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十篇

时间:2023-03-22 02:56:47

太空生活

太空生活篇1

和在地面上生活一样,宇航员早晨起来后,也要刷牙、洗脸、梳头,有时还要把胡须剃光……那么究竟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是怎样在太空中生活的呢?

地面上通常的刷牙方式在太空中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太空中很难控制水的飘浮,所以,苏联宇航员是用湿毛巾刷牙,在手指头上缠上一段湿毛巾,蘸点清洁剂,伸进嘴里,反复地摩擦牙齿。这一方面可以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牙齿也起到了按摩作用,所以效果很好。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刷牙外,不少人还采用咀嚼特制口香糖以代替刷牙,感觉也不差。

洗脸的方法则是用一块浸泡着护肤液的湿毛巾来擦脸,或者用浸过润肤液的纸巾来“洗脸”。

梳头是用一块纸巾铺在特制的电动梳头器上,用以梳理头发。经过梳理的头发很干净,头皮屑都沾在了纸巾上,而且头部得到了按摩,宇航员感到特别舒服。

在失重的太空中有特制的剃须刀。宇航员使用的电动剃须刀上带有专门用来吸胡须渣的匣子,以免在刮脸时胡须渣在舱内到处飘浮而影响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也要大小便,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航天飞机上或空间站上,都设有专门的厕所。这当然和地面上的不一样,它要用特别的设施,一般厕所设在废物舱的房间里,厕所内有一个呈漏斗状的收尿器,收尿器内通气流,可把排出的尿吸收进内部的收集袋里。收集袋每天要换一次。收集时要将空气排出,这样小便就不会飘来飘去。舱壁上还镶嵌有一个渗透力强的滤水袋,每用一次更换一个。滤水袋通过气流,使粪便沉淀固化。为了掌握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情况,宇航员每次上天都要将自己的一部分大小便冻结成标本,在返回地球时,供科学家们分析研究。

思考练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遨( )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咀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匣(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镶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人类在太空中生活的几种特别方式。例如:睡姿等。

【毛毛/设题】

参考答案

太空生活篇2

习惯于在地球的重力条件下生活的人,一旦进入失重的环境,将会感到十分新奇。在这里,人体的重量消失了。在宇宙飞船的航天舱内,航天员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也可以漂浮在空中。国外有些航天员会穿上一种带磁性的鞋,再在预定工作地点的舱壁上包上铁皮,这样就可以“站”稳了。失重下的睡眠不必再设置床铺,只需一个睡袋,挂在舱壁上,站着睡、躺着睡都一样舒服。

然而,吃饭、喝水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没有重力,即使把装满水的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流出来,而是会悬浮在空中。因此,航天员必须把水装在带有管子的塑料袋中,通过吸管来饮用。食品则都要经过处理。一切食物的碎屑都会在舱内漂浮起来,所以在这里不能吃像薯片、饼干这类松脆的食品。粘稠状的食物可以装在像牙膏一样的软管内,块状食物如面包等,则要在表面涂上可食用的蛋白膜,做成一口就能吞下的小块。

宇航员手册

宇航员怎么上厕所?

这可是个“技术活”!宇航员在太空用的是抽气马桶,马桶内不使用水,而是气。上厕所时要将自己固定好,臀部要贴紧马桶边缘。如果马桶内部与外边不能完全密封,气流便不能将大小便带走,大小便会飘逸出来。

宇航员能在太空中流泪吗?

不能。因为泪水会聚集在眼睛周围,之后泪水会越聚越多,最后形成一个很大的水球。这样的话,如果不小心,水球就会被吸到自己的鼻中或嘴中,造成窒息危险。水也可能脱落下来,形成一个漂浮的水球,这样也会对其他的宇航员造成危险。

宇航员在太空中怎么洗澡?

由于太空中没有重力,水会在空中漂浮,少量的水也会呛伤人,甚至溺死人,因此在太空中洗澡可是件麻烦事。但长时间生活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必须洗澡,国外有些空间站设有“洗澡间”。由于处在失重状态,洗澡时要先把脚固定住,不然身体被水一冲会不停地翻跟头。失重环境下的水也和地球上的不一样,不会聚在一起,而是一粒粒的小水珠,很容易呛伤人,宇航员还要戴上呼吸罩和护目罩。洗完澡后,身上的污水不会自动流下来,需要开动水泵连同空气一起抽走。洗一次澡,真正的洗澡时间只有15分钟,可清理污水和其他准备工作却需45分钟左右。

太空达人秀

加拿大宇航员的精彩太空生活

前阵子,一位穿红色圆领衫和蓝色牛仔裤的53岁“太空大叔”,用吉他和略带伤感的嗓音征服了地球互联网。在告别太空前夕,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在国际空间站上录下了第一支太空音乐视频。视频中,哈德菲尔德用吉他表演了各种只有在零重力环境下才能做到的悬浮动作。一会儿吉他在他面前悬空翻转,一会儿本来站在空间站上的哈德菲尔德双叉浮起,一会儿飞行的哈德菲尔德去追逐飘走的吉他。该视频传上互联网后,立即引起轰动,成为许多视频网站最热门的视频。

太空生活篇3

有一天,一位科学家抱起我,把我带到了实验室,我与其他九只狗狗一起接受了严酷的魔鬼式训练。原来,科学家们要在我们十只狗狗里挑选出一只送上太空。我想那是多好的机会和荣幸啊!不久,我因为各项素质都十分优秀,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狗狗宇航员。

这一天,周围人多而忙碌着,我的心里此时充满了好奇和害怕。我用眼睛朝下望,有许多人在检查各种精密仪器。我想,在到达期盼已久的月球,完成光荣任务后,我还能不能再次返回到这美丽的地球呢!大约过了半小时,舱门关了起来,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我顿时一阵头晕,害怕地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我才慢慢地睁开眼睛,看见了舱外的风景,那是如金子一般的星星和星球,当然也远视到了我曾生活过的美丽蓝色星球——地球。

看了一会儿,我的肚子“打起了鼓”,我看见了我最爱吃的骨头,便挣开绳子,扑了上去。可骨头却飘在空中,我也随之飘了起来。我使劲地挣扎,终于找到了我的“心肝宝贝”——骨头。吃了几口,我又感觉渴了,可水却变成了小水滴,在空中散乱地飘浮着,喝也喝不到,我彻底崩溃了。

我很想睡觉,可没睡多久就翻起跟头来,怎么睡也不安稳。此时,我好想念其它的狗狗朋友们,好想念曾日夜陪伴我的科学家们!忽然,我热得直吐舌头,胸口直发闷,一天、两天、三天……一周,我终于热得不行了。

太空生活篇4

和刘洋一起领的结婚证

“80后”的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村,这里是一个到处长满樱桃的缤纷世界。王亚平的父亲说:“七八岁时,亚平就能帮家里干农活,种黄豆很麻利,人家都说我养了一个贴心的好闺女。”

在爸妈眼中,女儿一直很争气。有一次,王亚平考试失利,拿着卷子在门口徘徊了一个多小时,一见到爸妈就哭起来。她说:“这次没考好,只得了第二名。”爸爸噗嗤笑了:“哭么呀?下次努力再把第一夺回来不就行了!”

1997年7月,济空来烟台招飞行员,几位同学推荐她去参加考试。得知好几万应届毕业生争几个名额,她本来不想去,后来经不住怂恿,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体检。其实王亚平小时候曾梦想当医生、当律师,但从没想过要当飞行员,没想到高考分数下来以后,她就收到了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全国第7批37名“女飞”中的一员。

这年8月,王亚平来到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入校第一天,她就和大家一样,剪去心爱的长发,留起了男式头。“第一次开飞机非常紧张,飞了几个起落,大气都不敢喘一下。飞完落地后,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王亚平说。

“第一次跳伞的经历更加难忘!一开始,我们8个女同学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兴奋不已。指令一下,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跳了下去。接着跳第二次,机舱里突然间鸦雀无声。”第一次的新鲜与好奇褪去后,恐惧全面袭来。在返回的车上,大家泪流满面地唱起了《真心英雄》。

2001年,王亚平进入武汉空军某部,该团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先后涌现出了岳喜翠、刘晓莲、程晓健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在这里,她不仅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飞行精英。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型飞行员,王亚平是空军女飞行员中第二批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的。

别看女飞行员飒爽英姿,但她们的爱情故事远没有像驰骋天空那样浪漫。因为部队规定,新飞行员毕业两年后,完成改装任务才允许恋爱结婚。

令父母颇感欣慰的是,在武汉服役期间,除了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外,王亚平也与飞行员赵鹏擦出了爱的火花。2003年9月30日,王亚平和刘洋等5位女飞行员经组织批准,一起领取了结婚证。

爱的约定:

每次降落后发一条短信报平安

王亚平和丈夫平时聚少离多。尽管赵鹏和妻子一样也驾驶运输机,却分在相距400多公里的两个不同的运输团。在结婚后的3年时间里,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不超过100天,但夫妻俩的感情十分深厚。

2006年秋天,王亚平和赵鹏商定,在10月1日回老家补办婚礼,但她的部队有飞行任务,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9月30日,王亚平执行任务归来,急赴民航机场,她说:“不料却赶上了堵车,等到机场的时候,离起飞时间只有10分钟了。”凑巧的是,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了半个小时。赵鹏事后调侃:“还得感谢天气不好,否则你还当不成新娘了。”

酒席办完,小两口匆匆返回部队。每逢春节,他们只能将父母接到部队团圆。

尽管飞行员是特殊而危险的职业,王亚平和丈夫的爱情生活却有着别样的浪漫。两人约定,平时每次起飞、降落后,都要在第一时间发短信互报平安。有一次,丈夫执行紧急任务没来得及发短信,王亚平担心了一天一夜。那种牵肠挂肚是普通夫妻很难感受到的。

2007年5月的一天,赵鹏飞单机训练要经过武汉地区,恰好王亚平也在那里训练,夫妻俩前一晚上约好,在空中用飞行术语打招呼。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甜蜜而幸福的空中“鹊桥相会”。

没想到,第二天飞行时,王亚平并没有收到丈夫发来的问候,落地后正在纳闷,赵鹏忽然打来电话问她:“媳妇,这样打招呼的方式有情调吧,感觉怎么样?”王亚平听了一头雾水。后来弄清了事情的原委,王亚平顿时笑弯了腰。原来,她的飞机代号为“778”,但赵鹏一激动,在飞行时呼叫成了“788”,而“788”是女飞行员刘洋。

这件在空中“老公认错老婆”的事,成了战友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几名女飞行员跟王亚平开玩笑说:“连老婆都能认错,下次回来让他跪洗衣板!”

丈夫鼓励,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2009年,中国第2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向女性开启大门。7月的一天,航空兵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第7批女飞行员悉数到北京空军总医院接受体检。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她们顶着“雾水”开始了北京之旅。得知消息,赵鹏对妻子开玩笑说:“你若有幸被选上,就是传说中的嫦娥了!”

令王亚平惊喜的是,2010年3月17日,她和刘洋接到了入选航天员的通知。团里不再安排她俩执行飞行任务,并且派专人警卫负责她们的安全保障,即使丈夫赵鹏想见一下王亚平,都比登天还难。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中国第5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搭载3位航天员飞向太空!身穿宇航服,戴着头盔,王亚平嘴角标志性的酒窝依然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她。柳眉杏眼,唇红齿白,在电视画面里,她刚一亮相便让众人惊呼:“好漂亮!”网友们甚至赞其为“全宇宙最美航天员”。

“我是带着好奇的心和满脑子想象去遨游太空的。”开新闻会那天,王亚平曾隔着玻璃告诉大家,“像很多中国人一样,我的太空梦源自于10年前杨利伟飞天的那一刻。”

那年,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刚加入空军飞行部队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青春炽热而又稚嫩,但这不妨碍她大胆地做梦,睁大眼睛看杨利伟飞天直播,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从那时起,飞天梦已在心中萌芽。

这一次,王亚平身处浩瀚宇宙,除了要完成诸多科学实验,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向我国青少年开展太空授课和科普教育活动。换言之,她还有另一个备受瞩目的身份――我国首位“太空教师”!

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对授课充满信心,事先还做了充足的准备。一滴水在太空中的独特形态,轻盈悬浮,软弹有趣,如此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无数青少年面前,隔空交流,天地互动,梦想薪火相传。

王亚平的“太空一课”,堪称一堂“全民公开课”。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让很多人直观体验了太空的魅力,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星空和大地、航天和民众,距离并不遥远。同时,她50分钟娓娓道来的太空授课,也创下了新的人类记录――此前仅有美国女宇航员芭芭拉・摩根在2007年,做过时长25分钟的讲授。

除了太空授课,王亚平还要执行多项重要任务,每一项都要求细致严苛无误差。千百次的重复和艰辛等待为的只是这一时。“一个正确的动作,不能决定任务成功;但是一个错误的动作,很有可能导致整个任务失败。”王亚平说。

太空生活篇5

神舟九号航天员在天宫工作休息期间,穿的是蓝色的工作服,运动时穿的都是圆领套头T恤搭配短裤,这跟地面上的运动服没有什么差别,只是舒适度更好,干爽感更强。他们每天还会穿1-2小时防止肌肉萎缩的“企鹅服”套装。

“企鹅服”是一个失重对抗防护的设备,企鹅服里面有很多弹性袋,就像地面上做运动的拉力器,航天员穿上后,这些弹力袋会通过弹性力的作用,使肌肉紧张,从而避免航天员肌肉出现萎缩。套袋用在航天员的大腿部。在太空中,因为没有重力作用,大部分体液会回流到腿部,会导致大脑血液过少,这对人体有不良影响。使用套袋后,通过加压,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期间不用穿鞋,但袜子上加了一层橡胶,类似鞋子的感觉,这样航天员能把脚固定在某个位置上。

太空吃饭的一般程序是这样的:食品事先存放在一个专用的食品柜里,每一餐吃什么东西都已设定好。航天员把该吃的食品拿出来,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包装,并放在不同的格子里设好温度加热,定时结束后会自动断电。加热好后,拿出来放在餐盘当中,开袋后就可以吃了。

当然,食品和餐盘都得固定好,以防在循环气体作用下飘起来。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所谓的就餐就是把食品加热后固定在一个地方,并让航天员保持一个合适的,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往嘴里塞。

除了吃饭,航天员每人每天大概要喝2.2公斤的水。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水不会流出来,所以航天员要喝水,不是倒,而是要挤一下,有点像地面上拿塑料瓶喝水,挤压一下水就出来了。

航天员的睡袋挂在舱壁上,因为太空失重,也无方向,因此航天员看起来是站着入睡的。睡袋外面是浅蓝色,里面是白色,头部有防护,同时配有阻挡舱内噪声和光线的耳罩、眼罩。三名航天员不会同时睡眠,要留一个人值班。

航天员钻进睡袋以后,手可以伸出来,身体舒展开来。睡觉时,睡袋有一个挂带和舱壁上的挂钩连接,防止航天员因翻滚脑袋撞到架子上。

太空生活篇6

吃饭:太空食品要经过特制,装在软管或软袋里。航天员进餐时,先要将身体固定好,动作要轻柔,呼吸节奏要调节好,以免把食物弄碎飞扬,不要张开嘴咀嚼食物,只能用鼻呼吸,否则食品会从嘴中逃出;

洗漱:刷牙不用牙膏和牙刷,而是嚼一种类似口香糖的胶质物,让牙齿上的污垢粘在胶质物上,达到洁齿的目的。洗脸也不用水和毛巾,只用浸湿的手纸擦擦;

上厕所:必须坐在精心设计的马桶上,两脚先放进固定 的脚套里,腰间用座带绑好,双手扶着手柄,不然人就会浮在半空。太空马桶是不用水冲的,而是一个特制的抽气机,将粪便吸进塑料袋里,以便集中处理;

睡觉:由于失重,无论是站着、躺着,还是飘着都可以入睡。但多数人还是喜欢睡在固定的床上或墙壁上的睡袋里,然后把睡袋拉紧给人体施加上压力,以消除那种飘飘欲坠的不安全感觉。

(来源:文章屋网 )

太空生活篇7

可能成为一颗“人体卫星”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人比一根羽毛还要轻,航天员在太空是飘来飘去的,无法像在地面一样行走,也无法控制自己移动的方向。在太空,航天员只要轻轻地用手推一下舱壁,就会“飘”到很远的地方。可以想象,如果不采用一定的措施,航天员在进行舱外活动时,不知道要“飘”到什么地方,可能永远留在太空,成为一颗真正的“人体卫星”。在太空行走时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险情。例如,在前苏联的“礼炮-6”空间站飞行期间,航天员罗曼年科身上与气闸舱相连的安全系带松开,眼看要发生危险,幸好被另一名出舱航天员格列奇科及时抓住,以后两人一直用一个脐带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及时抓住,后果可想而知。

为了使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不会变成“人体卫星”,太空行走时采用了几种办法:一种是用一个绳索将航天员与航天器紧紧连在一起,防止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漂”到外太空:第二种办法是将航天员固定在空间站机械臂的顶端,由机械臂将它送到需要工作的地点,航天员固定在机械臂上进行舱外工作,然后由机械臂将他送回;第三种方法是在空间站的外壁安装了很多“扶手”,航天员在空间站外进行活动时,靠着这些“扶手”慢慢地移动到所需要工作的地点;第四种方法是航天员自己操纵装在舱外航天服背后的“太空摩托”,到离载人航天器100米或更远的地方活动。航天员在进行舱外活动时,常常几种方法结合使用,保证航天员能够顺利归来。

可能会得“辐射”病

太空辐射可以破坏人体的DNA,使人体机能逐渐衰弱、大脑受损、患白血病、增加癌症的发病率。现在进行的地球轨道飞行,由于受地球磁场、大气及航天器座舱的保护,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没有超出规定的限值。但是,太空行走时,航天员所受的辐射计量会比舱内高,如果这时再遇到太阳粒子爆发,将有可能出现辐射病。而且,到了21世纪,载人航天的任务转向星际飞行,在飞往火星的途中,或在月球和火星基地上长期进行出舱活动时,地球磁场的屏蔽消失了。这时,航天员所受的辐射总量将要超过在地球时的水平,宇宙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变得突出了。因此,辐射已成为是否能够长期飞行或星际飞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

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是维持航天员生命和执行任务基本的条件,如果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航天员的健康和工作,甚至危及到生命。在航天员出舱活动史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例如,美国“双子星座”9号航天员吉恩・塞纳航天服背部的外层被划破,受太阳光照射,他的背部被晒伤,太阳光的热还损坏了服装的生命保障系统。在舱外活动结束后返回飞船座舱时,他不得不在同伴斯塔夫的帮助下才进入座舱。“双子星座-11”飞船的航天员戈登的服装冷却系统和热交换器未能正常工作,使他工作6分钟后,又热又累,大汗淋漓,汗流进他的眼睛,不得不中止舱外活动。当他摸索着走回舱门时,还需要指令长的引导。美国航天飞机在执行STS-65时,由于舱外航天服发生故障,航天员出舱活动被取消。所以航天员在出舱之前要一次次地检测它们的性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出舱活动。

航天员的生理功能

航天员在出舱活动前已经在失重环境下生活了一段时间,失重可以引起航天员各种生理功能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舱外活动,航天员处于高度的生理和心理紧张状态,对航天员的健康是有影响的。通过几十年的舱外活动,总结出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生理系统的主要变化是:1)心率升高,有的航天员甚至达到160~180次/分。2)出现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如出现期前收缩。3)呼吸明显加快,航天员平时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是6~12次/分,舱外活动时可达到36~43次/分,可以说是气喘吁吁了。4)代谢率明显增高,可增加10倍。5)感觉到过冷或过热:当航天员在地球的阴影区工作时,常感到全身特别是下半身和手冷;当航天服温控系统出现故障,又会感觉到过热。6)航天员工作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疲劳,手、臂肌肉疼痛。由于上述原因,航天员的工作能力是下降的,常常感觉到很疲劳。例如,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在进行太空行走时精神和体力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尤其在返回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90次,体内温度也急剧升高。由于返回时出现了气闸舱的舱门不能关闭的问题,使他回到飞船座舱时大汗淋漓,靴子里积聚了3升汗水,体重减了5.4千克。美国“天空实验室-4”航天员在出舱活动结束时报告说“又累又饿”。

太空行走与减压病

你知道为什么太空行走会得减压病吗?这是因为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舱外航天服,为了使航天员穿上舱外航天服后可以灵活地工作,而不是膨胀得像气球一样,舱外航天服内的压力被设计得尽量低,明显地低于航天器舱内的压力。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时,如果突然从座舱中的高压环境进入到航天服的低压环境,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氮气会出现过饱和,过饱和的氮气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在组织和体液中形成气泡,从而造成“减压病”,使航天员皮肤出现瘙痒、冷热感和蚁爬感,引起关节疼痛、胸部不适、咳嗽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太空生活篇8

最近,欧洲空间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无人太空舱所得的航天实验数据表明,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这种虫子居然可以在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下生存10天,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此等恶劣条件下存活的动物。

水熊虫的惊险太空之旅

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光子M3(Fofiton-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光子-M3”飞船在距离地球表面258千米的高空绕地运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搭载一些生物进行太空实验。研究人员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太空中严酷环境下的生物反应。

在能够立即让人类和其他绝大多数生命体丧命的太空环境中,水熊虫尽管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水熊虫居然奇迹般活了下来。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瑞典克里斯蒂安斯特大学的伊格马尔・约翰森教授。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如果地球上有动物能够在太空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类动物(以能够缓慢度过无水期而得名。大多体型较小,肉眼难见。其门下分三个纲,分别是异缓步纲,中缓步纲和真缓步纲。水熊虫是异缓步纲动物)当是首选。因此,他们选择了两种水熊虫进入太空舱的“生物盘_6(BioPan-6)”实验模块中,接受为期10天暴露在辐射、真空和低温下的考验,进而观察这些生物在太空中会有怎样的表现。

太空的真空和低温对于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生物们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地表的1000倍。结果,只有10%的水熊虫能够忍受如此极端的考验。其中,所有的大黄水熊虫都未能通过测试,全部牺牲在茫茫太空之中。而另外一种小斑水熊虫则有一部分经受住了生死考验,活生生地回到地球,成为“航天英雄”,受到研究人员的热烈欢迎。

水熊虫的超强耐力依然是谜

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晒伤和皮肤癌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因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大黄水熊虫死亡。此外,在完全开放的太空,紫外线还可以轻易地破坏生物体内的染色体,导致生物不育。存活下来的小斑水熊虫在结束太空之旅后,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产下了一些“水熊虫宝宝”。这让研究人员大惑不解,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它们为何在受到太空强烈辐射之后仍然可以生儿育女?这仍旧是一个谜”

研究人员表示,和微生物细菌――耐辐射奇球菌一样,水熊虫肯定也有一种独特的细胞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约翰森教授说:“在遭受太阳辐射的时候,没有数据显示水熊虫的体内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不知道太阳辐射对它们的伤害有多大,它们又是怎样修复这些伤害的。”

如果有一天科学家能够揭示水熊虫的抗辐射之谜,那么抗辐射的药物和技术装备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人类有望告别皮肤癌和辐射不育症的困扰,并能有效抵御在太空旅行中的辐射侵扰。

水熊虫的超强忍耐力

水熊虫是一种具有六足的缓步类节肢动物,它是1773年首次被一位名叫哥策的神甫发现并命名。这种很细小的虫子,体长在0.1~1.5毫米间。在显微镜下看,它的外形很像森林中的大狗熊,熊头、熊身、熊腿、熊尾都清晰可见。它们有脑、有嘴、有眼、有神经系统,甚至和高等动物一样长有肌肉纤维和爪子。水熊虫的种类很多,至少有1000多个变种;分布也很广泛,主要生活在淤泥、潮湿土壤以及地衣和苔藓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可能在你家后院的泥土中就能找到这种奇特的虫子。

除了在太空之中的卓越表现外,水熊虫在地球上的超强忍耐力也早就为科学家所熟知。当然,不同种类水熊虫的忍耐力并不相同,大黄水熊虫和小斑水熊虫在太空之旅中的不同命运就是很好的证明。

虽然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水熊虫们有超强的耐旱能力,能够进入脱水状态。当栖息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时,它们会停止所有新陈代谢,处于一种假死的休眠之中。有的甚至能这样“假死”数十年,直到有一滴水来唤醒它们,它们才伸腿摇头地再次复活。

在脱水和-271℃的极端低温下,水熊虫还可以存活。它们在脱水状态和150℃的高温环境下也能存活。在极寒和气压极低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在水压极高的深海之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此外,它们还有很强的抗辐射能力,这是最令科学家感到惊讶的一种能力。原子弹爆炸之后,爆炸所在地还能找到存活的水熊虫,这是因为水熊虫能承受5.7万伦琴的X射线辐射,而人类在500伦琴的x射线照射下就有生命危险。

建立外星基地有了新希望

人类、大猩猩和犬类都可以在太空中生存,但持续的时间仅仅只有几分钟。数分钟后,这些动物肺内的空气开始膨胀,血液中的气体开始变成泡泡,嘴里的唾液也开始沸腾。而相对低等的苔藓、地衣类植物则可以在太空中长期生存,地心引力的缺失和强烈的温差对它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实验表明,除了苔藓和地衣等低等植物之外,还有一些低等动物可以在严酷的太空环境下毫无障碍地存活。在这个“超级坚强动物”的名单上,除了水熊虫外,还包括轮虫类、线虫类、可抗干燥的昆虫幼虫。科学家发现,所有这些“超级动物”都和水熊虫一样,具备高度抗干旱的能力。

太空生活篇9

众所周知,在太空飞行的载人航天器内与地面有天壤之别,最显著的特点是存在地面难以模拟的长期失重环境。失重环境不仅使航天员的生活变得十分奇妙,对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还可以为人类造福。为此,在载人航天器上开展太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青少年及公众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现在,载人航天的空间应用项目主要包括医学与生物学研究、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材料科学、教育活动、地球物理学及对地观测等7个方面的科技研究性应用。由此可见,太空教育已成为载人航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连接青少年学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最好桥梁,因而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太空教育有多种形式,其中在太空授课是最典型的一种方式,在那里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课堂,可对培养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兴趣产生积极影响。此前,全球只有美国女航天员巴巴拉·摩根于2007年在国际空间站上对地面青少年进行过1次授课。

?太空科学实验

至今,国外已利用载人航天器中得天独厚的失重环境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太空科学实验,其中不少是青少年参与实施的。它有多种形式,例如:一种是科学家进行太空实验时让一些学生负责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另一种是学生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自己提出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第3种是专家为学生设立研究课题,其中一些是为了航天工程任务的需要,让学生参加硬件或软件的研制,另一些是在为学生举办的创意大赛中获奖的项目,之后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实验。太空实验的入选条件是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小、体积小、功耗小、对航天员健康无影响、不会污染座舱环境等。当然,也要具备创意新颖、简单可行、不需要花费航天员很多时间等要求。

其实,早在国际空间站建造初期,驻守其间的航天员就意识到了太空生活、失重环境下的种种奇妙现象对于学生的巨大吸引力。所以,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学生交流,甚至亲自做一些实验演示。至今,一批又一批航天员用自己的经历和行动,鼓舞和启迪着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国际空间站现已完成了几十项学校与学生的科研项目,在太空开展了教学实验活动,设置虚拟课堂和虚拟演示验证课。例如,把蝴蝶、蜘蛛等送到国际空间站,作为一项教育实验的一部分。2012年,美国“龙”飞船把全美多所高校学生参与的23项研究运送到太空,后又带回地面。这些学生的研究项目是“学生航天飞行实验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给学生提供机会,设计微重力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项目。

太空科学实验有多种,如材料加工实验、生物学实验、失重科学实验、医学和生命实验、对地观测实验等。这次王亚平太空授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失重科学的实验,另外她还进行了多项医学和生命实验。

?教育演示视频

由于太空授课的次数和时间十分有限,而太空实验对青少年又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所以上述太空实验除了可采用太空授课的方式进行演示外,目前还常采用视频传输的方式进行演示,即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内录制学生感兴趣的太空实验,然后在通信信道不忙时把教育演示视频用中继卫星传输到地面,再广泛用于全世界的教育者进行科学演示,学生们也可通过网络直接下载航天员演示视频。

现在,有的航天员在空闲时常录制进行太空实验的教育演示视频,在国际空间站已录制了数以百计的教育演示视频。这些演示视频丰富多彩,除了拍摄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睡眠、工作、科研活动外,更多的是借助国际空间站奇妙的失重力环境和现有器材,进行基本定律的演示。

制作这些视频虽然不需要耗费额外的能源或者特别的硬件设备,但需要至少2名航天员配合,他们一个负责摄像设备,一个负责演示。教育演示视频已成为国际空间站一项成功的太空教育活动,它只需要简单的教具和利用失重环境,就可把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等在地面上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讲得生动有趣,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太空任务和实验当中来,接触前沿航天设备,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天地对话

与载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员进行视频通话也是太空教育的一项内容,意在鼓励学生学习和从事科学事业。该活动是完全免费的公益性教育活动,教育部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团体都可以提交视频通话申请。航天员携带业余无线电台上天与地面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联系,帮助全球青少年了解奇妙的宇宙和空间计划、搭载实验、太空生活等问题。学生们还根据软件跟踪载人航天器轨迹,“窃听”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上的交谈。目前,仅国际空间站就进行了700多次业余无线电通话活动,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学生参与。我国组织了4次青少年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对话。参与视频通话的学校一般要在当地业余电台爱好者的帮助下在校内设立一个临时地面站,当国际空间站从举办地上空飞过时,大约有10分钟时间与地面通话。它为青少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提高了青少年的交往、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中国行动

我国已开展过多项太空教育活动,例如,多次进行“中国青少年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并积极参加航天飞机和我国卫星的搭载实验;专门为我国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发射“希望1号”小卫星,并启动了希望1号卫星搭载方案征集活动;多次举办航天夏令营和体验营,对中小学生进行航天知识教育;多所高等学校学生参加航天硬件设计(如月球车)和太空实验;组织学生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通话等。

太空生活篇10

何为“太空行走”?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当然不是仅仅为了欣赏一下太空的美景,那么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的时候又能做些什么呢?

什么是太空行走?

很多人以为太空行走就是航天员在舱外意地散步,其实太空行走是一种不是行走的“行走”,因为一来太空无路可走,二来航天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飘来飘去也没法用腿行走,他们移动身体是靠手、机械臂或机动装置。为了方便航天员的行动,航天器的里外都需要安装一些扶手,航天员则像攀岩一样,需要用手握住一个一个扶手来回移动身体。所以,太空行走只是一种俗称,严格地讲应该叫“出舱活动”。

不过,太空行走可比攀岩要复杂得多,因为太空对人体来说是一个的致命环境,必须使用复杂的出舱活动系统软硬件,“神舟”6与“神舟”7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即便如此,太空行走也绝对是一种勇敢者的“游戏”。

出舱活动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固定航天员身体的设备以及安全带、载人机动装置、出舱活动用的特制工具等。出舱活动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航天员出舱活动程序、预吸氧要求以及气闸舱和服装内压力变化的要求等。

气闸舱是出舱的门户,有内外两个舱门,其原理类似轮船过大坝水闸。不过因为体积等原因,目前只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设有专用气闸舱。载人飞船除苏联“上升”2号装有简易气闸舱外,大都采用直接泄压和复压的方式,或把三舱式飞船的轨道舱兼作气闸舱使用,这是由船较小,并采用分舱式设计,所以泄压时不会浪费太多的氧气,因此可以不用专用气闸舱。

我国针对“神舟”7担负的任务特点,对轨道舱的功能、外观等都做了许多全新设计,使它具备支持航天员出舱的气闸功能,并兼作航天员工作和生活舱。

“神舟”7为了这次太空行走,准备了两种舱外航天服,出舱的航天员将穿国产“飞天”号舱外航天服,留在气闸舱内的另一名航天员穿从俄罗斯进口的“海鹰”(又叫“奥兰”)舱外航天服。在气闸舱专门有一个护栏扶手,航天员可以抓住扶手到达想到的预定区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16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我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每套总重量约120千克,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其实,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时大部分时间是从一个工作位置移动到另一个工作位置,因此在太空行走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身体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移动身体,关键的是要慢、要小心谨慎、要不慌不忙,同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接触到任何飞行中的物体,不要快速移动,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旋转。比如你拧一个螺丝,如果用劲太大,可能螺丝没有拧动,人却在那里打转了。

怎样进行太空行走?

按照出舱时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是否依赖母航天器,太空行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脐带”式太空行走,另一种是“自主”式太空行走,

采用“脐带”式太空行走时,航天员在出舱的过程中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通过一根类似“脐带”的绳索与母航天器相连接。这条“脐带”既能提供生命保障功能,也起保险作用。其优点是比较简单,但对航天员在舱外的活动范围限制较大,因为走远了容易被“脐带”缠绕,导致航天员“窒息”而死。所以,美国从“阿波罗”飞行开始,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不再使用“脐带”式,而采用“自主”式。

航天员采用“自主”式太空行走时,使用一种外形像一个大背包的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但也常系有只起保险作用的安全带,我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行走基本属于“自主”式太空行走。尽管使用了“电脐带”,但航天员主要使用自身携带的生命保障系统背包解决舱外生存问题。

为了安全起见,太空行走时一般都是两名航天员参与,以便相互配合、保护和救援,1977年12月20日,“联盟”26号航天员格里奇科在气闸舱内辅助罗曼连科进行太空行走。当罗曼连科把头伸出舱门外,身体即将离开空间站时,格里奇科发现他没有系安全带,于是手急眼快地一把拽住了他。

我国此次上天的三名航天员中,一人将一直在返回舱里面值班,负责整个飞船的正常运行,另外两名航天员准备进行太空行走。他们要先进入作为气闸舱的轨道舱,穿上舱外航天服,接着开始吸氧排氦,然后把气闸舱泄压成真空,最后打开气闸舱上通向宇宙真空的外舱门。此时一名航天员出舱,另一名在舱内等待协助出舱的航天员返回。出舱的航天员将完成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等任务。

航天员出舱做什么?

航天员为什么要出舱,出舱后又能干些什么呢?

简单地说,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因此,按航天员出舱的目的和任务来划分。太空行走可分为四种:一是验证类太空行走,二是组装类太空行走,三是维修类太空行走,四是有效载荷类太空行走(回收、维修或释放卫星,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我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行走,从目的和任务来看,和苏联、美国的首次太空行走一样。属于验证类太空行走,即检验太空行走中的硬件和软件。由于很多软硬件都是第一次实况使用,因此危险是可想而知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上演了惊心的一幕,1965年3月18日,苏联的列昂诺夫率先走出了舱外。一开始很顺利,10分钟后,他完成预定任务准备返回座舱。此时列昂诺夫报告说,取回舱外相机有困难,每次把相机放进气闸舱时它都漂走。最后,列昂诺夫硬把相机推进通道,然后用脚踩住,才将它放入。这时列昂诺夫已筋疲力竭,出汗量超出了他的航天服所能吸收的量。接着又遇到了新问题,由于太空是真空的,无法从外部对航天服施压,而航天服的限制层设计有问题,航天服鼓得像气球,无法进入气闸舱。此外,因戴头盔不能擦汗,汗水流到了眼睛上,汗气也使面罩模糊。这时的列昂诺夫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听不见,死神步步紧逼。突然他灵机一动,把航天服内的气体排出一些不就可以瘪下来了吗?于是他果断地开始泄气降压。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将压力降到了极危险的低限,最后。他终于穿着瘪下来的航天服活着爬进了舱门。列昂

诺夫在太空行走了10分钟,但为了挤进舱门他又拼力花了14分钟。这时他已大汗淋漓,航天服里面全是汗水,体重减了5.4千克。

太空行走的目标是完成太空作业。目前太空作业的主要内容就是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苏联宇航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完成。

说到太空维修,还有一项世界纪录――至今出舱行走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苏联的索洛维耶夫,他出舱16次,累计在太空行走77小时41分钟。因为索洛维耶夫的技术十分高超,最重要的是当年“和平”号空间站运行到最后几年时老出故障,所以“和平”号一出故障就派索洛维耶夫出舱修理,从而成就了他出舱活动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索洛维约夫不仅在太空行走的次数和太空停留时间上是“世界冠军”,而且在4个月内完成14次太空行走,即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太空行走的频率上也是“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