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11:59:20

关于道德的作文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1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孔子已经离去,但是我能从他身上学会了热情待客,明白了学习要时常复习,知道了不应该应为别人的不理解而生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应为什么而乐,不应为什么而生气,保持平和的心态。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孔子身上,我又学会了学习时常注意学思结合,不断钻研进取以品德高尚的人魏标准,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并且在温习旧知识时获得新知识。从孔子的身上,我学会了一些学习上的方法。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孔子身上,我还学会了为别人出谋划策要忠诚,和朋友交往时要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需要时常温习,并且无论做人、学习都要诚实,不能受污浊环境的干扰,坚持做一个品德端正的人。

5、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一生见识教书育人,创办私塾,收受弟子无数。他看人不论出身,只论品德,他认为大多数人皆可教育。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宣传西周的分封制度,但苦于没有成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被封建君主视为正统学说。儒家传承两千多年以来,教育和影响了许多人中国人讲究礼仪,温文尔雅,这都与儒家学派分不开,与孔子分不开。

6、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微小的孔子的崇拜者,在他伟大精神和道德涵养的笼罩下,我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应为有这个伟大的航标,所以我绝对不会害怕迷路。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2

自强小学

五一班

梁晓宇

暑假的一天,我上完课回家时,有一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

路上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还穿来一阵喊叫:“给我,是我的,给我,是我的……”我出于好奇便跑了过去。人真多呀!我使劲往里挤,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只见一个约七八岁的男孩,手背在后面,像是手里有什么东西似的,嘴里还说:“谁丢钱了?谁丢钱了?”一个小伙子指着男孩说:“给我,是我的,我丢了钱,快把钱给我!”

“你丢了多少钱?”

“500!”

“不是500。”

“那就是200,200对了吧。”

“不对,钱不是你的。”

“你这小孩儿,老师怎么教你的。快把钱给我。”

这时,有人指着男孩说:“把钱给他吧”

“他说的不对,不是200,太多了不能够给他!”男孩眼里含着泪,像受了委屈似的。

“那就是50。”那小伙子说。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3

当前,在英美文学步入后现论文联盟代语境时,其关注的焦点也在向文学的边缘转变,个性和唯美的文学品质日益显现。相反,现代语境下英美文学的道德内核日趋淡化或消失。这种渐变是进步还是倒退,有待时间和事实的检验。但纵观英美文学史可得出一个事实,不论是英美古典文学时期,还是处于现代文学时期,所诞生的文学经典作品都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都是道德的厚重载体。后现代英美文学走出道德范畴,或走在道德边缘,能否承载起英美文学的历史责任,并连接成某种意义上的命脉,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这首先要求学界必须重新审视英美文学中的道德地位。在此基础上再来诠释几个英美文学层面与道德的关联性问题。或许能够抓住些蛛丝马迹,隐现出当前英美文学价值的后评判性。

一、道德在英美文学中的现状与地位

康德美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对世界的美学评介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成为某些文艺领域创作和作品评介的主流和标准。在当前英美文学的范畴内同样隐现着浓郁的康德美学创作色彩,传统的伦理诉求不再是作者的核心价值诉求。相反唯美形态成为作品的骨骼,甚至血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文论是与传统英美文学形成悖论的最典型的形态例证。它们抛开伦理道德,把触角延伸到形式美学视域里,关注文学本身,雕琢和体味修辞、词藻、叙事、结构、基调等形式升华的美学境界。无形中,这在文学与伦理道德之间制造了一条深深的断痕,继而两者历来的血肉关联性被突破了。那么应如何看待这种突破呢?

从源头来看。文学最初起源于人类的神话传说,主要关注于人类生活状态,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祈求,以及人类与大自然进行坚强斗争的社会现状。其根本在于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注。在表达方式上,多以叙事为主,由于文明文化的欠缺,人们能够通过简单的形式,把社会现状描述下来已经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了,很难在结构、语言、修辞等表达形式上过多讲求。因此,关于人的伦理道德在文学的起源时就成为了核心元素和叙述的根本。而随着文学的发展,关注人、发展人、描写人越来越成为文学的根本,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准。

从文学的本质来看,文学即人学,是关于人文形态、思想、哲学的表现形式,同样是美学形态的文艺样式。美学形态多种多样,包括形式美学、伦理美学、写意美学,也可以分为抽象美学、具象美学。就当前英美文学的最佳美学追求而言,抽象与具象美学完美结合是最高的文学创作境界,而抽象美学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正是因为抽象美学里包涵了伦理道德、人性天良、生命哲学的人本价值思想,以人学的永恒美学活力铸就着经典文学旺盛的生命力。若结合具象美学范畴内的形式包装,那么文学里的人性赞歌就会更加高昂。道德的魅力也就在于它比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等关系更为普遍、深沉、显明,更为民间化,因而也更为人们重视。英国女作家弗吉妮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品《到灯塔去》,正是因为其真切的描述了自己童年时的生活情景和生命历程,感情真挚,才感动了世界,成为不朽的名著。同时,作者通过“窗”、《时光流逝》、“灯塔”三个层面的外在写意、点缀,使得整篇小说里的人物在思想和情感活动上更为深入、细腻、独特,作品的生命价值油然升华。

综上可见,伦理道德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始终是不容忽视和替代的,文学的生命价值经过历史的洗礼,最终还是要由伦理道德的意指表现来体现。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缺乏道德”的行为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唾弃。毫无疑问,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已成为文学作品吸引读者,深入心灵的必要条件。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能够“召唤和激励人们追求终极关怀和终极理想,鼓励人们科学看待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不断完善人格,升华精神境界,协调精神需求的即时性和终极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前英美文学在解除沉重的历史、文化、政治枷锁的束缚上存在着积极意义,但其负面作用是直接导致道德丧失,缺乏信仰,迷失方向,真理和价值的飘渺不定等。这也必然引起诸多学者对当前英美文学的深层忧虑。

二、作者与作品里的道德关联

“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把文学作品最具魅力的东西展示到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就作者与作品内容的关联来看,无论是作者思想、人格、性格与作品内容保持了一致性,还是两者呈现了相背性,道德都成为了英美文学历来关注的焦点,也是读者欣赏美的焦点。

在外语教学里。经过学界不断审视英美文学教学的价值后,关注文本,关注作者被共同摆在了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理认为。通过文本能够透析出作者的价值观念、性格、思想,从而有利于促进对文本深刻的理解;通过认识、分析作者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容易理解和发掘作品隐藏的深刻内涵;否则,仅就文本而论,很难实现全面掌握一部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既然分析文本与认识作者,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是密切相连的,那么分析作者的思想、价值取向、性格、兴趣等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出发点。而这些与道德的哲学内涵结构是分不开的。读者若对于一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必然会摄取更多关于其作者的相关信息,这也必然指涉于对作者人性道德的关切。美国著名作家富兰克林是一个用一生追求完美的人,同样有着真诚、谦逊、执着等性格诉求,这些在依然被人们奉为书之经典的其作品《富兰克林自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流露。无论单从哪一层面去理解字里行间中的道德深邃,都无法取得完满的成就。

此外。作品与作者意识范畴相背相离的情形也往往是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相背的是作者的观念、价值评判、思维形态通常与作品的人物设定,特别是主人公的立场观念相背。这往往在教学中被忽视,也往往让学生无法辨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相离的是作家道德水准的高低和理想信念并不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教学中既要认真分析两者的关联性,又要谨慎审视两者的相离性。

面对作者与作品复杂的关联性,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明确事实真相?这必然要求学生首先应具备深厚的道德评判意识、观念、标准,紧贴文本,运用伦理道德和文艺批评理论,审视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的真实意图,独立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正确的学习和判断。道德及其与作品的价值和关系得以凸显。

三、文学与美学里的道德关联

转贴于论文联盟

英美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承载人类文化、文明,给人精神享受。也在于时刻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思维和形态,充分展现着美学的欣赏论文联盟品质。而这种美学价值与文学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由道德构成的道德美学形态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形式呈现道德美学成为了一直以来作家最为重要的追求;美学是道德的承载形式,两者在文学的艺域里升华的道德美学变幻多彩,魅力无穷;文学包含道德诉求,但优秀的文学既需要超越道德判断的经验层面。又不能过于脱离道德范畴,否则华而不实,失之本真。同时,文学作品的艺术品质虽然不能束缚着道德的必然决定性,但其思想力量的原核还是来源于道德。因此,两者的关联性是当前英美文学无法抹去的文学史特征。

英美文学史上虽然有不少经典作品,如《红字》、《觉醒》等成为伤风败俗的代表作品,似乎与文学里的道德诉求格格不入,但这些文学作品恰恰是通过道德的悖论诠释着世俗的形态。“19世纪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深刻剖露了西方人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如何撕掉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裸的金钱交易。人们疯狂地聚敛财富,追逐金钱,进入了一个金钱拜物教的时代。”从表面上看,似乎也与伦理道德无关,但正是通过拜金主义形态诠释了优秀精神道德的背面道德,依然无法脱离道德美学的身影。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4

关键词:道德教育;性别差异;性别歧视;性别和谐

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两性差异和不平等作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越来越引发人们尤其是女性的关注和思考。面对性别歧视的传统道德教育,孕育并产生于女性主义运动的关怀伦理致力于道德与性别关系的探讨,指出男女两性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并指出传统道德是一种男性道德,是歧视女性的道德。女性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关怀伦理从一个新的视角为寻求道德教育中的两性和谐作出努力,认识认识到两性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存在,正视道德教育领域中的性别歧视,强调尊重女性作为道德主体的地位,寻求道德教育中的两性和谐。

一、道德教育中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异,总体来说,道德发展存在公正和关怀两种取向,两性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发展取向,其中,男性侧重于公正取向,而女性则侧重于关怀取向。两种取向之间亦具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力、道德思维和道德概念三个方面。

研究认为,道德发展中的公正和关怀两种取向在道德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公正伦理偏向于学习道德原则,而关怀伦理则偏向于发展道德气质。关怀伦理认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与其说要知道正确的原则,不如说要具备恰当的气质。正义意味着要有正确的原则,然后按照原则来做事,然而正义理论家们却忽视了现实的道德能力,道德能力才是正义感的基础。

在道德思维方面,研究认为,男性体现出一种个体思维方式,女性则体现出一种关系性思维方式。男性倾向于将自我理解为一个独立的理性个体,每个个体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涉,因此,在面对道德问题时,他们倾向于通过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来解决问题。而女性认为人处在关系之中,她们常把自我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女性倾向于在特殊情景中寻求适当的回应。

在道德概念方面,研究认为,公正伦理较为关注权利和公平,关怀伦理则更为关注责任和关系。布莱拜克归纳总结了两性道德概念方面的差异,认为男性的主要道德律令是公正,道德成分主要包括个体神圣、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公正、相互性、尊重和规则法律,而女性的主要道德律令是关怀,道德成分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对自己和别人的责任、关怀、和谐、怜悯和自利自我牺牲。

既然性别差异成为道德教育领域中不争的事实,那么,道德教育理应尊重这种事实和差异,与此相应,道德教育在面对不同性别的教育对象时,也就不能采用同一种方式,否则便容易产生性别歧视,而传统道德教育在这一点上却并未做到公正。

二、道德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传统社会是一个以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父权制社会,这一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女性在道德教育中受到压制和歧视,被不公平对待,其作为道德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例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道德观念就表现出了明显的男性优势。道德教育中的性别歧视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发展水平

传统道德教育理论认为,女性道德水平低于男性。皮亚杰以及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明显含有女性道德发展弱于男性的观念,科尔伯格认为,“少年和成年女性在公正阶段的序列发展中可能慢于男性”,“如果妇女不能通过教育和复杂的工作责任等途径,获得加入社会复杂的上层建筑的经历,那么,她们不可能获得阶段四和阶段五的公正推理发展所必备的社会角色承担能力”①。而这一结论的得出是以男性道德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文化背景,也就是说,科尔伯格基于男性样本研究发现并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本身就忽视了男性和女性在道德思维方式和道德发展方式方面的不同,然后他又以此理论来评判男女两性的道德发展,得出女性道德水平低于男性的结论。以一种男性道德理论来衡量女性道德发展自然是不公正的,而这样一种男性中心的道德理论却占据了传统道德教育领域的核心地位,被大多数道德教育研究者们所认可。道德发展中的女性歧视显露无疑。

(二)道德发展领域

道德中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道德发展领域中。在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中,女性更多地被限制在了私人领域,如家庭领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即使在观念日益开放的今天,家庭生活仍然消耗了大部分女性的大多精力。而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活跃的公共领域则主要被男性统治,男性话语占据了统治地位。然而,人们鲜少思考,为什么女性就应该更多地活跃在私人领域中呢?为什么公共领域就不适合女性呢?这样的应该和不适合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归根究底还是因为社会文化给了男女两性以限制,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给了男性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使得男性占据公共领域和政治文化霸权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长此以往,女性歧视只会越来越严重。

(三)道德发展概念

道德教育毫无疑问会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社会文化给了男女两性不同的道德概念标签,如温柔、贤惠、孝顺等主要成为了女性的优良道德品质,具有这些品质的女性被人所称赞,而事业有成、刚毅、勇敢等品质则着重体现在男性身上。结果,道德教育在面对两性时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由此导致女性更多地被限制在了私人领域,而公共领域也主要成为男性领域。我们的教育就依托于文化传统,但人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样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合理的?它到底是不是合理的?唯有认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地面对和改变性别歧视。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性别歧视已经不只是在教育领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作为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应该致力于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三、道德教育中的性别和谐:

(一)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

面对社会的性别歧视,女权主义运动逐渐兴起,沉睡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女性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关怀伦理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它立足于女性主义立场,关注女性的道德体验,对传统的公正伦理提出挑战和质疑。美国心理学家吉利根认为,男性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面对道德问题时强调把公正和权利作为道德抉择的基础,而女性则偏向于以感情和关系为逻辑分析的起点,侧重于从关怀的角度去分析和履行对他人的责任。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更多地代表了男性道德发展的等级模式,因为女性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网络特点。关怀理论家们认为,人们谈论道德时常用的公平、正义、权利等话语属于男性话语,传统的道德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偏男性的理论,是男性话语霸权的体现,它忽视了女性的声音和地位,是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不能代表整个人类的道德发展模式。诺丁斯指出,“道德生活中许多人并没有按照某种固定的形式去解决道德问题。特别是女性,她们尽可能将自身置于真实的情形,从个人的责任出发作出道德决定,这种作出道德决定的方式即‘关怀’。女性是站在关怀者的立场解决道德问题的。”②

虽然关怀伦理孕育并产生于女权主义运动中,强调倾听女性的声音,并且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中更倾向于从关怀和责任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及作出行动,然而关怀理论家们也一直强调,关怀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绝对不是女性专属的,而是为人类所共有。关怀与公正都是道德教育的一个主题,都是人类道德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并不是区分男女两性道德的标尺,只不过在面对道德时会出现一种“聚焦现象”,即男性可能会更关注公正和权利,而女性则更为关注关怀和责任。然而,关怀是一种超越性别化的、普适性的道德教育概念,不论男女,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关怀的道德品质,都应该用一颗仁爱、善良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唯有如此,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温暖,变得有所期待,一个道德冷漠的社会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更是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悲哀。诺丁斯认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③所以,“我们应该教育所有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④

正义与关怀不是对立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补充、高度互动的,共同构筑着人类的道德乌托邦。在儿童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既尽量避免或减轻性别专属的问题,不应让儿童有“公正专属男性、关怀专属女性”的不合理看法,正义和关怀都应该作为两性共享的道德教育概念被看待,只有在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才能有效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社会生活既需要公正作依托,又需要关怀的填充和温暖。

(二)基于家庭与学校的努力

家庭是人最初成长的地方,也是关系到人一生的重要因素,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家人是儿童最先接触到的人,家长的为人处事、对人对物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了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的氛围、环境对儿童的性格等也有重要的影响,许多问题儿童都是由于家庭不和谐的原因导致的。只有当家庭是温暖的、充满善和爱的时候,从中培养出来的儿童才会是善良的、道德的。因此,关注儿童的道德成长和发展必须从关注家庭开始。学校是儿童除家庭之外的又一重要场所,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专门机构,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域。儿童处在不断模仿、学习的阶段,可塑性强,学校作为主要的文化机构,亦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为儿童道德生活的核心,家庭和学校应该将性别公正意识的唤醒作为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而不是成为性别不公正的再生产场域。首先,家长应该有意识的不特别把女孩看作弱势群体,如对男生要求严厉、对女生则较为关照,或者时刻叮嘱男孩多照顾女生,注重培养男孩坚强、自立、勇敢等品质,而对女孩则给予更多的悉心照顾,秉承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观念等等,事实上这些行为或观念的背后已经隐含了对女性歧视的价值取向。虽然男女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但是人为的、因文化而导致的差异应尽量减小,勇敢、善良、仁爱、独立、坚强、诚实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应该成为每个孩子道德成长的关键点。其次,学校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追求性别公正。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确实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公正现象,高德胜认为,“学校与社会文化的性别秩序是‘同构’的,不但再现着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不公正,还建构着这种不公正。”⑤因此,学校应为消解和减弱性别不公正作出努力,如校园游戏不应该过分地区别性别,而应给予儿童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如学校教师的人员构成,应尽力避免或减少性别偏差;如学生的课程教材,不能一味地偏向男性,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是以男性文化为主导的,所以在教材的编写呈现方面更应该关注此问题,要给予女性文化以适当合理的关注;降低教师的性别偏见,如大部分教师会认为女生不适合学理科等。最后,家长和教育者应给予儿童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两性之间的生物学差异不可否认,然而生物性别不是决定性别特征恰当性的基础,社会文化中所宣扬的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养成的,是在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而许多优秀的特质如细心、独立、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等等是不分男女的,教育者不应该替受教育者作出选择,以使其丧失了另一种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应尽可能地给予儿童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要过分强调两性的区别,毕竟许多在我们看来理所应当的两性区别是在社会文化不断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结语:

家庭、学校、社会,关怀公正都是构建人类道德乌托邦的重要因素,两性和谐作为道德教育的理想状态,其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注解

① [美]柯尔伯格著,郭本禹等译.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3.

② Nel Noddings,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Moral Educa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8.

③ 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5

一、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内涵的探析

在研究道德教育之前,应该对“德”和“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区别和关系进行探析,如果没有对它们进行相关论证或说明,就容易使理解产生混乱。

(一)从我国历史上“德”的内涵理解说起

“德”字的最初原形是“彳”加一个“直”字,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把“彳”解释成“行”的省文,是十字路口或道路,“直”是正直,二者合起来被解释为“道路上发生了一件正直的事。殷周奴隶主用绳索捆奴隶牵起来走,视之为‘最正直’和‘最道德’的行为”。应该说“德”字的原形表达的是正直,这是人们可以接受的。第二种是说在十字路口眼睛向前看。在西周初期的金文是在“直”下面加上了一个“心”字。这个“心”字意味着德的行为既要发自内心又要正直。总之,无论“德”字是在殷代形成的,还是在周代形成的,它都有一个从“彳”加“直”到加“心”的过程,它的结构是一样的,这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也是学者们能够认同的事实。[4]从以上“德”的文字发展史看,德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指能力。作政治概念,它的原初意义为“占有”。德表现为对奴隶和财富的占有,是占有奴隶的象征。从上面的商代甲骨文和人们对“德”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德”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它的潜在含义是能够统治别人或占有奴隶和财富就是德。二是指德的方法,即如何才能获得奴隶和财富的方法。获得奴隶和财富要有一个正当的方法和途径。一方面是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因而要考虑获得奴隶和财富的方法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对德进行了抽象的思考,即德的正当性问题。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在文字上相对应的是“德”字下又加了“心”字。三是治国方略。周的统治者讨论如何获得奴隶和财富问题的目的,是要稳定自己的统治。只有获得财富和奴隶的方法正当,才是有德,才能获得上天的保佑,才能达到稳固自己的统治目的。德的具体内容就是敬天保民,就是说,统治阶级统治内部团结和约束他们不要做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事。[4]

(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1.古代人们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在中国,“道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时“道”与“德”是分开出现的。“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人们所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德”指合乎于道的行为和品德。“道”与“德”的连用最早出现于《管子》、《庄子》、《荀子》各书中。如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名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如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荀子之后,道德的概念在广泛流传中使它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在西方,“道德(Moral)”一词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礼节、风俗和习惯。后来转化成为行为规范的意思,同中国古代对道德一词的解释大体相同。[5]

2.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基于上述“道德”概念的由来,人们通常都把“道德”的概念定义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然而,这一定义并不科学,它既没有包含道德现象的全部内容,也未能揭示道德的本质特征。那么到底怎样理解道德这一概念呢?确切地讲,道德是根源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以一定善恶观念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通过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的包括心理意识、行为活动和行为规范在内的特殊社会精神价值现象。这一定义揭示了道德的特殊社会本质,指明了道德产生的社会根源。[5]

(三)“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

从以上对“德”和“道德”的内涵和来源及其所包容的范围的理解看,“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绝不只是单词和复合词的区别。“德”来自于统治者的要求,它由统治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进而成为对普通百姓提出的要求;德是用来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西周王朝在总结殷纣失败的教训时,懂得了统治者要想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自身的德性,它表现为敬天、保民,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老百姓的爱护。统治者把自己的要求变成一种标准,通过教化的手段让百姓认同接受。与德不同,道德来自于社会和世俗,是用来调节个人和个人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是伴随着人的意识完善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原始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自身能力的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也不得不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来处理生活资料以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简单的社会关系。这种简单的人际关系逐渐形成道德的原形——风俗习惯,它是以维护大家共同利益为目标的。[4]显然,德并不仅仅是道德,它包括政治思想法纪和道德品质,道德只是德的一部分。

二、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是否等同的探析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moralischeEriehung(道德教育,简称为‘德育’)”或“practischeErziehung(实践教育)”。西方社会18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德育”这一概念。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体育(physical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该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1904年,王国维将“德育”与“知育”、“美育(知育)”合称“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在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影响下,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6]

(二)举例说明我国不同学者对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不同观点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道德教育的研究,对待“道德教育”概念上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避开对“德育”与“道德教育”的论证,却多次提到“德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概念

班华教授在《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一文中并没有论证“德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但却在第一部分“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的最后两句话这样提到:“创造活动作为价值性活动,理应是道德教育关心的课题,培养创造性不能没有德育的参与”。此外,文中共出现3次“道德教育”这个概念。吴慧芳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一文也没有对两者进行论证或说明,却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用到“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此外,文中共13次使用到“德育”概念,9次用到“道德教育”概念,这容易使读者理解产生混乱。黄海在《论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一文中,也没有对两者进行论证或相关说明,却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标题用到“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即“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文中分别用到“德育”和“道德教育”的频率都很高,分别是26次和16次,这样频繁地交替使用,容易给人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宋晔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一文中,也在没有对“德育”与“道德教育”进行论证或相关说明的情况下,频繁使用“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分别为102次和4次。从所阅读的大量文献得知,大部分文章都没有对“德育”与“道德教育”进行论证或相关说明,但却在文中频繁使用“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其一,作者在引用他人的文章或书稿时,未注意到他人文章或书稿的说明,因此造成他人观点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其二,文章作者在潜意识认为“德育”和“道德教育”等同,觉得这是大家都认同的常识,没有必要在文中作论证或相关说明。其三,作者本身对“德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概念未明确区分,有意避开。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6

【关键词】生态道德;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

生态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体现的是人类道德的高级层次,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体现了人类进步和道德的鲜明时代特色。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对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对生态道德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关于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关系的研究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形式,在学术界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在有关生态道德的研究中,学者一般都会提及其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步骤;是构成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之维;它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的来源。但是对十生态道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在这方面可以有更深入、具体的研究。

二、关于生态道德内涵的的研究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术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道德的涵义予以界定。虽然表述不一,但大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即生态道德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是传统道德向自然生态领域延伸和扩展的结果。雷晓峻认为,生态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刘琼认为,生态道德就是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道德规范,它从道义上确立人类在与自然关系上所承担的权利和使命,提倡人和自然的平等性、兼容性、和谐性。刘俊英认为环境道德的核心是建立真正平等的、公正的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共存共荣。杨润高用发展的眼光看道德,认为环境道德是继伦理道德、社会道德之后的第三种道德,这种道德是用以科学地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使之健康协调发展的道德。

三、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不同主体

生态道德教育还强调不同层次的主体。学者们认为生态道德建设的主体不应该只局限于中小学生或者大学生,更应该加强对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生态道德建设。丁认为,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熊玉坤、张艳君和李颖也支持这个观点,他们认为生态道德素质是当今时代向人类提出来的,面向未来社会发展做出行为选择的新要求,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把生态道德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郑肖军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缺失问题比较严重。因此,要改变目前我国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缺失的现状,就必须大力加强企业生态道德责任建设。张永斌,徐再高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已经写入了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贯彻实施这个纲要的过程中,也包括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民树立会主义荣辱观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需要。

四、关于生态道德建设的历史演进的研究

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多。学者们的观点都大同小异,大致分为三段说和四段说两种,谭小雄,邓喜英认为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生态道德建设的萌芽阶段:认识到塑造人的生态道德观的必要性;2.生态道德建设的提升阶段:注重通过教育塑造人的生态道德价值观;3.生态道德建设拓展阶段: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生态道德建设。朱玉利则认为,我国生态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时期的敬畏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的依赖自然――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生态文明时期的回归自然。

其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道德建设进行了理论研究,有学者分析了生态道德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有学者把高校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建设的主体进行研究,还有学者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但是这些理论研究中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1.对于生态道德建设的定义做了界定,但是未能深入的剖析和挖掘,缺乏理论广度和深度;2.虽然提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只局限于应用于学校课本,没有真正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对于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相关阐述,但没有深入分析其历史演变的原因。要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必须全面协调好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

参考文献

[1]刘阳.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道德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硕士学位伦文,2010.

[2]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DB/OL].光明网.

[3]王宏斌.借鉴国外生态文明理论[N].人民日报,2010-1-15.

[4]周夏.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7

关键词:儒家文化德育高校韩国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性低迷,大学生不守诚信、挥霍浪费、个人主义等违反公民道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引起了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对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随之出现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衡等一系列现代问题,使儒家文化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目前,韩国是世界上儒家文化传统保留最多的国家,韩国将其作为自己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韩国对儒家道德思想的发展和实践,不仅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完善、提高大学生道德规范和道德水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积极发挥儒家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

由于儒家文化存在某些封建思想等消极因素,致使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儒家文化被多次批判,几乎被全盘否定在现代韩国社会,传统悠久的儒教道德思想至今还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例如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孝敬父母、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礼仪等。同时,儒教文化主张仁政,强调社会秩序和国家权威,宣扬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激励民众为集体和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些都对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韩国对儒家文化的实践表明,儒家道德思想在规范人们道德行为方面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发挥儒家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挖掘其丰富内涵,并与高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正视儒家道德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儒家文化在我国近现代史上遭到多次批判,最主要的原因是儒家文化存在消极的思想,有其时代局限性。从社会宏观层面上分析,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伦理关系虽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社会缺乏以法律为基础的制约力量,并且监督机制不完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品行和才能;从社会微观层面上分析,儒家文化注重家庭生活,强调上下的人际关系,这些思想淡化了公平和法律意识,无视平等的人际关系,导致了社会各项活动中“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社会管理的效率。韩国推行“文化立国”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挖掘儒家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发挥儒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儒家文化是值得我们乃至全人类都应该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在肯定其德育价值和弘扬儒家道德思想的同时,要正视其时代局限性。同样,我国高校在积极发挥儒家文化道德规范作用的同时,一定要正视儒家道德思想的时代局限性,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汲取韩国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

韩国在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时,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为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3.1德育内容具体化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理想,脱离现实生活,这一方面使受教育者不容易理解德育内容,另一方面更不利于他们去实践。韩国政府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都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面对个人生活,主要进行“端正、诚实、节制、深思、创造”的教育;面对社会,主要进行“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以及公正”教育;面对国家和民族,进行“三爱”教育,即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德育内容的具体化有助于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也有助于他们进行德育的实践。

3.2德育工作层递性地展开

韩国的道德教育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并且层递性地开展。小学道德教育包括“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三大部分;初中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与各种礼节”的教育,提倡学生之间互敬互爱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在高中,主要教育学生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培养“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精神;大学里设“国民伦理”科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吸收近代科学技术与自立意识结合起来,奠定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基础。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遵循这种层递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和思想状态,设置不同的德育内容,逐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全面的道德情操。

3.3形成社会道德教育氛围

道德教育是一个民族问题,只有得到整个民族的支持,才可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在现代韩国社会,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昔日儒家道德文化的统治地位正受到严峻挑战,为继承传统,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在儒家学术界和民间,设立了很多研究儒家文化的学会、研究所和研究院等,这些组织经常举行年会和各种研讨会,学术气氛非常浓厚。他们以弘扬和实践儒家文化为己任,对推行儒家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韩国整个社会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形成了整个民族的道德基础,有助于整个社会道德取向的形成。所以,我国社会应该努力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这对高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实践和发展,为我国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我国高校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杜成辉.韩国儒教的历史和现状.大理学院学报.2006,11(5).

[2]崔志鹰.儒教文化与韩国现代社会.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8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大学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建的重要主体,其个体道德能力的缺失,必然会对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由于大学生公德意识淡漠,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造成高校校园环境不和谐;个别大学生不守公共秩序,在寝室从事打电话、唱歌等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行为导致其人际关系不和谐,也影响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从根本意义上讲,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就是要造就和谐的个体,就是要使大学生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备的个体道德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个人生活的和谐。因此,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与内在要求。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还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即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故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培育人们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这种和谐文化精神培育的重要内涵。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社会文化的和谐离不开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风貌、道德状况关系着整个社会风尚的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能力水平,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通过大学生道德素养与道德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对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形成辐射与影响,促使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可能性

(一)理论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关系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道德风貌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来讲,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在进步、提高,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也在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不道德事件发生,大学校园也存在道德行为失范、个体道德能力缺失的现象,这说明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仍需要加强。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人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利益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和基础;精神需要尤其是人对道德的需要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自身存在着对高尚道德的需要与渴求,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正是对大学生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

其次,关于道德能力的研究已被学界普遍关注,学者专家撰写的论文、专著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可能性。如,蔡志良、蔡应妹合著的《道德能力论》,对道德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书中对道德能力的内涵、结构、本质、特点、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道德能力培养的路径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曹刚在《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发表的《论道德能力》一文,对道德能力的涵义与实质进行了界定,关注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价值的认识与选择;李德顺与孙伟平在《道德价值论》中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道德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把握;吴俊与木子在《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载《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中主要对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选择比较方法,拓宽道德知识领域、实施‘苏格拉底法’、提倡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等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路径。

(二)实践可能性

第一,党和政府对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及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下发,意见要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这些文件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在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教社政〔2011〕83号)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如,在“教学管理”指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不仅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还要根据在校生人数划拨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的专项经费。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各项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倡导的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践行与提高了个体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推理、行为等各项道德能力。如,自2007年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党和政府一直提倡的学雷锋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能力的具体途径,同时也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道德生活的价值目标。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社会道德的自觉践行,在实践上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也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三,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制及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与实践途径。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并制定了相关制度以保障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如,各个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置、经费保障,为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及各类课堂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各高校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和各类社团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经验积累与实践支持。高校的各类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不仅推动了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满足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对机制保障和实践路径的要求。第四,大学生群体不断涌现的道德典范、先进人物反映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积极成效,为大学生提升个体道德能力树立了榜样模范,同时,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有效实践途径。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9

【论文关键词】营销道德;营销战略;利益相关者

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在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高度重视,我国也于9o年代起步研究,但迄今为止成效甚微,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道德和竞争力联系起来。诚然,营销活动讲道德是一种责任,无论它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都应遵守,然而,承认道德的行为是一种责任与在讲道德的同时尽量化道德优势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不矛盾.相反,化道德优势为竞争优势能促使企业更积极、更坚定地履行道德责任,从而把道德与营销活动的结合落到实处。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本文从道德与战略结合的角度展开研究。

一、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定原则

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利润最优化和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原则。

(一)利润最优化原则:利润最优化原则要求企业营销战略目标在合乎道德的前提和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我们称之为利润最优化

《企业不败》一书的作者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拉斯通过对l8家目光远大公司和18家对照公司长达6年的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与商学院的教义相反,我们并没有发现,‘最大限度的增加股东财富’或‘牟取最大利润’是大多数目光远大的公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或最重要的目标。他们倾向于追求好几个目标,而赚钱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他们追求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远的理想。追求利润不是最主要的,但是目光远大的公司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又得到了利润。”对它们的理想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不与高标准的伦理道德相关。乔治·英格兰在1967年时曾报道说:管理者们认为组织效率、高生产率、利润最大化是最重要的目标。1983年,在施密特和波斯纳进行的一次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高效能、好的公司名誉和高涨的士气是三个最重要的组织目标,紧随其后的是良好的组织领导、高效率和高生产率,而利润最大化的位置移到了最后。从上述实证研究及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简单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早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消费者和社会青睐的是拥有好名誉、高涨士气和在此基础上产生高效能的公司,而要拥有德,并将它作为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实际上.单纯的利润最大化假设已完全不能构成公司行为的复合的心理分析基础。现代公司经济价值取向是一个包括直接赢利、满足各利益相关者需要(股东、消费者、雇员、供应商、政府等),兼顾就业、成长和社会需要的复合的目标体系。它们追求的是适度利润,是长期的包含道德在内的利润最优化。

企业一定要能够生存,否则再多的伦理道德都是空谈,基本上,这个看法并没有错,但以此作为不讲伦理道德的理由,则值得我们深思。这实际上关系到企业生存的根本意义是什么这样一个本质问题。假定一家企业在违背伦理道德的情况下才能生存,即使它对企业或所有者有这样或那样的好处,对丰十会恐怕也是弊多于利,对于这样的企业,其生存价值则值得人们考虑。

(二)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原则

与一般营销战略目标不同,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主要是解决“企业的立场”是什么的问题,即对谁负责、如何处理好利益关系。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原则,要求企业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来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

根据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多少,我们可将营销战略目标分为三类:单一利益相关者导向的营销战略目标、有限的利益相关者导向的营销战略目标、无限的利益相关者导向的营销战略目标。单一利益相关者导向指营销战略目标是为了满足某一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以股东为核心的营销战略目标所追求的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有限的利益相关者导向指营销战略选择是基于一些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比如以雇员、股东和消费者的利益导向;无限的利益相关者导向是指营销战略的选择充分考虑所有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鼓励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当然,这里的充分考虑并不是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同等重要,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优先次序。比如,伦理规范要求维护员工利益和尊重消费者,假设某企业的产品有内在的质量问题,如果销毁这批产品,员工的工资要发不,而用欺骗手段卖出去,又对不起消费者,这时,利益相关者的优先次序就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时,除考虑短期经济效果外,更重要的应该考虑长远经济效益,比如商誉、顾客满意度、员工的忠诚度、与社区的关系等等。还以上面的例子说明,销毁一批产品对企业造成短期经济损失,但从长远经济效益考虑.它给企业带来了顾客满意度、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增值。

二、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作用

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订将在融洽内外都关系、激励员工、培育企业家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1.导向作用。营销活动要取得成功,需要内外部的通力合作,可事实上,潜在的冲突总是存在的从内部看,部门之间由于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特殊的专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其具体的工作目标也不尽相同,常常引发摩擦;员工之间由于担当的角色、社会背景、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价值取向的差别,也常发生矛盾。摩擦与矛盾不仅反映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还反映在部门与企业、员工与部门、员工与企业之间。从外部看,利益相关者也有各自的考虑,在通常情况下,公众关心企业的社会责任,顾客关心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供应者关心合同的履行,股东关心投资的回报,政府关心税收、环境保护、就业等等,也就是说,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利益上有潜在的不一致性。而道德型德营销战略目标不仅是适用于个别部门、个别人,还适用于所有部门、所有员工,且远大目标考虑到了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利益明确了企业处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样既能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又能获得融洽的外部关系。

2.激励作用。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指出:“事实上,人们对生活意义的需要太强烈,大多数人只要他们的组织能使他们感到工作的意义,就宁愿把相当大程度的自由交给组织。”当一个组织能够向其成员清楚地提示生活于这个组织中的价值和意义时,人们的工作潜能就会得到惊人的释放。企业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向员工提示了生存于企业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起到激励作用。

3.培育作用。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能够造就和培育正直的领导者和真正的企业家。在一个具有崇高目标的企业中,有这种崇高目标和高尚追求形成的群体压力,会使企业领导者形成一种庄严使命感。在它的驱使下,企业的领导者就会自觉的用这种崇高的目标和追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会把自己的目标放到实现崇高的目标上来。内外部的信任、合作有利于取得良好的业绩,也使利益相关者受益,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对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认识,增强使命感,激发正直的行为,促进信任和合作,由此,就可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影响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制定的因素

影响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制定的因素很多,这里我们讨论对它影响较大的两项:企业文化和领导者的道德素质

(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施莱格尔米赫(bodoschlegelmilch)和休斯顿(janehouston)研究表明:使公司在道德方面出色有两个必要条件,其中之一就是道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风格习惯、传统和经营哲学。在企业文化的众多构成内容中,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所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调节行为及内外关系的规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内容构成上,可分为三个领域:真假、善恶、美丑。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大量的价值判断都是关于“应该或不应该”和“对或错”的.即是关于“善”或“恶”的。

具体来讲,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制定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约着营销战略决策的动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企业营销战略决策的向导,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会引导企业领导者及广大职工将企业利益同消费者利益及社会利益有机结合,有利于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定。反之,错误的企业价值观,将引导领导者及职工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扭曲营销战略决策的动机。(2)规范着企业营销战略的内容。其一,企业文化内容之一的企业目标(或日标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直接的、具体的目标,从而指明了企业的奋斗目标。美国学者戴维·弗里切通过实证性研究表明,企业道德的行为总是与服务公众的企业目标和服务社会的企业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其二,企业文化中的企业规章制度成为企业领导者及广大职工经营行为的规则和准则,这种规则与准则对企业主体行为带有强制性。赫加蒂和西姆斯的一项试验性研究表明,明确的组织政策对不道德行为有阻碍作用。其三,企业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如企业道德,也规范着企业的营销战略决策行为,从而,使营销战略决策纳入道德规范。维特尔和斯恩格帕蒂发现在道德规范存在时,道德问题得到更认真的对待。另外,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有利于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单靠发号施令,很难实现企业道德型营销战略,还必须靠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精神来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凝聚企业内部员工的“粘合剂”,促进了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领导者的道德素质

领导者的道德素质是影响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制定的决定性因素。鲍母哈特·布伦纳和莫兰德的研究发现,决策者认为上级会做的行为是影响决策者做出不符合伦理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阿卡和赖尔登认为,最高管理层鼓励道德的行为,劝阻不道德行为的举动会影响市场营销人员的行为。k·r·恩卓斯在1989年分析创建一个良好的企业道德行为体系时指出,首先要有一个道德的领导者。国外学者一系列实证性研究表明: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领导者能鼓励决策者制定道德型营销战略,阻碍不道德营销战略的制定,反之亦然。

领导者的道德素质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一方面是最高领导者通过其经营理念影响营销战略的制定,正确的经营理念以合乎道德、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为赚取利润的前提,这种正确的经营理念会融入企业营销战略及在它指导下的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从而保证营销活动的道德性;另一方面,最高领导者通过其权威和感召力向企业广大职工尤其是营销战略制定者传播其价值观和理念,进而影响道德型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当企业最高管理者拥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而且为广大职工尤其是营销战略决策者所认同和接受时,他会对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定产生积极作用,反之,会产生消极的副作用,使营销战略决策者违背道德原则。有研究表明,行为榜样是决定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最高领导者往往被视作行为榜样。

综上所述,领导者的道德素质是影响道德型营销战略的决定性因素。现实生活中,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将之归纳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其道德行为的主要特征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不强,以追求企业和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少顾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第二个层次,其道德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虽然此层次作为经济人的本性并未改变,但它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却能够较为自觉地置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约束之下,这是指它的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并无冲突时的行为特点,这是较为普遍的情形,然而一旦发生严重的矛盾冲突时,他却必然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三个层次是较高级的层次.其道德行为的主要特征是:逐渐摆脱了功利性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局限性,试图追求道德动机与效果、道德目标与手段的统一,具有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以及较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此时他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经济人本性限制在经济领域,且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遇到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能够自觉主动地以后者为重:第四个层次是最高级的层次.现在还仅仅是特例,他们已经根本不具有经济人的本性了,是完全的“道德人”,仅仅以崇高的道德理想作为人生追求。

关于道德的作文篇10

关键词 知性内省;德性内省;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王雅丽,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一、中国文化中的“内省”:

语义学的解释

汉语中的“内省”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借助语义解释的方法,可以略知一二。“省(xǐng)”字约有四层含义。

(1)“省”字本义为“察视”,但其内含有“善”之隐义,因而可称为“因善之察视”。“省”字,小篆作“省”,视也,从目上屮。“目”指眼睛,“省是目活跃,故转为省察的意思”,[1]故“省”的本义是察看。《说文解字注》中,“省”又作“察也”,“察者,(核)也”,指审查、核察之意。“汉禁中谓之省中。师古曰,言入此中者皆当察视,不可妄也。”[2]由“省”作为“察”之意引申出“善”的意思,《尔雅・释诂》中提到“省,善也”。“省”为何内含着“善”的意思?《礼・大传》曰:“大夫有大事省于其君,谓君察之而得其大善也。”《注》中曰:“善于其君,谓免于大难也。”[2]所以,省于其君,君察之,可得善,此善谓之免于灾难。

(2)“省”指“察于微”,即渗入到细微的察视。省在“目”字之上为“屮”(chè)字,意指草木刚长出来,古语也将其读作“草”之音。用眼睛观察刚长出来的草,意指“省”字非一般之察看,而是观察到细微之处,仔细察视。如《列子・杨朱篇》中曰“实伪之辨,如此其省也”,又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

(3)“省”指“察于内”,意为察视个体内心。《论语・学而》中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朱熹的“无时不省察”、王阳明的“省察克治”思想等,皆是应用“省”之“观察、检视自我”之意。从“省”字之写法演变中亦可看出这一意义,上部逐渐演化为“少”字形,下部则演化为“濉弊郑该字非今天大众文化中的困窘、窘迫之意,在古文中,“目”作“濉保因而,“古文从少,从濉保意为“从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2]眼睛用以观察外部世界,“少用其目省之”,只能是用“心”去省察,自然省察的对象也不再是外部世界,而是个体内心。

(4)“省”也有明白、领悟之义。如《西游记》中:“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西厢记》里:“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

此外,“省”还引申出探望、问候之义,多指对尊长的敬意,这与中国文化中重视孝道的精神相一致。如《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指为人子女,侍奉父母时,冬天要使其温暖,夏天要使其凉爽,晚间要服侍就寝,早上要省视问安。

西方文化中也有“内省”的概念,英译为introspection或self-examination,意思是向里观察、自我检视,转化为具有社会意味的表达,即“个体对自我进行观察的活动”。从表面上看,“察于内”与西方文化中的“内省”意思是相似的,均为观察自我,认识自己内心世界,但实则由于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迥然不同。西方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文化,更关注焦点目标的西方人在思维习惯上坚持独立,自我建构比较明确,内省作为自我建构的重要方面,其含义相对比较简单和客观。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关系。[3]关注“关系”的中国人,对“省”的认识要丰富得多,从“省”之本义“视察”,或是“察于微”、由察而明、探望、问候等意,已体现出人与人、自我与他人(物)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由于这种关系性表征,也使得中国人的自我不是一种独立型自我,而是一种相互依赖型自我,即自我是需要在我与他人(物)的关系中建构成,故内省的内容往往是对自我-他人(物)关系的思考,内省的目的在于从改变自我达到对自我-他人之间关系的改善。由此,中国文化中的“内省”明显带有一种道德实践的意义。

二、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德性内省”:意涵与层次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灵魂中的“知性”与“德性”作出过区分。所谓知性是指灵魂中严格含有逻各斯(理性)的部分,表现为智慧、明智、理解等,是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德性是指灵魂中分有逻各斯的部分,表现为各种徘徊于欲望与理性之间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习惯而养成。[4]西方文化中的“内省”表现为一种知性内省,要求个体对自我的明确认知和把握,考虑的是如何培养内省智力,或使用内省方法;而中国文化中的“内省”则是一种德性内省,是在思考和处理自我-他人关系中对自我言行、品质、观念进行道德检视的实践活动,是与个体道德感知力、道德自觉性、理想自我等相关联的能够提升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同时,自觉地内省本身也是一种善的行为。这在“内省”的语义学解释中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更是班班可考,并由此形成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一致的层次特点,这在儒学中尤其显露。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的分量,礼乐教化、身心人己、忠恕仁义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影响颇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达至“至善”需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过程,其中,“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主要内容,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实现也依赖于个体的修身。故而,儒学之根本要义是在教人如何修身。儒学中之“修身”要将学于外和省于内两项并重。如孔子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的“取于人”与“反求诸己”、荀子的“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如果说“学”是一种输入,那么,“省”则是一种深加工和反馈,是对“学”的斟酌和内化,是对自我的思考,它对提高个体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境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儒学中,相比于教人“学”,教人如何“省”、“省”什么占有更大的比重。如《论语》中除提及自省、内省、三省、参省、内自讼等,实则也是强调君子在修身过程中要时时省察自我,省察人-己之关系,以此促进个体德性的不断提升。比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

从先秦的孔孟荀,到汉宋明的董仲舒、朱熹、王阳明,儒家所崇尚的德性内省,具体说来,在内容上是有着层次间的递升联系。

省己之过以行“善行”。“省”有反省、省悟之意,其基本目的在于考察个体言行是否有过失,以便及时更正。因而,省己之过被看作是德性内省最基本的内容。曾子三省吾身,是否与人谋时不忠,与友交时不信,传之内容自己还未习,以防自己出现过错;孔子感叹“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也是在说,人见到自己过错时应当自觉的诉讼自我。善于省己之过,才能及时改正,以行善行。

省己之学以致“知明”。如前所述“学”与“省”的关系,朱熹更是将“自反内省”作为“得为学之本”。[5]常常省己之学,或以学省己,促使个体“知明”。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知明”可理解为明智、不糊涂之意。“参”有两种释义,一是参照,指君子用每日所学内容来参照省察自己的言行;一是同“叁”,古语“叁”为复数,表示“多次”。故原句可理解为,君子学问深广并且每日多次省察自己言行。两种释义,都突出了“学”与“省”不可分割,以学省己,或省己之学,使得个体更加明智,更加理性,从而能确保言行无所过失。

“反求诸己”以“正其身”。与“善行”“知明”相比,“正身”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整体评价。何怀宏认为,儒家之学坚持的信念是一种道德的自我主义,或高尚的自我主义。这是因为“它确实是立足自身,关注自我的,但却又追求道德,追求道德上的纯洁与高尚……它强调履行自己的义务,强调限制自我的欲望和利益。”[6]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宪问》)“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在人-己关系处理中,儒家之学更重于改变自我以达到对关系的改善,因而,“反求诸己”自孔孟以来就是儒家学说思想中的主要观点之一,并被看作是君子修身的重要体现。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反求诸己”与“求诸人”相对,指凡事要“厚于责己,薄责于人”。“求诸己”不是在自我出现行为过错时的内省改过,而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检视自己的言语行为、道德品质是否有不善之处,如孟子所提之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目的在于端正人的道德品质。

省己私欲以“求本心”。这是德性内省的最高层次。与孔子培养君子人格不同的是,孟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如何成为“大丈夫”,简而言之,“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认为人有善端,然心并不牢固,富贵、贫贱、威武都可能“陷溺其心”,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人有鸡鸭流失在外而知道寻找,人心丧失在外却不知去寻回,因而失却本心,做出不善之行,所以,人之为学修身,是以为求流放在外之心。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分化出的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一派也主张“求本心”。“心学”认为“心即是理”,君子修身之要是“求本心”。“本心”是指心之本体,为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易受到私欲的遮蔽,要“求本心”,就需“克其私,去其弊,以复其心体之同然”(王阳明《传习录》)。因而,省察自己的欲望,克制不合理的私欲,才能获致良知,保持本心。儒家修身以内省为重,内省之内容应是与儒家所期望的理想人格、理想道德境界相一致,所以,“求本心”可看作是德性内省之最终目的。

与西方文化中将内省作为一种方法或智能相比,儒学中的德性内省是一种含有丰富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因而,形成了一种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一致的由低到高、由表入里的层级递进过程,从内省“己之过”“己之学”到“求诸己”“己私欲”,从内省外在的行为过错,反诸自身的道德品质,到省察内心的观念、欲望。西方文化的知性内省,强调内省对个体理性能力发展的作用,而在中国文化中的德性内省,更关注的是个体在内省中的道德上的不断超越,自我的不断更新。但是,德性内省也并非不需个体知性的参与,“省”还是一种包含着觉、忆、思、悟、责、悔、明等的内隐的认知过程。因此,德性内省在促使个体“行善行”“致知明”“正其心”“求本心”的同时,也在提升着个体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德性内省”在育德上的启示

德性内省是中国道德哲学中的核心线索,也是人们道德修炼的根本之法,对当代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作为德育之法:“省”乃“得为学之本”

现代道德教育要正确处理“学”与“省”之间的关系。道德教育整体性地包含着道德知识、道德能力、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内容,道德知识的习得可以通过“学”,但对知识的内化、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能力的获得,都需要内省的参与。因而,在处理“学”与“省”时,现代德育要重视内省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学”作为“内省”的前提,引导学生通过内省将所学的知识与自我、自我的生活发生联系,避免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将道德学习发展成毫无生气的阅恐学,道德内容成为法规命令,教师沦为道德知识的传声筒,而是通过内省,将道德知识鲜活地注入学生的心中,成为滋养灵魂的血液。

(二)为着德育目的:导向道德生活的道德思维能力

作为一种道德思维能力,德性内省具有层级性和辐射性的双重特点。古人修身治学要求“三省吾身”“日参省己”,善于德性内省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在道德教育中,培养个体的德性内省能力本身就是在不断地提高个体道德水平。这是因为,德性内省内在地含有个体道德成长的目标,在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向个体暗示道德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地促成个体理想自我的确立,由此形成道德发展的不竭动力。此外,因其作为一种道德实践活动,存在于个体生活过程之中,作为对生活和自我的反思,德性内省是人的发展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品质,这就决定了这种能力能够对个体其它能力的运用产生辐射影响。

引导学生追求一种好的、道德的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一种道德思维能力的德性内省,是以导向道德生活作为其价值取向的。道德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人类交往的各种活动之中,德性内省是个体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对自己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作出道德性检视,以此使得个体心理归于平和,社会关系转向良性,从而恢复良好的生活状态。生活是德性内省的内容,也是德性内省实践的空间,而一种好的、道德的生活则是德性内省要回归的最终目的。个体正是在持续性的德性内省过程中,不断地趋向高品质的道德生活。

(三)还原德育样态:于“静”与“慢”中涌出“德性”清泉

人的道德成长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也要经历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出现的道德正确和道德错误,循环往复不是道德教育的失败,而是个体在不断检验信念、确立价值的过程,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正常状态。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个体才能够确立自我的道德原则体系,建构出值得追求的道德生活。所以,道德教育应是一项“静”与“慢”相结合的教育活动,“静”在于德性内省往往经历了觉、忆、思、悟、责、悔、明等过程,这些过程都发生在个体的内隐认知中,需要道德教育提供个体内省的空间,让个体静静地思;“慢”在于,道德教育不应是任务式的教育活动,在某一时间段完成某些任务,而应是发展性的教育活动,随着个体的道德和心理发展,道德教育的脚步应与之保持协调,要能够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内省、领悟和转变,要能够善待个体的每一点进步。

参考文献:

[1]约斋.字源[M].上海:上海书店,1987:204.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36.

[3]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志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2.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