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济发展规划十篇

时间:2024-03-30 17:26:19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1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2

一、“十一五”规划出现的重大变化

(一)首次将计划改为规划

自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五年计划的定位、职能、特点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一五”时期国家正式将计划改为规划,体现了政府经济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表明规划的作用、性质和体制将面临迫切的调整。

计划改为规划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指令性向指导性转变。规划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尽量减少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指令性色彩。二是微观性向宏观性转变。规划主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领域,避免沉陷于烦琐细碎的微观领域。三是随意性向约束性转变。规划更加强调对政府、企业、投资者的约束功能,提高规划的规范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四是具体性向战略性转变。规划侧重于未来五年及更长一段时期的战略布局和安排,突出规划重点和特色,避免小而全和面面俱到。

(二)规划期限趋于灵活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体制运行的基本情况,各级总体规划应继续保持5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基本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运行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一种惯性和节奏,保持5年一个周期也便于各级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但是各级各类专项规划以及区域规划应根据规划的内容、主体和地区,在规划周期上灵活大胆地调整和尝试,完全不一定囿于5年。一些生命周期较短、更新换代较快的领域、行业,如信息、电子等高新技术行业,应制定周期2―3年、甚至更短更快的专项规划;而一些短时间内不容易发生变化的领域和产业,如生态建设、教育等,则需要制定周期8―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项规划。

(三)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不断建立完善

2005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逐步构建由国家、省、市县三级规划、总体、专项和区域三类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不断增强规划体系的全面完整性和科学合理性。国家、省和市县按照行政等级层次构建从上至下、从宏观到微观的纵向规划体系,力求各级规划的有机衔接;总体、专项和区域规划则是按照规划的功能和类型形成从整体到局部的横向规划体系,实现各类规划之间的分工和相互补充。规划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促进政府管理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强调推行规划评估

“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加强规划评估工作,不仅包括中期评估,而且包括期末评估,充分发挥规划评估对于规划的引导和完善作用。通过加强规划评估,为时机成熟时进一步实行规划责任追究制度奠定基础。

(五)探索开展区域规划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由总体、专项和区域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特别要加强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国家已经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开展区域规划的试点,目的就是统筹协调和安排两大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人才和信息共享等重大问题。在总结国家层面区域规划试点的基础上,鼓励和促进有条件的省市制定区域规划,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由过去单纯注重产业行业规划向产业行业规划和区域空间规划并重转变。

此外,规划的法制化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有效地保障了“十一五”规划最大程度地集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一)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将成为“十一五”时期贯穿始终的主线,体现在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保持既快又好的发展。发展又必须是科学发展,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强“五个统筹”,促进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型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

(二)立足于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必须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和层次考虑功能定位、资源配置、要素流动、分工合作和空间布局,最大程度地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获取经济全球化的收益,规避相应的风险。既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又要积极地扩大内需,优化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统筹考虑国内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的资源组合和市场分工,加快形成内外互动、开放有序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三)充分考虑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宏观层面,应结合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明确战略方向和重点,加快构建区域间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微观层面,应结合国家及省市政府“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区域规划,加强区域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关联配套、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等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板块之间分工协作和竞争格局的形成。

(四)体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性特征

“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这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一个基本前提。应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时期的桎梏,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和提高各级政府驾驭和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铁路、电力、航空、通讯等垄断行业和领域的改革,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进入,促进产权多元化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切实从法律地位、银行信贷、财政担保、技术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加快国有资产向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集中,逐步退出竞争性、一般性行业和领域,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加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体系。

(五)高度重视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应加强土地、淡水、煤电、油气等资源的集约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2010年比200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控制资源性产品出口,扩大利用境外资源性产品的规模和方式。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沙漠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重点整治河流、湖泊等水体污染、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固体废物、垃圾堆放等工业污染,合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力度,打造生态宜居生产生活环境。

(六)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

应立足于一个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基础和特征,着重在规划中体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利用特色获取持续的竞争力。注重挖掘和发挥地区动态比较优势,依靠比较优势培育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应确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领域和方面进行规划,一些并不迫切和关键的领域方面应少写甚至不写。通过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形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风格各异的规划,切实破除规划的“八股文”,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七)战略前瞻和量力而行兼顾

应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和长远影响,积极做好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和应对资本并购重组的准备;同时充分估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国内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巨大影响,确保各项规划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但是,应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立足于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确保规划量力而行和现实可行。

(八)连续稳定和灵活调整并重

应坚持以前规划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内容,修改完善已经不适应最新形势要求的内容,剔除那些被证明不正确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危害的内容,使得最新制定的规划建立在已有规划基础之上,但又超越原来的规划,增加了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亮点和内容。同时,规划的编制要留有余地,尤其在一些目标任务的确定上要保持灵活调整的空间,以备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急剧变化而要求规划进行及时的调整的可能,特别要充分应对类似石油涨价、SARS、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带来的被动和冲击,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冲击和损害。

三、“十一五”规划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

(一)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政府的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政府职能应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提出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积极培育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的目标,这为“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理顺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方向。

(二)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指出,国有经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决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保持与国家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控制力,着力提升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整体素质,而不是注重占领过多的领域、行业和规模、数量。其他大量的竞争性、一般性领域,放手让国内外各类投资者进入,大力培育不同规模、类型和层次的民营企业,不断增强民营经济的规模实力。国务院已经颁布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在准入领域、信息服务、技术扶持、信贷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各具特色的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大胆放心进入和茁壮成长。同时,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法律、纳税、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引导和监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成长。

(三)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但是社会进步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仍然是今后一定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这对于扩大我国综合国力、解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特别是我国目前处于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0%的发展阶段,应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适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时期,国家将加大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切实解决不少地区因忽视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短腿”现象,从根本上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城镇化战略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十一五”时期,国家进一步提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中央又明确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标志着统筹城乡、协调互动将成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特征。城镇化的推进应保持合理的速度稳步推进,避免城镇化的泡沫和无产业支撑的“虚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则应按照各地实际情况明确建设重点和模式,确定现实可行建设目标和任务,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量力而行,杜绝形成新的群众运动和形式主义。

(五)协调区域发展与控制地区差距的关系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空间管理的类型区域,明确今后将更加注重分区管理,避免简单武断的“一刀切”政策。而且提出建立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在内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都对我国自“九五”以来一直比较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十五”时期已经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将进一步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在“十一五”将迈出实质性步伐,浦东开发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这些都是“十一五”时期协调区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同时,国家将进一步控制地区差距扩大的势头,公平与效率兼顾,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加大山区、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区域协调、社会稳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六)自主发展与借助外力的关系

充分引进利用世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实现自身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充分利用和依靠外力加快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把加强自主发展、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放在突出位置,摆脱长期依赖国外和受制于人的状况。“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今后我国加强自主发展指明方向和要求。

(七)稳步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所谓发展观就是为什么要发展,怎么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科学的发展观的内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更具体的说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规划编制工作

如今规划编制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了科学的发展观,是否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来指导各项规划编制的全过程。编制规划必须结合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必须认真学习、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观点。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以物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本体、核心,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标志。在现实社会中,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规划的思想理念要从人的需要考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划的综合性、先导性、关联性,把规划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统筹考虑和谋划,把规划与富裕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切合实际的相关产业,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途径。

(二)规划编制要考虑到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搞单打一。

(三)规划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基础的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三个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者具有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克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第二,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第三,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以城市规划为例谈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未来20年的关键发展时期,我国城市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关系全局。而城市规划能否科学合理的制定与实施,又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能否真正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为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

(一)在主导思想上强调人文意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世界各国区域规划的主导思想逐步从生产为主转向侧重于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态问题,并将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视为规划的重要目标。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从物质建设规划转向社会发展规划。对生活福利、生活环境、就业等非生产领域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美国区域规划协会指出:表征生活质量的“3E”(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公平-equity)正日益成为评判区域在国内外竞争力大小的标准。近年来,各国更是将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作为区域规划的终极目标之一。

(二)在总体目标上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和战略性

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规划在内容、范围、理论研究与方法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规划越来越由单目标的物质建设规划或经济布局规划为主开始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目标规划;另一方面,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社会环境多变的要求。为保证规划的灵活性与弹性,区域规划的目标也逐步向弹性目标转变。将原来过于具体的刚性规划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弹性规划。体现出多目标、多方案的弹性特征。以具备更大的应变性,防范各种风险与被动的境况。

(三)在关注重点上越来越强调解决核心问题

各国普遍意识到区域是一个处于时代变化中复杂综合体,区域规划只能是有限目标的规划。因此,国外的区域规划逐步走向解决核心问题的规划。强调针对每个规划的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特定背景要求抓住区域规划。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力戒面面俱到、泛而无物,以此提高区域规划的编制效率与效果。

如日本的历次国土综合规划就分别确定了不同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一次主要是实现生产力的最优经济布局,第二、三次主要是逐步解决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第四次着重强调人口高龄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把建设舒适开放的安居社会、形成安全而富饶的国土、整顿充实长寿社会中的生活空间和整备交通信息和通信体系作为主要议题,第五次则将提高日本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地位与能力及建立高水平的地域文化目标作为规划的主题。

(四)在资源利用上强调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必然要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主要国家普遍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通过区域规划具体实践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实现自然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在这方面遇到的矛盾可能最多。2003年的“非典”,暴露了国家发展中重经济,轻社会的问题。在城市发展中,社会发展的现状怎样?怎样去加强?这是重大的课题。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的集中地,它的环境主要看社会发展的水平。在城市发展中,在继续加强居住环境的建设,大力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的同时,笔者以为,更要着眼于城市社会发展的公正、公平与和谐。比如对城市建设中拆迁的问题怎么认识和处理?这就是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拆迁规模。这给我们城市规划提出了重要任务。当然,拆迁绝不仅仅是与规划有关,它更涉及到城市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在许多社会问题面前,市场无力,甚至失灵,国家和城市政府必须调控,城市规划是调控手段之一,在这方面肩负重任。我们必须兼顾经济的发展和维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城市规划在改革开发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城市规划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和适应,仍然很不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在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国家正在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措施。这个问题必然在城市发展中表现出来,我们在工作中应当十分关注。

(六)科学发展观要求城乡协调发展

在规划方面,长时期以来,总体来看,可以说是重城市,轻乡村的。总理最近指出:“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这既为我们指出了城市发展要带动农村发展,又指出了在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规模和标准问题。这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体现科学发展观非常现实和迫切的问题。

(七)努力推进规划决策科学化

目前规划的科学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特别是取决于领导的决策科学化。

我认为,在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规模和标准的认识上,由于领导在不同的角度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存在不求实际、好高鹜远、求胜心切等问题。东部比较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当然更要快;西部要赶上来,要跨越式发展;中部要崛起;中西部城市要跨越式发展。这样,全国城市都在考虑怎么加快发展。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预测和安排,这种种巨大的积极性和热情,往往突出地表现在城市规划上,表现在规划中对城市发展的规模预测和标准的确定上。

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城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问题是必须将这种积极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将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克服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问题,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近期和远期、局部(城市)和整体(国家)的关系,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使得城市规划既有远见,更从实际出发,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提高科学性。使我们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

总之,要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领导应当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尊重规律、尊重群众。在制定规划中,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建立和实行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现在有的城市把专家评审当成过场和形式,这是不正确的,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城市领导应当真心诚意地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那些和自己有不同看法的意见。同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让群众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制定过程之中来,城市规划应当保持连续性。不能一任领导一个规划,换领导就换规划,城市领导在城市发展的长期任务中,要“跑好接力赛”。

参考文献:

1、陈银蓉,梅昀,汪如民,赵冬.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4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更是落实“314”总体部署、贯彻国发[2009]3号文件、全面推进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五年。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切实开展好“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意见》,提出如下意见:

一、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为指导,规划目标要全面反映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规划内容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体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农村改革的战略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要求,编制出能科学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以发展为主题,做好“五个坚持”:

——坚持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抓住重要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持续发展。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城市与农村、“一圈”与“两翼”、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内陆开放与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各方利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用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在开放大格局中思考未来发展,坚持走内陆开放型道路,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的从促进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围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实现百姓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适广大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内容

继承以往五年规划成果和经验,“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在理念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内容上要改革创新,在规划体系上要科学务实。

(一)规划内容要体现“四大转变”。一是更加注重向“发展型”规划转变。规划目标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将增长作为手段,发展作为目的,全面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向“时空型”规划转变。既要做好规划任务的时序合理安排,更要搞好规划任务的空间科学配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规划任务的科学落地。三是更加注重向“城乡统筹”规划转变。把城市、农村作为整体统筹考虑,由“城乡分割”规划,到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四是更加注重向“方案型”规划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将规划作为宏观蓝图而束之高阁的现象,突出规划作为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综合方案的特点,强调其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操作性。

(二)规划体系要科学合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按行政层次分为市级规划和区县(自治县)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四个层级。市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2个重点行业规划、3个重点专题规划构成,形成“1+12+3”规划体系。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特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纲领性的特性。它以宏观战略指导为主,明确五年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相应的建设重点,是制定农业政策,编制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题规划和农业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期5年,从2011年至2015年,为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市农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编制,报市政府审定和实施。

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是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某一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策划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的依据。如粮油、经济作物、蔬菜、畜牧、渔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行业和兽医、农机、农村能源、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及农村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农村经营管理、饲料工业等领域编制的五年规划。重点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自行编制,送市发改委审核,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内某种功能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空间细化和落实,是引导社会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政策手段,与行业规划处于同一层级。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规划等。

3、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专题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如三峡水库天然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奶业发展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十二五”重点规划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4、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是指以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规划中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内容,以公益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建设为内容编制的规划,是争取和安排中央、市级投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依据。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

“十二五”期间,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工作情况另行安排。区县(自治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农委(农办)牵头编制,报审程序参照市级规划执行。

三、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前,必须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要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三农”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二)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和参与制度。涉及农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划,牵头单位应主动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应允许他们参与规划编制。

(三)加强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规划衔接工作由市农委统筹协调,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四)实施评估调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改规划提出意见。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评估,在市里统一安排下进行。

四、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乡企局、市气象局、市供销社、市农机办、市农综办、市教委、市交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参加的“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发展计划处。

(二)成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市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大学、*市社科院、*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院校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规划的咨询、论证、评估等。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规划专家咨询组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三)成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小组。从委直属事业单位抽派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结构的规划编制小组,在规划编制期内相对集中办公。

五、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及经费保障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5

近期区域规划出台的过程

早在2004年,在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提出区域概念,一些省市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新举措。福建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山东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江西省的“昌九工业走廊”,安徽省的“合肥一芜湖都市带”,陕西省的“关中经济区”等概念频频见诸媒体与政府文件,以至于我们可以将这一年称为“区域经济年”。

虽然不能排除少数地方政府盲目“跟风趋热”的嫌疑,但绝大部分地区对区域经济的重视,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来自国外的竞争冲击与压力明显增大,“兄弟阋于墙”则不可能“外御其侮”,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整体实力,而全国发展的整合建立在各省级行政区内部不同地区合作的基础之上。同时,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轮区域冲突爆发,使各地区与整个国家利益都遭受损失,中央与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克服冲突加强合作的战略意义。不难看出,新区域概念的出现,是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与克服区域冲突要求的必然产物。

在地方政府重视区域概念的同时,中央政府开始不断强化区域规划指导。在“十五”期间,中央政府提出在京津冀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进行区域规划试点。最近两年,国务院频繁批复许多区域规划。2008年国务院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并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同一年,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2009年,除批准战略区域层次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外,国务院还先后或批准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不是区域规划,而是一个局部地区的发展规划。目前,还有成渝经济区等许多区域的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

2009年新的区域规划层出不穷,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一年区域规划出台如此密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吗?

区域发展阶段性特点决定了需要区域规划的指导

任何区域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考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会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当一个地区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即人均GDP5000~6000美元前后时,会面临结构调整问题,大量传统企业会面临外迁的压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中国许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都达到或超过了中等发达水平,有些城市化地区正在接近这一水平。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大量企业外迁或倒闭,导致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与就业水平下降,这正是区域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反映,而不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区域也会面临此类问题,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已。

实际上,许多城市地区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规律,而且有些城市开始主动安排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企业转移并想方设法发展接续产业,即所谓的“腾笼换鸟”。但是,单个行政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时往往难以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有些地区在结构性困难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或一筹莫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全国整体空间格局优化的角度考虑,中央政府通过区域规划指导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引导地区发展的方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近几年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都是针对城市化水平高,已经或即将面临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经济中心区域。可以说,近几年区域规划的密集出台,是引领这些地区发展格局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健康发展的需要。

区域规划是完善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从全局角度可分析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体制背景。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未来进一步完善体制的关键之一是完善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是中国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主要是按“条条”(即部门)进行的,这种调控由于难以落实到具体空间而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致命缺陷,政府想事事都管,但往往顾此失彼,而且在这种体制下地方只不过是没有利益主体身份的“棋子”,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压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将调控重点由部门转向区域,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从1953年至2005年沿用了半个世纪的1计划“一词改为1规划”,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改革政府调控理念与调控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政府区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两个,即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通过区域规划引导重点区域的调整与发展方向,以使全国空间发展最优化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几年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安排。

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域规划这个区域管理工具的主要功能是优化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安排,而不是实施优惠的政策,区域利益再分配是区域政策的功能。因此,指望通过国务院批复而获得特殊利益安排是不切实际的,谋求特殊政策需要在区域政策方面做文章。此外,国家战略是指国家整体发展的蓝图性谋划,而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具体空间安排,其作用主要是引导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区域规划获得批准与国家战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规划是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出台区域规划不仅与计划经济没有联系,而且会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区域规划的未来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明确了未来将主要运用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调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今后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是勿庸置疑的。

根据发达国家区域管理经验,目前中国的区域规划还不尽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域规划制度基础不完善,缺乏区域规划规范,区域规划实施机制不明确。充分发挥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开展区域规划立法,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的主体与客体。区域规划主体是指区域规划决策部门,目前中央政府区域规划决策权分散在众多部门。区域容体是指标准区域的划分,目前我国还不存在这种可供区域规划利用的、制度化的区域划分体系。

第二,统一区域规划本身的规范。已经出台的区域规划在基本概念,规划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不完全一致,这会导致理解偏差,影响规划本身的操作性。因此,制定标准,统一的区域规划规范迫在眉睫。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6

关键词:多目标最优化;区域经济规划;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国的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区域经济的规划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将区域经济规划做好,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区域经济合理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规划解析

区域经济规划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对未来的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部署。区域经济规划是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部分体现,是结合了科技、经济和环境的整体形式。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首先要对区域调研,然后进行确定区域规划发展思路,然后指导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的科学分析、制定、评估和落实,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

区域经济规划的范围十分庞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一般规划的内容包括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已经对经济的分析等。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一致,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规划设置上有着较大的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一种就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把经济的发展认为是经济的增长,所以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经济增长;另外一种看法是比较科学的发展观念,这种观念认为社会和人才是发展的主体,经济增长只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更多的人认可第二种观念。区域经济规划有三个目标。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增长。这些目标互相促进又彼此联系,互相扶助又彼此制约。比如很多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经济增长又能够建设生态环境,所以在经济增长中要注意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区域的主导产业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因为这对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规划中,选择主导产业是核心环节。在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时,要考虑能够成为区域产业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主导产业还应该在区域分工中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强化区际间分工合作。区域内的主导产业要具有区域特色,能够在市场贸易中,发挥区域优势,取得较高利益。总体来说就是区域产业的产品应该是由良好的市场前景,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未来能够占有经济市场,有较高的积极效益,对区域的增长有强大的作用。

(三)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在主导产业确定以后,要对整体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区域的产业结构是组合了不同的产业,设计的产业较广,那么就需要对产业进行分类以及合理配置。所以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规划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要详细分析区域内的产业结构问题、特点和现状,然后通过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政府政策等对影响区域产业配置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接着对产业间的联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协调,下面就是按照要求指标,将生产要素同产业之间进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益,最后要注意优势产业的配置,增强产业结构在未来变化中的适应性。

三、区域经济规划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要对区域经济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必须遵守相适应的原则。

(一)以劳动分工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社会劳动分工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分工决定着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劳动地域分工是区际间客观存在的优势,各个区域间的劳动区域分工形成了产业结构。区域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区域间的优势比较、产业结构的配置以及主导产业选择。所以区域经济规划能够发展区域分工,形成专业化部门与综合性结合的产业机构体系,使区域间能够互相配合,彼此协调的有效分工,共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以区域特点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在区域经济规划中,要充分分析区域的特点,根据区域的特点进行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决策,否则就会影响区域的整体发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区域进行分析要从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区域内市场、人文、生产要素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第二是对区域内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区域特点的分析才能够制定出现实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

四、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就是针对一个需要决策的问题,有着多种决策的选择,并且所有的选择都能达到目标,不分主次,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数学函数模型,不同的函数变量,就会相应的产生不同的目标函数。在区域经济规划中,为了处理区域间的关系,加强共同协调发展,就必须根据科学的方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使区域经济规划决策更加科学。

(一)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对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市场情况以及区域历史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对针对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进行规划区域的数据统计,比如规划区域的生产要素,市场供给以及人口数量等。第三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对规划的决策进行分析,然后将具体问题简化。第四,根据对已经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数学公式,初步建立模型。第五,将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和对规划的决策进行比对分析,验证数字模型的准确性。

(二)最优化模型建立的原则。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建立需要几个原则,第一是要对规划区域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利用,促进规划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第二是在区域经济规划过程中,要把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建立最适合规划区域的数学模型。因为不同的规划区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素以要综合考虑全面因素,促使建成的数字模型能够与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一直。第三是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经济发展不影响生态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对区域经济规划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以及优化,真正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录亮.多目标最优化方法与应用[D].济南大学,2009.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7

规划编制存在五大问题

从这一轮三个规划的编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规划法律上存在空白,规划的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国家各类规划关系以及规划主体、客体行为的法规。经济和社会规划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和规划,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市、区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是经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规划,法律层级最高;城市规划编制主要依据是1989年国家颁布的《城市规划法》和北京市1992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规划编制的内容和程序规范的时间最早,需经过国务院批准实施;土地规划编制主要依据是1998年国家颁布的《土地管理法》,随着土地调控作用的加强,编制的内容正在拓宽,编制的程序逐步规范,需报国土资源部批准。三个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都有正式的法律依据,但是涉及到三个规划的关系只在有关条文中不系统地提到,从现有的法律条文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当统领各类发展规划,是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济社会规划受规划年限、规划内容等的限制,难以对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相反,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因为缺乏经济和社会规划的强有力的支持,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显露出来。2005年,国家发改委经多年努力制定的《规划编制条例》因各种原因没有出台,以国务院文件下发的国发33号文件只是规定了经济社会规划的要求,没有涉及三个规划之间的关系,因此,三个规划自成体系的局面还将维持一段时期。

二是编制起始年限不规范,规划难以有效融合。这一轮规划工作,按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依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提前一年得到国务院批复,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在实际工作中要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从规划的年限来看,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规划年限没有统一规定,规划的年限根据城市实际发展情况适时修改。此轮均为15年。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五年编制一次较为规范,但五年的规划年限造成事实上难以成为其他两个规划的指导依据。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此次城市规划修编之初,市发改委承担了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社会发展、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三个课题,市规划委最后根据这些课题研究对北京市未来十五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了全面的规划,原来的“十五”计划和新研究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因为时间原因事实上没有成为其重要依据。

三是规划内容相互渗透,存在明显交叉。三个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从规划的内容来看,经济社会规划涵盖了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各方面内容,把空间约束纳入了规划视野,重点是对一些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回答;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目标,加大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力度,从内容上有覆盖经济社会规划的倾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用地行业提出了用地目标和措施,也涵盖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各个方面,但在城市功能分区上没有超出经济社会、城市规划的深度。三个规划内容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产业发展及布局、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等地方交叉重叠比较多,编制过程中由于部门编制的原因还存在不衔接的地方,难免造成单一向度思维下的管理重复、空白甚至相持不下。

四是规划空间约束功能不够,导致可操作性不强。在“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有序推进市域开发,对全市区域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初步划定了四类开发的区域和发展方向。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没有依据这个重要的空间区划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城市规划提出将北京城划分为中心城次区域、东部次区域、西部次区域、山区次区域,并粗线条规划了发展方向。土地规划只是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城市生态涵养发展区进行了空间划分,其深度没有超出经济社会规划。三个规划三种分法,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虽有不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抵消规划的作用,影响规划功能的发挥。

五是重要内容的概念和标准不同,影响规划的统一性。城市规划对建设用地提出到2020年为1650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对市域建设用地总量到2010年控制在3500平方公里以内。两方执行的都是国家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他部门和市场主体难以准确理解和执行。

规划体系的新构想

形象地看,三个规划如同建造一栋大厦的不同过程,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是描绘施工图纸,经济社会规划是建造过程。从规划的属性来看,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具有不可扩张性、可控制性、可操作性,是对城市空间扩展静态的界定,是城市发展的“硬件”,需要坚定有序、务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实际的发展内容的界定,是动态的城市发展过程,是城市发展的“软件”,强调发散理论的应用。三个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都在试图以各种方式弥补以往的薄弱环节,努力向外延伸与渗透,在规划内容上力求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但是,对于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首都城市,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使目前的现状急需得到改善。总结这一轮北京三个规划编制工作经验,考虑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应该从更高的层面来谋划规划的长远发展。

首先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总体规划。在明确城市发展性质、定位的基础上,对今后50年到10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市功能分区、开发秩序等事项作出永久性规划。这个规划具有战略性、长远性,统领其他各类规划,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委共同编制实施。

其次,编制时间相对长远的城市规划和关系城市发展命脉的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应当依据国土规划,综合部署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从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出发,规定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保证城市形态设计和空间景观布局等城市规划的生命所在。规划年限为20年,由市规划委在建设部和市政府领导下组织编制和实施。此外,以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为依据,编制城市综合交通、水资源、绿地系统、能源等关系城市发展命脉的专项规划,保证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规划年限一般为20年,由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在市政府领导下组织编制。

第三,经济社会规划主要从资源配置、调节运行和政策调整等方面来回答怎样发展这座城市。要明确政府的职责,引导社会主体行为,把政府的战略意图融入具体的产业、科技、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发展和普通市民的生活层面,并落实到空间布局,规划年限为5年,由市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和市政府领导下组织编制实施。

因此,北京市战略层面上规划体系可以设想为:

50年到100年国土总体规划──20年城市规划(包括20年关系城市发展命脉的专项规划)──5年经济社会规划。长远规划注重静态目标,中期规划注重动态实施。这一规划体系的战略设想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土功能分区、土地开发秩序为龙头,以城市发展标准和建设总量为约束,以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实施为落脚点,实现城市总体长远发展。当然,三个规划的制定过程和编制内容肯定要综合全市各个方面的情况,要求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集中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

规划工作三点建议

从战略层面规划城市规划体系,涉及到相关部门的切身利益,需要取得广泛的共识,需要取得国家的支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规划的基础工作,积累规划体制改革的经验,为逐步实现规划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打好基础。当前可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开展“三规合一”试点工作。虽然国家的《规划编制条例》没有出台,三个规划仍属不同的管理体系,但在国家层面,由国家发改委组织了江苏苏州市、浙江宁波市、四川宜宾市、广西钦州市、辽宁庄河市和福建安溪县六个市县的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规划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节约了规划编制的成本,提高了规划的效率,有力地推进了“三规合一”的进程。在北京区县实际规划工作中,已经出现了“三规合一”的发展趋势,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统一为亦庄新城发展规划;延庆县的三个规划就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虽然仍表现为三种形式,但编制的过程、编制的基础和编制的内容基本上是统一的;目前正在编制的11个新城发展规划从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上也逐步体现了“三规合一”的要求。如果政府从战略层面上及时推进区县和乡镇的规划体制改革工作,明确三个规划之间的关系,北京城市的规划体制改革工作将在城市规划、经济社会规划内容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之后继续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是规范专项规划管理。目前专项规划多、乱且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规划体系紊乱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专项规划编制的随意性和部门化。专项规划编制的随意性表现在一些部门可在需要的时候积极争取编制规划,不需要的时候相互推卸,这种规划往往缺乏正常的协调机制。专项规划编制的部门性表现在规划内容放在本部门或本系统问题的解决上,对一些需要若干部门分工协作编制的规划,往往纠缠于本部门的职责或利益,相互掣肘,难以达成共识。专项规划管理的这种状况既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也直接导致了规划协调不够,质量不高,实施难以保障。下一步应该尽快研究起草《北京市市级专项规划管理办法》,建立全市范围内市级专项规划统一立项、统一的制度,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真正统一管理,其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的目的。

协同编制近期专项建设规划。目前市发改委与市规划委都在编制近期专项建设规划。近期专项建设规划是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为对象编制的建设规划,规划年限一般为三年或五年,编制这样的规划有利于实现以单体项目引导资金投入,向以规划行业、区域项目引导资金投入转变,有利于建设中长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计划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科学的规划体系。编制近期专项建设规划当前亟需要做的工作是加大规划编制协作力度。协作不只限于部门合作,如提供研究报告和征求部门意见,由于每个规划涉及面广,情况发展变化快,协作的深度和准确度都存在一定问题。合作的模式应该再深入一个层次,充分吸收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集中一段时间参加起草小组,真正融入每个部门长期的积累和最新的研究,较好地发挥部门联动的作用,为下一轮大规模的总体规划编制打下基础。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8

一、职责调整

(一)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县(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

及时修订调减投资核准项目目录,大幅度提高市级核准项目的规模(限额)标准,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投资审核权限。

国家、省、市级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少数需报国家、省、市政府审批、核准或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核准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县(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2、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家、省、市政府审批的外,由县(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省、市级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

3、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

重点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三)划入的职责

将原市工业交通办公室承担的“协调解决全市工业口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调节工业经济正常运行”、“负责煤、电、油等经济运行保障要素及铁路运输力的综合协调和重要储备物资的应急调节”以及“石化、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划出的职责

将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划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包括:全市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技术改造投资管理;按市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贯彻国家、省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工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稀土行业发展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市内外经济形势,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价格总水平调控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全市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全市经济安全和总体产业安全等重要问题并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负责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调节经济运行,负责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

(三)负责汇总分析全市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制定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综合分析全市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搞好重要专项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衔接,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

(五)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衔接平衡需要安排政府投资和涉及重大建设项目的专项规划。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性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市级财政性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引导民间投资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指导工程咨询业发展。

(六)推进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负责石化、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管理,拟订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

(七)组织拟订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承担西部大开发工作。综合协调全市开发区的规划和发展工作。

(八)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并监督执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拟订战略物资储备规划,负责组织战略物资的收储、动用、轮换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级粮食、棉花和食糖等储备。

(九)负责全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维护社会稳定。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全市节能降耗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政策措施。

(十一)拟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负责全市招标投标综合管理工作。

(十二)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承担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有关具体工作。

(十三)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职责

根据上述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1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

(二)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科

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及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组织拟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提出全市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协调国土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参与制定土地政策,参与编制水资源平衡与节约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协调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提出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负责使用国内资金项目进口设备减免税的确认初审工作。

(三)国民经济综合科

监测分析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和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研究总量平衡,提出宏观调控的目标以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开展宏观调控经济评估;组织拟订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草综合计划报告;组织编制应急预案,提出年度重要商品平衡的总量目标和相关政策建议;提出国家重要物资储备政策建议,拟订并协调全市国家重要物资储备计划;指导县区经济发展计划工作;研究分析全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研究审核企业债券的发行和资金投向,牵头推进全市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的发展及制度建设;承担新闻和信息引导等工作;承担市苏陕协作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四)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与政策法规科

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提出年度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参与研究和衔接有关方面拟订的专项改革方案;指导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负责统筹城乡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五)固定资产投资科(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监测分析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研究拟订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措施,编制下达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投资计划、市本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计划;负责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保设施、廉租住房、公检法司等设施项目审批和投资安排;负责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和房地产项目备案,编制下达全市经济适用房建设指导性计划;负责全市招标投标综合管理工作;指导工程咨询业发展;承担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六)农村经济科

综合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及有关政策建议,协调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提出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承担市以工代赈办公室日常工作。

(七)产业协调科(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

综合分析全市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统筹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利用外资、淘汰落后产能、外资项目减免税确认等有关工作;承担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日常工作。

(八)高技术产业科

综合分析全市高技术产业及产业技术发展态势,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及产业技术进步战略、规划及扶持措施;组织管理高技术产业化示范相关工作;统筹衔接平衡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参与组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协助管理新材料基地建设;推动全市国民经济新产业形成。

(九)社会发展科

综合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和广播电视、教育、卫生、体育、文物旅游、民政等发展政策;组织编制有关专项计划,协调全市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综合分析提出全市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安排全市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十)经济贸易科

监测分析全市流通和物流业运行状况,组织拟订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和重要商品总量平衡计划,并根据经济运行变化提出计划调整建议;会同有关方面管理市级粮油、化肥等储备计划;组织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流通和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一)能源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

研究提出全市能源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年度指导性计划和产业政策;拟订能源对外开放战略、规划及政策;承担全市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工作;指导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承担科技进步和能源装备相关工作;组织拟订能源行业标准;组织拟订新能源、水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全市煤炭工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拟订煤炭加工转化为清洁能源产品、火电、核电和电网有关的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煤层气利用工作;协调全市电力行业管理;综合分析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组织拟订全市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指导节能执法单位开展节能执法工作;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承担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二)交通发展科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综合分析交通运输运行状况,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有关政策建议;负责拟订全市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监测和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编制市公路、城市轻轨、铁路、机场建设项目规划;负责交通运输项目的前期工作,配合做好交通运输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和初步设计评估及审查;负责与部、省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落实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承担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5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1名兼任市物价局局长),总工程师1名,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1名(副处级),科级领导职数20名(含监察室主任职数1名)。

五、其他事项

(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挂市物价局牌子,主管全市价格工作。

(二)管理市粮食局。

(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量计划,市商务局负责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总量计划内组织实施。粮食、棉花、煤炭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市商务局在进出口总量计划内进行分配并协调相关政策。

(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粮食局的有关职责关系。(1)市粮食局拟订的全市粮食流通发展战略、重大规划、产业政策和提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议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定或审核后上报。(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拟订粮食进出口计划。(3)市粮食局提出的粮食储备的收储、动用建议,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后上报。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9

关键词:资源型小城市 空间规划 空间逻辑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内蒙古地区城市化的加速,资源型小城市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开始崛起。许多小城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或地下水资源发展煤电产业而逐步被世人广知。如准格尔、丰镇、霍林郭勒等,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内蒙古属于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尤为稀缺,小城市如何避免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科学规划小城市的空间格局。

一、城市空间规划的分类

城市规划的实质是空间秩序规划,是在一定制度和理论指导下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多维度分配的规则,包括经济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社会空间规划、人文空间规划。目前,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已从单纯的“技术、科学、理性的活动”向政治活动转变。“城市规划也是公共政策”当前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因为城市规划成果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得到合法权威部门(在我国一般指政府和人大)依法审批,成为公共政策,才能得到执行,并发挥作用。城市规划所规定的空间秩序其实质是一种经济、社会活动秩序。构建一种“有运行能力、公平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秩序是城市规划追求的根本目标。

(一)经济空间规划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佩鲁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经济空间分为内部经济空间和外部经济空间。根据佩鲁的定义,城市内部经济空间可以理解为城市内部各种经济元素在空间分布上的结构关系。根据赵伟《城市经济里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一书对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定义,城市外部经济空间可以理解为一个城市及其所在区域内其他城市共同构成的经济元素空间分布的结构关系。

(二)生态空间规划

生态空间规划是从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的角度研究小城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一体的,无论生产力有多发达,人类的对环境的改造都只能符合自然的节奏。同时,自然提供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城市的空间规划必须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度人类的行为。Lynch在1981年就曾提出过,“一座好的城市应满足,一方面扶植的生态系统能得以维持,同时又允许经济社会方面不断进步”。

(三)社会空间规划

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还是社会空间。城市中不同人群的区位分布,不同组织的区位分布、不同用地的区位分布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城市中,不同的区位分布意味着不同的空间资源的占有。所以,城市管理者作为空间秩序的安排者和空间资源的配置者,应从公平正义的角度进行城市社会空间规划。

(四)人文空间规划

人文空间在不同的领域、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涵义。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空间是城市空间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市文化意像。人文空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人文空间包括人工环境和文化历史环境两方面的类型。人工环境也可称城市景观,包括建筑风格、城市布局等体现文化风格的物态性空间;文化历史环境是城市的人文风貌,包括城市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尚等。是人类活动在城市地区的人文积淀,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与能力。在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中,无一不重视城市人文空间的保护和利用。

二、资源型小城市四种空间规划之间的嵌入逻辑关系

经济、生态、社会、人文空间是从不同视角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并不是城市空间实际的分类。事实上,四种空间是相互嵌入的。因为“人类的经济行为都是嵌入在社会行为中”(格兰诺维特语),同样,四种空间规划也是相互嵌入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嵌入符合空间可持续演进的逻辑关系

经济、生态、社会、人文空间之间的嵌入逻辑或协调机制呈动态的平衡关系,同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的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城市,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也不同。内蒙古的资源型小城市,空间规划的背景是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挥内蒙古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内蒙古这一时期的产业战略规划。因此资源型小城市的经济空间规划成为四种规划的重点,因为任何良性的平衡都是在发展中的平衡,撇开发展寻求平衡是无意义的也是不现实的。然而,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生态环境,而内蒙古又是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少,草原生态系统一旦破坏,难以修复。同时,处于“城尾乡头”的小城市在城市化中需要面对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在这样的问题与背景中,内蒙古小城市的四种空间规划的嵌入逻辑是:

第一,以社会空间为中心的经济空间规划

发展是解决目前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问题的抓手,同时,当前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又是由发展引起的,具体说是不以人为本或不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发展引起的。由于市场经济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一部分利益主体在获得利益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主体的利益或公共利益。如屡见不鲜的污染事件、征地拆迁事件、非法占用耕地事件等。对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正是今天城市公共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以社会责任为标准进行经济空间规划,在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以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为考虑的中心。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贫富差别已成事实,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在每一个具体事件中判断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篇10

一、开拓思想,以新的理念为指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鲜明特征就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各个方面。

――在指导方针方面,《纲要》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在发展目标方面,《纲要》强化了人文的和社会的指标,强化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强化了结构优化和投入效益的指标,强化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指标,强化了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指标。22个主要指标中,反映经济增长的只有2个,反映经济结构的4个,人口资源环境的8个,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8个。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纲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不仅要重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而且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农民个人难以解决的水、电、气、路、环境、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问题,着力提高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纲要》提出要促进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

――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纲要》把城镇化的本质定义为人的变化,提出要以人口城镇化为中心推进城镇化,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体制、进城务工人员就业能力等,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纲要》提出的资源永续利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民群众有一个更好的人居环境。

――在教育和人才方面,《纲要》把人力资本摆到比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资本更为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纲要》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在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纲要》提出要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勇于探索,以新的思路谋发展

《纲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明确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一)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27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快速增长的道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但这种快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的。增长速度很高,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不高。这种增长模式不转变,持续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为此,《纲要》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但作为硬道理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发展的方式,明确推动发展的政策导向。

――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强的问题,《纲要》提出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纲要》提出要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针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纲要》提出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制约的问题,《纲要》提出要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针对体制机制瓶颈制约的问题,《纲要》提出要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

《纲要》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方面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中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

(二)坚持空间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各个地区不顾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协调、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超载过牧带来草原沙化、山地林地湿地过度开垦带来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滥设开发区带来耕地锐减、资源大规模跨区调动、上亿人口常年大流动、缺水城市无限度扩张等空间结构失衡的问题。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区域协调的科学内涵,没有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在经济调节中,只注重总量调控和产业调控,没有把空间调控摆上日程。针对空间开发无序导致的空间结构失衡问题,《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树立新观念、明确新思路、采取新举措。

――树立新观念,就是要正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缩小区域差距,不是简单地缩小经济总量的差距,重点是缩小人均收入的差距,最终是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

――明确新思路,就是指缩小区域差距必须从人人享有小康社会幸福生活出发,充分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通过发展经济、人口转移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实现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空间均衡。

――采取新举措,就是指要着重突破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框架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市格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人口转移和经济集聚的空间载体,明确不同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内容和政策取向。

《纲要》在完整阐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实现空间均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就是要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分布在各个区域之间均衡分布,并与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就是要面对我国空间很不宽敞的现实,使未来的15亿人口、几十万亿的GDP,2743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均衡地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就是要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三)坚持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长期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但从“十一五”开始,就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发展的内涵。《纲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用较大篇幅阐述了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安全建设以及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重点任务和措施,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思路。

――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并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保障条件。《纲要》强调要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力加强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的发展。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纲要》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贯穿始终。在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以及建立健全促进公平的体制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健全并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到“起点公平”的先决条件。《纲要》强调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强化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特别要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在规划实施篇,首次明确定义了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的范围。

三、敢于创新,以新的举措编规划

(一)注重规划编制过程的创新

规划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体现出11个“首次”:首次提前就开展规划前期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请示国务院,及早统一思想,避免走弯路;首次超前确定前期研究课题,形成了《“十一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首次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扩大了参与度和透明度;首次明确开展五年规划的中期评估,分析上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下一个五年规划编制的思路;首次将“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更加准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定位、性质和作用;首次将专家论证报告与规划文本一起提交人代会审议,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科学性;首次在人代会正式审议前将规划文本提交人大代表进行初审;首次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衔接,反馈衔接意见;首次在规划编制完成后,对规划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以解决以往规划编制过程轰轰烈烈,编制完成后无声无息的问题;首次在中央层面组织了“十一五”规划巡讲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首次拟定了国家专项规划的编制计划和审批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行为。

此外,从规划文本的形式上看,首次采取正文加专栏的表现形式,既使正文的表达更加简洁明快,也使重大指标和重大工程更加明确清晰,凸显了落实规划的抓手。

(二)理顺规划体系,规范编制程序

为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划体制,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过程中,同步对规划理念、规划定位、规划体系、编制程序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文件明确了“三级三类”的规划体系、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和论证制度、规划的审批内容和审批权限、规划的评估制度以及调整和修订制度。这对于确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完善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建立责任明确、有效实施的规划实施机制将发挥重要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化程度

为集思广益,反映群众心声,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增强前瞻性和科学性,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了规划的研究制定。在基本思路和《纲要》的形成过程中,召开了著名经济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长期从事规划工作的老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十一五”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的建议;召开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座谈会,听取地方领导的意见建议;通过其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并吸收了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还成立了由经济界、科技界、企业界和其他领域的社会知名专家组成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为“十一五”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意见;开展了请全国人民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纲要》初稿形成后,还开展了听取各地区、各部门意见,提前请人大代表对《纲要》进行审查等十个方面的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纲要》最终获得高票通过,与这些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