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7:07:27

初二历史论文

初二历史论文篇1

一、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情况

(一)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高于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因为初中生有着较高的求知欲望,但是他们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明显低于对历史知识本身的兴趣。例如他们非常喜欢有关历史的电视、电影、历史小说和故事等文学作品。据笔者调查发现,本校初中生中有52.3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有35.12%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感兴趣,但是只有6.8%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很感兴趣,28.5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感兴趣。在历史知识和历史课程之间巨大的反差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引导方面有关,同时也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我们要从教学策略的调整等方面去改变这个现象。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程度不同

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不同年级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心思,分析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特点,从而选择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例如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只有6%左右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感兴趣,但是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明显比初一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更感兴趣。原因是学生在初一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学习,很多内容都理解不了导致兴趣缺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理解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三)农村初中生历史阅读书籍匮乏

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学习书籍的购买本身就是一项较大的负担,而且这方面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语数外这类升学考试的主要学科中了。很少能够购买历史相关的阅读书籍,甚至会被认为是“闲书”。这就导致农村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历史课本和历史老师的讲授。他们的历史阅读量偏窄,历史知识来源有限。

二、影响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

(一)来自学校的因素

长期以来,在初中教学中一直被视为“副科”。很多学校在课程安排中,都减少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时,降低了这类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甚至要求只要语数外等重点课程能够达到一定成绩,则历史、地理这类“副科”成绩及格就行。低标准和不重视的态度,让老师和学生都降低了对历史教学和学习的重视程度。教学质量下降了,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二)来自老师的因素

很多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敢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有课程内容枯燥有关。据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原因中,选择历史老师上课枯燥的占56%以上。证明历史老师的授课模式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只是照本宣科的话,根本没有有效的主导课堂学习,更遑论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初中师资力量匮乏,很多历史老师都是兼职教学,少有历史专业的教师。

(三)家长和社会因素

在农村因为家长很少有从事历史相关工作,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自然不会要求孩子提高历史学习。而且望子成龙的心态让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升学考试,而不会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在社会,部分人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引导下,历史无用论成了大众心理,很多人认为历史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自然也会影响到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师的个人专业修养和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着渊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这是初中历史教学成功的基础。因为只有树立起先进、科学的教学观才能把新课程倡导的各种理念深入细致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兴趣。其次,还要求老师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特征。历史是为了提高学生历史辩证主义价值观的,只有老师的浩然正气才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再次,还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农村中学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对课本插图的讲解,因为图片直观性较强。通过课本插图和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讲解,也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具备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把枯燥的历史知识演变成风趣生动的故事演绎。因为一个善于旁征博引的老师比照本宣科的老师更受学生喜爱,也更容易把知识点融会贯通、选准兴趣的激发点。

(二)充分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从而引起历史的共鸣,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开展第二课堂,进行历史教学。因为历史无处不在,历史就在身边。利用乡土历史让学生真是的体会历史、感受历史。让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来对历史产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贵州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沉淀的地方,例如在讲授近代历史时,可以结合贵州黔南的邓恩铭故里、黔南事变、北有卢沟桥、南止深河桥的深河桥抗日文化园等等。在讲到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本镇的天主教堂存在历史。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亲切感。只要让学生的思维通过场景投射到历史情境中,通过思维在脑海里构建真正的历史活动,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讲学方法来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一是注重创建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和兴趣激发。例如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重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或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二是有效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好奇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在适当的时机设置问题,同时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要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三是组织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主动参加互动,讨论他们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开展历史探索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让他们搜集历史素材,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辩论。

初二历史论文篇2

 

关键词:十五大  初级阶段含义  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基本纲领  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且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拟就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以往发生的失误,制定的有些方针政策所以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阶段认识还不清楚,不明确。诸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急于过渡”等等,都与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有密切联系。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所以成功卿 F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全党同志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和坚定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确立和确定同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果,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因此,正确认识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党的十五大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呢?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有二层:第一,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同社会主义其他发展阶段相同的本质。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而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为厂“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I-五大报告P16第二段,人民出版社)虽然十五大报告没有明确指出这是初级阶段的第三层含义,但作者认为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方面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而这层含义的确定,又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现实条件以及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早已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而且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也已大为发展和提高。由英国开始的传统的产业革命已由大机器工业推进到电气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使现代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要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要求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国际比较而显著提高。不仅同is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19世纪明治维新时代大不相同,而且也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时的水平。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同世界范围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的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不断提高。这种新的时代特点,不能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个相当高度时,降低标准过早地宣布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宣布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心只能降低社会主义的威望,使之丧失应有的吸引力。所以,若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就不能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成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总结十三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①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②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条系统、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描绘了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努力的奋斗目标;使人们懂得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九个方面的概括,与十三大的概括相比,不仅更具有科学性,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概括方面,目的性更明确;把“商品经济”改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等,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十三大五个方面的概括增加到十五大的九个方面概括。

初二历史论文篇3

一、专题探究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习题中,最常见的是专题探究型材料题。这一类题型的材料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刊物、历史著作当中所提及的一个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结论等设置为一个主题,再配以适当的图表、文字史料或者漫画、谚语等,重新创建一个比较有趣真实的历史情境,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属于探究性的问题。

这一类型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依次探究与主题相关或者关联的历史的概念、观点或结论,寻找最佳答案来证明答案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题目设置的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下个问题的参照或前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对于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对历史概念、观点以及结论等的理解、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还需注意,答案必须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并且书写工整。这是历史材料题解答的基本要求。

二、说明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的第二种就是说明论证型的材料题。这一类型的材料题主要通过引用某一历史文献记载的相关资料、某一刊物刊发的文章、某热点问题,或者某一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和现实热点等的不同评价争论观点,来进行论证历史观点的相关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这一类型的论证题,具有一定的论证性和开放性。要求读者站在不同的史学研究角度去对某一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或者是就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以此来实现学生对不同历史观点和历史认识进行归纳总结的目的。

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中我们首要注重的是材料的挖掘。一般情况下,这一类型的题目本身就隐藏着许多历史观点,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充分挖掘材料中隐藏的史观,这是能否正确解题的前提和保障。解题的第二步,根据题目“结合历史史实”的要求,寻找史实。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整道题目最为关键的一个核心部分。

三、提炼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还有一种材料题就是提炼论证型材料题。这类题目的见解通常是隐含在相关的材料当中的,而并不是直接提出来的。这就要求考生要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中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提炼,然后再用相关的历史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有效的论证。在此过程中,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依据所学知识与材料将观点提炼出来,且观点要明确;其次,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找出史实,能选择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中的其中一种来作为评价视角,还要将史论相结合,不可以只是空洞的史实论证。

论证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是必须与观点紧密联系,为了证实观点而进行论证,不可以与观点相差太远,也不可以照抄材料;二是要从多角度、全面去论证,若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进行论证,如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因为一个国家的兴盛转衰应该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

初二历史论文篇4

关键词:云中郡;《二年律令・秩律》;九原地区;军事地理意义

1 云中郡所辖县数

汉初,郡县设置基本沿袭秦制,云中郡亦然。《史记・匈奴列传》记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取“河南地”后新设四十四县,曰:“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m戎以充之。”[1]关于这四十四县(或三十四县)的上属问题,各学者说法不一。清代学者全祖望、王国维等所持的传统观点认为这些县归九原郡统辖,“是年,又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匈奴列传》作“四十四县”)。此三十四县者,优足以置一大郡。以地理准之,实即九原郡之地。”[2]然自清起就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辛德勇在《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一文中认为这四十四县既非仅局限于秦九原郡一隅之地,也非统属于其他某一郡同一郡内,而应当分布于秦人在秦昭襄王长城以北整个黄河“大河套”范围之内新开辟的土地上。[3]亦邻真等人认为,这四十四个县主要隶属于九原郡和云中郡。[4]赵云田也认为新筑之县应集中于云中郡与九原郡。[5]

《汉书・高帝纪下》记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刘喜为代王事云:“壬子,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信侯喜为代王。”[6]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述周勃平定代地经过曰:“转击韩信、陈g、赵利军于楼烦,破之。得g将宋最、雁门守酢R蜃攻得云中守p、丞相箕肄、将勋。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因复击g灵丘,破之,斩g,得g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定代郡九县。”[7]对比两则史料我们会发现,三郡在高祖六年至十一年短短五年间竟减少了十五个县,对此,辛德勇先生认为,“陈g叛乱与朝廷平叛的军事行动,以及匈奴连年侵袭所造成的人口损耗,完全有可能导致朝廷裁减撤销一些县级建置。”所以他推定,“参照这一点,可以判断,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的属县,从汉高祖六年的五十三县,下降到高祖十一年的三十八县,完全合乎情理;高祖末年云中郡下辖十二个县,这一数目无可置疑。”[8]而与之不同的是,尤佳等人通过对《史记》中“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的句式的解读,认为“定某郡若干县”、“降(定)某郡若干县”等并不一定表示此县数为该郡之辖县总数,故不宜认定“云中郡十二县”一定表示云中郡辖县总数为十二。[9]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调整代国封域,据《汉书・高帝纪下》载:“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10]周振鹤先生对此的解读为:“诏书所谓‘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说明高祖十一年将云中郡分成两半,云中县以西部分为新云中郡,属汉;东侧则属刘恒代国,当置为定襄郡。”[11]此时云中郡被析分为新云中郡与定襄郡,据《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载,成帝年间云中郡辖有十一县,定襄郡辖有十二县,虽时隔久远但也能略窥一二。

按照周振鹤先生的整理,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中属于汉初云中郡的县份有云中、九原、咸阳、原阳、北舆、西安阳、武泉、沙陵、南舆、曼柏、莫、河阴、武都,共十三个县。[12]此外,第448号简有地名“旗(?)陵”,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的释文对该地没有注释,周先生认为“不知何地,因厕身云中郡诸县之中,故置于此”,或为云中郡属县,在后来的修订文本中又放弃了暂将此县列入云中郡内的处理方法。晏昌贵先生怀疑为桢陵之误,亦属之云中郡。[13]何慕女士认为旗陵就是箕陵,《秩律》中的旗陵就是《汉志》中的桢陵,即后来的东汉箕陵县。[14]综上,按照《秩律》所载,吕后二年(前186年)云中郡与九原地区至少有十四县,且可能均归属西北边郡云中郡统辖。当然,这样的结论是建立在汉初九原地区未置郡的基础之上的。

2 汉初九原地区置郡与否

目前来说,学界关于汉初九原地区置郡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谭其骧先生在《西h地理杂考》中认为,汉初九原地区没入匈奴,直至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收“河南地”后,才于此地设置五原、朔方二郡。[15]周振鹤先生在《秩律》公布后撰文指出,其所载九原地区后属五原郡辖下的九原、西安阳等七县,在吕后二年之前东属云中郡管辖,武帝所收河南地仅相当于《汉志》所载的朔方郡地。五原郡地在元朔二年以前,一直在汉帝国的疆域范围内,只是未单独立郡。据他推测,五原郡乃是置朔方郡的同时,析云中郡西部地而置。[16]辛德勇先生对汉初九原地区置郡与否的问题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九原郡在西汉初年同《汉志》所载一样仍独立存在,直至元朔二年因辖境扩展而更名为五原。《秩律》所列云中、九原等十三县应参据《汉志》五原、云中两郡所辖县份,将其分别归属于九原郡与云中郡。[17]赵志强先生认为,九原郡即从赵武灵王初置一直到西汉前期,始终存在,并保持独立建置,虽然疆土时有盈缩,但并未并入他郡。[18]此外,肖爱玲女士主张汉初九原地区未置郡,其城邑直属中央。[19]朱郑勇先生在《西汉初期北部诸郡边界略考》一文中对高祖时帝国北部疆界是否到达阴山南麓意存怀疑,至于汉从匈奴麾下收复这片土地后,是将之归于云中郡还是重置九原郡,他认为“于史无证,只好阙疑”。[20]尤佳等人则认为,汉初应当没有九原郡建制,其地可能东属云中郡领辖,直至武帝元朔二年汉廷在开置朔方郡时,可能才析分云中郡西部而设五原郡。[21]

对于汉初九原地区是否置郡的问题,诸说纷纭,且各家论证缜密合理,我还不能有所决断,只是倾向于汉初九原地区可能未独立置郡,《汉志》所载五原郡辖下的县份当时由云中郡统辖,武帝时析分云中而设五原郡。故题目所论云中郡包括《秩律》里的云中、九原、咸阳、原阳、北舆、西安阳、武泉、沙陵、南舆、曼柏、莫、河阴、武都、旗陵等十四县。即现今内蒙古河套及其迤东地区。

3 汉初云中郡的军事地理意义

从地形上看,云中郡核心地域为大青山以南的平原区,西北是向西南析出的乌拉山山脉,北面是形势完整的大青山山脉,东面是向东南析出的蛮汗山山脉,南面为黄河。赵长城修建于蛮汗山、大青山、乌拉山南麓,控制着云中郡北面全部的南北山谷通道,如呼和浩特西北的白道(筑有白道城)、包头市区的昆都企河谷(汉光禄塞)、乌拉特前旗的大琐沟口(阴山高阙)等,赵长城沿线修筑有障城、烽燧,目前已发现公庙沟口障址、张连喜店障址、哈拉盖烽燧址等四十余处遗址,这些边防设施可以有效阻遏匈奴骑兵的攻击。[23]除了边防一线,云中郡核心地区还分布许多城池,大多有军事防御设施和功能,且城门大多在南墙设置,用以减弱敌骑兵对城门的冲击。下面是根据考古成果所统计的云中郡城址军事设施表:

云中郡以乌拉山、大青山、蛮汗山、黄河天险作为第一层防御屏障,以赵长城、昭襄王长城为第二层防御设施,以重点城池为第三层防御屏障,三层防御体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自发挥职能,互相配合支援,以应对敌人的攻势。正是凭借着独特的地理形势和得当的防御策略,云中郡得以在秦末汉初强大的匈奴攻势下依旧保有核心地域。而高帝十一年(前196年)析分定襄郡,又大大强化了汉廷对云中郡的直接控制,进一步加强了军事地位。

注释

[1]《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6页。《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作“三十四县”。

[2]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2《秦都考》,中华书局,1959年,第538页。

[3]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下篇第一章《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中华书局,2009年,第188、203、204页。

[4]亦邻真等:《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5]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6]《汉书》卷1《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61页。

[7]《史记》卷57《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0页。

[8]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31页。

[9]尤佳、吴照魁、崔建华:《汉初九原地区置郡问题再探讨》,《历史地理》第二十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09―110页。

[10]《汉书》卷1《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70页。

[11]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2―73页。

[12]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之《二年律令・秩律》,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年律令图版,第443、447、448、458号简,第43―45页;释文注释,第193―197页。

[13]晏昌贵:《与汉代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二十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14]何慕:《张家山汉简地名札记二则》,《丝绸之路》2012年第20期,第102-103页。

[15]谭其骧:《西汉地理杂考》,《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6―97页。

[16]周振鹤:《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第45-49页。

[17]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31页。

[18]赵志强:《秦末汉初北部边界考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第68-80页。

[19]肖爱玲:《西汉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7―38页。

[20]朱郑勇:《西汉初期北部诸郡边界略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83-90页。

[21]尤佳、吴照魁、崔建华:《汉初九原地区置郡问题再探讨》,《历史地理》第二十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05―118页。

[22]转引自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3]参见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24]转引自贾伟:《秦汉时期河南地及其周边地区军事地理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49-50页。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3]T其骧:《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

[4]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5]肖爱玲:《西汉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

[6]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7]亦邻真等:《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

[8]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9]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

[11]何慕:《张家山汉简地名札记二则》,《丝绸之路》2012年第20期。

[12]贾伟:《秦汉时期河南地及其周边地区军事地理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3]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4]晏昌贵:《与汉代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二十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尤佳、吴照魁、崔建华:《汉初九原地区置郡问题再探讨》,《历史地理》第二十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16]赵志强:《秦末汉初北部边界考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

[17]周振鹤:《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18]朱郑勇:《西汉初期北部诸郡边界略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

[1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初二历史论文篇5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笔者关于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史料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运用史料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2]3表明史料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初中历史教材安排了一些史料,并时常以知识链接、图片等形式出现。但受制于篇幅与课时,历史教材仍然显得结论多、史料少,概括多、解释少,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结论做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导致许多学生只是一知半解或机械地记忆教材结论,历史课成为干枯理论与苍白说教的代名词。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时、适量地引入一些史料印证教材中的观点或结论,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结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与能力。

【案例1】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在讲述“”和“化运动”的影响时,仅仅给出了寥寥几句“毁掉不少山林,严重浪费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的结论,而对于为何会造成上述影响,教材没有解释,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呈现史料,分析、解答相关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结论,实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目的。

材料一:从现有条件看,一亩谷子密植到四五十万株,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一棵谷穗一两谷,一亩就是三万斤。玉米就不同了……现在每亩一般只密植到六千多株,每株二穗,一穗一斤,才一万多斤……他们的大豆产量也很高,估计亩产二千斤的很普遍,万斤卫星也可能出现。

――摘自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师:同学们,上述材料描述的是一次什么历史事件?

生(齐答):运动。

师:对,正是运动。请你从材料中找到描述运动的几个关键词?

生1:完全可以办到。

生2:估计、可能。

师:结合材料以及这几个关键词,你得到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呢?

生3:运动造成了严重的浮夸。

生4:运动给我国原本就薄弱的国民经济造成了破坏。

师:很好。同学们不仅看到了运动对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进一步联想到了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化运动又有何影响吧。

材料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时期农村的顺口溜

师:哨声是时期社员下地劳动的信号。这句顺口溜反映了当时社员劳动时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生5:社员不情愿下地劳动,劳动积极性不高。

师:的确如此。那么,公社社员为什么劳动积极性不高呢?

材料三:的一大特点就是“公”,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伐树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在分配上实行了怎样的方式,得到了什么结果呢?

生6:方式: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结果:造成严重的平均主义。

师:那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又造成什么危害呢?

生7: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对社员财产实行无偿的调用,是否也会影响劳动积极性呢?

生(齐答):会。

师:根据材料,你认为化运动造成了什么危害?

生8: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不仅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破坏是否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呢?

生(齐答):会。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使学生对教材结论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不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而且使学生回归到逝去的历史情境中,感受到了历史课的魅力。历史结论来源于史实,一切历史信息的获得都要以史实为依据,只有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和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二、引用史料 辩证评价

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初中历史课的一个重要使命,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最能体现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需要借助于历史事实,而历史事实都藏身于庞杂繁多的史料之中。受制于篇幅与体例,历史教科书的史料并不充分,常常限制了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补充一些史料,就显得尤其重要。

【案例2】

现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在“秦朝一统”一框中具体介绍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从正面评价秦始皇。但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是辩证的,既要看到秦始皇做出的贡献,也要清楚秦始皇犯下的过错。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做出“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国家统一”的正面评价的同时,也引进几段课外史料,帮助学生认识秦始皇施政的残暴,从而对其做出一分为二的、客观的评价。

材料一: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及诸子百家语者,悉烧之。”帝曰:“可。”焚书第二年,秦始皇又下令坑杀众多儒生于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记》

师:上述材料阐述的是秦始皇当政时的哪项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生1:焚书坑儒。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师:你认为“焚书坑儒”有何危害?

生2:焚烧书籍、坑杀知识分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

师:“焚书坑儒”只是秦朝暴政之一,秦末暴政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材料二:秦朝刑法特别严酷,百姓欠税或到期未服役,即被斩去手脚。为逃避沉重的赋税,有的人甚至自断手脚,以致全国十有五六皆是残废之人。秦朝刑罚主要有五种:墨(脸上刺字)、劓(割鼻)、宫(男子)、非(去手脚)、大辟(割头)。此外,秦始皇大兴土木,为修长城、修陵墓、修阿房宫,每年征发的民工不下200万,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正因为秦朝暴政所迫而发动了起义,引发秦末农民战争,秦王朝也于公元前206年被。

――笔者对相关历史材料整理后形成的文字

师: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

生3: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师:综合而言,你怎样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

生4: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秦始皇的一系列暴政,不仅破坏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产力,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秦朝短命而亡。

师:由此看来,你认为对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生5:应当坚持一分为二、客观的原则。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入课内外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秦始皇在对历史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得出因其实施了一系列暴政,事实上对当时社会造成了破坏的结论,深切认识到评价秦始皇等历史人物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客观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不仅达到了课堂教学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应用史料 总结经验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一直是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在。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2]4但由于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决定了让学生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记录史实的材料,很有必要。

【案例3】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有一框内容讲述的是“”。这一框内容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到“”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从中总结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应用以下史料开展了教学活动。

材料一:批斗中间暂停了一段时间,说是要“加火候”,我(王光美)和少奇才在书房相见。不久批斗又开始了,有人推搡少奇,场面就开始混乱。我们俩之间隔着四五米的样子,后来乱了就越来越远,我看到还有人开始打他。……我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拉住他的手,紧紧地握住,什么也不能说……没想到那竟是诀别!

――郭战平、赵曦:《真情见证》

这段材料说了一件什么事?

生6:“”期间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批斗的事。

师:为什么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也会遭到批斗,他就不能保护自己吗?

材料二: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结果他的抗议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后被迫害致死。

――刘平平:《怀念我们的爸爸刘少奇》

师:从这段材料中,你看出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不能保护自己的原因了吗?

生7: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法律遭到了肆意的践踏,起不到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作用。

师:连国家主席都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更何况普通人呢。那么,法律被肆意践踏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材料三: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样的“权威”,谁反对思想,我们都要全党共讨之,全国共诛之。

――1966年6月7日《报》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时期的一种什么现象呢?

生8:对的“个人崇拜”,将的个人权威凌驾于一切之上。

师:你认为出现这种将个人权威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现象会造成什么危害?

生9:个人独裁,人治取代法治,与民主政治相对立。

师:由此看来,你认为“”给予我们哪些经验教训?

生10: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反对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

上述教学活动,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分析与思考,总结出历史悲剧产生背后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了历史课教学的空洞说教和机械灌输;让学生在对历史的探究过程中反思历史,汲取经验教训,不仅有利于树立起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品质,而且有助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以正确的态度做人和以正确的方法做事,有效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量地引用史料,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和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有利于学生从过去的事情中获得经验教训,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社会功能。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初中历史进行史料教学能够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其前景广阔、意义重大,值得广大教师深入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葛懋春.历史科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13.

初二历史论文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应用

插图作为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一部分,就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来看,教材插图大多是被当作一种摆设,教师对教材插图还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字介绍,没有发挥插图的教育作用,而在长篇大论的教导下,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从而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发展。插图是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思维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作用

就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来看,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以本为本,照本宣科,机械式的向学生关注理论知识,在长篇大论的知识教育下,学生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插图作为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插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视觉冲突,能够对学生的感染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图片记录了历史,图片说明了历史,图片演绎了历史,图片也证明了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插图,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通过插图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场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其探究历史知识。同时插图与文字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教材插图为引,导入新课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自发性的去探究知识。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字介绍,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套路,没有新鲜感。尽管初中历史中有着许多插图,但是教师根本没有发挥插图的作用。而插图作为一种视觉元素,不可否认的是它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插图来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看到历史插图,让学生看到教材插图中的历史画面,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知识时,我实现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插图,让学生观看插图,并让学生说明插图的内容是什么?起初学生知识看到了一些历史插图,看到了一些战争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挖掘出来学生内心的好奇,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插图相关信息,主动的去阅读教材,查找资料,通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运用插图凸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初中历史这门学科而言,许多知识单纯的依靠文字介绍是很难让学生去理解历史,了解历史,明白历史,既是教师将的再多,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得历史内容成为教学难点。而插图是文字的最好说明,有着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插图,再配合文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历史知识,让学生更直接、具体的了解历史的本质内容,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3]。例如在《鸦片战争》中,许多学生对鸦片战胜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英殖民主义为了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开辟殖民地市场,倾销鸦片,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许多学生理解为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懦弱,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知识,我通过较差中的插图来向学生介绍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在解说的过程中配合插图,让学生掌握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记忆,避免与其他知识混淆。

(三)运用教材插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知识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混淆,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敲掉死记硬背,而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混淆。而教材插图是与相关知识匹配的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教材插图,可以更好地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健身学生对知识的记忆[4]。如,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具备代表性的插图,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不容易出现混淆,从而加深记忆。

三、结语

教材插图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重大教育作用。插图作为一种视觉匀速,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引起学生的视觉冲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教材插图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和积极性,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如剑,沈兆刚.论教材插图在初中化学复习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8:46-47.

[2]杨长生.浅谈教材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5,12:19.

初二历史论文篇7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师专业 发展 策略探究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初中历史教师,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初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初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处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如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同时历史教学一方面要从多角度对重要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又要作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即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这些都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

第四,应具备良好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即熟悉所授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初中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要熟悉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已有哪些历史知识;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疑难点、关注点、兴奋点;熟悉他们学习初中历史的习惯和方法;熟悉他们对新课标课本的感受;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愿望和要求;熟悉他们对你授课的接受程度乃至他们对你本人的接受度等。熟悉了这些,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

二、提升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初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它包括课标意识、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课标意识。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新课标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

(二)转变教师观。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

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初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

2.由初中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初中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三)转变教学观。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初中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初二历史论文篇8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目标 社会实际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历史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历史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做好历史教学工作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文明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初中历史教育取得了明显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最为典型:一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二是历史教学方法;三是历史教学与社会实际的关系。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历史教学只有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历史的社会功能。

一、历史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于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基础知识两者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看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不单纯是知识的积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轻视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诚然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可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也就谈不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历史思维能力又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态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包含三个部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中国古代史是初中历史的基础。在初中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记忆背诵,同时还要求领会贯通。只有真正把握住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教授中国古代历史就非常容易。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演变,政治制度的嬗变,经济重心的转移,这些角度来进行讲解。把握主线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讲故事。初中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故事性很强。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语言,通过设计一个个小故事来进行讲解。应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讲解“秦王扫六合”的时候,学生大多对秦王嬴政的身世,个人经历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参考《史记》中关于秦王嬴政的记载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知识串联法。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都是依据不同的线索串联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知识串联法来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点。例如,在讲解科举制的创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与前朝选人用人制度对比起来进行讲解。汉朝的征辟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等都可以串联起来尽享讲解。这对于掌握我国历代的用人制度很有帮助。又例如,在讲解明朝君权的加强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到中国历代君主专制制度来进行对比,从中就可以发现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不断集权的过程。

(三)以点带面。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各个知识点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点可以结合多个面来进行讲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坚持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例如,在讲解贞观之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寒门这个概念来牵涉出贞观时期的用人制度。

(四)用语文教学方法来教授历史。文史不分家,中国古代的历史历来是文史不分家的。我们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运用语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秦王朝的暴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读贾谊的《过秦论》,苏辙的《六国论》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读这些古文会让学生对秦王朝的暴政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下初中历史考试中有许多都是材料题,此时语文能力不够就无法考出好成绩,此时就需要提高语文能力。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实际有密切的联系,考察历史有助于我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历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初中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对于中国当下的改革开放有着重要意义。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的有效教学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结合当下热点来进行讲解。要“将历史教育与社会现实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精神,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2]。例如,在讲解三反五反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来进行讲解。又例如,在讲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时候,教师就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方法和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类矛盾,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初二历史论文篇9

开放式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历史教师教师先将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公布,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查找并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难点以及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看法用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历史老师。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呈现给自己的各种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在课后积极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掌握历史知识。二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内容可能涉及语文、政治、生物、物理等问题,只有将历史学科和这些学科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理解更深刻,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和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关注和尊重他们独特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探究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就是自己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平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敢于质疑,进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进步和提高。

二、实行开放式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和评价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是从教师的设问开始,到问题的解决结束,整体是封闭的。开放式历史课堂教学则不同,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多种教学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表演历史剧。教师或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编制出和历史内容相关的历史剧,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可以使相对枯燥的历史内容顿时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二是历史情景再现法。历史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布置和历史内容相似的场景,使当时情景再现,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三是自由讨论法。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比较感兴趣,历史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由讨论中,教师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维持秩序,保证自由讨论的顺利进行。对于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看法,历史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允许有各种不同结果的出现。在开放式历史教学模式中,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和素质是否得到提高,实行综合化、多样化的评价,强化评价的发展性、诊断性和激励性,实现对学生知识、价值观、能力的全面考核。

三、结语

初二历史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由于学习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都感到比较乏闷,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所以,要想提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能有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老师要营造相应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要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世界中。在将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比如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中鸦片战争一节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从网上下载一些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组织观看,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辅助课本,与课本进行融合。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课本教材,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历史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的要求很高,不要仅仅依赖课堂上老师讲的那一点知识,是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思考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辛亥革命一节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辛亥革命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呢?”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回答,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历史事件的印象,从而使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设立课堂教学讨论的策略

在历史课堂上设立讨论的环节,要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对于教材中不懂的问题和疑难,由学生经过讨论后能够摸清问题的最终脉络,能够让学生之间的观点和思想得到共享。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在课堂讨论时,老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拔,也要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讨论后学生的答案,老师可以进行评价,选出比较优秀的答案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初中历史来说,要把老师、学生与课堂三者之间进行相应的联系,从老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课堂上讨论互动的环节对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提升,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