊不定。战后几年,国共内战,许多中国作家流亡海外,部分经香港来到新马,继续文艺创作,如马宁、夏衍等,作品中不时流露出怀念故土的情怀。因而马华文艺的独特性并没有在战后几年内得到全面的认同。1948年爆发一场激烈的有关文艺独特性的论争,究竟是要脱离中国的影响,还是建立起马来亚的特色,各有各的说法,难分难解,这可看出当时文学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随着新中国成立,在马来亚的共产党(马共)的影响力也跟着高涨,让英国殖民地政府感受到威胁,因此加强打击马共。1948年6月,英国殖民地政府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实行以杜绝新马华人和共产党的联系。由于华校、报章和中文印刷品是宣扬共产思想的主要媒介,殖民地政府同时全面禁止中国大陆的书籍进口、遣送教师和文人回中国,以防共产思想继续在华人社会的传播。中国对马华文学的影响主要来自南来文人和书刊,1949年大陆政权易手之后,马来亚文坛和中国的交流不再。与此同时,马来亚作家的本地意识逐渐加深,他们意识到既然选择在马来亚这块土地上生活下去,就应该投入本地社会建设,关心本地发展,也应该多创作以本地为背景的题材。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大部分留下来的马华作家成了这个新兴国家的公民,他们爱国的对象从中国转移到马来亚,从此。“国家”和“文化”正式分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中国是一个国家,是他们先辈的祖国;中国也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地,马来西亚华人和中华文化血脉相连。

1989年,马来西亚、泰国和残留在马泰边境的马共达成和平协议,马共正式放下武器,退出政治斗争。没有了政治包袱,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交往突飞猛进,华人文化的空间开禁,马来西亚的华人知识分子也有了审视自己文化的机会,探讨中国文化和华人的关系。45年来,政治因素阻隔了马中文化交流,然而,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几乎没有断绝。尤其是文学方面,大部分受过华文教育的华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耳熟能详,名句也琅琅上口,中国文学似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

二、从中国到香港:写实传统的延续

上个世纪50年代初,马华文学活动受制于1948年殖民地政府实行的紧急法令,民间结社与出版以及中国大陆出版品受到严格的管制,左翼作家被遣送回中国,文化界在政治的压

力下,文坛一度陷入消沉的状况,黄色文化大行其道,荼毒青年的思想。1953年底,民间各团体发起反对色情文学运动,提倡健康文艺;1957年前后,爱国主义文学兴起,文学活动才找到重新出发的机会和空间。这一段消沉期很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50年代初期,动态的文化活动消沉,本地作者减产,中国书籍被禁,并不表示新马的读者和作者就因此断粮,他们还是有机会接触到中文读物,继续吸收来自中国文化的养分。这些出版品,包括古代文学,来自中国却不以中国出版的面目出现,而是借香港之名流通到新马一带。英国殖民地政府基于共产思想容易通过书籍传播,对中国出版的书籍严加防范,却给香港提供机会,大开方便之门,凡自香港出品的书籍大都可以自由进口。所以在五、六十年代,大量香港出版的现代名家作品、期刊杂志、作家单行本大量流传到新马一带散布新马各大小书店、学校图书馆,成为华校师生们最重要的精神粮食。

五、六十年代是香港文艺书刊最畅销时期,新马是重要的海外市场。香港文坛上重要的作家、期刊、出版社、单行本等,同一个时期出现在新马市场;如《中国学生周报》鼎盛时期,除香港版外,还编有新马版,以应付庞大的新马市场需求。文学市场和教育息息相关,新马华人社会对中文读物的需求,也说明了当地华文教育的成功,培养了大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学子。这些文艺读物,不止慰藉新马华人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渴求,也为马华文艺思潮的发展起了借鉴作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恰是东南亚华社的文化转播站,在中文源流的文坛世界扮演特殊角色,在文艺思潮的宣扬和引进方面,比起中国大陆或台湾都比较开放,没有太多的政治禁忌,各种政治立场的期刊,香港都有。基于香港和新马同属英国殖民地,往来方便,大部份香港可以看到的书,通过这个缺口销售到新马市场,以致新马的中文读者在五、六十年代,仍能可以看到大量左倾思想的报刊与书籍,一直到70年代初,才告减退。

香港和新马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却接近,香港文化、文学可以轻易渗透新马社会。作为最接近中国大陆的香港文坛,“五四”的文学精神更是影响深刻。50年代,香港文学界接触世界文学的机会渐多,各种文艺思潮涌现,但大部分作家还是重视写实主义和在作品里反映现实生活。这股现实主义精神也同时深深影响新马的文坛,紧紧联系着中国和马华文坛。作家书写的对象从中国转到马华社会,但是写作信念和表现手法还是延续着传统的现实主义。

三、从副刊到教科书:文学传统的沿袭

马华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也有赖于教科书发挥的作用。许多年轻作者站在“五四”文学的基础上,在新时代寻找适合他们的创作方向,他们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写作精神,进行模仿或延续,一方面寻找新的写作形式与技巧,一方面则发掘新的题材与内容,深化作品的内涵,为马华文学打开另一个崭新的局面。现今年轻作者多以为马华当代文学直接受到香港和后来的台湾影响,殊不知在中学、师范和大学中文系的教科书里,从战前到战后,一直都有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即使在中国出版物禁止进入马来西亚后,这些“五四”文学作品还是教科书的主要材料。

马来西亚于1957年独立,1958年马来西亚教育部了新“华文中学华文课程标准”,1963年“国民型中学实用华文课程纲要”,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之外,也培养学生阅读中国文学的兴趣和掌握书写白话文的能力。因此,在训练学生的白话文书写能力方面,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是相当重要的媒介,其数量占了所有课文的百分之三十五。

根据统计,从50年代末到90年代大约40年的时间内,马来西亚中学华文课本采用了170位现代文学作家300多篇的作品。其中最为流行,广为各中学(包括国中和独中)所采用的华文课本是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华文》。选用的白话文散文和诗歌计有107篇,作者56位,包括包公毅、冰心、蔡元培、陈衡哲、陈兼善、陈纪莹、陈之藩、陈醉云、丁西林、董作宾、丰子恺、甘绩瑞、顾颉刚、胡适、老舍、梁启超、林良、刘大白、吕梦周、罗家伦、朱光潜、朱湘、朱自清、宗白华等。这些作者几乎涵盖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了。中学六年时间,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奠定了中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和作品的认识;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掌握了写作能力。

书香年华篇8

红丁香学习营(简称“红丁香”),是红丁香公益发展中心的一个学习型组织。由众多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民营企业家、媒体资深人士、专家学者、政府领导等精英人士组成,本着自愿原则组织的非营利的学习型组织。

红丁香是以“智慧分享、资源分享、体育活动、公益活动”为主要发展核心,倡导学习是一种信仰,全民皆学习的态度为社会大众推广全新的学习理念,旨在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尽管红丁香学习营读书会的这种形式不算首创,在此之前也有组织过一些读书会。不过,这些读书会大多带了沙龙性质,只对圈内人开放。但是,红丁香坚持要把读书会办成“对社会完全开放”的公益组织。

因为是公益性质的读书会,所以每次举办读书会之前,红丁香秘书处都会在微信上面向公众活动信息,公众通过微信提交报名,并由秘书处通知报名成功的学员。为了能够保证读书会的高质量,每期读书会都会限制一定的名额。读书会从2016年1月1日开办第一期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期。

这次读书会是红丁香学习营的第六期,本次的主题是“管理的革命”,主要是由红丁香学习营、建行私人银行联合主办,由华为集团国际咨询委员会资深顾问田涛导师主讲。参加学习的主要学员有企业家、学者、政府官员等。

在读书会上,田涛导师主要通过《管理的革命》、《终极竞争》和《管理的未来》的内容出发,深度阐述了管理科学是如何演变的、解析当前的管理将面临着怎样的革命,并且深入分析华为过去28年以来的管理变革。

管理科学的演变,主要是分为两个阶段,即: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农业时代具有血缘性、氏族性、集权、个人英雄、结果导向等特性;工业时代的管理注重组织的力量,将个体视为庞大工作机器上的螺丝钉并不可缺少,主要信奉四个至上:理性、制度、流程和数据,这个时代主要流行的是精英文化,以管理非知识劳动者为主体。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脆弱与反脆弱的时代,这个时代具有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特性,同时也是一个碎片化、离散化、透明化、无隐私时代,人类被数据给淹没,从而导致“领袖匮乏”。

田涛导师指出,军队是人类最古老的非血缘组织,军队的特质决定了军队最具危机气质,而危机,是任何变革的唯一动力。百年企业,千年庙堂,为什么宗教组织的寿命最长?因为宗教做的是价值观的传递。

紧接着,田涛导师和大家分享华为28年以来的管理变革之路。华为从最初的原始积累期走向科学管理期,从能人依赖走向制度依赖、直觉管理、摸石管理走向流程管理、顶层设计,最终走向基于量化,基于数据,基于事实的管理。

链接

第一期:2016年1月1日,由红丁香公益发展中心倡导的读书会公益系列活动在中国的国际旅游岛海南省启动了。由华为顾问田涛著述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和《以奋斗者为本》两本书。

第二期:2016年3月19日,由红丁香学习营发起化成天下公益基金会和东明国际联合主办的“红丁香学习营2016年春季读书会”在北京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80创成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晓就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进行深度阐述。

第三期:2016年4月2日,由红丁香学习营发起化成天下公益基金会和东明国际、筑中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互联网与新经济分享会”在燕西台筑中美术馆圆满结束。由360总裁齐向东就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与当今社会互联网与新经济的关系进行深度阐述。

书香年华篇9

    【案情】

    刘中华与刘中香系兄妹关系。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时,刘中香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与刘本友、杨荣章、刘中华、刘中荣共同在永善县溪洛渡镇铜堡村桐子堡二组承包了田1.66亩、地3.5亩。1987年2月23日,刘中香与永善县务基乡白顺村顺河四组的卓维东结婚,并将户口迁入了该社,但未在该社重新承包到土地。2007年9月22日,刘中香与刘中华签订了《哥哥拿给妹妹的原籍田地协议书》,双方约定刘中华自愿将田、地、自留地、荒山地及地上附作物拿给刘中香,并将土地使用权划归刘中香,同时约定违约方赔偿对方30000元。2007年9月28日,刘中香一家作为移民搬迁到溪洛渡镇铜堡村桐子堡二组安置入户。2009年12月2日,双方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再次达成协议,约定刘中华将承包田、地共计1.02亩归还刘中香,刘中香给付被告刘中华10000元,同时又注明承包田地面积按1982年土地承包面积的依据为准。后双方再次发生纠纷,刘中香向永善县农村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11年2月22日,永善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作出了永农仲裁(2011)第1号裁决书,裁决刘中香属溪洛渡镇铜堡村桐子堡二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该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按2009年12月2日双方签订的协议执行。刘中香不服,于2011年3月13日向法院起诉。

    【分歧】

    一审法院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1982年,原告刘中香与被告刘中华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在永善县溪洛渡镇铜堡村桐子堡二组承包了田、地共5.16亩。原告刘中香与卓维东结婚后虽将户口迁入了其夫卓维东所在地,但未在该地重新承包土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在溪洛渡镇桐堡村桐子堡二组。2007年9月28日,原告刘中香一家作为移民搬迁到永善县溪洛渡镇铜堡村桐子堡二组安置入户,原告刘中香属铜堡村集体经济成员。2007年9月22日,原告刘中香与被告刘中华签订了《哥哥拿给妹妹的原籍田地协议书》,双方约定被告刘中华将承包田、地归还原告刘中香,并约定了违约条款。2009年12月2日,双方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再次达成协议,由被告刘中华将承包田、地归还原告刘中香,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划归原告刘中香,原告刘中香给付被告刘中华10000元。两份协议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约定,但不管协议如何约定,原告刘中香都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两份协议中约定归还土地的部分有效,但约定的违约条款以及由刘中香给付刘中华10000元部分无效。永善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的永农仲裁(2011)第1号裁决书中的第二项即2009年12月2日,双方经镇、村、社三级组织调解达成的协议合法有效,刘中香与刘中华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按该协议执行的裁决,该协议虽然是镇、村、社三级组织调解达成的协议,但返还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附加任何条件,且原告刘中香不认可该协议,被告刘中华不认可《哥哥拿给妹妹的原籍田地协议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原告刘中香作为溪洛渡镇铜堡村桐子堡二组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该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被告刘中华应将田0.332亩、地0.7亩划归原告刘中香。至于原告刘中香要求将其承包经营权划归自己的主张,属于土地承包家庭成员分户的情形,原告刘中香可以申请发包方对其土地进行分户承包,并请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故划归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原告刘中香属溪洛渡镇铜堡村桐子堡二组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该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此被告刘中华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原告刘中香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张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刘中华以为管理土地付出了劳动,并缴纳了相关费用为由,要给付他管理费及各项费用共计35000元的主张,虽然被告刘中华在耕种土地时确实缴纳了农业税等费用,但也获得了相应的收益,缴纳农业税等费用只是收益中的一部分,且没有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为此,要给付管理费及各项费用共计35000元的主张没有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刘中华称本案已超过诉讼时效,但本案属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用益物权,为此,本案并没有超诉讼时效。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九条、第三十条之规定,判决:被告刘中华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归还原告刘中香承包田、地共计1.032亩(田0.332亩、旱地0.7亩)。案件受理费100元,由被告刘中华负担。

    刘中华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刘中华与刘中香之间的纠纷已经永善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作出永农仲裁(2011)第1号裁决书,裁决书中的申请人刘中香不服裁决,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永农仲裁(2011)第1号裁决书已自行失效。本案是属于农村承包户内成员分割承包经营权的纠纷,承包土地的户主为刘中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因此,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原所在户,而不是该户内的各个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也将“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一种特定的民事主体加以专门规定,农村土地是承包到户,不是到人。农户成员的承包经营权是不分彼此地融合在家庭承包经营权中。要求分户,分割承包经营的家庭成员不能将原所在户与发包签订的承包合同、持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相互作为提起承包经营权之诉的依据,相互亦不具有提起经营权之诉的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家庭成员分户的,可以申请发包方对分户前的承包土地进行分户承包,并分别签订承包合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相关证书。”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划分承包户内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则应在家庭成员协商一致,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征得发包方(村民委员会)同意,报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后,解除原来的土地承包合同,注销原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由发包方与分户后的成员分别签订承包合同,颁发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以界定各自使用的土地位置和土地四至界限。综上,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四)项、《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第八条第(二)项之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裁定:一、撤销云南省永善县人民法院(2011)永民初字第265号民事判决书;二、驳回上诉人刘中香的起诉。一审案件受理费100元,予以退回被上诉人刘中香。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予以退回上诉人刘中华。

    【评析】

    一、本案二审法院的处理是否正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依此法律规定,本案当事人刘中香不服仲裁裁决,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是否可以推定,人民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应当立案受理?当然不能!理由是:⑴人民法院审查案件,决定是否立案受理,原则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来判断,而不应以其他法律或者司法解释作为审查案件是否立案受理民事案件的依据。只有在其他法律或者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某类具体案件可以或应当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才能作为立案受理此类具体案件的依据,如果只作一般规定,人民法院是否立案受理,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来审查,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即使其他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得立案受理。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承包合同纠纷;(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条规定就比较明确具体,哪些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哪些案件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一目了然,便于准确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此条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征)诉讼的案件为已经人民政府处理后,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案件。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说明农村土地是承包到户,不是到人。本案原告刘中香以个人的名义起诉其兄刘中华,依本条规定,原、被告主体均不适格。刘中香与刘中华之间的纠纷属于农村家庭成员之间土地承包经营分割纠纷,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故不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二审法院以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为由,裁定撤销原判,驳回刘中香起诉,符合法律规定。

    二、本案原告刘中香可采取哪些途径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

书香年华篇10

(唐府门前。 许多人在门口等待什么。)

龙套甲: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呀,我都等了三个时辰了,还没见出来!

龙套乙:是啊,平常两个时辰就会出来的。

(唐府下人出门倒垃圾)

仆人甲:好了,放在门口。

众仆人:是!

(众人原来是在等垃圾,都上去抢)

龙套甲:哎呀哈,我终于抢到唐伯虎的墨宝了!

(众人齐追龙套甲)

(唐伯虎手执毛笔,用酱油刷鸡翅膀)

仆人甲:一碟酱油够不够啊?

唐伯虎:慢慢来!

仆人甲:现在外头来了好多人来求画,真得不理他们吗?

唐伯虎:少爷今天没心情画画,拿几袋垃圾给他们去?

仆人甲:是!

仆人甲:(出门时在门中碰见祝枝山)祝公子。

祝枝山:啊,唐兄!

唐伯虎:哎,祝兄!

祝枝山:唐兄,救命啊。

唐伯虎:看来祝兄一定又是在输得清洁溜溜了?

祝枝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唐兄啊!

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之中,就以祝兄最为洒脱,众人皆知!所谓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此乃祝兄你的座右铭不是吗?

祝枝山:过奖过奖,但是比起唐兄的风流不羁,小弟只好望尘莫及吧!

唐伯虎:哈哈哈哈,只不过,祝兄你隔几天就输它几百两,输光了就跑来叫救命,老这么搞---也不是办法吧? 祝枝山:有见地,小弟就是有鉴于此,这次破斧沉舟,一下子把一辈子能输的全都输了,整整三十万两,希望唐兄替我画三十幅画,让我还债救命呀!

唐伯虎:了解了解。阿水,你出去先!

仆人阿水:是少爷!

唐伯虎:王八蛋,你把这儿当善堂?想要三十万两?免谈!

祝枝山:不要这样子嘛,都是我不好,我不好,我现在磕头认错。你不念在我借玉薄团给你过瘾的份上,你也想想这几年我帮你卖画搂了不少钱那!现在外面那几个道上兄弟说,三柱香之后我拿不到三十幅画就要把我大卸八块了!你快帮帮我!

唐伯虎:三柱香?哼,别说兄弟不照顾你,在你灵堂上我一定替你写副挽联,一写死有余辜,一写死不足惜!你自己选好了!

祝枝山:伯虎啊,不要这么绝好不好?大不了我发个毒誓,如果以后我再赌钱的话,就让天下最丑的女人夜夜,直到体无完肤,摇摇欲坠为止,这样可以了吧?

唐伯虎:啊?!这么悲壮的毒誓你都发得出来?好我就再帮你一次!来人,文房四宝侍候!

祝枝山:唐兄真是忠肝义胆,侠骨丹心啊!

唐伯虎:废话少说,给我脱!

祝枝山:啊?!脱衣服?

(唐伯虎用祝枝山的身体作画)

祝枝山:你想玩死我啊?

祝枝山:真是神乎其技,就算被你给打死都值得?这叫什么名堂啊?

唐伯虎:壮观吧?这叫作雄鹰展翅,气吞天下图?这幅画足以抵偿你那三十万两,请你以后不要再来烦我了。

祝枝山:那是一定,一定?不过最让我佩服唐兄的就是,可以将我胸前的双点作花,双掌作树,屁股变石,前足坐云,后足成山。

祝枝山:哎,那只威风的老鹰是用我身体的哪个部位画的?

唐伯虎:用的是阁下的命根子。

祝枝山:果然不出我所料,雄壮、热情,简直传神极了!

唐伯虎:我说的是鹰嘴上叼的那条小虫,何来的雄壮、热情之有?切!

祝枝山:嗯?也好,嘿,还带钩的!

旁白:唐伯虎,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唐寅聪明绝顶,诗画双杰,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为当时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拥有八位国色天香的娇妻,晃如神仙美眷,羡煞旁人啊!

某老婆:举手!你身上有没有一点银子啊?先借来用一用嘛!有没有搞错啊?!才这么一点呀!来啦来啦……我又有银子了,可以玩了。

某老婆:快点付钱哪!

某老婆:你是不是出老千呀?!老是你赢的。

唐伯虎:诸位娘子,来吃点鸡翅吧 ?

某老婆:你挑鸡骨头去啦?这么久才回来?你们摆好了没有,快点啦 ,好啦好啦,开打啦 。

唐伯虎:我的百花争艳图---

某老婆:哎呦,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嘛,给我们垫一垫桌子嘛,小气鬼!

某老婆:你还没死呢,没事再画一幅不就行了吗?

唐伯虎:可是这个……

某老婆:闲话少说,我们来划拳吧!姐妹好,三星照呀,四季财!喝!

某老婆:你干吗呀?

唐伯虎:我的诗集呀!

某老婆:你看这张烂桌子老歪一边,垫了一本还不平,你去拿两本来,啊?

唐伯虎:哎!我的百鸟朝凤图,何故连鸟头都不见了?

某老婆:你怎么那么罗嗦啊?!人家的幺鸡不见了,借你的小鸟用一下都不行啊?

唐伯虎:啊~~~你你……

(唐伯虎的老娘朱茜上吊)

唐伯虎:老娘,你干什么?

某老婆:哎呀,婆婆上吊啦!你们还不快去看看她,哎!等一下,先开牌,双天至尊!通杀!还真邪,快付钱呀!

唐伯虎:老娘,我靠!你秀逗啦?

朱茜:老娘没用!给你娶了八个老婆来服侍你,你还是不满足,整天愁眉苦脸的,我看我还是死了算了吧!

唐伯虎:老娘,你说这些干什么呢?我从来没有怨过你半句呀。

朱茜:伯虎啊,你现在是年少有为,事业有成,家财万贯,这妻妾成群啊,你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不是吗?

唐伯虎:我没说过我不快乐!

朱茜:为什么你整天拉长个脸?是不是嫌媳妇们配不上你呀?

唐伯虎:哎,老娘你了啊,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我跟这几位娘子虽有夫妻之名,可惜同床异梦呀!

众老婆:那你是嫌弃我们了?我不如死了算了!

(众老婆一起上吊)

唐伯虎:哇!八个一起上吊?!何其壮观啊!

朱茜:快救人呀!媳妇,我的媳妇……你没事吧?!伯虎啊,你真的要搞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你才满意呀?

唐伯虎:我又没说……

众老婆:你放手……让我去死……

唐伯虎:不要闹啦!

朱茜:伯虎,你倒是说话呀!

唐伯虎:不要吵啦!我错了!几位娘子温柔贤淑,持家有道,知书达理,是我不懂得欣赏,我对不起大家,请大家原谅我!

众老婆:你明白就好啦!

某老婆:相公,你笑一笑啊!

某老婆: 笑一笑嘛。

某老婆:笑的太勉强了!我要开心点的!

某老婆:呀,怎么那么难看?笑个好看点的。

某老婆:是啊,笑好看一点的嘛。

唐伯虎:啊哈哈,啊哈哈~~~~~~~~~~~~~~~~~~~~

众老婆:来,我们划拳吧。

朱茜:伯虎,你看看她们多爱你呀!以后你就别再辜负几位媳妇对你的一片苦心啦。

仆人:夫人,宁王派人来要见少爷。

唐伯虎、朱茜:宁王?

朱茜:宁王现在正在图谋造反,他派人来,难道想招揽你?

唐伯虎:哎,管他呢,你去帮我打发他走就算了。

仆人:请 !

仆人:夫人,他们---

使者:哎,唐伯虎呢?我们王爷要请他回去当参谋,快点叫他出来!

朱茜:真是对不起了各位,小儿身染重病,不能见客,宁王的好意心领了,各位请回吧。

使者:哈哈哈哈,怎么会这么巧啊?我们王爷要请的人统统都生病了。不过王爷早就料到有此一招啊,叫我连御医也带来了,我们去给他看病吧 。

朱茜:嗯?!这……

使者:唐伯虎!(使者等人闯进屋,发现唐伯虎在大吃鸡翅膀,问对朱茜)哎,你不是说他病的很厉害?!

朱茜:他……他是病的很厉害呀!

使者:要是病的厉害,怎么还会有胃口吃鸡翅膀呢?

朱茜:啊,你怎么回事?

唐伯虎:哎……很简单,因为--- (唱)红烧翅膀,我喜欢吃 ---

使者:(唱)但是你老娘说你快升天---

朱茜:(合唱)越快升天就越应该要拼命吃,如果现在不吃,以后没机会再吃!

使者:(唱)你真的快升天?!

唐伯虎:(唱)我真的快升天---

(三人合唱)如果现在不吃以后没机会再吃!

使者:快死的人还有唐解元这么好的气色真是少见,御医,给唐解元把把脉,看看到底有多严重 ?

御医:是,唐解元的脉象四平八稳,很正常呀!没有问题啊!

(唐伯虎用气功改变脉象,御医大惊)

使者:他怎么啦?

唐伯虎:我还有救吗?

御医:试试看 。

使者:到底怎么啦。

御医:我从来没听过……这么乱的脉象!

使者:你听到什么?

御医:将军令!

使者:什么?!

御医:我看你呀赶快准备后事吧!唐解元,我先告辞了!

使者:为了个半死人浪费那么多的时间!我们走!

朱茜:御医,快救救我的---

朱茜:畜生,跪下,你记不记得你曾经再你死鬼老爹灵前发过誓,说不会泄露你会武功这个秘密,今天你为什么要破戒?

唐伯虎:我记得,不过刚才情势危急,况且我只是用内力改变了自己的脉象罢了。

朱茜: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一但让唐家的仇人发现你是霸王枪的传人,你马上救会有杀身之祸的!

唐伯虎:老娘,我们唐家的仇人究竟是谁?为什么你一直都不告诉我?

朱茜:唉,我以前不告诉你,是因为你年轻气盛,怕你去惹麻烦,现在你已经长大,我就告诉你好了,我们唐家,有两大仇人!

(回放)

朱茜:其中一个是夺命书生。当年他们二人为了争夺兵器谱上的排名,就决定比武,我惟恐夺命书生使出诡计来暗算你爹,所以一直在旁监视着他………

(唐天豪与夺命书生大战)

朱茜:我来暗算你这个短命的夺命书生,天豪哥,你赢定了,放心吧 !

唐天豪:高过你!

朱茜:你去死吧你! (用诡计,误伤唐天豪)

唐天豪:什么东西呀?啊呀,朱茜?!

朱茜:小心啦!

朱茜:我看你死不死?! (用诡计,又误伤唐天豪)

唐天豪:朱茜,你---

朱茜:小心!又来啦!

朱茜:不行了,只有用我的绝招了!去死吧!

(撒出许多小珠,却再次误中唐天豪的脸)

唐天豪:朱茜,你跑到这里搅什么局啊?

朱茜:我……小心啊!小心啊!

唐天豪:不许走!你先说清楚在搞什么鬼!

朱茜:我是爱你,我才帮着你的呀!

唐天豪:帮我什么呀?撇这些没有用的红豆?

朱茜:这些不是红豆!这是我新发明的暗器霹雳雷珠!

唐天豪:霹什么雳什么雷什么呀?

朱茜:你不要小看它,它爆炸起来威力无穷!

唐天豪:威什么东东力什么……?会爆?

(雷珠爆炸,唐天豪脸被炸肿)

唐天豪:朱茜,你是不是非要玩死我你才甘心啊?

唐伯虎:啊!书生夺命剑?!

朱茜:就在这最危急的关头,你爹他忽然使出世间上最恐怖最吓人的独门暗器,终于扭转了整个的局面---

(又回到回放)

唐天豪:放暗器!(把朱茜扔了出去)

唐天豪:霸王回马枪!(枪头被夺命书生折断)啊,没枪头?!

(夺命书生一剑刺中天豪)

唐天豪:怎么会这样?

唐伯虎:难怪爹最后郁郁而终。

朱茜:你爹没有想到夺命书生连纯钢制造的枪头都折得断,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就特别制造了这个坚硬无比的寒铁枪头,以防夺命书生赶尽杀绝。

唐伯虎:你不是说我们有两大仇家,另一个又是谁?

朱茜:另外一个就是当年跟我抢你爹的情敌呀,不过她已经嫁人啦,我看是没什么机会会碰到她的啦。

唐伯虎:老娘,我想离开家几天避避风头,免得宁王他又派人来找我的麻烦。

朱茜:那你要记着带着这只铁枪头以防万一,要记着了啦啊!由于当年你爹他打输了,所以当今兵器谱上,书生夺命剑是排行第二,我们霸王枪排行第三,小李飞刀呢算是第四啦。

某老婆:(路过)把脚缩进去!

唐伯虎:那排名第一的是谁呢?

朱茜:就是小李飞刀他娘,可惜她已经过世了!

唐伯虎:哦,原来是小李他妈的飞刀,真可惜!

某老婆:哎呀你们别聊了,来划拳嘛。(跟伯虎划拳)姐妹好呀!一定中,五魁手!喝!哎呀,你真没用啊, 走开,我来跟婆婆划。(两人猜拳)三星照,六六六啊,五魁手……婆婆你输了,喝!

朱茜:好,喝。

某老婆:买大小呀!下下下!下好离手啦!要开啦,开……

唐伯虎:(无奈)我是心又悲,我心又痛,八个老婆如豺狼饿虎,人家当我享尽齐人福,其实空虚寂寞,谁人知,谁人知(闽南语,音“下狼灾”)!

(江南四大才子结伴出游)

一女子:你们看,你们看,江南四大才子在那边哎。

(众女子兴奋观看)

(四大才子摆pose,众女子倾倒逃散)

(一女子被四人拦住,被迫跳河)

唐伯虎:想跑?你飞不出我的五指山的。(欲跳下河被拦住)

祝枝山:伯虎兄,有人在看。

路人:莫名其名,这四个家伙神经病!

祝枝山:今天我们江南四大才子到这里游山玩水,难怪那些女子要疯狂了。

乙:说得是,

文征明:各位各位,既然大家今天兴致这么好,不如来吟首诗如何?

祝枝山:哎,征明兄提议的好啊。文斌兄你先来。

文斌:来呀!山下一群鹅。

文征明:嘘声赶落河。

祝枝山:落河捉鹅一肚饿。

唐伯虎:吃完回家玩老婆。

三人:哎呀,对得妙呀,真是绝句!

唐伯虎:啊哈哈~~~~~~~~~~~~~~~~~~~~~~~~~~~~~~~~`

三人:真的那么好笑?!

文征明:为什么唐兄每次出游,都那么豪情奔放呢?

文斌:乐而忘形,实在令人(三人)羡慕羡慕啊。

祝枝山:不过老实说,在江南论文章,唐兄他才高八斗,论丹青,妙笔生花,真是不折不扣的才子啊。

文斌:不错,最令人羡慕的就是他在音律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那倒是,古今中外各种乐器我样样都玩得都出神入化。最近我还在研究一种西洋打击乐器,很带劲儿哦。有机会可以研究一下,大家。

文斌:对,研究一下!

文征明:我觉得唐兄最令人羡慕之处,莫过于他的艳福啊。人人都知道,唐兄家中有八位夫人,各个都貌美如花,国色天香。做人能象唐兄这样,夫复何求啊?

唐伯虎:啊哈哈~~~~~~~~~~~~~~~

祝枝山:有马子可以上啊。

祝枝山:哎,唐兄,你看桥头上有个婀娜多姿的女子,孤孤单单的。这样好了,你就当场示范一下你的泡妞大法,让我们兄弟几个好好地学一学。

唐伯虎:这个嘛……

文斌:事关大家的福利,你没问题吧?!

唐伯虎: 义不容辞。

祝枝山:去呀。

唐伯虎: 小姐。

女子:公子何事?(一回头,竟是如花!±#$%×*)

三人:上!上!

唐伯虎: 没什么,我想借小姐的肩膀搭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

如花:这怎么行呢,我可是黄花大闺女啊。

唐伯虎:我知道,我只不过是想整整我的朋友而己。其实在下正是唐伯虎。

如花: 什么糖做的老虎,我不认识你。你再不走,我可要叫了。

唐伯虎:这样好了,我给你一两银子意思意思。

如花:一两银子?你当我什么,最起码十两!

唐伯虎:哇!你这德性还要十两?!干脆去抢了!

如花:不错,我就是抢!把钱拿出来!

(两人乱打)

唐伯虎:你……你……

如花:去死!

唐伯虎:打你!

如花:捅你!

(最后如花被唐伯虎打落河中)

三人:哎?搞什么鬼啊? (赶到桥上)怎么搞的?怎么啦?

文征明:你出手也太重了吧?!

他想抢钱,这个死人妖!

三人:啊?!人妖?

祝枝山:我喜欢!拿着。 (祝枝山将折扇递给文斌,跳入河中)

文征明:真可惜!让他抢先一步!

(华夫人带众人去拜神,气势宏伟)

春香:你看,好多人啊。

夏香:是的,好热闹啊。

华夫人:春香,夏香,你两吵什么,不许没规矩。

(路人均争先恐后的围观)

四大才子:哎,都在看什么,借过借过!

某人:今天华太夫人带着她的婢女四香来进香啦。

文斌:听说各个都是神仙下凡,尤其是秋香更是不得了啊。

唐伯虎: 哪一个?到底是哪一个?

文斌、文征明:那个,那个!秋香~~~~~~~~~

(秋香回首一笑)

唐伯虎:这个很普通,没什么嘛!

文斌:先别急嘛,伯虎兄,你要知道美女这种东西,跟鲜花一样,需要有绿叶来衬托才会显出她的娇媚,你再看看嘛。

文斌、文征明:美女~~~~~~~~~~~~~

(旁人皆成丑女衬托)

唐伯虎:再这么一看,她真是美若天仙?我们立刻到庙里去,展开行动!

(四大才子装扮成乞丐)

三人:看你啦!

唐伯虎:follow me!等下一有机会就一起上去大肆搜掠一番。

祝枝山:一句话!

华夫人:施舍点给乞丐吃。

(四香施舍乞丐)

唐伯虎:(抱住秋香的腿)救命啊!我肚子好饿!

秋香: 你饿了?这给你吃吧。(递馒头给唐伯虎)怎么啦?一个不够啊?再给你一个。

(秋香充满爱心。秋香回首对唐伯虎二笑)

唐伯虎:(心语)原来当今世上最美丽的笑容,就是充满了爱心的笑容,天啊!我终天找到了我的理想,她就是秋~~~香!

华夫人:秋香,我要进去跟这里的主持正一法师聊聊,你去帮我求支平安签来。

秋香:是,夫人。

(秋香跪在地上求签,唐伯虎练练嗓子也凑过去)

唐伯虎:小姐,拜神啊?

(秋香点头)

唐伯虎:好耶,拜多了神,神自然会保佑你啦。

(签掉在地上)

唐伯虎:我来。

(故意不给秋香,被一僧人一脚~~~~~~踢到外面马路上,僧人拿出一匾,上书“室内严禁喧哗”)

(再进寺内,秋香己走,唐伯虎做船去追)

唐伯虎:哎,兄弟啊,给我追一下华府的官船。

船夫:好!公子,小心小心啊!

船夫:公子,你还真识货,这么多船,你偏偏挑中了我这条船,我可是出了名的快啊。

唐伯虎:是吗?

船夫:当然了。

唐伯虎:哎~~~你的船在下沉哎!

船夫:我不是说了,沉也沉得快嘛。

唐伯虎:你别闹了,我赶时间呀,大哥!

船夫:看你的样子,我就知道你在追秋香。

唐伯虎:你怎么知道?

船夫:象你们这种富家公子我见多了。不过光只是在华府门前转来转去,那就“麻绳提豆腐--别提了”。

唐伯虎:你有什么高招?

船夫:要想办法混进华府才行啊。

唐伯虎: 那你就教我两招嘛,拜托。

船夫:招是有的,看你上不上路呀。

唐伯虎: 一切都听大哥的话。

船夫:洗耳恭听啦~~~~~~~`

(两人和船沉入水中)

(华府西门前,唐伯虎和船夫推着木车)

唐伯虎:哎~~~戏要上演了,等一下打死你都不能动哦。

船夫:你说卖的所有钱都给我,不许赖皮哦。

唐伯虎:以你的智慧,唬得了你吗?

船夫:那倒也是。

(船夫躺在车上装死)

街坊邻居们,快来啊,刚出炉的孝子大怕卖,不卖也来看一看啊!

(秋香和华府婢女石榴姐出门)

石榴姐:这位小哥,一大清早就来这里卖身葬父,太不吉利了吧?

唐伯虎:我也不想啊。

秋香: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吧?你看起来好面善。

唐伯虎:所谓相逢曾相识,求求两位姐姐可怜可怜我吧!

石榴姐:真是好惨啊!我们正好缺个下人,我看就--

(这时又来一个,推着木车,车上六个死人,这人还口吐鲜血,极其悲惨!)

惨人:我好惨啊,卖身葬全家!

唐伯虎:不会吧?!

惨人: 两位姑娘,可怜可怜我吧,我一家六口一晚上全死光了。我身染十级肺痨,半卖半送,你就买了我吧。

秋香:哎呀, 石榴,你看他可怜多了,我们就把他买回华府,好不好?

石榴姐:(哭)那就买他吧。

唐伯虎:姐姐,我先来的哎。

秋香:这不是先后到的问题嘛。

石榴姐:对呀,人家家里死了六个,你家才死一个。我也很想帮你,可是我真的很为难啊。

唐伯虎:可是我也很惨啊?

石榴姐:你有什么比他更惨的,快说出来啊。

唐伯虎:我……我……这……这……,你看我这几天没有剪指甲了,里面全是黑泥,难道这还不够惨吗?

(惨人的小狗突然死去)

惨人:(痛哭)旺财……旺财……旺财你不能死啊,旺财,你跟了我这么多年,对我有情有义,肝胆相照,但是到了现在我连一顿饱饭都没让你吃过,我对不起你啊,旺财!

(唐伯虎看见一只蟑螂,喊“小心啊!”,石榴姐一退,将蟑螂踩死了。)

唐伯虎:(悲痛欲绝)小强!小强你怎么了小强?小强,你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亲生骨肉一样教你养你,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

石榴姐:秋香姐,他们两个都这么惨,怎么办?

秋香:看看再说。

石榴姐:噢。

惨人:妈的!(走到唐伯虎跟前,两人对峙)大哥,你别闹了。你看看你那么干净,进去化个妆再来吧。你看看我,烂命一条,满手烂疮,你怎么惨得过我啊?

唐伯虎:你不要跟我比啊,我最受不了人家跟我比了!

惨人:跟你比又怎么样?

唐伯虎:你这不是在逼我吗?

惨人:你能比我惨吗?

(唐伯虎拾起一根棍,将自己的胳膊打断)

唐伯虎:你说你满手烂疮,我现在整条手都断了,谁比谁惨呀!

惨人:你玩得太绝了吧?!

唐伯虎:你老子我今天跟你卯上了!

惨人:老子陪你玩到底!妈的,来呀!(拿棍子砸破自己的头,血流如注)想跟我玩?我连命都不要了,看你怎么跟我比!谁-敢-比-我-惨-啊?!(倒地身亡)

唐伯虎:好小子,算你惨,我们后会有期了!

石榴姐: 那个人死了,只有买你了!

唐伯虎:是吗?

石榴姐:是呀!

唐伯虎:那你再加五两。

石榴姐:你这是坐地起价!

唐伯虎:不是,我是想把这位老兄埋了。

石榴姐: 真是个好人,就买他吧。(拿出银子)

秋香:哎,石榴,你说买就买呀!我们得先进去问问夫人才能决定呀。你明天再来吧。

石榴姐:我去问。

唐伯虎:秋香姐,辛苦你了!

(秋香进门时回首对唐伯虎三笑)

唐伯虎:现在就开始我了。老娘!我得手了~~~~~~~~~~~~~~

(第二天,华府内)

管家:念在你一片孝心,就买你到华府来当下人,为期六年,有没有问题?

唐伯虎:没问题!

管家:那就把契约签了吧。

唐伯虎:我签!(唐伯虎自己立下了卖身契约)

(唐伯虎身穿下人服装,兴奋的去华府院内开工)

(“武状元到!”“还不趴下!”一下人将唐伯虎按下蹲在地上,双手放在脑后)

武状元:小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华府的低等下人,9527就是你的终身代号。开始做事!

众下人:(列队跑步,唱行军歌)死做活做像条狗,被人骂不能汪汪叫,像条狗,真好笑,被人骂不能汪汪叫,像条狗,真好笑。

(四香路过窃笑这些下人,唐伯虎盯着秋香看,无意撞到了武状元,被罚做俯卧撑)

(唐伯虎烤鸡时,偷画秋香画像)

武状元:烤香一点,左腿全部留给我!

(开饭唐伯虎没抢到饭。扫狗屎被弄一手狗屎。)

(四香在放风筝。)

唐伯虎:(想)机会来了。(用瓦片将风筝线打断,风筝落在屋顶)

四香:纸燕断了,怎么办?怎么回事嘛。

唐伯虎:几位姐姐,发生什么事了?

夏香:9527,快帮我们把纸燕拿下来!

唐伯虎:可是我身为一个低等下人,是不方便进来的。

夏香:谁当你是低等下人了?我只当你是狗而已。

唐伯虎:啊?!

冬香:哎呀,叫你去你就去嘛。

冬香:就在上面。

唐伯虎:啊?秋香姐,幸会幸会。上次的事情我还没找机会谢谢你呢。还好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只纸燕就包在我身上吧。

春香:少废话!快去捡吧!

唐伯虎:马上马上。(爬上屋顶,拿到纸燕)

四香:9527,小心点!

唐伯虎:谢谢关心,秋香姐……(脚下一滑,掉在地上)

秋香:(扶起唐伯虎,关心)9527,你没事吧?怎么样?

唐伯虎:我没事,只是断了条手。

秋香:哎呦,怎么那么不小心呢?

唐伯虎:只要能帮你捡回纸燕,我不怕千刀万剐,情愿勇闯地狱,区区一条手臂,又何足挂齿?

秋香:是我错怪你你了,对不起。

唐伯虎:我不许你这么说,孰能无过呢?

(两人含情相忘,欲亲吻)

秋香:不行不行!

唐伯虎:那算了。

秋香:哎,你别走。

(两人拥抱亲吻)

三香:(鼓掌)有情人终成誊属!

(屋顶上唐伯虎hiahia大笑,笑得满头大汗,原来刚才那一幕是唐伯虎的噫想)

冬香:他在上面笑什么?

秋香:哼!我看他能搞什么鬼!

春香:9527,你干什么?你快点下来呀!

唐伯虎:(假装脚下一滑,向地下落去)(暗想)秋香,我来了!

(刚要落地,却被武状元接住,抱在怀中)

武状元:小子!我听说你偷偷在画她的画像,是不是?

唐伯虎:小弟生平画画无数,不只你说的是哪一幅?

武状元:(从唐伯虎衣内拿出唐偷画的秋香画像)大家看,他画的是什么?

武状元:你居然把我风华绝代,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的石榴姐,画成这付德性!

唐伯虎:对不起,我没天份,麻烦你还给我。

武状元:哼!没天份就不要画!(撕画)乱画着什么劲呢!我不得不让你开开眼界,学着点!(掏出自己画的画)这才叫作画!

唐伯虎:咦~~~~~?!嗯!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小弟甘拜下风!(吐)

武状元:哎~~~,大家鉴赏一下啊。

(众下人鼓掌,吐)

武状元:你现在知道什么叫画了啊。你不但会偷懒,还抢我的女人!(命令众下人)扁他!

(唐伯虎被一顿痛扁)

秋香:哎,不要打了。再不住手我就去告诉华夫人。

武状元:哎,住手!我给秋香姐面子,我们走!(众人离去)

秋香:哎,死了没有啊?

唐伯虎: 没有,我一天没把纸燕亲手交给秋香姐,就绝不能够死。秋香姐--(纸燕己折断)

秋香:哼!我们走。

夏香:没这么容易,害我们不能玩纸燕,扁他!

(又挨一顿痛扁)

唐伯虎:还好我拼命的护住了脸,我英俊的相貌才得以保存,今晚要找个机会向她来表白,看你个秋香对我动情不动情!

(一转身,右眼挨了一拳)

唐伯虎:哎呀~~~打我的是谁啊?

石榴姐:是我风华绝代,万人惊艳的石榴姐。

唐伯虎:是你?我跟你无冤无仇……

石榴姐:我打!(唐伯虎又中一拳,鼻血流下)

唐伯虎:为什么?

石榴姐:为什么?!因为你该打!你偷画暗恋的我的事情,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我哪还有脸见人啊我?我还是死了算了!

唐伯虎:这我没意见。

石榴姐:你当然说好了,你想跟我一起死吗,做一对同命鸳鸯?我呸!我还没答应接受你的爱呢。

唐伯虎:石榴姐你误会了,其实我对你就像对我自己老娘一样的尊重。

石榴姐: 老娘?!你居然爱上自己的娘?!天啊,这么大逆不道,丧尽天良的事情,实在是太刺激了!来呀,我从来没有试过,我有点紧张,来呀!快点来呀!

唐伯虎:哎呀!石榴姐你疯了你?!

石榴姐: (仰面躺在地上)不要再说了,快做吧!不要因为我是娇花而怜惜我,用力呀!

淫贼之一:(一脚踩在石榴姐脸上)一来就看到这么恶心的,真是倒霉!

唐伯虎:踩得好!

(墙上又跳下三人,将唐伯虎抓住)

淫贼之一:听说这里春,夏,秋,冬四香各各貌美如花,尤其是那个秋香简直是要人老命。

老大,那这个怎么办?杀了他啊?

东淫:哎~~,这对狗男女也算是同道中人,打昏算了。

唐伯虎:哎~~,四位莫非就是名震江南的四大淫侠?!

四淫贼:(pose)我们就是东淫西贱南荡北色!

唐伯虎:哇呀呀呀呀~~~~~~~~,好!实不相瞒,小弟我就是人称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支李花压海棠的小周伯通!

淫贼之一:没听说过!

东淫:哎~~~这位小兄弟连这种货色都肯上,小淫贼的称谓是当之无愧啊?

唐伯虎: 小case,再烂的我都玩过!

东淫:哇?!那我们该尊称一声大哥罗?!

唐伯虎:不敢当,不敢当!刚才我听几位大哥说,想进去玩一玩秋香?

东淫:就是啊。

唐伯虎:那就由小弟来带路吧。

东淫:啊~~~~,你还想来第二个?!那你就排第一罗!

唐伯虎:多谢多谢!

东淫:(四人从石榴姐身上踩过)鞋底擦干净,别留下脚印啊!

(唐伯虎带四人绕来绕去,将四人甩开)

四淫贼:怎么绕来绕去那个小不见了?快把他找回来带路啊!

唐伯虎:(找到秋香的房间)找到了。(进入房间)

秋香:9527,你进来做什么?

唐伯虎:嘘~~~,

唐伯虎:不得了了,秋香姐,外面有几个淫贼想来非礼你!

秋香:(不以为然)噢,我真得好怕啊,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唐伯虎:我已经暂时把他们引开了,华府这么大, 想要找到这里没这么容易!我看--

秋香:你为什么流鼻血了?

唐伯虎:就是被那几个淫贼打伤的。这些算不了什么!为了救秋香姐,我死又何妨?你现在快点跟我去一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再说。为防万一,我先出去看看先!

(秋香伸脚将唐伯虎绊倒,有流很多鼻血)

唐伯虎:不要紧,不要紧,我没事。

秋香:站住!你自己不就是个大淫贼吗?

唐伯虎: 严格的说我也是贼,不过不是淫贼,你可以把我当作一个偷心的贼!

秋香:我不管你是什么贼,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甩花样,那只会使我更讨厌你!

唐伯虎: 秋香姐,当你发现你冤枉我的时候,一定会感到很伤心,很后悔,这又何苦呢?还是快跟我走吧!

秋香:少来了!如果家里面真的有贼, 你为什么不去告诉夫人,跑到我房间来干什么?!你不要自侍读过两年书,就到处轻薄无知女子。我告诉你,男人穷并不要紧,但是要有骨气,有才学,不然就是读一辈子书,也不过是个废物!

唐伯虎:说得好!身为一个男子汉的我,听完你这番话,真应该痛扁你一顿,但是我不会这么做,也许你说得对,我真的是个废物……

秋香:你连一个废物都不如,你应该叫狗贼!

唐伯虎: 好一句狗贼,看来你真的很讨厌我,既然这样,秋香姐为何对我三笑留情?

秋香:(嗤笑)有吗?!我对你笑过吗?!

唐伯虎:你看,又来了!

秋香:我要是真的对你笑,也笑你是个!

唐伯虎:原来落花有意随流水,而流水无心恋落花。对不起,是我自作多情?但是外面真的很危险,你千万要小心!

(转身撞在门柱上)

秋香: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无聊的废物!难道只有唐伯虎才称得上是男子汉?!只有真正的男人才写得出这么迷人的诗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唐伯虎:(才子模样,站到桌上)“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秋香与才子模样的唐伯虎含情相忘)

唐伯虎:果然是好诗!

(秋香一眨眼,发现还是糟鱼华安) 秋香:你站那么高干什么?唐伯虎的诗从你嘴里念出来,简直是一种污辱!你没有资格念他的诗,马上滚出去!(开门)

唐伯虎:(一把抓住秋香的手)小心!外面很危险!

唐伯虎:(搂着秋香的腰)秋香,现在我终于明白你的心意了?

秋香:(挣脱)放肆,你实在太过分了,你再不出去,我就不客气了!(拿出一根棍)别逼我用绝招!

唐伯虎:(笑)秋香,你太冲动了,不过也难怪,你年纪还小,但是我喜欢--

秋香:十字追魂棍!(举棍欲打)

唐伯虎:事到如今,我不能再隐瞒了,你听清楚,其实我就是唐--伯--虎!(棍到跟前陡然停住)

秋香:唐伯虎?!

唐伯虎:(pose)怎么样?!

秋香:你是唐伯虎我就是观世音来要你的命!

(秋香变出一根更粗的棍了将唐伯虎打出门外,门外四大淫贼刚赶到,唐伯虎摔倒压在东淫身上)

东淫:谁那么用力上我啊。谁说他是小,简直是个大色狼啊!拉开他!可恶的家伙!

淫贼之一:你怎么样,大哥?

秋香:大哥?!抓贼呀!抓贼呀!抓贼呀!

(唐伯虎口吐白沫,己被打晕。四淫贼将秋香劫走。秋香在房内读的书《唐寅诗集》掉在地上。)

武状元:(拦住四贼)不许动!举手投降!

一淫贼:当我啊!

(四人与武状元大战)

(华夫人出现,将四贼擒住)

华夫人:武状元,这些淫贼是怎么进来的?

武状元:夫人……这……

秋香:禀告夫人,我看到9527跟他们在一起。

唐伯虎:啊?!

华夫人: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把他们一干人等,从官办理!

唐伯虎:夫人,冤枉啊,夫人!

一下人:夫人,我在地上捡到一本书。

(原来正是秋香丢的《唐寅诗集》)

华夫人:混账!这本《唐寅诗集》是谁的?我说过很多次,华府之内绝不允许出现唐伯虎的东西!这本书究竟是谁的,自己快点承认了!秋香,到底是谁的?

秋香:(色变)夫人……

唐伯虎: 夫人,小的知道是谁的。

华夫人:说!

唐伯虎:是小弟弟的,要惩罚就请你连小弟弟一起惩罚。

华夫人:武状元!

武状元:是!夫人!(伸手向唐伯虎)把你的小弟弟交出来!

唐伯虎:夫人,小弟弟指得就是……小人我。

华夫人:既然你承认了,好,拖他出去剁成肉浆,喂狗!

唐伯虎:夫人,不要啊!我是想引开那些贼,来救秋香的。

秋香:夫人--

华夫人:我不管你跟那些寅贼有没有关系,身藏《唐寅诗集》就是死罪,拖出去!

唐伯虎: 夫人,请--听我解释啊。

华夫人: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

唐伯虎:(筷子敲碗伴奏)禀夫人,小人本住在苏州的城边, 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谁知那唐伯虎,他蛮横不留情, 勾结官俯目无天,占我大屋夺我田。我爷爷跟他来翻脸,惨被他一棍来打扁, 我奶奶骂他欺骗善民,反被他捉进了唐府, 了一百遍,一百遍,最后她悬梁自尽遗恨人间。 他还将我父子,逐出了家园,流落到江边。我为求养老爹,只有独自行乞在庙前。谁知那唐伯虎,他实在太阴险 知道此情形,竟派人来暗算,把我父子狂殴在市前,小人身壮健,残命得留存,可怜老父他魂归天!此恨更难填。为求葬老爹,唯有卖身为奴自作贱, 一面勤赚钱,一面读书篇, 发誓把功名显,手刃仇人意志坚! 从此唐寅诗集伴身边,我铭记此仇不共戴天!!!

(唐伯虎用蜡烛作鼓棒,木凳作鼓,来了一段刺激的打击乐,众人皆陶醉)

============================================

华夫人:(内心独白)实在是太刺激了,我真忍不住要赞美他呀!不行,我不能够表露出来。但是这种感觉真让人像腾云驾雾一样啊,他那番感人肺俯的自白,居然能够用俏皮轻快的数板来表达,再加上节奏强劲的敲击乐器来结尾,真是听得我高潮一波接一波呀!

某香:(心)是呀,他那种汹涌澎湃的撞击力,就好像雄鳟鱼体内的一样,成千上万,盈盈不绝啊!

某香:(心)不错,我就是那条雌鳟鱼,我现在充满力量了!

三香:(心)谢谢你,9527!

武状元:惨!惨!惨!吃完饭要拉,拉完还要撒,撒完又想吃,人生就是吃拉撒!惨!!!----

(华夫人及三香一惊,从幻想回到现实)

华人人:原来你跟唐伯虎也有不共戴天之仇呀?

唐伯虎:是的夫人。

秋香:这个奴才虽然贪生怕生,倒也非一无是处,我见他出口成章,好像还念过几年书。现在书房正缺一个伴读书僮,何不让他带罪立功,陪伴公子读书不是更好?

华夫人:既然秋香帮你求情,就免你一死。从今天开始,我就赐你个名字,叫华--胜!

唐伯虎:啊?!夫人,这个名字恐怕承受不起啊我。

华夫人:这样啊?那叫华安好了。

唐伯虎:谢夫人!

(公子书房)

华武:你是不是非得跟我争秋香不可?!

华文:我是哥哥,她当然是我的!

华武:泡妞还有分大小的吗?!

华文:你是要跟我比划比划?!

华武:谁怕谁呀。

华文:我插死你!(将一个毛笔插入华武鼻孔内)

华武:你弟弟?!我哥哥!

华文:你敢哥哥?! 我跟你拼你!

(两人打)

华文:为了秋香,我不要这个弟弟了!

(唐伯虎推门进来,将两位公子挤在门后)

唐伯虎:顺利过关成为书童,一切都尽在我掌握中,越来越接近秋香姐,今天的心情是大不同啊,大不同!哎?两位公子呢?!

华文、武:你这个是谁呀?

唐伯虎:我是负责陪两位读书的书--僮啊。

华武:噢!就是昨天晚上拍桌子打椅子害我们睡不着的那个混蛋?!

唐伯虎:正是!哎~~~~~两位公子骨胳特异,能够服侍两位真是万幸!

华文:嗯~~~你说话还蛮中听的,以后把你当个人看好了。

华武:去斟茶!

唐伯虎:对不起,小弟有三不做。

华武:什么三不做啊?

唐伯虎:我一不斟茶递水,二不洗衣扫地,三不铺床叠被!

华武:(对华文说)那不是跟我们一样?!

华文:那你会做什么?

唐伯虎:我会--,哎嗨嗨~~~~会吹口琴,玩玉箫,泡泡妞,看小书,占卜星相观人眉宇,风流倜傥,窃玉偷香!

华武:是不是真的?

华文:露两手来看看?

唐伯虎:在这里……恐怕不方便示范吧。

华文:想唬弄我们没那么容易!

华武:那就看看我们两个的!

唐伯虎:这……

华文:切!说不出来吧?!

唐伯虎: (拍桌而起)如果我没有看错,两位应该是--低能儿!

华文:这你也看得出来?!

华武: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华文、武:请允许我们叫你一声大哥哥!

唐伯虎: 嘿~~~叫什么不要紧,以后替我斟茶倒水,洗衣叠被就行了。

(先生推门进入)

先生:嗯?华文,华武,你们两个跪在地上所为何事啊?

华文华武:我们在拜大哥!

先生:你区区一个书僮何德何能能成为大哥呢?

唐伯虎:在下无德无能,只是开个玩笑,望老师见谅!

华文华武:不行啊,华安,我们跟定你了!

先生:年轻人,你跟我抢饭碗,你哪个道上的?

唐伯虎:还没请教---

先生:教上教。

唐伯虎:先请而后教。

先生:教后而先请。

唐伯虎:先请而先教。

先生:后教而先请。

唐伯虎:再说我就要教了?

先生:哎!不许教!本夫子原藉三水,现为华府首籍西宝,手执白纸扇!你哪个单位的?

唐伯虎:我原籍苏州,现任华府伴读小书童,门前一对双花大红棍!

先生:我呸!你大过我? (老先生脱去上衣,露出纹身)

众人:啊?

先生: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先生从腰间抽出一把砍刀,跃到门后)

华太师:阿文,阿武!(华老爷推门而入,正好将教书先生杀死)先生,你怎么啦?(问华文、武)哎哎,先生是怎么啦?

华武:爹,你刚刚不小心把老师给杀了!

华文:恭喜爹你杀人了。

唐伯虎:非也,非也!我刚才看到先生在玩“乩童起乩”,自以为刀枪不入,谁知道没起到乩,挂啦!是不是这样啊,太师?

华太师:哎!对,事实就是这样嘛。来人啊,把先生给抬出去!哎,你是谁呀?

华文:他叫华安,陪我们读书的。

华武:是呀是呀。

华太师:华安,说得好,立了大功了。

唐伯虎:小case。

华太师:我决定升你为高级伴读书僮!以后啊负责教我两个儿子读书,知道吗?

唐伯虎:谢太师!

(华安升职。华这和四香关系融恰)

(华安作诗给三香:一个华安两只眼,三个姑娘六个奶)

(三人跑开,碰见秋香)

秋香:怎么了?

三香:华安他欺负人了!

唐伯虎:秋香姐。

秋香:华安,你又在捉弄人了?

唐伯虎:没有啊,我吟待给她们听啊。

秋香:念什么诗啊?唐伯虎的诗啊?

唐伯虎:当然不是了,我跟唐伯虎有不共戴天之仇。

秋香:你不用瞎掰了,你骗得了夫人骗不了我。哎,不过你那个故事编得蛮精彩的。

唐伯虎:秋香姐果然冰雪聪明,小弟佩服。

秋香:哎,那晚你为什么,冒充是唐伯虎呢?

唐伯虎:哎~~~~~(转身走开)你猜呀。 啊哈哈哈~~~~~~

秋香:(追上)哎,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一定认识唐伯虎吧?!

唐伯虎:当然认识。

秋香:那--可不可以介绍给我认识?

唐伯虎:就是我!

秋香:哎呀,你少开玩笑了,人家说真的。

唐伯虎:人称诗画双杰,风流不羁的唐伯虎谁不认识啊,不过他不认识我而已啊,哼哼哼~~~~~

秋香:我觉得你说得不对!风流不羁只是他的外表,我读过他的诗,从他的字里行间,我看得出……他是一个用情专一,真情真义的男子汉。(唐伯虎感动)哎,你怎么了?

唐伯虎:我感动得有点想哭。你的观察力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如果唐伯虎能够有你这位红颜知已,真是死而无憾!

秋香:你别逗我了!

唐伯虎:秋香姐!你觉得华安我的人品怎么样?

秋香:我觉得--你是个傻瓜!

唐伯虎:秋香姐!那你愿不愿意跟一个傻瓜,今晚三更时分,柳树前,一起研究诗词歌赋呢,你说?

秋香:(沉思片该)好啊!

唐伯虎:多谢!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三香:不得了了!

夏香:秋香姐, 唐伯虎被武状元捉回来了!

唐伯虎,秋香:啊?!

(华府客厅内)

祝枝山:救命啊!

武状元:住口!

祝枝山:干嘛住口啊!

武状元:夫人, 我在苏州市集看到这个人自称是唐伯虎,还拿着他的字画到处卖,我就抓回来给夫人看看。

华夫人:(看画)嗯?!果然是唐伯虎的手笔。

祝枝山:冤枉啊,我说过我不是唐伯虎嘛。

华夫人:如果你不是唐伯虎,那你为什么有他那么多画呢?

祝枝山:我趁唐伯虎不在家的时候,kian--kian来的。

华夫人:你口口声声说你不是唐伯虎,那么你是谁啊?

祝枝山:我乃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如假包换!

华夫人:你不肯承认?!好,冬香,带华安出来,让他当面认一下,他不共戴天的仇人唐伯虎。

冬香:是,夫人。

祝枝山:华安?!

(唐伯虎以扇遮面)

唐伯虎:夫人。

华夫人: 怎么啦?

唐伯虎:没什么,昨天话说太多,肌肉抽筋。

华夫人:你过去认一认,他是不是你的仇人唐伯虎。

唐伯虎:是。

(唐伯虎走到祝枝山面前,将扇拿开,脸上贴满了膏药)

祝枝山:原来是你啊?!

唐伯虎: kao!这样你还认得出来?

祝枝山:嗨!你化成灰我都认得,你就是唐……

唐伯虎: (打断祝)不错!我就是唐伯虎千方百计想逼害的死贱种。(凑过去悄悄对祝说)不想死就给我闭口。夫人,因为唐伯虎每次行凶蒙着面纱,所以小人也不敢肯定是不是他。

华夫人:这样啊,那就宁枉勿纵,把他杀了!

唐伯虎:等一等!我看,这个人就算不是唐伯虎也应该跟唐伯虎有莫大的关系,所以留他一条命应该会有用。

华夫人: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石榴,带他到柴房里好好看管着,任你处置!

石榴姐:谢谢夫人赏赐!

祝枝山:哎,你想干什么?

石榴姐:带他进去。

祝枝山:哎,不要乱来啊,我是啊。

(石榴姐心满意足从柴房出来。唐伯虎溜进柴房。)

祝枝山:哎,喂,你该不是想杀人灭口吧?!

石榴姐:不要吵,我现在偷偷地放你走,快闪。

祝枝山:千万别放我走,我吃得好,睡得好,刚刚又上了一个xx的怨妇,我舍不得走啊。

唐伯虎:你开什么玩笑啊?

祝枝山:是真的!何况我外面欠了一屁股的债,这里是我最好的避难之处。

唐伯虎:你--(外面脚步声)有人来了!(躲到柴堆内。进来的是秋香)

秋香:你没事吧?

祝枝山:什么事?秋香姐。

秋香:请问,你是唐伯虎吗?

祝枝山:姑娘为何有此一问?

秋香:实不相瞒,我很倾慕唐伯虎的才华和文采,我好想见见他本人,请问你到底是不是?

祝枝山:没错,我就是唐伯虎。

(唐伯虎一惊,发出声音)

秋香:啊?!那是什么声音?

祝枝山:畜生的声音,畜生不要吵!秋香姐,今天你我有缘相会,应该促膝长谈。(拉秋香的手,秋香害羞闪开)

秋香: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你愿意回答我吗?

祝枝山:当然愿意。可是为了表示你的诚意,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秋香:嗯。

祝枝山:首先呢,先闭上你的双眼,全身放松,慢慢把你的头靠在我的左肩膀上。

秋香:嗯?!

祝枝山:哎,不要紧张,你不相信我吗?尽量不要紧张,慢慢把头放过来……对!乖!

唐伯虎:忍无可忍……

石榴姐:我来了!唐哥哥!

秋香:有人来了!(也躲到柴堆中后)

(石榴姐奇装异服,大跳艳舞)

祝枝山:小姐,你是?

石榴姐:哎呦!吃干抹净了想不认帐了?啊?!

祝枝山:我唐伯虎乃一介斯文,你说什么啊?

石榴姐:少来了!你刚才的骚劲呢?

祝枝山:刚刚没有人当然要以骚了,现在有--(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

石榴姐:有什么啊?我们来玩个更刺激的,美女与野兽!

秋香:原来唐伯虎是这样的人,华安比他好多了!

唐伯虎:(突然出现)过奖了秋香姐。

秋香:啊?!你怎么在这儿啊?

唐伯虎:我?我来看看哪,你呢?

秋香:我也是。

唐伯虎:噢,一起看。

(祝枝山和石榴姐嗯啊声不绝)

唐伯虎:这个精彩!

秋香:是吗?

祝枝山:老虎不发威,你当病猫啊?

石榴姐:我还要!

(宁王带大批人马来到华府)

武状元:太师,宁王还大队人马进来了!

华夫人:老爷,这个宁王一向跟老爷政见不和,在朝中己是水火不容,今日冒然来访,而且带了那么多官兵,恐怕另有所谋,小心别让他借题发飙啊!

下人:宁王到!

下人: 王爷请!

宁王:哈哈~~~~~~~~~~~~华太师你好吗?

华太师:哈哈~~~~~~~皇爷特地光临寒舍,我真是受宠若惊。

宁王:太师言重了!本王素闻太师对丹表有所偏好,好不容易才找到唐伯虎的几张真迹专程来送给你。

华太师:王爷……

宁王:哎,不必客气,师爷,拿画上来。

师爷:是。

华太师:果然栩栩如生,神韵十足。

宁王:很不错吧?!我最欣赏其中的王者风范,我还找人重新裱过, 你看那种令群鸟低头的气势,跃然于纸上,真不愧是鸟中之王啊!哈哈~~~~~~~~~~

华太师:王爷,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怎么受得起呢?

宁王:嗯?!你是不给我面子,想逼我发飙啊?!

华夫人:哎,王爷请息怒,既然王爷今日还来了名画,贱妾也想开开眼届。

宁王:好!华夫人既然也是爱画之人,大家研究一下!

华夫人:秋香,你也来看看。

秋香:是,夫人。(看画) 这幅孔雀图,它本身的确是唐寅少有的妙笔之作,可惜孔雀始终是凡鸟,就算重新装裱来衬托,也是无补于事的。凡鸟就是凡鸟,绝对不会飞上枝头变成凤凰的!

华夫人:王爷,贱妾管教无方,秋香如果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还请王爷恕罪。

师爷:哼!王爷,夫人这么说,他们一定收藏了比我们这幅更好的唐寅作品!

宁王:对呀!夫人,那就拿出来见识见识啊!

华夫人:实不相瞒,我们真的没有唐伯虎的画。

师爷:(指着华太师)岂有此理!你分明是存心戏弄王爷!

宁王:华太师!

华夫人:哎, 王爷,画是没有,不过唐伯虎本人,正在舍下做客。秋香,去请唐伯虎出来。

秋香:是,夫人。

秋香:(将祝枝山带到)夫人,唐伯虎到。

华夫人:唐伯虎,我要你立刻挥毫,画一幅凤凰傲意图给王爷欣赏一下。

宁王:好!我要看你怎么画这个神鸟凤凰, 会比我的孔雀好!你要是画得不好,你小命难保!

华夫人:唐伯虎,还不快点画呀?!

祝枝山:啊啊呀呀~~~~~~~~~~~(挥笔几下画好)大功告成!(太师、宁王等人围上观看)看,这就是神鸟凤凰!

参谋将军:不对吧?!这分明是小鸡吃米图。

祝枝山:啊~~~~~,还差那么一点。(又在那张奇丑的小鸡头上加了个圈)在头上加个光圈,这就是神鸟了!

宁王:岂有此理,竟敢戏弄本王!

华夫人:(用桌子将祝枝山打倒在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多谢王爷,我一直怀疑这个人是冒牌的,今天在王爷的威严之下,果然露出了马脚?拖出去!

下人:是!

=======================================

宁 王:素闻太师才高八斗,我有一个参谋将军想跟你切磋切磋!

华夫人:我们老爷怎么可以以大欺小呢?

华太师:是呀,是呀!

参谋:文学切磋是不分辈份的!

宁王:就是嘛,玩玩而已!不过如果你对不出来,别怪我发飙啊!出对!

参谋: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宁王:对呀,怎么不对呢,你不给我面子,我可真的要发飙啦!

唐伯虎:让我来试试!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宁王:好工整啊!

华太师:华安,你来得正是时候啊!

唐伯虎:没事没事,没事!

宁王:嗯!

参谋:在下是七省文状元兼参谋将军,绰号“对王之王”的对穿肠,阁下是?

唐伯虎:小弟读过两年书,尘世中一个迷途小书僮,华安!

参谋:好,我就来会一会你! (两人对立许久,相互一个飞吻,众人偕倒)

唐伯虎:对不起,我俩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参谋:言归正传,我们开始了!

参谋: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

唐伯虎: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众人:好好,对得好!对得好!

参谋: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众人:华安真行呀,华安好棒啊!

宁王:快出对,对死他,对死他!

参谋: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众人:好,好--- ---

参谋:我上等威风,显现一身虎胆。

唐伯虎:你下流贱格,露出半个。

参谋:我堂堂参谋将军会输给你个书僮?

参谋:你家横头来种树!

唐伯虎:汝家澡盆来配鱼!

参谋:鱼肥果熟入我肚!

唐伯虎:你老娘来亲下厨!

参谋:啊?!(参谋将军后退数步,口吐鲜血)

唐伯虎:对对儿本为消遣作乐,今日穿肠兄竟然对得呕出几十两血,可谓空前绝后,小弟佩服佩服!

=============================================

华太师:哈哈~~~~华安哪,这儿没你的事了,你出去扫你的地吧!

唐伯虎:遵命!

华太师:王爷,今日我这个小书僮多多冒犯,没有让您发到飙,真对不起啊!

宁王:好,(吩咐师爷,原来师爷就是夺命书生)夺命书生,快点拿皇帝御赐的“春树秋霜图”给太师看看。

夺命书生:是!一起欣赏欣赏!太师,请接画!

华夫人:小心!(将画接住) 这么看不方便,还是到那边去看!

(两人打斗)

夫人:这么名贵的画,还是好好收起来吧!

夺命书生:夫人,这么快就看完了,再欣赏一下吧!

(又打!直打到桌子底下)

夏香:糟了,夫人会不会有危险?秋香姐,我们过去看看!

秋香:(点头)嗯,走!(四香伸头到桌底下观看,结果都被打出来)

武状元:啊?!

唐伯虎:(又赶到)什么事这么吵啊?

武状元:不告诉你!

唐伯虎:啊?!秋香姐!

(四香被打得面目全非)

春香:我被踢中了三脚!

武状元:啊?!全歪了!

夏香:我被人踢了八脚啊!

石榴姐:(仰天长笑)啊哈哈~~~~~~~~~终于有人比我丑啦!哈哈哈~~~~~~~~

唐伯虎:秋香姐,发生什么事了?

秋香:(被打得像猪头)我被人家踢了三十几脚!

唐伯虎:哎~~~~~~~~~鬼呀!

(唐伯虎双脚将秋香又踢到桌子下面,“鬼啊”夺命书生和华夫人惊得从桌下钻出,两人衣服换了过来)

武状元:她真的是秋香!

石榴姐:是她!她是被人打成这样的!

唐伯虎:怎么?!难道是中了武林中最恶毒的……

夺命书生:不错!是最卑鄙最恶毒的“面目全非脚”。切!差点忘了是我自己踢的,还以为见了鬼了!

唐伯虎:啊?!秋香!

(将秋香从桌下拖出,一阵猛打,秋香又变成了人样)

秋香:我刚才怎么了?

唐伯虎:你刚刚中了最恶毒的“面目全非脚”,处境非常危险!还好我及时用失传己久的绝学“还我漂漂拳”,把你打回了原形,现在你没事了!

秋香:噢,谢谢你,华安!

唐伯虎:不客气!

秋香:那我现在复原了吗?

唐伯虎:哎,下巴好像还差一点。

秋香:用力!

唐伯虎:我打!

华太师:秋香,你变漂亮了!

(华夫人与书生再斗,夫人受伤,华安上去挡住,打斗中将画撕碎)

宁王:华太师,我好心拿幅画给你欣赏,你不领情不要紧,还把它撕烂?!

华太师:王爷息怒,华安不是故意的。

宁王:你不用多说,你毁坏国宝,我明天一定禀明圣上,我要让你满门抄斩!

唐伯虎:等一等。

宁王:嗯?!

唐伯虎:王爷刚才那幅“春树秋霜图”,我看不像是唐伯虎的真迹哦!

宁王:大胆小书僮,你想吓我?!皇上钦赐的名画,怎么可能是假的?!来人,发飙啦!

唐伯虎:慢着!其实真正的“春树秋霜图”一直都藏在华府里面呢!啊!不信我马上拿出来给你看一看!(拉秋香)秋香,跟我来!

夺命书生:王爷!

宁王:哼!我就先看你拿什么出来!然后再把你们赶尽杀绝!

(书房内)

秋香:华安,你搞什么鬼呀?!华府怎么会有唐伯虎的“春树秋霜图”呢?!现在怎么办呢?

唐伯虎:秋香姐,麻烦你帮我磨墨。

秋香:也没别的办法了。快,你快点帮我磨墨。

唐伯虎:啊?

秋香:啊什么啊呀!你快帮我磨啊。我只有凭自己的记忆去画了,哎,可是唐伯虎的画意境这么高,我这么能模仿的像呢?现在只希望宁王他不识货,能够瞒天过海!不可能啊,宁王他怎么可能不认识唐伯虎的华呢?!华安,你这次闯了大祸了,不但自己性命难保,还会连累华府,现在怎么办呢?你还是逃吧!(开门准备让唐伯虎走)现在没有人,你快走吧。(回头看见唐伯虎己画好了画)

秋香:(惊)啊?!你画的?

唐伯虎:是啊,有时我就靠画唐寅的假画为生。这幅“春树秋霜图”画过几百次,熟的很,希望过得了关。

(秋香看到唐伯虎的印章,很惊讶)

唐伯虎:噢,这是吃饭的家伙当然要随身携带了?

秋香:可是……怎么画得这么快?!

唐伯虎:哎,这下算慢的了!

(回到客厅)

唐伯虎:这幅才是唐伯虎的真迹,王爷。

宁王:你说真迹就是真迹啊?!你有什么证据呀?

唐伯虎:王爷可以找个专门人才先来验一验再说!

宁王:对穿肠!(对穿肠还在呕血)你还没死啊?!没死过来验验那幅画,来!

对穿肠:好好好!

华太师:(问唐伯虎)行不行啊?

唐伯虎:赌一赌吧。

宁王:哼哼哼(对肠穿验画,王爷得意的笑)。

对穿肠:王爷啊,这真是出自唐寅的手笔哦!

宁王:啊?!你是不是眼睛花了?看清楚一点!看仔细一点!

对穿肠:的确是真的!不过这墨迹好像还没干似的!

唐伯虎:最近都是南风天,湿气太重了。

华太师:哎,湿气太重了。

宁王:(气愤的将对穿肠打倒)你可以去死了!皇上御赐的画都被人调了包,要是惊动了皇上,恐怕是死罪!

宁王:啊?!

华太师:不过,念在我们朋友一场,这幅画就送给你了,以后要小心保管,要不然又会被人调换的!

(宁王欲动,被夺命书生劝住)

夺命书生:(对宁王耳语)王爷,今日有高人在场,不宜久留。

宁王:好!我们走!

华太师:哎,慢着!

宁王:啊?!

华太师:王爷,你不是说要发飙的吗?!忘记啦?!

宁王:(恼羞成怒)好!我飙给你看!(掏出小弟弟在客厅地上撒了一泡尿,众人瞠目)这样满意了吧?!哼!

(宁王人等出了华府,门口)

宁王:刚才你为什么不大开杀戒啊?

夺命书生:王爷,刚才那个书僮不简单,我差点吃了大亏。

宁王:你不是说书生夺命剑,威力惊人,天下第一吗?遇到一个小小的书僮就畏首畏尾?!哎呦!

夺命书生:王爷,就是因为书生夺命剑威力惊人,小人生怕会误伤到王爷。

宁王:(上马)我今天面子全让你丢光了,走!(大队人马离开)

夺命书生:王爷,小人以性命担保,三日之内,等我恢复元气之后,再来教训他们,把太师的人头拿回来!

宁王:好!对了,还有那个华夫人,还有那个书僮,还有那个秋香,总而言之呢,叫他全家死光!

夺命书生:是!小人遵命!

(公子书房,两公子在侍候唐伯虎)

华武:大哥,爽不爽啊?

唐伯虎:很好。

华文:大哥,我听说你昨天耍了一套“还我漂漂拳”,十分惊人哪,可不可以帮我们的相貌打得漂亮一点啊?

华武:是啊是啊!

唐伯虎: 两位已经貌如天仙,不用再打了吧?

华武:嘿嘿嘿,谁会嫌自己太漂亮?

唐伯虎:那请你倒杯茶来先。

华武:(拍桌而起)啊?!你有没有搞错你说“请”,服侍老大是天经地义的嘛,为什么要说请lei?!

华文:你说请就是看不起我们啦,你让我们好失望啊,而导致内分泌失调,大小便失禁,说不定会拉一大堆屎在你头上,对大家都不太好嘛!

唐伯虎:我不过是说了个请字,犯不着拉屎在我头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