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教背景十篇

时间:2024-03-28 10:36:42

农村支教背景

农村支教背景篇1

关键词:印度;农村基础教育;免费;家庭支出

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即承诺普及免费的基础教育,对公民普及知识和鼓励思想自由等。然而,在印度,教育完全没有免费的迹象,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是非常之大的。为了接受教育,包括本应由邦政府提供的免费的特殊教育,即便是那些来自低社会经济背景的表列种族/部落、低收入群体都要付出数额巨大的费用。

一、印度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支出的特征

(二)家庭教育支出随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

如表1所示,印度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支出随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

表1

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学校每生每年家庭教育支出情况(单位:卢比)

(二)教育支出随所上学校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公办学校不仅指政府举办的学校,而且还包括地方实体如市政、村务委员会等管理的学校;政府赞助的学校,通常指由私人出资,包括接受邦赞助由私人管理的学校(在这里,除非有特殊说明,私立学校仅指那些没有得到邦赞助的学校)。在公办学校,家庭为每生每年的基础教育花费为322卢比;在政府赞助的学校,将增加20%;而在私立学校这一费用则要高出近3倍。换言之,家庭每生教育支出最少的是公办学校,政府赞助学校次之,最高的是私立学校,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

(三)教育支出的构成中,课本和校服占大部分

在公办学校,课本和校服占了家庭教育支出大部分,超过70%;第二位的是学费,包括测验和其他费用,占12%,而这在私立学校则高达35%。私人辅导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支出项目,即便是在基础教育领域,情况也类似。有趣的是,支出的各项目之间是有关联的,详见表2。

表2

每生基础教育家庭支出构成

(四)家庭在对男女童教育支出方面存在不同

性别差异是广泛存在的,且通常总是表现为对女童不利,家庭在教育投入方面偏向于男童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在进入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均是如此,这种差异的程度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增加。从总体来看,家庭趋向于在女童教育方面比男童花更少的钱,当然,这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五)不同阶级组织每生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

表列群体(表列种族和表列部落人口之和)的教育支出比其他人群(非表列人口)要少。通常来说,在表列群体内部,表列种族比表列阶级的支出要少,当然也有例外,特别是在私立学校。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和经济弱势群体如表列种族和表列部落家庭为了接受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高小教育,都要付出数额和比率相对巨大的费用。

从家庭支出的情形来看,在公办学校里,花费相差无几,也许是因为所有的公办学校都大同小异,在教育的花费上没有太多不公平的余地。而那些在私立学校上学的人则有形式多样的付出。也就是说,在公办学校里,不同收入群体对教育的支出相同,但在私立学校,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由于私立学校的包含各种各样的类型,从尚未得到认可的到昂贵的寄宿学校,使家庭支出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六)任何职业群体的家庭在教育上花费都很大

不同职业群体的家庭支出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资助的学校里没有太大差异,然而,在私立学校里这种差异则得以显现出来。有正式职业家庭的教育支出最高,其次是涉及贸易和商业的家庭。尽管中产阶级倾向于在私立学校中作最大的投入,但在不同阶级的家庭教育支出上没有涉及到任何制度差异。转贴于

(七)贫困家庭在教育上的花费比富裕家庭相对更多

低收入家庭在教育上不得不花费他们总收入的

69%,这一比例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上升而稳步下降,而高收入家庭在他们子女的教育花费仅为他们收入的36%。所有的群体——表列种族、表列部落和其他阶级,宗教组织包括印度教、穆斯林和基督教,在男女童教育上,以及在不同的土地所有者群体中,情况都是如此,各邦亦均无例外。在教育上,贫穷家庭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远高于富裕家庭。

(八)邦与邦之间基础教育家庭支出的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从229卢比到826卢比不等。有趣的是,家庭教育支出与邦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并无相关。但是,这种差异是与邦的教育表现成反比,教育、经济落后的邦,如比哈尔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等,比发达的邦,如马哈拉施拉特邦和古吉拉特邦花费更高。

二、“免费”教育不免费的负面影响

(一)教育政策难以得到有效地执行,政策价值目标难以达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虽然为消除贫困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至1998年仍然有4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从1973年到1997年,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字几乎始终保持在3亿以上。在有大量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一下,无力支付高额的教育费用,很难想象义务教育会达到普及的程度,毕竟教育的实施需要基本的保障条件。因此,政府不断推迟义务教育的普及日期,教育政策价值目标难以实现,导致教育政策失真。

(二)辍学率长期居高不下

导致儿童辍学问题的主要因素涉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等诸方面,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底下必然对送子女入学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辍学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教育的不免费使得许多学生家庭负担不起学习所需要的费用,有的家庭甚至还需要孩子在家或外出工作以增加家庭的收入。印度1—5年级儿童的辍学率在1980年男孩为56.2%,女孩为62.5%,总计为58.7%。《国家教育政策》公布以后的努力,虽有显著效果,但是人口基数大,这仍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要真正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应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政府的保障机制尤为重要。

对此,印度政府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二届国际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提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加了在农村地区实施全民教育的困难。目前,仍盛行的一些体现社会不平等的习俗,妨碍了人民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更严重的是,由于经济困难,大批儿童过早地进入劳动市场,以帮助家庭维持生机,童工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三、结语

中国和印度都是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现代,除社会制度外,两国在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历史遭遇、当今任务等方面都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国有许多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我国13亿人口中约有80%生活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这是一个浩大的社会工程,我国虽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为了巩固我们的教育成果并尽早实现“全面普及”的目标,我们应该吸取印度的教训,加强政策和财政保障力度,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教育工作,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建美。论影响印度基础教育政策的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42.

农村支教背景篇2

【关键词】农民环保参与意愿;农村面源污染;社会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农村环境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障碍,农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污染问题必须首先予以重视与解决。然而,由于农村面源污染形式上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污染源多样性等特点,其治理本身也是一个难题。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和地膜污染;二是畜禽排泄物污染;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对这类污染而言,往往会产生执法失灵现象。所谓执法失灵就是通过单纯的立法与执法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或者依靠单纯的立法与执法进行规制效果甚微的一种法律实现低效率情形。具体而言,化肥、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必备要素,畜禽排泄污染隐蔽而不易控制,且污染标准把握不一,农村生活垃圾与农民生活习惯与环保意识相关,长久以来农民生活在城市生活之外,不懂得爱惜身边的环境,更不懂得如何保护环境。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需要对农村农民环保参与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其一是了解我国农村农民的环保参与意愿情况;其二是分析影响农民环保参与意识的相关因素;其三,针对以上二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供政府及立法部门决策,以利用它们的公共资源为农民环保参与意识的加强提供科学的支撑,为解决我国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抽样方式

本项研究是在湖北省委重大研究课题《湖北省水资源保护体制机制研究》和湖北经济学院校级青年项目《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基层环保执法实效研究》的支助下,通过暑期赴湖北三个农村地区――洪湖、梁子湖、随州周边农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论文所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本次调查所收集的问卷。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58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4.75%,其中涉及洪湖问卷218份,随州问卷144份,梁子湖问卷396份。

(二)变量的测量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农村村民的环保参与意愿,为了使这一变量具有可操作性,笔者将环保参与意愿分解为四个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测量指标:一是农民的环保参与认知,这是农民参与环保的认知性指标,二是农民参与环保的支付意愿,这是农民参与环保的间接参与性指标,即农民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来作为对环保的支持,三是农民的行动参与意愿,因其行为具有偶然性与随意性,笔者将其称为农民直接参环保行为中的非正式参与指标,四是农民的组织参与意愿,因其行为参与具有正式性,笔者将其称为农民直接参与环保行为中的正式参与指标。其关系可见图1:

三、样本分析

(一)农民参与意愿调查统计

统计显示,关于“你知道以上行为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这一问题,有79.4%的受访者认为知道,有20.6%的受访者不知道,说明农民对农村面源污染认知情况较好;关于“为了保护环境,你愿意负担一部分费用吗”,有83.2%的受访农民认为愿意负担,只有16.8%的农民表示不愿意,说明农民对农村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较好;关于“如果要求畜禽的粪便集中处理再排放,你会配合吗”,有87.1%的受访者认为会去配合,只有12.9%的受访者认为不会去配合,说明农民对于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具有很好的积极性,这以行动参与也可称为农民的非正式参与;关于“如果有水资源保护协会,你会参加吗”,有74.6%的受访者认为会,有25.4%的受访者不会参加,说明农民参加农村自治组织的积极性较高,这是对环境保护正式参与的体现,但正式参与的比例要略低于非正式参与。具体可见表2(注:表中已剔除无效数据)

表1 农民参与意愿调查统计 (N=758)

调查项 结果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环保认知 对面源污染的认知 有认识 469 61.9 79.4

无认识 122 16.1 20.6

间接参与 环保支付 愿意 544 71.8 83.2

不愿意 110 14.5 16.8

直接参与 非正式参与 会 556 73.4 87.1

不会 82 10.8 12.9

正式参与 会 556 73.4 74.6

不会 189 24.9 25.4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湖北农村农民参与环保的意愿普遍较高,这集中体现在农民的间接参与意愿与非正式参与意愿上,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民对农民面源污染的认知度并非很高,从绝对百分比来看,对其有了解的农民只有61.9%。另外,农民以参与环保组织的方式正式参与环保的意愿较非正式参与弱。

(二)假设与检验

1. 假设

我们对影响农村农民认知与参与环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当然,假设是建立在经验之上,我们可以利用回归分析验证假设的真伪。

假设1:农民的环保认知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个人因素,如年龄、教育背景、收入等,这些也可称为影响农民环保意识的内生因素;二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农民的务农项目、政府的有效宣传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可以称为影响农民环保意识的外生因素。

假设2:农民的环保参与行为会受到其环保认知以及其它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参与既包括直接参与,也包括间接参与。

2. 统计检验

对于假设1,年龄、教育背景、为定序变量,其务农项目与政府是否进行了有效宣传属于定类变量,而自变量环保认知属于二项分布的定类变量,且各变量间存在共线性可能性不大,因此可直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不同类型变量对农民环保认知的影响。

从表2可知,农村中农民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收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其环保认知间无显著关系,而政府宣传与务农项目情况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影响非常显著。结合本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相对农民的个体特征,社会环境因素对其环保意识影响更大。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具体表现,我们对政府宣传情况既农民务农项目分别与农民环保意识状况列关联列表如表3。

表2 农民环保意识logistic回归似然比检验结果

效应 模型拟合标准 似然比检验

2倍对数似然值 卡方 自由度 显著水平

截距 3.235E2a .000 0 .

个人因素 性别 324.142 .661 2 .719

年龄 324.813 1.332 2 .514

教育背景 332.125 8.643 5 .124

收入 324.862 1.381 3 .710

社会因素 政府宣传 331.140 7.659 1 .006

务农项目 343.600 20.118 2 .000

经济状况 327.209 3.728 2 .155

注:性别:1=“男”,2=“女”;年龄:1=“20岁以下”,2=“21-40岁”,3=“41-60岁”,4=“61以上”;教育背景:1 = “小学及以下”,2 = “初中”,3 =“高中”,4 = “中专”,5 = “大专”,6 =“本科”,7 =“硕士(研究生)”,8 =“博士(研究生)”收入:1=“20000元以下”,2=“20000-30000元”,3=“30000-40000元”,4=“40000元以上”;政府宣传:1=“有”,2=“没有;务农项目:1=“农田耕作”,2 = “水产养殖”,3 = “畜禽养殖”;经济状况:1=“有发展”,2=“无发展”。

表3 环保意识与影响因素交互表(附卡方检验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 环保意识

有 无 卡方 自由度 双侧显著度

政府宣传 有 116 15 8.772a 1 .003

无 348 106

务农项目 农田耕作 102 60 39.975a 2 .000

水产养殖 278 39

畜禽养殖 15 5

从表3看,政府宣传的有无对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不同的务农项目,环保意识具有明显差别,统计显示水产养殖户较农田耕作户与蓄禽养殖户环保意识更强,其双侧显著度的值为.000,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水产养殖户的生产生活与水相关,而水的污染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敏感。

我们再来验证假设2,农村环保参与是农民将自身的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因此,对于影响环保参与的一个重要自变量无疑是环保意识。另外,根据上文的分析,对于环保参与,我们需要分类展开检验,一是对于直接参与的分析,另一类是对于间接参与的分析,当然,在直接参与影响因素分析中,还要分为正式性参与与非正式性参与,以下logistic回归结果。

统计显示,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背景、收入情况、务农项目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对农民环保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背景、收入状况、务农项目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等对于农民间接参与或直接的正式参与环保行动具有显著性影响。结合回归结果分析,具有环保意识比不具有环保意识的农民更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状况越好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越好,农民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越强,至于性别、年龄、政府宣传等对于农民环保支付以及参加环保组织的意愿影响不显著;此外,教育背景、务农项目对农民的非正式参与环保(日常的环保行为)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对于定序变量教育背景而言,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日常自觉参与环保的意愿越强,而如环保意识、性别、年龄、收入、政府宣传、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农民日常环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表4 农民环保参与logistic回归似然比检验结果

效应 似然比检验

卡方 显著水平

间接

参与 正式性 非正

式性 间接

参与 正式性 非正

式性

截距 0 0 0 . . .

个人 因素 环保意识 9.951 8.218 0.705 0.002 0.042 0.401

性别 2.675 1.649 4.304 0.262 0.949 0.116

年龄 0.634 10.558 3.189 0.728 0.103 0.203

教育背景 9.919 33.761 13.984 0.078 0.004 0.016

收入 6.978 19.617 0.633 0.073 0.02 0.889

社会 因素 政府宣传 0.025 3.042 2.156 0.876 0.385 0.142

务农项目 6.665 11.668 10.146 0.036 0.07 0.006

经济状况 23.78 28.309 2.99 0.00 0.00 0.224

注:环保认知:1=“有”,2=“无”;其它变量见表3。

四、提升环保执法效率的社会机制构建

(一)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都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环保参与的意愿也较强,但需要加强引导与培育机制建设

从统计数据来看,有61.9%的被调查者具有环保意识,愿意参与到环保行动的比例为73.4%,这表明大部分农民都有农村环保的意识,但从我们调查的现实情况来看,这种良好的意愿没有转化为农村广大农民的日常行为与组织行动。

在对本文假设1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农民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收入等反映农民个体自身特征的因素与其是否具有环保意识无显著关系,而农村社会环境因素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当前政府部门应急迫解决的问题并非是设法立刻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而是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培育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让农民们的主观意愿实现向现实的转换。

(二)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试点,推广环保经验,建立农村地方环保常态机制,实现示范效应

农村环保需要农民参与,而农民参与环保又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在本文对假设2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背景、收入情况、务农项目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对农民环保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具有环保意识比不具有环保意识的农民更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状况越好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农民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越强,因此,农村环保试点的选择应至少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该地区要有比较好的教育基础设施与环境,当地农民及其子女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该地区农民的收入应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只有具备较高的收入水平,农民才可能有精力与财力投入到农村环保事业中来;三是当地经济发展较好,且有为农村环保提供支持的财力,这也是建立环保激励机制的保障。

(三)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农民环保参与机制

从上文可以知道,农民的环保参与可以分为直接参与与间接参与,那么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就可以分为直接参与机制与间接参与机制,设立直接参与机制又分为两种情况:正式性参与与非正式性参与。首先,对于间接参与机制而言,就是要建立村级环保专项资金募集制度,用农民自己的钱治理身边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农村的面源污染,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足够与稳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村民中强化一种污染者付费的责任意识,进而可以间接提升环保意识;其次对于直接参与机制而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设计:一方面要依托村民自治组织,建立环保公众参与机制,这一机制的设立可以为农民正式性参与环保提供渠道、创造机会,统计显示,农民个人收入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受教育设施与环境良好的地方更适合推广这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农民的非正式参与,更多的是需要基层组织的宣传与引导,并将其常态化,争取成为农村基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县级机构可以对农村环境管理进行考核,并为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总之,要实现农村农民日常环保习惯的养成,要让外在的制度内化为行动者自身的行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机制设立的目的。对于非正式参与机制的设立,从统计结论来看,社会环境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而教育背景因素及务农的项目与其有显著关系。因此,对于提高农民的非正式参与意识,其需要从提高广大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方面着手积极稳步的推进。

参考文献

农村支教背景篇3

【关键词】 农村;衰落;教育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各方面都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向前进步,惟有农村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古典社区呈现出了衰落的趋势,这种衰落在现实社会中呈现出何种状态,导致千年农村渐趋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出现,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做一个深入的思考。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的日渐衰落,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即农村教育应该何去何从,它的出路应该在哪里。

二、当代中国农村衰落的现实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1.资金、技术短缺和人才匮乏。从古到今,我国农村一直被认为是封闭保守之地,再加上城市数目及发展水平一直做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导致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更倾向于城市,发展城市,使农村在发展中缺少资金和技术,日益遭到排挤。农村产生的人才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流向了城市,即使有大批的人才愿意从城市进入农村,也会因为农村生存条件的艰苦和创业空间的狭窄,使他们无用武之地,这种局面使农村的发展丧失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基本上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导致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衰落。

2.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当代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于时展的要求,如道路、桥梁、通信等方面的不健全,导致农村的整体发展受损。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齐全配备,农村也不例外,由于农村本来就缺少人财物的支持,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反映出了农村的衰落。

3.农村的土地流失严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农村都不同程度的被城市所啃噬着,最明显的莫过于城市边缘的农村。农村的土地被征来用于建造城市楼房、工厂、扩展外环。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土地减少的过程;是失地人群增加的过程;是农村走向衰落的过程。

4.农村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空巢、留守现象日益显著。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减少相对应的是,农村人口一直处于膨胀之势,由建国初期的4亿增加到现在的9亿,在过多的农业人口挤压下,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已经日趋退化,越来越成为农民的“活命田”。土地面积大幅度地减少,使农业的生产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从而更加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起飞。这就致使许多中青年农村劳动力离乡进城务工,寻找生活的出路,使得农村中空巢、留守现象日益普遍,农村缺乏年轻劳动力,农村更加走向衰落。

三、当代中国农村衰落的后果分析

1.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村的日渐衰落导致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找工作,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形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具特色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大多不具备科学文化素质,从事的多为体力劳动,并且报酬相当低的工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发展,农村承载的农业劳动力有限,再加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预示着进城寻找出路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最大的社会群体。不依靠土地为生,从城市中获取生存的来源,却与农村有着亲属、土地和社会人际关系的联系;生活在城市,却处于城市社会中的边缘状态。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与农村的衰落直接相关,这一群体应该如何发展规划引人注意。

2.农村的衰落导致许多农村家庭年龄结构的断层。一个合理而健康的社会结构必须是老年、中青年和幼年的结合体,社区、家庭也是同样道理。然而在我国农村衰落的同时,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移,导致许多农村家庭也趋向衰落。一方面许多老年人被孤单的遗留于村子当中,缺少照顾与抚慰;另一方面大量儿童同样被遗留在农村当中,缺少关爱和教育。农村的发展不可能由老人和儿童来支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必然加重了农村衰落的进程。农村的衰落也必然导致中青年劳动力流向繁华的城市。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二者互相促进,使我国农村、农村家庭共同趋向衰落。

3.农村的衰落致使农村基础教育缓慢前进甚至停滞。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往往具有协调统一性,整体的发展会带动局部的发展,整体的衰落也会促使局部走向衰落。农村基础教育做为农村整体发展的一个部分,在农村这个整体走向没落的大背景之下,注定了农村的基础教育也会走下坡路。农村的落后与衰落,农村难以吸引办学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农村传统的保守观念“送孩子上学可以找到铁饭碗,如果孩子学习不行也不要花冤枉钱”。这些因素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在生源、师资等方面都存在困境,发展缓慢或处于停滞状态。

四、当代中国农村衰落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一)当代农村衰落背景下探讨农村教育的意义

当代我国,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农村的衰落,其中人才匮乏是农村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致使农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才对于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相当重要。教育产生人才,可以说一个地区的衰落与这个地区的教育直接相关,要探讨农村衰落问题,必不可少的要讨论农村教育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教育有三种形式:社会团体或社区中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系统性的教育。在这里专门探讨适用于农村的教育,包括农村中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系统教育。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具有传授知识和技术,传播文化的功能;教育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筛选人才和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和事业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社会凝聚力,扩大整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农村教育意义重大,当代农村趋向衰落的背景下探讨农村教育可以对农村和教育现状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

首先,农村社区的社会教育,它是提高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的重要力量。由于农村自古就以群体形式居住,人们世代相识相知,在社区教育这一方面,农村社区有着天然的优势。农村人善良的秉性,使人们即使在不受教的情况下,也有着有着很强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其次,农村中的家庭教育,这部分构成了农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教育的主角是由家长来承担的,家长的教导对孩子品质、素质及修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农村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的边缘,教育滞后、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导致大多数农村家长素质并不高,这样由他们影响和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在家庭教育上显出明显的不足与落后。我国农村大量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导致农村出现许多留守儿童,对这部分长期不和父母相处的孩子而言,在他们身上就更加展现出了家庭教育上的缺乏。农村家庭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难点所在。

再次,农村中的系统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它们是农村教育的支柱和推动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而言,基本上是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1)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缺乏,相关财政支持不够;(2)农村的日渐衰落难以公开招聘优秀教师,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本土化、封闭化、质量低;(3)农村家庭的贫困以及家长教育意识薄弱而功利意识很强,致使许多农村孩子中途辍学。

农村中的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针对农村中青年群体而言的,并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大多就是由这部分人构成的,但他们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教育。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16%的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大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本身教育程度不高,再加上缺少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造成许多劳动技能偏低的农民工越来越被挤压到日益狭小的就业市场中,使就业情况更加恶化。

五、当代中国农村衰落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出路探讨

1.以进修、培训等方式整体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学生必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所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一个教师的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如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道德水平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还会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爱、帮助其道德修养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提高农村基础办学的整体质量、提高其对村民的吸引力,还可以或多或少的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家长教育的作用。

2.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经济的发展,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基础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又回到了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最明显的就是它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农村办学目标只有一个,无论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教学导向,还是社会、家庭的期待,都是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单纯以学习文化课为主的“一条龙”的升学模式,忽视了毕业生的流向,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必须转变农村办学的观念,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规范,并加之以监督,使农村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迈进。

3.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仍然较少,尤其是农村的职业化教育方面,需要鼓励社会各地兴办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并鼓励在不同教育主办者之间开展教育质量、教育条件、办学条件的竞争,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

对于农村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而言,要对他们进行广泛,说明利弊,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其技能提高的程度,只有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择业竞争能力、就业适应能力、自主创业能力,才能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整体上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六、结语

其实农村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仅靠以上分析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当代农村衰落的背景下,农村教育就显得问题更多更加亟待解决。在我国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走向衰落已成为既定的趋势,需要结合这一现象分析其深层内在原因、及后果,在这里探讨的农村教育问题仅是其中的重要后果之一,且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农村衰落与农村教育出路这一话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鲁宓,黄志伟.《停滞和衰落,农村不可逆转的宿命?》.亚太经济时报[J].2006 年7月20 日

[2]谭雪女.《农村基础教育出路何在》教书育人[J].2006(7)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67

农村支教背景篇4

关键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反思;前瞻;

一、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背景

作为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具体方面,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出台不是政策制定者的简单主观判断,也不是问题充分暴露后自行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逐步进入教育政策的范围,并最终由政策制定者经过一个特定的政策制定程序后形成的。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影响教育的发展。经济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对城乡教育投资的失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筹措责任主体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以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低劳动生产率农业为主的农村所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能力的巨大差距。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城乡二元文化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方面,农民自身经济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投入上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偏低的现实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这种主观需求和客观可能两方面指数都较低的情况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直接政治背景。人力资本理论全面揭示了教育与经济间的关系,指出与其他投资一样,用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也是可以获得回报。其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投资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有关“三农”的表层问题,更是要从本质上为农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而毕业师资、教育理念等软件资源的配备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政府对于师资配置的宏观调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背景

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必须承担保证儿童受教育公平的责任,同时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其中,师资配置同时贯穿于这几个方面,是政府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可回避的一个共性问题。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

总体而言,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城乡教师水平的同步提高,反而会掩盖城乡师资配置不均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农村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三个方面。首先,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事实可以反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一年的清退工作,2005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由49.9万降为44.8万人,其中大约有30万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1]。其次,从学历水平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约38个百分点[2]。再次,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分别占57.83%、51.44%和41.02%[3]。此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职称职称结构与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总之,城乡师资水平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

2、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次放开人才流动政策时,教师队伍中曾出现过一次“跳槽”热。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教师资格制度的正式实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教师流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由于教师流动制度的缺失,我国当时的教师流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无序的流动:从教育系统内部流向外部;从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等[4]。在这种无序流动中教育系统内部的无序流动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协调发展。对此,网站由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国家必须采取相应举措逐步健全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以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倾向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2002年后每年毕业人数均以约60万的数量逐年递增,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而西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中央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等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大量优惠政策,如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选聘招录优先政策等进一步明确“基层就业”这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主旋律。针对农村教师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又一项重要探索。#p#分页标题#e#

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为农村教育补充一批优秀师资,成功创新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1、特岗教师从数量上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状况

特岗计划从2006年到2008年实施三年来,共录用了5.9万多名特岗教师,分布在490多个县的6400多所农村学校,直接受益的农村孩子达到200多万人[5]。2009年,在对特岗计划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此外,部分省份在中央特岗计划实施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特岗计划新机制。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既在国家5000名特岗计划名额的基础上以单独财政支出划拨5000名特岗教师工资,加大了国家特岗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岗政策执行两年中为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优秀师资。

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的扩大、计划数量的提升、各省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一支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相关保障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2、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及学历上都有严格规定,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特岗计划明确规定,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78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低年龄、高学历可以弥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出现的断层空缺,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一支老、中、青合理配备、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方面侧重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相关特岗教师成为服务地第一名该学科教师,为某些农村学校实现了该学科教师零的突破。如2005年10月,国家在W县投入了价值9000多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电脑大量进入农村学校课堂,当时W县农村许多在职教师不懂电脑,导致有些学校远程教育设备闲置[6],特岗教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2006-2008年,特岗计划为农村提供特岗教师5.9万多名,2009年特岗计划的设岗规模扩大到5万以上,加之各省对于特岗计划的创新,通过特岗计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而这相对于2010年全国630万的毕业生总数而言似乎不值一提。但是,纵观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特岗计划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大范围就业的典范。

以河南省某独立学院为例,2009届毕业生总数144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23人,就业率为8.49%;2010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1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54人,就业率为8.96%。由此可见,相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等其他就业途径而言,特岗计划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家关于基层就业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思想也逐渐树立。但由于基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地方财力有限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而无法引进高质量师资,加之部分地区因“普九”欠下了经济债,形成“有编不补”或“有编难补”的情况。而特岗计划明确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岗教师经费的解决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改变农村师资配置失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三、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中的困境

(一)“同工不同酬”降低特岗教师自我成就感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特岗教师在基本工资方面与非特岗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但在地方财政紧张及特岗教师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特岗教师在3年聘期内的三险一金、住房、艰苦地区补助津贴等福利津贴无保障(见表一[7]),被社会认为是编外教师的身份,经济待遇的偏低还导致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受尊重程度同比低于非特岗教师。

一项针对贵州省某县8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显示,45.9%的特岗教师认为他们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一般”,25.7%的认为“较低”,还有14.9%的特岗教师认为“非常低”;在关于受尊重程度的调查中,43.2%的特岗教师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的占24.3%,14.9%认为“非常不尊重”[8]。

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特岗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他们拿着与非特岗教师有别的工资待遇,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临时住所[9],长期“同工不同酬”的境况会逐渐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特岗计划这一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二)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特岗教师出路难寻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定,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新聘教师入职后即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常管理范围内,有专门的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程序,职业发展前景清晰。但是,对于聘期3年的特岗教师而言,特岗计划仅仅规定“特设岗位教师在聘期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等,对于特岗教师的身份没有明确规定,对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更是没有相关阐述。因此,特岗计划政策在实施中逐渐暴露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的困境。#p#分页标题#e#

特岗计划招聘对象突破了师范类毕业生的限制,凡符合报名条件并通过考试的毕业生均可加入特岗教师的行列。但是,非师范毕业生的相关教育学知识背景与教师相关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部分省份对拟聘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缺乏明确规定,当非师范类特岗教师上岗任教后面临更加专业的教育学类问题时,各地教育局、各学校也没有持续的入职教育,甚至有些特岗教师被安排担任非自身专业的学科教学,极大阻碍了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于身份不明确,特岗教师职称不能按教师职称评聘程序正常参与评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工资、待遇等不能正常晋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3年聘期内无法评聘职让部分特岗教师产生前途不明确、不稳定的感觉。

为提高特岗计划实施的持续性与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特岗计划对于3年聘期结束后的继续留任问题及将特岗计划的实施可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但是,在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却出现了继续留任困难的情况。如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特岗教师就遇到如此尴尬,三年服务期已满,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却遭到拒绝。他们去教育局讨说法,教育局的领导说:政府不批,我们没有编制。而政府编制办的领导说:我们县教师超编了,你们留不下来[10]。

入职培训欠缺、不能参与职称评聘、留任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

四、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相关政策

从师资方面入手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由来已久,其中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的运用比较普遍。

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实施40多年来有效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师资配置更趋合理化、教师工作热情得以提高、学校办学更加充满活力等方面。补给模式主要针对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师资短缺问题,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奖金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该地区工作而建立的师资均衡配置模式。补给模式在美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和经费两个方面。政策方面,各州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向社会广泛招募教师,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政策保证。经费方面,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来提高教师短缺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及改善其工作环境,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经费保证。补给模式是政府对于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模式,突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责任。

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在日本和美国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了两国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各国相关政策出台背景的不同,如日本定期流动模式的广泛应用是以日本教师公务员身份为重要前提。《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以及《行政不服审查法》等从根本上明确了教师公务员的职业身份,从根本上增强了教师定期交流制的可行性,保障了该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教师的身份很难单纯归类于公务员、雇员还是公务雇员,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复杂的境况中。

(二)以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为特岗计划继续推进提供经费保证。

特岗计划实施已经五年之久,中央及地方特岗计划都在不断调整。 2009年,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部分省份在特岗计划实施中也不乏创新之举,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但是,特岗计划实施过程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的留任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无法留任的现象势必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特岗计划试点县为“两基”攻坚县、国家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些县还存在大量普九欠债。显然,这些试点县的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留任特岗教师。如贵州省某县,如果没位特岗教师按国家补贴来算,每名特岗教师总支出得在3100元/年以上,这样县里每年得多拿2600多万元才能保证开支,这是我县财政无法承受的[11]。对此,中央、省级财政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从经费方面保证特岗教师继续留任。

此外,地方政府要把特岗计划定位为长期政策,而不是国家对于农村教师的短期补充机制。因此,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岗位申报工作中一定要务实、严谨,以各地实际需要且3年聘期结束后可接纳并解决编制的教师数量为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想留任却留不下的尴尬境遇。

(三)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新手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段为职后1-3年,其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形成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职后的五年才能进入成熟期[12]。对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特岗教师必须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社会认可度。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在教师身份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虽然3年聘期结束后特岗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去与留,但3年聘期内特岗教师就是教师队伍的一员。对此,相关媒体应该积极树立特岗教师典型并加以正面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的社会认可度,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给予特岗教师更多人文关怀。

其次,重视特岗教师入职教育,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特岗计划在招聘程序专门设置“集中培训”环节,充分表明入职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招聘工作由各省相关部门负责,“集中培训”也就因各因地而异。如河南省要求培训为不少于30学时的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四川省在特岗教师招聘简章中只提到“岗前培训由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因此,针对部分非师范类特岗教师未能系统掌握教育学类相关知识;设岗县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水平较低等现状,各设岗县及学校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及特岗教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p#分页标题#e#

再次,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了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的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但是,本、专科毕业的特岗教师3年内却无法评聘职称,这对于聘期结束后想继续留任的特岗教师更是一个巨大打击。因此,各地应该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3年聘期结束后将每年考核结果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彻底消除特岗教师3年职称评聘空白的压力。

特岗教师为农村义务教师加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与精彩,反思、总结特岗计划的成功与不足,配合其他农村教师补给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教育部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背景材料——2006年第4次新闻散发材料(4)[EB/OL].

[4]王俊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6][8][11]杨廷树.贵州省W县“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5).

[7]杨廷树,杨颖秀.西部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贵州省Z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9]易海华,刘济远.“特岗教师”如何更好地落地生根——关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工作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农村支教背景篇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家庭背景 从业意愿 环保项目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97-02

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职场,大学生就业难有加剧之势[1],尤其是位于地市州的二本院校。二本高校同样培养出本专科学生,但是受制于资源和信息,在就业率尤其是就业层次上明显不如重点高校;显著特征是广泛存在“灵活就业”,基本放弃了严格的人事档案体系带来的社会福利。该研究选择就业相对热门的土木工程为调查对象,并细分从业意愿为建筑、市政和交通。由家庭从业背景出发,寻找选择土木专业学习与从业意愿的动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便提高二本高校土木学子的就业层次。

1 问卷调查与实验设计

1.1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的家庭背景与从业意愿进行统计。其中家庭背景中的行业分布有四类,分别为建筑、市政、交通以及其他;从业意愿是调查统计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并且每个人只能选择一项行业。

1.2 考试安排

此次调研对象是位于某地级市的二本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102名大三学生,考试安排是所有学生参与“桥梁课程”的考试,并同步对所附问卷调查进行对应选择,即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直接对应。考试的阅卷由老师完成,问卷统计由学生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图1给出了某二本高校土木学子家庭背景与从业意愿的统计分布。由图1可知:近七层学生家庭无建设行业从业背景;近七层学生选择建筑业,近二层学生选择市政,近一层学生选择交通;不足一层学生跨行业选择就业。七层学生无建设行业从业背景,说明该二本高校土木学子生源更多来源于农村地区。这也与农村子弟进入重点高校比例逐步减少[2]相一致。就业意愿集中于建筑业,说明该校大土木实际主要围绕建筑业开展,也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火爆,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充分刺激了学生进入建筑业的从业意愿。建筑业也是当前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这也是多数寒门学子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的重要原因。寒门学子把“就业”排在第一位,较少用“发展”眼光考虑职业规划[3]。

2.2 家庭背景与从业意愿一致性

图2给出了家庭背景与从业意愿一致性的统计分布。由图2可知:家庭背景与从业意愿一致的学生几乎都只占各自家庭背景人数的一半,并且家庭背景与从业意愿不一致的学生都会选择与家庭从业背景相关联的行业。这说明:家庭背景是影响学生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或只能从事家族参与的行业。由此可知,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潜在的社会资源优势更大程度地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这客观上对农村子弟参与非农工作设置了“起跑障碍[4]”,同时导致农业与农村缺乏接班人。

2.3 从业意愿与努力程度

以考试分数的多少衡量努力程度,专业课的分数越高则表示努力程度越高。表1反映了“桥梁工程”考分段人数与从业意愿人数的关系。由表1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建筑、市政、交通或其他四个行业中,最努力群体(考分>85)占分项意愿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0.38,0.59,0.38与0.29。由于“桥梁工程”与“市政/交通”行业关系最为密切,这与高分段更加明确的“市政/交通”从业意愿相一致。这表明,努力程度与从业意愿基本一致。这就要求大学生宜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并持续地践行。

2.4 性别与意愿

传统而言,大土木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男生更能胜任。表2给出了性别与从业意愿的关系。由表2简单计算可知:从事建筑的女性比例(0.75)略高于从事建筑的男性比例(0.66);从事交通的女性比例(0.07)远低于从事交通的男性比例(0.16)。由于建筑一般在城市内部,并且工程以“点”为主,而市政与交通一般位于城市外部,并且工程以“线”为主,往返奔波在所难免。这表明:野外工作对女性的吸引力低于男性,更表明该校大土木培养目标更加偏向于建筑业。

2.5 回村镇发展环保项目

在附加的访谈中,大多数农村学子直言不讳地谢绝了回村镇发展的提议,并且他们强调村镇中除了自主创业[5],没有其他就业路径。回村镇意味着重复父母辈的老路,而创业有很大风险。同志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如果富于朝气又接地气的村镇大学生充斥于城市劳务市场,而不是返乡返镇反哺农村,那么城镇化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村镇发展中立足于农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的规模化难度较大。结合环境保护的创业项目易于落地生根,比如废旧物质回收并再加工项目,焚烧垃圾的制热项目。这类项目正好利用了村镇土地资源优势,利国利民值得扶持。

3 结语

地市州二本高校土木学子绝大多数来源于非建设行业,由于家庭背景缺乏资源以及非农工作的直接影响,这部分农村子弟进入重点高校以及行业的难度加大。支农政策宜要求重点高校招收一定比例的农村子弟,以便实践“农民梦”。与此同时,政府应该鼓励非建设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建设行业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定向性地照顾农村子弟,以便更多农村学子参与国家重点事务的培养锻炼。不仅如此,应该有“风险基金”或“免息贷款”之类的政策支持学子回乡镇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 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13-15.

[2] 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42-59.

[3] 张洋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229-230.

农村支教背景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各层面的改革与尝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多发,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这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一、 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一个社会性困扰因素。我国自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开始由精英式教育转为大众式教育。伴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效的准入门槛放宽,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统包统分时期的天之骄子,而转为普通劳动者。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再加上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就业就更加困难。另一个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工农“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各种政策制度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穷困落后,缺乏人才。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再加上农民子弟考学和农民迁移城镇的增多,导致农村中的精英外流,出现了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居多的现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了国家的头等大事。因此,我国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在中央1号文件中注视“三农”,并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也频频出台,支农资金连年升高,农村建设呈现一派大好景象。

在此双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有“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社区民生志愿者计划”,鼓励大学生向基层发展,到基层创业、就业。反观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对人才求贤若渴,急需引进人才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而新时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也为大学生反哺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以及深厚的地方文化,如果开发成功,其潜力巨大。鉴于此,大学生应转变固有的职业取向,致力于向农村进军,顺着国家促进就业的东风在农村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许多种途径,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无疑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大学生村官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一有财政支持,二有制度保障,三有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头脑灵活,视野宽阔,文化素质高,参加农村的管理、规划,不仅可以进一步的锻炼自己还可以为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

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李庆波(2008)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但“大学生村官”模式也面临着大学生基层就业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且出路窄,待遇差,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成为增强这一政策实践性的有效途径,应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严肃选任,健全保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持续帮扶,开展校市及校县合作。李江波,李禄(2010)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认为我国的“村官”现状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差。大学生就读的并非村官专业,隔行如隔山,让他们当村官,未必就能当好,而且学非所用,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认为“大学生村官”只能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邓艳葵(2010)指出要解决“大学生村官”是否“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就是要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首先要营造成长的舆论环境,注重宣传,加强与村民的相互了解;其次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通过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结对子“传帮带”帮助大学生进行角色转变,通过岗位锻炼、项目培训、创业引导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能的环境;再次,优化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生活待遇、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完善。

三、 大学生村官的探索

怎样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双赢,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施爱民,潘献奎(2009)提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迫在眉睫。一是要通过观念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到广大农村地区就业的职业理想,要及时传递政策信息,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三农”和促进大学生基础层就业的政策及投入。大学生要重新自我角度定位,抛弃固有的优越感,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还应改变职业评判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只要是对社会有用的职业都是有价值的;二是通过实践教育,坚定大学生对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念,以目睹农村发展成果、服务“三农”、调查农村现状的形式深入了解“三农”状况,培养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王俊刚(2007)根据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和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并就目前制约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而城市人才资源却相对过剩,大学生农村就业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缺失,制约大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有:传统的计划体制模式的制约,考试录用方式存在不合理性,大学生对参加新农村建设政策存在疑虑,政府财政经费保障存在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政策建议有:主张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要载体开放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让“大学生村官”通过新农村建设实践脱颖而出,改革农村干部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大学生新农村建设生活保障机制。

新形势下,我国处于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在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和在高校扩招及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学者们已经做了诸多的研究与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并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但通过综述,发现学者们大多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少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 李江波、李禄胜.村官学校的设立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J].农村经济,2010

[3] 邓艳葵.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

农村支教背景篇7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其标志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镇不断的发展扩张。“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不断转移,农业经济结构不断的调整,“三农”问题的侧重点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对于金融的需求更大,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1城镇化背景下金融服务对于“三农”的作用

 

1.1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逐渐转变为土地集约模式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驱使下,农业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的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和服务方式,提高对于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1.2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城镇化的发展正推动者农村的各项建设。仅2015年中央财政就投入资金2万多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农村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生活水平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仅仅依靠有限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众多的建设发展需要,60%以上的农村发展项目由于缺少资金投入无法启动实施,加强金融服务迫在眉睫。

 

1.3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经济结构不断的调整,新的农业技术、农业项目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农民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持续性投入不足,必须依靠金融机构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是解决农民资金困境。

 

2城镇化背景下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获得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渠道不畅通。与各种企业、大型项目相比,农业生产项目要想从银行获得贷款渠道依然不畅通。办理程序复杂、时间长、所需条件严格,很多农民不愿意到银行贷款。(2)金融服务方式落后。在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趋势下,银行现有的金融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3)信用评估制度不完善。由于针对农民的信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银行无法通过信用档案对进行快速的评估,导致涉农金融服务手续冗杂。

 

3城镇化背景下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策略

 

3.1加强对涉农服务产品研发全面深化金融服务

 

城镇化背景下,全面深化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是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方面。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贷产品的研发,根据农村对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找准信贷管理制度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切合点,研发针对农村贷款精品业务,并以此为引擎,不断延伸营销链条,强化农村信贷市场,培埴潜在优质客户。

 

3.2借助国家倾斜政策扩大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此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随着鼓励农业经济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政策的出台,农村对于金融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要主动抓住这些政策机遇,多渠道抢占农村市场份额。(1)要根据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政策,减少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体制障碍。(2)根据国家涉农政策加强重点领域投入。要明确市场重点,优中选优,重点投放产业政策导向明确、发展前景好、贷款收益高的农业项目,尽可能的降低市场风险。(3)要借助政策支持降低农业产业的融资成本。在农业经济集约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要积极争取国家各种财政补贴、优惠政策,进一步减免农业产业融资费用,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将国家的政策优势,转化为银行的发展优势。

 

3.3完善内控制度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提高风险防控水平,是确保银行健康运营,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保证。(1)进一步优化内控环境。加强外部和内部的稽核、监督组织,完善银行稽核负责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2)充分利用政府部门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建立农村、农民、涉农企业信用档案,严格按信贷新规则要求进行评级授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贷后管理。(3)进一步完善基层经营权监督机制。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对于金融需求增加,但资金投入领域比较复杂,容易出现混乱。这就要在不断扩大银行授权的同时,也要坚持授权有限的原则,严格执行法人授权制度,根据各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状况,采用差别授权、转授权等制度,将经营行为放置在制度监管之内。

 

3.4通过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是降低涉农金融服务成本的重要措施。(1)要简化农村金融服务流程。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通过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普遍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管理中心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为专业、便捷化的金融服务。(2)抓重点客户的维护。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要科学评估,建立潜力户档案,建立农业金融服务项目库,抢占优良客户市场。(3)推动主动服务。要通过通过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服务模式,助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搭建农业、电子商务、银行之间联系的桥梁,以此,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农村支教背景篇8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中学 英语教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89-02

作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对我国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试图从新课改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出发,谈谈当前农村中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新课改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同时,英语新课程标准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基础英语这门学科出台的指导性大纲,《新课标》促进了英语教师英语教育观、英语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价模式的转变。《新课标》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及教学行为提出了新要求。第一,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新课程的综合化特点,要求教师有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和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现有的教学资源,补充和重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不仅应有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还应在教学中注意以丰富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武装自己,具备外语教学法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还应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各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风俗及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科研方面,教师应根据自身经验,做相关课程研究,推进本学科的发展。第二,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教师要转变在传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在教学中应营造一个宽松、活跃、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确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关系,教师应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国家对课程改革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高度重视,但过去几年农村学校由于在师资配置、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未能做好准备,农村中学在推行新课改时,师资方面就遇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随着国家对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多数农村教师都能较为积极地投入新课改的工作,但对课改的地位认识还不够充分,部分老师由于过去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秉持着“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教师的法宝”的落后教育观念,此类观念潜在地冲击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推行主体的农村,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师缺少语言教学理念,教学中还坚持自己上学时的那一套,认为学习英语的重点应该是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所谓的知识点,而学习英语的方法无非就是死记硬背,因此在课上课下教师都反复强调语言点的背诵和记忆,而忽视了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自主使用英语。就教学法而言,在农村中学,许多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认为语法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所以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语法讲解得多,实际交际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被忽略。此外,在农村中学中,因为教师的错误观念,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够,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展英语会话角、英语短剧表演、英语第二课堂等促进学生兴趣的活动。

(二)教师对新教材不适应

就湖南而言,英语这一门课学校都统一使用牛津版新教材,新教材具有语言输入量、语言材料丰富、选材新颖、贴近社会、时效性、练习形式多样等特点,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性、真实性和趣味性。调查发现,优秀的教材在各地农村中学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多数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在实际使用这些教材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误读了这些优秀教材,教材中某些版块,如中学英语教材中的task和project版块,因有一定的难度系数或在操作上有不可控因素,许多教师在授课中,便直接跨越了此类版块。即使是那些接受过新教材培训的教师在面对评估教师评估业务能力压力时,也不得已回到原来的教学模式,因为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也同时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教师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在教学设计,课前准备、课后总结等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对《新课标》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对教材内容并不熟悉。

(三)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师资缺乏、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差,居住环境、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工资待遇等都不及城市。大专院校英语系的学生,很多都不愿到这些地区工作。造成英语师资十分缺乏的同时,也造成现有的在编农村教师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这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靠的是自己积累多年的知识与教学技能,新知识接触不多,新思维又难以领悟。就现有的农村教师而言,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虽然农村中学有不少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但学历合格率不高,教学条件差,教师英语交际能力不强;有的老教师知识陈旧,发音不标准,甚至有用方言上英语的现象发生;有的教师讲课不能突出重点,讲解课文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翻译,似乎什么都讲到了,但什么也讲不清楚。而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知识面、专业知识、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新课改在农村难以很好实施的事实。

(四)教师道德水平不高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村中学教师待遇不好以及教师自身修养不足的双重影响,一部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缺乏奉献精神,以利益为先,许多优秀的英语老师想尽办法调往城市或跑向沿海城市,在经济好的城市从事外贸或教师工作,不愿留在农村;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缺乏爱心及耐心,学生要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大声责骂,说一些难听的话,课后也不会关心学生;还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缺乏集体荣誉感,对周围国家大事及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三、加大农村中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英语教师教学理念,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在农村要想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基础。作为新背景下,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实践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第一,在新形势下,引导教师逐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利用现有的一切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其语言知识;强调在口语基础上培养读写能力;强调在情景中传授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重,重视个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第二,改变教师的评价标准,在教师的心目中,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教师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校园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

(二)充分利用好教材

教师在处理教材方面,应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是知识的固定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互动平台,是教师与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轴线。第一,吃透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课。当前正在使用的牛津版的英语教科书与旧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多优点。其最大特点是现在的英语教材由几个单独的模块构成,着重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此处的灵活运用不是指遇到难的模块就不教,而是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删减或补充教材内容、改变活动方式,扩展活动素材、细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其次,善于以教材为本,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包括welcome,reading,word power,grammar,task and project六大版块。六个版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根据自己的知识及经验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甚至可以融入学生平时生活,对真实有趣的生活片段进行加工。最后,以教材中所载知识为中心,加强各学科知识的整合。现在的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牛津版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他学科,如政治、社会、地理、自然、体育、音乐、医学。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增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一,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对课程变化的根本性变革,相比以前,新课程改革在功能、内容、结构、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变化。师资队伍必须贯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组织好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实施结对帮扶,建立支教帮扶的教师交流机制。让城市里那些学有专长、思维活跃、观念先进的英语教师来农村中学传递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信息,带领广大农村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积极参与到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去。第三,农村中学应抓好当下国家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的好时机,壮大自己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整体的师资实力。现在国家针对应届毕业生有“特岗教师”的政策,鼓励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去农村支教。农村中学可以结合此实际,给分配到自己学校的新手老师,配一个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所谓教学相长,新手老师虽有好的专业水平,但是因缺乏实践经验,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会有很多问题;而农村教师虽有经验,却需要注入新鲜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能相互学习。

(四)加强教师道德修养

中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老师都必须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基本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的灵魂。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却又是最有力的。作为广大农村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牢固树立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意识,不要为利所累,要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社会的楷模。

四、结论

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应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评价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反思能力。只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教育前沿资讯保持一致,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就一定能使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农村支教背景篇9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德、智、体等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农村小学班主任是农村小学教育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

一、农村小学班级工作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主要由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进行抚养教育。这种隔代教育,由于主客体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血缘、亲缘关系,爷爷辈的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加之农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无法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教育引导。因此,班主任就肩负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二、素质教育对农村小学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

1.关爱学生,引导健康成长。

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真挚的关爱,这样能使我们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及困难,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他们,发掘他们自身的最大潜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转变思想,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能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成绩,而且能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个性发展。在应试教育年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忽视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认为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完全的“被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居高临下,往往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抵制的心态,难以产生好的效果。然而,在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培育的今天,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转变思想,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协作的关系。

3.终身学习,不断提高。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千差万别的成长背景,必然存在个性差别及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班主任要想教育好每个学生,赢得学生的敬佩,就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用以指导教育实践;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以便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如何做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1.以德育人,德育为先。

以德育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相对较薄弱,导致部分学生不懂得相互尊重、不懂得感恩、学习目的不明确,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德育人的“德”,指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思想品质等。以德育人,是指班主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言传身教,教育学生的目的;德育为先,指教育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德育为先,是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对楷模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生、乐观向上、心胸开阔、沉着冷静应对成长中的顺逆境、懂得互相尊重等,达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目的。

2.平等、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学生,非留守学生的家长又忙于农活,学生的功课得不到辅导,学习过程得不到监督,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上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和同一名学生不同科目间的成绩差异。因此,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放下自己的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袒优秀一些的学生,更不能抛弃差一些的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提高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健康成长。

3.制定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机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班级管理必须以规范的制度做保障。小学生依赖性强、自觉意识差,其行为的规范常需外力监督。与学生一起制定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明白在班级里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不能做的做了后会有什么后果。实践证明,有了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有助于学生班级意识的形成。

管理方面,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机构。将班主任、班委、同学以金字塔形式从上至下划分为4个管理层次,依次为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其他班委其余同学。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作为宏观调控者,主要管理和监督班长和团支书,当然班主任对其他学生一定要心中有数,必要的时候直接教育;班长和团支书主要管理和监督其他班委,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余班委具体负责管理和监督其他同学(包括班长和团支书)和班级事务,是班级管理与班级事务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证明,这种层层放权的管理组织机构,达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发挥每个同学参与班级事务与管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4.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

由于大多数农村小学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根据孩子的成长特性进行科学引导教育,往往对孩子实施“棍棒教育”,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创造力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与家长多沟通,多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学会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教师和家长多沟通还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赋予了农村小学班主任新的任务,农村小学班主任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芹.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1,(3).

[2]王萍.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现代阅读,2011,(11).

农村支教背景篇10

>> 武陵山片区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管理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实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城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护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的新特征 信阳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的乡村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一体化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视域下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模式探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民福利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城规划实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养老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 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EB/OL]..

[5]黄柏权.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三大路径选择[J].中国民族报,2012.5.11,第005版.

[6]黄海霞.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4(2).

[7]黄忠彩等.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问题调研报告[J].民族论坛,2014(3),总第343期.

[8]张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新型城镇化成为支撑点[J].中国经济时报,2014.6.20,第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