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统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3:50:49

辩证统一范文篇1

一、收益确定的计价法不能代替配比法

收益确定有“配比法”与“计价法”之分。长期以来,收益确定都采用配比法。但随着资产“未来经济利益观”被广泛接受,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收益确定只需运用“计价法”,而无需采用“配比法”,可直接通过资产负债表期末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即运用资产计价法来确定收益,认为这样可以克服现行会计模式对收益确定的种种局限。

对收益确定由配比法转而重视计价法,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

1.外部会计环境的挑战。①通货膨胀以及因技术进步或政府政策调整等所引起的价格变动,使得历史成本会计下资产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性降低;②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复杂,历史成本会计对之无能为力;③随着信息对经济决策重要性的不断增强,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④科技的进步使得企业的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地位日趋重要,而其价值在会计中又得不到公允的反映。

2.会计学界的反思。①对会计目标的修正,提出了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的观点,把会计的注意力由过去转向未来,即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②对资产本质属性的反思。资产的本质究竟是成本还是未来经济利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认为,资产的本质属性是未来经济利益。既然是未来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理想计量属性就肯定不是成本,而是产出价值。在持续经营条件下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最能体现出产出价值,因而成为最理想的计量属性。②对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及配比法局限性的认识:认为资产负债表上所体现的资产是成本,而不是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本质;自创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以反映;由于按历史成本计价,所耗用的资产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转销,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而收入却按现行价格计算,这样配比的收入与费用不是建立在间一时间基础之上,使收益计量缺乏内在的统一;收益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持有资产的价值增值,而这些未实现利得信息,对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估企业的价值至关重要;强调收入与费用相配比来确定收益,导致许多在性质上不是资产或负债的递延项目进入资产负债表中,不仅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而且为管理当局调节收益创造了条件。

3.企业目标及管理理念的变化。企业目标由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向追求股东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方向发展,价值管理也开始在西方盛行起来,而现行资产负债表体现的并不是企业的价值,其股票账面价值与市值往往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笔者认为,虽然收益确定是以资产计价为基础的,但计价法不能取代配比法,这是因为通过资产计价所确定的收益只能是总括的数字,无法提供经营业绩评价的明细收益数据。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澎教授认为,由两期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变化所确定的收益是最综合的收益,但是综合收益数字并不能取代损益表中关于收益各个组成部分的计算,尤其是不能取消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配比程序。并进一步指出,“分配”并不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中应当割去的“毒瘤”,相反,包括“分配”在内的“递延”、“应汁”和“摊销”等都属于权责发生制的必要程序,是现代会计处理技术进步的表现,其把期间收益的计算结果精确化了。

二、扩大收益概念的外延

由于收益确定是紧密依存于资产计价的,而资产计价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在或将要发生巨大的变革。比如,计量属性不再局限于历史成本,而更多地采用公允价值属性;人力资源、自创知识产权等也将纳入资产计价的范围。因此,收益确定方法的变革势在必行。

现行会计模式对收入的确认,严格遵守了实现原则和谨慎惯例。凡是不能可靠予以计量的项目和没有实现的收入,财务会计均不予以确认,这必然造成知识经济条件下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的不协调,也不利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经营业绩的评价。为此,对于过于保守的会计惯例,必须加以适当突破。

美国FASB于1980年12月首先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收益”名词的新概念——“全面收益”,并将它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他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FASB关于“全面收益”的定义同“收益”定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全面收益”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收益观的基础之上,而传统“收益”的定义则建立在收入/费用收益观即“配比”概念的基础之上。全面收益不仅包括传统收益,而且还包括不计入当期损益而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利得(损失)。正是由于这些利得(或损失)项目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而未进入损益表中,才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体现的收益之间出现不协调。所以,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席会计师司克登和另一位学者约翰逊指出:“按照会计准则,大部分利得和损失不是在收益表中报告的。我们建议准则制定机构认真地考虑采用一份第四财务报表,去调整一个时点的财务状况与一个时期内盈利之间的不协调。”1997年6月,FASB正式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FAS130)“报告全面收益”,至此,美国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务上突破了现行收益确认的实现原则和谨慎惯例。必须指出的是,“收益”概念向“全面收益”概念的扩展,并不是对传统收益概念的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收益概念基础上的拓展。只有继承传统收益的概念,才能保证损益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防止人为地操纵会计数字。

三、计价法与配比法的辩证统一

收益确定的历史告诉我们:收益概念经历了真实收益向会计收益,再由会计收益向真实收益的转变;收益计算经历了资产/负债收益观(计价法)向收入/费用收益观(配比法),再由收入/费用收益观向资产/负债收益观的转变。这种转变结果告诉我们:①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虽然不相同,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不能完全割裂的,会计收益必须反映或接近真实收益;②资产是财务会计中最核心的要素,收入、费用、收益等要素都是资产要素的派生要素,因此都可从资产要素中得到解释;③收益确定是建立在资产计价的基础之上。收益的确定可以遵循特定的计量规则,但总体上不能背离这一基础;④资产/负债收益观与收入/费用收益观二者确定的收益,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应该相互勾稽和平衡。

辩证统一范文篇2

实践和科学都证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着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况且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性。而对于每个事物或过程的矛盾也各有其个性。因此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或普遍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计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每一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在统计认识中,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探求总体的同一性,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因此,统计研究要运用大量观察法与个别观察法相结合使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研究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过程。同时,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统计研究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个别观察所搜集的资料来说明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使认识更深刻、更具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以使研究更全面,更完善。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统计学为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必须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总体中诸个体某种数量标志表现偶然,而诸标志值平均则为必然。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互相抵消,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表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从个别单位,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通过大量观察,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象,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消除诸多偶然因素影响,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3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着眼于总体,着手于样本,立足于个体;同时从总体出发,分解剖析,认识局域(类、层、组)甚至个体,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计量,搜集资料。接着对个体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或归纳演绎,用样本来推断总体,达到对总体的系统性认识。即为“统而计之”和“计而统之”的总和,以实现以统定计,以计达统的目的。所以,统计学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要求一切认识对象不仅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而且它还要作为某个更大系统的要素来认识。这种对系统客体的“主体”认识,是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度量的系统思维方式。

因而,统计认识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这是统计研究的一大优点,也是统计认识比较接近客观、真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认识方法往往是就某一要素而研究某一要素,就某一系统而认识某一系统,忽略或没有充分重视各要素的整合作用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制约作用。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从统计认识过程而言,充分体现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立统一的关系。定量分析研究是统计研究的特色所在,但统计的定量分析不是纯粹数量意义的,即不是就数量论数量,而是基于所研究事物本身的特点,并且从所研究事物的有关联系或现实背景中,紧紧扣住认识所研究事物内在本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他注重的是定量分析背后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这也正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所在。那么统计研究怎样才能通过数量来体现其具体含义与现实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定性分析,即以定性分析为起点,并以定性分析为终点。具体来说,统计研究总是按照“初步(感性)的定性认识——客观科学的定量认识——高级(理性)的定性认识”这一过程来进行的,即从定性开始,确定认识事物有关方面的指标,经过定量过程,搜集,整理,进而对其分析研究,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质,完成定性认识。统计认识活动遵循质与量对立统一规律,从初始的定性入手,依设计的科学的方案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按要求搜集有关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对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统计的定量分析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飞跃的重要途径,是避免产生认识主观偏差的重要手段。

因此,统计研究最终是为人类定性认识服务的,是为了定性认识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前面所讲的统计的方法性、应用性也正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统计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探求质与量变化的规律和界限,研究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关系,将质与量同一与度中,即量的规定性定性于度中,质的规定性定量于度中,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真正统一。

5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方法。统计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在各个局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达到对总体的认识,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

所谓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分别加以研究,从而认识事物的基础或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有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将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各组成部分,分别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点以及在各种外界条件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和特点,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之目的。可见,分析方法是以客观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为客观基础的。在统计研究中诸如分组分析、因素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比例分析等等。这些分析在人们的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把分析所得到的认识变为对整体的认识,揭示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性,就必须进行综合。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办法。与分析方法相比,综合方法认识过程的方向完全相反。它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整体,通过全面掌握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概括和上升。从事物各部分及其属性、关系的真实联系和本来面目,复现事物的整体,综合为多样性的统一体。在统计中,诸如人口统计的将分组、结构、比例分析化为对整个人口状况分析;商品销售总额分析时分解为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进而从总体上分析其因素影响;社会总产值的变化,分解成各个部门行业的影响,进而综合研究其全貌等等。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统领分析。没有具体的分析,就不能具体深入地把握事物的各部分、各侧面和各种属性与诸因素,从而也就无法综合;同时,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它在综合统领下,以综合为目的,达到确切地揭示事物的总体和本质和规律性,使认识升华。因此,没有分析的综合,其结论就只能是空洞的、无根据的,是一个混沌的、外在的、直观的整体。“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分析的结果,也就是综合的出发点。统计认识的发展总是沿着“分析——综合——新的分析——新的综合……”轨迹不断前进的,促使统计认识活动不断深化,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6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给出新认识;但新认识是不确定的,可能是错的;特殊材料的组合不同,给出的认识也不同甚至矛盾;基于不完善甚至劣质信息作出决策。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前提(公理)到命题,不提供超越前提的新知识;容许选择多个前提,但前提可能是错的;大前提里的不同小前提(公理系统里的不同子集合)会给出不同甚至矛盾的结论。以观察为基础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主要属于归纳推理问题;但若已知各种事件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则可以转化为演绎推理问题。

统计认识是通过个别研究认识一般的,所以统计思维必然是一种归纳(即必须通过归纳才能实现)。统计不仅要根据所构建的原始信息通过统计推理获得一般的“知识”,而且还必须进行假设检验、机理检验等,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论证。所以说,统计思维是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归纳方法论强调了方法和外来信息的重要性,而演绎方法论则强调了问题和先存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在统计思维中的回归分析既是归纳,又是演绎。所以说,统计思维将归纳和演绎高度而有效地结合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认识效果。也只有通过归纳、演绎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才能找到可靠的科学真理。

7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按照统计认识要运用材料来看,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具有具体性,它是依据一定的数据和事实,使人们得到启发,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作出迅速的识别和直接的理解,并对对象的总体状况作出判断。统计认识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首先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数据整理手段(如分组、直方图、茎叶图、频率图等)和统计研究人员积累的统计认识经验,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获取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统计数据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典型剖析或抽样验证。所以说,在统计认识的数据收集、分析与所做结论需要具体化。同时,对统计理论方法研究时具有抽象性,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数理研究,是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它舍弃具体向客体的规客规律性逼近。因此,统计学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8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统计认识过程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实证性研究活动,同时也是探索性研究活动。它自始至终都是理性认识和感性材料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

按照统计认识属于实证性研究来说,它具有经验思维

的特点。经验思维就是运用实践经验、感性认识和感性材料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具体事物的外部状况、表面联系和现象,通过经验思维能够对丰富的大量材料初步加工,把握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述性统计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经验思维。它依据的是客体的个体的实际状况或者是客体过去的、现在的状态,是事实的归纳、概括、整理。从推断性统计来看,它在描述性统计提供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依据严密的逻辑规则和推理过程进行假设检验、数理推断、悖论分析,对描述信息、经验认识进行理论思考,使经验认识升华,这又是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它抽象掉具体个体数量上的差异,得出有关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认识;抽象掉所依据的经验材料的特殊,得出有关“类”的一般的认识。

实际上,描述性统计是推断性统计的重要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讲,推断是另一种描述;有时候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统计认识是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兼具有两种思维的成分,两种思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使统计认识更系统、更具体和更深刻。

总之,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统计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要研究探索和发现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和统计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对统计学起着指导作用,为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提供一般指导原则和思维方法;统计学是哲学一般认识方法的具体化。所以,对统计思想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归纳,有利于推进统计理论研究,廓清人们对统计的认识,有助于更合理、广泛的运用统计方法。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的辩证统一思想,掌握这些辩证思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统计理论,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主要从统计学中概括出了一系列辩证统一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

关键词:统计学;辩证统一;统计规律;思想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3).

[2]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5).

辩证统一范文篇3

关键词:统计学;辩证统一;统计规律;思想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统计学为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必须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总体中诸个体某种数量标志表现偶然,而诸标志值平均则为必然。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互相抵消,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表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从个别单位,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通过大量观察,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象,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消除诸多偶然因素影响,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实践和科学都证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着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况且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性。而对于每个事物或过程的矛盾也各有其个性。因此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或普遍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计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每一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在统计认识中,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探求总体的同一性,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因此,统计研究要运用大量观察法与个别观察法相结合使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研究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过程。同时,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统计研究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个别观察所搜集的资料来说明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使认识更深刻、更具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以使研究更全面,更完善。

3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着眼于总体,着手于样本,立足于个体;同时从总体出发,分解剖析,认识局域(类、层、组)甚至个体,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计量,搜集资料。接着对个体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或归纳演绎,用样本来推断总体,达到对总体的系统性认识。即为“统而计之”和“计而统之”的总和,以实现以统定计,以计达统的目的。所以,统计学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要求一切认识对象不仅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而且它还要作为某个更大系统的要素来认识。这种对系统客体的“主体”认识,是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度量的系统思维方式。

因而,统计认识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这是统计研究的一大优点,也是统计认识比较接近客观、真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认识方法往往是就某一要素而研究某一要素,就某一系统而认识某一系统,忽略或没有充分重视各要素的整合作用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制约作用。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从统计认识过程而言,充分体现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立统一的关系。定量分析研究是统计研究的特色所在,但统计的定量分析不是纯粹数量意义的,即不是就数量论数量,而是基于所研究事物本身的特点,并且从所研究事物的有关联系或现实背景中,紧紧扣住认识所研究事物内在本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他注重的是定量分析背后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这也正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所在。那么统计研究怎样才能通过数量来体现其具体含义与现实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定性分析,即以定性分析为起点,并以定性分析为终点。具体来说,统计研究总是按照“初步(感性)的定性认识——客观科学的定量认识——高级(理性)的定性认识”这一过程来进行的,即从定性开始,确定认识事物有关方面的指标,经过定量过程,搜集,整理,进而对其分析研究,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质,完成定性认识。统计认识活动遵循质与量对立统一规律,从初始的定性入手,依设计的科学的方案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按要求搜集有关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对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统计的定量分析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飞跃的重要途径,是避免产生认识主观偏差的重要手段。

因此,统计研究最终是为人类定性认识服务的,是为了定性认识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前面所讲的统计的方法性、应用性也正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统计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探求质与量变化的规律和界限,研究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关系,将质与量同一与度中,即量的规定性定性于度中,质的规定性定量于度中,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真正统一。

5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方法。统计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在各个局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达到对总体的认识,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

所谓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分别加以研究,从而认识事物的基础或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有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将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各组成部分,分别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点以及在各种外界条件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和特点,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之目的。可见,分析方法是以客观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为客观基础的。在统计研究中诸如分组分析、因素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比例分析等等。这些分析在人们的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把分析所得到的认识变为对整体的认识,揭示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性,就必须进行综合。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办法。与分析方法相比,综合方法认识过程的方向完全相反。它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整体,通过全面掌握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概括和上升。从事物各部分及其属性、关系的真实联系和本来面目,复现事物的整体,综合为多样性的统一体。在统计中,诸如人口统计的将分组、结构、比例分析化为对整个人口状况分析;商品销售总额分析时分解为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进而从总体上分析其因素影响;社会总产值的变化,分解成各个部门行业的影响,进而综合研究其全貌等等。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统领分析。没有具体的分析,就不能具体深入地把握事物的各部分、各侧面和各种属性与诸因素,从而也就无法综合;同时,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它在综合统领下,以综合为目的,达到确切地揭示事物的总体和本质和规律性,使认识升华。因此,没有分析的综合,其结论就只能是空洞的、无根据的,是一个混沌的、外在的、直观的整体。“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分析的结果,也就是综合的出发点。统计认识的发展总是沿着“分析——综合——新的分析——新的综合……”轨迹不断前进的,促使统计认识活动不断深化,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6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给出新认识;但新认识是不确定的,可能是错的;特殊材料的组合不同,给出的认识也不同甚至矛盾;基于不完善甚至劣质信息作出决策。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前提(公理)到命题,不提供超越前提的新知识;容许选择多个前提,但前提可能是错的;大前提里的不同小前提(公理系统里的不同子集合)会给出不同甚至矛盾的结论。以观察为基础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主要属于归纳推理问题;但若已知各种事件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则可以转化为演绎推理问题。

统计认识是通过个别研究认识一般的,所以统计思维必然是一种归纳(即必须通过归纳才能实现)。统计不仅要根据所构建的原始信息通过统计推理获得一般的“知识”,而且还必须进行假设检验、机理检验等,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论证。所以说,统计思维是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归纳方法论强调了方法和外来信息的重要性,而演绎方法论则强调了问题和先存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在统计思维中的回归分析既是归纳,又是演绎。所以说,统计思维将归纳和演绎高度而有效地结合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认识效果。也只有通过归纳、演绎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才能找到可靠的科学真理。

7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按照统计认识要运用材料来看,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具有具体性,它是依据一定的数据和事实,使人们得到启发,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作出迅速的识别和直接的理解,并对对象的总体状况作出判断。统计认识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首先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数据整理手段(如分组、直方图、茎叶图、频率图等)和统计研究人员积累的统计认识经验,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获取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统计数据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典型剖析或抽样验证。所以说,在统计认识的数据收集、分析与所做结论需要具体化。同时,对统计理论方法研究时具有抽象性,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数理研究,是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它舍弃具体向客体的规客规律性逼近。因此,统计学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8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统计认识过程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实证性研究活动,同时也是探索性研究活动。它自始至终都是理性认识和感性材料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

按照统计认识属于实证性研究来说,它具有经验思维

的特点。经验思维就是运用实践经验、感性认识和感性材料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具体事物的外部状况、表面联系和现象,通过经验思维能够对丰富的大量材料初步加工,把握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述性统计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经验思维。它依据的是客体的个体的实际状况或者是客体过去的、现在的状态,是事实的归纳、概括、整理。从推断性统计来看,它在描述性统计提供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依据严密的逻辑规则和推理过程进行假设检验、数理推断、悖论分析,对描述信息、经验认识进行理论思考,使经验认识升华,这又是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它抽象掉具体个体数量上的差异,得出有关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认识;抽象掉所依据的经验材料的特殊,得出有关“类”的一般的认识。

实际上,描述性统计是推断性统计的重要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讲,推断是另一种描述;有时候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统计认识是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兼具有两种思维的成分,两种思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使统计认识更系统、更具体和更深刻。

总之,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统计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要研究探索和发现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和统计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对统计学起着指导作用,为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提供一般指导原则和思维方法;统计学是哲学一般认识方法的具体化。所以,对统计思想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归纳,有利于推进统计理论研究,廓清人们对统计的认识,有助于更合理、广泛的运用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3).

[2]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5).

辩证统一范文篇4

一、深刻认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纲领,是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指明党的前进方向。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

党的纲领,既包括确定每个阶段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包括确定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最壮丽的事业,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为建立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分析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科学结论。真正的共产党人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下,都要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历史发展的本质,坚定人类社会必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具体纲领的制定及实现,都是为共产主义大厦增砖添瓦,都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开拓道路。

共产主义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含糊。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因素不断成长发展,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漫长历史过程。非常漫长的征途,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奋斗。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途径和模式。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八十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启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既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就认为共产主义“渺茫”;也不能超越现阶段,对共产主义作不切实际的幻想。志存高远,立足现实,既胸怀实现人类美好社会的崇高理想,又具备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永远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

我们共产党人是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阶段论者,又是革命和建设发展阶段的统一论者;是最大的理想主义者,也是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与此同时,同志又把党的最高纲领同最低纲领联系起来,指出:“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为这个目标奋斗,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必须从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置于不同社会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要落实到这里;衡量一个共产党员信念是否坚定,着眼点也要放在这里。

二、自觉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必须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我们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要求,努力实现“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基本方针,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经济建设是中心,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经济建设。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汲取新鲜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开放。任何时候都不偏离基本路线,这要作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思想上毫不动摇;更要作为重大的政治原则,在工作中毫不含糊,不断增强坚持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历史。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恩格斯早就告诉我们:“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我们要牢固树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一切社会进步变革的主力军,是真正的英雄。是否承认和实践这种历史观,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检验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块试金石。列宁早就说过,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还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民主政治。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同志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而且取决于精神。改造世界没有止境,认识真理没有止境,人的精神发展也没有止境。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用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的过程,提高人的素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辩证统一范文篇5

关键词:统计学;辩证统一;统计规律;思想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统计学为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必须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总体中诸个体某种数量标志表现偶然,而诸标志值平均则为必然。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互相抵消,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表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从个别单位,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通过大量观察,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象,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消除诸多偶然因素影响,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实践和科学都证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着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况且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性。而对于每个事物或过程的矛盾也各有其个性。因此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或普遍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计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每一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在统计认识中,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探求总体的同一性,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因此,统计研究要运用大量观察法与个别观察法相结合使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研究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过程。同时,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统计研究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个别观察所搜集的资料来说明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使认识更深刻、更具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以使研究更全面,更完善。

3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着眼于总体,着手于样本,立足于个体;同时从总体出发,分解剖析,认识局域(类、层、组)甚至个体,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计量,搜集资料。接着对个体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或归纳演绎,用样本来推断总体,达到对总体的系统性认识。即为“统而计之”和“计而统之”的总和,以实现以统定计,以计达统的目的。所以,统计学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要求一切认识对象不仅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而且它还要作为某个更大系统的要素来认识。这种对系统客体的“主体”认识,是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度量的系统思维方式。

因而,统计认识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这是统计研究的一大优点,也是统计认识比较接近客观、真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认识方法往往是就某一要素而研究某一要素,就某一系统而认识某一系统,忽略或没有充分重视各要素的整合作用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制约作用。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从统计认识过程而言,充分体现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立统一的关系。定量分析研究是统计研究的特色所在,但统计的定量分析不是纯粹数量意义的,即不是就数量论数量,而是基于所研究事物本身的特点,并且从所研究事物的有关联系或现实背景中,紧紧扣住认识所研究事物内在本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他注重的是定量分析背后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这也正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所在。那么统计研究怎样才能通过数量来体现其具体含义与现实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定性分析,即以定性分析为起点,并以定性分析为终点。具体来说,统计研究总是按照“初步(感性)的定性认识——客观科学的定量认识——高级(理性)的定性认识”这一过程来进行的,即从定性开始,确定认识事物有关方面的指标,经过定量过程,搜集,整理,进而对其分析研究,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质,完成定性认识。统计认识活动遵循质与量对立统一规律,从初始的定性入手,依设计的科学的方案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按要求搜集有关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对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统计的定量分析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飞跃的重要途径,是避免产生认识主观偏差的重要手段。

因此,统计研究最终是为人类定性认识服务的,是为了定性认识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前面所讲的统计的方法性、应用性也正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统计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探求质与量变化的规律和界限,研究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关系,将质与量同一与度中,即量的规定性定性于度中,质的规定性定量于度中,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真正统一。

5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方法。统计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在各个局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达到对总体的认识,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

所谓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分别加以研究,从而认识事物的基础或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有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将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各组成部分,分别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点以及在各种外界条件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和特点,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之目的。可见,分析方法是以客观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为客观基础的。在统计研究中诸如分组分析、因素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比例分析等等。这些分析在人们的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把分析所得到的认识变为对整体的认识,揭示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性,就必须进行综合。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办法。与分析方法相比,综合方法认识过程的方向完全相反。它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整体,通过全面掌握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概括和上升。从事物各部分及其属性、关系的真实联系和本来面目,复现事物的整体,综合为多样性的统一体。在统计中,诸如人口统计的将分组、结构、比例分析化为对整个人口状况分析;商品销售总额分析时分解为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进而从总体上分析其因素影响;社会总产值的变化,分解成各个部门行业的影响,进而综合研究其全貌等等。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统领分析。没有具体的分析,就不能具体深入地把握事物的各部分、各侧面和各种属性与诸因素,从而也就无法综合;同时,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它在综合统领下,以综合为目的,达到确切地揭示事物的总体和本质和规律性,使认识升华。因此,没有分析的综合,其结论就只能是空洞的、无根据的,是一个混沌的、外在的、直观的整体。“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分析的结果,也就是综合的出发点。统计认识的发展总是沿着“分析——综合——新的分析——新的综合……”轨迹不断前进的,促使统计认识活动不断深化,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6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给出新认识;但新认识是不确定的,可能是错的;特殊材料的组合不同,给出的认识也不同甚至矛盾;基于不完善甚至劣质信息作出决策。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前提(公理)到命题,不提供超越前提的新知识;容许选择多个前提,但前提可能是错的;大前提里的不同小前提(公理系统里的不同子集合)会给出不同甚至矛盾的结论。以观察为基础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主要属于归纳推理问题;但若已知各种事件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则可以转化为演绎推理问题。

统计认识是通过个别研究认识一般的,所以统计思维必然是一种归纳(即必须通过归纳才能实现)。统计不仅要根据所构建的原始信息通过统计推理获得一般的“知识”,而且还必须进行假设检验、机理检验等,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论证。所以说,统计思维是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归纳方法论强调了方法和外来信息的重要性,而演绎方法论则强调了问题和先存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在统计思维中的回归分析既是归纳,又是演绎。所以说,统计思维将归纳和演绎高度而有效地结合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认识效果。也只有通过归纳、演绎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才能找到可靠的科学真理。

7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按照统计认识要运用材料来看,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具有具体性,它是依据一定的数据和事实,使人们得到启发,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作出迅速的识别和直接的理解,并对对象的总体状况作出判断。统计认识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首先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数据整理手段(如分组、直方图、茎叶图、频率图等)和统计研究人员积累的统计认识经验,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获取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统计数据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典型剖析或抽样验证。所以说,在统计认识的数据收集、分析与所做结论需要具体化。同时,对统计理论方法研究时具有抽象性,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数理研究,是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它舍弃具体向客体的规客规律性逼近。因此,统计学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8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统计认识过程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实证性研究活动,同时也是探索性研究活动。它自始至终都是理性认识和感性材料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

按照统计认识属于实证性研究来说,它具有经验思维

的特点。经验思维就是运用实践经验、感性认识和感性材料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具体事物的外部状况、表面联系和现象,通过经验思维能够对丰富的大量材料初步加工,把握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述性统计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经验思维。它依据的是客体的个体的实际状况或者是客体过去的、现在的状态,是事实的归纳、概括、整理。从推断性统计来看,它在描述性统计提供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依据严密的逻辑规则和推理过程进行假设检验、数理推断、悖论分析,对描述信息、经验认识进行理论思考,使经验认识升华,这又是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它抽象掉具体个体数量上的差异,得出有关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认识;抽象掉所依据的经验材料的特殊,得出有关“类”的一般的认识。

实际上,描述性统计是推断性统计的重要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讲,推断是另一种描述;有时候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统计认识是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兼具有两种思维的成分,两种思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使统计认识更系统、更具体和更深刻。

总之,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统计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要研究探索和发现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和统计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对统计学起着指导作用,为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提供一般指导原则和思维方法;统计学是哲学一般认识方法的具体化。所以,对统计思想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归纳,有利于推进统计理论研究,廓清人们对统计的认识,有助于更合理、广泛的运用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3).

[2]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5).

辩证统一范文篇6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辩证统一范文篇7

●党在执政过程中,既有一个坚持执政本质的问题,又有一个实现执政目标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出:坚持党的执政本质是实现党的执政目标的重要前提,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是坚持党的执政本质的必要条件。

●党在执政过程中,既有一个履行执政使命的问题,又有一个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出:党的执政使命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党的执政能力决定了党能否履行好执政使命。

●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双重历史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出: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有力地促进着依法治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思想,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科学地反映了共产党执政本质与执政目标、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辩证统一,为我们党更好地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指南。

执政本质与执政目标的辩证统一

共产党执政,既要坚持执政本质,又要实现执政目标,二者相互统一。我们党执政的本质,在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执政的目标,现阶段主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反映了共产党执政本质与执政目标的辩证统一。

坚持党的执政本质是实现党的执政目标的重要前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如果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无法推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就难以实现。换言之,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就无从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它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最广大人民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创造主体的伟大历史作用,为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创造前提。只有始终坚持党的执政本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强国富民和民族复兴的执政目标。

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是坚持党的执政本质的必要条件。实现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执政目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当家作主才能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长期上不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甚至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都有得而复失的危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同时强调在发展过程中搞好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把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和坚持党的执政本质有机统一起来。只有始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才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条件。

执政使命与执政能力的辩证统一

共产党执政,既要履行执政使命,又要提高执政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认的执政使命,明确“干什么”的问题,才能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从而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只有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真正履行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反映了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辩证统一。

党的执政使命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展的要求,科学地指明了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我们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应该定位于当好“三个代表”。为了更好地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应该立足于发挥好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推进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民主化。

党的执政能力决定了党能否履行好执政使命。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履行好自己的执政使命,关键取决于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这些国家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弱化,难以履行自己的执政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大根据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具体提出了提高五种执政能力的要求,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提高这五种能力,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真正站到“代表”位置上来,自觉用好“代表”的权,干好“代表”的事,尽好“代表”的责,履行好党的执政使命。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辩证统一

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双重历史任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的共产党如果不把党自身治理好,不努力使党的队伍始终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就无法肩负起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党自身的问题而给整个国家和民族造成严重损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国又能促进依法治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反映了我们党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辩证统一。

辩证统一范文篇8

在我国,依法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责,也是代表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监督行为,这种监督不同于西方议会制度间的相互制衡。同志曾经指出:“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这是因为人大和“一府两院”虽然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但又都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关。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同唱一台戏、共谋一盘棋,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支持,通过监督更好地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因此,我们既不能把人大监督视为“挑毛病”,又不能把支持理解为不去监督或放松监督。要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必须正确处理好监督和支持的关系,把支持寓于监督之中,通过依法加强监督,推动和促进“一府两院”更加有效地做好工作。

从辩证法的角度讲,事物自身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统一就是矛盾。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监督与支持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个对立统一体。从现象看来,监督与支持是不相容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实质上是紧密联系的,同一的。监督是要发现事物发展中的障碍并加以否定。支持则是对事物发展正常的肯定,支持的形式可分为肯定支持与否定支持,肯定支持是支持的本意,否定支持则是监督。实质上,否定支持(监督)是个“摒弃”的过程,是飞跃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好比植树,“培土”、“浇水”是支持,“修枝”、“剪枝”是监督,其目的都是让树成材。由此可见,监督与支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监督的支持是“空喊口号”,没有支持的监督是“无的放矢”,这两者是不能割裂开来而独立存在的。

人大的监督工作也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既有支持又有监督,是在支持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并逐步达到统一的过程。我们不能孤立、片面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笼统地将其等同起来。监督法颁布实施后,如何使人大监督和支持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这给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人大在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中要努力使对立得到统一。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都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为了共同的目标开展工作,这就是对立统一。人大监督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监督过程中实现由监督向支持的转化,达到监督和支持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着重调查研究影响事物(一府两院)发展的各类因素及其发展轨迹。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增强超前意识,从而能使监督符合规律,并逐步趋于支持。

辩证统一范文篇9

统计学为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必须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总体中诸个体某种数量标志表现偶然,而诸标志值平均则为必然。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互相抵消,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表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从个别单位,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通过大量观察,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象,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消除诸多偶然因素影响,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实践和科学都证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着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况且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性。而对于每个事物或过程的矛盾也各有其个性。因此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或普遍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计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每一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在统计认识中,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探求总体的同一性,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因此,统计研究要运用大量观察法与个别观察法相结合使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研究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过程。同时,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统计研究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个别观察所搜集的资料来说明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使认识更深刻、更具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以使研究更全面,更完善。

3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着眼于总体,着手于样本,立足于个体;同时从总体出发,分解剖析,认识局域(类、层、组)甚至个体,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计量,搜集资料。接着对个体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或归纳演绎,用样本来推断总体,达到对总体的系统性认识。即为“统而计之”和“计而统之”的总和,以实现以统定计,以计达统的目的。所以,统计学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要求一切认识对象不仅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而且它还要作为某个更大系统的要素来认识。这种对系统客体的“主体”认识,是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度量的系统思维方式。

因而,统计认识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这是统计研究的一大优点,也是统计认识比较接近客观、真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认识方法往往是就某一要素而研究某一要素,就某一系统而认识某一系统,忽略或没有充分重视各要素的整合作用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制约作用。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从统计认识过程而言,充分体现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立统一的关系。定量分析研究是统计研究的特色所在,但统计的定量分析不是纯粹数量意义的,即不是就数量论数量,而是基于所研究事物本身的特点,并且从所研究事物的有关联系或现实背景中,紧紧扣住认识所研究事物内在本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他注重的是定量分析背后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这也正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所在。那么统计研究怎样才能通过数量来体现其具体含义与现实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定性分析,即以定性分析为起点,并以定性分析为终点。具体来说,统计研究总是按照“初步(感性)的定性认识——客观科学的定量认识——高级(理性)的定性认识”这一过程来进行的,即从定性开始,确定认识事物有关方面的指标,经过定量过程,搜集,整理,进而对其分析研究,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质,完成定性认识。统计认识活动遵循质与量对立统一规律,从初始的定性入手,依设计的科学的方案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按要求搜集有关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对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统计的定量分析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飞跃的重要途径,是避免产生认识主观偏差的重要手段。

因此,统计研究最终是为人类定性认识服务的,是为了定性认识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前面所讲的统计的方法性、应用性也正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统计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探求质与量变化的规律和界限,研究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关系,将质与量同一与度中,即量的规定性定性于度中,质的规定性定量于度中,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真正统一。

5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方法。统计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在各个局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达到对总体的认识,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

辩证统一范文篇10

党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作用,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价值目标上高度一致。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价值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发展角度提出的价值目标,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的心理智力、道德品质、体能体质等得到全面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人的个性、能力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进而在劳动上实现“各尽所能”,在分配上实现“各取所需”,最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个目标虽然提出的角度不同,但在价值目标上是一致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进程上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强调,不能离开人的现实关系和过程去理解人的发展问题,更不能用理想主义态度去对待人的发展,而要用历史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去思考和对待人的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把人的发展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就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相对性,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分阶段逐步实现的,是一个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推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这一过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高度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因此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社会就越和谐;而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社会越和谐,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就失去了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都以经济发展为支撑。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否则,人就有可能为了生存而陷入争斗之中,根本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经济发展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经济不断发展,财富不断积累,构建和谐社会才有物质基础。在经济落后、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这表明,无论是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都以经济发展为支撑。这就决定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夯实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