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案例教学十篇

时间:2024-03-26 17:43:19

研究生案例教学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案例教学;科研能力

一、引言

探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激发创新能力、提高培养质量一直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如何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一直是研究生教育中的研究课题。在研究生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体现出研究生教学的特点。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发展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放在首位。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既要优化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事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就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案例教学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生教学中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研究生科研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因此,研究生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把握问题的准确性;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它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的标准。在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中,应把研究生放在科研环境中,让他们主动参加科研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独立选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从发现科学问题到解决这个科学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科学实践,就不可能解决科学问题。大部分高校导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让研究生参与到其中来,分担子课题的研究,并结合导师课题开展毕业论文,这为研究生创造了科学实践的机会,增加研究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研究生教育是在发挥“导帅主导,研究生主体”的前提下,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求知过程,也是师生围绕问题共同展开对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活动。因此研究生教学的教学组织应提倡开放性,教学方式应注重自主性,教学活动应注重实践性。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自主意识、探索激情、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强调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案例教学法及应用步骤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依托,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交流为手段,以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高校开展案例教学源于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1980年,案例教学被引入中国教育,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很多学科领域广泛应用。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或个人、或小组协作解决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经验。这种方式是现行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既注重提高学生自主科研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案例教学中,应预先说明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和进行过程及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其次,分发案例,阅读案例并解释学生不清楚之处;再次,案例教学注重个人分析,主要分析问题点、事实及原因、对策。较难的案例要在课前进行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同时案例教学注重小组讨论,组内个人发言,对讨论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列出,探讨原因,研究对策。案例教学要求各小组发表自己整理出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小组问相互质疑,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案例教学注重讲评。将各小组方案中较好之处综合。

(二)案例教学法中科研能力的培养

从案例教学法应用可以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或个人、或小组协作解决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经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帮助学生利用所学把问题具体化,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吸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又可影响到学生的治学态度。因此,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中注意到师生双方的情感互动,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体现研究性教学的意义。案例教学强调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注重学习过程中研究生的实践与体验,侧重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与内化,因此,案例教学法利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对于实现高校培养目标与提高研究生质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变抽象谈论为分析具体问题。把“知”与“会”有机结合起来。在讨论中学生既要分析问题,又要尽可能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即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知”与“会”的结合。在案例教学讨论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从教师那单学到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比“教”更关关键。案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思维习惯,领悟理论真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养成科学的严谨态度;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合作精神。通过经常开展讨沦,研讨,交流分享信息与研究成果,培养合作精神。

四、研究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构成教学良性循环的一个系统。案例教学使研究生巩固了所学理论,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的能力。在研究生案例教学中,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代表性案例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案例选择应紧紧围绕着如何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教学的案例可以来自导师成功的课题,也可以来自经典的案例。例如,哈佛大学所用的教学案例是在近百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二)成功的教师引导

教师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掌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交互式教学,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应具有极强的实践经验。例如,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教授是从中请者中严格选定,实行聘任制,并进行严格绩效管理的,大多具备在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任职的经历,有的甚至是兼职授课。

(三)宽松的科研学术氛围

宽松的科研学术氛围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好的、宽松的、自由的讨论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极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思维想象。教师提供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大胆想象、分析、判断。这种环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四)结合使用其他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作为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案例教学同启发式、讲授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结论

在研究生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应该采用个性化原则和互动性原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爱好,选取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准备合理的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有用的结论,从中学到知识。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既表现了自我,又锻炼了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师生互动,更好地发挥了案例教学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案例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符合研究生教学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参考书目:

1.王根顺,李立明,从案例教学看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中国电力数育》,2011.4

2.胡凯,试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黑龙江教育》,2006.7

3.崔新霞,浅析研究性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1.3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2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生物化学;典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77-02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所谓研究性教学,就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和“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研究性的特征,包括教师研究型的“教”和学生研究型的“学”[1]。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完美结合的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对未知领域内的问题的不断探索,对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揭示,逐步积累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个过程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度统一的过程。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也就是科学问题探索实践过程的再现。结合我们十余年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就生物化学中的几个案例谈一些研究性教学的体会。

一、“科学实验再现”型研究型课堂设计

作为一门探究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在设计研究性教学时,可以循着“提出问题、科学实验再现、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究”的模式。如教学案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提出问题:“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科学实验再现。重点讲述经典的三个实验。

①1928年,Frederick Griffith利用肺炎双球菌和老鼠进行的体内转化实验,结果证明细菌的遗传讯息会因为转化作用而发生改变。②1944年,Avery等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细菌遗传性状的转化因子。③1952年,Hershey和Chase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T2感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噬菌体DNA携带了噬菌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3.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究。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引导学生了解,自20世纪上半叶三个经典实验的证明,继而1953年W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解析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分子机制,自然转接到后续DNA结构的相关内容的讲述。另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究,如:Avery转化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什么;自主设计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证明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类似的案例如:三联体遗传密码的证明;脂肪酸β氧化途径的发现等。

二、“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型教学设计

这一类型的典型案例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学习了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蛋白质的共价结构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后,教师通过有效的研究性教学指导,促使学生探索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紧密联系,自主地提出、解释、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性主题承上启下、知识容量大、开放性强,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有所研究和收获。

1.教师布置任务,启动研究。蛋白质多肽链上氨基酸的排列方式,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包括同源蛋白质的特种差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以细胞色素c为例)、分子病(以镰刀状贫血病为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改变引起空间构象的变化进而导致功能改变:包括血液凝固的机制、酶原激活的实质以及核糖核酸酶变性与复性实验;蛋白质空间构象改变引起功能改变:变构现象(以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关系为例)[2]。以上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该章节的内容,它们涵盖了蛋白质、酶、核酸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还可以使学生认识生物体内大分子物质的相互联系,为后续的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的知识作铺垫。

2.组织协调,跟踪指导。教师深入班级,巡回检查或召开分组会议,听取汇报,掌握学生的研究过程,督促学生的研究正常开展,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保证研究进度和质量。

3.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汇报研究成果,“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一章节内容是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结构复杂。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背景丰富,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鼓励每位同学从不同的视角提出问题,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应用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学会探索性学习,探索性工作。类似的案例如:DN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糖链的结构与糖生物学等。

三、“例证型”研究型教学案例设计

生物化学是解释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科学,因而其理论内容与实际紧密联系,在理论教学时教师常常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以解释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如:禽流感病毒,其案例应用主要有以下章节[3]。

1.蛋白质的分类。禽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蛋白质都属于糖蛋白,一种称为红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另一种称为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中的“H”指代前者,“N”指代后者。而就目前而言,红血球凝聚素有18(H1-H18)种形态,神经氨酸酶则有11(N1-N11)种形态。

2.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在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中典型的例子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丙二酸。禽流感防治药物的开发是酶竞争性抑制机理的完美应用。目前市场上有效的抗流感药物是罗氏公司独家生产的达菲,通用名称为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phosphate),化学名称为(3R,4R,5S)-4-乙酰胺-5-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奥司他韦口服后经肝脏和肠道酯酶迅速催化转化为其活性代谢物奥司他韦羧酸,奥司他韦羧酸的构型与神经氨酸的过渡态相似,能够竞争性地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位点结合,因而是一种强效的高选择性的流感病毒NA抑制剂,它主要通过干扰病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

3.酶的作用机制。“流感酶(Fludase)”是美国NexBio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最新抗流感药物。与达菲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不同,“流感酶”的主要成分是唾液酸酶融合蛋白。它作用的对象是细胞本身,使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失去活性,流感病毒就无法与受体结合,也就无法附着细胞。而达菲等药物的原理是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使其无法感染细胞,因此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性。流感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来说明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认为当酶与底物分子结合时,底物分子诱导酶分子构象发生改变,酶的催化基因与底物的反应基因正确结合,形成酶与底物复合物,以利于催化。流感酶能切断唾液酸的糖链,使神经氨酸酶与无法与底物结合发挥催化,则流感病毒无法脱离宿主细胞去感染新的细胞,从而达到预防流感的目的。

4.基因重组。核酸作为遗传物质有三个功能:一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二是通过转录使遗传信息在子代得以表达;三是通过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获得新的遗传信息。变异是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改变的结果,它包括由于核酸损伤和错配得不到修复而引起的突变,以及由于不同核酸分子之间的交换而引起的遗传重组。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包括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基因点突变正是造成病毒抗原漂移的主要因素。抗原转变的主要原因则是基因重组。如果两种不同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则可发生基因重组形成新亚型。中国杭州疾控中心和WHO中国流感中心共采集,分析了4个新H7N9甲型禽流感的基因组,并在GISAID数据库上公布。2013年,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贺建奎副教授用这4个基因组以及1193个已知的流感各亚型的基因组,做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生成树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新H7N9甲型禽流感的8个基因中,表面血凝素蛋白基因来自于H7亚型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来自H11N9,其余6个内核基因都来自H9N2。也就是说新H7N9甲型禽流感是由这三个病毒的基因重组产生的一个全新的基因。禽流感在近几年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禽流感病毒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发掘,一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收获,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禽流感,消除对流感病毒的神秘感,建立科学防控流感的信心。类似的案例如反式脂肪酸、各种激素等。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它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许多同学在学习时缺乏自信,怯而止步[4]。我们通过以上典型案例的教学实践证明:生物化学研究型课堂教学改革有效促进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立军.关于研究性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若干思考[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3,32(增刊):187-188.

[2]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会计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具有较为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去思考问题,做出自己对于问题的判断和认识,进而提出案例存在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展学生思维,让知识与能力并重,而不是老式的照本宣科。鉴于这种教学方法有较强的灵活性,使得其在最初由哈佛商学院创立之后广泛传播。案例教学法的出现为教育界培养了大批能力强、本领硬、思维活的优秀人才,并在全球广泛应用,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融入会计学教学中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并对成本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有助于决策,为更有效管理经济事务活动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会计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取决于其实践性:(1)会计学中的经济原理多源自西方经济学家之手,因而会计学中许多经济原理有其固定的国情和时代背景;(2)会计学以财务活动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和原理,能给今后的经济决策提供导向性,但同样要立足于当前实际和背景;(3)经济领域在不断的激荡发展,而会计学的教材很久才会有调整,严重的滞后性使得当知识传到学生的手中时就已经不再能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吸收率大打折扣。结合会计学的课程特点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不难分析出案例教学模式将会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在会计学的研究生教学中,这种方法就显得更重要了。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更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学法让实践与课本知识很好的结合到了一块,能防止断裂层的出现,让学生更好消化知识点,认清现实与理论的联系,而不是割裂的看问题,真正的做到有理有据。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式获得知识模式转化为主动探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参与度,进而激发学习热情,对会计以外的学科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很难让学生拓展思维和探索的能力,而且教学效果较为一般。在案例教学中往往引进较为有代表性的案例,且与时俱进,不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会计学研究生教学中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有很好的反响,表现为:(1)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探索问题的不同面,思考问题更加多元化,进而提升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形成“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2)让学生在激荡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更及时的掌握经济脉搏,通过对新鲜的经济案例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学中的冰冷的知识点,让知识真正的了然于心。(3)通过对案例的解读,让一个个看似故事的新闻化作会计学知识,激发学生的会计学学习热情,不再觉得那些冗长的理论知识是枯燥乏味的,让那些看似“高冷”的会计学名词和知识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三)案例教学法优化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教学的氛围也是开放的。案例教学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可以分小组分析讨论,也可以就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辩论,进而引向更加深入的探讨。总之,案例教学法的引进为之前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大大的增强了课堂氛围的活跃性。

二、案例教学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一)分析讲解案例教学法

会计学中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理论,学生自行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在没有正确的解读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歧义,这对今后的学习和深造都是不利的。但是有时候老师讲解完了课本的理论,还是会有人感觉在读天书,或者只是记住了个大概,这是因为理论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导致的。这时就需要进行案例教学,在剖析案例的同时去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会计学原理,从而让理论有了立足点,不再是空中楼阁。这样学习之后,许多理论和名词在学生的脑海就会有直观的感受。分析讲解案例教学法具有易于操作、简单直接的特点。但是,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选取的案例要深入浅出,在分析讲解完之后,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消化和吸收时间,让其自行用课本的知识配对,以此检验是否真的将知识了然于胸。(2)在分析讲解时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自行去发现和补充案例,注意发现事物的辩证和统一性。(3)评讲案例时,要有区分度和侧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层次分明,让学生知道教学的重点,减轻学生负担。

(二)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小组讨论式教学多是由老师事先发起和引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然后拟定可行性方案。在专业知识教授完毕之后,老师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展示,让学生自行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法较分析讲解案例法来说较为复杂,一方面老师在选取案例时要考虑到案例的代表性和可行性,不能超过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能过于复杂难懂,要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和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展,在出现错误的偏离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归正确的思路,并在讨论完毕分析其中的成果和误区。但是,正是由于小组讨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会让教学成果收获颇丰,打开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我学习同时也在向他人学习。

(三)思辨式教学法

对同一个案例分析总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这是教学过程中很正常的事。关键是怎样将这种差异化为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这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对案例不同的看法化分组,让双方自由阐述和表达观点,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深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在辩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较高的自由化也决定了思辨式教学法对师生的要求较高。这种教学法既要求老师在活动的组织上要花费很多心思,也要求学生在思辨之前要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这种教学法的顺利运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具有多样性

案例教学重中之重是案例选取。案例选取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案例与旧案例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贯穿新的案例,但是也要对一些“过时”的案例重新解读,这里的读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深入的解剖分析。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过时案例的问题所在,为什么用了专业知识却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从问题深处去发现问题的根源。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能一概否定所谓的“过时”案例,从这些案例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闪光点。(2)死的知识点与活的思维相结合。选取的案例要能涵盖课本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死板的知识点。在教学中穿插开放性案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放活思维,去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真真正正的参与到知识汲取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开拓思维和视野,将思路放大、放宽、放活。学生在学习中自行寻找解决的办法,不再拘泥于课本,真正的使案例发挥最大作用,吃透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让每一次的案例分析都成为审视自己能力的标尺。(3)典型案例与个性案例相结合。案例的筛选要注意典型性与个性化的选取,要让学生在分析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典型案例潜在的共性,学会举一反三。

(二)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并重

要注意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传统教学法侧重的是基础,注重知识点的整合性、逻辑思维的培养,一切新兴的教学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传统教学法立足于课本上的知识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概念,但是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案例教学法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让学生能很深刻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但是,如若过分侧重于案例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只能学习有限的知识点,既消耗大量的时间又收获甚少。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老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授课也是如此,不能所有的知识都是一套案例教学法,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忽略侧重点,抓不到知识的精髓。要在必要的时候穿插以案例,辅助学生去理解知识,同时又要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让新与老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三)师生共同参与案例教学

虽然老师在案例教学法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学生也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从案例的选取到最终的案例分析,师生都要共同参与。如若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很难知道学生对于知识把握的层面和理解的深度。学生也可以给老师提供案例分析的素材,进而来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把握,看看是否能对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筛选。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实训,搜集材料,在不同企业调研不同的案例,实训结束后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发现案例。另一方面,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不仅能增进师生的感情,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具有案例灵活新颖、展现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多种多样的特点,但是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可以为会计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展现出所要教授的知识,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面对以往枯燥的课本中冗长的文字,他们更易于接受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合理的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磊,王怡卓.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软件导刊,2015(9):90-910.

[2]匡胜.基础会计案例教学实践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103-104.

[3]李建伟.“案例教学”在会计学教学上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0(2):54-55.

[4]齐睿,徐燕英.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5):49-51.

[5]陈婉丽.案例教学在会计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8):72.

[6]娄权.会计学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3):255-256.

[7]陈晓芳,崔伟.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2007(5):64-66.

[8]袁明智.会计案例教学探讨[J].商业会计,2013(6):127-128.

[9]杨双鸽.浅谈会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用[J].商业会计,2010(4):69-70.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4

关键词:案例 生物化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70-01

1 案例教学法内涵

案例教学法或译为个案教学法,是一种透过案例来进教学的教育方法,1870年首先由哈佛法学院提倡应用,1889年案例教学法成为哈佛法学院的教学特色,并且逐渐扩张至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之中。Kowalski在1991年指出案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讨论的教学方法,它除可以用来传授信息、概念、以及理论外,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问题解决的技巧;案例教学法乃是由具有多元表征与潜在价值的案例,导引学习者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历程,透过尊重、倾听的批判思考对话,协助学习者跨建构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强化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为及动机;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一种以案例作为教学材,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的教学方法;综上,认为案教学法是运用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以叙事体的方式呈现案,透过学生主动学习与课堂互动讨论,学习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并增进学生高层次思考与问题解决能的教学法[1]。

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特质,归纳出五项要素:(1)教学材──以案例为主;(2)适用范围──教学主题或学科需能与案例进结合;(3)教学方式──主要以讨论、问答方式进教学;(4)师生角色──师生互为学习伙伴;(5)功能与价值──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并培养高层次的推理与思考的能力[2]。

2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2.1 生物化学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物化学领域主要研究的内容及其在医学上的作用;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三大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以及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向;对细胞间信息传导规律有所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现代医学生物化学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理解深刻。掌握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词汇和专业英文词汇[3]。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机体的代谢疾病,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打下基础。

2.2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举例

生物化学具有渗透性强、联系广泛的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生物化学有兴趣,才会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知识。在课堂中的生物进化过程理论,学生对相关的概念模拟不清,知道其大概的内涵,但又不够明确,而且进化学知识零散的、抽象,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逐步说明生物拥有共同起源,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利用具体问题如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主要由什么决定的(DNA),[3]最终又是通过什么表现表现的(RNA)。物种进化在DNA和RNA中会留下证据。引导学生自主从蛋白质的分子上去思考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最终获得细胞色素C氨基酸结构越相似,亲缘关系愈近;相应的,亲缘关系愈远,氨基酸的构成相差就愈大的论断。又可以使学生在分子层上生物存在极大的同一性,来更加深入探讨生物共同起源理论。上述观点都是生物的分子层面具有统一性的理论基石,通过教学案列,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容易紧跟老师思路,同时使得教学课堂流畅自然,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也被触发,最终对教学的内容理解透彻,并能学以致用利用进化的理论解释有关生命现象,这样教学目标可以落实的很到位,教学效果得到最佳的体现[4]。

3 案例教学法教师的准备工作

3.1 案例的挑选

案例的选择要与本学科教学大纲及学校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选择的案例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案例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媒体等各种讲学方式,授课过程中老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引导及把我,提前布置相关学习任务,以期教学效果达到最好。

3.2 提高综合素质

教室的自身素质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作用,案例的选择和编写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视野,因此,能否选择合适的案例需要教授广博的知识,教师需要针对每一个的典型案例,查阅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理解及掌握相关知识临床的联系,这样对一些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的老师可能会有一定困难。所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对案例充分准备,全面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做到这样,方能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互动充分,达到预定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抽象、复杂的医学生物化学课堂中采用此种方法,使得学生由原来填鸭式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追求知识。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及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雅梅,韩玉英,孙丽翠,等.案例式教学法在专升本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87-188,191.

[2] 张俊河,董卫华,王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39-142.

[3] 许红艳.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27:109-110.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影响因素

一.引言

作为一门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专业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在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由于案例教学能够运用与现实环境相联系的信息,再现特定的管理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达到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变成一种寓教于乐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效果。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案例教学开始受到国内高校旅游专业的普遍重视,并被大量引进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旅游教育界已经普遍意识到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案例教学中缺乏学生的参与互动,案例分析难以深入,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蒋昕2007;张夫妮等2007)[1]。

但是,这些研究又并未对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以及如何改进提高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作为案例教学中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成为衡量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张夫妮等,2007)[2]。

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力图从深层次上实证研究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以期达到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素质能力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影响因素的选定

国内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问题,陈效兰(2006)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3];章伟央(2007)认为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因素有文化因素、教育传统因素、学生因素;袁书卷(2006)指出案例教学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师生关系的互动、学生积极性、学习体验和教学方式等[4];张夫妮等(2007)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主体的参与度会明显高于学生主体的参与度[5];王青梅、赵革(2009)认为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一个问题案例,他们指出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现象中发现问题,可以变认知客体为认知主体,尝试性地解决答案[6];卢小丽、武丽慧(2009)对MBA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案例材料本身的实践性、案例案例材料的新颖性、案例的典型性、彼此沟通、个人性格和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郭俊辉等(2010)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认为案例教学主要取决于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7]。

肖颖娜(2012)认为社会文化、课堂环境、教师、学生等为其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学者们就案例教学中影响学生参与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但在案例教学参与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及实证分析不足。同时,由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增加了分析问题的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基于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并结合案例教学相关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案例教学本身特征的分析,初步拟定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并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的因素。

三.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为深入探讨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为指标确定提供数据来源,笔者开发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正文部分采用的是李克特态度量表(Likert-type),要求被调查者对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每个因素都采用了五点Likert量表来测量(按照被调查者所认为的重要度进行打分,5分为最高分,依次递减),量表的语句尽可能简单明确,保持客观并避免歧义。

(二)问卷对象的选择与前测

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两个重要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设定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课题组选择了笔者执教的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8-2011级共计368名学生和59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为了使设计出的问卷更加科学和合理,能够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理解和接受,笔者在正式大规模发放问卷之前还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研。此次调研的重点在于征询被调查者对各条款同意与否,同时还希望被调查者指出问卷中各问题的提法是否科学,是否存在理解上的歧义和含义上的遗漏,是否便于被调查者理解。问卷设计初稿完成后,课题组选择从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共4个年级在校学生中分别选取12人(学生8人、教师4人)作为前测参与者对问卷进行了前测。首先请前测参与者在不经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对前测问卷进行试答。随后对前测参与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对问卷中的每一个项目逐一进行说明,并听取记录被调查者意见,然后进行修改。前测结果发现,受测者对题意并无看不懂或混淆的情况发生。

(三)案例教学数据分析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两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38-03

现代高校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不仅要专业水平高,还必须思想道德素质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高校为社会输送的有用之才,要能够聪明做事,睿智做人,这就要求现代高校教育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即“两课”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大学生渴望吸取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与乏味老套的“两课”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的大学生,喜欢独立,张扬个性,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两课”教学如何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高校教学不断创新,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使“两课”教学充满趣味性和活力。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传统“两课”单纯说教式的呆板教学手段,是高校必须要重视的课题。

一、案例教学法的提出及其内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始于哈佛商学院的课堂上,当时他们运用真实的商业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案例,采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错。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卡内基小组在《准备就绪的国家:21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价值,并把它作为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我国接触案例教学法较美国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在少数高校的某些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经过多年的借鉴和自我探索,案例教学法也日益成熟,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Case-based Teaching,教师利用真实的事件进行课堂教学谈论,学生可以分析事实本身,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独到看法,属于较高层次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手段。案例教学的模式,是以案例为出发点,在分析的过程中,突出理论,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理论知识,最终又回归到案例上来,是案例—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

高校的“两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其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也必将把“两课”教学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案例教学法作为目前“两课”教学颇有成效的方法,客观上提高了“两课”教学效率,我国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将不断进行探索,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强,思想道德水平高的栋梁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高校“两课”中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

1.案例教学法是“两课”教学的必然性选择。“两课”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课程,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作为基础课程开设,但目前,高校的“两课”还存在诸多困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思想的特质与现在“两课”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现象: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的灌输式说教式和的教学手段等,使得“两课”教学活动呆板,课堂对学生没感染力,学生没兴趣,课堂气氛不佳也影响老师教学,这些直接导致“两课”教学效果不佳,使其陷入形式教学的尴尬局面。为了突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现场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何有效地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就成了“两课”教学老师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高校“两课”教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理性思维能力薄弱、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决定了高校的“两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就能够很好的运用到“两课”教学中来,教师把现实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上来,学生在分析谈论总结的过程中,能很好地理解其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培养科学的理性思维,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两课”教学中来,是教学方式创新的表现,它能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是“两课”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2.“两课”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首先,案例教学法是在课堂中引入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综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在这种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消化和运用知识。与传统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不是简单的思想灌输,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高校“两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其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学生有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最终是要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行动体现出来的。因此,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日常的为人处事的思维方法中来。如果脱离了思维方法的训练,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就会变成教条主义。案例教学法的引入,真实的案例、逼真的情景演练,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两课”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准则。

三、高校“两课”教学中案例法的具体应用

1.引导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所谓“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引导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熟读教材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教材中的思考题,总结答案,鼓励学生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问题,以起到延伸思维拓展训练,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言中之意,并体会其言外之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提出的深层次问题收集真实案例,加以论证。“两课”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但是教学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教材,要重视鼓励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政治经济学》中讲述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时,可以形象的运用“孔雀东南飞”和“孔雀西北飞”两个经典案例来加以阐述,全国各地为什么会有数千万人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打工,形成东南飞的现象;当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时,一些投资者利用政策优势及资源优势,不远千里来到西部地区投资办厂,形成西南飞。让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中,学会用理论来解释现实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讲解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时,可以运用联想电脑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这个案例,时效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容易引起学生能够共鸣。当然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商场买一赠一促销,是不是违背价值规律等,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收集案例加以阐述。

2.小组辩论探讨式案例教学法。教师针对学生在“两课”学习中,比较模棱两可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课堂自由讨论、小组辩论、个人演讲阐述观点等方式,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述如何运用法律来自我维权时,教师可以引入现实中比较深刻的法律事件,让学生按小组形式来进行讨论、分析、辩论并总结小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知识来维护正当权益。朝核试验后,在《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开设专门的讲座来谈论朝核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分组,收集资料,编写案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各组派代表上去阐述本组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分析,教师适当的点拨、总结。小组辩论探讨式案例教学法,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3.音视资料展播案例教学法。图书音像资料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两课”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将“两课”相关的音像视频资料在课堂或者课下向学生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两课”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比如在思想政治课上可以将一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的视频资料向学生播放,在榜样的引导和示范下,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实践调研案例教学法。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是为实践服务的。“两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队、兴趣小组等到校外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学习等实践环节,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更好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开发智力。如,在讲到道德规范时,可以组织学生对身边的道德模范进行访问学习,自己编写访问稿,之后提交总结稿等;这样就会丰富教学模式,学生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规范感触深刻,受先进事迹的感染,也会促使自身的行为向他们看齐,教学效果也会十分显著。

5.设问式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设问要始终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一个知识点讲完后,教师选择知识性强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讨论思考,然后针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再总结归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授“意识的来源和本质”这个抽象的概念时,穿插“印度狼孩”的案例,从发现狼孩到对狼孩生活习性的观察研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狼孩本身是人为什么没有人的意识?人与动物的区别?狼孩的生活环境对意识的形成有什么影响?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总结归纳结论:意识是区别人和动物根本标志;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大脑只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社会劳动对意识的产生起决定作用。

6.情感顿悟式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有些东西学生会不以为然,教师需要用到一些简单明了的方法,让学生顿悟,然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两课”中,时间概念及其特点也很抽象,但大家又觉得简单易懂,印象不深。但是让学生拿出纸和笔算一下:a.假设父母能活多少岁,自己能陪伴父母多少年b.每年有多少天可以陪在父母身边c.陪在父母的每天有几小时能和父母在一起d.加起来和父母呆在一起的天数是多少。最后可以让同学分享对时间的认识,交流对时间的感悟,这样简单的计算,加上老师情感的引导,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抽象的时间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提升思想道德觉悟。

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效果也十分显著。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真实有效的案例情景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分析总结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启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本,努力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化状态。

参考文献:

[1]赵青梅.略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7

摘要 简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形式和要求,以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重点阐述了该教学法在兽医专业学位教

>> 案例教学法在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现代制造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探讨 淋巴瘤病理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体会 专业学位研究生《矩阵论》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任务型教学法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团队学习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思考 讨论会教学方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研究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强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途径探索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撰写模板探讨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MOOC教学理念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技术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任志华,龚杰,邓俊良,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35-238.

[4] 李培.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的优势作用[J].当代医学,2014,20(10):160-161.

[5] 李荣芳,文利新,曹迎春,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2):217-218.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8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工程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35-0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1997年首次设立以来发展迅速[1],在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着重培养工程硕士专业人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开展环境工程(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方向)硕士学位专业研究生的培养[2]。学校自2012年首次招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截至目前共招收143名学生,其中已有60名学生毕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微生物技术处理环境问题的课程,以其技术的广泛性被纳入到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中。本文根据3年多来给工程硕士讲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这门课程的经历,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谈谈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建设设计思路及其体会。

一、教学案例库的概述及类型

教学案例库是指教师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实施案例教学而建立的用于存放所有案例的一个集合,其案例的来源及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对于本文提到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可以选择微生物技术在土壤、水体环境中的应用。通过这些不同案例的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领域(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类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研究生开展研究所需的思路模式,即选择已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从研究工作角度来说该项目已经完成;另一类是面向实际工程研发过程解析类的案例,选择采用本课程相关学科方向的技术,解决某个具体的工程问题,能说清楚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实际工程应用的全过程。

二、教学案例库中的实际案例

(一)微生物与电子废弃物方向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展的环境工程硕士学位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方向,本就是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方向,在微生物应用于电子废弃物中金属资源化方向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与广东惠州某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微生物法回收废线路板中有价金属成套工艺与装备”已经完成半工业化试验。该项目可以很好的展示微生物技术从最初的实验室内菌种筛选、菌种驯化、浸出条件优化、工艺控制参数、进一步放大试验、工业化运行等阶段,因此将它纳入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可以使得今后教师在该方向上的教学更加形象,并让学生了解微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相结合时如何走完一个从实验室内研究到工业应用的全过程。

(二)微生物与土壤污染方向

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技术以其广泛的适用性、经济性被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中,不管是重金属污染还是有机物污染,理论上总能找到一种或一类微生物迁移、转化或降解土壤中的这类污染。将这类微生物与土壤污染方向纳入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中,可以形象地说明微生物是如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进行土壤污染治理的。此外,由于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地会产生场地土壤污染,因此这也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必须要关注的内容。

(三)微生物与污水处理方向

与土壤污染一样,在电子废弃物拆解产地也会造成水体污染。以重金属铊为例,铊元素对人体的最小致死量为12mg/kg[3],因此污水中必须控制铊的含量,地方标准中含铊废水处理后铊浓度需低于5μg/L,对于类似超低痕量级的铊来说,很难利用纯粹的化学或物理法将污水中铊的含量降低至标准以内。实验室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试剂可以达到上述要求,将微生物与污水治理方向纳入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中,对于该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同样重要,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清晰了解到相关微生物技术在电子废弃物领域的全方位应用概况。

(四)微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方向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改造微生物,以达到为人们服务的目的。在以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为主要方向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将微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方向纳入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中,可以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生物技术前沿及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案例库评估及运行效果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案例库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完成的,这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及企业的工业运行经验与实际工程,可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案例库的评估是以先对研究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案例教学,后以研究生的相关反馈意见,最后以学校和企业相关负责人依据研究生的反馈意见进行评估,标准是通过该系列功能完备的案例,让研究生在开展相关类型研发工作时从思路和模式上获得研究型与工程应用型两方面的启发,便于后续开展研究工作时少走弯路。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教学获得了研究生的认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结论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案例库由研究生开展研究所需的思路模式类、面向实际工程研发过程解析类两种类型案例组成,具体包括微生物与电子废弃物方向、微生物与土壤污染方向、微生物与污水处理方向、微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方向。最终评估是由学校、企业、全体工程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该类型的教学案例库既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九天,唐国金.关于提高课程教学对工程硕士论文研究支撑作用的思考――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航天工程领域的培养为例[C].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323.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9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2-0032-05

一、MOOC与翻转课堂

MOOC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David Cromier 提出,特指在网上开设的、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且对注册生没有任何学历门槛限制、招生人数众多的免费课程。2011年纽约时报在报道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时候,因其注册了16万学生,便使用了MOOCs这个词。于是MOOCs开始指代新出现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汪琼)

2012年,美国的一流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近年来国内的重点大学也相继在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开设MOOC课程,吸引了众多的学习者。

MOOC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学习者在老师的指引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提交作业、完成论坛讨论与学生间的互评,并参加考试,这与免费的视频课程和开放教育资源相比是一大进步。由于MOOC这种教学和学习的模式有许多突破和优势,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种MOOC的变体。

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视频或微课完成学习的内容,在学生有疑问时老师随时提供学习支持材料或者答疑。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协作下完成作业或项目。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口语课程从2013年起尝试将基于MOOC的线上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了文华在线的英语学习平台,采用了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的《朗文交互英语》第三级别的教材,将在线基于U-MOOC的课程学习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迈出了英语口语数字化教学的第一步。

二、我校研究生的特点和现状

我校研究生来自全校23个学院,专业涵盖文、理、经济、艺术等门类。我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为非211院校。其中同时满足全国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满70分,入学分班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自动取得免修资格。学生入学时由于地域的差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相当一部分同学英语六级考试达到了425分(满分710),总体上说与写的输出能力明显弱于听和读的输入能力。较之本科生的优势是研究生学习的自觉性更强。同时研究生的住宿条件都基本配备上网设备。有的院系学生还可以在实验室、研究所上网。而学校可以上网的教室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全体学生上课的需求。

针对我校研究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单独设立了一门英语口语课。在开设基于MOOC的英语口语课之前,研究生的口语课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课程内容由任课老师自选。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是采取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成绩策略的制定方面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率不高,课下基本不会主动学习,学生们关注的只是课程是否及格。

三、口语课教学设计

1. 成绩策略的制定

根据我校研究生的特点,在基于MOOC的LEI英语口语课成绩策略的设置方面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数字教材的难度、教材各部分可以反复提交答案的次数、阶段测验、期末考试、在线时间、学生作业、课堂活动、课堂出勤等等。具体见图1。

LEI第三级别一共有3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4个单元和1个模块测试,还有一个级别测试。我们在教学日历中要求学生每周完成1个单元或模块测试的学习内容,一共需要15周时间,全部课程结束后参加期末考试。由于每个单元中的单元活动部分包括:Vdeo Listening、Vocabulary、Speaking、Grammar、Task listening、Pronunciation、Reading部分系统允许有一次修正的机会,学生可以反复提交答案,因此这部分的分数比例相对设置较低。教材中的所有测试部分只允许提交一次答案,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完成,这部分的分数比例相对较大。由于研究生的自觉性相对比较强,学业也比较重,同时为避免学生挂机,因此在设定成绩策略时没有将在线时间考虑在内。本教材难度对于研究生来说比较小,大部分同学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反复提交的次数也会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在成绩策略中增加在线作业和课堂展示的评分项,多给学生说和写的练习和课堂展示机会。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学习还要考虑课堂出勤和面授在全部学习中的比例,避免出现在线学习评分项比例过大,学生不来上课也可以完成学习的现象。因此我们还另外规定,课堂缺勤大于三分之一课时,本门课成绩不予认定。

2.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从2013年开始,研究生口语课采用了培生集团授权文华在线出版的《朗文交互英语》Level 3的数字版教材。教学模式采用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均在文华在线U-MOOC平台上完成。学生按照老师制定的教学日历按时在网上提交答案、参与论坛讨论、完成作业并参加考试。每周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后,学生要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应的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传统课堂的学习主要分两个阶段:课堂上教师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课下学生再吸收内化课堂所学。这一学习模式对于外语类技能训练来说,由于课下学生学习缺乏教师和同伴的支持,往往会有挫折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而翻转课堂将这一学习模式颠倒过来。教师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以及在线答疑辅导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的过程留给学生课下自主完成。老师可以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通过后台数据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并据此来设计课堂的活动。翻转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由于学生课下已经学习了传递的信息,课堂上有备而来,对于语言的操练更能激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开课前准备

开课前老师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线上学习计划,包括每周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开展的活动,如参与论坛讨论、提交作业等,并且到文华在线U-MOOC教学平台。同时为学生建立QQ群或微信群,便于即时沟通。老师在开课前也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平台创建班级、设置学习日历、课程的设置(包括哪部分不在教学计划之内可以进行隐藏、调整教材顺序等)、制定详细的成绩策略,然后还要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并制作课件、准备教学支持材料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围绕课前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吸收内化自主学习的内容。

(2)课堂活动设计

就LEI第三级别而言,每个课堂交互活动的设计都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的。《朗文交互英语》Level 3教材每个单元我们选用的部分包括:Video Listening、Vocabulary、Speaking、Grammar、Task Listening、Pronunciation、Reading等部分。

为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课堂活动设计要紧密贴合自主学习的内容。因此针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设计有相应的课堂活动。具体如图2。

①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活动设计目标:回顾教材中两个视频的内容,帮助学生们关注视频内容的细节和情节的来龙去脉,并让学生对后续的故事发展进行预测。

②模仿练习

活动设计目标:学习者首先要将剧中人物的问和答匹配到一起,然后排好顺序。学习者在模仿的基础上,熟悉对话的逻辑和套路,然后再稍微增加一些信息,将对话内容进行扩展。

③问卷、采访、看图说话等

活动设计目标:通过设定场景让学生反复操练时态、语态等的用法,是对学生课下学习Grammar语法知识点的巩固。

④词汇拓展练习

活动设计目标:套用提供的对话框架来模仿对话,拓展某类语义的词汇。例如,描述职业特性的词汇、表达情绪的词汇等。

⑤角色扮演

活动设计目标:设定情景,学生两人一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练习在某些情景及场合下如何发出邀请,对方如何接受或拒绝邀请等等。

⑥听音辨音练习和小组模仿比赛

活动设计目标:将单元发音部分的知识点反复实践。并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模仿比赛。

⑦听力练习、复述:

活动设计目标: 围绕教材中的Task listening部分的听力材料,改变听力练习的方式,并组成小组进行复述练习,深化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⑧网络调查与写作或课堂展示

活动设计目标:教师提供一些资源网站,并给出调研的话题。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特定的信息,然后根据老师给出的范例进行写作的模仿练习,或者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⑨班级论坛讨论

活动设计目标:围绕教材故事的主题,教师在论坛发起讨论话题,学生跟帖进行讨论,学生们相互之间也可以点赞或评论,这一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主学习是否可以取代课堂学习

对于MOOC的推广,一直有一种误解,认为MOOC最终有一天会取代教师。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是否可以取代课堂学习呢?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基于MOOC的语言学习的特点:

(1)泛在性:由于MOOC的学习是由许多微课组成,只要网络存在,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

(2)富媒体:借助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MOOC学习者可以接触到许多媒介形式的真实环境中的英语。

(3)学习者高度参与性:由于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学习者的参与度、主动性较之传统教学模式都更高。

有这么多的优势,基于MOOC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是否就可以取代课堂学习了呢?笔者认为是不能取代的,原因如下:

1.从技术层面来说,由于目前大多数平台还不能实现真正口语练习的人机交互或者模拟口语练习,所以大部分时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听或者跟读模仿;语音识别技术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计算机还不能准确地辨别学生的发音、语音语调是否正确。

2.大多数MOOC的练习均为客观题,学生提交答案后由计算机自动评分。但是语言学习远不只如此,比如,说写译这些输出能力的训练,计算机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英语老师。就目前国内开发的平台和系统来看,虽各有千秋,但没有哪一个能够真正取代英语老师。因此,即使学生们在上课前已经完成了教材某一单元的自主学习,老师在课堂检验时仍然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对于重要的语言点是一知半解的。通过MOOC平台的练习,学生们只是接触到了新的语言知识,但还没有经过输出的练习,因此也就缺乏了内化的过程。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听说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单纯的听力学习,只是完成了语言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即增加了输入,还需要有一个输出的过程。基于这样的假设,我们对研究生的口语课进行了全新模式的尝试,即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五、翻转课堂后的几个变化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张金磊等提出“翻转课堂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在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包括提供学习的支持材料、 资源、答疑等。翻转课堂并不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总指挥。因为学生总体的学习进度是由教师来设定的,学生学习材料的选择,包括每个单元各个部分的顺序和取舍也是教师提前安排的,成绩策略的制定也体现了教师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仍然是学习过程的主要推动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以LEI数字化教材为例,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课件制作的能力。再高一些的要求,就是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操作的问题时,需要老师具备能够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用截图、ppt或视频的方式进行指导的能力。第二,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课前自学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因此课堂上开展哪些活动,课下怎样安排线上活动,例如论坛讨论如何开展,作业的形式是文本还是音频或视频,提交和评价的方式,如何给学生做出反馈等等,这些教学环节都需要提前进行思考并做出详细的教学安排。

2.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高度参与。学生的在线学习可以自己掌握进度和学习次数,改变了传统课堂无法过多顾及学生接受程度,步调要保持一致的状况。《朗文交互英语》还提供了电脑版和手机版,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点、任何时间,利用电脑、笔记本、平板、手机进行碎片化的学习。课前观看视频后,教材当中也安排了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的练习和检测,学生在完成练习后可以即时得到反馈。老师在课前如果设置了重做分数线,学生没有达到要求还可以选择重做。学生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老师可以给予及时的帮助。

3.评价模式的转变

基于《朗文交互英语》数字化教材和文华在线U-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保障。文华在线U-MOOC平台可以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各部分的成绩以及完成各部分学习所花费的时间。老师随时可以查看全班总体和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平均在线时间还有各部分的成绩。这种评价模式是一种对过程的记录,并且相对客观。学期末的成绩既包括对学生在线自主学习部分的测评,也包括课堂学习的成果,还有期末考试的成绩。因此,这种评价模式改变了以往终结性评价的两大弊端: 一是期末考试占比过大,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前突击准备,无论是教学或学习都事倍功半的状况。二是平时成绩老师打分过于主观或随意,不同任课老师标准不统一。 《朗文交互英语》的学习记录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弊端,并且学生每单元的成绩可以随时导出进行分析,有利于老师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或提醒落后的学生。

4.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通过跟踪2014级非英语专业学术研究生464人一个学期的《朗文交互英语》第三级的在线学习记录,数据统计显示:学生学期累计在线学习的平均时长为22小时49分,其中在线时间最长的同学为70小时49分,累计学习时间为15小时的同学在401人以上,该学期的教学计划一共15周,这也就是说学生平均每周学习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占到了86%。

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我们无法跟踪学生课下的学习行为。没有考试就不主动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同学是在考试来临前几天突击学习,并且60分万岁,期望值不高。但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同伴激励也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线反复提交答案、反复练习的次数增多,经常看到有同学发现自己单元测试得分低于周围同学时,主动选择重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六、问题与建议

翻转课堂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

1.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能力

基于MOOC的英语技能课,要求英语教师具备基本的平台操作能力和运用常用软件制作课件的能力。以文华在线平台为例,老师要学会如何建立班级、设置课程、查看学生的进度和成绩、跟踪学生的学习记录、如何给学生以反馈、如何利用平台来讨论和作业。同时当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有问题时还要会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给学生及时的帮助。这些都对文科出身的英语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加强学习教学理论,优化教学设计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网上自主学习和课堂的教学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基于以下几点:课前学习的内容和练习中的要点,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的跟踪,发现其中的难点和问题。每一个课堂活动的设计都不能脱离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每一个活动设计都要有既定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老师还要加强翻转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观摩优秀的教学案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进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3.来自体制的阻力

翻转课堂模式中老师虽然不再是课堂上知识的传递者,但仍然是推动和监督学习过程的督导者。老师比传统课堂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准备课程、设计课堂活动、批改作业、反馈评价等。由于大多数学校都沿用着多年来工作量计算的方法,老师课下的付出难以量化,因此这也是目前开设翻转课堂课程老师的苦衷,辛苦的劳动不能被承认。也有些老师和学校担心这种教学模式最终会让老师们都丢了工作,因此犹豫不前。这些都有待敢于大胆尝试、肯于付出的老师和研究人员们多出成果,推动翻转课堂模式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林君芬,李慧勤,黄海晖.交互式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6).

[2]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

[3]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6).

[4]汪琼.教你如何做MOOC[DB/OL].http:///course/pku-72001#/info.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研究生案例教学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62-02

案例教学是常规的教学模式,要用好这种模式,就需要对案例进行准确的筛选,只有准确和生动的实例才能发挥其良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许多鲜活的案例应用于教学,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良好的案例题材的选取与应用往往能达到出乎意料的良好教学效果。

一、如何选取教学案例

《唱响自信之歌》是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最后一框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做自信的中国人三部分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与长处,通过不断努力来充实自己,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实力,成为自信的中学生。教材旨在以第一课自尊为基础,让学生在自尊的同时,树立自信,成为自尊自信的人。

因此,在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主旨是通过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并共同总结出本节课的要点,即如何树立自信。最后通过学生身边的案例展示,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1.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与感染力

在备课过程中,我选取了央视《梦想星搭档》2015年2月24日第二季赛获得总冠军的重量级的女声团“大女孩”为案例。这个案例本身就是“大女孩”们用自己的信心与行动唱响她们自己的自信之歌。这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同时也让学生们产生与自己的联想:如果是我,我能有如此的自信吗?我的自信之歌该怎样唱响?这样就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努力,坚持,做一个有自信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的引用,我把本节课的内容融入其中,并对此案例作为教学资源进行细致的研究,发掘出具有教育与教学相通的亮点:

(1)“大女孩”女声团是重量级的。她们自己说:上天没有赐给我们美丽的外表,但我们都有自己的骄傲与自信。

(2)她们的和声声线非常好,虽曾屡遭淘汰,仍坚持。她们说:我们用心生活,用爱歌唱,也有我们的荣耀与梦想。

(3)她们成功了,获得第二季的总冠军,而她们的对手是当下唱功最强的《凤凰传奇》组合。

(4)让她们获得成功的选唱的歌曲《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首从歌曲的名称到内容,再到主唱赵传与大女孩,诠释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做自信的人。

这些亮点在课堂中都闪出了光。

2.教学案例应具有可挖掘性

在运用案例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学案例一定要具有可挖掘性,学生才能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实现自主学习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唱响自信之歌》这节课中,《大女孩》的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可挖掘性,可用层层剥茧的方式展现:先听歌,让学生猜是谁唱的。于是学生有各种猜测。当视频出现大女孩的身影时,学生惊讶起来,立刻进入探究的境况:通过不断的设问,讨论,提问,开始了学生与大女孩视频的互动,师生的互动。这样的进入方式能让课堂生动热烈起来。整个课堂在歌声中,有问,有思,有答,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把知识与能力贯通起来,其教学教育目的也彰显出来。学生通过这节课能感受到: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潜能释放,使梦想能实现。让自信的人生更精彩。

二、如何通过案例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1.教学环节设置要尽量丰富多彩,引用的案例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最初准备《唱响自信之歌》时,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是平铺直叙的,教学环节也较为单一,基本以教师的“讲”为主,而引用的案例也是较为传统,脱离学生实际,不容易引起共鸣,且杂而乱。后经过教研组其他老师的点播,我将“增强信以与实力”一环的教学案例由原来的历史人物案例换成了《大女孩》的例子,又将最后“做自信的中国人”的案例由原来的历史名人换成了北航附中的国际交流活动的例子,经这样一改,整节课就有了亮点,但加上引入环节的两个传统案例,感觉还是有些杂乱,后又经过全体教研组成员的打磨,我将《大女孩》的例子在前两个环节一例到底,并在课前以一首大女孩的歌导入,马上就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们也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此外,在“看到进步与长处”这一教学环节中,又加入了让学生提前做的一个课堂活动――“我眼中的他”的观察活动的结果展示,因为展示的都是学们自身的事例,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课堂积极性高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大大加强。

2.设问要合理,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过复杂,要由浅入深,让学生有话可答,又不偏离主旨。

首先,设问要注重科学性,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话可说。在第一次试讲本节课时,看完大女孩的案例后,我问学生他们为什么那么自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学生们似乎不知从何答起,回答效果也不理想。下课后我意识到可能是设问有点难,于是在第二次试讲时,我又将问题改为了他们的音乐道路顺利吗?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哪里?这样一问学生马上有话可说了,但明显第一个问题意义不大,过于简单,于是第三次,我又将问题改成了大女孩为什么将《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作为决赛曲目,和他们的经历有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选择音乐道路?并一直坚持?他们的自信来源于何处?经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深入引导,学生们既能有话可说,又要思考背后的原因所在,经过学生们积极热烈的讨论,整节课的要点学生们都自己总结了出来。

其次,设问要注重开放性,思想品德课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课程,在设问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教材,还应注重联系生活,给学生留有发挥和拓展的空间。在《唱响自信之歌》这节课中, 当给出大女孩的案例后,我的最后一问是他们的自信来源于哪里,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展示了上节课学生的课堂观察活动,并又问到“当你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时是怎样的心情”“当你看到班里有那么多同学在进步时你又有何感想”,这样就通过开放性提问将案例与生活相联系,而不是只局限于教材的知识点。

最后,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启发性,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比如在《唱响自信之歌》这节课中,我问学生大女孩为什么要选《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作为决赛曲目?和他们的经历有没有关系?学生们马上就思考这首歌代表的含义和他们的经历,并进而得出内在美和实力才是自信的重要源泉,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也是如此,即便我们外表不出众,但只要我们努力向上,我们一样可以非常自信。

思品课程是密切联系实际的课程,课程的知识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思品课程也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我们需要不断看到新事实,进行新发现,善于引用最新的精彩案例,同时对课堂活动进行创新,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的自由。丰富多彩而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加上科学合理富有启发性的设问,贯穿于思品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芳.讲述学生自己故事的课堂――例谈思品课学生主体性资源的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第11期

[2]刘静雅.思品课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尝试,《文理导航旬刊》2010年第14期

[3]高巍巍.浅谈思品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15期

[4]肖碧银.初中思品课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探讨,《成长之路》2014年第15期

[5]付良英.发挥学生在思品课中的主体作用,《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第2期

[6]祝晓琴.思品课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13年93期

[7]缪伟明.浅谈如何在初中思品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文理导航旬刊》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