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篇

时间:2023-04-10 09:09:16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1

一、数学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与其它事业不同,教育属于未来事业,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数学教学的四个层次中,我们追求的不能只是低层次,而应是所有层次。因此,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观念。

二、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优化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求知的动力源自于学生对揭示未知事物之真相的渴望.将知识点隐入一个个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探究性学习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觉得很难联系生活,就望文生义创设情境,但有时情境的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但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四、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而学生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点上方可有效。即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迷惑之时,陷于苦求不得之处,再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否则,小组合作要么是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唯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讨论流于形式。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确实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随心所欲,胡猜乱想,甚至固执己见,失之偏颇,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五、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精讲例题。多做练习。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根据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和思维方法等特点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地追求例题数量,而是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的过程视具体情况而定。可由教师完整地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在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完全承包。教师应当腾出十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做练习题、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解答学生的提问,进一步地强化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堂课作准备。为什么有的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做了那么多题,却不见长进,而在那里原地踏步甚至是一点一点的退步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学生认为不管什么样的题目,只要它在那个单元里出现了,即使只有一道题没做,心里也觉得不踏实;二是学生认为只要能解出难题,实力就会自然的提高。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认为那些应该做到融会贯通的题目才是真正重要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也不太多,应该先把重要的题目研究明白之后,再去学习不重要的题目。而且应该以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和题目为中心进行学习,能解答出来的题目越多越好。因为唯有如此,学习才会有兴趣,只有保持兴趣,面对难题时才能无所畏惧的鼓起勇气钻研下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而对基本题目,多采取学生板演,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由于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又起到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动机。此时教师胸中有数,也就点拨及时,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

六、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奋发学习的激情。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可是,课堂上,部分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不论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只要学生发了言,不是说"好极了",就是说"棒极了,很聪明,你真行……"这样下去,表扬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在这种一味表扬的怂恿下,有些学生会产生思想的惰性,觉得自己"想一点,说一句"就可获得"超值"的嘉奖。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光考.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J](8)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2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38

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材料是依据,媒体是手段,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重点,方法是核心。在把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材料是依据

广泛收集材料,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里需加提醒的是,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二、媒体是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性直观教具、形象性直观教具、象征性直观教具、电化教学手段等等。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广泛地运用。这种教学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践,努力创造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这一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知识基础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发现,这一切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等等。

四、知识是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很难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尤其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讲清相关、相似、相近的概念,以及理论和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三是要讲清理论和方法的具体适用范围,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随意地扩大或缩小其适用范围都容易使人作出错误的判断。

五、能力是重点

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政治学科能力培养的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无非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没有知识基础,能力就成空中楼阁。2.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不能靠临时突击。3. 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是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把它们分割开来培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4. 课堂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模拟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六、方法是核心

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和思维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因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取,大量的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象,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靠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在陌生的领域获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下把握自己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除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外,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概括法、比较法、系统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3

关键词: 小语课堂 语文教学 有效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使小语课堂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正确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核心的特征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不同的效率观有不同的结果,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学,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刻怎么样?学生学会的程序是不一样的。我们应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多了,而学生还是知之甚少,言之无序、无物,就不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是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趟河水而要多联系教材。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地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其培养的对象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2.恰当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是有效教学的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因而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着眼于学生真实的学情,不拘泥于预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育积淀和智慧,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去创造性地实施,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课堂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体现。但是,动态生成也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他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同时,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其间许多教学细节是教师无法预测的。在备课时,教师就需要预设操纵性强、有“弹性”的教案,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精彩生成留出充分的余地。因此,我们在强调和追求生成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预设的价值,应让预设和生成都熠熠生辉。

3.鼓励自学质疑,是有效教学的主体。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天鹅的故事》中“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向下的冲力,像石头似地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可抓住“惊心动魄”这个特写镜头,鼓励学生思考:老天鹅破冰的武器是什么?“腾空而起”、“石头似地”、“镜子般的冰面”分别说明了什么?句末用省略号有什么用意?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了老天鹅的壮举,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逐层深入的问题牵引下,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讨论、交流,既理解了内容,又对饱经风霜的老天鹅“以身示范、勇于献身”的壮举产生敬佩之情。

4.活用教学技巧,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4

一、教学是良性互动活动

有效性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最看重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共同发展,在方式方法上讲究教与学良性互动。一切好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究其运作轨迹和教学状态,都是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单向的不行,教师表演得再好,花样再多,学生都成了看客,到头来一无所获。所以要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和谐、活跃。

二、教学是情感交流活动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将“情感”投入化学课堂教学的运作,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是特殊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各自都带着自身和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互相结合,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和发展,最后才能达到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所以,师生必须采取密切合作态度,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时,在情感上不会合拍的,教学活动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在实施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不单单来自于教学内容本身。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多少,教师都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先做朋友,再做师长。

三、教学是学生的认识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感悟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他的主体是学生本身。郭思乐教授说:“学生不只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能量。”

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己“生产”出来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教师在“点化”学生的过程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与教师共同提升。学习选修1《化学与生活》改善大气质量一节时,先列出学习提纲,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自己给出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评价。

四、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的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认知过程,塑造的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人”,获取客观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唯一目的。为了这种知识,学生忘却了自己,忘却了生活,甚至牺牲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人的生活与知识的关系完全被颠倒,由此造成生活单一化,知识单向化。因此,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我们必须从充满了价值和意义的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挖掘教学活动的人文关怀与生活价值的意义,使教学活动回归到人自身,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实现从以往的塑造“知识人”到培养“现实生活人”的转变。在学习环境保护一节学习中,不是让学生记一下环保的意义,而是通过大量图片、视频,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环保从我做起”。

五、采用“空白”艺术

高中化学课堂中空白艺术是指艺术的空白手法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形成课堂上的教学空白。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中未曾说明而让学生思考、想象的部分,学生面对一种不完善而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刺激,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求改变他们并使之完满的心理,从而对其加以填补。化学教学中,一个巧妙的空白经常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或创新。

1.引言中的“空白”艺术。

引言是一堂课的“序曲”,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悬念。利用空白艺术,诱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其进入探究的思维状态。例如在《磷》这一节教学中,我先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英国士兵侦察到德国有一个地方储藏有大量的炸药,如何毁掉这些炸药呢?英国有一个侦察员出了一个绝妙的注重:他们在老鼠身上涂上一种化学物质,在让老鼠从下水道钻进这个炸药库,不久后德军的炸药库爆炸了!”那么请问同学们:“他们在老鼠身上涂了什么化学物质呢?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摧毁了德军的炸药库呢?”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但大多数说不到点子上。我就顺势讲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进入了新课教学。在教学中,我结合“白磷在CS2中的溶解性,白磷与O2反应性质”,让学生思考探究他们在老鼠身上涂的是什么液体呢?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好化学的有利保证。

2.保留教学内容,创设空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不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就在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问题。”实践证实,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并不一定好。相反,让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去填补空白,从而使讲授具有言犹尽而意无穷的特色。

如在介绍完氯气的漂白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及其性质后,将所学知识作小结,可以诱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水池刚用氯气或用漂白粉消毒后,会贴出告示“三天内请勿用其养鱼”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2)你学习了氯气化学知识后,知道家用洗涤剂,如洗厕所剂与漂白粉能混合使用吗?

3.精心设计板书,突出空白。

精巧的板书能弥补语言手段的不足,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美感。如果在设计时教师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求全心理,利用空白艺术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则会富有吸引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5

一、 注重与曾经所学几何知识的链接

几何中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比代数更为紧密,对于曾经学过的几何知识应该心里有数,明白曾经学过的内容与现在所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明白所教学的内容的教学目标,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

二、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物为素材进行教学。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生活中典型、精彩的数学例子进行教学。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按教材照本宣科,而是用教材教。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自己要深刻的理解教材。我们学的几何知识是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学后也将用之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就要随时留意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几何内容,从生活中寻找几何问题,探究、学习生活中的几何知识,几何原理。比如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公路两旁栽种一排排整齐的花草树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山的高度等等。这样学生可以深切的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几何,明白几何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增加学生对几何问题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初衷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从他们熟悉的、感d趣的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摄取跟当地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数学资源进行教学。所学知识对生活有帮助学生就会理解更深刻。比如我在教学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晴朗的天气里,我们如何利用卷尺、竹竿并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问题一出来学生就讨论开了,都积极的想办法,很快就有同学想到了构造相似三角形,然后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测出旗杆的高度。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中来进行思考了。比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后,然后老师再讲解效果好多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意利用身边的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方式学习几何知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图形和几何内容学习的开始,一定要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先想象,猜想,然后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来验证自己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比如:教学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条性质时,我就让每个学生画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先猜想30°所对直角边与斜边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然后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出30°角所对的直角边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计算出它们的比值来验证自己猜想的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看看这个值是多少。结果发现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长度的比值为1比2,学生很轻松就得出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还可以将这条性质拓展,计算出30°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长度之比为:1:√3: 2.为以后学生学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打下了基础。这样不仅让可以让学生增加对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帮助它们认识图形,验证学生的空间想象。

四、注重概念、性质、定理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各种概念、性质、定理比较多,但是这些概念、性质、定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好这些区别与联系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正确的运用这些知识。

例如,教学四边形的时,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很容易混淆,搞不清楚它们的共性、特性和从属关系,有时候掌握了它们的特殊性,忽视了它们的共性。在教学时,不仅要讲清特殊四边形的特殊性质,还要强调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与共同性质,也就是要讲清每个概念特征的同时,强调它们的属概念,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再如,在教学矩形的判定方法时,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其它判定方法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对于“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要着重说明这个定理包括两个条件:一是平行四边形,二是对角线相等。为了加深印象,可以举出反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矩形?还要把它和“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进行比较,指出两个定理中一个只要求四边形,而另一个要求是平行四边形。因为由三个角是直角,可以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由对角线相等却推不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定理和正确的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在教学中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工具,适当的选用信息技术工具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 而且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很方便的制作图形,可以让图形“动”起来,还可以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角的度数等,有利于我们发现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其中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等。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6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体育有效教学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从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及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学生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教师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教师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效,使学生乐学,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合力,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2.正确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指引,高中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站在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书匠的高度定位自己的职业,对学校体育的责任和义务有所担当,站在通过体育来培养人、塑造人的高度认识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出发,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不断学习、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最后,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优化课堂结构是关键

体育教学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学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应该多层次地构建教学组织,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多向性、多变化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4.实施分层分组教学

体育新课程在肯定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性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由于受遗传素质、生活条件、运动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技术学习中会表现出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他们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从事某一技能的学习,也不可能在经过同样的学习努力后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要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技术教学中出现差异性与选择性,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基本达到技术学习的基本要求。另外,为学生个体的潜能挖掘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5.培养意识,友好竞争

高中生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课堂上表现欲较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适当地将竞争引入体育课堂,根据教学内容中不同的训练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培养的训练,使其在充分体会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培养其体育锻炼的友好竞争意识。如在进行接力训练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4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同时,规定比赛结束后最后一名的小组成员将要接受小组集体俯卧撑的惩罚,同时规定比赛中动作不规范或使用非正常手段获胜的小组接受同等处罚,由此在激发学生的获胜欲望,从而拼尽全力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也使接受惩罚的学生体会到失败的痛苦,从而自觉地在今后的锻炼中努力训练。这样通过友好的竞争,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提高体育成绩。

6.教学评价要科学有效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活力。

首先激励要适时。激励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

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而且是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

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营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总而言之,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同时也是新课标条件下的迫切要求。笔者就从树立新课改理念、变革传统运动项目的训练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陆正江.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60+62.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思想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课堂教学的“低效”导致学生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自信心降低、焦虑感增强、学习动机淡化等负面影响。“低效课堂”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操练情景性差,语言活动脱离了真实的情景,学生被动吸收,缺乏实践机会,知识无法内化、技能无从提高。结合平时教学、教研实际,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1]

1.突出语言实践,彰显课堂精讲

教师的课堂讲述一定要做到精准,集时间优势重点突破课堂中要求必须突破的疑点、难点、要点和考点。这无疑有赖于教师本人课前的精心准备,包括对需要评讲题目的反复构思和有效筛选。同时,教师在课时内能否实现精讲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课堂回归到以生为本。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愿意听教师的。为此,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 [2]

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课堂。因而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视作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想方设法让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变得“鲜活”起来。教师要树立英语教学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理念,使教材走近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3]

2.教学进度服从教学效果,课堂注重学有所获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抱怨:课文内容太多,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很多老师觉得如果不进行逐词解释,总是不放心,怕考试考到,学生不知道。长期这种教育使学生丧失了思考和交际的能力。实际上老师应该改变观念,相信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和相互讨论等活动中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就像教孩子走路一样,让孩子在做中学。

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不完全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要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英语教师还需自觉处理好授课进度和学生实际学习收获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进度服从效果,看重学习所获。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其水平的提高终究离不开学习者本人的反复领悟。教师的教永远是有限的,学生自觉主动的学才是无限的。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应真正在乎的不是你如何教了多少,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学习。共同坚持知识过手落实和知识在学生身上的内化,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教学效果才能经得检验。[4]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会用教材来进行教学,做好对教材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因此,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尝试新思想、新方法,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加强教学经验总结

一个教师成长过程一定是经验加反思。有效的反思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得失”的思考,既可以让自己品尝到教学成功的希望,同时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补救、调节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师拥有的不再是只有“一桶水”,而应该是“自来水”,还必须是高质量的水,还必须教会让学生自己取水。[6]

参考文献

[1]马爱华,英语课堂无效教学的思考和对策[N];学知报;2010年;

[2]汪九龄,陈绍安,《将“探究性学习”引入英语课堂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

[3]夏薇,用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4]会芳,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N];学知报;2011年;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8

关键词:学生;语文教师;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45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所有语文教师所关心并为此付出不少心血的问题。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有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进步。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班级学习情况进行摸底

班级学情是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之一。每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都不一样。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都要了解清楚。只有了解这些方面的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一堂课的好坏,得通过学生验证,具体表现为考试成绩。有的学生成绩总是原地踏步,其中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枯燥,无法点燃学生的热情之火;学习态度不端正等。语文教师只有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二、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因此,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习得阅读能力,包括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评价、怀疑探究作品的能力,为他们具备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表述“阅读与鉴赏”的要求的:1. 在阅读与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2.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3.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4.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对此,我们应该仔细钻研、认真体会,以切实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如用小故事引入,或借助录音、录像等手段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教师在课堂中还应针对不同的重难点,相应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程度低与能力强的同学都得到成功鼓励,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理清文路、捕捉要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情境,鼓励学生阐发、评价和质疑。课堂教学应该是双向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诗歌可以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走进诗境,赏析诗歌的美;教小说,可以让学生评价人物,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可以让学生评价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主要人物,不同的评价体现学生的不同理解,开启了他们的思维,参与到课堂中。教戏剧类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表演,像《茶馆》,可以分角色表演,学生揣摩语言,在表演中进一步了解人物,理解主旨。还有一些课文学生可以自编自演,学生感兴趣,就会参与其中,既提高写作能力,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课堂上的研讨不同于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欣赏和评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教师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肯定他们的勇气,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四、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自觉地形成学习的能力,与所有同学一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与整体形成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

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C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经常设计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思想“机器”,使他们积极地投身到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只有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主动性不是主要放在设计课程上,而是注重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现代课程与科学技术的整合使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可以借助软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让实物投影、电视、电影、电脑等进入课堂,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联想、创新,丰富积累,提高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使语文学习丰富、生动起来;能够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能够实现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理想。这一切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巧妙地设计课件,适当地运用课件。

音乐能抒感陶冶情操,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的、优美的音乐,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也可以积极地把思维导图等“友善用脑”的理念融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六、注重课堂教学语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生动形象,简洁精炼,富有启发性。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特色的教W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某事物,想象某个画面时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描述形容,激发学生去想象、去思考。生动形象的语言能让学生集中精神,投入到学习思考中。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要讲普通话,发音标准,语言精炼,有条理、精炼的语言学生一听就能听明白,如果在一些环节上罗嗦,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不能启发学生很好地思考问题。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者,要多与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做他们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多引导学生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汉清,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9

关键词:Photoshop;课堂教学;有效性

职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求知欲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充分调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进行教学,把学生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利用起来,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等优良品质,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乐学、好学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尝试。

一、 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心去听。

“有了知识的饥渴,则对知识的探求欲望随之产生;没有这种饥渴,即使心智装满了知识也无用”。教师在教学法设计的过程中根据本节课教授的新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情景问题,在上课的开始就向学生提出来,调动起学生的听觉,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自行尝试解决,这样,学生就会将以往所处的被动地位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新的知识将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学生会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例如:在讲到Photoshop修补工具的时候,首先打开一幅脸上有污点的漂亮女生图片,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如何把污点去除呢?爱美的心理每个人都有,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都积极思考,老师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随后点评学生对图片的处理方法和知识的运用,强调学生使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要想做到完美就要用的新的知识,想知道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吗?提出问题,揭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修补工具,好奇、求胜会引领学生会跟着老师的节奏自主学习。巧设问题,让学生用心去听,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二、 多媒体、动画、图形的直观教学,聚焦学生的视线。

据专家测试:要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智力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动画的教学效果最好,图形次之,文字则最差。教师在备课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新知识设计成动画、图形等形式的课件,上课时向学生播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不难发现学生会很认真地观看。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最敏感的视觉。如此这样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法,图文并茂,使那些原来枯燥无味的讲课变得生动活泼,那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明了、直观,学生兴趣盎然,学得轻松、愉快,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讲授“Photoshop通道选取对象”知识时,以合成婚纱照为实例。由于讲授内容操作性强,使用传统课堂教学讲授方式,学生理解、吸引知识慢,把操作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演示利用通道知识把人物图片中的图像抠出来,可以精细到零乱的头发,然后把独立的人物像放置在任何一幅优秀的风光图片中达到自然融合,整个过程象电影一样奇妙,课件播放过程,聚焦学生的视线,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就变得轻松,自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

课堂中不应“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而应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表现自己的强烈愿望,并积极地回答问题。教师在每堂课中应以随机的方式穿插着向学生提出围绕教学目标的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尝试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应给予适当的评价,但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例如:要反映奔驰这一自然现象,在讲解制作一幅奔驰效果的图片时,告诉学生使用滤镜菜单中的动感模糊和辐射模糊加以实现,达到制作效果。这时有学生提出运用风滤镜同样可以实现,即便是老师会告诉学生这一种方法,也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学生主动去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如果每个学生对老师对出的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当然是最有效的。

四、动手操作,让学生更多的体现学习过程。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所成”。在课堂中最起码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去做、亲自体验,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及实操的能力。教师布置的练习难度要具有不同的层次,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形式要多样。解答可以是老师示范讲解,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做示范。同时应该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来布置练习,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讲解规则矩形、椭圆、单行、单列选区工具时,老师只需要简单演示其操作功能,然后把精心制作好的图例圆柱、正方体、标志、球体、圆环等图片发给学生参考,让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在实训项目的制作过程中,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同时强化了选区的加减运算、正方形、正圆选区的画法的学习。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情绪,设计出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案,随机应变地搭配听、视、讲、做的次序和份量,就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的效果,让学生多学、多用、多练、多体会,插上创意和想象的翅膀,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计算机知识,使Photoshop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少萍,徐勇:浅淡Photoshop 课程的教学[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篇10

一、重视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每个政治教师在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前能够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想也会对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提供很好的帮助。

(1)政治教师要具有优良的政治品格。 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政治教师要注意人格示范作用,例如,教师讲社会责任时,自己却不求上进,应付了事;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这样“演戏”的课堂得不到学生的信任。

(2)政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善于不断认识,提高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也才能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备课,一改传统备课模式

备课时,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时政外,还要给自己定位,搞清自己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者和传授者,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合作者。在备课方式上,把过去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在备课重心上,由备教材转移到备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在备课内容上根据教学需要,创新课程,采用自己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如我讲八年级上册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时,由于不同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单亲、父母离异)可能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还要考虑学生具体实际,创新教材、利用教材有效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课前预习环节,提高课堂质量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节省教学时间;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其对教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能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还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提高学习的效率。

我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步骤如下:首先基础式预习,要求学生搜集与新授课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以便加强对新知识理解。其次结构式预习,即要求学生总结归纳出新课与以往所学知识的关联,形成完整知识结构体系。再次加深式预习,即要求学生尝试解答教材中的问题。如教材每一课都设计了“讨论”、“探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尝试解答教材所设计的问题。最后重点、难点式预习,即让学生将新授课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列出来,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认真学习。

四、注重课堂教学,优化各个环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切实提政治教学的实效。在实践中,我通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采用“精讲、多议、多练”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

“精讲”,就是教师重新审视教材,在课前预习基础上,精心讲授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做到该讲的讲到位,不该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可以这样处理:①讲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揭示了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学生明确了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顺利进行。②讲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往往是―个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和难点讲清讲透,这样,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讲社会生活热点、学生的感受点。如可讲国际、国内或当地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醉驾入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四川地震、玉树震问题等。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实用价值。

“多议”,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适当的讨论,“精讲”给“多议”留下了时间和空间。主要方式有:①主题式讨论。教师提出主要论点,学生围绕主题,准备材料。开展讨论,如“危害大,不良信息的危害”、“治理国家是靠道德还是靠法律”等。②归纳式讨论。如“我们中学生如何实施自我保护”、“如何认识网吧成‘玩吧’的现象”、“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等。③质疑式讨论。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有必要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吗?”“当自己的权益受侵害不是很严重时,有必要去维护吗?”等。

“多练”就是在讲与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记忆,这一过程,要求老师选择练习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我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只有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