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毕业十篇

时间:2023-03-17 17:26:37

毕业毕业

毕业毕业篇1

曾经有朋友跟我说过,虽然小学同学有六年,初中同学三年,但我始终觉得这三年的情感远比那六年的情感深刻得多。是的,小学时的我们还是那么懵懂无知,不知道感受,不懂珍惜。初中三年,我们思考了更多,体会了更多,对朋友,对情感的认知都加深了,学会了体会和珍惜,使这三年的生活成为留在心底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小学毕业时我们唱着歌辛酸地泪流满面,任毕业的忧伤充斥在内心,那时的情感很真很纯,眼泪已经说明了一切……初中的毕业虽然没有谁落泪,但并不因没有人留恋,而因我们知道离别只是短暂的,我们已逐渐成熟,不会只管让眼泪说明内心的忧伤。

今年的初中毕业,淡的有些冷清。是在那天集体照毕业照“咔嚓”的瞬间心底的感怀骤然激荡;中考完的下午剩下的只有轻松的笑脸;之后到校领过成绩单,毕业证,却再也没有碰到全班同学相聚的机会……这原不是我所期望的毕业,清淡的有些让人失望,似乎当回忆小学毕业时能迅速捕捉那流泪的深刻瞬间,而初中毕业只能在众多的细小片断中慢慢回味……或许这如水般的平淡毕业就标志着一种成长,与天真的小学毕业只会用眼泪宣泄相比,这样的初中毕业更显沉稳,冷静。记得初中学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提到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心境,是否我们也练就了这样的情怀?我想也不全是吧?但我只有这样来安慰自己。无所谓吧,平平淡淡的毕业就看作是一只散发幽香的栀子花,也许再过多少年来回味,才真正品得出其中悠然的韵味。

想起一首歌朴树的《那些花儿》,轻轻的就那样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去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他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唱给自己心里的那朵“花儿”,幸福的花儿,美好的回忆……让毕业的清风就这让吹,吹过心底,吹过天空,未露痕迹但却已吹过,是好是坏,等在下一个句点回头观望才会明白,只但愿每次的句点都是一个新的精彩的开始!

毕业毕业篇2

这是我们一起许下的诺言……

毕业那天不许哭

我们还会再相见!

毕业那天不许哭

我们不怕会伤心!

毕业那天不许哭

我们微笑这再见!

毕业那天不许哭

我们不是胆小鬼!

毕业那天不许哭,

我们不会永远拜,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有缘还会见!!

不舍的同学,情谊别,

不舍的友谊,天壤别,

有缘我们还相见,

无缘我们还童鞋。

话说: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不怕不会见,只因为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

不怕不会见,只是我们同在地球上。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只有一个我,

只有一个你,

只有一个她,

我们还会见!

人大了,

成熟了,

长高了。

心变了?

心没变?

到底变没变?

不是所有人都善良,

也不是所有人都可恶,

更不是所有人都有心。

听着音乐,

慢慢的离开,

不知心,

为何如此痛苦。

明明不喜欢的老师、同学,

我却心里有种苦涩的感觉,

不知是否验证了那句话:

在一起的日子久了,就算不喜欢,在心底也会有一种喜欢!

六年的时光,毕业的那天,在一起的日子。

毕业毕业篇3

--也许,记忆永远不会被抹去

女生头上透出细密的汗滴,男生校服背后拓印出各种的印记。那天,同学、老师,显得那么淡定,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可是,该疯的疯了,该笑的也笑了,也迎来了最后一天的小学生活,最后的是--毕业照。

登上被太阳烤的火热的铁架子,排出一排比一排高的队形,看着相机,我并没有笑出声来。在那一瞬间被定格在照片上的场景,却再也追不回来。、

毕业毕业篇4

从当初幼稚天真的刚进学校,对一切事物都那么陌生,要重新结交新朋友,一切都那么熟悉,仿佛昨日般。但只需一转眼的功夫,六年过去了,老师骗了我们那么多事情,像是打针不痛、下次让我们做什么什么事,但唯一没有骗我们的大概就是——六年的时间,真的很短。

曾听人说,学校是一个很残忍的地方,逼着我们一群素不相识的朋友,认识、熟悉,然后再逼着我们分开。翻着以前的照片,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庞,随着时间的改变,脸上都有了成长的痕迹。

我从来都不敢去想象毕业的样子,可能是在欺骗自己吧,欺骗自己距离毕业还有好长一段时间。

我还记得我们常常约定要一起去哪里哪里旅行,说什么都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因为毕业以后,我们都要各奔东西,结交新的朋友,再和新的朋友说着这样的约定。然后忘了和旧朋友的约定,一切都那么平静,仿佛没发生过。

人生有很多阶段,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未来甚至要上大学、生子、老去、死亡,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小学朋友、小学生活,只不过是你的人生里一个过客、一条必经之路。但既时这样,我还是好想好好地拉着童年、现在,不让它过去。

这个班级有点骄傲,什么课都不发言,但是还是很温暖,同学之间的寒暄。压着课本抄作业,甚至是考试上的看一眼,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亲切。离开这所只允许自己说不好,但却不许别人说不好的母校后,我们又要为自己的中学生涯打拼努力了,像是早上的黑眼圈、课堂上的小困倦,一点又一点的。

毕业毕业篇5

然后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满地走过去。诗人说:一回首一驻足,我们都那么惊叹,因为我们以为只过了一天,哪知道时光已过了一年。不知不觉中,毕业即将来临。

考完英语的上午,我很平静地从考场走出来。阳光耀眼甚至刺眼,那一瞬间,我曾期待的幸福和激情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当我想着一切都结束了的时候,我的心里竟感到那么一些难过,一些不舍。每一个同学,都是那么的亲切,哪怕有些人平日里尽和我作对。(怎么了?我怎么会这么恋旧?要知道,网一直叫我“北极”!就是难以开垦的土地的意思!)周围人流汹涌,兴奋与沮丧如寒暖流交织着从校园流过。我看到许多年轻的面孔,多种的表情,想起了他们的还有我的昏昏沉沉的白天和在黄色台灯下无数疲惫的夜晚、头顶寂寞的星星……

我以为我不会怀念这几年的学习生活,包括同学老师,也不会忘记他们。我以为我可以随时随地回忆起每一天每一件事乃至每一个细节,就像1+1=2一样的难忘。可是仅仅在考试结束的第七天,我就开始回忆我们的快乐时光和伤心岁月,也开始渐渐遗忘。杜拉斯曾说过:一个人一开始回忆就在慢慢地变老。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慢慢变老,在我还未慢慢长大前慢慢变老。

毕业了。我开始疯狂地找同学填补同学录。虽然我仍固执地认为如果彼此要遗忘,那么这些精美的纸页也无法挽回记忆的遗忘,可为了在我的心中不留下空白,有一丝精致的温暖,有一种可以放置午后饮茶时静静细品的滋味,有一些可以利用星辰闪烁之际坦然怀想的往事,我还是写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流逝了,多少个同学就这样说着离别,多少个朝夕相处的岁月就这样被我们刻在了同学录上,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青涩岁月。

在我们毕业离开之前的日子,我一直在倒数我还能看到几个校园日落。那些温暖但哀伤的夕阳,将我的姿势剪成忧伤的剪影,留在了弥漫着栀子花香的空气里。我每天穿行在香樟树下,抬头就会想到我就要离开,而伤感就弥漫上来。

“你说每当你看到夕阳红,每当你听到晚钟,从前的点点滴滴都涌起,在我来不及难过的心里。”

毕业毕业篇6

好傻、好天真

一整天团在一起

无所事事的走在校园

欢笑一路、歌唱一路

不过、没有那时的我们

怎么会有六年后的今天

记忆中的快乐

说到底

它永远只能再做一段记忆了

你还有没有记得

我们在树下

仰起头、看天空

好透彻

仿佛一片水晶

你还有没有记得

我们在一起吵吵闹闹

你拥我、我挤你

这些

绽放的雪花见证这一切

还在我们不懂事的时候

是老师教养我们

在困难的时候

是同学帮助我们

谁没有哭过呢

而谁又真正的哭过呢

也许、我们在毕业那天

手中无立着握着被泪水打湿的毕业证书

抱成一团

哭诉着、道别着

也许、十年后

我们相遇了

我一定感谢上天

世界好小

我们在世界的另一边相遇

认出对方时哭着拥抱

但是

认不出对方

空白的感人

剩下了擦肩而过

擦肩时

我只路过了你的世界

却因时间的流逝

把你我隔成两个世界

我们也只能

怨恨上天的不公

无奈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六年的酸甜苦辣中

有不甘心

难过、伤心

就算是老师的训斥

也包含了浓浓的爱

却都让我们无从察觉

毕业这天

如果心中下起了雨

别忘了

还有同学们帮你打伞

只要我们在一片蓝天下

我就能看到

每个人对我

我对每个人的思念

也许会很痛

但是

即使再痛

也是值得的

因为,这能让我感受到

思念是一种病

让我更思念大家

越思念、心越痛

心越痛、越思念

我们所留下的爱

所有草木都感受到了

即使其中夹杂了批评

但乌云后面是温暖的阳光

现在的我

只好接受毕业

这真实的谎言

那天

我会强忍着微笑

即使流了泪

嘴角

也要保持天使的弧度

毕业了

毕业毕业篇7

我的选择是,导一台毕业晚会。一台纪念青春的晚会。

“今年毕业晚会的导演是――”辅导员迟疑了一下,抬眼撞到了我的眼睛,我坚定地点点头,“导演是梁译心。”原本安静的现场瞬间炸窝了,“我去,黑幕!我们班好几个人报名了,还不是因为她是团委副书记才选上啊,屁大的官。”“译心?她不是还没找到工作吗?哪有时间做导演啊!”“我觉得译心不错啊,她很有才。”“有才?研究生都没考上,听说她要再考一次。”

会议在各种议论声中结束了。我在走廊上碰到了辅导员。她忧心忡忡地看着我说:“译心,这一次选导演,老师们对你的争议是最大的。但是最终你的策划案打动了我们。你既没有考上研究生,又不打算找工作,我很担心。”“刘老师,做导演是我大学里最大的心愿。您放心吧,等我了了这桩心愿,我就开始全力以赴备战明年的研究生考试。明年您会收到一张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明信片的。”刘老师无奈地笑笑,说:“做导演不是那么容易的,等着吃苦吧。”

做导演真的不是伸手夹菜那么容易的事,如做一桌满汉全席,眼下有一堆的事情需要我理清头绪。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开始整理。找副导、找帮手、找场地、选节目、拍视频、挑演员、抠作品、抠动作、抠细节、请嘉宾、发请柬、买礼品,还有晚会彩排、服装造型……一系列的事情罗列下来,再排时间计划表,我发现要在40天内完成一台晚会的创作简直可以用神话来形容。放下笔,天已破晓。我伸出五指猛力向上握紧拳头大吼一声:“小宇宙,燃烧吧!”开始我导演之梦的第一站――寻找我的小伙伴。

副导演,2人,最好一男一女,女的负责节目,男的负责场务。我想到了他们。

这顿“鸿门宴”上,香主和左小美坐在我对面。他们和我一样,考研失利,不肯就业,明年再考。社会上对我们这一类学生颇多微词,觉得我们是没有社会生存能力的人,将自己麻木在考试中,以为考研、考博就能逃避现实,逃避就业压力。当然一部分人确实如此,但我们不是。香主,中文系才子,因希望自己似韦小宝身边有无数女子环绕而得名,他再考是因为想去更有文化氛围的南京研究诗词歌赋。左小美,小美女点子王,这辈子非人民教师不做,她希望能到最好的师范大学教育系继续深造,将来回母校培养更多的人才。而我,再考是为了研究媒体创意,将来留京做一名资深策划。我们三个从考研一直走到现在,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我知道他们的坚定,相信他们不会像其他人一样,会中途放弃随便签一个工作单位忘记了初衷。

“香主,小美,做我的副导演吧。”“为什么你这么想做毕业晚会呢?”香主不解,他号召力强,但却不甚喜欢组织活动。“因为我想看着大家,在毕业晚会时最肆意最疯狂地最后闹一次,然后青春散场,了然无憾。”“我们是铁三角,做什么都会在一起,这一次也是。”3杯啤酒碰在一起,一饮而尽,我的导演组正式成立。

接下来开始找节目组、礼仪组、会务组、物资组、技术组、后勤组等工作组的成员。可是毕业之季,每个人都很忙,那些平日里窝在宿舍打dota、逛淘宝、睡懒觉的人们,一夜间在青春之梦中惊醒。不考研的人忙着投简历找工作,有着落的忙着打工完成旅行之梦,没人愿意再参与最后一次的年级活动。

“译心,我还没找到工作,不想分心。”

“怎么办,我已经决定去毕业旅行了,好不容易考上研得放松一下。”

“书记,学生会我待了3年,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在毕业晚会筹备组,今年我真心不想待了,累啊。”

“别折腾了,好吗?你知道我们多担心你,你那么优秀,出去几分钟就能签个好单位,干嘛浪费时间搞毕业晚会啊?”

碰了一鼻子灰后,导演组开了第一次会。“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和我们一样不急着找工作,打算明年再考研的人都号召过来做工作人员。”小美苦思冥想终于有了提议。“好啊!”这些人因为曾与我们一起备考过,又很坚定地决定考研,不会为找工作分心,所以游说起来比较容易。果然,软磨硬泡之下,10个人的工作团队总算凑齐了。

时间只剩下30天。人员已定,开始备战!我最初的晚会方案是利用封闭的大剧场,以大学最重要的4个主题――奋斗、爱情、迷茫、盛放为4个叙述篇章,用电影感强烈的巨幕、光影、声效、预告片,以先锋剧、摇滚乐、快闪舞等新表演形式打造一台晚会,让所有观众感觉就像看了一部青春电影,从最初的对大学生活的激情体悟到初尝爱情的甜蜜,度过分岔路口的迷茫感受,最终踏上梦想之路的肆意盛放,谢幕,散场。

他们一定会意犹未尽!

由于很多表演形式是以前毕业晚会未涉及的,所以策划方案反复讨论修改,和各班文艺委员的沟通会议一开再开,保证晚会质量的特别节目一抠再抠,串起4个篇章的预告片一剪再剪。我们主要的工作人员几乎吃住在办公室,抠创意,想对策,仿佛回到当初备考研究生时,窝在同一个教室,面朝同一个标语,互相为对方占座、打饭、找资料,累了一起散步,想放弃时大家一起勉励的时光。

但做任何一个活动,都免不了有突发状况,我们也未能免俗。

晚会倒数第十天,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最后一个节目时,出奇沉默的香主忽然冒出一句:“我要退出了。”

“你怎么了?”“我不想干了。”“为什么?”“难道你不觉得我们很可笑么?一群没考上研的家伙,在为那些找到了工作又考上研究生的人忙前忙后。你知道他们都怎么说我们吗?”“……”“人家说我们,自己的女人跟别人跑了还不知羞耻地为他俩办一场隆重的婚礼,贱!”香主气愤地把策划书一扔,摔门走了。

瞬间安静,面如死灰。

“译心,其实我挺同意他说的。有时候真的不想干了。”“是啊,我爸妈又催我去找工作了。我一直不愿意理会,但是越到毕业越怕。如果明年再考不上,那……”“译心,我每次去催他们抓紧时间排节目,他们看我就跟看小丑一样。考不上研怎么了,我们难道就不配有梦想了吗?!”

是啊,我们就不配有梦想了吗?我们只是想为大家做一台毕业晚会,不管是考上研究生的,还是找到工作的,或是打算来年再战的,这台晚会属于每个人。可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的嘲讽与歧视?

“毕业晚会,一开始是我的心愿,也是我找你们来帮忙的。如果有人想找工作,想退出,我没意见,也支持。还有谁想离开的,现在可以提出。”我一字一句地说。

屋子里沉默了一会儿,开始有人离开,一个,两个,又一个……到最后只剩下寥寥的4个人,正好凑一桌散场麻将。

“散会吧。”

凌晨1点,走在空荡的校道上,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缓慢、沉重。手机里短信还是不断地闪烁着,收件箱已经堆积了上百条我不想去看的短信。

“赶快回来找工作,不要再考研了!”这是爸爸。“女儿,我知道你一直都很喜欢做策划做导演,但是人生不是做梦,不要再固执了。”这是妈妈。“心,我爸爸说能介绍你到他的集团工作。别考研了,3年,太久,我怕我们等不到那一天。”这是我相恋4年的男朋友。还有很多,亲戚的,朋友的,甚至还有大学的老师,都发短信劝我。平日里把自己沉浸在工作中不想去看,今夜一条条地翻着,我几近崩溃。

放弃吧?放弃吧。也许你们是对的。连自己的大学都没办法画上一个完美句点的人,还怎能妄想给他人一个无憾的谢幕呢?

闭门不出两日后,我给男友回了个电话,说我答应他去工作。把后续的工作交给搭档多年的已经保研的学生会主席处理,然后去食堂吃离校前的最后一顿饭。

食堂的饭菜原来那么难吃,我嚼着干巴巴的白饭,像个木偶一样机械运动着。忽然,食堂大屏幕亮了。熟悉的前奏响起,gala的《追梦赤子心》,这不是我们毕业晚会的主题曲吗?我停下筷子,站了起来。大屏幕里,放着我们为这次毕业晚会拍了一周剪了一周的预告片,片子里出现了工作组成员们忙碌的身影,演员们辛苦的排练。片子的最后,我出现在屏幕里,那是晚会“对自己说的一句话”环节。“再荆棘的道路,也能开出花朵。这一次,你要坚持到底!”我对着镜头说。

我站了起来,走到屏幕前,仿若看到自己备考的那段日子。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努力。在备考中,因为忙学生会工作、准备实习、考公务员、纠结要不要找工作而屡次中断复习,后期又因为自己的惰性而浪费了许多复习时间。心不定则乱,心一乱则败。我输在了不够坚持。

字幕上缓缓打出“2012,青春最美的盛放,我等你来。”

掌声从身后传来,很多人喊着,“好棒的预告片!”“我要去看!”“导演不错哦。”

屏幕黑了,我转身想离开,发现人群中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是我的那些小伙伴们。大家互相对看着,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一刻我知道,我们又回来了,这次决不会再走散。

晚会倒计时,开场前一天。

我们忙碌地准备着,灯光、舞美、道具、服装、惊喜礼品,还有演员走台、短片试映等,在忙里偷闲吃饭时,我忽然想到了最后一个节目应该怎样排才最好,马上和小伙伴们交换了意见,大家都觉得以此作为我们的谢幕,是最好的纪念。

晚会当天,一切都很顺利。开场前,观众就已爆满。全场倒计时,气氛热烈。穿插的视频短片引来无数赞叹。精美的歌舞节目掀起如潮掌声。最后一个节目,全体明年重新考研的人走上了舞台。我作为代表出列,带领大家开始念申请书:

“尊敬的辅导员老师,您好。我代表所有明年重新考研的同学,请求你允许我们暂缓毕业一年,时间,从今天起至明年6月,申请理由,专心学习,认真备考。我们承诺:明年的今天,带着录取通知书回来换我们的毕业证书!”

当台上所有人吼出最后一句时,拿着话筒的辅导员老师已经泣不成声。在她的心里,我们一直是她最牵挂的,此刻我们喊出了我们的决心,她也应该得到了一丝慰藉吧。

“批准,明年6月,我等着你们!”

毕业毕业篇8

滑铁卢大学:开设“合作教育课程”

滑铁卢大学:2011年加拿大大学综合排名第一名。

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就业市场对其毕业生的欢迎程度。毕业生就业率越高,越有利于学校未来吸引更优秀的生源,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加拿大各大学都非常重视帮助学生就业,并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服务中心负责“合作教育课程”等工作。比如滑铁卢大学,就设有一个庞大的合作教育与职业服务部,其任务对外是深入企业推广本校专业、宣传学生和了解工作信息;对内则向学生及时公布就业信息,帮助他们确定就业方向并进行填写简历、面试等相关培训。

“合作教育课程”是加拿大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它最早由滑铁卢大学于1957年从美国引入,当时只有这所大学工程系75名学生参加。目前,加拿大全国提供“合作教育课程”的大学已超过100所,每年参加的学生约7万人。对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来说,到企业去不仅仅是“带薪实习”,它还是一门重要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每期“合作教育课程”结束,学校都要组织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企业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业务能力等的评价,还有学生在工作结束后写出的报告质量等。考核合格的学生将获得相关证明,以备找工作时使用。“合作教育课程”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创造了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人才的机会,也为能力出众的学生打造了就业的“直通车”。有统计表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不仅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毕业生要高。

里尔一大:成立“就业指导部门”

里尔一大:2011年法国大学排名(公立综合类)第二名。

该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入里尔一大的大学生几乎在走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已开始为将来的就业作准备,学校与政府机关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安排实习机会。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里尔一大安排的实习时间最少为六个月。里尔一大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校方会根据有关方面的专家及教师的意见安排学生的实习单位,并派人到实习单位了解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和要求,以此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使就业指导更有实效。

里尔一大还着力培养“带薪大学生”,他们只要按照课程要求拿足学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兼职。这类大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校方如此颇费苦心地安排,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而大学生较早、较多地去实习,也的确有诸多好处。第一,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形成较为理性的处世态度。第二,大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选修课程,为将来更好地择业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第三,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从而尽早了解社会及就业的需求,尽快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大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避免了盲目择业。第四,通过大学生与实习单位的反馈,校方可以尽快地调整课程安排和指导方向,使就业培训和指导更有针对性。另外,法国政府也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对那些聘用应届和失业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政府在一定期限内免收其社会福利分摊金及一些税收,并且视情况按聘用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予一定补贴。

伦敦大学:着重提高学生质量

伦敦大学:2011年英国大学综合排名第五名。

目前英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名牌大学和重视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一般高校就业率比较乐观,而盲目扩张或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高校情况较差;毕业生方面,学历越高意味着就业机会越多,英国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生要高不少。英国权威人士认为,在就业领域,提高毕业生质量仍然是保证就业率的重要条件。就业率一直较高的伦敦大学学院没有像其他一些大学那样盲目扩招,而是将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维持在1:9,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还规定,一般情况下,每位导师最多只能带六名研究生,保证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伦敦大学学院副校长、材料化学专家郭正晓表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加强对包括博士后在内的学生的工作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前适应走上社会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伯克斯社区大学:专业设置对口实用

毕业毕业篇9

阳光明媚无比,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操场里,教室里喧闹着,告别的,不舍的,毕业照的来临,意味着将各奔东西。

小学时候没有毕业照,一毕业大家可能再不会见到。如今都想不起来当年同班的同学。

中学时候没有参加毕业照,拿着毕业照看着照片上的人也无过多感慨,真的一毕业,许多人都没有见过面,结婚的,工作的,上学的,散落在天南地北里。、

前些天去参加你的大学毕业照,你穿着学士服,正经的照着毕业照。把学士帽丢向天空的那刻,真的就毕业了。看着你手捧鲜花,忙着合照,许多感慨突然涌上来。许多年的陪伴,在年少的时光里没有放肆的张扬有的是你温暖的存在,孤单从此淹没在无声的黑夜里。

分别时候的合照,纪念曾一起的岁月时光。也许明天你要毕业了,也许明年你要毕业了,一个结束是另一个新的开始,带着美好的远景奔向远方吧。

毕业毕业篇10

毕业那天,我没有穿着学士服与别人合影。我觉得那套学士服实在是丑得太惊天动地,黑色衣服加上粉红色的花边,就像是在燕尾服上绣只Hello Kitty一样不协调,穿在身上的话只怕丑上加丑,吓到拍照的同学。不过说起来,我居然从未真正参加过毕业合影,这多多少少有点无奈之感。

初中毕业时,我对相机还一无所知,那时家中仅有一台已过时多年,笨重且丑陋的胶卷傻瓜相机,我自认为那台相机高端、大气、有档次,所以就毫不避讳地带着它,去参加毕业合影。在照相时,我突然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用这种傻瓜相机拍照,其他人的相机既娇小又美观,还有一个牛逼哄哄,两头冒烟的名字:数码相机。此前我都不曾见识过此种物件,更别谈用过。在别人让我帮他们用这高级玩意拍照时,我误以为电子显示屏是镜头,把相机反着对别人,闹出了个大笑话,遭了别人的白眼。当时的我是一个死要面子且极其虚荣的人,我觉得没有数码相机,又带着那台傻瓜相机去拍照真是极其傻瓜的行为,羞愧之下,索性就不参与合影,悻悻而归。

高中毕业时,我倒是有了数码相机,本以为不必再带着傻瓜相机充当傻瓜,能尽情拍照。可谁知,当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和她的前男友勾肩搭背,一脸甜蜜的合影时,我怒火中烧,愤恨不已,一切想要和别人合影的想法都被瞬间击破。我果断转身逃离了那个令人作呕的地方,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好在,我不会因此而感到遗憾,我不认为拍张照片就意味着这几年的时光圆满了。相反,我甚至会有此举过于假惺惺的想法!我极其厌恶这种装模作样,形式化的东西。可讽刺的是,我居然会对这次毕业,自己没有参加毕业典礼这件事,感到不悦。

之前我很向往美式的毕业典礼:在一片草地上,校长感慨激昂地演讲,家长满含热泪地祝福,学生们认真地聆听教诲,然后满怀信心地走出校园。我也钟情于日式的毕业典礼:在飘落的樱花中,学生们一起合唱毕业曲答谢师恩,然后一个接一个地从老师手中接过毕业证书,鞠躬致意,那场景实在是唯美。所以,我对毕业典礼的期待值很高,我盼望自己能在毕业典礼上感动一把,激昂一回。但是,在得知学校毕业典礼居然要限制人数,每班只能选部分代表参加的时候,我顿时对此变得毫无兴趣。这分明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在即将离开这所学校时,我们还要被代表,然后卑微地乞求学校能给我们一个看到那些“领导们”的机会。若是只能如此屈辱地在那个“典礼”中拍手鼓掌叫好的话,不如不去参加。

在离校的时候,学校也是在用极端的方式“赶”我们。领完毕业证的当天,就被宿管要求交出大门钥匙。第二天清早,他们就用断电的方式驱赶我们,似乎我们在这里多待一天,就会脏了这个校园一般。如果说之前我对这所学校还有留恋之情的话,学校这样霸道的做法,无疑促使我把那一丝好感都转化为了厌恶。

狼狈的离开学校后,生活没能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我曾以为浪迹天涯会是自己的宿命,在毕业之后,一定能逃离家乡及这所学校,漂泊四方,四海为家。可实际上,我并没有抛弃一切、游历四方的勇气,反而就住在距离学校不远的城中村里。租房的花费倒不贵,一个月才四百块,在可负担的范围之内。但总觉得,这日子过的很窝囊,与想要的生活是天壤之别。我会对现状不断抱怨,不过更多地是指向自己的无能。虽然我明白,造成如此巨大差距的缘由也和别人优越的家庭条件有关,但是我也深谙,是自己的不争气造就了不成器的现状。

四年之前,我刚从大西北来到西南时,对这里还一无所知。选择来这里,并不是因为喜欢云南,纯粹只是想逃离兰州,赌气出走罢了。到现在,我也不敢断定这个选择的正确与否,只知道这四年,自己改变了太多。当初,我不谙世事,单纯到完全可以用傻X来形容,满腔热血却满脑糨糊,毫无进取心,只知道挥霍金钱来满足私欲。后来,浪费太多时光的我开始慌乱,逐渐逼近的未来让我措手不及,就只能病急乱投医,用一个冠冕堂皇的梦想来“指引”方向。对,在那段自以为是的时光里,我自诩为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好青年,并沾沾自喜。直到我开始真正接触现实,直面种种挫败时,才发觉自己的幼稚。为了苟活,我必须变得势利、猥琐、固执、圆滑。也许,是毕业这件事,逼我成长,逼我把自己变得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