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5:24:55

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1

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物流作为其中重要的因素,其对经济的影响收到了广泛关注。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与物流业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运输行业的发展水平与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辽宁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二、指标与模型

指标与数据本文选择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5个行业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率共计10个指标,以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表示是物流发展水平,用生产总值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方法与模型在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中,多数文献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如文献,考虑到样本数量有限,本文选择了文献中选用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来研究制造业发展与物流发展的协调性。由于邓氏关联度能够更好的反应不同计量单位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因此,本文选择邓氏关联度的计算模型,以保证结果的科学性。

三、计算与结果

1.计算与处理

本文选取邓式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y同X的关联度。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初始化像法,选取ξ=0.5,计算精度为小数点后4位,计算后得到辽宁省生产总值y同辽宁省物流业各行业物流发展要素x1—x10的关联度分别为:0.5719,0.9291,0.6845,0.5818,0.673,0.6199,0.9199,0.8265,0.5793和0.7197。

2.结果分析

(1)公路货运量和公路周转量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从结果中可以看出,x2和x7的关联度分别为0.9291和0.9199,是所有关联度中最高的两个。这反映出公路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明显。(2)民航货运量和民航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发展关联度较低。从结果中可以看出,x4和x9的关联度分别为0.5818和0.5793,在所有关联度中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反映出民航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作用很小。(3)铁路货运量和铁路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发展关联度较低。x1和x6的关联度分别为0.5719和0.6199,在所有关联度中处于第十位和第7位,处于较低水平。这反映出铁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4)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发展关联度较高。x3与x8的关联度分别为0.6845和0.8265,在所有关联度中处于中等水平。这反映出水运发展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的相互促进作用。

四、辽宁省物流业发展对策

1.重点发展公路运输业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公路发展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最高,辽宁经济发展带动了公路快速发展。大力增加公路物流投资,公路运输的顺畅是保证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2.铁路和民航业适当发展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铁路运量的关联度最低,周转量关联度排位第七,铁路整体关联度较低,原因是辽宁经济的发展对铁路的需求量在减少;民航周转量关联度第九,货运量关联度第八,民航关联度较低,原因是民航货物运输产品基本是民用领域较多,工业领域较少,因此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较低。因此,铁路和民航在保证基本功能前提下应适当发展。

3.鼓励水运和管道业发展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龙州壮锦;创新;发展;文化价值

壮锦源于秦汉,初形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新中国初期开始曲折发展。利用壮锦产业发展好农村边远地区,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广西龙州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其西北地区与越南相交,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边境贸易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大多数农村的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地区传承织锦技艺,导致壮锦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濒临技艺失传的绝境[2]。如何促进龙州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以带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实现壮锦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龙州壮锦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壮锦,其意为天纹之页,壮锦凝聚了壮族集体人民的智慧,区别于其他名锦,是壮族民间特有的手工技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传统的壮锦主要是用棉、麻线经纬交织而成,用于制作衣服、围裙等日常生活用品,其图案变化多样、配色大胆鲜艳且寓意丰富,是广西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龙州壮锦历史悠久,寓意丰富。其织锦材料主要使用丝绒和棉纱,利用当地植物和有色土进行染色,主要染色原料有胭脂花、苏木、黑土、树皮等,所做壮锦主要用于制作被套、衣裙、台布等。历经数年的发展,以壮锦艺术为典型代表的织锦已经成为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壮锦纹样,可以彰显出壮族先民对生活、自然、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崇敬,渗透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壮锦极具文化价值,通过简单的壮锦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文创产品,比如手提包、围巾和灯饰等,这些文创产品在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在向人们传递文化价值,为壮锦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民族的复兴与农村地区的发展振兴密不可分。广西地区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优势,打造了“非遗+产业”化模式,在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产业发展,将文化与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保护非遗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加快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壮锦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不仅可以拉动内需,而且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广西地区壮族妇女大多熟悉制作壮锦的技艺,所以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可通过手工技艺制作壮锦以增加家庭收入,同时也使壮锦技艺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崛起,许多外来的品牌在中国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国外品牌的影响,民族工艺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普遍情况,民族产品的发展举步维艰,壮锦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

2广西龙州壮锦的技艺特征与传承

2.1织机的结构与工艺特点

壮锦织机早在百年前就已成型,随着人们使用过程的不断改进而演变成现在的小木机,现代织机结构简单、制作简易,但是工作效率低不能形成量产。壮锦织机主要由机身、装纱、提纱、提花和打花5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广西龙州织机是一种单蹑单综环式花本织机,织锦步骤简单,主要有投梭、拉扣、踩踏板等步骤,伴随着织机与线之间来回摩擦产生的沙沙声,一幅幅精美的龙州织锦就从这些绣娘手中制作出来[3]。龙州织锦如图2所示。龙州织机上方没有竹笼,仅一条竹筒插在机架上,操作时有一条盘腰扣,利用腰部力量操作完成织锦(如图3)。现代织机采用的通常是通经通纬织锦的方式,广西壮锦则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龙州织机为正面织锦方式,织锦操作时图案从正面呈现。

2.2壮锦图案纹样及寓意

龙州壮锦的图案皆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有关,大多为二方连续纹样[3]。在与龙州壮锦传承人李素英的谈话中了解到,织锦的配色很多都是绣娘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选择的,没有特别的讲究,包括织锦的很多图案也是根据个人的审美创作而成。壮锦纹样多用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色彩绚丽,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豪放艺术风格。壮族先民习惯把植物、动物和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和保护神,认为他们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庇佑子孙,因此织锦上的图案多由动植物纹样组成[4]。其中的蟒龙纹图案是广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之一。蟒龙纹是由一个个稻穗图案组合成菱形如同龙的鳞片,如图4所示。龙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在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例如象征着朝气蓬勃、威武不屈等形象,同时也表达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八角花也是龙州人民经常刺绣的一个图案,同时也是龙州壮锦中常见的图案之一,极具地方特色,如图5所示。八角花是由八个相同的三角形两两镜像围绕正方形而成,其八个角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一望无际,中间的正方形象征着天地,从图案中可以看出古代壮族先民对天地的敬畏之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2.3壮锦技艺传承现状

在访问传承人李素英后,初步了解到龙州壮锦传承现状。目前壮锦的传承依然是家族式优先。作为金龙壮锦的第五代传承人的李素英从小便跟着家人学习织锦技艺,十岁能织布,十二岁学会织锦。从壮锦的工艺发展进程来看,熟悉壮锦技艺的多为女性,并且壮锦技艺的传承并没有专门的文字及图像记载,皆是由前人实操教授和口耳相传沿袭至今。

3广西龙州壮锦的发展现状

3.1生产效率低

传统织锦工艺耗时长,且工艺复杂、产量低下,需要绣娘进行纯手工制作。织锦前,绣娘需事先编码制作织锦的初步花样,织锦过程中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对配色和纹样进行部分改变,这就导致织锦工作繁复、效率低下[5]。访问龙州县金龙镇美女村李东梅得知,当地村民都是在完成农活的前提下,有闲余时间才会进行织锦,一名成年女性织锦一整天仅能挣30元左右。低效率加上低利润导致当地的村民只能把织锦当成一种副业去发展。在没有机械化的生产进行支撑的前提下,人员参与度低、生产规模小且织锦产量少。

3.2经销范围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国人的消费选择面越来越广。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国外品牌倾销国内并绑定了一定的国内用户,这就使得中国本土的产品遭受打击[6]。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壮锦已不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慢慢成为收藏品,导致壮锦市场需求量低。再加上人们对壮锦的认知较少,认为高昂的价格与呈现的壮锦实物不匹配,更愿意花同样的价格去购买国外品牌产品,这就导致壮锦的销路变窄。金龙镇美女村的壮锦主要与专业包装销售公司进行合作,村民们利用闲暇时间制作壮锦,制成的围巾或者半成品交付包装销售公司后,由专业公司进行包装、生产和销售。李素英民间工艺品与专业合作社制作的织锦主要销往我国广东、澳门等地,以及泰国等国家。合作社有织锦机器共14台,其绣娘主要为异地搬迁户、贫困户等,这也为困难人群提供了工作的机会。如何使壮锦这一副业走出去,升级成为主业并增加村民收入,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3创新设计落后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壮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俨然已经成为民族团结的一个符号,随着人们认知的提高,传统的壮锦已经不再被人们广泛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壮族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壮锦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通过壮锦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仍然具有市场前景,但是缺乏创意创新。传承人所制作的文创产品只是把壮锦纹样直接运用到产品上,而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设计。保护与延续传统文化并进行创意设计,使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仍保持一定的活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4广西龙州壮锦发展策略

4.1现代科技助力壮锦产业化

龙州壮锦的生产主要靠手工织锦,且制作周期较长。可以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与个性化的生产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壮锦的创新和发展空间扩大。壮锦技艺核心的部分就是图案的编码。可以利用现代纺织技术与电脑编程技术相结合,对图案及纹样进行编程设计,利用自动化机器设备来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7]。利用机器来批量生产的织锦作为中低端产品,主打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而传统手工织锦与创新设计相结合,走高级定制的道路。

4.2创新壮锦营销模式

龙州壮锦可以尝试利用网络自媒体进行宣传,比如抖音、快手等直播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拍摄壮锦的制作视频,让大众熟知壮锦;在小红书、B站等平台对壮锦做出全方位的解读;在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购物平台上架壮锦文创产品,拓宽龙州壮锦畅销路径[4]。当地政府应适时进行政策支持,扩大民族传统技艺的宣传力度,提高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力,牵头组织各类文创会展,吸引国内外消费者和投资商,进而拓展壮锦消费、投资市场。

4.3传承人肩负创新重任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创新,创新同样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创新、与时俱进,文创产品才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亡。传承人不仅有传承传统技艺的义务,同时也要为地方的物质文化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当下市场“品牌”无疑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财产,当品牌概念深入人心,品牌地位就在市场中日益凸显。而传承人无疑就是最好的品牌形象。应该利用好传承人的品牌效应,对传承人进行创新方面的培训,提高传承人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传承人应该使文创产品不再是简单的实用产品,而是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做到创新,多做有高附加值、高文化含义的产品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传承人可以和地方高校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向高校师生传达民族文化的理念与内涵,与高校师生合作共同设计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传承人应该“走出去”宣讲交流,参加国内外相关交流活动,提升壮锦知名度的同时,积极弘扬民族传统技艺,将国内外优秀创新理念运用至壮锦文创产品。

5结语

当前壮锦的生存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研究分析广西龙州壮锦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助力龙州壮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通过不断改变现有技艺及产品的创新形式促进壮锦技艺传承。壮锦技艺不仅仅担当传承的角色,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文化的魅力,将传承与技艺结合,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启奎,屈赵嫚.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产业化路径研究———以广西宾阳壮锦手工艺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3):75-76,79.

[2]郭兴.乡村振兴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现代重构———以忻城壮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6):9-14.

[3]沈艳.浅谈壮锦的织造工艺与传承[J].棉纺织技术,2019,47(12):81-84.

[4]樊道智.广西龙州壮族织锦技艺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9.

[5]莫青桃,李乐,马虎祥,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竞争力调查研究———以广西忻城壮锦为例[J].今日财富,2020(18):23-24.

[6]任世宇,刘赞,李文婷,等.桂西地区壮锦工艺生产性保护与发展研究[J].大观(论坛),2021(8):5-7.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3

1相关的界定概念

1.1舞狮“龙狮运动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衍生出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重大意义”。[4]舞狮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舞狮有南狮北狮两种,南狮也被称为是醒狮。舞狮是狮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它是狮子的形态与舞蹈相结合的产物。人们认为舞狮是驱邪避灾的吉祥瑞物,每逢重要节日都有舞狮表演助兴。“舞狮运动是集武术、音乐、舞蹈、表演、竞技于综合一体的多元社会文化现象,舞狮是一项综合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项民族风俗”。[5]

1.2新化舞狮新化舞狮起源于明清之际,发展高潮是在民国,且新化舞狮系北派舞狮系列,以表演威武雄壮的“武狮”为主,[6]是新化传承久远的民间文化活动,至今已传承六百余年。2007年新化乡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了“舞狮文化艺术之乡”的著称,同年也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形象逼真,动作矫健活泼,擅于表演高难度动作。能强身健体又能娱情怡志而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因其浓厚的汉文化色彩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原属于移植的民间文化,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已经与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民俗民风融汇在一起,形成独树一帜的锦屏特色体育文化。

2新化舞狮的概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的新化舞狮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政府对民传体育的扶持力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增大,并且建立专门体育工作机构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来促进新化舞狮运动的展开。新化舞狮逐渐成为当地政府的品牌特色,舞龙舞狮活动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以一定的流程展现的,它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有仪式感,可传承文化的活动。通过实地调查和与传承人交谈得知,新化在早年活动的舞狮道具靠自己用麻袋和布料做成狮子的毛发,在长布条里塞谷子或是锯木灰做成狮子的脊背,是新化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因其形象性逼真、动作矫健活泼。狮头圆又大且不失灵活,前额突起和黑亮有神的眼睛,凸起的鼻子,操纵自由的大嘴,威武灵动的双耳是新化舞狮的典型造型。头顶上的彩球是由彩绸扎成的憨态可掬的模样,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2007年新化乡被授予了“舞狮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同年也被贵州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传承形式

2.1.1学校传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新化舞狮的队伍不稳定,人员青黄不接这些现实问题让其发展陷入困境,改善传承方式是时代所需。2008年开始,新化舞狮主要传承人刘毅将舞狮引进新化中小学,开设了以“新化舞狮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特色课程、校园大课间的舞狮操、开展少年宫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刘毅和邀请民间舞狮艺人每周二和周四来学校进行授课、学习、训练舞狮技艺,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传统非遗文化精神、对舞狮文化有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因多数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学习、模仿理解能力强,引入校园传给中小学生比传授给青年效果会好一些。新化小学还组建了两支教师和学生舞狮队,至今培养了数百名掌握新化舞狮技艺的学生。每年从学生中挑选合适的继承人,以四十到五十人编为一个舞狮班,进行培训,主要是从身高、体能、敏捷性几个方面挑选,在训练的过程中把教育元素加入到舞狮运动中,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舞狮运动的内在精神,在练习过程中激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2.1.2自组的乡村“文艺队”新化乡成立了乡村文艺队主要用于于各种演出形式,有舞狮、舞龙、大戏表演。虽然“文艺队”有一定的规模发展,相比于其他专业的艺术团队,该团队的业余属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据调查,以前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才有舞狮游街拜年,在春节拜屋活动中,有数支两到三人的小狮队在大年初一时到新化乡居民屋前舞狮拜年送吉祥。后来政府重视舞狮文化,为丰富当地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就在村委会有了特定地点,文艺队一般在农闲或晚上排练,这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但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后就没有过大型舞狮表演活动。

2.1.3个体传承个体传承也是师徒或者家族传承,大多是进行拜师学艺,师父口传身授式的带徒弟。新化舞狮传承人闵文泽说早些年会有人特地上门学艺,但随着新文化的冲击和新时代的发展,愿意学习新化舞狮的人越来越少。当下新化舞狮的传承模式主要是非遗传承人刘毅在学校教授学生的师徒形式,但这种师徒传承是流动的,因为被选中的学习人员在完成初中学业过后继续升学或步入社会,不再继续学习舞狮。

2.2“非遗”传承人的概况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的传递者和载体者,在非遗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7]非遗传承人有两个内涵:一种方式是师徒或家族传承,具有的技能可以延续和发展某项非遗项目,一种是需要通过专家评审后,成为法定的非遗传承人。“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保障,新化舞狮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传承人通过特定活动和训练来掌握非遗的知识和精湛技艺。[8]传承人:刘毅,苗族,1971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村人,新化舞狮文化主要传承人。受当地文化的影响从小对舞狮有着深厚的兴趣,16岁便开始参与并组织新化舞狮表演活动,不断改进创新舞狮动作,如抢宝、互推、理毛、吐对联、狮子直立打滚等,使新化舞狮更具观赏性。2008年以来,在新化所小学初中作为舞狮文化进校园课程的老师,培养了许多批舞狮青少年学生。2015年被命名为新化舞狮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2:闵文泽,1963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村人。从小热爱舞狮并掌握了传统舞狮技艺,他积极参加各项表演和赛事,在长期的实践中,他还对狮子旋角、抢炮、登高楼、吐对联、拜案等动作进行了巩固和更新,使舞狮得以继承发展和推陈出新。2015年被评为新化舞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3:刘秋生,汉族,1962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村人。1982年开始学习舞狮表演技艺,他在任新化所村民委员会主任时积极开展舞狮技艺培训和展示展演活动,他在当地着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使得舞狮文化在社会上得到发展传播。刘秋生在2011年被国家认定为新化舞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除此之外,他还在县级非遗项目96新化水龙的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2015年时成为新化水龙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4:闵树民,苗族,1954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华所村人。12岁开始学习舞狮,逐步掌握技艺与要领。在当选新化所村党支部书记时积极组织开展舞狮文化的培训,举办省、州、县的展演活动,为弘扬舞狮文化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做出很大贡献,在2013年成为新化舞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3体育非遗新化舞狮面临的传承困境

3.1群众非遗自觉保护意识和宣传力度欠缺以往当地民众虽常年能看到新化舞狮活动,但缺乏对非遗新化舞狮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这是因为新化舞狮文化传承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传承意识和民俗文化意识普及化程度低。非遗传承不只是对物质形态与技艺进行保护,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更是传承的活力源泉。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新化舞狮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接触的现代化信息较多,视野打开的同时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对传统的文化不够重视。新化所村当地民众认为舞狮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并没有非遗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且舞狮活动展示的平台日益减少,更使得新化舞狮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因此,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保护意识是新化舞狮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3.2非遗的“活态”传承人才青黄不接非遗的“活态”传承需要依附于承载着非遗制作技艺与地方文化的群体来完成。[9]从传承人才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新化舞狮文化的传承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很少愿意去传承,没有稳定的新成员加入,固定传承人就只有刘毅、闵文泽、闵树民、刘秋生四位,据访谈得知,新化舞狮没有固定的学习者,主要以在学校训练的学生为主,缺乏专业的训练基础,政府也没有专门的生活补贴,许多村民为了生计外出谋生。学校舞狮课程虽在实行,但多数家长也只抱着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娱乐和锻炼身体为主,并未让其发展成为传承人的意愿,再加上升学的流动,这种模式也很难留住和培养传承人。

3.3政府缺乏对非遗保护的系统管理,资金不足政府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文化保护和传承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决策,政府的有效介入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化舞狮没有制定明确的系统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使得新化舞狮处于缺少法规保护的危险地位。新化舞狮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化舞狮在进行文化宣传活动时,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用于增添设备和制作服装道具,虽有一些经费用于文化宣传,但其他活动均由村民自费。新化舞狮的宣传、传承人才的培养、市场操作运营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对资金的需求较大,但它不像其它非遗项目一样每年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资金的短缺致使新化舞狮的传承发展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推动。

3.4原生态教学和表演内容匮乏、专业化程度低目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舞狮在学校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是作为一项特色课程、大课间操和课余少年宫活动,而且,在校内从事该工作的只有舞狮传承人刘毅和一些临时培训的老师来给学生指导,并没有固定的专业化教师,课程训练中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学校活动场地太小,课外活动时间少,过于分散的训练让舞狮学习成效不高,兼备非遗专业素养和体育技能的师资非常匮乏,教学形式过于原生态和老套,使得学生对舞狮积极性不高。新化乡成立的乡村“文艺队”,是当地村民自发组建的团队,目的只是在农闲和节庆的时候作为娱乐活动,并没有进行专业训练,内容也是老一辈口传身授遗传下来的,动作较为单一老套。

3.5新化舞狮逐渐商业化且文化单一以前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没有受到外来文化过多的干扰,非遗体育新化舞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完成,当地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质量和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渐影响着新化舞狮的文化传承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且新化舞狮的产业文化过于单调,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不高,影响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新化舞狮与当地经济、旅游业以及少数民族的风情结合尤为重要。

4体育非遗新化舞狮的传承发展路径

4.1加强宣传,提升政府和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为保证新化舞狮文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广度和深度,新化乡委会宣传部应利用多种媒介渠道加大对新化舞狮文化的宣传力度,保障新化舞狮的宣传、推广的深度和远度。着重普及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保护意识,尤其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更要保持更高的民俗文化认同感,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意识,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4.2建好“非遗”人才队伍,人人皆可“传承人”非遗的传承创新是凝聚当地民众的民俗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传承人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化舞狮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人受到保护,非遗也就得到了保护。断代现象,青黄不接是非遗传承人正在面临的困境。政府应完善传承人保障机制和传承人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教育传承工作。可以在每年举行舞狮活动教师培训班,社会人士和学校教师均可参加,并进行评级体系。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有确保对非遗传承人的财产保障措施,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得报酬的权利,有效解决传承人生活保障问题,逐步探索并建立一种以模范优秀传承人为核心,大众传承人为中心的非遗传承体系。

4.3提高政府宏观把控和经济支持力度新化舞狮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去管理和落实。要想提高非遗新化舞狮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无论是加大宣传,还是资金投入,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功能,让舞狮文化拉近与公众间的距离。非物质文化多是以手工技艺为表现手段,宣传上也应该是流动、直观的,而不是呆板的文字信息介绍。政府更要宏观把控,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来建立舞狮班活动基地;组织人力物力,积极培养舞狮班专业指导人员,提高培训效率;对新化舞狮开展文化研究、技艺研究、精神研究小组,展开民间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传承人基本的生活补贴,保障基本生活。

4.4原生态传承与数字平台创新同行根据时代变化和现代人喜好对新化舞狮动作进行创新改良,新化当地可以打造“小狮人”特色舞狮队,提高群众对新化舞狮的兴趣,创编符合当地特色的动作吸引观众眼球,改变大家对舞狮固化的动作观念。在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向学员和观众传达舞狮文化精神和内在含义。新化舞狮保留原生态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迎合大众审美,建立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的手段,用不同形式组成舞狮“活的记忆”。平台创建查阅和图片视频展示,还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拉近与公众之间距离。数字化平台的创建可以让舞狮文化不被遗忘在时间长廊里,通过该平台多功能让非遗新化舞狮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是目的,只有立足创新,才能使新化舞狮得到更深远的发展。

4.5转化新化舞狮的产业方向化转化新化舞狮项目的产业化有利于优化非遗传承的方式,将非遗传承的教育由继承向教育、旅游和就业教育方向的转化,一方面提升非遗的经济价值,增加就业机会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可以促进新化舞狮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新化乡应该抓住乡村振兴的政策,在举办的新化舞狮文化艺术节吸引来大批游客,宣传新化舞狮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当地优良的环境和民族风情结合打造开展舞狮活动特色村,建立有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产业,既能推广和传承当地舞狮文化,又能提高本地人收入,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综合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编者.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人民日报,2021-8-13.

[2]陈晓丹.南狮运动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4):56-58.

[3]袁丽,陈玉容,王晓旭,等.近30年我国舞龙舞狮运动科研状况的文献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6):81-84.

[4]焦英奇,刘良超.民族图腾与国家象征:龙狮运动的文化价值与仪式认同[J].体育与科学,2014(1):104-107.

[5]马新宇,贺小花,李乃琼.东盟舞狮文化研究——以越南、泰国、新加坡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2):69-71

[6]姜玉泽.舞狮运动的形成与现代舞狮的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12-613.

[7]黄小娟.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J].学理论,2012(23):104-105.

[8]崔燕.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突破——基于传承人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21(12):83-88.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哲学发展;哲学观;意义

笔者在日常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关于哲学发展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论述了哲学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多关于哲学发展的本源的看法。但是却很少有人提到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进程的影响,更具体的说,很少有哪种理论或者观点是在分析和探讨每个人对于哲学的看法对于哲学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似乎哲学界的多数人和多数理论家都专注于研究和探索某种哲学理论或者某个哲学流派,似乎哲学界对于哲学发展的界定大多数都在于哲学发展史。但是笔者认为,哲学发展史的意义在于向我们传递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告诉我们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哲学是什么样的。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常会产生一些关于哲学发展的思考,本文旨在从哲学观出发提出笔者个人对于哲学发展的看法和认识,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看待哲学发展,简单分析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表达笔者对于人的哲学观点和态度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看法和理解,表达笔者对于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的个人思考。

一、对于哲学发展的个人认识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哲学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向前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各样的哲学理论。这些理论,有的是关于哲学整体的思考和发展,有的则是关于哲学中某一流派的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有的是关于哲学某一部分或者某一观点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观是哲学所有问题中的根本问题,而每个人对于哲学的观点不同,又形成了个人的丰富多彩的哲学观。在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内,笔者认为任何哲学观都不能被判定为错误,因为哲学观的根本就在于人对于哲学是如何认识的。哲学观需要的不是对错,哲学观需要的是包容和接纳。通过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西哲学都强调从人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在分析和研究哲学问题时都要把人的观点贯穿其中。从某种意义上,哲学作为人性的自觉理论,它所追求的也总是一种形而上的本性,总要从有形存在进入无形存在,追究本源、本根,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讲究终极关怀。[1]尽管哲学观的问题纷繁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摒弃其他因素的影响来看哲学的发展进程,就可以把哲学的发展看做是你的哲学观、我的哲学观、哲学大家们的哲学观、所有人的哲学观的综合和碰撞的过程和结果。诚然,哲学的发展进程要复杂很多,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体系结构和其他各种因素的洗礼,但是,在哲学的发展中,人始终是主体,人对于哲学的思考和探索,人对于哲学观点的研究,才是哲学发展的推动力。

二、对哲学观的含义的理解

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任何观点和理论的出现以及兴盛,都离不开人的主体地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人在哲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并且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学思想甚至可以说是人学思潮在中国出现和兴盛,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人学研究的学者和哲学理论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关于人学的学说和理论。这些学说和理论尽管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没有脱离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哲学学说和理论,归根到底都是研究者对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都是研究者对于哲学的认识和观点。在笔者看来,任何一种哲学理论,不论创立之初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论创立之后有多少人信奉和追随,不论其在社会思想中是不是显学,都只不过是人对于自身的哲学观点的阐述。在这个意义上说来,人的哲学观才是哲学中所有问题和所有观点的根本。吉林大学刘福森教授曾经说,“哲学观,不是知识,而是态度。”[2]这句话的含义不言而喻。在哲学史上根本就没有能够普世古今中外的作为知识论的“一般哲学观”[3],所谓哲学观,就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哲学的态度。

三、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社会实践的发展才是哲学不断发展的根源。尽管各种哲学理论和各种哲学观点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但是都无法忽略这个根源。因此,要分析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的关系,就无法避免的要研究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笔者认为无需引用或者借鉴任何哲学流派的观点,因为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人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各种哲学流派是如何解释和分析社会实践的,都不能否认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对于哲学的发展来说,所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所有哲学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所有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完善,都脱离不了人的作用。在哲学发展的进程中,人的作用的根本体现在于人的哲学观或者说人的哲学态度,深刻影响着哲学发展的进程,决定了哲学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方向,决定了对所有哲学问题的看法和研究的方向。鉴于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鉴于人的哲学观在哲学研究和探索中所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表述:哲学观是哲学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宋继清 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01.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汉唐舞蹈;传承;发展;探究

在我国舞蹈的发展历史中,汉唐古典舞以它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舞蹈文化里极具代表性的舞种。汉唐舞蹈主要以最明丽的汉、唐精神和社会特征而组成。它的独特风格以及气质在我国的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舞蹈地位。那么我们要更加重视汉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因为它可以更好的展示汉唐文化,让整个汉唐文化可以用舞蹈的形式展现给更多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力的展示汉唐文化的丰富性、多彩性,还能够推动我国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添砖加瓦。

一、汉唐舞蹈的风格特点

(一)袖,袖得轻盈和唯美。在舞蹈文化中,“袖”是最为出色的舞蹈表达方式之一。袖分为拂袖、抖袖、抛袖、振袖等袖法,由于它的多变性,就塑造了比较多元的舞蹈形态。袖可以根据舞者对于身体的自身形态而自然的发生变化,通过身体的一扬一顿,以抛一收,就好像流水般顺滑,在无意间转换了多种姿态,从而“袖”出了具有汉唐舞蹈独特风味的轻盈、唯美。(二)“韵”出婉约柔媚。汉唐舞蹈主要就是在“韵”出一种柔媚和婉约。其中“韵”包含有少女的娇羞,流露少女的纯真以及质朴的韵味。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欣赏的观众切身体会汉唐女子的独特风味。

二、汉唐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传承舞蹈的技法,创新舞蹈发展。汉唐舞蹈与其他古代的舞蹈存在很大的不同就是汉唐舞蹈非常重视舞蹈的技法表现以及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实汉唐舞蹈的特征就与当时汉唐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深受汉唐宫廷舞蹈的影响。在我国古代的舞蹈发展中,一直把宫廷舞蹈视为最正规以及最优质的舞蹈表现方式。因此,我们传承和发展汉唐舞蹈,就是对于宫廷舞蹈的保护以及推崇。根据汉唐舞蹈的表现技法,来不断完善与创新贴合社会发展的舞蹈。甚至可以根据汉唐舞蹈更深的去挖掘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从而为我国的舞蹈文化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和经验,成为推动我国舞蹈发展的有效途径。(二)传承汉唐独特舞风,弘扬传统文化。汉唐时期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上形成独特并且丰富的文化。其中的汉唐舞蹈也是表现汉唐文化的一大利器,它体现着汉唐时期的太平盛世。汉唐舞蹈作为古代汉朝以及古代唐朝的社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可以充分的展示当时的风味。如今汉唐的时期已经离我们的距离遥远。但是传承和发展汉唐舞蹈就是在传承和发展汉唐舞蹈的独特舞风,也在大力弘扬当时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三)传承审美文化,歌颂汉唐舞蹈艺术。汉唐舞蹈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古拙的韵味,那也是对于汉唐时期社会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汉唐的哪一个舞蹈种类,都代表着汉唐人民对于舞蹈的审美观念,生动形象的表露这当时人们的社会潮流。因此,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汉唐舞蹈中的审美意识,不断改良现代舞者对于歌颂舞蹈艺术的创造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创新,它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

三、汉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时刻注意什么

(一)一味的模仿不是传承。根据目前我国舞者对于汉唐舞蹈的理解和学习情况来看,大多舞者不够理解汉唐文化。他们只是对于动作的模仿,而没有重视汉唐舞蹈想展示的文化风韵。因此,舞者对于汉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只是动作的模仿,然后将动作进行生硬的串联,这样一来只会形成一种没有灵魂的舞蹈。那么,就需要舞者打破对于动作的模仿,二是深入理解汉唐舞蹈想要传递的情感,根据内涵进行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二)合理进行创新,稳健发展。目前,我国的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已经远远超越了汉唐时期的舞蹈发展历程。现代舞蹈艺术不仅从舞蹈的编排还是对于舞蹈的动作技巧表现都在超越汉唐的舞蹈高度。那么,现代舞蹈的发展已经是非常的顺畅,但是我们对于汉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也不能忽视。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自信,还是要深入揣摩汉唐舞蹈文化的意义。只有保有认真学习和严谨的态度,才能够做好汉唐舞蹈传承与发展这项伟大的工作。(三)严禁任性的创作方式。汉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就是对于汉唐舞蹈文化的精髓以及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提炼。我们对于汉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对于舞蹈动作的创新,而是对于汉唐舞蹈文化的创新。那么,就需要我们能够深入的理解汉唐舞蹈文化的意义。当我们抓住汉唐舞蹈的精髓,就能够创造出更加优质的舞蹈,也能对汉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进行。因此,在整个舞蹈的创新过程中,我们不可以胡来,不能参杂个人想法,以此来改变舞蹈真正想表达的精神意义。

四、汉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抓住舞蹈的灵魂,让舞蹈有独特的魅力。在汉唐舞蹈的传承中,谢绝对于舞蹈动作的意味模仿,这样会对舞蹈的文化韵味所改变。那么,想要真正的传承汉唐舞蹈。首先就要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以及舞蹈想要表达的精神愿望,然后抓住每一支舞蹈的不同灵魂,认真的解析每一个动作而引发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汉唐舞蹈的文化有效的挖掘出来。从而让我们进行创新之后的舞蹈还是会保有汉唐文化的色彩,有利于汉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抓住舞蹈的灵魂,理解舞蹈对于情感的表达,就能对于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二)寄情于舞,饱含舞蹈热爱。舞蹈中的情感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表达,一个舞蹈首先就需要拥有情感寄托。那么汉唐舞蹈也不例外,每一支汉唐舞蹈都包含充沛的情感。它主要的情感就是民族情以及爱国之情。因此,我们在传承和发展汉唐舞蹈的时候,就要重视舞蹈所展示的情感。通过对于情感的提炼,然后进行舞蹈的编排,最终让现代的观众也能深入体会到汉唐时期人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从而让现代的人们能够在了解汉唐舞蹈的同时,对于当代的社会以及祖国抱有感恩的心,这大概就是对于汉唐舞蹈的最好传承和发展。

五、结语

汉唐舞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它彰显着我们中国古代的舞蹈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华夏人民对于舞蹈的热爱以及追求。汉唐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事业发展的两大巅峰,汉唐舞蹈对于当时的盛世情况进行了很直接的表达。我们就可以把汉唐舞蹈作为目前中国的最有特色的舞种,它可以很好的展示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那么,对于汉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就是当今舞者的一项重大使命。它不仅仅是对于舞蹈简单的传承,更是对于汉唐文化以及底蕴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民族舞者需要更加努力,心怀感恩,认真研究,汉唐舞蹈一定会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然而由于本人对于汉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阐述得并不是非常的全面,还希望广大读者多多包涵。最后祝愿我国的汉唐舞蹈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之下深受更多人的喜欢和热爱。

[参考文献]

[1]张蕾.汉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5,06:98-99.

[2]小鹿林子.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乐舞”当代传承的三种主要形态研究[N].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3]张蕾.基于高职院校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学、创、表”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J].北方音乐,2015,06:186+188.

[4]张薇.“动态切入”反观“汉唐”—汉唐舞蹈从动态入手的发展际遇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188-189.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6

大连的民艺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如布艺、农民画、面塑、泥塑、木偶、皮影、刺绣这些都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是靠人传承下来的,这也是民间活态文化的主要特征。现如今,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民间美术也面临困境,随着民间艺人的去世减少,民间活态文化就有可能失传。关于活态文化的研究,是强调以活的文化事实和传承人群体为研究主题的文化价值观,是强调将民间艺术类型还原到生活事实的基本研究原则,强调田野文本的写作应以活态文化传承人、地方知识及生活经验解释为活的文本。由于长久封闭于天地一隅之中的民艺及民间艺人,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但对外界的信息所知有限,也不太清楚自己的艺术价值。只有记录这些民间艺术和技艺的传承人,为其打开思路,进行创新,才能使这些珍贵的民间活态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大连活态民艺资源调研与分析

通过对大连活态民艺资源实地考察,了解民艺资源的现状,让大连珍贵的民艺活态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升大连的软实力、凸显区域文化与经济特色,为大连城市经济建设服务。笔者以大连剪纸为例,进行问卷调研与分析。此次调研人次459人次,男性201人,占总人数43.79%,女性258人,占总人数56.21%。年龄均为18岁以上成年人。第一阶段调研针对剪纸艺术的受众人群和传播途径进行设问:如您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大连剪纸艺术?参与问卷的人群有37.38%的人是通过电视网络,12.62%的人是通过学校课程,14.02%的人是通过书籍,17.10%的人是通过宣传展出,13.27%是通过竞赛比赛了解的,12.15%的人通过社区活动,其它途径为13.46%。第二阶段调研针对剪纸艺术市场和剪纸内容进行设问:如“请问您愿意主动购买或尝试制作剪纸艺术吗?”对这个问题有55.99%的人表示愿意,44.01%的人表示不愿意。当问及您认为剪纸艺术有什么作用?有26.19%选“传统文化继承”,20.00%的人选“节日气氛的渲染”,19.59%的人选“动手能力的培养”,17.66%的人选“审美装饰”,16.55%的人选“经济利益”。第三阶段调研针对剪纸艺术的创新、传承、保护进行设问:如:您认为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的突出问题是什么?认为缺乏资金支持的人数占32.24%,认为传承人稀少的人数占28.76%,认为政府保护政策不够完善的人数占20.70%,认为人们重视程度不够的人数占18.30%。调研问卷设问层层递进,紧扣文章主题,从调研问卷可看出:虽然剪纸看起来技艺简单,但是能够熟练掌握的人却不是很多。尤其是年轻人基本没剪过纸。建议学校和社区多举办一些展览和比赛活动,让更多的人投入活动中。更应该在我们这一代重视起来。

三、大连活态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的途径探析

(一)将大连民艺调研资料与大连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相整合。将大连民艺活态资源融入高校艺术文化创意教学中,开辟高等院校多元教育模式。以大连民艺活态资源为研究核心,提炼民间艺术中的精华,使之成为高校文化创意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源泉之一。通过在人才培养的理念、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师资培养等方面相互结合,使之能在更深层次上与创意产业教学相结合,使大连民间艺术活态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邀请民艺传承人到高校参与教学也是活态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民艺传承人到地方高校任教,以满足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懂民艺、通实践”师资力量。(二)大连民间艺术活态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对大连民艺活态文化数字化保护,是民艺传承与传播的有效方式。利用数字技术对民艺种类、内容进行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类载体的记录,并将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输入和转化,实现系统化整合、专业化分类和信息化储存,最终通过数据库等形式,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存、管理、交换和利用的目的。这种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以现代科技手段对大连民间艺术活态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是当前有益也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对大连民间艺术考察收集而来的素材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整理,利用电脑手段,按照类别归纳、汇总、整理传统民艺图形与图像资料,并对素材进行文字的说明性标注。目前,这种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己开始应用。(三)将大连民艺创新与发展与旅游文化相整合。在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旅游纪念品最大的特点与价值是独特性的纪念意义。从这一点说,民间艺术最能成为旅游纪念品。民间艺术可通过创新训练,融入旅游区创新发展中。将民间艺术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比如结合大连特定旅游区文化需求,通过对民间艺术符号的表现形式、材料工艺等方面创新,让民艺作品走进市场,与大连旅游文化相结合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实施,这是由民间美术的地域性所决定的,这将有利于社会民艺融入生活从而拓宽了民间艺术的应用途径。(四)加强政府对民艺活态文化的保护。民间艺术的载体是民间艺人。包括民间传说的讲述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的表演艺术家。他们通过口传身授,一代代将技艺传承下来,没有他们,今天的我们就不能了解到如此丰富斑斓的民艺作品。各级政府对大连民间艺术活态文化资源的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视与扶持,是活态传承的关键。可通过文艺基地建设、实地采风、艺术表演和普及等,统筹区域文化建设。树立一批德艺双馨、造诣深厚的民间艺人大家,并进行宣传和加大推介力度,从而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大连民间活态文化传承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香会,李睿煊,李朝晖.辽宁民艺创新与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大众文艺,2017.02.28.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7

【关键词】荣昌陶;传承;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2005年6月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便踏上了行程,在我国十余年对“非遗”研究和保护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实践、理论和研究成果,各个学科诸如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也对其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同步进行的是相关学科的理论构建,早在2003年曹兵武就曾提出要构建文化遗产学,认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综合、整体的研究,并不是单一学科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科整合。近年来,大理大学教师潘宝认为文化遗产在人类学中也应该建立专门的分支学科称为遗产人类学,“遗产人类学的学理意义在于将遗产从原有的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文化等理论研究范式中转移至人与社会自身的存在中,并重新思考遗产产生的现代性基础与发展动力,探寻遗产存在的社会化背景与转化机制,从而通过过遗产的视角审视和批判现代性社会发展对‘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1]。在这学科构建的关键节点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个案研究并找到现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法,对作为工艺美术的荣昌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使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尤其是其中的观察法和访谈法,对荣昌当地安陶展示和传承的场所进行调查,对拥有安陶制作技艺的手艺人进行访谈,以期了解荣昌安陶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现今的发展现状,并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活态传承的人的真实生活样态。在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后总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的发展过程,现今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二、荣昌陶的历史与发展

荣昌陶源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镇鸦屿山一带,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而该地降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满足了制陶对水的要求。当地鸦屿山脉有近一百平方千米的陶土带,陶土资源丰富,便于开采制陶。另外,这里还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为制陶时烧造的燃料。在诸多有利的条件下,荣昌陶形成了以当地红泥和白泥制作和造型的独特风格,且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用荣昌陶制作的陶俑。荣昌陶的传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其过程几经波折。自汉代出现荣昌陶之后,这项技艺就一直在器具种类、装饰纹样等方面不断发展,明末清初因长时间战乱致使这项技艺一度衰败,后因“湖广填四川”,移民大量涌入,对制陶有所了解的移民修缮了陶窑才使得这项技艺再次兴盛。清代至民国时期当地制陶业十分繁荣,民国时期陶厂多达三十多座,陶器不仅本身造型多样、数量可观,而且产品在国内外畅销,最远曾销售至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了国营性质的荣昌陶器厂,培养了大量技术人员,这批从业人员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1978年改革开放大潮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制陶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数量大幅减少,一些商家为了应对当时的状况转做白酒包装瓶,因而存活了下来。当地伴随制陶业产生的还有祭窑王的习俗。祭窑王的仪式可简单也可复杂,但是每次都需要杀鸡宰羊进行祭拜,以求窑里烧出的陶制品成色好,合格率高。传统的仪式除了要用特定的纸钱、香、蜡之外,还要杀鸡鸣炮,“将九根鸡毛贴在第三仓窑门上”[2]。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制成品改用气窑、电窑或瓦斯窑等来进行烧制,但是当地对手工艺的尊重,对制陶手艺的虔敬心情还深深植根于民众内心。2011年5月“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Ⅷ-98)①,荣昌陶的发展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荣昌陶的传承和发展方式也与历史中相比展现出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家庭作坊和现代制陶厂多为有组织的工作室所替代,并且新的工作室层出不穷。传统的荣昌陶制品多为泡菜坛、水缸等日用陶器具,现今随着市场需求的转移,生产出的陶制品进一步升级,化身大众艺术品,成为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在政府的支持下,荣昌当地建有安陶博物馆、安陶小镇、安陶大师园、部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为荣昌陶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3]。安陶博物馆和安陶大师园中有手艺精湛的陶艺师在其中开设工作室,为荣昌陶的存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安陶小镇中开设有各式各样的陶艺成品店以及陶吧,可供游人参观和体验,为当地游客视觉和触觉上感受荣昌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部级示范综合实践基地为当地中小学研学创造了条件,在基地中可以充分体验和感受荣昌陶的魅力。基地中的课程按照学生的年级区分开来,而且还设计了一天的课程和多天的课程,以便不同学生进行研学[4]。

三、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荣昌陶现今在荣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有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并且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但是也要看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背后也暗含危机,其困境主要集中于传承人青黄不接、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影响范围有限三方面。

(一)传承人青黄不接

荣昌陶的代表性传承人很多都在原国营荣昌陶器厂工作过,现在利用自己开设的工作室进行传承活动。钟鸣和梁先才使用师徒相授的方式在传承,但是现今愿意在工作室学习陶艺制作的年轻人却还是很少。制陶是一件需长时间工作并极需耐心的事情,学徒出来往往要三年时间,在这期间可能没有生活来源,也不能见识纷繁复杂的世界,只能与陶艺相伴,因此当中很多人也就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而且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不少人也有担忧,一些年轻人认为学习它没有出路,不能养家糊口,原本考虑致力于此的年轻人大多在现实面前妥协。“荣昌陶要有新鲜的血液加入才有未来,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荣昌陶的传承发展队伍中来。”[5]梁先才作为非遗传承人在看到现今非遗传承现状之后如此期许。虽然近年来随着“非遗热”的兴起,不少原国营荣昌陶器厂的工人也重开了工作室,其中能进行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的工作室却是屈指可数。从国内各地请来的工艺美术大师利用荣昌当地丰富的陶土资源,以自身掌握的技艺对荣昌的陶器进行加工,形成了不少优秀的陶艺制品,尽管如此,对于本土荣昌陶制作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影响仍然相对较小。

(二)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荣昌陶在日用陶和工艺陶两个领域的竞争中都出现了一定的弱势倾向。荣昌陶原先的陶窑均属民窑,制成品以日用陶为主,现今与当地人谈起荣昌陶时,他们往往会说出泡菜坛子或者酒缸这样较为具象的日用陶产品,现在的匠人们制作的荣昌陶制成品里也有较大比例是日用陶。但是荣昌陶传统的制作方法从拉坯到最后制成的全部工序都要手工完成,制作出一件制成品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很大,价格自然相较机器生产要高。然而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互联共生的信息化社会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依托便捷的网络买到更多低价日用陶替代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文化消费成为了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文化、创意、个性成为了人们新的追求。荣昌陶也积极从日用陶向工艺陶转型,突出以陶为主题的展示、体验、销售服务,但是将荣昌陶传统工艺制作方法与人们的审美追求更好结合从而促进制作出更适应时代需求、更受大众喜爱的陶产品还需要一定时间。

(三)影响范围有限

荣昌陶转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但是现今的影响范围还比较有限。影响范围有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从产品销售范围来看,虽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是购买产品的还是以当地人为主。进入消费时代后,随着民众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的提升,对艺术品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多数处在大众消费品市场中的人,期望得到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艺术产品。但实际上知道荣昌陶和购买荣昌陶的人仍然以当地人为主。近年来荣昌当地政府也积极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淘宝上开设了网店,以便全国其他地区喜爱安陶的人们品鉴和购买。有了网店的存在,当地工艺品应当可以销往更远的地区,但是网店的销量并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在线下进行购买或是在线下购买过之后在线上直接与相关工作室联系,从而以在微信上付款,快递到买家地址的方式来实现重复多次购买。第二,从当地荣昌陶的制作体验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实际上进行使用的还是以当地人及周边一定范围的人群为主。荣昌当地建有各类设施可供游客进行体验,供学生进行研学,实际参与这些活动的往往只是荣昌当地的中小学以及企业,有些是来自重庆其他区县以及临近四川的部分地区。

四、荣昌陶传承的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长期过程,政府、传承人、社会等各层面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积极保护,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存续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如何守正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地方文化如何在信息化发展的现在更好的传播,这是现阶段要努力思考的,仍旧要从政府、传承人和市场环境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政府对荣昌陶的宏观指导作用,从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两个方面凸显。一方面,从政策引导来看,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引导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促进荣昌陶文化的繁荣。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之后,可能带来其原真性的减弱或消失,对此,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应当进一步凸显。不仅要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更要从荣昌陶的长远发展考虑,倡导荣昌陶的传承和其市场化发展的相互平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从项目扶持来看,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现今早已不再限于师徒之间或是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传承,政府也要在安陶技艺的校园传承方面积极支持,为其发展创造条件。“节庆活动是审美与文化的结合体,节庆活动承载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6]。在校园传承过程中要积极利用节庆活动、传承活动等重要节点,尽可能让荣昌陶的传承人为学员上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员体味到原汁原味的制作流程,而且可以让学员领会到有关的多方面知识。当然,这二者并非截然区分,有些项目就是根据政策来实施的,有些政策中也包括直接的项目支持。

(二)促进传承主体的守正创新

传承主体的守正创新作用也要积极凸显出来,这就要从传承人、工艺路线、组织结构等方面来进行考量。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有丰富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要。用好这些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命题。传承人拥有当地传统技艺作为技术支撑,同时也要积极和其他手艺人积极进行技艺的探讨,以达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荣昌当地建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基地可供荣昌陶传承与发展,其工艺路线也要发生与时俱进发生变化。不仅要传承人以传统制陶方式对荣昌当地的文化进行表现,还需要在校学生、工艺美术师和制陶爱好者都参与其中,学习工艺文化,从而促进荣昌陶在守正的基础上蓬勃发展,拥有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组织结构上,原先荣昌陶是以家庭作坊或制陶厂为单位进行生产的但是现在成为了更具灵活性的工作室,组织结构更为现代化,不同工作室也应该更加突出自身特色,兼顾作品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体验。除了在陶艺制品本身下功夫之外,也可以考虑为衍生产品赋值,在常见的服装、玩具等物上加上荣昌陶独有的元素。荣昌陶产品若能更多取材于题材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熔铸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精神,购买和消费这些产品将提升民众思想文化素质从而进一步增强民众文化软实力。

(三)注重各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荣昌陶发展潜力巨大,在现今信息化的当下,需要积极与现今最新的发展技术结合,多渠道、多途径拓宽其发展路径,寻找传承的可能性。荣昌陶在抖音、快手或是微信视频等这一类自媒体视频中有着不少的传播量,尤其是在微信视频当中,但是其拍摄的质量却并没有很大提升,在这一方面,自媒体工作室的专业人员可以和荣昌当地的陶艺工作者进行沟通,为荣昌陶拍摄短视频合集,同时也可以加入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引导民众的兴趣,从而达到传播量和观看量同步增长的双赢局面。对荣昌陶的体验与制作也可以和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让观众在展厅中身临其境,在没有到达荣昌当地的情况下对这一艺术有基础的了解,从而引起民众自发探究、自发欣赏的兴趣。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网页和展示平台,修建数据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记录。现在有相关网页对于荣昌陶的新闻资讯、作品欣赏、传承人进行介绍,其美观程度、可视化程度还应进一步提高,这样可以提升观者想要进一步了解荣昌陶的可能,促进荣昌陶知名度和传播度的增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荣昌陶的传承过程中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促进传承人的守正创新,多渠道、多途径促进荣昌陶文化的传播。各个层级协同配合,共同发展有利于荣昌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更能为实现荣昌陶的系统性保护实践增添助力。

五、结语

荣昌陶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良好的传习场所以及多层级的保护措施使得荣昌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仍然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提高传承和发展的综合水平。当地传承人对于荣昌陶今后的发展趋势较为看好,他们认为荣昌当地有深厚的制陶文化,以及丰富的陶土原料和独特的釉色,在今后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如能用好优势资源,假以时日,一定能复兴荣昌陶在历史上的盛况。用好非遗资源,讲好成渝双圈经济的中国故事,使得当地的地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使荣昌陶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在新时代实现自身价值,在中华的多元文化中体现当地独有的文化价值,实现一和多的有机结合,需要一代代人接续传承,不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潘宝.遗产人类学:概念、理论与方法[J].青海民族研究,2018,29(04):84-90.

[2]荣昌:夏兴窑遗址留存百年古陶遗风[DB/OL].

[3]荣昌:持续守正创新千年陶产业焕发新活力[DB/OL].

[4]温佳馨.文旅融合背景下重庆荣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1.

[5]部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先才:用一生来做好陶罐匠[DB/OL].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8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贯通消费与生产领域,促进中国经济脱虚入实,发挥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要功能,成为中国经济一抹亮丽的风景线。《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游的动力来源于差异性,旅游的发展总是有意无意地依托着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是持续的。因此,对地域文化要素的充分识别与利用,对旅游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敦煌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自古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富集,拥有多处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敦煌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具有很强的品牌优势,既得益于其千年来的文化传统积累,也离不开后期的开发与保护。

(一)文化资源要素梳理

首先,笔者梳理了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要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历史文化要素等多元景观资源。敦煌是大漠绿洲、沙水共生的自然与文化奇观特色地,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境内有鸣沙山、月牙泉等自然奇观。其特殊的区位促使敦煌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沟通中原与西域的“咽喉锁钥”,是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交汇地[2]。千百年来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观资源,如历史文化名城(郡县承峙的敦煌郡城、“沙州故城”、敦煌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南仓历史文化街区和北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地段(文庙巷历史地段)等,以及其他城市的名镇名村(月牙镇月牙村、阳关镇龙勒村)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3]。同时,敦煌还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00余处,包括世界级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汉长城);省级文保9处、市级文保1处、县级文保34处,以及其他文物古迹,其主要类型为墓群、寺庙、石窟与历史建筑。由于敦煌莫高窟的创造者是石匠、泥匠、画匠、塑匠、木匠等,因此也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部级1个、省级14个、酒泉市级52个以及敦煌市级68个,其传承类型多样,包括敦煌曲子戏、敦煌彩塑制作、敦煌舞、敦煌民歌、敦煌书法等[4]。

(二)旅游业发展及其困境

敦煌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品牌价值高。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其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迅速。据当地旅游局统计,敦煌的旅游业为主的三产占比超60%,2019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300万人次,收入超149亿元[5]。但也存在以下诸多不足:(1)敦煌的保护开发更多停留在对有形遗产的保护开发阶段,无形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仍面临着进一步的消亡。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大量的游客进入对景区文物古迹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由于水资源匮乏也面临危境。(2)基础设施配套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方面进入敦煌的交通渠道较为单调,机场航线不足。另一方面,敦煌旅游景点分散,交通周转不便,住宿设施和旅行社等配套服务不完善。开发主体以政府为主,私营和民营企业较为低端。(3)旅游的体验感不够,消费带动不充分。随着“过夜游”“自驾游”“学乐游”等新型旅行方式的兴起,敦煌现状景区以“1.5-2小时”进出的旅行模式为主,游客参与度较低,既不能满足游客的体验感,且由于滞留时间短,也影响了整体的旅游收益[6]。

文旅融合发展建议

未来敦煌的文化旅游发展,应坚持传承创新,推进“文化+”战略,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敦煌文化复兴。首先,应立足文化根基,挖掘文化价值,重塑敦煌的文化影响力。重点以品牌、园区、企业和项目等为重点打造“文化+”平台载体,强化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合作。其次,加强文化和遗产的保护,传承城市文脉。通过系统梳理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制定相应的保护范围和治理方式。构建多层次的文化保护体系,形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级文化保护层次。注重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和风貌的保护,包括保护范围内的河流水系、城墙遗址、道路格局、文物古迹以及内部保护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形态、园林绿化的形态和树种选择等。第三,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的空间载体,提升城市特色。依托本底特色,重点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的空间载体,预留多层级文化活动及文化大事件的承载空间,如以“沙漠中的绿洲”为主题的空间展示系统,通过大地景观塑造地域特色的感知系统,串联各个“绿洲”文化节点。加大旅游品牌宣传,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建立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体系,形成多条文化展示路线,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客户的需求,如自然人文景观展示线路、历史文化展示线路、非遗体验文化线路等等。打造多个特色小镇和保护传统村落,完善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敦煌文化展示线上平台,以减少游客对实体遗产的生态破坏[7-8]。最后,完善旅游文化管理体制,构建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市场运行机制,如政府企业合作、企业与地方居民合作等模式,以创建多元的市场环境,以市场反哺旅游经济。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加大对文化保护的投资,引进高水平的保护人才,减少本土人才的流失。加强非官方的艺术培训,提升社区层面的文化机构与社团运营能力,鼓励本地的艺术文化从业者一定的保障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R/OL].[2020-03-10](2020-04-01).

[2]戴瑞.一带一路背景下城市景观风貌提升研究与实践——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例[J].居业,2017(4):62-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EB/OL].[2019-07-12](2020-04-03).

[4]马德.敦煌工匠与敦煌石窟[J].上海视觉,2018(01):25-30.

[5]李翠翠,王海鹏.浅谈敦煌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7(31):90-91.

[6]敦煌市人民政府.敦煌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5-14](2020-05-20).

[7]王艺.浅析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以敦煌莫高窟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68-69.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发展以及精准扶贫政策深入开展背景下,彻底解决了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但是农村文化并未得到同步建设,成效并不明显。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在塑型过程中,还要铸魂。其中,“魂”是指文化,而传承以及发展村落文化属于关键内容[1]。

一、传统村落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村落文化

传统村落文化是村落原住民创造的无形、有形文化形态,就是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与生产工具、工艺品、传统建筑等文化产品。其中,非物质文化主要反映出原住民生活习惯与生产习惯,若是原住民消失,则此种文化也不复存在。例如,村落中千年古槐、古地道、古戏台、桥梁、古堡等,均是村落中物质文化。

(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在乡村振兴中,传统文化属于关键内容。传统村落属于一种特性十足的乡村形式,特别是在村落数量庞大的地区,传统村落状况在乡村振兴以及乡村发展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关键标志,对于村落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村落文化传承以及发展能够为村落振兴提供底蕴保障以及文化基础。村落文化传承以及发展对于复苏村民的文化记忆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证其精神文化追求得到充分满足。促使村民价值信仰得到进一步保护,可以让“0后”,甚至“00后”感受村庄文化底蕴,充分提高其对村庄的自信与认同感,提高其归属感,充分强化乡村吸引力,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保护与发展村落文化过程中促进乡村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文化保护发展方面人才缺失

首先,传承习惯导致传承人不足。村落文化具有地域性与血缘性等特征,所以相关技艺传承也受到地域与血缘影响。部分技艺主要是以家族方式进行传承,其他家族没有学习的机会。村落文化特征以及技艺传统限制导致传承人出现不足现象。其次,年轻人对于传统技艺学习的意愿较低。部分传统技艺具有效益低、回报慢、耗时长、难度高等特点,一些年轻人会到城市中谋求出路,主要是为了优化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学习传统技艺,需要相关人员做到长期坚持,文化发展中,因为村落文化并未获得良好重视,掌握相关技术之后也无法以此谋生,无法在短期内对生活条件进行有效优化。所以,年轻人主要以创业或是外出打工为主,对于传统技艺学习意愿较差。另外,在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相比于传统工艺,科技具有快捷与方便等特点,传统技艺则缺乏展示的舞台,所以人们更加不会投入精力与时间进行学习[2]。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村民缺乏文化自信

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戏剧、影视、文学等文化精品开始走向世界,将文化生产力充分释放出来,将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与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道路日益宽泛,并且民众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当前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软实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发展,优秀村落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而这也需要民众文化自觉、意识与自信。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缺乏文化自信,严重影响村落文化传承工作。因为当前农村居民开始朝着城镇搬迁,同时由于在村落文化价值方面缺乏良好认知,文化保护意识不足,进而导致村落文化的传承工作出现问题。在村落文化中节庆习俗以及礼仪习俗等方面,村民在传统节日与礼仪方面也表现得不够自信。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资金不足

现阶段,就我国村落文化传承以及发展现实情况而言,所需资金与可用专项资金具有较大差异,使得相关工作无法具有良好资金保障。例如,据了解,某地在保护文化的保护以及发展方面,在12—8年期间投入的资金总计1400万元,主要用于S村古建筑修复、道路修建以及河道整治等工作。但是相关专家对S村展开考察分析发现,在S村的村落文化传承以及发展方面至少需要2.2亿元才能够实现有效、合理以及科学发展。由于资金不足,造成S村无法有效开展保护与发展活动。该项工作投入较大同时,回报较慢,并不能够有效通过收益为可利用资金提供保障。在S村中,由于前期缺乏可利用资金,导致无法充分开发与利用。在4年,S村想要收取停车费与门票等,同时聘请专业导游,然而因为前期资金不足,无法充分建设基础设施,进而严重影响S村的游客接待能力,无法有效吸引游客,最终停止开发工作,这对后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的策略

(一)设置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在培养传承人方面,需要积极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与社会声望,争取获得社会认可,另外,还需要对传承人的传承条件与空间进行优化,为其提供良好生活保障,积极吸纳热心基层建设与有文艺专长的青年投身到村落文化传承以及发展等工作中。各个地区应该培养本土传承者,对本土优秀艺人进行深入挖掘,为其经济待遇提供保障,使其能够对文化传承加以重视,借助多途径、不间断“活态”传承方式顺利传承村落文化。例如,可以在本地火车站进行传统技艺展示,在候车期间为乘客制作手工艺品,可以让传承人获得民众认可[4]。对于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而言,需要鼓励对村落文化发展具有良好兴趣以及专业素质突出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建立村落文化学科,将相关人才培养工作与高等教育体制以及学科招生等进行有机结合,建立村落文化学科体系,进而培养专业村落文化人才。另外,积极根据创新引领与国家需求原则,有效借助科研院、高校等平台,有效整合高校等机构的村落文化资料,以村落文化现状为基础,有效创新村落文化传承以及发展方式,进而以科学系统发展角度,促使村落文化传承以及发展人才队伍具有良好保障。

(二)提升传统村落村民缺乏文化自信心

对于文化自信而言,主要体现出民族与国家在传统价值观与文化方面的认同、肯定等,也是实现“复兴梦”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动力源泉。另外,文化自信属于一定精神力量,其引导人们自发参与村落文化以及发展等工作中。村落文化是基于特定条件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与非物质、物质文化等存在较大差异,属于生活生产遗产,可以将民众生活生产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主要通过身口相传方式实现传承,承载着历史变迁。通过村落文化,人们能够了解我国先辈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等情况。政府可以将以下方面作为切入点:首先,对乡村振兴和村落文化传承、发展之间关系进行有效把握。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乡村主要发展趋势,但是需要保证不同地区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差异性。“和”文化以村民为本,同时将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作为主要目的。“差异性”是指将村落文化多样性充分发挥出来,并应用于“美丽乡村”中,保留各个村庄的特色。其次,强化理论研究,借助全面性与系统性理论研究工作,对村落文化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充分提高其说服力与解释力,为构建文化自信夯实基础。

(三)保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资金供给

在实践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需要相应的资金作为支持,只有保证资金供给充足,才能促进相关工作优质高效开展。相关建议如下:其一,多渠道筹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资金,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例如,可以借助乡村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获取资金。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村民集资的方式,合作发展特色化产业,解决资金问题,且村民可以分红,增加收入,从而实现乡村振兴。除此以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乡村的现状,基于乡村振兴视角,进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方案设置,并通过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为这一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其二,提高资金使用率。乡村振兴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应注重资金使用率提升,通过资金优质高效使用,降低发展资金不足的风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资金使用之前,应合理预算,保证其满足需求,并建立资金使用的动态监管体系,及时评价资金使用率,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避免问题影响扩大化。例如,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资金使用信息共享服务中心”,由专人及时进行信息公布,供大众监督。其三,加强资金使用审核。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资金管理方面,应建立针对性的审核机制,通过审核尽量减少资金问题。例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中某一方面资金分配不科学,资金使用额道,丰富了农村体育资源的应用形式,而且也促进了我国农村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升级转型,加快了新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庠.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J].农村工作通讯,0(05):58.

[2]王蛟.休闲农业与农村体育资源的融合发展[J].热带农业科学,,3(12):2-5.

[3]李建云,任国柱,李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与管理[J].新农业,0(0):77-78.

[4]刘维明.探讨休闲农业与民族体育运动融合[J].农家参谋,0(21):70+.

[5]袁平,左林,周虎.农民体育助推乡村振兴[J].农民科技培训,(01):44-.

研究与发展范文篇10

所谓用资能力是指地方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获取的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指如何配置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使其效果达到帕累托状态,即若改变这种配置状态,会造成至少一个受教育者的利益受损[2]。地方高校基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学校。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对新办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体系的教育经费配置有明确要求:教学经费投入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500元人民币,且逐年增长,其增长幅度不低于教育事业经费增长的幅度。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缺少清晰的战略发展规划,同时理念上也没有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观,表现在内部资源配置方法上:一是没有实施预算管理。预算是对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财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但许多学校没有年度预算计划,资源的配置是学校内各部门相互博弈的结果,资金使用仅靠人为的指挥和控制;有预算的学校也存在内部预算分配缺乏科学的定额标准、部门的预算收入和学校实际预算收入存在差异、部门预算没有将债务收支纳入综合预算以及预算的软约束等问题。二是财务核算仍采用传统的只核算费用支出、不核算培养成本的方法。高校的成本会计核算是计量教育投资效益的前提,也是实现高校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基础。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弱化,在缺少有效制度约束下,教学、科研、设备、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资金使用没有计划性,势必造成办学成本上升和办学效益的低下。缺乏效率资源配置的结果,首先表现在设备利用率不高。学校的固定资产是办学的物质基础。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方法不科学,财产分散,造成设备闲置、物资积压、损失浪费严重;财产物资的购置、验收、领用、保管、报废手续不严密,验票不验货,造成重复购置,使用上不核算成本,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3]。其次是盲目追求大而全及提高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同质化。地方高校无法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目标,无法形成办学特色从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学校的声誉,这必将影响学校的再融资能力。地方高校的资源配置无法体现为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必然抑制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难以吸引优质人才及优质生源,教学质量与非财政收入都将进入恶性循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无从保证。

在地方财政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增加的需求,政府除了为地方高校提供的直接财政款项和专项经费外,还应构建多元化的高校财政支持资金来源系统,通过多种渠道为地方高校财政支持筹集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自身也应增强自我筹资的能力和加强财务管理,平衡规模、结构与效益,注重内涵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应建立对地方高校的转移性支付制度。人才的市场化致使人才资源配置不存在壁垒效应,即人才在市场的流动导致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一定为本地区经济服务。特别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当人才流动率不断提高时,必然使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每况愈下。而劳动力的流入地享受着输入地教育提供的社会效益,却不需要为之提供资金等支持[4]。同时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这也制约了地方政府增加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因此,中央财政应通过补助生均公用经费、实行绩效拨款和加大对学生资助力度等方式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利于解决地方高校资金困难,调控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引导地方高校更加注重办学质量与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地方财政投入的监督制约机制。为保障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统一规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入到高等教育的财政直接拨款占该地区总财政收入的最低比例;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高等教育的预算审核,对于财政投入不足的高校,应限制其招生规模,规模的扩张也是经费紧张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鉴于传统高教生均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存在着助长学校追求数量与层次结构的盲目扩张,无法激励学校追求效率的弊端,应改变拨款机制,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因子纳入拨款公式中,并逐步加大根据绩效分配资源的比重,激励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开征高等教育消费税重构成本分担制度。教育成本分担是学校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高等教育通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从而给社会、个人以及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因此,高等教育的受益方均是成本分担的主体。我国现行的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中,国家的财政拨款却在逐年下降,至今未达到GDP的4%,而受教育者个人分担的比例逐年提高,雇主、企业等受益者所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未超过2.0%。目前的就业市场对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存在歧视,他们大都就业层次比较低,所获得的教育投资收益无法补偿分担的成本,目前的分担制度显失公平。因此,国家应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开征高等教育消费税,向用人单位等受益者课税,使高校的收入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为高等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转环境。同时,开征教育消费税不仅可以将教育成本合理分摊,还能促使用人单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效遏制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用人倾向[5]。完善激励教育捐赠的法律规范。《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捐资助教虽有鼓励条款,却无对捐赠方减免税收优惠的具体比例规定。同时由于国家没有颁布募捐法,使学校的募捐及管理工作处于法律的相对真空地带,也增加了捐赠者的缺少法律保障的担忧,无法激发社会捐资助教的积极性。应在国家文化建设层面树立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氛围,建立与健全有关捐资助学相应的法律与法规,如出台募捐法、修订税法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开征财产税、遗产税及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等,以激发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捐资助学热情,并制定高校融资和接受捐资的激励政策,将高校融资与政府配套奖励资金相配套[6]。

采用PPP模式融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是一种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其实质是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提出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确立私人部门合作伙伴,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修,即实行契约机制,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生产,公共部门(或政府)向私人部门付费作为对其生产成本的补偿和收益的回报[7]。地方高校可以通过PPP模式来缓解教学资源的紧缺。在PPP模式运行中,应选择合适的项目,一般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教学楼、学生宿舍和体育运动设施等并合理选择PPP的类型;建立规范化标准和程序来选择合作伙伴;财务部门应加强对PPP项目的成本效益核算,建立起项目启动前后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监管体系,确保项目能真正发挥作用。产学研结合增强创收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必将导致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管理创新需求和人力资源培训的增加。地方高校应顺应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顺应知识经济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和智力优势,增强应用型和技能技术型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积极与当地企业、团体密切合作,开展受托研发、技术指导、共同申报课题、共建实验室、开放校内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人才交流等[8],通过有效开展产学研,既履行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同时也能部分解决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通过产学研究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来解决专业建设中实践经费投入有限等问题,实现校企双赢。此外,高校还可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流程再造、管理诊断、税收筹划等各类咨询和服务,以及承担各种培训来获取收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以吸引社会捐赠。捐赠收入要成为高校筹资渠道的前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对于办学历史不长的地方高校而言,由于毕业生大都是一般收入阶层,校友的捐赠能力相对比较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应贴紧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来优化专业结构,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探索,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形成特色、品牌和社会声誉,以此来吸引包括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同时,学校应成立募捐管理机构,设计多种形式的募捐途径,并对所募集的资金进行透明化管理,公布资金使用的用途及成效,使募捐工作制度化与规范化,成为学校一条经常性资金来源渠道。实施教育流程外包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开展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基础和条件。教育水准与经济发达水平基本是一致的,发达国家有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供地方高校借鉴。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尝试教育流程外包。所谓教育流程外包,是一种外资引进的模式,是借鉴服务业流程外包的原理,将部分教育服务全程承包给外资,容许外资在我国法律框架下,提供独立于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之外的服务[9]。目前各高校所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可视为教育流程外包的方式之一。成功的教育流程外包应能起到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料,影响与带动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促进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并使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的就业竞争性提高,进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高校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实现资源约束下的最优选择。从资金的筹集、分配到有效利用,是系统工程,学校应设立校融资管理的专门组织进行管理,使资源的配置能围绕培育与形成学校的特色展开,最终形成学校存量教学资源的差异性,以此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融资预算管理。所谓融资预算管理指在地方高校融资管理活动中,对融资规模、方式和结构,资金使用和负债资金归还来源、偿还方式等方面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测与规划及其制度安排。融资预算管理包括了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考核过程。融资预算编制的起点是学校的办学规模,地方高校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合理确立其规模,预算的编制方法可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方法;预算经过审批下达后各部门应严格执行,同时学校应建立起相应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如果没有合理的预算,内部资源的配置就会缺少追求成本最小化的激励机制,运行中往往是趋向成本最大化,学校的融资就难以从粗放走向集约。通过融资预算,可以规范融资行为,实现学校融资的来源、使用、还款的同步控制,为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建立和完善财务成本管理。高校教育财务成本管理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在建立和完善财务成本管理内容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如可以把二级院、系、部、所作为各个成本核算单位,然后再细分到各专业、各年级作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随着条件的成熟,进而过渡到把每个班、每个年级作为一个成本核算的对象进行细化管理[10]。其次以学年作为成本核算期,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式并确定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凡培养学生有关的各项费用均应计入教育成本,而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则不应计入;再次设置成本项目并进行记录、归集、费用分配和成本结转,基本的成本项目应包括: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和费用成本;最后强化成本控制。制订教育成本的控制标准,实施成本形成过程的动态控制并考评成本控制结果。构建融资风险防控体系。地方高校融资风险是指学校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不能筹集资金和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融资结构及负债融资规模不合理所引发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二是指环境变化及学校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导致的学校“信用”下降,弱化学校再融资的能力,无法在相应的筹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资金的风险。为有效防控风险,应树立风险观念;建立评价学校偿债能力体系,合理确立负债融资规模,集成使用各种负债融资方式,降低负债融资的成本;加强对负债资金使用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提高负债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再融资能力;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的动态控制,建立识别风险的预警体系;制订还款计划,建立偿债基金,以保证债务资金的到期偿还。加强学校资产的经营管理。加强学校资产的经营管理是指通过经营、置换学校闲散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来提升学校资产使用效率和完善教学设施的一种方式。在法律框架下,以区位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为指导,利用土地置换和出让、出租闲置低效设施、参与股份制、建筑物冠名等形式从事商业活动[11],通过多种市场化经营模式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和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总之,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的二元结构的经费来源,已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政府应调整相关高等教育的投融资政策,构建多元化的高校财政支持资金来源系统,增强对地方高校财政支持。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也应增强自身的外源与内源融资能力,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办学规模、结构与效益的统一,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陈育俭工作单位:莆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