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十篇

时间:2024-03-08 18:03:06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1

一、充分认识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重要性

“生育关怀行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聚焦生育行为,造福广大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发挥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效运行机制,使实行困难家庭在经济扶助、精神慰藉、舆论支持等方面得到公正、公平的关怀和帮助,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实行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人口100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他们之中的不少家庭还存在着生产、生活、健康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地制约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扶贫济困、亲情牵手、紧急救助等有效活动,有效地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到,响应政府的号召,听党的话不会吃亏。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家庭的困难,就难以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一个存在大量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平,势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影响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的重要原因。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帮助群众和弱势群体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立幸福家庭,树立婚育新风,契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有力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反映了广大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愿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

(三)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是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已经由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工作方式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施治转变。必须着重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任务。生育要有计划,生育更需要关怀。生育计划是落实国家生育政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生育关怀是转变群众生育意愿、解除他们后顾之忧的重要引导因素和推动力量。“生育关怀行动”顺应了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是弘扬社会公德的有效载体。通过动员广大青年、大中学生、战士、名人、能人、专家、富人等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生育关怀行动”,通过紧急援助、经济帮扶、志愿者服务、亲情牵手,在全社会倡导奉献爱心、互帮互爱的社会风尚,广大志愿者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真诚服务的过程中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社会公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生育关怀行动”的主要对象

(一)关怀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及其父母伤残夭折的家庭、独生子女参军家庭,对这些家庭的主要成员遇到意外情况或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要积极开展救助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在经济、精神、生育等方面给予援助。

(二)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对育龄群众尤其是那些响应号召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要从医疗、精神、物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援助。要为育龄群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生殖健康知识和咨询服务,对与生育相关的生殖健康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

(三)关怀独生子女。关怀独生子女,尤其要关心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勤俭意识和正确的荣辱观,促进其全面发展。要帮助家长根据独生子女特点,探索并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共同做好独生子女教育工作。

(四)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女孩,尤其要维护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继续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解决重男轻女、怠慢女孩等社会问题。要动员基层组织的志愿者,共同为女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要严厉打击,这些手术主要针对女性胎儿,严重影响女孩的生存权。

(五)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尤其要帮助因公受伤、遭受意外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计划生育协会会员,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为其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这些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要采取紧急援助、经济补助、项目帮扶、志愿服务、“亲情牵手”、宣传倡导、商业化保险等形式,开展“亲情”服务、宣传教育服务、生产就业服务、生活健康服务、尊老等服务,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切实加强对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组织领导

“生育关怀行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参与的部门多,社会覆盖面广,关怀的内容丰富,面临的任务繁重,必须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调,切实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生育关怀行动”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建立“‘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由宣传部副部长任组长,人口计生委主任、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任副组长,文明办、计生协会、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总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计生协秘书长任主任,办公地点设在计划生育协会秘书处。

(二)部门分工

1、宣传部部门、市文明办:要把组织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指导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大众传媒积极宣传有利于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广大育龄群众的各种优惠政策,报道先进事迹、典型,做好舆论引导,动员基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

2、市教育局:要鼓励大、中学生积极参与“生育关怀行动”,并作为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培养的内容,倡导教工、学生志愿与独生子女夭折和独生子女参军的“空巢”家庭老人亲情牵手,提供亲情和生活服务,优先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3、财政部门:要落实……

4、市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基层,向育龄群众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包括婚前卫生指导、孕期保健、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为育龄群众提供规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结合农民健康工程,为基层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生殖保健服务。做好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质量跟踪监督工作,尽可能减少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严禁使用“B”超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尤其要做到优先就诊,优先治疗。

5、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深入调查研究,掌握计划生育困难人群的详细资料,建立健全档案,明确关怀对象,摸清服务需求;按年度制订好全市的救助、帮扶实施计划;优化协会会员队伍结构,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负责牵线搭桥,认真整合社会资源;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扎实推进“生育关怀行动”。

6、市总工会:对计划生育困难职工实施送温暖活动;优先把计划生育困难职工列入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对象;配合同级计划生育部门开展“生育关怀服务行动”。

7、团市委:开展志愿者广场服务活动,关心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和独生子女参军的“空巢”家庭老人,并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好“送温暖·结对帮扶”、“亲情牵手”等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在市区主要地段、社区对“生育关怀行动”进行宣传,动员基层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尤其关心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道德和勤俭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8、市妇联:在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中,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纳入帮扶对象,特别在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中,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贫困母亲列入重点救助对象之一;进一步加强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工作,帮助家长根据独生子女特点做好教育工作;继续组织发动各级妇联组织维护女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继续开展“春蕾计划”,帮助城乡贫困家庭女童继续学业。

9、市红十字会:积极指导基层开展送温暖、结对帮扶、“亲情牵手”等活动,对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和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因公受伤或遭受意外的,及时提供援助和救助。节日期间,在组织送温暖、“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等活动中,对重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送去物资和慰问金。

四、方法步骤

(一)基线调查,掌握信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独生子女夭折家庭、独生子女病残家庭,暂时空巢独生子女家庭,计划生育困难户和村级计生服务员病残为重点的调查,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听取需求,按轻重缓急分类,建立信息库。

(二)建立组织,落实责任。“生育关怀行动”纳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之中,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重要举措。按照要求,一是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计生协、教育厅、卫生厅、人口计生委、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红十字会要联合发文,全面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成立市“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二是起草基金管理章程、认捐公益金实施方案等规章,规范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运作;三是落实部门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各项活动规范立项,明确责任人,签订项目合同,及时督查、评估总结。

(三)大力宣传,筹集资金。一是宣传教育。各县及乡镇(街道)要根据当年协会工作主题,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文艺演出、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生育关怀行动”的宗旨、对象和活动内容;介绍为计划生育做出贡献的困难家庭情况,倡导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宣传捐款单位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社会做工作的善举,宣传回报社会,反哺桑梓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五关怀”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借助企业实力联合开展活动,宣传企业经营理念和产品,使企业获得双赢。三是采用冠名基金、奖励引资、荣誉引资、考核加分等形式征集捐助资金。四是积极开展协会会员献爱心——“每人捐献一元钱,救助计生贫困家庭”的活动。

(四)统筹安排,实施救助。一是紧急救助。力争建立起紧急救助工作机制,对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妇女和子女遭遇突发的意外事件,特别是突发意外伤害事件,积极快速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尽快化解危机。二是经济帮扶。各相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各县及乡镇(街道)要积极与民政部门沟通,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从实际出发,以多种形式帮助困难家庭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改变贫困状况。三是志愿者服务。各相关部门、人民团体要积极组织志愿者队伍和服务活动,到2009年,各乡镇(街道)要成立一支各种类型志愿者服务队伍,各类专业人员要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摆脱困境。四是亲情牵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积极与辖区内大中院校及中学和驻军单位联系、沟通,鼓励学生、武警战士等青年群体积极参加“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活动,给独生子女夭亡和独生子女参军的“空巢”家庭老人当“兵儿女”、“团儿女”,给老人以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还要帮助失去父母的独生子女和单亲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亲情扶助。五是排忧解难。各县及乡镇(街道)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医疗单位开展救助活动,制定关怀范围和标准,确定关怀对象,制定帮扶救助政策,落实帮扶救助措施。争取政府和社会资助,对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妇女和子女解决生产、生活、成长、就业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六是走访慰问。春节、元旦等节假日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计划生育家庭和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感谢他们为计划生育事业做出的贡献,鼓励他们继续支持基本国策,了解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向他们提供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

(五)、经验交流,表彰先进。通过经验交流、研讨会、现场会和受助群众现身说法等形式,将各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在全市大力推广,推动“生育关怀行动”健康发展。同时,建立相关项目评估和监督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生育关怀行动”全面发展。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实施各相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要把开展好“生育关怀行动”摆上议事日程,纳入构建和谐丽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责任、人员、措施三落实,确保关怀行动正常开展;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科学评估各项活动;要组织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实实在在的服务。

(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将“生育关怀行动”融入、结合到自身工作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交流、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全市要逐步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三)广开渠道,筹集资金。要充分利用部门的独特优势,采取向社会募捐、部门筹集、争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等方式,积极筹集救助资金。制订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专门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和阵地,加强对公众和社会宣传的力度;在开展捐赠、项目帮扶、救助等活动时,要邀请有关领导,知名、重要人士出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对重大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扩大社会影响,正确引导舆论,在全市营造有利于“生育关怀行动”开展的舆论氛围。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创建标准和要求,从人口计生工作的角度,建立“家庭视角下的人口计生工作”理念,使每一项计生工作都能回应家庭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通过“七大引领行动”的实施,实现“七彩幸福家庭共度美好人生”目标,构建特色的“七大引领行动七彩幸福家庭”创建模式。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众和家庭的生殖健康需求,设计推出“七彩生活”套餐,着力打造人口文化建设行动、家庭健康促进行动、人口素质提升行动、家庭发展帮扶行动、亲情关怀服务行动、感恩回报温情行动、家庭和谐推进行动等“七大引领行动”,实施“婚、孕、产、育、教、养、享”全程生命关怀。

(一)绿色摇篮(绿)——人口文化建设行动

发展目标:文化引领,传承先进。认真贯彻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建设中华文明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倡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全面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为努力方向,以培育和创建“幸福家庭”为目标,努力实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繁荣人口文化艺术,广泛开展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优化夯实人口文化环境,加强人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5月份计划举办“幸福瞬间”摄影巡展,从基层发现和挖掘辖区美丽的幸福瞬间进行展示,感染辖区居民向好的生活状态。

(二)孕育希望(橙)——人口素质提升行动

发展目标:科学育儿,提升素质。延伸服务触角,对辖区所有新婚家庭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并相应做好记录。为他们提供免费孕前风险评估和优生检查,扎实做好全区“助您好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宣传发动工作,紧贴受众需求,将重要工作内容与现代传媒新形式紧密结合,制作出注入动漫元素的孕前检查动漫宣传公益广告,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关注孕前优生工作的浓厚氛围。6月份计划举办“送你一份幸福——助您好孕”发放仪式,将设计制作的孕前检查动漫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碟片作为新婚礼物赠送给新婚夫妇,并将涵盖避孕和孕育知识、人口计生政策、优生优育“幸福家庭手册”进行集中发放,同时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咨询。7月份计划开办“我是幸福的,你是快乐的”孕产期知识大讲堂,通过生动的例子和问答互动的形式展开,将涉及孕产期生理心理、卫生保健、饮食、运动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广泛宣传,以提高准妈妈、准爸爸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区0—3岁早教基地和各分支机构,特邀早教专家对该辖区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解科学育儿方法。对婴幼儿家庭分批次开展免费亲子体验活动,用理论加实践的方法,寓教于乐。促进孩子和家长的感情和沟通,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让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同在起跑线上。

(三)笑迎花季(青)——家庭健康促进行动

发展目标:身心健康,成长成才。青春期教育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以幸福家庭健康促进行动活动为契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人格教育模式。依托社区、校园、军营、企业和工地青春健康驿站,举办不同层次的研讨会、培训班。各社区在青春期学生中积极开展“快乐”服务,建立全区青少年健康人格咨询服务网络,开办健康人格大讲堂和网站,编制健康人格教育图书和宣传品,开展健康人格教育巡展,举办由专家和心理医生开展的健康人格教育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开展主题教育、“同伴教育”活动,办好学生沙龙、家长沙龙,帮助家长“当好父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品德与智力健康发展。通过“新家庭人口文化书屋”、“社区人口学校”传播生殖健康知识,通过“阳光心港”、“青春健康驿站”、“青少年假日俱乐部”等青春健康援助基地,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应对青春期心理变化。每逢寒暑假、双休日,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如走进托老所、福利院送服务、送慰问、送关爱,并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公益实践等活动,丰富青少年阅历,增强青少年奉献意识。5月份计划开展“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家园论坛(与团区委联合举办),组织开展青春健康倡议书、授牌(包括授旗)、关爱健康签名及“大声说出少年维特的烦恼”活动,引发各界人士高度重视青春健康教育,调动广大人群接受和学习青春健康教育知识的兴趣。开展关爱女孩行动10周年宣传活动,深化活动内容,挖掘典型,在全区开展寻找“最美自强女孩”活动,营造出全区关爱女孩的强势氛围。

(四)携手一生(黄)——家庭发展帮扶行动

发展目标:掌握本领,勤劳致富。主要面向独女户、双女户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等,落实优先优惠政策,扶持广大群众致富;充分发挥人口文化活动中心、计生协会会员之家、“新家庭人口文化屋”等人口文化阵地优势,为家庭搭建培训、交流平台,引导广大群众不断自立、自强,培养自主创新、创业精神,努力提高致富本领;举办各类科技、技能、技术培训班,创办各类经济实体,举办致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致富能力,发挥致富典型的传帮带作用。强大的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计生家庭创业工程计划持续发挥着“热能效应”,为构建幸福家庭增光添彩。大力实施、精心部署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将其作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一项有效载体,为计生家庭敲开“致富门”。制定全区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实施方案,结合“一村一品”的农村产业发展特点,将种植、养殖、加工等作为发展的主要项目,全面做好项目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等服务,坚持“扶持、服务、维权”的方针,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使各项计生创业致富项目蓬勃发展。8月份在全区开展“展示计生家庭发展成果分享幸福美好快乐生活”创建幸福家庭成果展示会。

(五)关爱相随(紫)——亲情关怀服务行动

发展目标:战胜困难,自强自立。针对特殊人群建立“政府牵头、政策覆盖,虚实结合、实体支撑,志愿参与、亲情关爱”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扶助保障服务体系,以硬措施作为强力支撑点,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解决特殊家庭生活保障。建立虚实结合的养老机构体系。提高特殊家庭的虚拟养老补助资金比例。积极支持社区养老,鼓励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各类民营机构示范建立幸福寓所等特殊家庭实体养老机构。建立志愿救助帮扶体系,将计生特殊家庭救助关爱与志愿者文明创建相结合,大力实施亲情牵手、心理慰藉、包户服务、爱心联盟、兵儿子干闺女认领等活动,从经济扶助、精神慰藉、生活帮扶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人群给予关怀帮助。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提供人力支持和心理健康疏导;通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家庭在平等、真诚、宽容的基础上互帮互爱、和睦友善,使特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生活上有依靠、精神上得到慰藉,努力为其营造一个自信、坚强、乐观、奋斗的的良好环境。

(六)穿越美丽(蓝)——感恩回报温情行动

发展目标:身心愉悦,健康长寿。主要面向鳏寡孤独老人家庭、老年空巢家庭等,发挥人口计生宣传服务阵地作用,利用家庭人口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举办健康讲座,向育龄后期妇女讲授围绝经期生理知识和相关生殖保健知识,提高他们自我保健能力;关注更年期人群的生殖健康,针对当今社会更年期的提前来临导致的生理、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在更年期妇女中开展“健康”服务,普及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实施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和更年期保健服务;开展“爱在金秋”、“俏夕阳”等多种帮老助老活动,为他们提供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等信息,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指导。通过举办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更年期保健知识,帮助更年期妇女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举办“穿越美丽——晒晒你的美丽和幸福”中老年模特大赛,展示更年期的风采;通过建立健全空巢老人档案库,依托家庭保健一体化服务站实现网格化管理格局;撰写回忆录,总结交流提高,树立推广典型,表彰奖励先进。继续举办寻找“最美金婚老人”活动。9月份,在全区开展“2013年幸福家庭”和“新农村新家庭·幸福工程”颁奖礼。10月份组织开展情暖计生空巢家庭行动——构建“3+X”志愿服务成果汇报。

(七)美好人生(赤)——家庭和谐推进行动

发展目标:家庭幸福,助推梦想。抓住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的机遇,努力探索幸福家庭创建的方法途径,密切关注家庭发展理论研究的动向,积极创新幸福家庭建设载体,将宣传教育、利益导向、性别平等、健康促进等各项人口计生工作都落脚在家庭,不仅注重应急和修补,更要重视预防和早期干预,不仅要为个体服务,还要强调家庭整体功能的提升,根据家庭发展阶段的主要需求,针对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热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探索,在制度、机制、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积极创新,力求形成一批富有开拓性、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和成果,打造出特色品牌活动,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向人的生命周期全程的公共服务和创建幸福家庭上转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使得“小家美丽梦想”的实现成为助推“中国梦”的凝聚力量,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展以“七大引领行动”为载体的“七彩幸福家庭共度美好人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是新型家庭文化建设的一种良好形式,是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有效载体,是“幸福家庭”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街道办事处及区机关相关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水平,创新帮扶工作品牌,发挥工会帮扶资金的最大效能,真正为特困职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尽心竭力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切实做好2015年"金秋爱心助学"工作的通知》(宝总工发[2015]6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2015年全县工会"金秋爱心助学"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从8月初开始,到9月10日结束。

二、帮扶对象

1、普惠性帮扶对象是户籍在XX县、且在XX地区上学,建立了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国家统一招生的被一、二、三批本科及大学专科院校录取的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家庭子女。

2、一次性帮扶对象必须是考入高等院校的一本学生,并且为特困职工家庭子女。

三、具体实施计划

在多年开展"金秋爱心助学"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金求爱心助学"之"杨帆计划".计划分为普惠性帮扶和一次性帮扶。普惠性帮扶是对在困难职工帮扶档案中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每人不少于1000元的助学帮扶。对特困职工家庭子女积极争取省、市一次性帮扶及精准帮扶,一次性帮扶5000元。

四、救助程序

1、普惠性帮扶:符合帮扶条件的工会组织关系在本县的困难企业职工,携带子女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及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两份)、困难申请等到所在企业工会领取XX县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补助申报表及困难职工档案表(见附件一、附件二),如实填写,在申报表上粘贴照片,单位工会初审张榜公布,父母双方单位在困难申请、申报表、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按隶属关系由所在镇工会或工委审查。困难职工档案由所在企业工会录入本单位电子档案系统,纸质档案随其他资料一并由基层工会于8月20 日前上报县总工会审定。农民工子女在户籍所在地镇工会领取"金秋助学"申请表及困难职工档案表,提供所需资料、证明交予镇工会审定,统一上报县总工会。

2、一次性帮扶:帮扶对象的证明材料除上述普惠性帮扶要求的资料外还需单位公示照片和报告表、《XX省总工会"金秋爱心助学"之"杨帆计划"活动困难职工家庭申报表》(附件三)。请务必于8月8日前报县总工会。

3、对已获得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资助的,县总工会不再救助。

五、活动要求

1、按照"依档施救"的原则。组织力量全面开展摸底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金秋助学活动方案,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力度,努力实现帮扶系统内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全覆盖、不遗漏。

2、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金秋爱心助学"活动的帮扶力度。各级工会组织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开展优势企业帮扶困难企业职工子女,劳模结对帮扶、冠名助学、社会助学、捐赠学习用品等活动。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地方和产业工会及企业的助学配套力度,力求在帮扶形式、措施及标准上有实质性的突破。

3、严格审核标准,规范工作档案。全县各级工会要按照"依档施救"的原则,严格审核标准,不得随意扩大帮扶范围,不得优亲厚友,不得重复帮扶,对于助学活动确定助学的对象要在单位进行公示。要严格按标准建立完善纸质和电子档案,及时将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入学资料录入纸质及电子档案中,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录入并上报帮扶信息,同时要做好助学活动资料归档工作。救助过程中若出现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行为,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加强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工会助学举措,不断增强工会金秋助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会助学的社会氛围。

县总工会联系电话:82XXX 邮箱.

附件:(一)XX县总工会"金秋爱心助学"活动补助申报表

(二)XX县困难职工档案表

(三)XX省总工会"金秋爱心助学"之"扬帆计划"活动困难职工家庭申报表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4

一、解决“四个问题”,建立利益导向推进体系

利益导向是促进计划生育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从解决根本问题入手,保证关乎计生家庭民生的政策得到落实。一是健全组织,解决领导问题。县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利益导向机制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中的职责任务。二是统一思想,解决认识问题。县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利益导向工作,明确利益导向与计生工作的关系,统一各部门思想;充分发挥媒体报刊、电视广播的作用,立体宣传政策规定,营造舆论氛围。三是协调联动,解决配合问题。县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利益导向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责任人,在利益导向中的工作指标和要达到的成果等,确保利益导向机制的顺利实施。县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方案,将利益导向工作纳入对各单位全年工作的考核范围,对配合不力、兑现不实的单位坚决实行“单项否决”。四是加大投入,解决难点问题。利益导向的关键是资金,为此,县政府将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所需资金一并纳入财政预算;专门设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金”,县每年列支40万元用于救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鼓励干部职工捐款、探索政企联姻路子,有效的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为全面实施利益导向打下了基础。

二、完善“六项机制”,促进利益导向落实到位

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对利益导向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重点突出了“奖、救、优、保、免、扶”六个字,建立健全了利益导向长效机制。一是奖励机制。首先是应奖尽奖,对全县6317名子女未超过18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给予每人每月10的奖励;先后对517对符合生育二胎条件而自愿放弃生育指标的农村夫妇给予了每户1000元的奖励,对87名退休独生子女父母分别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379名奖扶对象每人每年发给720元的奖扶金,以上奖励落实率均达到了100%。二是救助机制。为帮扶特困独生子女家庭,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对独生子女伤残亡家庭实行救助的暂行规定》,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方式,建立了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先后对8个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死亡后不再生育的家庭给于了1000-5000元的救助金,同时,每年给予不少于500元的救助,直到其跨入奖扶对象门槛。三是双优机制。县出台了《关于对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实行优先优惠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30多个职能部门优先优惠条件,统一为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办理了计划生育“绿卡”,凭卡可以在以上30多个部门享受优先优惠。四是保障机制。为了解决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按照每户每年投入100元的标准,全县统一为305户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部分乡镇村还按照乡村与个人共担的原则,为持证户办理了母婴安康保险,对当月出生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住院费由所在村报销80%,在孩子18周岁前,独生子女父母每月享受50元补助;更乐镇东巷村还免费为独生子女和双女户提供一套三室一厅的福利住房。五是减免机制。为了保障下岗职工和破产企业独生子女家庭的权益,确保其应享受的待遇得到落实,县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免费生殖健康服务和落实独生子女家庭的各种奖励,去年共有397人得到了享受。六是扶助机制。为积极开展“幸福工程”和“少生快富”工程,计生协会先后向上级争取资金20万元,帮助138个计生家庭贷款100余万元,帮助40多个贫困母亲发展项目,并聘请技术人员帮助发展种养殖业、个体工商业,免费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扶助。

三、采取“四项措施”,形成利益导向社会合力

利益导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通过“四项措施”来整合社会力量。一是政府推动。县委、政府在出台系列配套文件的基础上,还定期召开调度会,听取汇报、纠偏定向、跟踪问效,对群众反映强烈,只承诺不兑现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县分管领导不定期地组织专人深入到户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工作决策、年终考核提供依据;二是舆论驱动。近年来,县电视台开辟了计生专栏,每年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让成员单位一把手在电视上向广大群众公开承诺利益导向政策,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有力的促进了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三是部门联动。民政部门将600多个计生贫困户纳入农村特困群体救助范围,卫生部门将300多个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免费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文教部门对独生子女除参加中、高考按国家规定落实照顾加分外,在县内初招时对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分别给予了10分、5分的照顾;扶贫部门为120个计生户每户提供1000—2000元的扶贫资金等,使4000多个计生家庭受益。四是典型带动。“机关干部+计生户”模式,通过机关干部与计生家庭结对子,签订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书,建立包保责任制,确保帮扶户三年脱贫。“项目基地+计生户”模式,通过建立一批项目示范点,用于帮助贫困母亲脱贫致富,形成了明显的样板示范、典型带动的效应。同时,还注重培植典型,我县河南店镇岭后村育龄妇女杨素风靠养猪发家致富,作为全国唯一的个人代表,在全国幸福工程表彰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县电视台进行了全面报道,全县上下反映强烈。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5

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为弱势群体送关爱

妇联组织有着联系社会、联系家庭、联系妇女儿童的优势。县妇联把优势作动力,协助政府延伸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

1、关爱留守儿童。**是个山区县。年外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留守儿童有8000多人。**年,县妇联通过实地调查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留守孩子教育管理调研报告,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年初,县委、县政府把建立百所留守孩子家园纳入到县委县政府重点工程之一,并把县妇联确定为首个责任单位。随后,县妇联承担了全县建设百所留守孩子家园启动会,在社会公开招募百名爱心妈妈和百名留守孩子结成了帮扶对子。6月,经县妇联联系,县招标办、县盛丰公司、艺得利公司共同给冷集镇留守孩子家园送去了价值9000多元学习用品、体育用品。争取上级妇联帮扶资金20000元,建立了3所市级、1所省级留守孩子爱心服务站。组织“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孩子”薤山行、举办留守儿童演讲、摄影赛和“亲情桥”万名留守孩子书信大赛等活动。**年六一,与县关工委、县老干局共同给我县首家市级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庙滩镇南川中心学校送去了价值近万元的三台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在校200多名留守孩子洗澡难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年至今,县妇联共争取留守孩子家园建设帮扶资金6万多元,价值达3万多元的物质。目前,全县共建立留守孩子家园138所,其中县级134所,市级3所,省级1所。**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受到全国、省市妇联的关注和充分肯定。先后有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中国妇女报、湖北日报等宣传和推广了**的做法和经验。

2、关爱贫困儿童。“春蕾计划”是妇联组织形成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品牌。据统计,我县有特困学生3000多人。县妇联积极开展“春蕾计划”,协调社会力量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先后与武汉《幸福》杂志、省市妇女网等媒介取得联系,借助杂志开辟的“幸福计划”栏目,网站上“爱心桥”版块刊登我县贫困学生的基本资源料,引起了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的爱心行动。仅近两年来,通过县妇联的搭桥,收到来自浙江、北京、广东、辽宁等省市的助学金达6万多元,有300名学生得到资助。妇联以工作效率高、工作态度诚赢得了资助人士的信赖。许多远方的爱心人士和单位与我县的贫困学生结成了长年的帮扶对子,建立了浓厚的情谊。上海市张红鹰女士资助五山镇贫困学生胡冬梅到目前为止已6年。不仅解决她每年的学费、寄来了书包、衣服等学习生活用品,每到春节还寄来200元压岁钱。**年暑假,张女士还把胡冬梅接到上海游玩,让她过了一个愉快而特殊的假日。我们开展幸福计划,给这些孩子搭架求知的云梯,健康生活的桥梁,不仅协助政府培育了自强、勤奋、好学、知恩的新一代**人,而且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了妇联为群众服务的整体形象。《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襄樊日报》、《襄樊晚报》、人民网湖北视窗等报纸网站都对此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3、关爱单亲特困母亲。近年来,县妇联一直把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生活放在心上,把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纳入每年工作目标。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为她们争取生产、生活帮扶资金,同时,发挥县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县妇联的优势,加强与县卫生、民政等相关成员单位工作协作,对全县所有单亲特困母实行免费妇检,把单亲特母亲纳入“福彩安居工程”数据库,从**年至今,参加免费妇检的单亲特困母亲达2000余人次。赵湾乡石传玉、刘旦芝,石花镇的曾照梅、南河镇的梁大英等16位单亲母亲家庭完成了危房改造任务,住进了新房。**年元月**遭受到百年罕见的雪灾,县妇联多方筹措资金物质,为40名单亲特困母亲和80名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质合计达1万多元。通过为基层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解决她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实到群众当中,让她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服务引导,示范推进,为妇女开创美好生活提供发展平台

去年以来,我们以巾帼建设新农村为主题,以实施巾帼致富促进活动、净化家园文明行动、关爱女性维权行动、村妇代会整建行动“四大行动”为抓手,组织带领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了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共建立省级示范点1个,市级示范点3个,县级示范点36个。

1、开展“巾帼致富促进行动”,打造妇女增收致富平台。组织“巾帼科技专家服务团”送科技下乡,发放科技书籍、光盘160余套,召开现场会13场次,提供科技咨询300余人次。举办各类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70多场次,培训农村妇女2.2万人。并依据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选定36个试点村,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发家致富。石花镇小坦山村以苗木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女能手。目前,全村种植苗木花卉700多亩,品种达100多个,苗木花卉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0%。县、镇、村三级妇联组织分别建立了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数据库,联系女科技致富带头人1870人,辐射带动农户6500多户。联合县劳动、农业等部门举办劳务输出招聘会、建立女企业家联系网等形式,积极为农村妇女实现就地转移牵线搭桥。7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经过培训后在位于五山镇谢湾工业园区的襄樊新知电子有限公司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2、开展“岗村联谊”,打造城乡和谐平台。在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我们组织县直各单位巾帼示范岗与巾帼示范村妇代会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全县有48个巾帼示范岗与58个村妇代会结成了帮扶对子。自开展岗村结对以来,各巾帼示范岗与巾帼示范村共开展走访联谊活动60余次,建36家妇女文化中心户,帮助转移农村富余劳力260名,对32名单亲特困妇女提供了生活生产和子女就学方面的援助。组织送医、送法、送科技下乡活动120多场,帮助结对村解决贫困妇女救助、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妇女工作经费等困难100余件,帮扶物资、资金近20万元。每年,县妇联与县卫生部门联合,在全县开展以“关爱女性健康”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上门讲授妇科病的防治知识和免费妇科检查。两年来,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140余场,近20000名妇女免费接受了妇科常规体检。通过岗村结对,提升了部门形象,拉近了与基层群众的关系,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更是从岗村结对中创造了效益,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

3、推进“净化家园文明行动”,打造人居环境美化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和妇女群众代表会等形式,宣传“净化家园文明行动”的重要意义、内容、目标和要求,宣传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印发“积极行动起来,共建美好家园”的倡议书1万多份,组织农户家庭与村妇代会签订“讲文明、除陋习、从我家做起”的承诺书3万多份,成立“巾帼保洁队”等志愿者组织131个,发动妇女集中整治环境卫生。使全县农村妇女活动参与率达到90%以上。我县“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成效,得到省、市妇联的肯定和关注。**年4月,全市“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进会在我县五山镇昝家铺村召开。同年8月,副省长、省妇联主席张岱莉带领参加“全省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进会的各市、州妇联主席,专程参观考察了我县石花镇小坦山村、五山镇堰河村的“巾帼示范村”创建情况。

三、源头参与,维护权益,为创建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服务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县妇联突出妇女维权,创造性地实施了妇女“依法维权工程”,实现了源头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效能。

1、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妇女维权能力。借助三八维权周、传统节假日等提供法律咨询,发放与妇女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单,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巾帼维权行动,据统计,一年来,县妇联共印发《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财产继承法》等法律宣传资料300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200多起,为群众提供关于家庭暴力咨询服务80人次,同时,县妇联始终将妇联接待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窗口,建立了接访、回访、复访、建档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将每个月的第一天作为妇联领导接待日,专门接待妇女群众来访,并给予协调回复,化解了不稳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6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先做一份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帮助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参考,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帮助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园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特

色,为给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关注留守

儿童的健康成长,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综

合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培养自信、得到进步,营造积极

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快乐自强自立进步和谐

三、活动解决的主要问题

1、习惯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课堂,习惯差。

2、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行

为失控等行为。

3、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4、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

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开水、电)人身安全(上、放学)。

5、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

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因为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四、活动具体安排:

1、幼儿园联系活动

(1)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填写留守儿童登记表。

(2)组织留守儿童向父母写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情况。

2、留守儿童资料整理

(1)落实教师、非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人员。

(2)帮扶人员做好谈心记录、家访记录。

3、留守儿童互助交流联谊活动

(1)协调安排爱心人士与我园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流联谊。

(2)留守儿童作客本班儿童家庭“一日亲”活动。

(3)心理辅导老师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专题讲座。

4、留守儿童健身文娱活动

(1)开展“同伴互助我能行”拔河比赛。

(2)开展“快乐的六一”远足活动,进行体育健身活动。

5、我能行成长教育活动

(1)通过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自理生活情况。

(2)开展幼儿园留守儿童自理生活能力比赛。

6、爱心资助活动

(1)幼儿园提取部分资金为留守儿童购置图书、文体器材。

(2)幼儿园提取部分资金为留守儿童购买“爱心书包”一只。

帮助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导主任汲广然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学期末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帮助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到逃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

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

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挂帮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

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

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

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

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

疽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

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

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

班级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教师分管留守儿童帮助机制,每一位“留

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

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5、建立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详细填好关爱工作记录本,

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

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

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

刻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7

一、情感上悦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不一样齐。我们面对的学生因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可避免的差异性。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差异性,特别是要从情感上、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悦纳学困生。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只要我们从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出发,本着教育者的良知,望着学生纯真无瑕的眼神,想着家长的期望和嘱托,将心比心,以情换情,我们就会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从而发自肺腑地悦纳学困生。这也是做好学困生帮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习上帮助

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上,我们要根据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给予帮助。如,通过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在布置作业时增加梯度、降低难度,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学困生一起分析症结所在,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制定学习计划;发动学生,成立帮扶对子或互助小组,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其他科任教师配合协作,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等等。当然,我们也不能急于求成,期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只要学生能改变对学习的态度,或者能比较愉快地进行学习,哪怕进步甚微,我们的工作也是有意义、有成效的。

三、生活上关心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8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 近年来,失独问题日益凸显,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舆论热议,对人口计生部门形成巨大的压力。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重树生活信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计生部门;失独家庭;调查研究

1 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失独群体走出困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需求,我们对某地区内的失独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52 份,其中有效问卷248 份,问卷有效率为98.41%。该区共有失独家庭196 个,其中已过育龄期的130 个,育龄期内的家庭有66 个。涉及到失独者共有347 人,其中已过育龄期而接受特别扶助的有215 人。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1 失独妇女在失独时,大多数年龄偏大,已失去旺盛的生育能力。

43.88%的独生子女,是在20 岁以后去世,去世时,母亲已年龄偏大,再生育能力受到限制。独生子女死亡时,母亲年龄在40 岁以下的占27.75,40-49 岁的占43.93,49 岁以上的占28.32℅。而目前的失独家庭中,失独母亲年龄在40 岁以下的仅占16.18,40-49 岁的占21.97,49 岁以上的占61.85℅。如何及时有效地指导和帮助有生育能力的失独母亲实现再生育,是我们人口计生部门的重点努力方向。

1.2 失独家庭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4.52℅,所从事的职业中,务农者占49.19℅,企业职工占29.44%,城镇下岗职工占15.73%。鉴于大多数失独者文化水平偏低,他们在掌握生育和保健知识以及失去孩子之后的心理调适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这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1.3 独生子女死亡原因中意外事故和因病去世占绝大部分

但是,在调查的家庭中,还有5.63%的失独原因是由于独生子女的自杀造成的。因此,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需要引起家长、老师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给予特别关心和关注。

1.4 精神受挫,对生活失去信心

有70.39%的失独家庭认为家庭面临的困难是无法再生育;100%的家庭认为面临的困难是无人养老;有8.16%的家庭因为失独而离婚,有的是由于失去孩子,互相埋怨,感情破裂而无法一起生活,有的则是失独的父亲为了留有后代而抛妻另娶。

1.5 对前景恐慌,渴望政府帮扶的意愿强烈

失独家庭中82.14%家庭希望适当增加养老及医疗的补贴;67.35%的家庭希望建立专门的养老机构;67.35%的家庭希望政府或社会主导开展针对失独群体的志愿服务;61.73%的家庭希望制定、完善与失独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规、制度。

2 采取措施减少独生子女家庭失独风险

首先要从基础做起,加强优生优育意识,减少病残儿的比例;其次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针对每个年龄段失独的原因,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开展形式不同的安全意识培养;第三,培养独生子女坚强意志和正确人生观。对独生子女不要溺爱,要从小磨练其意志,注重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关注,心理教育与获取知识并肩行。

3 政府部门关爱失独家庭的工作建议

3.1 启动失独家庭心理疏导工作

一是征集由心理专家、社区工作者和爱心人士组成“关爱失独家庭”志愿者队伍,首先对志愿者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由志愿者和失独家庭攀亲结对,通过定期对失独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灵交流,排解心理压力和痛苦,根治生活上和心理上的焦虑感、抑郁感和失落感,引导其走出心灵阴影,解除心理障碍。二是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每个家庭的受创程度不同,针对自愈能力差、心理问题严重的家庭要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特别对已处于抑郁状态的家庭成员,要重点关注,加强疏导。三是组织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积极引导有能力、有特长的失独成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娱乐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3.2 实施失独家庭生育关怀行动

一是对于尚处于生育期且有生育意愿的失独家庭,人口计生部门帮助办理相关生育证件,免费为夫妇双方开展生理检查、优生监测、孕期保健等服务,主动协调联系相关医疗单位,免费提供实验室检查、试管婴儿培育等系列生育信息咨询服务。二是对于有收养、领养、过继子女意愿的失独家庭,我们要协调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主动提供有关收养信息,协助其办理各种手续。

3.3 提高失独家庭经济帮扶力度

一是提高特别扶助标准。2012 年,国家上调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由每人每月100 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35 元。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再适当提高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标准。二是帮扶农村失独家庭科学致富。可为农村失独家庭提供投资少、见效快、易操作的致富项目,优先安排他们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训,努力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科技能力,有效提高他们科学致富的能力。三是制定并推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保险。政府可以主导制定并推行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保险,在给予独生子女费等奖励的同时,为独生子女家庭出资购买一份伤残死亡险。一旦有意外发生,可在年老时拿到这部分保险金,以解决后顾之忧。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9

为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切实维护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给予奖励、扶助和优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真落实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各项优惠政策

(一)符合再生育条件,主动放弃再生育,签订了不再生育合同,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婚、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晚婚的增加婚假12天;晚育的增加产假30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30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假期工资和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三)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其领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14周岁止,按经费渠道每月发放5-20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

(四)对符合条件、本人愿意的独生子女户和落实了一项有效节育措施的两女户(以下简称“两户”)的夫妻及其子女,有关部门在组织劳务输出时免费安排培训,并优先推荐就业。

(五)在分配集体收益、福利、征地补偿款、安排宅基地、承包责任田、旱土、经济林、荒山、荒坡时,对独生子女家庭户增加一个人的份额。

(六)建立“关爱女孩”基金,用于对农村独女户和两女结扎户失学女孩救助、成才奖励和就医补助。

二、进一步健全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机制

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在落实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时,要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予以倾斜。在扶贫项目、资金、技术、扶贫贷款、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照顾,并优先享受国家出台的其他优惠政策。

(一)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县计划生育协会

1.对农村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对象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等、二等、三等并发症的,每人每年分别补助3600元、2400元、1200元的生活及治疗费用。

2.要免费为农村及城镇居民已婚育龄群众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服务,免费为优待对象中的困难群众提供妇科病治疗服务。

3.负责审核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扶家庭扶助对象。

4.负责发放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独生子女保健费。

5.要免费为农村“两户”对象及所有办理了生育证的育龄对象做产前检查和优生遗传检测。

6.县计划生育协会在创办“三结合”项目时,要优先为农村“两户”对象开展帮扶,并免费为农村“两户”对象购买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险和母婴安康险。

7.要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生育关怀、爱心救助”活动,每年救助50户以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包括子女就学困难、计划生育贫困母亲和在生产、生活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计划生育家庭,每户救助不少于1000元。

(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要按照《县创业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精神,落实“农村妇女自主创业种养专业户可享受5—8万元的贴息贷款”优惠政策。

2.要落实对贫困地区有自主择业意向的农村“两户”子女的培训补贴。

3.要落实对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独生子女户享受相关个人缴费的优惠政策。

(三)县教育局

1.在普、职、高中招生录取新生时,要对农村“两户”实行优先录取。

2.对农村“两户”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补助食宿费每人每期160元。

3.在为高校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时,优先扶持农村“两户”。

4.要将农村“两户”特困高中生和中职生优先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

(四)县民政局

1.对农村“两户”符合低保条件的,优先纳入低保范围。

2.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家庭成员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四种重大疾病且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者,按当年大病医疗救助最高标准优先享受大病医疗救助。

3.“两户”家庭在生产生活中遭受自然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同等受灾家庭最高标准予以优先救助;优先安排农村“两户”对象危房改造。对确有经济困难的“两户”家庭或因落实计划生育手术造成贫困的家庭实施临时救助,按审批程序每户救助200至500元。

(五)县扶贫开发办

在贫困村扶贫项目区内,对计生贫困家庭户要优先安排产业开发项目。要优先安排“两户”家庭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对国定贫困村和省定贫困村的在校贫困留守儿童落实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的扶持助学金。

(六)县移民开发局

1.在安排移民产业开发项目时,对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两女家庭给予优先优惠。

2.在安排移民建房时,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对独生子女家庭按增加1人的标准划分宅基地或者分配住房。

3.在享受后扶政策时,对执行生育政策好的移民家庭予以优惠。

4.在核减移民人数时,对出嫁或入赘的独生子女不予核减,继续享受后扶政策。

5.对移民家庭独生子女考上大学时,要给予适当奖励。其中被985院校录取的奖500元,被211院校录取的奖300元。

(七)县妇联

1.要认真组织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全县组织志愿者100名、亲情牵手帮助贫困计生母亲50名,关怀独生子女户、两女户和计生困难户家庭留守就学小孩400名,关怀老弱病残孤寡贫困计生家庭50名。

2.要认真开展女性安康保险,确保计生母亲身体健康。

3.要深入推进“四送一牵手”工作,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贫困家庭送科技、送法律、送卫生健康和文化娱乐,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扶助措施和关怀行动,帮助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和人群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摆脱贫困现状,促进勤劳致富,维护合法权益,并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做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

“生育关怀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关怀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围绕上述“五关怀”,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关怀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早亡或夭折的家庭、独生子女尚小父母意外伤残、死亡的家庭,要积极开展救助,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无论在经济、精神、生育还是在生活上都要给予扶助。

(二)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尤其要关怀那些响应号召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要从医疗、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援助。要为育龄群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生殖保健知识和咨询服务。对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后而发生的相关的生殖健康问题,要予以重点扶助。

(三)关怀独生子女。尤其要关心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勤俭意识和正确的荣辱观,促进其全面发展。要与教育等相关单位,帮助家长根据独生子女特点,探索并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共同做好独生子女教育工作。

(四)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尤其要维护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继续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促进解决重男轻女、怠慢女孩等社会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要动员基层组织和志愿者,共同为女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五)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尤其要帮助因公受伤、遭受意外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计划生育协会会员,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施困难,为其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活动时限: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四、活动方式

“生育关怀行动”主要采取以下活动方式:

(一)紧急救助。镇、村对于“五关怀”范围内的人群遭遇意外伤残、死亡和重大疾病的家庭,及时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扶助并建立紧急救助工作机制,形成制度。

(二)经济救助。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小事做起,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起以经济扶助为主的“五关怀”家庭的长效扶助机制,帮助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排忧解难,摆脱困境,勤劳致富。

(三)政策扶助。要在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些普惠扶助政策中,要在农业产业保险、集体福利补贴、农村扶贫开发、林业改革、小额贴息贷款等经济扶持政策中,要在改水改厕、沼气应用等新技术推广中,要在子女入托、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对“五关怀”家庭给予高于一般家庭的政策性扶助并建立长效机制。

(四)亲情牵手。要大力开展“送温暖•结对活动”、“亲情牵手”活动。积极发动青、妇等部门(单位)并鼓励在校学生、党员、团员、协会会员和优秀志愿者参加给“空巢”家庭老人当“团儿女”和“爱心妈妈”,给家中老人以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为群众参与“生育关怀行动”搭建平台。

(五)志愿者服务。要积极发挥有关部门、团体、协会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将政策、信息、技术送到“五关怀”的家庭中,让他优先享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扶助,尽快改变贫困现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高效工作机制。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生育关怀行动”办公室设在镇计生协会办公室,指导并考核全镇“生育关怀行动”的开展落实情况。各村也要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造舆论,搞好宣传倡导与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品、文艺演出和“生育文化大院”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生育关怀行动”的重大意义、宗旨、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在全社会营造“生育关怀行动”的浓厚氛围。各村要准确把握“生育关怀行动”的内涵,增强项目策划、运作、协调和落实能力,推进“生育关怀行动”扎实开展。

(三)搞好调查摸底,提供科学依据。各村要按照全镇统一要求,按《“生育关怀行动”扶助家庭调查表》内容,组织村和有关人员认真调查摸底并搞好汇总,逐级上报。同时,以后每年要搞好“五关怀”项目家庭的调查摸底和优化递增,确保“生育关怀行动”扶助政策的连续性。做到村不漏户,不漏人,公平、公正,应扶尽助。

(四)精心策划,因地制宜,确立扶助项目。“生育关怀行动”内容丰富,涉及扶助家庭层面广。各村要根据摸底调查后的“五关怀”对象中的实际扶助家庭,从经济扶助、政策扶助、精神慰籍、志愿者服务、紧急救助、亲情牵手等方面,确立“生育关怀行动”扶助项目,做到村不漏户,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生育关怀行动”活动品牌。

各村要针对已确定的“生育关怀行动”扶助项目,制定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有创新特色、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或“项目文本”,将“生育关怀行动”落实到实处。

(五)规范服务,科学运作。在具体工作中应循着调查摸底、立项、制定“实施方案”或“项目文本”、确定被扶助人和扶助联系人、填报《“生育关怀行动”扶助家庭一览表》、签订《“生育关怀行动”承诺书》、建档、规范“生育关怀行动”记录本、落实扶助措施等环节开展工作。“生育关怀行动”各项活动要组织周密,扎实落实,做到公开、公平,避免产生消极影响。

(六)建立“生育关怀行动”考核评估机制,总结推广经验,提升“项目”活动水平。镇协会将村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项目确立、项目运行、措施落实、社会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纳入全镇年度协会工作考核工作重点,加大配分权重,实行日常监控和半年、年终考核评估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对具有创新特色又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生育关怀行动”项目,予以表彰或经验推广。镇计生协会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可操作性、指导性和激励机制的“生育关怀行动”项目考核评估办法,加强对村“生育关怀行动”项目确定、项目运行、项目责任制、项目落实措施、项目社会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以此推动“生育关怀行动”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