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建设十篇

时间:2024-02-05 17:50:22

农村物流建设

农村物流建设篇1

摘要:为了使农村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快,为了使农民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党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物流的发展缓慢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法、图表法、文献分析法分析了现有的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物流;农村物流体系;对策

1.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4亿的中国人中有9亿农民,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3%。经济的迅速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中国农村物流水平低于城市,而物流是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农产品进入城市的重要渠道。

农村物流体系是由与农村经济生活有关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午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农村物流体系是指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所组成的体系。农村物流体系的要素包括硬件要素、软件要素和最重要的要素—人。

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系统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落

信息化程度低。农村现有的信息系统,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少量的互联网。但缺少信息中心与信息查询中心。农民的知识、素质与时间均有限,接收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农产品的供给信息和城市的生活用品的供给信息与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农村对城市消费品的需求信息得不到共享。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农产品都是鲜活产品,给仓储和运输环节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基础设施要求也就更高。

2.2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的专业化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

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从事于农村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少之又少。当今,在农村物流体系的中的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数是一些以前从事配货站的重要是运输人员,专业化程度极低,导致在从事物流活动中,造成许多损失,以致造成物流成本增大。

2.3农村物流体系和城市物流体系没有联系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当前,农村物流体系和城市物流体系大都是二个独立的体系,各自负责各自的物流活动。在今年初刚试行的“家电下乡”的活动中,这个问题就有很明显的体现。城市买家电的超市和农村配送衔接不上。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极大地不适应新农村的建设。

综上,当前我国农村物流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发展和健全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物流体系。

3.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

3.1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要根据发展的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网络信息平台。使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及最新出台的国家的方针政策都能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伴随着还要制定和完善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适应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差错,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软性支撑。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

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投资:一是加大农村道路建设的投资,要从乡乡通公路到村村通公路;二是加大对农产品运输工具的开发生产,如保温车、防震车等特种车辆的研发投资;三是加大农产品储存保管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如保鲜、保温仓库的建设;四是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信息维护、技术支持、行业管理等费用的投资,优化资源。

3.2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发展农村物流,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是基础,现代物流观念的树立是根本,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可以采取通过聘请农业物流专业人士面向农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现代物流知识,结合网络远程教学与自学,达到物流知识普及的目的。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通过高等院校设置农村物流专业、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以尽快提高从事农村物流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人员素质。

3.3建立连接农村与城市物流体系的物流中心

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要真正的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就要不断的缩小城乡的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的距离越来越小。建立物流中心后,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对农村和城市的物流活动进行整合,合理的调度资源,充分的利用基础设施,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4.结论

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仍十分落后,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比较缓慢。这不但影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发展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本文研究了发展农村物流体系的作用,分析了现有的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通过采取这些对策,使我国的农村物流体系能够尽快的发展起来,使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邱丽玲.我国农村消费品物流体系及运作模式构建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8

[2]Mighell, R.L. and L.A. Jones. “Vertical Coordination in Agriculture.” USDA-ERSAGEC Report 19, 1963.

农村物流建设篇2

关键词:家电下乡 契机 农村物流体系

为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财政部、商务部于2007年12月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试点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手机三类产品给予13%的资金补贴,其中地方财政负担补贴资金的20%,中央负担80%。试点地区一年内共销售下乡家电350万台,比上年度增长了40%,销售额达50亿元。由于家电下乡受到农民欢迎,政策成效明显,2008年12月起,试点地区增加到14个省市,2009年2月,家电下乡向全国推广,产品也扩大到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八大类,目前已经有122家生产企业的1264个型号的产品中标。

实施家电下乡政策,旨在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关注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生产、流通和消费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家电下乡又是一项惠民工程,财政直补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了生活质量。农民通过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产品还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增产增收。

家电下乡为拥有8亿人口的农村市场注入了催化剂,也将因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的过剩产能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我国长期二元经济格局造成的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基础建设薄弱,由此带来家电下乡的第一步就面临物流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

家电企业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国家电三、四级市场渠道主要由当地小型家电卖场、传统百货商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小型门店构成。这些企业无论是资金、规模、物流设施等硬件,还是管理、技术、信息等软件方面,都不能承担起农村物流的重任。一些家电企业也曾经试图布局农村市场,但收效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运输、配送、维修、管理等因素导致的物流成本过高,以至于买同一款家电,低收入的农村消费者反而要比城市消费者花费更多。

自营物流的海尔,在农村市场中相对具有优势,家电下乡以来,海尔超过50%的销售量使得其前期投入有所回报。但海尔在渠道建设和物流布局上的投资也是巨大的,不但其他企业很难效仿,而且海尔需要多大的市场容量才能产生利润,也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一些家电连锁企业也表示要向三、四级市场逐步渗透,此次家电下乡招标活动中,苏宁、国美两家大型机构也都分别中标,但是农村市场购买力不强、销售规模小,难以满足大卖场的盈利条件,这些连锁企业向农村市场快速扩张的动力依然不足。

此外,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也是家电企业所必须面对的。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低,目前仍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中四级和等外路占将近九成,砂石路占七成以上,许多地区缺桥少涵、晴通雨阻。农村的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物流设备落后的问题。

启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意义分析

商务部、财政部2009年2月联合《关于做好支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有关资金管理的通知》,明确了中央财政支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2009年中央财政将增加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和贴息方式,调动地方和社会投入积极性,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发展。

通知要求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9年新建和改造15万家农家店和100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进一步扩大农家店的覆盖面,提高网络配送能力,将农家店商品配送率提高到50%以上。同时培育“农超对接”龙头企业,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建设农产品直采基地和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系统及物流配送中心。加速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

在中央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的直接作用下,农村物流将进入一个难得的发展期。随着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的深入,以及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工养老金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民的购买力进一步提升,这必将吸引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下乡。目前,针对农机的贴补已经发放,汽车也即将下乡,众多企业正在开发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消费梯度转移带来的市场扩大、流通加速、服务扩张乃至生产下移必将产生良性的循环。家电下乡催生物流上路,物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会对生产企业的市场规模、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对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促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思路

家电下乡这项以政策为推手,家电产销企业为先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地资源配合跟进的民生工程,必将加快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步伐。在家电下乡拉开的农村物流建设帷幕中,应本着政府扶持、厂商启动、整合资源、共同建设的原则,着手规划建设农村物流体系。

(一)政府科学规划农村物流服务

各地政府要认真研究农村经济的特点,科学规划农村物流服务。我国二元经济的格局在短期内会依然存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村金融服务落后,消费差异较大;农村物流市场标准化程度低,运力分散。因此,要认真研究农村市场的特点,不能生搬硬套城市的物流发展模式。

县一级政府,应尽早进行区域物流规划,认识到高效的物流服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既要避免“等、靠、要”的思想,延误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避免重复建设。要在行政上明确管理部门,不能出现“有了利益多家管,出了问题没人管”的局面。主管部门要制定适应当地物流和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和促进物流和商流的发展。

(二)企业调整经营战略

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例如:选择直接进入还是通过收购、兼并或持股其他企业进入农村市场?按照市场的增长速度和投入预算,是否要建立一个针对农村市场的核算体系,或者干脆把农村市场作为一个事业部独立运行?

企业要兼顾市场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利润,搭政策的便车。毕竟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时间是四年,四年后没有了财政资金的注入,企业是否还有兴趣、有能力维持和拓展农村市场,这都取决于四年中农村市场的真正变化,而市场的变化是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互动的结果。如果当前企业只是想从农村市场找回利润,渡过外销受阻、产能过剩的难关,不去真正投入农村物流市场,那么农村物流就不会稳步发展,也就不能反过来促进农村市场的商品流通和消费。如此一来,企业更是错过了一个良好的开拓和巩固农村市场的机会。

(三)创建新型物流运营组织

农村物流活动的成本高、管理链条长、市场规范程度低,无论是产销还是物流企业,都无法独自承担建设物流系统的重任,自建网络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因此,企业应适当与当地资源联合,利用自身的品牌、管理、信息和资源优势,采用经销制、制等合作方式,或者采取参股、联营、合建等形式成立新型物流运营组织,开发农村物流市场。

邮政系统近年来进行了一些业务创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健全的网络、较强的运输能力和本土化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农村物流市场得以发挥。中邮物流公司的“直通车配送”业务就是一种“配送+分销”的运作模式,目前已经为广大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类产品以及农产品的分销和配送服务。也许,通过与家电企业的合作,将会使中邮物流迈开更大的步伐。比如可以在边际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拓展商品邮购递送、商品配送、辅助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等业务,与家电产销企业合作共赢。

县域的一些种子、化肥、农机等农资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渠道、仓库和运力,开展多元化经营,为家电下乡提供物流服务。一些粮食收储企业,蔬菜批发和运输个体户都可以在仓储、运输、配送上做文章。比如,一些农产品批发商到农村收购时,如果能与家电销售企业合作进行区域定点配送,则可以解决从县城到乡村这段距离的空载问题,既提高了收入,又灵活解决了配送问题。

上述新型物流合作组织的设立与运行,由于增加了服务主体和服务环节,必须加强管理,通过明确法律关系、完善合作条款、增加商业保险等手段,规避和分散合作风险,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操作。

(四)加强物流服务创新

对于努力扩大农村市场的企业而言,需要抓住财政补贴启动市场的有利时机,建设新的渠道,制定新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解决农村市场的运输、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问题,健全物流服务网络,赢得有利的市场格局。比如,根据农民消费季节性强的特点,增加大篷车这一销售渠道,定时定点下乡促销,这样既方便购买,又可以规避开店的风险和成本。针对农村市场订单零散,配送距离长的情况,康佳、创维等几家企业曾尝试进行“拼车”联送,使物流费用降低了5%,这也是非常可行的办法。

如果生产和销售企业能在产品展示、支付等环节与邮政部门加强合作与创新,邮寄的销售方式也可以在我国农村采用。设想,随着银行卡的普及,家电销售企业可以根据购买指令,通过邮政的配送系统,将商品运送到农民家中,在验收合格后,农民可以通过邮政携带的移动POS机,将款项直接划入商家指定账户。

部分商品可以增加自提货的比重。农民的交通工具一般一车多用,比如拖拉机,既能耕田,又能跑运输,也能代步。因此,对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不需现场安装的产品,可以在销售环节增加现场示范、增加消费者教育的时间,同时提供简洁明了的运输、搬运与调试说明书,鼓励客户自提货。客户自提货后,辅以电话指导,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配送成本。当然,厂家应先期调整产品设计,如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和抗碰撞能力,在包装上采用缓冲较大,扎实耐用的外包装,在保修服务方面,可以要求保留原包装,以避免往复运输中产生二次毁损。

农村工作和生活节奏不快,农民对品牌差异了解不多,购买决策受口耳相传的影响比较大,产品的口碑非常重要,因此企业要扎实做好产品质量工作和销售服务工作,尽管在服务的时效性等方面可以和城市有所区别,但一定要信守承诺,并保证服务的质量。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物流市场的参与者认真研究农村市场,提前规划,科学决策,唯有如此,家电下乡所赋予的经济使命、社会使命和政治使命才能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农村物流建设篇3

产业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自治区、上级工作部署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乡村结构。大力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建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补齐季节性农产品短板。现将我区冷链物流仓储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冷链物流仓储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基础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我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业正在探索以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区域性、综合性、专业性冷链物流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的多元发展格局。全区已建成广西东糖糖业、湘桂糖业大型农产品保鲜仓库总容量约35万吨;新建成红河红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区、平阳镇三木蜜枣产业示范区、八桂粮油有限公司等规模性冷冻库17家、总容量15702.88个立方米,全区在建冷冻库容量1200个立方米;据统计,全区2020年计划新建中冷优吉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市润百家食品有限公司等冷链仓储12万个立方米。   

(二)先进技术逐步推广。

冷库建设正由传统冷库向现代化的钢结构单体拼装库快速转型,制冷工艺从高温、低温发展处理器,为预冷、气调、超低温、速冻、恒温、制冰等各种类型。运输车辆向高温、低温和常温“三层温”冷藏车发展,恒温控制运输和蔬菜真空预冷技术逐步推广。

(三)冷链企业稳步发展。

一批肉类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田间地头冷链物流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三类经营主体:一是以批发市场为经营主体的冷链物流企业,如桂中农贸万吨冷库;二是以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村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冷链企业,如广西红河红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区、平阳镇三木蜜枣产业示范区等;三是加工企业冷链仓储,如广西东糖糖业、湘桂糖业大型农产品保鲜仓库。

二、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政策扶持、社会建设积极性不高。

近年我区冷链物流业迅速,不少社会企业建设冷链仓储需求量大,但相关扶持冷链物流业政策少、上级奖补标准过低;又因基础建设投入大,难以推动大型冷链仓储规模建设。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冷藏运输及配送过程监控缺乏,冷链物流企业间资源共享程度低。一些季节性的生产性冷库在淡季时没有进行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冷库较长时间闲置易造成非正常损坏和老化加速。   

(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除桂中万吨冷链以冷库租赁为主外其他企业经营模式多为自建自用,没有形成区域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服务网络,难以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化的冷链物流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编制产业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联合相关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院编制《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三年规划》。产业布局优化引导市场发展,结合我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在有效整合资源、强化集约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冷链物流业发展布局,建立以城区为中心、寺山镇、蒙村镇、小平阳镇、陶邓镇等东、南片区区两条肉类冷链物流体系,以凤凰镇、迁江镇、大湾镇等西、北片区种植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二)加强宣传动员、注重社会参与。

联合发改、经贸、管委会等部门及时出台冷链物流建设优惠政策,强化政策落地见效,利用政府官网、广告牌、微信媒介加大政策宣传,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对接双汇、顺丰等冷链物行业巨头打造“兴宾牌”冷链物流仓储体系。动员社会参与投资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线上线下运营体系。

农村物流建设篇4

“村官”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群众直接选举的“官”,是人数最多、管事最具体、接触群众最广泛,工作又最辛苦的“官”。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辛勤努力,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农民的富裕,也就没有农村的长治久安。一句话,我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解决,需要他们的出色工作和积极奉献!

“村官”的水平高低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村官”强则村强民富,“好村官”是村民的福分,华西村、、西沟村、大寨村、福保村、郑各庄村……一部部明星村的创业史就是一个个“好村官”、“名村官”的奋斗史、英雄史。

有志气、有历史责任感的“村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业、建新功,撰写新的历史。

记者有幸参加了两届的“全国村长论坛”。通过近距离的接触,真正感受到这个伟大的群体,数亿农民的当家人,在党的十七大的指引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再一次迸发出蕴藏在农民心中发展生产的热忱。

1978年――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峥嵘岁月。北京奥运会之后,在北京昌平区郑各庄村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村长论坛”则是一次对中国农村改革开放30年发展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就的全面回顾与展望。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最好的展现,来自全国各地及55 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官代表汇聚一堂,以“科学发展,创新为民”为主题,共同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议题。

第八届全国村长论坛立足于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讲话中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基础,结合举办地郑各庄村改革开放30年以来,通过“村企合一”、“多元化发展”等创新途径,走上富裕之路的经验,确定了“科学发展、创新为民”的主题。第八届全国村长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又选在北京举办,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对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全方面展现农村改革30年所取得成就与经验,此次村长论坛不仅出版了《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回顾――10个村庄的巨变》书籍、设立关于农村改革30年的思考专题演讲,还专门在论坛期间举办农村改革30年成就展,通过对30个不同特色村、独特风格以及改革成果的展示,进一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作为下一个30年发展的重要契机,举办地郑各庄村还倡议发起以号召全国广大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肩负起责任和史命,不负众望,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为取得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而奋斗为核心的《中国村长宣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王刚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国“村长”论坛的作用和贡献。他表示,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村改革发展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长期在“三农”工作第一线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广大农村干部拼搏奉献是分不开的。当前,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在随后举行的“科学发展、创新为民”主题报告会上。北京市农委副主任高华就《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作了发言、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就《村“官”的历史任务》进行了专题发言。同时围绕主题进行了名村官演讲、农村改革30年的思考、村庄数字化等内容的演讲。还针对“郑各庄现象”、果蔬菜产业村交流互动、“大学生”学子论坛等内容进行分论坛研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倾听来自全国最基层广大农民代言人――村官们的呼声,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基于对少数民族村镇发展的关注,论坛还举行高校学子与55个少数民族村官代表互动交流,为其发展献言献策。这一系列的活动对于破解三农难点,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和谐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八届全国村长论坛作为2008年奥运会后,在北京举办的又一重大活动,主办方为了祝贺中国奥运健儿所取得的51枚金牌的骄人成绩,特别设计了为在改革开放30年间涌现出来的,在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51个“第一村”举行新闻,并为其颁发证书,以鼓励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带头人,为表彰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村官们,第八届村长论坛还颁发了功勋村官、十大杰出村官等荣誉奖项。同时,为纪念这些杰出村官所作的贡献,并激励全国村官以此作为榜样,举办地郑各庄村特意修建了“著名村官浮雕”,把历届论坛评选出的 “功勋村官”、 “巾帼村官”和 “杰出村官”的头像做成浮雕墙,作为一个永久的标志性纪念,这也将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生动景观。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村党委书记宋作文、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上海市闵行区党支部书记吴恩福获得“中国功勋村官”荣誉称号。评选出北京市丰台区果园村党委书记陈重才等10人为中国“十大杰出村官”,举办地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黄福水凭借带领当地村民走上富裕之路,以及多年来在社会公益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获得“社会公益奖”和“优秀村官”荣誉称号 。

第八届村长论坛举办地――郑各庄村,是距离奥运村最近的主题人文村庄,近年来因地制宜,结合六眼地热井的开凿,成功打造了以温都水城为主导品牌的水文化旅游产业。蜿蜒7公里长的人工护城河、亚洲超大型的水上休闲场所――水空间、在清朝理清王府遗址上修建的皇家府邸――平西王府,将郑各庄村装点得宛如一座温泉都市。郑各庄村也凭借高速发展的经济、独特的人文景观被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魅力乡村”、“北京最美丽的村庄”等荣誉称号。2008年8月7日,郑各庄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迎接了奥运圣火在这里的传递,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处穿村传递圣火的村庄,其带头人、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黄福水光荣地成为火炬手,在自己奋斗拼搏的土地上传递圣火。随后,郑各庄村更被媒体称之为“奥运人文第一村”。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使得郑各庄村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此次全国村长论坛特别邀请多位专家学者进村调研,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探讨,为京郊农村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如今拥有一个五星级酒店、两个四星级酒店、两个三星级酒店的郑各庄村来说,正如媒体所评价的那样“前瞻性的国际视野、紧随时代步伐的发展”正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魅力。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道路,促进农村早日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参加这次全国“村长”论坛的数百名“村官”们的共同心声。如何在农村实现小康目标,怎样在部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等问题,成了500多万村干部脑子里反复琢磨的新课题。

凡是村级经济发展,村民生活富裕的地方,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有的靠市场繁荣扬名、有的以文化资源著称、有的因生态环境引人……一个村如何形成和发展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官的思路。思路正确,村级经济就发展,充满活力;思路不对,村级经济就停滞,甚至倒退。

农村物流建设篇5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限制电子商务发展。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农村网民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增幅9.5%。网络购物成为了农村发展速度最快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动着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升级,但是农村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二)国家加强政策支持力度。2015年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达12个之多,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的发展。2015年9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中提出,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范围内培养一批有典型带动效应的农村电商示范县,降低电子商务流通成本、增加农村就业等。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物流相关服务的衔接,从而提高物流配送能力,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

(三)相关企业相继进行农村地区物流布局。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各物流企业相继向农村地区扩展业务范围,自2013年以来,顺丰、中通等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布局他们的物流网络,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也不甘落后。2015年,京东准备在全国新建立500个县级服务中心、招聘近2000名乡村推广人员,随着农村地区物流架构的铺设,京东全面开展了他电子商务进军农村的工作。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投资100亿元,启动“千县万村”战略。[2]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范围得以扩展,深入程度不断加强。

三、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用来运送货物的车辆多为农用车,损耗较大,农产品培育周期长,存储保管条件高,而农村地区仓储保管系统不完善,农村地区村落分散,很多企业就算建立物流服务中心,也只是到达乡镇甚至县级,很难达到“服务到村”的水平。

(二)农村地区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充分。农村地区人员多,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落后,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计算机网络以及互联网认知不清,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不明确,不了解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加之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束缚较深,对于这种不谋面通过网络进行产品交流交易的体系不够信任,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三)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低。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低,如今的物流体系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大部分的农民不懂得如何使用互联网获取农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他们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目前农村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无法实现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很容易导致农民错过农产品销售的最佳时期。

(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匮乏。目前从事于农村物流的人员,接受教育水平偏低,对于如何建设农村物流理解模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物流专业培训,对于大部分的从事农村物流的人员来说,从事物流的收入并不是主要经济来源,导致其对物流服务的重视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但是针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方面人才的培养机制并不健全,大部分高校生毕业后很难选择进入农村工作,因此农村地区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以及管理人才。

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

(一)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政府的政策以及资金支持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相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标准、引导企业开展农村电商物流业务,政府通过减免税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大力度进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道路体系是进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基础,加快道路建设,使得村与村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实现道路交通的顺畅,保证商品进村、农产品出村的顺畅;引进先进的农产品保鲜技术,改善农村仓储条件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减少农产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对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改进农村物流运输车辆也至关重要,增加农村物流运输车辆,建立车辆管理追踪系统,保证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追踪性。

(三)培养农村物流专业化人才。专业化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培养一批擅长相关农村物流管理、熟悉农村电商物流流程的专业人员至关重要。第一,要对目前从事农村物流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向他们传授相关知识、技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向农民普及物流信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到农村进行演讲普及等;第二,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于农产品运输、存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的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毕业进入农村物流相关行业入职,颁布对从事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

(四)借助邮政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优势,开展业务合作。中国邮政拥有我国最全面的物流投递网络,具有相对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 可以做到送货到村,物流公司借助中国邮政在农村地区的业务优势,将自己的业务触角伸展到村,方便农村地区开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物流服务的成本。

农村物流建设篇6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协同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Internet plus”, E-commerce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traditional rural market, 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mmerce and rural logistics. The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erce and rural logistics. Thirdly, we built three types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odels.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and E-commerce.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E-commerce; rural logistics; collaboration

0 引 言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村网民数量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为城镇网民的两倍。同时,网络零售企业开始争相挖掘农村市场,截止2015年12月,农村地区网购用户占比达到22.4%,同比上涨19.9%。农村网购用户的增加,带动了农村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但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不能协同发展的现象日益显现。

农村市场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是拉动农村消费的主要途径,农村物流也将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体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农村物流是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是农村物流得以发展的重要推手。加强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是中国摆脱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壁垒的重要手段。

1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1.1 农村网民数量迅速增加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 694万人,增幅9.5%;城镇网民占比71.6%,规模达4.93亿,较2014年底增加2 257万人,增幅4.8%[1]。农村网民的迅速增加,为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信息化基础。

1.2 政府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大力扶持

2015年,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发展。《“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和《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中小城市、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同年,财政部、商务部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中央财政计划安排20亿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发展当地电子商务。

1.3 电商下沉式发展开拓农村市场

2014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 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同年,京东以县级服务中心的形式在全国区县铺开。通过建设县级服务中心,京东将招募数万名乡村推广员,给农民提供售后、金融服务,从而开拓农村电商市场。

1.4 农村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打破了传统面对面交易的思维模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相互传递。但由于交易品大多为实体的物,物流作为中间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中国农村物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需求的分散性、广泛性等特征是制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物流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低、市场管理乏力、企业竞争无序等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瓶颈[2]。

2 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的关系

2.1 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信息化建设是市场经济时代必要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信息化结合传统产业的智慧型发展模式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电子商务以信息化为基础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村的流通业也将以一种新的形态运作。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不仅使物流企业便于对物流数据的收集、处理、分类、跟踪等,也能让电子商务平台与用户共享物流信息,从而满足客户响应模式,提升用户体验。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协同发展要以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然而目前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农村收入水平较低,网络硬件设施缺乏,网线宽带费用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大力扶持,加速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2 农村物流使电子商务竞争差异化

电子商务的交易一般具有实物性,农村物流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一个订单周期的必要环节,物流服务的品质是消费者进行综合评判卖家的标准之一。农村物流的发展起步较晚,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物流配送网点设置散乱、网点数目寥寥无几,不能满足农村批量小而分散的配送需求。然而农村作为电子商务发展最有挖掘潜力的新生市场,一些电商企业开始将触角伸向农村,通过发展农村物流来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例如,京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县级配送中心和村级服务站,招募村民推广员,并成立配送到户的自营物流网络抢先占据农村市场。

2.3 电子商务使农村物流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农村传统交易思维的界限,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兴起时,使农村掀起了一场线上交易的革命。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因其低价格、无界限等优势可以迅速产生庞大的订单量,但由于农村地区的需求分散性、小批量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导致传统的物流模式很难完成庞大的订单配送。一些物流企业为了扩大业务量,提高企业收益,而接收大量订单,但是提供的物流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导致农村电商消费者难以得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对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失去信心。因此,农村物流的转型升级是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重要趋势。

2.4 电子商务推动农村双向物流发展

农村双向物流是指农产品的向外输出与农资以及日用消费品输入的双向流通。农村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市场经验不足,耕种技术不科学,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信息判断能力差。农民常常听说某种农作物畅销便集中种植,这种现象经常导致农作物滞销,农民一年辛苦劳作收入甚微。而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是商家与消费者交易的平台,也是个比较完整的信息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化有利于农产品信息的传递,农业部门或涉农机构通过即时农产品供需信息、农产品耕种技术信息等,使农民及时获取农产品耕种和销售渠道的相关信息,通过更加专业化的技术指导达到增产增收,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将农产品销售到农村外部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受限于小农经济的“小农户、大市场”的困境。但因为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农村物流的双向运作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设施具有高时效和装配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协调运作,共同解决农产品“进城”和农资及日用品“下乡”的双向流通。

3 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运作模式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的多样性、分散性发展和农村物流体系的雏形初现,两者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这是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的协同发展表现在电子商务基础下农产品“进城”和城市的农资及日用品“下乡”。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3.1 电子商务企业或网站+自建物流体系模式(图1)

中国目前的物流企业规模虽然庞大,但由于农村交通环境差,需求不集中等因素,使得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在农村地区大显身手。然而农村接近七亿的人口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是一片蓝海。为了获得农村市场,个别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在农村设置服务站,通过自建服务站的方式开拓农村销售渠道,同时也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在农产品输出方面,一些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自建电商平台,通过自营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的配送。自建物流体系有助于企业加强对供应链运作过程的控制能力,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但这种自营模式在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金,在运营时期也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

3.2 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图2)

电子商务企业专注于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形式的存在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小农经济的特征,企业要建设适合农村地区、满足农村物流服务需求的物流体系难度较大,因此企业将物流外包将是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发展的主要选择。但是这种物流配送模式的物流服务一般止于县级,而乡镇及以下难以完成物流配送服务。此外,随着C2C商业模式的普及,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产品供应商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外销出去,借助第三方物流将农产品传递给消费者。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经营成本,但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尚不成熟,尤其农村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稀缺,导致农村整体物流体系不健全。

3.3 政府或涉农机构自建电商平台(图3)

平台供应商一般是位于县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连锁超市、各类型日用品大卖场。农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商品信息并下订单,平台主要负责信息的整合,将订单信息传递给供应商,由供应商承担物流配送作业。通过多种配送模式将物品配送到农村供销社或超市自提站点。此外,农户也可以将农副产品信息在平台上,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的交易,实现双向物流的运作模式。同时,涉农机构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农产品价格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农业政策法规、气候状况等信息,来指导农户耕种。农户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市场信息,避免了盲目耕种,从而力求达到供需平衡。大型超市或流通企业的集中配送形式,实现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大规模农产品的配送。但目前这种运营模式组织化程度不高,很难实现规模的效益。

4 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规范管理农村电商市场

农村电子商务与现代化物流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巩固农村网络信息硬件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与城市不同,其中城市由于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比较容易通过先进硬件设施接受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事物。然而对于农村来说,不仅要强调加强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来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物流的需求服务,更要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来管理规范农村电商市场,从而来协调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共同发展。目前,虽然国家和政府对于电子商务下乡有一定支持,但仅有少数发达地区的农村具有相对完善的信息化设施,大多数农村依然望尘莫及。国家应当大力扶持农村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规范商品准入农村市场的标准,通过专业化电子商务人才管理平台的运作,统筹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使农村居民融入电子商务大市场。

4.2 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由于农村地区地大人稀的特点,致使农村物流流通的链条较长,供应链主体缺少规模化。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农村物流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促使农村物流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发展。目前,农村物流市场的经营方式较为粗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配送网络断层,致使很多物流企业想要涉足农村市场却无能为力。农村快递业门槛低,需求分散,个体户大量涌现,导致物流市场较为散乱,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低,物流业者收益低。在互联网的大时代下,借助电子商务的推动,农村物流应当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子商务进农村”等项目的实施,结合一些电商企业为发展农村线下物流而布设的物流节点,农村物流的潜能逐渐被挖掘。整合这些有实力的电商企业的物流资源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进农村将是国家在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时期的一大选择。通过在县域边缘地区建设物流园区,结合现有的物流节点,形成一套完善的物流体系,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也能提高物流节点使用率。

4.3 培养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型人才

人才是带动农村地区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需要熟练掌握电子商务与物流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作为主要军。因此,国家应大力培养兼具电子商务头脑和物流创新思维的技术型人才。一方面来培训农村居民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买卖交易,另一方面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的问题。

4.4 政府统筹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协同发展

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大方向,需要政府进行有计划的统筹规划。政府有一定的公共性和执行能力,更擅长统筹整合和规划。而第三方物流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点是政府主要的整合对象。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农村道路的建设,同时兼顾第三方物流现有的资源,通过第三方物流高效的运营能力,来实现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 2016.

[2] 马俊. 探析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J]. 信息与电脑,2014(7):73-76.

[3] 李洁. 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J]. 物流科技,2011(11):124-126.

[4] 刘利猛. 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协同发展研究[J]. 物流科技,2015,34(2):208-210.

[5] 唐铮. 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研究[J]. 中国商贸,2015(4):94-96.

[6] 梁晓音. 基于个人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农村物流发展体系构建[J]. 商业时代,2014(17):29-30.

[7] 史晓原. 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农村市场物流配送研究[J]. 物流工程,2015(3):84-85.

[8] 桑高峰,赵月,徐丹丹.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物流发展分析[J]. 物流工程,2015(32):31-33.

[9] 王雪莲. 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协同发展的策略探讨[J]. 中国商论,2015(Z1):92-93.

农村物流建设篇7

【关键词】农村物流 问题 对策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致使农村物流问题突出。

1 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物流意识差

农资企业和农民热衷于封闭式经营,缺乏合作精神,对农业物流的认识仍停在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和搬运上,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是通过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成本与效益的考虑而进行的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及其信息的系统流动过程来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上的不足和片面导致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1.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易腐性及周期性等生物属性,易腐烂变质。这种自然属性对其存贮、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农村部分地区不通铁路、公路路况不好、交通阻滞,加上很多地区基本没有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交通方式单一,形不成多式联运,使农产品物流不畅,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经营平差,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物流设备也比较落后。

1.3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

农村物流主体基本上分散的农户、发育不完善的合作组织和数量少、规模小的龙头企业,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设备设施差、技术条件落后、各自为政、缺乏竞争力,渠道链条缺乏整合、联盟。

1.4 物流运营技术条件差

物流的考手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技术水平设备及基础设施紧密相联。农村路况差,使得运输安全性差、破损率高,相对运费就高;没有先进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保质运输;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很低,信启处理手段与技术落后,使得信启处理功能欠缺、电子商务应用滞后而造成商流、物流、资金流、信启流缺乏协同效应。

1.5 农村物流政策不到位

农村物流政策和信用影响物流交易形成,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活动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

2.1 增强农村物流意识。社会应该普遍认识到,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农业生产及流通;流入的商品会以快捷的速度、较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满足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物流、农村环境的改善、科技手段的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生活的富裕,都意味着新型农民的形成、城乡差别的缩小,有利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等等,让人们清晰认识到发展农村物流的必要性。

2.2 构建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应该构建基于生产主体一网络平台一消费主体的流通模式,建立一个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战略型供应链,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以契约为手段构建新型的联盟化一体化农产品供应模式,从而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稳定农产品供应,保证农产品安全。

2.3 加强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应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平台、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促销平台、质量安全平台等的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反应速度,以保证各种流程的顺利畅通,努力实现流通信息一体化。

2.4 完善基础设施。我国农村流水平的提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最主要的是加大公路的覆盖面积,提高公路的等级、服务水平和公路的运输能力,同时辅以铁路和水路运输,健全物流交通网络,提高物流管理机制。

农村物流建设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建设思考

一青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青州市近些年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8年还实现了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5亿元的目标。2010年以后,青州市种植业结构就在不断调整,传统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经济作物的面积相对增加,在2018年实现全市34.15千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也达到了1.89公斤,得到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的荣誉。全市的农业从单一种植业转变为现如今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正在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树立青州市农业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全市2018年肥施用量(折纯)4.0万吨,比2015年下降4.6%;农药使用量959吨,比2015年下降12.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农业经济体系中,青州市正在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档次建设,不仅打造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还建成7家部级蔬菜(水果)标准园。农业科技创业也有了相应的突破,全市对种子的研究十分重视,以西葫芦、辣椒、番茄等十五大类蔬菜作物育种为核心,鼓励农业高校与乡村和农村合作社共建农业科技研发项目,且有9项得到了国家专利认可。除了种植农业以外,随着休闲农业的崛起,青州市农村经济产业更加丰富。休闲农业成为青州市农村经济的新增亮点。当前,全市都在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正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开创新的农业农村工作局面,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电子商务对于青州市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青州市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与“最后一公里”的发展机遇,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加快青州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

电子商务的形式主要是企业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例如携程、去哪儿,这些是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电子商务能为农村农产品销售以及旅游等服务提供第三方平台,直接将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与其他品牌一起发售。这种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便捷性与共享性,但同时,对网络的依赖较大,需要在前期赢得顾客的信任感。且对于农旅而言,电商旅游宣传的效果显著优于以往的传媒宣传,能减少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成本。举个例子来说,顾客在天猫付款之后,还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而改变心意,从而发生退款或改签业务,办理这些业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产品购买的欲望,毕竟以前产品销售中消费者与农民之间并不会直接接触,但是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这个渠道,能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来源以及实际种植情况,有利于提高购买力,并树立青州农产品平台。此外,电商旅游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服务形式,消费者能按照自身的旅游需求选取合适的路线,确定所需的住宿及旅游服务。它能体现对消费者主体性的重视,且由于电商旅游的口碑几乎完全依赖于消费者的评价,所以能有效加强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在付款后就能清楚地知晓自己的行程,并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娱乐项目,在觉得景点符合自己期望、比较满意的情况下,进行在线宣传与口碑宣传等。此外,青州农村经济建设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能有利于优化传统的经济产业结构,帮助农村地区摆脱困境,提升经济发展能力。

三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径

第一,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其需要较多的资金加以支持。为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构建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近几年,国家为了支持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和优势,进而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应当积极采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作用,让其根据农民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让农村地区能够及时地进行建设和发展,为电子商务建设奠定基础。第二,针对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农村物流体系,落实和加强“最后一公里”建设,这才是青州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重点。这样就需要转变农村物流的建设组分的地位,应该是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开发出物流运输路线,确保物流运输的安全及速度,抛弃以往的急速服务建设,一步一步将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所以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的标准是必需的,只有标准化的条例建立,才能够能更好地稳固青州农村物流的发展,从而为电子商务平台打下基础,避免行业恶性竞争,建立起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合作的良好形象。第三,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平台的建设,引入国内多个物流企业的特点进行结合,通过加盟或是联盟等商业措施,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的整体规范性运行,既扩大青州市物流企业的发展范围,又提升农村物流的质量建设。目前青州市农村物流平台很少,能够满足物流平台建设的物流公司也不多,所以综合国内物流与商务发展趋势,青州市应该强化物流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后续保障,满足消费者与农民之间的产品流通需求。第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落实农民继续教育,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要针对教育方向,围绕农业发展制定教学对策,激励制度构建需要立足于农民自身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发展。为了早日达成目标,提高农民对继续教育的信服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对人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的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使人安心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内部因素就是指激励因素。

农村物流建设篇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of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zone rose to national strategies, Shenyang Economic Zon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Liaon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push forward. Logistics industry as a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has huge contributions and impact for industry, agriculture, commerc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rising, and calls for logistics services is also increasing.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main problems of Liaoning rural circulation service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ew urbanization on rural circulation system in Liaon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ing Liaoning urbanization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物流业;物流体系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logistics;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23-02

0 引言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提高辽宁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为核心,坚持城镇化、产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轮驱动”方针,科学制定符合辽宁实际的、具有辽宁特色的城镇化整体规划、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建立辽宁大中小城市、城镇的网络体系,使辽宁成为工业化、国际化、生态化、带状一体化的新城市群聚集区,成为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成为东北亚经济核心拉动因素和对外开放先导区。

1 辽宁省农村流通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农村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完善 目前辽宁省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尚处于“以点带面”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县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与广大农民的企盼还存在很大的距离。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辽宁省县域农资、日用品及农副产品的经营网点比较充足,但还没连成网,连锁经营范围小,服务体系也不够规范;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规范性的网点建设有待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急需顺应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需求,加快推进速度,全面铺开,使广大农民受益。

1.2 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发展还不平衡 辽宁省农村流通网络的发展还不平衡。农资营销网络、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初具覆盖大部分行政区域的框架。日用品、再生资源网络建设刚刚起步,还在试点推广阶段,基础较差。网络实体建设质量标准低、服务功能差。“新网工程”整合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末端网点,设施设备陈旧,停留在一卖一买的传统水平。尤其是商品流通信息化既没有内部联网,也没有和宏观市场有效对接。由于这些原因,辽宁现在的农村流通网络还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群众生产、消费需求。

1.3 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连锁形式还不规范 由于缺少资金,辽宁省有些连锁企业缺少密集型企业支撑,一些网点连不成网络。带动力还不够,缺少配送中心开展现代物流。尤其是农村商品交易市场还处于原始交易方式。市场信息不畅,流通迟缓,影响了经济效益最大发挥。受思想观念的束缚,抢抓机遇,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在农村商品流通环节,“新网工程”覆盖面广阔,而基础设施建设是较薄弱的环节,需要以市场竞为导向吸纳多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使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连锁形式在发展中规范与完善。

1.4 缺少龙头企业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较好的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有一批产业链条长、网络覆盖广、市场份额大的龙头企业。辽宁省虽有不少规模以上的涉农流通企业,但总体来说水平还不够高,经营集中度低,带动力不强,还难以承担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中大项目建设,与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差距较大。

1.5 信息服务水平偏低 国务院在将物流业列入十大振兴行业时,特意提出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突出了农村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而信息服务是辽宁省农村流通服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辽宁省农村流通领域已有一些农村流通信息服务系统,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手段还比较落后,整体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系统不统一、功能简单的农村流通信息服务系统难以适应辽宁省现代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对信息服务的要求。

2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影响

2.1 城镇化提升公共服务物流能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农业规模经济得以实现,农村购买力明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也在全面增长,吃、穿、住、行、学、医等传统消费需求不断提档升级,艺、美、健、游、休闲等新兴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新的需求必然催生新的服务方式。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走向农村市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农民收入不断的增加,农村的消费需求不断攀升,并逐步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这必然要求公共服务物流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2.2 城镇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有效支撑,而土地流转又是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设施农业、滴灌技术、机械化耕作和畜牧业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质量和水平,提高了土地产出率;通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带点农民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集约化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基础。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镇化,能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创造有力条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设施的完善,还为现代农业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创造了条件。

2.3 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结构转型急需破解的难题是要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大批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必将带来农产品自给率的减少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村物流总量和总额也会随之增加,这需要诸多产业分工来供给。通过产业引入、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给城镇化进程中市民化的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效应,形成产业延伸发展,带动消费和第三产业。因此,农村物流体系必须在现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去努力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

2.4 城镇化导致商贸物流业扩张 打造国际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商贸物流平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尝试。目前,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为增强,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辽宁省商贸物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提升城市和城际的配送效率。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群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引起的商业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比如大宗农产品的物流园区、综合性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农资物流园区、再生资源物流园区的出现,体现了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功能的新理念,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亮点。

3 积极稳妥推进辽宁城镇化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对策

3.1 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 在财政上,辽宁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将其作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个具体措施。建议辽宁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发展资金支持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重点扶持辽宁省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流通网点建设、农村流通信息与技术服务,并对农村重点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协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对于从事农村物流服务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通过税收减免或优惠等手段改变其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的不利状况。在金融方面,适度拓宽农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运用范围,改革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品种,增加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大额中长期贷款,加大对农村物流的支持力度。

3.2 完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 未来农业物流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网络势必成为提供农村流通服务的基础和载体,建议充分利用供销社的资源推进网络建设。立足于农村物流功能整合和信息整合,推动企业间资源整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融合贯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覆盖所有村镇的综合服务网络。在区县及以下农村市场逐步建立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多种业态并存的网络化连锁经营网络,实现村村有店。尽快建设较为完善的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完善采购、仓储、加工、包装、配送、技术培训等服务功能,为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奠定物质基础。

3.3 采取“多网合一”建设运营模式 “多网合一”是将农副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等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一个物流中心中统一对这四个不同流通对象进行分区布置、分区作业,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支配移动物流设备,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投资,获取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辽宁省内的区域物流中心,建议采用“供销社引导、政府扶持、企业化经营”的运营模式。入驻物流中心的企业自主经营,但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3.4 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整合现有营销网络,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出资、经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整合方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提高企业集中度,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企业,实现低成本连锁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培育和引进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辐射面广、核心竞争力强、乐于服务农村流通的大型流通企业。

3.5 建设辽宁省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辽宁省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为辽宁省及周边农村、农民提供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及农资和日用品供给等信息服务,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各种涉农信息资源,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和运输成本,加快农副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副产品最终价值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11).

[2]农村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J].中国合作经济,2013(09).

[3]王佐.城镇化将对物流业带来的新要求[J].现代物流报,2013(05).

农村物流建设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19

1 引言

2015年11月09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农村电商政策的扶持、鼓励与支持开拓创新、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构建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等七大政策措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已纳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指导和政策引导下,各级政府把“万村千乡”工程列入当地发展计划首列,以流通网络作为改造农村商业网点的基本方式,形成了以乡镇为中心点、行政村作为外环的同心圆状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居民对于消费便利、方便、物美价廉的需求。

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相关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等使农村物流业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是建立在农村电商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农村电商产品运输配送的问题。农村物流作为农村电子商务成长的重要基础,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各大电商积极进入农村市场的大好形势推动下,除了传统的国有商业企业农村物流主体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都积极加入到农村物流市场活动中,共同推动农村电商物流大力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电子商务物流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配套设施与服务不完备

第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所需要的通讯主干网及电话、有线电视网在农村的遍及率还是很低。物流动态信息无法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获得及时更新,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2014年“双十一”期间,电商促销活动产生的快件截止11月21日,20%到达县级以下时物流动态不再快速更新。

第二,物流网点辐射范围仅是周围的居民,延伸性小,且物流成本相对城市物流网点成本较高,物流速度慢,对于民营物流企业而言,村镇快递分布点每天货物流通量还是很小,出于利润考虑,大部分物流网点只有在货物达到一定量时才进行配送,周转率较低。

第三,农村电子商务因为农产品的不耐高温、易腐烂等特点,在运送农产品时须有冷藏、冷冻功能的车辆,而我国目前冷链物流服务能力不足,且成本较高。我国冷链物流无论是预冷、冷却环节,还是储藏环节和冷链的运输环节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冷链物流的发展在地区和行业中的发展极不平衡。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整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2.2 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在我国大部分村镇网点,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多数商家粗放经营。一家商铺可入驻天天快递、韵达速递、全峰物流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导致货物堆放混乱,使物流信息错综复杂化。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居住相对分散,人口密度较低,电子商务销售网点匮乏,售后服务不完善,不配套,再加上农村人口因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大环境下对商品质量、品种追求大大不同,均抑制了农民的消费热情,导致农村物流难以形成规模,只能是小打小闹的个体经营户,专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力较弱。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高、农民网购意识欠缺;整个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市场体系还需大量填补内容,劳动力、信息、科技、金融等要素市场还在雏鹰阶段;相关制度匮乏。而农村物流体系是建立在高市场化的成熟的电子商务体系基础上的。建设发展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从宏观上看要有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市场行为准则,要求重新构造农村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市场体系建设,在微观上对物流体系自身的顺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体系的完善和电子商务的快速成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迫切需要形成。

2.3 人才匮乏

在《中国物流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统计中显示,目前,在我国每年国内高职院校700万左右的应届毕业学生中,物流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只占七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只有10万物流人才走向工作,而我国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高达60万,与发展快速的城镇相比,农村物流环节的人才缺口更大,吸引人才的优势更小。

随着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在农村地区的渗透,对从事物流业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从事物流管理类工作的相关人员。但目前,在我国农村物管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基本上以高中学历为主,物流操作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对物流相关的操作原理、物流行业规范、物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了解甚少,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够强,学习相关理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4 政策不够完善,协调机制不健全

物流是从原料采购到最后顾客手中的链式复合型产业。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需形成一个统一开放、有秩序的市场,需政府和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良好配合,需建立一个良好的协调机制。但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各管一块,自成体系,物流企业相关组织没有做到很好的协调、引导,导致现代农村物流协调机制难以形成。有些区域的物流企业还处在无目标、无方向发展的阶段,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效率提升对策

3.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城市物流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有的城市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的差距逐年拉大。目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农村地区缺少高等级公路,导致配送网络不够完善,缺少现代化的仓储设备保障农产品的储存,导致鲜活农产品的大量损失,农业物流设施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差。因此,应建立联系城市和农村的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统筹城乡物流站点规划,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将各乡镇的农村物流站场规划纳入到地方统一规划。在建设农村物流站点的时期要做到全面扶持,根据“政府统筹、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理念,整合利用已有资源,将农村原有的各类站场资源改造开发成物流网点。可以发挥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的优势,解决农村物流服务“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电商背景下,网络成为首要前提,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仅有网络还不够,还需要有针对性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太杂,需要经过梳理才能被有效利用,通过构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将有效解决信息获取困难、杂而乱的问题,从而为企业发展助力。通过扩大对物流平台的投资,充分利用网络,物流从业人员可以高效地利用物流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客户,提高物流能力。

3.2 培育专业化的农村物流运营组织

农村物流业发展较为缓慢,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政府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的农村物流运营组织,加快其发展步伐,从而更快更好的解决庞大的物流需求。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促进一些大企业对效率低下不符合物流发展大环境的小企业进行兼并,给予政策放行,以降低物流运营成本从而提升运营力。政府还应该针对不同需求,从多方面促进物流中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从而更好地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建立集成化高、全过程服务完备、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

3.3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农村人口多、就业机会少的优势,创建农村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切实有效接地气的培训方式,增强农村人才市场意识,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培养一批有当代管理经营意识和手段的物流行业经营者。同时,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宣传,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外闯过的人相比没有出去过的人有着更广阔的视野,更雄厚的资金,他们的加入将为农村物流业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加大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培训投入,给予高校一定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同时增加考核要求,鼓励引导高校开办物流业发展所需课程,让广大学子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还可以建立健全中大型物流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培养机制,让未入社会没经历过物流工作的学子有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理论,也为其将来步入物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给在职物流人才创造学习机会,如开展在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让那些有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根据自己需要及时补充所需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国外物流业高级人才,为国内物流发展带来新思路。

3.4 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物流业行业协会建设,在政府、市场引导下、企业参与的情况下,制定行业标准,完善协调机制,增进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集众人之智解决发展问题。把与当代物流业发展相关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平时绩效查核中,以实现农村物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扶持发展为农民提供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等服务的行业协会、购销专业合作社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运输、仓储、货代、联运等企业组建全市物流联盟,发挥联盟企业的互补优势,实现互利多赢和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

在农村物流体系中,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从城市运往农村,而农产品等其它产品则需要从农村运往城市,本着资源合理利用的节约原则,可以将生产物流与生活物流结合起来,建立适应城乡双向物流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物流管理一体化。按照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整体思路,制定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总体规划和配套政策,减少车辆空载率,提高物流效率,使物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苏珊珊.辽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3):9-11.

[2]刘利猛.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04):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