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校十篇

时间:2023-03-16 18:15:34

专科学校

专科学校篇1

1、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除少数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将走向社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毕业后的学生感到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似乎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到单位后,大部分知识都得重新学习。这种思想在在校学生中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联系工作时单位看重学生成绩,但是由于大学学习方法和考试形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短期内突击复习功课并取得高分成为可能。这样,使得学生容易忽视专业课的学习,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影响

不可否认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本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但专业课教学很容易陷入“见物不见人”的境况。教师往往只是单纯地去讲述“物”的知识,而缺乏人认识“物”的主动性与人对“物”的态度。许多教学活动还停留在纯学术化、理论化阶段,偏离了工程教学的“实学”性。专业课教学,就是利用工程科学“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理论学习。

3)专业课学习方法的影响

专业课学习是基础课理论综合应用的具体实践过程,也是学生理论与实际最初结合的体验。专业课学习的主要目标除了课堂专业知识的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由于专业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需从头学起,而专业课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基础课,其学习方法不易把握,这势必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4)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影响

专业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

三、四年级,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期末。目前,我国实行的是3门基础课加2门专业课考试的选拔,基础课采用国家统一命题形式,专业课考试采用自主命题形式。许多学生为了准备迎考,把学习专业课的时间用在了复习基础课上。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的2门专业课他们会非常重视,而不考的专业课则置之不理,这也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2、专业课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

1)教材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是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反映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书。它不但能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智慧,培养正确的理解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

专业课的教学应紧紧围绕专业课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而进行,着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应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循序渐进,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提纲挈领。

(2)学生的自学与个别辅导。

(3)教师参加课堂讨论。

(4)教师的重讲。

(5)加强专业实习和实践课。

3)课程考核

在专业课结业考核时,为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并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改变以往的考试制度。笔者建议:在完成专业课授课工作之后,由教师指定题目或学生自选题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或设计实验,写出调研总结报告或论文,经过答辩,给出学生论文成绩。学生的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论文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论文成绩占60%~70%。

3、专业课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1)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具备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2)教师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

(3)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

2)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从传统教育的旧观念中转变出来。

(2)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知识。

专科学校篇2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学院占地2021亩,建筑面积74.9万平方米,科研教学设备总值13437万元。学校建有各类实验室138个、多媒体教室120个、语音室14个。学校有23个教学单位,设置62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275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1756人,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在校生研究生41人。

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030人,成人教育学生6032人,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并成功的进行了中外合作办学。现有教职工1386人,其中专任教师 997人,有教授61人,副教授350人,正在攻读和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8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符合本科教育教学要求,具有较高思想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才资源条件。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学院共设有科研所(中心)47个,其中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

专科学校篇3

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平衡发展思想论析许春荣,XUChun-rong

3.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参政的公共政策分析吴洪锋,WUHong-feng

4.随莎士比亚而去——试论英国戏剧的衰落何树勋,李涛,魏信平,HEShu-xun,LITao,WEIXin-ping

5.钱起诗集版本考略李国新,LIGuo-xin

6.试析中晚唐悯农诗的思想内容杨红,YANGHong

7.新兴"被"句式的"角色化"功能于峻嵘,陈华,YUJun-rong,CHENHua

8.浅议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杨文娟,YANGWen-juan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9.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儿童成长的自我认同徐莹,XUying

10.谈工笔花鸟画的个性风貌——观沧州工笔画大展有感马良芬,MALiang-fen

11.利用京津资源发展壮大沧州文化产业吕芳,LVFang

12.清代直隶农村地价变动因素探析——以束鹿县张氏家族地契为例张玉,童广俊,ZHANGYu,TONGGuang-jun

13.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书及史料价值焦以爽,张津,张凤丽,JIAOYi-shuang,ZHANGJin,ZHANGFeag-li

14.英语教育在印度实施的历史背景分析王钊,WANGZhao

15.生存环境对日本邦乐审美意识的影响郭颖,GUOYing

16.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王双杰,WANGShuang-jie

17.对装饰色彩教学的探讨孟涛,MENGTao

18.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关淑云,GUANShu-yun

19.图式理论与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教学董艳萍,DONGYan-ping

20.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规模与结构陈冠南,CHENGuan-nan

21.斯密政府经济职能观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刘贵振,LIUGui-zhen

22.证券投资分析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化研究江瑞侠,刘宝炜,于荣格,JIANGRui-xia,LIUBao-wei,YURong-ge

23.浅谈投资者关系管理朱彩虹,ZHUCai-hong

24.法人商誉权的法律本质及会计处理的讨论——以会计学商誉"三元论"为起点张海洋,ZHANGHai-yang

25.谈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特征李京友,LIJing-you

26.高中生学习态度、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数学成绩关系研究苟增强,GOUZeng-qiang

27.国内外完美主义研究综述孙颖,廖星,SUNYing,LIAOXing

28.近代教会女子学堂评析刘立红,LIULi-hang

29.城乡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高剑嵘,GAOJian-rong

30.高职院校女生就业能力的性别对比与分析吴春霞,谷良峰,张聪杰,伏秀萍,WUChun-xia,GULiang-feng,ZHANGCong-jie,FUXiu-ping

31.双液系相图实验中回流时间的摸索于庆水,董金刚,叶霞,YUQing-shui,DONGJin-gang,YExia

32.无机合成化学中的硬化学和软化学郭琳琳,GUOLin-lin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33.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辨析李洪臣,杨秀艳,LIHong-chen,YANGXiu-yan

34.大叶黄杨叶片衰老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关系吴桂云,WUGui-yun

35.住宅电气插座应用探讨陈杰,CHENJie

36.基于输入输出接口的PLC安全可靠性分析张旭升,ZHANGXu-sheng

37.基于DS18B20的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柴锁柱,金顺利,CHAISuo-zhu,JINShun-li

38.E-LEARNING服务平台在中小学中的有效应用肖洪云,刘霞,张建刚,XIAOHong-yun,LIUXia,ZHANGJian-gang

39.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袁金艳,刘文慧,YUANJin-yan,LIUWen-hui

40.基于ASP的网上电脑超市系统李锋,张植才,张敏,LIFeng,ZHANGZhi-cai,ZHANGMin

41.基于ACCESS的用户信息系统框架设计与实现高恩勇,谢德银,GAOEn-yong,XIEDe-yin

42.DELPHI制作注册软件隋春荣,SUIChun-rong

43.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探讨李哲,潘婷婷,LIZhe,PANTing-ting

44.体育教师做班主任怎样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马忠岩

45.试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王冬梅

46.对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于航

47.关于班风建设的几点思考刘莉茹

48.高效课堂之我见张桂琴

49.浅谈课题学习的教学刘冬芹

50.求两个二次曲线交点个数的解决策略张向东

51.礼仪教学的反思刘俐燕

52.浅谈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周媛,孔令俊

53.谈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韩宝祥,王丽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54.展示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能力杨雪华

55.浅谈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张理毅

1.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李云霞,LIYun-xia

2.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王颖,WANGYing

3.小议"解放思想"王印杰,WANGYin-jie

4.为南开大学侯杰先生《文本·事件·解读》一文补瑕郑斌,ZHENGBin

5.对沧州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研究孙宏茹,袁源,刘桂永,刘汝丰,郭浩勇,郑寿存,徐桂湘,SUNHong-ru,YUANYuan,LIUGui-yong,HURu-feng,GUOHao-yong,ZHENGShou-cun,XUGui-xiang

6.简论凤姐、宝钗和探春的管理才能——《红楼梦》人物职场分析之一刘用良,吴宝平,LIUYong-liang,WUBao-ping

7.应当重视语文文学课教学中的审美技能研究徐兵,XUBing

8.《欧阳詹文集》传本考述王萍,WANGPing

9.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训释献疑王书才,WANGShu-cai

10.文学概论PPT课件制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王敬,刘根生,WANGJing,LIUGen-sheng

11.浅议幽默与语境张玲玲,ZHANGLing-ling

12.低碳经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董振怀,DONGZhen-huai

13.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符号特征孔维艳,KONGWei-yan

14.我国京剧艺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王韵,郭颖,WANGYun,GUOYing

15.休谟对艺术美与艺术鉴赏的界定刘志甜,刘贵振,LIUZhi-tian,LIUGui-zhen

16.浅谈新闻摄影构图的艺术性提曰猛,TIYue-meng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7.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张敬华,武金凤,ZHANGJing-hua,WUJin-feng

18.浅析霍克斯对《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梅傲雪,MEIAo-xue

19.基于概念隐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研究尚砚,SHANGYan

20.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刘俊娥,LIUJun-e

21.浅谈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王静明,WANGJing-ming

22.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杨海芬,马志峰,YANGHai-fen,MAZhi-feng

23.浅谈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刘明辉

24.沧州师专团委关于在大学生宿舍建立团小组的调研报告付学诚,FUXue-cheng

25.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杨艳花,YANGYan-hua

26.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语言因素张海燕,ZHANGHai-yan

27.学校德育的反思王淑娈,尤书才,WANGShu-luan,YOUShu-cai

28.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刘冬梅,LIUDong-mei

29.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自信关系的研究廖星,孙颖,LIAOXing,SUNYing

30.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差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孙广兴,及文平,SUNGuang-xing,JIWen-ping

31.试谈语文课堂与燕赵文化费灵芝,肖菊蘋,FEILing-zhi,XIAOJu-pin

32.对初中语文文化课堂模式的初步探索王欣艳,WANGXin-yan

33.驾校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唐书杰,TANGShu-jie

34.对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调查与思考苑世香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35.浅析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董金刚,杜成刚,DONGJin-gang,DUCheng-gang

36.陶行知的育人思想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以广州私立华联大学的具体运作为例蔡楚华,黄锦珍,林妍,万凤妹,郑少川,CAIChu-hua,HUANGJin-zhen,LINYan,WANFeng-mei,ZHENGShao-chuan

37.关于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金顺利,张建全,李燕,JINShun-li,ZHANGJian-quan,LIYan

38.沧州师专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工作评析与探讨刘宝炜,LIUBao-wei

39.几种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解法之比较朱江红,孙兰香,ZHUJiang-hong,SUNLan-xiang

40.对经济数学模型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的探讨金福俊,魏文宏,JINFu-jun,WEIWen-hong

41.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与转化王士新,WANGShi-xin

42.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选址初探付春梅,范小振,张翠华,FUChun-mei,FANXiao-zhen,ZHANGCui-hua

43.用测氯实验废弃物制备硝酸银的方法研究高政,张中强,程敬泉,高焕君,刘建恒,GAOZheng,ZHANGZhong-qiang,CHENGJing-quan,GAOHuan-jun,LIUJian-heng

44.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王剑,徐美,曾和平,叶霞,WANGJian,XUMei,ZENGHe-pi,YEXia

45.用VC对化工管理信息系统中图片的处理张旭升,马晓辉,ZHANGXu-sheng,MAXiao-hui

46.基于ARMA模型的随机需求商品库存控制研究贾冬青,王新天,于玲,JIADong-qing,WANGXin-tian,YULing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47.体育课堂教学中人际关系的理性分析贺建国,HEJian-guo

48.跆拳道在世界搏击术中的发展趋势宫江虹,GONGJiang-hong

专科学校篇4

一、美声基本功训练的发声教学解析

美声唱法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及演唱风格,与其他的歌唱方法相比,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的。他凭借其特有的发声方法,可以产生出明亮、丰满、松弛和圆滑的音质。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讲,正确地发音方法、科学的美声基本功训练,这些是为自己美声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根本,也是避免学生在练习美声时声带受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专科院校更应当注重发声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传授正确地发音技巧,强化声乐的基础课程。在具体的发声教学中,老师应当针对不同的音符、不同的字词进行正确地发音方法的传授,确保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气息顺畅。可以借鉴的发音方式包括以字带声,让字走在声音的前面。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边走边唱,在松弛自在的姿态下进行美声的发音训练,保证自己的声音共鸣是出于一个准确地位置。也可以让学生在微笑中歌唱,适当放松面部表情,灵活用气。遵循高音时候打开口腔、收拢双唇;低音时双唇微闭、上颚吸起的基本方法。基本功的训练除了发声的训练以外,还包括对声音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专科院校老师需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声音乐,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美声学习中。

二、美声音乐的情感教学透视

音乐是一个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美声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对于美声唱法的情感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音乐技巧的强化,忽视情感的表达,在专科院校中,面向更多的零基础学生,过于强调音乐技巧反倒不利于学生正常情感的抒发,会使学生对美声失去学习的兴趣。一种美声音乐,如果演唱者是毫无情感的投入,那这场表演一定是缺乏美感、没有生机和活力的,会过于枯燥和无聊。因此,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法的应用。即使是在一些发声的练习中,也应当鼓励学生在发声练习中注入情感的表现,要求学生在发声中表达出一定的情感,也可以鼓励学生用模仿的方式尽力表现出情感状态来。例如,当学生在练习“U”字母的发音时,可以引导学生将“U”与“哭”相联系,在发“U”音的时候尽量表现出痛苦和伤心的情感,适当地可以增加哭泣的状态,不断引导学生将发声和情感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当“零基础”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声原理和基本功后,不要仅仅想着只把这些技巧应用于歌唱上,更多的歌曲反映的是作曲者、作词者对于生活的感悟,例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等等主题。如果这些歌曲仅仅是凭借嗓子来进行演唱的话,歌曲的内涵和灵魂是不能够体现的。因此,在选唱一首歌时,应当了解这首歌曲的主旨和想表达的主题,将自己的理解融化为对歌曲的情感,应用于最后的歌唱中,让更多的人听到演唱者想要表达的声音。

三、美声非声乐技巧的教学扫描

一场出色的美声的声乐表演不仅是嗓音和歌唱技巧的较量,一些非声乐的技巧,例如演唱者的表情、肢体语言等都会对演唱者的表演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增加对于非声乐技巧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零基础的专科院校学生来讲,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发声技巧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后,适当地教授一些为舞台表演加分的非声乐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专科院校可以通过用教室模拟舞台,或者是多举办一些演唱类型的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展示自我舞台的方式,来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掌控舞台、吸引观众目光的方式和方法。要让学生们了解,一个伟大的歌唱家不仅是要将自己的想法用歌唱的方式传达出来,更要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带动所有的观众同自己一起或喜或悲,得到观众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音乐带给他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外,教师也应当将目前社会上对于美声音乐的现状同学生分享,当今的观众,想要让观众单纯地坐上一两个小时来聆听一场单调的音乐会的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更多的舞台艺术是加入了很多的新鲜元素来增加舞台的亮点,抓住观众的眼球。在演唱过程中多与观众进行眼神的沟通或情感的互动。这样的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艺术才能够适应目前社会对于艺术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自己的演唱会或是表演,使美声的演唱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

四、结束语

专科学校篇5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随着高考的到来,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正接连被推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2021山西专科学校排行榜推荐,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1山西专科学校排行榜特别说明:以上是山西专科学校排名,仅供参考,具体以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公布数据为准,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想要查看全部排名请上蝶变志愿查看,蝶变志愿还可以模拟填报。

高考考场规则为保证国家招生政策的贯彻实施,保障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保证高考顺利进行。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处罚暂行规定》指出:考试时,考生如在考场内吸烟、交谈、喧哗或影响考场秩序,或在答卷规定以外的地方写姓名、考号或故意作标记以及在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继续答卷的,就要扣除该科所得分数的30%~60%。其他还有对考生考试作弊的处罚规定等。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拟订的《考场规则》对考生在考试时应遵守的考场纪律作了如下规定:

(1)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考试必须的文具用品,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量角器、橡皮和规定型号的计算器等,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本、报纸、草稿纸、修正液、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

(2)考生在每科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外语学科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凭准考证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身份证放在课桌左上角,以备查对。考试铃响后才能开始答题。

(3)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4)考生对试题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等问题(不能要求监考老师解释题意),可举手询问,监考人员当众解答。

(5)考生答题时一律不准用铅笔(除作图和涂点可用铅笔外)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并要书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6)考生除在试卷规定处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和校验码外,不准作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否则试卷作废。

(7)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8)考试终场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将试卷翻放。不得将试卷、答题卡(纸)和草稿纸带出试场。待监考老师按顺序收齐全部试卷后,才可离场。

(9)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准冒名顶替,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偷看他人答案,不准夹带、换卷。违者以考试舞弊论处,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并不得参加下一年度高考。对扰乱考场情节严重者,以破坏社会治安论处,3年内不准报考。

(10)网上阅卷学科,除遵守以上规则外,还必须遵循网上阅卷注意事项。

高考前应注意的事项1、适度运动。

临考前夕,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一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2、适度交流。

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老师、家长、亲友交流。

3、充分准备。

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4、处变不惊。

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5、防止疲劳。

专科学校篇6

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研究进展

一类迹占优矩阵的特征值分布

一类出现在化学反应器理论中的奇摄动边值问题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光强分布的研究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漏磁信号检测电路研究

高维数据集聚类结果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自证明公钥的文件安全传输方案的研究

仿生优化算法在片上网络映射的应用研究

乘法同态加密的百万富翁协议的改进

基于Virtools与DWR技术实现虚拟实验远程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SNMP的WEB显示交换机面板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综合作业系统

2-苯甲酰基-4-苯基-2-噁唑啉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包装材料中的有机溶剂残留

蓝莓夏季防热害研究

蓝莓栽培基质和专用营养基质的研制

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枫香天然林生产力研究

休屯盆地典型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的时空变异

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调研

暮年乡音动江关——侧论《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现代徽州文学的珍贵史料——读《英子文友书简·英子作品选》

黄山市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社会导游管理机制中推行劳务派遣制度的尝试

论旅游合同中旅游者的时间浪费请求权

黄山市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旅行社旅游线路定价策略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观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律教育的启示

陶艺的时代气息

公共危机:警察如何应对——以警察权为视角

强化工业支撑是黄山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试析城市园林产品供给主体的市场化改革

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AHP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估模型

论格赖斯合作原则在冯小刚贺岁片幽默台词中的应用

日语「ていゐ形式的用法以及意义

从实例看英汉翻译技巧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研讨

大型九对角线性方程组的近似三角分解法算法实例

一类次黎曼流形上测地线的研究

Banach代数中鞅变换的若干收敛性

多延迟微分方程多步Runge-Kutta法的散逸性

阶的估计法在判定无穷积分敛散性问题中的应用

DEA理论在试验数据误差分析中的应用

《初等数论》中的模p法及其应用

幻方构建的一种方法

工程机械中的大型关节轴承重复使用条件下寿命计算方法

金融资本市场的多重分形谱研究及实证分析

基于灰色BP网络的GDP总量组合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类氧离子基态能量的变分计算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增长方法和技术

放大反应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微量碘

黄山地区蜻蜓目调查初报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

皖南花猪ESR基因PCR扩增影响因素初探

专科学校篇7

本省排名学校名称地区全国排名

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22

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58

3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160

4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168

5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171

6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四川226

7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四川230

8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235

9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275

10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291

11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305

12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349

13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404

14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458

15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473

16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475

17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522

18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533

19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573

20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574

21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602

22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604

23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611

24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614

25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621

26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634

27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638

28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654

29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678

29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678

31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709

32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四川716

33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752

34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763

35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778

36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824

37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836

38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856

39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901

40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四川920

41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948

42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973

43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1015

44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1054

45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1076

46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1083

47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1090

48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1096

49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1115

49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1115

51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四川1118

52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四川1139

53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1156

专科学校篇8

本省排名学校名称地区全国排名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3

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14

3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47

4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陕西70

5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72

6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92

7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115

8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129

9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141

10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260

11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354

1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368

13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373

14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398

15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416

16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陕西429

17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陕西437

18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443

19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464

20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520

21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陕西553

22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陕西600

2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陕西600

24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620

25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630

26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陕西632

27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725

28西安东方亚太职业技术学院陕西814

29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848

30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852

31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陕西899

32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1011

33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陕西1098

34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1137

专科学校篇9

一、各部门和单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调研活动中,分管部门和联系点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和任务,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映存在的困难,努力寻找和发现影响单位和学校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一)教务处(招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教务处是负责学校本科、预科等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校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日常教学运行等相关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师资管理、招生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

1、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1)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各专业间的学科关联度过低,资源配置分散,学科建设无合力,专业水平和层次的提高乏力。(2)学校现在设有许多双语教学专业,是我校专业建设的特色,但此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还没有统一的目标、原则和措施等。(3)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新专业的开办中,“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科学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

2、人才培养方案方面:(1)现各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分制的实施存在很多不匹配之处。(2)各专业的选修课数量普遍不足,学分制的组织实施落空。(3)教学单位任意调整课程设置和开设时间的现象严重,专业培养目标的计划性令人质疑。

3、课程建设方面:(1)学校规划的课程建设目标没有全面落实,课程建设质量亟待提高。(2)各专业相关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协调性,教学内容的更新等需要认真对待。(3)各方面引导学生获取课外学习资源的措施不力,学校各种图书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4)课程考核方式中缺乏规范、科学的阶段性考核,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考核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5)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没有引起普遍重视,教学的组织过程不科学、严密,一些多媒体教学徒有虚名。

4、实验实践教学方面:(1)许多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从培养方案到实施过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排不合理、时数达不到要求、安排不落实、组织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2)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实验室使用和管理水平不高,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不高。(3)社科类、人文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没有形成一套符合专业特点和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4)各专业教学实习明显不足,毕业实习与教学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实习基地数量明显不足,已建实习基地的利用缺乏保障、稳定性差。

5、教学队伍建设方面:(1)教学团队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许多教师的专业方向不明确,教师教师水平的提高缺乏基础,科研对教学水平的促进不足。(2)教学名师缺乏,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机制未能建立。(3)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缺乏整体计划和针对性。(4)个别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敬业精神缺乏、教学事故经常发生,教师整体形象严重受损。

6、招生工作方面:(1)在招生方案的制定、分专业分省计划的编制等需要进一步科学化,招生宣传的力度不足。(2)在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招生的报名、考试等环节的组织需要规范、完善。(3)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教学组织带来很大困难,一些民考民专业的学生,不仅汉语基础差,民族语言基础也差,且这种学生越来越多。

7、教学管理方面:(1)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不高,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不足。(2)教学管理队伍变化大,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业务陌生,学习和培训亟待加强。(3)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的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教学管理队伍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缺乏保障。(4)现有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需要梳理和修订。(5)实行学生学业预警制度中,学业预警后对学生的帮助、督促不够,学业预警制度的正面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8、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方面:(1)大多数教改立项课题对学校教学工作实际的针对性不强,成果没有切实发挥出课题本应有的作用。(2)一些教改项目不能按照立项计划的时间、内容要求完成阶段性任务,项目不能按期结项。(3)获得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数量不多,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量较少。(4)《教学与研究》内部刊物,稿源不足、组稿困难。

9、教务处自身的困难:(1)学生规模扩大和两校区办学,加之原有职能工作内容不断扩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招生、师资管理工作,在人员编制不增反降的情况下,教务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成倍增长,人员工作负荷超重。(2)许多日常管理工作、各类考试的组织要求在两校区间同时展开,工作人员经常性的在两校区间来回穿梭,常常为设备不足和车辆问题绞尽脑汁。(3)与相关职能部门在工作范围和程序上出现“边界、头绪”不清的现象,造成教务处在一些问题上往往力不从心。

(二)研究生处(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查找出的问题有:

1、学科建设的层次需要进一步细化,建设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特别是重点学科的建设管理不规范,年度计划执行不力。

2、学科平台搭建中教师所从事的专业、科研方向以及学科与本科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存在脱节。

3、学位点数量少,学科覆盖面窄,布局不合理,学科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

4、研究生规模比重太小,距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还有巨大差距,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

5、研究生培养环节还需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虽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配套措施还没有出台,严格意义上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还远未建立。

6、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7、研究生管理体制不健全,各层面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研究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学术氛围、文化氛围不浓。

8、导师队伍数量少,结构不甚合理,整体学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9、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学科一次性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10、学位授予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负责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正常运行;组织管理评审和教学评估;负责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完成学校教学委员会交办的各项任务。查找出的问题有:

1、以学生利益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心学生的成长,以学生学业发展为目标的认识不足,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措施不力。

2、从学生学业进展,学生学习参与度,学生就读经历等方面评价学校、学院、教师、管理者的工作有待加强,学生是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机制还未形成。

3、对各学院日常教学运转情况的监督、督导的常规检查需要继续加强

4、围绕监督教务处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各学院的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工作质量的有待进一步提高。

5、教学信息反馈工作不足,对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的水平有待提高。

(四)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现是我校榆中校区6个理工科学院及预科教育学院教学科研的基础教学实验基地,是跨学科跨专业师生交叉融会之场所,是我校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门,由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科及综合办公室组成。查找出的问题有:

1、省级、部级示范中心是我国高校当前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目标,也是衡量一个实验教学中心处于何层次的重要标志,为申报甘肃省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连续三年准备了充分的文字、课件及录像材料进行申报,但均未有结果。最近继续确定合全校之力申报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但需要得力组织,周密部署,全校上下一心,而非实验中心一家之力能为。

2、大型设备整合专管、资源共享、开放运行,提高利用率是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存在必要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全国高校成立教学实验中心必须配套的硬件条件。只有实现大型通用仪器设备的整合和专管共用,提升基础实验的综合水平和技术难度,实现实验项目“三层次”、“四模块”的建设目标。(“三个层次”即验证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四个模块”即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模块、拓展模块),才能将我校最大的实验中心上层次,上水平,才能达到实验示范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

3、实验中心的教师是实验岗位上的教师编制,带少量实验课,主要从事实验准备和实验室管理工作,但在工作量计算上存在岗位和编制之间的矛盾,现行计算办法按照我校教师工作量办法执行,中心教师多数完成不了额定工作量。

4、与教师工作量的问题不同,中心技术人员承担整个理工科学院一二年级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准备,学生人数众多,工作量大,但无任何奖惩激励措施,同样不利于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

5、实验中心四项教学经费长期紧张,从生均30元到50元,其间经历八年。随着实验项目的增多,实验类型从验证型向综合型、设计型的转化,以及物价等社会因素,药品试剂和低值易耗品用量和价值日益增长,生均教学经费亟待提高。

6、实验中心师资队伍较年轻,他们努力克服基础课和基础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条件差的困难,积极从事科研活动。但每次学校申报项目,实验中心作为教学辅助单位,科研能力得不到大家认可,通过率极低。

7、其他高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均实行处级建制,下设科室,至少五人。实验中心自设立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科以来,只有科长一个编制,至少应增加一个科员以便开展工作。另外,实验中心尽管是教辅单位,但也是实验教学单位,原有教学秘书因岗位取消被调走,取消教学秘书实不合理。

8、实验室中心个别实验室自去年下半年就出现大范围下水渗漏现象,致使下层实验室屋顶和墙皮大范围脱落,落水嘀嗒不止,已严重影响下层实验课的正常开展,但经多次向有关单位反映至今落实不了。

(五)医学院附设医院

1、目前榆中校区有学生万余人,教师及其他人员数千人,在一个农村地区(医疗条件不发达)足以构成了庞大的人群,但其医疗环境和设施较为简陋,对于急重症病人、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和要求。按200—300:1的服务比例也需要20—70人的医疗队伍。设备方面目前仅有500MAX线机1台,没有彩超、手术室及设备、化验室设备、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台、治疗椅等,也没有相应规模的医疗用房。

2、医学院附设医院2009年下半年有3名护士、1名彩超医生退休,2010年上半年1名护士退休。4名护士在近1年的时间内退休,造成医护技术人员短缺,影响护理部的正常工作。

3、现有3名大集体职工对医院的经济压力太大,1997年时任校领导口头指示由医院暂时解决3名教工子弟和家属的工作问题,随后由学校逐步解决,包袱一背11年,工资、津贴、各类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等各种费用均由医院的创收和自有资金中支付,使医院担负了近百万元的经济负担。而其中仅饶新渭工作能力和服务态度好,其余2人工作能力有限、服务态度极差,在职工和病人中影响不好。

(六)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医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等联系单位

1、关于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修订:(1)文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单一,提出拟申报对外汉语专业的问题;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提出社会学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需要加紧建设的问题。(2)关于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各学院认真研究学科发展的方向、专业自身的规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均提出了对现有专业培养方案的进行修订的问题。(3)关于提出标准化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积极落实和经费投入的问题。

2、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各学院普遍反映,师资短缺、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等是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

3、关于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各学院普遍反映,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室数量不足,实验条件差,该开的实验没有开出,实习基地少,实习经费紧张等,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院提出医学实验室建设需要学校进一步支持,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教学医院的步伐要加快。

4、关于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各学院反映,年轻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较多,多媒体教室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5、关于教材的选用:文学院提出一些权威教材并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水平,应该立足于民族院校学生实际组织力量编写适合多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的教材,如《大学语文》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学校的公共课给不同专业学生任课的教师应相对稳定,要提高公共课的质量,这个问题单独进行研究。

二、存在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在调研活动中,对各单位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采取讲解辅导、解剖分析、梳理思路等方式澄清认识、帮助提高;对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当场答复、指导方法、讨论研究等措施予以解决。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在高校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盲目攀比上层次、升格,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大而全而轻特色以及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这些问题也在我校反映出来,同时,我校的发展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教学资源配置还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和教学资源还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目前还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内涵发展的任务仍很繁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目前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留住难引进难,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导致具体问题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方法来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观念和管理理念、方法上存在很多不适时或不科学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民族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自身的特殊规律,学校的教学中心地位等问题在理论认识上仍然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观察和认识问题的高度和视野不够,工作中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不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不当,处理问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学校组织制度顶层设计等涉及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亟需改善的问题。学校现有各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晰或不合理,各项工作的办事程序不明,实际运行中“政出多门”和相互推诿现象较多,很多工作的效率不高;校、院两级管理中的管理重心偏高,学院工作中的权、责、利不一致,激励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具体工作中出现“工作催着干、干一份活要一份钱、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学院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职业素养还不高,岗位意识还不强。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很强的岗位意识,而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的组织,对单位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意识提出更高要求。然而,我校各级各类人员中一些同志在职业素养、岗位意识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导致在日常工作中纪律涣散、工作态度不端正、服务态度差、师德教风不正等现象时常发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

4、教学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由于我校本科专业在教学建设方面基础薄弱,特别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践教学运行等方面欠账很多,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设置结构中工科类专业和应用型专业逐步增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教学经费投入的需求压力逐年增加,而教学经费的实际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甚至有时不能保证正常工作的要求,客观上造成了许多工作只满足于完成数量上要求,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内容缺乏财力基本保证。

三、理清思路,采取措施,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从办学规模扩张到提高教育质量的转变,牢固树立以内涵发展为主和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任务的观念;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把“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教学和各项工作之中,使其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的精神动力;全校上下都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二是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灵魂。XX大学既是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又是国家民委直属的民族高等院校。因此,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民族院校的特点。校党委强调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就是要求把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同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体现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投入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在注重内涵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榆中校区的有利条件和国家对民族院校的优惠政策,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形成规模效益,使其成为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助推器,不断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三是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学校的定位问题事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大局,是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办学类型上看,XX大学目前仍属于教学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从办学层次上看,XX大学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院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从学科专业结构上看,西北民大属于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共生互补优势;从人才培养质量上看,学校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修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规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从办学特色上看,学校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坚持在“西北”和“民族”上下功夫,努力把办学特色转化为办学优势;从服务面向上看,要坚持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方向,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从发展规模上看,学校要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扩大办学规模,进而缩小同其他民族院校的差距。

“十一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将XX大学建设成为特色比较鲜明、实力比较雄厚的西北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基地,XX地区的信息交流基地,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基地。在此基础上,把XX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民族高等学校。

四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学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结构、整合优势;加大教学投入,推动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从严治教,强化教学管理,形成高效有序的教学工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就XX大学而言,本科教育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基础。因此,全校上下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坚持始终将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在手上,把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教学质量,校党委和行政要形成教学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学校要从自身的定位出发,坚持以民族地区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一是要经过广泛论证,对全校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评估并予以科学定位,进一步做好凝炼学科方向的工作;二是明确重点发展、重点保护,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制定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建设;三是正确处理传统优势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关系,在发展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发展步伐,构建不同学科之间互为支撑的平台,在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广阔的学科专业体系。四是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要扬长避短、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使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3、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学校党委和行政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专任教师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和教学院部要加大投入,做好人才培养、引进、提高和使用工作。要以迎评促建为契机,采取得力措施引进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力争使学校生师比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指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所要求的合格标准以上。学校要把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青年教师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加强教学工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学校要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创造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待遇留人的环境,鼓励各民族教师在XX大学无私奉献,建功立业。

4、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没有一流的教学管理就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环节: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上岗准入制度、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教师教学工作制度、教学责任追究制度、教学例会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教学意见反馈制度、师生评教制度、领导听课制度等规章制度,为教学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二是要制定配套措施,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到教学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推进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和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5、加强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和教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加强师德教风教育,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通过教改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优良校风和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要把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展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学校要克服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要健全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6、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于深化教学改革。学校要抓住目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契机,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一是结合学分制的实施进一步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比较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学校要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建设,通过加强校园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师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高学校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三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办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加大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图书资料建设力度。

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

7、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学校、省级和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要以核心课程为重点,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适时引入现代科技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模块化建设,多开设体现民族院校特点和个性化培养目标的特色选修课程。

学校和各院部要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健全和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8、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经费投入是加强教学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学校要结合迎评促建工作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要在预算内增加教学经费,保证生均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各项教学经费要达到并力争高于教育部制订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力争不低于25%,保证四项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教学专项经费,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基本条件。

9、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

学校和教学院部要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评估检测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建立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和专业建设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公示和反馈机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同时,要加强教学督导制度建设和督导队伍建设,发挥好教学督导员的作用。

专科学校篇10

关键词:环境科学;培养方案;专业设置

近年来,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社会和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持续高度关注,十提出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中,新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1]。2015年,我国环保行业产值将达到GDP的7%~8%,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2]。环境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环境治理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需要环境科学类专门人才做专业的事已成为重要趋势,这对环境科学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和机遇。我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建筑类地方高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是在1978年天津大学建筑分校时期创办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现有4个本科专业,分别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其中环境科学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2014年院系调整时暂缓招生。为了推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建设,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组织教师于2015年4月至6月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展调研,为理清今后发展思路奠定了基础。

1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现状

众多高校中,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是国内知名高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较早,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同属国家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一理一文,环境科学专业各有特色;天津理工大学与天津城建大学同属天津市市属院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较早,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为所调研高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情况。1.1环境科学是新兴专业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设置较早,其他高校是21世纪初开始设置环境科学专业,这与我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对环境科学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分不开。

1.2具有优势方向才能长期生存

各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都具有各自的优势方向。例如,北京大学的大气污染监测和防控优势突出;南开大学在大气污染和环境化学方面有优势;天津大学具有较强的理工科背景,与环工、化工相结合发展优势;天津理工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在水文、地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有优势。

1.3招生规模与学校属性有关

从招生规模上,科研教学型高校,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招生人数较少,约30人左右,其中北京大学更少,其按照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共招生30人;教学研究型大学,如天津理工大学,招生60~70人,立志于培养学科基础人才,还可以为知名大学提供再深造人才。

1.4继续深造才能体现环境科学的优势

一直以来,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较难,但是环境科学是一个科学性比较强的专业,到硕士和博士阶段,学生的专业优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近一半以上本科生选择出国或国内深造。天津理工大学也致力于与国外知名高校进行合作办学,提高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知名度。

2各单位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特点及分析

众所周知,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对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充分体现各校各学院各专业的办学思想、办学核心、学科优势和特点,包含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标准学制和课程设置等内容。其中,各类课程的设置为主要内容。各调研高校关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共性也各有特点,各调研单位培养方案设置的总体分析如下。

2.1学科基础课:各校都不同程度含有一定学时的化学课

(1)北京大学设有普通化学(管理方向)和物理化学(自然方向)。(2)南开大学的学科基础课里含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将无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等列在专业选修课里。(3)天津大学将四大化学没有放置在学科基础课里,而是在数学与自然学科类中包含了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内容。(4)天津理工大学设有无机、有机、物化和分析化学四大化学课程。可见,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化学背景,为今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点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

2.2专业必修课:环境监测是各校的核心课程

各校都注重环境监测课程的开设,并且设有一定课时的实验课程。南开大学似乎更加注重环境监测的开设,其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实验设为了学科基础课。可见,环境科学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中,大气、水体、固废、土壤环境的质量监测是基础和核心,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序地进行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环境修复等。

2.3专业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有益补充

各校很注重专业选修课的开设,例如,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专业选修课设置学分较高,近30学分,可以大致分成生物类、计算统计类、环境伦理类、环境工程类等四大模块。

2.4实践课:各校将与环境监测相关的单位列

为实习单位(1)“985”院校,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将实习期放置于夏季小学期进行,省市检测中心是主要的实习单位。(2)除去检测中心等单位,各校还安排了地质地貌有特点的地方的生态地质认识实习,这与环境科学主要认识和解决人文、自然与环境的问题分不开。

2.5毕业环节:各校以安排毕业论文为主体

南开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近几年认识到本科毕业生的择业需求主要侧重于设计等环节,开始安排一些学生将进行毕业设计。2.6创新与研究类:部分“985”院校设有创新研究与训练课程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设有创新研究与训练课程,主要以专业讲座为主。

3建设与发展思路

经过充分调研,汲取各单位成功的经验,我们建设和发展环境科学专业的思路如下。

3.1培养目标必须明确

我校正处在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的进程中,所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专业素养的环境学科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部门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修复、环境咨询及相关领域的工程、研究、教学或管理工作。

3.2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授予的是理学学士学位,相比于工学学士学位,理科生就业难度偏大。基于此考虑,在构建该培养方案时,应充分学习环境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课程知识基础上,以环境监测为核心,建立双体系建设,分别为以环境工程学、环境污染修复学等课程为主的环境污染修复课程体系,以环境经济学、环境评价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为主的环境评价课程体系,并增加相应地选修课程体系,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环境科学技术融合,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3.3优化课程体系

注重实践环节注重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环节,构建环境生物学实验设计、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设计、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环境污染修复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性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该专业本科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3.4建立学科优势方向

调研过程中,发现无论知名大学还是市属院校,具有自己的优势方向才能继续长期生存。我校有许多优势学科,我们可以“借力发力”,并且逐渐培养自己的优势方向。(1)首先借助本院市政工程的优势(市政工程“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连续被列入天津市重点学科,有“水质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要发展环境科学专业的水体污染检测和防控,重点进行水体环境的质量评价和生物修复。(2)借助于本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优势(2010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评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经过“十三五”投资购买仪器设备,建设和完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监测体系,积极筹配发展环境科学室内空气环境监控方向。(3)借助于本院市政工程和本校土木工程的优势,积极到房屋建筑工地实习参观,侧重发展建筑扬尘的监控和建筑场地环境的修复治理。(4)借助于本校建筑学院的优势,积极到各类建筑场地环境实习,侧重于建筑噪声的测定和防控。

3.5加强对外合作办学模式

环境科学是一个科学性比较强的专业,到硕士和博士阶段,学生的专业优势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国外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环境科学专业比较相近,学生出国后很多课程可以延续。天津城建大学有很好的城建类学科基础,积极鼓励学生考研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与国外城建类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同时,有利于开阔办学思路和视野。

4结束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复杂和严峻,环境科学类人才的需求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对国内高校的调研,天津城建大学应以自身的建筑类学科优势出发,制订目标明确的培养方案,从实践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化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出发,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胡伟.学习贯彻十精神推进生态型城市建[J]杭州:周刊,2012(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