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英语十篇

时间:2023-03-30 09:21:58

旅游景点英语

旅游景点英语篇1

关键词: 旅游景点 英语注释 规范化

一、引言

锦州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锦州的笔架山天桥潮涨隐、潮落现,隐可驰舟,现可行人,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自然奇观之一。笔架山上的三清阁,有中国海上唯一的造像,同时集儒、道、释三教派于一阁之内,在诸多的宗教场所中实属罕见。义县奉国寺内供奉着七尊巨佛,面目相同,手势各异,释迦牟尼行列第七,这在国内的寺庙中亦不多见。青岩寺观音圣母,造型奇特,游人如织。辽沈战役纪念馆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录了锦州英雄的历史。医巫闾山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北镇庙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庙。2013年盛大启幕的世界园林博览会无疑又为锦州旅游增加了亮点,成了锦州旅游的新名片。

锦州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旅游,感受关东文化的魅力。大量涌入的中外游客不仅提高了锦州的知名度,更考验了锦州对外旅游服务的质量。其中,锦州旅游景区英语注释规范化问题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课题。笔者通过对锦州市区多个景点的调查,发现其英文注释存在诸多问题,不容我们盲目乐观。这不仅给外国游客的游览造成了不便和误导,更严重损害了锦州当地各个旅游景区景点乃至整个锦州的对外形象,给辽宁乃至整个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笔者通过集中研究锦州地区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的现状,归纳分析了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旨在规范锦州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翻译,净化和改善锦州地区旅游景点语言环境,提升锦州的旅游形象,促进锦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锦州旅游景点英文注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利用假期和双休日,通过为期半年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接触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对锦州地区各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大量的锦州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的第一手资料;受访的外国游客对锦州旅游景点的英文注释作出了一定的正面评价,同时也坦率地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他们用“poor(糟糕)”,“funny(可笑)”等评价锦州旅游景点的英文注释。这说明锦州旅游景点的英文注释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五花八门,笔者在整理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将其归为以下三种。

(一)旅游景点英文注释缺失或严重不足。

笔者经过实地走访和考察,发现锦州旅游景点英文注释的突出问题是旅游景点英文注释严重缺失或不足。锦州大多数旅游景点没有英文注释,有些只在公厕或旅游纪念品销售处标有简单的英语注释。即使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外国游客也很难在互联网上获得有关锦州旅游景点的翔实英文介绍。除了有专门网站介绍2013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以外,有关锦州其他旅游景点和风景名胜的英文介绍较少。以下文字是笔者在网上获得的有关资料:

有关笔架天桥的:The“Heavenly Bridge”of Jinzhou Bijia Mountain is one of the unique natural wonders in the world.With the moving of the tides,“Heavenly Bridge” will appear and disappear.At low tide, a natural path allowing tourists to walk to Bijia Mountain will appear; at high tide,it will be deep enough for boats to pass.?有关义县奉国寺的:Fengguo Temple in Yixian(a county in Jinzhou)has seven large Buddhas with the same face but different gestures. Sakyamunis rank seventh among the seven Buddhas.?有关辽沈战役纪念馆的The Liaoshen Campaign Memorial is a large museum that holds and displays over 16,000 pieces of equipment used during the campaign, including rifles, machine guns, mortars, cannons, and tanks. It also holds thousands of pictures and documents. The most famous location inside the museum is the Panoramic Picture Hall, which reproduces on a rotating.

从以上简单的文字不难看出,锦州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关旅游景点的英文注释较少,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涉及文化和历史层面的英文更是难觅踪迹。

比如某些景点的雕像只有人名的英文,没有有关人物生平的简单的英文注释;很多景点的路标等公示语很不规范,很多旅游景点大门口都有英文翻译, 但一些小景点没有任何标示, 一些路标、图标有的有英文注释, 有的则没有。面对少之又少的简单英文介绍,或有或无的指令性或信息性英文标识,很多外国游客到了锦州之后,感到无所适从或漫无目标,这种严重滞后的局面严重损害了锦州的服务形象,制约了锦州旅游业的发展。

(二)语法语用失误较多,中式英语严重。

语用语法错误较多是锦州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的主要问题之一。 “请看管好你的财物”译成了 Keep your possessions well,而不是Beware of theft; “注意别摔跤” (Watch/Mind your steps) 翻译成Don’ t fall; 把 “游客止步”翻译成Tourists Stop here或者Guests Go No Further,或者No Visitors , 甚至干脆就是一个生硬的Stop,把“请勿踩踏草坪”翻译为Don’t tread on grass。 这类英语翻译从语法、拼写等语言要素上来说没有错误,但是, 其严重受到母语的影响,读起来让人倍感别扭、 生硬无礼,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这类错误的另一个形式就是用词不当。比如“小心碰头”译成了 Take care of your head,而不是Mind/watch your head/ Low ceiling , 令人陡然生出许多疑惑。再如民警提示:危难时刻,迅速报警,译为Being Urgent Call 110 Quickly而不是Emergency Call 1l0。旅游景点垃圾箱上的可回收或不可回收被翻译成Recovery, Non-recovery,而不是Recyclable, Non-recyclable。 “残疾人通道”被翻译成Diabled Person channel,通用译法应为Wheelchair Accessible。在通往旅游景区公路段上的警示语:请勿疲劳驾驶被翻译成Don’t try fatigue driving,而不是规范化的Drowsy driving is dangerous 或 Drive alert等。

(三)拼写、语法、单复数等硬伤出现频率较高。

大小写、单复数、拼写错误在锦州各大旅游景点并不鲜见。这种错误属于较低级的错误,却是旅游翻译的硬伤。究其原因,可能是笔误、制作时审查不严格、刻印时失误等,但无论何种原因,低级错误的出现总会给人不严谨、不细致的印象,会在游客心中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比如景区的一家酒店里的防火指示“evacuate(疏散)”写成了“evacuat”;免责声明:遗失品 店方概不负责! Management not responsible for articles lost or stolen变成了Management not responsible for article lost or stolen,“article”一词由复数变成了单数;某景区的一块牌匾上写道:人多拥挤,请注意安全! The person hustles much,pleasing watch for a safety。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成立专业的行政机构,组建专业的翻译队伍。

旅游景点英语注释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更需要行政法规的引导。令人遗憾的是, 这项工作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行政层面的重视, 鼓唇摇舌的仍然是一批只能纸上谈兵的知识分子,要想使旅游景点英语注释规范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当务之急就是必须指定一个主管部门, 并由其牵头与其他有关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制定相关统一标准, 令其规范化, 从而使其具体工作有章可循。

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翻译人员一定要专业化。旅游景点英语注释内容千变万化, 它的内容是开放的, 从静态的标牌注释到动态的语音提示,都应列入其范畴。对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翻译的工作必须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它绝不是低级的翻译工作, 不是通过了某某英语等级考试就能从事的工作。建立专业的翻译队伍有利于景点注释标准化、正规化, 大大减少错误量, 弥补静态示范文本的不足, 同时翻译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维护锦州的对外形象 , 展示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风范。因此,专业的翻译队伍是旅游景点英语注释规范化的长久保障, 只有不断提高英汉两种语言的水平和修养, 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 才有可能做好此项工作。

(二)遵循“拿来主义, 直接借用”的原则。

旅游景点英语注释是应用文体, 英译须以读者为本,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 让外国朋友一看就懂, 真正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作用。 旅游景点公示语是全球性的, 汉语公示语基本上都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同功能的公示语。在中国旅游景区的英文注释,事实上在欧美国家也普遍存在;锦州地区旅游景点所需的英文注释在全国其他旅游发达地区同样可以找到。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套用译语中现有的习惯说法,用译入语游客能接受的惯用表达法传达原文信息, 使其不至于产生太多的语言陌生感。翻译的核心就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我们能用另外一种语言还原源语言所描述的事物,就能如实地反映客观。如果用另外一种语言不能还原事物,这种翻译就扭曲了事实,造成信息的错误传达,误导人们的行为。为此,公示语的翻译尽量采取“拿来主义”,在英语中找到有着相同意义和功能的公示语,直接引用外国的公示语。比如 “请勿踩踏草坪” ,Keep off grass (一个更加别具匠心的人性化说法: 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o grow) 。 “闲人莫入” 或者“游客止步”,采用英美人在工作场所的简简单单提示语:Employees only或Staff only 即可。再如博物馆里的提示标志 “请勿触摸”的对应英语是Hands off,禁止拍照对应的英语是No photography,禁止喂鸟为No bird feeding等。

旅游景点注释英译切不可望文生义, 不顾译语习惯,自己生译乱译, 或片面追求与原文字面上的对等, 这样的译文就有可能生涩难懂,甚至闹出笑话。比如把“休息室”译为Restroom, 这两个词在表层语义结构方面完全对应,“休息(rest)+室(room)”,但含义并不完全相同。Restroom在美国英语中指的是a room equipped with toilets, washbasins etc1,for the use of employees, clients etc1,in a department store or other buildings(公共建筑物内的公用厕所或盥洗间)。实际上,“休息室”在英语里有现成说法, 即staff room或common room(尤其在大学里),在一般公共场所里则为lounge或lobby, 翻译时应借用。

参考或借用或套用国内外通用译语在相同语境中的现成说法, 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使英文注释更地道自然, 更有利于使这些注释在旅游景点中发挥功能,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奉行尊重文化差异,体现民族尊严的原则。

旅游景点英语注释不是简单的词汇、句型、结构的对等,而是充分展示译者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语用能力。为使译语表达得体、合适,译者必须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双方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旅游景点的英文注释既要尊重外籍游客的语言使用习惯,又要充分体现民族尊严;既要充分吸收、借鉴北京、广东、上海、杭州、西安等旅游发达地区的有益成分,又要充分展示锦州独特、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原则。 各类旅游资源的英文注释翻译要抓住景点现有名称的核心,突出其性质,考虑词汇的历史演变, 正确处理一词多义, 尊重当地文化等。

锦州是一座古城,有许多历史名胜古迹。我们有必要在旅游景点英语注释翻译时渗透、融入、运用、强化跨文化意识,为国外游客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准确信息。例如锦州奉国寺的“大雄宝殿”,既可用拼音翻译成Da Xiong Bao Dian(斜体字),又可用意译翻译为:“Mahavira Hall”,并把它放在后面的括号中。把两种翻译方式结合起来,最终就翻译成了:Da Xiong Bao Dian(Mahavira Hall);也可用or连接,即:Da Xiong Bao Dian or Mahavira Hall。 由于外国旅游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不熟悉,因此在涉及旅游景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英语注释时,我们的指导原则是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可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融入跨文化意识,增加相关的背景资料,补充这个历史人物的身份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功绩,等等,这样能使国外游客一目了然,而不是一头雾水。

四、结语

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和走访,发现锦州旅游翻译存在很大的问题,而直接面对外国游客的旅游景点英语注释更是问题严重。五花八门、错误百出的旅游景点英语注释严重损害了锦州的对外形象,严重制约了锦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净化和改善锦州旅游景点语言环境, 规范锦州旅游景点英文标示与注释迫在眉睫。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借此推动锦州市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规范化的进程,为锦州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

[2]陈爱兵.旅游景点英译失误介绍及其翻译人才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报,2011,30(4).

[3]陈刚.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旅游景点英语篇2

一、跨文化含义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它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着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目前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就是跨文化的体现。文化与语言是两个重合的圈子,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也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特点鲜明的文化,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也会给各自的语言打下特有的烙印,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映射。

二、旅游景点名称的功能

景点名称是一个旅游景点的标志,与一般的地名相比,它不单告诉旅游者景点叫什么,它更重要的是向游客传递了它是什么与它有什么,所以归纳下来,景点名称具有信息与文化功能。当前时代来说旅游的魅力已不单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感受旅游景点当地的文化内涵,了解旅游景点与自己生活的地区相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度,所以基本每一个旅游景点都被内化成为当地的文化载体,鲜明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与文化习惯,而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对于外国客人来说,他们除了希望可以领略当地的山水风光外,更希望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旅游景点的文化风情,增强文化交流。此时,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所起到的文化功能就至关重要,它要保证在与原名称保持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尽可能传递出它的文化含义。因此在进行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时,译者要保证准确理解源语言的基本信息,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对等,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源语言的历史、文化内涵,准确传递相关信息,借此达到文化交互、增强读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的目的。

三、旅游景点翻译跨文化运用的重要性

在进行旅游景点翻译时融入跨文化意识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旅游翻译既是一种饱含趣味的工作,又是一项很严肃的话题,进行旅游景点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文化真实地展现给国外游客,又把外国文化在最适当的场合下介绍进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讲究求“真”,也就是通过语言意义、文化信息处理、地名和景点名称拼写、景点和历史人物名字的翻译以及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的文明古国,许多名胜古迹在取名之时有它丰富而又独特的含义。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运用音译或从字面意义去译,而应将跨文化意识运用于其中,运用音译、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中,游客也会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信仰与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某些敏感词的历史背景及政治含义,掌握好译文的分寸。

四、跨文化意识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策略

景点名称一般包括人文景观名称和自然景观名称,我们从语法结构上分析的话,可以表示成为专有名称加种类名称的形式。专有名称即指对景点的称呼,好比城市的名字或人的姓名;种类名称就是判断、辨别景点类别的名词。从内容上来说,旅游景点的专有名称描述性成分居多,其包含的信息相对广泛与复杂,景点的种类名称标示了景点类别,相对而言意义比较固定、明确。

若是从名称翻译的实现途径上看,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大致可以分为导游人员的口头翻译,旅游景点印刷品的翻泽和景点名称标牌的翻译。无论是简单的名称表述,宣传品介绍、景区标示或者是导游口头翻译,在翻译过程都应当尽量做到准确、传神,最大限度地使目标语读者了解源语信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象。

上面提到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准则实际上包含了对等理论也包含有“归化”策略,除此之外,还要求译者采用 “异化”策略。旅游过程中的文本资料对于游客来说,它背后所涉及的丰富内涵及背景文化远高于资料本身,一方面要使目的游客理解景点名称,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以满足外国游客或读者体验异域文化特性的要求。由于景点名称蕴含特定的文化,其翻译就应该尽可能地强调内涵意义的翻译,让外国入获得有关该名称最基本的了解、感受、联想等,否则就达不到国际间文化交流的目的,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此时,“异化”翻译策略,尤其是文化上的异化就弥补了这一不足。这一策略突出源语语言和文化特征,尽量移用源语种的语言形式、文化习俗和传统,使目标语读者获得对源语文化最大化的认知和体会。当然,在注重文化与语言上的“异化”和“归化”策略的同时,也要掌握翻译方面原本的增词,减词,省词等综合技巧的使用,以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旅游景点英语篇3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Wuhan,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its scenic spots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This is where many overseas tourists and students in Wuhan feel that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The authors have mad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ituation of the C-E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Wuhan City and found many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 this paper mainly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some typical errors of the translation, hoping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the city image.

关键词: 景点介绍翻译;跨文化交际;应对策略

Key words: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p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91-03

1绪论

1.1 旅游翻译的定义著名旅游翻译、跨文化交际专家陈刚教授在其专著《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一书中对旅游做了以下定义: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的说,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加直接、更突出、更典型和更全面。

这个定义准确、全面地体现了旅游翻译实践的特点和理论依托。

依据旅游翻译自身的特点,陈刚教授对这个“专业翻译”进行了以下类别的细分。

①按翻译手段分类:导译;口译(视传、交传、同传);笔译;机器翻译。②按语言和符号分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③按译出语/译出文本和译入语/译入文本分类:本族语――外族语;外族语――本族语。④按翻译题材分类:专业翻译;一般性翻译;文学翻译。⑤按翻译方式分类:全译;部分翻译,节译、摘译、阐译、改译、编译、参译、译述、综述/译和译写等。⑥按旅游翻译者分类:按职业性质分类,分别为机构翻译、旅行社职业翻译、旅行社全职导游、旅行社兼职导游和自由职业导游;按工作区域(或业务范围)分类,分别为机构翻译、旅行社职业翻译、地方导译、全程导译、定点导游和国际导游。

1.2 跨文化交际与旅游翻译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种翻译观,一种态度,是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跨文化交际直面全球化文化交流的现实。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的字工句整的追求,还是经典翻译的近乎于宁“死”不“曲”的直译;无论是强势文化个性的“食人”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的特定需求。相对而言,对象是单一的,需求是单纯的。经济全球化使全球成为“相见早,晚想闻”的“地球村”。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多层面的,不同文化交际的范围既有局部小范围,也有全球大空间。库尔文化交际是翻译标准确定的依据。“信、达、雅”,“神似、化境”,“通顺、流畅”,形势对应、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异化、归化等都反映了特定时代对于特定文本翻译标准的认知。而标准制定或确认的依据是原作者、译者或文本本身,涉及的文本基本局限于典籍经传、文学作品、学术论著和科技研究等。现代跨文化交际,尤其是跨文化营销传播,针对对象明确,强调有效性和精准性,为此翻译标准的确定也强调动态性和可操作性。

2中英景点介绍公示语特点及其异同

2.1 中英景点介绍的文体差异

2.1.1 中文景点介绍文特点在对名胜古迹的介绍上,中西方景点介绍所采取的语言风格不同。中国人介绍景点时,在语言形式上,受古代骈体文影响,讲究整齐对偶、声韵和谐、辞藻华丽表现为大量使用排比对称、四字结构、修饰性词语和烘托性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除此语言特点外,还常引用历史事实、文学典故,突出景点的历史沉淀。但读者从中获得的只是一些笼统抽象的信息。

2.1.2 英文景点介绍文特点与汉语相比,英文旅游宣传资料则强调生动平实,其文风则更为质朴,多以真实照片式的记录来代替反复渲染,总体风格较实。夸张性、渲染性词汇概率远小于中文,从句式上说,英文句式简洁明了,直达主题,很少有汉语中为造势而做的同义重复,英语的描写往往是以名词、动词、副词、非谓语动词以及主要由这些成份组成的自由修饰词为其主要结构特征;描写法往往通过提供细节来向读者显示出某种印象,让读者自己做出判断。

2.2 中英景点介绍行文差异原因

2.2.1 中英民族哲学思想差异中国人所生活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其特殊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他们追求的多是虚虚实实、遮遮掩掩的朦胧美;而英美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崇尚一种简单明了、实实在在的明快美。这种文化背景中哲学思想差异最能导致中英旅游资料语言风格的差异。中英文化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由于各自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状况上的差异,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等。中国哲学强调悟性,强调天人合一,人与客观世界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张人对自然、社会的参与,主体介入客体,客体融入主体。因此,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由于受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的影响,强调理性,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体现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的风格,语言上最忌重复累赘,追求一种自然流畅之美。

2.2.2 中英民族美学习惯差异汉民族的写作美学一贯强调景物描写“意与境混”的上乘境界,追求那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有意境而已矣”(王国维语)。因而,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象的景物获得抽象的人格和情感,做到情与景相融、虚与实相生、意与境相偕,在描绘外界自然美的同时无时不在传递一种内在的情感美,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几乎成了汉语景物描写的常式。这就使得其语言表达常带有很大的虚化成分和模糊性,景物刻画不求明晰,物我一体,人文色彩浓郁,给人的感受往往是意境深远但缺乏客观清晰的具体描绘,具有一种超越现实、虚实不定的朦胧、变形之美。然而,这种虚化和变形却能迎合汉民族的审美心理,被认为是一种绝妙的联想和生动的“比兴”。

英语的景物描写则不然。从英语的审美角度来看,汉语渲染的这些虚象会过于笼统含糊而显得失真。英语更多地借重鲜明可感的具体物象来逼真地再现客观景物,而不刻意在描绘的言辞上作过多的意象渲染。它的语言大多明晰客观符合理性,是“站在自然之外”去欣赏自然之美。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往往用直观的具象罗列而不是意境的深化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以达西方“摹仿自然”、“再现现实”的艺术审美效果,力求忠实地再现自然。西方哲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就主张美学的最高境界便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摹仿”。尽管它也用夸张、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但在表述实境实体时却往往是实打实的客观描绘,力求准确不走形,让读者有一个直观清晰的印象。因而在遣词构句、修辞风格上常常显得简洁朴实、明快利落、流畅。

3调查

3.1 调查目的:了解武汉市旅游景点中英介绍语现状。

3.2 调查对象:游客和学校学生(尤其是外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同学还有老师)。

3.3 调查方法:不记名式问卷调查;随机抽样。

3.4 调查时间:2009年2月28日。

3.5 调查内容:在武汉旅游时借助的主要向导;武汉市旅游景点英文翻译帮助程度;准确与清晰程度;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的一致程度;翻译错误分布;您的意见和建议。

3.6 调查发放数:150份。

3.7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回收问卷145份,有效问卷14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到96.7%。

3.8 调查结果

3.8.1 受访者情况

3.8.2 选择情况

4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4.1 旅游英语翻译错误主要分布方面

经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武汉市旅游景点英文翻译介绍语存在很多问题,从调查问卷也可看出,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文化方面的问题和语言本身的问题。由于旅游英语的翻译属于一种文化交流,所以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对应,而且还应该保证原文内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的体现。这就要求译者对景点名称的来历、内涵、以至相关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刻透彻的了解。不仅如此,译者的语言功底也会在英译名当中体现出来。所以,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同时在文化和语言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以求翻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4.1.1 文化方面的问题旅游景点翻译准确与否不仅取决于译者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求译者对于其背景知识有清晰的了解。有些译者单单从景点名称的字面意义来译,就难免会出现译名的“深层结构”不对等的情况,不仅无法传达中文译名的深刻内涵,而且有时候会让西方游客不知所云。

武汉市区位于蛇山之上的黄鹤楼历来就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其景区内的亭台楼阁大多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鹤楼公园南区的鹅碑亭就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相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与某书生聊天论鹅,称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他越说越激动,情不自禁写出一个“鹅”字。后人爱之,隧立碑建池。鹅碑亭,译为“ Goose Character Pavilion ”,好像不太妥当。首先,“ Goose Character ”这个说法,就可能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再者,该亭以鹅字碑而得名,在译文当中也当反映这一文化内涵。因此建议改为“ Pavil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鹅’”,既能传达该亭的来历,也向外国游客传播了中国整齐美观的方块字。

位于黄鹤楼公园北区的一览亭,坐落在白云阁东北侧北山坡上约 126 米处。该亭译为“ Full View Pavilion ”。“ View ”作名词时意为“从某处看到的东西;(尤指)自然美景;风景”,所以“ Full View Pavilion ”有可能被西方游客理解为“包含所有美景的亭子”。实际上,一览亭亭名是由唐代诗人杜甫《望岳》诗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而来,所以其蕴涵的意义为从此座小亭,可以看到全部的美景。英文译名建议改为“ Full-viewing ( Yilan ) Pavilion ”。此处采用反注法,将“一览”的汉语拼音放在括号里加注,是为了传达从诗句中而来的该亭名称的美蕴,也是为了加深他们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了解。

而黄鹤楼景区内的费亭( Fei Yi Pavilion )和奇章亭 (Qizhang Pavilion) ,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对于那些对中国古老文化知之甚少的外国游客来说,这两个英译名理解起来肯定有一定难度。费亭的来历最早记载在南朝祖冲之的志怪小说《述异记》中,讲述有个江陵人荀襄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此驾鹤仙人就是费伟。所以费亭的英译名建议采用增译法,改为“ Pavilion of Fei Yi, a Crane-riding Immortal ”。奇章亭位于白云阁东侧山北坡 274 米处,该亭是纪念唐敬宗宝历年间任武昌军节度使的牛僧孺而建造。由于他任职期间政绩显赫,因此他逝世后,被宣宗追封为奇章郡公。同样,为了让外国游客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奇章亭的英译名建议改为“ Pavilion of Qizhang Duke, an Ancient Official ”。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内的“祝融观星”中的“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中的火神,因此翻译时也建议加注,“ Statue of Zhu Rong, the God of Fire ”。以上这些例子都建议采用增译法,是为了保证原文内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得到体现,让外国游客能够领略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认知和了解。

除了那些以人名、地名或古文诗句中的词语命名的景点之外,还有不少景点是以景点本身的自然景观来命名的。这里,我们同样要注意传达中文名称中的喻意,以避免出现中英文译名不对等的情况。

位于黄鹤楼公园北区的石照亭,始建于宋代。据史志记载,北宋初年黄鹤楼西下临崖处有块石色苍涩的巨石,明亮如镜,光澈鉴人,每逢夕阳斜射,便炯然发光,名曰石照。于是人们在石旁建亭,亭因此而得名。石照亭,被直译为“ The Stone Mirror Pavilion ”,似乎表达不够地道,不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建议改为“ Pavilion of a Mirror-shaped Stone ”,更清晰地刻画了该巨石的形态也传达了该亭名称的来历。

4.1.2 语言本身的问题英文单词大小写错误。这种错误在一些景区的导游图上出现,如在磨山景区正门口的景区导游图中,就有此类错误。再者,在黄鹤楼景区景点分布图上也存在,如紫薇园“ Crape myrtle Garden ”应为“ Crape Myrtle Garden ”。位于归元寺附近的武汉中华奇石馆内的简介牌上也刻着“ Wuhan Chinese Rare stone Museum ”,显然是没有注意大小写。东湖风景区的鸟语林门口也有类似的导游牌,上面的“ Brief Introduction to Wuhan Eastlake Birds paradie ”。

英文单词拼写错误。跟上面的大小写错误一样,此类错误在景区内也不少见。如武汉动物园导游图介绍“dag”应为“dog”,景区标牌上治安保卫“safe grard”应为“safe guard”,狮虎表演“lion and tiger shoning”应改为“lion and tiger showing”。还有许多动物名称及景点名称的拼写错误,在磨山景区及黄鹤楼等景区也都有类似低级错误。

语法错误。以上的两个错误都属于比较基本的语法错误,译者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在诸多的景点译名当中还存在有较深层次的语法错误,如动词形式使用不当等。如黄鹤楼景区中有个“瞰川亭”,译为“ Overlook The River Pavilion ”,显然是使用了不当的动词形式,因此建议改为“ River-overlooking Pavilion ”。同是位于黄鹤楼景区内的“流云亭”,译为“ Remain Cloud Pavilion ”,也属于同样的问题,建议改为“ Cloud-remaining Pavilion ”。黄鹤楼景点分布图上“抱膝亭”的译名为“ The Pavilion of Hold knee ” , 很显然 , 介词“ of ”后面不能直接接动词原形 , 这个译名在大小写、单复数上也存在疏忽 , 应改为“ The Pavilion of Holding Knees ”。武汉动物园景点介绍语中“The top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Zoo is unique.”主谓并不一致,“is”应改为“are”。 在武汉植物园的简介中,“4D影院立体直观的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植物王国”被译为“In the 4D cinema, the audience will be thrilled to find itself completed immersed in the plant kingdom.”这里“completed” 应改为副词形式“completely”,另外此句翻译的也并不准确。

5应对策略

景点介绍文字是一种特别的应用文体,属于“信息型+呼唤型”文本,要实现其文体在译文中的再现,绝非易事。我们问卷调查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您对提升武汉市旅游景点中英介绍语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细致的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武汉旅游景点中英介绍语应该注意:其一要符合其文本功能特点,即体现信息与呼唤功能,其二要符合英文读者阅读英文景介语的习惯,并照顾其认知背景信息,尽量弱化中文景介语过分修饰与夸张的语言特点而表现英语质朴平实的特点。由于原文不是专门为外国人写的,而是为具有大致相同文化背景的本国人写的,原语读者一看便知的东西,译文读者可能完全不懂。所以,原文的信息量对于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来说是不同的,对前者较多,对后者较少,甚至空缺。因此需要译者多加以解释和增补。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其文体和句法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以及景点介绍语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翻译时绝对不可生搬硬套,而应灵活处理。在不脱离原文的前提下,处理好文中的文化因素,译出外国游客可以接受的好译文,满足外国游客通过旅游了解中国风土人情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旅游景点英语篇4

The underwater world consists of several interesting underwater landscapes, including the inter-tidal zones, underwater tunnel, performance hall and exhibition areas. The inter-tidal zones are teeming with many special species, forming a particular ecosystem. Various algae, echinoderms, marine mollusks, arthropods and small amounts of fish are living here. Common marine life like starfish, sea urchins, sea turtles, octopus, crabs and small sharks can be seen; some bright-colored or odd-shaped varieties will bring you a unique and spectacular view! The underwater tunnel breeds thousands of kinds of halo bios which ar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mong them are some rare species. Sauntering in the tunnel, you can see the sharks cruising leisurely in the water, shoals of fishes pulling on the reefs, and still some species staying quietly in the seabed.

Wonderful items, like the dances between human and sharks, sea-maiden exhibitions and underwater ballets are performed in the performance hall. If a new couple is willing to experience an underwater wedding here, they will undoubtedly have an unforgettable memory of this solemn and happy moment. In the large cylindrical exhibition chamber, the colorful corals, various beautiful seaflowers and gorgeous tropical pet fish will fully occupy your ey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exhibition areas for sea horses, nautilus, lobsters, jellyfish and other marine life.

Qingdao Aquarium was the first aquarium of China. The magnificent main building follow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ortress, and was reputed as one of the ten most imposing buildings of Qingdao City. Sea beasts like harbor seals, South American sea lions, Humboldt penguins are also kept in the Qingdao Underwater World and they will always present lively and artful performances to the tourists. Specimen Hall of Marine Life has the most abundant specimens in the world, displaying over 20,000 specimens of more than 1,950 rare marine lives of China and the world. As the only specimen hall featuring the marine life in China, it also keeps many specimens of endangered species.

The Freshwater Fish Center is a simulation of a tropical rain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exhibits many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nd some tropical fish, including South American arapaima, precious angelfish, Chinese sturgeons, Yangtze alligators and giant salamanders. In addition, there is a special exhibition area for the jellyfish. Thousands of various gorgeous jellyfish swim in the water, resembling blooming flowers in the garden and bring you to an unforgettable dream world.

旅游景点英语篇5

关键词:景点导游词;翻译;三孔景区;对策

景点导游词是在旅游途中或景点等地向游客提供有关旅游目的地信息的讲解服务所使用的材料,其主要功能是帮助游客快速的了解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本土特产、风味小吃、历史文化古迹与遗产等[1]。景点导游词的内容是以多方面为载体:介绍景点与旅游目的地地理位置与旅游价值的小册子、景区画册、景区风景明信片、旅游地图、 旅游杂志、 详细介绍单个景点的资料包括书面材料以及导游人员的口头讲解、游客须知、告示、各旅游景点的官方宣传网站等。

英文景点导游词则是在普通导游词的基础上,使用英语作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的语言,针对英语国家的游客以及其他非英语国家但使用英语作为导游接待语言的国家而创作的[2]。本文注重以介绍单个景点的资料(包括书面材料以及导游人员的口头讲解)以及政府的旅游宣传网站为出发点,来阐述当前我国景点导游词翻译的现状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法,以促进我国更好的发展入境旅游业。

一.景点导游词翻译的重要性

我国山水秀丽、文化历史悠久,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入境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每年入境游客逐年迅速增加。其中,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沟通语言的游客占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比重较大。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累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772.49 万人次,同比增长了0.25%。在入境外国旅游者的区域构成上,2012年,我国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欧洲旅游者人数达592.16万人次,占21.78%;美洲旅游人数累计接待317.95万人次,占11.69%;大洋洲累计接待旅游者人数为91.49 万人次,占3.36%。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的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游客所占比例达到36.83%。

景点导游词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尤其是汉译英导游词的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形象。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就必须规范景点导游词的翻译。优秀而规范的译文可以帮助提升景点的档次,会适当唤起外国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们领略华夏千古的魅力,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一)景点导游词的跨文化特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景点的生命力是通过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来体现的。中国的旅游文化博大恢弘是吸引各国游客来华旅游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语言是文化的外化,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3]。下文是黄山风景区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导游词,从中反映出不同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差异。

名冠神州的旅游胜地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它集中国名山绝胜之大全,兼收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因而丰姿独具。我国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在遍游名山大川之后,赞叹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4]。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s the flagship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and a favorite to millions of visitors each year. The park is a major destination for all members of the family. By driving the grand loop road,visitors can view the park from the comfort of their vehicle and also take a rest at one of the many roadside picnic areas. For the active visitor,the park has thousands of miles of trails from day hikes to backcountry explorations. The main attractions are all located on the grand loop road and here are some of the top reasons to visit the park. This site has a lot of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 for your trip and you may also consider our DVD "The Wonders of Yellowstone" to help you plan your visit.

以上两篇中英文导游词的编写,体现了语言风格和介绍重点两方面的差异。

首先,中英文导游词在语言风格上迥异。中文导游词中描写风景的词汇丰富、辞藻华丽、多溢美之词,常引经据典,主观描写、虚夸之词较多,如徐霞客对黄山的赞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景点介绍中经常包含“天下第一”等字眼,使用夸张的手法,言其超凡脱俗、引人入胜[5];而英文导游词中则用词简练直白,直截了当,叙事具体,不用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意境的渲染,注重基本信息的传递。

其次,中英文导游词的介绍内容侧重不同。中文导游词的介绍更加突出旅游资源的社会身份特征,如社会影响、历史沿革,突出旅游资源的风光景色和人文特色,尤其是史书和文学作品及汉语的介绍诗歌对于景点的颂扬和描述占了较大篇幅;而英文导游词的介绍则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建议诸方面的纯信息传递,对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6]。

由此可见,景点导游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移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二.导游词翻译的现状及分析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为方便游客,许多旅游景区点提供了中英文双语的宣传材料、景点指示牌、景点纪念品、景区地图。同时,我国持有英文导游证的导游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省市旅游局也陆续开设了英文版的旅游宣传网站。伴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翻译工作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是在景区点导游词的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颇多。

(一)景点翻译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

目前,对于景点导游词的翻译的研究较少且不成系统。首先,目前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多,系统性研究比较少,尚未形成为普遍认可的理论研究体系;第二,对旅游景区的英译研究欠深入,理论成果较多,但实践性与实用性研究较薄弱;第三,对景点导游词的翻译的研究,多从语言文化学角度来研究,对于其整体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的研究较少;第四,导游词翻译的书面材料研究较多,但是口译研究较少。

(二)导游词翻译质量有待提高

景点导游词的翻译中存在大量的语言错误,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文字校对疏漏造成的拼写错误,。例如:祖庙 “ZUMIAC Lemple”;停车场 “PRAKING”;废弃物“Waste Staff ”; 文中Lemple、PRAKING、Staff等就是明显的拼写错误。

二是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进行机械翻译而造成导游词翻译无法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例如,大力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 译为“ We advocate Five Stresses,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文明之山、和谐景区翻译为“A Civilized Mountain,A Harmonious Scenery”。“四美、三热爱”翻译成了四个美人,三个情人;civilized用来形容人和社会,现在用来形容山体,很不规范和恰当。

(三)景点导游词内容设计实用性不强

我国大多数官方旅游网站政治色彩浓厚,政务信息多于服务设施信息,因循国内大众的思维共性,忽视国外读者(潜在游客)的实际需求,未能考虑他们的信息需求、心理习惯、思维共性和言语表现方式等因素,未能进行必要的翻译内容调整。

三.曲阜三孔景区的汉译英实证研究

(一)研究意义

曲阜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及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翻译质量上乘的景区导游词有利于提升曲阜作为文化旅游圣地的形象。孔府、孔庙、孔林,集中体现了孔子以及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物丰富,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高质量的景区导游词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使得外国游客对“三孔”景区的印象更为深刻,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推动曲阜地区的入境旅游,增加当地的入境旅游收入,从而使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为完善,使曲阜的入境旅游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促进曲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三孔景区导游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三孔英文景点介绍较为全面且翻译质量较好。大部分的英文宣传材料将三孔的各个景点进行了详细且有侧重的讲解。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景区景点的名称翻译欠规范

没有规范景点名称的英文翻译,造成了景点名称翻译的不一致,使游客产生误解。例如,表2中的重光门翻译成“Chongguang Men”。“men” 在英语中是人,男人的意思,这样音译容易造成外国游客的误解;将孔林翻译成 Confucius Forest,仅仅翻译了字面意思,没有将墓地的含义表达出来,容易误导外国旅游者。(见表2)

2.语法错误较多,选词不当

三孔的英文宣传材料中存在许多低级错误,如简单的语法错误以及拼写错误。例如,在《孔子故乡全览》一书中,“First built in the year 1018 and named Tower of Collections of Books,is was named again Kuiwen Pavilion in 1911 during its renovation with Qinglongs writings.”,其中is和 was 重复使用。还有译文使用propagating一词以用来赞颂孔子。然而,英文propagating多用于贬义,意为“鼓动、宣传”的意思,在这里用来歌颂孔子显然不合适。

3.景区英文网站和视频材料较少

百度搜索北京故宫的英文视频,有109个;而百度搜索孔庙的英文视频,有10个;百度搜索孔府的英文视频,有13个;百度搜索孔林的英文视频,有0个。北京故宫博物院网有中文简体、中文繁体和英语三种语言,而三孔景区的英文网站尚未建立,其中中国孔庙网有中文简体和中文繁体,曲阜文博网仅有中文简体。

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网上英文宣传的欠缺,不利于对外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也不利于外国游客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景区文化内涵,不利于当地入境旅游的发展。

(三)三孔景区导游词翻译问题的原因分析

1.旅游翻译理论研究滞后

与曲阜三孔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相比,曲阜三孔旅游翻译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在CNK I上检索曲阜三孔旅游翻译,从2001 年到2012 年公开发表的文章仅有1 篇,而检索旅游翻译,同时期内却有1111 篇左右的相关研究文章,曲阜三孔旅游翻译的研究则是相对较少,与曲阜三孔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以及快速发展的旅游状况不相符合。

2.英文导游人员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英文导游人员从业资格的门槛较低,很多导游员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在取得英文导游证之后,又未能接受充分的语言培训,因此造成了“旅游从业人员的英文素养不够,英语专业翻译人员的对旅游景点认识不足”的现象。

三.英文景点导游词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部门管理

相关部门以及旅游景区要加强对景点导游词翻译的重视程度,对于景点导游词的翻译,要请专业的翻译机构和人员进行管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景点导游词翻译的组织、管理和监督,使之更好为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服务。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发达的媒介网络介绍景点,及时更新交通、住宿、娱乐设施等内容的英文介绍。

针对英语导游人员的入职门槛设计,相关主管部门应提高标准,重点测试应试人员的英文素养;对已取得英文导游证的人员,导游服务中心和旅游社要定期开展专项英文翻译培训,不断提高其英文导游服务水平。

(二)强化理论和实践研究

首先,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与高校旅游专业、英语专业的交流与合作,设立专项研究中心,加强对旅游景点导游词翻译的系统化、整体化的研究,为景点导游词翻译规范化、准确化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高校要通过课程设置和实习环节,加强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训练。在课程设置方面,适当增加英语口语和导游翻译的课程课时。同时,旅行社、旅游景点也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导游翻译能力。第三,景区点要组织翻译专家撰写高质量英文宣传资料,储备一定数量的英语讲解员,提高景区翻译服务水平的质量。

总之,我国的入境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景点翻译工作是发展入境旅游的重点,我们要重视旅游翻译,加强旅游翻译研究,积极开展旅游信息化进程,完善景区英文网站,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与后续发展,争取用高质量的旅游宣传吸引外国游客,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09-310.

[2]尹艳.英文导游词的创作与讲解[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

[3]孙云花.旅游解说系统英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8(1):356.

[4]陆乃圣,金颖颖.英文导游词实用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14.

旅游景点英语篇6

【关键词】高校旅游英语;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旅游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显现出重要位置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并驾齐驱的局面。在国际旅游市场方面,我国已成为发展迅速的、充满活力的旅游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因此,我国各大专院校都相继开设旅游英语等旅游相关专业课程。旅游英语课程由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因其在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过于传统,导致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旅游人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对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高校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

1.1 专业性强。首先,旅游英语课程以语言为基础,属于一种职业专用英语。它具备自身的专业词汇、用于及语言结构模式。该课程要求学生贴近专业,掌握一定的本专业词汇、常用句型,熟悉本专业的文体形式。其次,它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涉及到深厚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如旅游资源、旅游规划、饭店、旅行、旅游景点、旅游交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另外,它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尤其是专业信息传递能力,即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能力。因此,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2 实用性强。旅游从业人员,无论是导游还是饭店管理服务人员,都是与外宾接触的第一线员工,因此,他们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旅游形象及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旅游英语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1.3 综合性强。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因此,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内容涵盖了国家政策、机场、车站及码头等旅游交通、酒店、旅行社、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购物等诸多内容。因此,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学生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2.高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解决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更多的需要既懂外语又有较高的旅游管理知识水平和技能的人才。在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出国际旅游管理人才的职业素质构成,细分出高校学生应该掌握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导向,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备一定旅游管理知识,又能从事旅游一线导游工作及翻译工作的高技能服务及管理人才。

2.2 改革教材,有针对性的丰富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实施的基础, 良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 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目前,各高校旅游专业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内容陈旧,版本多样化,缺乏具体性、针对性和地域性。旅游英语教材应该内容充实,知识面广,结构严谨,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既注重教材的普遍性,又能体现地方特色。解决的办法是:我们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专业培养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内容要多强调口语部分和操作细节部分, 尽量避免老版的文章分析式课文, 使其与实际操作中应用的内容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选择国际上认可的通用教材。还可以确定一些外文期刊、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2.3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2.3.1 情景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是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里,让学生听、看、说和表演, 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并能让学生在情景或模拟情景中锻炼、强化、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情景式教学在旅游英语教学中非常有效, 因为很多听说训练都有其特定的场景。教师可以先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拓展情景, 如投影、视频短片等, 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服务流程示范和语言使用示范, 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再根据教材讲解专业术语、服务规范、口语表达等知识, 然后给出特定场景, 由学生在课上或课后, 结合书本以及课外资料准备场景对话(角色扮演)。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而产生学习动机, 由表层的应付课程教学转变为深层的提高自身能力。

2.3.2 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设备登上了教学的舞台。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形、图画、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 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其特点在于形象、逼真、生动、有趣,同时传授的信息量大。多媒体技术被应用于旅游英语教学, 在营造环境、向学生提供知识、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英语教师队伍。旅游英语是一门新兴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 把各方面知识介绍给学生, 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学生的视野,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和讲解。这就对旅游英语的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旅游英语教学中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极其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更无法适应大批合格人才培养的需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引进具有旅游管理知识的外教或者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年轻教员并对其从英语教学能力和旅游基础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同时给予培训。同时, 旅游英语专业教师还应深入实际, 利用节假日到涉外旅游服务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或是短期实践, 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2.5 建立科学的考评方式。首先,考核形式要打破以往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可将考试分为听力、笔试、口试三部分。其次,加大平常考核的力度和比例,单元

测试、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角色扮演等都占有一定的分值,督促学生重视平常的课堂练习和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总之,本文分析了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对于教材、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评方式改革的几点建议,主张高校旅游英语教学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应用能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服务人员。

【参考文献】

[1]邓秋萍.探索旅游英语专业英语课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6(12).

[2]李会琴,王林.旅游英语教学法方法与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76-180.

[3]马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21(5).

[4]孙英丽.大学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8(3):88-89.

旅游景点英语篇7

关键词: 《旅游英语》 情景教学法 应用

1.引言

2008年3月,国务院同意海南设立国际旅游岛综合实验区,随之海南省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地理上的优势及其国家和地方政策上的支持,使海南旅游业迅猛发展,尤其国际游客的人数逐年递增。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急需一批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有较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针对本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旅游英语》这门课程就本着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以服务地方旅游业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重实践,学生在课堂中熟练掌握导游带英文团各个环节,能用英文讲解重点的旅游景点景区,因此情景教学法非常适用于这门课程的教学。

2.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图片、幻灯片等手段为英语学习者创造一个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以使他们更直观地学习英语。即采用实物、动作、图片、幻灯片、录音、表演及师生对话、情景模拟、游戏、比赛等手段,运用电脑的一些软件进行情景教学。

3.本院英语专业学生《旅游英语》学习的现状

3.1学生旅游专业知识欠缺

英语专业学生,在入校前一年半的时间都是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而《旅游英语》这门课程作为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只是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开设,学生之前没有与旅游相关的知识。

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尚未完全成熟

由于学校办学年限短,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联系正在逐步完善,就《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来说,目前主要是旅游酒店、免税店、外币兑换中心等,而针对导游这方面的实训基地还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就少了校外实践训练。

3.3理论教材和课堂教学之间的转化

理论知识如何用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法呈现出来,这对高职高专学生非常重要。过于教条,就会使学生少了学习的兴趣;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和对语言的掌握毫无益处。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上本院不仅贴合了导游带团的各个环节,而且包含了海南省重点景区景点的导游词。把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旅游知识技能,又训练了口语表达,是目前《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4.情景教学法在《旅游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4.1角色扮演体会情景法

正如以上所述,本校英语专业学生之前并不具备旅游相关的知识,利用此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直接扮演导游这个角色,让学生模拟导游带团直接熟悉导游在现实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掌握常用的英语表达方法,这符合高职高专的教学的要求:“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发现《旅游英语》这门课程和之前学习的英语基础课程的区别:更注重口语的表达,导游技能的掌握,而不是单纯单词的学习,文章的阅读翻译等。

4.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再现情景法

在导游工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景点景区和城市导游词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学习导游词很枯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景区景点的需要重点讲解的景点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理解书本上的英文导游词之后,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根据图片自由编一个小故事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惧怕冗长的导游词的学习,反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3视频等声像材料再现情景法

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学生对导游工作的内容有了形象的感知,此时播放导游在真实工作中的视频,使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零碎片段连接在一起,同时也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练习英语的听力,更直观地了解感知导游带团的程序、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的交际用语。

5.以一节课为例,利用情景教学法设计课堂

以Chapter 1:Receiving Guests为例:

5.1教学设计

视频展示一段导游在机场首次接待客人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导游工作的流程。此后学生扮演导游,去机场第一次接待客人。模拟两种情景,一种为散客的接待,一种为团队的接待。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导游,一人扮演旅游团的领队或是散客,之后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掌握在机场首次接待旅游团和散客的流程,注意事项,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及其常用的英文交际用语,教师做最后的评价。

5.2教学过程。

5.2.1视频展示导游机场首次接待客人,导入本章话题。

5.2.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本中的对话。教师概括导游首次机场接待客人步骤和常用的交际用语。

5.2.3模拟情景。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导游和散客;导游和旅游团领队。表演首次在机场接待客人,清点团队人数及其行李,处理客人丢失行李等紧急事件,护送客人上大巴车。

5.2.4教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评价。总结课堂重点、难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6.结语

《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为重要,而情景教学法以它独有的优势,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使学生实现学校和岗位的对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松.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区域经济,2010:44-47.

[2]张燕.Role-play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职教广场,2011:230-231.

[3]谢晶.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教育论坛,2010:51-52.

旅游景点英语篇8

【摘 要】:旅游英语 翻译误区 翻译目的性 翻译专业性 翻译随意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65-01

经济发展形势越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可持续性使其必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随着中国北京成功举办2008 年奥运会,上海举办2010 年世博会,海南整个规划为国际旅游岛等这一系列事实和举措,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国家已经把大力提升入境旅游作为一个国家政策。要提升入境旅游,如何能够让来到我国参观游览的国际友人对中国有更好地、更准确的了解,旅游英语翻译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如何使语言、文化与旅游三者在使用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是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的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旅游英语的翻译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众多的翻译误区,如何让英语更准确的传达各旅游景点的故事,文化背景等,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旅游英语翻译存在的误区之一:翻译的目的性

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性最初就是定位于方便国外游客,起到指示和提醒游客。其实翻译的目的性是帮助国外游客理解景点的同时,更多的应该能够带给他们更深层次的的感受。很多游客是带着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心态来旅游中国的。我们也应该是展示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历史细节的态度来翻译和宣传景点。由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长期的文化积淀,每一个景点名称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传说、轶事、典故,所以,旅游景点一经开发就已经深深带上了当地文化的烙印,都成为的文化载体,而这正是吸引游客观光旅行的重要元素和卖点。尤其是对于外国游客而言,他们更希望领略到异域文化风情,增强文化交流,此时景点文化信息和内涵的翻译和传达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英译时,译者不仅要准确理解源语言的基本信息,最大限度的使其正确传递,达到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对等,同时更重要的是正确把握源语言的历史、文化内涵,准确传递相关信息,以达到文化交流、增强读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的目的。

旅游英语翻译应该在规范统一的基础上,更多的翻译出景点其中的内涵,例如: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要译为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因为“拙政园”是明朝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 并借用近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为园名。而不是死板的翻译为Zhuozheng Garden 。

旅游活动,不应仅仅满足外国游客的猎奇心理,还应与文化相对接,让外国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这也是我国开放对外旅游的目的所在。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要应保持文化个性,注重文化传承。

旅游英语英语翻译的误区之二:翻译的专业性

旅游英语翻译一直以来是比较随意的,尤其是汉译英方面,更多的是非专业领域的翻译公司或者导游,学生之类的翻译作品。因而经常遇到各景点的翻译语法错误,生硬翻译,音译,甚至还有拼写错误,各街道,宾馆或导游的口头翻译就更不用说了。其实旅游英语的翻译涉及到大量的中文典故、经典和历史。同时也涉及到英语世界的经典,圣经故事,典故等。需要有机结合,合理对等的翻译。这需要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需要专业性。

旅游英语翻译者一定要很好地理解文化历史典故, 才能给游客做出正确客观真实地讲解,容易给国外旅游者头脑中勾画出某些旅游景点当年的历史情景。例如:许多导游在给游客介绍西安在唐朝是繁华一时的大都市长安时, 都会引用唐朝诗人元稹的诗句“城中东西市, 闻客次第迎”,这句诗词反映了当时的长安繁华鼎盛的商业气氛。但如果这里把“东西市” 译成“east and west”与英语中的方位一一对应, 就无法反映我国历史中该词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从古到今以东为尊, 屈原的《九歌》中有《东皇太一》、《东君》, 当时唐朝皇宫位于东, 故城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相对应之便是“西”, 两字组合在一块, 在唐朝开始便表示为世间万物。所以元稹诗中的“城中东西市”其实是指当时长安所有街道的繁华景象, 而不仅是单指东、西两边的城市。专业的翻译者,可以是非常好历史爱好者,也可以文化热爱者,或者是两领域的合作者,这样才能在某个景点介绍给国外旅游者时可以呈现出简单真实景点或景象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清朝乾隆年间, 可译为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1736 一1795 )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 1911)。在翻译外国旅游者不熟悉的历史名人时, 可以添加相关的人物背景资料, 补充这个人的身份, 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功绩等。

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需要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有的甚至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例如地貌,地形的介绍等,所以旅游英语需要专业性的人才,需要专业人士的合作。同时又由于国内外各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都有很大差别,他们在语言上就有各自的风格迥异的表达方式。语言在文化层次上的差异反映到翻译中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对等,而且需要在语言背后再现一些情景。

旅游景点英语篇9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 本土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1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是人们高质量生活的展现,旅游业是思想文化交流和经济活动于一体的现代化的服务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旅游行业作为以思想文化交流为核心的服务性产业,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常会出现文化交流障碍,一些本土化的专有名词翻译和文化现象翻译,都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促进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来实现。

1 旅游英语与本土文化概念

1.1 旅游英语

旅游英语与学术性英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身的工具性较强,景点、文化、事物和谚语等专有名字较多。旅游英语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景点名称、习惯用语和民间文化语句的融合形成的。

1.2 本土文化

旅游英语翻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当地的本土文化相适应,结合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和地理空间进行分析,主要保罗对食物、习俗、用品和礼仪等多方面的旅游英语翻译,是对一个地区地理、精神文化和生活的总称,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变迁性和持久性特点。通过英语翻译,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1]。

2 旅游英语翻译和本土文化对接策略

2.1 历史典故英语翻译

旅游英语翻译工作主要是指在游客相对陌生的景点中进行当地历史典故的介绍和分析。要想确保游客能够对当地的风景名胜和民俗风情有直观的了解,需要确保当地历史典故的规范性和到位性,来开展英语翻译工作。我国有众多知名的旅游景点,古人也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句,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对泰山的描述,泰山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自然文化遗产,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来泰山旅游的人员也较多,需要通过旅游英语翻译,来确保外国人更好的理解泰山。导游们在对景观进行介绍时,如果用《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进行介绍,大多数国内的旅游者能够明白表达的意思,但是国外的旅游者却无法了解其中的涵义,需要通过专业的人员将诗句翻译成英语,将泰山翻译成“Mount Tai”会显得较为呆板,而翻译成“tai-shan mountain”能使外国游客更好的了解泰山。同时,还需要对诗句里面表达的涵义和作业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能够帮助游客循序渐进的了解历史,也有助于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向世界传播[2]。

2.2 专有名词英语翻译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延续下来的,风景名胜和文化习俗都有着特有的旅游专有名词,旅游翻译人员要想做好旅游英语翻译工作,需要对旅游中用到的专有名词进行了解。要求翻译人员对专有名词中的语法和语句结构进行了解,以便实现对旅游英语中文化内涵的掌握,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游客在各地旅游时,会对美食产生浓厚的兴趣,美食能够展现出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例如,“东坡肉”是中国的名菜,属于浙江菜系,翻译成英语为:“Dongpo's braised pork”,翻译完成之后,能够让外国游客了解其中的涵义,同时,还能够对菜品的起源进行了解,明白为什么叫东坡肉,使外国游客在品鉴美食的过程中,还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饮食文化。同时,在旅游中地名和建筑也是重要的专有名词翻译,北京的故宫在国内外都较为知名,宫殿中的字词不能直接进行生硬的翻译,需要结合实际的寓意进行贴切式的翻译,例如“慈宁宫”可以翻译为:“The Palece of Benevolence and Peace”,让外国游客能够了解到这是台后的居所。

2.3 民俗风情英语翻译

民俗风情是展示一个地区精神风貌的重要表现形式,也能够成为旅游地区的一个特点向游客进行展示。旅游地区可以以当地的民俗风情为主要的切入点,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文化和旅游景点。例如,泼水节是云南地区傣族的重要节日,可以将节日翻译为:“Water-splashing Festival”,能够让游客明白该地区的节日风俗,会将游客将注意力转移到节日习俗上来。在对节日进行翻译时,需要与节日的风俗习惯相结合,确保节日风俗的合理性,以便促进游客更好的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3]。

3 结语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自然风景和名胜数不胜数,各地区的自然文化、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当地的历史发展相结合。为了使游客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旅游景点,需要合理使用旅游英语翻译,确保翻译出来的内容能够给游客一目了然的感觉,使游客更快的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确保旅游英语翻译的贴切性,不仅能促进旅游的成功,也能使外国游客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以达到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席文,黄阵仙. 旅游英文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若干思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3:105-107.

旅游景点英语篇10

【关键词】旅游英语 课程改革 实践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人才大量缺乏。2011年的《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简称《报告》)指出,在未来10年,海南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各大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如同雨后春笋班应运而生,笔者所在的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下称“我校”)应用英语系的涉外旅游与酒店专业也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如火如荼地建设的背景下成立。根据教育部[2000]2号和[2006]1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真正能够服务区域经济的优秀旅游人才,是摆在各位旅游英语授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我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不适用。目前市场上的旅游英语教材玲琅满目,种类众多。我校应用英语系旅游课程选取的教材是由朱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英语教程》第二版。该教材采用了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模块式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文化旅游、中国风物旅游、中国节庆旅游、中国山川游、中国水景游、中国古刹游、中国楼阁游、中国古迹游、中国古镇游、中国主题公园旅游10个模块,内容丰富,但文章冗长,生词繁多,缺乏趣味性。而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学习兴趣不浓,因此该教材不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在练习方面,该教程虽设计了多种互动式练习,有听力训练、情景对话、角色扮演、旅游阅读、旅游翻译、应用文写作等,但听力及翻译练习难度超出学生实际水平,且情景对话练习选材单一,基本上是对对话的模仿或将要求学生将文章改编成对话进行表演,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此外,部分判断题设置不合理,如一文中的。

2.多媒体运用的形式单一。由于意识到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我校在大多数教室里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提倡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在旅游英语课堂上,授课教师的多媒体运用主要体现在PPT课件展示和听力录音播放,形式单一,不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此外,由于繁重教学任务的压力,导致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准备课件,而是直接使用几乎完全照搬教材内容的教材配套课件。如此一来,在没有从实际教学角度重新设计课件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书本,且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3.实践场地固定。高职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虽然大部分教师认识到这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角色扮演、模拟导游讲解等实训内容,但在实践场地选择往往固定在教室,如在教室里通过PPT展示景点图片等以达到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的目的。而我校职业旅游英语课程都是大班上课,教室里人数众多,环境拥挤,容易使学生在实践展示时常常因紧张而发挥不佳,逐渐产生挫败感,如果该情况得不到改善会打击学生对旅游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害怕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也将变得沉闷。

三、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1.结合学生情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旅游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其学习目标不是通过学习单词、短语和语法规则来掌握一门语言,而是通过学习语言来掌握一种思想、一门技术和一种知识。因此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师满堂灌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旅游英语教学,切勿将旅游英语课上成精读课、翻译课。此外,旅游英语知识涉及面广,教师不可总是希望在课堂上讲得面面俱到,教学内容没有重点,这样学生难以消化知识,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什么也抓不到。而是应遵循高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删减增补。如在本次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对学生工作很少涉及的盆景、主题公园部分进行删减,而在教授中国节日模块中春节一文时,由于教材内容空洞无趣,但对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可能在今后会经常向外国游客介绍这一重要节日,因此笔者在通过各种形式搜集了有关春节的贴春联、守岁、拜年等相关英文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并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用英一次有关春节的介绍。总之,世界上没有一本完美的教材,当教材编写内容不适用于学生时,教师需要多费些心思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教学材料,真正做到活用教材、用活教材。

2.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视频展示。大部分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对我国的旅游知识缺乏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用英文去学习景点介绍对他们来说不仅难理解,也缺乏形象的认知。因此在旅游英语课堂上,在教授某个旅游景点时,不论是老师用多华丽的语言介绍还是教材文章多精致的描写都会略显无力。面对这一难题,教师往往是通过配套课件中的几张景点图片来帮助学生对景点产生初步认知,而根据笔者的经验,播放旅游景点相关视频会是更直观、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当然,在准备新课时,笔者会先在网上先搜索与教学内容的相关视频,如景点的英文宣传片或与景点相关的新闻报道,然后用硕鼠软件将视频从网络上下载并在课堂中播放。对于时间较长的视频可选择播放与教材内容最为相关的部分,播放长度应尽量控制在10分钟内,以免占用太多课堂教学时间。若没有相关的英文介绍,笔者认为中文的视频也是可取的,这取决于该视频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或是提起学习兴趣。当然,从成千上百的相关视频中挑出一个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视频对旅游英语授课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但只要教师能够坚持做好这一教学辅助材料的收集,必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课堂搬出教室外。以舞台表演为例,表演的空间越窄,与观众之间距离越近,表演者越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与观众近距离地表演舞蹈节目时,表情逐渐不自然,笑容变得僵硬,甚至因紧张而导致忘记动作。而如果在远距离的舞台上因看不清观众的细微表情,心理负担更小,表演也会更出色。因此,旅游英语教学可以试着转换教学活动空间,从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环境中走出,让学生在更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去交流、去学习、去展示。以第十六单元景点讲解部分三星堆遗址课文为例,笔者通过将课堂搬到户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课前教学准备;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该景点的介绍,每位组员根据自己的喜好、英语水平来选择自己的介绍内容,在课堂展示时轮流充当导游角色为全班同学进行景点讲解。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处阴凉且无车辆过往的地方(务必注意学生安全)布置模拟讲解场景。根据此次教学内容的设置,笔者在一块选好的位置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三星堆遗址平面草图,标志出大门、第一展厅、第二展厅、1号及2号祭祀坑位置,并将课文中介绍的展品(如神树、青铜立人像等)图片打印出来,粘贴在树上,以便学生做清楚、形象的介绍。(2)具体教学实施过程: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场景的布置及游览顺序,并准备一个扩音器以供“导游”讲解时使用。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场景内容轮流完成景点讲解。在一组学生讲解完后,邀请另一组成员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所有表演进行点评(该阶段切记表扬有进步的同学),并给各小组打分。为加强小组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同组成员得分应相同,且该分数计入学生平时成绩。

4.将基本的人文知识植入教材。现代旅游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所以教学内容在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应该把基本理论与人文地理知识逐步嵌入其中,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教材体系。只有把握这些人文积淀,学生在进行国外景点介绍时,才能够游刃有余。当然,要掌握好这些基本背景知识的难易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太浅或太深都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5.突出口语特色,引入情景教学模式。要使学生真正提高学习旅游英语的兴趣,除了设置系统、实用的课程外,还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轻口语、轻实践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上来。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情景式教学模式必不可少。情景式教学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里,让学生通过看、听、说和表演等方式,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并让学生在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中锻炼、强化、提高运用语言知识和获得语感的能力,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流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反映客源国文化的电影、电视和广告片等视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中逐步培养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学会句式表达的同时,了解该语言合适的语境,包含的文化因素等,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教学,它具有专门的用途性。因而加强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的口语技能,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将来服务于旅游一线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在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专业教师的不懈努力与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下,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杨靖.ESP教学原则在旅游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