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2 23:16:11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篇1

《雷雨》非常著名的一本剧作,里面反应的不仅仅是几个家庭之间的事情,也不是仅仅是爱情,还是对那个社会的描述,非常值得大家去阅读一番。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雷雨读后感高三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读后感高三1读完《雷雨》,此时正是夜阑人静的时候。

关上台灯、闭眼,眼前似乎还是出现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还是感动的情景。

一切源于情又止于情。第一代的恩怨债孽却由第二代继续承受。倘使当初周朴园没有为了名利狠心抛下鲁侍萍和鲁大海,周萍和四凤这段不该来的爱情也就不会来,瀿漪和周萍的这段疯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会存在。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

四凤,侍萍,周萍,周冲,他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啊!本来应该是一段很美好的爱情,却在最后被套上了乱伦的枷锁,本来应该是一段很亲密的母女情,却为了两段不该来的爱情而处在了痛苦的深渊。一切的美好啊,为什么终归支离破碎?不该死的死了,不该疯的疯了,旧社会,令人心酸的下层人的命运,何故如此?旧社会的黑暗,上层人士的腐朽终究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

我依然在想,不仅仅是旧社会,即便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依然在发生。也许现在会比旧社会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么多的人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处事横行霸道,任意妄为?犯法了,他们的钱可以买通律师,买通法官,然后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拍拍屁股走人,还装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捣胸,哭尽人间的不公。这样的人他们的心难道就不会滴血吗?而这样的人也终究会遭到报应的吧!呵,命运,如何的作弄了这世间的人,一切的人与事仿佛尽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鲁大海,这个个性鲜明,决不向黑暗的上层势力低头的青年人。他意气风发,爱憎分明,对于一切的不平,他敢于挑战,坚定的意志和一直坚守的原则,也让他对上层人士嗤之以鼻。他不甘于那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下层人民的一贯作风,更不屑于鲁贵那种奉承拍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愿意为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矿工的公平挑战周朴园,他要为自己和其他人赢得他们应有的回报,他憎恶黑暗,也敢于挑战黑暗,这样的年轻人正是旧社会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实写照。他们顽强,他们坚持,在所有人都在无际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朝更加黑暗的深渊走去的时候,只有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找寻光明的所在。

雷雨读后感高三2在三十年时间长河的流逝中,新旧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一个新旧性质的家族在这炫丽的撞击中走向泯灭。这是一个注定的悲剧,一个彻头彻尾底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本由曹禺所写的《雷雨》便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悲剧。它让我们在悲中反思,在悲中觉醒。

故事的核心人物周朴园出身地主家庭,但接受了新式教育。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曾与婢女侍萍热恋并育有一子,可却最终抛弃了侍萍,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侍萍也被迫跳江,生死不明。难道他不爱侍萍吗?他以"萍"字为儿子取名证明他的确是爱过的,只是他的爱无法让他从封建泥潭里挣脱出来,无法使他看破这金钱利益下的种种诱惑。是的,他沉沦了,彻底地成为一个一味剥削下层人民的资本家。为了赚钱,他视人命如草芥,以牺牲工人的生命来获取利益。那个时代,那个混乱的时代让他放弃了爱,更放弃了人性,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而周朴园的长子周萍与继母蘩漪相恋,因为这段不伦的关系,他苦闷,他彷徨。最终,他选择放弃了这段感情,并与婢女四凤相爱,可当四凤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的身份大白时,一切甜蜜的外表之下是罪恶的深渊,让他失去了光明,永沦黑暗,并选择了以死亡来寻找救赎,祭奠他的爱与罪。这个残酷的悲剧恰恰是上一辈所酿造的,而那个黑暗的时代就是这一切悲剧的根源,周萍的悲剧只是当时千万悲剧中被今日之人所窥见的其中一个罢了。

而蘩漪是封建大家族观念下的牺牲品。她漂亮、年轻、聪慧,但她却没有生机,如同一具木偶。她渴望冲破条条框框的约束,渴望得到属于一个人的自由,但她终生都只是华丽棺材里的死人罢了,拥有的只是肉却失去了灵。她所珍视的一切,她的爱人和她的儿子全都埋藏在那个雷雨天的夜晚,在痛苦之中她疯了。

这场雷雨,惊醒的不应仅是那一代人,那个腐朽的旧社会,更应惊醒当代中国青年,惊醒今天乃至未来的社会。今天的我们更应努力警醒自我,让这个悲剧只是过去的悲剧,而绝不会是以后的悲剧。我们要尽吾辈之力,造就一个光明且繁荣的新时代,让国人有灵,让国家有明。

雷雨读后感高三3在《雷雨》中,不断地对命运发出质疑和恐惧的是鲁侍萍——这个苦命的劳动妇女。

——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怎么会?--哦,天底下地方大得很,怎么?熬过这几十年偏偏又把我这个可怜的孩子,放回到他--他的家里?哦,好不公平的天哪!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所有的罪孽都是我一个人惹的,我的儿女都是好孩子,心地干净的,那么,天,真有了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作者自己也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大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

我不太同意作者的意见。我认为,如果不想控诉不合理的社会,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人的悲剧命运,几乎都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周朴园造的孽少吗?淹死童工,枪杀工人,抛弃侍萍,虐待蘩漪……蘩漪呢?自私狭隘,与丈夫之子乱伦……周萍,与继母苟合……鲁贵,势利狡诈卑鄙下作……

年轻时候的鲁侍萍和今天的四凤,不能否认在内心深处充满着对资产阶级的向往。鲁大海曾说四凤:“你们有钱人的世界,她多看一眼,她就得多一番烦恼。你们的汽车,你们的跳舞,你们闲在的日子,这两年已经把她的眼睛看迷了,她忘了她是从哪里来的,她现在回到她自己的家里什么都不顺眼啦。”可是她是个穷人的孩子,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这样的生活未尝必然痛苦。上学,念书,嫁给一个阔人当太太,那是一个小姐的梦!做这样的梦,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所以我说,这母女两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周冲的死,有些意外,如果是真实的生活,他并非必死不可。他的死,只能是作者的安排,让这个纯洁的生灵从肮脏的地方告别。并且,即使他死了,他死于高尚的行为(救人)和纯洁的情感(救爱人),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而不是同情他,可怜他。

鲁大海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也许生活的道路历尽坎坷,但是,他一定是充实而快乐的(如果不会想起那些亲人的悲剧),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位工人领袖,或者新四军里的一位勇敢的战士。

所以我说:命运攥在自己的手中,好命运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来争取。

雷雨读后感高三4这场雷雨下了三十多年,这些年的血泪史,足矣淹没一个人的本性,足矣改变人的一生。

这声雷惊天动地,他展现出来旧社会对解放思想的不屈呐喊,这场雨弥漫世间,他用自己的血肉去证明新思想的顽强与不可抵抗,天地被雷雨覆盖,这场斗争注定要洗刷一切的旧事物,去让新鲜的阳光照耀大地,让改革开放的春风去沐浴无数沉浸在黑暗中的人民,当真是雷霆撕天破乌云,暴雨喷洒浴众生啊!

周朴园,他因为家族的压力而放弃了感情,伤害了一名纯洁女子的无瑕之心,他的一生不是自己在活着,即使娶妻生子也无法改变他那木偶一般的人生,一名没有思想,没有个人支配权利的生命,他定然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纵然他有华丽的外表,奢侈的家族。

所以,命运的到来是无可改变的,这场雷雨是他命中应有的,鲁大海的工人运动正像是一口警钟,他不光是敲开了无产主义的路途,更是狠狠地向资本主义发出了挑战,鲁大海尽管作为周朴园的儿子,不过自小受尽资本主义的压迫,那种生活是未经者不可接受的。

雷雨,不仅仅撕开封建的黑暗,他更多的是将农民朋友的泪水全部倾泻下来,让那些资本者瞧一瞧,这些用血肉换来的泪水是多么的猛烈,多么的富有冲击震撼力。

当站在工地的工友正在挥那锤头敲打钢筋之时,那来自灵魂深处的雨水突然让他们明白,这个社会应当平当,应该共和。死亡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人活着的时候心却死了,侍萍,这位生活在周家的仆人,作为最底层的她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当周朴园夺取了她的贞洁并将其抛弃的时候,她的心已经死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鲁大海的出世到改革的运行,给这名身在中老年的妈妈带来希望,那是雷霆撕裂乌云背后的光明,尽管很少,但足够她怀着这个希望活下去。

相比而言,周朴园一直站在家族的巅峰,那种荣耀足矣让他自吹自擂,可是事实呢,自己的老婆和亲生儿子居然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在面对侍萍的瞬间居然想到用金钱去弥补那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当真是悲天悯人自作多情,其后的那道雷声彻底的将他变成了活死人,而接下来的暴雨一直下到他发出绝望的同时。

雷雨,他不单单净化了这个世界,他最可贵的是将其升华!

雷雨读后感高三5最初接触雷雨是上高中时,课本上讲的,当时听老师讲了那么多还是不能从中有所感悟。直到最近我右一次读它,才真正从中思考分析。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这句话让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顺利的,平坦的。这也让我更加深信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才使他产生了伟大的作品,诉说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难。

周朴园,作为剧中中心矛盾的焦点,无疑是情感冲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轻时爱上侍萍的周朴园,或许还能说是仍有一丝纯净残留。可自那个年三十之夜,他听任家中长辈将梅侍萍赶走,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彻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写照。在三十年后,他重又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彻头彻尾的猜忌,怀疑与恐惧。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来也许会对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胁,是真 相揭穿后自己将面临的尴尬处境,而不是对侍萍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怜爱。他口口声声的说他一直留着她喜欢的家具,说他保留她的习惯,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可说到底,这些都不是因为爱,都是因为要彰显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个有情有义的君子!"其实哪里有什么情呢即使曾经有过,那也在三十年的时光中消失殆尽,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给侍萍五千大洋,承诺包管她的生活开支,要她们永远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门——全都,全都,是为了他自己。对他而言,爱情早已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点佐料,可有可无,如梦一般不切实际。这个资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熏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至于鲁侍萍,悲剧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运无疑是坎坷苦难的,但何尝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场爱情,她也是错误之一。可女人啊女人,你为何纠缠一场无疾而终的情爱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还仍拘泥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与灾难爱也好,恨也好,难道最终受伤的不是自己么。既然如此为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间你将这一生的苦难归于命运,归于看不见莫不着的生命之线,念叨着如何苦如何凄惨,紧紧抓住那血红色的恨意,执拗的不愿放手。难道这就是你生命价值的所在么堂堂正正的对峙,随后潇潇洒洒的扬头离去,总比自行降自己于他人身下要舒畅,不是么。

雷雨读后感篇2

教学目标:1)在读中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段每句的意思、弄清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3)培养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课前准备:1)串好线的两只小蜘蛛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雷雨》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现听写几个词语,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听写词语:①垂下⑦逃跑③彩虹④蜘蛛⑤蝉鸣⑥黑沉沉3)集体订正4)读词语

2 研读课文

(1)研读“雷雨前”

过渡:上节课我还知道了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我们回忆一下,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分别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边汇报边板书)?1)自读雷雨前的1-3自然段。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雷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并用“-”画出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物。2)集体汇报自读情况。雷雨前的天空是怎样的?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3)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雷雨前的天空是怎样的?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抓住“满天”“黑沉沉”感悟雷雨前乌云的多和底。)指导朗读注意读出静和压抑。4)感悟雷雨前的“静”(1)读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体会雨前的静)

5)游戏体会风来的快和猛。(1)做动作:一动不动、乱摆。(2)联系上下文读出之前的静和风来时的快。6)读写蜘蛛的句子,并找到写蜘蛛动作的词。(1)用实物来体现“垂”,通过垂体会作者观察得很仔细,用词准确。(2)而“逃”可以感受到蜘蛛动作的快。7)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过渡:幸好蜘蛛跑的快要不然就遇上闪电和雷声了,课文是先写闪电还是先写雷声?为什么?(了解一下光的速度比声音快)(1)模仿雷声,用“轰隆隆”的声音来表现越来越响。(2)指导朗读,读出闪电和雷声的变化。8)你还知道雷雨前还有哪些变化?9)读1-3自然段。

(1)研读“雷雨中”1)出示第一幅插图。2)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到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3)教师范读。(老师很喜欢写雷雨前的句子,老师想把它们读给你们听,把并说说你听到了雨有什么特点。)4)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相机点拨并适时朗读。(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体会雨越下越大的过程。读时应由轻到重。(2)“看不清”说明雨大。(3)“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感悟雨由大到小的过程。(4)用“渐渐地”说句子,仿写——,——也——。(5)读4-6自然段。(6)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的雨中景象吗?

3 总结全文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 拓展延伸

1)多媒体收集的文章《夏天的一场雨》。2)自由读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那些景物?3)学生汇报。

5 作业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把看到的写在日记里。

6 雷雨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雷雨的景象,我设计如下的情境教学环节:学生读课文前,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了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2)以生为主,互助学习。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他的行为。因此,我让学生在先自读课文,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提出已读懂的问题考其他同学,让其他同学一起来解答,达到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3)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雷雨读后感篇3

关键词:雷雨;读;练;演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76-02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与诗歌、小说、散文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教学价值,积极探究有效的戏剧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戏剧教学的质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是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在1934年时,巴金先生曾感动地一口气读完了《雷雨》,他说:“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之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身内产生了。”他将《雷雨》剧本全文发表在了《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从此之后,年轻的曹禺一夜成名,《雷雨》也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成为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以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在中国话剧史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是说不尽的,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欣赏与解读。

在以往的《雷雨》戏剧教学中,通常有几种教学模式:一是把戏剧按照小说的教学模式来解读,往往按照分析曹禺生平、分析创作背景、分析舞台布景、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分析戏剧冲突等教学内容来讲授,而且形式单一,主要是传统的文本解读,从头至尾,面面俱到,这样的讲授偏离了戏剧的本质,忽视了戏剧的表演性和舞台艺术性,忽视了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教学规律;这样的教授也是将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鉴赏和分析,忽视了学生自身对作品、对人物的理解和鉴赏,抹杀了戏剧的趣味性。二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采用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一般会采用图像清晰、演员为学生所熟知的视频资料,比如选取由潘虹主演的明星版《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片段,让学生对情节、人物有最直观的了解和欣赏,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往往在课堂上难以把握视频资料的播放时间和尺度,播放时间太短,学生意犹未尽,难以有个全面的认知和欣赏;播放时间太长或者过于频繁,戏剧课就变成了一门纯粹的艺术观赏课,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观赏疲劳。三是在课堂上加入学生片段表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谈判的片段,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内容,对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两个阶级的矛盾和冲突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但只停留于片段的阅读与表演,缺乏对戏剧作品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由此在戏剧《雷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即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以学生阅读作品《雷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排演,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作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作品。

一、读《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戏剧冲突、语言对白上无不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成功戏剧的特征。由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雷雨》进行通篇阅读。再者《雷雨》作为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它的不朽之处就在于它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文本意义阐释空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周朴园。因此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创意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建构文本意义。通过阅读学生首先对作品的情节有所了解,对人物性格有大体的认知,对戏剧冲突有初步的把握。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建构出丰富多彩的文本意义,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和艺术修养。再者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之上,有个体的阅读体验与感受,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一翻开《雷雨》就将就将周朴园定格为一个阴险残忍、无情无义、利益至上的无良资本家。自我阅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陌生化的戏剧语境中,然后在多次的阅读体验和理性分析之后,上升为一种相对熟悉并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意义,上升为普遍经验和共通情感。

通篇阅读需要学生有足够自觉的阅读习惯,当然教师也会采用抽查阅读情况、小组内互查、小组汇报、撰写阅读心得或者读书笔记等方式保证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阅读。

二、练《雷雨》

我们都知道,戏剧作为表演性最强的文学样式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戏剧语言,在《雷雨》中人物之间的对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都精彩无比,耐人寻味。剧中人物对白的动作性、人性化等特征,更使《雷雨》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值得耐心品味和欣赏。由此选取戏剧的经典台词,在课堂上随机点名让学生分角色模练。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那场中,人物对白是非常精彩的。在这场中鲁侍萍几次表达“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的意思,通过模练体会她此时的心情。通过周朴园“你――你贵姓?”、“(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哦,侍萍!(低声)是你?”等语言的变化,揣摩每一句台词的语气,体会他在认出侍萍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地走进戏剧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加强学生在角色模练、赏析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和互评,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深入思考,比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等,在对作品熟知的基础上讨论这些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构更多的文本意义。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幕,对《雷雨》进行排练,各组分配好角色,谁是导演,谁是编剧,谁是演员等等。然后各组进行分角色练习或者自行编排,在此过程学生能在进一步熟悉、揣摩台词时加深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又能体现学生对戏剧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促使学生更好地品味作品,也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演《雷雨》

戏剧不仅以文本的形式供读者阅读和欣赏,而且最终将以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戏剧教学应该体现戏剧的舞台艺术特点。由此在平时排练的基础上,四组分别在班级表演,然后各组互评,选出每组最佳表演等,在表演中,能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品味《雷雨》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人物的复杂情感及人生遭遇,从而感触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互评中,也检验了学生对戏剧语言与人物理解的深刻程度。

在学期末时,组织学生采用汇报演出或专场展演的方式进行,优秀的表演作品和场景可以成为大学生艺术活动的节目之一,从这点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与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结合起来。

在读、练、演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了学生对《雷雨》乃至戏剧文学的热情。无论是个性化的阅读,还是演练实践,学生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戏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这种积极性付诸行动,学生会自觉地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逐渐地、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修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丰富了戏剧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困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自我发展主体。

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练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演的情境中去深化。不仅充分体现戏剧的教学特点,而且加深学生对《雷雨》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张晶.《雷雨》的文学解读与教学研究[J].中国知网,2014,(5).

雷雨读后感篇4

关键词:《雷雨》 关键性文本 主题探究 悲剧价值

随着文学观念的更新,当前学术界对《雷雨》的研究已经臻于成熟,田本相、钱理群、王富仁、陈思和等一大批学者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成就斐然。但是很遗憾,高中阶段的《雷雨》教学却并不乐观,不仅没能分享到学术界丰硕成熟的研究成果,反倒在一些表层的问题上自相困扰,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与事实大相径庭,我想这恐怕与《雷雨》的节选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雷雨》全剧中一些关键性文本在高中教材中的缺席,给《雷雨》教学带来很大困扰乃至缺憾。作为深爱《雷雨》、敬畏教育的一线教师,我感到忧心。

《雷雨》关键性文本在教材中的缺席带来如下两大问题:

一.节选中的真理,全剧中的谬误

以人教版和粤教版为例,二者都选自《雷雨》全剧第二幕,即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重逢及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这两场,这样选择当然有其原因,但一个明显的困扰是,师生在节选文本中得出的有理有据的结论一旦放回到全剧文本就会变成明显的谬误。

其中周朴园这个人物最能集中体现这个困扰。众所周知《雷雨》在中学教学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等于在问周朴园究竟是伪君子还是忏悔者。这个问题其实早有定论,无论是阅读全剧文本,还是曹禺先生的解释,还是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教师都不能否认,尽管周朴园怯懦自私,也深深伤害过鲁侍萍,却同时是个真诚爱过、真实地怀念着的忏悔者形象。

但是回到高中教材的《雷雨》节选,不难看到,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认,周朴园的阴险虚伪多于怀念;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周朴园的阶级性多于人性。前者他作为封建家长,是虚伪的代表;后者他作为资本家,是罪恶的化身。两场戏如此叠加,让中学师生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而原剧第一幕对周朴园家具陈设、关窗习惯的精心铺垫,第四幕周朴园让周萍当众认母、自己公开忏悔及最后家族中青年人惊心动魄的死亡,这些关键性文本都在教材节选中缺席,从而导致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情境:依从全剧,必然让学生一头雾水;依从节选文本,又会贻笑大方。笔者就亲历过一节公开课,在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刽子手!而在场的学生没有一个反对,我想不能怪师生无知,而是节选的两场戏确实在事实上相互印证并强化了周朴园恶的一面,但是这样一来造成的混乱可想而知。

如果教师想让学生走出偏狭、超越标签化的结论,就必须不满足于教材节选,从《雷雨》全剧中把缺席的关键性文本补充进来,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周朴园人性的一面,从而在整体评价上更真实全面、理性公允。倘若不能补充这些关键性文本,再热闹的课堂,再激烈的争论都不能掩饰教学中的缺憾,正如孙文辉老师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对周朴园的感情问题争论不休,固然有宏观的文学观念因素,但一定程度上也缘于所依据文本的不同一性”。

但依靠教师一己之力补充缺席的文本,问题也很明显:首先,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投入到全剧文本的筛选中,让“本来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现在被要求同时还要充任语文课程专家和语文教材专家,另起炉灶,重新开张”,这种重复性劳动,不是一般的精力浪费。其次,这样的补充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毕竟教师的补充多数只能通过活页或PPT一闪而过,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可怀疑的,遑论走进学生的内心。

为了弥补节选文本和《雷雨》全剧之间的差距,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先阅读《雷雨》全剧,避免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关系时极端、片面。但教师如何以自己对全剧的占有来对话只占有节选文本的学生?而且教师先入为主很可能造成过度阐释,让学生如坠云雾,这样的对话如果不是鸡同鸭讲,也必定是不平等的,又如何能够促成师生的心智、精神在课堂中共同生长?

可见《雷雨》节选在关键性文本上的缺席,导致师生都陷入困扰之中,要么囫囵吞枣,不了了之;要么费尽心力,从教师变成编者。教师处于大小文本的夹缝中,左冲右突;学生要么成为固执的偏狭者,要么成为盲信的跟随者。这种教学犹如一场证据不充分的审判,怎样的结论都是牵强的。

二.主题探究狭窄,悲剧价值无从谈起

在《雷雨》阅读上,王富仁教授提出了两个“不能不”,他说,阅读《雷雨》之后,“都不能不问,剧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剧本?他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体会到什么?”并“不能不从整体上重新感受这个作品”。我认为,第一个“不能不”强调了雷雨主题探究的重要性,第二个“不能不”指出了主题探究的方式方法。可以这么说,如果不追问创作主题,那么《雷雨》教学就是徒有其表的,有损于它自身的杰出以及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很遗憾,在中学教学中这两个“不能不”都未能很好地实现。

事实上,《雷雨》的主题研究在学术界是经久不衰的热点,并持续不断地推出新成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评论界越来越达成基本共识,那就是进一步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回归《雷雨》全剧文本自身的深刻内涵,尊重曹禺先生早年创作受古希腊悲剧影响这一重要事实,尊重曹禺先生“写的是一首诗,而不是社会问题剧”的创作初衷,恢复《雷雨》主题中的人本思想、人道主义内涵,进而关注人普遍的生存困境,并揭示悲天悯人的命运主题。而曾经流行一时的阶级分析法、庸俗社会学分析法逐渐退出《雷雨》研究舞台。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雷雨》“显示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现实,追索着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赵海彦也在《恢复“悲天悯人”的主题意义》一文中指出,《雷雨》继承的是古希腊强烈的“悲天悯人”的人本思想,超越了狭隘的阶级,“而是同‘天’、‘命运’、‘自己’对抗和挣扎,这基本属于泛人类的内容”,“作者通过对冥冥中不可知力量的诘难而表现出强烈的‘悯人’情怀”。

这些研究成果越来越还原《雷雨》全剧超越时代的悲剧价值,越来越深入到《雷雨》作为中国现代杰出话剧的精神内核,可惜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却很难在一线教学上呈现。究其原因,不得不归咎于关键性文本在节选版《雷雨》中的缺席,使得节选版《雷雨》的主题探究空间非常狭窄,悲剧价值无从谈起,正如孙文辉老师所指出的,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几乎别无选择地接受了社会问题剧的看法,“因为小文本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剧”。

恕我直言,教材编者如此节选《雷雨》,就已经先入为主地限定了对《雷雨》的主题解读,这种节选本身就暴露了编者自身文学观念的落后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性,并让其在一线教学中长期蔓延。钱理群教授曾忧心如焚地写道:“人们空前热情地读着、演着、欣赏着、赞叹着他(注:曹禺)的戏剧,又肆无忌惮地肢解着、曲解着、误解着他的戏剧。”我们,从编者到师生,不正是钱老笔下的这一群人么?如何不让人痛心。

鲁迅在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曾说:“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般难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曹禺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的心灵探险家,作为读者当跟随曹禺去感受《雷雨》的惊心动魄,却由于教材不恰当的节选,缺席的文本太多,让师生的阅读体验只是从“洁白”走到“罪恶”,而那代表艺术最高水准的“真正的洁白”却无缘于中学师生。

这样的缺席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我们的学生从节选文本中不仅不能诘难命运的捉弄,产生悲悯的情怀,反而会武断地对周朴园产生貌似正义的仇恨,并生出一种虚假的道德优越感。另一方面,阶级分析法、牵强附会主流意识形态等扭曲落后的观念,在一线教学实践中仍然在事实上存在着,这样的教学除了贻笑大方,更会谬种流传。

我认为,《雷雨》节选原则应当定位为悲剧价值的最佳体现,即对命运主题、悲悯情怀的张扬。因为对于《雷雨》而言,悲剧价值的缺席就是最大的缺席,《雷雨》也就不成为《雷雨》,而不能体现悲剧价值的节选注定是失败的节选,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雷雨》或曹禺先生自身。所以无论是编者还是一线师生都必须直面当前教材中《雷雨》的节选问题,然后寻求改变,不要让错误再延续。毕竟,中国只有一个《雷雨》;毕竟,万千中学生很可能此生只会从中学教材中近距离感受《雷雨》。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雷雨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程永超.节选课文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2012(10).

[5]孙文辉.《雷雨》节选版的两处教学局限[J].语文建设,2009(1).

雷雨读后感篇5

  2022年《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雨来竟然没有死。这正是因为雨来从小就在河边长大,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本领,这次才能躲过鬼子的魔爪。当我读到小雨来掩护李大叔不向日寇屈服时,我真的很佩服小雨来的机智勇敢;可又当日本军官伸出两只像鹰爪一样的大手扭着雨来的耳朵,打了两巴掌时,我立刻哭了。我为雨来有这样的遭遇感到心痛。但是雨来意志坚强,没有向日寇屈服保护了李大叔。

  当读到后面乡亲们都说小雨来牺牲了时,我的心顿时揪了一下,可最后雨来并没有死,我也放心的舒了一口气。和小雨来相比我们幸运多了:我们没有生在战争年代、我们有可口的食物、还有美丽的玩具,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父母的关心与爱护。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觉得雨来在我的心中的的确确是一个小英雄。我想对雨来说:“雨来你真了不起,你小小年纪面对鬼子的诱惑和威胁没有妥协,没有退缩,你的镇静和勇敢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我们会把你的这种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我也想对自己说:“一定要向小英雄雨来学习。做一个勇敢、有志气、热爱祖国的好少年。还要刻苦学习,长大后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2022年《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

  当我看了《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时,心中不禁为雨来的勇气而赞叹。他敢于和日本鬼子抵抗,坚决不透露李大叔的一点儿消息!

  雨来是晋察冀边区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的一个小孩子,雨来非常喜爱游泳。他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但他妈妈不让他玩水,说很危险。

  到了秋天,雨来的父母亲提议上夜校,雨来答应了。夜校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老师是东庄学堂里的,穿着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

  当雨来轻轻地念起“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时,便知道为祖国付出,宁死不屈的道理。真正的中国人,必须为自己的祖国付出鲜血、生命。面对死亡而从不恐惧,面对生离死别从不流泪。

  当日本鬼子用糖块来诱惑雨来时,他从不退缩。当看过这一则故事时,谁不为雨来的勇气而感到欣慰。

  但我们中国人绝不会胆怯,当日本鬼子把雨来拉去还乡河枪毙时,雨来的目光是如此坚定。因为他感觉到,为了中国而死是光荣的。当你走进他的,便会感觉到一种正气。但雨来是幸运的,他从日本鬼子的魔掌中逃了出来。

  小雨来是个小英雄,是个真正的民族小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小小年纪,智勇双全。是个真正的中国人,他年纪是小,但全身充满了民族正气。同学们,有志不在年高,我们从小就要练好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022年《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红色经典图书,那就是著名作家管桦写的《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不怕牺牲、掩护革命干部、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故事。

  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小英雄雨来和他的同伴一起抗日的情形浮现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他们帮八路军埋地雷、救出一位受重伤的八路军叔叔、帮忙送鸡毛信……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帮八路军埋地雷的情节。

雷雨读后感篇6

读《雷雨》,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了它的通篇内容。在感受了其神韵的文字魅力和行云流水的情节之后,那样突如其来的死亡的结局,到让我在匆匆的一瞥中有些措手不及的茫然。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雷雨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雷雨读书笔记1一个“冲”字,注定了他的命运,有着冲破这污浊的世界的执念,他的青春炙热在这场战役中从头到尾都在燃烧,他的执着一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对于这一切他始终都是义无反顾的,他的死是为了更好的生。

作者在作品中是这样说周冲的:“他的身体很小,却有着很大的心,也有着一切孩子似的空想。”周冲的心是无比纯洁的,像孩子那样铅尘不染,透明的像水晶一样,满是对弱者的同情,对真爱的渴望,对未来的希望。他为着自己的那个世界不懈的追求着,全身心的投入,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祭奠自己的梦想。

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不同,周冲的心中并没有当时社会的阶级思想。他会认为四凤心地单纯,懂得活着的快乐,知道同情,明白劳动有意义。最好的,她不是小姐堆里娇生惯养出来的人。

这与母亲蘩漪的看法形成很大落差。蘩漪认为四凤是下等人,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自己的主见,更加认为对于周冲对四凤的爱周朴园是万万不会接受的。而周冲对于爱情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自己不会去勉强四凤,他会尊重她,帮助她,还希望将自己的学费让出一半来给四凤去学习。

平日里,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亲密反而多了几分畏惧。面对自己的爱,周冲在几经矛盾过后依然尝试与父亲沟通,希望父亲准许把自己的学费匀一半给那个自己欣赏却还没有学习机会的人。周朴园,典型的封建家长,他就是周家的法律,没有人可以违抗他的命令。周冲作为周家的二公子自然无法摆脱这种控制,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仍然选择了对希望的尝试,尝试与父亲沟通,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法律”的认可。但这次交流只进行到一半就被母亲的“吃药”问题切断了,也为后来周冲的失望打下了基础。

与蘩漪追求自己所爱大有不同的是,周冲面对四凤对自己求婚的拒绝并没有歇斯底里的发狂,更没有仇恨,反而要尊重四凤,帮助四凤。这就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的爱情观。在他的心中,并不是占有才是爱情,守候和祝福才是对自己心中的真爱的最好诠释。直到自己面对那个残忍又混乱的场面的一刻,那颗满是疮疤的心依然没有对这个可憎的家庭的仇恨,为了自己心中所爱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顾一切,最后与她双双殉情,这样才是他所期望的一场完美的爱恋。如果让他来选择,面对这个污秽的家庭而生还是那个纯洁的爱情而死,他还是会选择与自己的命运相同的死亡。

《雷雨》的冲突之中还有一个就是由鲁大海为代表的罢工工人与周朴园的冲突。在这个冲突之中,周冲很自然的站在了鲁大海一边,认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合理要求抗争,作为他这样享福的人,是应当同情他们的。周冲这样的反抗被周朴园视为和母亲蘩漪一样的生病了,因为在他的家庭当中是不允许有这样的异样之声存在的。对于周冲的对工人的同情,在这个资产阶级强权的家庭之中,自然没有存活的空间。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生活之中周冲始终都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他给自己和四凤勾勒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想要带着四凤双飞,飞离这个满是虚伪满是利益的世界。“有时我就忘了现在,(梦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并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想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地,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那时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这个就是他向往的那个世界,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媲美。但是那注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因为他所面临的并不是一个家庭,而是一个社会一个制度的禁锢。单凭他自己,他无法冲破,即便是拼死奋战,还是无法动摇。

年轻和幼稚本不是罪恶,但在制度的罗网之下,这却成为导致周冲丧命的罪魁祸首。曹禺先生早已说过:“周冲只是这烦躁多事的夏天里的一个春梦……有了他,才衬出《雷雨》的明暗。在这个电闪雷鸣的夜晚,黑暗成了主体,死亡成了主题,周冲成了唯一的亮点。虽然作者一笔一笔将他予以凌迟之刑,最后自己的母亲竟然将所有的肮脏展现给他看,最后又亲手将他丢弃到了雷雨之中再也不能回来,但他却成了这个混乱的家中唯一一个纯洁的人。他的死,暗示着这个封建杀人的公馆的灭亡,一个没落制度的消逝,一个光明的自由的新世界的诞生。

雷雨读书笔记2如果说,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新诗的辉煌,那么曹禺的《雷雨》可说是中国话剧创作第一次成熟而优美的收获。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着罪孽却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开始是郁闷燠热,乌云聚合,继而有隐隐的雷声,有诡谲的闪电煽动着渐趋紧张的空气,忽地,天地间万物止息,纹风不动,静极了,就在人刚刚觉察到异样还来不急思忖,当头响起一个炸雷,电闪雷鸣,雨横风狂,宇宙发怒了。达到此种戏剧效果全凭剧作家牵动剧中人物之间“危险”关系。比如周萍,对父亲是欺骗与罪孽感,对蘩漪是悔恨与惧胆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振作,对侍萍是难逃宿命。

《雷雨》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雷雨》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冲突多么紧张激烈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即如周朴园,曹禺将他归于伪善却仍然还要为他分辨出刹那间幻出的一点真诚颜色。而对周冲,曹禺也细心区分着单纯与痴憨,让现实的铁锤一次次敲醒他的梦。

当然,在《雷雨》中最独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热情是浇不灭的火。上帝偏罚她干枯地生长在砂上,她的美丽的心灵被环境窒息变成了乖戾。她有一颗强悍的心,她满蓄着受压抑的阴鸷的力,她不是所谓的“可爱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

《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

雷雨读书笔记3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若是有缘,何需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处心积虑,三十年的爱恨纠葛,终于在一场雷雨中轰然落幕。

三十年,无论身处何处,他都随身携带当初的家具,始终保持着夏天关窗户的习惯。即使家有万贯,他依然保存那件缝补过的旧衬衣。三十年的坚守,始终请与曾经的最爱,还是偿还良心的负债?要有多无奈,才能念念不忘?三十年的天光漫长,三十年的天各一方,三十年的悲哀的情感寄托!时的,侍萍只是周朴园空虚无处的寄托。倘若不是的话,三十年的用情之深,怎么会因为是平的沧桑落魄而荡然无存?倘若不是的话,三十年的朝思暮想,怎会因为侍萍的突然出现而惶恐不安?倘若不是的话,三十年的愧疚不安,怎会因为名利的羁绊而颜色大变?是的,他爱的只是三十年前温顺听话的侍萍,而不是这个年长色衰,会对他的利益构成威胁的侍萍。悲哀的三十年的记忆!

周朴园所希望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实质上是最丑陋最破败的家庭。要让他抛妻弃子而换来的因缘,一段与富家小姐繁漪同床异梦的售后。夫妻二人感情不和,妻子繁漪处处与他针锋相对,他视她为疯子。她也驶入疯子一样疯狂地沉浸在与儿子周萍的有悖常理的恋情中。打儿子周平痛苦于这段乱伦的爱情,在挣扎中又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四凤,周重的善良,却不愿接近他这位严厉的父亲。身为一家之主徒有让人畏而厌的尊严。他享受不到夫妻之间的并蒂情深,也体会了父子之间的骨肉亲爱情!三十年,独自面对内心的悲哀,所以曾经的有关侍萍的回忆自然而然的便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一种安慰。

三十年的念念不忘在苦心经营的名利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惊慌失措,他“汗涔涔的”,她在害怕什么呢?他怕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怕自己陷于一种尴尬境地,他怕自己的虚伪暴露无遗,便开门见山的质问侍萍的目的,便痛快果断的提出以钱来做了断,一个资本家的阴险狡诈就这样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

假如当初他有情有义,没有抛弃侍萍母子,那么繁漪和四凤就不会出现,周萍的两段痛苦感情也就不会出现,想必结果也不会如此地惨烈吧!可毕竟这只是个假设,资本家的惟利是图,阴险狡诈让他亲手一步步地酿造成这个悲剧:死凤死了,周冲死了,周萍也死了,繁漪疯了,侍萍生不如死,只留下了一个完好无缺的他,可事实上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可怜的贪婪的悲哀!

一场雷雨,花谢知多少?

花非花,似花,非花无花,梦中泪花,

一场雷雨,梦碎一场空;

梦非梦,似梦非梦,无梦,梦碎一场空!

三十年,走完一场悲哀……

雷雨读书笔记4假期里读了曹禺先生的《雷雨》,我竟坠入那个雨横风狂的夜晚。

《雷雨》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崩溃,四凤、周萍、周冲都死了,鲁妈痴了、繁漪傻了。曹禺先生曾说:“《雷雨》的主题不是以道德败坏和乱伦为主题的,也不是写因果报应,《雷雨》写的是一种情绪,是情绪的发酵、情绪的汹涌推动着,我诽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读罢《雷雨》我觉得剧中每个人都是人性的悲剧体现。《雷雨》中的人物都试图主宰自己的命运,把自己那根命运的准绳握在手里。可命运多舛,把那根准绳握得越紧,就被它勒得越痛。“他们怎样盲目地争夺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尽心尽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赢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泥沼里。”在《雷雨》中,宇宙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逃脱不掉这黑暗的坑。我想也正是这样的命运,铸就了剧中的人。

繁漪是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我想她也是曹禺笔下最具“雷雨”性格的吧。她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她的思想和自由意识具有超强的前瞻性,她轰轰烈烈地爱,她刻骨铭心地恨,她独立又向往真诚的爱,她说:“我不后悔,我向来做事没有后悔过。”她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对生活与爱情的热烈渴望与执着追求,使她像天使般耀眼,可是当爱恼羞成恨,倔强变成疯狂,她把对社会的不满变成强烈的报复,以致最后把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推向了深渊,但《雷雨》中我觉得繁漪也是最真切的,她是值得我怜悯甚至尊敬的。在那个年代,我想像繁漪这样的女人不仅活在《雷雨》中,更是真真实实地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社会上,她们是否会像繁漪一样反抗挣扎,我不知,那样的年代,那样的思想压迫下,女人注定是悲剧,人注定是悲剧。

有人看完《雷雨》会感慨“命运弄人”,认为命运就是天意,但我不太赞同,我认为雷雨的意义决不是要人们相信有一个叫“命运”的外在的主宰力量在制造人间悲剧,我想悲剧的源头就是他们生存的本身。

雷雨读书笔记5我想写一写繁漪。

她是整部剧中最恶毒,最激烈,性格最丰富的女人,我相信她也是曹禺作品人物中最闪亮的一个。她似是走了某种极端,将生活变成了不是爱便是恨。她的世界是像我这样接受传统现实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至少,我可以尝试去理解。

繁漪是一个悲情的女人。她对于周萍的爱自然是不被伦理道德所接受的,可是繁漪爱了,激烈如火义无反顾。因为这不该存在的爱情,这不该爱的人,她搭上了一切,甚至变成魔鬼“丑恶地为着情爱痉挛的喊叫”,可是她的萍却是在努力地中止这变态的关系。这不是谁的错,在感情的问题上本就没有对错。只能说,繁漪是一个牺牲者,是这个社会规则的牺牲者。她是任性的,是悲惨的却是同情不得的。

繁漪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她拥有旧式中国女人的哀怨、柔弱,又拥有新一代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魄力。所以她享受于这个这个封建大家庭给她的地位以及荣华,又想逃出这个密不透风的铁笼子似的周家。繁漪的物质条件十分优越,精神世界却一贫如洗。她毫不犹豫地牵起周萍的手,不肯悔改的希望他能带给她的精神世界一点光芒。可惜周萍不爱他,他的心在四风那里。于是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陷入悲剧的深渊。

“母亲不是母亲,情妇不是情妇。”繁漪复杂的性格特点反映到了生活上。我想,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对于周萍是爱还是恨了,这其中太复杂,终于发展为一种扭曲的性格。爱恨交织,带着报复的欲望,不能自己。

繁漪是真正的什么都不怕的人。当情绪到达极点时,她什么也不屑一顾。“她是一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若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这是一个火山口,或者犹如作者所谓,她是那被象征着的天时,而热情是她的雷雨。”

雷雨读后感篇7

一、教材分析

(一)解读作品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讲述了“五四”以后一个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黑暗生活。故事以封建家长和资本家周朴园为中心,展开了他所直接和间接造成的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剧作以“雷雨”为题,一是因为矛盾冲突的高潮发生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雷雨》作为文学样式出现在课本中,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剧本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具有可供阅读的文学价值。一般说来,戏剧文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要求有集中的戏剧情节和激烈的戏剧冲突;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我们要了解人物,就要分析人物的对话独白。为此,我确定了《雷雨》一课的教学目标:理解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特点;通过有感情的阅读,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内心世界,借以分析周朴园人性的复杂。

课本节选的是第二幕,在这一幕中,戏剧集中展示了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周朴园是本幕乃至整部戏剧的核心人物。两个家庭的悲剧,三十年前的旧事和三十年后的现实都与周朴园有关,而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事纠葛的核心都是周朴园。为此,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人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交错,人性复杂。这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课本节选的第二幕前对整个戏剧情节有一个整体了解,并理清本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因此,我设计了“导人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的环节。

2.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第一个环节,学生们对整部戏剧剧情和人物关系有了整体的了解,并明确了节选部分的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接下来便进入第二个环节:分析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周朴园,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对于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周朴园爱不爱侍萍”这一问题展开。这样纵然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文本中研读人物的话语来解读人物形象,但这样得出的“爱”与“不爱”或“也爱也不爱”的结论,显然不能深入周朴园的内心,全面地解读其性格特征。

作家曹禺自己曾经说过:“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透过作者的阐述,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作者旨在塑造一个“人性复杂”的周朴园。因此,对周朴园的解读,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爱与不爱”去分析,也不能简单地用“资本家贪婪自私”的话语给周朴园贴上阶级属性的标签。

通过对课文节选部分的研读,可以发现其表现的是两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在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是怀念的,而对于眼前“活着的”鲁侍萍却表现出冷酷、严厉的情感态度。应该说,怀念是真实的,冷酷也是真实的。这都是周朴园内心的真实写照,学生们可以在文中找出根据。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诵读的环节,让学生分角色诵读最能展现人物内心的对话,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分析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解决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怀念,对活着的鲁侍萍却表现出冷酷的一面,该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怀念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填补内心情感的空虚,目的非关爱,而是利己。)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周朴园人性的复杂。

另一个矛盾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两人关系特殊,既是父子关系,也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在两人的矛盾冲突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通过阅读分析,学生们比较容易得出如下结论:作为父亲的周朴园,有温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冷酷;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残忍、狡诈。

3.人物形象总结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分析,学生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复杂的周朴园,既有温情的一面,也有自私、冷酷的一面。最后用作家自己的话语作结,定位周朴园形象的特点――人性的复杂。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师――今天,我们学习戏剧《雷雨》。作者是著名剧作家曹禺。(板书课题、作者)《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课本节选的是第二幕。之前的情况,我们来看课题注解①,请一位同学读。(找一位学生阅读课题注解①)

师――课本节选的第二幕,有几个主要人物?主要表现的是谁与谁的矛盾冲突?

明确:主要人物有周朴园、侍萍、鲁大海、周萍和周冲。主要表现的是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

师――还有谁和谁的冲突?

明确:周朴园与鲁大海。

师――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谁能说一说?

板书设计:

侍萍

周朴园

鲁大海

(二)分析人物形象

师――我们先来看看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没有认出眼前的侍萍,认为侍萍30年前就死了,周朴园对于“死去的”侍萍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给学生4分钟时间看书)

明确:怀念,愧疚。30年的时间没有忘记;保留着侍萍的生活习惯,夏天里关窗;要为她修坟;课本61页相关语段。

师――对于死去的侍萍他是怀念的,但他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这个人竟然就是侍萍。周朴园对活着的侍萍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学生会结合60―63页来回答,引导学生关注60页相关语段)

指导诵读:读出周朴园的复杂的心理――由“温情、惊讶、紧张”到“冷酷、严厉”。

师――对“死的”怀念,对活的冷酷。回头再看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该怎样理解?怀念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填补内心情感的空虚,目的非关爱,而是利己。

师――侍萍表明身份后,周朴园由温情到翻脸速度极快,面对侍萍的愤诉,接下来周朴园是怎样对待侍萍的?

明确:劝慰――柔情哄骗――永不相见

师――另一个矛盾冲突是周朴园和鲁大海的。两人关系特殊,既是父子关系,也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在两人的矛盾冲突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

明确:

作为父亲的周朴园:有温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冷酷。知道鲁大海是自己儿子的第一反应不是骨肉亲情,而是儿子罢工反对自己。开除鲁大海。冷酷。

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让江堤出险,警察打死矿工。残忍,狡诈。

(三)总结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曹禺

附:课题注解①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作,其中《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相关情节: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爱上女仆梅侍萍,并有了两个儿子。后来,周家为娶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在年三十晚上,将刚生下第二个儿子(鲁大海)的梅侍萍赶出门,并强迫留下长子周萍。走投无路的侍萍抱着儿子投河自杀,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后来,侍萍又嫁给鲁贵,生下女儿四凤。侍萍在济南某校当佣人,鲁贵在周公馆当差,四凤在这里做侍女,鲁大海在周家煤矿当工人。一天,侍萍从济南回来看女儿,被周朴园续娶的太太繁漪叫到周公馆,发现这家的主人就是周朴园。这时,作为罢工代表的鲁大海也恰好来找周朴园谈判。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教学反思

《雷雨》一课篇幅较长,再加上学生戏剧知识的匮乏,一节课的时间教授此文颇有一些难度。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在实现长文短教目标上是颇有成效的:

1.课前介绍文体常识,引导学生把握戏剧文体特征。

课前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包括戏剧的概念、戏剧的种类、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适合舞台表演、要有戏剧冲突、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戏剧的语言及特色(动作性、个性表现力、抒情性、有潜台词)。

雷雨读后感篇8

关键词 《雷雨》 影视作品 改编

在世界电影史上,改编文学名著是一个长期的传统。因为文学作品拥有大量的读者,将名著作品改编后搬上银幕能产生强烈的影响,使新老受众群体产生巨大的兴趣。对于名著改编——我们应该坚持适度原则,即名著改编既不能脱离名著自身的美学特征,又应该契合影视剧等多媒体形式的传播特点;不仅要把握受众的审美心理,同时也能对文学名著作品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从《雷雨》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传播中的影视作品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手法、意义以及特点。

一、《雷雨》的影视改编

现代阐释学告诉我们:文本的意义是个不断生成的历史过程,“当文本的真正意义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运动过程中时,就构成了‘效果历史’①”。在共时性空间中,同一文本的不同接受主体的解读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对名著也是如此。《红楼梦》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同的读者可以读出不同的意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且“倘若今天我们可以会见莎士比亚,他谈创作《哈姆雷特》的意图可能使我们大失所望。我们仍然可以有理由坚持在《哈姆雷特》中不断发现新意(而不仅是创造新意),这些新意就很可能大大超过莎士比亚原先的创作意图。”②所以,对文本的解读会随着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每一代读者都会在前人的著作里发掘出新的意义或补充新的意义。

从1933年《雷雨》的诞生到1996年李少红执导的电视剧《雷雨》期间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光阴。作为原作者的曹禺创作时的角度与阐释者——电影、电视剧《雷雨》的导演孙道临、李少红之间存在的差异正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及性格影响了他们所诠释出的作品。

1、电影版《雷雨》

孙道临导演的电影版《雷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4年投资拍摄,并排出了称得上是当时最强大演员阵容:除了孙道临主演周朴园之外,顾永菲扮演与继子乱伦的繁漪,秦怡饰演侍萍,当时人气最旺的新星、因主演《庐山恋》和《巴山夜雨》而荣获“金鸡”和“百花”双料影后的张瑜扮演四凤,周萍由马晓伟扮演,鲁贵由胡庆树扮演,周冲由钟浩扮演。电影从1982年开始策划到1984年拍摄完成公映,孙道临多次亲自到原作者曹禺先生家拜访研究改编事宜,上影厂对这次改编也寄予了厚望。

众所周知,电影的表现手法要强于戏剧,将文字作品中属于过去的内容、过去的背景材料推到“前台”,变成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借助电影中的蒙太奇方式将想象中的情节呈现出来,使得其内容更具视觉冲击力。例如侍萍和周朴园30年前的故事在原剧本是由侍萍讲述的,在电影则用“闪回”来表现。侍萍的讲述退而成为画外音,并随即消逝,画面首先出现的是当年被赶出家门的侍萍在河边痛苦得想要自杀的场景,下个画面切换到了周朴园的新婚画面,这样的对比蒙太奇手法用镜头语言将原剧本的“过去事件”呈现在观众面前。

又如关于繁漪和周萍的感情纠葛处理方面也非常匠心独具,我们看到在周宅的客厅里,四凤在滤药。鲁贵在旁边擦着家用的器具。接着画面转入了一向阴森黑暗的小客厅,观众听到鲁贵对这间屋子“闹鬼”事件介绍的画外音。同时又看到四凤蹑手蹑脚,胆颤心惊地走进这间黑房子,仔细探察,阴森可怕。接着通过闪回的镜头使得四凤看到了“鬼故事”中的场景:小客厅里要灭不灭的蜡烛,繁漪和周萍亲热的情景。随后画面又回切到现在的四凤,面对着这一番过去景象的四凤。这呈现出了一个电影世界中的时空叠合:声音是鲁贵的讲述,视角是现在的四凤,切换的画面却是过去时态的繁漪和周萍。观众仿佛看到了四凤所看到的场景,无形中将自我代入了电影角色,融入了整个电影的情节当中。这更加强化了周繁乱伦事件对四凤造成的打击。

然而,学术界对改编为电影的《雷雨》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之为“一次不成功的挑战”。③观众也普遍认为电影“戏剧味浓”,虽然很早之前曹禺自己也表达过对话剧《雷雨》剧本并不满意:“我觉得有些‘太像戏了’。技巧上我用得太过分。仿佛我只顾贪婪地使用着那简陋的‘招数’,不想胃里有点装不下。过后我每读一次《雷雨》便有点要作呕的感觉。我很想平铺直叙地写点东西,想敲碎了我从前拾得那一点点浅薄的技巧,老老实实重新学一点较为深刻的。”④

受众普遍认为改编的电影版本过于“忠实原著”。虽然保持了原著的“戏剧性”,但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电影的时空表现度,牺牲电影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刻画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复杂性。

2、电视剧版《雷雨》

导演李少红从来都是电视剧市场上的弄潮人,她的作品《橘子红了》、《大明宫词》等深受观众的喜爱,一度“李少红”三个字成为了收视率的保证。但她改编的电视剧《雷雨》引发争议, 让了解原作的人对此感失望和不满。

该剧的演员阵容强大,云集了大陆、港、台的一批大牌明星。台湾当红小生赵文瑫出演周萍,剧中繁漪由资深演技派王姬担任,周朴园一角由香港的资深艺术家鲍方演出,四次荣获金马奖影后桂冠的归亚蕾成为了剧中的侍萍,当时的影视新秀田海蓉出演四凤。但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星光熠熠的团队塑造出的电视剧《雷雨》却遭到了诸多的恶评。

总体来说,电视剧《雷雨》的改编,虽然利用了原有的人物和主要的情节,演绎了一些创造出来的原著中未太多着笔墨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但却未能给人留下丰富与充实之感,反而出现了很多刻意的姿态。须知,改编是一种难度极大的再创作,改编的自由度不仅要受到原作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其中人物的性格逻辑和情节发展的必然逻辑的制约,超乎其上的刻意为之,不仅有画蛇添足之虞, 也违背原作的本义。电视剧《雷雨》既未忠实于原作,也未能实现所谓“超常规的改编”,它破坏了原剧的戏剧结构,弱化了悲剧的色彩,将原本的深度转化为肤浅的肥皂剧式“悲情戏”。详细分析其“失败”之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电视剧《雷雨》违背了文学作品的改编主题思想不应背离文学原作的原则,该剧的编剧和导演似乎认为,该剧的主要任务是阐释周萍和繁漪的爱情悲剧, 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是由于封建礼教和伦理秩序的制约,而是由于男女两性对待爱情的不同理解和态度。⑤导演李少红就说过:“男人和女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女人靠她的思维理解事物, 男人用理性主导行为选择。”⑥因而繁漪对周萍的爱恋便是正确的和合理的,而她最终被周萍所抛弃, 则完全是由于周萍在事业和爱情的选择问题上,奉行一个“男人”所惯常运用的标准所致。电视剧雷雨》这样的主题,不仅背离了原作的意图,与原作严肃而深刻的社会批判主题相比,也显得平庸和肤浅。

第二,电视剧《雷雨》对原著中人物性格的改编缺少了逻辑性和合理性。改编名著的基本要求是对原著准确的理解。电视连续剧《雷雨》的改编由于情节的增删和改动,原剧中的人物性格和生活都与原作相去甚远,影响了原著的主题表现。如原作《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专横、冷酷、伪善、残忍的资本家,也是这个罪恶家庭的制造者和统治者,他禁固繁漪,把繁漪当成神经病来对待,他强迫繁漪喝药, 目的不是为了给繁漪治病,其实繁漪根本没病,而是要压抑她的个性,要她这个“ 做母亲的人”在孩子们的面前“做一个服从的榜样”。那股冷峻蛮横的劲头,不容任何人有分辩的余地。而电视剧《雷雨》中,周朴园却是一个慈爱的丈夫,耐心地说服任性的妻子喝下了药,然后两人相视一笑。这一来, 原著中那剑拔弩张、令人窒息的心灵交锋的紧张气氛没有了,反而显得他们夫妻恩爱有加。这一幕幕的描绘十分滑稽,它把原著中社会悲剧的艺术震撼力改编得踪影全无。

二、从《雷雨》看名著的改编及意义

1、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支持和受众需求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传播的一种形式。文学借助多媒体这一现代传播技术得以广泛传播,经久不衰,同时影视剧作品也从20世纪文学的宝库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这些年来,它们互生互长,共同繁荣,结出了累累硕果。正是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为名著改编成影视剧作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这也是名著改编为影视剧作品的原因之一。从一定程度上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对受众的吸引力超过文学原著对他们的吸引力。因为文学作品中是通过抽象的文字化的语言要求读者用一定文化素养结合文字的叙事来塑造心目中的画面。而影视剧则直接以画面、音响和色彩在银幕上创造直观形象,给接受者带来的全新的观看体验,所以名著改编为影视剧作品应运而生。

2、《雷雨》改编的意义

我国有许多具有深刻民族性的文学精品,我们要发掘现有的文化资源,如果我们将这些文学作品拍摄成影视精品,我们的影视文化产业就有了突破的希望。⑦因为一部文学畅销书为改编电影的成功和盈利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一本吸引数百万读者的文学作品所改编的电影肯定也能吸引大量观众,从而获得盈利。通过对各类名著作品的探索,推动了多媒体技术与文学名著改编的融合,使得电影电视类艺术手法将文字的抽象性转为现实化。名著改编者不仅是把名著搬上银幕,也是改编者以自己的阅历和与名著的对话,同时也是观众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名著以及改编者的对话。

参考文献

①章启群:《伽达默尔传》[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8

②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73

③曹其敬:《一次不成功的挑战——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20

④曹禺:《日出(跋)》[M].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11

⑤李明:《文学名著改编的原则——从电视剧〈雷雨〉谈起》[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4)

⑥李少红,《谈〈雷雨〉》[N].《中国电影报》,1997(14)

⑦曲婧涵,《由电视剧〈雷雨〉谈对“改编”的理解》[J].《绥化学院学报》,2005(2)

雷雨读后感篇9

下面以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成都新华路小学二年级李红老师的语文观摩课《雷雨》是这样上的: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天下雨常常会出现什么景象吗?你们谁能回忆并说出当时的情景?(教师简要谈话,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后举手回答,从而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朗读训练: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出现的雷雨时的“活动画面”和“声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小声的跟着老师朗读,然后自由朗读、小组读、个人读,“开火车”读,感受雷雨时的情景,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拨。

动手练习: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将课文中的相关描述勾画出来。前后两桌四个同学一组,展开讨论,然后抽同学上讲台结合自己的勾画讲解。

课文赏析: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勾画出来,想想作者写出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多媒体展示学生归纳出的内容)

前:满天乌云 ——大风——— 电闪雷鸣(由静到动)

中:雨下起来了—— 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由大到小)

后:天亮起来了——空气————蝉 蜘蛛(景色的美)

口语训练:

教师让学生不看书,看屏幕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展示,口头进行描述。

小结拓展: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的情况,简单归纳(作者写雷雨前,由静到动;写雷雨中,由大到小;写雷雨后,写出了景色的美)之后,提问:同学们,假如你是作者,你认为还可以增加哪些内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推荐同学回答或根据荧屏画面展示补充)最后布置作业。

这堂课,李老师一改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唱主角,学生演配角,课堂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旧观念,努力营造了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具体地说,李老师做到了四个“放手”,在课堂教学中只做了“平等中的首席”。

一、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因循“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新课讲授、巩固练习、作业布置”的固定模式,教学过程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唱主角,学生不配合,教师讲述口若悬河,学生听课萎靡不振,教学过程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辛苦费力,学生学得乏味吃力。

李老师这堂课,从兴趣激发入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新课导入”时,通过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回忆中思考、想象、再现雷雨时的情景;在“朗读训练”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将学生带入了雷雨过程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朗读,并结合画面,主动认识、切身体会雷雨中的情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得主动,又避免了老师的单调枯燥的讲解,课堂自主学习气氛浓厚。

二、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

传统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仆”关系,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学方法纯属“注入式”;学生学习无个性,成了学习的奴隶,课堂气氛沉闷。

这堂课上,在“动手练习”这个环节,李老师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调动班上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合作讨论,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变“传统应试教育学生是学习的奴隶”为“新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方式,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拓展其思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气氛活跃。

三、新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

传统的应试教育,受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把培养少数能升学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教学中,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等生,歧视“差生”。为“迅速”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教师纷纷采用“教师包办归纳,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出现了“高分低能,低分无能”的现象。

李老师的这堂课,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做到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新得”,“学有提高”。 李老师在“课文赏析”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合作,去归纳,老师适时点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新系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除了板书,就是讲解,学生听课容易疲劳,缺乏激情,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生活实践的体验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知识点学习显得零碎,没有系统性,缺乏实践佐证。

雷雨读后感篇10

   小学生关于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和孩子一起阅读《雷锋同志的故事》这本爱国主义题材书籍。感受甚多,雷锋同志的一生很是平淡,可又是那么的无私。他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了不平淡的人生。

   雷锋同志做的每一件事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并不是惊天动地的,而他是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兢兢业业,小到帮助老人寻路回家,大到保卫祖国的安全。

   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有雷锋同志精神,一心一意去做,我们就可以成为新一代的雷锋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

   和孩子一起阅读,讲解给孩子听,让孩子更能了解雷锋同志精神,帮助孩子从小学习雷锋同志,总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从小就有一颗爱心,以后能更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生活情况改善了许多,然而他们怯不知道解放前夕,生活是多么艰辛,就雷锋同志的一生来说太过匆忙,太过短暂,他从未享受一天奢侈的生活,切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他勤俭节约的精神是我们教育指导孩子的好题材。

   和孩子一起阅读《雷锋同志的故事》,深深体会到不但要教育孩子学习雷锋同志,作为父母也应该学习雷锋同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从我做起,孩子才会做得更好,学得更好,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学生关于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妈妈给我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被雷锋叔叔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雷锋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字。这本书说的是,雷锋叔叔是一个善于做好事的人。在学校时,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擦黑板、抹窗户、整理桌子和板凳,一刻也不闲着。在工作时,他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一分不留,全部捐献了出来。在队里,他做的好事更是数也数不完。在火车上,他给老大娘让座位。雷锋叔叔也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他自己有一个“聚宝箱”。他把平时从外面拣回的螺丝钉、螺丝帽、钉子、铁丝等都放在里边以备用。雷锋叔叔穿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也舍不得买新的。但为了支援农业建设,他曾把自己几年来辛苦积攒的二百元钱,全部捐了出去,这是多么伟大呀!

   听妈妈读完了《雷锋的故事》,我心里很感动,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学校里,从小事做起,不计个人的得失,全心全意为班级、学校服务;在生活中,不和别人比吃和穿,衣服只要能穿就不买新的,作业本也不要随意撕掉、丢弃。我们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小学生关于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雷锋一生的经历。雷锋的爷爷被地主逼入绝境,父亲被日寇打死,哥哥被机器扎死,弟弟在母亲的怀里饿死。可怜的雷锋就这样成了一个孤儿。雷锋用心工作,会开拖拉机、推土机,他决心去当兵。雷锋当成了兵以后,做了许多好事。俗话说得好:“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一次雷锋去广播站广播,鼓励大家防洪,当时在下雨,去广播站的路上,雷锋看到一位同志没有穿雨衣,身上都是水,就把自己的雨衣给他披上。等那位同志发觉时,雷锋已经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