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15 22:23:18

普法教育

普法教育篇1

一、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必要性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使他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更要使他们学法、懂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决定我们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有一定比率的上升,引发了法制教育危机。青少年学生可塑性极强,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而放任自流,必然要导致社会问题。青少年普法教育是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需要。十五大以来,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要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青少年普法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二、青少年普法教育的特征

1.青少年普法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政府普法机构、学校、社会等都负有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义务。2.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客体具有特定性,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3.青少年普法的内容具有确定性。《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青少年普法的重要内容。4.青少年普法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学校是进行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对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社会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重视不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子和教学大纲缺编,虽有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二是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教育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缺乏直观的教育,法制教育取不到好的效果。

三是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没有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四是质量不高,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其他教师兼任,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仅靠课本照本宣科,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聘请的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又因受课程安排和时间、精力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五是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学校的法制教育没有硬任务、硬指标,没有明确的责职和目标,在教育管理中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特别是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社会环境来约束,法制教育严重脱节。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根据近几年来在青少年普法方面取得的经验来看,我们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部门重视。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及其青少年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意见,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二要丰富内容。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三要规范教学。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和中央两部“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普法教育篇2

(一)法制的积极影响

尽管法律能够公平公正地衡量和评断社会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其作用的发挥还需要法制宣传这一前提。法律不被了解和遵守,将会变成一纸空文。乡村相对于城市,物质条件十分匮乏,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较窄,无法及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自然也无法分享法律人人平等、保障合法利益的光辉。法制宣传能够开拓乡村人民的视野,将法制积极、正面的影响引入乡村人民的生活中。

(二)乡村法律纠纷日益增多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例如农村的婚姻家庭继承方面,女性的婚姻自常受侵犯、家暴问题、遗弃弱势家庭成员、子女的抚养权的争夺、财产的分割问题等,面对这些法律纠纷,大多数农民只能根据当地习俗解决或是不了了之。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要求

我国在治国理政上实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二字要求将法律普及全国,从城市到乡村,从知识分子到农民。宣传法律,树立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公平意识,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法律实践氛围。反之,不普法,随后又用人们不知道的法律约束民众,法律的威严就有瑕疵。

二、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法学理论知识从社会众多纷繁的纠纷中产生、发展,最终要回归到社会上去,为社会实践服务。但是现如今,法律实践是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短板,其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足之处

1.实践机会少、时间短

大多数法学院校除了在毕业时为学生设计了毕业实习活动,在大学期间的其他时间段没有提供实习机会。另外,由于受到寒暑假和毕业季找工作的限制,法律实践的时间通常只有一两个月,这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法学院校对实践的规定相比,时间短之又短。

2.实践规模小、形式单一

法学学生的实习往往是通过学校的安排获得地点,也有部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自己找实习单位。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开展实践活动的途径少,实践指导的师资薄弱。有些实践活动是自愿报名参与,参与人数少,无法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实习单位主要集中在公安系统、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几个地方,少数人能进入公司做法务工作。由此可见,法律实践活动的地点单一,形式不够丰富,对法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小。

3.实践受重视程度不够、氛围不浓

高校开设实践活动往往以学分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很多时候倾向于形式而忽略了实践的目的、意义和实质内容。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没有向学生灌输法律宣传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最终导致法律实践效果不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二)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机会与地点社会实践随处可见,其作为高校学生锻炼能力的手段

自然不该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法律不仅存在于公、检、法单位,还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高校可以增设实践机会,挖掘新的实践地点,例如让学生进入偏远落后的乡村,将知识通过年轻的力量带给最需要的人。此举不但能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还有助于拓宽法学学生眼界。

2.将实践主体、实践对象与实践内容有机结合,注重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主体身份,将实践对象与实践内容紧密结合,是立足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对症下药的体现,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处理各种法律纠纷的应变能力。目前高校的法律实践时间短,阻断了活动的后续性,学生不能把已有的实践经验运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另一方面,一些冗长的法律纠纷无法在短期的实践中得到解决。

3.与社会大环境接轨,紧跟国家政策和时代潮流

我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就是法治。思想认知是行为的先导,引领全社会知法、守法,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学高校的法律实践能够上接法律理论知识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下接群众百姓的生活,在普法的大工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三、让法律从高校“走进”乡村

鉴于上述乡村法制宣传难以克服“先天不足”的问题,以及高校法律教育中所存在的实践活动的缺陷,将乡村法制宣传与高校法律实践相结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普法活动。从形式上看,是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填补农村法制的空白,城乡结合;从实质上看,是将高校丰富的法学资源引入文化贫瘠的乡村,将法律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一)统筹安排,全面协调

法学高校的法律实践活动应当由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统筹安排,形成体系,统一管理。高校与实习地点相互协调,做好交接工作,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保持联系。根据乡村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安排好学生的住宿、交通、餐饮方面的问题,排除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以及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提前进行策划,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二)注重形式,充分利用媒体

现代的媒体技术已经覆盖到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乡村也受到传媒的波及。打破死板的传统形式,利用媒体技术,以五花八门的活动,浅显形象的方式让乡村人民在欣赏活动成果的同时了解枯燥晦涩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质。例如制作宣传音频、视频、用互联网向村民展示庭审过程、播放电视记录片,还有自编节目进行文艺汇演、创作法制文艺作品等,使法律宣传富有活力并且达到好的效果。

(三)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机构

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活动仅靠高校和学生的力量难以实现,考虑到法制宣传工作要营造社会大氛围,利用各种各样的纪念日,如“12.4”法制宣传日,潜移默化地将法律知识渗透到乡村中去,需要建立专项小组,设立日常的办事机构,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协调各方面事宜,领导学生们进行法律实践工作。

(四)加强法制宣传师资力量,做好经费保障

师资力量对于提高法制宣传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缺乏校外实践经验,各种专业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在法制宣传过程中及时提供专业上的帮助,促进学生对实践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另外,法制宣传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经费,法制宣传过程中所需的用以置购教材、宣传手册等资料费用,各地政府和高校应当负责与保证。

四、结语

普法教育篇3

20**年以来,我校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为中心,密切结合教育系统和我校的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进程,把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了我校教育的健康、协调、快速地发展。具体总结如下:

一、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在20**年以来,我校落实五五普法教育工作,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位教师和每名学生;做好五年整体规划,以指导各实小的五五普法工作顺利进行。由于教师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很浓郁的普法学习氛围。

二、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加大学习宣传力度。

我校始终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坚持长抓不懈。努力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实现由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的转变,学校管理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治校的转变,为此,我校除了思想上高度重视外,还把五五普照法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措施具体、层层落实、形式多样、结合实现,为普法工作富有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首先,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保证了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坚持学好法、用好法,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在党员会、教代会和校委会上经常安排一些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成员的法律素质。第三,我校定期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并把法律教育内容纳入教师政治学习范围。这样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领导机构,有效地组织普法工作,使五五普法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有效进行。

三、落实措施,收效显著

根据我校在五五普法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在五五普法工作中我校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员的培训,以推动校普法工作的全面发展。普法宣传员的少先大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为主,对他们除了固定培训外,还组织看录像、外出讲座等,并要求他们阅读一些法律方面的书刊,以提高普法宣传员的法律素质,除了培训和利用普法宣传员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外,我校还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经常请到学校作法制讲座。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不同的形式对师生员工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使全体教干教师和学生的法律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使我校的普法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1、学校领导带头学法,率先提高。首先,学校班子成员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阅读学习相关法律书刊、了解法律动向,学习法律知识,运用法律依法治校,给教师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其次,我校校委会研究通过任何大事,都会选派教师代表参与讨论决定,并设立了领导意见籍,谁都可以监督学校领导和学校工作的进展,实行了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便于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这是以依治校的一个新举措,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同时也推动了我校法制建设的进程。

2、教师学法是关键,承前启后,效果明显。在教师中通过开办讲座,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几年来,我校制定各自的普法教育计划,并落实到每学期的政治理论学习中。

3、面向学生宣传,是学校普法工作的重点。学生是学校中的主体人群,学校的普法工作必须以学生为重点,大力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学校的普法工作任务。除了领导带头学法,教师自觉普法外,更重视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并采用不同的形式和途径给予提高。首先,我校利用课堂主阵地,以不同方式渗透于各科教学特别是品德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及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律的熏陶。其次,我们以讲座、咨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普法专项教育。第三,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在实践中普及法律知识。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要求每学期每班至少有一次以普法为主题的班队会。各班都搞得有声有色。有以辩论为主,有以读报为形式,有的还以模拟小法庭的形式出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第四,学校除以上的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外,每学期还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片,学生从中受到了很深的教育。

由于我校对学生的普法工作,措施到位、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学生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无一例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学生自我维权意识强,方法得当。

四、普法工作成效显著,依法治校效果明显。

普法教育篇4

       【关键词】法律宣传教育;依法治国;小康社会

    

普法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即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更加需要发挥法律规制、调解纠纷的作用。

自1986年以来,全国已经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有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农村法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笔者仅就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

一、在当前进行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五五”普法把农民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充分表明了普法教育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提高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不懂法律就难以参与经济活动,农民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影响和滞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二)是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推进基层法制政府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促进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从而保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是实现“五五”普法目标的重要举措

        “五五”普法规划提出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重要的是要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五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

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农民法律意识增强了,基层稳定了,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其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满足,根本利益也才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二、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国虽历经“一五”、“二五”、“三五”、“四五”四个阶段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地理原因、民族原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普法教育尤其是在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这一块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思想上认识不足

        一些乡(镇)级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有名无实,忽略了此项工作,如有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时,就突击安排敷衍了事,甚至有时出现“推一步走一步”的状况,有的村干部把普法宣传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二)经费上保障不力

        大部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地方普法宣传教育经费没有能列入财政预算内,有的虽然能列入财政预算,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或者是“空头支票”,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三)时间上集中困难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由化程度高,自主安排自己的耕种。另外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他们的规律是早出晚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部分人员外流,加之普法宣传教育力量不足,集中学法难组织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形式上手段单一

        一些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依然是讲讲课、出板报、搞专栏、开动喇叭、张贴标语,进行普法宣传形式传统单一。另外,由于普法宣传教育人员和宣传员深入农村少,编写的教材不能满足农村普法教育的实际需要,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教育方法,给人感觉是走过场,影响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入。

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1.宣传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经过近20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已经掌握了不少法律知识,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都已学过,已经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因此,大规模、全民性的普法任务已经完成,普法工作该结束了。还有少数基层单位认为,普法是软任务,搞好搞坏无足轻重,对此项工作持轻视态度,产生组织领导上的“疲软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普法工作摆不上位子,挂不上号,上级抓一抓就动一动,完全处于应付状态,在组织领导上不够得力。

        2.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绝大多数单位在制定计划时,没有针对本地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根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特点来确定学习内容,制定的“规划”、“计划”上下一个样,学习的内容也是各地一个样,缺乏针对性。

3.部分干部工作方式难以服众:近年来,有极少数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因此造成一些农民认为:“法律条文讲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就走了样,法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套,学法无用”。由于这种学法脱节、执法不公的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积极性。

       三、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由于其范围广、人员多,文化层次差异大、组织程度低,始终是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在组织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学法需求上等诸多方面,与前四个五年普法相比,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1.由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集体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减少,使得过去采用的利用农闲时机进行集中普法教育的方法也难以实施。2.由于行业分工的细化,农民对经济活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关心程度明显高于过去,尤其是对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的欲望日益强烈。这就使农村普法工作出现了多样化、专业化的要求。3.由于经济发展,农民需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提高,使农村普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笔者结合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新特点,对“五五”普法教育中的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有一个初步的思考,现将思考认识表述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具体领导的责任

首先,从思想上要重新认识在我国普法教育任务重。普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搞突击、搞运动。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我们实施法治国家仅仅半个世纪左右,广大农村还残存着封建意识和封建做法,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思想不是靠打压封杀,要靠教育慢慢的影响从而改变其思想。我们的普法宣传教育就是要做到通过以案说法、以理服人等方式启蒙农民兄弟的法律意识之门,唤醒其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其次,我们还要在组织上给予保障。我们要明确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保障有力,责任明确”。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要经过一定的考核,不能随便找人说教宣传,最起码从事普法宣传教育的工作人员自己要“知法、懂法,守法”。同时相关的政府机构应该在财政预算中增加专属的普法宣传教育经费,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再次,对于普法宣传教育不能搞标准化检查、突击检查。我们不能拿一个量化的、精细化的普法宣传标准来进行考核。我国地域辽阔,风俗迥异,区间差别很大,我们不能拿一个地方的做法去要求其他地方的做法,我们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农民的法律意识提升了,法律的文明程度改善了,任何方法、方式都可以尝试。同时,我们也不能搞突击、临时检查。这种随意性检查有可能既起不到检查的目的同时也伤害了当地群众的情感或利益。

最后,我们要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得力”。我们既不赞成搞突击检查和标准化检查,但是我们也不能漠视或姑息普法宣传的涣散、无力。如果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我们要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我们应该从组织建设到措施保障、从长远规划到具体计划、从实现目的到阶段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发掘、表彰一批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机构或人员,惩戒一批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的人员,真正做到让有能力的人肯干,肯干的人愿意干。

(二)探索宣传方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

我们很多地方的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目前还停留在“说”的阶段。一进入农村就是用大喇叭说法,或者在宣传墙上用图画文字的形式说法。一般情况下来的时候兴师动众,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实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我们不仅仅要会“说”,同时我们还要会“学逗唱”;我们不仅仅要会编排“法制黑板报”,还要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影像设备进行宣传。我们可以通过比赛、歌会、晚会等形式,通过地方剧种、歌舞、小品、相声等手段进行普法教育。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仅仅是主持人或者宣讲者,他同时可以是参与者或者是听众。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只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承载普法宣传的内容。其实“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普法宣传教育也同此理。

(三)宣传具体到位,讲授农民实用的法律知识

我们不仅要能宣传、肯宣传、会宣传,而且还要知道宣传什么。由于我们从前的普法宣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全国一盘棋,村村都相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急需解决广大农民兄弟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目前他们破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是什么?他们感到迷茫困惑的法律问题又是什么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同时我们也不能“坐而论道”,自我臆想和空谈理论的做法在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中会适得其反,挫伤广大农民兄弟的学法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普法宣传工作者进行实地调研、制定长期规划、提出具体目标、采用有效手段、宣传实用内容。

我们只有解决了“谁宣传、怎么宣传、宣传什么”的问题,才能在农村真正推广普及法律知识,真正实现“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目标,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和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刘建发.“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法治教育[j].世纪桥,2007,(1).

[2]陈万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法制宣传教育至关重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5).

[3]马建新.论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j].大连干部学刊,2007,(1).

[4]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5]梁文平.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状况及对策建议[j].今日中国论坛,2007,(1).

普法教育篇5

Xx区教育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五五”普法工作精神,把实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工程来抓,在“五五”普法工作中能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任务,严格依照上级关于“五五”普法工作的原则、要求及工作目的开展普法工作,认真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法律意识,转变了观念,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以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局面逐步形成。现将我局普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局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Xx区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教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强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各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各校领导班子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带头学习,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制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二、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完善规章,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保障

领导重视“五五”普法工作是抓好普法工作的关键,是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前进的主要手段。为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我局首先成立了以局长王殿君为组长、局科室负责人和基层校级领导为成员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职责及任务进行了分解,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使任务落实到人。按照上级“五五”普法工作要求,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为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局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各校也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普法、学法、用法的相关制度,制定了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各校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在全校学生中举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识讲座。由于领导得力、计划周密、制度健全从而保证了我局各校的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指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保证普法工作计划有效实施

在“五五”普法落实工作方面,一是利用每周三政治学习时间安排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安排教师进行重点学习,做到重点掌握,提高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懂法的意识,使干部、教师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采取各种形式,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定期出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定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以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舞学生。各校还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强化教育和训练。

三是围绕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请学校法律顾问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同时举办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各校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由学生自拟题目自写讲稿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五是进行“禁毒”宣传,参加“禁毒知识竞赛”,许多学校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参观“禁毒图片”展览,扎实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六是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的学生,各校班主任倾注了爱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有益的活动,发挥其特长,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加强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贯彻《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此各校每学期都要请上级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案例分析情况的报告。各校都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学校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各校还与派出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

五、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以法治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各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都由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

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一是干部、教师的岗位设置、聘任公开;二是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公开;三是干部教师的年度业绩考核公开;四是“两免一补”资金的发放公开;五是财务工作公开;六是教职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凡是在政务公开允许范围内的事项,都努力做到公开、透明。

六、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做好稳定工作,为和谐Xx做贡献

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坚持依法治访。组织干部、教师和退休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开展依法治访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学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普法教育篇6

*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法建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从教育入手,在干部职工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通过“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丰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在“五五”普法教育期间,本单位未发生一例违法违纪的人和事,确保了一方平安。现将我办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及创建法治县工作情况自查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此,我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教育依法治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目标管理,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制定了《*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做到年初有安排,年底有总结;二是成立了由主任、党支部书记田鹰同志为组长,副主任罗德进同志为副组长,周荣忠、林康、龚皓、陈明智同志为成员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综合股负责;三是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普法考试、知识竞赛。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办的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既深入、又扎实,取得了显着成效。

二、坚持以人为本,从教育入手,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根本的问题在于教育人,提高人的素质,增强法治观念。为此,在“五五”普法教育中,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点:一是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健全了干部职工学法制度,提高了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二是在学习方法上,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内容;三是突出重点,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法制教育。我们坚持以学习《宪法》为核心,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先后组织学习了《税法》、《邓小平理论》、《劳动合同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家赔偿法》、《刑法》、《行政许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民法通则》等内容;四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县上统一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五五”普法考试;五是积极参加县上每年统一组织的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以及法律法规知识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经过“五五”普法教育,我办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办未发生一例违法违规事件,真正做到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有,办好自己的事”,确保了一方平安,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普法教育篇7

一、目标任务

要通过普法教育达到以下目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执政和运用法律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依法执政、科学决策、管理规范;机关干部职工法治理念、法制素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恪尽职守、依法办事;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文明、公德、道德、诚信教育打下坚规范实的基础,培养一代守法新人;企业管理人员的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实守诚信、质量第一,安全生产、兼顾社会效益蔚然成风;农民群众懂法守法更加自觉,依法维护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利,明确权利义务关系,自觉把法律、文明、公德、道德融为一体。

二、学法任务

1、机关干部职工:认真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宪法等法律法规,重点抓好“五五”普法干部读本的学习。坚持集体学法和自学的制度,认真执行《水北镇领导干部学法方案》和《水北镇干部职工学法方案》。全镇干部要成为群众学法的模范。

2、青少年:以学校为阵地,突出抓好青少年的法制启蒙教育,文明、道德教育,围绕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学习,采取全校上法制课,班级法制讲座,法律故事、让学生带法回家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各村要利用农民夜校组织在家的青少年学法。老师要先学、先懂法律,积极向青少年灌输法律知识。

3、企业管理人员:镇经联委、安全生产办公室要抓好镇属企业管理人员集中举办法律培训班,紧紧围绕市场经济,产品质量、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技术监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灌输到每个生产者、管理者。

4、村干部及农民:村支部、村委会要坚持集体班子学习法制度,认真组织村民代表、村民组长、中心户长和党员的法制学习和培训,认真开展下组入户的法制宣传,充分利用专栏、墙报、有线电视等多种宣传形式,组织村民观看焦点访谈、法治中国、法制在线、中央电视台12套法制节目,使广大村民都能熟知基本法律。要认真组织外出打工人员的法制培训,学好劳动合同法,依法维护打工人员的自身合法权益。

三、抓好“五五”普法总结

1、各村、各单位既要抓好今年普法任务的落实,又要抓好补缺补漏工作,全面完成整个五年的普法任务,提高全体公民学法守法参与率,干部、学生学法率达100%,企业人员90%、农民85%以上。

2、各村各单位要抓好“五五”普法规划,年度普法计划,年度普法总结和普法教材、资料、简报、试卷、民主法治、民主法治示范村、各类普法培训班花名册、测试成绩等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证在8月30日前完成。

3、充实镇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工作,从文明办、文技校、党政办抽调人员充实到普法办公室,认真抓好普法依法治理的资料收集、编撰工作,补缺补漏普法资料简报等工作。做好全镇“五五”普法检查、督查、保证镇、村、单位“五五”普法质量,积极做好迎接上级“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检查验收。

四、加强领导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充分认识依法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把普法依法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普法教育篇8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紧密贴近广大师生的现实需求,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普法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任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

1、围绕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目标,精心安排法制宣传内容。

2、紧扣普法主题,全面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精心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着手部署“六五”普法。

3、注重法治舆论氛围的营造,努力创新法制宣传的方式方法。

4、立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自身的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活动,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三、工作要点

1.始终把宪法的学习宣传作为普法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广泛开展以“一学三讲”即“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宪法宣讲活动,切实解决一些师生中存在的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不匹配、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对称的问题。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活动策划,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2.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新颁布的重要法律法规的普及。2010年在教育系统中重点宣传普及“五法一理念”,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教育法、侵权责任法、统计法、食品安全法、可再生能源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安排自学、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组织考试和开展竞赛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普及“五法一理念”,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学校领导、公职人员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公民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力度。围绕服务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宣传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城乡规划、市场规范、维护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重点宣传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4.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和传播。坚持把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深化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积极研究和探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法治文化培育和形成的作用,对实现依法治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贡献。坚持把法制宣传渗透到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作品当中,倡导和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法治文化作品。积极组织推选优秀法制文艺、法制书画、法制漫画、法制新闻等作品参加全国、全省征集评选活动,促进法治文化的繁荣发展。

5.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准确把握检查验收内容,重点检查考核“五五”普法宣传发动、普法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普法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普法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法律六进”、法治文化、依法治理等工作落实情况。研究制定检查验收方案,细化和分解考核验收具体操作工作标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好试点单位,合理设定考核验收的试点规模,适时召开试点总结推广现场会或动员会,为科学指导和全面推开考核验收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组织指导查漏补缺,按照检查验收方案和标准,认真组织指导各地、各校开展“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和成绩,查找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整改、补课。在此基础上,组织对所属学校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做好迎接全省、全国普法办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同时,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五五”普法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指导做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以及向全省、全国推荐表彰的工作。

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五五”普法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广泛宣传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成果,宣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办人民满意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崛起新跨越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作为,争取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继续支持和积极参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7.做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基本信息收集工作。通过“五五”普法自查自评和总结验收,认真细致地收集和掌握“五五”普法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特色和亮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等基本信息,特别是要掌握青少年学生这一重点对象普法现状、各种专兼职普法队伍构成、各种普法宣传阵地建设等相关基本数据,为今后改进和创新普法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8.加强教育系统“六五”普法理论研究工作。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经验,分析“五五”普法得失,把握普法工作发展规律,结合新时期普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加强“六五”普法理论研究工作,为“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年内,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并组织征集相关理论文章。

9.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广泛宣传依法治校理念,研究制定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导标准,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估和考核,建立一批在依法治校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的示范学校,推动各级各类学校自觉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增强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10.继续强化普法办规范化建设。各级普法办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普法教育工作的水平,切实做到全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督查、有调研、有创新、有典型。每年编发和报送的普法简报不少于4期,配备和及时更新必要的宣传设备,确保普法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不断提升普法教育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普法教育篇9

以《县201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关于开展“遵从法律崇尚法治”“五好”基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教育执法水平,扎实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进程,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各镇街教委、县直各学校根据教育局2015年度普法方案,召开动员会议,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活动顺利推进。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5月~11月)。各镇街教委、县直各学校按照各自制定的普法方案,广泛开展活动,贯彻落实好工作计划,并及时将活动情况报送县教育局。

1.全面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校的领导机构建设,不断深化依法治校力度,进一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全面实现法制副校长全覆盖。以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的综合治理,积极构建安全文明的和谐校园。

2.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法制教育做到计划、师资、教材、课时、经费“五落实”。

3.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授课技能,提高法制课教学质量。要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法制教育,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教师专业知识综合水平继续教育的范畴,提高教师法律素质。

4.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到各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形成多种媒体共进的普法格局,增强法治宣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生动性。

5.加强普法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校报校刊、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进行法律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

6.结合已有的文化建设基础,充实丰富法律方面书籍,升级建设一个法治图书室或法治书屋。法治图书室或法治书屋要免费开放,为广大师生提供学法普法的固定场所。

7.动员社会力量,综合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法制教育资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12月)。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于12月中旬报教育局政策法规股,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强化督导检查

普法教育篇10

年是“五五”普法关键的第四年,经过多年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学习,我对教育、行政等相关法律有了新的认识,理解进一步深化,并在工作中自觉用法律指导实践。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一、思想认识有了提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上到位,才有行动上的自觉。联系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认为,法律知识的缺乏,法律运用上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都很大程度阻碍经济的更大发展,并引发种种矛盾,危害着社会稳定。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虽然自己知道法律价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准备不够充足,在处事中更多地想到运用行政手段去管理事务,而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因而,作为公务员,学好法律重要,懂得合情合理的运用法律也非常重要,理顺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二、主动认真学法。作为一名新任职的教育行政干部,懂得教育等相关法律法规,懂得在教育行政管理中运用好法律法规,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党的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到新的岗位,我抓住各种法制培训、讲座等机会了解法律知识点,并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了《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促进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更深认识到如何依法办好教育事业。

三、依法行政,以用促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才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推进事业健康发展。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最有效的行为。现在,随着法律宣传教育的深入,法律不断配,依法治国观念已深入人心。公务员作为普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主力军,更应把依法行政这根弦绷得更紧一些,时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工作生活中,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一旦“法治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被破坏,就很难修复。另外,我们也要在制度上完善,健全行政执法监管体制,实行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了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