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诗十篇

时间:2023-03-30 16:15:29

英文诗

英文诗篇1

关键词:回文 对比

一、 回文的定义

探求语言的均衡美是修辞的任务之一。达到语言的均衡美,非止一途,而其中之一就是使用“回环”的修辞格。若把汉语修辞同英语修辞作一类比,就会惊讶地发现两者竟有如此多默契!

英语中的palindrome 与汉语中的“回文”意思基本相同。回文“palindrome”来源于希腊语,意为“running back again”, 霍尔曼在他的《文学手册》(A Handbook to Literature) 中指出, A word, sentence, or verse that reads the same from the left to right and from right to left。权威性字典也给出其明确注释:“A palindrome is a word, verse, or sentence that reads the same when the letters composing it are taken in the reverse order”(The Compact Editio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 palindrome is a word or phrase that reads the same backwards as forward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二 、英汉回文对比

英语回文诗最早出现在1802 年希腊作家Ambrose Hieromonachus Papers 纂写的Ethopiia Karkinike 中,相对而言,回文诗在中国的历史要悠久得多,虽然当前对最早的回文诗说法不一,但据推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末乃至更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和成熟。中国的回文诗类型繁多,有织于锦帕或雕刻于奇石之上的,有出现在墨盒或茶具等等之上的,从形状上讲,还有给人以视觉享受的画状的回文诗,让人在佩服诗人精湛的文学造诣之外,对其绘画功底、想象力也赞叹不止。由王其峰、孙安邦、孙蓓编写的《中国回文诗图大观》,就收集了不少中国的回文诗。英语回文诗的类型较少,而且由于英文本身的特点,它的创作颇为不易,另一方面,在中国对英语回文诗的研究也不够深入。陈祥梁认为,探讨回文这一语言现象可以窥见英汉不同民族在语言表现力方面的审美情趣和相似的语言审美心理结构的深层心理因素。

由于回文诗的创作难度大,限制了它的发展,不少文人望而却步,而恰恰又是这个原因,加上它的美学价值,吸引了不少文学大师一试身手。回文诗,虽然总是给人一种文字游戏的味道,但从欣赏汉字的美感上看,却极具审美价值。偶尔拜读几首,会令人情绪盎然。

不妨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汉语回文诗的成就远胜于英语回文诗。

Mary Coleridge 曾写过一首“Slowly”的回文诗

Heavy is my heart,

Dark are thine eye.

Thou and I must part

Ere the sun rise.

Ere the sun rise

Thou and I must part.

Dark are thine eye ,

Heavy is my heart.

此诗的排列呈现的视觉效果,表现了一对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情景。

语言文字上的差异导致了英汉回文诗在朗读上也有极大的不同。

《夫妻互忆回文诗》

――宋・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隔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子。

回文:

子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隔路途。

诗韵合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写清的回文诗吧孤灯下夫忆妻,妻思夫的深厚情感描写的淋漓尽致,至今读时令人鼻酸。律诗中最难得对仗工整,儿此诗无论顺读还是倒读,中间两联对仗及其工稳。

英语中的回文有时也运用到戏剧中。请看以下一段“独白”回文:

No! Too bad! Ah! I was never, ever, even tired .Now, is Eire very sordid? .Oh! Won’t I? Did I? Was I not up, spot on? I saw no shell! I saw it! I did! I? Fired? .No wonder! It saw Dad was well left .I sat, part! I did? .won’t I? .No! Red? .No! .Prevent it? .Never! .Ponder on it now! Did it rapt as it fell? Lew saw Dad was tired .No wonder , if I did it ! .I was ill, eh, son? .Was I ? .No top put on, I saw .I did it ? .No ? .Who did ? .Rosy Reveries ? I wonder! It never, ever, even saw I had a boot on!

我国清代的朱杏孙则著有一千古奇唱,词本身是回文,加之标点又成七律,也可倒读。

虞美人

孤楼倚梦寒灯隔,

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

络索玉环,

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

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

冉冉近黄昏,

月映帘红。

虞美人

红帘映月昏黄近,

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

对影悄妆,

残粉薄凝肤。

玲珑凤鬓圆环玉,

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

雨细隔灯,

寒梦倚楼孤。

若将全词重新标点,则成为七律回文诗:

七 律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寒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将此诗倒过来读则为:

七 律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玲珑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三、回文的翻译

在翻译实践中,人们一般把严复的“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也得到翻译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他认为“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的等值体―首先是意义而言,其次是风格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ams of style. ) 而回文格的翻译很多时候只能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因为英汉语言系统中有各自的音美、形美、意美。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一般来说原文的意美可以传达,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很难表达。”而回文格是利用语音和文字的特征回环往复,是由语言的美学功能而形成的,这种因语言本身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构成了绝对不可译的一面。回文格的使用其实是一种辞趣,即“利用各个语言文字的意义上声音上形体上附着的风致来提高话语文章的情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邓英树. 回文与回环 修辞学习, 2002, 陈祥梁. 英汉语言中的回文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 (增刊)

[2]黎昌抱. 英语反复修辞探索 武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英文诗篇2

在我国有史料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也可看出古代就对翻译活动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解放后,翻译活动更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优秀的译作,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翻译与文化

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

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形形。英国“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如下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所有产物,包括风俗、信仰、艺术、音乐和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例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三、唐诗英译中的文化障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的翻译家将其翻译出版,向世界人民介绍这一辉煌的艺术成果,国外如HerbertA.Giles、W.J.B.Fletcher等,国内如翁显良、许渊冲等,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撷取数例,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典故这三个方面来浅探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

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一”、“三”“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例如“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里的“三千丈”是夸张的用法,因为头发不可能长到“三千丈”,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未必就这么容易体会其中的夸张,所以Giles将这一句译为:“Mywhiteninghairwouldbealonglongrope.”用alonglongrope这一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三千丈”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再看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千”和“万”并非是具体的“一千”座山或者“一万”条路,而是用来形容山和路的数量之多。Bynner将之译为:

“Ahundredmountainsandnobird,Athousandpathswithoutafootprint.”

为了句式工整,“千”译为“Ahundrd”,“万”译为“Athousand”,不知道那些异国的读者们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比如巴黎总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纽约总是让人想到繁华喧嚣。同样,中国文化也给一些中国的地名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杜牧在《赠别》写到: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Bynner将后两句译为:

“OntheYangZhouRoadforthreemilesinthebreeze,Everypearl-screenisopen.Butthers’snoonelikeher.”

扬州在古代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曾有“腰缠十万贯,骑鹤去扬州”的说法。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恐怕很难理解,也就难以体会到诗句的精妙,因此许渊冲教授将之改译为:

“Whenthespringwinduprollsthepearlywindowscreen,Herfaceoutshinesthoseonthesplendidthreemilesway.”

这种意译的方法似乎更妥。

再比如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

Fletcher将后两句译为

“Thewindsofautumntheywaitnotforme,ButhurryonthitherwhereIwouldbe。”

吕叔湘对这个译文大为赞赏,认为“洛阳”如果直译“不若如此之能曲达”,因为洛阳是历史名城,其文化内涵是直译难以传达的,不如意译。

3.典故

许多典故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典名著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形象性,比如我们在谈到情人分居两地时常用“牛郎织女”来形容,这一典故来自与我国的民间传说,再比如说“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胜利法,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这些典故深入人心,几乎妇孺皆知。事实上典故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熟知典故的读者就能轻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以孟郊《古别离》为例,诗中这样写到:

“欲去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在这里“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愿望,即希望丈夫走后不要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cher将之译为”yourlatereturningdoesnotangerme,Butthatanotherstealedyourheartaway”。值得肯定的是译诗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信息,读者还能感受到原作中的韵味,但是丧失了原文的民族特色,信息传递也有所偏差,原文含蓄意味深长,而译诗则直奔主题,态度鲜明。

英文诗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交流;唐诗;欣赏

Abstract: For many years,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cultural sense are indispensable from each other. The poems produced in Tang dynasty, a cultural relic in Chinese history, needs to spread and be appreciated by the whole world. B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has slowed down its influence and speed.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perfect the translation of pomes in Tang dynasty, which can also better westerners’ appreciation to our ancient cultural achievements.

Key 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 communication, poems in Tang Dynasty, appreciation

一、“翻译之事,由来已久”

在我国有史料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也可看出古代就对翻译活动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解放后,翻译活动更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优秀的译作,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翻译与文化

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

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形形色色。英国“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如下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所有产物,包括风俗、信仰、艺术、音乐和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例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三、唐诗英译中的文化障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的翻译家将其翻译出版,向世界人民介绍这一辉煌的艺术成果,国外如Herbert A.Giles、W .J .B.Fletcher等,国内如翁显良、许渊冲等,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撷取数例,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典故这三个方面来浅探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

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一”、“三”“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例如“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里的“三千丈”是夸张的用法,因为头发不可能长到“三千丈”,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未必就这么容易体会其中的夸张,所以Giles将这一句译为:“My whitening hair would be a long long rope.”用 a long long rope这一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三千丈”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再看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千”和“万”并非是具体的“一千”座山或者“一万”条路,而是用来形容山和路的数量之多。Bynner将之译为: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为了句式工整,“千”译为“A hundrd”,“万”译为“A thousand”,不知道那些异国的读者们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转贴于 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比如巴黎总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纽约总是让人想到繁华喧嚣。同样,中国文化也给一些中国的地名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杜牧在《赠别》写到: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Bynner将后两句译为:

“On the YangZhou Road for three miles in the breeze,Every pearl-screen is open.But thers’s no one like her.”

扬州在古代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曾有“腰缠十万贯,骑鹤去扬州”的说法。 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恐怕很难理解,也就难以体会到诗句的精妙,因此许渊冲教授将之改译为:

“When the spring wind uprolls the pearly window screen,Her face outshines those on the splendid three miles way.”

这种意译的方法似乎更妥。

再比如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

Fletcher将后两句译为

“The winds of autumn they wait not for me ,But hurry on thither whereI would be。”

吕叔湘对这个译文大为赞赏,认为“洛阳”如果直译“不若如此之能曲达”,因为洛阳是历史名城,其文化内涵是直译难以传达的,不如意译。

3.典故

许多典故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典名著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形象性,比如我们在谈到情人分居两地时常用“牛郎织女”来形容,这一典故来自与我国的民间传说,再比如说“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胜利法,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这些典故深入人心,几乎妇孺皆知。事实上典故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熟知典故的读者就能轻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以孟郊《古别离》为例,诗中这样写到:

“欲去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在这里“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愿望,即希望丈夫走后不要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cher将之译为”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ed your heart away”。值得肯定的是译诗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信息,读者还能感受到原作中的韵味,但是丧失了原文的民族特色,信息传递也有所偏差,原文含蓄意味深长,而译诗则直奔主题,态度鲜明。

再如杜秋娘的《金缕衣》,对于这首诗的标题的翻译就有多个版本。Bynner将之译为“The Gold-threaded Robe”,是直译字面的意思。Henry H.hart译为“wise age to youth”是根据诗的主题进行的意译,已经完全背离了“金缕衣”的原意,事实上《金缕衣》是中国古代的曲牌名,这首诗的主题是劝人们珍惜少年时光及时行乐。因此黄新渠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为”Advice to the young(Ancient tune:JinluYi)”,似乎更为妥当。

英文诗篇4

内容摘要:比较文学是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的一类艺术研究形式,对诗歌来说,采取比较文学视阈的核心正是跨文化体系的艺术分析和研判。中英爱情诗歌因其各自悠久的历史进程而产生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化发展特征,但同属诗歌领域的艺术本质却又使二者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尝试从中英爱情诗歌的相似与不同处着手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分析,从而得以更好地鉴赏与品评东西方爱情诗歌艺术跨文化的个性特质。

关键词:比较文学;中英;爱情;诗歌

一、比较文学视阈下中英诗歌跨文化影响因素

同样属于诗歌艺术领域,中英爱情诗歌之所以在内在关联性之上存在种种不同,本质原因正是跨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英语国家都是起源于海洋文化的岛屿或半岛国家,如英伦三岛,在其本土文化发展及其后来向外扩张占领一个个殖民地的过程中,海洋都是其开疆拓土的主要路径甚至唯一通道。于是海洋成为其区域文明、民族文化最核心的组成甚至主导,而在与喜怒无常的大海争夺生存权、控制权的历程中,勇往直前、热爱冒险、敢闯敢拼渐渐成为了欧美地区最主要的民族个性,并且对其包括诗歌在内的各项艺术领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具体来说,英语诗歌创作往往直抒胸臆、简单直白,情感浓烈到一目了然、无所掩藏,且绝大多数在形式上长短不一,虽在每句结尾处常以相同韵律的词结束,但整句用字数量相对随意等。反观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为主的大陆文化属性诞生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华夏文明,“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的“中庸之道”贯穿了儒家文化始终。“君子戒慎乎其所不暏,恐惧乎其所不闻”的谨小慎微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对格律近乎苛刻的要求,无论五言或七言,古典诗歌在字数上讲究完全一致,在韵律则要求对仗工整。即便是以长短句闻名的宋代,词的创作也受制于严格的上、下阙规制。于是,诗歌作者在表情达意时也就含蓄多过奔放、委婉甚于直接。

二、中英爱情诗歌的相似

(一)擅长比喻、夸张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

诗歌与散文或小说等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最大的差异之处在于其只能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足够丰富的情感诉求,这决定了诗歌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远超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能充分表达创作者内心强烈的艺术冲动。而这便使中英爱情诗歌在创作过程中极其擅长比喻、夸张等非同寻常的表达方式。比如《上邪》中“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种自然界不可能出现的奇异现象成为了“乃敢与君绝”的条件。而这些非自然现象呈现出逐层递进状态,不仅一个比一个异常,且让深陷爱恋中人特有的情感绝对化特点一览无余,可谓夸张到无与伦比。而这在拜伦《雅典的少女》中也有类似的表达,“雅典的少女啊!在我们临别以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那就,那就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言: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二)大量意象的充分使用

诗歌创作中要使用比喻或夸张等表达方式就离不开大量意象的运用,各种相关或无关的意象组合而成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意境。比如秦观在《鹊桥仙》中用到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其中的“云、星、银汉、风、露”等都是寻常生活的意象,将其组合到诗歌中,“云、星”对应的“巧、恨”暗合了古人在历七夕节日有“乞巧”的习俗以及“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神话故事。诗人借此赞颂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并在最后点明了自己“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同理,在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中也有诸如“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等,这正是诗人心中对爱情的神往,“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三、中英爱情诗歌的不同

(一)表达风格的不同处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若干年前一位外国友人以图示法展示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窥见一二。当时这位外国人以从A到B之间的线路状态展示东西方人意见表达的不同。西方人是从A到B间的一段直线,中国人则是在A和B之间出现一团乱麻似的线路。类似的道理,中英爱情诗歌表达风格也存在这种不同。中国诗习惯于隐晦含蓄且曲折的表达,英诗则有一说一、直白清楚地全盘托出。比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漫漫长江万里长流永不停歇,而一头一尾的“我”和“君”首先在物理距离上已远隔重山不得相见,便愈发衬托出心头情丝绵绵无处倾诉的悲苦。而无法相见的情感落差惟有凭借共饮一江水稍得慰藉。如此丝丝缕缕的深情厚意偏偏只以一种近乎淡漠的含蓄表达出来,貌似压抑克制,却反而给予观者以无尽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将情到深处的浓烈从诗人转到了观者一端,妙不可言。同时,正因初始表达的隐晦,又给了后续“只愿君心似我心”以厚重的铺垫,让“不负相思意”被前半段的淡漠描绘得反而激烈与坚定起来。而在与此类似的情况下,英诗则直截了当得多,观者往往只需要跟随诗歌字面意思阅读理解即可。比如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中类似的相爱却无法相守的表达则采取了层层递进的直白描写,首先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开始,接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然而是逐渐深邃、恳切甚至哀痛的“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直至最终的“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这是一种起于痛苦终于绝望的爱情直白,读来令人仿佛产生了切肤之痛。

(二)意境营造的差异性

中国传统诗歌在意境营造上与西方诗歌最典型的差异之处当属其虚实相间、虚从实来,这里的“虚”是意,“实”为境,正如同传统中国画中常常有大量“留白”存在一样,中国传统爱情诗歌格外注重营造意境,明知是虚幻,然而观者却又确可感知,由此形成“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状态。比如元慎《离思》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以实物的描绘托情。“沧海”源自于《孟子.尽心》,用在此处的字面意为见过沧海之广阔无垠后,其他的水就失了气度。巫山是长江三峡著名的高峰,宋玉曾在其《高唐赋序》中称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胜过世间一切美颜。故而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在这里代表人世间致胜之美,此诗中指代的正是元慎夫妻情深已经到了堪比沧海与巫山的程度。由于已经拥有过如此美妙至极的爱情,故而当遭遇丧妻的落差后,巨大的冲击自然会让生者对俗世间的其他美色再无心肠,于是有了“取次花丛懒回顾”,且为了抚慰极度的伤痛,诗人不得不以“修道”为由聊以,转移一些丧妻后无法解脱的悲苦之情。而英诗则在意境营造方面略显逊色,虽然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爱人或爱情的热切向往与追逐,但在表相的情感冲击之下,似乎其间可供观者回味之处稍有不足。比如爱尔兰的叶芝在《当你年老时》描绘了一幅真正的爱人会在年老色衰后依然怀有真爱之心的图景:“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四、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英爱情诗歌鉴赏策略

在比较文学视阈下鉴赏中英爱情诗歌应当注意兼顾爱情诗歌产生的社会、历史、宗教等综合性背景。比如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从古至今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故而其社会发展史中遵循一夫一妻制度,而文化层面的男女地位也相对平等,因此英诗中有不少男性追求女性、倾慕和颂扬爱情的形式与内容。比如拜伦在《雅典的少女》中所写“我要依偎着那些定情的鲜花,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依偎着爱情的一串悲喜,我要说: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欣赏这类爱情诗歌时,常常带给人喜悦、激动甚至振奋的体验。但在众多中国传统爱情诗歌中,表达离愁别绪的形式与内容则占了相当比重。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则显然侧重于女性被动的等待。这显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地位低下的问题,其在爱情与婚姻中缺乏自主选择权,而是不得不受制于“三从四德”的禁锢与约束。因此这类爱情诗歌往往相对沉郁和压抑,在欣赏时需要有所分辨。

五、结束语:

爱情诗歌作为以诗言志、以歌抒情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诚然会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与关联性。然而东西方漫长的历史演进也必然会在各自区域内爱情诗歌的内在属性方面烙印上质的差异。在比较文学视阈下研究中英爱情诗歌既要了解二者同样作为诗歌艺术内在的共性特点,也要充分把握其受到各自传统区域文化深刻影响而存在的独特个性。这不仅是为认识中英爱情诗歌在形式、结构、内容、状态诸方面存在的相似与不同,更是为了通过对诗歌的比较进一步开展跨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对已经进入全球化的当代人来说,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人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品评诗歌艺术,并通过比较文学视阈下中英爱情诗歌的异同分析提升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诗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论中英古典爱情诗之诗学差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28)06:12.

[2]陈兰玉.中英古典爱情诗歌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13:2.

[3]魏阳莉.浅析古代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J].北方文学(上旬刊),2015(8):27.

[4]聂珍钏.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5(21):7.

英文诗篇5

【关键词】英汉诗歌;翻译;文化意境;传达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作者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例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这说明了诗歌意境犹如欣赏山水,清淡、质朴、刚柔相济而又神韵悠长,诗意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也有了可解与不可解之会。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词,直接拼在一起,画面感极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者可凭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象和补充。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而汉字的组合往往能取得一副动感画(motion pecture)的艺术效果。

与汉诗现比,英诗的意象表达更加率直清晰,意象间的语法关系逻辑性更强。虚词一般不能省略。请看拜伦的一首诗。

adieu adieu! my native shore

fades o’er the waters blue

the night-winds sigh,the breakers roar ,

and shrieks the wind sea-mew.

yon sun that sets upon the sea

we follow in his flight.

farewell awile to him and thee,

my native land-good night!

这几行诗语言浅显率直,诗人把故乡拟人化(personification),与之轻声慢语话别。诗的逻辑关系严密,意象间关系确定,意象深沉阔大,不露痕迹。

二、 英汉诗歌翻译时易出现的文化障碍

1.诗歌翻译中常见的文化障碍,往往并非出于原诗晦涩难解,而是望文生义。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在谈到英国翻译家亚瑟·威利翻译的《诗经》(the book of songs)时,称其译作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不愧为翻译杰作,但也指出,他把《诗经》翻译得像“英国诗歌”。比如,译作把周朝的农夫塑造成类似欧洲中世纪田园诗中描叙的农民的形象。另外,译文中使用了“castles”和“clergymen”等词,这和中国文化中的农夫形象相去甚远。

2.许多醇美的名篇佳作经过翻译,不仅破坏了原诗中浓浓的意境,而且容易导致南辕北辙的文化错位,在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例如,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的首句“枯藤老树昏鸦”,试比较一下它的几个译文:

译文1: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eathered rugged with rotten vine the day is about done .

译文2:with 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译文3:dried vines,an old tree ,evening crows,

译文4:withered vines,olden trees,evening crows,

原诗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除了将3个苍凉的意象并列外,无任何多余的

笔墨,精练隽永,各意象之间的方位和逻辑关系在原诗中没有明示,乌鸦是盘旋还是栖息在老树上?亦或是在枯藤上?枯藤是缠绕着树干还是树枝?乌鸦正归巢吗?它发出了叫声吗?这些结论留待读者依自己的认知语境推理得出正如司空表圣《诗品·含蓄》中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着”者,不是指一个字也不“着”,而是不多“着”,好比用形象来表达情意,只讲形象,不用一字来点出情意,就像图画上的空白,音乐中的休止,别有一番韵味。前两段译文都将其显化,堵塞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其独特的语境效果也就无法实现;后两段译文在这方面则做得较好,传达了原诗含蓄的文化韵味。

三、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传达的原则

1.诗歌很美,往往就是因为它的用词,以及透过语义系统所表达出来的意境。

如刘方平有一首诗《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于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jenyns把它译为:

  in the depth of night the moonlight floods one side of the house of men,

the greatbear has dropped crosswise and the southern dipper is aslant;

this evening one really feels that the spring air is war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ounds of insects penetrate my window of green gauze.

原诗是说诗人十分敏感,一听到虫声就知道春气回暖,但译诗却把“今夜偏知春气暖”改为“今夜偏觉春气暖”,使观察敏锐,见微知著的诗人的面貌大大褪色。可见,在翻译之前,必须先理解原诗的意思,对原诗的语言进行分析,不仅要从语义,还要从语法、语音、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

2.翻译应最大程度地传达诗歌的意境,把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神髓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达到文化传达的目的。英国诗人、翻译家德南姆认为,译诗必须保留“火焰”,即原诗的活的灵魂,诗歌翻译应崇尚异化,异化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展示原语文化风采的一种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译作力图保持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让译语读者感受异域风情,感受到另一种文化的存在及其独特的魅力。虽然采用这种策略的译作有时会增加阅读难度,却力图最大限度地传达文化信息,进而促进文化交流。

采用归化策略翻译的译作,则会掩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原作的历史感,将某些文化的价值形态强加给了原作。从长远和文化的意义上看,采用这种策略会渐渐消弭不同文化的历史差异,使异域文化的意味消失殆尽,其结果与“文化传达”的目的相违背。

比较好的例子有美国的庞德,成功地翻译了不少中国诗歌,并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李白有一首诗《长干行》,“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庞德把它译为:at fifteen,i stopped scowling,/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out?译作基本上秉承了原诗的整体韵味,中国传统的、坚贞的夫妻之情跃然纸上。严格地说,庞德在译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句比字译,“常存抱柱信”就在译语中出现缺失,但这并没有损害原诗意的传达,这体现了“异化”,并没有死板地“字译”或“直译”,由此可见,完全可以采用多种翻译方法,译出原诗意境。只要整体把握得好,文章直译也是可以的,这样反而能减少文化信息的错误传达;有些译作还附有注释,这样,译文不拘一格,这些努力为真正文化交流作了很好的尝试。

总之,诗歌翻译应注意异域文化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袁行沛.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吴钧陶.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4]谭哉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英文诗篇6

[关键词] 认知诗学;英美文学;认知水平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83-2

一、引言

在科学日益进步的今天,英美文学已成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因为其本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和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的增强以及文化事业的拓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大多数学者都在文学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了新的教学观点,并对其课程改革进行了诸多有效研究。其中最杰出的理念包括有建构主义理论,读者反映批评理论等。因此本文笔者在这些理论提出的基础上,略论了认知诗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详述如下:

二、认知诗学的基本内涵简述

20世纪后期,文学方面开始转向于对认知诗学的研究。认知诗学虽然被定义为英语教学领域的新兴学科,但是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完善才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概括起来大约包含了三个大的阶段:其一,Tsur始终认为诗歌来源于生活,其所含的寓意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统一的,因此提出了认知诗学这一概念,主要目的是探析发现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人们的认知活动进行分析探索;其二,在认知学概念诞生的基础上,开始将其与认知语言学进行结合,其目的是通过大量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文体的语言特点,作者的写作特色进行研究;其三是综合了认知语言学及其心理学,来研究英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方法。此阶段主要突出的是阅读过程中的身临其境,以提高读者的互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综上所述,所谓的认知诗学就是根据前辈探索出的成果,结合现在新的观点来探析文学内容,分析阅读过程中作者心理活动的阅读方式。

三、加强对认知诗学的理解和应用

以老师讲课为主,课本内容为辅的传统英文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淘汰。因为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只会照本宣科,重视的只是讲解其背景,或是作者的光辉事迹,亦或是文章内容的结构和中心思想。从而轻视了文本细读的过程,导致读者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和写作意图。因此强化认知诗学的重要意识是我们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唯有这样,才能让老师以及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将此课程健全稳定的开展下去,使认知诗学在英美文学的视野下得到更好的演化和完善。

(一)通过认知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调查,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上,注重的大多都是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基础知识的练习,这也是目前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学生们早已厌烦了频繁讲说,死记硬背的枯燥课堂,因此严重降低了其阅读兴趣和课堂效率。同时也严重违背了认知诗学教学关注阅读心智活动,注重体验与理解过程的原则。要想有效的使作品的赏析能力和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完美结合,老师根据以前学者留下的研究成果,引领学生去感受实际生活,并讨论文学作品与其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在这种感同身受的环境中定能提高自身的阅读积极性。

(二)通过认知学的运用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记忆的概念,即是一种大脑对人们所经历过的事情的综合反映现象。记忆因其存在的时间长短可以划分成临时记忆、短时间记忆和长久记忆三大类。经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对某种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反映,则会给自己留下长久的记忆。根据这一现象,我们便可推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体验和互动,并学会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则会对文学内容中的某些情景产生相应的共鸣,从而达到跟作者心境一致的效果。同时也能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换成长久记忆留存于脑海之中。

(三)通过认知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打破旧观点,促进新的思想理念产生。换言之,它是一种发现和营造新事物的能力,即通过日常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及知识对科学进行理解和完善,使其变成一种新的观点或是思想的能力。经研究,诸多文学作品在被人们解读时,其读者也都进行了相关的创造,诞生了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课本中的相关叙述,添加一部分自己的真实经历,从而创造出另一种意义。这样,学生不仅能更清楚的感悟文章的真实含义,同时也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四)通过认知学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大多数高等学校中,不难发现诸多学者普遍拥有严重的现实主义观点,换句话说就是注重技术而忽略其素质的培养,这种思想基本上已经深入到每位学者的内心。但是针对英美文学来说,它的实质在于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它除了最基本的教学,娱乐外,还拥有最强的认知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染力,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只有经过了内心情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之后,才回转化成最终的审美能力。

四、对认知诗学和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分析

(一)对于认知语言学来说,其知识都是井然有序的留存于学者的大脑之中的。通过某一主题的彰显,将杂乱的知识点根据具体形象的结构体系衔接起来,形成相关的知识网格。我们将这一模式定义为“认知结构”,它能够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探索和理解,进而独立的进行这种主体式的文学阅读。当然,老师也可以直接启发学生要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即要站在文章主角的角度去考虑所面临的问题,帮其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更好的去了解国外文化,使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

(二)英语文学的学习,不仅仅是顺应素质教学的需求,更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保障。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开设的必须课程之一,对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它不仅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素质,还要提升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使其能更好的探析外国的文化内涵和意境。认知诗学课程的开展,不仅为英语教育的健全奠定了良好的路基,还为学者提供了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最新途径和思路。要想使认知诗学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坚持走认知和诗学两条重点线路:首先,通过认知理论学的概念重点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及其内涵,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来感受和领悟文章情感,更深层次的进行其理论的研究。其次,全方面的研究认知诗学的实用价值,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能力,对其进行相关的探索能促进自身文化素质提升和锻炼。

五、总结

认知诗学作为如今二十多年来发展的产物,虽然将其归为了英美文学教育中的新兴学科,但是就目前来说其发展仍然不是很完善。在保证认知诗学的基本观点能对文学教育起到有用作用的同时,我们还需探寻出一条有效的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新途径,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测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耿秀萍.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思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01):98.

[2]闫瑞娟.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103-104.

[3]雷华.重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J].知识经济,2011,(03):45-46.

[4]史敏.认知诗学视域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8):300-301.

英文诗篇7

一、古诗英译与散体译诗

对于古诗英译,主要有诗体与散体译法之分。前者主要是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主的翻译方法,所谓“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是指在翻译古诗时首先要译出原诗的内容;音美就是要押韵、顺口、好听;行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要对仗且工整。总体而言就是,中国古典诗歌译成英语后仍然是诗歌,是诗的语言和音调。这里且不说要达到三美,就是每首诗歌的意象、意境之美都是需要译者付出艰辛的。所以笔者以为诗体译诗在翻译实践方面还是很难达到要求的。与其强求诗体语言,导致因韵害义,倒不如只求诗歌之意境美来得畅快。这方面散体译诗可谓更胜一筹。散体译诗的主要代表者有国外译者Robert Frost, Sussan Bassnet, Pound,国内则是以翁显良为代表的译者。Robert Frost认为诗歌就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Sussan认为尽管诗歌不可以翻译,但可以转换。Pound更注重意境意象的传达,曾言写大量作品不如一生只再现一个意象。可见外国译者也多重视诗歌意象意境的传达,只是Pound在意象的传达方面有所误解和偏差。廖七一虽认为散体译诗可行,但诗体译诗很显然要比散体付出更多努力。刘重德更是直接道出了散体译诗的好处,如果韵体翻译可以不损害原意,是可以采纳的;否则,最好用散体来保留原作的内容、意象和形式。可见诗体译诗虽完美,但多数译者认为散体更能再现诗歌的韵味。

二、接受美学与散体译诗

接受美学源于德国20世纪60年代的康士坦茨学派,其主要代表被认为是Hans Robert Jauss 和Wolfgang Iser。前者提出了接受美学的文学观和历史观而后者建构了文本理论和读者反映论。后者主要著作《文本空白和读者反映论》发表于1971年。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和Ingarden的想象学,接受美学首次将读者放在了文学理论的中心位置。这对传统的文学理论无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正如Jauss所说,传统的文学史只是事实的堆积,而形式主义缺乏读者的真正的角色,在审美方面的不可缺少的角色;因为正是读者裁定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因此,如果说传统的文学理论是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就是读者为中心的理论。

接受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正如Jauss所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个时代的每个读者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纪念碑,形式上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却来自于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视野融合”。这里视野融合由Jauss的导师Gadamer提出。它指明了读者和文本的交流关系。他指出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和读者视野的融合。在此,Jauss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它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前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文本的意义是动态的、多样的,不断产生并没有界限的。

尽管Jauss和Iser都属于接受美学学派,他们专注不同的领域。前者关注与期待视野和美学经验,而后者主要强调读者和文本的互动。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一书中,Iser介绍了他的召唤结构的概念,此概念最初被他的前辈Ingarden称为空白点。Iser采纳了文本空白点的概念并运用到接受美学的概念中,让读者更能理解文本和读者互动的意义。

三、散体译诗之美学价值再现

从文本召唤结构看散体译诗的美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看出原作美的再现。

原诗神态的自然再现。古诗英译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能够自然再现原作的意象。正如翁显良所说的文学作品的神态是可以翻译的,并且在他的译作中实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作诗与画画一般,重在意象与神态,于是才有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的名句。只是画家用画笔来勾勒是人物的神态,而译者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作的美。这里的意境和神态是指文学作品的地位,即“中心思想”“文学风格”“形象和想法”。如若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就是作者的期待视野和译者的期待视野的融合。散体译者的期待视野就是要再现原作的意象和神态。为达到这一点译者首先作为原文的读者要能正确理解原文,然后在译作中才能得以展现。即使是这一点就会有很多译者对同样的原文有不同的理解。多数译者重在找翻译的准确,却忽视了原作的美学价值。例如,对“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翻译,多数译者认为就应该直接翻译为二十四座桥。翁显良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准确的翻译二十四,因为没有人能确定。只要翻译出明月夜的意境即可。又如,“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少人知道灵犀是什么,这就要求作者做足工夫,把原作的深刻内涵意义挖掘出来。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一下翁先生散体译法的独到之处,

折桂令・自述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

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

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

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译本如下

That’s Me

Lightly tripping, blithely skipping, I go through life in fantastic guise, with an iron flute that blows high and clear, and a bamboo staff that could prop up a tottering sky.

The company I keep. A strange assortment of bewitching nymphs and fabulous creatures, sages of the cup, poetic philosophers and philosophic poets.

A prince of vagrants, I would never see the inside of His Majesty’s examination hall. That jostling world is beneath the notice of one who seeks immortality in romance.

Not for me the musty tomes, the ancient scripts; not for me the transitory fame of scholar and author. I am happy to be at large, breathing the sweet mountain air.

翁显良译

为了展现原作的意象美,此译本大胆摆脱原作的表层结构,自由再现原作的意象和神态。译作中较多表层结构词汇已经完全抛出,例如华阳巾、鹤氅、柳、花等都用其它的散体语言进行更换或代替,使其易于理解,并且使原诗的意境自然展现于译文读者的眼前。由此看来,古典诗歌的意象是可以翻译的,而且必须自然地展现在译文读者的眼前。

与原作者意气相投。早在清朝以前,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即以诗言志。这里志是指诗人的想法、理想或是原诗的深层含义。好的译作作者要能与原作者意气相投,同生同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合一,并且要正确处理好诗人、译者与译文文本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是互动的、相互影响的。

原作相似观的完美追求。这点是散体译法中较高的要求,即与原作达到相似的要求,而非准确。它强调对原作审美效果的再现。在诗歌翻译中,译者仅能达到和原作相似的审美效果。因为两种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表层结构和语言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各自语言的词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因此,散体译者追求相似效果。在他们看来,古诗翻译不需要字词对译,可以采用形散神聚的散体译法。通过译文对比,能很好地欣赏相似译法的效果。原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如下几个译本可供参考,

Version One Leaving White Emperor City at Dawn

At dawn amid colored clouds I left White Emperor City:

A thousand miles to Chiang-ling――I was there in a day!

Chattering monkeys on the cliffs, no end to their bawling.

So the light boat slipped past the ten thousand mountains.

White Pony译

Version Two Sailing Down to Chiang-ling

In the morning I leave Po-ti perched in the clouds.

The thousand li to Chiang-ling are compressed to a day.

Before the wailing of the apes on both banks ceases,

The light boat has left behind unending mountains.

Shih Shun Liu译

Version Three Early Departure from White King City

At dawn we leave White King, its clouds all coloured,

For passage to Kiang-ling in one sun’s circuit:

While both banks’ gibbons cry calls still unceasing,

Our light boat has gone by many fold mountains.

翁显良译

从原文的表层结构,译者可以完全将原诗的形象“白帝,彩云,江陵,轻舟”字字对译。而所译本并非都能被读者接受,因为这些形象不能唤起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能让读者产生联想。机械的对译只能是损害原诗作者李白的艺术创作力。相比而言,翁先生的自由散体译法更能被译文读者接受,翁译如下:

Homeward!

Good-bye to the city high in the rosy clouds of dawn.

Homeward, out the gorges, out today!

英文诗篇8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北京大学畅春园,看望了93岁仍笔耕不辍的许渊冲先生,并约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文章。

莫非在《一切不能重返的“回忆”》一文中说:“回忆是另一种生活。没有值得回忆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美好的哪怕是痛苦的回忆,则保证了一个人照样活上两辈子。”

其实,回忆不只是简单地回忆过去,还可以有事后的补充理解,今昔对比,或者留恋往事,或者觉今是而昨非,那就是推陈出新了。

1

回忆过去,我是如何不断超越自我,最后做到超越前人的呢?

首先,我在小学时代并不喜欢英文,觉得英文发音别扭,字形没有意义,远远不如中文,做梦也没想到后来会有兴趣。到了初中,情况并没有好转;到了高中一年级,甚至英文有不及格的危险;不料到了高二,背熟30篇短文并且模仿作文之后,忽然一下融会贯通,考试成绩从中等一跃而为全班第二,这就克服了自己甘居中游的思想,摆脱了不如人的心理,超越了不喜欢英文的自我。

更重要的是,表叔熊式一用英文写的剧本《王宝钏》在英美上演,名利双收,成了我们家崇拜的人物。但我只是心向往之,至于自己能不能达到他那样的水平,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当时,清华和北大、南开组成了西南联大,我考入了联大外文系,又一次克服了自己不如人的心理。但是联大人才济济,多是全国精英,我第一年的英文考试成绩,比同班物理系的杨振宁还少一分,比外文系第一名张苏生更是少了10分,于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除杨振宁外,我的成绩高于全组同学;忧的是比张苏生还差得远呢。不如人的思想又复活了。

因为差距太大,甚至不敢妄想超越。哪里想到,第二年和张苏生同班上《欧洲文学史》时,我的成绩居然比她多了两分,成了全班第一,加上《一年俄文》考了100分,《一年法文》考了99分,这几乎可和杨振宁一年级《物理》和《微积分》的成绩媲美了,心中暗暗得意。但杨振宁门门功课都好,我的《英诗》、《散文》、《小说》、《戏剧》成绩平平,所以不敢得意忘形。

联大4年,我的心态还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不见得不如人,忧的是未必能赶超前人。

2

在那个时期,翻译作品流行全国。鲁迅的“直译论”为很多进步作家所接受,对我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读了直译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不喜欢,这就是李政道说的“看出前人的弱点”。

我喜欢的翻译,美国的有赛珍珠的《大地》,法国的有高乃伊的《熙德》;后来更喜欢的有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小说。如朱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两句:“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几乎可以说是胜过了原文。傅译的《约翰・克里斯托夫》第一句:“江声浩荡,自屋后升起。”影响之大,也可以说是不在原作之下。因此,从前人的实践看来,我认为直译不如意译。而在理论上呢?

联大第―个开翻译课的是吴宓先生。他说,翻译要通过现象见本质,通过文字见意义,不能译词而不译意。我觉得吴先生的译论和鲁迅的不同,鲁迅主张直译,我看就是译词;吴先生主张译意,我看就是意译。而根据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来,如果第一个“道”指翻译之道,那第二个“道”就是知道,“常道”却是指直译之道。这就是说:翻译之道是可以知道的,但并不是直译之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实物是可以有名字的,但名字并不等于实物,因为名和实之间还有矛盾。同样的道理,可以说“译可译,非直译”。因为直译往往是译词而不是译意,而词和意有时统一,有时矛盾。统一时可以直译,矛盾时就不能直译了。这是我用老子的学说来说明吴先生的译论,是不是可以说推进了一步?

除了吴先生外,钱锺书先生提出翻译的“化境”,对我也有影响。他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译者运用‘归宿语言’超过作者运用‘出发语言’的本领,或译本在文笔上优于原作,都有可能性。”上面说的朱译和傅译就说明了这种可能。但并不是说译者文笔优于作者,而是说“归宿语言”(译语)的历史比“出发语言”(源语)更悠久,内容更丰富,具有一种优势,而译者充分发挥了这种优势,就使译文胜过原文了。这可能是我对钱先生译论的补充说明。

3

两三千年来,多少绝代佳人烟消玉殒。如辛弃疾说的,“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多少龙楼凤阁,成了断壁残垣。如《桃花扇》中说的,“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多少王国土崩瓦解。如英国诗人拜伦说的:“希腊,罗马,迦太基,而今在哪里?海洋的波涛一视同仁,使它们分崩离析。”

但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唐宋诗词,却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陶冶着人们的性情。

回忆起自己对唐宋诗词的感情,却是16岁在中学时培养起来的。那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南京,进行了大屠杀。我所在的南昌第二中学奉命解散,我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开始流亡的生活。那时读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觉得一千年前李后主国亡家破的痛苦,和一千年后莘莘学子离乡背井的哀愁,几乎是一脉相承的。李煜“仓皇辞庙日,挥泪对宫娥”的故宫,正在今天的南京,而南唐中主宫殿的遗址就在南昌第二中学的校址皇殿侧。因此,我和这位南唐国主之间,更感到有千丝万缕、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剪不断的联系。

我从南昌逃到赣州,看到章贡二水汇合处的八景台,不禁想起辛弃疾词中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那时郁孤台虽然改名八景台,但清江水中的旧泪未干,而今又添新泪了。读到白居易《长相思》中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我想,如果改成:“章水流,贡水流,流到赣州古渡头,青山点点愁。”那不就写出了我当时的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情吗?尤其是《长相思》下半阕:“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简直可以一字不改,就写出了国难期间流亡学子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心情。后来,我在香港出版的《唐宋词一百首》中把这首《长相思》译成英文。

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8年的抗日战争,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又经历了4年的解放战争,看到了蒋家王朝的崩溃。到了20世纪50年代,再经历了“一三五七九,运动年年有”的时期;60年代,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唐宋诗词也受到了“破四旧”的劫难;到了70年代,总算看到了“”的;80年代,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唐宋诗词也得到了新生。1986年,香港出版了我英译的《唐宋词一百首》;1987 年,北京出版了我的《唐宋词选一百首》法译本;1990年,北京大学又出版了我的《唐宋词150首》英译本;1996年,湖南再出版了我英译的《宋词三百首》……现在我翻译的唐宋诗词已出版120多本了。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唐宋诗词就像文化长江中的滚滚波涛,汹涌澎湃,不断东流,融入了世界文化的大海;军国主义、反动王朝,虽然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是曾几何时,却已转眼成空了。而知识分子则犹如江上的渔樵,既看到了春花秋月,也经历了炎夏寒冬,记下这些人世的沧桑,可以增添人生的智慧。

于是,我就把这首《临江仙》译成英文,是用创译法翻译的。

Wave on wave the long river eastward rolls away;

Gone are all heroes with its spray on spray.

Success or failure, right or wrong, all turn out vain;

Only green mountains still remain

To see the setting sun’s departing ray.

The white-haired fishermen sail on the stream with ease,

Accustomed to the autumn moon and vernal breeze.

A pot of wine in hand, they talk as they please.

How many things before and after

All melt into gossip and laughter!

原文第一句重复了“滚滚”二字,译文却重复了波浪,这虽然和原文不形似,却传达了重复的形美,并且创造了新的意义。第二句“浪花淘尽英雄”也是一样,“淘”字没译出来,却说多少英雄都随浪花滚滚而去了。第三句的“是非成败”为了译成抑扬格,把“是非”放到“成败”之后,这是为了音美而牺牲了形似。第四句“青山依旧在”用的是等化的译法,可见形似和意美能统一的时候,创译是并不排斥形似的。第五句的“夕阳红”深化为落日残辉,一是为了押韵,二是为了更好象征英雄的日暮途穷,这又是创译。最后一句译成“溶入笑谈”也是创意,就不多说了。

创译法的特点是要发挥译语的优势,也就是说,要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达到音美、意美、形美。我还用创译法把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法韵文,得到国内外的好评。有的美国学者甚至认为许译已经成了英美文学高峰,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

因此,我认为21世纪的中外文学互译应该走创译的道路,希望创译能使我国的优秀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使世界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光辉灿烂。

最近,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出版了《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书。书中收录了我从事翻译工作70余年来30余部中外经典译著的前言和译后语,再现了我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思想的嬗变。

4

我过去的93年,如果按照但丁《神曲》的分法,可以分为《青春》(1921―1950),《炼狱》(1951―1980)和《新生》(1981― )三部曲。

概括起来,大约可以说:20 世纪50年代教英法,80年代译唐宋,90年代传,21世纪攀顶峰。这就是说,1950年以前,基本上是学习继承时期,同时注意前人的弱点,准备超越。1980年以前是改造时期,浪费了我生命中的黄金时代。1980年以后才开始了我的超越时期。外译中超越了中国翻译家,中译外则成了“诗译英法唯一人”。

如果按照地区来划分,又可以写成《浮生九歌》:

英文诗篇9

关键词:英语诗歌 文化适应性原则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翻译界。如何提高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诗歌翻译领域中,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视。在世界文化大交融,跨文化交际日益深入的时代,它关系到不同语言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尤金・奈达(Eugene Nida)认为:“大多数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可归结为充分考虑通过各种尝试办法,使读者接近文本或使文本接近读者。”英语汉语,基于各自不同的语言体系和特点,在诗歌的创作中必然显现出差异。诗歌的翻译应注重从读者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文化适应性问题,以求完美、准确地还原外文诗歌风味。

二、诗歌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

文化适应性(Cuhural Compatibility)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译者对某种文化意义或内涵的把握(good comprehension of cultural meaning),读者对译作的接受程度(good reader reception)及相应的审美判断效果(good aesthetic judgement)。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文化适应性主要是指一种特定文化对生产力系统、社会关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等文化组织因素的适应。在各个文化要素中,生产力系统是决定社会关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的主体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社会文化发展的终极动力。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不同的语言孕育了不同的特色文化内容,诗歌更是以其短小精湛的篇幅,浓缩了语言文化的精粹。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因不同的语言习惯,必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以达到准确顺利传递信息之目的。由于受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地域和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到文学作品的翻译,文化适应性问题的处理也是比较复杂的。在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稳妥的办法处理翻译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文化意识差异

诗歌凝聚了本族语言的精华,常以简短的形式和内容包含深刻而丰富的意义。但是中西方语言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也帮助形成了各自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

中西文化和语言存在着内在差异。有关研究表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东方人则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的辩证性见长。反映在思维方式上,东方人采取散点式思维方式,而西方人采用焦点式思维方式。因此,在诗歌翻译中追求形式上的完全对等既不可能,亦不现实。翻译的再创。或者说目的语的归化,是诗歌翻译追求形神兼备的重要手段。但诗歌的再创必须首先追求形似,因为如果译者能对译出语文本和作者的“风度神韵”细细琢磨,那么在译作中减少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再现原作文本的文体之美,使读者获得基本一致的阅读感受就是既可能亦现实的。

文化观念的差异常常给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著名翻译理论家苏姗・巴思内特指出。翻译工作不能冒险地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尤今・奈达、彼特・纽马克等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翻译“以读者为主”的观点。诗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首先是应用语言的一种形式手段,而翻译的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的享受,为此目的语文本在形式上应与原作尽可能相一致,以使译文文本给予读者跟原作相类似的阅读刺激,从而使读者的阅读反应保持一致。可以说,能否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是关系译作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

2、地域与习俗差异

在古老的东方,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向来敬龙为祖先,历史上众多的诗人借龙之名赞扬人与物,如盛唐时期的大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歌中气势磅礴,以龙城飞将暗指李广大将军并追忆了他战时的英勇雄姿。然而,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却是与妖魔鬼怪相连,完全失去了正面色彩。

三、诗歌翻译技巧初探

在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诗歌翻译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

一类可保持诗歌的原汁原味。这类诗歌中含有的较浓厚本族语言特色的诗歌,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保持诗歌原来的风味。对诗歌中出现谚语、成语、俗语一类,既要保持原诗中的意味,还要在不变更原作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保证意义传达的畅通。此外,为了让读者能得到更清晰的诗歌意象,还可以适当对诗歌进行填补、省略、还原、简化、借贷等翻译技巧和策略,以求达到诗歌翻译的信、达、雅。

当然,诗歌翻译是个实践性的工作,方法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积淀生成的。除了必要的一些技巧方法外,还需要翻泽工作者深厚的翻译功底、文化积累及对诗歌翻译的敏感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遵循翻译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以期使译文能更好地为读者所接受。

英文诗篇10

1、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根据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的是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课程。根据新大纲,高校英语专业基本上都开设有英美文学课程。然而,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无论是教的层面还是学的层面,都存在诸多不完善。首先,教学目的有待商榷。根据新大纲对文学课程的描述,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是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一年的文学课下来,学生阅读的文本寥寥无几,根本谈不上对文本的分析与欣赏。其次,学时严重不足。目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逐渐被挤到了边缘。以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为例,英国文学开设在三年级下学期,美国文学在四年级上学期,每周2课时,每学期17周,共计68课时。仅仅凭借短短的68课时,任课教师很难在兼顾文学史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原著,分析和欣赏文学文本。而有些应用方面的专业,文学课只是作为任选课开设,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催生了学生学习的惰性。多数的英美文学课变成教师的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只是听众和看客,学习的两大要素—积极参与与主动思考被捆绑了起来,美妙心灵之旅的英美文学课演变成了死板的知识的传输与接收,而文学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思考根本无从谈起。久而久之,文学课便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完全忘记。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改革英美文学教学,首先要认清楚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以及英美文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认知诗学关于文学的本质和功用的某些观点,将文学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人们重新思考文学是什么,学习文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同样,作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的学习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将从认知诗学的功用观入手,探讨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理清思路。 2、认知诗学理论的发展 认知诗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与上世纪末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新兴的文学理论,将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很好地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中,为文学批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以色列的ReuvenTsur被认为是研究认知诗学的第一人。在其研究的初期阶段,Tsur将认知科学与形式主义结合起来,对希伯来和英美诗歌进行研究,探讨诗人如何在诗歌中表现宗教与神秘经验,以及读者对于该类诗歌的感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Tsur逐渐将这一方法理论化,并于1992年出版了《走向认知诗学理论》一书,该书于2008年再版。Tsur在强调个人的认知过程的同时,又强调这些认知过程的普遍性,并努力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认知科学与文学这一跨学科的研究中,PeterStockwell就是其中之一。Stockwell于2002年出版了《认知诗学导论》一书。在书中,Stockwell对认知诗学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认知诗学“从根本上讲是对文学的一种思考方法,而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框架”,(2002:6)它探讨的是“文学阅读中的问题”,(2002:165)着眼于文学阅读与普遍认知之间的关系。如果说Tsur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诗歌,那么Stockwell则将研究拓展到包括小说,散文等多种语篇。在该书的12个章节中,Stockwell介绍了图形认知理论、图示理论、心智空间、概念隐喻理论等。在研究人类认知的同时,更加关注这些认知的社会维度,重视从认知诗学的视角研究各种语境,包括社会语境、文化语境等。苏晓军教授在其论文中总结道,“早期的认知诗学把研究重点放在文学作品的意义研究上,并提出了一些理解读者如何从文学语篇中获得解释的模型,成功地描述了读者从文学阅读中构建命题内容的方式。但认知诗学近来也开始关注对文学阅读中涉及到的审美和情感的严格分析,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承诺具有探索文学阅读中的情感效果(emotionaleffects)的能力,因为大多数读者进行文学阅读的主要动力是文学语篇的情感吸引力。”(2009:9)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认知诗学的研究涵盖了文学与认知科学的很多领域,但总的来说,认知诗学还是关于文学文本的理解与阅读,是一种以文本为导向的阅读模式。认知诗学关于文学的功能,文学阅读的情感体验,文学与人类心灵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参考,给出了新的启示。 3、认知诗学的文学功用观与英美文学教学的地位 KeithOtlay在《读写:认知诗学的未来》一文中谈到文学的功用时,将其概括为三点,首先是娱乐;其次是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读者和作者;最后是提升自我。(171-172)关于文学的娱乐功能,人们的认知由来已久。文学能够通过其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给人以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阅读的“”,贺拉斯也在《诗艺》中提出要“寓教于乐”,在注重文学的教育作用的同时,注重文学的娱乐作用,并认为“一首诗歌的创作与产生原是要使人心旷神怡”。(亚里士多德、贺拉斯,1962:157)Otlay则进一步阐释了文学的娱乐作用。在Otlay看来,文学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寻求阅读的,很多时候文学是一种心理治疗。现实的生活中不乏单调、乏味、平庸,甚至沮丧,正是文学作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逃避的乐土,在这片乐土上,读者可以变得与众不同,卓越超群,可以体验各种情感而无需承担其带来的后果。这或许是绝大多数人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而且这也与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到的利用文学课程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文原著的目的相一致。然而,目前我国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主要是文学史加选读的上课模式,绝大多数院校都是以文学史为主,例如,学完爱伦坡,绝大多数学生记住了坡是个酒鬼,娶了一个比他小很多的妻子,一生穷困潦倒。笔者并不是认为对于作者背景和身世的了解不重要,而是认为相比较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对作者作品的认识,至于身世背景则是起辅助作用,教师在教学时不应本末倒置,学习爱伦坡就是要帮助学生体验到《厄舍古屋的倒塌》中诡异恐怖的气氛,《黑猫》中人性的扭曲,《安娜贝尔•李》中爱情的凄美。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没有完整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是完全不可能的。除此之外,目前的英美文学课上,教师都不可避免的给学生讲授这样那样的主义,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的讲解着什么叫浪漫主义,特点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代表作品又有哪些,学生听的昏昏沉沉,考试的时候背的苦不堪言,最终的结果是,英美文学课把所有的主义都讲了一遍,而对代表作品却是浅尝辄止,即便是讲也是人云亦云。这些林林总总的主义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认为文学课上起来无聊,考起来难过,更不用提体验阅读的了,至于Otlay提到的心理治疗作用了,那就更是不可能的了。久而久之,文学课便成了一门无用的课。#p#分页标题#e# 所以,笔者认为英美文学之所以被边缘化,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理清文学有什么用,文学教学的目的又是什么。认知诗学关于文学的娱乐和心理治疗的观点,启发我们再次思考这一问题。英美文学教学必须回归最根本的文学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从快乐出发,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而不是在文学史的泥潭中挣扎,这样的文学课即可以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又切合了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原著能力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认知诗学还认为文学阅读使人们“成为更好的作者和读者”。(Otlay,2003:171)认知诗学将阅读和写作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可以促进读者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写作有可以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读与写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学生抱怨写作课无聊,写作很难,不懂怎么写,然而笔者与很多学生交流后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困难不是不懂得怎么写,而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基本上所有的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一门以上的写作课,就笔者所任教的学校而言,开设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每一门写作课都在讲述着写作技巧,从正确的使用标点,恰当的选词到有效的组织篇章结构,课程结束后,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技巧,结果却是学生仍然觉得写作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在不断的减少。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学生们忙于学习外贸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等等看似很实用的专门英语,渐渐忽视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而文学阅读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缺少了与优秀的英语语言的接触,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全面认识,长此以往,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就是有了观点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解决这一困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文学阅读。文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各个地方,各个时代的窗户,王守仁在谈到英美文学课时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王守仁,10-11)认知诗学也认为,文学是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并以人类普遍的认知经验为基础,“文学的特殊地位基于人类认知与经验的最基本、最普遍的结构与过程中,它使我们能够首先以艺术的方式相互影响。”(Gavins&Steen,2003:2)作为人类的一份子,要想得到文学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唯一的途径就是文学文本的阅读。Stockwell就提出,“文学可以改变我们的视觉、知识和思维方式”(2002:127)所以说,文学文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文学教学不是没有实际用处,而是有大用处。 最后,认知诗学认为文学是人类自我提升的很好的途径。文学使人们思考自我,认识自我,文学阅读有助于人们心智的成熟和身份的建构。文学通过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对读者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能够净化灵魂,激励情感,更能够讽喻颂彰,在潜移默化中以情动人。不仅如此,MarkTurner还在《文学心智》(TheLiteraryMind)中把文学至于人类认知之上,他提出,所有的认知都依赖于叙述过程,我们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制造故事的民族,所以,故事、寓言、投射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文学心智是最基本的心智”(1996:V)同时,Turner还认为,语言是文学心智的产物,将文学扩展到了人类的所有思维中,虽然何辉斌认为,“真正的文学思维还是和一般的文学思维不同,文学作品就是文学作品”(,2009:55-64)然而,这样的认识无疑为人们思考文学的功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将文学的地位提到了新的高度,这在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正如略萨所认为的那样,“文学是一个人、一个公民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一个现代、民主、公正、自由的社会,文学是完全必要的。” 4、结语 文学给人以愉悦,给人以启发,文学传递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感知,没有什么能像文学那样让人们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语言,同时帮助人们熟知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可能性,帮助人们学会如何以各种细微的方式和差别去表达思想。正如认知诗学所认为的那样,文学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作者与读者,帮助我们建构自我身份,在文学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体会到英语的精髓,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培养英语思维,没有任何理由不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借用钱钟书先生的话作结,“专学外国语言而不研究外国文学,好比向千金小姐求婚的人,结果只跟丫头勾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