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0:10:40

故乡范文篇1

鲁迅小说《故乡》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和“我”。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往往只注意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分析,却忽略对杨二嫂这一形象主题意义的开掘。

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我”童年时代和少年闰土的愉快的交往以及20多年后“我”回到故乡与闰土重逢的场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这个主题显然是鲁迅小说的主要视角。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说闰土的命运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共同命运,闰上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社会现实的话,那么杨二嫂这一形象则是另一群破产者——城镇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和没落,反映了社会破产的广泛性。从而,杨二嫂的形象在更深的层面上开掘了《故乡》的主题。

当年的杨二嫂,在“我”的印象里显然同20余年后重新见到的杨二嫂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从前的她,年轻美貌,“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是这个小镇上出了名的“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而今,这位昔日的“豆腐西施”竟然变成了凸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活橡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且又尖嘴利舌、自私庸俗贪利的丑老太婆!这是多么惊人的变化!与闰土的巨大变化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通过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巨大变化,透视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闰土的变化在小说中可以找到比较明确的答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的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但是,促使杨二嫂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何在呢?似乎年纪大了,“人老珠黄”是唯一的原因。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就是这样回答的。在小说的情节表层中确实找不到更深层的理由。然而,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政治、历史常识深入分析,就不难知道,杨二嫂这个小市民的命运与闰土这个破产农民的命运,本来就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的主要经济命脉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破产无异于釜底抽薪,势必导致城镇经济的破产。闰土们“拆了本”,”收成又坏”,口袋空空,杨二嫂们自然也做不了小本生意,自然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生计。这样的故事,我们在《春蚕》《多收了三五斗》《林家铺子》等小说中已经不只一次看到过了。沉重的压力使闰土变成了未老先衰的木偶人,畸型的艰难生活自然也会将昔日美女杨二嫂变成“辛苦恣睢”的丑女人!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小市民都摆脱不了贫穷、破产的命运。

作为思想战士,作为先驱者,鲁迅时常感到孤军奋战的苦闷与寂寞,“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即使回到久别的故乡,这寂寞仍然像大毒蛇一样紧紧地缠住“我”。而揭示人与人之间可悲的“隔膜”,正是《故乡》主题的另一重要视角。这种可悲的“隔膜”像一道“厚障壁”隔断了“我”和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的心灵沟通。闰土的一声“老爷”使“我”打了个寒噤,使“我”感到“非常悲哀”。而在此之前,“我”和杨二嫂不期而遇时,杨二嫂一番尖酸刻薄的胡言乱语,对“我”来说,更是匪夷所思: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二十多年疲于在“辛苦辗转”中“挣命”的“我”,对于这样不讲理的胡话除了“无话可说,还能怎样呢?!当然,这种可悲的“隔膜”决不是闰土、杨二嫂和“我”之间先天就有的,我们本来是很“一气”的,比如这样的话:

“可惜正月就要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呢!”

故乡范文篇2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诸位先生持此观点。如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三种为“批判辛亥革命说”,此观点曾出现在人教社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如原课本第三册在《故乡》的注释中说道:“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原教参在《故乡》分析中说道:“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这种看法显然是把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破产,把农民的贫困归咎于辛亥革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现已编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本中虽然去掉了“辛亥革命十年间”等等的话,但新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仍隐约着“批判辛亥革命说”的词语。如“用书”在课文分析中写道:“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对《故乡》主题的这三种观点中,“批判辛亥革命说”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受了极左思想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辛亥革命最终因革命力量的弱小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了,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革命军一直处在同反动势力的顽强斗争中,他们无法实施治国方略,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不可能把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归咎于辛亥革命。再从历史的角度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其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如果要意会地把《故乡》的主题看作是批判辛亥革命,这不仅会贬损辛亥革命,也有损于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这种观点在小说中找不到可靠的根据,所以,“批判辛亥革命说”应予彻底否定。

茅盾先生的“隔膜说”和严家炎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是有道理的,这两种观点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可靠而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用其中的一种观点来概括《故乡》的主题,我们又觉得不够全面。所以笔者认为,“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和“深刻反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这两方面都可看作是《故乡》的主题所在;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表达《故乡》的主题就比较全面一些。

“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这一思想在《故乡》中是有充分体现的,揭示得很深刻。小说中那长长的一段回忆,一方面反映了那时故乡景色的美好,农民生活的太平,另一方面是着重表现少年时的“我”和闰土那亲密、纯真、美好的友谊。这少年时美好友谊的描写着墨很重,很突出,读来很感人,这样,就和后边中年时的“我”和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无话可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隔膜”经作者的议论强调,显得很突出,读者也会感到痛心。中年闰土恭敬地、分明地叫了“我”一声“老爷”,就把“我”记忆中那美好的友谊“叫”得模模糊糊了,就使我产生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哀:“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和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起来了,又使人非常的悲哀。”“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小说中对“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感慨万端,反复地作议论,抒发悲哀的感情,又殷切地希望后辈们不要再隔膜,不要再过眼前这种痛苦的生活。由这对隔膜的着力描写,反复议论抒情,就可看出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是要突出显现人与人之间不了解、隔膜这一现实的。

造成这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原因,茅盾先生说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这说法在小说中也是有可靠根据的。闰土几次叫“我”老爷,母亲听了后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由这母亲和闰土的对话,揭示出他叫“老爷”的原因——是懂得规矩,按规矩称呼行事。这规矩是什么呢?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也就是阶级观念。

严家炎等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认为《故乡》的主题是深刻地揭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农民极度贫困的社会根源,引发人们对农民问题的注意,这个观点在《故乡》中也是有充分体现的。《故乡》中中年的闰土,不仅是受着传统等级观念的严重束缚,精神显得拘谨、麻木而又迟钝,而且精神上是非常的痛苦,整个的人是非常的穷困潦倒:“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出现的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闰土相比,不仅仅是自然的生理上的变化,而且是鲜明地刻着穷苦的印记。这样的穷苦在“我”的心里也同样引起了强烈的震颤,也使“我”非常的悲哀。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先生对闰土穷苦的描写也是非常突出的,对他的穷苦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通过闰土的话及“我”和母亲的叹息,从多方面揭示了农民穷苦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农民穷困破产的诸多原因中,多数是社会原因,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地方恶势力横行等等。这些社会原因不除掉,农民是没办法过上好日子的,工人、商人以及知识分子等都过不上好日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鲁迅先生也揭示了“多子”这一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多子”在旧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是相当普遍的,“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相当大。联系到我们今天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鲁迅先生70余年前在《故乡》中提出的“多子”问题应不是一个小问题。

《故乡》中对闰土穷困境况的描写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闰土的贫困置于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说开头第二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就是一幅色彩很浓的、广阔的农村经济荒凉图。“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阴晦而苍黄的天底下,放在鸣鸣作响的冷风中,尤使人生凄凉之感,这怎能不使人想象出村里老百姓穷困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浑身瑟索着,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闰土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闰土是很穷困的,其他的农民怎样呢?小说中也是有透视的。“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这些人的偷东西,不也透视出他们生活的窘迫穷困吗?

故乡范文篇3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附:《乡愁》(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

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

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要点参考

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

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

(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

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

(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四)导入课堂练笔。

1.以点明板书内容含义为教学过渡,说明本文是典型的“寄情于物”写法,启发学生根据相应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写个仿写性的片断(例如可以幼时生活的某个场面、事物;或家乡的某个景物、生活中的某个难忘的时刻或事情来写)。

2.在给一定的时间后请写好的学生当堂朗读,教师进行简要的评价。

(五)教学附记。

1.课堂讨论应注意渗透的问题。

A.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故乡的景物诸多,但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榕树呢?原来榕树一旦生长多年后,它的树枝可长成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新树干,这样一株会长成许多株。这在乡民的生活里必然是上苍赐予的聚集场所,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了,一切乡情民俗也必然会在这里荟萃了。

所以标题一则体现出“寄情于物”的写作特色;二则也倾注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情感。榕树正是这些的体现与寄托之物,以此为题也便于景物描写的集中和情感抒发的浓郁感人。

B.材料的安排顺序与效果

文章先借“榕树”这一事物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通过回忆发生在榕树下的往事来抒发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之情,虽形散而神聚,条理仍有机、分明。

C.如何看待“驼背”老树的传说、烧纸钱“祈求”树神和折树枝“祭祀祖先的神灵”等细节?

作者正是借写这些来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故乡的乡情与民俗,证明故乡人们的善良、正直,他们的淳朴、可亲之处。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如此梦萦魂牵,对这些不应只从迷信角度片面看待之。

2.板书设计。

在“驼背”上的“水手”梦

关于“驼背”的古老传说亲情令飘泊天涯的故乡的榕树女人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友情异乡游子

故乡范文篇4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

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故乡范文篇5

主持合: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女:故乡的山最美,故乡的水最清,故乡的人最亲。刚刚告别八月十五圆圆的月亮,我们就相聚在海边草屋,相聚在这网络连接的家园,用心、用情、用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爱,吟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

男:张爱玲说过:回忆这东西若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而家乡的味道就隐藏在记忆的角落里,一旦拼对了思乡的密码,家乡就会跳将出来,让人们惆怅百结。无论你身在天涯的何处,思绪都会被牵往一个方向,那里就是你的家乡。

女:下面进入第一篇章:故乡的山

男:[本文转载自曾有人把山比喻为母亲,绿树再高,生长在母亲的怀里;长江再长,来源于山的怀抱。请听《苍穹下的唐古拉山》,作者:逸野朗诵:

女:站在巍巍高山的顶峰,展望群野,心随之飘荡,山是绿的,山上的水是清的,山下的景呵,也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请欣赏燕云飞笔下的《天山天池,我美丽的新娘》朗诵

男:云天辽远,天风浩浩,头顶的云霞呀摊开了黄土的伟大,遒劲的长风将那山的背影给了苍茫,故乡的情愫在心中,山的牵挂在梦中。请听《陕北:黄土高原》(删节稿),作者:黑马,朗诵:

女:如芒、如柱、如塔、如屏、如人、如兽、如剑指苍穹、如神魔翩跹。千峰万峦,千万种风情,千万个姿态,请欣赏黄杨树笔下的《美哉,张家界》朗诵:

男:故乡的水孕育着缱绻的柔情。一滴滴、一串串、一簇簇,从高山披挂下来,岩石拦不住,白云留不住,一路长车,无数次地碰撞、无数次地激情奔放,浩浩荡荡,盛开的是永远不败的浪花。

女:请欣赏第二篇章:故乡的水

男:一浪高过一浪的涛声,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只有无言的江风,依然吹送着千古的年轮,依然吹送着一种绝对的深远和忧伤。海狼的《川江号子》把我们带进了大江的凝重之中。朗诵:

女:西湖的荷花,杭州的风,在游子思乡的清清的水里,那晶莹的水珠在荷叶的拥抱中,如同一个孩子闪烁着灿烂的笑容,流淌的是江南的小桥流水。请听《江南情思》作者:芙蓉仙女朗诵:原创:

男:有一种梦境,是要用心感知的,那就是海之梦……假如有人要问

你现在最想去什么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去--海-边。欣赏《海之梦》作者蓝诺朗诵

女:山是摇篮,水是歌。故乡的青山绿水呵,是爱的源泉、是那万种风情的源泉,天空中飘渺的云彩抒发的是游子的思乡之梦。

男:心灵与心灵的相交,闪出的是爱的火花;情与情的交融,拽出的是长长的情愫,山美、水美,故乡的人更美。

女:下面进入第三篇章:故乡的人

男:风中飞雪最具诗意,“飞舞透帘栊”是一种境况,“朔雪劲且哀”又是一种景致。英雄的壮歌、奶奶的故事,还有那东北汉子的高腔大嗓给了故乡永远的豪气。请听朗诵的《风雪北大荒》,作者眸上心痕。

女:沙漠上生命力最强的是那不知名的小草还有那扯上嗓门让地球抖三抖的石油工人,虽然没有响亮的头衔,根须却扎得很深很深。请欣赏石油部落心中的《石油汉子与小草》朗诵:

男:古老的红豆传递着相思,现代的红豆表达着爱情。在爱的季节,好好的感受爱情;在爱的季节,好好的享受爱情;在相思的日子里,采撷一把红豆,让爱更近一点,让红豆跟着心一起远行。请欣赏空镜子心中流淌着万般情思的《红豆》朗诵:

女:岁月的长河,千年不息,万年不止。多少记忆随风而逝,又有多少东西值得挽留?穿越岁月的河流,已不见往日的波涛,屈原走了,留下永远的遗憾,刻下永久的伤痕;而《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和那不屈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史册上。请欣赏《归来吧,游走的灵魂》作者:茗香溢远朗诵:

男:无风的日子,独坐树下,听爱情如银色的瀑布在月下流淌。摊开酒杯,想象着梦中的风筝,该怎样在我心灵的天空放飞。一杯酒,溢出了一条连绵不绝的河流,愈饮愈多。也许我会选择一个早晨,踏着落满苦楝花的小路悄然而去。请听《无风的日子》作者:西楼听雨朗诵:

晚会结束语

男:故乡是一团火,石与石的碰撞燃起彤红彤红的火。这把火与血液一起燃了很久很久,给男人们山一样的脊梁,给女人们水一样的柔情……

女:故乡是一盏灯,昼与夜的呼唤点起明亮明亮的灯。这盏灯亮了许久许久,给远征的游子以光明,给疲惫的汉子们以一丝宽慰……

男:走过千山,涉过万水,最美的是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还有故乡的情。

女:在这月圆时分,仰望长空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心中荡漾的是对故乡的爱,荡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

男:爱吧,爱世间的一切;爱山、爱水、爱故乡。原创:

女:故乡是火种,故乡是源泉。

男:抓一把黄土,放在嘴里,把故乡留在血液里。

女:爱的火焰在家乡点燃,融化纷繁的世界。

男:爱的溪流从故乡流出,走遍茫茫江海。

女:朋友们,让我们披着银色的月光,跟随飘曳的夜风,跟随闪烁的流星,让心灵回到可爱的故乡,让思想回到孕育我们成长的故乡。

男:我爱家乡山、水、人晚会到此结束。谢谢朋友们的光临。

故乡范文篇6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诸位先生持此观点。如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三种为“批判辛亥革命说”,此观点曾出现在人教社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如原课本第三册在《故乡》的注释中说道:“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原教参在《故乡》分析中说道:“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这种看法显然是把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破产,把农民的贫困归咎于辛亥革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现已编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本中虽然去掉了“辛亥革命十年间”等等的话,但新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仍隐约着“批判辛亥革命说”的词语。如“用书”在课文分析中写道:“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对《故乡》主题的这三种观点中,“批判辛亥革命说”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受了极左思想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辛亥革命最终因革命力量的弱小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了,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革命军一直处在同反动势力的顽强斗争中,他们无法实施治国方略,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不可能把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归咎于辛亥革命。再从历史的角度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其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如果要意会地把《故乡》的主题看作是批判辛亥革命,这不仅会贬损辛亥革命,也有损于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这种观点在小说中找不到可靠的根据,所以,“批判辛亥革命说”应予彻底否定。

茅盾先生的“隔膜说”和严家炎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是有道理的,这两种观点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可靠而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用其中的一种观点来概括《故乡》的主题,我们又觉得不够全面。所以笔者认为,“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和“深刻反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这两方面都可看作是《故乡》的主题所在;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表达《故乡》的主题就比较全面一些。

“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这一思想在《故乡》中是有充分体现的,揭示得很深刻。小说中那长长的一段回忆,一方面反映了那时故乡景色的美好,农民生活的太平,另一方面是着重表现少年时的“我”和闰土那亲密、纯真、美好的友谊。这少年时美好友谊的描写着墨很重,很突出,读来很感人,这样,就和后边中年时的“我”和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无话可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隔膜”经作者的议论强调,显得很突出,读者也会感到痛心。中年闰土恭敬地、分明地叫了“我”一声“老爷”,就把“我”记忆中那美好的友谊“叫”得模模糊糊了,就使我产生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哀:“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和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起来了,又使人非常的悲哀。”“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小说中对“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感慨万端,反复地作议论,抒发悲哀的感情,又殷切地希望后辈们不要再隔膜,不要再过眼前这种痛苦的生活。由这对隔膜的着力描写,反复议论抒情,就可看出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是要突出显现人与人之间不了解、隔膜这一现实的。

造成这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原因,茅盾先生说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这说法在小说中也是有可靠根据的。闰土几次叫“我”老爷,母亲听了后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由这母亲和闰土的对话,揭示出他叫“老爷”的原因——是懂得规矩,按规矩称呼行事。这规矩是什么呢?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也就是阶级观念。

严家炎等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认为《故乡》的主题是深刻地揭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农民极度贫困的社会根源,引发人们对农民问题的注意,这个观点在《故乡》中也是有充分体现的。《故乡》中中年的闰土,不仅是受着传统等级观念的严重束缚,精神显得拘谨、麻木而又迟钝,而且精神上是非常的痛苦,整个的人是非常的穷困潦倒:“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出现的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闰土相比,不仅仅是自然的生理上的变化,而且是鲜明地刻着穷苦的印记。这样的穷苦在“我”的心里也同样引起了强烈的震颤,也使“我”非常的悲哀。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先生对闰土穷苦的描写也是非常突出的,对他的穷苦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通过闰土的话及“我”和母亲的叹息,从多方面揭示了农民穷苦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农民穷困破产的诸多原因中,多数是社会原因,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地方恶势力横行等等。这些社会原因不除掉,农民是没办法过上好日子的,工人、商人以及知识分子等都过不上好日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鲁迅先生也揭示了“多子”这一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多子”在旧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是相当普遍的,“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相当大。联系到我们今天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鲁迅先生70余年前在《故乡》中提出的“多子”问题应不是一个小问题。

《故乡》中对闰土穷困境况的描写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闰土的贫困置于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说开头第二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就是一幅色彩很浓的、广阔的农村经济荒凉图。“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阴晦而苍黄的天底下,放在鸣鸣作响的冷风中,尤使人生凄凉之感,这怎能不使人想象出村里老百姓穷困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浑身瑟索着,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闰土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闰土是很穷困的,其他的农民怎样呢?小说中也是有透视的。“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这些人的偷东西,不也透视出他们生活的窘迫穷困吗?

故乡范文篇7

关键词:《故乡雨》;歌词;演唱风格;情感表现

一首《故乡雨》,一颗游子心,一片思乡情。《故乡雨》这首歌曲创作于1981年,经赵越作词和禹永一作曲,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几天过后,赵越先生意犹未尽,于文学杂志《十月》上发表在歌词《故乡雨》的基础上写出了相同主题的长诗《故乡雨》,并摘得了山西省首届赵树理文学奖的桂冠,同时也出版了同名的诗集。故乡雨不变,故园情依旧,赏析《故乡雨》这首艺术歌曲,符合千百年来人性中“家”的理念,进一步通过对歌曲的词曲作者、歌词、演唱和情感等的分析,挖掘出歌曲中对故乡的“情”在当代社会上的影响。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对其作出的赏析都不会失去研究意义。

一、《故乡雨》的词曲作者

赵越,山西省歌舞剧院的一级编剧,在众多的民族系列歌舞作品的作词中久负盛名,他的民族歌舞作品“黄河三部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曾将“中国民歌十大金曲奖”、文化部的词作奖“文华奖”和“五个一”的“工程奖”收入囊中,更是问鼎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他的作品极富灵性,所写的每一首词作,都如同诗一样雅致,充满了黄河气息和韵味。正因如此,他奠定了山西“黄河派”的独特风格与歌舞地位,为山西省乃至是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词作抒情上口、凝练厚重,语言如诗歌一般淡雅恬美。“严谨深沉、和谐自由、感情细腻、炽热奔放”便是他作品的符号。他的代表词作《故乡雨》质朴中不失雅丽、韵律如流水般绵长流畅,点滴之间尽显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如此的深情款款,也使得《故乡雨》这首歌也因此在众多乡情作品中熠熠生辉。禹永一,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朝鲜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席。现主要从事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研究以及歌曲创作。他的作品涉及面广泛,在电视剧主题曲、民族艺术歌曲、美声、电子音乐以及交响音乐等方面颇有建树。在他的创作路上,曾多次担负起了为央视或地方的文艺晚会创作主题音乐的主要责任。他创作的歌曲获奖甚多,曾在“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上摘得桂冠。1999年他的作品《故乡雨》荣获亚洲音乐节“世纪风”中国原创歌曲大赛金奖首奖并收入全国音乐高等院校音乐教材。他曾在港台出版CD、为韩国国立交响乐团创作交响乐作品并受邀携原创音乐作品赴韩国演出并参加国际音乐交流会等。种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不断让他的作品与国际接轨,更让他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二、《故乡雨》的创作特征

(一)歌词的文学性

歌词的创作实质上是进行文学的创作过程,因此,歌词毋庸置疑也带上了文学的特性。而歌词的文学性体现最为明显之处在于与古体诗或者现代诗之间的密切联系。就古体诗与现代诗相比较,歌词与现代诗的结合更为贴切,给音乐歌词(特别是艺术歌曲)提供的谱曲空间更大,意象和情感表现更丰富。当然,艺术歌曲歌词的文学性的突出表现还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中国的白话新诗的提出息息相关。在浪漫主义与中国新诗的领域范围内,诗人的情感和个性得到尽情释放,对自然充满着想像和向往。由此,艺术歌曲的歌词创作在浪漫主义和中国白话新诗的背景下有了艺术的沃土,更具有了活力。正所谓,创作一首好的歌词,就是在写一首好诗;写得一首好诗,谱了曲,就成了一首好的艺术歌曲。《故乡雨》的歌词清新雅致,情感浓厚,如诗一样的语言让人读后倍感亲切。字里行间描述了游子在外,想像着变成雨滴去寻找和拥抱故乡的情景,对故土流露了浓浓的眷恋之情。

(二)歌词的意象、意境美

作为音乐的文学承载体,歌词往往有一定的意象作为音乐乐章的画面支撑,进一步将歌词中的意象串联起来形成歌词的意境,从而为音乐提供情感寄托的土壤。在《故乡雨》这首艺术歌曲中,“雨”是歌词中最重要的意象。“雨”是亲切、温存的,像慈母心一样纯洁,温润着游子心灵甚至是自然万物,也牵引着在外游子思念故乡的深情。“我的眼,像田野一样湿润;我的心,像绿叶一样清新”,在雨中,故乡的万物都是干净的,连人的心灵也是如此的洁净无瑕。故乡的雨落在田野,落在绿叶,纯净的画面在吸引着“我”去找寻昔时的美好回忆。在歌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雨”如慈母般为“我”洗去风尘,同时也向“我”倾诉情感。这样一来,故乡的雨就被赋予了拟人化,从故乡雨的滋润上升到了对故乡的一切都饱含深情,整首歌曲的意境便显得亲切自然,如丝丝细雨润化心头。在歌词的第二部分中,有“溪流”、“游子心”、“雨滴”、“土地”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有着美好和希望的共同主题,与歌曲的第一部分不谋而合。“田野”是故乡的明显代表,是游子思乡之情放飞的心灵寄托之处,也是故乡丰收的象征;“绿叶”是希望,是生命力的象征,是“我”对故乡怀有的殷勤的期盼;雨如“溪流”缠绵,一幅和谐朴素的故乡之画展现眼前。另外,歌词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进一步营造了深邃的意境美。歌曲两部分都有“去寻找”、“去拥抱”的关键词语,运用了重复的手法,一咏三叹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浓烈情感。比喻、拟人以及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让歌唱者在吟唱时思绪与情感得以充分表达,“情感”与“画面”更加吻合。

(三)歌词的韵律美

好的歌词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体现在韵律上。歌词的韵律是音乐“美”的基础之一,作为谱曲歌唱的文本,除了语言需要凝练之外,也要考虑节奏的表现和效果。《故乡雨》的歌词采用“句句韵”的押韵方式,押的是“汉字十三韵辙中的人辰韵,其独特的声韵结构令《故乡雨》的词曲、字音结合更为十分自然、节奏鲜明而确定。歌词中情感如同连绵起伏的山川一样有着明确的起伏走势。这样显得了歌曲的韵律和谐和明快,琅琅上口。

三、《故乡雨》的演唱风格

(一)《故乡雨》的音色与力度掌握

在声乐作品演唱中,往需要凭借连音的技法将歌曲的某些特征完美地表现出来,给听者传递有效的蕴含在歌曲里的信息。而《故乡雨》中应用的三连音也是整首歌曲的重要技法。其中的三连音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所谓三连音,就是由三个时值相等的音符组成的一种独特的节奏形式。音符的紧缩加之演唱歌曲时气息的控制使得歌曲作品的节奏产生起伏和跃动,情感得到集中体现,演唱更加具有层次感,音乐作品内容表现得更加和谐自由和开阔。例如歌曲中的“多么亲切”、“多么温存”,等都是典型的三连音应用。作曲家在每一节都运用了三连音,不断使歌曲的情感递深,从根本上表现出游子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由故乡的雨联想到故乡的人,土地和乡情,表达了对故乡深沉的爱意。因此,在演唱时则就需要有婉转的音色,而不能带着唱磅礴气势的歌曲音色来演唱。歌曲力度,是音乐表现的基础,能表现音乐的旋律美和情感美。例如“我的眼啊”、“故乡的雨啊”、“我的心啊,像绿叶一样清新。我真想光着双脚走进我故乡的雨中,啊!”,“去寻找,寻找我儿时的天真和梦境。”等需要将力度提上唱出歌曲的高音区,从而展现歌曲的美感。

(二)《故乡雨》的咬字与吐字的把握

要想将一首艺术歌曲完美地演唱出来,演唱者对歌词的咬字与吐字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咬字,即是正确地把握歌词的声母发音或字头发音,通过人体的发音器官将歌词清晰正确地发音出来。“欲正五音,而不在于喉舌齿牙唇处着力,则其音必不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而吐字则是针对韵母发音或字尾发音。演唱一首艺术歌曲,无论是咬字还是吐字,两者的共同特点就是:字的发音都要正确与清晰。艺术歌曲之所以要规范咬字与吐字,正因为通过把握好歌曲的咬字与吐字,可以把歌曲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外界,体现出歌曲的精神与含义,从而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因此,正确掌握咬字与吐字是必要的。掌握《故乡雨》中的咬字,需要特别注意传统唱法中的“四呼”演唱,同时也是母音的发声方法。“四呼”包括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例如开口呼,“轻轻为我洗风尘”的“尘”字发的就是“en”的韵母音,再如“绵”发的是“an”的韵母音等。对于这类发音,要打开口腔,将下巴,舌头等提起,正确地把音发出。而齐齿呼的运用则更多,如“情”、“境”发的是“ing”的韵母音、“尽”发的是“in”的韵母音等。这类字的发音要将嘴巴向两侧拉开,牙齿作为着力点,从而把字音发出。撮口呼的则有“温”、“存”等,且发的是“un”的韵母音,通常要将嘴巴缩小,着力点在于唇,嘴成圆形发出字音。最后一个是合口音,如“中”发的是“ong”的韵母音,此时嘴巴往往要成圆形,舌头抬起,着力点在于口而将字音发出。

(三)《故乡雨》的情感表现

《故乡雨》全曲表达了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雨,借着故乡的雨来寄托自身对故土的深切眷恋。故乡的一草一木在雨中都是那么地尽显柔情,在游子眼中就是一幅脉脉含情的画面。“故乡雨,雨纷纷,轻轻为我洗风尘。”歌词开头就将故乡的雨拟人化,为游子洗去风尘,洗去游子在外的辛酸和劳累。开篇即把主要意象拟人化,加深了人的情感因素,使得歌曲情感感染力更加深入。“多么亲切,多么温存,好像一片慈母心。”动人的情感往往依托于好的歌词,这里,用“亲切”、“温存”“慈母心”来形容故乡的雨,这样的雨,像母亲一样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在演唱这首艺术歌曲之时,要亲切深情如春风般解人情怀,演唱者能够通过演唱把听众带入到雨落在故乡每一处土地上,滋润万物的情景。紧接着,故乡的雨向我倾诉衷情,歌曲的情感在此处直截了当地表现了出来,而连“我”都想变成雨滴,融入故乡的雨中,去感受故乡的一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样的形式,情感上却是一步步上升,两部分的重复手法的运用,“去寻找,去寻找”、“去拥抱,去拥抱。”情感不断加深,宛若远在他乡的游子在对故乡的深情呐喊。《故乡雨》带有如此动人的乡土气息和乡土情感,经演唱者的演绎,得到了广泛流传,是一朵开在游子心头,永不枯萎的花。

四、结语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被大众所欣赏,除了大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要求和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之外,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倾注的情感也密不可分。“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没有生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欣赏者,正因为有了情感的注入。世界上每一门艺术都有其特殊的情感,艺术歌曲也有着属于自身的独特情感,细品味《故乡雨》所带来的游子对故乡那种想念之情以及乡情冲击,由纷纷细雨联想到儿时、母亲、故土的一切,都是游子的情感在歌曲中的最佳依托;另外一方面,也表现着炽热的乡土情感源源不断地流传。社会不能丢失这样的乡情,因为这是让我们身处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情感因素。

作者:李毅艺 单位:吴川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罗永常.从沅水到黄河[J].湖南:湖南党史,1999,04.

故乡范文篇8

女:故乡的山最美,故乡的水最清,故乡的人最亲。刚刚告别八月十五圆圆的月亮,我们就相聚在海边草屋,相聚在这网络连接的家园,用心、用情、用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爱,吟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

男:张爱玲说过:回忆这东西若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而家乡的味道就隐藏在记忆的角落里,一旦拼对了思乡的密码,家乡就会跳将出来,让人们惆怅百结。无论你身在天涯的何处,思绪都会被牵往一个方向,那里就是你的家乡。

女:下面进入第一篇章:故乡的山

男:曾有人把山比喻为母亲,绿树再高,生长在母亲的怀里;长江再长,来源于山的怀抱。请听《苍穹下的唐古拉山》,作者:逸野朗诵:

女:站在巍巍高山的顶峰,展望群野,心随之飘荡,山是绿的,山上的水是清的,山下的景呵,也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请欣赏燕云飞笔下的《天山天池,我美丽的新娘》朗诵

男:云天辽远,天风浩浩,头顶的云霞呀摊开了黄土的伟大,遒劲的长风将那山的背影给了苍茫,故乡的情愫在心中,山的牵挂在梦中。请听《陕北:黄土高原》(删节稿),作者:黑马,朗诵:

女:如芒、如柱、如塔、如屏、如人、如兽、如剑指苍穹、如神魔翩跹。千峰万峦,千万种风情,千万个姿态,请欣赏黄杨树笔下的《美哉,张家界》朗诵:

男:故乡的水孕育着缱绻的柔情。一滴滴、一串串、一簇簇,从高山披挂下来,岩石拦不住,白云留不住,一路长车,无数次地碰撞、无数次地激情奔放,浩浩荡荡,盛开的是永远不败的浪花。

女:请欣赏第二篇章:故乡的水

男:一浪高过一浪的涛声,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只有无言的江风,依然吹送着千古的年轮,依然吹送着一种绝对的深远和忧伤。海狼的《川江号子》把我们带进了大江的凝重之中。朗诵:

女:西湖的荷花,杭州的风,在游子思乡的清清的水里,那晶莹的水珠在荷叶的拥抱中,如同一个孩子闪烁着灿烂的笑容,流淌的是江南的小桥流水。请听《江南情思》作者:芙蓉仙女朗诵:

男:有一种梦境,是要用心感知的,那就是海之梦……假如有人要问

你现在最想去什么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去--海-边。请欣赏《海之梦》作者蓝诺朗诵

女:山是摇篮,水是歌。故乡的青山绿水呵,是爱的源泉、是那万种风情的源泉,天空中飘渺的云彩抒发的是游子的思乡之梦。

男:心灵与心灵的相交,闪出的是爱的火花;情与情的交融,拽出的是长长的情愫,山美、水美,故乡的人更美。

女:下面进入第三篇章:故乡的人

男:风中飞雪最具诗意,“飞舞透帘栊”是一种境况,“朔雪劲且哀”又是一种景致。英雄的壮歌、奶奶的故事,还有那东北汉子的高腔大嗓给了故乡永远的豪气。请听朗诵的《风雪北大荒》,作者眸上心痕。

女:沙漠上生命力最强的是那不知名的小草还有那扯上嗓门让地球抖三抖的石油工人,虽然没有响亮的头衔,根须却扎得很深很深。请欣赏石油部落心中的《石油汉子与小草》朗诵:

男:古老的红豆传递着相思,现代的红豆表达着爱情。在爱的季节,好好的感受爱情;在爱的季节,好好的享受爱情;在相思的日子里,采撷一把红豆,让爱更近一点,让红豆跟着心一起远行。请欣赏空镜子心中流淌着万般情思的《红豆》朗诵:

女:岁月的长河,千年不息,万年不止。多少记忆随风而逝,又有多少东西值得挽留?穿越岁月的河流,已不见往日的波涛,屈原走了,留下永远的遗憾,刻下永久的伤痕;而《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和那不屈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史册上。请欣赏《归来吧,游走的灵魂》作者:茗香溢远朗诵:

男:无风的日子,独坐树下,听爱情如银色的瀑布在月下流淌。摊开酒杯,想象着梦中的风筝,该怎样在我心灵的天空放飞。一杯酒,溢出了一条连绵不绝的河流,愈饮愈多。也许我会选择一个早晨,踏着落满苦楝花的小路悄然而去。请听《无风的日子》作者:西楼听雨朗诵:

晚会结束语

男:故乡是一团火,石与石的碰撞燃起彤红彤红的火。这把火与血液一起燃了很久很久,给男人们山一样的脊梁,给女人们水一样的柔情……

女:故乡是一盏灯,昼与夜的呼唤点起明亮明亮的灯。这盏灯亮了许久许久,给远征的游子以光明,给疲惫的汉子们以一丝宽慰……

男:走过千山,涉过万水,最美的是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还有故乡的情。

女:在这月圆时分,仰望长空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心中荡漾的是对故乡的爱,荡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

男:爱吧,爱世间的一切;爱山、爱水、爱故乡。

女:故乡是火种,故乡是源泉。

男:抓一把黄土,放在嘴里,把故乡留在血液里。

女:爱的火焰在家乡点燃,融化纷繁的世界。

男:爱的溪流从故乡流出,走遍茫茫江海。

女:朋友们,让我们披着银色的月光,跟随飘曳的夜风,跟随闪烁的流星,让心灵回到可爱的故乡,让思想回到孕育我们成长的故乡。

男:我爱家乡山、水、人晚会到此结束。谢谢朋友们的光临。

故乡范文篇9

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来自,现在是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第二故乡》。

记得今天月份,我和县里其他学校的多名教师一起去桐乡参加全国班主任论坛。临行前,我对学生们说:“这几天老师不在家,你们要像平常那样做好值日……”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我有些不解,便问他们为什么笑,一个小女孩站起来对我说:“老师,刚才您说‘不在家’!”说完,又抿嘴笑了。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这儿就是老师的家!”

学期初参加学校里的团员义务劳动,劳动时我对另外两位同事说:“快点干!早点做完早点回家!”正巧,一位老教师经过,他听到我说的话,便打趣地问我:“小周,今天还要回江苏啊!”我只是笑了笑,对他说:“这儿也是我的家!”

十一长假,我去无锡看望姐姐,回前我对姐姐说:“我要回家了!”姐姐忙问我:“你回盐城有什么事?”我摇了摇头,对姐姐说:“原创:我回,那儿也是我的家!”

是的,是我家!虽然,从去年八月份我来至今才十几个月,可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这当作我的家。

作为一个新人,我感到无比自豪。我自豪,因为她土地肥沃,河水甘甜;我自豪,因为她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我自豪,因为她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我自豪,因为她科教进步之快速,经济发展之迅猛。

我为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深感自豪,但我更多的却是感动。感动于万儿女的勤劳善良,拼搏奋进;感动于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感动于同事间的互相帮助和团结协作;感动于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感动于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和天真纯洁的心灵;甚至我还感动于农民自家做的粽子的那股香甜……

上学期,我们班新转来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双方都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一天,孩子的妈妈来看她,可这个小女孩却怕妈妈把她带走,吓得跑到其他教室藏了起来。我知道后就一个教室挨着一个教室找,终于在三楼的一间教室的角落里找到了她。我走过去对她说:“别怕,妈妈只是来看看你,并不是要把你带走,爸爸妈妈是同样爱你、关心你的。”然后我就牵起她的小手,原创:陪她一起去见她妈妈。从这以后,小女孩就特别爱与我亲近。今年的端午节,也是我在度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我想它也会成为我毕生最难忘的一个日子。那天是星期六,照例我们需要上半天课。中午放学后,小女孩匆匆跑到我的办公室,把一个袋子放在我桌上,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跑开了。我打开袋子一看,里面居然是一个粽子。我双手捧着那个粽子,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这里有这样纯真的孩子,我又怎能不爱这片土地呢?

故乡范文篇10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附:《乡愁》(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

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

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要点参考

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

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

(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

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

(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四)导入课堂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