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课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00:46:27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1

1.1设计合理的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坚持合理性、科学性的发展原则,如表1所示,高校应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课程,每一学期的课程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高校在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应坚持精简的原则,突出授课的重点,尽可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

1.2注重网络课程的交互性

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很多情况下是为之后更好的走上从业岗位做准备,因而,高校在注重学生理论性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实习与实训活动。高校应与企业密切联系,充分实行校企联合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投入企业中,学习企业中先进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学习企业中计算机的应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具体是指学生学习场所与实习产地的交互,优质的网络课程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互动的环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之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同时,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网络课程的交互性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互动,网络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很多情况下,学习者与教师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因而,网络课程应该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与空间。

1.3在网络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综合利用多种媒体

随着知识型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讲,多媒体技术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没有一种多媒体技术是完整的,因而也没有一种多媒体技术能够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我们应该综合应用多种媒体,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整体功能,满足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需求。网络课程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网络课程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很多情况下,课程是借助于网络来完成的,因此综合利用多种媒体,能够突出不同媒体的教学效果与科学效果。

2基于校企联合的课程设计模式

校企联合的课程设计模式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设计的特色上,体现“二合”、“一作”、“一演”的设计特色,所谓的“二合”具体是指“校企联合”与“虚实结合”,而“一作”是指“小组协作”,“一演”是指“角色扮演”。只要高校与企业坚持贯彻这些课程设计特色,那么一定会实现互利多赢的效果。另外,高校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上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邀请一些IT行业的公司来高校指导课程设计,进而为实现校企双方多赢的目的奠定基础。总的看来,校企联合的课程设计模式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做好课程设计工作,确保课程设计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切切实实的学到知识与技能,实现校企课程设计的目标。计算机网络设计课程能够让广大的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IT行业知识以及最新的技术,同时,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实现校企合作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广大学生的执教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结语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2

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工程类;网络课程设计

《中国百科大辞典(第二版)》对“工程学”一词给出明确定义,即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所形成的各学科,如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建筑工程等。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自然科学原理的应用,也就是掌握技术。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指技术,所以工程类学生需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来掌握技术。

网络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由于远程教育师生在时间、地点上的分布式特点,使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不能等同于传统课程的设计模式。近年来网络教育的发展步伐日益稳定,并且涌现出一些不错的网络课程案例,比如目前评出的网络教育部级精品课程及部分省市级精品课程等。但是,由于工程类课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计划性、技术性和复杂性它需要学生在意义建构与统筹运用知识、判断与分析处理问题以及沟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能力,这对网络课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般认为,技术与教学结合的过程至少涉及3个方面:学习理论、技术本身和教学实践而本文仅选择“学习理论”这一维度进行分析。任何的课程设计必须基于一定的学习理论,并以学习理论的思想作为设计原则贯穿始终。本文结合目前对网络教育影响较大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实现工程类网络课程的培养目标,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适于工程类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1工程类网络课程概述及培养目标

1.1网络课程及网络课程设计的特点

何克抗教授曾经在2005年提出过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通过网络创设虚拟化的集成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自主化、个性化和协作化的学习来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需考虑师生分离的教学形式、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技术支持等因素,所以网络课程不能完全依照传统的课程设计理论,它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原则。

1.2工程类网络课程的设计目标

根据前文所述的工程学及网络课程的定义,本文对“工程类网络课程”也进行了界定:工程类网络课程是在现今的教育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互联网开展的以传递自然科学原理及如何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为目的的课程,课程的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自主性、开放性、协作性与实践性。

工程学是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所形成的各学科。根据此定义可分析出工程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即:(1)掌握自然科学原理;(2)学会如何运用自然科学原理;(3)准确应用于生产实践。

简单来讲,工程类网络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基于网络的工程类课程。因此,工程类网络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学习者通过学习网络课程,实现以下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程中的概念与原理;(2)已获得概念与原理的运用法则;(3)形成技能,可在生产实践中熟练运用。

2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对工程类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

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为代表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根据个人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陈述性知识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往往起到基础的作用,各种一般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都要受到策略性知识的指导和支配。

工程类网络课程的三项培养目标分别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相互映射。本文将从工程类网络课程的培养目标入手,结合认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试图寻找更宜于各培养目标实现的理论依据与设计策略。

陈述性知识是对定义、原理、规律等的描述性知识,而这恰好映射了工程类网络课程的第一个培养目标,加涅指出这些定义、规律等陈述性知识在整个知识系统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并且还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生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或动作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无不需要其掌握广泛和精确的陈述性知识。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环境知识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能否引起以及引起何种反应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应注意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而这些知识结构的小元素,就是我们所说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对定义、原理、规律等的描述性知识,而这恰好又映射了工程类网络课程“理解并掌握概念与原理”的培养目标。

为了有效的将外界客观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的内在认知结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课程设计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也就是对实现工程类网络课程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逐步分化原则,要求课程内容的呈现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根据具体细节逐步分化。并且认为概念和原理越是基本,在解决问题和学习新内容时应用性越大。(2)分类处理原则,要求课程设计者根据所阐述事理的属性和关键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处理,便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系统的选择和抽象概括,并且这种分类处理既符合人类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也容易使学习者形成概念。(3)积极参与原则,是指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然后给予反应,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并内化知识。

3工程类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探究

笔者从上文对工程类网络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认知学习理论的深入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习理论的课程设计原则,总结出了几条工程类网络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在此一一列出,供大家探讨。

3.1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学习者自定步调、自主学习

工程类网络课程的设计应该更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及学习者与学习课程的关系,网络课程不是用来规范和约束人的工具,而是学习者自我实现的阶梯。因此,学习者应该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占绝对的主体地位,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有目标的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自主管理学习步调与学习方式。

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应该思考四个问题:(1)课程内容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2)课程设计是否适合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特征?(3)课程设计是否有成熟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供学习者自主学习?(4)课程设计是否给学习者留下了自我思考与自主建构的空间?

3.2课程内容分层分类设计

工程类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技术的统筹掌握与应用,此处的技术一般是指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各个阶段对应着网络课稗中不同稗度与不同类犁的知识,为了便于学习者意义建构和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应该根据学习者特点和知识特点分层分类的进行设计。

建议在设计课程时,应根据知识的属性和内容关键特征,将其进行分类处理,并且知识呈现的序列应由最一般的基础性概念开始,再根据具体细节逐步进行知识分化。

3.3积极参与与主动建构

认知主义思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应注意课程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保证在进行每一个小单元的学习时,学习者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比如:通过选择、填空、书写答案或游戏等方式,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网络课程应该给学习者的信息加工活动提供条件和空间,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意义建构中,最终真正的获取知识。

3.4即时强化与反馈

即时强化与反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负迁移,加快概念原理性知识向技能操作转化,使技能达到自动化并保持在较高水平等。比如,设计网络课程时,设置实时在线交互与答疑、评价机制、错误记录机制、鼓励与惩罚机制等。

3.5创设学习情境与实践环境

应该给学习者提供与其现实生活相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以利于激发学习者内部的动机,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学习者能否有效学习并熟练运用操作技能是衡量工程类网络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几何与物理建模方法、高性能计算、新型传感和感知机理、高速图形图像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网络试验系统和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应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笔者在此不多阐述。但认为在网络课程中应用这些技术的时候需考虑2个问题:(1)应用此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2)应用此技术的初衷是什么?

3.6课程的开放性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3-7490-02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网络工程课程,通过网络工程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网络设备,解决在设计、安装、调试网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因为该课程在整个网络技术中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都将该课程作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

1 目前的《网络工程》课程教学现状

1)一直以来,在该课程的教学上,很多院校都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讲课基本上以讲解为主,而学习网络工程这门课程基本上在前面都已经学习过网络服务、网络设备配置以及综合布线,如果再次进行这些技术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2)实验的综合性不强,很多试验都是单独的项目训练,缺少集成的试验设计,导致做一个大型项目的时候没有经验,排错和解决问题能力很差。

3)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往往会强调这个技术或者那个技术怎么实现怎么配置,但是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东西,那就是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技术,学生往往只是学会了技术而没有学会在合适的场合下正确的使用这些技术,分析问题和设计能力的缺乏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工作。

4)没有使用真正的企业解决方案去进行教学,教学不是以一个大的工程项目的形式去组织,而是为了教而教,学生很难对网络工程的流程有一个很深的印象。

2 《网络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一个网络工程项目的形式实现课程教学,并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系统。

1)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首先需要考查工作岗位以及该岗位需要应用的技能,本课程对应的岗位是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师,该岗位需要如下一些技能:

1)能够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设计出合理的网络拓扑。

2) 配置各种服务(包括WINDOWS以及LINUX服务器)的能力。

3) 在服务器上配置主机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站目录及文件的安全。

4)能够熟练配置二层交换、三层交换(包括生成树以及路由冗余等)以及路由器(包括各种路由协议、路由策略、NAT等)。

5) 熟悉常用防火墙及VPN设备、入侵检测设备、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的配置安全策略的设计和配置。

6) 综合布线的设计能力。

7)网络测试及排错的能力。

根据这些技能需求确定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些内容选取教材。由于面向的是高职的学生,在理论部分不要选择太深奥的内容,要以实用为宗旨。

2)项目式的教学实施

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按企业真实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组织教学过程,将《网络工程》的系统理论知识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散到每个教学项目中去,理论为实践服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同时教师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任务导向、引导启发、分组协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的思想指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下以一个园区网络的设计为例:

首先需要了解该园区的网络需求,有多少上网的用户,分布在哪些建筑物以及建筑物的哪些楼层,还需要分析该园区是否需要配置自己的服务器,网络是否需要扩展等,然后在去规划网络,规划和设计该园区网络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使用多层交换以及路由器,如何实现才能又满足需求同时保证网络性能。这一阶段的任务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分组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根据以上情景的设计,设计合理的综合布线方案。在设计中应该有相应的各个子系统的设计例如水平及垂直子系统的设计,同时应该要求楼宇之间的施工设计图等。

再次配置相应的路由及交换,网络服务、防火墙等具体配置,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讲解路由交换中的基本配置案例、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最好是同时包括WINDOWS和LINUX)、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的配置案例,在这一阶段 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到足够多的案例设计,在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设计环境下实现不同的设计方案,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应该让学生完成尽量多的案例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知道各种设计优缺点,另外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是网络连通测试及排除错误,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讲解测试和排除错误的基本原则,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各组学生可以交叉进行测试。

3)教学组织形式

可以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穿插试验环节,使学生在每个章节的理论课程之后完成相应内容的实践练习,同时试验过程应该是一个大型项目的子项目,这样在完成理论课程教学后,学生从需求到设计再到配置和实施,完成一个大型项目,会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需要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网络系统的设计及实施,这样需要开设相应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完整的掌握网络工程设计各个设计和实施环节。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编组完成一个大型的网络工程的设计,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开阔设计视野。

4)课程评价

为使学生的课程成绩全面反映其学习情况,平时学生每完成一个子项目就需要进行一次考核,以便于更加准确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课程设计采用分组形式来完成,组内成员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并需要进行答辩,同时形成工程项目文档,不仅要考察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同时强调文档的书写能力。

3 结束语

随着网络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技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内容要与需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学视频、案例库等课程资源的建设,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时俱进、动态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培养出合格的高职学生兵最终能够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翔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6(3).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4

摘要:本文在认识“学”与“术”和分析网络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规范了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术”范畴,并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优化以及课时的合理分配,探索一种既有“学”又有“术”、“学”“术”和谐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工程;学与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1对“学”与“术”的认识

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的平衡与协调问题,可归结为“学”与“术”的关系问题。在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基础知识即为“学”,专业技能即为“术”,“学”、“术”结合并且相互协调,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否则,有“学”无“术”或有“术”无“学”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来说都是不合格的。

2网络工程专业的“学”与“术”

2.1网络工程的专业特点

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编码是080613W,属于自然科学门类中的工学学科,其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网络工程的需求与可行性分析、规划、设计、设备选型、系统布线、组网、应用开发、测试、运营、管理等,这些内容在时间关系上反映了网络工程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所追求的目标是以合理的性价比实现需求说明中要求的网络设施和网络服务,其中包括服务质量和信息安全。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工程性特点。

从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层次看,各部分教学内容中均都包含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以及相关协议与标准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会通过不同的网络产品(硬件产品或软件产品)体现出来。另外,由于网络工程所完成的是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防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还会涉及更多的法律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系统性和应用性,网络工程专业从工程性特点出发,还会进一步细化出技术特点、管理特点、标准特点和法律特点。因此,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不仅需要基础知识教育,更需要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训练,还要强调工程思想和法律意识的养成,形成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2.2网络工程专业的“学”

依据“学主知”的功能划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学”,从而构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工科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等;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计算机语言与翻译系统、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操作系统与系统管理、数据库技术与信息处理等;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Internet以及网络应用等;网络工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测试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标准;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以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标准;网络应用开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站设计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具体案例等。

2.3网络工程专业的“术”

依据“术主行”的功能划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术”,从而构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和常用外部设备)熟练的操作和一定的维护能力;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管理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能力;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通讯、安防)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能力;网络系统的性能分析能力;网络服务的配置与管理能力;一定程度的互联网络系统安全防范与跟踪分析能力;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等。

3专业教学中的“学”“术”和谐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与“术”和谐,可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与实践、考核体系等五个方面来考虑。

3.1课程体系和谐

根据网络工程的特点,参考网络工程人才的职业需求和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要求,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拓展课程四个层次来构建,课程内容既要涵盖网络工程的基本内容,更要区别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在强调基础理论和系统性的同时,突显专业的应用型特点。

(1) 公共基础课

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他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相似,可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与其他专业使用相同的教学平台。

(2)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分为计算机基础、网络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和技术平台四大模块。其中计算机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概论等软硬件基础内容,并通过强化实践环节,训练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网络通信模块主要包括数据通信原理、网络交换技术等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层次结构模型与协议集)、TCP/IP协议集与Internet技术等网络基础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掌握计算机网络以及网络互联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按标准/协议/规程学习网络技术、规划网络系统、管理网络设施、开发网络应用”等规范意识;技术平台模块目前可选择基于MS Windows系统的.net平台和Linux环境下的Java平台,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功能与性能介绍、安装与使用、开发工具等。四个模块的有机结合,可构成网络规划、设计、管理、开发、应用、维护等网络工程各环节的专业基础。

(3)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主要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可选择一种主流平台(.net/Java)作为技术支撑,各模块中的主要课程将以此平台为基础,构成专业方向所需的知识框架。其中后两个模块与技术平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首先掌握相应的平台技术。

1) 网络规划与设计

网络规划与设计模块主要包括网络工程技术、结构化综合布线、现代交换技术、网络设备的互联与调试等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工程实施方法,网络产品的技术性能、功能以及配置技术,结构化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布线标准、传输介质的选择方法以及施工、测试、验收等诸多环节。使学生在掌握网络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形成覆盖“规划设计选型施工测试验收使用管理维护”网络工程全过程的技术能力。

2) 网络管理与安全

网络管理与安全模块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Linux)、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协议分析与跟踪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仿真技术与性能分析等内容。其中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重点介绍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网络管理平台、网络管理标准等更高层的管理技术,超越操作系统中简单的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内容。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掌握几种具体的安全防范技术和网络性能分析技术。

除了对网络功能、性能、安全等技术性管理和维护外,网络管理还包括对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网络资源的管理,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资源管理和网络运营管理方面的内容。

3) 网络应用系统开发

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模块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技术内容,一方面是基于C/S结构的各类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另一方面是基于B/S结构的各类Web网站开发技术。因此,主要课程包括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程序设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

4) 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主要可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新技术课程,如NGN/NGI技术,网格技术,移动多媒体网络技术,P2P技术、全光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二是与应用方向相关的课程,如网络游戏开发方向的游戏创意和美工处理,网站管理方向的网络运营课程等;三是研究性、方法类课程以及其他需要拓展的课程,如MATLAB应用编程、神经网络模型等。拓展课程将更好的匹配各类学生(考研、网络设计、应用开发、网络管理、网站运营等)的特殊需求。

3.2课程内容和谐

课程内容的和谐是课程体系和谐的基础,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是简单采用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完全相同或相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完全相同。这样,在总课时的限制下,就无法开设所需的专业课程,不仅如此,还导致课程之间的严重重复、关系不明等问题。从专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必须按照专业需求来优化改革课程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

1) 原有课程之间的内容整合;

2) 新课程的内容规范;

3) 各门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

4) 各门课程中工程化思想的体现;

5) 新技术的融入。

通过课程内容优化,在减少不必要重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课程的知识范畴和技能架构,平衡课程内部的“学”与“术”,同时将相近课程合并形成新的课程。比如,原来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就可以整合为“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一门课程;原来的“汇编语言”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可以整合成新的“微型计算机技术”一门课,这样,所节省的课时可以开设必须的专业课程。

3.3课时分配和谐

课时分配包括以下四个层面:一是课程内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参照教高〔2007〕2号文件中“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25%”的基本要求,合理规划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课时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在实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和技能训练机会;二是不同课程的课时分配,在课程内容重组整合后,适当调整所需课时数,使得课程内容与教学课时相适应;三是各类课程之间的课时分配,这是一组统计数字,主要用来衡量不同角度的课时统计数据是否平衡、协调,比如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以及拓展课程方式统计的课时分布,或者按照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方式统计的课时分布等;四是列入教学计划的实践环节的课时分配,比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的课时分配,至少达到教育部“累计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25%”的基本要求。

3.4理论与实践和谐

要做到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术”和谐,强化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为学生提供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强实验内容,在一般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系统设计、规划、分析方面的实验;其次是加强实验指导,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是建设统一、规范、能适应课程体系需要的实验教学环境和网络应用开发平台,提供相应的实验能力和网络应用开发能力(网络游戏开发、移动智能应用开发、企业级Web网站开发等);第四是通过实践强化工程意识培养,主要包括任务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期限意识、组织意识、协调意识、合作意识、折中意识等诸多内容,在规范课程体系和优化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将加强各类协议、标准和相关工程意识的教学内容,更要在实践环节中突出各类协议、标准在网络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化意识。

3.5考核体系和谐

改革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增加实验单元考核、实践单元考核、综合设计考核等考核方式,分散考核时间,把考核融入教学过程中,形成与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应用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4结语

“学”与“术”的协调与平衡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应该在“学术并举、崇术为上”[5]的理念指导下处理专业建设中的“学”“术”协调问题。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方面做到“学”“术”协调,在教学环节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要考虑“学”“术”协调理念的实施与落实,使得专业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之间能够和谐相长。

参考文献

[1] 王达. 网络工程师必读―网络工程基础[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23.

[2] 杨帆. 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C].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7-111.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实践

作者简介:王飞(1977-),男,山东滨州人,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讲师;谢启(1974-),男,江西吉水人,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63-02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针对测试、控制与仪器技术有共同需求的“准确性”所设立的一门课程。准确性确切地说是测量的准确性,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工程实践的适用性。因此,研究误差理论以及合理地处理数据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误差的影响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就是为此设立的一门课程。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针对几何量、机械量和其他相关物理量,重点介绍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中常用的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主要内容包括:误差的性质与处理、合成与分配、测量不确定度、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回归分析、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动态测量误差及其评定等知识。该课程是一门抽象、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如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熟悉实践且能够从工程整体观念分析和设计系统的学生是该课程教育的研究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功能、信息获取功能、实时互动功能等使得网络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对于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吸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1,2]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教学小组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情况。

一、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这为高校开展网络课程开启了方便之门。网络课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育与学习的效率,进而创建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3]网络课程由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利用网络这个便利和高效的平台展现出来的某门课程(学科)的教学及相关活动的总和,其学习过程具有协作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以及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经过不断发展,网络课程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高等院校中,网络课程的建设对改善资源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由于校区分隔所带来的不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网络的灵活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在校园网内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优势体现在:首先,方便利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交互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其次,可以摆脱授课的空间约束,使学生能够在任意时间和更多地点重温课程的教学内容;再次,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演示、回放等,使抽象的疑难问题变得更加具体,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以上有利条件,最终实现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4]因此,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是极其必要的。

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网络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建设。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对本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进行“较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的”规划。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来编排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关注学生主体的认知、情感需求,协助学生实现其学习目标。网络课程的开发为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景,搭建协作学习平台,鼓励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讨论问题等。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可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除了根据主客体的需求和规划实现网络课程的建设外,网络平台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也需要尽量展现。网络平台可利用最新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课程相关知识以更加形象和具体的方式展示出来,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该课程有着极大的帮助。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从学生需要、教学规划及网络平台所具备的优势这些方面考虑和出发,构建由课程通知、教学队伍情况、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网络资源、课外参考、在线测试、工具、交流、讨论板、新闻共十四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所述:

1.课程通知

根据课程的安排和需要,将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各种通知,如课程安排、作业布置与提交、资料查找等在此处,让学生能够随时关注本课程的动态,跟紧课程的学习;另外,学校信息办的系统通知也在本模块转发,让学生及时掌握学校的各种通知。

2.教学队伍情况

提供课程建设队伍中各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教学成果与联系方式等。为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的学习提供方便之门,鼓励学生课外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咨询相关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和固定教师授课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6

关键词: 工程制图 多媒体教学网络

制作研究 Blackboard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3-003-02

1 工程制图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实现方案

1.1 网页设计和开发实现方案

Dreamweaver MX是目前流行的网页制作软件。Fire-works MX是制作和处理网络图形的工具软件,使用它不仅可以生成静态图像,还可以直接生成HTML的动态图像・利用Fireworks可以做出各种网页设计中常见的效果,FlashMX是专门为网络设计的一个交互性矢量动画设计软件,利用他可以将图片、声音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制作出高品质的网页动态效果。

1.2 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案

Authorware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软件制作工具,利用它可以进行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新产品的介绍。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办公套件中的组件之一,主要用于设计制作演示文稿,广泛用于会议、产品演示、学校教学领域。对于制作二维Web动画,Flash是首选,而Authorware比较擅长实现那种简单、直观的动画效果。

1.3 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方案

赛尔Blackboard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进行讨论和交流。它是支撑网络远程教育的重要应用系统,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

2 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网络具体介绍

2.1 适用性及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网络适用于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为绘制和应用各种工程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培养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以及将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和发展空间构思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内容的设置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学生网上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网上交流等。

2.2 总体框架设计

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网络总体分为通知、课程信息、教师信息、课程文档、作业、交流、讨论板、外部链接、工具等9个部分。

2.3 教学网络模块介绍

(1)课程信息模块包括工程制图课程介绍、工程制图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等。

(2)课程文档模块包括工程制图各章节的教案、PPT、习题、测试等资料,课程文档界面。

(3)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作业的布置也很重要,采用网上布置作业可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完成作业,另外作业可在网上批改,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4)网上测试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工程制图教学网络提供了在线测试功能,测试完成后可以自动给学生评定成绩。

2.4 师生互动设计

师生互动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学生的参与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成为一潭死水。工程制图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了丰富的师生互动环节。通过讨论板模块,本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很强的师生交互功能,能很方便地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对一些普遍的问题,统一解答,促进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网络空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7

关键词:组网工程;课程特色;教学改革;学科竞赛

局域网作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信息平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娱乐以及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事业新的应用需求,社会急需大量的局域网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管理维护经验的高级网络工程师。“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我院针对以上情况,为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局域网的相关技术以及网络设计、网络故障排除等工程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竞赛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

1课程特点

1) 课程涉及的网络知识比较广泛。

学习该课程的前提是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和TCP/IP的基础理论知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包括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常用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局域网安全与管理、局域网规划与设计、局域网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2) 课程对教师的网络工程能力和经验要求比较高。

由于该课程涉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的配置和调试,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和测试,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软硬件运用能力、网络工程能力、编写网络文档的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主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如表1所示[1]。

3) 课程对实验室建设要求比较高,投入大。

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需要建设网络实验室和网络布线实验室,设备资金的投入比较大。如思科或神州数码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福禄克(Fluke)的网络测试仪等。

2课程存在的问题

1) 教材相对缺乏。

目前的局域网类书籍比较繁杂,但合适的本科教材比较缺乏。网络工程师系列类的书籍一般都是多册,不适合做本科生的教材;网络系统集成类的书籍一般注重网络规划设计,但缺乏必要的设备配置内容;本科、高职类的书籍一般有缺乏以网络工程为核心的网络设计方法和过程、网络故障排除以及局域网案例过于简单等问题。

2)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开发不够。

由于网络实验室投入比较大,所以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设备资源,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需要对网络实验进行分类,如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并且需要开发足够的实验数量,包括自主性试验。这些都是课程实验教学需要,但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出不足的。

3) 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环境限制,传统的网络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考核方式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只是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了考核,没有体现该课程的工程特色,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考核不够。这种考核模式需要改革[2]。

4) 教师工程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的网络工程能力比较弱,直接影响了讲课效果。课程组认为在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从传统的偏重理论教学向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工程教学方向转化。

3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方法

下面从课程安排和讲解、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专业竞赛等几个方面对课程改革的设想、方法以及实践进行阐述。

3.1课程安排和讲解表现为三个突出

3.1.1课程突出局域网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校园网和企业网为起点,使学生对局域网的主流技术、主流产品以及完整的解决方案有所掌握。要求学生掌握若干知名厂商的产品线,并且进行对比,完成大作业或者报告,其简单对比如表2所示,为后面的网络规划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1.2课程突出网络规划设计的核心地位

以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引领局域网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过程以及相关网络文档的编写。要求学生以网络实验室或者校园网建设为案例需求,完成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网络实施(模拟软件和虚拟机)、测试等过程;完成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等文档的工作;需要学生掌握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Visio绘图软件等工具。考核方式不再以试卷为主,而是以学生最终提交的完整文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同时强调和鼓励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3.1.3课程突出局域网安全和管理

对于局域网的安全和管理,教师从常见的网络安全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软硬件产品开始,讲解到完整的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图2是用Visio绘制的教学当中使用的局域网安全和管理教学案例[3]。

3.2建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之一,“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课程的教材建设从授课和实验的角度看,涉及教学教材和实验教材;从内容的角度看涉及路由器与交换机、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和管理等技术。我院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和教学条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系列中出版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一书,加强了课程的建设力度。我校重点规划建设教材《网络工程实验和实训教材》正在建设当中,内容将涵盖课程的实验内容。

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所以教材建设不仅仅是这一门课程教材的建设,而应该形成网络工程课程的教材体系。以谢希仁教授为首的团队,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工程技术丛书”;以施晓秋教授为首的团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以及刘晓辉高级工程师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网管宝典系列”都对该课程有极高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3.3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网络实验室及网络实验存在的问题,我院组建了神州数码网络实验室,其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网络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本地以及远程网络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实验,也可以在寝室远程完成实验。

教师设计的实验内容更加丰富和实用,网络实验室能够开设路由器实验30个,交换机实验20个,综合实验10个。开设的部分网络实验如表3所示。这些实验一方面比较全面,另一方面根据难度和学生能力进行层次教学,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发自主性实验。

3.4考核方式改革

该课程的考核从单一试卷考试发展为以校园网或企业规划设计的案例为主。要求在设计中体现网络设计的主要生命周期;更加注重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包括编写文档能力。传统的卷面考试作为辅助手段,考察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 网络课程 可用性评价 情境性

一、前言

可用性是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可用性的定义为:用户使用该产品能可行的、有效的、满意的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可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具的功能如何较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等一系列因素。对于软件来说,包括软件的流程与用户任务间的满足程度,程序的反馈与用户的期望值间的满足程度,等等。一般认为,可用性的问题与“用户因素”有关,而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无关,早期的人机界面研究认为用户因素对于成功地设计、完成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

教师或培训者自身的教学思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组织学习文化以及环境条件等相互作用便产生了对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可用性必须要考虑到学习者所处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因此可用性是相对于某种“情境”来说的。[1]

二、已有研究概述

1.常见网络课程评价标准中可用性评价的分析

在线学习认证标准(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这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与使用专业委员会建立的认证标准。这一标准草案从8个方面对在线学习的可用性进行评价,主要针对用户在网上学习时操作的方便性,如导航、定位、反馈、帮助、易用性以及文本内容的质量等。

在线学习质量(Quality On The Line)。由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和BlackBoard公司联合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学习评价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没有明确将“可用性”作为一项标准列出,但是整个标准贯穿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的创设。

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A Framework for Pedagogical Evaluation of Virtual Environments)。由英国Wales-Bangor大学的Sandy Britain和Oleg Liber等人完成的一个标准。该报告从评价策略的角度介绍了两种模型,其中一种是“会话模型”(The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主要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环境通过媒体进行交互的活动情况作为评价对象,从所提供的各种学习工具的交互性上考察一个虚拟环境的优劣。

网络课程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CELTS22)。这是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一个评价标准。在“可用性”一项指标中主要从网络课程的导航与定位、反馈、帮助等方面进行评价。[2]

对各种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网络课程的建设不能是简单的书本搬家,而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高效的虚拟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周围的学习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纵观以上国内外对网络课程评价的标准体系,已经初步体现出了对可用性在“情境”创设方面的侧重,但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更多的是从技术方面进行评价。实际上,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评价并不局限于课程内容的范围,也要重视从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进行评价。

2.认知学和社会学角度

可用性,在软件工程与设计领域是与“人体工程学”问题同义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而制定设计应用程序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界面语言等。

在Web可用性研究领域被公认为世界权威的Donald Norman在其《日常事务设计》一书中将优秀的可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概括如下(1988):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型;将事物可视化;将控制、行为及其结果要与实践一致;任何操作、行为都有相应的反馈。

在E-learning领域,Quinn针对e-learnin品的广泛可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如下与可用性有关的问题(Quinn,2001):屏幕内容的非直觉性阅读顺序;不能与用户现实世界的经验相联系;关键信息表述不完善。

Jacob Nielsen通过对这些规则的详细研究,提出了“可用性探索十原则”,包括“系统的可视性、系统与真实世界的匹配性、出错防范机制、使用的灵活性与高效性、帮助与支持文档”等十个方面。

但是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规则应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并不一定就能保证课程具有良好的可用性。根据认知学的知识,“概念模型”是建立在“形象示意”的基础之上的,其比喻意义表现为不同的语言和语种范畴,这些不同的形象示意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之中表现为不同的意义。

从最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软件工具的可用性与其使用时所处的文化背景相关。Quinn所提出的“直觉阅读顺序”规则在西方国家,日本或者有的部落国家并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为在这些国家阅读的习惯顺序是不一样的。这种研究结果对于网络课程来说也是正确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特定文化的过程,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学习行为也会被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风格”,而被称为不同的“学习文化”。因此,可用性的评价必须要考虑用户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3]

一种工具之所以被采用是因为其能满足使用者的某种特定需求。因此,“有用性”成为使用一种工具的基本条件。“不需要”并不意味着工具与目标之间没有关系:可能会存在着认知或者情感上的联系。如果我们承认“可用性描述的是工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有用性”在更广泛的义上来说就成为“可用性”的一部分。某些网络课程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是因为人们缺乏使用的动力,这就需要考虑到对可用性的评价问题。

要成功地实现e-learning项目,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组织支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公司内成功实施e-learning与成功实现“组织性学习”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从社会组织学的观点来看,建立有用性的标准需要考虑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因素,可用性标准的建立同样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可用性问题的研究焦点越来越指向认知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之中,这些因素对文化和社会环境决定着工具的“可用性”程度。

三、 与环境文化因素有关的“可用性”的探索

网络课程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的社会范式”,它形成了工具使用的条件和方式。这些社会范式存在于使用者的意识之中,限定使用者看待和使用工具的方式,同时决定了使用者使用工具的能力。从其来源于特定文化的先前知识的积累,来源于先前态度、行为的获得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的意义上来说,这种范式是社会性的。

研究证明,工作或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对人们使用软件的方式产生影响。

四、 学习文化对网络课程“可用性”的影响

根据已有的不同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形成四种对学习的比喻说法,也可以称之为四种“学习理论”。这些学习文化相对应于教育领域的不同的教育思想:“学习即记忆”、“学习即记录”、“学习即训练”、“学习即构建”。

网络课程与其使用的文化氛围、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一致,这种不协调可视为与“情境可用性探索”相抵触的可用性问题。[4]

1.为什么老师们偏爱于使用自己开发的网络课程

这些网络课程有的是基于计算机的CBT课程,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呈现设计的;也有的是模拟装置或者虚拟实验室的类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创建学习情境;也可能是亚里士多德风格的呈现方式。如果把教师的教学文化视为前面所说的四种学习文化,那么这些教学文化与现成的网络课程所依附或者所根植的学习文化就会产生抵触。这种抵触可以看作不同学习范式之间的冲突,从而让老师们对现成的网络课程产生了较低的评价,并将其弃之一边。如果网络课程不能与教师的教学风格一致,这种冲突问题就显得更为明显。

2.为什么网络课程提供者所提供的课程得不到使用

网络课程一般都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既反应课程设计的“最优性”,又反应远程教学的“最优性”,但是对网络课程的教学支持却来自于苏格拉底对话式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具体的和以内容为中心的,而苏格拉底式对话则认为知识是独立的、以过程为中心的。这种不一致可能会产生与网络课程教学原则不协调的问题。一方面,网络课程鼓励尝试、错误和重复,并且让学习过程的控制掌握在所建立的学习情境之中;另一方面,教学辅导者对学生的提问使得学生不知所云,有些问题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感到迷惑不解,并且企图将学习过程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产生了可用性的问题:网络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与教学支持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之间的一致性问题。[5]

3. 哪些因素有助于网络课程的使用

一般认为有效的网络课程是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并且具有“自主学习”的特点,那么有效的网络课程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决定网络课程被接受程度的因素正是Philippe Carre(2002)的“自主学习七要素”: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计划与进度、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交互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调控与评价等。但“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在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式对话式学习文化中却没有立身之地,因为这种学习风格否认学习者可以自主获得知识,否认没有知道知识的人的帮助学习者就不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相反地,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者的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当学习者的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很高的时候可以大大促进学习者的学习(Guglielmino,1977)。

要使网络课程有效发挥作用,课程的支持系统和环境因素必须组织有序,要么可以保持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动机,要么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通过“自主学习七要素”的实现来完成。Masie和Paxton等研究者提出了“e-learning激励因素”:动机、群体学习文化支持等。可用性评价必须要考虑到网络课程的使用与学习者的动机或者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当自主学习在一个组织内得到应用时,可用性就依照下列标准:学习者依据自主学习为标准的等级评定与组织所提供的支持之间的一致性,学习环境文化、支持因素以及学习者预期的学习动机之间的一致性。

五、结论:趋向于“情境”的可用性

教师或者培训者认识问题的方法、学习者的动机、群体的学习文化以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对网络课程的使用有决定性作用。再回到工具与使用者的关系上来,与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一样,使用者生活和生存的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世界,而是一个同时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的世界。工具的使用深深的依赖于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也就是用户从社会和物质环境中所学习到的东西。由此,可用性必须要考虑到用户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就是为什么说可用性具有“情境性”。这就意味着可用性必须考虑到用户的阅历,在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必定是网络课程最好的设计原则却也是最难以实现的。用户的阅历,尤其是用户和对象以及工具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而这些都需要借助社会学的观点才能彻底理解。

参考文献

[1]田博文,王玉芬(2004). 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第6卷第4期,72-74。

[2]张会杰,聂钢(2004). 网络课程质量认证标准的研究初探.《现代远距离教育》,总第91期,55-57。

[3]李爱娟(2004). 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设计.硕士毕业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9

 

关键词:发现式教学 网络技术 工程应用 

一、教学目标定位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网络的总体框架结构,能建立网络的概念,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本原理和核心协议,并熟悉最常用的网络服务和网络工具,了解网络技术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研究。其中,网络基本应用目标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熟练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查找资料等,适合于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非计算机专业;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目标要求掌握网络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编程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中一项或若干项有所专长,可以胜任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架设各种服务器和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等工作,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网络相关科学研究要求具备深厚的网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今后主要从事科研和深层次开发工作,适合网络相关的研究生。本文主要研究第二层次的改革与实践。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2] 

1.教材知识结构理论性偏强,教学内容偏离实际应用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以OSI/RM为索引,分层次展开,全方位介绍各个网络层次的工作原理、相关协议、运行机制等,知识点较多且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难以提高学习兴趣。OSI体系结构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层次结构,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实际中的网络案例又不完全符合OSI体系结构,这往往会使学生对网络结构感到困惑。 

2.教学模式落后 

最初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黑板板书和语言描述向学生传授网络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便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网络协议这类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单纯的板书和描述难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3.实践环节薄弱 

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薄弱,实验设备落后,与实际应用的网络设备具有较大差距,且数量不足,无法保证每名学生具有较好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的内容过于流程化和简单化,没有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忽视工程应用 

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内容,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建设滞后,难以将工程应用融入到课堂。 

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1.教材选用与内容优化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必须选择相对应的教材。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网络理论和核心协议,还要求掌握更高一等的技术和技能。经过课题组成员比较,选择谢希仁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在外文教材和双语授课时选择Andrew S.T.的《computer network》英文教材。 

网络工程课程论文篇10

关键词:包装机械 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22

1 引言

包装机械是包装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以包装机械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典型包装执行机构的设计为授课重点,主要讲述常用典型包装机械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包装执行机构等,反映当前包装机械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内容[1]。但包装机械专机多,构成复杂、工艺过程特殊抽象、专业性强,使得包装机械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师授课种类杂、讲课内容多;教与学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较高[2,3]。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网络平台,具有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协作性等特点[4]。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自主通过网络学习,从而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教师作为网络群组管理员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导人物,引导、促进、帮助学生协作学习[5]。

2 包装机械网络课程平台

图1 包装机械网络课程结构图

基于网络教学理念,我们构建了《包装机械》网上教学平台,其结构图见图1。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四个层次中,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是核心和基础,也是建设的重点。该平台包含包装机械课程所有教学内容,包括课程简介、电子课件、多媒体、视频动画以及教学参考、常见习题和互动学习。总结整合我校及相关院校包装机械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全面建设包装机械素材类教学资源,实现网络课程,并全面应用于课程教学及学生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完善媒体素材、课件、典型机构示例、试题试卷,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先进包装机械链接等;不论校内校外网络均可全天候网络学习。网络链接为:.cn。网络教学平台见图2。

3 基于网络的包装机械教学体系

基于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改革优化本课程教学及实验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实现实时网络资源共享;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典型包装机构全方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结构设计;在毕业设计中,提供极其丰富的包装机构供学生参考创新包装机构设计。融网络教学资源库入教学实践多个环节,全面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建立合理的资源库结构,既利于资料检索,又能全面详细地向读者展现本课程内容及精髓,便于学生易于检索、理解和掌握。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网络资源库,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弥合本课程知识结构与网络资源库结构上的差异,将资源库内容融入课程体系,而不出现明显的接缝感,将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4 总结

我校开展包装机械的课程教学已近十轮,以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等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基于网络教学理念,本文构建的《包装机械》网上教学平台,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实时网络资源共享,供学生参考创新包装机构设计,全面提升了教学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德.包装机械课程教学探讨[J].包装世界,2012,(7):33-35.

[2]褚晓珂,王为波.浅谈包装机械课程改革[J].科技教育,2010,(7):177.

[3]李光.包装机械课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14(5):144-145.

[4]王东爱.包装机械课程教学探讨[J].包装工程,2004,25(3):217-218.

[5]殷洁.多媒体演示在包装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3,24(5):164-165.

作者简介:张炜,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