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十篇

时间:2023-04-12 06:29:53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1

作者:乐山市实验小学6年级2班易冰舒

倾听大自然我们得用心。

听——,踩在落叶上“沙沙”的声音;听——树叶随着秋风摇曳的声音;听——鸟儿扑打翅膀的声音;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嘘,仔细听,这是大自然的声音。这种多姿多彩的声音,让我十分愿意去倾听、去聆听,因为它特别好听!

我十分愿意去聆听脚踩在落叶上的声音,“沙——沙——”,因为它十分清脆。因为它听起来像树叶在跳舞,听起来来心情十分舒畅。

我十分愿意去倾听树叶随风摇曳的声音,“刷——刷——”,因为它格外清晰。因为它听起来像树叶在合唱,有高声部也有低声部,听起来十分和谐。

我十分愿意去聆听小鸟朴翅的声音,虽然我无法形容这种声音,但是它真是太棒了,再配上小鸟那“唧唧——喳喳——”的叫声,几乎完美。每当我听到这种美妙之声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望望天,看看自由飞翔的小鸟。

我十分愿意去倾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哗啦——哗啦——”,也十分悦耳。小溪像是在向溪边人打招呼,“欢迎你啊!”好客的小溪总是想用它美妙悦耳的声音留住过往的客人。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2

我经常去那一片树林,因为那里的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里的叶带给了我无限的遐想;那里的根让我知道了很多……

一天清晨,我漫步在树林之中,铺在地上的枯枝被我踩得“吱吱”作响。一阵风吹过,树叶之间“沙沙”作响,仿佛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小鸟们停在枝头间,一见到我,就“吱吱喳喳”地飞到树顶端了。我无可奈何,只得继续前进。

走了一会儿,我倚在一棵大树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闭上了眼睛,幻想着这美好的一切。忽然,一声“吱喳”把我从虚幻中拉回了现实。我一惊,难道还有其他人。我站了起来,心“扑通扑通”跳得非常厉害,生怕……

过了一会儿,又一声“吱喳”传入我的耳朵。我害怕极了,甚至我好像觉得周围一下子变暗了许多,枝叶的沙沙作响又给这增添了一份恐怖之色。但是,强烈的好奇心又驱使着我去一探究竟。我发现这声音是从我正前方发出的,于是我便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生怕弄出一点点声响。我慢慢的挪到一棵树的后面,,背靠着树,小心翼翼地探头去望。忽然,“喵”得一声,把我一下子怔住了。“靠,原来是一只小猫咪,害得我提心吊胆的。”我自言自语道,反而却把那小猫咪给吓跑了。我望着它越跑越远,哈哈大笑道:“谁让你刚才吓我的,这就叫做……”“哎呦。”还没等我说完,就被摔个仰面朝天……

我调整好心态,又大步迈向前去。

忽然,一棵树横倒在中央。我被迫停了下来,发现前面的树很密集且不易过去。我知道,已经不能再往前走了。这时,周围突然一下子变亮了许多。我抬头一看,一缕缕阳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射了进来。“啊!太阳出来了。肯定已经不早了,我也该回家了……”不久,我就返身回家了。

又过了几个星期,我再次来到这里,却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这里已经是面目全非:几棵树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旁边一个个树墩屹立在那里。几只小鸟在那“叽叽喳喳”地个不停。我望着那些孤零零的树墩,仿佛它们在向我哭泣着我们人类所干的“好事”。我好像也看到了几个伐木工手持电锯,对着周围的树木望了望,然后在电锯的一阵轰鸣声中,几棵树十分不情愿地倒了下去……

我恨那些伐木工,恨他们使小鸟又失去了几个玩耍的伙伴,恨他们使小鸟又失去了几个大保护伞,恨他们使我又失去了几个玩耍休息的地方……

那一刻,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因为我不想再看到这一片狼藉,真的不想!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去过那里了。因为我不想看见那一片狼狈不堪的景象。

今天,我实在是忍受不了这枯燥无味的游戏,因此我再一次地站在了这个地方,原本以为这里还是一片狼狈不堪,但是,眼前的景象却令我欢喜。这里,已经又恢复了以往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不是死气沉沉的。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3

大自然,神奇,美妙,美好,令人向往,勾起人无限的遐想。现在,让我们闭起眼睛,竖起耳朵,用心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沙沙沙”什么声音?噢,原来是年轻的音乐老师——大自然正在给我们演奏春天的赞歌——春雨呢。这首歌引起了观众们的一阵好评。请看,韩愈写下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甫也写下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大自然物无疑用春雨给毫无生机的春天添上了绿色的一笔。

转眼睛,夏天到了,这次大自然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哇哇哇”池塘里的青蛙告诉了我们答案。瞧,是一幅幅茂盛的景象,不是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树上的知了也纷纷卖弄自己清脆的歌喉,叫声此起彼伏,用此来表达自己的欢乐之情。大自然无疑的为原木枯燥的夏天填上了热闹的一笔。

很快,我们又迎来了金色的秋天。这次大自然,又为我们弹奏了一首歌。风吹过,一片片五彩的落叶纷纷回到了大地的怀抱。龚自珍写下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自然不正在教我们要具有献身的精神吗?田里又是一幅繁忙的景象,“唰唰唰”的收割声传入耳里,收获的喜悦挂在了农民伯伯沧桑的脸上。大自然无疑的为秋天填上了丰收的一笔。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4

关键词: 幼儿 歌唱活动 倾听

孩子们升到大班了,歌唱活动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开学没几天我就发现,常常是我弹我的琴孩子们唱自己的歌,有时声音响得盖过琴声,有时低得听不清在唱什么。当我问:“你们觉得大家唱得怎么样?”时,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再问为什么,没人答得上来。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幼儿教师怎样使幼儿有一双“音乐耳朵”呢?实践证明,“倾听”是培养幼儿“音乐耳朵”的必要前提。这里所说的“倾听”与一般的“听”是不同的,“倾听”是特别“留意的听”,是一种有意识的听觉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但要有注意的参加,而且要有感情的参与。幼儿通过全身心的感受、体会,能够积极调动起内心情感,增强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辨别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一般“听”,人人都会,而“倾听”则是一种能力,真正学会“倾听”声音还是要靠成人有意识的引导,需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逐步形成。

一、学会安静倾听

每当我让孩子第一次听歌曲时,许多孩子就跟着磁带或者老师哼唱起来,结果是教室里嗡嗡声不断,问都听到什么除了说清歌曲名称外,其它的都说不清。于是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范唱或听磁带中的范唱时,小嘴巴都不能发出声音。但效果并不明显,有不少孩子已养成边听边唱的习惯,怎么办?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无论唱歌、器乐、音乐欣赏、音乐游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都离不开幼儿听觉感受能力。“听”是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幼儿期是听觉最敏锐的时期,幼儿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对身边的各种声音进行辨别,丰富他们对各种声音的感性经验。我借用一个从网上看到的游戏“听听是什么声音”,请幼儿合上眼睛,听听是什么声音。然后我先是抖动纸,接着又快速地把纸团起,最后把纸撕成一条条。孩子们睁开眼睛,迅速地说出听到了抖纸、团纸、撕纸的声音。要利用偶发的事件训练幼儿倾听能力。一天大家吃过饭,正自由活动,教室里很热闹,这时突然一位幼儿大声说“下大雨了”,马上有幼儿反对说“不对是小雨。”接下来的情况就糟了,幼儿分为两派争吵“是”还是“不是”。我大声说:“停,大家静下来听一听不就清楚了?”结果很快达成一致是下大雨了。看来要培养他们安静倾听的习惯还要花更多的心思。

要引导幼儿在自然条件下倾听,包括自然界的声音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引导幼儿倾听风吹树叶摇动的声音、树枝上鸟叫的声音、小蜜蜂采蜜时的嗡嗡声等。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走路时鞋磨擦地板发出的声音、白板笔在白板上写字发出的摩擦声、跳绳的声音、铅笔写字的声音、小朋友吃饭的声音、碗和勺相碰发出的声音,等等。在倾听时我都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定下心来仔细听,渐渐地孩子们知道如何安静倾听了。如果我们注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敏锐感觉和细致的辨别能力,将会对他们感受、表现音乐大有好处。在幼儿有了倾听的经验后,再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比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时,就会有所帮助。听音乐后,孩子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欣赏音乐后的体验、感受,而不是生硬背诵老师教授的音乐术语。

二、培养边听音乐边歌唱的习惯

孩子们天生就爱模仿,歌声一响起他们就会唱起来跳起来,有时一兴起就只顾自己唱,音乐在哪就不管了,因此,常常会发生孩子们唱完了,音乐还没完或者音乐放完了孩子们还没唱完。我每次都提醒他们注意跟着音乐唱,可孩子们唱着唱着就会跑调或抢拍,有时还会喊叫。我问幼儿:“你们唱完了,发觉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吗?”孩子们一脸茫然地望着我,我告诉孩子们唱跑调了,可他们似乎不太明白。于是我找了个机会把幼儿清唱的歌曲录下来,放给他们一听,他们大笑,这才明白自己唱的真跑调了。我提出要求在自己歌唱时,除了听到自己的歌声外,还要能听到音乐声,跟着音乐的曲调和节奏走,在有休止、重音、跳音等关键处学会看指挥或看图谱。在孩子们掌握方法后,再次录音,孩子们都高兴的说不跑调了。通过失败与成功孩子们对歌唱活动的自我评价水平也有了提高,知道一首歌曲唱得好与不好,不仅要会唱歌词,而且要唱准调,更要合节奏节拍。

三、在对比中提升幼儿倾听能力

在运用视觉观察时,若有对比更容易看出异同,倾听声音可以说是听觉上的观察,与视觉一样,若能进行比较,那么音乐作品特点性质也就更能明显感受到。如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我选了一首《好汉歌》给幼儿听,听时孩子们个个很振奋,当问他们听了有什么感受时,只有一位幼儿说:“我想练武功”,我回应孩子说“对,这就是有力”。其实别的孩子在倾听音乐时就有不少身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但他们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对于大班的幼儿当他们感受到音乐的某一特点时,需要教师适时归纳总结,以引导他们提高表达能力。在幼儿感受到歌曲铿锵激昂的风格,体验和表现好汉的英雄气概之后,我又找出一首摇篮曲让他们听,让他们比较这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孩子们一下子说出很多,有的说:“听了想安静下来。”有的说:“这首歌听起来轻轻的,慢慢的。”还有的说:“睡觉时唱这首歌好。”通过鲜明的对比,孩子明确要听什么,慢慢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不同音乐的感受。此外还可以录下生活中的各种噪声与音乐进行对比,让幼儿在安静的环境中仔细聆听,体会什么是鸦雀无声,再让幼儿身处人声噪杂的环境中感觉一下。

四、还可以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引导幼儿倾听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觉越多越丰富,理解也就更全面、更深刻。”因此,在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视觉、动作等感觉通道,会使幼儿更强烈地感受到倾听的快乐。如欣赏音乐作品《快乐理发师》,先给幼儿观赏表现音乐作品内容的视频,然后请幼儿扮演理发师,一边倾听音乐一边表演,这样就将听与身体动作结合在一起了,同时增强幼儿对音乐作品优美欢快主题的理解、感受,让幼儿在听听、说说、做做中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能力。

教师要注重自身音乐素质的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和幼儿,但若教师用不正确的、不完美的音乐去教孩子,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教师对音乐的驾驭能力应是多方位的,它是促进音乐教学的关键。为了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发展,教师应努力提高音乐技能与对音乐教育活动的驾驭能力,这对促进音乐教学有显著的作用。只有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才能促进幼儿歌唱水平的发展。

总之,音乐不像图画那样形象易懂,需要人去感受、体会,从音高、音色、节奏旋律等方面去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内容,因而无论在唱歌、音乐游戏、打击乐等各种活动中,具备倾听能力都是参与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充分把握机会,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使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5

你倾听过蝉儿埋怨夏天的声音吗?

你倾听过秋天落叶飘零的声音吗?

你倾听过冬天雪压青松的声音吗?

如果没有,请你静下心来,让我们一起去倾听自然的声音,从中能得到无穷的快乐。

春天来了,眼前全是让人心醉的绿。在这片绿的海洋里,我们倾听大自然的心跳,感受到生活的甜美。清晨,我们从鸟儿清脆的叫声中醒来,会感到这一天充满蓬勃的活力,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快乐!

夏天的傍晚,树上,蝉儿无奈地悲鸣,一声又一声,诉说着夏天的烦恼。那声音好像在告诉我们:经历这些炎热的考验,才会迎来一个舒适的秋天。“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对蝉的赞美,不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吗?坐在廊下,倾听淅淅沥沥的雨声,那雨点敲打地面,敲打门窗,像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着急,风雨过后会有彩虹。于是,我们心里多了一份成长的快乐!

秋天到了,倾听那落叶的声音,我们知道了生活需要奉献,需要感恩。一阵阵秋风吹过,树上的枯叶纷纷垂落,像一群孩子在追赶、嬉戏,每一片落叶都怀着归根的思绪。它们知道,经过大树的养育,自己才会有阳光般的生命,于是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恩。于是,我们心里多了一份感恩的快乐!

北风呼啸,冬天来了。听那雪花“沙沙”的声音,好像在提醒我们,要经得住严冬的考验;听那松柏深沉的声音,好像在告诉我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强与不屈,就是在雪压青松的时候磨炼出来的。于是,我们心里有了坚强的快乐!

倾听自然的声音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吧!大自然永远不甘寂寞,于是,有了彩蝶飞舞、鹰击长空的美丽;有了雨后彩虹的缤纷;有了崖壁上青松的刚毅……这就是大自然的匠心独具。

你听,大自然又在用潺潺溪流的声音,向我们诉说山谷的幽深;又在用轻柔得让人心醉的落叶声,向我们讲述原始森林的古老与神秘;又在用飞流直下的瀑布的声音,向我们描述崇山峻岭的秀丽与挺拔。

整体评价: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6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倾听能力 培养方法

小时候,每逢雨天,大多数人都喜欢把桶、盆等器皿放在屋檐下接雨水。有句农谚:大雨盛不到水。原来倾盆大雨之际,由于雨势很猛,反而把原来桶里的雨水击溅出来,雨停之后,桶里、盆里始终盛不满水。这种现象让我想起课改之后的语文课堂,我们经常听见讨论声不断、书声不断,孩子们竞相展示自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堂上很难有安静的时候,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充实,心理恐是空荡荡的。这犹如“大雨中的桶,难以盛满水”。当然我不是反对课堂气氛活跃,只是认为在营造这样热闹气氛的同时,能否体现“此地无声胜无声”的境界,让孩子们安静、无声地倾听呢?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可见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做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有心人。

一、课堂强化,训练倾听

倾听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为了让学生会听、听得明白,我作了以下尝试。

1.我说你记。为了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我采取了我说你记的训练方法。一开始先选择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来进行听写训练。如:“我爱妈妈。”“汽车开走了。”接着,听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也由四五个增至八九个。如:“早晨,爸爸去上班了。”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

2.听后复述。听和说是连在一起的,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为此,我常选择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白雪公主的故事》等。神奇的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用录音机播放完故事后,先让他们尝试说一说,但这种复述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这讲的是谁的故事?最后它们怎样了?以引导孩子们专心听,认真记。渐渐地,我提问的内容丰富起来,由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故事、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扩展到它们之间精彩的对话。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在大家互相说的过程中一个完整的故事便形成了。由此学生从专心倾听向简要复述又迈进了一步。

3.游戏活动。教师可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课文诵读赛”、“讲故事”等,并制订比赛规则,如:参赛的学生说错字、说错词都要扣分。这样的活动,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裁判员”更是竖起了耳朵认真倾听以行使自己的权利。长期训练,学生将会更加重视同学的发言,提高专注倾听的能力。

二、榜样示范,养成倾听

现在提倡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用侧身倾听、点头微笑、交换眼光、举目凝视等非言语信号或简短恰当的言语:“我理解你的话。”“你听得真用心。”对学生的发言及倾听表示支持。教师的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支持和尊重,同时,其他学生看到教师认真倾听也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教师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可以很好地起到模范的作用。只有教师有效地倾听,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如在讨论“假如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你会怎么办?”时,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要把星星串成项链送给妈妈,有的说要把星星穿成一串装饰房间……这些想象富有童趣,真是棒极了。在我正准备见好就收的时候,突然角落里发出一种声音:“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做法。”这时,如果我果断地结束这场讨论,就可能永远听不到他的原因。于是我静下心微笑地问:“你能说说为什么?”“我认为星星有生命,我们不能把它打开,这太残忍了。”学生那一脸认真的神情让我感动。我庆幸自己能耐心听完,这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就必须言传身教,先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

三、及时评价,吸引倾听

正确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我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及时表扬认真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了!”“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的小耳朵真灵!”……这些评价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记得一次上课时,我故意说错了一个词:“夏天,梅花在墙角悄悄地开放了。”坐在角落的一位同学连忙举手说:“老师错了!梅花是冬天开放的。”于是我及时夸奖:“哇,你的小耳朵真灵敏。”并且把一颗“倾听星”奖励给他,全班同学都羡慕极了,这样就促使学生更好地倾听。

四、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我常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中,引导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如:雷雨的隆隆声、小河的哗哗声、树叶的沙沙声,让他们乐于用耳朵去了解事物,边倾听边想象。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借助课件让学生倾听秋风的声音,并精心设计动画让学生大胆想象。孩子一见,喜欢得不得了,在倾听中快乐地写起了诗:

听听,秋的声音,果子从树上落下,“咚咚”是和树妈妈告别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青蛙敲敲肚皮,“呱呱”是和小河告别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秋雨从天上落下,“沙沙”是告诉人们秋天来了……看着孩子脸上荡漾着满意的笑容,我也似乎听到了美妙的声音,似乎瞧见了秋天最美丽的画面。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7

聆听大海的声音,那声音从遥远的大海吹来,带着些海的气息。我就站在海边,海风缭乱了我的发丝,缭乱了我的心。我静听大海的故事,心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向往着大海的故事,向往着大海的宽容的胸怀。面对着大海,我的心似乎也变的宽阔许多。

倾听大海的心声,我的内心开始震撼:“我愿做一个像大海一样胸怀宽广的人。”

聆听云的声音,那声音从高高天际飘来,带着太阳的温暖,带着蓝天的活力。我静听云的声音,那声音告诉我,美丽的蓝天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你勇于追逐梦想,再遥远的天空,我们也能抵达。

倾听云的心声,我的内心开始澎湃:“我愿做一个有理想,坚持奋斗的人。”

聆听父母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的繁杂,深沉的心啊,到底装着些什么呢?我们生活在他们无休止的唠叨中,他们盼望着我们的长大。我们在一圈圈唠叨中,浓厚的爱层层包裹中成长着。

倾听父母的声音,我的内心开始呼喊:“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的爱。但是我需要一片自己的天空,我要自己学着飞翔。我需要一块自己的土地,我相信,经过我的辛勤耕作,一定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而这些后面,有着大树为我支撑。我需要你们的理解与支持。”

鸟鸣阵阵、涓涓溪流、海浪翻滚、天高云阔;仔细倾听,这世间有如此多的声音。我喜欢倾听,听出他们内心的心声,最真挚的,灵魂的本质。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8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过去,我们在语言教育中存在着单纯追求语言的工具性效应,过分强调字、词、句的学习,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听力训练,忽视听力开发。而听是发展幼儿说的基本条件,幼儿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规则,都是通过听来感知的,听是说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和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如何在活动区中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我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的:

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倾听

学会集中注意力,安静地、专心地、有目的地听别人讲话,是幼儿学会倾听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利用晨间活动,在语言区开展“你听我讲”活动,训练幼儿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话。先向孩子介绍活动的规则:即同一时间里只有一个人可以讲话,其他幼儿要安静地倾听。教师可以设立谈话中心,如:周六,了些什么?当这名幼儿讲话时,其余的幼儿要安静地倾听。等前一名幼儿讲完后,请几名幼儿复述刚才所听的主要内容。让幼儿自由谈话,请出某一名幼儿讲一段话,然后,请别的幼儿复述听到的话。请幼儿说为什么前一次能复述而后一次复述起来较困难?启发幼儿明白在别人讲话时―定要安静地、认真地倾听。

日常对活动区提要求时,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老师的话只说一遍,逐渐让幼儿养成习惯,这样,每当老师讲话时,他们就会特别集中注意力。

活动区中以竞赛形式开展的“传话”游戏,把幼儿有意识的倾听推向了高潮。比比哪队传得快又准,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了倾听的魅力。

为配合倾听活动的开展,我布置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倾听角,提供录音机和几个小精灵耳朵。想进入倾听角,便要戴上小精灵的耳朵,有几个耳朵,就允许几个人进入。幼儿自己操作录音机认真倾听,互相交流感受(倾听内容有故事、散文、诗歌、相声等)。

引导幼儿学会辨析性倾听

幼儿从倾听中分辨各种声音的特点及声音所表现的情绪,是进一步提高幼儿倾听能力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开展“我的录音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这一技能。这个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帮助幼儿把他们讲的故事、唱的儿歌等,在家中录制好带到幼儿园来,投放到倾听角供幼儿欣赏。

除此之外,还为幼儿准备了_一些有关动物、大自然、生活中的声音,请幼儿倾听,并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以及所表现出的情绪。如听雨:听一听,雨点打在伞上、硬地上、泥地上、树上、水池里的声音是否一样,说一说喜欢哪种雨声,为什么?

随着听到的声音不断变化,幼儿喜欢在我身边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把他们带到科学角,让幼儿敲击音叉听听声音,摸摸发声时的音叉,拨动琴弦,通过耳听、手摸、眼看,幼儿知道了物体的振动能产生声音。

引导幼儿有选择地倾听

幼儿在倾听时迅速掌握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是幼儿学会倾听中最重要、最难掌握的技能,是大班幼儿升入小学所必备的条件。

我设置了“小小气象台”,要求幼儿回家收听天气预报,每天由一名幼儿做天气预报员,向大家报告当天的天气情况。设置新闻区,幼儿收听广播,看电视,互相交流国家大事或身边发生的新闻。如捐助患病孩子,为山区孩子献爱心的活动,引导幼儿听一听,议一议。

为保持幼儿对倾听的兴趣,需要不断丰富活动区内容、材料。在语言区开展“改错”活动,即幼儿在抓住别人讲话主要内容的同时,听出有错误或不完整的部分,能进行纠正或补充。如:幼儿园里真漂亮,花坛里面金鱼游。幼儿找出错误,金鱼不能在花坛里游。改正:花坛里面鲜花开。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9

强调“积极自由”的人,关心的是“谁统治我”“谁控制我”“谁有权决定我是什么人和不是什么人”“谁有权要求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样”。

主张“消极自由”的人,关注的是“政府或他人干涉我多少”“我可以自由地成为什么”或“我可以自由地做哪些事”。

一言概之,“积极自由”以“做自己的主人”为宗旨,“消极自由”则竭力争取“不让别人妨碍自己的自由”。

柏林的理念转换了我们传统对于“积极”与“消极”的认知,从观念而不是心态的角度,将两个词赋予了中性含义。

回到教师的倾听方式,这种对自由的划分不无启迪,共同之处在于都涉及如何协调处理“外在与内在”“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等。在教师这里,就是师生关系。如果回到通常对于“积极”与“消极”的理解,并以此观照教师的倾听,可以在常识的意义上区分出两种教师的倾听,积极倾听与消极倾听。

通常意义上的积极与消极,首先是一种心态。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日本医院的院长,是外科医生,人称“日本第一刀”,很多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这位院长虽然专业上很厉害,但最大的毛病是脾气暴躁,动辄批人甚至骂人,把学生骂得狗血喷头,抬不起头来,很多人受不了,纷纷离去……唯独有一位男生留了下来,直到院长退休,他继任新院长,成为全日本新的“第一刀”。之后的一次同学聚会,当年那些离开的学生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老院长如此谩骂痛骂,把人骂得都没有了尊严和人格了,他竟然还能够一直坚持?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在跟老院长一起做手术的时候,注意力不是放在不断地咀嚼因为他骂了我由此带来的痛苦感受上,而是重心放在认真仔细地观察学习老院长动手术的技能技巧上。显然,促使这位学生成功的关键,就是“心态”,积极主动的心态。

对于教师的倾听而言,消极的倾听,是一种封闭的心态,从教师自我的需求和眼光出发,去捕捉、选择、剪裁来自学生的声音。所有对学生的听,都出于教师的预设,进而把收取的声音强行拉入早已设计好的频道、频率之中,不在此范围内的声音,常常遭致被过滤、被屏蔽进而消逝的命运。这样的倾听,无非是一种验证,验证教师原有的意愿、设想是否合理,验证教师自己的声音是否清晰、准确……这种预设和自我验证式的倾听,是一种“偏听”,它导致教师带着原先的预设音调,以封闭的心灵和实质上失聪的双耳,与学生交流。教师背后的假设是学生只能从自己这里学习,而自己不会从学生那里学到任何新东西,其结果就是教师只能听自己愿意听的或者自己所相信的和已知的。

这样的倾听,是一种旁听,不是站入学生的生命之中,聆听其内在的真实的声音,而是站在学生的外面,且听且看……它不是以邀请的姿态,把学生邀请进来,进入一种独特的师生共生体之中,在双方声音的彼此谛听中相互辨认、相互理解,进而实现师生之间声音的交织、交汇和交融……而是以排斥和拒绝的方式,把反映了学生真实需要和吁求的声音拒之耳外。归根到底,它是一种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独享式倾听,而不是对话式倾听。因此,这样的倾听,留给学生自主发声的时间、空间与权利都不多,教师的声音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声音的控制、压制,甚至宰制,最终让学生自己的声音湮没无闻。

积极的倾听,截然相反。教师朝向学生,全然开放自己的耳朵,而不只是要求学生打开他们的耳朵,朝向自己,这是一种平等和宽容的态度,接纳和开放的心态,邀请和引入的姿态。这样的倾听,是真正的心中有学生,心中容得下学生的各种声音:喜悦、悲哀、绝望、顺从、抵触、抗拒……并以此听出学生的欲望、问题、困难和障碍,听出学生的发展需求、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它表明了一种对理想教育的诉求:把声音敞现、发送、交流、评价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这样的倾听,如果采用柏林的观念,就是赋予学生以“消极自由”,少一些干预,多一些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顺从,因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这并不是说,当我们倾听某人讲话或阅读某个著作时,我们必须忘掉所有关于内容的前见解和所有我们自己的见解。我们只是要求对他人的和本文的见解保持开放的态度。”

教师不一定要时时、处处、事事把自己的主张强加给学生,但依然要对学生的观点和话语做出判断,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在与学生的立场与态度的对话中实现彼此介入和参与。这样的倾听因此是一N介入性、建设性,因而是主动性的听。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篇10

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了解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

倾听需要一种定力。

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远去,如同悭吝的人没有朋友。浮躁的人不善倾听,是因为没有一副胸怀容进别人的声音。他们急于表达,如同建设一处又一处半途而废的工程。

一个人最不了解的其实是自己。人们只了解自己的欲望,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只了解自己的所缺,不了解自己的所有;只了解自己的容貌,不了解自己的形象。为此,要学会倾听,它像澡堂里面的镜子,茫茫雾气凝为水珠淌下来之后,镜里就有真容。

倾听还是听你内心的声音。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遭逢大事的时刻,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如神示,导引迷路的人走出森林。人只有在最倾力思考的时刻,才会听到内心的声音。心灵在宁静的时刻,才拨奏琴弦。

梭罗在瓦尔登湖独自一人居住了两年。他那些精美的文字,恰是返璞归真之后所记录的内心的声音。梭罗、惠特曼、泰戈尔都是内心声音的伟大的倾听者,他们作品的价值并不逊于那些伟大的雄辩者,譬如巴尔扎克、雨果、普鲁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