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4:26:45

虚拟范文篇1

者曾看过一个有趣的资料,说的是美国有一位姑娘本来是每天在街头卖花,但是在与朋友聊天时知道国际互联网的知识后,突发灵感:“我为什么不在国际互联网上建一个花店呢?把各种花卉的照片、说明及价格放在网上,再通知离顾客最近的花店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花送到客户家中。”这位姑娘据此构想,花了5000美元,买回电脑,请人编制了软件,联上了网,在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开起了世界上第一家虚拟花店。据说不到1年的时间,卖花姑娘的联网花店遍及全美,年营业额超过了千万美元。从该案例可看出,网络经济与虚拟营销的有机整合,能形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虚拟营销?

二、虚拟营销的涵义及运作流程

1,虚拟营梢—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

虚拟营销是由企业咨询家托马斯·西贝尔和迈克尔·马隆首先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全新的营销理念,它是为适应供应链或电子供应链管理以及虚拟企业运作等新的市场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营销观念与营销模式。虚拟营销是在知识经济下,企业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信息、物流和契约平台为运行平台,针对顾客的独特需求,通过虚拟整合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和顾客参与而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竟争力而开展的营销管理工作。

2,虚拟营销运作的流程

虚拟营销是为适应新经济时期出现的新企业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的,当然虚拟营销也要在新经济环境中运行,特别是svd依赖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信息、物流和契约4大平台的整合资源上运行的。虚拟营销的运作流程可简单地表示为图1。

虚拟营销是继整合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营销等市场营销观念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对企业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它要求企业在营销观念、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竞争主体与竞争观念等方面都必须变革。

三、虚拟营销的主要内容

1.虚拟产品

一个企业的营销活动并不一定需要拥有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其产品可以虚拟。美国著名的Sears(西尔斯)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不是自己生产的,但拥有庞大的产品线,90%以上的产品都使用Sears品牌;Nike(耐克),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却没有生产过一双鞋;可口可乐公司,只掌握产品的专有配方技术和品牌,其它则都是虚拟的。国内一些知名品牌服装,如李宁牌运动服装,其产品大多也是由其它企业生产的。就连著名的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其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的,软件是微软公司的。

2,虚拟服务

随着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服务作为整体产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拥有良好产品的企业并不一定拥有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这样就可以借助于有良好信誉的服务中介实施服务职能。房地产营销的售前服务可以借助于专业设计部门和宣传部门,售后服务可以借助于物业管理公司。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也可以将其服务本地化和行业化,也就是与当地本行业的服务部门建立动态联盟。

3,虚拟渠道

企业除了利用自身拥有的渠道,如直接渠道和专卖店外,其它都要借助于中间商的力量。与中间商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本身就是虚拟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通过Internet网,企业面对的市场一下扩展到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建立自己的网络站点,并将网址加人到Web索引中,企业就可以缩短与顾客的距离。渠道的长度缩短了,而渠道的覆盖面却大大拓广,并且渠道成本大幅度减少,企业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专卖店”。虚拟网络渠道是对传统渠道的补充,也是对传统渠道的挑战。

4,虚拟促梢

企业广泛借助于合作伙伴的力量来促销。企业提供资金和产品,合作伙伴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力,由大家共同努力取得促销的成功。企业产品销量增加,知名度提高,合作企业火爆了一把,策划企业得到咨询费。企业、商场、咨询公司由于共同的利益把他们连接在一起飞共同努力实现促销的目的。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促销可以考虑逐步向网络转移。企业可以基于Internet,Web技术建立Internet系统,这是一个企业对外设立的营运操作的虚拟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宣传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服务内容、沟通与外界的商贸联系,运用网络实现促销和双向沟通。

四、企业实施虚拟营销战略的意义

1、品牌传播深远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网络上玩过某种网络游戏,如在极品飞车游戏中驾驶一辆最新款的本田汽车与对手进行较量,在多次的互动式体验中,你对本田汽车品牌印象深刻并且产生高度的好感。当某一日你决定去购买一辆真正的汽车时,你的第一选择往往会倾向于本田品牌,因为该品牌已经深深植人你的内心。与电视的品牌植人营销不同的是,网络化的虚拟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体验方式:你不再只是观众,而是使用者,在这种高度的互动过程中,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有更深刻与直观的认识。

这就是虚拟营销给我们现实市场营销所带来的冲击。网络世界正在迅速崛起,其对现实生活而言,网络已经不仅只是一种信息媒体,也不仅仅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网络已经全面人侵生活,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就如白天与黑夜一样,已经是无缝对接的浑然一体。如何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虚拟化营销,在高度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中,迅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将品牌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忠诚拥护者,自发成为品牌传播的载体,这正是许多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断尝试的发展方向。

2、征服消费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分散,信息传播的环境越来越嘈杂,而企业的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差。相关消费

研究表明,无论是电视广告、报纸新闻还是网络信息,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业信息传播的关注兴趣取决于5秒钟的时间,要想使品牌信息准确传达,就必须在5秒钟内让消费者对其所接触的信息内容感兴趣。

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消费者有了控制信息流的权力,他们更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控制力—而这对于品牌来说,要成功征服消费者的心,就必须有意识地去释放消费者的控制欲望,赋予其更多的控制权力。福特在网络上推广其蒙帝欧品牌时,完全将汽车的控制权交给消费者,除了车身的基本框架外,汽车的颜色、内部装饰、车内功能设置完全可以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爱来设计。消费者在网络上驾驶这辆完全由自己设计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汽车,其满足感可想而知。而现实调查证明,许多消费者正是在这种虚拟驾驶满足之后,购买了同款由其“自我设计”的蒙帝欧,其净不少人更是成为福特品牌最忠实的拥护者,福特汽车的虚拟营销取得了巨大成功。

3、沟通消费情感

营销的本质就是让品牌或产品与消费者发生关系,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或产品的价值付费。从这个层面来说,任何一种营销策略无非是在消费者的心理接受与品牌价值之间找到情感的按钮,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接受该品牌。无论时代如何变,消费者永远是在产品的理性卖点表达与品牌的感性心理诉求之间作出购买的抉择。而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虚拟营销的情感体验能够为品牌增添感性价值,启动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按钮,从而更快地攻破消费者的心理堡垒,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牌或产品所传递的信息。

因此,虚拟营销战略是以往相对静态的市场发展到当今富于动荡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以顾客创新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又融合了新经济的时代背景。因此,虚拟营销战略是传统营销战略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市场条件下的演变、发展,是新经济时代条件下必然的营销战略。

五、企业如何实施虚拟营销战略

1、加强内部管理

首先,打造品牌文化。现代企业竞争,是品牌与文化的较量,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就不会形成品牌文化,因此以最优秀的人才队伍,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掌握最新信息,凝造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是企业发展之本;其次,树立双赢观念。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大规模营销同越来越个性化的营销相比,市场空间大大增加了,经营的潜在复杂性也随之出现了。企业如果还单枪匹马地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势必会因为结构臃肿而难以快速发展。

2、充分利用信息杜会提供的新技术、新工具

信息社会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强大的信息工具。互联网络已经流行全球,电子商务也进行得如火如茶,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这些工具,就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客户信息,采用合理的营销手段去满足用户需求。而且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也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企业间的动态合作,以及帮助企业进行日常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实施虚拟营销的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有效配置资源,使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运转,适应多变且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3、建立不断增强的核心竟争化势

核心竞争优势是真正的优势,是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索尼的核心竞争优势是电子产品小型化,方便顾客携带。联邦快递有一套邮件跟踪体系,卫星定位系统,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店,也是第一家用卫星管理物流的企业,它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全球性网络。同时,核心竞争优势还包括过硬的品牌。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核心能力,才能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虚拟化,都要建立在自身的竞争优势基础之上。实施虚拟化营销策略时,企业要立足自身,以本身的核心优势为依托,通过虚拟化获取外界力量、资源的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4,加强与渠道企业的合作

虚拟范文篇2

[关键词]金融虚拟化信用制度动力机制表现

一、引言

伴随着货币虚拟化的发展,虚拟经济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纬度。以货币虚拟化为基础的金融虚拟化以及对金融虚拟化正负功能影响的探讨层出不穷,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各执一词,但不可回避的是,虚拟经济作为脱离传统“实体经济”范畴的新范式,在整体经济中的比例膨胀与金融虚拟化的不断扩张息息相关。金融虚拟性作为当代金融的一个突出特征,其演变历程中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态势,在经济虚拟化和全球化的催化下,似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由弱变强、以几何级数膨胀的趋势和规律。

从人类经济发展史的脉络看,任何经济逻辑中都留有人类的烙印,人们不仅参与经济活动,而且干预甚至掌控经济的内生过程,这个过程也匹配着人类经济制度的衍生过程。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诺思,2000,第110页)经济是一种复杂的制度安排,任何制度缺陷的存在都会使经济偏离正常的轨道。货币虚拟化发展趋势和信用的不断创设为金融虚拟化扩张提供了内在动力本源,而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规避行为所引发的金融创新则为金融虚拟化扩张提供了外在制度条件。下面我们将从金融虚拟性扩张与广义信用制度关系角度探讨当前金融虚拟化如何从不同层面突破信用制度框架。

二、正向动力:货币虚拟化与信用创造

金融活动依托货币运动与信用创新实现对实体财富和虚拟财富的优化配置。货币是金融最原始的形态和萌芽,也是金融产生的内在本原,信用则为二者的过渡创造权利与义务的外在制度保障。货币虚拟化与信用创造的伴生与互动共同构建了金融虚拟化的正向动力激励。

金融虚拟性的扩张过程内始于货币虚拟性的内在特性外化,货币虚拟化的趋势是在商品的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并使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的材质上不断与实物背离的过程中实现的。“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替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马克思,1976,第95页)货币起源于商品之间的联系,使直接物物交换的自然过程转向了以货币为媒介进行间接交换的社会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孕育着信用。信用从一开始就具有替代货币流通和支付形式的原始冲动。

贵金属货币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它出现之前,商品交易是单纯的物物交换,偶然性的存在使商品所有者面临诸多交易“瓶颈”。货币虚拟性无论内在特质还是外在表现都受到货币形式原始状态的制约。此时,人与人之间交换的延续更多依赖于一种社会契约。“尽管这些条款也许从来就不曾正式被人宣告过,然而它们在普天之下都是同样的,在普天之下都是为人所默认或者公认的。”(卢梭,2002,第39页)贵金属货币的出现虽然缓解了商品内在矛盾,并使后者外在的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却只是为货币虚拟化外溢提供了可能。之所以是可能,除了实物货币自身价值的存在限制了价值虚拟表现外,不成熟的信用关系也从外部环境上制约着货币虚拟化的发生。这种可以与之结合并内化的制度框架,直到信用货币条件下才使货币虚拟化外溢成为可能。

信用货币(银行券、法币等)对贵金属货币的替代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货币虚拟化受货币材质的限制。尽管金本位、银本位或双本位制度是信用货币得以流通的基础,但公众对信用货币的认可度和信誉性仍存疑问,这种疑问在国家权威性和银行信用性的双重作用下被成功地解答了。此时,公众对信用货币的认可,已经超脱了实物商品或服务范畴,转而将前者提升到了国家和银行的信用层面。考夫曼(Gorge·Kaufman)有如下叙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行纸钞(随后被称为通货)的权利被转移给政府,……或者可以这么说,通货仅有名义价值,而且它的供给完全由政府决定。”(考夫曼,1998,第15页)银行信用可以创造货币,从而使货币数量实现多倍增长,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非现金结算制度的建立,为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提供了前提,在此前提下的货币增长并不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长,而是通过银行信用扩张来实现的,这使得原本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币演化为纯粹的价值符号,货币实现了虚拟化的外溢。

经济信用化使经济过程逐步摆脱了经济主体自身积累的依赖,转而依托外部资金来源的融资。由此,资本支付手段的职能被部分货币所有者创新为价值增值的手段。生息资本,进而虚拟资本开始登上经济舞台。客观地讲,虚拟资本的产生是货币虚拟化与信用创造双重作用的结果,它亦成为金融虚拟化的开端。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带来预期收入的资本。它是由债券(汇票)、国家证券(它代表过去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构成的。“它们所代表资本的货币价值也完全是虚拟的,是不以它们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的;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马克思,2004,第451页)对资本增值无限制的追求与自有资本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限制了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抑制了虚拟经济的发展。此时,为虚拟资本发展保驾护航的信用制度应运而生,“还有一种促进集中的力量,这就是信用制度。”(齐威格,1997,第280页)通过信用的媒介,一部分闲置的货币资本就可以由货币资本家贷给企业经营,使虚拟资本的积累大大超过了实体资本的积累,从而也就推动了金融虚拟化的蓬勃发展。

无论是贵金属货币还是信用货币,他们均是在一国内部以贵金属作为储备而介入金融活动的。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往来核算也仍然以国际公认的世界货币——黄金作为交易的货币汇兑基础,可以说,此时的货币虚拟化仍然提留在一国母体内部,还没有具备占领全球金融贸易活动的能力。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维持着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这成为虚拟资本跨越国界进行世界范围资本配置的障碍。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以及美国黄金储备的大量流失,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国际虚拟化能力终于装备在货币身上,金融虚拟性也随之超越国界限制,真正在全球范围内来发挥其强大的虚拟化功能。

三、逆反动力:金融虚拟化对信用制度的规避动力

金融虚拟化过程随着对信用制度成熟和完善要求的不断提出而发展,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辩证联系。虚拟资本产生之前,金融虚拟化相对独立于信用制度之外,它的运行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货币内生虚拟性突破各种束缚发展壮大的自然发展过程;虚拟资本产生之后,金融虚拟化一方面得到了实现虚拟性外溢的强大信用保证,另一方面自身的独立性又始终成为突破制度设定的框架在更大范围实施虚拟性扩张的内在冲动。

制度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约束。诺思(North)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影响的框架,它们确定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讲,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尽管金融虚拟化要求信用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制度保障作用,但这种制度保障的存在也意味着将金融创新抑制在已知制度框架内,客观上又为金融虚拟性的扩张套上了一副无形的“锁链”。毕竟金融虚拟化源于货币虚拟化所表现的商品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作用与外化,是一个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客观过程,制度的衍生则是人类寻求自身价值实现得以保证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人类主观意志对客观规律遵循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辩证地讲,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落后于金融虚拟扩张的,这就决定了早期金融虚拟化所推动的信用生成在虚拟性膨胀后又反过来成为制约其内在发展的桎梏。由此可见,金融的内在虚拟性仅仅表征着金融具有虚拟化的倾向与能力,而其虚拟化程度是否显著则受到不同历史阶段制度(尤其是信用制度)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这也为金融机构规避信用约束,实现虚拟创新提供了动力来源。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E.J.kane)于1984年提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规避创新就是指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制度的管制以期达到理论最大化的目标模式。规制型金融创新意味着内在市场自发力量与外在市场机制相结合共同回避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所寻求的金融创新行为。凯恩的理论实际也为我们诠释当前金融虚拟化的全球性扩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金融市场的微观行为主体——金融企业或机构与宏观规制主体——政府和银行之间,存在着自由与管制的博弈。金融企业或机构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整体,其寻求的是以市场力量的自发运动来维系其价值创作、增值过程,实质上是金融虚拟化得以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企业或组织制度层面的体现。而以金融稳定为宏观目标的政府和银行则必须兼顾双面责任,即一面保持金融市场的活力和动力,为金融企业或机构提供信用制度支持;另一面要对这种动力实施管制,使其限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内,即设定并实施的规章制度框架。金融企业或机构通过创新来规避管制,一旦危机金融稳定,政府又会加以管制,这种管制将导致新一轮的规避行为。管制和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交替,形成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

从当前全球虚拟经济发展的态势看,金融虚拟性的规避创新主要通过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设与泛化表现出来。广义的金融衍生品不仅仅涉及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合约,而且应当涵盖基于实体标的产权证券化或债权证券化所形成的混成组合型衍生产品。这种宽口径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交易是对既定制度规范圈设框架的突破,它使国家决策和信用规制的对象“进化”得虚无化,从而为金融虚拟化的膨胀与扩张提供了一种逆反动力。

四、金融虚拟化对信用制度的僭越

从理论上讲,当前金融虚拟化的扩张是失去了有效信用控制的必然结果。当贵金属非货币化之后,所有的货币形式都失去了自然控制其在市场中流通的数量机制,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面对货币的不断虚拟化显得力不从心。此时,各国的货币发行主体必须依靠国家制定的信用制度来控制各国信用货币的供给量,约束金融虚拟化的扩张。然而,20世纪后半叶的全球化和虚拟经济的强势发展使得任何一个进入世界经济大家庭的国家和地区都失去了独立有效控制信用供给的能力。金融虚拟性扩张使国别信用制度一方面无法再为金融虚拟性提供强有力的信用保证,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金融虚拟化在全球的扩张。因此,实现对信用制度多方位、全角度的僭越越来越成为金融虚拟化在全球扩张的必然要求。当前,金融虚拟化扩张对信用制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一国虚拟化货币主导国际信用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所设定的是以美国为中心国家,欧洲和日本为边缘国家的世界经济格局。在这个框架内,经济货币格局表面上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但实质却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单极货币体系。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发达国家都在试图维持两个固定比率,即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率和美元与各国货币的固定比率。尽管1973年固定汇率制度的解体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率“脱钩”,但各国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关系却固定下来,并且成为当今全球国际汇兑的主体,“美元金本位”成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现行国际金融秩序。例如,从美元在国际贸易中货币计价的比例来看,美国的国际贸易只占全球国际贸易的13.5%,而以美元计价的国家贸易却占全球国际贸易的近半数,政府部门的国际资本流动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的,有的国家甚至国内也采用美元计价。在国际汇兑中也不例外,世界上大概40个国家的货币采用钉住美元或钉住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

美元在全球货币市场的独霸地位使这种一国的虚拟化货币支配着国际金融体系。各国储备的不再是黄金和美元,而是只有美元或美元资产(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这就使美国政府或企业可以凭空创造出各种金融虚拟工具来实现以前“金本位”下无法平衡的国际收支逆差。从下表所表现的美国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到2005年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看,2005年的7915.08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逆差与1973年的71.40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顺差相比,32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增长了大约112倍。在这些经常项目中,除了美元外还存在着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外债。另外,与1973年44.86亿美元的金融项目逆差相比,2005年美国7854.49亿美元的金融项目顺差较之1973年增长了近176倍,从而实现了美元的巨额“出口”。尽管美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债务人”,但他却成功的使美元触角伸入到世界各个角落。这表明一国在拥有国际“铸币权”的条件下,可以使一国虚拟化货币不再受到任何国别信用制度的约束,彰显了金融虚拟化扩张对信用制度的突破和国际信用制度的严重缺失。

资料来源:Bureauofeconomicanalysis,U.S.InternationalTransactionsAccountsData

2.“美元金本位”引发各国信用货币的膨胀

美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支配地位决定了各国在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储备为主。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32年里,经常项目逆差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元大量无节制的外流,贸易顺差国获得美元货款,除留在各国商业银行境外金融机构的美元头村外,大部分回到本国按照美元与本国货币的汇兑比率兑换成本国货币。大量美元的涌入必然促使本国货币管理当局增加本国货币的供给,从而使本国信用货币出现膨胀。这一点对于国际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显得尤为明显。以中国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新华网)。按照1美元兑换6.8元人民币的比率计算,中国累计发行了近10.4万亿人民币,即使中央银行用短期债券对增发的人民币进行对冲,也会导致银行间市场的扩张。作为仅次于现金的流动性非常强的资产,短期债券使银行市场只有通过不断地对冲才能使这部分现金始终停留在银行间而不扩散到民间市场上。另外,各国滞留下的大量美元则作为国家的外汇储备通常以购买美国等货币开放国家的政府或大企业债券保存下来。(刘骏民,2007,2)这些债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虚拟资产,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外汇储备国的金融风险。比如我国经济在2008年初所遭受的美国次贷款危机的影响就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一国的信用制度在外来国际货币的冲击下不仅显得非常脆弱,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为国外虚拟化货币在本国的扩张提供了信用服务。

3.金融衍生品泛化加速信用规制对象虚无化

信用制度所规制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信用行为和关系,其借助的工具就是对信用货币供求机制的有效管理来保证信用的维系。然而,随着金融虚拟化的不断扩展,信用制度所规制的对象变得逐渐虚拟化、缥缈化。金融衍生品的泛化则使信用规制的箭头更加无所适从。在以往货币金融工具和普通证券阶段,由于金融交易是以实体经济的存量作为交易基础的,尽管具有一定虚拟性,但它仍然受到实体经济的制约。期货与期权、指数期货与期权等从出现就是十足的虚拟资产或产品,不仅其质是虚拟的,而且从量上也是交易者想象的结果,具有绝对的虚拟的特点。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信用制度所规制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及。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带着众多投机者对未来虚无缥缈的预期冲击着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1849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就正式推出了远期和期货交易。当今,金融衍生品交易正在爆炸式地增长,据美国《福布斯》杂志1995年载文称,国际金融市场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种,并且还将不断增加。2004年有组织金融衍生合约交易总额为1143.9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0.7%。货币衍生合约交易名义金额为7.2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2.7%。利率衍生合约交易名义金额为1043.2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1.3%。股票指数衍生合约交易名义金额为93.5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3.4%。场外衍生市场交易未清偿合约名义金额在2004年6月底比2003年12月底增长11.6%,达220万亿美元(2004年世界统计年鉴)。以上数据说明,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壮大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几乎可以无限设计,只要符合人们短期牟利的投机心理,人们就可以不断地实现金融创新的泛化。

虚拟范文篇3

这一种超越常规的管理方法它追求的目标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企业可能只一个没有任何实体资源的空壳只要它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比如它预测到某一种产品将会在世界范围内热销它就可以迅速地整合利用各类外部资源运用国际互联网组成一个完备的虚拟企业去完成该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策划、销售、订单履约和会计核算等工作如果该企业试图逐步建立自己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它将会错过这班船而痛失发展机会

一个虚拟的组织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以闪电般的速成度成长要知道在知识年代速度比规模更重要而且虚拟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所从事的都它最擅长的工作这样每个成员的效率都达到了最高克服了我国传统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致命弊端

虚拟运作的特点

组织动态性企业在进行虚拟运作时需按照项目或产品的要求构建一个虚拟的联盟组织虚拟组织存在的时间完全取决于项目或产品它动态的、暂时的一旦项目或产品完成虚拟组织即宣告结束

网络依托性Internet企业的虚拟运作必须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工程联网为硬基础能过-DI等信息网络建立动态联盟这样才能跨越时空界限企业因此能够在更广的范围遴选合作伙伴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核心功能与一般功能分离性虚拟运作突破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只控制核心功能即企业拥有的专利、品牌、商标和专有技术等最主要资产把这些知识和技术依赖生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它低增值部分则实行虚拟运作借用外部协作力量来完成

运作隐形性虚拟组织以任务信息为联系彼此的纽带只要能及时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时空的限制不存在的用户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关心何时何地由哪个厂家完成任务他们需要的只最终产品和服务也就说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虚拟运作中的服务提供者以及管理机制都隐形的顾客完全不必要也不可能知道每项服务由谁提供的

虚拟运作的基本形式

虚拟设计企业通过互联网和其它手段选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使他们组成一个虚拟的团体请他们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设计并在网络上进行大量的交流以便能产生最为合理的设计的产品波音777客机的设计就通过虚拟设计完成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的例子

虚拟生产这虚拟运作的最初形式即M例如世界驰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在耐克鞋的生产中即如此耐克公司只生产产品的最关键部分—气垫系统而其余几乎100%的业务均由外部的供应商提供公司则集中主要力量专攻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行销使公司的产值以20%的年递增率增长

虚拟管理即在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中把某些职能管理部门虚拟化而将这些部门的职责依然保留只不过把它分解到属下的专业公司或其它专业化公司例如人事可委托人才中心物业可委托物业管理公司交通运输可委托专业汽车公司等

虚拟营销虚拟营销有两重意义一使销售网络虚拟化即企业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解放“产权”关系使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在选择销售网络时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可利用原有所属的销售网络也可利用全新的销售联盟;二实行网络营销开展网上营销业务这一种营销手段和营销环境的虚拟化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预计今年全球将有200亿美元的商品通过网络渠道售出通过网络企业可将供货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并与潜在消费者进行充分而细致的一对一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虚拟运作的评价与前景研究

虚拟运作的优势1.加速企业新产品开发步骤虚拟运作促使企业之间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各种资源与能力的交流和互补其开放性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界面通过各种非正式的交流和正式合作企业能减少开发费用缩短开发时间从时间上赢得市场竞争2.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多样化、个性化成了市场需求的特点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要产品的复杂性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单一企业的生产系统受其内在的技术经济限制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适应市场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范围经济运用虚拟运作一个本不具备完成任务的技术和资源实力的企业能够完成几倍、几十倍于自身能力的任务3.强化企业营销能力虚拟运作使得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与世界各地的企业结成销售联盟这一方面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市场开拓费用的支出另一方面利用了当地销售部门的资金、社会关系和销售人才这些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销售力量

虚拟范文篇4

[关键词]宁波大学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1我馆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必要性

1.1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源,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资源。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一大批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子化、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产生,改变着人们获取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方式。正是网络所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众多的涉猎领域、快捷方便的传输方式,使图书馆面临着急剧变革的挑战,同时更面临着飞速发展的机遇。网络和数字化技术为图书馆创建了虚拟馆藏的丰富资源,因特网为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便应运而生。

1.2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需要

随着我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科研力量日益增强,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迫在眉睫。我馆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到服务方法无不反映出它的学术性质,仅靠单一的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追踪相关领域的世界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进展的需求。而图书馆作为学校最丰富的信息集散地,更应该把服务重点从馆藏的建设转变为馆藏的挖掘和利用,向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才能使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显现出来,真正发挥其作为一个信息服务组织的功能。

1.3促进读者与馆员互动的需要

虚拟参考咨询能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双向联系,让馆员倾听读者的呼声,采纳读者的合理化建议;让读者了解图书馆工作,掌握使用技能,筑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无障碍互动平台。

1.4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要

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中,读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与网络息息相关,随时都有可能在信息查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因此,读者希望能不受任何系统、资源、地域的限制来进行信息咨询,并能及时获得可靠的答案。基于这种需求,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必然要向网络空间延伸,这就像是一连串连锁反应的必然结果,为读者提供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服务环境。

2我馆开展虚拟参考咨询的现状分析

2.1FAQ

我馆在线咨询的界面上设置了“常见问题(FAQ)”(见图1),读者直接点击该链接,展示的是我馆的“读者指南”和“经典问题”,前者向读者介绍我馆的馆藏资源分布及图书馆规则等;后者是从读者咨询的“一般性问题”“文献查找”“数据库检索”等各个角度,比较细致地罗列出近期咨询频率最高的问题,咨询馆员称之为“经典问题”。

2.2E—mail

这是一种只要有E—mail账户和网络连接就能够实现的简单服务形式,是最基本的E—mail服务,将参考咨询服务的E—mail地址列在图书馆主页上,读者可以将咨询问题以E—mail的方式发送给该电子邮箱,咨询馆员每天负责查看电子邮箱,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再将答案通过E—mail返回给读者。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因为E—mail地址是公开的,容易受垃圾邮件干扰,影响

2.3E—form

E—form的服务形式是在我馆主页上的虚拟咨询链接直接指向一个表单人口(见图1),这个表单包含了关于提问人和问题的一些基本信息。读者按表单要求来具体表达自己的问题和信息需求,填写完之后单击表单上的“提交”,这份表单就作为一个结构化的E—mail信息发送给我馆相关部门,相应的咨询馆员根据表单提供的信息为读者作答,并将答案根据读者留下的E—mail发回给读者。由于表单上一些字段的限制,读者的提问能够比较清晰具体,咨询馆员可以根据读者的提问信息来更好地回答问题,而且通过表单提问也避免了大量垃圾邮件的侵扰,克服了前一种E—mail服务的两个缺点。

2.4腾讯QQ

E—mail咨询服务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提问与回答之间必然有一定的时滞,对于那些希望随时可以获得咨询服务的读者来说,E—mail咨询服务已不能满足要求。腾讯QQ免费聊天软件由于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强大、成本低廉、服务面广等特点,现在已经成为使用人数最多的聊天软件。使用者不需要咨询馆员的工作效率;二是通过E—mail提问,读者对于提问的表达五花八门,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宽泛,有的甚至不能够具体而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问题,往往需要多次E—mail沟通,对人力和时间消耗较大。

任何培训,只要知道咨询人员的QQ号码就可以请求咨询服务,简单的操作过程和广泛的QQ用户使得这种实时在线虚拟咨询服务更容易被推广利用。

我馆在工作时间欢迎使用实时咨询,可以QQ留言,也可点击“更多在线咨询人员”(见图1),进入我馆咨询人员通过QQ群功能创建的咨询服务社区,共有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读者培训、数字资源建设、数据库维护、服务统筹、社会科学专题服务、工程技术专题服务、科技查新等八大社区,社区管理员就是该工作的咨询馆员。每一个社区相当于一个聊天室,但功能比一般的聊天室更强大,它在支持群聊的时候,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在群聊和一对一聊天两种方式间进行自由选择。

2.5BBS

BBS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是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向读者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读者都可以在上面信息或提出看法。我馆在校园BBS白鹭林站开辟了图书馆版块,因为BBS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读者向图书馆咨询的问题可谓包罗万象。

2.6Blog

点击在线咨询中的“馆员日记”(见图1),进入的是一个咨询馆员的真实世界,咨询馆员将日常工作、学习中值得记录的个人的感悟与思考、所积累的知识与信息等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在网上,与读者共享信息资源。我馆的“馆员日记”角色就是充当网络资源导航员和知识过滤器,向读者推荐互联网上的优秀免费资源和共享资源,引导读者上网寻找所需网络资源。

3我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从我馆目前开展的虚拟咨询工作来看,服务方式是多种多样,繁简并举,但这几种服务方式却又都有着制约服务深化发展的局限之处。E—mail和E—form对高校的读者来说显得琐碎,缓慢;而对于咨询馆员来说,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垃圾邮件中来挑选读者的实际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效果非常不理想。而FAQ、BBS等方式进行网上咨询服务要面对非实时、答复滞后及交互性差等问题。腾讯QQ群是公开的,无法保护读者的个人隐私。BLog由于是咨询馆员个人自由表达、知识过滤与积累的知识管理系统,又受限于咨询馆员的信息素养。面对上述诸多问题,如何使得我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笔者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3.1足够重视

馆领导的重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应该是图书馆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只有馆领导充分意识到这项服务对于图书馆在信息网络时展的重要性,才能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提到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至于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目前我馆能承担深层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人才十分缺乏,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我馆咨询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客观上也束缚了我馆的发展。

咨询馆员的重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并不是简单地把口头咨询转移到虚拟环境下而已,整个服务的方式、时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读者提问的类型和内容也随之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咨询馆员不仅要熟悉本馆的馆藏资源,而且要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和查询,了解读者在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时的需求和习惯。因此,只有通过加强馆员对于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认识,才能促使咨询馆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3.2评估机制

服务质量是确定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最终能否在读者心中取得信任和成功的重要保证。无法定期对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也就无法从制度上保证其质量、效率和可靠性,要充分发挥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价值,如何提高读者对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是关键所在。目前,我馆虚拟咨询服务得不到足够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评估机制,因为开展这项服务必然面临一个工作人员数量不变和工作量增加之间的矛盾,这对于本来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咨询馆员来说,开展虚拟咨询服务缺乏必要的评估机制也就等于没有激励机制。

3.3咨询专家

目前,我馆服务层次仅停留在简单地向读者提供直接的事实性答案,无法指导读者如何阐明问题,如何获取专业信息,尚不能对所提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上给予专家级的咨询解答。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咨询简单性、重复性、事实性问题的读者会越来越少,尤其高校的读者更集中提出的是一些复杂的、深层次的或跨学科的研究性问题,对过于深、专的问题,我馆咨询馆员队伍很难予以正确地回答。所以,未来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要求我馆建立相应的学科咨询专家制度。

3.4隐私问题

因为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涉及个人重要信息和咨询问题记录等,隐私就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话题。读者与咨询馆员之间的所有交流完全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咨询馆员必须加以保护。目前我馆所做的一些基于读者行为的分析,如数据库使用情况的分析、借阅记录的分析及FAQ库的建立等都是在读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这都或多或少的涉及读者隐私权保护的问题,是潜在的隐患。

因此,对于图书馆来说,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读者的隐私。

虚拟范文篇5

关键词:虚拟货币; 比特币; 金融与非金融风险

随着如今网络时代的发展,自网络虚拟货币的代表币种比特币产生以来,它一直受到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关注。根据巴塞尔协议,风险通常分为金融风险和非金融风险两大类,其中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非金融风险包括成本风险、法律监管风险等。而比特币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拟金融投机标的物,注定了其同时具有高度的金融风险与非金融风险。投资者们一方面用怀疑的目光去审视比特币的兴起,对比特币的高价值打下问号;另一方面又按捺不住投机的心理,期望在比特币的暴涨中分一杯羹。

当前,比特币在资本市场仍体现出巨大“价值”,到底这是物有所值,还是只是一场疯狂炒作之下的经济泡沫?当比特币泡沫破灭,它还能够再次“起飞”吗?它能否作为一个良好的金融投资标的物给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比特币市场存在着何种风险及投资者应如何有效防范?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研究。比特币的概念在2009年由中本聪提出,它是一种基于P2P对等网络支付系统和虚拟计价工具的新型加密虚拟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创新性虚拟货币,比特币有别于传统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专属所有权、匿名性与稀缺性等独有特点。而正是这些独有的特点,使比特币金融市场中的风险逐渐突出。2009年1月,第一个比特币被挖出,这时比特币还没有价格,所以第一枚比特币的价格为0元。2011年4月,比特币的价格涨到1美元。2011年6月,比特币价格涨到30美元,随后比特币价格跌幅达93%,到2012年2月,比特币价格不足2美元。2013年,由于欧洲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人们为了经济避险买入比特币,导致比特币被广泛关注,比特币涨到了1000美元。随后的2014年,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被盗,宣布破产,比特币价格跌到了4500人民币。比特币价格跌幅达88%。之后,比特币开始了漫长的价格低位调整阶段,在4000元到2000元之间波动。由于各国政策对比特币的利好变化及其他种种原因,比特币价格开始缓慢上涨,2017年初比特币价格约1000美元,到2017年12月16日,比特币整体市值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3265亿美元,市场情绪一片大好。然而,接下来的一年比特币市值不但再没有返回过这个高点,而且还一路狂跌,蒸发了82.7%的市值。

这种高幅的价格波动意味着比特币的高市场风险。这也是人们通常考量的虚拟货币最重要的风险。比特币的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比特币的价格随着汇兑、利率、投资者心理等因素的变动而产生波动的风险。从比特币第一笔交易计价,到高点的约20000美元/枚,再到目前的约3500美元/枚,其升值到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价格,又跌下神坛,波动极其剧烈。比特币是第一种网络分布式的虚拟货币,“去中心化”的意思是其整个网络完全由用户构成,不存在中央银行,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开采”比特币,这虽然确保了比特币的自由性,但是也同时意味着比特币交易市场容量较小,且没有涨跌幅限制,当价格产生剧烈波动,风险极大,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容易遭受重大损失。在比特币价格上升初期,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预测价格会上涨,包括人们对未来走势的乐观估计、媒体的乐观报道、机构的乐观预测、证实偏差都使价格持续上升。等到价格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很多新近进入市场的投资者赚到钱,也就是大量“幼稚投资者”的涌入,他们可能只是“羊群效应”的盲目跟风,却赚到了一大笔钱,这使比特币价格进一步膨胀。而到了膨胀后期,比特币价格对价值严重背离,公众的投机心理失去理智,即使知道价格已经泡沫化,也会不顾一切地进入市场来等待下一个投机者来接盘。直到有一天,这个过程骤然停止转而下行,当投资者之间的心理产生恐慌,人人都会怀疑手上虚拟货币的价值而争相抛售,比特币的高价一定难以为继。目前比特币处于熊市当中,没有根本性的利好仍无法支撑现有价格。比特币本身是无法产生收益的,如果没有接棒者,存量市场的抛售将是一个持续性的行为,也就是说比特币的价格还会继续下行,且远未到底。实际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连泡沫都算不上,因为这种虚拟货币不过是一串毫无实际意义的数字代码,不会产生任何实质价值,投资者买进只是希望下一个接盘者会付出更高的成本,所谓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买卖价差。所以,虚拟货币的市场风险是无限大的,谁也不能保证虚拟货币会不会由于投资者的信心崩塌回到其价值原点:零元。所以,在当前,市场对于比特币存在的两种主要预期:一是将比特币作为投机性质的收藏品,二是将其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使用,造成了市场中比特币供需关系的紊乱,这进一步推动了市场价格的不稳定。价格的高频高幅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成为比特币的主要风险之一。其次,比特币的成本风险主要表现在挖掘制造比特币的成本比起最初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大。区块链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使用了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而制造比特币的唯一途径就是“挖矿”,也就是用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软件来解特定的区块链算法。在比特币的价格仍处高位的背景下,“挖矿”人数越来越多,同时由于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不变的,“挖矿”难度也越来越大,其对电脑的运算速度要求、电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比特币的制造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新的比特币的制造成本也将越来越高。所以比特币的成本风险不容忽视。

再者,比特币的信用风险也不容小觑。因为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自身不存在价值,且没有国信用作为背书,存在违约的风险。自从近代信用货币体系建立以来,法定的流通货币虽然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是却有国家的信用作为背书。比特币的信用风险便体现在这里,比特币只不过是一种依靠解算法制造发行的货币,其本质上是没有价值的。另外,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没有任何实体经济为比特币做支撑,这导致了比特币信用风险的加大。再次,虚拟货币市场的交易乱象也是层出不穷,人们在关心虚拟货币市场价格是涨是跌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网络世界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比特币利用的是区块链技术,目前,黑客攻击对区块链系统安全性造成很大影响。攻击者综合运用网络攻击手段,对算法漏洞、协议漏洞、使用漏洞、实现漏洞、系统漏洞等各个方面综合利用,直接威胁到区块链系统的安全。任何持有大量比特币的用户都可能是黑客的目标。因为他们知道,比特币的交易是很难跟踪的,并且是不可逆的。这些特性组合在一起导致区块链安全性面临较大的挑战。曾经就有一种名为“CTB-Locker”的比特币敲诈病毒通过远程加密用户电脑文件,从而向用户勒索赎金。这样的木马病毒通过网络的传播无疑给比特币的投资者带来了持有风险,这种风险是无法避免且一旦发生损失将及其惨重的。不得不提的是,虚拟货币市场还面临着法律监管风险。在中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制作和发售代币票券。目前,比特币还没有被定性为代币票券,但一旦被政府反对,比特币的前景将不容乐观。可以看出,虚拟货币市场的风险层出不穷,为了更好的防范上述的虚拟货币风险,投资者不但要加强风险意识,还要加强网络安全预防,而政府应该完善虚拟货币的金融体系及其监管制度,以此来避免虚拟货币的市场乱象。针对虚拟货币的网络安全,最主要的是应对虚拟货币交易系统的安全预防设施进行完善,比如给投资者开设资金备用账号,被黑客攻击可通过申诉回归初始值等,以此应对潜在的木马病毒等网络安全隐患。

虚拟范文篇6

关健词:虚拟营梢网络经济实施意义应对策略

一、前言

笔者曾看过一个有趣的资料,说的是美国有一位姑娘本来是每天在街头卖花,但是在与朋友聊天时知道国际互联网的知识后,突发灵感:“我为什么不在国际互联网上建一个花店呢?把各种花卉的照片、说明及价格放在网上,再通知离顾客最近的花店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花送到客户家中。”这位姑娘据此构想,花了5000美元,买回电脑,请人编制了软件,联上了网,在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开起了世界上第一家虚拟花店。据说不到1年的时间,卖花姑娘的联网花店遍及全美,年营业额超过了千万美元。从该案例可看出,网络经济与虚拟营销的有机整合,能形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虚拟营销?

二、虚拟营销的涵义及运作流程

1、虚拟营梢—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

虚拟营销是由企业咨询家托马斯·西贝尔和迈克尔·马隆首先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全新的营销理念,它是为适应供应链或电子供应链管理以及虚拟企业运作等新的市场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营销观念与营销模式。虚拟营销是在知识经济下,企业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信息、物流和契约平台为运行平台,针对顾客的独特需求,通过虚拟整合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和顾客参与而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竟争力而开展的营销管理工作。

2、虚拟营销运作的流程

虚拟营销是为适应新经济时期出现的新企业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的,当然虚拟营销也要在新经济环境中运行,特别是svd依赖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信息、物流和契约4大平台的整合资源上运行的。虚拟营销的运作流程可简单地表示为图1。

虚拟营销是继整合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营销等市场营销观念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对企业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它要求企业在营销观念、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竞争主体与竞争观念等方面都必须变革。

三、虚拟营销的主要内容

1、虚拟产品

一个企业的营销活动并不一定需要拥有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其产品可以虚拟。美国著名的Sears(西尔斯)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不是自己生产的,但拥有庞大的产品线,90%以上的产品都使用Sears品牌;Nike(耐克),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却没有生产过一双鞋;可口可乐公司,只掌握产品的专有配方技术和品牌,其它则都是虚拟的。国内一些知名品牌服装,如李宁牌运动服装,其产品大多也是由其它企业生产的。就连著名的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其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的,软件是微软公司的。

2、虚拟服务

随着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服务作为整体产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拥有良好产品的企业并不一定拥有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这样就可以借助于有良好信誉的服务中介实施服务职能。房地产营销的售前服务可以借助于专业设计部门和宣传部门,售后服务可以借助于物业管理公司。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也可以将其服务本地化和行业化,也就是与当地本行业的服务部门建立动态联盟。

3、虚拟渠道

企业除了利用自身拥有的渠道,如直接渠道和专卖店外,其它都要借助于中间商的力量。与中间商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本身就是虚拟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通过Internet网,企业面对的市场一下扩展到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建立自己的网络站点,并将网址加人到Web索引中,企业就可以缩短与顾客的距离。渠道的长度缩短了,而渠道的覆盖面却大大拓广,并且渠道成本大幅度减少,企业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专卖店”。虚拟网络渠道是对传统渠道的补充,也是对传统渠道的挑战。

4、虚拟促梢

企业广泛借助于合作伙伴的力量来促销。企业提供资金和产品,合作伙伴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力,由大家共同努力取得促销的成功。企业产品销量增加,知名度提高,合作企业火爆了一把,策划企业得到咨询费。企业、商场、咨询公司由于共同的利益把他们连接在一起飞共同努力实现促销的目的。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促销可以考虑逐步向网络转移。企业可以基于Internet,Web技术建立Internet系统,这是一个企业对外设立的营运操作的虚拟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宣传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服务内容、沟通与外界的商贸联系,运用网络实现促销和双向沟通。

四、企业实施虚拟营销战略的意义

1、品牌传播深远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网络上玩过某种网络游戏,如在极品飞车游戏中驾驶一辆最新款的本田汽车与对手进行较量,在多次的互动式体验中,你对本田汽车品牌印象深刻并且产生高度的好感。当某一日你决定去购买一辆真正的汽车时,你的第一选择往往会倾向于本田品牌,因为该品牌已经深深植人你的内心。与电视的品牌植人营销不同的是,网络化的虚拟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体验方式:你不再只是观众,而是使用者,在这种高度的互动过程中,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有更深刻与直观的认识。这就是虚拟营销给我们现实市场营销所带来的冲击。网络世界正在迅速崛起,其对现实生活而言,网络已经不仅只是一种信息媒体,也不仅仅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网络已经全面人侵生活,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就如白天与黑夜一样,已经是无缝对接的浑然一体。如何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虚拟化营销,在高度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中,迅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将品牌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忠诚拥护者,自发成为品牌传播的载体,这正是许多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断尝试的发展方向。

2、征服消费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分散,信息传播的环境越来越嘈杂,而企业的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差。相关消费研究表明,无论是电视广告、报纸新闻还是网络信息,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业信息传播的关注兴趣取决于5秒钟的时间,要想使品牌信息准确传达,就必须在5秒钟内让消费者对其所接触的信息内容感兴趣。

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消费者有了控制信息流的权力,他们更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控制力—而这对于品牌来说,要成功征服消费者的心,就必须有意识地去释放消费者的控制欲望,赋予其更多的控制权力。福特在网络上推广其蒙帝欧品牌时,完全将汽车的控制权交给消费者,除了车身的基本框架外,汽车的颜色、内部装饰、车内功能设置完全可以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爱来设计。消费者在网络上驾驶这辆完全由自己设计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汽车,其满足感可想而知。而现实调查证明,许多消费者正是在这种虚拟驾驶满足之后,购买了同款由其“自我设计”的蒙帝欧,其净不少人更是成为福特品牌最忠实的拥护者,福特汽车的虚拟营销取得了巨大成功。

3、沟通消费情感

营销的本质就是让品牌或产品与消费者发生关系,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或产品的价值付费。从这个层面来说,任何一种营销策略无非是在消费者的心理接受与品牌价值之间找到情感的按钮,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接受该品牌。无论时代如何变,消费者永远是在产品的理性卖点表达与品牌的感性心理诉求之间作出购买的抉择。而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虚拟营销的情感体验能够为品牌增添感性价值,启动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按钮,从而更快地攻破消费者的心理堡垒,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牌或产品所传递的信息。

因此,虚拟营销战略是以往相对静态的市场发展到当今富于动荡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以顾客创新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又融合了新经济的时代背景。因此,虚拟营销战略是传统营销战略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市场条件下的演变、发展,是新经济时代条件下必然的营销战略。

五、企业如何实施虚拟营销战略

1、加强内部管理

首先,打造品牌文化。现代企业竞争,是品牌与文化的较量,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就不会形成品牌文化,因此以最优秀的人才队伍,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掌握最新信息,凝造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是企业发展之本;其次,树立双赢观念。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大规模营销同越来越个性化的营销相比,市场空间大大增加了,经营的潜在复杂性也随之出现了。企业如果还单枪匹马地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势必会因为结构臃肿而难以快速发展。

2、充分利用信息杜会提供的新技术、新工具

信息社会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强大的信息工具。互联网络已经流行全球,电子商务也进行得如火如茶,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这些工具,就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客户信息,采用合理的营销手段去满足用户需求。而且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也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企业间的动态合作,以及帮助企业进行日常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实施虚拟营销的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有效配置资源,使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运转,适应多变且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3、建立不断增强的核心竟争化势

核心竞争优势是真正的优势,是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索尼的核心竞争优势是电子产品小型化,方便顾客携带。联邦快递有一套邮件跟踪体系,卫星定位系统,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店,也是第一家用卫星管理物流的企业,它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全球性网络。同时,核心竞争优势还包括过硬的品牌。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核心能力,才能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虚拟化,都要建立在自身的竞争优势基础之上。实施虚拟化营销策略时,企业要立足自身,以本身的核心优势为依托,通过虚拟化获取外界力量、资源的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4、加强与渠道企业的合作

虚拟范文篇7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基本关系

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实体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虚假经济"是用于描述经济运行中虚假成份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这一概念用得不多,近年较为流行的是"泡沫经济".实际上,所谓"泡沫",指的就是经济运行中的虚假成份。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与银行、股市等金融活动直接相关,东南亚危机冠以"金融"危机,这是一些人认为,虚假经济主要来源于金融部门,是虚拟经济的产物。但是,这一认识,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更不利于实现"两个转变",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上看,从1825年至1920年的9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11次经济危机(其中,1857年以后的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些危机主要不是由虚拟经济引发(此时,虚拟经济并未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现象)的,而是由实体经济部门中的虚假因素导致的。对此,恩格斯曾深刻地描述说:"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如此反复不已。"(《反社林论》,单行本,第273页)从现实来看,日本泡沫经济与房地产"热"直接相关,而房地产业属实体经济范畴;东南亚金融危机虽从金融市场发生,但其深刻原因则在于实体经济部门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对外贸易的持续逆差,外汇储备剧减。如果说,在日本泡沫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还有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的话(例如,在日本泡沫经济中,有股市"热"、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有汇市和股市的"热炒"、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那么,韩国的危机,则主要是由实体经济部门(大企业)的虚假问题所引致的。

事实上,实体经济中并非没有虚假经济。在实体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的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形:其一,虚假的市场繁荣,使已生产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上已成为过剩产品,这部分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1920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这种情形;日本、东南亚等国房地产"热"的后果,也属这种情形。其二,由于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产品(服务)缺乏基本的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销售。这些生产能力及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卢布大幅贬值,不是由于卢布发行过多,根本原因在于,由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所造成的经济严重贬值。其三,由于体制弊端、管理制度混乱、资产质量低下等原因,使产品成本过高、性能不全、使用不便,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为客户所接受。这些生产能力及其产品,形成了经济的虚假部分。东南亚国家、韩国的危机,相当程度由此引发。

此外,"假、冒、伪、劣"、走私、地下经济也属实体经济中的虚假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产出的低估,属虚拟经济的另一种形态。例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相当一部分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相当一部分实物采取非货币化形式直接分配或消费,由此,造成实际的经济产出大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或者说,宏观政策调控的经济活动小于实际经济活动。这种低估型虚假经济,在直接关系上,虽不致于引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及危机,但对市场经济建设、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均有负面制约。

虚拟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虚假经济的联系,似乎一目了然,但事实并不如此。虚拟经济运行中,虚假成份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表现也各种各样。简单地说,主要有三种情形:

其一,货币发行过多,导致投资膨胀、消费膨胀和通货膨胀。货币投放量过大,一方面由中央银行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造成,另一方面则由商业银行创造的派生货币造成,在经济膨胀的场合,大于真实经济的部分,形成泡沫,即经济的虚假部分。

其二,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金融资产价格膨胀。金融资产质量低下,有多种表现。对银行等存款机构来说,坏账、呆滞帐过多,是资产质量低下的表现;对证券市场来说,债券到期不能如期兑付本息、股票市价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等,也是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的重要表现。在资产质量低下的场合,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已大大低于帐面价值,其差额属虚假成份。所谓金融泡沫、股市泡沫,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由金融资产质量低下或金融资产价格膨胀所形成的虚假成份。

其三,币值高估或低估。在币值高估的场合,以外币计算的经济总量被扩大,扩大的部分属虚假范畴;在币值低估的场合,以外币计算的经济总量被缩小,缩小的部分也属虚假范畴。

虚拟经济中的虚假成份,是引发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1929年的世界大危机,主要原因在于纽约股市崩溃。但是,虚拟经济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虚拟经济中所发生的诸多虚假,与实体经济的虚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大多数场合,前者主要是由后者引致的。简要地说:

第一,货币投放量过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实体经济挤压引致的。我国1992-1994年间的货币投放量大幅增加,就主要原因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实体经济部门通过"倒逼",而迫使金融机构投放的。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我国的通货膨胀总是与投资膨胀联系在一起,同样,每次抑制通货膨胀,也首先从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入手。

第二,金融资产质量低下,主要是由实体经济部门中的企业资产质量低下引致的。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在着大量不良贷款。这些贷款所以不良,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实体经济部门中,以企业的不良资产形态存在着。证券市场中,股票市价所以高于其内在价值,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等重要经济指标年年下滑;公司债券所以质量低下,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无力到期还本付息。

第三,币值高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部门的科技进步缓慢、市场竞争力减弱、产出成本增高等。东南亚、韩国等国家的情形就是如此。

若干政策建议

从现实情况来看,实体经济部门的资产质量将是一个基本的关节点。企业资产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产负债率过高。我国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致在70%左右,这意味着,它们的净资产已100%地抵押过2遍以上,已再无可供抵押担保从而获得贷款的资产。因此,这些企业缺乏的不是债务性资金,而是资本性资金。缺乏资本金,直接意味着,企业严重缺乏增加资产、推进经营发展的后劲。我们估计,要将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0%左右,目前需要补充的资本金达30000亿元以上。

第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大多数为独资性国有企业,虽然有些已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但大多数情况是,各国有企业相互参股。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极为有限的条件下,继续采取这类方式,就是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资本性资金将难以得到充分的补充,同时,"政企不分"的状况也难以根本改变。

虚拟范文篇8



乙方:

一、合作事项

乙方为甲方提供以下以下产品和服务:

提供在国际互联网上采用共享服务器主机资源技术的万维网服务器,简称虚拟主机.除本合同明确标示外,所有该虚拟主机的相关参数均以双方在购买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相互确认的为准.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的权利:

1.乙方拥有本合同所称服务器的所有权;乙方拥有向甲方提供的任何技术支持、服务所包含的资料、信息、数据等的知识产权。

2.乙方依照甲方在线提交的虚拟主机服务申请中定制的服务规格提供相应服务。对甲方超出定制的服务规格使用乙方资源的行为,乙方有权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包括但不限于关闭甲方FTP帐户、停止甲方网站WEB访问、删除有关目录等,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均由甲方自行负责。

3.在甲方出现违反甲方义务第1点、第2点、第5点的情况时,乙方有权终止甲方虚拟主机的运行,甲方违反该义务给乙方及乙方其他用户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乙方对于甲方因自行安装的软件和进行的操作引发的故障、问题及甲方所信息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出现上述情况,甲方应将出现的问题提前告知乙方,甲方在3天内没有解决,乙方有权自主决断,终止甲方虚拟主机的运行。

5.乙方有权按本合同约定的方式、期限和数额向甲方收取相应费用及按照规定应收取的其他费用,并有权随时依市场情况调整产品或价格标准。

(二)乙方的义务:

1.乙方向甲方提供服务器空间的租赁,进行日常维护。

2.在甲方依照本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乙方保证甲方的主机在线正常运行,供电稳定可靠,与Internet连接的正常,如确实必须暂时停机或与Internet断开连接,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由于超出乙方预见能力或控制能力的突发事件或意外事件引起的宕机、线路中断情况,乙方应在情况发生后的3天内与甲方沟通并相互配合恢复正常运行。

3.乙方不得无故破坏或干扰为甲方提供的服务,并尽力为甲方解决由于第三方人为操作出现的故障。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

1.甲方通过乙方提供的FTP帐号和口令,自行管理服务器上所开设的虚拟主机,并利用虚拟主机在国际互联网上信息,以及自行决定信息的内容和文件的放置结构等。

2.甲方可运用编程语言编写CGI等程序(特定产品除外)。

(二)甲方的义务

1.甲方必须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不得做任何违法经营活动。甲方对其经营行为和的信息违反上述规定而引起的任何而引起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给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2.甲方不得进行下列行为:

①.利用乙方提供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散布大量不受欢迎的电子邮件、广告等SPAM。

②.建立或利用有关设备、配置运行与WEB服务器无关的程序或进程(如聊天室、广告交换、在线游戏/社区)等),导致大量占用服务器内存、CPU资源,给乙方或乙方其他用户的网络或者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及外地和国际的网络、服务器等)带来严重的负荷,影响乙方与国际互联网或者乙方与特定网络、服务器及乙方内部的通畅联系,或者导致乙方服务器或者乙方的其他用户网站所在的服务器宕机、死机等;

③.进行与cgi程序开发无关的编译(Compile)工作或其他行为;

④.进行任何改变或试图改变乙方提供的系统配置或破坏系统安全的行为;

⑤.运行影响虚拟主机服务器或者乙方服务器正常工作的程序、进程等;

⑥.其他超出甲方在线提交虚拟主机服务申请时定制的服务规格的行为,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禁止的行为。

甲方对违反上述义务给乙方和乙方用户造成的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3.甲方有义务维护自己虚拟主机上的数据、口令、密码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因甲方维护或保密不善致使相关信息泄露或由于第三方盗用甲方帐号和密码进行各种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自行负责。

4.甲方应向乙方提交甲方执行本合同的联系人和管理甲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因甲方以上人员的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均由甲方承担。因上述人员名单及相关信息提交不及时、不准确而引起的任何损失及因甲方以上人员的行为而引起的任何责任与损失均由甲方承担。

5.甲方应依本合同的约定支付价款,按时为虚拟主机续费,乙方将提前通知甲方续费。

四、甲方定制服务的具体内容:

甲方定制服务的具体内容以甲方通过乙方网站上虚拟主机服务栏目中的表单在线提交的信息为准,此类信息是本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乙方会对此类信息做详细记录,乙方有义务按甲方定制的服务内容提供服务,甲方同时不得超出其定制的服务内容使用乙方的资源。

五、价格条款与付款方式

甲方所购买的虚拟主机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所购买的虚拟主机支持的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所购买的虚拟主机主页空间容量:_________MB

甲方所购买的虚拟主机在线人数:_______人

甲方所购买的虚拟主机的单价为:____________元

甲方所购买的虚拟主机的总价为:___________元

甲方所购买的虚拟主机的服务时间为:___年期限为:______年___月____日至_____年___月___日

1.甲方在申请虚拟主机服务前按双方事先约定的价格标准将足够的款项汇入甲方在乙方的帐户中,乙方将在甲方在线提交虚拟主机服务相关申请后按照所选服务规格计算相应款项,开通虚拟主机。

2.双方需在合同期满后继续合作的,甲方应于本合同届满前按届时有效的新的价格标准将定制服务的价款汇付乙方的帐户,则本合同继续有效。

3.乙方保留随时依市场情况调整价格标准的权利,已经履行的合同按照原价履行,本合同之外所做的补充条款、另签或新签的合同按签订时的实际价格履行。

六、合同期限

本合同在甲方租用乙方虚拟主机的租用期内持续有效,有效期至甲方在线提交的租用期届满时止。合同有效期届满乙方即关闭甲方虚拟主机帐号;双方需在合同期满后继续合作的,按第五条第2点履行。

七、合同变更

1.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本合同有关内容,但均应以书面方式确定。

2.一方变更通知、通讯地址或其他联系方式,应及时将变更后的地址、联系方式通知另一方,否则变更方应对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

3.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一方出现上市、被收购、分立、与第三方合并、名称变更等事由,另一方同意出现上述事由的一方可以将其在本合同中的权利和/或义务转让给相应的权利/义务承受者,但转让方应保证另一方在本合同中的权益不会因此而受到不利影响,否则转让方应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八、合同解除

本合同在下述情形下解除,提出解除的一方应提前七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本合同;

2.本合同期限届满,双方未续签的;

3.一方当事人主体资格消失,如被撤消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但进行重组、名称变更或、分立或与第三方合并等不在此列;

4.一方未履行或违反依据本合同所应承担的义务,经另一方给予一定期限仍不履行义务或不予采取补救措施,致使另一方依据本合同的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合同继续履行没有必要,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5.一方在合同订立、履行中采取欺诈、胁迫或者暴力等手段,另一方均可以解除本合同并有权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6.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继续履行没有必要,双方均可要求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双方依据本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一方在合同解除前本应履行的义务仍需履行。除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致使合同解除的情形外,引起合同解除事由的一方应赔偿因合同解除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

九、违约责任

1.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网站无法访问,乙方应补偿甲方以宕机时间乘以2倍乙方已付相关时段费用的款项。由于乙方原因给甲方造成其他损失的,乙方的最高赔偿额不超过甲方已支付的空间租用费。

2.甲方违反依据本合同应当承担的义务给乙方及乙方客户造成损失的,应赔偿乙方及乙方客户因此所受的实际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乙方系统的损坏、乙方客户的索赔及乙方客户网站因此所受的损失,并且乙方有权视情况按本合同规定关闭甲方的网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自行承担。

3.按本合同规定应该偿付的赔偿金,保管保养费和各种经济损失,应当在明确责任后十天内,按银行规定的结算办法付清,否则按逾期付款处理,每逾一日,应向对方支付应付价款%的滞纳金。

十、免责条款

1.鉴于计算机及互联网的特殊性,因黑客、病毒、电信部门技术或政策调整等引起的事件,或乙方为进行服务器配置、维护而短时间中断服务,或由于Internet上通路的阻塞造成甲方服务器访问速度下降,不属于乙方违约,因此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不承担责任。

2.甲乙双方任何一方因为政府禁令,罢工,现行生效的适用法律或法规的变更,洪水,火灾,爆炸,雷电,地震,风暴,停电,通讯线路中断,他人蓄意破坏,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入侵或发作,电信部门技术、政策,政府管制等及其他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和不可控制的不可抗力和事件影响网络正常运营,从而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合同或迟延履行本合同的,双方互不承担责任,但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应自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起七日内,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于事件发生之日起二十日内,向另一方提交导致其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证明。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减少损失,并在事件消除后协商恢复本合同的履行,除非此等履行已不可能或者不必要

3.在履行本合同时,乙方对因第三方的过错或延误而给甲方或者其他方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乙方对通过甲方间接接受乙方服务的第三方的损失不负责任。

十一、争议解决

凡因订立、解释、履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解决或者协商不成,双方决定交由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

争议的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条例和计算机行业惯例。

十二、附则

1.甲乙双方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完整履行本合同。

2.本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约定若与双方以前签署的有关条款或与以前的有关陈述不一致或相抵触的,以本合同为准;但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保留的除外。

3.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做出补充条款,补充条款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本电子文本形式的虚拟主机租用协议如同双方书面签署的协议一样,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虚拟范文篇9

关键词: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虚拟仿真课程;设计

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我校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开设的一门用于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教学改革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为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虚拟仿真课程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验流程复杂学生不容易入手、实验课程开设专业的限制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侧重在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综合设计性试验虚拟仿真课程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中医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1-2]。

一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存在的问题

综合设计性实验具有时间长、费用高、实验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实验流程繁琐,从实验宣讲、课题设计、耗材申报、确定实验方案、预实验、正式实验、结项答辩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与带教老师及实验准备老师的配合才能完成。繁琐的实验环节,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此外,由于专业开设的限制,部分专业学生不能得到相关的培养。有些学生设计的实验,由于试剂或耗材的不安全性而导致实验不能开设,需要重新更改实验方案。实验方案难易参差不齐,较难观察的实验结果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带教老师的指导难度[3]。

二开设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虚拟仿真

课程的意义综合设计性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熟悉科研课题的开题、实验研究、结项等过程,为以后的科研实验奠定基础。设置综合设计性实验虚拟仿真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实验的过程设计成虚拟仿真的模块,学生通过操作模块可以在短期内熟悉实验各个环节,及其在每个环节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每个环节的沟通流程,极大的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知该做什么、不知哪些能做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虚拟仿真课程开设后,学生将不受专业限制选择该课程,进行虚拟综合设计性实验,并在相关评分体系及纠错体系模块中对实验课程的完成进行评价和指导。虚拟仿真实验应遵循“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的原则,在实验开设过程中,将一些有毒有害环节设置成虚拟模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免受毒害,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三设计模块及流程

综合设计性实验虚拟仿真课程的设计应按照实验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共包括:范例参考、模拟实验、考核三个部分。范例参考是将往届经典案例按照模拟实验的流程完整列出,供学生进行参考。其中模拟实验包括:实验宣讲、课题设计、耗材申报、确定实验方案、预实验、正式实验、结项答辩七个模块。实验宣讲模块中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课题的研究方向等详细列出,在本模块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考核,加强学生对实验注意事项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课题设计模块中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填写立项依据、如何辨别课题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如何将所有的课题思路设计成一个完整规范的实验方案。在本模块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是在查找资料、立项依据、课题的创新性和新颖性方面出题,让学生用模块中指导的方法进行判断,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耗材申报方面对申报的每一种耗材,在备注栏里列出详细需要的用量及依据、参考书、参考文献等,做到尽可能的节俭,同样在模块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考核,列出一些实验的耗材、试剂和药物的用量,让学生进行计算和判断。确定实验方案模块是有带教老师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由学生进行修改经带教老师审核结束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实验。预实验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如煎药时应先浸泡多长时间、煎煮火候、药物浓缩等,以及给药剂量的计算,实验观察指标的观察方法、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等,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并在本模块结束时就给药剂量计算、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进行考核。正式实验中严格按照实验方案的流程进行试验,并在此项中增加对团队协作意识的考核,对可同时开展的实验项目进行分工合作,考核学生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完成多个实验内容;并在本模块结束时就团队协作效率,给药剂量计算、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的熟练程度进行考核。结项答辩环节中是考核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报告的撰写、答辩PPT的制作等能力。同时在每个模块结束时,由带教老师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指导。

四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设计性实验虚拟课程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要让学生能坚持完成这个实验还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体系和奖励机制。综合设计性实验复杂,设计模块较多,项目复杂,学生设计思路较广,如何能够使软件正常运行是一个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原则是“虚实结合、能实不虚”,如何将虚拟课程与传统课程有机结合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对虚实及虚实结合的环节的判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非必修课程,我们还应在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方面进行努力。

五展望

虚拟仿真教学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定产物,它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同时虚拟仿真综合设计性试验课程也不能取代传统设计性实验课程,而是将其融入到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与其结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综合设计性实验虚拟课程目前处于设计阶段,还存在很多未发现的问题,任何的改革都不会轻易成功,需要许多人的付出和坚持不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推动和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龚曼 孙慧娟 张明昊 李玉洁 赵珍珍 朱艳琴 孙曙光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贾永森,田福玲,齐峰,吴范武,马会霞,高秀娟.中医理论实验课优化与整合初探[J].中医学报,2011,09:1054-1055.

虚拟范文篇10

关键词:虚拟现实(VR);虚拟环境人机交互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依靠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得到相关的信息资料,但是这些媒体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经过抽象的,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理解吸收,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只能借助于实物模型,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成为可能,虚拟现实(VR)技术就是借助于这个基础上实现了人机交互,操作者可以通过键盘、鼠标、头盔、数据手套等工具与计算机间的交互,真正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较真实的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目的。

二、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浸没感、交互性和构想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是迅速发展的一项综合性计算机、图形交互技术。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如此,目前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到三个研究领域:依靠计算机图形方式建立实时的三维视觉效果、构建对虚拟世界的观察界面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三、虚拟现实技术特征及其系统的关键技术

从本质上说,虚拟现实就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它通过给用户同时提供诸如视、听、触等各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手段、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操作,从而减轻用户的负担、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一)多感知性。所谓多感知性就是指导包括视觉感知外,还包括听觉、力觉、触觉和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

(二)存在感。又称临场感,它是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难以分辨真假的程度。

(三)交互性。它是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我们借助与我们8的感觉器官,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真实的环境。

(四)自主性是指虚拟环境中物体依据物理定律进行动作的程度。虚拟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由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和系统集成技术等五个方面组成。其中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的目的是根据应用的需要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并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而三维图形的生成技术关键是如何实现“实时”生成。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是虚拟现实中实施交互能力的关键。

四、当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在娱乐、教育及艺术领域的应用占据主流,其次是军事与航空、医学领域,机器人和商业领域都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在可视化计算、制造业等领域也有相当的比重。下面简要介绍其部分应用。

(一)娱乐、艺术与教育领域。丰富的感觉能力与3D显示环境使得VR成为理想的视频游戏工具。如Chicago(芝加哥)开放了关于3025年的一场未来战争的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可供多人使用的VR娱乐系统;1992年的一台称为“LegealQust”的系统由于增加了人工智能功能,使计算机具备了自学习功能,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及难度,使该系统获该年度VR产品奖。作为传输显示信息的媒体,VR所具有的临场参与感与交互能力可以将静态的艺术转化为动态的,可以使观赏者更好地欣赏作者的思想艺术,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

(二)军事与航天工业领域。模拟与练一直是军事与航天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为VR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自8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研究称为SIMNET的虚拟战场系统,以提供坦克协同训练,该系统可联结200多台模拟器。另外利用VR技术,可模拟零重力环境,以代替现在非标准的水下训练宇航员的方法。

(三)医学领域。VR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虚拟环境中,可以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借助于跟踪球、HMD、感觉手套,学员们可以很容易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结构,这比现有的采用教科书的方式要有效得多。Pieper及Satara等研究者在90年代初基于两个SGI工作站建立了一个虚拟外科手术训练器,用于腿部及腹部外科手术模拟。这个虚拟的环境包括虚拟的手术台与手术灯,虚拟的外科工具(如手术刀、注射器、手术钳等),虚拟的人体模型与器官等。借助于HMD及感觉手套,使用者可以对虚拟的人体模型进行手术。另外,在远距离遥控外科手术,复杂手术的计划安排,手术过程的信息指导,手术后果预测及改善残疾人生恬状况,乃至新型药物的研制等方面,VR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管理工程领域。VR在管理工程方面也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如设计一新型建筑物时,可以在建筑物动工之前用VR技术显示一下;当财政发生危机时,可以帮助分析大量的股票、债券等方面的数据以寻找对策等等。以上仅列出虚拟现实的部分应用前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观念与习惯,并将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