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氛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4:38:00

倾听氛围

倾听氛围范文篇1

关键词:管理沟通倾听氛围策略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当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成为趋势,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领导者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而在“听、说、读、写”四种沟通形式中,倾听占到了40%的时间。倾听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等媒介,接受和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这意味着通过倾听,信息接收者不仅仅听到话语,分辨话语中不同的重音、语调、音量和停顿等,也观察讲话者的表情、手势以及肢体动作,从而深入了解讲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沟通”当成一种富有“主动性”的过程,“说”、“读”、“写”等行为与“沟通”等同起来,倾听者被划归为“被沟通者”。事实上,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被忽视的部分。

一、倾听的重要性

“优秀的管理人员必然是极佳的听众。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讲。倾听有双重好处:不但得到有用的消息,还使别人觉得重要。”玫琳凯·艾施(MaryKayAsh),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办人,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曾这样对员工说道。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包括:1.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2.善听才能善言;3.有利于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4.通过倾听,还可以避免主观上的认识偏差。

员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知灼见,但一定是肺腑之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历来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当松下幸之助被问到他的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我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名领导者,经常有人向刘邦提出各种建议,而他也总能在各种复杂的讯息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执行。刘邦虽然并没有多少出众的能力,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精彩的谋略和计划,却因为总能耐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倾听氛围

管理者有时会面对一种沟通困局:下属倾向与上级沟通,上级也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但由于某些原因,结果是下属认为上级对他们的意见毫不重视,而上级则认为下属知情不报,双方的沟通层次始终不能再深入。究竟是管理者太忙而没有认真倾听,还是下级不愿意向上级表明自己的观点?对此问题,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虽然一再声称乐于倾听,但在与员工沟通中,是否通过各种非语言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一些与本意截然相反信息,诸如“这些话没人想听”,“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或是“我早就听过了”等等。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到的语言信息与看到或是感受到的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将会倾向于相信后者。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应对庞杂的信息,每天平均有50%的工作时间要花在倾听上,但如果没有人想说,从谏如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同时,调查表明:八成管理者不善于倾听,而有效倾听的缺乏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当员工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管理者时,他们才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影响倾听氛围的因素很多,包括员工工作和教育背景,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管理者风格等等。管理者必须不断审视所处环境并调整自身行为,以确保良好的倾听氛围。当员工了解到进入“敞开的门”前需要与行政助理预约,或是发现办公区与工作区相隔甚远时,“开门政策”就沦为笑谈。

由此看来,倾听氛围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宏观”环境,比如在企业中,除了本身有着高超的倾听技巧,鼓励所有员工去思考问题并善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管理者还必须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使员工愿意“倾诉”,营造一种管理层与员工相互尊重,重视倾听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微观”环境,管理者应当努力纠正那些不利倾听的负面行为语言和习惯,集中精力,同时还要反馈出关注的信息,鼓励对方表达,至少显得自己“看起来在听”。这些负面行为语言包括:倾听时从不看对方,与别人谈话时还在忙于其他工作,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泼冷水,在别人未结束讲话前就做出结论,等等,在遇到这些情形时,讲话者很难相信谈话对象是在认真倾听。三、“宏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管理者应能确保信息在组织中以及时而高效的方式自由传递,并对此承担责任。“宏观”倾听氛围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的体现。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适应信息经济迅速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减少,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的失真度降低,最终加快了企业对外界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降低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在保证组织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扩大组织管理幅度,从而减少组织层级,优化组织结构。

1.塑造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倾听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传统、价值、规范、行为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对组织的沟通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是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管理者要营造一种鼓励信息流动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广泛倾听是管理者的例行事务,应定期前往餐厅或休息区与员工会面。很多管理者对此重视不够,也许是迫于工作时间上的压力,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倾听是自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2.灵活运用沟通形式,拓展倾听渠道。渠道对于组织沟通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意义。作为一个企业,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员工心理结构,正确选择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对于非正式沟通,管理者应当善于引导,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关注一些非正式沟通行为。当发现员工有意或无意地“抱团”或集会讨论某些问题时,说明应当尽快深入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3.要在企业中营造“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前提是将职级因素对倾听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人们面对与他们地位相仿的倾听对象时,倾诉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当一个主管能放下自我的权威和地位来倾听时,跟属下完全沟通的效能即可显现。

四、“微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在“微观”倾听氛围方面,诚然,听众应当全神贯注去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期盼着谈话很快结束。根据“25-75”原则,人们思考的速度比倾听快得多,很多情况下,没有耐心听完,就猜测讲话者后续内容,或是直接替讲话者做结语。尽管倾听者顾及到讲话者的感受,对此类行为很谨慎,也尝试着用一些圆滑的措辞进行表达,仍然可能导致消极沟通氛围的出现。与此类似,当管理在忙于某些事务而又需要抽些时间来倾听时,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员工会很快发现,管理者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无关紧要。当管理者希望进行一种感情移入的沟通,即表达自己与对方感同身受时,营造积极的倾听氛围更显得至关重要。进行有着感情投入的沟通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展现鼓励、支持和接纳的沟通态度。

1.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管理者要确保,当有人来到的办公室交谈时,不要让任何事务打断自己的注意。如果是身处在拥挤的房间内交谈,也尽量摒除其他事务的干扰,让对方觉得是惟一的在场者。

2.要做个倾听者。首先倾听要专心,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来建立积极的倾听氛围;其次,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不仅要带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还要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3.避免先入为主。要客观地分析对方所说的事情、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平、融洽、交流、探讨的讨论氛围,并适当反馈,反馈不仅能给对方鼓励,还能挖掘事件的细微之处。

4.认真对待牢骚。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都提醒我们,“不要担心的牢骚会带来麻烦,需要做的只是洗耳恭听而已。牢骚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5.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对于一个易于走神和只能保持短时间注意力的管理者,有以下三个改善技巧:首先,面朝讲话者;其次,眼睛对着眼睛;最后手里不要玩东西。

6.其他。比如,事先做准备,了解对方说此话的背景、弦外之音;勤做笔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等也有利于“微观”倾听氛围的改善。

参考文献:

倾听氛围范文篇2

关键词:管理沟通倾听氛围策略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当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成为趋势,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领导者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而在“听、说、读、写”四种沟通形式中,倾听占到了40%的时间。倾听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等媒介,接受和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这意味着通过倾听,信息接收者不仅仅听到话语,分辨话语中不同的重音、语调、音量和停顿等,也观察讲话者的表情、手势以及肢体动作,从而深入了解讲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沟通”当成一种富有“主动性”的过程,“说”、“读”、“写”等行为与“沟通”等同起来,倾听者被划归为“被沟通者”。事实上,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被忽视的部分。

一、倾听的重要性

“优秀的管理人员必然是极佳的听众。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讲。倾听有双重好处:不但得到有用的消息,还使别人觉得重要。”玫琳凯·艾施(MaryKayAsh),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办人,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曾这样对员工说道。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包括:1.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2.善听才能善言;3.有利于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4.通过倾听,还可以避免主观上的认识偏差。

员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知灼见,但一定是肺腑之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历来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当松下幸之助被问到他的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我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名领导者,经常有人向刘邦提出各种建议,而他也总能在各种复杂的讯息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执行。刘邦虽然并没有多少出众的能力,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精彩的谋略和计划,却因为总能耐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倾听氛围

管理者有时会面对一种沟通困局:下属倾向与上级沟通,上级也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但由于某些原因,结果是下属认为上级对他们的意见毫不重视,而上级则认为下属知情不报,双方的沟通层次始终不能再深入。究竟是管理者太忙而没有认真倾听,还是下级不愿意向上级表明自己的观点?对此问题,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虽然一再声称乐于倾听,但在与员工沟通中,是否通过各种非语言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一些与本意截然相反信息,诸如“这些话没人想听”,“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或是“我早就听过了”等等。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到的语言信息与看到或是感受到的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将会倾向于相信后者。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应对庞杂的信息,每天平均有50%的工作时间要花在倾听上,但如果没有人想说,从谏如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同时,调查表明:八成管理者不善于倾听,而有效倾听的缺乏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当员工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管理者时,他们才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影响倾听氛围的因素很多,包括员工工作和教育背景,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管理者风格等等。管理者必须不断审视所处环境并调整自身行为,以确保良好的倾听氛围。当员工了解到进入“敞开的门”前需要与行政助理预约,或是发现办公区与工作区相隔甚远时,“开门政策”就沦为笑谈。

由此看来,倾听氛围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宏观”环境,比如在企业中,除了本身有着高超的倾听技巧,鼓励所有员工去思考问题并善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管理者还必须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使员工愿意“倾诉”,营造一种管理层与员工相互尊重,重视倾听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微观”环境,管理者应当努力纠正那些不利倾听的负面行为语言和习惯,集中精力,同时还要反馈出关注的信息,鼓励对方表达,至少显得自己“看起来在听”。这些负面行为语言包括:倾听时从不看对方,与别人谈话时还在忙于其他工作,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泼冷水,在别人未结束讲话前就做出结论,等等,在遇到这些情形时,讲话者很难相信谈话对象是在认真倾听。三、“宏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管理者应能确保信息在组织中以及时而高效的方式自由传递,并对此承担责任。“宏观”倾听氛围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的体现。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适应信息经济迅速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减少,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的失真度降低,最终加快了企业对外界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降低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在保证组织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扩大组织管理幅度,从而减少组织层级,优化组织结构。

1.塑造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倾听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传统、价值、规范、行为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对组织的沟通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是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管理者要营造一种鼓励信息流动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广泛倾听是管理者的例行事务,应定期前往餐厅或休息区与员工会面。很多管理者对此重视不够,也许是迫于工作时间上的压力,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倾听是自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2.灵活运用沟通形式,拓展倾听渠道。渠道对于组织沟通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意义。作为一个企业,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员工心理结构,正确选择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对于非正式沟通,管理者应当善于引导,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关注一些非正式沟通行为。当发现员工有意或无意地“抱团”或集会讨论某些问题时,说明应当尽快深入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3.要在企业中营造“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前提是将职级因素对倾听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人们面对与他们地位相仿的倾听对象时,倾诉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当一个主管能放下自我的权威和地位来倾听时,跟属下完全沟通的效能即可显现。

四、“微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在“微观”倾听氛围方面,诚然,听众应当全神贯注去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期盼着谈话很快结束。根据“25-75”原则,人们思考的速度比倾听快得多,很多情况下,没有耐心听完,就猜测讲话者后续内容,或是直接替讲话者做结语。尽管倾听者顾及到讲话者的感受,对此类行为很谨慎,也尝试着用一些圆滑的措辞进行表达,仍然可能导致消极沟通氛围的出现。与此类似,当管理在忙于某些事务而又需要抽些时间来倾听时,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员工会很快发现,管理者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无关紧要。当管理者希望进行一种感情移入的沟通,即表达自己与对方感同身受时,营造积极的倾听氛围更显得至关重要。进行有着感情投入的沟通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展现鼓励、支持和接纳的沟通态度。

1.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管理者要确保,当有人来到的办公室交谈时,不要让任何事务打断自己的注意。如果是身处在拥挤的房间内交谈,也尽量摒除其他事务的干扰,让对方觉得是惟一的在场者。

2.要做个倾听者。首先倾听要专心,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来建立积极的倾听氛围;其次,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不仅要带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还要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3.避免先入为主。要客观地分析对方所说的事情、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平、融洽、交流、探讨的讨论氛围,并适当反馈,反馈不仅能给对方鼓励,还能挖掘事件的细微之处。

4.认真对待牢骚。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都提醒我们,“不要担心的牢骚会带来麻烦,需要做的只是洗耳恭听而已。牢骚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5.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对于一个易于走神和只能保持短时间注意力的管理者,有以下三个改善技巧:首先,面朝讲话者;其次,眼睛对着眼睛;最后手里不要玩东西。

6.其他。比如,事先做准备,了解对方说此话的背景、弦外之音;勤做笔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等也有利于“微观”倾听氛围的改善。

参考文献:

倾听氛围范文篇3

关键词:管理沟通倾听氛围策略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当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成为趋势,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领导者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而在“听、说、读、写”四种沟通形式中,倾听占到了40%的时间。倾听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等媒介,接受和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这意味着通过倾听,信息接收者不仅仅听到话语,分辨话语中不同的重音、语调、音量和停顿等,也观察讲话者的表情、手势以及肢体动作,从而深入了解讲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沟通”当成一种富有“主动性”的过程,“说”、“读”、“写”等行为与“沟通”等同起来,倾听者被划归为“被沟通者”。事实上,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被忽视的部分。

一、倾听的重要性

“优秀的管理人员必然是极佳的听众。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讲。倾听有双重好处:不但得到有用的消息,还使别人觉得重要。”玫琳凯·艾施(MaryKayAsh),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办人,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曾这样对员工说道。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包括:1.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2.善听才能善言;3.有利于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4.通过倾听,还可以避免主观上的认识偏差。

员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知灼见,但一定是肺腑之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历来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当松下幸之助被问到他的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我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名领导者,经常有人向刘邦提出各种建议,而他也总能在各种复杂的讯息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执行。刘邦虽然并没有多少出众的能力,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精彩的谋略和计划,却因为总能耐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倾听氛围

管理者有时会面对一种沟通困局:下属倾向与上级沟通,上级也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但由于某些原因,结果是下属认为上级对他们的意见毫不重视,而上级则认为下属知情不报,双方的沟通层次始终不能再深入。究竟是管理者太忙而没有认真倾听,还是下级不愿意向上级表明自己的观点?对此问题,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虽然一再声称乐于倾听,但在与员工沟通中,是否通过各种非语言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一些与本意截然相反信息,诸如“这些话没人想听”,“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或是“我早就听过了”等等。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到的语言信息与看到或是感受到的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将会倾向于相信后者。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应对庞杂的信息,每天平均有50%的工作时间要花在倾听上,但如果没有人想说,从谏如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同时,调查表明:八成管理者不善于倾听,而有效倾听的缺乏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当员工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管理者时,他们才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影响倾听氛围的因素很多,包括员工工作和教育背景,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管理者风格等等。管理者必须不断审视所处环境并调整自身行为,以确保良好的倾听氛围。当员工了解到进入“敞开的门”前需要与行政助理预约,或是发现办公区与工作区相隔甚远时,“开门政策”就沦为笑谈。

由此看来,倾听氛围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宏观”环境,比如在企业中,除了本身有着高超的倾听技巧,鼓励所有员工去思考问题并善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管理者还必须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使员工愿意“倾诉”,营造一种管理层与员工相互尊重,重视倾听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微观”环境,管理者应当努力纠正那些不利倾听的负面行为语言和习惯,集中精力,同时还要反馈出关注的信息,鼓励对方表达,至少显得自己“看起来在听”。这些负面行为语言包括:倾听时从不看对方,与别人谈话时还在忙于其他工作,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泼冷水,在别人未结束讲话前就做出结论,等等,在遇到这些情形时,讲话者很难相信谈话对象是在认真倾听。三、“宏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管理者应能确保信息在组织中以及时而高效的方式自由传递,并对此承担责任。“宏观”倾听氛围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的体现。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适应信息经济迅速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减少,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的失真度降低,最终加快了企业对外界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降低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在保证组织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扩大组织管理幅度,从而减少组织层级,优化组织结构。

1.塑造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倾听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传统、价值、规范、行为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对组织的沟通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是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管理者要营造一种鼓励信息流动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广泛倾听是管理者的例行事务,应定期前往餐厅或休息区与员工会面。很多管理者对此重视不够,也许是迫于工作时间上的压力,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倾听是自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2.灵活运用沟通形式,拓展倾听渠道。渠道对于组织沟通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意义。作为一个企业,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员工心理结构,正确选择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对于非正式沟通,管理者应当善于引导,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关注一些非正式沟通行为。当发现员工有意或无意地“抱团”或集会讨论某些问题时,说明应当尽快深入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3.要在企业中营造“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前提是将职级因素对倾听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人们面对与他们地位相仿的倾听对象时,倾诉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当一个主管能放下自我的权威和地位来倾听时,跟属下完全沟通的效能即可显现。

四、“微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在“微观”倾听氛围方面,诚然,听众应当全神贯注去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期盼着谈话很快结束。根据“25-75”原则,人们思考的速度比倾听快得多,很多情况下,没有耐心听完,就猜测讲话者后续内容,或是直接替讲话者做结语。尽管倾听者顾及到讲话者的感受,对此类行为很谨慎,也尝试着用一些圆滑的措辞进行表达,仍然可能导致消极沟通氛围的出现。与此类似,当管理在忙于某些事务而又需要抽些时间来倾听时,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员工会很快发现,管理者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无关紧要。当管理者希望进行一种感情移入的沟通,即表达自己与对方感同身受时,营造积极的倾听氛围更显得至关重要。进行有着感情投入的沟通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展现鼓励、支持和接纳的沟通态度。

1.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管理者要确保,当有人来到的办公室交谈时,不要让任何事务打断自己的注意。如果是身处在拥挤的房间内交谈,也尽量摒除其他事务的干扰,让对方觉得是惟一的在场者。

2.要做个倾听者。首先倾听要专心,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来建立积极的倾听氛围;其次,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不仅要带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还要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3.避免先入为主。要客观地分析对方所说的事情、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平、融洽、交流、探讨的讨论氛围,并适当反馈,反馈不仅能给对方鼓励,还能挖掘事件的细微之处。

4.认真对待牢骚。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都提醒我们,“不要担心的牢骚会带来麻烦,需要做的只是洗耳恭听而已。牢骚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5.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对于一个易于走神和只能保持短时间注意力的管理者,有以下三个改善技巧:首先,面朝讲话者;其次,眼睛对着眼睛;最后手里不要玩东西。

6.其他。比如,事先做准备,了解对方说此话的背景、弦外之音;勤做笔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等也有利于“微观”倾听氛围的改善。

参考文献:

倾听氛围范文篇4

管理者应能确保信息在组织中以及时而高效的方式自由传递,并对此承担责任。“宏观”倾听氛围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的体现。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适应信息经济迅速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减少,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的失真度降低,最终加快了企业对外界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降低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在保证组织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扩大组织管理幅度,从而减少组织层级,优化组织结构。

1.塑造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倾听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传统、价值、规范、行为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对组织的沟通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是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管理者要营造一种鼓励信息流动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广泛倾听是管理者的例行事务,应定期前往餐厅或休息区与员工会面。很多管理者对此重视不够,也许是迫于工作时间上的压力,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倾听是自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2.灵活运用沟通形式,拓展倾听渠道。渠道对于组织沟通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意义。作为一个企业,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员工心理结构,正确选择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对于非正式沟通,管理者应当善于引导,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关注一些非正式沟通行为。当发现员工有意或无意地“抱团”或集会讨论某些问题时,说明应当尽快深入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3.要在企业中营造“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前提是将职级因素对倾听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人们面对与他们地位相仿的倾听对象时,倾诉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当一个主管能放下自我的权威和地位来倾听时,跟属下完全沟通的效能即可显现。

四、“微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在“微观”倾听氛围方面,诚然,听众应当全神贯注去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期盼着谈话很快结束。根据“25-75”原则,人们思考的速度比倾听快得多,很多情况下,没有耐心听完,就猜测讲话者后续内容,或是直接替讲话者做结语。尽管倾听者顾及到讲话者的感受,对此类行为很谨慎,也尝试着用一些圆滑的措辞进行表达,仍然可能导致消极沟通氛围的出现。与此类似,当管理在忙于某些事务而又需要抽些时间来倾听时,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员工会很快发现,管理者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无关紧要。当管理者希望进行一种感情移入的沟通,即表达自己与对方感同身受时,营造积极的倾听氛围更显得至关重要。进行有着感情投入的沟通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展现鼓励、支持和接纳的沟通态度。

1.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管理者要确保,当有人来到的办公室交谈时,不要让任何事务打断自己的注意。如果是身处在拥挤的房间内交谈,也尽量摒除其他事务的干扰,让对方觉得是惟一的在场者。

2.要做个倾听者。首先倾听要专心,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来建立积极的倾听氛围;其次,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不仅要带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还要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3.避免先入为主。要客观地分析对方所说的事情、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平、融洽、交流、探讨的讨论氛围,并适当反馈,反馈不仅能给对方鼓励,还能挖掘事件的细微之处。

4.认真对待牢骚。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都提醒我们,“不要担心的牢骚会带来麻烦,需要做的只是洗耳恭听而已。牢骚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5.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对于一个易于走神和只能保持短时间注意力的管理者,有以下三个改善技巧:首先,面朝讲话者;其次,眼睛对着眼睛;最后手里不要玩东西。

6.其他。比如,事先做准备,了解对方说此话的背景、弦外之音;勤做笔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等也有利于“微观”倾听氛围的改善。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当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成为趋势,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领导者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而在“听、说、读、写”四种沟通形式中,倾听占到了40%的时间。倾听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等媒介,接受和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这意味着通过倾听,信息接收者不仅仅听到话语,分辨话语中不同的重音、语调、音量和停顿等,也观察讲话者的表情、手势以及肢体动作,从而深入了解讲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沟通”当成一种富有“主动性”的过程,“说”、“读”、“写”等行为与“沟通”等同起来,倾听者被划归为“被沟通者”。事实上,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被忽视的部分。

一、倾听的重要性

“优秀的管理人员必然是极佳的听众。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讲。倾听有双重好处:不但得到有用的消息,还使别人觉得重要。”玫琳凯·艾施(MaryKayAsh),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办人,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曾这样对员工说道。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包括:1.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2.善听才能善言;3.有利于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4.通过倾听,还可以避免主观上的认识偏差。

员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知灼见,但一定是肺腑之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历来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当松下幸之助被问到他的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我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名领导者,经常有人向刘邦提出各种建议,而他也总能在各种复杂的讯息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执行。刘邦虽然并没有多少出众的能力,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精彩的谋略和计划,却因为总能耐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倾听氛围

管理者有时会面对一种沟通困局:下属倾向与上级沟通,上级也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但由于某些原因,结果是下属认为上级对他们的意见毫不重视,而上级则认为下属知情不报,双方的沟通层次始终不能再深入。究竟是管理者太忙而没有认真倾听,还是下级不愿意向上级表明自己的观点?对此问题,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虽然一再声称乐于倾听,但在与员工沟通中,是否通过各种非语言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一些与本意截然相反信息,诸如“这些话没人想听”,“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或是“我早就听过了”等等。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到的语言信息与看到或是感受到的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将会倾向于相信后者。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应对庞杂的信息,每天平均有50%的工作时间要花在倾听上,但如果没有人想说,从谏如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倾听氛围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倾听能力;培养方式

低年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发展阶段特点,在倾听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倾听、虚假倾听或者是错听的问题,这些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会对学生的有效沟通交流产生影响,也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个体更好的发展。

一、端正倾听态度,提出倾听教学要求

倾听作为一种有效沟通的重要能力基础,在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教师将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集中在学生发言方面,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倾听态度方面都应当更加的积极、主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强调倾听的重要意义,并且引导小学生端正倾听的态度,让其了解到倾听也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通过倾听获得别人的观点、感想,认知到自己的不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关于倾听的具体要求,比如不仅要用耳朵听,而且还要观察倾听对象的表情、记录下倾听对象说话内容的重点,并且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打断、不起哄、安静、认真,以此来逐渐的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培养。当然,倾听能力的培养还要与语文教学内容实际相结合。比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对蝈蝈吹牛皮》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听”字,然后布置倾听任务:“仔细听一听两个蝈蝈都吹了哪些牛皮”,通过多媒体录音将课文中大蝈蝈和二蝈蝈的对话进行播放,录音播放完成一遍之后,教师提问“大蝈蝈说自己在东山吃了什么?”、“谁说自己在东海吃了条龙?”。在一开始强调“听”的时候端正学生对倾听的态度,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倾听学习任务要求,以此来提升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二、创设倾听能力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倾听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乐于倾听是夯实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基础,这是符合低年级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重要认知。教师要从这一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倾听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的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倾听能力形成进行激励。要注重观察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倾听状态,并且进行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在倾听方面的信心和积极性。二是通过学生榜样和教师示范作用为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树立学习典型,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能力获得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模仿痕迹,教师要基于这一点挖掘学生群体中优秀的倾听榜样,并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倾听习惯养成模仿的对象。

三、指导倾听的方法,加强倾听教学训练

科学合理的倾听方法是良好倾听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倾听方法的教学指导,并且注重倾听能力的强化训练,通过复述、合作倾听教学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强调专心、耐心在倾听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随意插话、耐心听完。其次,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复述引导、合作倾听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学生接收信息、思想内化和意思表达的能力。比如在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孙悟空大闹蟠桃会》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片段,在动画播放之前提出复述的要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更加集中到动画片内容的倾听当中。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每两人为一组,进行课文合作朗读,一人一个片段,一个进行朗读,另一个进行倾听,并且在倾听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听到的内容,然后交换任务,看看最后哪一个同学能够完整的将整片课文复述、讲解下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彼此之间的倾听表现进行评价、纠正,通过这些倾听能力教学强化来提升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效果。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倾听态度、倾听氛围和倾听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璇.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3-34.

[2]董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和深度思考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69.

[3]李享容.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J].汉字文化,2017(15):85.

倾听氛围范文篇6

这次,我对本校的部分教师和全体四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教师部分:

有效倾听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以前的很多研究都把研究对象定位为学生。而《有效教学》则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即倾听首先是教师的美德,是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和基础。那么现实中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基于此,我设计了开放性的问卷调查。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有英语教师,有资深的语文教师和英语爱好者。

纵观教师们的问卷答案,我惊喜地发现,教师们对有效倾听的理解是超乎我的想象的。如对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等。但同时,我也看到教师们的想法都是好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感觉很难,尤其是具体操作上,仍有很多地方存在盲目性和无效性等问题。

学生部分:

这次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表200份,收到有效调查167份。

根据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有较好的倾听习惯。在167份调查表中,出现分歧最大的(即课堂表现不一)的是第五、九两项。因此,我们也对这两项给予特别的关注:

5.你回答完问题后,你希望老师说:()

A、坐下!B、很好!C、你的见解很独到,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这个问题,其中有30人选择A,110人选择B,只有27人选C,占总人数的17.6%。这一现象表明,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师生间倾听的单向性和盲目性。即教师只是听了学生的回答,并不去探究他是怎样想的,只关注他的结果,但他答的怎么样,却又并不给予评价,更不加指导?!这样的倾听应该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9.小组合作学习时,你希望你的老师()

A、能够一直参与我们小组的活动。

B、能够指导我们小组的活动。

C、能够偶尔听一听我们的活动。

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是想看一看学生小组合作时,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是怎样的,学生对教师心里依赖程度如何。结果,28.1%的学生选择A,49.8%选择了B,22.1%选择了C。

从调查的结果看,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教师有倾听意识,但却只停留在表面。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也无从例外。绝大多数的教师都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经验积累中,充实着、完善着自我。因此,他们都有先进的理论支撑,对于倾听学生有着充分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人却又没有具体可行的办法来完成倾听的任务,更无谈倾听的效果。倾听学生成了纸上谈兵。

二、学生无倾听意识,只顾以个人为中心。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人包括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个性自我的展示。由于这个度很难把握,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只关注个体,而忽视了群体的存在、群体的相互影响、群体的相互作用。这一点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更为明显的体现,孩子们各个积极踊跃,只盼着教师的目光能看见他的小手,金口能叫到他的名字,而其他同学在干什么,说什么,则根本无暇顾及!

三、师生间的倾听,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教师倾听的效果无法保障,那么自然很多学生也是无从下手,不知要听教师说什么,同学说什么。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给了耳朵,给了心脑,却不知为何要这样,这样又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因此,倾听的低效,甚或是无效就变得自然而然,无需必大惊小怪了。

四、课堂上的倾听无效,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小学英语课堂上,大都是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的歌谣,一个个的活动,一个个的游戏,把孩子们的小脸装扮的流光溢彩,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到底倾听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教师很少会去调查,去反思,去总结。这样一节一节课下来,积极踊跃的孩子,永远站在排头兵的位置(请注意:他们绝对是少数),而内向的孩子,永远是那样的无人问津。当他们对排头兵的表演再也提不起兴趣时,课堂就成了教师和排头兵的主阵地,与他们无关了,两极分化油然而生。

面对由倾听产生的种种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材料,仔细研究后,积极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我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来。在不断的尝试摸索中,我认为以下策略有利于提高倾听的有效性:

一、用先进的倾听理念不断武装教师的头脑,用有效的指导帮助教师实践。

对于教学理念,很多教师都是了然于胸,但对于倾听的艺术却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天赋。善于倾听是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我们可以在网上、书中,搜寻有效倾听的技巧和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如:在倾听中我们常会出现问题:受情绪状态的影响、刻板印象、接受信息时的非理性等,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心平气和的倾听学生呢?如仅靠自己的感情做事,肯定是不行的;光靠经验,也许我们会走很多弯路。那么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掌握技巧,来帮助自己。请记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警句!

二、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倾听的提示与指导。

养成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这是提高课堂效益最重要的前提。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因此,有效倾听便成了学生攻克知识堡垒的有力武器。那么,怎么能让这一武器发挥最大效力呢?

“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刚与学生接触的时候,我想教师可以就倾听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与学生进行事先的沟通。在最初的几周内教师应给于适时适当的提示,让其能够知道你讲话的习惯,有效理解你的语言等,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你。那么日久天长,在孩子与你的接触中,彼此会更加了解,有效的倾听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想下面对于专心倾听要求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必要的:

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

看:就是小眼睛都要跟着老师转,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倾听学生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书写、表演对话和做练习。

三、师生共同在实践中锻炼,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师生间的倾听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提高的。它需要师生双方持之以恒的努力。在一点一滴中,不断积累经验,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技巧,用心去揣摩对方的语言、表情、心理等各要素,抓重点,取精华,从而“诞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

特别是教师对学生,要“像穆斯林在上弦到来的时候守候月亮上升的时刻那样”,“极其留心地守候着他薄弱的智力所显露的第一道光芒”,静候他们慢慢的提高、成长。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有效倾听植下沃土。

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倾听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再好的倾听习惯,再棒的倾听技巧,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做保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前提,都会使倾听的效果大打折扣。

仔细回想,我们每位教师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越生气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就会越差。有时,就算是最简单的单词,都可能不会说了!其实,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孩子们在老师生气的时候,最紧张,也最害怕了,甚至到了听不清教师的问题、不会动脑或是不知怎么开口的地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会表达自己的观念,没有了真实想法的流露,又何谈教师能够在倾听后给予适宜的指导?

倾听氛围范文篇7

在体育教学中,小学教师需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是评价合作学习效果的标准。合作学习首先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及共同激励,达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目的。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中与同学充分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再次,在合作学习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合作精神,因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要进行很多的锻炼,这就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所以,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出平等、公平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温情和友爱的环境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激励,从而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赛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激励以及相互评价,通过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并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总结失败的经验。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还要交给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技能,让学生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1.结合学生的年龄,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据相关调查显示,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合作学习氛围。2.营造平等的合作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级别高与级别低的区别,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才能,使其与他人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激励,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3.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合作关系。如,小学二年级《消灭害虫》这一跳跃情境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方法,如小组间的互动,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教师通过合作、尝试以及竞赛等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教授主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个人的形式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练习各种形式的单双脚交换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探究性。在竞赛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教导,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激励,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情。

三、渗透合作学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倾听氛围范文篇8

倾听是一种技巧

“倾听”往往被认为当作“听见”,这是一种危险的误解,会导致“有效的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错误看法。结果,管理者很少致力于学习发展倾听技巧,不知不觉地

就忽略了这一重要的交流功能。平均而言,作为听者,人们只有35%的效率。有效倾听的缺乏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

有效的倾听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技巧。认识自己的倾听行为将有助于你成为一名高效率的倾听者。按照影响倾听效率的行为特征,倾听可以分为三种层次。一个人从层次一成为层次三倾听者的过程,就是其沟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学会高层次的倾听

倾听对管理者至关重要。当员工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管理者时,他们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管理者和员工之间能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

大概80%的人只能做到层次一和层次二的倾听,在层次三上的倾听只有20%的人能做到。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呢?

作为有效率的倾听者,通过对员工或者他(她)所说的内容表示感兴趣,不断地创建一种积极、双赢的过程。这种感情注入的倾听方式鼓励员工的诚实、相互尊重、理解和安全感,

也鼓励员工建立自信,反过来促进他们的自尊。

移情式倾听的原则

专心

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你将建立一种积极的氛围。如果你表现的留意、专心和放松,对方会感到重用和更安全。

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

记住,第一层次上的倾听意味着你带着理解和相互尊重进行倾听。

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像是一块共鸣板,让说话者能够试探你的意见和情感同时觉得你是以一种非裁决的、非评判的姿态出现的。不要马上就问许多问题。不停的提问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听者在受“炙烤”。

表现得像一面镜子

反馈你认为对方当时正在考虑的内容。总结说话者的内容以确认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说的话。

避免先入为主

这发生在你以个人态度投入时。以个人态度投入一个问题时往往导致愤怒和受伤的情感,或者使你过早地下结论,显得武断。

使用口语

使用简单的语句,如“呃”、“噢”、“我明白”、“是的”或者“有意思”等,来认同对方的陈述。通过说“说来听听”、“我们讨论讨论”、“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或者“我对你所说的很感兴趣”等,来鼓励说话者谈论更多内容。

遵循这些原则将帮助你成为一名成功的倾听者。养成每天运用这些原则的习惯,将它内化为你的倾听能力,你会对由此带来的结果感到惊讶的。

“倾听”的三个层次

层次一: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导致的是关系的破裂、冲突的出现和拙劣决策的制定。

倾听氛围范文篇9

关键词:倾听;幼儿教师;儿童

幼儿教师的倾听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听取儿童的各种表达(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在尊重和理解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表达的各种想法或疑惑做出及时且恰当反馈的过程“。倾听不仅是教师用耳在听,更是教师用心在倾听儿童、理解儿童。倾听促进了教师与儿童心灵的沟通,使教师与儿童得以共同成长。

一、倾听有助于教师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1.倾听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拉维沙·C·威尔逊教授等人在《婴幼儿课程与教学》一书中,提出幼儿教育的3个基本准则:关注、赞同和情感。所谓关注,就是要用心、在意和投入。教师对儿童的言语如果是漫不经心,儿童就不会感到真正的关注。关注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倾听和微笑。真诚地倾听可以使教师从一些不十分重要的信息中听到某种深沉的人类呼喊、某种“沉寂的喊叫”,而这是人们所原所不能知,被深深埋藏在人的表面之下的。这种被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喊叫,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及时发泄,则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当教师倾听儿童时,儿童会意识到教师对他的用心和在意,从而产生与教师的亲近和融洽感,向教师敞开心扉,和教师共享生命的痛苦与快乐,原本“沉寂的喊叫”则变成呐喊,压抑得以释放。所谓赞同,《婴幼儿课程与教学》指出:从他人身上获得的赞同能引导我们支持自己;对他人的赞同则是对那个人传递你对他或她有正面看法的一种明确的信息。微笑着的倾听是教师表达对儿童赞同的一种最好方式。倾听是教师肯定儿童言行价值的方式,倾听儿童、及时且如实地表达教师对儿童的赞同,有助于建立师幼之间的信任,有利于鼓励儿童的创新行为。而情感则是关注、赞同的必然结果。对儿童的倾听,和儿童的交流,传递了教师对儿童尊重、欣赏、关爱、鼓励、帮助的情感。为此,教师要避免使用权威,懂得倾听,尊重每个儿童的意见,获得儿童的信任,抚慰儿童的心灵。为了更好地倾听儿童,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教室内的对话氛围,引导整个活动程序,同时持有开放的态度,包括:智性的开放,即对儿童的任何一个好奇的态度都应给予重视,尽量满足儿童求知的欲望;程序的开放,即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表达的权利,可以对不同意见提出批判”,从而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信任、鼓励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2.倾听有助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倾听促进了教师人格的自我实现。教育活动及其成果是教育者自身精神力量的对象化,是教育主体的情感、世界观在教育实践中的最终实现。教师倾听儿童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使儿童得以健康发展,儿童的健康发展是教师人格自我实现的最好体现。

其次,倾听促进了教师人格的自我超越。作为倾听者的教师,一方面影响、改变着倾听对象,另一方面在意识控制下变革着内在结构,既发挥主体结构已有潜能,同化倾听对象,又通过不断超越自身而适应倾听对象。正如奥斯丁在《忏悔录》中所说:“我的学习并非来自教我的人而是来自与我说话的人。”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倾听使教师听到了儿童对世界的感知,对生命的理解,感受到了儿童身上体现出的成人身上已消失殆尽的淳朴、善良的品质,教师在教育儿童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教师教育儿童的过程,就是教师净化心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教育就是一种超越,这种超越不仅是儿童超越教师,关键是教师超越自我,只有教育上的不断超越,才能实现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二、倾听有助于教师与儿童主体价值的实现

所谓主体实际上是对个体精神及其文化学意义上的身体的通称。倾听使作为倾听者的教师和倾听对象的儿童都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对话与交流中,双主体是“我与你”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相遇,各自的情感与理想、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为、经验与知识等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都参与到‘我与你’的对话中,双方在理解中获得沟通与共享”。

1.倾听有助于儿童主体价值的实现

《学会生存》使我们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把教育的最终目的落脚到人自身的发展、完善和价值的实现。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民主教育的终极目的。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贯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关于价值观的教育,以尊重为其核心”。倾听儿童,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贯彻尊重教育理念的最好方式。倾听,可以使教师及时感受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态度、需要,通过建立一种民主的态度和方式,采用多种策略提示和引领儿童,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科学的兴趣,挖掘儿童的创新能力;倾听还可以使教师有机会帮助儿童梳理、归纳、提升已有的感知经验,积累新的经验,促进儿童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发展相应的能力;全身心投入地倾听,可以使儿童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儿童愿意向教师敞开心灵之门,向教师诉说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理解,使教师及时把握儿童成长的脉搏,对儿童正确的理解加以肯定,对儿童的误解及时进行纠正,把科学、正确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教给儿童,使儿童及早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掌握社会交往的准则与技巧。同时,倾听使教师为儿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儿童愿意模仿教师去倾听他人、尊重他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科学兴趣的培养,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为儿童实现主体价值创造了条件。

2.倾听有助于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

实现主体价值、产生成就感,是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职业感受。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于每天日常的幼儿行为和表现,即引发儿童积极投入、努力创造、主动表达、能让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儿童的健康发展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体现。儿童的发展建立在以倾听为中介的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儿童在成长中遇到烦恼和困惑,需要倾诉时,教师是儿童的倾听者,同时给予儿童最真诚的提醒、建议、忠告和慰勉,而这些都不是替儿童拿主意,而是在尊重儿童心灵选择的前提下的仅供参考。这时,教师不仅仅是听众,而是引领者。在这里“引领”意味着把儿童当作一个自主的,一个不断自我建构的成长者,一个有着自己独立精神世界的生命人体;“引领”意味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和真理的垄断者,而是和儿童一起追求真、善、美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倾听、引领、投入使儿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纠正以往错误的经验与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与行为,发展创新能力。儿童在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成长既是儿童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教师成功教育的体现。教师职业感受的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以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依赖于幼儿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来自教师的职前培养,幼儿园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现实环境之一就是幼儿教师的倾听环境。倾听儿童,反思自身行为,可以使教师不断发现并纠正教学中错误的态度、行为,采用更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已有感知经验和兴趣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喜欢躲在厕所里玩,为了让儿童上厕所后能够尽快回来排队上操,我每次都对他们说:“小朋友们都快去上厕所,看谁回来快,老师让他排第一。”这个办法还真有效,每次孩子们都能很快回来排队,再也没有人躲在厕所里玩了,我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却让我得意不起来了。有一次,我让孩子们上完厕所后回来吃午饭,刚吃了一半,突然有一个孩子跑过来说:“老师,妮妮尿裤子了。”我走过去一看,妮妮的裤子湿湿的,我问她:“你为什么上厕所时不尿尿?”妮妮哭着说:“我想得第一。”我愣住了,是啊,每次都让孩子们快点,并以排第一作为奖励,这样动作慢而又想得第一的孩子只能长时间憋尿,这样,一来对孩子身体健康不利,二来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竞争意识。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发展。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对孩子们说:“看谁回来快,老师让他排第一。”

倾听氛围范文篇10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了小珊迪那令人敬佩的举动,领悟了小珊迪那可贵的品质。

师:小珊迪就这样死了,为了卖一根小小的火柴,为了那七便士,更为了做人的诚实。他的品质深深打动了“我”,“我”为小珊迪画了一张像,一张怎样的画像?

生:画了一张躺在床上的小珊迪。

生:画了一张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一张穿着破衣服的小珊迪。

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小珊迪。

……

师: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小珊迪被马车撞呀,等等,文中都没有具体描写。下面我们就选一幅,用我们的笔描写描写这幅画像。

听到这儿,我为教师的设计暗暗叫好,教师能因文而生课堂小练笔,凭借文本又跳出文本,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凭借大胆的想像,自由创造,尽情表达。

约十分钟后,师说:“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我写的是穿破衣服的小珊迪:旅馆前,小珊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袖子上掉了一小块,黑黑的皮肤露在了外面。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可怜的他用冻僵的小手捧着几盒小小的火柴。

师:很好,你把身穿破衣服的小珊迪写得很生动。

生2:我写的是躺在床上的小珊迪:小珊迪躺在床上,快要死了。他还想着那个先生,还要还他钱呢。

师:哦,还想着还钱呢?

生3:我写了小珊迪被马车撞:小珊迪跑到一家小店里,求老板给他换了零钱,把一便士放好,捏着其余的便士向旅店跑。谁知这时,一辆马车飞快地开来,一下就把他撞倒了,还从他的身上轧了过去。小珊迪趴在地上,腿上流着血,不能起来了,好像要死了。火柴丢了,手里的便士也少了几个。

师:想像真丰富,写得比较具体。

听到这儿,我不禁有了疑问。在这次课堂交流中,交流成了“学生汇报—教师评价”的一个单向活动。参与交流的只是几个学生,多数学生成了看客(交流的面不广)。交流的内容只由教师做了简单的评价(交流的度不深)。于是,我马上想到了自己的教学,看似热闹的课堂交流,难道也是“蜻蜓点水”?为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课堂交流,作为话题讨论的平台,我们总期望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交流的快乐,借助课堂交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交流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呢?我觉得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是如何在课堂交流中运用好不同的交流方式,实现交流的多向性。

课堂交流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倾听感悟式交流。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过程中,“倾听”是最为重要的,而且,倾听是接受别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最直截了当的方法。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倾听中经历交流,在倾听中学会自主感悟,感受知识发展的过程。

情境感知式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在更直观可感的情境中感知知识,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李吉林老师提出了六种创设情境的途径: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很充分地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强化了感受性,突出了创造性,渗透了教育性,贯穿了实践性。②

辨析式交流。辩析、争论往往能激活人的思维,使学生在辨析、争论中获得新知,使交流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

探究体验式交流。尽管师生间的交流是群体性质的,但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会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体验,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时,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探究体验活动,学生的个体感受会推向更高层次,实现深层内化。以上交流方式各有所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适用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交互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形成交流的多向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多向交往方式最能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上述《小珊迪》的片断中,教师如果能交互运用倾听感悟式交流和辩析式交流,让学生说说听了别人的描写后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在倾听中感悟,在感悟中辨析,我想学生一定会得到更深刻的体验,课堂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能有更好的体现,交流的效果会更好。

二是如何用好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创设交流的氛围,提高交流的深度。

教师在交流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是交流活动的主体之一,是组织者,更是促进者。学生交流是实现自我需求的体现。在平时的课堂交流中,往往会出现冷场,学生或是有想法却羞于交流,或是懒于思考,对交流没有热情。作为教师,其作用就在于激活学生内在的需求,而发展性评价则是最好的催化剂。一般,评价以激励为主,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从而使交流氛围更热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但是对于错误的、偏离的反馈信息,教师在评价时应适当地加以指引,指出努力的方向,启迪学生的思维,把交流引向更正确的方向。

上述《小珊迪》的案例中,教师如果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倾听中独立思索,说说别人的描写有什么优点,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教师再根据交流的生成,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式反思或归纳式反思,课堂交流将会更有深度。因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离不开学生参与的,而且是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再以富有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就更高涨,交流的氛围就更热烈。交流的心态开放了,参与讨论的学生越多,观点差异越大,求异思维越丰富,课堂生成也越强,交流的内容也更有深度,课堂教学也就因此更成功。这样的交流给了学生安全感、愉悦感,更重要的还有成就感,学生在交流中成长,获得新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让我们走进学生,多想想学生需要什么,千万不要走过场,在组织课堂交流时,必须全盘考虑教学目的、学习时机、评价机制、引导方式等因素,切忌只追求形式,“蜻蜓点水”。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