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十篇

时间:2023-04-01 00:14:22

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篇1

选择修辞法

“修辞活动是一种语言手段的选择活动,这一选择主要是在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同义手段中间进行的。”①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存在着多种同义手段,选择最恰当最得体的一种,是修辞的中心问题。电视语言的修辞则通过对画面、声音等的选择来进行。主要包括――

景别的选择。景别是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力,远景视野深广、宽阔,全景能完整地观照事物和场景,中景能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近景能表现人物的局部表情和细微动作;特写画面则如同音乐中的“重音符”,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具有透视心灵的冲击力和爆发力。景别的选择就是对画面叙述方式和内容结构方式的选择,是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景别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视野、气质和韵律、节奏。

镜头的选择。摄像的镜头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便于突出主体,使观众能以平静稳定的心态充分体验画面内涵;运动镜头能使观众视点不断变化,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因而具有更大的修辞空间。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是最基本的拍摄技法,又是有效的修辞手段。推可以突出重要情节因素和细节;拉可以形成反衬、比喻的效果,发挥感情的余韵;摇,可以表现对比、并列、暗喻、因果的关系;移,能造成现场感和真实感;跟,更能强化纪实效应。②

角度的选择。同一拍摄对象,用不同的角度表现,会得到不同的视觉形象,并体现出不同的感情倾向。平角拍摄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亲切;仰角拍摄令人感到崇高、庄严,富有气概;俯角拍摄则能如实交待环境,但拍摄人物会显得压抑、猥琐,具有贬义。不同方向上的正侧转换也有各自的形象特征。

写实音响的选择。写实音响指生活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声音,包括动作音响、背景音响,甚至噪音等。自然音响同画面结合,不仅能够造成电视特有的真实环境感,而且能够用来营造特殊的电视语境,调动受众的想象和联想,有效地增强感受的丰满度,建立场效应,形成所谓的“声音景深”。

人物语言的选择。相对于画面语言来说,人物语言更能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人物语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信息,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等,是反映人物内心、展现矛盾冲突、表达感情的很好手段,还能加强作品的现场感和逼真感。选择好片中的人物语言,对于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作用。

客观音乐的选择。电视片常选择使用客观性音乐,即声源来自画面中的音乐,其表现形态通常有:片中乐器声音,片中人物演唱,片中歌舞等。客观性音乐既保持了音乐的表现功能,又具有了同期声真实、自然的特点。

超常修辞法

超常修辞法,是用形象新颖、别开生面的方法来创造性地传达创作者主观意图的修辞法,其中融进了创作者很大的主观性,体现了更大的能动性。超常修辞法,是指通过对各种语言要素的加工、拼接、组合所形成的修辞,故又可称为蒙太奇修辞。蒙太奇是一种基本的影视语言的语法,而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它更是一种修辞手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画面蒙太奇。这是电视从电影继承过来的最基本意义上的蒙太奇,就是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些场面的镜头画面,依据一定的逻辑和规律加以连接,形成新的含义。

画面蒙太奇总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叙述蒙太奇,一类是表现蒙太奇。前者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是电视片中使用得最多的蒙太奇。它是把许多镜头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集中在一起,作用是叙述一段内容,展示一件事情。集中体现出修辞魅力的是表现蒙太奇,它不注重事件的连贯和时间的连续,而注重画面的内在联系。它以两个镜头的并立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两个画面的冲击产生一种直接而明确的效果,以引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长镜头是另一种与蒙太奇相对立的修辞手法。长镜头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一种真实感,保持一个事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它是纪实风格最重要的修辞手法,而蒙太奇则把事实隐化,代之以一个合成的现实,在艺术作品中自然无可非议,但在纪实片中不宜过多使用。

声音蒙太奇。电视片中有许多种声音元素,大致分为三种――解说词、音乐和同期声,音乐又可分为主观性音乐和客观性音乐,同期声可分为写实音响、写意音响和人物语言。

解说词,是附加于影像之上的画外声音,用来解释、议论、抒情、介绍背景、表达作者观点等。解说词一般是制作后期通过录音加上去的,在结构上与电视作品本身是一种平行关系,但在表达效果上却与画面交叉相融,是画面不可缺少的表意、叙事和抒情因素。

音乐音响语言虽在电视节目中表意不确定,但“在难以表现感情的深度和广度的时候,在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最浓烈的时候,在画面气氛需要渲染的时候,在连接画面转场过渡的时候,音乐音响语言就大有用武之地。”③音乐音响都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前者写实,后者写意,而写意音乐是最常见的,这是由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写意性决定的,它能加深作品的寓意,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准确地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与情绪。

声画蒙太奇。声画蒙太奇的特征是利用画面与声音之间的有机联系来进行叙事。在多数情况下,以画面的连续组接来展现一条叙事线索,而以声音的连续组接来展现另一条叙事线索,然后通过声音与画面的合成来建立平行或交叉的对位关系。声画蒙太奇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电视叙事的能力,节省镜头尺度,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电视语言修辞手段。

注释:

①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

③孔德明:《电视文体写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

修辞方法篇2

关键词: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运用

 

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作诠释、摹状貌等。不少学生认为掌握说明方法之后,就能写好说明文。事实不是这样的,学生写作时常绞尽脑汁,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但仍然不能把所要说明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明确。。要想把事物说得“明”、说得“好”,还必须结合一定的修辞手法。我想用举例子的方法,谈修辞手法在说明方法中的运用。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是常用的概括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它要求定义要有科学性、准确性,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看云识天气》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向沙漠进军》

上述两例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下定义。“轻盈”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作者把沙漠巧妙地比作敌人。用拟人的手法下定义,比简单地、直接地下一个定义更自然一些。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是说明事物形状、性质、功用等属性的方法。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看云识天气》

这段文字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它们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的地方。为了说明云的形态变化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化生疏为熟悉,化概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使说明深入浅出。掌握云的特征,来预测天气情况,有利于做好个人生产生活的准备,安排工作。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了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大自然的语言》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使读者在作者自问自答中,把握分类标准和事物属性。

列数字,是使事物更加具体、准确的说明方法。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将不同时间、不同纬度的植物的开花进行对比,来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这条天河[指银河系]淹没了1000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1000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1000多年!《宇宙里有些什么》

1000万万颗星星,一口气数下去,得数1000多年!运用了换算的修辞手法。换算使抽象的数目变得具体可感。

有一些说明方法,如比喻、引用等它本身就是修辞格。。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进行说明方法的教学时,注意修辞手法在说明方法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说明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附录:作者单位: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中学

修辞方法篇3

【关键词】汉字特点 修辞 语音 字义 字形

汉字有着独特的魅力,这里,先从一个汉字说起。

“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羊大则美”。羊大之所以为“美”则是由于其好吃之故:“美”,甘也。《说文解字》对“甘”的解释也是:“甘,美也。从口含一”好“好吃”为“美”似乎成为千百年来相沿袭用的说法,就是在今天的语言中也仍有遗留,吃到美味东西,称赞曰:“美”。

李泽厚先生在《在华夏美学》中,以许慎的说法对“美”字作解释。“羊大为美”既是一种“释义”的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和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方法。那么什么是修辞?让我们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信息,不仅表达要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形象、妥贴鲜明,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确定的情况下,修辞总是讨论下列三个问题:选用什么样的语言素材,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体,要探讨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就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与汉字字音特点相关的修辞手法

从记音方式来看,现在汉字是记录声、韵、调三位一体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方法汉字总是记录汉语一个音节的。从记录语言单看,汉字是记录语素的。无论是古代汉字还是现代汉字,大部分都是语义的承担者。在现代汉字中,它更多记录的是语素,这是由于现在汉字中的大多数词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但是,汉语的语素仍然以单音节占主体,有许多修辞方法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语音在增强律美和突出语义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因此语音是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美的语音韵律能给人以美感。

(一)力求音韵的和谐

声音美同押韵有密切关系,诗歌是讲究押韵的。音节匀称、整齐就有节奏感,有些散文是当诗来写的,为了加强表达效果,也很讲究押韵,试看《十里长街送总理》: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总理呀!我们想再看一看您,看一看您哪!……

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这几段词句,于疏散自然中显示出整齐严密的美,韵随意转,声音回环,表现出了万众哀思潮涌,悲痛欲绝的情景。

(二)注意声调的平仄相间

在律诗中,平仄的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这两大类声调的诗然有规律的交替使用,也造就成了诗词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如:

(1)中国有句古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例(1)中,声调安排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起伏,犹如碧波翠浪,起伏荡漾,给人以音乐的跳跃感,明快舒谈。

(三)巧用谐音字

如的《蝶恋花 答李淑一》中有: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宵九。

“杨柳”表面上指是杨花、柳絮,实际上同声指的是、柳直荀两位烈士。又如,近年来一些广告词也利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默默无‘蚊’,‘寝’用彩虹。”巧妙的用“蚊”、“寝”替代“闻”、“请”,让人一目了然,知道是做蚊香的广告,在表以上也十分简法:睡觉时用了彩虹蚊香,就不会受蚊子的侵扰。

有些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构成的,如:

高山打鼓――扑通、扑通(不懂)

狗头上插角――装羊(佯)

我国民间流传的俗语绕口联也是利用了谐音字,写的逼真、传神。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联上下句除末字外,分别为三组同音字,表达平凡琐事,却收到奇妙的效果。

另有一副五言绕口联民颇有趣:

哑丫呀鸭轧;

麻妈骂马抹。

上联说,哑丫头哇哇叫,下联说,麻脸婆因为马尾巴甩在脸上面气的大骂,音同字节同,读起来拗口,饶口,饶有风趣。

(四)巧用多音字

多音字的巧用,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私塾先生外号“活字典”,有一次,他拿起学生的点名册,突然“乐乐乐”三个字映入眼帘,便念道:”yue yue yue !”无人应答,又改念成“yue le le !”仍无人应答,这时一个学生怯生生的站起来:“老师,我叫yue yao le !”

“yue”音乐的意思。“le”喜悦的意思。“yao”爱好的意思,《论词・雍也》:“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个小学生的名字难倒了老秀才,可见汉字中多音字很多,如果加以巧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此外,对偶、拈连、摹声、借代街修辞手法和汉字的语音有很大的联系。

二、与汉字字义特点相关的修辞

汉字是表义性质文字,从古代汉字的字形可以看出汉字与词语或语素的意义有比较的联系。如“习”字,本意是鸟反复的飞,频繁的飞。“羽代表鸟的一对翅膀 。到了现代经过隶变、楷化和简化的汉字已经大的减弱了字形表意的直观程序。“习”字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当然古汉字极大比重的形声字(近80%)的形旁在表示字义的类属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汉字再造字伊始,词大多都是单音节的,用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词,字义和词义一般也一致。如“人”、“山”。

汉字从古展到现代已经以双音节词占优势,字和词,字义和词义不一致是常有的。我们根据现代汉字在表意功能可以把现代汉字分为三种类型:如:人、山、水、马、牛等。第二,语素只能表示一个现代语素在现代汉字,这些字的意义不够明确、固定。如:伟、研、勇等。第三,单节字只表示一个音节在现代汉字,这些字只有和别的字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和汉字字义特点相关的修辞主要是就有意义的词义的词字和语素而言。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这两种汉字,才会准确、鲜明和生动,在表达上产生精当贴切、含蓄深厚的效果。历来传诵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这样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是点睛之笔,据说先后改掉了“到”、“入”、“过”等字,既有动态又有静态之美,更有比拟的修辞效果。写出了生机勃勃,春满江南的形象,也表达出了作者的心境。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到”字用得传神。夜半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上,更增添了羁旅之人的愁绪。比拟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和“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词字、语素字(这些字都表示一定的意义)的锤练,在修辞上可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在语言运用上也会较好的达到语用的目的。

三、和汉字字形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

从文字形体结构来看,汉字呈平面组合的方块形,汉字在外部形体结构上是独特的,是平面组合的方块形体,所以汉字又叫“方块字”。

方块汉字是由三级形体结构密集组合而成的。这三级形体结构是:笔画、部件和整字。笔画是成形的要素,基本笔画是可数的,一般认为有五种(横、竖、撇、点、折),变化的笔画有几十个。部件包括成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不重复的部件约有六百个。几十个笔画组成几百个部件,而几百个部件按不同排列方式,沿着纵向、横向双向展开,构成成分不管有多少,都要密集的、向心的、均衡的分布在一个方正的框架结构内,构成了成千上万的整字。

汉字字形的特点造成了和线形文字不同的修辞方式,线形文字在拆字、合字时只能在一个维度上前后拆合,汉字则不同,汉字既可以前后拆合,也可以上下拆合,甚至可以只折出字体的一部分。大大丰富了修辞方式。

(一)拆字的运用

一般是将一个合体字拆分成或拆出一个或几个独立成字的部件,使人读来意味十足。如:“政从正出,财自才来。”再如《三国演义》中的“一合酥”的故事:主薄杨修因见到曹操责问时,杨修却不慌不忙,将“一合酥”三个字,就取了勺子,让众人都尝了一口,虽然曹操觉得恼怒却也没有办法。杨修通过巧解妙拆,不仅让大家吃到了酥糖,而且还逃避了曹操的惩罚。可见利用字形特点拆字进行修辞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鲁讯先生也用过拆字的方法。他的《且介亭杂文集》中的“宜介”二字就是从“租界”中拆出来的。这样既揭露了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又表现了鲁讯先生的白色恐怖不屈不饶的斗争到底的精神。

(二)合字的运用

将几个汉字合成一个汉字,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如《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门口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往观之,操大喜。

“门”中添加“活”字,成为了“阔”字,曹操巧设哑谜,杨修理解其意,用合字的方法解决,将园门改建,令曹操很是高兴。

又如,在董桌称皇之前就有“歌曰:‘千里草,和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千里草”合成“董”字,“十日卜”合成“卓”字。歌谣的意思是说:董卓不得生。可见合字的用法也是十分广泛的。

(三)拆、合字的综合运用

在人们的实际语言运用中,会出现拆字和合字的方法综合起来运用的现象,以求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以上我们从音、义、形三个方面分别对汉字的特点和与其相对应的修辞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我们分项讨论后,还不应忘记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我们还应该看一看和汉字整体特点相关联和语言运用。

一般认为,研究修辞就应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语文的物质外壳)、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结构规律)的运用。但是我是从汉字的自身出发,研究与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现象,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汉字本身就可以在运用中获得非常好的修辞效果,从而更加彰显汉语言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版

②吴积才:《漫话汉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

③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3版

④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1986年第1版

⑤沈孟璎:《现代汉语理论与运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修辞方法篇4

关键词:英语广告,修辞方法,功能

 

一、引言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广告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广告通过各种媒体走入了千家万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广告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 英语广告,以其独特的词汇、句法和修辞特点,以及巨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激起了广告学界、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等各派学者和专家的研究兴趣。英国语言学家Torbin(1985)将广告的功能概括为四个,即传播信息功能、劝说功能、建树形象功能和刺激消费功能。亦可用缩写的AIDMA表示: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愿望),memory(记忆)和action(行动)。了解英语广告的修辞特色并能善加利用将对产品的宣传与销售大有裨益。本文将运用一些英语广告实例,就英语广告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进行浅析和探讨。

二、英语广告的主要修辞方法

英语广告不仅要求表达准确,清晰明了,而且还力求生动形象,独特新颖,尽可能给人以语言艺术的美感。为此,广告撰写人为了达到标新立异,独出心裁的效果,往往会采用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类比、重复、排比以及双关等,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广告作者在积极调动语言因素的同时,还会配合非语言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1.比喻

(1)明喻(simile)

也称为“直喻”,它是就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喻。明喻中常用like,as等做比喻词。它可以用简单、具体的形象化描述、说明抽象或复杂的概念。如:

Light as Breeze,Soft as Cloud.

这是一则服装广告标题。句中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两个鲜明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服装的飘逸,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轻柔欲飞的仙衣,会情不自禁产生购买的冲动。又如:

Fly smooth as silk and enjoy award winning food andservice。

这是泰国航空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smooth as silk”用来表达航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人留下泰国航空公司服务质量优良的印象。

(2)暗喻(metaphor)

亦称为隐喻。它同明喻一样,也是在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进行比喻,区别在于:明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是相似的,而暗喻则干脆把两者说成是一致的,且暗喻中不用比喻词。暗喻巧妙地通过人们熟悉的形象、特征、动作或哲理去暗示人们尚不熟悉或不易把握的对象,显得更加简练、贴切、生动、含蓄。如:

All of New York is a stage.

这则广告采用暗喻的修辞手法,把纽约比作一个大舞台。读到它就使人感到纽约这个繁忙、多元、熙熙攘攘的大都会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上演着人间的悲喜剧。又如:

EBEL the architects of the time.(EBEL—watch).

这是一则瑞士手表的广告。无须赘言,这种手表的质量被具体化了,其卓越的品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就是给无生命的东西带上人的行为和特点的修辞方法,其本质上是一种隐喻。在英语广告中,拟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辞手段。商品本身是无生命力的,而拟人法描述赋予商品以生命,把它变得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如:

Wherever it hurts,we’ll heal it.

这是一则皮革手提包的修理广告。在该句中,广告设计者将手提包比喻成受伤的人,而将修理手提包说成是治愈它,非常贴切。整个广告显得生动有趣。又如:

Peony Stands out for Fragrance.

这则广告中,stand本是人的行为,被用于描述香烟,使香烟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3.双关(pun)

双关巧妙地利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现象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不直接表露,显得含蓄委婉,而又十分幽默新奇。英语广告中,恰当地使用双关语可以使语言幽默、生动,能很好地体现广告作者的匠心,为广告增添无穷趣味,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这是一则助听器的广告。从字面上看,它说明了该产品经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但同时“ears”又是“years”的谐音词,因此它还暗示了该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如:

You wi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

这是坚果广告。句中(go) nuts 和 (the) nuts字同音同,Nux字不同而音似,但三者所指各异:前者与go构成的短语表示兴高采烈的意思,后者为坚果商标,中间的nuts指Nux牌的坚果,三者连用所构成的双关,声调铿锵,充满情趣。

4.头韵 (alliteration)

头韵是指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中重复出现开头音相同的单词。构成头晕的多为辅音字母。在英语广告中使用头韵,可使语言抑扬顿挫,便于吟唱和记忆。

One man’s disaster is another man’s delight.

在这个相当耸人听闻的大削价广告中,虽然也运用了对照和仿拟,但disaster和delight两个单词中头韵的使用,既使该则广告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增添了几分幽默情趣。

5.重复(repetition)

重复是指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同义词语,利用对等结构以突出主题思想,抒发强烈感情和增强语言节奏感。重复是英语广告中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能强调某种商品或其特点,加深听众读者对产品主要特色的注意。。例如:

When you’re sipping Lipton, you’re sipping something special.

这则茶叶广告中重复使用了“you’re sipping”,重点突出这并非一般的茶叶,而是“something special”,使人忍不住去品尝。。

6.夸张 (hyperbole)

夸张是指为强调而夸大其辞,将被描述的事物适当地加以艺术性渲染。“夸张,即要新奇别致,又要不违背情理,既要超越现实,又要不脱离现实。”(范家材,1998:161)广告通过夸张美化商品,故意“言过其实”,指出其独特之处,从而突出主旨,令人印象深刻。这一类广告常运用评价性形容词(evaluative adjectives),如:marvelous, delicious,distinctive, irresistible, first-class, ever-lasting等,其他形容词也多采用最高级形式。例如Canon相机的广告:

The World’s Most Sophisticated Cameras.

然而,夸张不等于吹嘘,广告的灵魂是真实,如果弄虚作假,虽百年经营也会一朝破产。广告中的夸张要注意分寸,防止修饰过度(over—impressiveness)。

三、结语

英语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由于其独特的风格和作用,使它不但逐步从普通英语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化的语言,而且在用词、造句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与普通英语的巨大差异。本文仅从英语广告的修辞这个方面,以广告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各种有典型意义的英语广告实例,分析、探索了英语广告的独特风格及其在销售产品、传播信息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求在英语广告的理解、欣赏和实践应用上能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Torbin V.The Language ofAdvertising[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1985.

[2] 范家材.英语修辞欣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201—214.

[3] 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63—169.

[4] 朱光.英语广告的修辞特点和翻译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3):108—110.

[5] 达丹.英语广告的特点[J].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2):90—93.

修辞方法篇5

【关键词】修辞   新词语    比喻    借代   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谈到。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   拳头产品   窗口行业   星火计划   胡子工程   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 ,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  窗口  龙头  新星  拳头  黄牌  气候  余热  婆婆  短平快

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

气候: 大气候   小气候      新星:网坛新星    影坛新星    诗坛新星  在这其中的“窗口”、“龙头”、“拳头”与前头所说的第⑴类关系密切或是由⑴类省略本体类属词形成的。比如“龙头”据一些语言研究者考察,在报刊杂志中先是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等短语,随后才出现“龙头”单独使用的情况。如: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龙头”。或是先出现喻体单独使用的情况,然后扩展成⑴类词语,像“窗口”,举个例子来看: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由此产生了把这些行业总称为“窗口行业”的说法。这两类词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口语中“窗口”、“龙头”、“拳头”等词语的比喻说法是早已存在的,当它们进入书面语后,很快就被推而广之了。

⑶、 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

~坛:体坛  歌坛  影坛  泳坛  足坛  网坛 

~星:歌星  明星  笑星  舞星  泳星  新星 

~霸:电霸  水霸  车霸  鱼霸  油霸  波霸  声霸

~~热:武侠热  英语热  中国热  琼瑶热  追星热  足球热  旅游热

~~族:上班族  追星族  红唇族  推销族  打工族  工薪族

~~风:吃喝风  麻将风  浮夸风  宴请风

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已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例如“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坛”,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世风”、“校风”、“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 、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修饰这些单音节词的成分可以是词 ,也可以是短语,没有一定限制。由于这类单音节词确实存在一种后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称其为类后缀成份。

⑷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⑵、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菜篮子”: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部级的足球队员。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

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

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写写作。

挂鞋: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

“画圆圈、爬格子”,“挂鞋”都是动宾结构。前者口语色彩浓,后者书面语色彩浓。此外,它们之间的感情色彩也有区别。“画圆圈、爬格子”含有戏谑的意味,“挂鞋”则显得庄重。

 ⑸、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

 ⑹、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这类词语从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从结构上说,为定中结构;它不同于一般修辞上借代里所说的“专名代泛称”,从整个短语看,可以认为是部分借代。

四、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这类新词语

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⑴、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词造词法中占多数,下列两组例子都属于仿前式。

面的轿的              酒吧网吧                  

    货的                  陶吧

    残的                  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

国手国脚    的哥的姐    廉政廉业    陪读陪教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等。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

⑵、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①、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某些相对应的概念,也会产生对义仿拟构词。如,由“民办”仿拟出“官办”,由“民风”仿拟出“官风”等等,“民”与“官”便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概念基础上的仿拟。

    ③、反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义仿拟构成的。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此外,象“上”与“下”,“公”与“私”,“正”与“负”,“快”与“慢”,“强”与“弱”等反义语素的变动,都是仿拟构词的重要手段。

 

⑶、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 “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有以“须眉”代指男子;以“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龟伏”等来喻指某一动作行为状态的。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文革的那几年,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黑帮”等等满天飞。如今的时代是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王海”、“徐虎”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我们再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更为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有些语言学者正确指出,许多赋予词语以临时性功能的修辞学说法,往往会随着人们的反复使用而使临时性功能固定化,原来的修辞用词也会转化为一般用词。某种修辞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而人们利用旧有的词语模式,用替换原词的某个语素而快捷地举一反三地构成新词,势必导致新词生成中仿拟。

人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词语一经产生,便要经受社会和历史的检验,仿拟生成的新词语能不能顺利地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还要看它是否符合构词的规律,是否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仿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一味模仿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近些年,有的人为了标新立异,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广告媒体,无视语言规律,利用谐音胡乱造词,如“咳不容缓”、“衣衣不舍”等等。这些“词语”意义上完全背离了原词,长此以往,词将不词了。但从总体上说,仿拟能产性强,生命力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符合词汇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①杨晓黎 仿拟型新词语试析《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刘兰民 汉语仿词造词类型刍议 2001年第2期。

②季恒铨、亓艳萍 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王铁昆 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 1999年第5期。

③朱永楷、林伦伦 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 《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④刘红曦 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修辞方法篇6

夸张: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夸张句是一种由夸张的修辞手法组成的句子。这种句子虽然比较夸张,但还是比较真实的。它用夸张的手法让句子变得更深动。下面就例举几个夸张句: 1、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2、球球跌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修辞方法篇7

关键词:佛典;普门品;修辞方法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下文简称《普门品》),本是《妙法莲华经》里的第二十五品,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由于观世音信仰从西域传入中国后的历久不衰,于是从《妙法莲华经》中脱离出来,成为便于受持和诵读的单行版本。《普门品》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长行叙述无尽意菩萨和佛的两番问答,并劝众生忆念归敬观世音菩萨。而后是偈言颂文,以偈文的形式赞叹观世音菩萨弘誓、慈力。颂文过后,以持地菩萨称赞闻持本品功德作结。此本为何从《妙法莲华经》中单行出来,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初晋末北凉沮渠蒙逊病重,医药罔效,昙无谶尊者谓此是业障病,必念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即可痊愈。蒙逊依此持诵,几天后病愈。因此单行流通,而各处讲解甚多。

传说终究只是传说。《普门品》的广泛流通必然还有其他原因。从梵文、中亚古代语言翻译过来的佛经,虽经高僧翻译,依旧晦涩难懂。正如梁启超所说:“吾辈读佛典,无论何人,初展卷必生一异感,觉其文体与他书迥然殊异”

在诵读《普门品》之时不难发现,《普门品》读起来却朗朗上口,且内容相对容易理解。这些因素都与《普门品》中修辞方法运用得当有直接关系。

2.长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佛经本身即注重修辞,汉译佛典中也同样注重修辞。这样一来翻译出来的佛经才会符合汉语的修辞方法和语言习惯,使中国信徒接受。因此佛经翻译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润色修辞。《普门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譬喻、反问、排比、层递、对偶等。文辞优美、特色鲜明,意义深远,愚以为是汉译佛经中偈散结合结构的代表作之一。

2.1反问譬喻手法优先,语体特征雅俗兼容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在《普门品》的长行部分,是无尽意菩萨与佛的对话部分。以问答反问的形式反复出现。用譬喻的手法,举例说明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大等威力。语体特征独特疏放,雅俗兼容。讲求节律却不求骈偶对仗,偈散结合又接近口语化。娓娓道来观世音菩萨在无意识界中福荫万代,使众生得到无上功德,得大自在法门。

2.2 排比层递手法突出,修辞文体谨严绚烂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者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佛在回答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为众生说法?”的问题中,运用了排比、层递的手法,使得修辞文体严谨,内容丰富绚烂。观世音菩萨有佛身、辟支佛身、梵王身、帝释身等三十余种化身即现身为之说法,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度化众生,在婆娑世界中使众生得大智慧,救众生于生死苦海。

3.偈言颂文中的修辞手段

《普门品》中的偈言颂文部分实际是前面长行的总结。用五言偈文来叙述无尽意菩萨与佛的两番对话。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

五言偈文不难发现譬喻、对偶、警策、举例等修辞格的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使《普门品》的风格通俗易懂、便于宣讲观世音菩萨法门,通俗易懂,百姓乐闻其说。

4.综述

佛教中佛典运用的修辞方法多种多样,正因为如此,佛教在印度起源,却在中国的土地上发扬光大。《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法门中的代表典籍之一,丰富多彩的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它在佛教典籍中成为经典。佛教的传入给中国的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文化的交叉过程中深深影响着汉民族的哲学、艺术、民间习俗等等。而就修辞学而言,佛典的翻译促进了修辞学的发展,而修辞学的意义也影响着佛典的翻译和禅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梁晓红.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骆小所.略论佛教文化对汉语修辞学的影响[J].楚雄:楚雄师专学报,2001.

[4]王郦玉.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初探[J].北京:宗教学研究,2005.

修辞方法篇8

关键词 汉字特点 修辞 语音特点 字义特点 字形特点

“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①中释为“羊大则美”。羊大之所以为“美”,则是由于其好吃之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确与马、犬、牛不同它主要是供人食用的。《说文解字》对“甘”的解释也是:“甘,美也。从口含一。”“好吃”为“美”几乎成为千百年来相沿袭用的说法,就是在今天的语言中也仍有遗留,吃到美味东西,称赞曰:“美!”

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②中,依许慎的说法对“美”字作解释。“羊大为美”既是一种“释义”的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和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方法。那么什么是修辞?汉字又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吧。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不仅表达要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力求形象、妥贴鲜明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确定的情况下,修辞总是着力讨论下列三个问题:选用什么样的语言素材,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体,要探讨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就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与汉字字音特点相关的修辞手法

从记音方式看,现在汉字是记录声、韵、调三位一体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方块汉字总是记录汉语一个音节的。从记录语言单位看,汉字是记录语素的。无论是古代汉字还是现代汉字,大部分都是语义的承担者。在现代汉字中,它更多的记录的是语素。这是由于现代汉字中的大多数词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但是,汉语的语素仍然以单音节占主体,有许多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语音在增强音律美和突出语义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语音修辞是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美的语音韵律能给人以美感。

(一)力求音韵的和谐:

声音美同押韵有密切的关系,诗歌是讲究押韵的。音节匀称、整齐就有节奏感,有些散文是当诗来写的,为了加强表达效果,也很讲究押韵,试看《十里长街送总理》:

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总理呀!我们想再看一看您,看一看您哪!

……

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这几段词句,于疏散自然中显示出整齐严密的美,韵随意转,声音回环。表现出了万众哀思潮涌,悲痛欲绝的情景。

(二)注意声调的平仄相间:

在律诗中,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句中有规律的交替使用,也造就成了诗词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如:

(1) 中国有句古话:“瓜熟蒂落,(2) 水到渠成。”

(3) 落霞与孤鹜齐飞,(4) 秋水共长天一色。③

例1中,声调安排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起伏,犹如碧波翠浪,起伏荡漾,给人以音乐的美感。例2中,本句平仄相间,上下两句平仄相对,读时给人以音乐的跳跃感,明快舒淡。

(三)巧用谐音字

使语句同时关顾谐音双关,利用语音条件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如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有: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直上重霄九。

“杨柳”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同志指的是、柳直荀两位烈士。这里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杨、柳两位烈士。又如,近年来一些广告词也利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默默无‘蚊’,‘寝’用彩虹。”巧妙的用“蚊”、“寝”替代“闻”、“请”,让人一目了然,知道是做蚊香的广告,在表意上也十分简洁:睡觉时用了彩虹蚊香,就不会受蚊子的侵扰。

有些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构成的,如:

高山打鼓——扑通、扑通(不懂)

狗头上插角——装羊(佯)

我国民间流传的俗语绕口联也是利用了谐音字,写的逼真、传神。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联上下句除末字外,分别为三组同音字,表达平凡琐事,却收到奇妙的效果。

另有一副五言绕口联也颇有趣:

哑丫呀鸭轧;

麻妈骂马抹。

上联说,哑丫头哇哇叫,下联说,麻脸婆因为马尾巴甩在脸上而气的大骂,音同字不同,读起来拗口,饶有风趣。

(四)巧用多音字:

多音字的巧用,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私塾先生外号“活字典”,有一次,他拿起学生的点名册,突然“乐乐乐”三个字映入眼帘,便念道:“yue yue yue!”无人应答,又改念“yue le le!”仍无人应答,这时一个学生怯生生的站起来:“老师,我叫yue yaole!”④

“yue”音乐的意思。“le”喜悦的意思。“yao”爱好的意思。《论语?雍也》:“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个小学生的名字难倒了老秀才,可见汉字中多音字很多,如果加以巧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此外,对偶,拈连、摹声、借代等修辞手法和汉字的语音有很大的联系。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与汉字字义特点相关的修辞

汉字是表义性质的文字,从古代汉字的字形可以看出汉字与词或语素的意义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习)字,本意是:鸟反复的飞,频繁的飞。⑤“羽”代表鸟的一对翅膀。到了现代经过隶变、楷化和简化的汉字已经大大减弱了字形表意的直观程度。“习”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当然占汉字极大比重的形声字(近80%)的形旁在表示字义的类属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汉字在造字伊始,词大多都是单音节的,用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词,字义和词义一般也是一致的。如“人”、“山”。

汉字从古展到现代已经以双音节词占优势,字和词,字义和词义不一致是常有的。我们根据现代汉字的表意功能可以把现代汉字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词字,指可以单独表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的字,这些字的意义明确。如:人、山、水、马、牛等。第二、语素字只能表示一个现代语素的现代汉字,这些字得意义不够明确、固定。如:伟、研、勇等。第三、音节字只表示一个音节的现代汉字,这些字只有和别的字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和汉字字义特点相关的修辞主要是就有意义的词字和语素字而言的。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这两种汉字,才会准确、鲜明和生动,在表达上产生精当贴切、含蓄深厚的效果。历来传诵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这样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是点睛之笔,据说先后改掉了“到”、“入”、“过”等字,既有动态又有静态之美,更有比拟的修辞效果。写出了生机勃勃,春满江南的形象,也表达出了作者的心境。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到”字用得传神。夜半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上,更增添了羁旅之人的愁绪。比拟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和“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改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⑥这是鲁迅为悼念被反动派杀害的青年作家而写的一首小诗中的两句。作者改“眼”为“忍”,写出了被压迫的满腔愤恨;改“边”为“丛”使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险恶的斗争环境在程度上和气氛上得到了强化,表现了作者面对,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通过对词字、语素字(这些字都表示一定的意义)的精练,在修辞上可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在语言运用上也会较好的达到语用的目的。

三、和汉字字形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

从文字形体结构来看,汉字呈平面组合的方块形,汉字在外部形体结构上是独特的,是平面组合的方块形体,所以汉字又叫“方块字”。

方块汉字是由三级形体结构密集组合而成的。这三级形体结构是:笔画、部件⑦和整字,图示如下:

整字

部件1 部件2 ………部件n

笔画1 笔画2 笔画3 ……笔画n

笔画是成形的要素,基本笔画是可数的,一般认为有五种(横、竖、撇、点、折),变化的笔画有几十个。部件包括成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不重复的部件约有六百多个。几十个笔画组成几百个部件,而几百个部件按不同排列方式,沿着纵向、横向双向展开,构成成分不管有多少,都要密集的、向心的、均衡的分布在一个方正的框架结构内,构成了成千上万的整字。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拼音文字的形体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拼音文字形体结构是字母从左向右排列成序列性,所以是一维的,叫线形文字。与之相比,汉字结构排列可纵可横,是双向展开的,所以是二维的,叫平面文字。以“一、一、? “三个直笔为例,如果是线形排列,只有三种序列:一、一、?,一、?、一,?、一、一。如果是双向排序,情况就复杂多样了:土、士、干、工、上、?、?、f等。汉字的字形结构是一个整体。笔画缺少一笔不行,多一画也不行;部件排列位置相异要么不成字,要么是不同的字,如“大/太/犬”、“吧/邑”、“回/吕”等。

汉字字形的特点造成了和线形文字不同的修辞方式。线形文字在拆字、合字时只能在一个维度上前后拆合。汉字则不同,汉字既可以前后拆合,也可以上下拆合,甚至可以只拆出字体的一个部分。大大丰富了修辞方式。

(一)拆字的运用:

一般是将一个合体字拆分成或拆出一个或几个可独立成字的部件,具有一定的有理性,使人读来意味十足。如:

“政从正出,财自才来。”(财政局的春联)

这副在财政局门上的对联,就十分巧妙的利用了汉字字形的特点,将“财政”两字分别拆出了“才、正”,用十分活泼的方式道出了“资财”是由有才气的人通过不懈努力奋斗得来的,“政治”应从“正气、正理”中生出的道理。语言简洁明了且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再如《三国演义》中的“一合酥”的故事:主簿杨修因见到曹操在酥糖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取了勺子,让众人都尝了一口,曹操责问时,杨修却不慌不忙,将“一合酥”拆成了“一人一口酥”合情合理,虽然曹操觉得恼怒却也没有办法。杨修通过巧解妙拆,不仅让大家吃到了酥糖,而且还逃避了曹操的惩罚。可见利用字形特点拆字进行修辞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鲁迅先生也用过拆字的方法。他的《且介亭杂文集》中的“且介”二字就是从“租界”中拆出来的。这样既揭露了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和白色恐怖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精神。

(二)合字的运用:

将几个汉字合成一个汉字,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如《三国演义》中又这样一段记载: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门口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往观之,操大喜。”

“门”中添加“活”字,成为了“阔”字,曹操巧设哑谜,杨修理解其意,用合字的方法解决,将园门改建,令曹操很是高兴。

又如,在董卓称皇之前就有“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千里草”合成“董”字,“十日卜”合成了“卓”字。歌谣的意思是说:董卓不得生。可见合字的用法也是十分广泛

(三)拆、合字的综合运用:

在人们的实际语言运用中,会出现拆字和合字的方法综合起来运用的现象,以求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如:

或入?@中,推出老袁还我???nbsp;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这里就是综合运用了拆、合字的方法,将“或”字加上“囗”成为“??保??@”字去掉“囗”成为“袁”;“余”加上“辶”成为“途”,“道”去掉“辶”成为“首”,拆字、合字都运用的十分灵活,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清晰。深刻的反映了此联的作者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的痛恨之情,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一片渺茫。通过一副“拆合字”的对联,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汉字字形特点密切相关的语言运用手法,主要是通过对汉字的拆分、合成以达到语用中的风趣、诙谐简洁有力的效果。

以上我们从音、义、形三个方面分别对汉字的特点和与其相对应的修辞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我们分项讨论后,还不应忘记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我们还应看一看和汉字整体特点相关联的语言运用。(即综合运用汉字音、形、义特点的修辞。)

前面我们说过财政局门口的春联:“政从正出,财自才来。”归在了和字形相关的修辞里,它的最大特点是从“财”中析出了“才”,“政”中析出了“正”。实际上我们加以仔细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副对联是综合运用了汉字的音、形、义特点的,“正(zheng)”和 “政(zheng)”;“财(cai)”和“才(cai)”音相同,又都是分别从原字拆出的一部分,并且在语义表达上也明确、自然,效果很好。

又如,李泽厚先生的“羊大为美”实际上也是综合运用了汉字的形、义特点:在字形上“羊”和“大”上下叠放,就成了“美”字,在字义上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这在文章的开头已经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论述了,就不多说了。

可见,在研究与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时,综合考虑汉字在音、形、义方面的特点,以及其在修辞中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忽视。

一般认为,研究修辞就应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结构规律)的运用。但是我这里是从汉字的自身出发,研究与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现象,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汉字本身就可以在运用中获得非常好的修辞效果,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

注释

转自李泽厚的《美学三书》第217页

选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选自吴积才的《漫话汉字》

王力的《古代汉语》第145页

选自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沈孟璎的《现代汉语理论与运用》第139页

参考书目

1) 李泽厚 《美学三书》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2) 吴积才 《漫话汉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1版

3) 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81年第3版

4)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岳麓书社 1986年第 1版

5) 傅永和 《汉字的笔画》,6) 《语文建设》1992年第1期

7) 费锦昌8) 《现代汉字的本质和特点》,9) 《语文建设》1990年第4 期

10) 尹斌庸 《关于汉字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11) 《语文建设》1987年第2期

12) 安子介 《对汉字的看法》,13) 《汉字文化》1990年第4期

14) 沈孟璎 《现代汉语理论与运用》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5) 张政飚、蒲喜明、兰宾汉、谷宝田 《现代汉语》 三秦出版社 1995年第1版

16) 纪德裕 《汉字拾趣》 复17) 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18) 《修辞的理论与实践》 语文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19) 赵元任 《语言问题》 商务印刷馆 1980年第1版

20)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2版

21) 胡裕树 《现代汉语》复22) 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5版

generally analyze the figure of speech related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begin with“the fat goat is nice”

author: he chu director: deyu huang

修辞方法篇9

山 屋

吴伯箫

屋是挂在山坡上的。门窗开处便都是山。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了,刚来记得是初夏,现在已慢慢到了春天呢。忆昔入山时候,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寞,原来地方太偏僻,离街市太远啊。可是习惯自然了,竟渐又爱了它的幽静。我渐又发现市镇边缘上的山,山坡上的房屋,还具备着市廛与山林两面的佳胜呢。想热闹,就跑去繁华的市内;爱清闲,就索性锁在山里是两得其便左右逢源的。倘若你来了山屋,你也会喜欢它的吧?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譬如,在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上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栽到床上,怕很快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熟睡中,踢来绊去的乱梦,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心同躯壳是同样的懒啊。几乎可以说是泥醉着,糊涂着,乏不可耐。可是大大地睡了一场,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眨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的闹声,像是姑娘们在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嘈杂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吱幽”一响,你就醒了。你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渺遥的哪里的钟声,也嗡嗡地传了过来。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嚼嚼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不,你会霍然一跃就起来的,衣裳都来不及披一件,就先跳下床来打开窗子。那窗外像少女笑着似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

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通身的轻松。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做了它的一枝。

夏夜,自是更好。天刚黑,星就悄悄亮了。流萤点点,像小灯笼,像飞花。檐边有吱吱叫的蝙蝠,张着膜翅凭了羞光的眼在摸索乱飞。远处有乡村味的犬吠,也有都市味的火车的汽笛。几丈外,谁在毕剥拍得蒲扇响呢?这样,不露冷,山屋门前坐到深夜是无碍的。

可是,我得告诉你,秋来的山屋是不大好居的啊。若你不时时刻刻咬紧了牙,记牢自己是个男子,并且想着“英国的孩子是不哭的”那句名言的话,你真挡不了有时候要落泪呢。黄昏,正自无聊的当儿,阴沉沉的天却又淅淅沥沥地落起雨来。不紧也不慢,不疏也不密,滴滴零零,抽丝似的,人的愁绪可就细细地长了。真愁人啊!想来个朋友谈谈天吧,老长的山道上却连把雨伞的影子也没有;喝点酒解解闷吧,又往哪里去找个牧童借问酒家何处呢?你听,偏偏墙角的秋虫又凄凄切切唧唧而吟了。

最可爱,当然数冬深。若有三五乡老,晚饭后咳嗽了一阵,拖着厚棉鞋提了长烟袋相将而来,该是欢迎的吧?进屋随便坐下,便开始了那短短长长的闲话。八月十五云遮月,单等来年雪打灯。说到了长毛,说到了红枪会,说到了税、捐,乡里的灾害,兵匪的骚扰,希望中的太平丰年及怕着的天下行将大乱。说一阵,笑一阵,就鞋底上磕磕烟灰,大声打个呵欠,“天不早了”“总快鸡叫了”,要走,却不知门开处已落了满地的雪呢。

(选自《吴伯箫散文选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自然段点明了山屋的位置,交代了山屋名字的由来,呼应文题。

B.“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间晨景之美及作者快乐的心情。

C.山屋虽然偏僻,但是也有市区的热闹与繁华,是一个宜人的住处,令人流连。

D.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对山屋中梦境的一番精彩描绘,意在突出山屋景色的迷人。

E.文章多处运用了描法,将作者对山屋景物与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请赏析文章第五自然段画横线部分的艺术特色。

答:

3.有人说,文章第六自然段与全文的内容不协调,应该去掉。你赞同此观点吗?为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鱼泪

孙文强

小青躺在几近干涸的河床上,硕大的身躯一动不动,黑浑的河水散发着臭气,几株干黄的老苇晃动于猎猎秋风中。太阳隐于残云之后,几片残叶摇摇坠落河边,小青的思想伸向遥遥的青绿时光……

小青诞生于春风柔软的清晨。红红的太阳高高地照着绿绿的河面。小青一鼓作气挣脱了籽壳,晃动着绵绵的身体,它具有水晶蓝的色彩,几近透明的胴体,跳跃着火焰般的心脏,弯弯曲曲的血脉清晰可见。

这是一条宽阔的大河,细浪淙淙,涟漪层层。瓦蓝的天间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抬望眼,但见岸边,一二孩童,二三幼犬,三五牛羊,游动穿梭于桃红柳绿,白杨林挥动着绿掌……孩子们,你们的姥姥,姥姥的姥姥,就出生在这里,甚至追溯到遥远的唐宋……小青及其姊妹们扇状围拢过来,聆听着妈妈的述说。记住,这是我们的故乡,赖以生存的地方,小青的妈妈流出晶莹的泪珠。

莺飞草长,碧波荡漾,小青恍若徜徉于青绿色的天堂。一声闷雷,时光迈入夏季,斜雨竖风,红水横流,半日时光河水变了模样:汹涌、混浊、泛滥,摇动起小青的惊慌。孩子们,不要害怕,水是我们的生命源泉,她在为我们提供养分以及充足的氧!母亲深深地吸了口水,长长地吐出,舞动着肥硕的躯体,示范着鱼之舞。小鱼们纷纷效仿,载歌载舞,营造出欢乐的海洋。

时光流淌,四季轮回。秋日,夕阳陷落,弯月高挂。母亲把小青鱼们召集到身旁:你们已经长大,要学会生存,生儿育女,要提防渔网与鱼鹰,你们去吧……母子泪洒河水,分别于东南西北方向。

小青向着东方游去,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小青的游姿仪态万千,宛如一曲精彩绝伦的鱼之舞蹈;小青的身体日益丰美,迷离了姐妹的目光,甚至招来河虾的妒忌;小青的生活充满阳光,清清的河水,绿绿的堤岸,太阳与月亮交错辉映,南风与北风轮番拜望……小青丰满成风姿绰约的少女,它甚至有了几位异性朋友,时常相约于月上柳梢,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灾难突然降临,一张大网倏然罩住了睡梦中的小青以及小青的朋友,小青迅疾应对,拉着朋友,藏身于一个深坑,大网从它们的头上掠过,小青召唤朋友冲向深水隐蔽。

时光如水。已经中年的小青儿孙满堂,身边的幸福熙熙攘攘。每日当太阳露出半张笑脸,小青便召唤儿孙们起床,游泳、觅食、做操以及应急逃生训练,好一处青鱼的舞台,好一曲青鱼的歌唱。

随着小青的老迈,天空似乎变老,河流似乎僵化。而且,很多怪异的物质纷至沓来,河水向浅、向绿、向浑、向黑发展变化,捕鱼者乘机而入,小青几乎天天听到子孙们的哭喊声、哀求声。河水中充盈着小青的泪。小青被悲伤淹没。

忽有一日,小青硕大的身躯于河床之上。小青大口地喘息着,眼望满目苍凉,北风呼呼,落叶纷纷,衰草低低,小鸟、犬羊、顽童,甚至蚂蚁、蜘蛛顿然消失无踪……小青的身边唯有堆积的孤独,以及孤独中惊恐万状的小鱼们。

小青的母爱澎湃荡漾,小青用尽全身之力,化作汩汩泪流,汹涌上涨,汇成漫漫深深、碧碧清清、涟涟漪漪的河流,它仿佛看到,儿孙们欣欣然游弋长水无疆……

(选自“‘新华怀’全国小小说大奖赛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以“青鱼泪”为题,从结构上说,它是文章的线索,起到了贯串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说,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B.文中多处写到青鱼流泪,每次流泪包含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但每一次流泪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深思。

C.作者采用寓言的笔法,娓娓道来,风格清新,亲切感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D.小说使用了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创造了美好的意境,表现了深刻的寓意。

E.这篇小说通过一条青鱼的经历来艺术化地反映现实,故事情节跌宕有致,波澜起伏,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2.联系全文,赏析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答:

修辞方法篇10

关键词: 修辞学 西方修辞理论 关系

1.什么是修辞学

修辞学(rhetoric)最初的含义是说服的艺术,其理论源自于古希腊时期的古典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被认为是修辞学的经典著作。在中世纪的西方,修辞学和逻辑学、语法并称为“人文三学科”(the trivium of the liberal arts)。然而,西方修辞学曾一度衰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修辞学再度辉煌,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言辞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修辞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修辞学的复兴并使之从狭小的理论范围冲出来,不少学者作出了贡献,有I.A.Richards理查兹,Kenneth Burke(伯克),Donald C.Bryant(布莱恩),Maurice Natanson(内坦森),Lloyd Bitzer(比彻尔)等人。

在英语修辞学史上对修辞学下过的定义很多,有关修辞学的范围和性质的讨论五花八门。“对西方修辞原则和实践的研究也许是最古老的学科,而且修辞这个专门术语在其至少2500年的历史中,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如何界定修辞学是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修辞学研究的是一切文化形式,它可以是大众传媒形式,也可以是任何这样或那样、具体或抽象的文化现象”(胡曙中,2004:2)。关于修辞学,“20世纪80―90年代以来西方修辞学对于修辞的定义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修辞是情感和思想固有的力量,它通过包括语言在内的符号传递给他人以影响他人的决策与行为”(温科学,2004)。综合有关提法,作为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修辞学研究的问题有:语言内在的修辞特点;人为何能影响他人和被他人影响,动机是什么;人与周围的符号的关系;修辞与现实、历史的关系;如何评价劝说性话语等。

2.几种西方修辞理论

20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新修辞学的兴起,修辞学进入了历史上的繁荣时期。新修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Kenneth Burke,I.A.Richards,Chaim Perelman,Richard M.Weaver,Stephen Toulmin和Marshal Mcluhan等,他们从各个角度开展研究,为西方修辞理论的构建作出了贡献,下面着重谈谈前三位的基本理论。

2.1伯克的动机修辞学

Kenneth Burke(伯克)是公认的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Burke有大量的修辞学著作和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是《动机语法学》(A Grammar of Motives,1945)和《动机修辞学》(A Rhetoric of Motives,1950)。Burke的修辞理论也称动机修辞学,其主要提法是“同一”(identifications):旧修辞的关键词是规劝,强调有意的设计;新修辞的关键词是同一,其中包括部分无意识的因素。同一就其简单的形式而言是有意的,正如一个政客试图与他的听众同一(Burke,1967:177)。“同一”的使用出于修辞“动机”(motives)。Burke的另一重要修辞观念则来源于戏剧分析的戏剧五要素,也称“五位一体论”(pentad)。这五要素即行为(act)、场景(scene)、执行者(agent)、方法(agency)和目的(purpose),把语言和思想作为行为的模式全部用修辞“动机”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个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修辞的运作不仅出现在演讲、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话语形式中,而且连建筑、音乐、庆典、集会、市场等都包含修辞“动机”,按照Burke的理论,这些本质都是修辞性的。因此,修辞学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同一”,改善人际关系的桥梁。“他(Burke)对修辞学范围的开拓以及对修辞学在现代应用方面的扩展,给人们一种全新的面貌,带来全新的希望,对于西方修辞学在20世纪的复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温科学,2006:150)。Burke的其它有影响力的著作还有《语言即象征行为》(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1966)、《宗教修辞学》(The Rhetoric of Religion,1961)等。

2.2理查兹的修辞理论

I.A.Richards(理查兹)是新修辞学的重要理论家之一。在修辞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有与an(奥格登)合著的《意义之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1923)和《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1936)。《意义之意义》认为词语是符号,意义不是存在于词语或符号本身之中,借鉴符号学家的分析模式,指出一个符号所指的意义不是独一无二的,要在语境中进行理解和阐释。在《修辞哲学》一书中,Richards谈到了一些基本概念,如话语的目的、意义的语境理论、抽象过程和隐喻等。概括起来,Richards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他的“意义之语境理论”(the context theorem of meaning),这一理论与“抽象理论”(theory of abstraction),即词语的意义如何产生理论密切相关。按照Richards的理论:人类的思索就是一种整理过程――把进入大脑的信息加工、分析、比较和分类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引起的刺激同语境――以往的遭遇和经验所引起相似刺激进行对比。人在这一过程中作出反应,这种反映概念化之后就用语言符号表现出来,形成符号意义。Richards的其它著作还有《文学批评的原理》(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1924)、《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1929)、《阅读方法》(How to Read a Page,1942)、《思辨工具》(Speculative Instruments,1955)等。

2.3佩雷尔曼的论辩修辞学

Chaim Perelman的修辞学贡献在于他的哲学探索,他有力地强调了哲学与修辞学之间的联系。Perelman的重要著作是与Madame L.Olbrechts-Tyteca合著的《新修辞学:论论辩》,其于1958年出版,在1969年被译成英语,还有《修辞的王国》(The Realm of Rhetoric,1977)等。“自威特利以来,没有任何修辞学家在全面阐释作为一种论辩话语的修辞学理论方面比得上佩雷尔曼影响更大的了”(Theresa Enos,1996:502)。在修辞学的论辩理论中,获得听众的信奉似乎是所有论辩者想要达到的目标,Perelman把听众的概念大大地扩展,还区分了不同类型的辩论。“概括地说,Perelman的哲学思想代表了一种非形式逻辑的探求,这种逻辑在行为科学和哲学中所起的作,类似于现代形式逻辑和经验主义在精确科学中所起的作用”(胡曙中,1999:360)。他“拓宽了当性研究的空间。他的修辞理性的观点在可能性与或然性的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他的哲学探索与修辞学研究相得益彰,客观上起到了修补哲学与修辞学许多世纪以来的分离的作用,这是他当初完全没有料想到的”(温科学,2006:178-179)。

3.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修辞学研究融合当代诸多学科的理论成果,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语言研究。修辞学与心理学、哲学、逻辑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篇语言学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具有原始的思维能力之后逐渐有了精确性思维,修辞学经历了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等的学说的变化,向精确性不断发展,之后,随着形而上学的思维向辩证思维和模糊思维的发展,修辞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也有诸多表现,如“模糊语言学”和“模糊修辞学”的兴起,修辞学中常用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修辞学中的“认知论”就是同心理学结合的理论;当代主体哲学转向语言论的解释哲学,这说明语言系统需要解释,其所指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多义的和不确定的,有多种解释,因此,重视语言的形式势在必然,这正是修辞学的关键,修辞就是要通过“怎么说”反映出来;修辞学界的经典之作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就是从经验材料中进行归纳和演绎进行的思辨逻辑学之上得出来的。例如,对某一文学作品所作的修辞分析往往是从该篇的材料中整理,然后得出结论。按照语义的特点,不同的修辞心理可以影响语义场内外的词语的搭配和选择,因此,有转义修辞、同义修辞、模糊义修辞等提法。语用学和修辞学都强调语境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的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早在30年代就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辞,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辞”(陈望道,2000:11)。语用学的理论P.Grice(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所包含的量、质、关系和方式四个要则的运用和故意违反均可产生修辞效应。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变体同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修辞学中的语言形式的取舍、修辞效果的优劣与社会环境和言语环境密不可分,使得这两门学科相辅相成。语篇语言学研究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的连贯性语篇(text),用语篇分析理论探讨词语用法、句法特征、篇章组织等,这些内容同修辞学的研究内容互有交叉,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同修辞学结合,将会深化和拓展修辞学的研究。

4.近年来中国修辞学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英语修辞学蓬勃开展,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主要成就集中在国外修辞学理论的引进与探讨、修辞格研究、修辞学应用和中外修辞对比研究等方面。

4.1英语修辞学理论的引进与探讨

英语修辞学的研究近年来很重视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引进与探讨。在这方面较为突出的有:冯萃华著有《英语修辞学》(1983)、《英语修辞大全》(1995);王德春著有《外国现代修辞学概况》(1986)、《现代修辞学》(2001);胡曙中著有《英汉修辞学比较研究》(1993)、《美国新修辞学研究》(1999)和《现代英语修辞学》(2004);温科学著有《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2006);黄任著有的《英语修辞学概论》(1999)等,杨自俭(1988)、顾曰国(1990;1998)、束定芳(1990;1996)等分别将国外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与最新的动态介绍给国内,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英语修辞学的主要理论作了系统的评述。此外,有不少的直接翻译的修辞学的原著和期刊上的论文,全方位地介绍了西方修辞学的理论与体系。

4.2英语修辞学的应用研究

在引进国外修辞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的修辞学研究主要表现在辞格研究、中外修辞对比研究和修辞学应用研究。

4.2.1辞格研究

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比较多。辞格是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重心所在。冯萃华的《英语修辞学》、《英语修辞大全》和胡曙中的《英汉修辞对比研究》中都有专章论述常见的英语辞格,并备有丰富的例证。后来,出现了辞格研究方面的专著,如李国南的《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1999)对辞格的研究比较全面,有说服力;徐鹏的《英语辞格》(1996)便全面系统地结合实例将英语修辞格分为相似或关系类、强调或低调类、声音类、文字游戏和技巧类,以及拟误类等五大类共100种,并论及了辞格的综合运用;李鑫华的《英语辞格详论》(2000)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与心理语言学等角度专门论述了英语中19种常见的修辞格。在辞格的研究中,对隐喻和委婉语的研究比较丰富,如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2000)。该书在对西方隐喻理论进行吸收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隐喻的产生、本质特征及功能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讨论与分析,隐喻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和辞典编撰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所以这一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另外,委婉语的研究超出了传统的修辞格研究范围。从李国南的“英语中的委婉语”(1989)等论文中可以看出国人对委婉语的研究比较深入。

4.2.2英汉修辞对比研究

英汉修辞对比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这方面的著作有杨自俭、李瑞华主编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1990),李瑞华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6),以及前面提到的胡曙中的《英汉修辞对比研究》和李国南的《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还有大量的期刊论文都有这方面的研究。这些关于英汉修辞对比的研究概括起来,不只是对某些辞格加以比较,还从整体上说明现代英语修辞和现代汉语修辞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特点及其异同,并尽可能地说明这些异同的成因,也有对中西修辞学科的历史性比较、共时性比较和研究特征的比较,还有对英汉修辞从布局谋篇、语段表达、修辞格和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对应比较等。

4.2.3修辞学的应用研究

(1)英语修辞应用于写作教学的研究,研究者运用英语修辞学的理论与方法,着重阐述英语修辞法的特点,指出英汉作文修辞的差异,对提高中国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如邹爱民的《西方修辞学与英语写作探索》(1999)等。(2)英语修辞应用于翻译的研究,研究者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翻译中修辞学的功用,如郭著章的《从四本专著看修辞格和figures of speech的比较与翻译》(1995)、朱肖晶的《接受修辞学与翻译》(1998),等等。(3)英语修辞应用于其它文体的研究,如运用英语修辞的理论研究广告英语文本的特点,使广告的效果更加快捷、形象、有说服力,如彭家玉的《修辞在广告英语中的艺术魅力》(1999)等均着力探讨了广告英语中的修辞艺术效应。

4.3研究展望

修辞学的研究是多学科、多层面的综合研究,可以从相关学科,如心理学、哲学、逻辑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着手研究,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到语用修辞学、话语修辞学、信息修辞学、社会心理修辞学等新型交叉学科的出现。前面谈了几点英语修辞的应用研究,但也有一些更深更广的研究领域等待开发,如英汉修辞对比的研究可以更深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将会越来越多,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框架进行汉英修辞的比较研究将有待充实;除了写作教学外,英语修辞与外语教学的研究还可以扩大到其它方面,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英语修辞与特色文体的研究中,以对文学作品的修辞研究居多,实用文体只有广告英语的研究有一些,但还不成体系,修辞与其它文体如商务英语、谈判英语、旅游英语等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有必要。总的说来,修辞学的研究前景是很开阔的,随着研究的发展,修辞不再是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专利,它服务于大众,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istotle.Rhetoric[M].Trans W.Rhs Roberts.New York:Modern Library,1954.

[2]Burke,Kenneth.A Grammar of Motives[M].New York:Prentice Hall,1945.

[3]Burke,Kenneth.A Rhetoric of Motives[M].New York:Prentice Hall,1950.

[4]Burke,Kenneth.Rhetoric-Old and New[A].In Martin Steinmann,Jr.(eds).New York:Scriber’s Sons,1967.

[5]Enos,Theresa.Encyclopedia of Rhetoric and Compositio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Information Ages[M].New York &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6.

[6]Perelman,Chaim.(With L.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M].Trans.John Wikinson and Purcell Weator.Nortre Dame.IN: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Press,1969.

[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冯萃华.英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1983.

[9]冯萃华.英语修辞大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0]顾曰国.西方古典修辞学与西方新修辞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

[11]顾曰国.柏克的“同一”理论――兼证汉英修辞学思想的差异[J].修辞学习,1998,(5).

[12]郭著章.从四本专著看修辞格和figures of speech的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13]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4]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5]胡曙中.英汉修辞学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16]黄任.英语修辞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7]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8]李鑫华.英语辞格详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9]李国南.英语中的委婉语[J].外国语,1989,(3).

[20]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1]彭家玉.修辞在广告英语中的艺术魅力[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3).

[22]束定芳.试论G.Leech的语言观和人际修辞理论[J].外国语,1990,(4).

[23]束定芳.亚里士多德与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1996,(1).

[2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5]温科学.略谈布莱恩和内谭森的修辞理论[J].修辞学习,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