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4-02-05 17:50:43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1

[关键词]列宁 社会主义道路 计划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构想向“新经济政策”构想的转变。基于新经济政策实践基础上的建设社会主义之列宁构想,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设想,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践模式,体现了列宁的生动的理论创造。

一、列宁的“计划经济”构想及其实践探索

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描述,第一次使用“计划经济”的概念来描述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他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生产、消灭货币,实行计划经济。

实际上,列宁当时希望在十月革命激起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和军事热情的情况下,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通过用国家法令来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全国统一的计划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苏维埃政权采取了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由国家按严格的集中制管理一切工业生产,不仅把大工业,而且把中型企业和部分小企业都收归国有;实行余粮收集制,要求农民把全部剩余产品上缴给国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和工业品,实行产品和日用必需品的统一分配制度;取消货币流通而代之以实物交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使劳动军事化等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体现了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可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统制经济政策的出台受到当时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特殊条件的制约,是形势所迫;尽管列宁对于俄国落后的经济状况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认为俄国在实现社会主义以前还有一个“过渡时期”;但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必然要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影响,把过渡时期看作就是要采取措施来消灭市场经济关系。列宁同样也认为只有消灭了商品货币和市场,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既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对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目标的一次“试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实践基础上的第一次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疑是失败的。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了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结合,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生产力的提高。

二、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构想

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不能简单地、教条式地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本中寻找现实社会主义的建设方案,必须依靠千百万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造。一旦认识到像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分配个人消费品,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行不通,他非常果断地抛弃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旧途径和旧方法,作出了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开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复杂问题。

列宁认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找到各种措施,使恢复国民经济、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任务同建立工农之间正常的关系结合起来。他强调为了发展农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改变党的经济政策,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即苏维埃政府以粮食税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取得一部分粮食,剩下的则由农民自己支配,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列宁继续在理论上阐述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列宁指出:要恢复国民经济,应该从农民开始,立即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列宁主张利用一切办法来发展工农业间的流转,包括使用私人资本主义的办法。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构想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路转换并没有使列宁完全抛弃原来的理论思路,而是新旧观念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突出地表现在列宁不可能把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商品经济原则上升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因而更不可能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是因为:

第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只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政策,并不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模式提出来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工农联盟,在于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小商品生产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去。

第二,即使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列宁也没有抛弃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他看来,经济计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一种“总布局”、总的战略体系。新经济政策只不过是列宁一个庞大的战略和策略计划的组成部分,它是受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规定、指导和调节的,而不是自发地、无政府状态地运行。

第三,列宁仍然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市场因素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列宁是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作为资本主义来看待的,而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

尽管列宁最终并没有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思路,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新经济政策对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列宁的探索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货币和市场的观点,把市场经济关系提到十分突出的地位上来。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靠一般公式、一般的纲领上的原理和一般的共产主义原则,列宁从计划经济的构想向新经济政策构想的转变生动体现了尊重实践的思想。列宁的探索历程就是抛弃那种脱离俄国实际的空想道路,走上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现实道路的过程。

参考文献: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2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一直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依据改革开放的实戢,科学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于社会主义事业,他在十年前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指引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些最新的理论创新和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直是在曲折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他们根据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未来社会的特征提出一些科学预测。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竟缺乏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只对未来社会做了一般性描述。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在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实践。他提出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这些涉及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但由于列宁逝世,未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继承列宁遗志,在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他把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看作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适用的原则,从而把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看成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导致了社会国家发展的曲折,这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缺乏科学的认识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解体和巨变的根本原因。

再看我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年时间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其后由于对社会主义缺乏深刻理解,对基本国情缺乏正确分析,一味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导致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我国的曲折发展,先后发生了像1958年“”和后来的“”那样严重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很大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强调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解放思想,就是要在这个问题上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依附到马克思名义下的错误观点,根据新的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新的发展。在总结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依据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实践,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解问题的解决以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式提了出来。他强调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命题所作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固有观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理论指导着实践,新的实践又必然要求产生新的理论。同志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同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具体地提出了我们党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的成果。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更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

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报告中多次提到“发展”这个词,如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如此频繁的出现这个词,就是要让全党和全国人民了解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发展的首要方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这些论述全新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新解释,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使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要使地区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抓住社会主义本质中最根本的问题,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逐渐消除两极分化,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到2000年末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就是要建设一个地区协调发展,人民全面发展,生活水平比较均衡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未来二十年的宏伟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最好体现和发展。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3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 内在属性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 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它是政 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 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文明是政 治文明之“绳”,是政治意识的规则化和政治行为的具体规范。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 明之“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也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 体体现。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崭新阶段,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 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内容,它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代表着人类社 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广泛的人民性和前途的光明性等特点,其核心 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 “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有机部分 。其中,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政治文明有 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就指出:“物质生活 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不是将物质生活的 生产方式所制约的对象简单地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是划分为并列的 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与此相适应,文明应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和精神文明。事实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表现为三个文明的协同发展。人类社会进 入文明时代的最初表征,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文字的产生,而且还表现为阶级 或等级的分野和政治权力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一度发展的商品经 济、自由探索的精神、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而且包括对个人自由和责任的 强调、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文明成果,既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 和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理念,还包括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规范的政治运作程序。不仅 如此,政治文明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它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 程。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看:1.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因为物质文明本身是无所谓价值目标的,但是作为人类意识的活动——政治文明建设 则是有着明确的价值目标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所进行的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围绕着一 定的利益关系而展开的。2.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古往今 来,凡是物质文明蓬勃发展的时代,必定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反之,凡是政 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必定是物质文明衰落或倒退的时代。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 十分重视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局面的维持与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的营造。正因为如此, 所以,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 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看:1.政治文明为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凡是精神文明发展程度高的 时代,精神文明都是作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伴生物而出现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古希 腊之所以能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和城邦民主制的建立。 欧洲文艺复兴之所以从意大利兴起,是因为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近代欧洲政治精神,统治 者最早打破了封建传统,实行了新型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方法。可见,政治文明建设是带 根本性、全局性的文明建设,没有政治文明创造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有精神文明建设 的发展。2.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任何时代 、任何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政治权力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进步,尤其需要政治文明的牵动。没有政治文明发展所提供的前 提条件和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就是一句空话。总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脱离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迷失方向和失去保障条件。

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主要在于: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 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核心与主体。它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其它部分共 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2.社会主义社会与其它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资料与政治权力少数人的占有,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 和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如果一个社会在政治上不是多数人当家作主,正像在经济上不是 多数人占有生产资料一样,这个社会就绝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以,邓小平同志 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提出政治文明建设 的任务,强调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了与“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 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要求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 总结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 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从而阐明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不断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三大支 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 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科 学总结,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发展正在由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转移到通过政治文明建 设促进的轨道上来。

综观人类政治文明史,大凡成功的政治改革,都是以政治建设的成果而载于史册的。 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打破了欧洲的旧制度,而在于建立了代表社 会前进方向的新制度。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注重建设,著有《法经 》,变法有序进行,终获成功。而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虽然变法成果很 多,但由于忽视政治稳定和道德建设,使得社会震动过于剧烈,改革难以为继,吴起和 商鞅也分别被守旧派处死。同样,北宋王安石变法,虽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的坚强决心,并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兴与革的关系 ,过分沉溺于变法的操作技巧、运作程序和实施步骤上,忽略了政治结构和政治心理等 方面的根本创新,试图用集中权力的方式去解决君权过分集中所引发的一系列政治和社 会问题,使人们看不到改革的建设成就,结果改革最终失败。历史反复昭示:凡是以建 设为目标的改革,尽管改革看似并不彻底,但由于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往往能够 获得成功;反之,凡是以改革为目的的改革,尽管改革的成果可能十分显著,但由于没 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的动力一旦耗尽,就难免陷于失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和改善了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健全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显示了强大的生 命力等等。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成果存在明显的反差,这也是政 治体制改革“滞后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思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说理论上 是明确的、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如在改革的性质上,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进行政治 体制改革,就是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我国的政治体制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改革的是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 群众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而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这是中国与苏联、 东欧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不同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 规模、改革的力度、改革的攻防点上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上,十三 大报告就指出:“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 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和调 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十五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 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31”讲话指出:“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是建设性的,而 不是破坏性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终极追求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其说是破除旧体制的革命,倒不如 说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匹配的新体制的政治文明创新工程。既然如此,那 么,为什么我们原定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并没有实现?这除了当时所设定的具体目 标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理想化,一时难以达到;或过于空洞,难以操作以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与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未跟上。如改革之初我们确定要解决官僚主义 、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各种特权现象等问题。20多年来, 我们解决得比较好的是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原因在于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 的干部任期制和退休制;而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和特权现象等问题至今尚 未令人满意,原因在于我们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从而使上 述问题的存在成为不可避免。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 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 面。1992年,他再次强调:清除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可见,对 于政治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单纯采取动手术式的“摘除”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而如果是 自己给自己开刀,更会因难以下手而放弃治疗。而放弃治疗,体制的弊端又会愈演愈烈 ,进而危及基本制度。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重新确定推进政治发展的途径。即将政 治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创新结合起来,从原来以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转到 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带动政治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上来。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告诉 我们在未来的政治发展中,我们要形成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完善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开 展什么样的政治活动,确立什么样的政治文化,也就是要建设什么样的政治文明。由此 可见,我们党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已经清醒认识到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 目标,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 标有了更加清醒和理性地认识与把握,我国政治发展的重心已实现了重大战略转移。

三、提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质。物质文明的核心特质在于先进生产 力,精神文明的核心特质在于先进文化,政治文明的核心特质则在于先进的制度,特别 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政治文明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随人类社会实践而积淀形成的 ,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一方面,政治文 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为社会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民主和法治的制度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持续地向前发 展。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说,政治文明的本质在于制度文明。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 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党员和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 法和法律的特权”。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1.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 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民主如果缺乏 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有保障,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邓小平同志曾精辟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 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 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制度建设是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 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制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 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2.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呼唤 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依法治国”的主体首先是人民;其次是由人民 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人大(国家权力机关);再次是人大选举产生、对 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其它国家机关。其中,人民是最高层次的主体,“依法治国” 所依之“法”,是规范化了的人民意志。“依法治国”中的“国”,首先指的是国家机 器、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实质是规范国家机器,治理或约束国家权力,维护人民 的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要充分体现这一点,就必须使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有切实的制度保障,有严格的规范约束,有公正、公平、公开、完备的程序。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现代社会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模式和政治法律制度类型,有明确 的标准:一是法制完备,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协调发 展的法律体系。二是主权在民,把“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具体化、规范化、 程序化,建立民选、民决、民管、民监国家机器的机制。三是保障人权,公民的人身、 人格权、政治权利与自由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要得到保障。四是权力制衡,对国家权 力既要合理配置,又要依法进行制约。五是法律平等,其中包括分配平等和秩序平等。 六是法律至上,党、政、军、民、学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七是依法行政,一切行政行为都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的程序进 行。八是司法独立。九是程序正当。十是党要守法。这些内容,无处不渗透着规范化、 法制化、程序化的精髓。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4

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回顾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得出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首先,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提出要从“总体布局”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在对这条道路成功的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总体布局”的认识,同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直接相联系。我们都知道,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我们不仅实现了全党工作由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而且认识到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这“四个现代化”,还包括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等要求。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同志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里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因此,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地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我们为此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并没有全面而又坚定地坚持这一“总体布局”,工作中出现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为纠正这一失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刚刚当选为总书记的同志,以非常鲜明的语言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这以后,他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候,总是反复强调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里所讲的“全面”,不仅包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包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即后来同志概括的“政治文明”的要求。与此同时,同志还多次提出“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社会建设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多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来,我们党在上一世纪80年代已经意识到社会建设的意义,在制定五年计划时,已经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现在,更加认识到“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时,已经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起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不仅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且把它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列提出来,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思考。特别是,同志在20__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也就是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不仅要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建设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要从社会建设方面建设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样一种新认识,已经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正是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其次,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从各个方面作过许多论述。其基本精神是: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二是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这个精神,他从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他强调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并且科学地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

质,又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同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已经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属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得我们在这个重大而又基本的理论问题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认识。

这一认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从理论上讲,我们都知道,社会和谐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美好图景。在东西方大量的思想文献中,已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从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在空想社会主义那里已经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社会模式。比如,傅立叶把他设计的理想社会制度叫做“和谐制度”,欧文把他在美国实验的共产主义公社称作“新和谐公社”,魏特林的著作题目就是《和谐与自由的保证》。有意思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时候,恰恰对于他们“提倡社会和谐”这一点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这可以以《共产党宣言》为证。当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到了“消灭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也就是说,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要求更高,是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由此决定了,我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争取社会和谐而奋斗。从客观实际讲,今天我们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未来的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现实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经历着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推进社会和谐。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再认识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厘清我们以往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的诸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等一系列重大错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前一段在学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时候,有些同志曾经提出,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是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又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内涵,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应该讲,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是社会属性的外在表现。正如一个具体的事物具有多种属性一样,一个具体的社会也会有多种社会属性,比如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属性。在形式逻辑中,事物的属性各有自己的规定性,相互区别,相互并列。辩证逻辑则进一步指出,事物的属性虽然各有自己的规定性,但同时它们之间也有机地联系和结合在一起,使事物成为一个由多种属性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中还指出,要真正认识事物,不仅要把握、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而且要从事物的发展来考察事物,更要从人们在实践中对这一事物的需要来确定我们要考察的属性。而当我们根据实践需要考察事物这一属性的时候,就会看到事物其它属性相对它来说都是其从属的属性。根据辩证逻辑的这一属性理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住它所具有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属性,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社会属性都会在实践中发展变化,而当我们根据实践的需要重点考察“社会和谐”这一属性的时候,则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属性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相反还要通过这些属性来实现社会和谐。因此,从这些社会属性各有其规定性而言,它们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从这些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的而言,实践所重点考察的社会属性与其它社会属性之间又是包含的关系。在我们今天重点研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属性,而要实现这一本质属性还要靠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来努力。

所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再次,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我们注意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仅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且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里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提法,同以往的提法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提了出来。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科学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研究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即发展目的、本质、要求、模式、路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1、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的的明确回答。

2、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和本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对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此后不久,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个词序的变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更全面的概括。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实施“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以及主要任务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些科学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它既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又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举措。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居乐业,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才得以充分体现,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才得以巩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系统回答了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怎样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大问题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对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上的阐述和实践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阐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1、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最根本的建设。不仅在理论上论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总结了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建设的经验,而且对新形势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六条具体要求。在实践上,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普遍进行了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对于能否长期执政至关重要。为提高全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总结了党的执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不断提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等五种能力。《决定》提出的“五大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是我国建国以来领导思维和执政路径的一次飞跃。

四、深化了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科学回答了我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问题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和谐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和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要求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概括为五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即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要得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要得到发展;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推向前进。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生动地展现了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6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国60周年;社会主义观;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A8;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011―06

社会主义观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回答。社会主义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实践的顺逆成败。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历史演变的进程,总结经验教训,揭示规律性的认识,并从中理出继续推进和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大方向、大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历史演进的轨迹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是科学地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经历了曲折发展并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

1.遵循与模仿:建国时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念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论人民民主》中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P1471)这句话说的是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深刻概括了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基本特点。由于中国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苏联又是世界上唯一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国家,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十分复杂;又缺乏任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因此,学习和借鉴苏联的历史经验,甚至搬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一大特点。事实上,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本上以苏联模式为蓝本,认为这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计筑成的社会主义大厦,因而无限向往。这个认识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直到建国初期还未超脱这种认识,基本上停留在“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层面上。

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准问题上,当时大多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的榜样。从理论上讲,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就是三条:消灭剥削;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当时党的中高级干部普遍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9至12章,从苏联经验中获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1953年9月,在一次会议上说:“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归国家所有了,就是农业、手工业集体化了。”1955年11月刘少奇也讲:“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要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只要我们抓紧了这一点……那末,我们就基本上没有违背马列主义,就不会犯重大错误。”这种认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共同看法。建国初期,尽管我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在形式上与苏联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全盘接受“苏联模式”的时期。

2.镜鉴与试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苏为戒”的历史反思和“走自己的路”的曲折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把社会主义建设成什么样子和用什么方法来建设,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苏共二十大使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以苏为戒”,决心要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是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最高成果,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了区别于苏联模式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若干设想。主要体现在独立自主地认识社会主义,不迷信“老大哥”,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提出质疑,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科学文化发展上的“双百方针”、共产党与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方针上。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良好开端。

但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探索陷入了曲折。“”和化运动更是我们党在探索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这一失误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包括对什么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解产生了偏差。突出表现为“两个急于”,即生产力发展上的急于求成、生产关系变革中的急于过渡,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开始形成,对外关系上更加封闭,不但与西方国家隔绝,而且与苏联、东欧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尽管在纠“左”的过程中,也曾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等问题提出过一些富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但这些思想并未在实践中得到一以贯之的实行。

总之,从1956年至60年代中期,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其影响是深远的。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在第一代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也应该看到,尽管我们主观上想摆脱苏联模式,却由于主观上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又由于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客观上反而有意无意地进一步强化了苏联模式,有些方面甚至比苏联模式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

3.扭曲与迷失:“”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入全面的歪曲与错误之中

“”时期,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探索步入误区,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陷入全面错误。突出表现为以阶级斗争为纲论和“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社会主义论”。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晚年的重要治国原则和方法。“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阶级斗争被概括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核心。被“”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批判的许多东西,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其中很多是自己过去提出或支持过的。在“”中,阶级斗争为纲笼 罩一切,发展生产被视为“唯生产力论”而遭到批判。在对外关系上,与“帝修反”对着干,片面强调自力更生,谁要主张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及文化交流,就有可能被指责为“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利用外资更是大逆不道。在思想文化领域,认为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应该是大公无私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都成了“封资修”,成了必须破除的“四旧”,剩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只有“样板戏”了。

4.纠偏与重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观念的重新定位

“”结束后,在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产生迷茫、陷入困惑的时候,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和重新定位。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新时期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纠偏与重塑,即彻底否定某些错误的所谓的社会主义观念,重新建构崭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观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实际上是从界定“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开始的。首先,他提出了著名的“四个不是”,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四个不是”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批驳并排除了长期以来把根本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其次,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的“两个不能”,即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再次,提出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新论断。此外,他还明确指出,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缺乏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更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虽然没有给我们直接提供“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现成答案,但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方法,开辟了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破旧在于立新。邓小平立足我国国情,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建构了新型社会主义观念,实现了阶段性质变。首先,从单纯的生产关系视角转向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力视角,从发展生产力的新思路提出社会主义观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超越了从某种具体所有制形式、具体经济模式角度规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旧套路,从生产力角度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使“一大二公三纯”和平均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不攻自破。其次,从革命思维、斗争思维转向改革思维和发展思维,使社会主义观念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三个历史性转变。从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再次,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新观念。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和理论勇气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制度范畴的传统思想束缚,第一次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要求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创造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天地,使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5.继承与发展: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观念的深化与创新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邓小平构想和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蓝图中,与时俱进,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的深化和创新。首先,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指出:“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纲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集中体现。其次,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这两大工程的一致性,在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相结合的高度上,深刻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再次,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什么是当代资本主义,怎样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的兼容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深化,以新的视角审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两个命题,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出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对“两制”关系再定位,体现了对时代的准确把握,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更全面的理解。

6.返本与开新:十六以来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观念的整合与拓展

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不断诠释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提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创造性地将其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尤其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整合与拓展,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观发展到新高度。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多层面的科学诠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三个层面的统一体。从理论体系层面上看,、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发展道路层面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的惟一正确的道路;从旗帜目标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长期高举的一面旗帜,是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又是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追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体现了对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次,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态度、根本态度、方法选择以及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在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在 逻辑上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延伸。再次,社会主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这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定位,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它既是针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发展状态提出的,具有明确的事实性指向;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终极社会价值理想的意义上也是以共产主义的理论为根据,并以共产主义的社会价值理想内涵为目标的。因此,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既体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取向,又符合时展潮流的社会实践,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时代缩影。

二、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历史演进的方法论启示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的历程、重要成果及其经验教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

邓小平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崭新事业,它的原创性、复杂艰巨性和曲折性要求我们要具备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和求真的精神。虽然目前我们已经拥有社会主义的正确观念,拥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但还远不能说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使命已经告终和完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会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接近并达到真理;坚持与时俱进,会发展未知真理,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深化、更新、成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性认识和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仍需要继承不断理论创新的传统。这样,我们才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上不断突破前人、突破陈规,不断有新发现、新创造、新推进。

2.社会主义观念的演进与完善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认识的漫长过程

社会主义实践过程是社会主义本质逐渐接近的漫长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由浅入深、由庞杂到规律、由模糊到清晰,由偶然到必然的漫长过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作为创造新社会的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由于实践的复杂性,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掌握它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全正确的科学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也必定是曲折的,从而导致创造新社会的实践过程的曲折性”。社会主义认识的过程性要求我们,不能苛求斯大林、等前人能在刚建设社会主义之时就洞见规律,不走弯路,那样不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正是有了他们的失误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最深刻的危机,才使得社会主义“置之死地而后生”,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才真正有了重大变化,他们的失误是实现和达到社会主义真理性认识的重要契机和宝贵财富。当然,我们也不能对他们因认识的偏差而导致实践上的失误不去分析,那样不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求实求真。

社会主义认识的过程性也要求我们,要继续前行,继往开来,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在谈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时说:“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他反复强调: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没有止境,对这个根本问题的探索和认识也就没有止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继续前进,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也要不断继续下去,永远不能停滞。”

3.认识社会主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着眼于解决实践提出来的重大课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主义

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书本出发,从实践出发而不能从原则出发,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人们进行决策和想问题时却很容易从原则和书本上照抄照搬。提出要从实践出发,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客观分析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实实践发展状况,准确地把握现实实践中确实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如果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而理论上仍感困惑的时候,正是新理论要形成的时候。注重把实践问题提到理论的高度来进行认识,进行思考,就能够实现理论创新。从改造现实社会的现实运动出发,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就能够形成对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认识。

4.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制度设计,更重要的是要用发展的方法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

以往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思想、运动、制度的三位一体,即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社会主义运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共产党的领导、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制度和政策。但人们对社会主义只理解到制度就终结了,其最大的误区是把制度当成了终点,当成了标准,当成了目的。对社会主义制度层面的“终极关注”,导致了远离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结果。事实上,社会主义的视野应更多关注于价值目标而非仅仅制度目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制度和政策中,更体现在价值取向中。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拓宽社会主义的视野,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用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多反映在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上,体现在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上,对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追求上,而非制度设计上。

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根本问题,是认识上的核心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历程就是围绕着经济文化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向前推进的。这个主题集中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与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紧密相联系,对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就是对三大规律加深认识和把握的体现。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断深化的认识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提出的,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达到新高度的标志。

三、继续推进与深化社会主义认识的大思路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通过总结建国六十年来我们党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目的在于今后继续推进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从历史的昭示中,我们不难发现未来社会主义认识的大方向和大思路。 。1.要从更加注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根本历程无疑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不要一味强调区别什么,而要同时注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每种社会制度,包括资本主义,都不能只考虑统治阶级的单方意志,而必须考虑到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其他阶级包括广大劳动人民的认识和愿望。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资本主义之所以还表现出相当活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迫于生产社会化发展规律和人民的压力,对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重大改良。所以,尽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本质上不适应现代生产力性质,最终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但在其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中,也含有许多人类社会发展共性的成分。如果我们处处都要与资本主义不一样,就有可能将人类文明的许多好的东西也拒之在门外,我们的发展道路就将十分艰难。

2.要从更加注重强化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实践主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实践主体的价值取向密切相连,价值取向不同决定着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不同的理论认识,这也正是真正的科学理论与伪科学理论的区别所在。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价值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有用性,社会主义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价值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手段,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离开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侈谈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是一个空中楼阁;离开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会失去判断标准而迷失方向。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各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重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强调社会主义价值的基础上,探讨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和发展道路。虽然他们在自己的著述中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价值和核心价值的概念,但是,如果不是限于直接的概念和论述,而是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论述来看,实际上都渗透和包含了非常深刻的价值论思想。邓小平强调,要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毋庸置疑,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所在,从价值取向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这是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根本方向。

3.要从更加注重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和对错误思潮进行正确斗争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7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与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步的。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便利用规律来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毕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毛泽东这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给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方针,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苏联为戒”,走出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建设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形态发展到科学阶段。他们对这种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历时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特征提出了天才的构想;但在如何建设这种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们只是强调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创造。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重大的历史性胜利则使社会主义又由科学构想变成了现实制度。在如何建设这种与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的“共时态”的社会主义问题上,列宁曾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转而退却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又形成了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课题。毛泽东鉴于我们党对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知之甚少以及经验理论和思想准备不足的现实,曾号召过“学习苏联”。这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苏联成功的经验并不都适合于中国的情况,学习苏联终究不能代替对自己建设道路的寻求。中国共产党20世纪的历史证明,道路问题是构成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因素;解决了道路问题,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富有创新精神的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坚决反对照抄照搬苏联模式、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做法总觉得“不满意”和“不舒畅”,缺乏个性。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苏联经济工作的错误和我国照抄苏联经验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使他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研究。他认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实际表明毛泽东已开始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这种探索首先主要表现在他在1956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做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这个报告是毛泽东同志在听取了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34个部门工作汇报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思考的重要文章;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的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以苏联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先声。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即在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明确指出我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题中之义。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把“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我们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之一。回顾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总根源是没有正视和解决社会主义的一般逻辑出发点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之间的矛盾。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比抽象的理论设计丰富复杂得多,这就要求人们用审慎的眼光看待既有的观点,准确分析自身的实践特点和历史方位,不用“未来的砖头”营造“现实的社会主义大厦”。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体系中最薄弱环节撕开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口,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是其突出的特点。如何认识这种社会主义,找出其共性和个性来建设和发展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项新的伟大任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且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严格区别了“建立社会主义”和“建成社会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1956年1月,毛泽东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是进入了,完成了没有呢?还没有。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人,但尚未完成。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更加明确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为了更加明确社会主义的“建立阶段”和“建成阶段”的差异,毛泽东从生产关系的完善程度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的理论视角和物质基础的实践层面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建立阶段”之所以不同于“建成阶段”,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它又还很不完善,还有一个需要继续巩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建设刚刚开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不充分,还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使社会主义生产力有较为充分发展的阶段,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

第二,在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挫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毛泽东负主要责任,也是党内较早觉察其失误的第一人。他在领导“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以后,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他先后在1958年的第一次郑州会议、八届六中全会和1959年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所有制、按劳分配、向共产主义过渡等问题。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期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我国目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第三,阐明了在中国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长期性。毛泽东认为要把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国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因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他反复告诫人们: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要使中国变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间。

从“超阶段”和急于求成地建设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思想的产生,以及对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的准确估计,表明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一步步地深化和前进,尽管它表现为一个曲折的过程。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就在于科学地确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一部社会主义历史,从最简单的意义上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史和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及其趋势,是正确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和前提。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作过某些原则的论述,表现出了经典作家的深邃洞察力,但限于历史条件,他们还不可能对此作出全面的解答;列宁虽曾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的重要思想,但未能系统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毛泽东坚持唯物辩证法,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上的阐发。这主要集中体现在毛泽东于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以及在此前后的一系列讲话中。

第一,指出了“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观点的危害性。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中,斯大林曾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完全适合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是一致的。这种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天真的想法。正是由于斯大林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否认苏联社会存在矛盾,因此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结果导致混淆敌我矛盾的严重错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就会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同样,不正确地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状况和性质,也就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

第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毛泽东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规定为“社会基本矛盾”,并认为这种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他曾经指出: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打倒了,阶级消灭了……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社会基本矛盾”适用于一切社会(自然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在内),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

第三,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不是进行社会革命,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些论断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哲学依据。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创新,一方面为我们指明了一切社会的矛盾运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形态,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则使我们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状况和特点,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最早、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上的探索和回答。

(四)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即提出了“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的总量。列宁也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早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不能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口j。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这一思想更加明确。1957年2月,针对我国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的情况,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更加鲜明地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并且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起来,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二者相互联系;它们是对“搞社会主义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不同层面的回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党执政为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亦即国计要为民生。毛泽东曾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的我们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即导弹和面包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我们一方面要积累资金,发展我们的生产事业;同时另一方面也要搞好消费,改善人民生活;顾此失彼就会酿成大祸。尽管在后来的实践中,毛泽东并没有把他的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坚持贯彻下去,在处理二者关系问题上还做得不够完善,但我们不能否定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思想成就。 转贴于

(五)关于对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即突破了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藩篱,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实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是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这一特殊的历史前提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始容易、继续困难”。因为我们面临着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没有现成的建设理论作指导,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二是没有与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相抗衡的物质基础。这种现实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上的“先天不足”使其不可能站在资本主义的“肩膀上”而立即显得比资本主义更高、更优越;相反,在相当长时间内,至少在经济上,社会主义还要矮于发达资本主义这个“巨人”。由于中国相对落后的现实社会主义与世界先进的、仍有潜力的资本主义同时存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对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问题。

在对待商品经济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思想。

首先,提出商品经济本身不构成社会生产方式,而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总是和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其次,分析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毛泽东认为:只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且还有个体所有制等经济成分,这是不能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实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才能正常进行城乡经济交流,才能巩固工农联盟,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他说,通过商品交换,既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可以等价交换物资,满足公社生产上和社员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商品经济观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一是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非资本主义的特产;二是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强调重视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同时,毛泽东还肯定了价值规律的客观存在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他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深刻指出,在我国,还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1959年3月他又进一步强调,价值规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法则,它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又可以搞一些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1956年12月他在天津约见民建、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中阐明他的重要观点:现在国营、合营经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一些资本主义。他把这称之为“新经济政策”。在毛泽东看来,允许一部分私人资本主义再搞,让它存在和发展,仍有积极的和进步的作用。它可以满足人民的部分生活的需要,可以把资本主义闲散的资金和定息利用起来,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可以吸引华侨回国投资,既可以解决资金短缺和外汇短缺,又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由于少数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还可以对社会主义工商业起一个促进和竞争的作用,以利于社会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毛泽东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肯定了三大改造完成以后还需要私营经济的存在,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中所有制结构问题的重要突破。

资本主义的发展早已把世界联成一体,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才能获得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为此,毛泽东不仅强调了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更提出了“向外国学习”,尤其是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主张,并且系统阐述了为什么要向外国学习?学习外国什么?怎样学习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因此,向他人学习就是取他国之长,补本国之短,以此来推动本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习别人什么呢?他还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东西,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好好地学,以利于我们的工作。但毛泽东强调,学习外国的东西,尤其是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必须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引进和创新结合起来;坚决反对教条主义的态度,反对照搬照抄甚至“全盘西化”的做法。毛泽东的“向外国学习”的主张为中国叩开世界大门、走向世界创造了思想条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探索也是一种开拓。因此,总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误,尤其是面对崭新的事业,面对从未有人走过的路,探索出现失误是可以料想的,而且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实践不能不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应该看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更短,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不能不经过艰苦的探索,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毛泽东曾在《十年总结》一文中说过: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J。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往往与失误相互交织或交替出现。他提出了许多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有的还不够成熟,有的处于萌芽状态,有的未能付诸实践,有的没能坚持下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地肯定毛泽东在探索中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和获得的规律性认识,确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表明:我们什么时候获得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就能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否则,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受挫折。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革命事业是不容易的,是科学,经济建设也是科学。说经济建设也是科学,就是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去认识其规律性,遵循规律,依照规律办事。如果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或者违背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我们就会碰钉子,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二)学习和实践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有效途经

毛泽东深深地懂得,能否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社会主义事业十分重要,而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有效途径就是学习和实践。1962年他在七千人大会上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读书,尤其是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间接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号召全党认真读书,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领导和指导全党读书的过程中,毛泽东进一步获得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论,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因此,当时全党阅读马列著作的过程,实质就是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者相结合的过程。现在,我们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党就是为了提高我们党认识社会主义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需要。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8

关键词:特征;本质;核心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6-0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发展是事物的存在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形态,当然也存在随着诸多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动力,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内涵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发展,从不同视角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逐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于所处时代特征、国内外大小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领导集体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都反映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从、邓小平、、和的几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依次都经历了从特征层面、本质层面向核心层面的转化。

一、研究概述

什么是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到当今时代,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常论常新的概念,学术界对此进行的研究也从未间断。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进行了多维研究。蒋国海、胡焕旭[1]认为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观念的演变分四个阶段。陈贻新[2]着重研究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认识,首先必须承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重点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魏联合[3]对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历程和贡献进行了梳理,认为要认识这个概念,首先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基本特征、价值目标等重大问题。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于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目标定位、道路选择和政策安排。王同昌[4]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社会主义观念: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超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雷琳、马晨[5]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观念的演进做深入剖析,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过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社会主义观念被重新定位、深化创新、回归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逐步演进,走向成熟,实现了社会主义观念质的飞跃。程明欣[6]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共经历五个重要的时期,形成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郭济汀[7]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的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念变迁,研究结果认为: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党的社会主义观念随着时代、国情和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也是社会主义观念中国化的体现。

二、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诠释

(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通过“一化三改”等措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的思考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前最能反映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是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论。主张我国要先经过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不能横插一个资产阶级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历,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由于新中国处在战争与革命及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时代背景之下,的社会主义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先后撰写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在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的指导思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一些基本方针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初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对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大量独创性的探索和尝试。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时代主题向和平与发展的变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任务历史地摆在了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面前。邓小平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走出了晚年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误区,吸取了这一历史教训,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

邓小平于1984年明确而客观地承认:“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他在1985年指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好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这个问题。”以此为基础,他在1992年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全新的概括,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进一步指提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初步破开“一大二公”的坚冰,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进一步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形象生动地以“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描述推动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增强、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方法、途径,进一步阐明“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基于以上理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了实现初期阶段的目标,邓小平又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将使中国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将使中国人民普遍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将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将结合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走出一条道路,将进一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以上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社会主义有了全面、深刻、理性的认识,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朝着有利于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方向推进。

(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是非常强调创新精神,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强调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重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提出了着重从思想、政治、作风上全面加强大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同时强调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创新的基本保障在于科教兴国,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代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党实现了新跨越,进行了伟大转折。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使我们党实现了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了先进性。体现了我们党继往开来,始终在传承中发展,在建设中传承文明思想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奠定了我们的历史地位和时代地位,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

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定义。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从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发展的协调性、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从社会建设和管理、对外开放八个方面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程度。把握有利形势,明确不利因素,纵览全局,谋求发展。

3.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理论特色,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道路三个方面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树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执政理念,从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做起,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的工作方针和措施,实实在在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深化。在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是: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由此可见,在保证国家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基础上,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整个改革的重头戏。这无疑是对邓小平:“除非发生大规模战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断的继承和发扬。

当然,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目前处于探索、摸索阶段,需要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深入和升华。

三、不同诠释内在关系之对比

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存在着诸多差别。由于前者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转变,所以更注重特征层面,后者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转变,所以更注重本质层面;前者重生产关系的研究,后者重生产力分析;前者重外在形式,后者重内在本质;前者重上层建筑,后者重经济基础。邓小平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的区别在于:邓小平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层面,将侧重点置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层面。前者隶属于基础地位,后者则居于新层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前人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和实践的不同层面,提出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确定了建成小康社会、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和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和决定作用。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有着符合当时时代大环境的诠释。但其共核在于:能够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利用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断丰富、完善、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的“变迁”既表现为一种随历史条件变化而不断演化的过程,也表现为社会主义观念的根本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主义自身实践的发展,党的领导核心在认识社会主义是各有其主要视角。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体现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从特征侧面、本质层面到核心层面的深化过程,也体现了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的统一。不同的诠释都遵循着时代变迁与发展,打破了单纯从政治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认识社会主义的局限。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从市场经济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赋予社会主义新的活力。21世纪从对生产力的关注提升到对人的全面关怀和可持续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蒋国海,胡焕旭.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念的演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2):10-15.

[2]陈贻新.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略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8-13.

[3]魏联合.建国60年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历程与贡献[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8-146.

[4]王同昌.论社会主义观念在中国的演进及实效[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42-45.

[5]雷琳,马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观念的演进[J].科学社会主义,2009(2):53-63.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9

关键词:国情;中国共产党;基本认识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60-02

建国后前几年,我们党对国情的认识,总体上正确。从1957年到1978年,党对国情的认识较为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国情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且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深化。

1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1.1 1949年的《共同纲领》对国情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共同纲领》还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总结经验教训所形成的一部人民建国纲领,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1954年宪法颁布前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从此开辟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崭新时代。

1.2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对国情的认识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年多的工作,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当时阶段的中心任务。七届三中全会全面阐述了调整工商业的方针政策,并把这项工作做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要条件之一。经过多次调整,我们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给予了应有的扶助和支持,充分发挥了它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对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为我们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作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3 1954年的宪法对国情的认识

1954年9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人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果,而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五四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它是一部以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为目标的过渡时期的宪法,反映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反映着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基本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特点对中国国情正确认识的结果。

2 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对

基本国情的认识

2.1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起始阶段的认识

(1)1956年对国情的认识。

1956年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己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同时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首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是,关于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在理论上有不完全准确的地方,因为这个提法没有全面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2)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的认识。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要在揭露和解决矛盾中前进,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方法。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针,提出了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些思想,是中共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2.2 三年时期的认识

1958年到1960年,在我国历史上习惯称为“”的年代。发动“”,是我们党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在二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共上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同时,会议根据的提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二次会议以后,对于在和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农村工作的视察,着手纠正已经认识到的错误。由于当时我们对错误的严重性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对“三面红旗”仍然持完全肯定的态度,所以我们的纠“左”努力,虽然认识逐步有所深入,但总的都是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要矛盾。所以,形势没有根本好转,同时也出现了庐山会议后期的反复。

2.3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认识

我国在1961年至1965年间,对国民经济实施了连续五年的调整,这次调整使陷入困境的国民经济得到很快的复苏,与此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建设的经验。和中共中央决定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整。中共中央决定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到1965年,各项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出现了新的面貌,我国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基本趋于协调,工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这次调整虽然有力地调整了不合理的比例关系,但没有实现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没有为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致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潜伏着结构性失调的因素。”

2.4 发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认识

“”,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中,从“左”的观点出发,对国内外阶级关系和国家的政治、社会状况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1966年发生的“”,正如1958年发生的3年“”时期的失误一样,主要是把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生产建设上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急于向所谓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乃至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等“左”倾错误思想的产物。

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期间的认识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走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同时,它还“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二大确定的方针和任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的充实和发展”,“它们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同时,它们为以后我们党制定出更加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方针和路线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3.2 十三大到十七大期间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1987年召开了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现代化建设要“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党的十四大仍然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且我国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提出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对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的更深刻的阐述,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六大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继续指出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3 十七大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了。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贡献。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就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决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是我党对我国当代国情的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韩振亮.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1).

[2]莫旭麟.科学发展观对国情理论的新贡献\[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02).

[3]耿化敏.回归与超越:中共十二大报告的理论创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04).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篇10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时代意蕴

作者简介:陈仁秀、谷松岭,遵义医学院。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也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如何看待生态问题,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中国,人类的实践活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民自觉自发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美丽中国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由此可见,美丽中国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怡人的人居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人的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观概念的描述还比较少,比较普遍的有三种观点,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笔者认为第一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危机),显然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更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即:生态文明观是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子矛盾和社会因子矛盾,实现“人.地”共荣的系列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安全观、消费观及科技观等。

二、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出新要求

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才是根本要义,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因此,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础

我党在对美丽中国的描述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其根本上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态观,学术界对生态观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自然中心论,然后是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思想。在美丽中国的内涵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凌驾于大自然的承载力之上,当然,也不能任由大自然作威作福,给人类带来灾难。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荣、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人类既不能竭泽而渔,也不能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这就为指导实践奠定了认识基础。

(二)人际之间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题中之意

什么是美,和谐就是美,两极分化不是美,因此美丽中国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社会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也需要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社会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和个体充分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

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状况、生态文明意识状况、生态文明行为状况、生态文明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认知状况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解释其含义。但是,大学生对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说明社会、学校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宣传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低层次,对于和日常生活靠近的领域的生态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用电,对于远离日常生活、比较边缘的生态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不了解,也不关心。生态文明认知留停在低水平和浅层次,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

(二)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什么是意识?简单地说,意识就是自我感觉+主动做出决定。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内在的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并且用这种意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它包括生态理论、生态文明观念、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等内容。这里的生态理论是区别于生态学专业知识,而是为大众所应知应会的常识性生态环境知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于比较日常的生态知识,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节约水的重要性等比较熟知,但是对于中级、高级层次的环境知识,比如: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垃圾如何分类,PM2.5的具体含义等,不清楚的大有人在。生态文明观是“人正确处理其与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当代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时,更多是从自身利益权衡出发,首先考量的是人的利弊得失,然后才是环境和社会的承载力,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的延伸。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和意识。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表现在口头上信誓旦旦、热情澎湃,实际生活中,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面前缺乏挺身而出和敢于批评的勇气。 (三)生态文明行为状况

总体来讲,大学生群体具有合符社会要求的环保文明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明显滞后于自己所宣扬的环保理念,表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面对路上的垃圾视而不见,看到教室里的长明灯也视若罔闻;不敢与污染、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斗争;高消费、超前消费,购买名牌,出手阔绰等。这些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相去甚远,不利于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长远地发展。

(四)生态文明教育状况

上面我们谈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认知、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教育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环保知识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教学体系,没有单独编排的教材,没有对所有中学必须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出政策性的指令要求。在现行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学生功利地注重应试科目的学习,像生态知识等未作考试要求的学科则颇受冷待,缺乏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生态环保知识更多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节目、论坛等载体上出现,每个受众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不一,吸收能力和水平各异,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态知识则不同。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实现路径

素养,一般指的是修养。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应该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知水平,筑牢思想防线

和众多学者所认同的一样,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认识觉悟的提高,而提高认识觉悟,首要的必要的渠道就是增加认识和了解。首先,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类型,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生态保护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聚居地,不仅在课程开设方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内容,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写入《学生守则》,同时塑造好校园小生境,以境育人,触境生情,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认知。最后,家庭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小单元,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向子女灌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环保的、低能耗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对建设环保社会的一份贡献。

(二)增强实践能力,将生态认知外化为行为

首先,创设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发挥环境隐性的影响作用。学校在规划校园布局的时候,引入环保理念。不仅建设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同时还要恰如气氛地融入环保元素,安放环保小标语,比如“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同学们分类处理垃圾,而不是乱扔一气;安装感应水龙头,避免水长流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作用,通过创造环保的校园微观环境,让同学们不自觉地受到耳濡目染地影响,从而塑造热爱环保事业、真心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其次,践行环保要求,树立科学、节俭的消费观。正确的思想认识只有外化为正确的行为,才最终实现了思维到行动的转化。大学生践行环保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杜绝长明灯和长流水,饮用桶装矿泉水来取代各种瓶装饮料,按需购买食物,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提倡朴素简朴的生活作风,减少服装开支,避免高档服装消费。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反对学生宴请摆阔绰、讲排场。坚持实用原则,反对购买高档手机和电子产品。

(三)作环保知识的宣传者和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