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06:55:21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1

我们必须承认,绘画是二次元的东西,建筑是三次元的东西。而且因为绘画的意图有各种各样,会影响建筑形象描绘的精细度和写实性。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绘画对中国古建研宄的可行性。

二、研宄方法

中国绘画与中国建筑同可在视觉感知上为人所认识理解,只要掌握相关的研宄方法,研宄者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提取较大信息量,再结合其他研宄方法,例如实务研宂以及研宄方式主要侧重研究阶段对资料的整理及罗列以及建立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其可通过分类研宄以及比较研宄再将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为其研宄的对象进行手法性基础。再通过对研宄对象分析,得以在不同方面,中国绘画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研宄中的资料性意义。

1.1相关其他文献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建筑的文化及历史及区别等

通过中国绘画研宄中国建筑,在具备基本的建筑素养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素养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一般的研宄方式,再确定研宄对象,在图纸与空间的转化过程中,逐个深入,全面研宄了解需要研究的客体。

1.研宄方式

1.1分类研宄

分类研宄是中国古代建筑研宄重要的方法。在通过中国绘画研究建筑时,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相应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也可对研宄建筑进行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之后通过对其进行下文探讨的研宄方向的共性总结或差异性总结,而整体服务于中国古建研宄。品,对建筑比较。而横向比较则是通过罗列整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绘画作品展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最后配合其他文献以及实物调查深入探讨。又比如探讨宋朝建筑形式。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研究者可片段性整理图中不同建筑,进行分类,分类可按功能分或形式分类。按功能分类即分为:城镇,城防,宫殿,衙署,宗教,祭祀,文教,会馆,园林,村落,塔,桥,枋等。而按形式则可以分为: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塔,坊等。分类后整理,根据下文谈及的研宄方向,整理其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共性及差异性,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对宋朝建筑形式做综合性了解深入。

1.2比较研究

与分类研宄不同,比较研究主要注重通过研究建筑与其余建筑的差异性,来综合分析其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建筑转变缘由。比较分析的条理性主要有建筑纵向比体现的同种建筑类型,来比较分析,以得出研宄到碉楼,毡包等建筑类型。这些信息皆为简单对比分析得出的初步信息,如果进行深入探讨,其绘画作品为古建筑研宄提供的资料性肯定更为充实。

1.3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

同时,对于写实性较强的建筑绘画作品,比如界画,其记载的史料是相当充实的。对于这类绘画,在研究时我们因此描绘连续的城市建筑也成为可能。画家把想描绘的地区沿着主要街路,不同地区视点有所变化,但各个地区的景观都能正确描绘,以此来正确地描绘连续的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彩虹方向的特点差异等信息。以横向比较分析为例,分析建筑形式特点。先将所收集的绘画作品进行整理分类,从绘画作品的色彩,主题,及其中涉及的建筑类型等进行比较。从上图简单分析则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藏族更带神秘宗教色彩,其对多,防卫性较强。这类从写实性绘画中得出的信息,可以为建筑提供资料性较强。包括虽然《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不能全面的全方位的表达建筑,但是其轴侧的表达方式,可以清晰的展现建筑的两面,再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所具有的对称性,以及一般所具备的建筑学常识,及尺度感受。我们可以模拟出当时建筑的基本形态。再通过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细节花样图腾等,则可以近乎完美地复制出当时的建筑,以服务于建筑研宄。2研宄方向通过上文所提供的研宄方式,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相联系。之后将研究方向确定,分析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来研宄建筑,即为研宄方向。从中国绘画的二元视角到中国建筑的三元体验,我们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展现的建筑本身的形式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宄,以完整并补充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知识。

2.1建筑本身的形式

从绘画中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本身的形式,即是注重建筑部分。其主要包括从古代绘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研究建筑符号象征等。而再进一步探宄,则会发现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同样在空间形式上追求美好的个人世界,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兴起。如左图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图解,外面纷纷扰扰,主人以园林的形式将自己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同样这类从绘画艺术到历史及地方文化背景,再到建筑类型研究可以与“为何宋朝楼阁建筑会兴起”“商周时期建筑的简陋古朴原因”等等研究相联系。研究需引用前文的研宄方式通过绘画主题的不同,来对绘画进行分类或比较等,再通过绘画主题与建筑类型的联系进行研宄分析。研究不同绘画主题对应的建筑类型(如下表),过程为建立绘画作品题材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联系,即因果关系探究。绘画作品作为一种二元的物质体,其在史料中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其对于符号及图腾等文化的记载。绘画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从古到今一直与人们的思想生活相关。而其对于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地域,其信仰与崇拜不同则形成的图腾文化不同。这些也会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得到剖析,无论是人物绘画,风景绘画,图腾绘画,还是建筑绘画,其中均会有体现。而该图腾文化转化为建筑语汇,则在建筑细部上体现,例如,鸱吻,脊兽,雀替,辅首,抱鼓石大样,悬鱼,各种雕刻彩绘等。所以在研宄复原中国古代建筑时,参考中国古代绘画会对建筑研宄的细节完整性产生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做研宄,其图腾绘画文化研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近期进行的老司城遗址复原图设计中,除参考考古报告,文献资料,实物测绘以外,对当地花瑶族居民的信仰及图腾绘画或刺绣作品的研宄也是必不可少。而这些图腾也可能会在其鸱吻等部分细节构建得以体现。按此理由复原遗址建筑也能使这类建筑文化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及资料客观性。

2.2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是指,通过前文提及的

2.2.1从绘画研究建筑城市规划政策

通3D成及较及节点放大模拟现场的方《宋史?舆服志》也记载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执政亲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诸道府公门得施赣,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思者许用之.口口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第建设同其他朝代一样要遵守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的原因了,因其非”官舍”。从《清明上河图》上反映的市井繁华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强烈抑制工商的时代。《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东京的奢侈消费行为做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其中对街巷的介绍一笔带过,详细描绘了酒店、饮食店和瓦子勾栏.即餐饮和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中也有类似的反映,在所有店铺中酒店和餐饮占有绝对优势,以彩楼欢门装饰门面者除城内十字路口处刘家香铺外,其余皆为酒店。证明北宋东京的消费观念中,虽然“器物服玩”皆为奢侈消费的对象,但餐饮娱乐却是引领奢侈消费的最重要载体,超出其他消费。

2.2.2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

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以宋朝绘画作品为例。

三、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2

那么风水究竟是什么?6月13日,一场由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办、浦东图书馆协办的名为“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的讲座在浦东图书馆成功举办,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研究建筑风水理论著名专家王其亨教授为我们揭开了笼罩在“风水”身上的神秘面纱。讲座持续了三个小时,像一块磁力极强的磁铁,吸引了来自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界的设计师以及专业媒体记者近500人,期间几无一人离席。

王其亨其人

王其亨,1947年出生,河南博爱人,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教授,中国建筑风水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古建筑学家。王其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以大规模的古建筑测绘研究、明清皇家陵寝研究、皇家园林研究、古代建筑图学及传统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著有《风水理论研究》、《古建筑测绘》、《明代陵墓》等学术专著。自1992年以来,主持并组织落实了大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测绘,将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直接同文物保护事业和相关科研等工作密切结合,适时转化形成经济效益。他基于测绘成果,完成大量文物建筑的修缮、复原设计、保护规划以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已培养硕士、博士(包括美、日、韩等国)研究生40余名。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并曾成功阻止韩国将风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风水不是迷信

在王教授看来,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中国的古代学科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分科的。象天文、数学、建筑这些学科,在古代都是归在“建筑风水”中的,如村落,民居,城市的选址和风水紧密相关。建筑风水为什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

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合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讲座中,王教授还特地提醒,有一些人冒充教授、学者出版关于建筑风水与建筑的书,那是欺骗人的,大家不要上当。

风水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王教授认为,堪舆学(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大自然伟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健康与后裔繁衍,使聚居于该地的人们光前裕后,获得世代平安。传统风水学确实含有一些符合现代生态学的科学因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的文化信仰,风水学可以作为学者们的一种传统文化研究,或者建筑、园林、生态学专业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在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中体现中国的建筑传统。

王教授还从风水学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和演变过程,依据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选址理念分析中国的地理区位,从而揭示了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古都北京之所以被选定为都城是因为其为九边重镇,位于三大气候资源交汇处,正所谓风水宝地。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让我们认识到了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发展;文化特征

中国古建筑以封建社会为代表,追求均衡对称的方式,形成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西方古建筑以立体感官、单一布局为特征,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二者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可视为是其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筑的历史也可视为是反映了其建筑文明发展的轨迹,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若干重大的建筑成就则成为其历史发展的标识物和人以为豪的共同记忆或民族文化遗产。梁思成先生说“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就是这个意思。

1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1.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1.2轴线的空间艺术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尊卑差别。

1.3“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谐于自然之中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干扃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2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2.1立体感官,单一布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的却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2.2神亿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文化一支独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出现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与神化气息的崭新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作为富有浓厚神化性与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内部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问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们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话性与宗教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3古建筑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3.1古建筑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3.1.1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3.1.2恒久变易观念传统的中国式房屋设计原则采用通用式设计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们形成了恒久变易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犹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本身的注视。建筑以恒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通过无限衍生,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变易的内涵。

3.1.3中庸思想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3.2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3.2.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3.2.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文化;大地文化;亲地;恋木;宇宙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具的一种“大地文化”。

一般而言,凡是建筑,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展现于广阔地平线之上的、一种巨大的空间文化形态,建筑是人类按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把握一定的科学技术与美学“语汇”所进行的大地营构。雄伟古老的中国万里长城、举世闻名的明清北京故宫、意境宁静深邃的江南园林建筑,正如严正重拙的埃及金字塔、典雅静穆的希腊“帕提农”神庙、巨硕华美的罗马凯旋门以及清丽纯和的印度泰姬陵一样,无一不是一种在时间的流逝中矗立于大地的空间存在,在现实的无言沉默之中,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不断地向人“诉说”着这个国家、民族、时代甚至地域、个人的独特的“文化”,并且无可逃避地对建筑文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世界建筑体系

古代世界曾经有过的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大约有七个,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最为辉煌。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其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段落,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历魏晋经隋唐到宋,是成熟与高潮阶段;唐宋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剧交流等社会背景。例如秦汉的统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统一增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中国内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其他艺术例如诗歌常于乱世而更见其盛的情况不同,可以认为,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筑艺术得以发展的内在契机。

二、中国建筑文化起源

中国古代是怎么看待中国建筑文化之起源这一重要问题的呢?

墨子云:“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掘穴,曰冬可以辟风寒。逮夏,下润湿,上熏,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墨子又说,“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易传》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雪,盖取诸大壮。”《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辟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礼记》则指出,“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泽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蛰。圣人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

这里所记,难免挂一漏万,其意不外有三。其一,上古宫室之起源,始于自然环境之恶劣;其二,宫室之前期居住文化方式,为穴居与巢居;其三,上古穴居与巢居的创造者,为“圣人”、“圣王”。

如前所述,中国建筑文化之起源种种,所处时代有异,而所论大同小异。其中主要之点,是将上古宫室之发明权,归之于黄帝之类。这反映出一个共同的文化观念与文化心态,即强烈而执拗的崇祖倾向,往往将“人文初祖”黄帝指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创始者,这大概是中国文化史上所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在祖宗崇拜观念中的反映了。

三、中国建筑的“宇宙”精神

在文化观念和时空意识上,这关系到历来中国人所认识、体悟到的“建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中国人所认识、体悟到的“建筑”,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宇宙”。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这一点,早在先秦的文化观念与时空意识中,已经光辉地体现出来了。

宇宙之“宇”,指“宙”(时间)的空间存在方式;“宙”,指“宇”(空间)存在的运动过程。宇指空间的广延性;宙具时间的延续性。时空并存,不可分拆。然而,如果仅仅知道“宇宙”即时空这一意义却不去追溯“宇宙”的本来义,必将无力解开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这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论之谜。

“宇宙”的本义,指建筑。

所谓“宇”,屋檐之谓。《说文》:“宇,屋边也。”“屋边”即屋檐,许慎可谓深谙“宇”之底蕴。此说肇自《易经》。《易经》大壮卦有“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之说,即取“宇”之本义。“宙”的本义为梁栋。高诱说得很清楚:“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建筑是一种空间存在,它以屋顶、屋檐为代表的立面是这一空间存在的主要标志,但是,仅有这“宇”还不能成“屋”,只有同时有“宙”,才是宫室在东方大地之上长久屹立的现实存在。中国建筑的传统型式的木构梁栋,具有举足轻重的撑持、负重的物理功能。就中国土木建筑而言,假如抽去了房屋的“宙”即梁栋,那么屋就倒坍,也就“屋将不屋”了。

因此,那支撑屋顶重载的梁栋(宙),实在是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生命。建筑物是否能在大地之上持“久”屹立,全凭梁栋的撑持。

从中国文化及其建筑文化分析,“宙”与“宇”字一起,共同揭示了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形成与建筑的文化联系,或者可以说,中国古代素朴的宇宙观,是从建筑实践活动与建筑物的造型中衍生而成的,它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时空意识。

总之,中国建筑的文化性格,表现为观念上的“宇宙”观,体现出一种人工宇宙(建筑)与自然宇宙相同构的“宇宙意识”,具有人与自然相亲和的特点,使中国建筑文化的哲思境界和美学意蕴显得深邃而气度不凡。同时,以伦理代宗教及其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说明中国建筑在一般地接受儒道释文化思想影响的文化历程中,其主导文化性格的形成,无疑与儒家文化具有更多的历史联系。从以土木为材这一点来看,中国建筑的“亲地”与“恋木”,说明它对东方大地真正的血肉相连的依赖,塑造了令人深为感动的东方大地文化之情、理交融的品格。在技术与艺术上,中国建筑是空间与时间、材料与结构、方形直线(中轴)与圆曲韵致、阳刚与阴柔、庄重与活泼、理性与情感之间所进行的一场严肃而美妙的文化“对话”方式。

参考文献:

[1]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王杰 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王振复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现代建筑理论 刘先觉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5

Abstract: In China bright ancient civilization the historic building was its important component. It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world,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time has profited from the West artistic feature following the retention tradition style.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 影响

key word:China ancient architecture China modern architecture influence

作者简介:郭嘉。性别:男。籍贯:陕西省宝鸡市。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一) 从原始社会的半地穴棚居式建筑到夏商周时期建筑雏形的形成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从半穴居住所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而在长江流域则为杆栏式建筑。这便是中国古建筑的开创阶段。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不论在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建筑雏形,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基础。

(二)汉唐成熟期、土木结构的特点

(1)汉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木架结构成熟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统一六国,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修驰道、筑长城、凿灵渠。汉代则在秦的基础上,进入大规模建造时期。

汉代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在汉朝中国的木架结构经达到成熟阶段,甚至在东汉时期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

(2)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时传统建筑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佛教建筑的传入,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政权时期佛教寺庙盛行,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结合了许多印度、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

(3)唐代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

唐代因为自身发展原因,经济繁荣,国力富强,其建筑在继承前几朝的优秀之处的同时也融入了外来的因素,从而自身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同时也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

(三)宋、明清的建筑

(1) 宋代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

宋朝在建筑艺术方面一改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朝着细腻、纤巧转变,对于建筑装饰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南宋时期更是进一步发展,因地制宜,创造了一系列与环境相结合的建筑。北宋崇宁二年颁布并刊行的《营造法式》一书,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它系统的规范了建筑设计和施工办法。

(2)明、清的建筑

明、清两朝是建筑的历史上的最后的发展高潮。明代在建筑布局方面,更为成熟、合理。继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最后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

二、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发和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除了追求生活的舒适度,也加入了现代的因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等上,现代建筑都突破前代任何时期的建筑体系,展现出属于自己特有的鲜明特色的局面。

(一) 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现代传统风格的形成

(1)中国建筑师对民族建筑形式的探索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人“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口号喊响,开中国建筑师创作民族形式建筑的先河,奏响了中国建筑师队伍探索民族形式的前奏。中国近代建筑师在对自己本民族建筑的发展沿用的基础上并对西方的现代建筑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模仿调整。

(2)营造学社对现代建筑事业的影响

营造学社编撰出版了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和《建筑设计参考图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事业产生了深远长久的影响。而《中国建筑史》是我国第一部由国人自己编写的较为系统的中国建筑史,本书处处体现出一些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研究方法。

(二)中国现代建筑风格是对传统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对古代皇宫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构造用水泥取代了传统古代的木质结构。

(2)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对中国古代建筑中木架结构的改装。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充分的体现了“唐之杰作”。现代与传统相互结合,这一点处处都可以被发现,使整个博物馆既具备了传统元素又具时代气息。它的色彩构思更加突破了一改以往的红墙黄瓦的沉闷格局,反而以以白、灰、茶三色为主调,使整个建筑庄严、典雅、宁静,具有的雕塑感。

(3)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再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无处不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地方特色民族传统,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三)古代建筑给现代建筑的启发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北方的传统建筑还是江南的自然林园,都有许多能体现出古人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古代如此,现在也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保护环境等等,这充分展现了我们的现代社会开始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现代建筑更注重对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三、结论:中国现代建筑是对古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它们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存在并发展,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灼灼光华。而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的影响。现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的结构优点,吸收西方建筑的可取之处,并且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予以表现。传统建筑赋予了现代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建筑在秉承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工艺的同时,又向其中融入时代气息,使其发展变化。即中国现代建筑对古代建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宅院建筑;意象化;精神;存在

目前,中国政治经济在飞速发展,各个城市中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正欣欣向荣。用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大陆现在就像一个大型的“建筑工地”(之所以说它是建筑工地,因为在各个城市都可以看见的事情,即将古建筑或认为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建筑拆了又重建,其对地域文化的破坏,以及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在所谓城市建设的高潮中,已经对传统文化破坏殆尽了。有些蕴含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统古典建筑,受到现代社会建设的强烈冲击。

1.何为建筑的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建筑既是一种物质实体,又是一种营造行为。总结明代宅院建筑具有三大精神:天人合一、时空互渗、技艺相成。这三个方面贯穿于中国古人的生活与建筑的始终,以南北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理解融于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各个层面中,从而使明代宅院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为世人所惊叹。

(1)天人合一的精神。古代宅院建筑的天人合一的精神主要内涵表现在:自然的天与人的合一;信仰的天地与人的合一;德行的天与人的合一;天道与人的合一。[1]天人合一的精神在宅院建筑的各个细节中都有体现。如屋顶因物质实用功能使天空被遮蔽,人天相分;而明代宅院建筑中的天井,同时具有通风、采光、排水的功能,被称之为古代宅院建筑中的“眼”,又将人的生活空间与天、自然相连接。屋脊两端的兽瓦、翘角上嘲凤、瓦当山的纹饰(树木、花纹、卷云、鸟兽等)等是自然物的直接描绘。如在山西晋中一带,大量明时期的民居建筑——有曹家大院,常家大院,乔家大院等。我们得知古人对文化传承,对自然地尊重,对宅院建筑的重视程度,来表达内心世界观与情感。[2]

(2)时空互渗的精神。即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古代宅院建筑者为了拓展时空,以寄寓历史、地域、人文的烙印,以此铭记彼时,以此地铭记彼地,是使时间与空间相互渗透,从而在感性的形态中增加时空容量。空间的时间化和时间的空间化存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同时也存在明代宅院建筑文化中。在明代宅院建筑里,空间与时间是生命不受外物约束的感性存在氛围,时间是非虚的,主体性与世间万物相联系的过程。这种时空互渗的意象化存在,让人充分认识到古建是会传达充分意蕴的活化石。

(3)技艺相成的精神。技艺相成指的是宅院建筑的承建者内在精神和行为的意义所在,是充分表达建筑内在艺术的创造论。明代的匠师们具有相对的意象空间,有相对浓厚的主体性取向,文理互通。主要表现在:园林建筑的兴起和宅院理论的繁盛;宅院建筑慢慢倾向于工艺化。此时物我意象蕴含于山水庭院中,庭院建筑的装饰精致、施工精细、工艺纯熟,是当时历史人文背景在技艺意象化的表现,是一种创造 ,是既符合规律性又符合目的性的时代特点。

与西方建筑文化不同,中国古代宅院建筑包括明代时期的宅院建筑,通过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独有特点。宅院建筑从始至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象化的时空互渗精神、技艺相成的精神,一直秉持自身的内涵与神韵,屹立于东方建筑文化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史上。这也是明代宅院建筑的艺术价值所在。

2.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语言的表现

在一定历史人文背景下,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面临这么强势的外来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应有的自信,迷失发展方向,丧失内在的活力,会在现代建筑趋势中逐渐丧失创造力与影响力。失去建筑的基本原则,任意践踏中古传统文化,藐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放弃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孤立,这是一种顾后而不瞻前的愚蠢行为。[3]

我们应着眼于未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新的建筑语言。

(1)将现代建筑审美要求与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

(2)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3)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成功的建筑就不会拘泥于现代建筑或国际主义建筑大的牢笼,中国建筑师应该热爱并熟悉本土文化,吸收与升华中国古典宅院所蕴含的意象化,有机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从而做到既传承中国建筑文化,又符合现代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

3.古代建筑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危机感问题

明代宅院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随着大规模的城镇改造,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淹没。顿时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保护感”。 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学习并研究建筑文化,从而掌握古代建筑文化,肯定古代建筑蕴含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力量,将其保留下来。

对于现代的建筑设计师,在面对如此丰富内涵的古建文化,即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丢失的情况下,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找回对自身文化的自信,重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学习?我们是否可以从传统的和民间宅院建筑中找到更加智慧的方式?我们是否可以从传统建筑宅院文化中找到灵感,打破城市与乡村的建筑的隔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审美相结合。通过学习明代北方宅院建筑,是可以从中找到灵感,取其精华,以理性与智慧的方式和现代设计元素组合,创造有属于本国传统文化痕迹,又能与世界接轨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宅院建筑。就从明代时期南北以不同形式来展现不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宅院建筑开始,细细品读他们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与启示。

结语

现今,我们应建立新的价值观,继承吸取祖先留下的建筑文化,积累发展的力量,创造发展的条件,找回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寻求地区自身的优秀建筑文化的发展;在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入剖析和思考的同时,还需看到世界现代建筑的发展,同时也需追求地区文化的保护、再生和创造。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汲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对本土文化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强的精神。总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吸收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获取灵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组合,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使现代建筑既具有历史感,又具有时代感与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宗桂. 中国文化概论 [J].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2]张葛. 我国传统建筑亮化设计中的文化意蕴[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3]侯斌. 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浅析[J]. 中国建材科技. 2009(2)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7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以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可以说当今室内设计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室内设计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设的延伸、继续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关系

一、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体系。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是在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发张过程中,劳动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构建了富有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特色建筑。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既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设计的产物。中国室内设计与陈设以中国文化为中心,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风格。古代室内设计和陈设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特点是多方面的,1、从空间形态来讲,无论哪里类建筑,一般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体,以“间”为单位;下哦那个群体关系而言,都是以院落为单位,再以纵、横两个方面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总之,大都是一院、坊、城三个空间层次构成的网络系统。2、从文化象征来讲,文化象征是维持建筑体系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文化象征往往与宗法的人伦秩序相辅相成。从布局,梁柱间架的多寡、形体、构件的比例等等这些包含这宗法秩序和符号隐喻的文化象征。3、从建筑类型来讲,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祭祀建筑。4、从木构艺术来讲,这是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所不同的。内卫装修、彩画、木雕、砖雕和琉璃等有着结构美和装饰美。

三、室内设计的特点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室内居住环境。

室内设计从广义上讲,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要求,从而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学习环境、工作环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改造,达到使用功能的必需条件和视觉环境的美好享受。

室内设计根据人的流动特点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居环境设计 在较长时间内有固定人员的居住空间。它包括:合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别墅式住宅、院落式住宅以及集体宿舍。第二类是限定性公共空间设计 在较长时间内有相对固定人员的公共空间。它包括:学校、幼儿园、办公楼、教堂等。第三类是非限定性公共空间设计 没有相对固定人员的公共空间。它包括: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所、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火车站、机场、商场等综合设施。

四、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室内设计它所涉及的是建筑物的室内部分,是在建筑物建筑完成以后,我们的室内装修设计才刚刚开始。但是事实上,建筑物在开始建造的初始阶段,建筑师就将建筑物公共部分的室内设计应经有了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建筑师在构建建筑物的基本构架的时候,也有必要让室内设计师提前参与其中。建筑语言也是室内设计语言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室内设计与建筑师一个整合的过程,它们是一个交织在一起的。并且它们的界限是模糊的,就是因为这种界限的模糊,能够使整个空间更合理,平面功能跟家紧凑。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1、室内设计是功能、空间、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具体来说是使用功能和空间功能。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本身是一种文化,室内设计是让人感悟的一种文化现象。

2、室内设计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理论体系是相同的。我们从那个构图规律、美学、空间比例等方面来讲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是解决建筑的使用功能,处理内外部形式和建筑的构造问题。而室内设计是通过空间界面、具体空间关系的处理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效果,强调材料、色彩和灯光的运用,也注重细节不封的处理和形态的构造问题。也就是说室内设计是更具体化的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独一无二“天人合一”建筑思想的具体体现,经历了漫长的文化洗礼,已经深深地烙上了中国雄厚文化的印记。同时也对现代室内设计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总之,室内设计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室内设计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设的延伸、继续和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8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建设的趋势,对古建筑保护成了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就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谈谈个人意见,并提出几点保护措施。以期望城市化的发展与古建筑保护能够实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古建筑

前言

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提供认同,增强自信,这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建筑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成为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与当时当地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有着极大的关联。对于古建筑的研究,可以获得对于当时社会科学技术的全面了解。

对于历史长河冲刷中留下的古建筑,是文化和历史的缩影,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使得新城区的建设或旧城区的改造也在随之加快。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城市建设或改造与古建筑的保护和发展的矛盾。

1.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1.1古建筑是历史的标志

古建筑文物是历史的标志,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信息,是城市的文脉和灵魂,沉淀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起着标识城市历史,诠释城市发展进程的作用。许多工程宏大、艺术精湛的古建筑,都是过去的劳动人民多少年来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沉淀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

1.2古建筑为研究提供例证

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本身就是一部实物建筑史,对于研究我国历代建筑的艺术造型、布局、民族风格和建筑结构、材料、施工以及有关的科学技术等等都是珍惜宝贵的资料;古建筑对于研究建筑史来说,更是直接的实物例证。每个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反映的就是那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式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1.3古建筑对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中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如木雕、琉璃、壁画、石刻、砖雕、彩画、镶嵌、塑饰、堆叠等等,皆独具一格,成就很高。其中许多技巧,技艺和经验,长期以来不断地为人们所继承和借鉴;无论是对于研究艺术发展史或者创造社会主义新艺术,都有非常很好的指导意义和重要价值。

古建筑的消失也使城市特色的逐渐消失,并对城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古建筑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对于古建筑的保护,需要我们把握好方法,不能够盲目,那样不仅不能够真正的保护有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于具有有着重要文物价值,或者历史研究意义的古建筑,应当尽可能的保留现状加以保护。对于极具历史意义建筑的保护,应该进行细致的研究和严格的论证,可以利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和材料,但应尽可能的保持古建筑原有的风貌,以避免对于建筑的冲击。

古建筑的价值在于它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由于人为的或者自然的破坏,使得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遭受到损害破坏甚至有些严重的已经毁灭了。虽说,相关部门花了也很重视,花了大力度对古建筑进行翻新重建,但是少部分翻新工程却很失败,保护的效果并不好,甚至产生了破坏。所以保护它们已成为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2.保护古建筑的措施

2.1加强民众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古建筑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和某些人的事,我们应该它提升到全名参与的高度。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作为主导、完善的文物保护法制体系,同时还要增强全民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让全民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之中。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只有我们大家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古建筑才能永久长存。

2.2建设前做好城市规划

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在发展中的城市,它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建筑文化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改变了,就不能说明当时的历史,进而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一般情况下古建筑位于老城区,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或者是旧城改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古建筑的保护,必须要保护好古建筑。要保护好古建筑,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一旦失误,必定会将造成古建筑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骤加快,很多大型古代建筑都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然而许多地方古建筑保护现状实在不堪,许多本应该得到好好保护和挽救的古建筑,却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遭到了破坏,使得古建筑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牺牲品。怎样才能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时更好得对古建筑进行好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关乎社会各界,不是一个人的事,不过首要的责任应该在政府。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把保护古建筑作为第一要任,充分把这种理念融入规划之中,在规划的时候就做出慎重的考虑,不可贸然的行动。

2.3提高古建筑保护的科技含量

运用各学科的科学知识对古建筑进行研究,有助于对古代建筑保护。不同类型的古建筑应区别开来,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修复古建筑中要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在修复和保护过程中不要改变古建筑的历史特征,包括形与无形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古建筑保护的每一项干预修复活动均需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要开展相关的多学科合作。此外,在修复过程中,当传统的技术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应该借助于现代科技,相对于传统技术,现代科技可更全面和深入地认知古建筑,采取的保护措施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科学。现代科技手段纵然有以上的优势,但始终不能用其代替传统技术,我们应该将两者紧密结合,各有侧重,各展所长。

结语

古建筑保护的目的要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而不仅仅限于它们由于稀有而具备的市场价值。古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沉淀了人类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总之只有把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让它们以其原有的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才能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等的作用保护古建筑,让古建筑一直传承下去,为子孙后代服务,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负的社会责任和神圣天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注意对古建筑的建设性的保护,使城市化的建设与古建筑的保护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以保证城市化与古建筑保护和发展的协调、和谐进行,最后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9

一、2006年,值得回味的三次建筑学术活动

自2005年11月《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外建筑文化研究小组赴四川李庄考察,全力组织《图说李庄》一书的编撰出版,到2006年3月、4月先后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共同策划开展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4月20日举行“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等,均在国内建筑界内外引起反响,从一定层面上构成了中国建筑学研究与普及的思想“地图”。因为这些“寻根”的建筑之旅,留下最多的不仅是建筑文化的印迹,还包括对现代建筑设计创作观的启迪与思考。

1.《图说李庄》一书讲述了什么“一首记载营造学社六载寒窗书写华夏建筑文化的宏伟诗篇,一幅描绘长江古镇千年荟萃中国学界精英的绵长画卷”是《图说李庄》一书封面上的导语。作为该书的策划与主编,要求我们力求该书要特别把握住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所作的突出贡献。因为2006年是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所以记载并传播李庄文化与李庄精神十分重要和迫切。从此种意义上讲,《图说李庄》是一本普及“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建筑文化读物。

2.“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寻到了什么“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留给后人的不该仅仅是记忆,更要唤起一种精神及联想:这里有对逐渐消失的人和事的追念,更有对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令人折服及感动之处的理解;这里有对传统建筑文化与工艺留存的迫切认知,也有令人扼腕痛心的现代“建设性破坏”的高速发展的商业之声;这里有无比丰富而细腻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固有的东方文化意义及美学价值,但不少现实无情地回答我们的总还是一声高过一声的无奈叹息!恰恰正是这种现实影响力,要求我们该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总括“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的建筑精神。

3.“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昭示了什么2006年4月20日正值梁思成先生105岁生日,来自建筑界、文博界专家们纪念这位世纪的建筑伟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发言道出来会议的主旨: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纪念梁思成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们究竟该怎样从对梁思成的记忆中、吸取到对今天有益的思想;我们究竟该怎样采取措施和行动才能不辜负先哲对我们的期望。为此,要从古建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不足出发,提倡应该继承和发扬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与文保精神,其核心就是要学习梁思成注重科学研究、对待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一丝不苟、学贯中西、具有远见卓识的精神。

二、我们该如何认知并理解梁思成的建筑精神

两院院士吴良镛指出,只有向学术巨人学习,才能迎接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他认为,梁思成的一生有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的家学渊源以及坚实的国内外基础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在学习他博大的胸怀及不倦的敬业精神时,很有必要从他身上发掘到更深层的蕴藏。那么我们该如何汲取一代宗师的精神力量呢?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估价并总括梁思成给中国建筑界所留下的建筑思想。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作出归纳:

第一,要学习梁思成在国家危难情况下的勇于担当与默默坚守的精神。这里细分析至少包括如下含义:

⑴中国建筑文化应该不应该面对伟大?

⑵中国建筑文化可能不可能创造伟大?

⑶如何去理解并把握伟大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标准和尺度?所有这些都需要去伪存真,正本清源。这种担当与坚守本质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传承,它是要有远见与胆识的。早在1955年,梁思成便陷入批判“复古主义”到上个世纪60年代“”暴风雨的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然而,面对沉重的代价与压力,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执着及坚守精神仍令后辈折服。

第二,要学习梁思成高尚的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抗战时期的李庄,梁思成最担忧的是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他曾应邀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编制中国华北及沿海各省文物建筑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清地点,他同时建议美军在反攻日本时,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一位中国学者成为保护日本侵略国传统建筑的恩人,这太不容易!因为就在抗战期间,林徽因的弟弟是在对日空战中牺牲的,梁思成在痛恨日本列强的同时,仍认为保护京都与奈良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是梁思成先生崇高的国际主义建筑精神早在60年前绽放的光芒,所以日本人民称梁思成是保护日本文物建筑的恩师。

第三,要学习梁思成“学贯中西”的建筑“国学”的大文化精神。回忆并学习传统是必须的,重在要视传统文化为魂,但也切不可总停留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层面,必须寻求在继承中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认为,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并“加以聪明的应用”,即可创造出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所以,今日的“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呼唤中国建筑师瞩目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目的在于不仅体会到建筑背后的文化性,更便于找寻到属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之径。

第四,要学习梁思成主动开创中国建筑文化新局面的精神。在“国学”倍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尤其应树立起建筑上的“国学”榜样——梁思成先生的形象。因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将西方建筑科学方法引入中国建筑营造学社并做出了一系列的开创性的建筑成就。195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又提出了建筑的“可译性”与“翻译论”等观点,将中国建筑构图元素与西方文艺复兴时的建筑词汇作了对比性研究。

第五,要学习梁思成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意识与精神。“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让我们顿悟:一个失去记忆的民族,一个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一个没有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是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和竞争力的。建筑师不可作文化遗产的“破坏者”,而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及创作力做文化遗产的护花使者。如果说,文化品牌是最具生命力的企业资产,那么追求民族文化的企业成长将是对现代建筑文化的唤醒。因此,“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的完整意义恰恰体现在广泛的文化上,它是在新形势下对建筑文化的抢救、整理与发展;它是对建筑历史的高水准的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及保护;它不仅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法律认知,更是在全球文化大背景下文化与创意精致化的成功实践。所以,其意义不论对建筑界、还是文保界都十分重大和实在。

第六,要学习梁思成治学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求实精神。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在物质 生活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先驱者的建筑学、文物保护工作者,尚且能开展那么多历史遗迹的调查、古代建筑的勘察测绘、文献资料的整理挖掘工作,留下这么多宝贵的遗产,这本身就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现时代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科学研究的精神。

第七,要学习梁思成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创作理论的务实精神。早在45年前的1961年7期《建筑学报》上,梁思成发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理论文章,从现在的观点看,那是在非常时期的又一非凡的理论建树。由于文章对1959年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上讨论过的建筑设计中的理论问题一一涉及,并从实际出发解读了“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针,所以今天读来仍感到很贴切。如其中对“传统与革新”的论述,很符合今日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基本思想。它对今天的启示在于,不仅要作历史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国的建筑精神中寻求答案,反对简单的形式主义的“西洋化”或“中国化”。

三、梁思成建筑精神留下的现代启示

追寻往事并非仅仅为了怀旧,因为历史与记忆中给予现代诸多启迪与借鉴;追忆学术前辈更非为了留存经典,重在要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找寻到先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巨匠的建筑精神,未来我们还应再做什么呢?建议应具体采取如下行动:

第一,“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已得到了准确定位,并且“四川行”获得学术交流上的成功,所以建筑界与文保界的合作是可能的,是有文化认同的,是会不断产生出好成果的。因此宜在“四川行”后认真总结其成果,适时地再举行“山西行”、“陕西行”、“云南行”、“京津冀行”等,使建筑界及文保界的专家们能尽快且较为系统地沿梁思成当年走过做古建测绘之路全面考察一遍,从而完成新意义下的《梁思成古建之路考察报告》(××卷)系列。我以为该系列书籍将在新形势下成为国内建筑界及管理界有用的参考书目。

第二,建筑测绘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它与摄影与素描不同。对于建筑遗产保护而言,不论是日常维修、损坏后的修复、乃至特殊情况下的易地重建都离不开一套完备的测绘图。但必须指出,如今还在教授建筑测绘的高校已不多了,学生们专门去做古建筑测绘实践的则更少,这是“国学”在建筑上的一个丧失。为此建议:全国各高校建筑院系要恢复古建筑测绘课程,《建筑创作》杂志社愿组织承办“全国建筑院校学生古建筑测绘大赛”,用最大的努力传承中国建筑“国学”的经典与精华。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10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特征 类型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独立发展。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类型丰富、风格优雅,结构灵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审美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8个重要时期。其中秦汉、隋唐及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建筑成就是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的三座高峰,创造了大量不朽的建筑杰作。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建筑在规划、设计、类型、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但建筑的基本风格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思想性却是一脉相承的。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1]。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如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风格特征变化并不明显,并且整个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这些不变的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

1.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3)创造斗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台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做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有特殊用途的,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复杂的形式。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室内间隔采用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很少有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最早出现在近代的西方。它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道德观念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而中国古代社会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成就还不足以支撑建立起相关的建筑学。但中国古代也有对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用料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之作,如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程做法》。

(2)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这些思想在建筑的选址、布局、造型、规制等多方面均有体现。如重要建筑的选址应符合“负阴抱阳”的原则;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应布置在中轴线上的北侧,等等。

(3)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4)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5)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在住宅建筑中表现道德伦理观念。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2][3]。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按功能分为以下7个大类。

1.居住建筑。在旧石器时代的漫长时期里,远古的人们利用天然的岩洞和树林作为栖息之所。到了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北方干旱少雨地区和南方低洼多雨地区分别出现了两种人类最早创造的原始居住建筑形式――穴居和巢居。随着穴居地面的不断抬升,逐渐出现了半穴居、地面建筑――木骨泥墙建筑、抬梁式木构架建筑;在巢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现了干阑式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建筑。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与穿斗式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大,风土人情多种多样,造就了不同地区的居住建筑形式。如北方草原游牧地区的毡包、东北西南森林地区的井干式地区,地区的藏式碉房,新疆地区的阿以旺,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房,等等。

2.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做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城门是重点防御部位。门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达80米。唐代边城中出现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创建箭楼,北京内城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城东南角楼是明代优秀作品。钟、鼓楼是古代城市中专司报时的公共建筑。宋代有专建高楼安置钟、鼓的记载。明代在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建鼓楼和钟楼,其下部是砖砌的墩台,上为木构或砖石的层楼。

3.宫殿建筑。宫殿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之所。宫殿建筑集中当时国内的财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而成。历史上著名的宫殿有:已知最早的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商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宫殿遗址群,秦代的阿房宫、咸阳宫,西汉的未央宫、长乐宫,唐代大明宫、太极宫,以及明清北京故宫,等等。中国古代宫殿的发展经历了规模由大到小,形制由自由到严格规整的变化过程。

4.礼制与祠祀建筑。礼制与祠祀建筑是人们举行祭祀、纪念活动的建筑,凡是因“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典的,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称为祠祀建筑。礼制和祠祀建筑大略分为4类: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从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庙、祠;举办行礼乐、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明堂、辟雍;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为人民所纪念的名人专庙、专祠。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

5.陵墓建筑。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遗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专供生人举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说,汉代以后,帝王墓葬称陵,臣庶称墓。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个规划完整、气魄宏大的陵墓群。

6.宗教建筑。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主要包括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其中佛教建筑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建筑技术成就,都使得其成为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主流。佛寺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处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中国民间建佛寺,始自东汉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并建。佛塔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石塔、砖塔、木塔、铁塔、铜塔、陶塔等,按结构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渊源于印度,约在公元3世纪传布到中国,其形制大致有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类。中国石窟的重要遗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7.自然风景和园林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其中现存最著代表性的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等[4][5]。

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类型,除上述7类外,还有军事建筑、商业建筑和桥梁等公共交通设施、坊表等建筑小品。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