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4-03-25 16:39:20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要面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管理,提高诚实守信的水平;运用市场机制,强化诚信管理的内部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在法律的框架内,建立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的诚信监管保障体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2、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和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建设。按照守法经营、承诺兑现、失信必惩、保障有力的原则,创造良好建筑市场诚信环境,提高诚信水平,推进建筑市场诚信建设。

二、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通过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使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能够做到依法经营,依法活动,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失信必惩,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起有力的失信惩罚机制,诚信激励机制;诚信评价和机制主体的市场化初步建成,评价和手段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诚信评价标准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更加合理完善。

阶段目标:

实施全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0*年-20*年)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年-20*年),重点抓教育宣传、抓标准制定、抓机制建设、抓试点示范,制定相应的推进计划和措施。建立诚信评价标准和体系框架,在全省范围内按照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先经济建设任务量大的地区,后经济建设总量相对少的地区逐步建立。各省辖市、县(市)开展试点工作的面不小于20%,总结积累经验。第二阶段(20*年-20*年),全面开展建筑市场诚信评价和诚信,建立起有力的失信惩罚机制,并使诚信建设与信用经济(包括信用担保)、法制经济、职业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建筑市场有关法律法规,使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所以说,不讲信用就没有资格搞市场经济。为此,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全过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起步阶段要加强宣传工作,并把宣传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深入社会、深入人心。

2、精心组织,分步推进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建设厅全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0*年-20*年)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精心指导,精心实施。具体工作可分为宣传动员,提出方案,试点总结,全面推进等工作步骤;试点上可采用先中心城市、后一般地区,先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后向其他地区发展的方式逐步推进。总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务求实效。

3、科学实施,监控有力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本着依法规范,合法评价,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建筑业企业和建筑市场生产要素在全国自由流动,促进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为重要保证。评价标准必须依法设置,科学合理,体现市场主体的行为合法,经营自由,兑现承诺,失信必惩;评价手段采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操作和监控由先政府为主,然后向由市场中介评价机构为主转变。在实施中,试点阶段(20*年-20*年)将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主承担诚信评价和工作,到全面推进阶段(20*年-20*年)转向由政府和市场中介共同承担为主,到20*年后,全部转由市场中介评价机构承担。

4、勇于实践,不断开拓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工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地必须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和摸索出既体现时代特色,又突出建筑市场特点,既有利于建筑业发展,又能调动市场各方主体积极性的好机制、好方法。深入持久地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诚信建筑市场秩序。

四、信用评价内容及依据

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是对建筑市场各主体,包括业主、承包商、建设监理单位、招标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建筑市场中守法行为的评价。评价的依据是国家有关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强制性标准、业主工程款支付、承包商履约担保、劳务人员(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管理、保修服务等行为以及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

五、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标准(内容见附件)

六、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的

在试点阶段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工作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以后随着工作的深入将逐步过渡到市场中介评机构按市场化运作。为此现阶段:

1、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具体组织实施,各地应当指派专门机构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评价工作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敷衍塞责。

2、建筑市场信用评价应作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评价结果以省、市、县三级为基础进行,建设厅掌握全省评价情况,各省辖市应将结果报建设厅,对在全省境内建筑市场信用情况由建设厅汇总。

评价结果按半年作出汇总,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按上述要求将评价结果在当地有关媒介或专用信息网站上公布,并上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2

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的内涵及实现方式

当前,我国沿海开放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使档案及档案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档案的资源种类、载体形式、服务利用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室应运而生。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馆际一体化、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登记备份等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手段推陈出新,广泛应用。这些模式和手段在推进档案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加速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集聚和整合,使档案利用效率成倍增长。

在海量档案资源中,隐藏着大量个人信息,一个自然人的信息往往杂乱地记录于不同时期、不同门类、不同形式的档案载体中,而且因工作关系或社会关系与其他人的信息相互关联。面对零乱无序的个人信息,我们可以从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出发,集聚整合档案资源,变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中所有关于人的信息进行梳理、抽取,按照人的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所汇聚的信息的独立性、排他性、关联性等特征,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就可以形成记录公民个人有关从出生到死亡,凡是有档案记录的个人生产生活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所有信息。

由此可见,建立区域人口档案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是档案行政部门对以全宗为管理单位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大胆突破。其原理就在于利用现有的全部档案资源特别是数字档案资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激活所有包含人的信息的档案,有效采集人口过去的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口信息参数,强化对人口信息监测研判,有效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管理。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是连接区域内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室)有关人的档案信息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有关人的各类档案和不同电子业务系统间进行信息集聚整合的载体。这个平台一旦建成,将成为建立国家人口信息库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的前提和基础。

建立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的重要意义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在纷繁芜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档案能对一个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对一个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作出具有权威价值与法律效用的界定。如经济生活领域中工商档案对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每一个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界定;社会生活领域中个人档案对每一个公民户籍、学籍、工作简历、职业职称,以及婚姻状况、社会关系、财产收入等的记载保存,在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脉络更加清晰,利益边缘界定更易区分,建设和运用好ig——系统平台,可以避免自然人的角色和利益的错位现象,也使伪造年龄、学历、身份等类似现象不能得逞。

二是建设诚信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社会矛盾很大程度上需要由档案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档案凭证(原始法律凭证)来加以疏导、化解。现实生活中,利用公民户籍和职工档案解决社保纠纷,利用地籍、山林档案解决田地、山林纠纷,利用房产档案解决城市拆迁补偿纠纷等案例,不胜枚举。而随着信息化发展,以上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纸质档案在查阅利用上逐步被电子文件、数码音像文件、电子业务数据等形式的数字档案所代替。所以在新世纪新阶段,重视和加强涉及所有人的档案的数字化以及与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电子文件(档案)资源的整合,将涉及民生的各种门类的电子业务系统和数字档案资源,以人为单元、以居民身份证号为唯一代码,加以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开发建设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综合管理和查询服务平台,是维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三是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施意见》的重要工作。在各级党委的《实施意见》中均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其中很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加强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人口基础信息一般包括出生、性别、血型、指纹、身高、学历、就业、配偶、户籍、住址、职业、职称以及置业购房等。笔者认为,人口基础信息库应以公安部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民政、社保、工商、城乡建设、教育及流动人口管理等有关部门关于人的实时动态信息(各部门电子业务系统)和办结归档信息(归档档案资源)为补充。而有关部门关TA的实时动态信息和办结归档信息,可以通过档案部门进行整合和提供,档案部门牵头建立区域人口档案信息库,是人口基础信息库的有效补充。

绍兴市建立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的探索

1.扎实推进“为普通人建档”,建立覆盖区域人口的档案形成和管理体系

2007年以来,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将行政村、社区等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采取“两条腿”走路方法推进“为普通人建档”工作。

一是以行政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为工作对象,加强行政村、社区档案室规范化建设;以企业、学校档案室升级达标为载体,突出村民档案、居民档案、企业用工档案、学生档案这些重点,着力抓好覆盖自然人基本面的基层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人的档案的形成和管理水平。近几年我们又进行巩固和提高,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市行政村、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已达到98%;全市1074所全日制学校100%建有综合档案室,202所学校达到县一级以上认定标准;全市规模以上(营业额和销售收入一亿元以上)企业,建档率达90.6%。

二是以机关(部门)为工作对象,以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号令为抓手,完成了机关部门(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和审批工作,采取档案年检、目标管理认定、数字档案室建设、重要民生档案登记备份等途径,加强涉民机关部门(单位)档案的行政监管,确保机关部门(单位)依法行政中产生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的完整齐全与及时归档。全面实施《绍兴市2008至2010年档案接收工作计划》,接收46个单位54760卷(盒)档案进馆。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索档案管理体制创新,推动档案资源向国家综合档案馆整合和集聚。以全面清理转制、破产企业档案为抓手,全面接收市区30多家原国有转制(破产)企业档案21.9万卷,形成了绍兴市区国有转制(破产)企业档案保管和查询中心;以全省档案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试点为契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提前进馆、委托保管、数字移交等方式,共整合77个涉民部门(单位)34791卷民生档案。去年我们接收完成市区退休职工档案5万余卷。目前,市档案馆馆藏已由2007年的20万卷(件)提升到42万卷(件),拥有比较完整的婚姻档案、计生档案、劳动就业档案、二轮土地承包档案、林权档案、户粮档案、公证档案、学籍档案、房产纳税档案等民生档案馆藏群,档案资源日趋丰富多元。

2,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档案为现实服务能力

绍兴市档案馆新馆建成后,我们相继推出三个建设项目提升全市档案信息化水平。

一是以新馆配套设施项目实施为契机,高标准建设软硬件平台,全面完成市本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文档一体化”。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成功实施“区域性电子形式政府文件集成管理的建设与研究”项目,2007年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运用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研究开发出集“收集、保管、利用”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2010年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在加快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电子文件从产生到归档进馆的现代化管理,构建了绍兴市电子文件中心,出色完成国家档案局《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制订及其推广应用》试点任务,2010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宣贯现场会在绍兴市召开。

二是创新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机制。实施《市本级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及安全管理项目》,加快推进馆室一体化进程。2009年完成调研并立项,2010年6月包括馆藏实体档案在内的市级138个机关部门(单位)共3721万页纸质档案、32312张照片、3110盒录像(音)带的档案数字化项目全面实施,到2012年年底将全面完成。

三是大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市与各县(市)“馆际一体化”。积极组织实施《面向用户的区域数字档案馆资源集成共享模式研究与平台设计》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和市发改委立项,2012年上半年正式实施,这个项目完成后,绍兴地区区域性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总平台正式形成。

与此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和加强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积极组织实施数字档案馆内网网建设,将馆藏数字档案资源按密级和可公开的范围划分为A、B、C、D四类,区分查阅利用权限,保证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利用的绝对安全。

3.积极实施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战略,强化涉民部门档案和电子文件的行政监管和资源整合

自2009年以来,绍兴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两办”《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根据浙江省档案局统一部署,结合绍兴市实际,全面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2011年,市财政总投资1725多万元,分四年投入完成市本级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中心平台建设,并实现市本级27个机关部门(单位)主要涉民电子业务系统的在线式登记备份。年底在完成中心平台建设后,实施完成了民政、卫生医疗、住房公积金等6个重要民生部门8个电子业务系统的在线式登记备份工作。结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同步开展60多个机关部门数字化成果的登记备份,有效整合了320个G的数字档案资源。通过登记备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既实现了档案证据保全、档案安全保障,又有效地推动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

鉴于以上这些年的工作积累,我们认为绍兴市建立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受传统档案馆工作事后服务思维的影响,一些同志认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与档案部门的工作关系不大,缺乏站到前台,服务一线的勇气和信心。

二是资源分散、分割的问题。全市各个民生部门所拥有的档案资源仍处在系统分割、相互独立的状态,信息难以交换和共享。

三是体制机制问题。现行档案管理体制仅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范围内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监管权,没有档案资源的整合权等。

四是要素投入问题。主要是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和档案系统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建立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的对策思考

一是要充分认识档案、档案工作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档案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事业,建立覆盖区域人口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总平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对档案管理体制的新诉求;是责任政府为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责,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而建立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管理举措。为此,档案部门应着眼长远、超前思维,解放思想、顺应变革,走出档案看档案、跳出档案发展档案事业,努力找准服从服务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积极投身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个大局之中。

二是要确立大档案、大整合的理念,加快推进“三个一体化”和档案登记备份进程。继续以“为普通人建档”为重点,大力实施“资源提升”战略,扎实推进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首先要巩固和提升“十一五”基层档案规范化建设成果。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部门特别是涉民部门档案工作的行政监管和资源整合。第三要以市级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和全市“馆际一体化”为抓手,积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完成区域性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总平台。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3

为了贯彻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大会的精神,在借鉴区市容模块化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及早进入、及早谋划、及早推开的想法,街道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集中精力,立足高起点,着力开展社区模块化管理的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新型的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经过前期准备,现就**街道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提出征求意见稿。

一、总体思路

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依据中共**区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推进社区建设的工作意见》,探索在**地区条件较为成熟的社区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的社区模块化管理模式,实现对社区资源的优化整合,打造一个行政资源、党建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帮扶资源配置合理、效能优化、综合性强、服务快捷的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平台,建设一个社区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管理手段先进、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自治参与广泛、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模块化管理的特点

1.党建统领社建。社区模块化管理的实质是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管理协同、资源共享、信息化、模块化的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模式,旨在加强社区管理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强化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打牢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探索建设新型社区。

2.资源合理配置。社区模块化管理的核心是整合资源,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对社区资源的重新配置,协同社区各类行政资源、党建资源、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帮扶资源,构建一种新型、高效、快捷、便利的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一个社会领域的工作网、组织网、服务网。

3.服务模式新颖。特点是模块化、全天侯、全方位、信息化。

三、社区模块化管理的模块结构

1.组织模块。建立隶属于社区党委(总支)的联合党支部,把在本社区工作的干警、物管人员、城管队员、民兵和劳动保障等工作人员中的党员及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合党支部中。

2.服务模块。构建“一会一站一中心”(评议会、党员服务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社区议事、服务和活动载体,加强社区民主自治。

社区评议会:一是社区评议会;二是社区党员议事会,两者可以同时运作,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可以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体现党组织在社区事务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员服务站:党员服务站作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下属的服务点,加上网上党员服务中心的信息功能,拓宽服务对象、范围,成为全天侯、全方位服务群众的平台,包括就业与再就业、医疗、帮扶等服务。服务网络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街道应急服务系统;二是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网上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三是社区就业帮扶热线;四是红十字爱心超市;五是爱心驿站;六是马琅助学金。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是街道成立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多种服务、多对象),其中包括党员活动中心的功能。二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包括社区多功能排练厅、社区读书读报室、社区广场。三是由文化站统一安排民间文体组织活动。

3.数字模块

一是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数字化系统。包括:1.建立社区应急群呼系统。社区应急群呼系统主要受理重大事故、公共性突发事件、防汛防台、公用事业突发事件、社区救助等事件。该系统与社区现有人口信息、民政救助、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等系统相衔接,一旦接到呼叫热线,立即显示来电号码、电话户主姓名、家庭地址等相关信息,便于快捷服务。2.电子显示系统。对涉及到社区的党务、居务、政务等,可以在电子显示屏上进行公示公开、下发通知、宣传教育。比如创卫、创文明城市、人大换届选举、入低保条件、大病救助条件等一系工作,可以直接在社区群众中宣传与号召,针对社会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和社区社会管理任务的不断加重,进一步提高街居两级的工作与服务效率。3、短信群发系统。对特定的工作对象群发出短信,加快工作节奏。4.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比如说一名党员到街道工委转接了组织关系,到社区报到后由社区党组织将有关信息输入反馈系统,党群科只要通过信息查询,就可以知道该党员有没有按时接转组织关系,防止“口袋党员”现象的发生。等等,诸如此类的项目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调研并完善。

二是建立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对实有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数字化管理,把企业的各种情况输入系统,作为政府管理共享。这个系统的建立用途是多方面的,可以为政府管理服务、为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服务,也可以为经济、社区建设等其他工作服务,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属地管理,促进企事业单位参与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

三是建立实有人口数据库。以社会事务科的人口数据库为平台,实现“一口采集、多条使用、动态维护、信息共享”。民政部门已建这种数据库,可在社区模块管理中共享。

4.硬件。街道建立信息中心,请专家研制信息平台,在社区设置电子显示屏。

四、工作阶段

1.筹备阶段:一是成立推进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议由刘雯禾任政委,谭大春任组长、郑厚贵、吴继伟、陈建华、徐新、傅柱生、孙洪涛、派出所教导员为副组长,成员有许敬阳、王磊、林育云、但海燕、赵本宏、王洪林、王友宝、刘绪才、朱婷、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派出所户籍管理科一名同志组成。下设办公室,由许敬阳任办公室主任。二是梳理分类。把社区模块化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和现有的各类硬件资源、服务载体资源等梳理出来(街道已经开过会,安排各科室梳理目标体系),初步拟出一份供调研用的目标体系值,为前期调研工作做准备。三是发出邀请函。提前让专家有所准备。(1月份)

2.调研阶段:一是成立调研小组,三月份进入调研阶段。二是请专家介入指导,对社区的模块化管理工作如何进行具体细化进行论证,争取专家全程指导。三是协调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等,同步做好宣传工作。四是同步建载体。社区评议会进入组建阶段,建立党员服务站和党员议事会的工作全面推开,力争在4月份完成。(1-3月底)

3.启动阶段:

一是拿方案。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与保障措施,对该项工作进行具体的部署与细化,拿出具体的实施意见。二是建框架。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建立模块化管理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好前期的组织(党组织)落实、责任分工、人员配置、工作制度建设等工作。三是定目标。为两名到社区工作干部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与推进计划。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序时进度推进。四是推进数字社区工作。这是与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相关的配套工作,也是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五是召开动员大会。5月上旬街道召开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动员大会。同时加大在主流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争取在《**日报》出一个专版,打出品牌。(4月)

4.推进阶段:

一是对各项具体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是抓住社区热点、焦点问题,发挥联合党支部的作用,探索解决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硬件设置。四是再进行一次调研,对社区模块化管理进行理论上的拔高和提升。五是为下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准备。(5-9月)

5.总结阶段:一是请专家介入,在对前期工作进行调研与指导的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提出社区模块化管理的新概念,整理调研文章,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二是配合数字社区文化等宣传工作,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三是进行专题宣传,在《新华日报》上出一个专版,打响品牌。(10月)

五、有关问题与建议

(一)成立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因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起点高、标准高、涉及面广,我们建议结合创建“省党建工作先进区”工作,由区相关部门领导牵头成立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科技局、区公安分局、区网管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在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由**街道负责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推进工作。

(二)关于模块化管理工作:

1.建议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就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给予全程指导,并将这项工作作为07年党建和社区建设的重点创新项目立项,并可考虑上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力争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2.建议由区发改局专咨委负责邀请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作为指导专家,指导社区模块化管理的理论和具体实践。

3.建议由区政府办落实区网管中心帮助研制相关软件系统。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统筹城乡党建,运行模型,党员服务中心,信息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053-04

一、引言

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在党的建设科学化背景下,必须着眼于机制模型的合理构建,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动态调节、科学开放、有序发展。建构动态调节的统筹城乡党建运行模型的意义在于,将以往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形成的基层组织内部分散的功能实现重组,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使组织功能获得价值增值,远远超出各基层组织的功能之和。

为此,在对苏南地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建构“两平台三轴心三维立体模型”。这一运行模型的设计思想是应用组织创新理论和系统论思想,立足于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协调发展,完善以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为基本形式的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载体,健全均匀分布的城乡党内基本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党建基本服务均等化。运行模型的结构主体以党员服务中心平台、信息化资源平台构成两大平台基础,由“时间轴”、“空间轴”、“结构轴”三个轴心构成互联的动态轴线,形成包含“时间+空间”、“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多元互动的三维立体模型(见图1)。

二、建设以区域融合为纽带的党员服务中心平台

建设以区域融合为纽带的党员服务中心平台,要顺应党员就业多样化和分布结构变动的趋势,体现在组织阵地上要均衡布局,对城乡基层组织的服务要素进行合理分配和更新,通过整合党建场所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等,建立开放、有效聚集、高度协作的党建服务共享平台。完善为民办事服务制度,为城乡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系统化服务。

(一)明确设置原则与组织架构。党员服务中心的设置原则应为三级统筹、二级设置,即按照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思路,由县(市)、区党委牵头统筹规划,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二级分别建立党建资源集中统筹、党建功能深度融合的基层党建服务实体。在组织架构上,乡镇(街道)一级的党员服务中心与社区服务中心并列于乡镇(街道)党(工)委之下,两者互相协作,全面负责辖区党务工作,村(社区)一级的党员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地级市和县(市)、区管理层次上,则没有必要设置党员服务中心,而应该通过建立党建指导中心的方式,对区域党的建设开展工作指导和咨询、调研、规划等,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的县(市)、区咨询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线服务的覆盖城乡基层组织的四级网络体系。

(二)整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按照整合资源、重心下移、服务前移的要求,根据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要求,在硬件建设上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在村(社区)建设中可以依托党员活动室、文化室等现有的办公用房资源,加强党员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并采取与社区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建的方式,在共同的平台上落实行政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事务经办职能,从而实现城乡服务平台对接。在产业园区等外资企业、“两新”组织集中的区域,可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红色驿站”、“阳光家园”等,服务周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群众。针对部分村(社区)因规划、用地、资金等原因建设党员服务中心存在一定的难度,县(市)、区委应加强统筹,有重点地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

(三)形成具有辐射力的服务功能。要围绕党员服务中心形成三项规范制度和四方面的服务功能,即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扶贫帮困等制度,形成辐射党员、党组织、辖区单位、辖区群众的四大服务功能。在运行方式上由基层党组织牵头,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党员为骨干,群众和辖区单位主动融入”的长效机制。日常运行中要做到管理规范,活动规范。在农村要进一步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的扁平化管理,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内外结合、分片包干、信息共享、责任到人的工作方式,逐步实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的工作格局,努力提高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建设以电子党务系统为基础的高效率信息化资源平台

建设以电子党务系统为基础的高效率信息化资源平台,要以信息化为纽带,以电子党务系统为基础,依托远程教育网络,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以党员学习教育正常化、规范化为目标,建立城乡党员管理、教育、信息服务共享体系,形成城乡党员和流动党员共用的数字学习平台。

(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战略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效率。要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体,整合远程教育、公共信息等网络和服务资源,进一步加快党建信息化工程建设步伐,使各地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尽快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实现工作对接和更高层次上的工作统筹。

(二)推广应用电子党务系统。转变党建工作与管理方式,建设城乡统筹的高效率党建模式,离不开电子党务的广泛应用。要以农村基层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广和应用网上办公服务系统,提高面向基层服务的能力和工作效率。实施电子党务“上网工程”和“入村、入户工程”,使组织关系转接、过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以往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完成的项目,都可以在网上轻松实现。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加强对流动党员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信息数据库。为流动党员探索建立“网上党支部”,建起相伴相随的“家”。在完善覆盖城乡电子党务系统的同时,还要为农村基层组织量身打造“村务管理系统”,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实现城乡党员学习教育的多样化选择和经常化实施途径,满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大批量、个性化和效益化的要求,引导城乡各级党组织开放党务、政务、教学课件、市场、科技等各类信息,促进党建信息城乡共享、党建工作区域互动。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资源整合的原则,同步建设城乡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门户网站,开发各类实用信息资源,建立涉农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律的“党政联动、市场主体、整合资源、互利共赢”的农村信息化模式。

四、基于“时间轴”的统筹要素建设

基于“时间轴”的统筹要素建设,其重点主要立足于过去和现在、现在和将来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目标设定及其阶段战略,同时需充分考虑如何处理好建设进程中的动态发展关系,针对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为处于不同发展状态的党组织提供不同的支持措施。

(一)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处理好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关系。构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决不是否定以往的党建工作,更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相结合。要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条件下,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思路和做法进行改革,对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模式与基层组织结构、活动方式、领导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要以我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坚持把构建新格局与发扬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起来。

(二)阶段目标与终极目标――处理好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的关系。构建一体化新格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有近期和远期、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总体目标规划,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调整统筹发展的内容。其发展目标体系可以定位于一个终极目标、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框架。一个终极目标就是激发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组织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三个阶段性目标,一是以城带乡阶段,目标是确立形成以城带乡帮扶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互动相融阶段,目标是确立起城乡协调、双向互惠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三是一体化新格局阶段,确立起全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持久发挥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功用。要处理好规划长远与抓好当前的关系,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着力抓好各项实施工作。

(三)先进引领与循序渐进――处理好建设进程中的动态发展关系。构建一体化新格局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实践过程,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基层组织不能搞“一刀切”。应当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党建工作基础,加强分类指导,通过构建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为处于不同状态的基层党组织提供不同的支持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按照“先进引领、示范带动、重点建设、整体提升”的思路,一是为处于率先发展状态的基层党组织打造先进引领平台,努力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为处于落后涣散状态的基层党组织打造整治发展平台,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强村带弱村等方式,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三是为资源匮乏状态的基层党组织打造资源集聚平台,加强城乡党组织对接沟通,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四是为处于萌生发展状态的“两新”组织打造规范组建平台,创新组建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活动载体;五是为处于“流动”变化状态的流动党员打造流动党员服务平台,着力构建城乡互动、异地互联、实时动态的党员管理机制。

五、基于“空间轴”的统筹要素建设

基于“空间轴”的统筹要素建设,主要应从规划城乡党建工作的空间分布方式、构建区域党建的空间辐射网络体系及其联动运行机制的推进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发展空间,科学规划基层党建工作的空间分布方式。当前城乡党建工作的区域性空间内部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从党员个体的角度来看,党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存在着大量“流动党员”和“隐性党员”;二是从组织群体的角度来看,由于大量涌现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使原有的党组织体系对区域内基层组织的覆盖出现了“空白”和“空档”。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发展空间,要立足区域发展全局,切实规划好具有科学合理的空间梯度分布结构的城乡基层党建网络。城市基层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扶持和服务,着力帮助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服务设施薄弱、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环境,为城乡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成长提供锻炼发展的空间,积极引导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协调发展,形成相互呼应、有序布局、开放联动的城乡基层党建空间结构体系。

(二)确立“区域大党建”理念,打造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空间辐射网络。从各地统筹城乡党建的实践来看,乡镇(街道)党(工)委应成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联结点、主阵地,要把它们真正建设成为整合区域党建空间资源,统揽镇村、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从政策上提供支持,赋予乡镇(街道)党(工)委在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中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使其真正发挥出对各类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辐射功能和支撑作用。具体思路是:按照“组织覆盖灵活设置、区域互通全面协调、双重管理强化共建”的思路,确立“区域大党建”理念,打破单位分割,克服所有制障碍,以区域分布为基础、空间辐射为连线,产业链条为结点,通过结对共建、合作联建、社区统建等组建模式,形成“单位万变”而“区域不变”的形态稳定、机制开放的区域性组织网络,从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覆盖整个城乡的党组织设置新格局。

(三)上下联动与区域互动相结合,形成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区域空间统筹功能的发挥,还要在空间维度的整合上实施三个联动,协调推进。一是在上下层次上逐级带动。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加强乡镇(街道)与村(社区)互动。通过建立党群工作一体化、产业党建团组化、党建工作品牌化等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与村(社区)之间的联通作用,共同做好党建工作;三是搞好乡镇(街道)日常工作中的联动。乡镇(街道)内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是一个涉及到全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要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纳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建设之中,形成全面覆盖的统筹机制。

六、基于“结构轴”的统筹要素建设

基于“结构轴”的统筹要素建设,主要解决如何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城乡产业结构转变升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化、经济发展结构多元化等各种变化因素,根据不同产权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组织特征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问题。

(一)顺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探索多元化、科学化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要在统一规范村级党组织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点、产业规模、党员年龄和职业分布等,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主导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打破原有行政村建制局限,及时向产业链上延伸,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和经济合作组织上的“N+1+X”设置模式。“N”为区域内的单建或联建的村(社区)党总支(党委),“1”为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链,“X”为若干个延伸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生产组织。产业链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合建,在不同类型党支部内合理划分党小组,将党员统一编入相应的党小组参加活动,构建起以村(社区)党总支(党委)为主体、产业特色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N+1+X”设置模式使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扩展到哪里,顺应了党员从业结构的多元化和技能特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实现了党的组织优势与经济组织的技术、信息、市场优势的有机结合,以党组织、党员的优势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顺应多元经济结构变化的新特点,创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两新”组织党组织结构模式。“两新”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数量少、党组织覆盖率低的问题,如何加强组织的设置和调整工作,可采取五种方式:一是保留。由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如无特殊情况,原有的党组织应予保留,其建制视实情作适当调整。二是新建。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两新”组织,要单独建立党组织;规模较小的可设立党小组,纳入支部管理;不符合组建条件的,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一对一深入开展工作。三是联合。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要按照地域相邻、自愿联合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对小型企业党员可挂靠所在社区党组织。四是升格。对党员人数较多,符合建立党总支、党委的“两新”组织进行升格。五是创新。要继续探索新的设置形式,诸如楼寓党支部、青年公寓党支部、一条街党支部、大市场联合党支部等,探索建立区域性党组织,统一负责区域内“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党组织筹建和党的群众工作。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5

2002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五”期间(2002年至2006年)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九五”回顾 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和希望“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九五”期间,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上海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4%。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560元。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如期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上海继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工业进一步向工业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集中,工业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农业开始走上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奠定。上海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建立“五个机制”,推进“五个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46.5%。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私营经济等加速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 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经济市场化步伐继续加快。上海全面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市场体系更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全完善了以证券、外汇、期货、技术产权、人才等一批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大市场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2%。顺利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一大批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 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上海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五年累计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717亿美元。引进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批超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落户申城,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突破300亿美元。到2000年底各地在沪企业已达1.5万家,上海在外省市投资的企业达到4200个。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形成。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上海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大胆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还清了历史欠帐。集中力量建成了信息港“1520”工程、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沪宁与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等对外交通通信设施。初步形成由“申”字形高架道路、“十字加半环”轨道交通和“三横三纵”地面骨干道路构成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如期完成原定“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苏州河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891公顷。环保绿化投入逐年加大,生态环境逐年改善,2000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接近3%。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在改革中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上海加快推进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依托市场机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科教兴市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初步建立了科技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化新机制,科技整体实力显著提高;教育资源得 到优化调整,教育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200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171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565元,市区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19%,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1平方米。 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上海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在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方便生活、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几年来,全市各街道(镇)通过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安置了30多万下岗待业人员,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达到2000多个,创建了57个市级文明社区及一大批市、区级文明小区。 二、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90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上海人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发展为目标、稳定为前提,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积累和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坚持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二是坚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三是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建设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五是坚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坚持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七是坚持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重大事情让广大市民知情、理解、支持、参与,充分 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八是坚持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研发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任务仍很繁重,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体制、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不少;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手段尚待逐步健全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十五”期间,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发展目标 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上海“十五”期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加快发展中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促进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实现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的共同发展。 ——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发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作用。 ——继续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框架,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发挥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是: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成为国内外经济规模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城市。“十五”期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1%,到2006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000元左右。200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1.2:43.8:55。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2006年本市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预计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达到10000亿元。到2006年,预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7100元。 ——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国际性经济中心的集聚扩散功能,力争成为国内外商业机会多、比较成本低的城市。到2006年,股票、外汇、债券、期货、基金等市场交易额占全国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入驻上海的国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营运中心总数进一步增加,成为全国的资本运作中心和资金营运中心。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大幅增加。预计2006年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800亿美元,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左右,国际互联网普及率50%左右,邮电业务总量350亿元。 ——综合发展环境。强化城市综合环境建设,力争成为国内外适宜发展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十五”期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左右;到2006年户籍人口控制在1350万左右,常住人口1600万左右。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信用制度和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安全度继续提高。到2006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基础网络框架,初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153060”目标。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7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30%。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8-20平方米。国内外来沪科技和管理人才、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大幅度增加。 ——综合创新能力。加快面向市场的科技教育发展,着力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到2006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达到25%,技术交易额达到200亿元。每十万人年专利授权数达到6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有明显提高。 ——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力争走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新路。基本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完善职责对称、自我约束的政府分层管理机制。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市、区县和乡镇(街道)政府基本实现网上政务。到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力争文明城区达到1/3,市级文明小区达到2/3,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市民综合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到2006年,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左右,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中青年的外语普及程度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市区居民年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市民思想道德水平有新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实现“十五”发展的目标,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加速趋势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机遇,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提高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清理、调整和完善地方性经济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浦东新区要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在参与国际大都市的合作竞争中,提高上海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能力。 ——加速推进信息化,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信息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以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加快提高信息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推动个人、企业、政府和各类社会机构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使上海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鼓励外资和国内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重组国有企业,构建国有资产进退联动与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渗透、共同发展的机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要素市场为主体的大市场体系。 ——努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市的水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行政性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行政决策制度。强化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责任。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和制度约束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综合执法,推进依法管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经济发展 深化“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和全球著名品牌企业,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创新开发能力的企业,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推动作用,强化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强化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要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立足产业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六大支柱产业,努力扩大信息、汽车、成套设备等产品与技术的出口,强化金融、商贸对外辐射能力。到2006年,预计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60%。 信息业。以加快城市信息化为契机,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在软件设计、芯片制造等领域确立国内领先地位,力争信息产业技术水平总体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加快引进和建设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芯片设计、封装等前后道配套项目。加快发展数字音视频产品,推动通信、光电子、元器件等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升级换代。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商业软件开发机制,重点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和系统集成,积极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软件。逐步降低进入门槛,有序对外开放信息服务市场。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行网上政务、建设信息化社区等,加快发展电信增值、网络应用、咨询设计等信息服务业。 金融业。把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5%左右,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着力推进金融资源的重组整合,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积极稳妥发展中外合资金融保险机构,引进和发展货币经纪公司。推动在金融分业管理框架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融通。在积极配合国家加强证券监管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证券、期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快发展各种基金,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来沪设立机构,促进证券经纪、咨询、评估、投资等金融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和扩大多元投资的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业务和拓展再保险业务,培育保险中介机构。进一步规范发展信托、租赁、基金、财务、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适应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调整商业业态和经营形式。商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8%,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9.5%,2006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鼓励发展连锁商业等新业态,加快改造传统商业,提高商业科技含量,实现商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加快组建国内营销网络,输出上海商业的优势业态、品牌和管理。发展大众化、特色化餐饮业。进一步调整商业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商业专业特色街经营功能,优化各类专业市场的布局,形成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郊区城镇商业分层搭配、相互衔接的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促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创新,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大力推动多种所有制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发挥上海的口岸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扩大重要资源的多元化进口。 汽车制造业。抓住国家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高水平地建设汽车产业基地。汽车工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5%,2006年汽车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左右。继续实施以乘用车为主导产品、轿车为重点产品的发展战略,发展品牌轿车系列产品,加快开发实用型家用轿车,有选择地发展客车和货车。引进、消化世界汽车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重点增强设计和部分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能力。加快零部件生产体系的整合,推动零部件生产的通用化、规模化,扩大国内外零部件的市场采购和合作生产,鼓励扩大零部件及汽车出口。同时,加快培育汽车展示、贸易等综合性汽车服务业,加快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 成套设备制造业。利用国家扶持发展装备类工业的产业政策,发挥上海合成组装、综合配套与开发营销的优势,加快成套设备制造业升级。成套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0%,2006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要利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成套设计、培训、技术服务和维修的综合能力。重点发展大型和超大型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及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实时优化控制系统集成制造等行业,大力培育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新兴制造业,加大信息产业装备和生产线的研制开发力度,使上海逐步具备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工作母机和生产线的能力。 房地产业。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规范健全内外销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房地产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促进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联动发展,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促进房地产开发、交易、物业管理以及房地产金融的共同发展。预计新建商品住宅6000万平方米以上,在内外环线之间续建和新建20个大型居住区。加快建立“政府扶持、有偿改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旧区改造新机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推进旧里以下住房的拆除和不成套独用住房的成套改造,保护和修缮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与街坊。在健全法规、强化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二、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着力推动技术、管理和机制创新,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重点攻克药物新制剂的关键技术,逐步完善新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品,每年创制1-2个一、二类新药,力争2-3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开发天然资源药物(中药),组建中药标准化研究基地和天然资源药物(中药)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依托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科研攻关,引进专利和技术,扩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特种有机材料、特种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重点开发电子信息材料、光电材料、超导材料、高纯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优异结构材料等新材料。 环境保护产业。适应市场需求持续加快增长的势头,充分利用上海的配套优势和科技基础,发展现代环保产业。要重点支持发展环保装备、仪器和材料制造,鼓励开发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支持发展环保工程设计与承包、环保科研开发等。 现代物流产业。依托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和高速公路、铁路及长江水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利用现有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和企业供需网络,扶持发展各具特色的物流配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加快建设国际经贸EDI系统。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建立开放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 三、优化发展基础产业,努力改造传统工业 要突出重点、有进有退,鼓励利用信息控制技术提高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继续优化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石化、钢铁两大基础产业,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石化工业。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的石化工业,加快石化工业资产与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世界级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以90万吨乙烯工程为代表,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展石油化工、深加工和天然气化工系列产品、光气衍生系列产品、精细化工系列产品、高分子材料加工产品、综合性深加工产品和高科技生物工程产品。同时,要不断提高后续加工水平。 钢铁工业。充分发挥宝钢优势,鼓励宝钢集团公司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继续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改善生产环境。重点发展汽车用钢、造船板、电工钢、石油管、不锈钢、高等级建筑用钢等,建设全国的精品钢基地。 鼓励企业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积极提升有市场前景、有品牌优势的传统工业。支持企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加快造船、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工业升级改造。 四、鼓励发展都市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要充分考虑特大型城市的资源环境特点,着眼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培育都市型农业,扶持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快发展都市型旅游业。 都市型农业。发展农业是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努力培育种子种苗基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源头产品强、初级产品优、加工产品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品牌,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同时,要适应市场变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近郊、滨海、沿江、海岛等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实现农业设施、技术水平、市场信息系统等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扩大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积极发展跨地区的农业投资和经营,提高上海农业的集聚和扩散能力。 都市型工业。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创业,积极发展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室内装饰装潢、包装与印刷、化妆洗涤用品、钻石加工和工艺美术旅游品及文体用品等都市型工业。 都市型旅游业。要注重商旅结合、文体旅结合、展旅结合,完善都市旅游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中心城区观光、商务、会展、购物为主的旅游业,加快发展都市文化娱乐为主的旅游业,大力发展远郊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 同时,要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规范的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影视、出版等都市型服务业。 五、整体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区域配置 要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要求,着眼于完善特大型城市的功能,强化集聚,分层推进,整体优化经济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完善与强化中心城区信息、金融、商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以陆家嘴和外滩地区为核心,提升中央商务区的功能;以公共活动中心和主要商业街区为依托,调整商业业态,提高中心商业区经营层次;以大型居住区为重点,完善内外环线地区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 以“一区六园”为基地,加快建设若干个高科技园区。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区县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加快构筑郊区实力型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引导工业项目向“1+3+9”工业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郊区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郊区商业、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努力形成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郊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东部临海临江地区,依托张江、金桥、外高桥,并与浦西的漕河泾等共同建设上海微电子产业基地,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在杭州湾北岸,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形成石化工业带;在北部地区,依托宝钢集团,重点发展钢铁及配套延伸产业带;在西北部地区,依托上海大众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生产、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在西南部地区,依托试点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基地和佘山——淀山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在海岛地区,依托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 第四章 科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以提高人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培育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率先建成人才资源高地,着力构筑综合创新体系。 一、提高科技整体水平,完善科技产业化机制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源泉建设,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群体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重点建设一批开放的高科技研究基地,基础性研究基地和新型科研实体机构。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基因芯片工程、纳米技术工程、生物信息和资源等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加强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重点抓好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高速宽带网、光通信、高性能移动通信、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强化人类与作物基因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和创新药物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动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和基础共性技术开发,力争在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研开发与经济发展融合。鼓励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促进各类应用型研究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结合,支持各类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2006年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高科技创业示范区,建成一批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完善与高科技产业化相适应的创业投资机制。支持高科技企业利用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知识产权出让等多途径筹资,促进战略投资者进入高科技领域。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来沪发展。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市场化合作,建立和完善协同研发、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结合机制,逐步建立多样化的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通道。 健全技术成果交易网络,完善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技术经纪、专利事务、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等技术基础工作。 以提高市民科技素质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环境为重点,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公益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建成上海科技馆、科学会堂新楼等科普基地,繁荣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 二、高质量推进教育发展,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全方位、高质量地发展教育事业,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 健全与规范开放式、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制。建立和完善社区为主体的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行双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扩大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和获得学历,2006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力争2-3所高校进入全国前十名。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力争一批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水平。运用新机制,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重点建设1-2个高校密集、教育体系健全的现代化大学园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网络。 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装备现代化。建成一批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和职教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若干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教育和计算机、英语的普及教育。 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有序发展民办高校,支持和鼓励名牌大学创办相对独立的多元投资的二级学院。发展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影响的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全面推进高校生活服务、科研辅助、校园管理等后勤的社会化。改革非义务教育收费办法,公开标准,规范收费。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沟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建设一批素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改革教学和考试制度,逐步建立同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考试办法和教育方式。 三、加大改革力度,建设人才资源高地 完善人才政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加快人才高地建设,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2006年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高级人才比例达到11%。 注重优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完善环境、鼓励竞争,力争形成100名有国际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1000名国内领先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10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 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营造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环境。全面推行公务员公开招聘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便利国内外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 第五章 改革开放 按照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健全市场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浦东体制创新和功能开发,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 从战略上全方位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权制度创新,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产出售、减持股权等形式,促进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行业有步骤、有秩序地退出,提高国有资本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集聚度。 继续推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改革,利用改制上市、多元投资、经营者持股、债转股等途径,转换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加快国有资本出资人到位,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综合授权,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经营者资格考评、认定体系,力争将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授权管理范围。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推进财务总监的制度化建设。要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到2006年,完成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若干规模大、主业突出、多元投资、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控股大公司,争取有几家企业集团跻身世界500强。 创造宽松和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培育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民间投资,放宽私人资本的进入领域,发展私营经济,完善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面完成国有小企业的转制改造,培育若干工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高技术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40%。 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市场辐射 按照基本形成开放、规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继续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全方位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大力促进贸易中心的发展,提高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清除市场的行政垄断和地区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健全市场体系,完善中介服务。要完善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保护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的合法权益。通过集中进行产权交易,完善技术服务中介体系,进一步发展产权与技术市场。加强职介服务、职业培训及劳动监察,建立开放、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重点发展经营者、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市场。完善竞争性的土地批租市场,建立健全规范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钻石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贸易流通企业,加强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多样化的商品零售与批发市场体系。 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继续拓宽货币市场空间,强化票据贴现市场的功能。积极配合国家做好资本市场的整合工作,重点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继续支持证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拓展基金、债券市场,探索引进国际资本投资证券市场,支持境外企业来沪上市,鼓励利用资本市场实施企业购并重组,促进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继续完善外汇市场,扩大外币交易品种,发展外汇远期交易业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部署,适时推出股指期货,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规范发展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快保险险种的创新,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多样化的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开辟保险资金投资的新渠道,加大保险市场对国内外机构、企业的开放,基本建成再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积极发展规范的金融租赁、抵押贷款担保等融资服务业务,促进商业性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黄金市场,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外滩金融一条街的功能开发,扩展金融服务网络,优化金融业布局结构。 继续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形成良好的信用和市场环境,加强金融信息中心、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的建设,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发挥金融同业公会的自律与协调作用,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把上海建成金融安全区。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个人、企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以制度为保证的全社会信用体系。 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方法要从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管理为主转变,管理手段要从直接调控向间接协调转变,管理领域要从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转变。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条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善各项政府规章,建立科学完善的行政决策制度。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发展独立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实现政事分开。深化政府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权责对称、自我约束的分层调控机制,完善市与区的财税体制,强化区县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公共财政框架。 四、注重功能开发,继续发挥浦东的示范带动效应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大力推进浦东功能开发,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浦东示范、辐射和带动效应。 继续加快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主的中央商务区的整体功能开发,吸引国内外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会展旅游、中介服务等高层次服务业向该区域集中,吸引大公司总部和融资、营销、管理中心的集聚。加快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上海微电子产业带的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把张江建成现代化的高科技开发园区。到2006年,园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以集装箱港区和航空港建设为依托,继续加快浦东枢纽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外连贯的交通网络,完善以陆家嘴地区为重点的“一轴五射”的城市形态。建成一批标志性的社会文化设施。建成外环线绿带和若干楔形绿地,增加生活小区、开发园区和重点景观区域的绿地面积,提高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到2006年,争取新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 五、参与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外开放 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实施大口岸、大外经贸战略。要从注重出口转变为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从注重实物贸易转变为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实现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继续大幅度提高上海口岸通关速度。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品牌出口商品和绿色出口商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健全外商投资的法规环境,进一步加大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重点吸引外资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等领域,逐步扩大金融、电信、科研开发、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探索非公经济吸收外资的方式,逐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利用中中外合作投资、内外联合的证券化融资、中外联合的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加快“走出去”步伐。有选择地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推动一批长线产品项目向外转移,在境外设立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装配企业以及一批分拨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和产品、技术的设计开发中心,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资产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国际化,具有生产、贸易和融资功能的跨国公司。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到海外投资,拓展加工网点、营销网络、研发机构等,扩大外贸出口。 六、继续加强对内合作,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 积极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东西部经济技术大合作。 推动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方式、内容、主体和组织的创新,加强参与建设、智力支持和提供服务的力度。支持和鼓励上海企业参与中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要充分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等领域加强合作。鼓励金融、信息咨询等企业建立中西部的网络。继续鼓励各类人才到西部地区开发创业,并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完善多层次对内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强化上海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建设,通过伸展分支机构,发展连锁企业,扩大第三产业的辐射范围,提高对外融资、技术、设计、管理服务水平。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通过工业投资和企业联合,开展跨地区的产业整合、转移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为全国各地企业来沪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强化要素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体制和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各行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和技术开发中心等进入上海。 第六章 城市发展 要适应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立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努力形成人和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枢纽型大交通构架,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建设由内向外的战略性转变。 一、强化环保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举,在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置、重点工业区综合整治和绿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改善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继续大力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全市中小河道整治,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有系统的截污、治污、调水、清淤和两岸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使整治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广使用天然气,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和监控,加快电厂脱硫治理步伐。到2006年,机动车尾气治理达标率达到90%,各大气功能区全面达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治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转变。加快固体废物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推动各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加快垃圾处理从简单填埋向多元化综合利用转变,市区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达到90%,建设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严格限制高能耗、有污染的产业,推广集中供热,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重点完成吴淞和桃浦工业区综合治理。 以建设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和郊区“人造森林”为重点,完善绿地布局,丰富植物类型,逐步建立起环城绿带、楔型绿地、绿色走廊(干道和河道绿化)、大型绿地与郊区森林相配套、平面与立体绿化相结合、有上海特色的都市绿化系统。 二、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推进国土开发与整治 立足于为上海长远发展储备后备资源,保护和利用土地、矿产、海洋、水、滩涂和生物等自然资源,进一步搞好国土开发与整治。 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保持耕地占补平衡。结合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对基本农田进行土地整理,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00万亩以上。对污染物入海实行总量控制,合理开发和保护沿海滩涂、岸线和海洋资源。严格控制市域范围内长江段的污水排放,保护陈行水库和青草沙准水源地,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结合长江口整治、杭州湾北岸治理、上海化学工业区和浦东机场建设,实施海塘促淤保滩工程,在保护湿地资源的条件下适度围海造地。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继续控制地面沉降。 加强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建设。2006年自然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达到11.2%。 三、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强化交通枢纽功能 以深水港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港三网”建设,加快形成联系世界、服务全国、城乡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政设施框架。 加快深水港建设。根据国家战略,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联合协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和完善铁路、公路、内河等集疏运网络,大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要建成外高桥港区三期、四期工程,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完善长江口航道整治。扩大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线覆盖面和航班次数,加强与周边港口及相邻省市的合作,建设区域性航运交易市场和航运信息中心。加强物流规划,改善航运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建设快速、高效的海上安全保障系统。 继续推进航空港、信息港建设。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增加机场的国际航线覆盖面,完善浦东国际机场功能,加大航班密度,改善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初步确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地位。继续完善大容量、高速率、广覆盖的宽带主干网,加快建设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建成全市集约化信息管线系统,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实现各类基础运营网络的互联互通和网络资源的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使上海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通信枢纽之一。 重点建设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和内河航道网。建设明珠线二期、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等200公里左右轨道交通,基本形成由“十字加环”和若干射线组成的轨道交通网。新建、改建沪崇苏等500多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以建设集装箱集疏运通道为重点,加快内河航道整治,形成以“一环十射”为骨架的内河航道网。 完善中心城道路体系。拓宽改造一批内环线内次干道路,全面建成城市辅助环线,完善内、外环线间联接道路。全面建成卢浦大桥、外环线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加快建设内外换乘枢纽,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市域交通与对外交通间的换乘衔接。建设以停车场为重点的城市静态交通体系。 推进铁路建设。建成铁路上海南站,重点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铁路线,规划建设浦东沿海铁路、沪乍(浦)铁路,适时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和沪杭客运专线上海段。 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以天然气建设为重点,扩大电力、燃气消费,控制煤炭消费,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初步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合理的能源消费体系。到2006年,形成3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能力,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60%左右。重点抓好西气东输配套工程,建设东海天然气扩建工程、石洞口燃气电厂。建成吴泾电厂八期和外高桥电厂二期。加快电网建设,建设西电东送配套工程,提高接受市外来电能力。 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推进城乡统筹供水,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强化节水管理。改善市民饮用水水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分质供水。重点改造和完善外环线以内一批排水系统,使建成区达到排水标准。建设苏州河截污等工程,加快完善市区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四、提高中心城区整体质量,加快郊区城镇建设 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整体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中心城区现代化水平,加强郊区城镇建设,健全市域城镇体系。 以外环线及环城绿带为隔离带,控制中心城向外扩张蔓延。要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完善交通枢纽功能,提高服务设施能级档次。结合市区服务业布局调整、大型公共绿地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以及社区服务业发展等,建设一批地区级和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加快内外环线之间大型居住区建设,推动苏州河、黄浦江亲水地带的综合改造,优化中心城住宅布局。加强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整体优化城市布局。以搬迁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之间的客货运码头为重点,加快调整黄浦江两岸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具有休闲、观光旅游、航运交易、国际客运等功能的城市景观带和都市型产业带。 重点推进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要完善发展政策,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明确城镇功能,形成特色风貌,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镇”的发展。重点开发建设松江新城以及朱家角、安亭、高桥等中心镇。要处理好老镇保护改造与新镇建设的关系,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城镇开发建设的新机制。要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临江沿海产业带。要抓紧制定崇明岛总体开发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东滩的试点开发,着力保护好崇明的生态环境,为大规模开发作好准备。 五、完善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在继续加强专业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明晰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城建城管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城建法规规章,建立市、区、街道(镇)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建综合执法框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开”,建立市政、绿化、环卫等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广泛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提高国民经济的应急保障能力和快速动员能力。加强地震、民防、消防、防汛、气象、急救、安全生产等工作,建立健全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城市综合减灾系统。 第七章 社会发展 完善人口综合调控,加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全面繁荣文化事业,高质量地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强化民主法制与公共安全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社区。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实现社会发展质的飞跃。 一、优化人口结构,扩大劳动就业 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综合调控的机制与政策,加大创造就业岗位的力度,努力扩大劳动就业。 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对本市人户分离人员和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强人口发展研究与信息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系统,把外来人口管理纳入网络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继续有效控制人口迁入和外来人口总量,完善人口迁移政策,加大吸引青年人才和创业投资者,鼓励本市劳动力外出就业、经商和创业。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新城和中心镇转移,鼓励郊区农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 加大政府对老年人服务中心、敬老院、托老所等老年福利设施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机构和企业投资兴建养老设施和服务机构。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建立规范的特困老人福利补贴制度,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法规规章为保障的多层次养老体系。 统筹规划就业政策,鼓励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推行包括非全日制工、小时工、阶段性就业在内的多形式灵活就业,扩大多渠道、多层次就业。加强和完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 二、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 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运作网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强化再分配调控。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市场调节、集体协商的工资机制,促进城镇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多方面推动郊区(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鼓励勤劳致富、创业致富、投资致富。要支持、鼓励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知识与管理能力折股以及获得期权、期股等方式,激励科技和管理人才持续创新,推动高科技企业产权多元化和知识资本化。适当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逐步扩大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发展廉租房,继续促进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 建立以基本社会保险为主体、补充社会保险为辅助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继续完善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工伤和生育保险,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补充保险。合理调整国家、单位、个人的基本保障负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安全有效的基金运作方式,促进基金保值增值。 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加强对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特殊困难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儿童入学问题。到2006年,残疾人就业安置率、中轻度智残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继续做好退伍和离退休军人的安置工作,适当增加优抚投入,调整抚恤补助标准。 三、继承与创新并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有全国影响、体现上海水平的戏剧、影视、小说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出版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制作精良的重点图书、电子和音像出版物。继续在“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建设。继续加强网络媒体建设。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 发展和规化市场,努力建成音像、书刊、演出、电影电视节目、美术品等常设的、规模较大的、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继续加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调控力度,优化报刊结构,加强对网站新闻的管理,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继续办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都市特色文化发展。加强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上海的文化艺术多渠道、多方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继续执行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做到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形成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文化体制。继续加快现代化多功能文化设施的建设,重视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扶持文博、图书、档案事业和文物保护工作。到2006年,力争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量达到120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卫生与体育事业 立足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加快卫生体育事业改革,大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竞技体育,把上海建成亚洲一流的医疗、体育中心城市。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实行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探索多元投资,引入竞争机制。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核心,鼓励推动医院多种形式联合重组,建设一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围绕2008年社区基础建设年的要求,以“强基础、达标准、拓功能、促提升”为重点,强化社区党建在社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以服务群众为主线,以社区党建和邻里和谐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社区“四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街道的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扩大民主,促进自治。

三、目标思路

目标:巩固“上海市和谐示范街道”荣誉,继续开展“上海市和谐示范居委会”创建,力争示范居委会创建率达到80%。加强社区工作品牌建设。完善和深化邻里建设和民间组织建设,积极推进社区自治工作。

思路:实施一项工程——楼组建设工程;抓牢两个重点——社区党建和上海市和谐示范社区创建;强化四家新成立社会组织的职能发挥——社区事务工作站、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体育健身俱乐部;继续推进社区的“四化”建设——“民主化、实体化、社会化、信息化”。

四、工作措施

(一)实施楼组建设工程

楼组是社区工作的基本单位,加强楼组建设是做细、做深、做实社区工作的有效手段。

1、深入开展楼组党建工作。2008年覆盖率达到100%。开展“党心连民心,邻里一家亲”活动,组织楼组党员在社区“奉献爱心,邻里解忧”互助活动。指导社区搭好平台,开展楼组党员义工活动。每年开展党员“五个一”活动:为社区居民或党员上一堂课,为社区困难家庭献一份爱心,为社区阅览室赠一本书,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与社区组织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2、深入开展睦邻点建设。按照注重实效,确保常态,挖掘亮点,总结提炼的要求,加强宣传。在去年建成的42个睦邻点的基础上,年内再新创建睦邻点50个,并对建成的睦邻点进行规范指导和星级评定。

3、深入开展楼组长队伍建设。结合社工培训月活动,组织楼组长培训。评选优秀楼组长。对优秀楼组长的先进典型工作案例汇编成册,相互交流。

(二)抓牢两项重点工作

1、继续强化社区党(总)支部领导核心作用。(1)做好社区党(总)支部的换届工作。以“公推直选”的形式,做好今年社区党(总)支部的换届工作,选拔和使用一批优秀社区后备干部。同时结合换届,将业委会成员中素质高的党员充实到社区党(总)支部中来,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整合作用。(2)不断完善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社区党代会的常任制。进一步发挥共建单位党员、社区在职党员的作用,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投身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这一平台,使之成为党员为社区议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有效载体。(3)完善每季一次的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深化物业管理与社区党建联建工作。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加强沟通,妥善处理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2、继续开展上海市和谐示范社区创建活动。(1)深入开展邻里节活动。深化邻里活动内涵,邀请有关专家举办“邻里建设高层论坛”。街道结合“学雷锋”月活动组织开展第二届邻里节活动,指导社区进行“五子弄堂”运动会,邻里家庭才艺比赛,睦邻读书会,好邻居厨艺比赛,“邻里淘宝”闲置物品置换、慈善拍卖、老少同乐邻里赛等活动。(2)深入开展和谐楼组创建。结合外来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指导社区继续开展和谐楼组的创建。(3)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和谐示范社区的创建。

(三)强化四个组织作用

巩固街道在引入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中的特色,制定《嘉定镇街道民间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去年街道新培育的4家民间组织作用。

1、加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建设。要做实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加强对辖区内民间组织的管理,开展评优考核,组织规范运作和优质服务达标评比活动。加强群众团队的动态式备案管理和民间组织预警网络的建设,群众团队备案率超过90%。建立新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开展民间组织党建工作。完善“慈善超市”、经常性捐赠点、爱心慈善点建设,加强宣传,树立典型,提高单位的参与度。

2、完善社区居民事务工作站建设。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员独立工作能力,继续承接街道下沉到基层的社会性事务工作,承接公用事业单位及区政府职能部门面向社区的各项工作。建立义工招募、培训、调配、评优和奖励的长效机制。加强专业化的义工队伍建设,建立助老、助残和拥军优属等5个义工服务基地。关心社工生活,丰富“社工之家”活动。启动社区服务加盟工作,拓展社区服务新领域。

3、充分发挥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功能。办好“乐龄餐厅”,做好送餐上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日托老人有偿服务工作。健全老年教育体系,积极开展针对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的各类活动。加强中心义工队伍建设,稳定义工队伍。继续指导“夕阳红”俱乐部完善中心内部管理制度。

4、强化体育健身俱乐部功能。依托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这一平台,积极协调辖区内学校、单位等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形成“共建共享”的长效管理和服务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条件。

(四)推进社区“四化”建设

1、搭建自治平台,推进社区工作民主化

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全面深化居民自治工作。

(1)完善社区共治体系。明确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决策,社区居委会执行,社区事务监督小组监督的工作模式。继续深化社区“三会”制度和各项民主自治制度。积极开展社区共建活动,营造“共商社区事务,共享社区资源,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做到社区共建签约率达100%,居民参与率达80%,网格单位参与率达80%。

(2)创新居民自治载体。围绕街道制定和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自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入总结推广桃园社区专业委员会建设和以“社区共治,居民自治”为目标的经验。建立由居民代表组成的“执约队”,对《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公约》的执行进行督促、检查和纠偏。规范居务公开工作,开设“社区论坛”等。

(3)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指导各社区居委会开展“一居一特”的品牌工作申报与创建,注重品牌创建的实效性和参与率。并积极参与区地区办组织的特色评比活动。

(4)加强业委会建设。完善业委会主任的例会制度,加强对业委会主任的培训。树立1-2家班子团结,资金使用规范,参与社区和谐创建等方面业绩突出的业委会为典型,进行推广。进一步完善业委会的考核机制。会同房地局第一办事处着力解决业委会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2007年中工作不力,运作困难的业委会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力争突破1-2个难点。

2、夯实工作基础,推进社区服务实体化

(1)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不断规范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使之在服务项目设置,服务流程设定,服务软件应用,服务人员管理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区前列。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加强各个服务站点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年内建设家庭病床70个,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全面启动0-3岁婴儿早教工作。

(3)深化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社区人才资源,加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做好社区文化指导工作。争创“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4)进一步做实社区服务。实施社区“615工程”建设,分别形成六个各具特色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即“15分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圈”、“15分钟社区文化服务圈”、“15分钟社区警务圈”、“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15分钟社区健身和社区教育圈”、“15分钟党员活动圈”,使社区服务不断朝着“多样化、功能化、体系化、长效化”方向拓展。

3、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社区管理社会化

(1)搭建社区服务平台。要继续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办好街道社区服务热线。3月组织“学雷锋”大型社区服务活动。

(2)注重群众团队建设。各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层次特点,建立适应居民需求的各类群众团队,引导团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3)以体育健身俱乐部为载体,加强已开放学校资源的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和文化活动。积极发展会员单位和个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4、提高工作实效,推进社区工作信息化

(1)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力度。指导已建的社区网站加强建设,提高信息输入量,输入的及时率,建立互动平台。继续推开社区网站建设,年内新建8家社区网站。规范社区网站管理,发挥网站在社区自治中的作用。做到社区居民户籍输入达到100%,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社区单位信息输入100%,社区信息报道及时准确。年内把网站建设列入社区考核。

(2)坚持社区信息畅通机制。各社区建立民情责任区,社工每周开展一次查访,深入社区、楼组和居民家访查社情民意,掌握社区信息。新晨

(五)加强社工队伍建设,保障社区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工作基础,提高社区干部在社区的威信度和社区工作在群众中的满意度。

1、加强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组织社区后备干部外出挂职锻炼,拓展他们视野。结合党(总)支部换届,在实践中发掘和使用优秀社区后备干部,建立社区人才队伍能上能下的纵向流动机制,教育和鼓励年轻社工爱岗敬业。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7

一、基本情况

东川地处昆明东北,属边远山区,所辖6办事处、镇,农村农户以种、养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今年年初起,我行按照上级行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辖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面向农村的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深入开展信用村(镇)创建工作,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快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构建辖区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完善农户信用评分系统,推动应用系统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一年的工作,东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资料收集、录入取得了一些的进展(2012年9月末东川区农村体系建设资料收集、录入情况统计如下表)。

东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户资料收集、录入情况统计表

截至2012年9月末,东川区有涉农基层网点39个,农村农户总数为58144户,建立人行农户信用档案32413户,贷款余额70502万元。然而,东川大部分乡镇属边远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金融服务不健全、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认识不足,采集农户信用信息积极性不高

边远地区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片面认为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对农户贷款的促进作用不大,开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缺乏积极性。

(二)农村金融服务不健全,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进一步收缩边远乡镇营业网点,导致一些边远乡没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由于在这些边远乡享受不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增加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难度。

(三)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惜贷,影响了农户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由于边远地区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种养殖业,而种养殖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尤其近年来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贷款风险因素考虑,对农户贷款惜贷,以致农户贷款难,而不愿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四)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薄弱

一方面边远地区农村经济欠发达,农业生产难形成规模,农村人口人均收入低,农民生活水平欠佳。另一方面边远地区农村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户数和金额相对少,大部分农户接触金融少,金融知识缺乏,信用意识淡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薄弱,阻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开展。截至2012年9月末,东川农户总数为58144户,而贷款农户为3980户,占比为6.8%,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273560万元,农户贷款余额59736万元,占比为21.8%。

(五)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采集数据项多,采集信息难度大

按人民银行《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与信用等级评价指标指引》的填写要求,每户农户需要采集的信用信息分为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信用等级评定申请、农户家庭基本情况信息、农户家庭资产信息、农户家庭经营项目信息、贷款还款信息、综合信息等6个部分共78项,需采集信息的数据量大。而边远地区乡镇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少,通常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工作人员仅有3至4人,面对遍布全乡(镇)成千上万户的贷款农户,不能够保障准确完整地进行采集。由于采集农户信息不完整,也影响了农户信用评分系统对农户信用评分结果的准确性,阻碍了应用评分结果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

一是人民银行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沟通联系,积极宣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导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利用板报、宣传单、山歌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深入乡、镇、村开展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让广大农户更多地接触金融,了解金融,进而提高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

(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把金融服务的主渠道面向农村,进一步健全边远地区农村金融网点,完善金融服务“三农”品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户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建格局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政府引导,人民银行指导、农村信用社为主导的工作思路,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县、乡、村政府部门要把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开展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人民银行征信部门要深入基层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指导,确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信用社要高度重视,落实负责部门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社区管理; 团镇合一; 兵团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6. 058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6- 0094- 02

1 城镇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1.1 城镇社区建设现状

社区日益成为了社会管理的重心、改善民生的依托、维护稳定的根基,为兵团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使命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随着兵团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社区发展迅速。目前,兵团已建社区居委会840个,管理与服务居民(含流动人口)超过200万人,覆盖居民达75.8%。团场团部小城镇社区420个,城镇社区占兵团社区总数的77.5%,兵团社区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导、民政牵头、各部门协同、市场运作相配合的社区建设机制,形成了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同时有效运用了市场和社会力量进行社区管理。

1.2 城镇社区建设难点问题

兵团大部分社区都是行政主导,具有半官方性质。由于制度不完善、体制不顺畅、工作人员综合能力不足等导致社区建设难度大,缺乏样板参考,发展相对滞后。例如,有的师在团场机构改革时,直接把团场变换成社区的名称,社区承担起了原团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项工作。

目前,兵团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因此,兵团社区建设工作将面临诸多问题:缺乏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社区综合应对能力较弱;团场居民社区参与程度较低,等等。

2 完善城镇社区管理机制建设的建议

认真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变的战略发展目标,认清兵团社区的工作对象、内容、职责发生的变化,提高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和谐社区。

2.1 创新管理机制

2.1.1 创新管理体制

要实现有效管理,主要是理顺综合管理体制的3个层次,即领导体系、监察体系、作业体系。建立社区指导办例会制度,建立3级指导办工作程序,建立起“双向学习、双向承诺、双向监督”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社区建设百分考核活动,使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调动各级社区建设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1.2 创新管理模式

根据社区管理活动的主体差异,可参照社会导向型管理模式,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有利于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的形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避免了“全能政府”的难以为继和市场的间或“失效”。力求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反映利益诉求,疏导居民情绪。

2.1.3 创新服务培训模式

以学习型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楼道为基本组织单元,楼道党支部和楼道睦邻“运动”,提出“服务为主,学习为先,发展为首”的社区建设模式。联合多部门举办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社区卫生、文化、宣传、治安、消防、劳动保障等方面,提高社区工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2 完善保障机制

2.2.1 完善保障体系

完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财力保障。强化团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在团场辖区内的各类公司、非公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合法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

2.2.2 优化管理体制

确立总场机关行政主体地位,明确从事社会性事务管理单位的性质。扩大社会管理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工青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基础作用。连队实行“连社合一”,其社会事务由农业社区延伸服务、统一管理。

2.2.3 强化“军”的职责

增强屯垦戍边意识,充分发挥民兵组织、政法机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的作用,打击“”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内部稳定。加强民兵应急连、民兵反恐连等队伍建设,平时坚持劳武结合,积极参加总场经济建设,战时按照上级指令,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和支援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2.3 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2.3.1 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推行团场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合理划分网格,配齐选强网格小区、楼院、小组、单元兼职管理人员,健全网格管理网络体系,协助社区进行信息采集、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纠纷调处、报告信息等工作,探索建立场镇社区与农业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居民信息资料数据库,为实现社会化综合管理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3.2 推进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把社区信息化作为城镇建设基础项目先行启动,以社区政务、社会管理、社区服务信息化为目标,以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矛盾纠纷、重点管理人群、社会治安隐患、安全生产、群众利益诉求等信息为基础,建设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为推进社区“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落实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

2.3.3 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以建立警防网、民防网、技防网、保安防范网、调解网“五网”并重的治安防控体系为着力点,形成空中有“天眼”监视,地上有巡警、社区有“红袖套”义务巡逻队的巡逻;主要道路有警务工作平台、治安卡点站岗,镇区有联网报警点、小区有保安值守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治安防控网络,不断提高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曹海林. 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的理性选择[J]. 重庆社会科学,2003(6).

[2] 丁元竹. 社区的本质及其建设[J]. 中国发展观察,2006(6).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9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一、“九五”发展成就

二、“十五”发展环境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 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第四章 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第五章 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第六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四、建设教育强市

第七章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机制

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三、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第九章 构筑现代都市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章 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健全高效规范的政府运作机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第十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时期,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的关键时期。制订好科学可行、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意义十分重大。“十五”计划,是深圳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包括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区镇规划。本纲要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指导性和预测性,是“十五”期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九五”期间,深圳完成了现代化奠基阶段的历史任务。“十五”期间,深圳将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九五”发展成就

过去的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下同)的795.7亿元增加到2000年(下同)的1665.24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下同)第四位,年均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34万元增加到3.97万元,居第一位,年均增长10.7%;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由88.02亿元增加到221.9亿元,居第三位,年均增长20.3%。

市场对资源配置较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率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较大进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推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39.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345.63亿美元,年均增长10.9%,约占全国的1/7,连续八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70余家落户深圳,内地驻深企业机构近9000家,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35亿美元。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初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95年的225.8亿元增至2000年的1064.5亿元,年均增长3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5年的20.5%提高到2000年的42.3%。以金融业、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1.6:52.4:46.0调整为2000年的1.1:52.5:46.4,基本形成“九五”计划提出的“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城市枢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框架。适度超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2400亿元,占建市以来的2/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近600亿元。完成机场航站楼扩建、盐田港区二期、东江水源工程、机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200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9.4万标箱,列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深圳机场成为全国四大航空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万人受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超过1040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0.65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0.4吨标准煤左右。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特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4.5平方米,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的小康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2%,人均居住面积17.4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近76岁,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坚持依法治市,在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安实现更大好转。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九五”期间,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较好地发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和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深圳20年特别是“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也是对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在党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结果,为我市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新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投资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城市管理水平离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容乐观,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二、“十五”发展环境

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和竞争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以跨国公司购并为特征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进一步扩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十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城镇化、人才战略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深圳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统揽全局,按照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五个带头”作用,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示范地区而努力奋斗。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7600美元),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8.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0亿元,年均增长13%;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年均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34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50%,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以及旅游胜地。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完善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国际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7%,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实现城市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花园城市。每平方公里土地经济产出量达到1.54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1855万美元),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2463人以内,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5分,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每千克能源使用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文化教育迅速发展。文化设施先进齐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均馆藏图书达到3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继续教育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政治昌明廉洁,社会治安良好,道德风尚进步,生活方式健康,经济和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2005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15件,万人拥有机动车辆达到1000辆,基尼系数控制在0.3左右,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3人以上,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50个。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不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4000美元)左右,恩格尔系数降到25%;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居住条件、卫生保健条件和社区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1平方米;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万人医生数达到22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述奋斗目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形成一流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居住环境和一流的法治环境。

第二章 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为支柱,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扶持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主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群,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优势传统工业,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

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坚持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利用较强的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的整机生产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形成核心产品生产配套能力,全力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重点开发应用软件,加快网络通信产品研发与制造,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

在计算机行业,以网络产品为中心,积极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移动上网产品、网络安全产品,抓好长城电脑基地、富士康科技园、清华信息港、硬盘驱动器、硬盘磁头、磁阻磁头、TFT液晶显示器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网络和通信行业,顺应电信网络融合、业务数据化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宽带接入产品,开发生产CDMA基站系统及移动电话,扩大光通信传输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移动通信系统生产规模。在集成电路行业,追踪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先进技术,采用高投入、高技术、重点推进的方法,加速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规模生产优势,争取建成若干条生产线。在软件行业,重点扶持应用软件、产品创新软件、系统软件的中文化,发展中间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实现软件产品的通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建设部级软件产业园。在光电子行业,重点发展全光网络、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和光预制棒等技术和产品,形成深圳在光电子领域的优势。在数字家电行业,加快研制开发数字显示器件、数字音频、视频传输系统,建设数字电视实验平台示范工程,扩大全数字系统电视机和激光盘机的生产规模,掌握DVD和HDTV的关键技术,使家电产品向平面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建成传统优势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以中成药、医疗器械、纺织和服装、钟表、家具、珠宝首饰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制造、清洁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完善行业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加快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国家一类新药产品,形成预防制品、基因治疗用品、基因诊断试剂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优势;支持生物制药和中成药新产品、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北大生物谷、生物芯片产业化工程、动物生物乳腺反应器、太太药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深圳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重点开发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推广纳米技术应用,抓好氮化镓半导体光材料、硅基纳米陶瓷材料、稀土陶瓷轴承、金属骨架塑料复合管和锂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带动传统材料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重点抓好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噪声控制、烟气海水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环保设备的生产,发展和推广环保汽车、清洁能源、可降解塑脂等技术与产品,初步建成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努力开展海洋产业的研究。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功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形成以“两港”运输、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2005年,争取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加快建设集装箱主枢纽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东西港区并举,加速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三期和赤湾港区凯丰集装箱码头工程和铜鼓航道的建设;进一步开拓国际航运市场,大力增辟新航线,形成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加快建设华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完善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积极开拓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港口腹地范围。2005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0万标箱,集装箱国际航线达到100条。

以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为中心,建设以深圳机场为基地的航空城物流园区,开辟机场保税仓。拓展航空货运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承运、分拣、派送、快件处理等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深圳航线,建立基地和货运分支机构,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到2005年,深圳机场航空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达到20万吨。

加快物流园区和配套货运通道建设。重点规划兴建西部港区、东部港区、笋岗—清水河、龙华、平湖、航空港等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依托物流园区进行配送中心建设;重点建设承接区域性对外货物运输、连通市域范围的重要物流节点、港口集疏地和陆路口岸货运通道等配送道路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商贸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货运业,发挥保税仓储优势,加强转口贸易体系建设,面向华南地区和全国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全程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高素质的商业服务业。形成以人民南路、东门老街、华强北路、福田中心区为龙头的商业旺区,积极建设中心区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基础的商业服务网络,形成特色化、网络化的零售商业体系。重组和建设农产品、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依托物流园区组建生鲜食品、粮油、水产品、农产品和果菜等配送中心。鼓励现有仓储企业提高辐射能力,支持连锁店共同发展配送业务,形成消费性、配送型的新型批发商业体系。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速建设和完善深圳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动网上交易,完善电子交易基础设施,推进企业运作模式与市场开拓手段由传统贸易向电子商务的转型。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再上新台阶,使深圳成为全国最安全、服务最优良、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化水平最高、开放度最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巩固发展证券市场,建立规范、高效、安全的创业板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争取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发展完善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300亿元;建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争创全国性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基金、外汇、信托、风险投资等金融品种,2005年,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700亿元,风险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业务创新。促进金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序推动金融业资产重组,积极培育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网上业务,增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能力,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收入比重提高到30%;实施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来”的战略,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金融创新区和优质服务区。

建立全方位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合理引导金融、证券、保险等业务发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全社会金融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加快建立社会化信用征信系统,强化金融法律环境,把金融业发展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安全区。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第三产业,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发展传统优势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努力建成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东部黄金海岸、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梧桐山风景区等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自然山海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高品位、多功能的主题旅游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开发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形式,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建设世界旅游名城。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接待过夜海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健全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场。完善住宅区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加快老住宅区改造,开发多样化的住宅楼宇。鼓励住房消费信贷,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政策引导机制。推进物业管理、新型建材、室内装饰等相关行业的产业化。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努力发展展览业、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高交会馆等现有展览场馆的作用,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推介深圳展览业,积极拓展全国性、区域性展览市场,推动展览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开放、完善法律、会计、咨询、审计、评估、公证、经纪、广告、培训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社团作用,形成适应国际惯例、开放规范的运作机制。完善居民消费环境,以家政、维修、托幼、养老、保健、文娱、健身等服务领域为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以满足深港两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蔬菜业和花卉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抓好鲜活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培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育集约型、观光型、生态型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实施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工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农业用地不少于30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推进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和枢纽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功能逐步由生产流通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加快城市产业布局调整,根据西、中、东三条轴线指向,实行产业梯度推进,重点培育“两大中心、三大走廊”的城市经济布局。由西向东建设形成辐射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圈,由点及轴,以轴带面,推动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基本建成福田中心区。高起点建设市民中心、少年宫、音乐厅、中心图书馆、电视中心以及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基本形成深圳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中心区。加强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市政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中心区开发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提升罗湖金融商贸中心区服务功能。按照“发展特色经济,激活经济存量”的原则,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巩固发展消费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配送仓储业和优势高科技产业。承接香港服务业延伸,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建成全市的金融中心区、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强化服务功能。

——发展西部产业走廊。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高新技术、教育、主题旅游为重点,结合深港西部通道、南山高新技术园区、宝安中心组团、西部海上田园风光和大学城建设,在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培育东部产业走廊。围绕盐田港区发展,以先进工业、物流、生态旅游为重点,依托龙岗大工业区、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区、沙头角保税区、葵涌高新技术生态园区和东部黄金海岸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新兴工业生产出口基地和东部滨海旅游基地。

——形成中部产业走廊。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中心,结合龙华、观澜、布吉片区的发展,以东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及机场航空港建设为依托,合理布局若干物流园区,整合交通系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带。由西向东依托西部前海区域,高新技术园区,深圳大学,西丽大学城,石岩高科技开发区,光明南科技园区,龙华、观澜、坂雪岗高新技术园区,宝龙园区,龙岗大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高新技术生态园区等,形成以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通讯、生物医药等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研发和高等教育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现代物流产业圈。特区内以规划建设西部港区物流园区、南山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为内圈层,特区外以航空港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岗物流园区为外圈层,形成内外衔接、相互依托的现代物流产业圈。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加强周边合作,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和资源供给网络,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2005年,人均拥有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0平方米。

以港口、机场、口岸为枢纽,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以建设国际一流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海港、空港建设。强化深圳港主枢纽港地位,加快东部、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新增10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集装箱运输与散杂货运输并举,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导,实现港口建设规模化、运营国际化、前后方一体化。完善深圳机场航空客货运设施,兴建第二航空货站、国际货运和快件海关监管中心、机场货运村、飞机维修库,努力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主要航空货运枢纽港、中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国际快件集散中心。加快口岸设施建设,建立快速过境货物集疏运体系,实行货物交通疏运与市政道路相分离,增辟西部通道,改造中部(皇岗)客货运通道,积极推进开辟东部过境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增设二线通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和现代服务手段,提高口岸过境能力。

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为重点,整合市域交通网络。建设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构筑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远期建成“六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的目标,开展盐坝高速公路(B段)、盐排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改造、深港西部通道等工程建设,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6公里/百平方公里。特区内重点完善道路功能分级,加密东西向贯穿性干道,改造三块板道路,优化主次干道结构,加强支路网建设,提高中心城区路网密度。特区外继续完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道路网络系统,建设宝松快速干道、西乡大道、横岗三通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宝安新中心区、平湖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道路系统建设改造。全面推进客运轨道建设,完成地铁一期工程,开展地铁二期、特区外客运轨道的前期研究和规划设计,争取“十五”后期开工建设。优化交通组织,规划建设竹子林地区综合交通接驳枢纽。合理调控汽车数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形成出行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以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为重点,完善跨区域能源调配网络。完善以大电厂生产为主体、供配电网络一体化、适度超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系统。建设东西两大电源基地,开展抽水蓄能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加快西部电厂二期、前湾电厂、东部电厂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步伐,配合国家西电东送,增强市外电源的电力供应能力,兴建电力备用应急系统和调峰系统。完善输变配电网络,加快500千伏鹏城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2005年地方装机容量达到360万千瓦左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燃气工程建设,重点建设面向香港、珠三角地区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基地及配套电厂,做好液化石油气向液化天然气转换的准备工作,建立安全、卫生、高效的燃气供应系统,2005年全市气化率达到98%以上。

以水源网络系统和城市供水系统为重点,完善跨区域供配水网络。统筹规划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市供水,加强引水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制定城市用水应急方案,保证水的长期、稳定、充足供给。在完成东部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内供水网络干线工程的建设,完善城市水厂及输配水系统,形成分片集中供水系统。特区外供水系统打破以镇为单位自成系统的局面,形成区域型输配水网络。推进以自来水直接饮用为目的的分质供水网建设。2005年水源工程、输水系统的供水安全保证率达到97%以上。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树立城市一体化发展观念,完善和实施城市规划,加快编制和完善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使规划覆盖到全市每一块土地。实现特区内外、功能组团间和城市片区间的协调发展,构筑现代化城市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合理确定城区功能定位。福田区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区配套的第三产业,成为全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罗湖区强化金融、商贸中心的功能,成为全市金融、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南山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西部物流中心。盐田区加快黄金海岸建设,重点发展港区服务业,成为东部物流中心和旅游区。宝安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加工贸易、“三高”创汇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龙岗区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发展“三高”农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和海滨渡假旅游基地。

构筑“一市多城,众星拱月”的现代城市体系。整体上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的城市片区和功能组团,每个组团由若干卫星城组成,每个卫星城辐射一片地区,以发达的交通体系和通讯网络为纽带,连接各城市片区、功能组团和卫星城。推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特区内以功能转换为重点,统筹推进旧城区改造和功能置换,引导产业梯度外移,实现集约型二次开发。特区外以强化组团式集中开发为重点,加速城市化进程,按照“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发展要求,推进农民住宅、工业厂房的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提高土地成片开发和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城镇。200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5%。

健全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的水平,按照职责、职权相一致的原则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镇(街道办)各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完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三防”工作,提高防灾物资储备、抢险设施和队伍的保障能力。健全水文站网,加强河道防洪工程和海堤工程建设,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系统。努力搞好消防工作,提高城市消防的整体水平。加强地质环境勘测及地质灾害防治。严格实行城市建筑抗震标准,强化防震减灾救灾意识和手段。加强航海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确保通航水域畅通。健全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完善全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工作,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快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和人民防空工作,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军民兼容高科技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应用,提高市民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组织建设和法规建设,促使国防动员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第四章 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以开放市场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和对内开放并举,形成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建成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以建设经济国际接轨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营造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法治环境,增强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适应能力。

完善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研究,认真履行WTO的有关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发挥地方立法权优势,清理和修订不符合WTO规则的产业、贸易、投资优惠等保护性政策,取消不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审批、核准、许可证等制度,调整与WTO规则相抵触的行政保护、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手段,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境内外自由配置。制订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贸易政策,增加政策法规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形成规范、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制订服务业行业标准、产品技术及环保标准等规范性标准,维护本地企业正当利益,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协调机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促进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向设立标准规范转变。成立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贸易政策、经贸信息、反倾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监测系统,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规则,提高企业反补贴、反倾销应诉能力,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建立企业与政府、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及时应对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全方位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应对能力。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充分开拓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和国际资本重点聚集地。

巩固对外贸易的国内领先优势。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欧美、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开拓新的出口领域。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加快深圳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建设,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仓储、货运、分销、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贸易以及软件等技术贸易规模。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30%。积极推广网上交易和电子报关,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化的国际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外方的国际营销网络扩大深圳产品的出口。培育扶持一批出口骨干企业,以产业配套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出口发展后劲。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深圳毗邻港澳、靠近国际市场的优势,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以及研发体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通过境外加工装配等方式,在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的同时,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引导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博览会,增强深圳产品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海外贸易中心作用,分销深圳产品。参与境外工程承包和远洋运输,拓展国际技术服务,推动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全方位、多形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努力保持我市在国内利用外资重要聚集地的地位。以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逐步加强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以服务业有步骤对外开放为突破,争取在金融、保险、证券、物流、商贸、分销、电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使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运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深投资或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产品分销中心,使深圳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和投资枢纽。积极探索国际证券市场融资,大力引进境外财团资本和风险投资,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努力把深圳建成投资环境最优、市场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争取“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0亿美元。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加快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与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深圳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促进深圳和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推进与港、澳、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港、澳、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争取深港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城市功能,使深圳成为香港产业深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香港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延伸地。重点推进科技、口岸、跨境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加工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以科技合作为核心,促进深港经济转型和升级。以口岸合作为突破口,形成高效的人员、货物出入境管理机制。以金融合作为重点,加大深业控股、深圳国际、深圳高速公路公司等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以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规划协调为基础,重点抓好深圳河治理、铜鼓航道、西部通道、口岸轨道接驳等四大工程建设。

实现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充分发挥深圳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协作与分工。强化深圳海港和空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功能,使深圳成为珠三角参与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通道,珠三角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物流业的重要货源基地、商贸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地。

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作用。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深圳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到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投资,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吸引内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深投资兴业,使深圳成为内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成为内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第五章 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按照率先实现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将深圳信息化提升到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使深圳成为用信息化加速现代化的带头示范城市和全国信息化创新试验城市。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网络的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加快建设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的信息主干网。重点建设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技术、光分插复用(OADM)技术和光交叉连接(OXC)技术为基础的超大容量(Tb/s级)的宽带城域全光传输网和以IP技术为基础的骨干通信网,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宽带高速多媒体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大力发展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力争两年内完成光纤骨干网的铺设任务,实现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楼层和光纤到户。形成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多元化、大容量的全市统一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相互渗透、相互兼容,达到功能融合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电信网。拓展固定电话网功能,继续对IP城域网进行扩容,结合光传输网建设,加大骨干层的传输宽带,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集话音、数据与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形成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的基础通信平台。推动移动通信网的升级换代,在继续发展第二代数字系统(GSM)的同时,积极引入以宽带CDMA为主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从话音服务为主向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扩展。2005年,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70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5部。

——有线电视网。推广使用数字电视编码和传输技术,规划多功能网络开发,采用宽带IP级HFC接入技术和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把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集图像、数据、语音传输为一体的宽带、数字化、交互式的信息传输网。2005年,有线电视覆盖用户达到120万户,入网用户达到168万户,传输10-100套标准清晰电视(SDTV)和10套高清晰度电视(HDTV)。

——计算机网。逐步形成与多种业务及现有网络相融合的、以IP为基础的核心网络,使数字宽带多媒体网络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吸收社会信息资源上网,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网络优势重点拓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医疗、网上办公和虚拟专用网等业务。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普及信息网络知识,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的应用信息系统,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府专用信息网络和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市区两级政府90%以上的业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处理。建设政府信息国际互联网系统,实现可公开政府信息的社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增加政务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府网络平台上建设政府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网上办公事务处理量。加速完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完成市民中心、计划、财税、人口、公安、劳动、组织人事、口岸、海关、档案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建成电子政府。

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数据库体系,重点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应用水平。教育领域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为市民提供多媒体个性化的网络教育环境。科技领域建设高交会科技成果在线交易系统,实现交易项目的网上查询、撮合、谈判、签约。文化领域建设文化信息网,实现全市图书文献、电子出版发行、文化设施管理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医疗卫生领域建立全市卫生信息网,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共享。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开发劳动人口就业失业管理等应用系统,以及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险种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网上社会保险申报、网上医疗保险业务。

加快建设数字化社区。构建社区智能化网络,加快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现光纤到楼,推进现有生活住宅小区家居数字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小区公共设施、信息、安全防范、停车保管等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加快家庭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市民上网,2005年,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百户家庭手持个人信息终端(手机或PDA)拥有量达到85%。

基本实现电视广播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广播等项目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电视试播工作,引进互动点播技术开展多种增值服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和图文信息。2005年,争取使深圳数字电视节目实现卫星传递。

建设公共信息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资源数据库,建立公共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全面提供综合数据库目录、导航系统、索引系统和链接服务,建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建设完善党政专用网和应急通信网,加强涉及国家安全及经济安全的专用网络安全建设。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以现代化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以拓展增值服务为核心,促进信息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业化。2005年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20%。

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以本地电子商务为重点、远程电子商务为目标,建立完善以支付网关、认证中心、网上商城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系统,扩大电子商务物流网的增值服务,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实现先进贸易方式的国际接轨。按照电子报关统一国际标准,实现海上集装箱运输和港口操作的单证处理完全电子化。完善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结算、支付功能,增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健全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推广企业信息主管(CIO)制度。完善企业信息网络,着力发展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以生产控制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和以财务成本核算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发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组建一批骨干企业,逐渐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范围系统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尤其是香港的资讯服务业衔接,逐步联通金融、商贸、交通等信息网络,促进两地信息资源共享;开展高层次的专业咨询,建立可提供咨询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实现全市与国内外重要咨询机构的联网;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形成一支以网络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为主,具有高水平开发、研制、维护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服务队伍,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扩大应用领域。

第六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把科技和人才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研发机制、转化机制和投入机制,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把深圳建成为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城市和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以风险投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5%。

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增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建立开发—储备—生产的科技滚动发展新机制,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事关国计民生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培植技术创新成果源,力争在部分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大学、深圳高职院和其他重点科研机构,努力提高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水平。到2005年,新建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研究所、实验室20个,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0个,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培育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扩散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建成各类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高起点办好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二区、龙岗大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创业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生产基地。政府通过提供研究开发场地、人员技术培训、政策性融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到2005年,孵化各类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成果达到2000项以上,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专利达到2000项以上。强化高交会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和影响力,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类金融机构,推行交易商席位制,建立网上交易市场,逐步建成开放型、国际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交易网络,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聚集、展示和交易中心。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发挥科技投资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要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2005年,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加快培育科技风险投资市场。大力培育和引进境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促使风险投资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探索建立开放性股权结构的风险投资机构,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政府与境外著名投资银行结盟的投资顾问制度。积极配合国家建立和发展创业板市场,引导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完善风险投资进退机制,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营造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把深圳建成科技创新的宝地、知识致富的乐园。2005年,万名社会劳动者中各类人才数量达到3700人。

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高新科技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和海外留学人员。优化人才结构,加快技能型人才引进步伐。实施人才市民待遇政策,未入深圳户籍的人才在进出特区、劳动人事、社会保障、购房置业、子女就学等方面,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人才引进中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境外人才资源,鼓励海外人员来深创业或为深圳服务,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学者参加深圳建设。加强引进、录用人才的政策引导,制定招调人员的岗位、专业、工种导向目录。“十五”期间争取引进国内外人才数量超过30万人。

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股票期权等新的分配方式,对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实施者给予相应报酬和股权收益。政府出资设立并定期颁发“科技创新奖”。提高企业博士后项目资助标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优势产业的扶持作用。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化人才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推进技术标准化,形成健全、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分类管理机制,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人力资源考核测评制度,促进测评与激励的有效结合。

建立人力资源柔性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建设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和发展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市场,全面提高劳动力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使深圳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交流和集聚中心。打破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人力资源刚性流动常规,完善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的柔性流动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市并与国内外联网的人员供求信息网络和信息库,形成区域性、网络化的虚拟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劳动人事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四、建设教育强市

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优先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体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确保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年均递增15%以上,实现五年内翻一番的目标。

实施教育创新工程。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改革,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增强学校的活力和效率,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依法举办幼儿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初中、小学。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启动初高中分离办学,建设全寄宿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争取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逐步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建设和完善全市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篇10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效果日益显著;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保持第一支柱产业地位;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信息化法制、人才、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主要工作如下:

(一)政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电子政务顶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并开通覆盖全市385个副局级以上单位的市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市区(县)政府机关间的高速互联和宽带接入,构建了统计、审计、规划等15个委办局的业务应用虚拟专网(VPN)。建成了市党政专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运用该系统成功召开会议百余次。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天津结点率先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市电子政务顶层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二是政务网站群和政务信息公开建设取得新成绩。以中国天津政务门户网站为枢纽,各政务部门网站为支撑,整合完善了政务网站群。全市91个政府部门在“网上办公大厅”提供服务事项达1914项,实现1760项受理查询及多项网上业务服务。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2007年,新版中国天津门户网在全国政府省级网站绩效评估中,进入全国十佳优秀行列。在线办事能力排名第三。

三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新成效。建设了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为有关部门提供了空间资源基础性应用服务。建成了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市工商、税务、质监等15个部门的近190万条企业基础数据实现共享。圆满完成了电子政务目录体系原型部级试点任务并且经验在全国推广。建成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与应急处置系统等一批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抗击非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一批重要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发挥新作用。公安无线同频同播指挥网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中发挥了重要的通信保障作用。地税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搭建起统一的远程电子申报纳税网络平台,网上报纳税占地税总额的50%以上。开通了全国第一家实现联网的省级审计系统,为节约政府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市人大政协议案提案管理系统成功应用,方便了承办部门与代表、委员的互动与交流。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应用,使行政审批和办理更加公开透明。

(二)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

一是高水平规划滨海新区信息化发展。市政府与国家信息产业部签订了关于加快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编制完成了滨海新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一批滨海新区信息化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启动建设了滨海新区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滨海新区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区应急信息系统等一批信息化示范、试点项目。完成了天津宽带无线城域网技术方案编制,争取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技术体制列入相关国际标准的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滨海信息产业创新园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三是信息化为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建成天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实现了一站式、全流程、个性化服务。天津港通过实施“无水港”建设,将港口的优势向内陆地区延伸,推动本市口岸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提高了物流效率,每年间接创造效益3400余万元。

(三)社会重要领域信息化应用更加深入

一是医保门诊联网工作成效明显。医保门诊联网医院已达217家并全部投入使用,参保职工在医院持证就医、划卡结算,不需再垫付资金等候报销,医保报销时间周期由五、六十天缩减至几个小时。

二是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深入开展。建立了包括文化遗产资源库在内的15个数字文化资源库。京剧音配像资源库、天津戏剧资源库等也在积极建设中,资源总量达到460GB,为各区县支中心网站提供了内容保障。

三是新农村信息化工程进展顺利。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市4000多个乡镇、村解决了“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涉农区县、149个乡镇、3710个行政村已全部建设完成农村管理信息系统,为村务管理提供了便捷信息服务。

四是公众信息应用系统便民作用明显。全市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实现了就业服务网络化管理。建成水、煤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事项集成化便民服务查询系统。在全国率先开通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系统,做到网上交易签约、权属变更登记、交纳税费的一条龙服务。“8890”、“12319”等一批便民信息系统方便了群众,赢得了赞誉。

五是社区信息化务实推进。塘沽区建立了街道社区三级网络,全部覆盖区内11个街道、83个社区(居委会)。实现居民基础信息库资料共享。南开区的部分街区建成了集“治安报警、医疗救治、家政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呼叫系统。河西区的政民互动系统为方便人民群众与政府互动搭建了平台。

(四)信息技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效果初显

一是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加快。建成了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近3万家企业建立了网站。全市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已达600家,政府投入2050万元,拉动企业投入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实现利税9.4亿元。一批重点企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东大化工通过实施主要产品生产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和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成本平均降低10%,库存平均降低30%,按期交货率达95%,加工周期平均缩短20%。物资集团实施ERP,对企业财务、采购、销售和客户关系等业务进行管理。销售收入达到437亿元。

二是农业信息化向传统涉农领域延伸。建立了农业专家咨询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12316”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 为农民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农信通”短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服务范围覆盖12个涉农区县的百万农民。以确保食品安全为重点建设的可追溯信息系统试点进展顺利,农业特色产业电子商务逐步开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企业不断完善提升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企业影响。“天津纺织服装网”为企业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每天有100万次的访问量,对拉动纺织品出口、提升天津纺织品牌效应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市金融、电信、燃气、公交、自来水、电力等服务行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建设开通了网上客户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电话、短信的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北方网开通了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天津通频道,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了商机。

四是金卡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3100万张,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同城交易成功率达到99.42%,POS类机具41461台,ATM机2653台,特约商户25174家。个体和零散税收缴税费系统在塘沽、和平、河西等三区试点,实现申报、缴纳和入库三位一体征收新模式,有4000多家纳税人享受到高效纳税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卡”系统启动建设。公交车车载机具改造完成,全市所有出租车已完成了具备刷卡功能的计价器的更换,地铁1号线开通了“一卡通”专用通道。

(五)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第一支柱产业地位

截至2007年底。我市公网固定电话411.4万户,普及率为38.3%;移动电话738.3万户,普及率为68.6%;互联网拨号用户41.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18.1万户。

五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持续保持天津市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2004年天津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首批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05年通信、化学与物理电源、片式元件和集成电路四个产业园又被授予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作为全国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之一,2007年天津又被信息产业部、商务部与科技部联合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超过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增长。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34户,比2003年增长7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0.9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2 6%;实现增加值336.4亿元。比2003年增长77%,年均增长15.4%;实现出货值达到1488亿元,比2003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8.5%。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233.5亿元,增加值突破1D0亿元,其中软件产业(不含制造业产品的嵌入式软件)实现销售收入38.3亿元,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利润总额3.3亿元。

二是产业发展布局初步形成,研发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形成“五区十园”的结构布局,即:以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制造、集成电路和正在兴起的汽车电子为主体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绿色能源、软件及系统集成为主导的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以片式元器件、显示器及数字视听制造为主体的西青开发区和微电子小区:以电真空器件为龙头产品的武清开发区;以加工配套为主的中心城区电子工业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多个部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等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产业聚集效应初显,重点项目作用显著。我市基本形成了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大集团为龙头的引资模式。在摩托罗拉、三星集团不断增资扩产的同时,中兴通讯、曙光高性能计算机、腾讯公司数据中心、信美达电子太阳能芯片、先导贝尔电气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姆珍光电子手机配件项目等也相继落户天津。重点项目对产业的拉动效应日趋明显。

四是循环经济建设和行业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被信息产业部授予“部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开展了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一批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企业相继通过国家行业资质认可。

(六)信息化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

一是信息化法制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市第一部信息化地方性法规《天津市信息化促进条例》于2007年9月12日颁布出台,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市信息化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工作成果显著。组织编写了《天津市信息化发展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十一五”规划》以及36项重点专项规划。开展了《天津市2010年达到并超过中等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标的研究》等19项专项调查研究工作。

二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综合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理中心、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和公共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圆满完成了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试点项目,基本构建起基于等级保护制度的专网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和规范我市电子认证工作,建成市电子认证推广应用管理平台,为实现一证多用、交叉认证奠定了基础。加强了无线电管理和执法力度,净化了无线电环境。按照国家一流标准,完成了无线电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基础建设。

三是信息化对外交流和人才建设不断加强。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天津)信息技术博览会”和“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2004年举办的“太平洋电信组织会议和博览会”影响广泛,在国际上宣传展示了天津。2007年信博会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参与,达成1.5亿美元的产品供应采购意向。高等学历教育、职业证书教育、在职技能教育三位一体的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实施了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全市近2万名公务员参加了电子政务技能培训。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必须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全市信息化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全市信息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围绕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必须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五年来全市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信息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信息化办向全市信息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一贯关心支持全市信息化发展的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 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在某些领域还不能满足天津新时期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孤岛的现象仍然存在,信息资源共享还有待提高;信息产业总体规模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尚待提高;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正在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新一轮技术变革蓄势待发,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孕育着生产力的新飞跃。应该看到,全球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交织,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间的信息能力角逐日趋激烈,正在重塑信息时代国际新格局,信息化将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日益增强,已经并越来越将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加快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党十七大的召开,为我国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加快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天津的发展已经处在关键时刻,我们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使信息化成为推进天津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推进天津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推进天津率先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标准规划今后的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要求,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和市委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和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紧紧围绕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实际,坚持好字优先,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引领信息化,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推进信息化,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信息产业为重点发展信息化,以惠及全民为宗旨普及信息化,高水平完成全市信息化发展阶段目标,促进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建成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先进,信息技术深入应用。电子政务公开透明,电子商务市场活跃,公共信息服务便捷,城市管理智能高效,信息资源总量丰富,信息安全保障有力,经济与社会运行信息化程度高的城市。具体指标为:宽带骨干网覆盖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5%,家庭宽带接入户数达到350万户,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达到450台,企业上网率达到90%。政府机关全部实现网络化办公,建成覆盖全市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支撑体系。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17%左右。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3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4800亿元,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500亿元),争取达到580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比重保持在20%以上,产业规模在全国同行业继续保持前列。

围绕上述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全力推进:

一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全面启动信息化兴业工程。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施“信息化兴业”发展战略,启动“企业信息化百项示范工程”。围绕做大做强制造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快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国际化进程。

二是以强化政府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加速推行信息化强政工程。大力推行电子政务,逐步建成信息基础设施高水平全覆盖、门户网站高水平运行、信息资源普遍共享、关联业务协同互动的电子政务体系,全面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统筹规划建设全市的网络和安全基础设施、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化服务与应用系统。加强顶层服务平台设计,积极推进市、区两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一批跨部门系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加强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和流动人口、信用信息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和应用。

三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实施信息化惠民工程。积极推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继续加强基层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教育信息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共享。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网络培训体系。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健全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推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信息化,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院间信息共享,方便群众看病。进一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推动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呼叫中心,为完善我市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以发挥好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为目标,高标准推进滨海新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结合滨海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瞄准发达国家中心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建设滨海新区信息化试验示范区,尽快建立支持先进制造体系、现代流通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公益教育体系、公共医疗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区域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全面提高滨海新区信息化水平。巩固优势产业.壮大高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信息产业“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带动全市以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

三、2008年信息化重点工作

200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现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突出抓好20项重点任务:

1.突出服务功能,完善政务网站群。进 一步提升中国天津政务网站群建设的应用和管理水平,完善政务门户网站的运行管理机制和信息内容保障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公开。提高电子政务为公共服务的能力,使政府网站真正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完善政府网站评议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制度。建立“网上世博会天津与会网”,搭建天津与世博会参与国家及企业联系的平台。

2.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电子政务专网,深化政务共享信息资源编目与服务系统应用,形成市区两级资源目录,推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进一步开展基于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建设全面、准确的人口资源信息库。完善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整合。加强具有城市管理职能委办局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城市管理的网格化、规范化与信息化。

3.推动重点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围绕综合治税和市场监管。实现财政、税务、银行、国库以及海关的信息共享;围绕加强人口管理、规范经济行为和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居民身份、个人征信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围绕稳定房价、遏制投机和投资性购房,实现城建、房地产、银行、税务等方面的信息交换;围绕物流通关服务,完善海关、检验检疫、港口等部门间的信息交换系统。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协同共作、联合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4.提升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中办[2006]18号文和国信办的要求,结合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的建设,提升改造专网,形成市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做好专网向区县、委办局网络的延伸,满足各单位的应用需求,在电子政务顶层建设和应用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5.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等传统产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对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测分析,推动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等信息技术,提高产品研发设计水平。启动“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普及ERP等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广泛开展企业信息化培训与技术交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6.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产权交易、成品油、进口汽车、国际五金城等市场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旅游、公共事业、购物、休闲娱乐等行业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副产品、特色旅游产品电子商务。积极推动企业上网,打造全国知名的名牌品牌。加快建设亚欧大陆桥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无水港信息系统,实现港口、铁路、公路之间网络互通资源共享。以本市物流园区为基础,加快建设各物流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推广GPS、RFID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7.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系统,整合、提升、完善农业专家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种养殖、农业天气、病虫害防治等专业专家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讯通”、短信服务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就业、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

8.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园。集聚国内外高端信息人才、创新项目、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产业创新的有力载体。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核心电子元器件、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组织产业联盟,进行集中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竞争能力。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

9.加快环保信息产业园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从生态设计入手,推动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加大示范基地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拆解处理能力。继续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其三个标准的宣贯工作,建立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准入及产品污染物标识制度。充分发挥子牙环保产业园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作用,推动信息、商贸与技术交流。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

10.大力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以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设为契机,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区的建设,构建良好的政策和基础设施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源聚集天津。以各个运营商搭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依托,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服务,发展软件运营服务(SAAS)等新型业态。以建设宽带无线试验网为抓手。推广行业应用和信息增值服务,发展宽带无线产业。

11.提升滨海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滨海新区宽带无线试验网,争取信息产业部对我市宽带无线城域网技术方案和试验频点的支持,推动宽带无线应用发展,为今年召开的天津达沃斯论坛等重大活动提供宽带无线服务。推进滨海新区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建设,统筹协调新区政务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推进滨海新区信用体系建设。

12.推进部市合作协议项目落实。以信息化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做好滨海新区信息产业创新园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前期工作。启动建设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天津分中心。促进嵌入式软件在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滨海新区无线电监测分中心。

13.加快教育文化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搭建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我市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提高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逐步向基层社区延伸,完善文化数据库的建设。

14.提高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开展区域性电子病例一卡通试点工作,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方便病人网上查询。继续扩大医保联网的范围,扩展信息化医疗的覆盖面,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

15.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互联网、业务专网、电话咨询服务系统为载体,以业务专网信息资源为依托,构建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多渠道、全方位、快捷实效的信息服务。

16.继续推进金卡工程。大力促进银行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用卡环境,增加POS、ATM等机具的布放量,大力拓展银行卡的应用领域。大力推动非银行卡(1C卡)一卡多用,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卡”工程和出租汽车“一卡通”管理系统等工程的建设。开展RFID应用试点。努力使广大百姓从诸多方面享受到信息化的成果。

17.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推进数字社区试点工作,开展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坚持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原则,进一步完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更多的“条块”管理业务系统及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提高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信息化支撑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试点,积极争取部级示范试点。

18.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继续做好《天津市信息化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抓好配套制度建设,保证法规的各项规定切实落到实处。抓紧《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19.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我市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借鉴抗击非典、南方雪灾经验,健全我市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编制我市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方案,加强监管,落实《天津市重要信息应用系统电子认证证书使用管理办法》,推动电子认证工作健康发展。建立市电子认证推广应用管理中心和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做好建立我市灾难备份中心的前期工作。保障2008年奥运会无线电波秩序,完成无线电机动监测系统工程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