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7:20:40

普法宣传教育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法律宣传教育;依法治国;小康社会

普法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即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更加需要发挥法律规制、调解纠纷的作用。

自1986年以来,全国已经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有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农村法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笔者仅就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

一、在当前进行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五五”普法把农民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充分表明了普法教育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提高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不懂法律就难以参与经济活动,农民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影响和滞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二)是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推进基层法制政府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促进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从而保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是实现“五五”普法目标的重要举措

“五五”普法规划提出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重要的是要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五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

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农民法律意识增强了,基层稳定了,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其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满足,根本利益也才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二、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国虽历经“一五”、“二五”、“三五”、“四五”四个阶段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地理原因、民族原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普法教育尤其是在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这一块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思想上认识不足

一些乡(镇)级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有名无实,忽略了此项工作,如有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时,就突击安排敷衍了事,甚至有时出现“推一步走一步”的状况,有的村干部把普法宣传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二)经费上保障不力

大部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地方普法宣传教育经费没有能列入财政预算内,有的虽然能列入财政预算,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或者是“空头支票”,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三)时间上集中困难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由化程度高,自主安排自己的耕种。另外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他们的规律是早出晚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部分人员外流,加之普法宣传教育力量不足,集中学法难组织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形式上手段单一

一些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依然是讲讲课、出板报、搞专栏、开动喇叭、张贴标语,进行普法宣传形式传统单一。另外,由于普法宣传教育人员和宣传员深入农村少,编写的教材不能满足农村普法教育的实际需要,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教育方法,给人感觉是走过场,影响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入。

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1.宣传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经过近20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已经掌握了不少法律知识,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都已学过,已经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因此,大规模、全民性的普法任务已经完成,普法工作该结束了。还有少数基层单位认为,普法是软任务,搞好搞坏无足轻重,对此项工作持轻视态度,产生组织领导上的“疲软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普法工作摆不上位子,挂不上号,上级抓一抓就动一动,完全处于应付状态,在组织领导上不够得力。

2.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绝大多数单位在制定计划时,没有针对本地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根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特点来确定学习内容,制定的“规划”、“计划”上下一个样,学习的内容也是各地一个样,缺乏针对性。

3.部分干部工作方式难以服众:近年来,有极少数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因此造成一些农民认为:“法律条文讲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就走了样,法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套,学法无用”。由于这种学法脱节、执法不公的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积极性。

三、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由于其范围广、人员多,文化层次差异大、组织程度低,始终是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在组织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学法需求上等诸多方面,与前四个五年普法相比,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1.由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集体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减少,使得过去采用的利用农闲时机进行集中普法教育的方法也难以实施。2.由于行业分工的细化,农民对经济活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关心程度明显高于过去,尤其是对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的欲望日益强烈。这就使农村普法工作出现了多样化、专业化的要求。3.由于经济发展,农民需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提高,使农村普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笔者结合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新特点,对“五五”普法教育中的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有一个初步的思考,现将思考认识表述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具体领导的责任

首先,从思想上要重新认识在我国普法教育任务重。普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搞突击、搞运动。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我们实施法治国家仅仅半个世纪左右,广大农村还残存着封建意识和封建做法,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思想不是靠打压封杀,要靠教育慢慢的影响从而改变其思想。我们的普法宣传教育就是要做到通过以案说法、以理服人等方式启蒙农民兄弟的法律意识之门,唤醒其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其次,我们还要在组织上给予保障。我们要明确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保障有力,责任明确”。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要经过一定的考核,不能随便找人说教宣传,最起码从事普法宣传教育的工作人员自己要“知法、懂法,守法”。同时相关的政府机构应该在财政预算中增加专属的普法宣传教育经费,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再次,对于普法宣传教育不能搞标准化检查、突击检查。我们不能拿一个量化的、精细化的普法宣传标准来进行考核。我国地域辽阔,风俗迥异,区间差别很大,我们不能拿一个地方的做法去要求其他地方的做法,我们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农民的法律意识提升了,法律的文明程度改善了,任何方法、方式都可以尝试。同时,我们也不能搞突击、临时检查。这种随意性检查有可能既起不到检查的目的同时也伤害了当地群众的情感或利益。

最后,我们要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得力”。我们既不赞成搞突击检查和标准化检查,但是我们也不能漠视或姑息普法宣传的涣散、无力。如果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我们要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我们应该从组织建设到措施保障、从长远规划到具体计划、从实现目的到阶段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发掘、表彰一批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机构或人员,惩戒一批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的人员,真正做到让有能力的人肯干,肯干的人愿意干。

(二)探索宣传方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

我们很多地方的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目前还停留在“说”的阶段。一进入农村就是用大喇叭说法,或者在宣传墙上用图画文字的形式说法。一般情况下来的时候兴师动众,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实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我们不仅仅要会“说”,同时我们还要会“学逗唱”;我们不仅仅要会编排“法制黑板报”,还要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影像设备进行宣传。我们可以通过比赛、歌会、晚会等形式,通过地方剧种、歌舞、小品、相声等手段进行普法教育。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仅仅是主持人或者宣讲者,他同时可以是参与者或者是听众。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只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承载普法宣传的内容。其实“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普法宣传教育也同此理。

(三)宣传具体到位,讲授农民实用的法律知识

我们不仅要能宣传、肯宣传、会宣传,而且还要知道宣传什么。由于我们从前的普法宣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全国一盘棋,村村都相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急需解决广大农民兄弟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目前他们破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是什么?他们感到迷茫困惑的法律问题又是什么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同时我们也不能“坐而论道”,自我臆想和空谈理论的做法在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中会适得其反,挫伤广大农民兄弟的学法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普法宣传工作者进行实地调研、制定长期规划、提出具体目标、采用有效手段、宣传实用内容。

我们只有解决了“谁宣传、怎么宣传、宣传什么”的问题,才能在农村真正推广普及法律知识,真正实现“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目标,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和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刘建发.“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法治教育[J].世纪桥,2007,(1).

[2]陈万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至关重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5).

[3]马建新.论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J].大连干部学刊,2007,(1).

[4]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5]梁文平.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状况及对策建议[J].今日中国论坛,2007,(1).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2

一、组织领导

局领导人事变动后,调整市商务局“六五”普法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办公室的领导具体负责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局办公室为职能处室,并专门明确一位同志为法制宣传教育联络员。局党委会在6月份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局组织人事处要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局年度考核体系,将各处室和个人的学习、考试情况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商务依法治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先争优、对标找差”的重大工作部署,维护稳定、科学发展,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同日常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同管理、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商务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并促使商务系统学法用法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工作目标

发挥法制宣传的先导作用,在创建“最快商务·最优服务”、“诚信建设·法治建设”、“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坚持全员普法和个性普法相结合,重视和尊重社会个体的普法需求。在做好对全体社会民众普法的同时,根据不同对象的普法需求,有的放矢,分类选择相关热点法规、部门法规、常用法规进行宣传,务求实效。

(一)构建“最快商务·最优服务”。进一步强化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学法,重点学习与行政管理、服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法治意识。

(二)构建“诚信建设·法治建设”。通过宣传规划建设相关的法律知识,促进建设各方主体自觉养成诚实守信、依法从业法治观念,激励他们做诚信守法的表率。

(三)构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积极宣传公用事业、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培养人民群众、建筑农民工法治意识、维权观念,促进他们做到知法、守法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学习内容

(一)以宪法为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公司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公务员法》等规范依法行政法律行为的法律法规。

(三)规范市场秩序、着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推进守法诚信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

五、工作举措

(一)突出重点,法制宣传力求“三个覆盖”。

1、法制宣传主体全覆盖。系统所属各单位应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和优势,积极向全体干部职工、管理服务对象等宣传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真正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原则上每个单位都应至少举办一次法制宣传主体教育活动。

2、法制宣传内容全覆盖。重点宣传四类法律法规,一是社会关注、群众热议的法律法规,二是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三是重要部门专业法规,四是维护基本权益、倡导和谐人居、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法规。

3、法制宣传对象全覆盖。在大面普及法制宣传的同时,重点开展对各类管理人员、行政执法服务人员、机关管理人员的普法宣传工作。

(二)注重实效,法制宣传抓住“三个关键”。

一抓组织领导,部门联动。以法治建设为目标,以坚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基础,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的先导作用。全系统进一步健全法制宣传工作网络,具体协调相关法制宣传工作;各单位进一步强化以主要领导为责任主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抓落实的法制宣传工作组织。通过健全组织,强化沟通,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法制宣传组织格局。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3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县科技局切实加强对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充实完善了县科技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制,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人员具体抓,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办事”上来,增强法律素质和法律责任,为全面落实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构建和谐水富、平安水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质

加强对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学习教育,提高依法办事水平,严格依法行政。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干部法律知识读本》、WTO基本规则以及涉及本部门执法范围的《专利法》、《科技进步法》、《云南省专利行政执法规定》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全面准确地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精神实质,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和国家法治的统一,增强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自觉性。同时积极利用各类科技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半年来,我局组织开展了科技“三下乡”、“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五月科技活动周”等三次宣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除宣传实用科普知识外,还对科技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发放了《科普法》、《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云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云南省民办科技企业条例》等宣传资料11000多份,教育广大群众相信科学、消除愚昧落后和封建迷信思想。4月20日至26日,在举办“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全国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发出竞赛试卷40份,收回40份,并于4月25日将竞赛试卷寄到了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发行部;在各乡镇科普储窗里张贴了中国知识产权报和云南科技报保护知识权宣传专版;在县城工农路和十字路悬挂了宣传标语,并在水富县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一周的宣传标语,共计100余条次。

三、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依法行政

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干部职工进行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把行政执法人员进口关,对在岗的行政执法人员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从严治政。围绕从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职工法律素质,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两个转变,结合警示教育活动,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廉政勤政有机结合,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我局进一步建立完善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行政赔偿追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按照有错必纠和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作为追究、错案追究和免于追究责任的范围、种类。不断地改进执法方式,注重执法的实效。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凡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必须有合法依据,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执法过程中未发生滥用职权、越权执法、越级执法和超时限执法的现象。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4

一、教育范围

“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干部职工,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认真回顾这五年来的普法宣传教育成果,总结经验,充分做好今年宣传教育工作的动员,根据不同的普法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确保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

二、教育内容

今年开展全员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宪法》、《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学习宣传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与公民密切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通过深入开展讲权力、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干部职工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地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2010年在法律知识学习上,领导干部重点学习《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及水务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将水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落实中心组学法要求。行政执法人员重点学习《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排水再生水利用法规》等与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局行政执法制度。经营管理人员重点学习《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读本》第四章第二节、《企业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以及与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要结合九所实际,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讲,发放法制宣传教育材料,提高外劳务工人员的法律素质。

三、教育形式

1、领导干部利用中心组学习选择重点、要点、难点,加强学习深入讨论,并按照局、处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的要求,将日常普法工作制度化,力求在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上下功夫,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

2、要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教育讲座、看光盘、图片展览、橱窗宣传、以案说法、参与局、处举办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3、要加强对学习效果的考核,对“五五”普法知识试卷认真对待,做好每一位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考核答卷工作,同时整理归档,留存普法工作的各项基础资料。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5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仅就xx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

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6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拜泉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五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五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拜泉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

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五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拜泉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7

(2006年7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发〔2006〕7号)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精神,为加强粮食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结合“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全国粮食流通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规划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粮食流通行业依法治理,不断推动粮食流通法治化进程。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贯穿“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于粮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之中,为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粮食流通体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党和国家粮食工作大局,适应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粮食流通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粮食部门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构建社会普法联动机制。

(三)基本原则。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坚持围绕“十一五”粮食流通规划总体目标,服务大局;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的“五五”普法的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五五”普法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粮食流通行业特点,分类指导。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努力提高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粮食流通行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开展粮食流通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依据,对这两个条例及配套规章和办法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深入学习宣传依法行政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能力。要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为粮食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粮食流通行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粮食经济主体依法经营和管理。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在粮食流通行业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三)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局关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促进粮食流通管理法治化。要进一步转变和完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要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考评议制度。围绕粮食流通工作的中心,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要注重宣传程序性的法律法规,实现从注重法律条文的宣传向注重法治理念的宣传、从单纯注重法定权利的宣传向注重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相统一的宣传的转变,形成全社会崇尚法律,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的良好风尚。

(四)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大力推进粮食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市场,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农村”、“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市场”等活动,组织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在粮食流通行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使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三、工作要求、步骤和安排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要结合生产、经营、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粮食经营者的依法经营和诚实守信、粮食生产者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维权的法制宣传教育。同时面向全社会广泛进行普法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管粮、放心消费的良好氛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二)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和行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通过普法进一步明确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在粮食流通管理中的工作职能,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的水平。

(三)加强粮食经营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法律素质、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粮食政策的规定,抓好贯彻落实。对粮食经营者,重点宣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培养粮食经营者(包括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提高粮食企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对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重点宣传国家粮食政策和法律,宣传法律法规中保护种粮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有关规定,告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开通法律服务咨询热线等方式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培养和增强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四)认真做好“五五”普法规划宣传发动工作,切实抓好“五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2006年下半年,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本规划和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粮食流通行业五年规划,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2008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10年组织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由国家粮食局负责人任组长,国家粮食局有关司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国粮食流通行业“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全国粮食流通行业“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司,负责规划的实施,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具体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五五”普法工作,并成立相应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并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单位“五五”普法具体实施方案。要自觉接受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对粮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与同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

(二)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监督机制。实行公务员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把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三)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国家粮食局按照中发〔2006〕7号文件的要求安排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要落实相应经费,专款专用,保证粮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规划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粮食流通行业依法治理,不断推动粮食流通法治化进程。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贯穿“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于粮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之中,为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粮食流通体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党和国家粮食工作大局,适应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粮食流通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粮食部门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构建社会普法联动机制。

(三)基本原则。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坚持围绕“十一五”粮食流通规划总体目标,服务大局;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的“五五”普法的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五五”普法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粮食流通行业特点,分类指导。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努力提高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粮食流通行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开展粮食流通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依据,对这两个条例及配套规章和办法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深入学习宣传依法行政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能力。要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为粮食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粮食流通行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粮食经济主体依法经营和管理。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在粮食流通行业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三)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局关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促进粮食流通管理法治化。要进一步转变和完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要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考评议制度。围绕粮食流通工作的中心,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要注重宣传程序性的法律法规,实现从注重法律条文的宣传向注重法治理念的宣传、从单纯注重法定权利的宣传向注重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相统一的宣传的转变,形成全社会崇尚法律,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的良好风尚。

(四)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大力推进粮食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市场,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农村”、“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市场”等活动,组织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在粮食流通行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使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三、工作要求、步骤和安排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粮食流通行业从业人员要结合生产、经营、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粮食经营者的依法经营和诚实守信、粮食生产者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维权的法制宣传教育。同时面向全社会广泛进行普法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管粮、放心消费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和行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通过普法进一步明确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在粮食流通管理中的工作职能,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的水平。

(三)加强粮食经营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法律素质、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粮食政策的规定,抓好贯彻落实。对粮食经营者,重点宣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培养粮食经营者(包括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提高粮食企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对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重点宣传国家粮食政策和法律,宣传法律法规中保护种粮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有关规定,告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开通法律服务咨询热线等方式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培养和增强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四)认真做好“五五”普法规划宣传发动工作,切实抓好“五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2006年下半年,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本规划和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粮食流通行业五年规划,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2008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10年组织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由国家粮食局负责人任组长,国家粮食局有关司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国粮食流通行业“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全国粮食流通行业“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司,负责规划的实施,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具体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五五”普法工作,并成立相应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并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单位“五五”普法具体实施方案。要自觉接受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对粮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与同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

(二)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监督机制。实行公务员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把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三)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国家粮食局按照中发〔2006〕7号文件的要求安排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要落实相应经费,专款专用,保证粮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9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实施我乡“十一五”规划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国家、省、市、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宏伟目标,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乡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为加快推进依法治乡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通过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实施,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全乡干部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于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紧紧围绕我乡“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着力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突出不同的普法内容,增进普法的实际效果。

3、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我乡“五五”普法工作,在乡“五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制,力争我乡普法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广泛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法制教育,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农民权益维护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自律,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村级财产规范化,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权,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加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学习宣传,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四)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权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结合“平安乡村深化”建设和“打黑除恶”等活动,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禁毒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禁毒斗争;深化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加强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大力开展各行各业的依法治理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不断完善民主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青少年、农村党员干部、企业经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为全民普法作出榜样。

(二)进一步提高公务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加强对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完善公务员学法制度,组织公务员定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要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年集中辅导教育不少于3天,鼓励公务员在职参加法律学历学习和进修,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法律知识培训,所有公务员必须完成“五五”普法规定的学习、测试等任务。

(三)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其从小接受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每年在校学生接受法制教育不少于10个课时,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教师每年学习法律知识时间不少于40小时,集中学法不少于3次。健全并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深化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制度;积极开辟学校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实效;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考核评估体系,构建青少年法制教育长效机制。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作用,开展对村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五五”普法期间村干部集中培训不少于3次,结合党员会议开展对党员集中法制培训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结合村民代表会议开展对村民代表的法制教育,每年至少1次;加强人民调解员的法律培训,每年至少1次。深化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民工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五)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企业主管部门要结合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企业职工法制教育、企业法律顾问等制度,企业经营管理者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经贸法律知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知识等,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

(六)进一步提高广大外来务工人员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用工单位必须把法制教育列入员工岗前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充分发挥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学校作用,努力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服务、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

四、主要措施

(一)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大力推进普法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手段,切实提高普法效率,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推进法制政府建设,推动依法治理深入展开。围绕工作重点和农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整治活动,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以执法带普法,在执法实践中,扩大普法成果。

(二)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结合有关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实施,以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庆祝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同时,从广大农民需要出发,大力实施“法律六进”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农(居)民宣传常用法律知识,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

(三)整合法制宣传教育资源。要创新普法教育手段,综合、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全面发展的宣传教育空间。推动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综合作用,把司法行政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结合起来,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法律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机关、部门、媒体、网络等现代化先进教育技术优势,利用远程教育网、法制图片展览、法制宣传窗、法制文艺演出,为各类对象提供学法懂法渠道;充分发挥乡、村、部门在普法队伍、阵地、人才、资料等方面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普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全乡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水平。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建立普法议事制度,把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定期研究部署普法工作,经常听取普法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普法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实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实行目标管理。乡成立“五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协调、监督全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各村、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行动,各村、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要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组织网络建设。要以“五五”普法启动为契机,加强法制教育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有计划的培养农村普法宣传骨干,为普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普法宣传教育范文篇10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县科技局切实加强对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充实完善了县科技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制,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人员具体抓,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办事”上来,增强法律素质和法律责任,为全面落实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构建和谐水富、平安水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质

加强对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学习教育,提高依法办事水平,严格依法行政。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干部法律知识读本》、WTO基本规则以及涉及本部门执法范围的《专利法》、《科技进步法》、《云南省专利行政执法规定》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全面准确地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精神实质,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和国家法治的统一,增强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自觉性。同时积极利用各类科技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半年来,我局组织开展了科技“三下乡”、“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五月科技活动周”等三次宣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除宣传实用科普知识外,还对科技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发放了《科普法》、《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云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云南省民办科技企业条例》等宣传资料11000多份,教育广大群众相信科学、消除愚昧落后和封建迷信思想。4月20日至26日,在举办“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全国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发出竞赛试卷40份,收回40份,并于4月25日将竞赛试卷寄到了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发行部;在各乡镇科普储窗里张贴了中国知识产权报和云南科技报保护知识权宣传专版;在县城工农路和十字路悬挂了宣传标语,并在水富县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一周的宣传标语,共计100余条次。

三、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依法行政

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干部职工进行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把行政执法人员进口关,对在岗的行政执法人员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从严治政。围绕从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职工法律素质,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两个转变,结合警示教育活动,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廉政勤政有机结合,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我局进一步建立完善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行政赔偿追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按照有错必纠和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作为追究、错案追究和免于追究责任的范围、种类。不断地改进执法方式,注重执法的实效。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凡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必须有合法依据,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执法过程中未发生滥用职权、越权执法、越级执法和超时限执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