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里十篇

时间:2023-04-06 17:25:03

故乡里篇1

今年大旱,听说洪湖的湖水都干涸了,那该是什么一番境况呢,我好一阵茫然。洪湖市峰口镇我久违的故土,随着飘泊十数载的离尘平添了几分生疏。故乡清澈的流水让我从梦魇中慢慢醒悟过来,一碧的湖水青纱般轻歌曼舞在记忆朦胧处逐步鲜活明朗。

乡关何处的感慨此间游丝般萦绕在大脑中。遥想李青莲一生漂泊真正的故土却在千里之遥的碎叶城,几曾回过千回梦转生养过的故土,一生皆颠沛流离把他乡当故土来体会。

一时间真正的故土无所谓了只沉醉眼前景致的柔美,何曾似离家花心的男子只迷恋左拥右抱的脂粉早把糟糠之妻抛至脑后。致命的忘却让游子生出无限的自责,淡淡的空寞寂聊如昆虫般噬咬。峰口似老母而荆州犹似缘定今生的娇妻了,但我总以为把荆州当作我的初恋至纯的情人倒更贴切惬意些。

白色的菱花薄如蝉翼漾在微风里,一阵阵颤栗的娇羞之后,轻轻地合上嫩绿的蕊芯遮住脸儿。而菱叶下的红菱划着清波无形间膨大肚皮噌噌地生长着。啊!采红菱!多美的红霞归处,湖光艳艳的红处菱叶染上了浓重的光膜。丝丝红意如蛛网般撒落在成片的菱叶上,仿如镶篏上红色的丝线。如梦境般的故乡恰似缀在天边的一片云彩,随时在我记忆里漂浮。

故乡峰口的水乡一丝幽雅犹如夜空下白亮的水域鱼儿泛起的波纹,极清晰的在我记忆里的深湖涟漪。榆树上的毛虫辣辣地蜇人的惊惧历历在目,光着脚板踩在石砾满地的土路上,异样的感触鲜活了一般让我久久难眠。可故乡对我却有一种生疏的感觉,那水那树那景那色是否依旧沉醉于我儿时的记忆里,不得而知的空寞残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种撕裂般的疼痛越来越清晰明了。在这种袅袅缥缈当中,故乡却依稀在梦里展露身姿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每当夜幕降临时那悠扬的二胡琴声骤响,凄婉的韵律穿透层层黑幕具有无尽的张力,游离耳膜边际挥之不去久久徘徊。邻家女孩那柔美的丰姿却渐渐清晰起来,那水乡特有的质朴纯真绝非城市脂粉可比。

三月茫茫的湖水,一碧的浓艳如蓝蒙蒙的雾霭飘浮。喷薄而出的红日如刚刚分娩的母亲带着血染的风采。草长莺飞,万物披翠。看满目绿色,徒生争睹芳颜另类乡愁的憧憬。

在大自然中寻求特色,邀上儿时的伙伴包括朦胧异感的邻家姑娘,驾一叶扁舟游荡湖心看一羽羽小小荷尖,若隐若现于波光粼粼之中沉浮,真的让人有一种我心欲飞翔如梦的幻觉。

游历湖心远离尘世的喧嚣,两耳只有湖波和棹桨的轻柔。荡舟踏浪亲手去触摸与湖水弄触的小小荷尖,在麻酥酥的触觉中,提前感受到绿荷处子的温馨香柔。

行走于湖心岛屿之间的竹桥,体会原汁原味大自然的真切感触。与各类湖中水鸟尽情嬉戏游乐,乐此不疲的酣畅之后,静下心来自己双手垂钓体会张志和的洒脱清悠。挥洒投足之间品味一下渔民撒网纯朴的民风习俗,那腰胯之间的旋转以及尽力抛撒的风韵非亲身去感触难弄懂其间的奥妙。

踩上高跷顿时有一种全新的视觉,那高人一等君临天下飘飘欲仙的感觉,非常时可比拟了的。撞击一下古老的大钟,把世间的娴静片刻间搅动起来,那撞击耳膜的浓浓浑厚感应下暮色己笼上心头。在火把和灯笼间倾听湖戏,把时空拉扯得有一些生涩恍若进入尘封的历史长河中。

故乡里篇2

俗语有说:“乡情悠悠牵衣袖,乡音悠悠唤儿郎,侧耳倾听乡音暖,父老乡亲话家常特温暖,喝一口老井的水特酣甜。”故乡里,每一件老物品都诉说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最热闹的要数祖辈年间的嫁娶场景。大户人家气派的嫁娶场景一向是吹吹打打、锣鼓唢呐。远望这支娶亲的队伍,大红花轿披着大红绸花,贴着大红喜字,分外明艳;近看,箱箱柜柜,软缎棉被都系上一缕红色丝棉带,迎风飘动;吹鼓手们摇头晃脑,满脸笑意。

中户人家里则清晰呈现祖辈们过节其乐融融的场景。端午节一家老少齐帮忙,备箬叶,洗糯米,包粽子。岭南人是用箬叶或竹叶包粽子,叶内包裹用水浸泡过的糯米,粽馅使用豆沙、鲜肉等,保持原有的故乡味儿,尝一口齿颊留香。珠三角洲的包粽子习俗是由中原的移民传入,是为了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只是岭南的端午节旧俗中没有祭神的内容。

在珠三角洲地区有这么一句歇后语:年晚煎堆——人有我也有。每年农历腊月廿四“谢灶”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炸煎堆,又叫“开油镬”。直到现在,煎堆仍是广东人喜爱的日常食品。糯米粉包着和糖的苞谷,放到油镬里炸透,便成了油润润、甜滋滋、圆溜溜、香喷喷的煎堆。“九江煎堆”和“龙江煎堆”更成了广东著名的特色点心。时至今日,虽然家家户户炸煎堆的习俗已经逐渐退出历史,但童年的记忆却仍旧那么清晰。

特殊记忆馆里,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客厅中,容纳着六七十年代每家必备的各种生活用品。有抢眼的六七十年代的红书包、语录、像章、红卫兵军装;还有各种各样的粮票、油票、盐票、布票。窗下木茶几上摆着旧式半导体收音机,窗旁老式的三层木电视机柜依次摆放着一盏煤油灯和茶具,还有一台旧式古董黑白电视机和装饰的胶花瓶。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后园的水井以及院外的天空。

小户人家“茶店”亦是故乡里的特色之一。以茶营生,以茶会朋,以茶代酒,以茶养性,以茶献艺……广州茶文化始于唐代,但盛于明清。清朝乾隆年间,广州独占对外贸易的地位,成为我国茶叶出口唯一港口。粤人嗜茶名闻中外,广州更成为外国事茶的故乡。当时茶叶品类花色数以百计,各种沏茶方式应运而生,广州人饮茶的习惯和礼节等进一步发展,构成了茶俗文化、茶楼文化、茶点文化和陌头凉茶文化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容貌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但故乡的风情、文化却随着时间万古流芳。据说,为了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建造故乡里的建筑材料全部都是在全省范围内收购民间的古旧建筑材料而来的,超过百年以上历史的青砖就用了300多万块。建造者说:“建故乡里简直就是在修复一幅珍贵的文物古画。”其建造难度可想而知,用这种方式建造的出来的故乡里,保留着人文的内涵,闪耀着文物的光芒,其价值是弥足珍贵的,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将变得更加珍贵。

TIPS

自驾线路

1、广州:广清高速—狮岭山前大道出口—山前大道—碧桂园假日半岛内

2、佛山:佛山一环—广清高速—狮岭出口—山前大道—碧桂园假日半岛内

3、深圳:广深高速—(火村出入口)北二环—广清狮岭出口—山前大道—碧桂园假日半岛内

4、国际机场:机场高速—北二环—广清高速—狮岭山前—山前大道—碧桂园假日半岛内

公交线路

故乡里篇3

当我正在享受这一切美好事物时,突然被手机闹铃声惊醒,哦!原来是个梦,看了看时间已是清晨了,从我的窗户的缝隙中间有一股暖暖的阳光照射进来,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揉了揉睡得惺忪的眼睛,很不情愿的离开了我那温柔和暖暖的被窝,因为今天还有许多其他的事要去做。

可是脑海里却依旧回忆我刚刚的梦,难道是我想家了 于是就不知不觉的勾起了我的思念之情。

想想此时,自己已经离开家乡在外漂泊了4年之久了,早已不能想象现在的家乡是什么样子了,有的只是在电话里听妈妈说,今天马路旁的杨柳已经发出嫩绿的新芽;今天公园的里的牡丹、芍药也要吐露芬芳了;今天树上的叶子变黄了、地上落了一大片;今天家里那边下雪了、马路上结了厚厚冰,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潇洒的走着……

想到这里眼睛里突然浸满了泪水,望着窗外的柔和的阳光和远处的一抹蓝天,想想家里那边的太阳也应该照射的正暖吧;天应该是更蓝吧?但是气温要比这里低好多,因为那里可是北国的冬天。已经好久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不知道有没有下雪?也不知道……

也许因为是女孩的原因,从小起我就不喜欢冷冷的冬天,跟不喜欢穿厚厚的棉衣,窗外的颜色望上去是那么是单调、干枯无力,但是我又很喜欢家乡冬天那皑皑的白雪,因为它是那么的纯洁无暇、神圣无比,然而当我有机会选择我的生活的时候,我却毅然的选择了远离了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家乡,来到这个靠近秦岭靠近南方的城市(西安),终于享受到冬天不用穿棉衣就可以快乐安逸的度过,并且在冬季还能看见绿绿的小草和苍翠的树木,

然而事情却不都可能尽如人意,在这里苦苦的挣扎了四年之久,却越来越感觉到我并属于这里,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住着自己不喜欢的房子,交着自己不喜欢的朋友,吃着自己讨厌的饭菜,等等。总之在外漂泊的越久就越加的思念家乡,这也许就是人们都喜欢落叶归根的原因吧!

故乡里篇4

那故乡池塘里的鱼还在......。我7岁时从故乡来到了昆山,眼前的一切让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小女孩惊呆了,一幢幢高楼大厦,一条条柏油马路,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树,排列的整整齐齐,一辆辆汽车跑来跑去......在农村从来就没看见过这些东西啊。我现已在昆山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涯,已经是上中学的初中生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用手指算一算,我已经七年没回老家了,不知道故乡变成了什么样,是比以前好呢,还是比以前更烂,这都无从知道,也不知道那故乡池塘里的鱼还在不在,如果还在的话,肯定是好几代了吧。下面我就讲讲我在老家的几件有趣的事情吧。

雪地捕鸟

等雪覆盖地面一两天了,小鸟们都无处觅食的时候,就是捕鸟的好时机了。先扫开一块地面,用一根短的木棍支起一面大得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小木棍上系上一根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等鸟雀下来啄食,便一拉,鸟雀就罩住了,我便兴高采烈的跑过去一看,什么也没有,可是爷爷一天能捉好多好多,我捉了一整天,只不过一两只。放在灶坑里烧了吃,味道还是不错的。可是现在也不可以捕麻雀了,更不能烧了吃,现在想想,还是蛮残忍的。因为我的故乡在东北,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所以我才有雪地捕鸟的乐趣。

山上采百合

故乡里篇5

故乡在梦里,

而梦在哪里?

我感到天在下雨,

那云是否是故乡的云?

风扶过我的脸,

那风是否是亲人托来的信使?

我听见了来自遥远的呼唤,

那是谁在诉说思念的情?

我看到了来自天空的微笑,

那是谁在祈祷祝福的愿?

家,那满载精神粮食的仓库;

家,那寄托情感悲喜的天堂;

故乡里篇6

第二天,恰好是节假日,我一个人在家中看书,突然,我听见一阵奇怪的声音,声音似乎是从茶杯里传来的。我往茶杯里看,里面竟有一群几近透明的“小人”,无疑就是我昨天晚上看到的不明生物。我尝试着跟他们打招呼。

“你们好!”我对那群“小人”说。

“人类你好!”小人回答。经过几句交谈后,我逐渐了解到了“小人”,“小人”原本是生活在淡水之中,可是由于人民浪费无度,淡水就快要用完了,现在,茶杯就成为了小人们的故乡。

“人类,”小人突然说了一句话“你愿意到我们故乡看看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们就把我拉进了茶杯里!而且我也变得跟他们一般大了。

“瞧,这是我们的研究成果!这个可以促进人体的营养吸收,并且还可以治疗癌症。。。。。。”小人热心地指点着。“你们可以送一个研究成果给我吗?”我问。

“当然可以。不过,你得帮我们一个忙”小人便拿着研究成果边对我说,“很简单,呼吁身边的人节约淡水。”

故乡里篇7

我常常在密林间漫步。

总能看到多嘴的鸟雀,

它们唱出了童年的幻想。

以着细长而柔嫩的枝叶,

那些永远年轻的柳树啊,

悄悄试探着姑娘的心房。

在夕阳落山的时候,

你会看到那调皮的学童,

唧唧喳喳飞到家里,

还有那辛劳的农民,

一脸坦然的大声歌唱,

愿那歌声能和着谷物一样

迎来一个金色的秋天。

在那金色的麦浪里,

藏着一个娇羞的姑娘,

她还保持着清纯的心灵,

要知道:这里没有社会的波浪。

重返故乡的日子里,

我已见不到那可爱的姑娘,

然而,夜里的月儿

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故乡里篇8

2008年9月中旬,玉环县部分人大代表来到楚门镇山北村新民小区,实地“验收”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成效。映入代表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平房,宽阔整洁的小区道路,幼儿园、超市、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在这个可与城市小区相媲美的新民小区,共有380个房间,住有1000多名外来人员。

玉环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前来“淘金”。在促进玉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2004年开始,玉环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工作的监督,至今已经持续了整整4个年头,对改善20多万外来人口的居住条件,实现环境卫生的改观和治安形势的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

代表呼吁:给外来人口一个温暖的家

近10多年来,玉环县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从1990年的不足2000人,到2000年突破10万人,再到2004年仅登记发证就达18万人,目前在册登记又增至20多万人,接近户籍人口的1/2,15年猛增了90多倍。

这些暂住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虽没有多少文化,却不怕辛苦,希望能够凭借强壮的体力和勤劳的双手致富,他们为玉环县经济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大量暂住人口的骤然涌入,给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攻坚阶段的玉环带来了就业、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其中尤以社会治安压力为甚。几年来,犯罪人员中暂住人员的比例一直在70%徘徊,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居住条件比较差,有的租住在没有卫生设施的简陋房屋里,有的搭工棚居住,房前屋后随意如厕现象不少,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给卫生防疫等工作带来了困难。启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工棚附近垃圾总是很多,又脏又乱,很不舒服”;“现在外来人员多了,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多做点实事”,不少居民如是说。

这一切,玉环县的人大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4年春天,在玉环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林其荣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王通兆等代表提出了关于研究制定符合条件建造外来人员公寓的相关政策并抓好落实的建议。

代表们在建议中指出:“大力开展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势在必行。”“建设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是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和根本性举措,有利于解决我县社会治安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和外来人员居住条件。”

代表们还提出了具体意见――

“要把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列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大事来抓”;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让有条件的村居和企业自觉参与到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中来”;

“加强政府引导,抓紧出台政策,简化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所需要的临时用地审批手续和临时建房手续。”

代表们的建议引起了会议的高度关注,县人大常委会把它们列入了当年重点督办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人口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2004年人代会结束后,玉环县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力量到城关、陈屿、楚门、清港等地召开镇乡领导、村居及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主动深入县委政法委、公安局、发改局、建设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了解掌握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实际困难和技术性问题,还对居住点建设工作的现状、资金投入以及建设要求进行了摸底。同时,考察学习了外地的先进经验。经过个把月的辛苦奔波,及时形成了《玉环县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的调查报告。

这项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政策,努力推动工程建设有序进行;鼓励规模企业自建职工公寓,努力帮助外来员工解决住宿问题;兴建工业基地外来员工住宿区,努力提升基地生产、生活配套能力;提高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标准,努力适应各个层次需求。

县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讨论,2004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若干规定》,明确以划拨方式供地,减免或缓交城建配套设施费、土地折抵指标费等9项县应得规费,引导各工业功能区管委会、村居社区以集体名义兴建集中居住点。

玉环县政府还相继出台了《关于全县新民小区建设工程质量相关要求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民小区建设有关事宜》以及《新民小区和规模企业外来员工宿舍楼建设有关问题》等相关配套政策,努力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工作。同时,县政府及时召开了集中居住点建设动员会。

人大关注:给居住点建设“挑刺”

2005年6月,离玉环县集中居住点建设相关政策出台已有一年多,新民小区建设工程进展状况如何?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有否改善?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直关注着。

6月中旬,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视察,实地走访了部分村新民小区和企业外来人员集中居住情况。代表们看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涌现了诸如楚门山北村外来人员暂住中心、城关下陡门村五洲新民小区、陈屿尤蒙岙村新民小区、陈屿康华眼镜公司职工公寓等一批集中居住的典型。

代表们在视察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各居住点工程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进展最快的城关白岩村也只刚打好桩基,与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投建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主体住房设计比较单调,形式不够丰富,大多以10―15平方米的小面积为主,屋内厕所、厨房等没有配套建设,仅适宜单身者居住,对其他外来人员特别是三口之家的外来人员吸引力不强;有些小区设计的环境配套较为简陋。

对此,代表们纷纷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加快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步伐,努力完成预定工作目标;提高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标准,努力适应各个层次需求” 。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听取并采纳了这些建议,并逐一落实到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具体工作中。

2006年,为鼓励企业兴建外来员工宿舍,尽量把外来员工居住问题在内部解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爱平检查了有关企业外来人口居住点的建设,提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建议。

“外来人员集中居住仅仅依靠镇乡、村居(社区)创办集中居住点的办法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自建厂内职工公寓。要出台鼓励企业自建职工公寓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建设职工公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今后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安排用地时,要硬性规定划出5%―10%的土地面积用于建设厂内职工公寓,以确保这一举措的落实。”

许爱平还专门召集楚门、清港两镇政府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具体商讨解决外来员工宿舍建设问题。

2007年1月,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产生。“对上届代表反映强烈的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等工作,不能因人大换届而中断,要把督促这些工作落实的接力棒一年一年传下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柏青发表了这样的上任感言。

2007年、2008年,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工作被县人大常委会作为重点督办议题,持之以恒抓督查,咬定目标不放松。

2008年9月,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代表视察了艾迪西铜业有限公司、楚门山北村以及城关横培村、环礁村等地的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情况,视察人员赞赏之余,仍没有忘记自己“挑刺”的本行,指出了建设工作中个别投资人存在违规建设现象,搞变相的联建房和商品房开发等问题,要求政府抓紧出台整治方案,杜绝集中居住点规划功能变更。

广厦万间:玉环成为外来人口的乐园

在县人大常委会持续不懈的监督下,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县已建成可容纳100人以上的“新民小区”和企业员工宿舍楼共92个,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近6万人入住(不包括政府、企业建的人才公寓),其中入住1000人以上的“新民小区”15个,入住300人以上的企业员工宿舍50个。2008年,可建成投用“新民小区”和企业员工宿舍楼8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可实现60%的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目标。

值得回味的是,玉环把居住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称为“新居民之家”,1000人以上的则称作“新民小区”。一个称呼的变化,体现了玉环人对外来人员的包容和亲情。

楚门镇山北村新民小区,住有1200多名外来人员。来自陕西汉中的萧俊杰、罗兴梅夫妇,来玉环打工已4年多,如今他们就居住在这里。“这里不但有专职的夜间巡逻队、法律援助站,还有幼儿园、浴室等,生活既省心又安心。”罗兴梅高兴地说。山北村党支部书记孙登平介绍说,该村投资550多万元建起这个新民小区,就是为了改善外来人员的居住条件;该村最近新建的新民小区更高档,有9幢3层共421套公寓式楼房,每套都有卫生间、厨房,还有电视、电话等。

珠港镇白岩新民小区采用宾馆式管理模式,配有服务员,提供维修、娱乐、购物等服务,还统一提供床铺,24小时供应热水。

珠港镇下陡门村是个只有429人的小村,却聚集了300多家企业、43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10倍。下陡门村建起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全县规模最大的五洲新民小区。据村党支部书记董秉福介绍,自从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统一住在这里后,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大改观,治安状况也明显好转。

“我们不仅要居住环境好,还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快乐。”董秉福说。村里把新民小区作为全村宣传和文体活动的中心,在小区内建立了妇代会、青年团等组织,并由这些组织牵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邀请有文艺特长的外来人员一起参加,让本地人与外来人员一起娱乐,和谐相处,让全村的外来务工人员都过上现代化新农村的幸福生活。

“玉环人热情,让人感到既亲切又温暖,我们在这里很安心。”居住在坎门坎中社区的安徽怀远县青年张志永感慨地说,社区团总支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服务活动,还成立了外来人员团支部,并吸收他们参加夜巡队,令他们备感温馨。

2008年9月,县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了县政府关于此项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对外来人口居住点建设下一步工作的审议意见,要求政府加快后续工作步伐,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1月,专门组织人员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情况。

人大代表们在欢喜中保持着冷静。当年领衔提出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建议的林其荣代表认为:“这几年,县政府在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设工作上所花的心血是巨大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离全部完成工作目标还有较大距离,还应再上一个新台阶。”

故乡里篇9

尼泊尔和我国相邻,边界线长达1400公里,历史上和交往甚密。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夏尔巴族、达芒族等,他们使用藏语,信仰藏传佛教,和我国的藏族有着很深的渊源。过去,尼泊尔在和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的往来中,也是必经之地。在吉隆县境内,曾发现记载唐代官员出使尼泊尔的石刻记事。正因历史和地理的缘故,近几十年,尽管尼泊尔国内政局动荡不宁,但政府和民间一直和我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尼边贸、旅游、文化交流异常活跃,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近邻尼泊尔。在加德满都、兰毗尼、博卡拉等尼泊尔的几个重要城市,到处可以看到从中国内地到此旅游观光或是做生意的华人的身影。

在尼泊尔,还有一个人数不多,但很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就是从中国境内来的藏胞。尼泊尔很早就有藏族人经商并定居。但是,大批藏族人到尼泊尔是在1959年之后。

1959年3月,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达赖喇嘛在叛乱失败后逃亡印度。叛乱分子先后挟持着大量地处农牧区。当时对共产党、还很不了解的普通农牧民外逃,其中约有1万多人来到了尼泊尔。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当时的尼泊尔政府将逃尼藏族人安置在加德满都、博卡拉、苏鲁孔布、巴格隆等地,并先后设立了10余个藏族人聚居区。藏族人刚到尼泊尔时,生活十分困苦。为解决生计问题,藏族人除从事简单的种植业外,还在各个聚居区内设立了手工艺中心,从事地毯编织,并逐步使具有藏族特色的地毯在西方国家打开了销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地毯业成了为尼泊尔创汇的重要产业。地毯业的兴盛解决了很多在尼藏族人的就业问题,其中极少数拥有资金又会经营的藏族人通过地毯贸易、开办旅游服务业发财致富,成为有钱人。他们在尼泊尔购地建房,家中有尼泊尔佣人,出门有轿车,过着远远超过一般藏人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人权组织发现,有少数尼泊尔地毯厂雇用童工。为了维护儿童权益,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停止从尼泊尔进口地毯,尼地毯业严重受挫,藏族人的生活也随之受到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促使部分富裕藏族人变卖家产,向美国、加拿大等国移民,也有一些藏胞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回国定居。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西部地区整体上还比较贫困,在国外经过数十年奋斗积攒下一些财富的藏胞回乡探亲的也多,贫富观照之下,物质的诱惑使国内一些藏族年轻人出走国外,部分人则是受达赖分裂集团的蛊惑,通过各种非法途径来到尼泊尔。但这些人到了国外以后,发现现实并不是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不仅居无定所,没有工作,还常常受到尼泊尔警察的追捕,许多非法入境的藏族人被尼泊尔警方抓获后不是被遣送回国,就是被处以大笔罚款。到目前为止,在尼泊尔生活的绝大多数藏族人的生活状况依然比较差。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特殊的身份使他们受到所在国的一些限制,另一方面尼泊尔除了旅游业,其他方面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这也使得尼泊尔的藏人难以拓展生存空间。他们要么在地毯厂做工,要么开小商店、小饭馆,做点小本生意,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有些贫民就在有钱的藏族人家中做仆人,或出家为僧、为尼。在加德满都的博达藏民聚居区和博卡拉的班觉林藏民聚居区,都修建有寺院或是佛塔,建筑物上也挂满了经幡,总有上了年纪的人围着寺院或是佛塔转经,和国内藏区没有二致。聚居区里居住的藏人来自国内藏区各地,多数没有稳定的职业,主要是做一些手工编织、皮革鞣制、金银加工一类的活计,摆摊贩卖,每天也就能赚取百十块卢比(不到人民币十块钱);有些人只好到社会上去打工,有时有活,有时没活,收入也就很难说了。也有一些出来之前家庭境况就比较好,带一些财富出来,通过投资经营,生活状况较好,这样的人一般都住在当地居民区内。

目前,居住在尼泊尔的藏族人大约有3万人,是除印度之外,国外藏族人数最多的地方。

尼泊尔历史上虽然和佛教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但经过时间的演化,今天的尼泊尔民众,80%以上信奉印度教,还有信奉其他宗教的,只有很少的佛教徒。加德满都素以“寺庙之都”闻名,当然,主要是印度教庙宇,大街小巷走几步就能看到神殿或者庙堂。藏传佛教寺庙有40多座,这些寺院在建筑上秉承了藏传佛教寺庙的传统风格,大都金碧辉煌,分布在加德满都谷地,给当地增色不少。寺庙中既有藏族喇嘛和阿尼,也收容了不少当地的穷人子弟。这些寺庙内还有一些来自西方的信徒。有的寺庙已成为西方人研习藏传佛教的中心,寺庙里有专门为西方人开办的藏传佛教和藏语学习班。有的活佛操着流利的英语讲解经文,有的则通过翻译向西方人授课,教他们如何诵经、修炼。寺庙里有讲经或其他佛事活动时,藏族人都会赶过来,像是欢度隆重的节日。

加德满都的宝达地区有一座世界最大的“博达哈大佛塔”,是佛教圣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佛塔四周建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里面居住着大量藏族人。像拉萨的大昭寺前一样,一天到晚都有藏族人对着佛塔磕长头。佛塔和四周的建筑上挂满了经幡,营造出强烈的藏传佛教气氛。寺庙周围有许多小商店,大都出售具有藏族特色的佛像、地毯、唐卡等工艺品。每到清晨和傍晚,许多身著藏装的信徒或手摇转经筒,或拨动念珠,围绕大佛塔转经。因为这个地方藏族文化特色非常浓厚,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小”,成为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

我们就是在这里,认识了旦增。在暖暖的阳光里,坐在佛塔下的台阶上,旦增给我们讲了他的经历。在加德满都开饭店的日喀则人旦增出身于贵族世家,他七八岁时在噶玛噶举派寺院出家为僧,1957年到楚布寺学经,20岁还俗结婚。1959年到印度做丝绸生意后就一直没回,1970年转到尼泊尔开饭店,因为一直在经商,家庭生活状况还算过得去。当时,由于生活困顿,一些早年出来的藏人不得不将出来时随身携带的珠宝变卖换钱,贴补生活,旦增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收购一些珠宝玉器等。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物走私猖獗,国内一些不法分子采取各种手段从境内窃得文物后偷运到尼泊尔倒卖,旦增不愿眼巴巴看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落到外国人手里,于是也开始收购文物。叙谈中,他请我们到他开的饭店去坐坐。他的饭店坐落在加德满都市的繁华区,是一个占地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的热带植物长得十分茂盛,以我们的标准来看,算得上是一座花园。落座后,他让我们品尝他自己酿的一种药酒,这种看似甜酒的药酒后劲挺冲,大家浅尝辄止。然后到他家中看他的收藏品。

旦增的家在加德满都市中心位置,虽说街道狭窄,但车可以一直开到院子里。进到院子里,豁然开朗,院内有花园车库,主体建筑是一座高约三层的藏式楼房,上面挂满了经幡,足以说明主人的民族属性和信仰取向。

长期生活在尼泊尔的藏族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既受到当地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但二者交融得很好,相互之间,很少发生观念方面的冲突。

坐在宽敞的客厅里,喝着尼泊尔佣人端上的奶茶,旦增向我们吐露他的心声。最近几年,他数次往返国内,亲眼目睹了国内的发展变化,更使他难以想象的是和其他藏区发生的巨变,亲友们也都纷纷向他表达出欢迎他回家的愿望,不过因他在尼泊尔有自己的产业,目前还难以舍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这些年收集到的文物送回国内,办展览或开博物馆,或由国内收藏家收藏。总之只要手上的文物能回到中国去,怎么他都乐意。我们看到,他所收藏的,有些是祖国内地的器物,如清花瓷、金山县印、象牙图章、皇家佩饰等;有的是和其他藏区的,有马鞍、刀剑、印章等,这些物品都有一定的年代,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旦增反复强调,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将这些珍藏都送回国内,虽说长期以来一直有西方人想收购他的物品,但他坚决不卖,坚持中国的东西一定要回到中国。他的子女也理解他,希望他能尽快了却心愿。

故乡里篇10

朱东润爷爷是平凡人中的伟大之人。

他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如饥似渴地认真读书。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他总是孜孜不倦地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知识的熏陶下,朱东润爷爷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襟江小学。良好的学习基础,为他日后从教70年,起了重大的作用。朱爷爷一生总结出了两句名言:一是:‘做人六要’,二是他说:“读书人一生两件大事:做人,做学问。做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朱爷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年轻时就是这样一个不顾一路烽火,远赴大后方,为国家服务,舍生取义,充满着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

朱东润爷爷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先生历经磨难,终不易报国初衷,常说:“国家总是自己的国家,自己对于国家有永远不能解除的责任”。到了90岁高龄还能写出几十万字的《元好问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84岁高龄时,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知道如果没有党,就没有人民的美好新时代,是中国人,就应当加入党,共同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在他的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是什么?是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感激,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35000元稿费,24间房子,4000余册图书,这都是朱爷爷“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对家乡的赤子之情的最好见证。

晚年眷顾故里,捐书献宅,倡办图书馆,泽溥乡梓,将永远记载在泰兴的史册上,记载在每一个爱家乡的泰兴人心中。

做人,应当向优秀的人学习,要做一个爱国爱民,忠于职守,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人,也就是我们应当向朱东润爷爷学习的地方。

先生常说:“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没有傲骨。”初期,先生为复旦大学第一批“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先生风骨凛然,义正严词地反驳道:“我嘛,‘权威’勉强算一个,‘反动’嘛,则未必吧。”造反派头头恼羞成怒,将日本军刀架在险胜脖子上,斥问:“你是什么东西?”先生倔强以对:“我是中文系主任!”朱东润爷爷的这中不屈不挠,面对着造反派表现出的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表现出的是独立特行,实事求是,不受绳束;更表现出的是我中华优秀知识分子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优良传统。

朱爷爷的一生不仅是一个历经沧桑,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家乡的伟人,还是一个学贯中西,学术精湛的人。爷爷献身教育事业70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师表人杰,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他虽着作等身而从未尝以名人自居。我们下一代人正是需要学习朱东润爷爷,淡泊名利,是金钱如粪土的精神。

读懂名人朱爷爷,走进名人朱爷爷,学习名人朱爷爷。是我们的目标。朱东润爷爷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笔丰厚的物产,更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朱东润,泰兴所有人更不会忘记朱东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