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十篇

时间:2023-03-26 23:48:28

唐宋诗词

唐宋诗词篇1

我没有这么立场坚定,有时也听听什么《星星点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也觉得怪好听的,不过,我也不见得那么入迷,听了几遍也会腻歪,更想不通这种歌曲为什么要灌成那不能洗不易坏贵得厉害的CD唱片,难道这能听个千儿八百遍始终不厌?我并不蔑视这些流行曲词,有时候甚至觉得它比我们现在这种死样活气的诗坛上无病或故自艰涩的诗作更让人喜欢,不过,我也并不觉得这些流行曲词好到哪儿去,除了少数之外,相当多的词都是花拳绣腿或滥俗套话,根本不值得人把它当口头禅挂在嘴上更不值得把它当红玫瑰缀在胸前。但是,面对这满世界的流行歌曲,看着老少爷儿们都在那儿哼哼"何不潇洒走一回",看着诗歌集子版权页上越来越可怜的印数和诗人们脸上越来越惶惑的神情,我又不免产生一点儿疑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要让位给"歌"的时代,就象唐诗过后是宋词?

《围城》里说方鸿渐到了赵辛楣家,听到无线电正在播放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曲《春之恋歌》,"心想该死该死,听这种歌好比看淫画,是智力落后,神经失常的表示,不料赵辛楣失恋了会堕落至此",其实这就是方鸿渐的偏见了。文化人没有必要对流行歌曲作出一副高傲的不屑模样,这种不屑常常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显示,也常常是当自己文化阶层的标签,划地为牢和固步自封是同义词,流行歌曲唱的人多好象就成了大众快餐,进不得文化人的雅座,可是,对唐诗宋词吟味不已的文化人怎么也不想想,词在当年也是被轻蔑地称作"诗余"——仿佛诗歌上掉下来的土渣儿——的流行歌曲,你尽管可以"连眼珠都不转过去",但谁敢断言诗坛的明天就不会象宋词继唐诗,元曲继宋词一样?当年柳永那种让满世界人传唱的"酸曲儿"就是如今的流行歌曲,也没有哪一位会把柳永从《全宋词》里剔出去以纯洁文化队伍,那么我们的专家学者为什么就不能屈尊光顾一下满天飞的流行歌曲呢?整日里摇头晃脑吟味不已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翻成白话到底和流行歌曲有多大差别?

仔细看看最近的流行歌曲,其实文人不必保持那种无谓的骄傲,流行歌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用甜得发腻的情话缠绕少男少女了,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似地硬拧眼泪了,好象渐渐长大了似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到天明",渐渐有了一点思乡愁绪、有了一点人生唱叹、有了一点社会关切、有了一点故旧情怀。从《爱你爱不够》到了《我想有个家》,从《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到了《爱一个人是很痛苦的事》,就连谈情说爱的歌词也不再是小儿女呢呢哺哺的模样,作词的人开始懂得一点更深的想法有了一点更广的视野,从一味发嗲的死甜变成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就是把歌名列出来也能感到这一点,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打不开的锁,锁住了一个未圆的梦,背心,感觉捉摸不定,没有道理可寻,读来好象比那些号称诗的诗更像诗。好象近来词的作者也腻歪了从胸口一喷就到嘴边的写法,除了找一些和过去不同的主题之外,还在想方设法变化词的风格,有的搀上一些古典诗词的句子,像《涛声依旧》借了《枫桥夜泊》,有的用上一些日常朴素的话语,像《小芳》就写得像白话,有的参考民歌的连章形式,像《弯弯的月亮》前几句就是辘轳体的变体,好象作者们也希望自己的词不要那么浅白没味,开始拐几个弯,兜几个圈,比如《我对自己说话》:

我开始对自己说话,/说些自己也不懂的话,

身旁电话七个数字之后,/只是冰冷的回答。

把一个孤独的人的寂寞和都市的人的凄清写得很充分,人是需要温情的,当一个都市的人找不到可以述说自己心情的朋友时,孤灯下就希望在电话里向人倾吐,但拿起电话来的时候,也许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也许他得不到对方理解的回答,只好把电话拿起来,边听里面空响的嘟嘟声,自己和自己说话,没有人说话的孤独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孤独;现在社会对人的摧残,常常是使自己成了一个陌生的人,我读《落泪的戏子》好象就能体会到那种异化感,"总是身不由己,从来没人在意",他一面用假面欺骗别人,一面用假面欺骗自己,"主角是我自己,所有的人陪我欢笑哭泣,大红大紫的时候,没有时间休息","演过千般角色,都是别人的故事",我不知道那些在台上得意的歌手是不是有这种体会,不过,翻过一层替他们一想,倒真是说到了底。

当然,现在说流行歌曲取代诗歌还为时过早。宋词取代唐诗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原因很多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宋代词比诗还写得好,写得新鲜写得贴心贴肝。那么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有时又欠了一点火候,就以几首最流行的歌为例,有时候它好像把握不住主题,仿佛唱着唱着就忘记了前面说的是什么了似的,好好的意思给唱走了岔,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我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应该让人油然而生的是怀旧情愫,记得余光中有一首《珍妮的辫子》里写过了好多年之后,过去"像一对梦幻的翅膀"似地"飘在背后"的珍妮的辫子的消失,让他"差一点哭出声来",这也是对记忆中的美好的珍藏,"童年的阿娇"和乡村的小桥,过去的月亮也应如此,可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的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的时候,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当人们听到这里,前面调动起来的那一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是收起这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有时候它又好象底气不足东拼西凑,聪明起来一下子蹦出两句很精彩的话,可精彩了一下以后又敷衍成篇草草了事,像《涛声依旧》,这首歌词里用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仿佛唐诗里"冷露滴梦破"的"滴"一样,还用了一些中国古典诗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这就好象古典诗歌里的用典,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旧日的情感深藏在心底,仿佛一艘昔日的乌篷船停泊在枫桥边,这尘封的回忆是否还能被寒山寺的钟声敲醒,过去的温馨是否还能被一丝情缘重新结起,一直珍藏的那份感情仿佛一张旧船票,拿出这张旧船票却一直犹豫徘徊,不知是否能越过这时间的间隔再登上昔日的客船,这说的不仅是爱情,也是一种人皆有之的怀旧情感,写得自然而流畅。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一句好象急匆匆就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了下来,连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一句好象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连油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在这儿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到这儿好象江郎才尽泄了气,说实在的,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什么叫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在街上听得耳朵起茧的那首《纤夫的爱》,很民歌风,可是那一句"爱在纤绳上荡悠悠"就让我奇怪,是你俩这份情这份爱不怎么牢靠么,要不干嘛会荡悠悠的让人发颤为他们的前途担惊受怕?而那首借了《海马歌舞厅》传唱一时的歌里"何不游戏人间",末了提高了声调唱出来的三个字"不成眠",我也真不知道那是怎么和前面几句的意思接上弦的,怎么想它前后也差了一截子,既然不管它恩恩怨怨地游戏人间,那么有什么发愁的事儿还会让你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帐,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的形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得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象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也许有人会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学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那一种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的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重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唐宋诗词篇2

唐宋诗词的审美价值

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新诗人艾青说过,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我们可以模仿艾青的话来说,唐宋诗词,就是诗歌中的诗歌。它简洁、优美,把汉语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座诸位不一定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汉语汉字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在座的都是年轻人,大家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写作任务,就是写情书。我们怎样才能把情书写得更好呢?我想有两个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我们汉字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要简洁,不能唆;第二,要优美,不能写得太粗俗。假如我们希望把情书写得很优美,又缺乏写作才能,怎么办呢?借鉴唐诗宋词啊!我们可以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警句摘录下来,镶嵌在情书中间。你的朋友看到情书中有这样的语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么感人啊!

唐宋诗词的“言志”与“抒情”

说到第二重意义,首先要明白唐宋诗词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儒家说的“诗言志”,这在《尚书・尧典》当中就提到了。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的理论。有人认为“言志”偏向严肃、正大的主题,“缘情”则是偏向抒发那些个性化、私人化的情感,把二者对立起来了。但我想,从唐宋诗词来看,“言志”和“抒情”并不是对立的。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间就已说清楚了:“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这都是古典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唐宋诗词的内容就跟现代人没有什么距离了,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今天。这些作品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唐宋诗词中的好作品,就是帮我们抒情的。它们能帮助我们纾解内心郁结的苦闷,能让我们获得安慰和共鸣,这是唐宋诗词对现代人的第二重意义。

唐宋诗词来源于生活

唐宋诗词巨细无遗、真切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景,它们告诉我们祖先曾经是怎样生活的。而古人很会生活,唐宋的诗人词人真会生活。那些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比如说,唐宋诗词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他们热爱自然,而今人往往与自然渐行渐远。亲朋好友聚餐小酌,进了饭店包厢里往往先把窗帘拉上,无视窗外的一轮明月――这真是自绝于自然。我们看李白怎样喝酒。有一次他独自喝闷酒,但是他携着一壶酒来到月下,来到花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多么优美的生活鼍埃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的关系多么亲密啊!

更重要的是唐宋诗词中蕴含着美好的人际情感,比如天伦之情,就得到极为广泛、极为生动的描写,那些作品直到今天还让我们深受感动。像孟郊的《游子吟》对母爱的歌颂,像杜甫诗中对儿女的款款深情,都是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又如歌颂友谊,这是唐宋诗词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类主题。由于唐宋的诗人词人在抒写情感时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来进行的,所以会给现代读者留下极为真切的感受,比如离愁别恨,都是通过环境烘托、情景描述来抒写的,作品中会展现出具体的场景,使现代读者身临其境。我一向认为,唐宋诗词里所展现的离别场景,离别行为,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优美的行为艺术。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送别的呢?他们在离城五里处修一座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处修一座亭子,叫长亭。短亭、长亭一般是供人休息的地方,十里长亭也是送别的地方。来到这里。送行的人往往会携带一些酒菜,在长亭里摆好,大家喝几杯酒,写几首诗,唱一曲离歌。王维的《渭城曲》,后来被称为《阳关三叠》,就是经常在这种场合唱的离歌。这样的离别过程是悠长的、从容不迫的,所抒发的离别之情也是深厚的,绵长不绝的。我一直认为,唐宋诗词中描写得非常充分的古人生活中的细节、片段,都是非常有意味的。而这些在现代生活中是缺乏的,现代人的生活粗鄙化了,值得回味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当然,我不是主张我们都回到唐宋去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我们可以阅读唐宋诗词,从古人的生活情景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把生活的节奏稍微放得缓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美感。总之,唐宋诗词会教我们如何生活,会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唐宋诗词的教育意义

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的确,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我认为,读诗最后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唐宋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

唐宋诗词篇3

岑参

委身于雪,委身于千百里的边塞苍茫:大唐之雪,自你的笔端,薄绸似地抖开,近似一个时代轻描淡写的瓷。

已临塞漠之界!念及,抑或遗忘,古轮台,弦月如锈蚀之弓;苍茫的暮色间,你凝视着似谁的天空?那千树万树的梨花,其下其上,一片迷茫一片苍遒……

走马川行:九座雪山、十二座雪山和一座雪山,猎猎飘动的经幡,云杉与蜃楼皆迷而忘返:惟一的道路在鹰眼中,惟一的天空是鹰翅的天空!

鹤羽静止于雪,丝绸的光泽润润盈盈,折射出刺骨的质感,都是些事物闪现的气息。云海,浮若无垠的雪原,这一切,近于极尽的边缘。

委身于雪,委身于唐千百里的边塞苍茫:故园东望,你无法走出忘川;写诗的笔,所有的省略都能目送,不能目送的思路,无迹可寻!

辛弃疾

今夜,千年前的星光如此柔软抑或坚硬。

深谷月光已近中天,断史宋金,远若星辰,哑默的大地与窒息的远空,抵达我瞭望的津口!一种意气的飞逸,醉里挑灯看剑,你持铁之手把力量还原到力量的原处:的卢飞快、霹雳弦惊。

怆然独饮瘦骨铮铮的鹰唳,幽幽一叹,那最初的跫音敲碎了不眠之水。是什么,一闪而过?又是什么,牢不动摇?风吹之后,过剩的才气氤氲成六百豪词的蜃景,在旷古与悠远间翔集。

时光的回溯中,远若虚无的星辰,坚持着自身的寒冷,在孤独的情怀里相互勉励。

柳永

我体会到一种风格:“杨柳岸,晓风残月。”心中的宋词,曾使寒蝉凄切。

此去经年,月光还像昔年那样清澈如水?那是最后的露水,从秋雾的迷乱中,映出夕光的衰败;一阵紧似一阵的风声。上弦之月渐沉——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苍白的你,低吟的词章,一片迷茫的水光。我想象这位孤独而且富有才气的柳屯田,船头埋进兰草细长的碧波,雨水流失,而我不能说出。

东南形胜,少女的静已弯向鹿鸣;想象眉峰后隐藏的五官,放浪吟哦:毋需歌声镀亮敏感点,曾经的三吴都会,芬芳盈盈!

八声甘州,稀疏的月光落到细节上,因它的光泽而柔软;你瘦削的肩膀,竟成了不合时宜的寒柳,一节生命中的金链,带着分离时的恐惧,又失落在尘世某处。

玻璃般的时间,随着光线弯曲下来,询问花草的高度,你瘦弱的眼神,在那一瞥之间,已沉入暮色——杳杳神京路,一个梦幻在林木和轻盈的雾气间,渗透到底!

《长恨歌》

一闪,什么又被我重新看见:在我交替的梦寐中我仍能看到,大唐的气息,时光中多少已黯淡的火

转贴于

焰——明亮的部分,仍在生命中潜泳。

那有情有义生死相许的蝶呢?

风声中的蒲兰,苦榛与合欢的气息;爱情,这凋落不尽的生命花瓣,是剑,是水,到底关联何种因果?幻化一场触目惊心的绝响——赚得古今多少感慨辞、不平语,乃至有戏曲说唱。

骊山禁苑,月亮之声倾泻;到底是因为那“霓裳”一曲,舞破中原,兵起渔阳!

壮气没入蒿莱,那叫得又响又亮的,是日行中天后盛唐渐衰的景象。

乌夜啼。傍晚的道路吹向光,也吹向我的脸庞,马嵬铃铎。六军精心设计以柔为刚的火的形态,这结局出乎你意料之外,在聚拢或解散的叶片里,我听见那些蕊之声:“三尺白练,是一种消失的方式吗?”

长恨绵绵,天子蒙尘;梧桐夜雨,铃铎叮当,守候殿前的双狮,仅剩一只孤独的冥想——一滴清泪,千里与谁同行?

唐宋诗词篇4

打开一本唐诗集,仿佛走进了一座瓷器馆,高贵的瓷器穿越时空,静静展示它们的美。它们带着岁月的味道,什么部不能掩饰它们的光辉。无论典雅,活泼,庄重,灵动,都动人心弦;无论长短,都精致细腻。只有那样伟大的时代,能造就那样伟大的美一

唐诗讲究对仗,讲究押韵,讲究形音意的统一;瓷器讲究形态,讲究对称,讲究形态花纹色彩的和谐。

瓷器讲究好料,上好的泥料是千百年地质变迁土质沉积的结果,有了好料,超做什么,信手拈来,再细细的塑形、上彩、描花、精打细磨,直至烧出成品。唐诗也是文化沉积的结果,是反复推敲凝练的文学结晶。

唐诗和瓷器都讲究韵味,火候不足,意犹未尽;火候太过,犹显不及。只有炼成“雨过天晴云,者般颜色作将来”,才是最佳状态。

诗和瓷的灵感之作,是用料、手法、火候都恰到好处,仿佛无意之间,却又浑然天成。

唐诗和瓷器,是中国人的哲学,无论长短大小,悲喜情仇,都不能失去分寸方圆。中国人讲究心有城府,城府,无论里面多么五光十色,表面永远整整齐齐;一首诗看来几十个字平淡无奇,意味却一延千里,像中国的象棋,尺寸之间的棋盘,承载着金戈铁马,平淡问,是杀气腾腾,气象万千。

宋词是袅袅轻烟,是细语碎花荫,是一段闲愁,剪不断,理还乱,直触灵魂无论远看近看,都是艺术品;红楼里面讲纱窗的上品叫做软烟罗,因为用它们“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

软烟罗有四个颜色:一样雨过天睛,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美丽的名字,美丽的纱;采词深沉活泼,激昂伤感,大江东去晓风残月,美丽的词牌名,在缥缈流动间。

宋词最初触动我们的,正是以它的柔软和伤感,它淡淡的情怀。宋词似乎更容易上口,更随意,虽然词牌名规定了它的形式;它是中国的散文诗,是繁华之后的繁华,梦境之上的梦境。“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只有宋朝这样雍容华贵的朝代,才能产生这样直逼心灵的作品。

很庆幸生在中国,继承了这样的文化。唐诗宋词的美丽,足以让我们驻足观赏,至少值得每一个国人由衷的尊重。

他们和你一样 小喻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其实和你一样――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全被导演剪掉了。他让身为制片人的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在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哪怕是最细微的毛病都不肯放过,然后逐条探讨、改正。即使今天其身价已过4亿,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他仍未放弃面“本”思过。

其实和你一样――10年前,他是大学里的“小混混”,由于经常逃课而被老师责备。毕业后被分到当地的电信局当小职员,面对冗杂的机关工作,他感到既劳累又苦恼,后来他勇敢而果断地辞了职,然后自创网站,从而走向中国互联网浪潮的浪尖,他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居第一位。

其实和你一样――5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像他的说法,“就是跟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有时候装监视系统要先挖洞,一旦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当年的他就是这么边干活边写词,半年积累了两百多首歌词,他选出一百多首装订成册,寄了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我当时估计,除掉柜台小妹、制作助理、宣传人员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地选择性传递,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果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其实那1%就是100%!1997年7月7日凌晨,他正准备去做安装防盗工作,有人打电话给他,那个人叫吴宗宪,同时走运的还有另一个无名小卒――周杰伦。从他和周杰伦合作的歌从没人要,到要曲不要词,慢慢地曲词都要,之后单独邀词,但还会有三四个作者一起写,直到最后指定要他的词。

唐宋诗词篇5

一、备常识,胸装百万兵

诗歌的欣赏需要深厚的积累,需要丰厚的常识的依托。因此,要对一些常识烂熟于心,做到“胸中有丘壑”,拥有百万兵。在心中构建起诗人诗派的网络。如唐诗达到峰巅的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要对这些有必要的了解和把握:一代诗仙李太白,高扬浪漫主义的大旗,以其神奇的想象与夸张,形成清新飘逸的诗风,字里行间倾泻出对权贵的蔑视;诗圣杜甫,以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胸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沉郁顿挫,“三吏”、“三别”的即事名篇,揭露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的诗也历史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而白居易和元稹则继承现实主义的传统,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喊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强音;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贾岛、孟郊为代表的苦吟诗派,都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唐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我们自然也不会忘记那个开风气之先的陈子昂,不会忘记初唐四杰、刘禹锡、杜牧、李商隐……

而在宋代,词成为黄钟大吕,独领,婉约、豪放比肩而立。婉约以闺情离愁为主,细腻温柔:慢词大家柳永“奉旨填词”,“凡有饮水处便歌柳词”“杨柳岸晓风残月”;乱世女神李清照,“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家国之愁,溢于言表;还有秦观别样的爱情境界、姜夔的黍离之悲。词至苏轼,词风大变,内容更为丰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二、明意象,一叶而知秋

诗歌是由意象有机构成。所谓意象,是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是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完美的结合与统一。一首诗表面是词语的连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便是意象的组合。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古往今来,诗人们往往钟爱某些事物,借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这些事物便具有了相对稳定的蕴含。把握它们的含义,有助于对诗词的整体感知,也有助于强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松柏具有坚挺、傲岸、坚强、顽强的生命力等象征含义。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 郑板桥的咏竹佳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梅,因花著称,它在严寒中最先开放,其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比喻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并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三、绘意境,不尽画卷入脑海

诗词的阅读,很早就有“口诵心惟”的说法。就是在诗词的朗诵时,根据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羽翼,力争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幅与诗词意境相关的图画,从而深入到诗词中去,感受其语言的特有魅力,增进理解并分享体味再创造的快乐。读李煜的《虞美人》,在眼前浮现出春花,秋月,小楼,宫殿,玉砌雕栏,还有那位满怀一江春水般亡国之恨的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赏柳永的《雨霖铃》,勾画一幅清秋之景,凄切的寒蝉声声,十里五里的长亭短亭,一对难舍难分的恋人,执手对视,泪眼婆娑,伊人已去,独守无尽的凄凉之秋;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进千古赤壁,想滚滚长江东逝水,任无数风流人物在眼前闪过,想赤壁的雄奇壮阔的气势,想雄姿英发的儒将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一首诗词,一幅图画,一种意蕴,一种享受。思想在勾画中深刻,能力在想象中提升。

四、知手法,曲径通幽花木深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要有意识地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一般说来,诗词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一是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二是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三是篇章结构如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如王维的《山居秋瞑》动静结合,展现了秋天雨后美好的景色,诗中有画,闲适醉心山水之态跃然纸上; 姜夔的《扬州慢》,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因战乱衰草凄迷,冷落萧条,令人顿生黍离之悲。

我们不妨有意识从追求美、感知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视角出发,闲暇时高声吟诵一首诗词,业余读一段赏析的文字,沉浸于唐诗宋词的世界,吮吸那独有的馨香,相信你定会登堂入室,受益匪浅。

・ 【链接高考】

(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唐宋诗词篇6

“溪”一般认为是山间的小河沟,泛指较小的河流。“月”指月亮。这句词描绘的客居夜思,望月生情之意。虽然比较感怀,但从这两个字的寓意来看,形容的是一种清澈纯净的品质,纯洁夺目的姿态,以及活泼好动的样子。整个名字富有诗意,用自然的事物命名显得十分灵动。

2、清浅——宋词《山园小梅二首》“疏影横斜水清浅。”

这句诗的意思是: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指洁净、透明,也有清楚明白之意。形容女孩的纯粹品性以及明白事理的态度。“浅”表示距离小。“清浅”二字写出了竹影的灵动,又烘托出梅花的清香。用字虽然简单,含义却很深刻,给人一种灵动又雅致的感觉。

3、燕语——唐诗《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

唐宋诗词篇7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在唐宋时期这种想法尤为流行,这或许与唐宋高度膨胀的儒家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儒家思想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对大自然抱着一种天人合一、整体平衡的观念,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唐诗宋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优美、瑰丽的韵调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姿态万千的神采和沁人心脾的芳香更令人陶醉。唐诗宋词善于使用各种意象,构成丰富多彩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达到艺术效果,从而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本文试图分别对唐诗宋词中的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的意境进行分析,具体阐明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为更好地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唐宋的文人都喜欢用“物”来衬托某种意境。综述唐诗宋词:草、梧桐、雨、月等物被较为广泛地引用。本节简单介绍这几种物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1.草 在唐诗宋词中,文人常常用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别情离绪和思古念旧之情。著名诗句“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中蕴含了怀旧痛今、凄怆伤感之情。在“草”的这个意象上,积攒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离情别绪。纵览古今,凡是具有古代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化修养背景的人,只要在古代诗歌中碰到“草”这个名词,就像敲击了某一个特殊的神经,脑海中会立刻产生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

2.梧桐 梧桐以其高大的落叶乔木“专情”形象,在唐诗宋词中备受青睐。在唐诗宋词中梧桐经常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而出现。梧桐在宋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寂寞梧桐”和“梧桐更兼细雨”这些经典名句,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然而梧桐在宋词中的意境趋向于悲伤、凄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堆积”等悲怆的千古名句,无不营造着一种浓厚的悲愁氛围。

3.雨 雨同样受到唐宋诗人的关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不乏空灵的雨境。打开唐诗宋词,到处听得到雨声。雨由于其本质的轻柔流动,很容易成为诗人笔下的感情载体,赋予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阴晴圆缺,雨尽显其百态千姿,妙不可言。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雨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等唐诗宋词绝句,无不内容丰富深邃,感人至深;其艺术手法更是多姿多彩,令人回味久远;它的瑰丽奇异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它的华赡丰富吸引着人们去领会,它的精妙绝伦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它的人文气息吸引着人们去感觉。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也常以雨来作为背景衬托,譬如在修饰恋人分手时的悲怆时,常以一场暴雨来衬托,这场暴雨无需多解,即可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惆怅。

4.月 月作为一个古老的极具文化意蕴与情感价值的原型意象,不但渲染了一种恬静优美的气氛,同时还更使人联想到月下美人的美丽容颜。在唐诗中几乎处处可见月亮,文人们喜欢用月色去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细致入微的内心体验。他们善于用诗篇去触动灵魂,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样的诗歌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离别之情;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更是向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的情感。

二、唐诗宋词意象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与唐诗宋词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或者可以说,艺术设计就是一种唐诗宋词文化。艺术设计过程中重点是要处理好意境、空间意识和自然意识。只有处理好这三个部分的艺术设计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设计。

1.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的“意境”美 顿悟净心、寻求心灵的澄澈自由是唐诗宋词的灵魂,它灌输给人们一种平静淡然的世界观,使得人们在物质化的世界中寻求一种达观、一种自在而为的人生追求。唐诗宋词在貌似淡然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极为广阔、令人深省的思想空间,如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等基础元素构成了唐诗宋词广袤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思想,形成了用是否含有意境追求来评价艺术设计成败的衡量标准。意境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和处理,从而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效果,它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以我国的园林设计为例,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意

转贴于

境”是设计者们必须考虑和追求的,没有意境的园林必然会被历史淘汰。从园林的作用来看,它不仅仅是人们休憩的地方。纵观历史,园林是文人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更是历代文人们表达心志、寄予情感的场所。包括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在内的几乎所有园林,它们都没有脱离对“意境”的追求,这些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们利用园林来表达自我,实现自我。草代表着离情别绪,梧桐代表着至真情感,雨代表着悲怆惆怅,月代表着思念和夕阳代表着凋零,这些唐诗宋词中的意象,在园林的设计中体现得淋漓精致。除了园林设计,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设计都有着相似的意境,对这种意境的追求从未间断过。

2.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意识 唐诗宋词中并没有表达出绝对的有限和无限,对二者没有严格的界定。恰恰相反,在唐诗宋词中二者可以互相转换,表露出了有限的空间里包含着更为无限的世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简单就是美,在艺术设计中更是如此,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更大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和思索。用艺术设计的专业术语可以表达为“以小为大,咫尺世界”等。虚实相生、分景、借景等方式更是古代园林设计者和建筑者们所采取的“以小为大”的手段,他们利用这些手段来使观赏者从心理上扩大空间感,将有限的园林之景融入到无限的宇宙之中。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可利用的面积和空间与设计者的品味和能力是有着必然联系的,面积和空间越小,体现出的设计者的品位和能力就越高。园中园、景中景那种“庭院深深”的层层设置,更容易冲击人们的视觉,从而产生一定的空间感。园林设计强调的是传神达意,有时一棵梧桐就能代表一段至真的爱情。简单的一棵树结合其背后的深远意境,给人带来的将是多重的空间感。

唐宋诗词篇8

唐诗宋词中多少过往的经典与浪漫,织就了我浓浓的古典情怀……

每读唐诗宋词,仿佛自己擎一把雨伞,漫步于湿润的江南,想起那哀怨凄婉的故事,想起那古朴的碎石路,其中必然有一条通向苏堤、通向沈园、通向伤心桥。唐诗宋词,向我的心灵诉说着昔时的风情漫漫,竹影依依,九曲回廊,荷花飘香。展现了那芳草萋萋、重重叠叠,斑驳着“错”与“莫”的断井颓垣。

每读唐诗宋词,仿佛自己提携着玉龙,驰骋于塞北的沙场,想起那为国捐躯的悲壮,想起那血染的黄沙道,其中必然有一条延至楼兰、延至祁连、延至无定河。唐诗宋词,向我的心灵诉说着昔时的烽火连绵,鼓角争鸣,万里河山,刀光剑影。展现了那曾经硝烟弥漫、惊天泣地,埋藏着五千貂锦的旧都古城。

翻开唐诗宋词,就像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而真真切切的梦……

唐宋诗词篇9

关键词: 唐宋诗词 色彩意象 归化 异化 英译策略

一、引言

意象是诗词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诗人通过语言对感知对象的再现。作为意象的一种,色彩意象在诗词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递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诗人通过各种不同的色彩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再现唐宋广阔的社会生活,传递浓厚的文化韵味。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唐宋诗词中色彩意象的翻译成为一大难题,尤其是如何转移色彩意象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成了翻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归化和异化为翻译方法,结合国内外一些名家的不同译例,对比分析唐宋诗词中色彩意象的英译,探讨其蕴含的文化转移问题。

二、归化

归化是“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Venuti,1995)。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要求把源语文化嵌入到目标语文化的行为方式中,以此消除文化障碍。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象的文化内涵,避免语言障碍引起的误会。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用目标语色彩意象代替源语色彩意象。

诗歌的意象凝聚了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体现了许多独特的文化要素。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色彩意象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联想和象征意义。由于文化因素的缺失,有些来源语中很自然的意象在目标语读者看来会很奇怪,甚至会与其文化内涵产生冲突,这时,为了使目标语和来源语产生意义对等效应,对原有意象进行适当修改是相当必要的。汉语中的一些特定的色彩意象在英语中能够找到与其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意象,因此,用英语中的色彩意象替代唐宋诗词中的色彩意象是一种不错的翻译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英汉语之间功能对等效应。

例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Version A: My new brew gives green glow.(许渊冲,1984)

Version B: A green spider wine.(袁行霈,2000)

这首诗用形象的色彩意象描绘了在家用美酒佳肴来招待朋友的温馨画面。“绿蚁”和“红泥”两种颜色意象放在句首,相互结合,暖色调“红”营造出家的温暖氛围。虽然在汉语中该诗的语言很简单,但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句中的“绿蚁”就很难正确翻译。版本B将其译成“绿色的蜘蛛”。目标语读者看到这种翻译该有多么震惊,酒里竟然有蜘蛛,多么恐怖,谁还敢喝这种酒?源语中营造出的温馨感觉在目标语译本中荡然无存。正如Palmer所言,意象取决于社会文化。在古代中国,葡萄酒是由煮熟的黍,高粱或粟酿造的,这些高粱、谷子酿出的酒看起来是混浊的,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因此称“绿蚁”。在灯光的照映下,它会透闪出绿色的亮光。因此,原诗中的“绿蚁”应该译成酒杯中的“green glow”(绿色的光亮),实际上是酒面上漂浮的酒渣泡沫在灯光的映照下晃出的影像。因此,A译本正确地传达了原有意象的内涵。

可见,翻译唐宋诗词时采用英语读者熟悉的意象取代诗词原有意象不仅能够消除文化障碍,而且能够把唐宋诗词美丽的意境传达给英语读者,并激起他们对意象的丰富美好的联想。

2.删除原文色彩意象,保留其内涵。

唐宋诗词中很多色彩意象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产生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色彩意象在英语翻译中找不到对等物,这就要求在翻译时对原有意象进行灵活的修改,保留源语意象的文化内涵而删除其外在表现形式,忠实传递来源语的文化信息。

例2.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白居易《长恨歌》)

Version A: Passing her life in a “golden house”.—Tr. Herbet A.Giles

Version B:When dressed in secret chamber,her beauty served the night.—Tr. Fletcher

这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著名诗句,该诗描绘了唐代玄宗帝和杨贵妃的动人爱情故事。诗中的“金屋”来自于汉代典故“金屋藏娇”。相传汉武帝幼小时喜爱表姐陈阿娇,并当众承诺如果能娶到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大后汉武帝真的建了一所金碧辉煌的房子给阿娇住,但好景不长,很快汉武帝就移情别恋,遗弃了陈阿娇,使得她最后凄然而死。“金屋藏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然现在常用来指有钱人在外面包养女人。诗中,“金屋”并不是真的指用金子构建的房子,而是指唐玄宗和杨贵妃私会的爱巢。诗人用“金屋”一词一方面写出了杨贵妃住所的豪华,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该词映射出杨贵妃最后如同陈阿娇一样悲惨的结局。因此,版本A翻译成“golden house”不太合适,版本B翻译成secret chamber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异化

异化是以来源语为导向的翻译,在翻译上迁就来源语文化的语言特点,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传达原文内容。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具体翻译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译原文颜色意象。

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中西方人们对颜色词的分类基本上是相同的,英、汉很多色彩词汇都是相通的,如:blue sky(青天), green willows(绿杨), red flowers(红英), blue ocean(碧海), yellow blooms(黄花), and white cloud(白云) 等。因此,翻译这一类色彩意象时比较简单,我们只要直译原诗的色彩意象就可以实现与原诗形式和功能的对等。

例3.平林默默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

Version A: Cold mountains stretch into a belt of heart-rending green. (许渊冲 1991:6)

Version B: A cluster of mountains cool is tinged with heartbreak blue. (龚景浩 2000:1)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妻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及对其回家的期盼。作者用色彩意象烘托妻子低落的情绪。在中文读者的认知中,“碧”常常用来暗指心情郁闷,在英文中可以翻成“green”和“blue”,而“blue”在英文读者的认知中常用来指心情低落,因此,版本B既译出了源语的色彩意象,又保留了源语蕴含的文化内涵。

2.通过注解保留原文颜色意象。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对颜色词的使用也不尽相同。没有相关背景知识,读者很难正确理解一些蕴涵特定文化的颜色意象。为了忠实地传递异文化特色,减少读者误读的可能性,在翻译这些蕴涵丰富文化的色彩的意象时,应通过增加注释说明文化意义的方式保留这些颜色意象。这样既能让读者领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很好地传递原诗的意境美。

例4.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Version A:Would the blue-bird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 (许渊冲,1984:347)

Version B:Might the Blue Bird*become our go between?

* Blue Bird: Messenger that heralded the arrival of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to the court of the Han emperor Wu: a go between。(张廷深,魏博思,1991:221)

“青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鸟。传说有青鸟飞到汉武帝宫殿,东方朔说这是西王母差来的,不久,西王母果然到来。后因以“青鸟”为传信的使者,在古诗中常常指传递爱情信息的使者。李商隐的这句诗是描写爱情相思最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人借助于神话,表达出自己对爱人无尽的思念。译本A虽然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却没有把“青鸟”蕴含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也没有提供任何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在西方人眼中“blue-bird”只是一只蓝色的鸟,没有任何特定意义,这样翻译流失了原诗的内在含义。译本B通过注释的方式既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又传递了原诗的文化内涵,保留了原诗的形美和意美。因此,通过注解保留原有色彩意象的翻译方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四、结语

作为唐宋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意象的翻译是古诗英译的难点之一。要准确地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转换,不仅需要译者充分理解原诗词的含义,还需要其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把诗句的形美和意美充分地展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让他们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安扬.诗词中色彩词运用管见.汉江大学学报,1998(2).

[2]龚景浩.英译中国古词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许渊冲.唐宋诗词一百五十首.西安:西人民出版社,1984.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5]袁行霈主编.新编千家诗(汉英对照本).北京:中华书局,2000.

唐宋诗词篇10

[关键词] 王昭君 悲剧 爱国 怀才不遇

发生于西汉元帝时代的昭君出塞故事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定型于晋代之后,更加广泛而强烈地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关注,西晋之后的每一个时代中总会有以昭君为题材的诗词的出现,这也就极大的丰富了中国诗词宝库的内容。唐宋文人的昭君诗词作,犹如一幅连缀而成的昭君出塞历史图画,以其各不同的人文视角展示出历史与现实碰撞对文人心灵的情感冲击,反映出特有的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心态。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唐宋诗词对昭君的吟咏,去走近昭君,感受昭君。

一、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宋以前咏昭君的主题情感梳理

在探索唐宋文人的昭君形象之前,先对于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宋以前咏昭君的主题情感作一梳理。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最早记载昭君史实的是《汗书。元帝纪》,原文如下:

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汗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辛,呼汗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蹶氏。”(《元帝纪》)

自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笔下的王昭君自伤自悼,柔弱无助,完全是一个被当作牺牲品的弱女子形象,例如现存最早的咏昭君诗的石崇的《王昭君》诗中的昭君充满了对嫁与胡人的悲叹,自伤已不是昔日之“匣中玉”,沈约《昭君辞》“日见奇沙起,稍觉转蓬多。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多描写起瘦、残妆、啼泪、细腰表现其远嫁的悲切,哀惋。在他们的笔下奠定了王昭君泪别汉府的形象,出塞时王昭君“哭涕之”的胶弱女子形象。诗人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气氛的渲染来传达昭君的内心感受,长途跋涉的艰辛,风霜沙尘的凄厉。

随着时代的变化,咏昭君的内容也随之变化,人们往往通过昭君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抛开历史的本来面目,使昭君形象千姿百态,各抒己见,因人而殊。

二、唐宋时期对昭君题材的创作使昭君形象逐步走向完美

唐宋时期是我过古代诗词最为发达成熟的时期,他们对昭君题材的创作,使昭君形象逐步走向完美,在突出民族优秀价值观的同时,又深刻地挖掘了昭君性格的各个侧面,从而使昭君形象更为富有艺术典型。

在昭君出塞的题材中,“昭君怨”是个传统的主题,唐宋诗词在对“昭君怨”的基调有所继承的基础上而又从多角度地写昭君,甚至借写昭君而抒发自己的哀怨牢骚,使昭君的悲怨更深刻,更加突出了昭君的悲剧人物形象。

士人通过把对国家之思的强烈感情传达在对昭君的伤感之上,使昭君的伤感之情显得格外的深刻,又通过昭君的悲伤反衬士人的情感,更加体现出了昭君的人物形象。

“庄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臣。”(郭震《王昭君二首》);“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时得见汉家使,为妾传书斩画师。”(崔国辅《昭君》),久局漠北,思念故乡又不的归,只盼望能随师南猎,只盼望得见“汉朝使”,见一眼汉家的烟尘,以慰思乡之苦。诗人将思乡之痛,表现的深刻入微,凄婉动人。

同时通过对塞外生活环境的艰苦,条件的恶劣,来反映昭君的悲剧形象。“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白居易《王昭君二首》)昭君已是“眉销残黛”再也不是宫里时的那般了,恶劣的环境使她“憔悴尽”。 “庄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郭震《王昭君二首》)诗人通过描写塞外寒冷凄凉的环境,从侧面衬托出昭君生活的条件的艰苦,突出她的悲剧形象。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宋人欧阳修《明妃曲》这样说道,同情昭君远嫁漠北,盼归无期,悲悯其生前死后寂寞凄凉的景况。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塑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昭君身处异域,死葬胡沙,盼归不得,极其哀伤,是一种不辛,因为匈奴偏僻荒凉,文化落后,对于一个中原弱女子来说,要在那里生活确实是痛苦,昭君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的人物,是一个悲剧的形象。

然而昭君所从事的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唐宋文人不仅仅从她的悲剧着手来写她的悲剧形象,他们也在从正面出发,肯定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肯定昭君的行为,也从多各个角度来反映她――昭君也是一个勇于追求敢于追求幸福生活同时也是一个拥用爱国热情的勇敢的妇女。

昭君出塞就意味着她的独特不同,她有着古代妇女所缺乏的爱国情怀和勇敢叛逆的精神。昭君出塞她首要的作用就是为国做出了贡献,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唐人张仲素在《王昭君》云:“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金戢归田尽,牛羊饶塞多。”短短20个字就描绘出了昭君出塞和亲后胡汉两地出现的繁荣美景:边境安宁,天下太平,兵器销毁为农具,牛羊布满川原。唐人崔涂的《过昭君故宅》诗云:“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通过和亲把两个民族引向和平美好的愿望。还有宋代郭祥正的《昭君上马图》、刘次庄的《王昭君》、许裴的《明妃》等都肯定了并歌颂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这体现昭君把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她不象其他宫女那样在宫中永远无望的等待着君王的临幸。她敢于主动追求,正如明人高壁的昭君曲所说的“缘知平国难,犹胜奉君耳”这里王昭君就是一个爱国的妇女形象。

昭君不仅爱国,还主动积极追求幸福。敢于同命运挣扎抗挣,是一个敢于追求的妇女形象。正如唐人王睿在《解昭君怨》诗中说“当时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里肯定了昭君敢于追求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昭君自请出塞,追求自由新的生活。她走出汉宫的黄金牢笼,就是为了追求人间真情,王安石的一曲《明妃曲》肯定了昭君追求知心“乐在知心”的人生观,触机到了昭君的内心世界。“汉思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她打破了胡汉地域之分,着眼于“人之相知”乐在知心。为了追求幸福的爱情,追求知心的爱情观,王昭君突破地域之分,大汉民族在传统偏见,“人生在相知,无论胡与秦”(吕本中《明妃》)

昭君不同于古代妇女,她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她不仅仅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观,而且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因此在唐宋文人中,她又是一个积极向上勇于追求的新女性形象。

三、总论

文人一般都会有怀才不遇的伤感,唐宋文人在怀才不遇的同感使他们在咏昭君时带有着相同的感彩,这也是他们在这一基础上塑造的昭君形象基本上一致。古代文人自屈原以来都把自己与君王的关系与男女婚约的关系联合起来看待,昭君拥有着国色天香的容貌,但是却没有受到皇帝的宠信恩遇。这样很能使文人想起自己的怀才不遇,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感情在昭君身上表达出来。

当然唐宋文人的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这样往往回带有特有的感彩。昭君形象在唐人笔下最为丰富多彩,唐代较为宽松的政治气氛给士人们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在他们的现象下昭君忧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