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考试试题十篇

时间:2023-04-08 00:46:52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1

(1) 关于会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B: 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C: 会计的对象针对的是某一主体平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D: 货币是会计唯一计量单位

答案:D

解析: 货币是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故选D。

(2) 期末编制试算平衡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算平衡,会计记录正确

B: 试算平衡,但会计记录不正确

C: 试算不平衡,但会计记录正确

D: 试算不平衡,会计记录不正确

答案:D

解析: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如果试算不平衡,即借方发生额(余额)合计不等于贷方发生额(余额)合计,则账户记录或计算肯定有误 ;如果试算平衡,即借方发生额(余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余额)合计,可大体上推断账户记录或计算正确,但不能绝对肯定记账无误,因为有的错误是不影响借贷平衡关系的。故选D。

(3)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

B: 只要试算平衡,说明账户记录正确无误

C: 如果试算不平衡,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应该认真查找,直到平衡为止

D: 即使试算平衡,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答案:B

解析:试算平衡,只能说总分类账的登记基本正确,不能说绝对正确。如果试算平衡表借方余额合计数和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并不一定表示账户处理完全正确。有些错误的发生不会导致试算平衡表中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的失衡。故选B。

(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最大区别是( )。

A: 保持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B: 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 进行发生额试算平衡

D: 总括反映同类经济业务

答案:B

解析: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最大区别就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故选B。

(5) 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更正方法应当是( )。

A: 由会计主管人员更正

B: 由出具单位更正并且加盖公章

C: 由经办人更正并加盖公章

D: 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答案:D

解析:原始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如果金额有错误,按规定不能更正,只能由出具单位重开。故选D。

(6)企业对于已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存货盘亏及毁损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 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B: 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 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

D: 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

答案:A

解析:题中B项应计入营业外支出,C、D项应计入其他应收款。A项应计入管理费用。故选A。

(7) 以下属于对账中账实核对的是( )。

A: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

B: 总分类账户的期末的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

C: 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

D: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

答案:A

解析:题中B项总分类账户的期末的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属于账账核对,C项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属于账证核对,D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袁核对不是对账内容。故选A。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 )。

A: 历史成本

B: 可变现净值

C: 沉没成本

D: 重置成本

答案:C

解析: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故选C。

(9) 财产清查时,( )为盘盈。

A: 实存>账存

B: 实存

C: 账存=实存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评分策略;自动评分系统

在当今这个时代,随着计算机在社会上的普及,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使计算机的使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在我国计算机教育正在不断的进行普及同时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已经被广大高校认同,这样对于考试的难度就会有所提高,同时考试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采用自动评分是必然的选择。在对计算机考试中的理论题进行自动的评分是非常很容易的实现,但是对于其中的操作进行自动评分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在各个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考试主要有理论选择题、Windows操作题、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和上网题等的考察。

一、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研究背景

计算机基础目前是我国各个高校当中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在传统的考试中进行评分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在进行评分的时候没有利用网络的优点,增加了评卷教师的压力,在很多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禁止学生作弊。同时在考试的时间上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监控。因此对于在各个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进行自动评分,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可以促使在广大高校计算机考试中实现无纸化,同时也就可以促进我国的高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试题形式的多样性,主要是由单一的试题到目前的自由组合的题库,就可以使在教学中扩展诸多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教师改变教师方式,改变传统形式的教育观念。在计算机基础考试进行自动评分,这样在一定的程度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考试中进行无纸化考试在一方面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爱好与兴趣被激发出来,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考试评分系统

1.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开发的特点

在对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中进行开发应该是要选择较为成熟的工业技术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使在考试中所涉及到一些操作系统等与进行开发的工具进行连接起来,这样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的开发。

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要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时候开发,技术人员就应该使分布式的处理方法充分的体现出来。

2.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开发模型

在针对于软件的开发,不同的软件开发都是有着不同的模型。因此,要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开发适合它所需要的自动评分系统。

3.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设计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在对软件工程进行开发的时候,一般都是要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在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软件在计算机上是否能够应用。

(2)可靠性原则

在软件开发的时候,要保证在断电、死机、恶意攻击的时候应该可以正常的进行处理考试内容,要保证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

(3)安全性原则

在进行软件的开发的时候,技术人员要建立在安全管理机构的体系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计算机系统减少受到攻击的次数。

(4)可扩展性原则

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软件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将来科技的发展中,对于这个系统是否可以进行扩展与减少。

4.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需求的分析

(1)无纸化,在进行考试中的试题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表现出来。

(2)自动化,主要就是要针对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进行收集与自动的评分。

(3)考试时间上的限制,考试的时间一旦达到规定的时间内,系统就会自动的关闭。

(4)网络上的限制,在进行考试的时候要隔离网络。

(5)建立数据库,主要就是把传统上的试题组合成一套存入系统当中。

三、自动评分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就自动评分系统来说,主要就是计算机通过把广大考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就行对比之后,给出分数。但是针对不同的题型每个考生的答案就会有着诸多的不同,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评分。

1.计算机基础考试理论题的评分策略

计算机基础考试中理论题主要就是指选择题这类题型,考生在做完答案之后就会保存到系统当中,这类题都是具有唯一性的,因此,在考试之后只要将他们与标准答案进行匹配就可以了。只有答案与标准一样才能够得到分。

2.计算机基础考试中操作题的评分策略

在这里主要就是要尽最大可能要模拟人工阅卷的方式

(1)文字输入题的评分

文字输入题主要就是对考生在输入中英文、特殊与表达符号的能力的考察,这里只需要把考生的答案与标准的答案进行对比进行给出相应的分数即可。

(2)计算机基础考试中Windows操作题评分

这种类型主要就是有关文件夹与为文件的操作,这个操作一般都会使考生目录中的文件有所改变,因此,这类题的评分就可以通过搜索考生所有的目录即可。

(3)计算机基础考试中Word操作题的评分

在这一类型中主要就是针对其文档进行文字的编辑、排版等操作,考生所做的答案和这道题的标准答案一般都是以.docx的形式在系统中所存在的。在根据其中的不同操作类型给出相应的评分。

(4)计算机基础考试中Excel操作题的评分

这类题主要就是针对工作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最后考生的最终结果会存在.xlsx当中。这一类型的评分标准是与Words文档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5)计算机基础考试PowerPoint的评分

在这类型题中,主要就是对PowerPoint这部分的操作题进行批阅,但是在进行批阅的时候还应该要判断学生所做的文件是否存在。

四、总结

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采用自动阅卷评分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在针对计算机基础考试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就要针对不同题型的诸多不同的特点来设计出最为适合这类型题的评分系统,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准确的,快速的评出相应的分数,在一定新的程度上也是可以减少其中人员的使用。因此,在进行自动化评分的时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促进计算机教育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国计算机在各个高校中的普及。

参考文献

[1]丁淑香,徐汀荣.基于COM技术的Office自动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

[2]周凤石.大学计算机系信息技术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苏州大学,2006.

[3]王鑫.计算机基础考试中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及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3

关键词:高职 基础会计 考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93-02

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教学中的一门入门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的就是会计学的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重点突出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了从事会计工作所必备专业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期末账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编制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为日后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由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见,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

与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相比较,现阶段该课程的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目前,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大多数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其主要特点在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

像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来讲,作为闭卷考试必然对考试成绩存在了或多或少的偶然性。造成这种偶然性的关键就在于,闭卷考试处于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环境,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并且在限定的时间内要独立完成,这更增加了考试成绩的偶然性;其次就是在这种死板的考试中,教师必然会以教材为中心,考前通过划范围,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固定住,学生自然而然缺少了自我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不到学生真正应有的水平及能力;最后就是闭卷考试通常都已客观题和记忆性题目居多,答案固定,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死板呆滞,缺少灵活性。

2.2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既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不但要掌握“应知”的知识,还要学会“应会”的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考试内容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考试内容应加强与市场和社会需要的联系,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现行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无论是从考试环节还是试卷题型来看,都偏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这种考试导向下,会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只注重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远远落后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在毕业时自然就不能把握会计业务的精髓。也就是学生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帮助企业解决日益复杂的会计问题这一方面能力则显得明显不足,尤其现在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实践能力的缺乏使本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3 考试过程重结果轻过程

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由于平时没有考试压力,一部分学生便不认真学习,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期末。即使平时成绩占了期末成绩的一定比例,但由于比例偏低,期末考试的决定性和重要性同样突出,“一考定成败”的现象非常严重。学校往往把考分的高低作为学生是否补考和评优的依据,导致了学生在考试中通过作弊来获取高分。加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其他的形成性考核,学生把过多的精力关注在期末一两场考试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也因此产生了侥幸心理,考前要求教师点题目,突击背书。这样学生即使通过了考试,也没真正掌握本专业要求的能力。

3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

《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而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探索适应本课程教学特点的考试方式势在必行。

3.1 推行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难以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笔试加口试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口试可以是学生就所选内容的自由演讲、案例评论、回答教师的提问等。采用这种考试模式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现场的应变能力。

对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将基本知识点融入现实的经济业务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对于较难且有发挥空间的知识点可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发言的形式去验证。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由于学生刚接触会计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多加以指导,尽量给出比较清晰的案例分析思路,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言,这样可以将学生的被动思考很快的变成主动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

另外,教师可以经常设置一个主题,主题可以来源于身边的小事:如何开设个人银行账户?如何将各班的班费等等用日记账的形式记账……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通过撰写小论文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多元化考试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能评价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是较理想的评价方式。

3.2 考试内容要突出实践性

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更多地是从事会计的实际工作。而会计的实际工作就是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使他们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需要。除了要安排专项内容的实训以外,还要在考试过程中设计考查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重视实践能力”,迫使那些靠死记硬背、临阵突击,甚至心存侥幸,打小抄,想蒙混过关的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堂理论课和实训课,重视平时技能训练,重视综合应用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学习。《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考试内容在考核理论的同时应突出实践性。

3.3 重视形成性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考定成败”的弊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考核更客观。

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已为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但还应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基础会计》课程考试的安排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而定,如基本理论的考试可安排在期末进行,填制会计凭证等实训操作考核可在每个操作项目训练结束后进行。此外,考核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这种形成性考试制度,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实现课程既定的目标。

4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改革的做法

笔者认为,本课程应采用期末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形成性考核由平时考核和实训操作考核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平时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实训操作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

4.1 期末考核

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占总成绩的40%。除了传统的题型以外,还要在题目中设计与考查学生操作能力有关的题目。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会计核算业务题等。在一份试卷中,各类型题目的分数比例为: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20%,判断题10%,会计核算业务题50%,其中会计核算业务题要求学生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相关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考题中涉及的凭证、账簿和报表完全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格式设计,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2 平时考核

平时成绩由学生平时上课出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性小测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大等方面构成,占总成绩的20%,可以通过课堂考勤、作业批改、口试等方式进行。

4.3 实训操作考核

实训操作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会计核算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在每一个操作项目结束后进行,分值占总成绩的40%,考核内容分为五部分

(1)会计凭证操作。要求会填制原始凭证;会填制记账凭证;会编制科目汇总表。

(2)会计账簿操作。要求会登记各类账簿;会对账、结账;会编制试算平衡表。

(3)会计报表操作。要求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4)更正错账。要求会按规定方法更正错账。

(5)书写要求。要求按标准格式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各部分分值比重依次为35%、30%、20%、10%、5%。

通过这种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力求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符合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减轻其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5 结语

考试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高低,良好的考试改革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但同时考试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它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以及师资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考试改革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世鉴,李紫.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0(28):123-124.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4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率

0 引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业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与目标。因此许多高校充分发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引导作用,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并以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为模板来设计本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大纲。作者所在院校,理工科类所有专业的班级均开设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各专业可根据专业需要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或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文科类专业一般选择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学院为学生掌握该类课程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上的题目、题目类型和NCRE相符。

1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核内容是根据社会不同部门应用计算机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计算机教育、教学和普及的现状而确定的,它以应用能力为主,划分等级,分别考核,为人员择业、人才流动提供其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水平的证明。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期末考核是以检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否实现为目的,且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与时俱进,考试时间可统筹安排。考核形式也可灵活多变。两者的目的、考核内容、考试时间、考核方式、对象都不同。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和二级的考试大纲内容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大纲内容相对应,因此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2 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2.1 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

计算机等级考试可作为学生就业的一个筹码,为了使学生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学校有一个较好的通过率,各高校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放到重要位置,并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以便适应计算机等级考试。

2.2 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负面影响

2.2.1 等级考试内容不全面

等级考试系统的制作和题库的建设方面不能根据高校不同层次和专业特点,从难度、考试内容等方面区别对待,也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同时,等级考试内容的不全面与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时有限,两相作用,使得教学内容只能围绕计算机等级考试来进行,从而导致许多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无法讲授。比如VB等级考试几乎不涉及文件、数据库、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确是VB的重要应用领域。

2.2.2 应试教育阻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有些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有些院校把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分与等级考试合格挂钩;有些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作为教学大纲,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因此这些院校的部分教师就将计算机基础教育演变成了应试教育,在教学中只重点讲解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及内容,不考的内容一带而过,甚至根本不讲,学生也将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作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最终目标,只学习考试大纲范围内的内容,而忽视相当一部分与应用相关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这样就将计算机基础教育演变成了应试教育,从而偏离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开设的初衷,也无法体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性特征。

2.3 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可参照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制定,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班级通过率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辅助检验,也考查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内容,关注教学效果,推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

3 计算机等级考试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3.1 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是以应用和操作为主的一种技能性学科,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以等级考试大纲要求作为教学参考,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是在实验教学,除了加强上机课程的指导,还应该对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做相应调整,减少课程中验证性实验比例,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独立完成涉及文件读写等方面的小程序,完成程序打包及完整的可视化界面等。

3.2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3.2.1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注重操作,大多数同学都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操作有一定基础,但理论知识不足,大部分学生打字速度可以,但正确率不高,对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操作基本不会,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案例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一个或两个较完整的案例,让学生试着去做案例,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再详细讲解案例,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由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上课、上机时各小组成员坐到一起,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即为教师分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的交流逐步提高,逐渐减少差距。

3.2.2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对大一学生来讲是个难点,大部分学生听几节课后赶到一头雾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思维方式与他们以前学习课程的思维方式不同;二是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只是做题,缺乏思维,没有自学能力;因此要想上好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必须根据课程内容、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媒体、板书、上机等,教学内容讲解上也要采用多形式,比如讲课式、讨论式、引导式、案例式等。讲课式是教师多采用的基本方法,但不能整个课程都用,要根据课程内容变化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写出判断闰年的逻辑表达式,可采用讨论式,教师可询问学生判断闰年的条件,总结判断闰年的条件,和学生讨论判断闰年的表达式,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表达式。

3.2.3 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程序设计课程都有对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供学生查看和下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素材等,针对大一新生入校时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平台上题库的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的,题目形式接近计算机等级考试机试方式。

3.3 考核方式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考试方式最好采用机试方式。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包含平时考核、实验考核与课程期末考试三大部分。平时考核的内容有上课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目的是要求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完成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完成内容情况,因网络教学平台作业练习和考试是一个题库,但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是随机抽题,完成平台作业是掌握教学内容,以便顺利通过期末考试的保障;期末考试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考试题型是多样化的,包含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改错题等等,因网络教学平台题库丰富,每个人的考题是随机抽取的,相互之间重题率较低,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证。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对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4 结束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计算机等级考试会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也相应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处理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使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花.处理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J].现代计算机,2012,10下:50-52.

[2]常玉慧,等.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关系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07-109.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5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甚至人们的目常生活也与计算机紧密相联。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着重探讨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并探索了如何通过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计算机等级考试目前有四个级别。一级定位为满足人们在一般性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应用,重点是操作能力的考核。二级定位为计算机程序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三级定位为“开发工程师”,重点在设计、管理、测试和技术支持。三级分为“PC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四个类别,主要考核对应类别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技能。四级定位为“系统设计工程师和项目主管”。考核内容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项目包括笔试和上级考试。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计算机等级考试是考查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更是学生通向理想的就业岗位的重要法码。近年,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多,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学校以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为模板来设计本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合理的因素,切实提高学生有效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能力。

1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针对性差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主要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大学一年级的公共课程,采取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这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普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融入到他们的专业学习中,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他们的专业结合性较差。

市场经济需要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但又是专才基础上的综合性人才。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社会各个角落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即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也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各专业的特点进行,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1.2 学生起点高低不同

造成新生的计算机水平的差异的原因,既有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能力的主观因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有的发达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地区基础设施建没也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这些地区的学生,从小就能频繁的接触到计算机,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已经具备了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处理文件资料等能力。有的学生甚至能进行网页设计、制作音频、视频等。而对于偏远地区或者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他们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甚至从来没接触过计算机,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零起点。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还不够重视学生水平的差异,对他们进行统一模式的计算机教学,这样不能吸引起点高的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照顾到起点低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1.3 教学中实践训练比重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差

当前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试教育普遍存在。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公共课程,学生数量多,课程教学时间少,教师数量有限,学校和教师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水平。学生为了学分、考证学习,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意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很多学校的机房数量不足,学生也确实上机操作的机会。这充分说明了该校教学手段、方法滞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计算机知识是应用性极强的知识,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

2 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注重通过率

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为了通过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来提高人们计算机应用能力。任何考试都有它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衡量人们某方面的能力。然而,目前很多人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识存在误区,不少高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和学位挂钩,这样,学生以通过率为向导,参加汁算机等级考试的功利性增强,而不注重对计算机知识的持续学习。

2.2 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更是不断加快,而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的更新速度却是远远跟不上时代节奏的。例如,目前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很多人都需要通过网络来购物,关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必须了解的,但在目前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反映相当知识的内容很少。所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应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

2.3 测试结构有待改进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结构有待改进。例如,对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考试中编程语言的内容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因此可以适当减少编程部分的比重。此外,应该进一步加强上机考试的比重,因为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3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关系

3.1 两者的区别

两者的对象和目的都不相同。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考核人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水平考试,面向社会全体人员,注重培养人们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面对高校大一新生,目的是通过标准的教学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文化和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3.2 两者的联系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计算机等级的大纲相适应。大一新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他们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展又有利于激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动力。

4 优化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构。改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我们探讨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目的在于优化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级考试结构,改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使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优化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构,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对其进行改革,一方面我们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更新考试内容,使考试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考试反映时展的要求,发挥其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上机考试的比重,重视考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自己将来的工作领域中能熟练利用汁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应该以应用为向导,通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对于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引导作用,以学生自学为主。学校根据根据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需求进行自主选择。这样既能鼓励先进又能照顾多数,对于不同起点和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目前,大学新生都是90后青年,他们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个性较强。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能让他们感受到尊重,更能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促使其自主学习。

4.2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衡量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标准,只能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解放思想,改变应试教育思维,千方百计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以实践能力为向导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4.3 变革考试模式

我们可以借鉴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模式来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考试模式,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主的全程考试模式,即将考试成绩分为理论考试、上机考试和平时考核三个部分。应该根据时展的需要逐步提高上机考试和平时考核的比重,通过以上三种考核模式的结合,达到正确评价学生计算机水平、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4.4 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环境

一方面,学校要改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硬件环境。学校应加改善教学条件,加大资金的投入,购置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扩大机房规模,增加学生上机的课时,为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软环境。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学生的专业背景,能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开展教学,使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既要鼓励基础好的学生不断学习,又要照顾基础较差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任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8,(5)

[2]孙春玲,潘晓鸥,高校非及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与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3]姜漓,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影响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2)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6

关键词:等级考试;Visual Basic;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049-0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面向社会,用于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该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共设四个级别,其中Visual Basic(简称VB)语言程序设计是二级中的一个考试科目。VB是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由于其功能强大且易于掌握,深受人们的青睐,也使得二级VB培训和考试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如何提高VB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二级VB考试的通过率,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二级VB考试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深入了解考试政策,熟悉考试体系变化

为进一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考试中心不断调整考试体系。近两年来,对于二级VB考试变动较大的方面主要有二个:(1)2013年下半年起,停用2007年版考试大纲,启用2013年版考试大纲,并采用无纸化的上机操作考试方式,取代之前的笔答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考试时间变为120分钟;(2)从2014年起,每年开考次数由原来的两次(3、9月份)增加为三次(3、9、12月份),今年12月份为首次试点考试。

二、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掌握试题构成形式

NCRE是标准参照性考试。为科学、合理的制定二级VB考试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对VB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认真研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组织编写和修订了考试大纲,规定了课程学习及考试的内容与范围,使考试标准更加规范、具体和明确。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正确把握考试方向。在组织实施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考试大纲为主线,努力做到“依纲定教,依纲定学,依纲备考”。二级VB考试内容包含公共基础知识和VB语言程序设计两个部分,考试题型为选择题(40分)和上机操作题(60分),试题在安装有Windows 7简体中文版考试环境下的计算机上作答。其中选择题包括:公共基础知识10题(10分)、VB基础知识及应用(侧重基础理论)10题(10分)、VB基础知识及应用(侧重应用)20题(20分);上机操作题则包括:基本操作题2题(18分)、简单应用题2题(24分)和综合应用题1题(18分)。考试满分为100分,总分达到60分及以上,可以获得合格证书。考试总体难度不高,知识点分布比较均匀,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比较全面,标准控件、控制结构、数组、过程、文件等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算法都会作为考试知识点。

三、紧扣课程考试大纲,系统讲授教材内容

考试指定教材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紧扣二级VB考试大纲组织专家编写与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2013年版)》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2013年版)》。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2013年版)》全书共分为4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结构和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2013年版)》全书共分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VB程序开发环境、对象和事件驱动的概念、常用内部函数和表达式、数据输入输出、常用标准控件、基本控制结构、数组、过程调用、键盘和鼠标事件过程、菜单程序设计、对话框程序设计、多窗体程序设计、文件处理等。针对初学者,教材在结构和内容的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教师应该紧扣考试大纲,系统的讲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消化每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要正确处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因此不能只抓重点内容而忽略一般内容,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知道了一般内容有助于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抓住了重点内容可以促进对一般内容的掌握。

四、重视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VB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二级VB考试上机操作题分值占整个试卷分值的60%,如果没有熟练掌握编写程序的能力以及运行、调试程序的技巧,则很难通过考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遵循只有理清解题思路才能读懂程序进而设计程序的原则,通过对大量典型操作题的设计演示,以及在指导学生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领会编程的要领:理清思路、画出总体流程、逐步细化求精。经常帮助学生排除编写程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运行、调试程序过程中遇到的错误现象,总结解决方法,并就调试技巧进行针对性讲解,以便于学生熟练掌握编程能力及运行、调试程序的技巧。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VB的热情,让学生意识到VB语言在编程领域方面的实用价值,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课程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仔细梳理考试知识点,强化考前复习

教材上所有章节知识讲授完毕后,依据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部分,将考试涉及到的全部知识点逐章进行梳理。书上每章后的习题融汇了各章的知识点(包括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对于习题中的编程题要求学生事先在自己大脑中理清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然后上机编写、运行、调试,这样收获会很大。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强化考前复习,认真分析教材中附录二的考试样题以及附录三的往年考试试卷,给学生讲解疑难点,还要经常组织师生交流,加强互动,了解学生的备考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复习。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7

当前计算机等级考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国家开办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等级考试提高计算机操作者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一些基础计算机知识的考察,然而当前很多大学生都将计算机等级证书看作是找工作时的一个敲门砖,还有一些高校甚至将这个证书与学生的毕业相联系,导致大学生完全失去了参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意义,为了考证而学习,通过后就完全放在一边;第二,每年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都会相应的出一套上机题库,但是纵观这些年的题库,不论是题型还是题目内容上基本没有什么改变,更谈不上创新。这种“一脉相承”的做法可以说已经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恰逢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计算机等级考试依然这样保持下去,就谈不上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了;第三,计算机等级考试特别是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在题型的设置上没有区别对待不同考生。实际上,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去考他们的编程能力意义不是很大,这部分学生最需要学习的不是编程,而是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知识。

2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他们在今后学习的基础。但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计算机专业教材过于单一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现在很多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根据国家公共课程标准所指定的,这种教材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也就是笼统的了解一下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别说应用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了;第二,学生自身所已具备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简单的将玩电脑游戏厉害与否,来评判计算机使用水平的高低。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当地经济水平的落后,甚至于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高校在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时,很难以全面照顾到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听不懂,还有一些学生对死板的教材内容毫无兴趣;第三,学生上手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很大程度上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长期停留在理论教学上。此外就是高校负责人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误解,认为学习这些计算机理论知识就是为了考证,只要把题库中的题型记住,能考下来证书就万事大吉。

3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协调发展措施

⑴高校定期组织校内的计算机技能考试,设计不同的全面的考试内容,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以便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此外,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有很多考试方向供考生选择,所以学生在日常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时,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去学习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这样学生既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够对自己专业所需计算机技术有着更为深入的学习。高校也可以根据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提供的不同方向,开设不同的计算机知识教学,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8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得分率;教学

湖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进行两次,分别在每年5月和11月进行无纸化考试,省教育厅要求在校生的某个成建制报名参加考试,文科报一级,理科报二级。学生基本是自愿参加,有的的学校是强制学生成建制报名参加,通过这几年考试的得分率多多少少可以看出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些现状与问题。

目前各高校都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做为大一必修课,根据考试时间,报名考试的学生都至少学过一年左右的计算机,无论零起点还是非零起点的学生都至少有一年左右计算机操作经验。但从打字题的得分率上看基本稳定在90%左右,从我校学生来看除极少数难字不会打以外,基本失分在标点符号上。现在学生流行用QQ打字聊天,打字时使用网络语言及打错字是非常普遍的,网络环境下使用短语短句多,标点符号使用少,即使使用也没注意全角或半角。在Word等软件教学时因注重编辑教学,而忽视中英文录入教学。中文标点是全角,英文是半角,这在做程序设计题时也会出现,程序里出现中文全角的符号,造成程序总是错误,而部分考生却看不出来,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考试时标点符号只能用软键盘按右键选择输入。

表格制做题是用Word做表格然后输入相应文字,这个题得分率在85%,得分比较高,但实际做得并不太好,主要是面对不规范的表格时学生基本是用鼠标画表格,没有利用好合并单元格与单元格移动功能,所以花时间较多。

Word编辑排版题是对几段文字编辑排版,几年来得分率基本在75%左右,不是很理想,一个是做试题顺序有关,如对某些字设置后就不能再设空心了,而先设空心再设其它就没问题,学生按试题顺序做就做不出,而不按顺序做却做得很好。在排版时,学生很多都不会,在平时Word教学中应加强排版练习,虽然Word是所见即所得,但屏幕上与输出在纸上还是有很大差别,在教学中利用机房的网络,通过打印机共享,将学生的电子作品打印出来会极大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学到实际打印所需的知识能力,这对以后毕业论文的输入及实际工作时打印都有极大的帮助。另一个学生失分原因是学生在做错时,不会充分利用撤消恢复功能,在做错时不能及时通过撤消恢复功能回到做错前样子,这在平时教学时注意。

单选题基础类得分率只有及格的水平,得分率不高,一个是试题中理论概念题有一些,要求学生死记,部分学生因学习时间较早,考试时间较晚,中间相差至少有半年时间,已经记不得了。另一个是操作中的概念,如果让学生直接操作可能做得出来,但从文字上选择却不易。再有就是各种进制数值转换的题,教学时都已经学过了,也在作业时练习过,可在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附件中计算机器,遇到小数时,因计算器不能计算,就不会做了,象这样题应取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没必要要求掌握各种进制数转换,计算机基础教育就是应用能力教育,应让学生更多操作,少些理论。

程序设计题及单选题语言类的得分率都只有20%左右,非常低,而程序设计教学一般有一个学期(18周),而其它内容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只有一个学期,再加上是大一新生,去掉一个月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14周),14周应用基础教学得分率有70%,而18周程序设计题得分率却只有20%,这非常值得反思。我校程序设计都考VFP,程序设计题实际考试只考一个循环、一个叛断、一个计数,非常简单,与VFP数据库操作只有单选题中才有VFP一些操作,可以通过VFP实际操作得出判断。虽然程序设计题简单,但实际有许多学生在考试时都因不会做放弃了做题,一级原有20分,二级原有40分,现在因新增加考试内容还不到这个分值,即使不做,而把其它题做好仍然能通过考试,在考试时看到学生对程序设计的迷惑,经常提醒不会做程序设计学生放弃做好其它题。程序设计题考试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差较大,VFP是有关数据库的操作,而考试主要考算法,省里一个考试大纲要考不同的语言也只有算法相同些,我校从98年开始参加省计算机考试就一直是考算法。因我校是强制大二学生必须参加省计算机考试,在平时VFP教学中也注意与考试相结合,重点教循环、叛断、计数,可是在文科生占主要的学生中教算法有些难度,因学生从高中起就文理科分科,文科生数学只学很少,面对水仙花数、斐波那契数列等文字时看都看不懂,更何况程序设计了,教一个会一个,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差,也容易忘记。程序题只要结果,一些学生就用草稿纸手算,或者用EXCEL计算,这种考试内容形式都需改进。 转贴于

PPT题及EXCEL题是近一年新增加的,得分率一般50-60%左右,虽然都是OFFICE的内容,教材也有,但原来考试没有,普遍不重视,教学上讲的不多。新的大纲要考,但因现在考试内容太多,课时少,一般只有10课时课左右,只能精讲,没学过的学生只能靠更多课外时间才能学会。EXCEL题目前还存在试题内容不完整,部分计算公式未给现象。

试题中网络应用题没有完整得分率统计,统计表1也未列出,2005年11月是81.01%,06年5月是84.63%。考试内容主要是网站注册,收发邮件(带附件)。遗憾的是该题应是100%得分,失分主要是邮件的附件做得不好,从网站下载的指定图片另存本地时,部分学生修改了图片文件名,还有部分学生对本地不理解。另有部分学生注册时使用全角造成注册失败,从而无法做题。

试题中Windows文件操作5分题没有得分率统计,学生做这个题也很难拿到5分,学生对复制、拷贝、移到分不清。如果考前准备电脑时在文件夹选项隐藏已经文件类型的扩展名时,在做更改文件名题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扩展名隐藏问题,这在平时教学时应注意。非零起点的学生基础操作也并不过关,教学时需注意这些细节。

湖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考试得分率虽然不能全面反应计算机基本教育,但从侧面反应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一些问题。如近两三年才参加考试的湖南中医高等专科学校通过率排在前面,他们就有考前辅导。我校在98、99年刚参加省计算机考试时也是全体考生参加培训,考前有辅导及上机模拟练习,通过率也排在省前列,后来没有考前辅导,通过率就下降了,目前通过率与省平均通过率差不多60%左右。计算机基础教育如果变成应试教育,为考试教学,考试的得分率、通过率就会高,但实际应用能力就差。反过来,计算机考试为计算机基本教育服务,以考实际应用操作使用能力,考学生的电子作品,电子作品没有统一答案,只有要求,象高考中文理综合考试,要发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发挥自学能力、发挥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体现计算机实用性、操作性。考试无纸化并不是考试形式的转变,更是考试内容的转变,无纸考试选择题中一些操作性内容应直接改为操作更好,这应学习全国人事职称计算机考试,全部是操作,只有按规定操作才能得分。

通过得分率看得出程序设计对学生并不是很重视,程序设计实际不一定非得学,尤其象我校这样高师专科学校,学生毕业以后使用程序设计极少,可以将程序设计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并增加如Internet基础、计算机维护、Flash、图形设计、网页设计等选修课,根据学生喜爱、能力来选修相关课程。面对不同起点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分级教学、网络教学。面对网络的普及、网络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增多、学生喜爱上网,大一新生需要首先掌握网络技术,如何使用网络浏览、网络搜索、网络保存、下载、上传,邮件收发,网络讨论等,尤其是学生喜爱的QQ,要充分利用QQ上传、语音、视频、网络协同、群聊等功能。网络技术应成学生必会、先会知识,并能过网络技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知识以及与自己专业相关知识。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下,对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新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应从技术教育转变到素养教育,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的转变。教师要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从几年来的湖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各题的得分率来看,对非计算机的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是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工具,更应注意面相应用的教育,实用性的操作。

注:得分率统计由湖南省计算机考试机试开发者中南大学的刘中宇老师提供,对此表示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刘中宇,何湘仁.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

[2] 谭浩强. 面向应用-大力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R]. 长沙: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2006.

[3] 刘艳松,罗永富.彭剑. 浅议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影响[J]. 福建电脑,2007,(4).

[4] 李晓林,张彦铎. 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

[5] 王雁苓, 李媛媛. 本科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经验谈[J]. 计算机教育,

2006,(1).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9

【关键词】 高校 计算机 无纸化考试 现状 对策

引言

由于高等院校的连年扩招,导致生源丰富,而《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众多,考务压力十分巨大。因此,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将成为必然趋势。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能够对题项进行随机编排,从而实现了“一人一卷”的考试模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考试违纪情况的发生。同时,机器自动阅卷也减轻了教师的考务压力,极大了地提高了考务和阅评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差错。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1. 高校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的现状

1.1考试操作问题

传统考试时,考生可在试卷上根据自己的习惯对暂时没有做的或有疑问的试题进行标记,而机考只能点选答案。由于部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不够完善,就造成了无纸化考试在现有状态下只能是以选择题、判断题来作为试题使用,这样会造成考核的局限性。

1.2多样性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无纸化考试系统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类、外语类科目的考核等等。学生针对不同考试系统的适应较为困难,作为系统管理员的后台操作也较为繁琐。如果其他系统若能相对从操作上统一,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1.3考试界面问题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考试界面,最常见的专用考试交互界面,以及基于网络浏览器的考试界面。体现除了的问题是在在色调上让考试产生压抑感。如果能用在色彩搭配、界面特效方面做一些改进,如界面设计的更为时尚等,让考试界面不但简洁、明了,还清新、亮丽。当考生面对屏幕是,能产生愉悦心情,以轻松的心情投入考试,效果会更好。文字的显示在界面设置里更为重要,如果文字显示过小会造成学生考试的困难,这样在限时的条件下,参加无纸化考试学生的成绩就会有一定影响了。

2. 促进高校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发展的对策

2.1提升硬件基础

进行无纸化考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如:能够处理大规模的并发访问和自动批卷的服务器,畅通的网络和充足的客户机和标准的考试场所等。在物质基础的需求上,无纸化考试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笔试考试。

2.2加强人员培训

由于无纸化考试与传统的考试方式在答题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方面有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考试的主体要有初步的电脑操作能力。此外还要有专业的软、硬件维护人员与专业教师通力合作,在做好日常题库和考试环境的维护工作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措施与预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2.3防止考生作弊

考生登录时应采用身份验证方式,必须输入正确的准考证号及姓名方可进行考试。系统从用户提供的本场考试的N试卷中,随机为每一位考生分配一份试卷,减小相邻位置考生试卷相同的机率。即使相邻位置的考生分配到同一份试卷,那么这两位考生试卷的试题顺序经过系统随机排列的,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考生抄袭。可以采用分段考试,考生回答选择、判断、填空这些常规题时,考试系统屏蔽了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键,如:Alt+Tab和Ctrl+Alt+Delete等。当回答完常规题后,方可回答操作题,以防考生切换到操作系统中查找答案。考生因机器故障需换机考试,则由考点管理员授权后方可换机登录继续考试,以防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互换考号登录代考。

3. 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的主要功能

3.1用户管理

用户组织采用无限层次的树形结构,对用户集中分类管理,用户可以任意增加组织管理节点,同时授权该节点培训管理员可在所属管辖范围内管理、组织考试。部门之间可以整个自由移动。不仅支持人员单独录入,同时EXCLE批量导入人员信息。

3.2权限管理

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管理需要来定义角色和权限,由此分配对题库、题型、资源、试卷等考试模块的操作权限。

3.3题库管理

题库采用无限层次设计,各类题库分级方式允许用户自定义题库名称。实现题库的分类、建立、批量导入/导出等题库分类管理功能。

3.4题型管理

系统提供填空类型、单选类型、多选类型、判断类型、问答类型、论述类型六个基本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连线类型、操作类型两种题型。同时试题题干、选项、答案全面支持图片、音视频文件。

3.5资源管理

系统为每个题库单独提供题库资源管理,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任何文件,便于用户分类管理各类资源。解决用户在导入导出题库时无法导入其对应媒体文件。支持Excel导入题库,通过Excel导入功能,实现大量题库的快速建立。

3.6试卷管理

无纸化考试系统支持同时连接多个题库,支持Access或SQL格式题库。用户可以随时进行添加、修改、删除自己的试题,试题内容支持图文混排,试题可按知识点分类,方便管理、查找。用户也可将题库中的试题导出到记事本、Word、Excel,以及系统特定的题库格式,方便其它教师检查、交流。同样,用户也可将Word、Excel以及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导入。

3.7考试管理

针对考试要求比较严格,可以设定参考范围、答卷时间、答题信息、考试次数等。同时系统采用页面动态缓存技术、COM+组件和手工保存模式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

3.8监控管理

实时监控每一个考试生的考试状态,可以强制考生暂停、提交当前考试行为。并且系统屏蔽了操作系统下切换窗口的功能键(ALT+TAB),防止在本机抄袭的可能。

3.9统计分析

系统可以提供个人成绩、知识点、正确率等各项指标统计分析。提供基于WEB的图形统计报表,在IE浏览器即可表现各种图形,摆脱原来只有C/S才可以实现的功能。

3.10安全管理

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可以防止来自Internet的非法入侵,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数据泄露、被恶意破坏的可能性;其次系统对考试各个环节的信息均使用访问密码和标准成熟的加密算法进行高强度加密,这样数据的安全性就有了更好的保障。系统充分考虑各种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异常的容错处理,如各个环节的计算机死机、掉线的状态恢复,大数据的断点续传,应考终端的断电续考等等,使考试能够顺利进行。

总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试卷管理混乱、学员在临考前盲目猜题、押题、考试过程中作弊、批改不方便、效率不高等问题,无纸化考试系统能够实现试卷管理、自动阅卷、试题库更新、随机生成试卷、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并能查看学员试卷进行试卷分析实现了"考试标准统一、评卷标准统一、题量统一、考时统一",使学生考试形式更加多元化,有力促进了高校全面展开信息化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教学办公的自动化程度。不仅节约了资源和时间,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学生考试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乔剑涛.无纸化考试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价值工程.2011.10.

会计基础考试试题篇10

【关键词】等级考试;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笔者在职业学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两年了,参加组织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四次,对等级考试的特点与意义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但从每次考试结果分析,我院学生通过一年的《计算机基础文化》学习,很多同学未能达到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水平。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认为“考证促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比较适合职业学校的特点。

二.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任务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和未来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然而,我国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课程体系

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3.考试存在问题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1.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试题的质量不高。3.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因而,导致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等级考试一级。也有些同学,考试笔试得高分,可是上机操作半个小时都未能输入完100个左右的汉字,叫他建立一个“记事本文档”都不会,这就是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人提出的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要改革教材,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改良教学方法等。笔者认为很多学校只要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好,教学质量就能上一个台阶。在这里我谈谈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考证促学”的教学思想。

三.“考证促学”思想的提出

为使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技能,全国各高等学校从1993年开始先后建立了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江西省教委于1994年6月正式成立了江西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设计组,成功地组织了各次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1997年后,我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考试人数逐年增加,考试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江西考区)的开考等级为一级、二级(Foxpro、Basic、Pascal、C)、三级(编软)。考试分笔试和上机测试两部分,笔试和上机测试都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

笔者组织等级考试多次,对考试大纲,考试题目比较熟悉。省教委成立的等级考试设计组,组织编写考试大纲,考试辅导资料,试题库的更新。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就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等级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成立了等级考试的考点。我想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教材就可以选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教材,职业学校没有必要自己编写教材;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的期末考试可取消,改成考一级,因为考等级的考试费用不会很贵,另外,对于学生来说,考试通过可获得证书。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目标统一,任务明确,又可以减轻出卷改卷的负担。

四.“考证促学”的意义

1.加强师资建设

考证并不仅仅考学生,其实也在考老师,我深有体会。首先,一个学校申请了某个认证考试考点,必定要组织老师培训学习,这样可以加强老师的业务水平。我作为我们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系统管理员,在安装调试考试系统的过程中也学了不少东西,我所学的又可以作为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其次,有了考试,老师也会自觉地了解考试信息,了解考试大纲,考试题型,进而教学生如何复习,给学生辅导,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我读书时未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我认为考试题出的很好,很多很实用的操作,对于职业学校来说重点就是要教授他们实践能力。可以说,通过组织几次等级考试,我自己学了很多,积累了很多教学实例,这将大大提高我的教学水平。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要学习的知识更新快,计算机的老师一定要不断学习。

2.教学目标统一,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水平

职业学校不像初中高中,很少考试,即使考试,往往都是考得很肤浅,很容易过

关,这样没有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计算机基础的老师也没有明确定位教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在同一个学校,常出现不同老师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不同的情况。甚至很多学校最后考试也是自己教自己出试卷,试卷质量不高,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如果我们采用等级考试的教材,明确规定我们的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文化〉必须通过一级考试,这样,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目标定位明确。等级考试分笔试和上机考试,既能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测试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获取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怎么才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呢?目前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人们普遍不认同。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偏见,但从纯客观的角度我们又怎么检测它的“含金”量呢?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现在作为学生升学、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笔者认为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考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很全面。能够通过一级考试的同学,其计算机基础已经达到教学要求。

五.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思考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推动计算机教学向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计算机认证考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职业学校发展特点的认证考试,将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王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