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22:15:16

旅游体验论文

旅游体验论文篇1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处于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的地位。在很多学科的学习上,往往也都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学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身影仍然时常课件,旅游管理课堂基本上也是“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以课堂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主导下的旅游管理教学,不仅与时展脱轨,更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相悖。而体验教学则恰恰相反,其教学操作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以促使其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的培养和统一。由此可见,在旅游管理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意义重大。

2.旅游管理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实习的策略

体验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效率至关重要。那么,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活动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作者认为可以从“模拟导游”、“案例教学”以及“优化设计”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2.1开展模拟导游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导游身份应该不会陌生,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将从事导游工作。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模拟导游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体验方式。这里所说的模拟导游,主要指的是模拟即景导游。众所周知,即景导游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既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又需要能够创造丰富的旅游情境,给予游客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那些历史文化浓厚的景点担任解说时,旅游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其是激发游客情感体验,引发游客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对“幽州台”这一景点的解说时,如果导游没有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不懂得这个看似简单的台子就是古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游客就无法理解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在写此诗时那忧伤、悲愁的心绪,也无法真正欣赏这个景点的人文内涵。这就是情境渲染的力量。是否能够有效地渲染出情境,加强游客的情感体验,是衡量一位导游能力高下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旅游管理体验课堂上,开展模拟导游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边游览边解说过程中,掌握相关旅游知识,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活动中,可以结合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模拟导游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现。通常,在模拟导游实习活动中,需要结合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比如通过多媒体,以幻灯片为背景,将景点相关的图片用幻灯片播放,使学生如临其境,并就着图片,以导游的身份进行讲解,然后现场的教师和学生对此加以评价,通过此来不断强化其知识和能力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使体验式教学恰到好处。

2.2结合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提升学生思维体验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和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精心策划和指导,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此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的优势不断地被实践证明,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旅游管理体验式教学课堂上,结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用现实案例,构建起实际体验情境,并将学生进一步引入案例情境中,去整理、分析、理解案例,以此来提升学生思维体验,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体验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得以不断深化。

3.总结

旅游体验论文篇2

1.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式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将学生提升到了主体的层面,要求学生发挥能动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合作、实践研究,与教师共同完成学习过程。这点是与传统教学本质的区别。

1.2有助于师生的教学相长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双边互动环节,教学相长。师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投入一同探究的教学氛围中,相互接纳异议并相互理解与回应。

2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

1984年Kolb提出了“体验学习模式”的模型,这是该模式最为系统的模型。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教学前的设计准备、情境体验、主动实践和教学评价。

2.1备课阶段

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收集场景、视频、情境等实景材料,并利用搜集的各种素材设计不同的岗位任务和场景。

2.2情境体验

教师和学生根据设计的情境共同体验相关素材。

2.3主动实践

主动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教师辅助、学生主体的原则。学生是体验教学中的主体,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监督的作用。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把握基本步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4教学评价

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对待分数的问题上采用理性的态度,提高体验在评价中的地位,重新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3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笔者以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饭店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为例,选取课程中一个单元的实践实训项目举例说明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3.1实训内容

3.1.1教学内容

《饭店服务》第三章“中餐厅服务与管理”。

3.1.2教学目标

在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恰当地使用口头语言和姿态语言,贯穿运用迎宾领位、托盘、中餐摆台、餐巾折花、斟酒、上菜分菜等基本技能。

3.1.3重点与难点

岗位技能与技巧。

3.1.4所授班级

酒店服务方向12级某班,计40名学生,每周4课时。

3.2教学流程

3.2.1前期资料的收集工作

学生体验是教材内容中我们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收集有关“饭店服务技能”方面的资料,包括案例分析、饭店实景图片等,并以PPT文件的形式呈现出来。

3.2.2情境体验

3.2.2.1多媒体感受

首先,师生共同观看视频资料与PPT,并从中精选自己觉得有用的资料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演示,用于展现在真实的饭店的场景下和服务过程中的具体技能和技巧。

3.2.2.2归纳总结

教师布置思考题,学生可以分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写下多媒体演示的资料中都按照怎样的步骤,这些步骤是如何一步步操作的。

3.2.2.3模拟情境体验

以本节课为例,除了讲解教材上介绍的案例之外,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2.2.4思考题

①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类型的客人怎样进行服务?②如何使自己的服务细致入微,更具有个性化、针对性、规范化?

3.2.3主动实践与教学评价

3.2.3.1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实训室等地方对应岗位要求的技能技法,进行自我训练或相互训练。

3.2.3.2实践式教学,创造“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

具体操作上可选择某个酒店,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派小组长1名,学生之间互相演练,等每个学生完成操作以后,由小组长组织评议,经过评议后总结成员的优点与不足。指导教师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集中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努力克服不足之处,回校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总结讨论。

3.2.3.3与行业紧密联系,让学生参与其中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联系旅游企业,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进行适应性锻炼。学生作为行业比赛的观摩者,能深刻体会到专业技能学习的必要性。学校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联系外出参观的企业单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旅游企业零距离接触。

3.2.3.4实地参与体验

利用节假日,如十一黄金周、旅游展销会等,让学生抓住机会充分体验,通过这个循环过程,使学生们在相关服务流程、服务规范、礼仪素养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4结语

旅游体验论文篇3

随着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在这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取得比较好的竞争优势,这是乡村旅游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创造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未被满足等,这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产品要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企业应从营销模式的角度来考虑解决方法。

长期以来,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只仅仅是交通工具、景点、文化方面的变化,消费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旅游服务,而且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就出现了“看景不如听景好”的俗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因为消费者在享受旅游服务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实质性的体验活动很少,因此感触不深。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产品本身的局限性问题,如旅游产品是受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等;另一方面是旅游服务者的营销理念问题,单纯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在乡村旅游这个旅游产品中,产品本身所受的局限性不多,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营者的营销理念。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活动,以体验来衡量服务的质量优劣,提高消费者的感触度。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提供者树立体验营销观念,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有一种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

二、发掘特色体验产品,创造需求,创造市场

消费者要选择一种产品时,主要强调这种产品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时,消费者会考虑的是乡村的休闲的氛围、纯朴的民风、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环境。但是消费者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真实情况。所以,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避免和一般旅游产品雷同。具体而言,乡村旅游中应强调特色体验活动,根据当地的特色环境和人文条件创造出特色体验产品,创造出适合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如在蔬菜生产区可提供蔬菜的种植和采摘活动、在水果生产地可提供果园内采摘销售活动、在山区可提供登山活动等。这一些活动都可以以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一个产品类别出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可提供有区别的产品,在条件允许下可以提供“全面客户体验”,让每一个消费者度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如手工磨面、手工造纸、手工染坊等。这样,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更多地考虑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特色,考虑到特色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可感知的价值。同时这种体验也会随着消费者的购后行为而给经营者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使乡村旅游的市场逐渐扩大。三、筹划、举办展示产品体验的活动,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乡村旅游的消费中,消费者要考虑自己的体验价值的大小,而这种价值的大小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体验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乡村旅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把特色体验产品以某种活动或某种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鼓励消费者参与、引导消费需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活动产生的效果的好坏等问题,而且要特别强调消费者在活动中会得到什么样的体验、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等。如湖南常熟虞山林场举办的杨梅节,它把对林场的观光和杨梅的采摘、品尝结合到一块,让消费者在观光的同时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在体验中消费,在购买中得到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消费者得到的不仅是采摘到的杨梅,更多的是采摘、品尝时的体验,杨梅就是消费者可回忆的田园风光的典型物品,一旦消费者看到杨梅,很可能就会想到林场,会考虑到到林场去旅游,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被有效的引导起来。通过筹划、举办特色体验活动,使乡村旅游产品在体验中被消费,在消费中使消费者得到乐趣,使市场得以开拓,消费需求得到提高。

四、在体验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中,强调比较多的是消费者的体验,但提供这种体验的却是服务人员,而一般情况下这种服务人员应该是农民,这样才能体现乡土本色。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就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的体验活动的提供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要逐步增强服务人员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服务理念,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中应用体验营销模式,可以使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很好地体现,使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使消费者得到休闲娱乐的体验、难以忘怀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岩远江:体验营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3

[2](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沈国斐: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生态经济,2005、12

旅游体验论文篇4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

不少学者在文章中均探讨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在略论旅游学的理论体系一文中,王德刚提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所谓的三体说。把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综合层,分支学科层, 在分支学中把旅游分为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开发规划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史学,王德刚先生认为旅游学的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开发规划学,社会学,史学。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一文中,翟辅东把旅游分为动力系统层次,主体系统层次,支撑系统层次,在支撑系统层次中提到了相邻学科和相关部门,在提供系统中提出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和其他,这是一种初级的划分。龙江智在从体验视角看旅游学旅游体验研究一文中,把对旅游的研究分为旅游场管理研究,旅游影响研究,学科共性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中,分支学科有旅游体验学,个体旅游行为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分支学科有旅游地理学,群体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在旅游场管理研究中,旅游企业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开发,旅游体验设计和管理,旅游规划学,旅游行为管理学,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地形象策划,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管理学,在旅游影响研究中,旅游生态学,旅游效应研究,在学科共性研究中,包含有旅游史学,旅游研究方法,旅游伦理学,从中我们可以归结中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营销学,生态学,史学,伦理学。谢彦君在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一文中,在探讨旅游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以旅游为核心,把旅游分为空间行为,社会交往,商品交换,审美意识,文化交流,身心体验,从而导出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

(二)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下考察旅游

与此同时,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属性。

在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一文中,陈才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认为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这些学科属性的确定,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旅游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学研究的时空视角:一种概念性理论框架中,左冰从哲学的视角考察了旅游,提出了“旅游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形式”的思想,旅游表现为特定时空状态下的社会地域活动,从微观层面考察,个体旅游者每完成一次旅游活动即实现了一次旅游体验,从宏观层面考察,旅游系统是人类在旅游活动中同所有涉及的因子或成员组成的一个时空关系统一体。在基于伦理维度的旅游研究综述中,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旅游进行了综述,王寿鹏,高天好提出对人文关怀取向的研究加以重视,文章从旅游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等方成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认为这一新研究范式将改变以往只注重旅游的“事实”方面而忽视价值方面的片面性,为旅游研究注入了人性的因素,有助于旅游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王寿鹏,高天好,2011)此外,还有不同的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中出现的某种问题。如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地理学透视一文中,马晓龙,保继刚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了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问题。在基于管理学视角的旅游规划失灵分析及对策分析中陆相林则从管理学的视角研究了旅游规划为什么会失灵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综上所述,尽管有大量学者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仍然不明朗,有必要撰文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

二、浅析旅游与 “体验”的亲缘性

(一)体验的心理学的定义

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印象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觉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二)体验的旅游定义

从体验所具有的性质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体验具有如下的特征使“体验”一词运用到旅游定义中的合理性

1、体验的亲历性:体验意味着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指出,“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工夫上体验。”从中可看出体验的亲历性。旅游也是必须要亲身经历,用体验来描述旅游恰如其分。

2、体验的真实性: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不真实,与此同时,旅游也强调真实性,体验的真实性契合着旅游的原真性。

(三)从旅游的性质谈把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

从性质方面看,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的,旅游的内核是文化。以前对旅游概念的误区认识,因为觉得旅游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故从表象来看表现为经济活动,但所有的经济性质的东西都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内心需求,而从体验的概念来说,体验的概念首先是在心理学学说提出,体验着重强调人的内心活动,体验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生物,人在旅游中更多地体验一种文化,故体验一词可以用来体验旅游的文化性。

(四)从旅游和体验的相关性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人从出生到现在也是一种旅游,是一次长长的旅游,这种长长的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用体验一个词来形容伴随人生的旅途,成功或者失败,体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体验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的特性,使体验带有超越自我的特性,带着自己的情感,使体验成为自己独特的记忆与经历,带着自己独特的烙印。

三、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旅游定义为体验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旅游与体验具有相当的亲缘性,由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和旅游学研究的不同学科的视角,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启发,尝试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本文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和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学科的学科基础。

(一)从与体验的的亲缘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于旅游的核心是体验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的基本认同,笔者也尝试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由此笔者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角度来划分旅游学学科基础,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来看,体验是通过人心来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人们体验到的是美和一种文化,故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心理学,美学,文化学,旅游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审美需求, 愉悦需求,上述学科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合理的。要满足人的旅游体验的需求,需要扩展到异地与人交往和与物交融,故社会学,地理学出现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中,在异地交互过程中,从马斯洛的基本层次出发,人需要基本的吃喝以维持异地交往,故酒店,饭店,旅游社出现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带出了旅游的经济性,需要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去支撑这个心理现象。最后再扩展到开发出千奇百态的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引致出生态学,景观学,营销学的研究。用图1表示如下。

(二)从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从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构成可分为基础,核心,一般,边缘学科。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旅游学也要以哲学为指导,故哲学处于基础学科地位。旅游学是人学,首先研究的是人,故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属于核心,在旅游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为表象,但人在旅游中又涉及到大量的经济现象,还要进行管理,故经济学,管理学也位列其中。在旅游中涉及到人的空间位移,旅游目的地资源,故地理学很重要。此外,旅游学的研究还边缘涉及到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故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用图表表示如下。

旅游体验论文篇5

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际,传统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已不能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必须改变思路,从游客的体验视角下设计课程体系。笔者在本文先简明扼要地阐述旅游体验理论,然后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体验视角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因,最后对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体验;视角;旅游;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完善和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成效的取得、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等。当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之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需要,在研究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笔者在本文从体验视角入手,深入分析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添一片“砖瓦”。

1旅游体验理论

谢彥君在《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一文中指出: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与旅游景区的设施、服务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果。所以说旅游体验的产生和旅游需求的产生、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的确定、旅游景区的经历以及旅游结束后的交流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旅游体验的本质内涵。在大众化旅游时代,现代旅游并不能仅仅关注旅游者去过哪些地方,其实质应该关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分享旅游过程的心情以及体验旅游的方式。正如有些学者所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所得到的并不是旅游景区的资源和设备,而是在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以及体验和感受。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现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其目的就是要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使之专业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较高,能够在不同级别的旅游部门“大显身手”,设计独具一格的旅游产品。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应用理论模块、行业常识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在这五大模块中,会和其它专业交叉地进行课程设计,虽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核心课程的设计不统一,各高校“各自为政”,没有从市场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本校发展的角度出来,设计核心课程;②教材比较混乱,在相同专业模块中,各高校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来的学科基础上,选择本专业的教材。

3体验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因

传统旅游学科理论中,主要是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素角度进行考虑,所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也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但是随着旅游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出现,高等院校中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已不出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寻求物质享受的结果,而主要是寻求旅游中的经历和感受,以此来缓解工作或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

4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等院校从体验视角下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一定要本着为我国旅游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旅游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够灵活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高级旅游管理人员。所以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明确以下两点:①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要清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不管是哪个模块,都必须理清其思路,明确不同课程模块的功能,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等,否则就无法为旅游企业输送合格和优秀的人才。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明确该模块打造高校学生牢固理论功底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则无法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应该定位其核心课程有基础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以及旅游效应研究学等多个基础课程。②要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结构。高校教务处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具体课时安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室的使用情况等,来合理安排这两个方面的课时量。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中,基础旅游学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旅游体验运行管理模块中,服务礼仪课程开设后,其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两节。在辅助模块中,旅游服务学原理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学生实习阶段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在不同的旅游部门实习,把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岗位中,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的时间安排在第八个学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之后,对于旅游管理实践有所认识,能够广泛理解在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毕业论文中,对自己在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从而为走上旅游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5结语

当大众化旅游时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学校,务必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应该从体验视角下重新考虑学校的教学过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以适应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小蕾.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5):14.

[2]方磊.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27.

[3]张玲,林长春.新专业目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以广州高校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45-47.

旅游体验论文篇6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体验经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西安

截止2007年底,国务院确定公布了三批及11座增补城市,共110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吸引力在众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城市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复合体,它们彼此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映射到旅游活动中,它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间是否存在不和谐因子,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体验经济与旅游

1998年,美国学者b. joseph pine ⅱ和 james h. gilmore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文。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从而为个体消费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两位学者从“顾客的参与程度”和“与环境的关系”两个层面将体验划分为以下四个组成要素:教育、娱乐、审美和逃避[2]。〖jp+1〗体验经济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产生,而又完全不同于服务经济,其实质是强调“顾客参与”和“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顾客的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都将成为“体验”的重要环节,顾客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absorption)”还是 “沉浸(immersion)”都极大地体现了消费者的主体性和与消费环境的互动性。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消费活动的主体。

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些新特征: 首先,从消费结构看,旅游者更多地关注精神享受和情感需要;其次,从消费内容看,旅游者从习惯于标准化产品和一般化服务向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转变;第三,从消费价值看,旅游者由消费“结果”转变为消费“过程”。不再是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关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感觉和体验;第四,从旅游产品形式看,旅游者更青睐于互动参与式双向沟通型产品。最后,从心智模式看,旅游者由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转向对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3]。

二、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和谐因素

(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然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中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又似乎很难调和。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当然相互促进的一面更好协调也更易理解;而在实践当中,旅游开发者则更多地强调其经济特征,强调文物旅游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旅游开发者能够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因其视角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旅游界众所周知的“水洗三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很多争议,的确令人深思。

(二)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禀赋就决定了其自身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总量丰富、文物价值高、知识含量高,专业特色浓厚,通俗性较差,参与性较低,或者说静态资源多动态体验少。而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通过旅游的过程去体验差异和新奇。而且不同于其它城市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相对而言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感悟能力,具备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素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又要通过旅游媒介(包括旅游中间商、导游服务、目的地居民等)去弥合。旅游媒介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动态体验环节的不足又与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相抵触。

(三)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

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它的旅游产品形式。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产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博物馆类、陵墓类、名人故居、节事类(庆典事件、仿古模拟)、古代建筑、宗教类(宗教建筑、礼仪庆典)等。这种产品形式强调文化性、历史性和知识性。游客体验的本质为“过程消费”而非“结果消费”,体验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以互动参与式取代单项沟通式。某种程度而言,游客也是“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趋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自身的“沉浸”和愉悦,这种不和谐关系如图1所示。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原理

所谓的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系统往往是一个多极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一个大系统一般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可分为多个亚子系统,而亚子系统可以再分。现代系统论的出发点在于运用科学方法寻求系统的最优化,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总和[4]。

(二)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及其内涵前面已经有所阐释,此处不再赘述。目前国内有关体验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特种旅游开发、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等领域[5-7]。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了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提出了实现和谐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8]。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产业之一。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发展强调“人地和谐”,即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和谐;“人态和谐”,即旅游者之间、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和谐;“人企和谐”,则指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利益共赢。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发展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消费意识。

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结构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构成要素是旅游者,具体涉及旅游者的欲望、动机、需求、偏好、选择、决策和评价内容;供给子系统则包括核心吸引物(文物、遗址遗迹、历史事件、人物等)、交通、市场营销、信息流和旅游服务等。旅游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效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需求和供给子系统。旅游环境作为支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人文环境则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化

鉴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构成,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是旅游者以文物、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吸引物的城市旅游体验活动。旅游体验主要是游客以“三求”为出发点,通过体验过程的“三性”来达到“三感” 的目标。所谓“三求”即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

1.开发理念优化:突出“三求”,有所选择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有些资源实行“保护”和“开发”相对分离。即不宜开发的旅游资源暂且不开发,以保护为主,谋求长远利益。对于旅游开发价值高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愉悦需求。其次,在开发理念上强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涵,改变以往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变“资源导向型”为“资源依托型”。依托于适宜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旅游者“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的本源旅游体验要求,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2.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

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蕴含大量的知识背景,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素养会直接影响旅游体验的质量;并且,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于非自然的历史时期,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设施、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凝结了后人对历史的诠释和感悟;关注旅游体验的“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不断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设计的根本所在。

3.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

旅游服务渗透于游客体验的每个环节,它包括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和目的地的接待服务等。“以人为本”,为旅游者营造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旅游者效益的最大化是旅游服务的核心。

五、西安城市旅游发展优化

(一)西安的旅游资源赋存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安市辖9区4县,在9983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巍峨陡峻、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了西安市的基本地貌。西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规模体量大、种类较为齐全,拥有3个主类(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中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16个基本类型,共67处资源单体;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地位更加突出,全市共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 081个,占到全部旅游资源的969%,涵盖了4大主类、14个亚类和79个基本类型。可以看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

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指标上。西安虽然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国际旅游收入和其他城市相比处于很大劣势,在全国排名曾一度降至17名。体验经济的来临,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充分利用优势的文物旅游资源,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西安旅游发展优化的具体构想

1.优化资源开发理念:有所选择,强化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这些城市所赋存的文物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要树立“有所选择、注重体验”的理念。不是所有的历史遗存都要开发,也不是所有的文物资源都适合旅游开发。进行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尽可能具有相对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尽可能符合旅游者的体验要求。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旅游资源赋存数量多、品位高。但不能追求“高开发利用率”,而是有所选择、走资源开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安人文旅游资源中比重很大的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以选择性滞后开发或者不开发。

2.旅游产品优化:细分市场、活力精品

西安旅游产品功能结构相对单一是长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西安旅游产品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突出重点。针对一般国际旅游者特点,突出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其中重点进行秦始皇兵马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和配套,增强参与性、提高感悟性。如博物馆内分设体验区(相关知识竞答、仿陶俑烧制、电脑游戏仿真等)。对国内游客,则融观光、文物、体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一体,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展示西安周、秦、汉、唐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对省内游客,重点依托关中平原向秦岭山地过渡地带的自然旅游资源,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形式。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影响力。

3.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优化:追求人性化

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又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要具有“个性化”,追求“人性化”。西安可以借鉴欧洲很多旅游城市,在火车站、飞机场、港口等旅游者集散中心设立游客信息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提供涉及主要客源市场语言的旅游宣传册、地图和旅游专线的票务服务。再加上免费的人工帮助,使旅游者体验到亲切感和满足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市场营销在客源地的保持和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的选择、经销商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国际市场:突出西安作为“秦俑故乡、丝路起点、东方古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国内市场:突出西安“西部最佳、中国立体博物馆”等城市旅游形象;省内市场:强化“古城新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旅游形象。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大型节事活动、巡回展览、名人效应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4.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优化:和谐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系统更多地强调西安作为旅游城市所应具备的有利于游客更好感知西安的通道。该系统的优化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耦合,或者说是利益的博弈。最终达到旅游者和城市资源之间的和谐;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和谐;旅游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旅游影响系统则具有双向性:即针对旅游者又对历史文化名城本身;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如何强化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者的正面影响,同时减小旅游者对西安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

六、结论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其中开发理念优化要突出“三求”、有所选择;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jp+1〗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为适应体验经济的本质要求,西安旅游应在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上有所选择、强化体验;旅游产品上细分市场、活力精品;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领域追求人性化、体现个性化;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系统平衡博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

[1]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eb/ol].[2008-04-22]./chinawhmc.html.

[2]b.joseph pineⅱ,james h.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m].new york: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ssachusetts. 1999.

[3]陈兴,“体验经济”背景下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6.

[4]马建华. 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敏,石学勇. 体验经济与内蒙古特种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6]李晓琴. 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项目设计与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7(3):69-72.

旅游体验论文篇7

关键词: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52-03

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是一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赞普松赞干布引佛法入以来,佛教便在拉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历史的岁月中经受着尘世沧桑的洗礼,佛教文化不断地与本土文化碰撞、适应、融合,形成了拉萨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拉萨的藏传佛教有着说不出道不明的神秘感,其寺院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讲述着圣城的故事。布达拉宫前的信徒们用自己虔诚的姿态语言向旅游者传递着藏传佛教的魅力,拉萨藏传佛教吸引了众多旅游者为之驻足,流连忘返。这深刻地表明了拉萨藏传佛教对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究其原因,无非是拉萨藏传佛教文化具有旅游体验价值,而旅游者在拉萨藏传佛教庙宇之中,在旅游体验的情境之中,所看到的金灿灿的佛殿,朱红色的墙体,以及僧人的礼拜等之过程,皆可归于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范畴。本文引用一种“身、心、神”的视角对澄清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内涵,结构、以及体验的层次过程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并为拉萨藏传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内涵

为了明确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内涵,笔者引用文化层次理论对宗教文化进行了三层区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内涵就更为明了清晰。宗教文化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上图的结构,从文化层次理论的角度将宗教文化分为信仰、行为、宗教建筑艺术等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的是深层文化、中层文化、表层文化。而中层文化(外在的行为)和表层文化(宗教建筑艺术等)皆是信仰的外化;行为主要指宗教礼仪活动,包括旅游者在旅游中所看到的磕头、烧香等宗教活动;信仰则是摸不着的深层文化。与深层信仰文化相对,笔者把能用感觉器官把握的宗教行为和宗教建筑艺术等称为宗教表层文化。基于这样的理解,藏传佛教表层文化实质上包括了中层文化和藏传佛教寺院艺术等表层文化,旅游者在旅游情境中所体验到的藏传佛教的转经、磕长头等宗教礼仪活动,以及用肉眼把握到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造像等皆属于藏传佛教表层文化范畴。

明确了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阐述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为了澄清这个概念的内涵,先看谢彦君在《基础旅游学》一书中给旅游体验所下的定义,他认为“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1]。结合此定义和对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的论述,笔者认为,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是指旅游个体通过与拉萨藏传佛教的佛教礼仪活动及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等表层文化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

二、选择“身、心、神”作为视角的依据

“身”是指旅游者的物质性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等,这些感官皆具有一定的主观认识能力。“心”在中国古代被误认为是产生意识的器官,而这里的“心”采用了佛教哲学的解释,即“‘心’的含义就可以简明地归纳为两种”一是作为主体的‘心’,二是作为本体的‘心’。前者可谓之为心用,后者可谓之为心体”[2]。即是把心理解为产生意识的根据,亦把心理解为发生作用的功能,此功能正如法相唯识宗的八识中的前七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旅游者在旅游情境之中,正是由于心之所用,而欣赏、体验旅游景观的。“神”是指一种旅游体验境界,是身心合一、主客合一的完美体验境界。

选择“身、心、神”作为研究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视角,是为了恰到好处地阐释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性。但要说明的是,引“身、心、神”来解释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并不是笔者的孤明先发,早有学者认为,“从旅游体验的层次来看,经历了三个层次:身到、心到、神到”[3];选择“身、心、神”作为视角,可以更进一步说明体验主体、体验客体、体验效果之间的关系;选择“身、心、神”作为视角,为解释旅游者的主观精神现象和心理愉悦度提供一种本体论的依据;选择“身、心、神”作为视角,为拉萨佛教旅游体验层级提供了普遍性的解释;选择“身、心、神”作为视角,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明旅游者的审美情境,旅游体验的美是悦目之美、悦心之美、悦神之美[4]。

三、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结构

基于以上的论述,从“身、心、神”的视角,并结合旅游体验的三要素,提出了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通过旅游体验三要素的提出来确定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主体、客体、效果”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并从“身、心、神”的角度明确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和体验过程。

(一)旅游体验三要素的提出

目前关于旅游体验的要素问题,学界理解不一,大多从影响旅游体验效用的角度提出,如李怀兰认为影响旅游体验效用的因素包括旅游者本人因素、旅行途中、旅游体验产品特性、与体验相关的其他人[5]。而笔者从主客关系与体验效果的角度,对旅游体验要素做出普遍性的解释,即旅游体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那就是体验主体、体验客体、体验效果。

体验主体是指旅游体验情境中的旅游者,凡是属于旅游者主观方面的一切精神和物质皆属于其列,在上图中,主要包括“身、心、神”三个层面。体验客体是指与旅游主体相对的体验对象,蕴于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活动之中,而在上图中主要包括拉萨藏传佛教寺院艺术、佛教礼仪等。体验效果即是指旅游体验效用,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体验产品的心理满意度。在上图中包含表象、概念和境界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揭示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化理解程度,即是体验客体在体验主体的心理产生的效果。

(二)以“身”把握“表象”的初级体验

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第一个层次是以“身”把握“表象”的初级体验。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属于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层,旅游者在拉萨佛教寺院中进行旅游活动时,可以启动自己的感官系统,对客观的旅游资源进行主观的把握,旅游者通过眼睛不仅可以感悟到黄灿灿的藏传佛教金顶在蓝天白云下显得而外壮观和神圣,同时也可以看到藏传佛教点酥油灯、磕长头等宗教礼仪活动;同时,旅游客可以启动自己的嗅觉系统对寺院里的酥油味进行体验;亦可以通过触觉感受到寺院的建筑质感,等等。

但是,旅游者启动自己身体的感官系统,对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的体验仅处于表象层面,即所体验到的文化只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文化单元,即眼睛看到的是颜色,形状、动作等,而鼻子嗅到的只是气味。身体触摸的只是质感,等等。这就是以“身”把握“表象”的初级体验。

(三)以“心”把握“概念”的中级体验

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第二个层次是以“心”把握“概念”的中级体验。在此阶段,旅游者启动自己“心”的作用,按佛教理解,这个“心”不仅可以为旅游者身体的感觉器官提供根据,即是说这个“心”是旅游者身体感觉器官发生作用的根据。此“心”还可以对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支离破碎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整理。

其实,这个“心”可以简单化地理解为“意识”。此阶段的旅游者已会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对处于自己身外的藏传佛教表层文化进行吸收和理解,通过意识的加工整理,旅游者所体验到的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已经不是一个个缺少联系的表层单元,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概念。

(四)以“神”把握“境界”的完美体验

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第三个层次是以“神”把握“境界”的完美体验。在此阶段,从体验效果层面讲,已经到达了主客合一之境界,即是体验主体对体验客体的满意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反过来讲,当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效果呈现出主客合一之境界时,作为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主体的旅游者已经成就了完美的自我,其表现是身与心的合一,物质与精神的合一。此时的旅游者已经达到了心境不二的境界,对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的体验实可谓完美的体验。但是,这种境界只能看作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终极境界而已。

总之,对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的探讨,选用一种“身、心、神”的视角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由于拉萨藏传佛教文化底蕴深,而旅游体验的主观因素浓,体验主体的个性特征差异,对客观事物的感觉不一,等等因素,为旅游体验的程度和过程之把握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寻找一个普遍的尺度对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进行阐释的确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2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04.

[2] 杨维中.论中国佛教的“心”、“性”概念与“心性问题”[J].宗教学研究,2002,(1):68-74.

[3] 潘海颖.旅游体验审美精神论[J].旅游学刊,2012,(5):88-93.

旅游体验论文篇8

(一)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的提出要早于体验经济,但在《体验经济》出版后,人们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独特的、美好的情感,这和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旅游体验的学者的看法是相反的。他们认为当时的游客并不是在追求以前那种真实的体验,而是人云亦云的流行性消费,是大众旅游的一种。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认为体验是难忘的,是独特的,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谢彦君教授(1999),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的内核,通过这方面的探讨可以建立旅游学研究的独立的理论体系。2002年,《体验经济》在国内经翻译后出版,使旅游界的掀起了研究热潮。武虹剑,龙江智(2009)引入旅游场的概念,探讨了旅游者和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即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实施途径。

(二)生态旅游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他在自己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态旅游是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活动,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里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生态旅游具有五项基本特征:自然原始性、专业性、生态性、多样性和科教性。

(三)生态旅游景区

国外在对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中,更习惯用“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来表述,主要强调“磁性”含义。国内研究中,对于旅游景区的使用尚处在笼统模糊的阶段中,许多论文著作中出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混同的现象,甚至有些作者将旅游景区简化为旅游区,这使得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缺乏一定的统一性。邹统钎(2013)对旅游景区进行了如下定义: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他认为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有明显的区别,旅游景区是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景点不能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则不能被称为旅游目的地。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对生态旅游进行开发的讨论情况,对生态旅游景区作如下界定:相对于一般景区而言,那些没有受到人类活动过度干扰,可为游客提供休闲疗养、康乐科教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活动的区域和场所。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一)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况

我国疆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探讨其发展基本概况时应进行分区。首先是东部地区,可以按照地理学中的界定进行,即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东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分布着许多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如长白山、泰山、黄山、黑龙江、黄河、长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等等,这些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其次是西北地区,该区域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和甘肃三区一省,因为气候原因,这里遍布草原、荒漠和引人入胜的绿洲,可以开展探险、科研等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盆地地区都是我国人为活动相对较少的区域。青藏高原以高寒景观著称,自然资源能保持较好的原始性,而且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动植物种类繁多,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是本区域的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据此,我国生态旅游类型较多,主要有:“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森林考察生态旅游、地貌奇景考察生态旅游、冰川探险生态旅游、漂流生态旅游、滑雪生态旅游、“香格里拉探秘”生态旅游、沙漠探险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保护环境生态之旅等。在体验经济时代,追求个性化的体验之感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终目标。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在不改变自然本真性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建设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主要问题

1、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截止到2015年7月5日,中国已有48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列意大利(51项)之后,超过西班牙(43项),居世界第二位);部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目前达到428个(2015年统计数据),部级风景名胜区225家(2013年统计数据)。但不能否认的是,与国际情况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地开发都是落后的,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旅游体验层面上,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还不能将其很好的融合到规划开发中。游客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活动还集中在休闲观光的层面,不能获得真正的“畅爽”之感。

2、景区生态环境承纳量过度

近几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景区经常出现游客爆满的情况。2013年十一黄金周,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影响颇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过度的游客数量给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环境和资源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而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可以凭借现代技术进行复制,其内涵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因此,生态旅游景区应将其资源的空间承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之前的期望都比较大,但因景区人数过多而对旅游项目产生腻烦心理,可以参与到旅游项目中进行体验的游客也不能获得满意的服务,这就使得生态旅游景区丧失了本质上的意义,因此游客的心理承载量是生态旅游景区在规划开发中应特别注重的。

3、游客与社会居民矛盾加剧

生态旅游景区处在遗产型管理模式之下,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仍然主要依赖自身的经营来维持发展,因此造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和难忘的体验式旅游意味着生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居民要与游客共享当地资源,并放弃原来那种“宰客”型的经营效益,这就使得二者之间矛盾愈演愈烈。

三、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对策分析

(一)构建旅游体验论的生态旅游研究体系

自1999年谢彦君教授在国内率先详细的阐述“旅游体验”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对其研究渐入佳境,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理论也逐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来看并不如意,旅游规划的实施者在后期的操作中往往不能真正的将旅游体验理论与生态旅游贯穿融合。其次,国内的研究理论需要在实践的指导中得到验证,在“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不断的补充完善,以期更好的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二)游客的体验需求应与生态资源相结合

编制恰当合理、复合生态旅游景区实际发展的旅游规划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先行军。旅游规划的编制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当今游客的体验要求,以人为本,追求个性化、定制性的服务,在进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旅游体验设施,保护性的开发现有的生态资源,无论是资源的空间承载量和游客的心理承载量都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生态旅游景区应实现利益分配主体多样化

相关政府部门应对生态旅游景区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也应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化融资,以建设和完善旅游体验相关基础设备设施。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态旅游景区应着力打造和谐型的社区环境,缓解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应制定颁布的规定,建立听证会机制,实现景区的民主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分配主体多样化,以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结论

旅游体验论文篇9

【关键词】愉悦;硬核;旅游体验

一、体验与旅游的内在互动关系

体验是参与经历,它能为参与者提供身心享受,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它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四个领域:娱乐体验是通过主动的感觉经历而得到怜悯教育体验是客人在积极怕同时,吸收在他面前展开的事件,让他所胆,有价值满足感;遁世体验者就想在积极参与到一种浸入式的、与现实习惯另样的环境中,得到一种逃脱束缚后的轻逸感觉;而审美体验者就想达到,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体验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进而融于其中获得愉悦。他们都与旅游愉悦的本质是一致的,甚至是融合于一体的,在旅游的大舞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体验与旅游存在着内在互动关系这是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体验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所有的旅游活动都是旅游客体与主体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在一种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味中获得精神享受为指向,而旅游不仅仅源于这种苦尽甜来,而且对这种差异性的体验。因而体验应该是旅游的一个核心属性。

二、旅游体验之于旅游活动的意义

作为旅游活动,无论是旅游者活动还是旅游产业活动,如果置于体验的视角下来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界都有了明确的指向。这什么这样说呢?

1.从旅游体验的内容上看

旅游体验包括审美愉悦体验和世俗愉悦体验两方面内容。

旅游审美愉悦是指旅游者在欣赏美的自我、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在没有利害感的观照中得到的享受。由于这种超功德性的体验能使旅游者获得“一种天国的而非人间所有的快乐”,从而可以起到净化旅游者的心灵的作用,因而在对旅游者如何提高审美能力、解决责任意识松弛等问题的研究上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旅游世俗愉悦则是审美愉悦以外的一切愉悦。这种愉悦由于建立在对感对象的功秆性夜夜的基础上,是人生的通常愉悦形式,并且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我认为其更有广泛的大众性,因而在大众旅游和多种项目经营的上有其现实意义。

2.从旅游体验的质量上看

不管是对于旅游者或是对于向旅游提供服务和产品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而言,旅游体验的质量都可以是他们从事旅游及相关活动的生命线。高质量的低质量的旅游体验既无旅游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关于旅游体验质量的衡量的尽快向深层次发展。在这里,表示旅游者对旅游所能获得的愉悦体验的心理预期的旅游期望,它的产生过程通常是旅游主体对有关旅游客体的部分旅游媒介的知识获得取过程,是由于潜在的旅游者因其心理状态与实际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矛盾而萌生的调协的欲望。它在与旅游体验满足之产的关系中,由于扮演着十分重要且重要的角色,因而演讲影响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对著名学者Chris Ryan在其地利人和《休闲旅游:社会科学的透视》中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所划分的先在因素、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的关注,对旅游活动的来说,尤其具有现实的指向作用。

3.从旅游体验的形式上盾

旅游体验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来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客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这其中的每一种方式对于旅游活动来说都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主要以旅游观赏和旅游交往为例来说明,其余两种方式做一下概述:

旅游观赏作为旅游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是使旅游景观的社会功能得以被人认识并开发其美育功能的重要环境。在其心理要素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感知虽属感性认识过程,但其对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提出了现实的课题;联想对于对象世界复杂性的把所致上所具有的独到的作用使景点景物的设计有了一定的依据性;情感则直接关系到旅游者对旅游效果的判断;而理解在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要求旅行社和导游人员引起重视。观赏中美的形态,本身就是旅游必须着重的总是至于影响观赏效果的因素,其意义不言自明。

旅游交往中的示意在旅游者向旅游经营商提出咨询时会发生,聪明的旅游经营商不会淡然处之的;互助涉及到旅游活动中的很多方面: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关系等;竞争可能会影响旅游质量、引发暴力事件,也可能规范各种关系并改善旅游环境。

旅游角色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旅游活动的重要意义;而旅游模仿则关系到旅游发生的根源问题、景区项目开发问题以及诸如“红色旅游”、“丝绸之路”等旅游线路设计问题。

旅游消费决定了旅游发展政策;旅游者的消费是对接待地最有实际意义的一项指标。

三、以旅游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实践

一次旅游,无论是从预定旅游线路时的最初接触到游客返回居住地后的后续服务(如征求意见及其反馈,某些遗留问题的处理等),还是从旅游区、景区和景点规划、建设到行、游、住、食、购、娱的服务接待,以及目的地的环境风貌、居民的好客与言放火举止、居住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大交通、从目的地到旅游点的小交通,都要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过程,给旅游者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实践证明,只有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在体验上做文章,才能真正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下面,我以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景区游客管理为例试说明旅游体验的核心地位:

1.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游各创造一次难忘的经历,景区提供的产品――旅游项目、设施、活动都是为形成游客独特体验服务的。因此,以游客体验为中心,构建一个不断更新、丰富且多样的游客体验系统,是景区开发的新模式。

近年来旅游景区开发从以资源为依托的开发原则,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但实践中人们将市场导向直接指向游客对资源的偏受和对旅游项目的喜好,投资者以也以此为准则,选择资源类型和项目的生命周期迅速走向衰退期。因此,景区开发中市场导向原则的内涵需要地=丰富和发展。市场导向是以旅游需求为依据,需求是游客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欲望。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品,旅游需求是多方面的,游客对旅游资源和项目本身的喜好只是旅游需求的一个方面。游各对各种不同产品和斩的需求中,真正想获得的东西是令人感动的经历,也就是说,游客勇者不惧旅游活动,尤其是从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参与中获得的极佳体验效果才是游客真正想要的东西,是旅游活动的本质需求,它超载了各项具体产品和服务。

游客旅游活动的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根据我国旅游体验的现状与参与程度的差民,将目前的体验分为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尝试体验。我国传统旅游以观光为主,尤其是包价旅游,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自然和人文景观,很少接触目的地居民、地方民俗文化。游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旅游体验对象,基本不能对其产生影响,属于表层体验。表层体验要创造难忘的经历必须依赖吸引物本身的稳稀缺性和独特性,也就是说,观光的对象越独特,越稀少,留给游客的印象才越深,旅游经历才越丰富。因此,游客体验效果更多地依赖旅游资源察赋的高低,在资源品质不高的情况下,游客难以获得独特、难忘的体验效果。表层体验是我国景区开发初期普遍采用的体验方式。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急行军式的观光体验,期望近距离地多方式地与旅游吸引物接触。如参加滑沙、滑草项目,品尝地方美食,参与目的地节庆活动等,通过直接参与特色活动,并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来体验景区特色、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放松心情。这种体验属于中度体验,游客的身体上、精神上与旅游吸引物和目的地居民有部分的接触和交流,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国内一些景区开始注重参与性强的休闲、运动、娱乐、节庆活动的开发。如峨嵋山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滑雪、温泉等参与性活动。

深度体验是指游客完全融入旅游产品中,与旅游景区和当地居民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深刻体验景区的特色和文化。如,像探险家一样却了解和然景观,像目的地居民一样生活,通过完全融入到吸引物和当地居民中来体验不同的文化。显然,中度、深信苦尽甜来质的旅游体验更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因此,这也成为目前旅游产品开发的生理要依据。

2.自然旅游景区游客的旅游体验就是指游客进入自然旅游景区后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后所得到的各种知识、愉悦和满足感的总和。使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是自然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自然旅游景区树立品牌、扩大美誉度,、提高游客的回头率并最终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一个基础。

根据旅游体验因素调控的难易程度,自然旅游景区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对于不可控因素,景区只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景观质量不高,可增加一些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遇到恶劣天气,可行当推出一些特殊旅游项目;对于难控因素,虽然结果很难控抽,但是景区更应积极采以相关措施,使结果尽可能朝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例如为了使游客期望与实际的感知不要出现太大的,宣传促销时做到实事求是,不盲目拨高游客的期望值就显得极为着急而那些可控因素毫无疑问是自然旅游景区游客旅游体验管理最主要的切入点,旅游景区通过调节和管理那些可控因素可以达到对游客旅游体验进行管理的目的。

从以上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体验在其中的核心地位。我认为,随着旅游体验在旅游活动中核心地位的确立,旅游行业就会从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出发,有针对性地在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而使旅游者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愉悦体验。

至于旅游体验在旅游理论研究中的统领作用,我认为正如放谢彦君教授所说的那样,“离开旅游体验,一切都是空洞的”;而对于其在旅游教学中的意义,我认为在旅游体验的视角下,诸如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等课程都将会因具有明确遥指向性而避免教学与实际相脱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 2003,18(6).

[3]白翠玲,董志良,钟伟.旅游体验营销模型的构建[J].经济论坛,2005(3).

[4]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2(6).

[5]王兴斌.“体验经济”新论与旅游服务的创新――《体验经济》读书札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2,14(1).

旅游体验论文篇10

[关键词]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6―0042―06

1 引言

“真实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自己做的”、“最初的”。真实性概念最初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之后被借用到哲学领域的人类存在主义的研究中(Trilling,1972)。19世纪70年代,旅游者开始重视“真实性”的旅游体验,期望获得更真实、更深入的旅游体验,“真实性”概念延伸到旅游领域。1973年,迈肯尼尔(MacCannell)在“舞台的真实性”(Staged Authenticity)一文中首次将真实性的概念引入到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研究中,成为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理论解释的核心概念之一,并引起各种热烈的讨论和分析(Taylor,2001)。但由于“真实性”这个术语未加清晰界定就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造成了许多混淆,研究者很多时候是靠直觉来揣摩该术语的含义(谢彦君,2006)。又由于不同的情景(contexts),真实性的概念更加模糊不清(Golomb,1995)。在国内,Authenticity也被翻译成原真性、原生性、可靠性、准确性和本真性等。

当前我国的旅游发展正处于商业较为发达、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中,旅游者追求旅游“真实性”的欲望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涨。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对“真实性”的感知,往往和他们的消费欲望成正比。“真实性”已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大卖点(钟国庆,2004)。因此,深入探讨旅游“真实性”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关于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学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客观主义真实性(ObjectiveAuthenticity)――关注旅游客体(Tour Obiects)的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关注主体体验的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在注重客体真实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差异性。本文将回顾与比较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以便更清晰地揭示旅游“真实性”的内涵。

2 旅游研究中的客观主义真实性

客观主义真实性强调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旅游者评判旅游产品是否真实的标准是“它们是否在本地由本地居民根据习俗与传统制造或表演”,因此,客观主义真实性和传统文化、原先的、原创的、独特的等概念相联系(Sharpley,1994)。

2.1 伯斯庭(Boorstin)的“伪事件”

在回忆古代的精英旅游(Heroic Travel)时,博物学家、历史学家伯斯庭(Boorstin,1964)指出:在大众旅游过程中,文化商品化,旅游经历均质化和标准化;旅游者喜欢经过策划的“伪事件”(PseudoEvents)。伯斯庭认为,“伪事件”的出现、盛行与旅游者自身很少喜欢当地真实的文化有关,他们追求的是别人策划的、虚假的事件,正是这种态度助长了“伪事件”的发展。伯斯庭对“伪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反映的是一种与追求旅游客体原初性(Origin)相关的真实性,即客观主义真实性。伯斯庭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评价现代旅游,他将现代旅游中的某种消极现象与古代最美的旅行相比,其对现代旅游的评价难免有些片面。但伯斯庭唤起了学者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兴趣(李旭东、张金岭,2005)。

2.2迈肯尼尔(MacCannell)的“舞台真实性”

伯斯庭的批评者,社会学家迈肯尼尔,是客观主义真实性的杰出代表。迈肯尼尔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现代生活是不真实的(Inauthentic)。旅游者寻找纯朴的、原始的、自然的,没有被现代化浸染的东西,而且他们认为只能在别的地点和别的时间发现它们,因为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没有这些东西,但他们总是失望而归。

迈肯尼尔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在戈夫曼(Goff-man,1959)提出的“前后台二分”理论的基础上,于1976年在《旅游者:有闲阶层的新理论》一书中,系统阐释“舞台真实”理论。戈夫曼认为,“前台”(TheFront)是旅游者与服务人员接触交往的开放性空间。在现代旅游开发中,东道主将他们的文化(包括他们自己)当作商品展示给旅游者,并导致东道主社会生活真实性的舞台化。舞台化的前台使旅游者很难体验目的地社会的真实文化。因此,“前台”成为追求真实性的旅游者竭力回避的社会空间。“后台”(The Back)是为前台的表现做准备的封闭性场所,常与事实(Truth)、亲密(Intimacy)、真实(Authenti-city)相连,是旅游者所追求的。迈肯尼尔认为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Credibility),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性”。因此,他为旅游业发展了第三个区――“旅游场合中的舞台真实”,并认为现代大多数的旅游经历都是体验舞台真实。即当旅游企业意识到旅游者寻找后台真实性时,就凭借旅游行为的组织化、社会化和机构化,给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装饰过了的后台”,误导旅游者,而旅游者却信以为真。迈肯尼尔认为这种行为将社会生活不真实地神秘化(Inauthentic Demystifieation),比起前台的舞台真实更具危害。迈肯尼尔进一步认为只有极少数“远离热线、避开热点”的旅游者才能获得真实的经历。

笔者认为迈肯尼尔对舞台真实的否定态度,忽视了其对民族旅游积极的一面,即以舞台真实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地方文化的真实性,有利于传统文化、民族身份(Identity)的再建构(Deepak,2003)。另外,作为人类学家的迈肯尼尔的学说侧重历史、考古等遗迹性人文景观,强调旅游的神圣性,在看待旅游文化问题时具有乡愁(Nostalgia)情结,其坚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追求真实性,这与世俗的旅游者体验具有一定差别。

2.3两者观点的讨论

伯斯庭和迈肯尼尔,都把真实性看作旅游客体固有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Wang,1999)。这也正是客观主义真实性理论区别于其他真实性理论的最重要标志。

在旅游者追求真实性的能力和动机方面,伯斯庭认为旅游者既没有获得真实性的动机,也没有获 得真实性的能力,而迈肯尼尔则认为旅游者就是因为寻求真实性而出游。迈肯尼尔认为旅游者都渴望欣赏和融入所访问的社会和文化。这种欣赏和融入,就是对目的地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真实性”的关注和追求。迈肯尼尔在旅游动机上的观点获得不少学者的支持,如布戈(Berghe,2001)的旅游者调查表明,有较多休闲时间的旅游者会追求“真实性”。哈金(Harkin,1995)描述一位英国旅游者对真实性的高度追求以致讨厌别人称他为“旅游者”。皮尔斯(Pearce,1985)以及瓦勒(Waller,1998)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也证明旅游者追求真实性。

笔者认为,伯斯庭的“伪事件”与迈肯尼尔的“舞台真实性”理论有点简化了真实性的概念,将真实性的判断局限在旅游客体的原初性(Orign)上,陷入了世界“非黑即白”的二元论中。基于对客观主义真实性二元论的批判,建构主义真实性(Const-ructiveAuthenticity)理论开始出现。

3 旅游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真实性

3.1建构主义的观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多彩的、多元的、弹性的(Wang,1999)。旅游场景并不是一种不动产,其真实性是观者赋予其上的一种价值评价。旅游客体被旅游者体验为真实时,并不是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而是被当作真实性的符号和象征(Culler,1981),仅仅是象征意义上的真实(Symbolic Authenticity)。

明确提出建构主义真实性概念的是布伦尔(Bruner,1984),他认为传统的旅游体验真实性很难解释现代旅游体验的现象,旅游经营者可根据旅游者的期望、想象、偏好、信仰等设计景区与组织活动,以达到真实性效果。科恩(Cohen,1988)认为真实性是一个相对的、商榷的概念,并将成为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核心。科恩以迪斯尼为例,解释了即使有些事物最初是不真实的或人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会变成“自然而然的真实”。霍吉斯(Hughes,1995)认为旅游真实性是由各种旅游企业、营销、导游解说、动画片制作者等生产、制造的。因此,建构主义真实性是一个社会建构概念,其社会含义不是给定的,而是相对的、变化的、商榷的(Negotiable)(Cohen,1988)、由情景决定的(Contextually Determined)(Salamone,1997)、是思想意识形态的(Ideological)(Wang,1999)。

王宁(1999)从5个角度对建构主义真实性的特征进行概括,与上述学者的观点比较一致,都将真实性界定为客体所表达的一系列社会建构的、象征的含义。谢彦君(2006)也比较赞同科恩等人的观点,认为不同的旅游者具有不同的体验追求,对自我体验质量的评价取决于旅游者个人的心理标准。从个体评价标准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于眼见为“实”。而只要他满足于此,这种“真实”就是他所要的“真实”。

3.2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的比较

科恩从景观的本质(Nature of Scene)和旅游者对景观的印象(Tourist's Impression of Scene)二维角度出发,建立了旅游情形类型框架,为建构主义真实性与客观主义真实性的比较提供了研究基础。虽然科恩(1979)关于旅游情形的描述主要针对观光型旅游景观,在对其稍加改进后(见图1),还是能比较清晰的看出建构主义真实性和客观主义真实性的区别。

在此图中,横轴表示旅游社区文化或景观的本质,纵轴表示旅游者对社区文化或景观的印象。两轴正方向表示真实,负方向表示舞台化,即不真实。第1、第Ⅳ象限反映的是真实的社区文化(后台),是大部分旅游者所要寻求的东西。在第I象限中,文化是真实的,且比较合理的被展示,因此旅游者对文化的主观印象是真实的,旅游者得到积极的体验。在第Ⅳ象限中,由于各地舞台化特点的普遍和舞台化趋势的加剧,旅游者猜疑真实的文化,对原本真实的文化产生怀疑心理,把真实的文化当作非真实的文化,形成“舞台猜疑”,这是经营的失败。在第Ⅱ、第Ⅲ象限中,不同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旅游者,对舞台化的文化有不同的认识,反映了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观点。在第Ⅱ象限中,不真实的社区文化,通过旅游机构和组织的仿真性包装和舞台演出,旅游者无法分辨文化的舞台化本质,把它视为“真实的情形”加以接受。这种真实性在客观主义眼中,是一种“伪事件”,是具有超级谎言性质的“舞台真实”,但在建构主义者眼中,却是真实的,是经营的成功,尽管它在保护社区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旅游者理解社区文化可能起到了误导作用。

3.3建构主义的重大贡献

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观点不仅实现了真实性概念的重大突破,而且比较科学地解释了旅游活动带来的舞台化、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的关系。不同于客观主义,真实性认为舞台化、商品化一定会破坏地方文化真实性的绝对观点,建构主义者认为舞台化、商品化并不一定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并大胆地提出舞台化、商品化会不断地为地方文化注人新的活力,成为民族身份的标志,成为当地人在外来公众面前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的工具(Cohen,1979,1988)。商品化、舞台化的产品所体现的某些突出的当地特征会使旅游者认可该产品的真实性,并满足旅游者的期望。建构主义者还认为,旅游活动中文化真实性体验有一个动态的调整和适应过程,在探险旅游阶段,旅游资源受人为的干涉较少,舞台化的程度极低。但在大众旅游阶段,舞台化程度迅速增加,达到峰值。此时,只要景区(点)能把社区的真实文化较为真实地搬上舞台,即舞台复制品源于当地文化,突出当地特征,就会成为旅游者眼中“真实的复制品”(Genuine fakes)。舞台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因为它既能适应旅游者的旅游需要,更能保护后台文化和生活方式免受破坏,并保持其真实性。但当产业发展到较高阶段,即“旅游业的生态化发展”阶段时,景区(点)就应减少旅游中的舞台化、商品化程度(见图2),使旅游者亲身体验到后台文化,以寻找到旅游的真谛。这是旅游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吴忠才,2002)。

4旅游研究中的存在主义真实性

与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相比,存在主义真实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关注的是旅游主体。当客观主义者、建构主义者在争论旅游客体是否真实时,存在主义者认为,即使旅游客体完全是假的,旅游者还可以追求一种真实性,即一种替换了的、自由活动激发的存在本真性(Wang,1999)。

4.1后现代主义真实性

后现代主义真实性(Postmodemism Authenticity)在对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认识上,代表着一种比 建构主义真实性更激进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真实性(Postmodernism Authenticity)在对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认识上,代表着一种比建构主义真实性更激进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者完全不把“不真实”(Inauthenticity)当一回事(Wang,1999)。它完全抹杀了“真”与“伪”的界限,它认为仿真(simulation)和虚像(Simulacrum)变得如此真实,比真实还要真实,已达到了一种“超真实”(Hyper―reality)的境界(Baudrillard,1988)。科恩(1995)认为,不同于现代旅游者追求真实性的风格,后现代主义的旅游者追求享受、娱乐、表层美,他们不关心景观的起源和“真实性”问题。为商业目的而建造的美国文化标志的迪斯尼乐园就是一个“超真实”的极佳例子。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日益全球化的情况下,处于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濒危文化”。为保护这些文化,在一些边缘地区建立“活博物馆”(Living museum)、民族村、主题公园等部分造假或全部虚构的景观,作为替代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如果说建构主义真实性是对真实性观念的改良(Revising),那么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就是一种革命(Deconstruction)。后现代主义者摒弃了现代真实性的观念,并为旅游空间中的不真实作了正面的评价。后现代主义者对真实性的颠覆,为存在主义真实性开辟了一条道路,为真实性的解释提供了另一种途径(Wang,1999)。基于这个原因,笔者没有将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单列为一种研究流派。

4.2存在主义真实性

存在主义者不关心旅游客体真实性,强调旅游者的主观体验,强调旅游主体本真的存在状态,即将真实作为一种感觉,与对本真的自我体验结合起来。存在主义者认为在寻找本真的旅游经历时,旅游者在某些旅游活动的激发下,处于一种被激活的存在状态,他们毫不关心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只是借助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当处于存在的本真状态时,人们感觉自己比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更加真实、自由,但这不是因为他们发现旅游客体是真实的,而是因为他们摆脱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约束,能够参加非同寻常的活动(Wang,1999)。比如在古巴伦巴舞表演中,表演者全身心投入,旅游者积极放松地参与,在跳舞中他们发掘身体潜能,适应舞步节奏,在近乎狂欢的状态下,与整个舞蹈融为一体,并感觉到一个不同的自我――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我。在那一刻舞蹈已成为许多旅游者的整个世界,时间和紧张已被延缓(Daniel,1996)。但事实上,伦巴舞已不是原汁原味的伦巴舞了,它已经融入新的元素,但由于它的创造性和舒畅性,旅游者找到了自我本真(Neumann,1996)。

存在主义真实性包括个人内在真实性(Intra―personal Authenticity)和人际真实性(Inter-personalAuthenticity)(Wang,1999)。个人内在真实性主要是指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和自我认同;人际间真实性则主要指通过与同行的其他旅游者的交流和分享而获得的真实感受。在存在主义者眼中,旅游不再是为了观看没见过的事物,而是一个表现自我、塑造自我、寻求自我本真的机会。

不少学者认同旅游者追求的是“存在本真”的(Noy,2004;Caw,2004;Obenour,2004)。诺伊(Noy,2004)指出旅游者的自我改变与本真性有着紧密的关系。凯丽(cary,2004)明确指出王宁的“存在的本真性”与他的“旅游者瞬间”(The Tourist Moment)概念最接近。“旅游者瞬间”指一种自我发现的自发体验。旅游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刹那自然也就是本真的。欧本诺尔(Obenour,2004)也强调旅游者追求的是自我的本真,而非文化的真实,认为真实的旅游经历应提高对自我的理解。

存在主义真实性的研究者主要从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出发,注重对旅游者真实体验的研究。在这里,野营、登山、探险等旅游活动,被看成是更简单、更自由、更真实、浪漫的、自然而然的、忘却功利和紧张、超越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在存在主义者倡导的旅游方式中,旅游者更多地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的需要相对较少。而且,单纯的存在本真性不能推导出人们旅游的原因。因此,真实性的定义应同时结合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忽视旅游客体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民族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也许比主体的本真更为重要。

5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比较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和存在主义在对真实性的探讨上,存在不少差异,具体如表1所示。

客观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代表着真实性理解的两个方向,前者关心旅游客体的绝对真实性,后者关注旅游者自身的真实性体验,即自我本真。建构主义真实性既关注客体的真实性,也强调旅游主体的自身差异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是一种比较折衷的观念。

不同研究流派具有不同的侧重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和旅游资源开发,比如对专业的摄影旅游者,旅游客体的绝对真实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宗教旅游者,自我本真才最具吸引力;对一般的旅游者,绝对的客观真实或自我本真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如对客观真实性较高的自然资源、历史遗迹类资源,可突出自己的真实品位,以真实性为卖点;对完全人造或缺乏资源客观真实性的景区,如一些主题公园,应以能带来自我本真和“畅”的旅游体验为卖点;对于介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客观真实性的资源,如民俗旅游资源,可以通过设计达到舞台化真实,获得经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