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护理十篇

时间:2023-04-07 05:25:30

高级护理

高级护理篇1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8岁(1985年1月11日)

居住地:苏州

电 话:18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5个月]

公 司:XX联合有限公司

行 业:快速消费品

职 位:营养教育代表

最高学历

学 历:大专

专 业:高级护理

学 校: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自我评价

本人有多年工作经验,个人气质尤佳,处事果断,与时俱进有创新思想并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对新生儿的护理尤其专业,能够充分展示专业技能及知识。能够团结同事,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能够独立认真完成领导交予的任务,深受领导的信赖和同事好评。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快速消费品

目标地点:苏州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营养教育代表

工作经验

2011 /1—至今:XX联合有限公司 [ 2年5个月]

所属行业:快速消费品

营养教育部 营养教育代表

1、负责建立医院推广渠道,维护医务关系;

2、负责收集回收资料,跟踪回访客户;

3、负责完成育儿班及妈妈班的指标;

4、负责主持科室会议等医务活动会议;

5、负责了解竞品及相关信息,提出应对方案。

---------------------------------------------------------------------

2009/3—2010/12:XX整形医院[ 1年9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整形咨询 现场咨询

1、负责接待客人,向客人介绍美容治疗知识,方法,疗效;

2、负责帮助客人决定治疗方向,为客人做好服务工作;

3、负责向客人介绍单位内的有关的专家,并带领客人会见专家;

4、负责帮助客人和专家之间的沟通,完成所需的治疗;

5、负责在客人完成治疗之后,对客人进行术后随访。

-----------------------------------------------------------------

2007/7--2009 /2:XX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医学部 医学助理

1、负责在手术中配合医生医疗操作;

2、负责跟客户讲解健康知识;

3、负责制作健康体检报告;

4、负责配合销售,填写报表;

5、负责统筹店内的每月月度业绩工作。

教育经历

2004 /9 --2007 /7 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高级护理专业 大专

证 书

2005 /12 大学英语四级

高级护理篇2

[关键词]护理层级管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作用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社会形象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选取一种高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来提升整个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促使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主要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该院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48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1~46岁,平均年龄(27.9±3.45)岁,其中,大中专学历32名,本科学历10名,研究生学历6名;主管护师13名,护师16名,护士19名。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行护理层级管理,每组24例。两组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即:实行护理常规轮班制度。而研究组护理人员则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具体包括:①将所有护理人员按照受教育程度、护理技能、职称等成立不同的管理层级岗位,并组建层级管理小组,实施层层责任管理制度,由一层负责一层的对应管理制度,通过层级把控管理来对整体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改进、优化措施。②在护理层级管理中,要由上一层来对下一层进行临床护理知识培训,并强化实践培训学习,有效提升层级管理意识,进一步拓展护理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按一定的原则,对各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层级考核。③同时,在护理层级管理中,还要根据所制定的目标及认为,对考核奖惩制度进行灵活的运用,通过层级负责及人人参与制。让每一层级的护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增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促使其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1.3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的管理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服务质量包括护理文书质量、特殊护理能力、护理安全度、技术操作能力等;而护理满意度则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由100例患者进行评价,实行百分制,86分及以上为满意;65~85分之间为较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组例数×100%。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管理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比两组在实施护理管理前,各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行护理管理后,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管理后,取得满意62例、较满意32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护理后满意55例、较满意26例、不满意19例;总满意度为81.00%;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医院的临床护理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预后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临床护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社会效益。当前,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已不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还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护理层级管理属于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以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为目的。通过分层分级管理,能够更加明确划分各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明确分工,确保管理的有序进行。护理层级中,通过不同层级的护理管理,来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工作范围予以明确的划分,由上一层护理人员对下一层级护理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让护理更加具针对性,避免了护理盲从性及交叉工作的出现,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促使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层级性的管理,还起到相互监督、相互指导的作用,进而有效避免护理操作误差现象的发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让人才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

此外,层级管理还能够增进护患关系。由于该种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让护理人员与患者形成一种固定的关系,进而促使患者依从性的提升,让患者能够及时将自己存在的问题向护理人员进行倾诉,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经济压力。通过护理层级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让医生的工作取得患者的支持和认可,改善患者对医院的看法,有效减小医疗纠纷,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与治疗,以取得可观的治疗效果。从该次研究结果可看出,采用护理层级管理的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层级管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技能的提升,并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彭彩金.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291-292.

[2]张真真.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27):151-153.

[3]石永乐,李继平.护理层级管理中层级划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6):654-656.

[4]吴美鹰,薄丽妹.护理层级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8):111-112.

[5]潘文丽,孟娜燕,马秀霞.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9):31-32.

[6]张效真.护理层级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6,13(6下旬刊):173-176.

[7]夏利.护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9-161.

高级护理篇3

护理伦理学教学选择本科第三学年进行或专科二年级进行。作为护理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高素质职业道德的修养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与及时。1.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的授课以班级为单位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预习-听课-复习-考试”,课堂讲授(多媒体)、自学(作业)的传统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对学生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益。其主要用于课程理论部分,但同时也存在灌输式,枯燥死板,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处理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能力(此处正是研讨课PBL教学方法需解决的问题)。2.PBL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自学-围绕案例提出问题-查找资料一讨论研究-总结反思”;案例分析、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小组中心发言的教学方法。PBL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问题用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课程内容。不是死记硬背的学习过程,它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及发现和利用适合的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为主,教师则退居后台,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引导作用。PBL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在案例分析“读、写、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强调团队协作。但同时PBL教学方法会影响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同样学时内知识容量减少,同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也要求较高,需要较好的电教设施、图书馆等硬件条件。

二、高年级研讨课对护理伦理学教学的影响

1.学生从“让我学”到“我要学”过程的转变。“高年级研讨课”转变了同学们被动学习的观念,从应付考试到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学习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同学们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护理人才不再是光会打针发药就行了,原来护理专业更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实用性人才,需要有广博的社会人文知识和专业能力。这种应负的社会责任激起同学们对护理专业知识的研究兴趣,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2“.高年级研讨课”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改变,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无定法,教师即是研究者,高年级研讨课本身就是一项护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项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高年级研讨课”的教学方式应当是立体多元的,以学生“研究”和“讨论”为主。教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学习。需要查找大量有关的资料,既要注意课程内容的系统完整性,又要找出研讨的主题,高年级研讨课往往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课堂教学主题,提出问题。这对于老师按照传统教材授课的理念与教学方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教师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在高年级研讨课”老师都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艰辛与努力,在教学相长的实践研究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3“.高年级研讨课”强调“过程痕迹管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验、实习、社会调查、作业等教学环节,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读、写、议”的基本能力和对课程主题、学习知识体系的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以课堂提问,作业及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学生成绩考核评定。一改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做法。在专题研讨中采取学生之间、组与组间、老师评价打分的成绩考核方法,这样同学们就要对专题研讨的内容、案例的情景模拟、分析等需要课下大量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精心设计准备。所以“高年级研讨课”的“过程痕迹管理”从全方位对学生综合素质学习成绩考评,纳入日常课程考核管理,纠正了以往教学中的高分低能“死读书”与“读死书”的情况发生。

三“、高年级研讨课”对护理伦理学教学的意义

教师退居后台,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引导作用,“授之于渔”教师主要以设计课程为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授课内容。注重学生对课程主题,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的主角,重在综合能力的提高(读、写、议),以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提供学生评判性思维的空间,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年级研讨课是一项教学改革实验,在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极大地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能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及发现和利用适合的学习资源的能力。其本身就是一项护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同学们均参加它的立题、结项,加强科研意识与训练。

四、结语

高级护理篇4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选择江苏、江西、广州、甘肃四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基础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可行性。共发出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本次调查还对受访人员的权威程度进行了调查。权威程度(Ca)由受访者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判断系数Ci)和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系数Cs)两个因素决定,Ca=(Ci+Cs)/2。Ca≥0.70表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根据本调查受访人员的自评,本次调查的166人的Ca平均值为0.87,权威程度较高。

1.2分析方法

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依据,将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并进一步梳理出一级指标11个和二级指标20个(表1)。调查要求受访者对每项指标在护理高级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

2.2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2.2.1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根据受访者对5个评价维度各项指标赋分情况,得出5个评价维度重要性的评分,护理教学维度的得分最高(4.23分),其次为基本情况维度(4.16分)、护理工作维度(4.03分),护理科研(3.75分)和社会工作(3.31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

2.2.2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11个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来看,得分较高的3个指标是护理安全(4.66分)、上一职称工作年限(4.43分)、工作总结创新(4.33分),得分较低的指标是科研课题(3.78分)、论文论著(3.72分)、社会工作(3.31分)。其余指标评分分别为临床教学情况4.23分,学历4.18分,工作质量4.17分,年度考核结果3.87分,工作数量3.79分。

2.2.3各维度对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在正、副高级职称评价中5个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受访者评分的意见趋一致,均认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较为重要,而社会工作和护理科研重要性相对较低(表2)。基本情况、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3个评价维度对于正高级评价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副高级(P<0.05),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两个维度对于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

2.3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将医疗机构类型按照城市大医院、县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划分为3个层级。结果显示,受访者对5个评估维度在各层级机构的可行性的评估结果总体方向一致(表3)。普遍认为基本情况维度的可行性最高,达82.0%;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维度的可行性较低,分别为64.5%和55.5%。受访者对于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基本情况可行性的认可率均较高,且无差异。但对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4个评价维度的可行性认可率,均明显低于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P<0.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正高级与副高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需体现差异化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所有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护理职称评价中重要性的赋分均高于3分,说明所列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评价中均应予以考虑。调查结果同时提示,所列指标对于不同级别护理职称评价中的权重需差异化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时间和经验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贡献率高达20%以上,应赋予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各项指标更多权重[1]。正高级的评价中,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赋权可重于副高级。

3.2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标准应予区别

目前的评价标准与各层级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层级的分析结果提示,对以城市大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所有指标均应加以评估;对以县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评价指标与三级医院相差不大,可适当降低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维度的指标权重;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一级医院,应在二级医院的评价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疑难重症护理、特级一级护理、护理管理等护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维度指标的评价权重,而对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次数”指标,应加大评价的权重。

3.3临床护理评价不宜过于倚重科研和论文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评分仅高于社会工作维度,反映了一线工作者对评价更应侧重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综合评价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论文数量往往是申报职称的“门槛”,形成了护理人员较普遍的“重论文、轻实践”的状况,而且,与医师相比较,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参与科研的意识薄弱且经费获取困难,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矛盾更为突出,“论文搭车”现象成风,使得护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钻研业务实践能力,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2]。

3.4完善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职称评价标准研究

高级护理篇5

关键词:护理 高级职称 能力特点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交流全面提高,人类健康迅速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随着人们对健康出现多元化的需求,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立体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理学科面临的挑战更大。人才已经成为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护理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护理人才,护理高级职称人员又是护理人才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沟通调节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护理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于2005年6~9月,分别对58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了有关其自身能力特点的问卷调查及对105名非高职护理人员进行了关于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认同度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为如何充分发挥高职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我省8所医院高级职称护理人员58名,其中主任护师3名,占5.17%,副主任护师55名,占94.83%;年龄40~54岁,平均45.83岁;学历:研究生4名,本科32名,大专22名,工作年限20~37年,平均26.7年。非高职护理人员105名,平均年龄32.8岁,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平均工作年限8.5年。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实际情况设计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包括专业技能(8条)、服务意识(5条)、沟通能力(6条)、教学经验(6条)4个方面,共计25条。分别对高职护理人员与非高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分采用模拟评分方法,从0~10分。各项分值越高说明其能力自评度越高,该项能力越强;非高职护理人员对高职护理人员的该项能力特点认同度越高。并通过问卷调查从25条内容中得出认同度最高的8条内容,用百分比表示。

1.2.2统计学方法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数表示。

二、结果

2.1调查结果发放问卷调查表163份,收回149份,有效率91.41%。其中发放高职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58份,收回57份,有效率98.28%;发放非高职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105份,收回92份,有效率87.62%。

2.2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能力特点问卷评分结果见。

2.3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主要能力特点自评度最高的8项内容见。

2.4非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认同度最高的8项内容见。

三、讨论

3.1强硬的专业技能从调查结果,可以得知高职护理人员普遍认为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其最基本技能。由于技能的掌握是通过多年经验累积起来的,高职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多为十几到几十年,在长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强硬的专业技能,掌握较丰富的专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应对各种急抢救工作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年轻护士进行各种护理技能、理论的提高得到了非高职护理人员的一致认同。她们是各专科领域内的临床护理能手,是掌握专门化知识的专家型护理技术人才。在提高护理质量的过程中扮演督导者的作用,能对护理质量常抓不懈,从而为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为保证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供依据。

3.2较强的服务意识自上世纪至今护理事业有了巨大的变化,护理专业领域有了较大的扩展,护理实践范围也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业知识与技能、服务行业的需求更加突显表257份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调查问卷自评度前8项的出来,其实质就是医疗服务企业化。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病人的满意度。故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强,普遍具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现代护理服务意识观念转变迅速。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能从多角度护理病人,全方位关心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患者的肯定。因此她们是活跃在护理服务一线,是整支护理队伍中的带头人和排头兵,能带动护理服务的发展。

3.3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高职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开展、实施、提高等方面顺利进行的保证。她们良好的沟通能力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误解环节,提高各层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良好医护关系、护患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问卷调查得出高职护理人员对角色的适应性强,承受能力强,对平衡工作与家庭有一定的能力。她们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与病人及家属、上级、同事、同学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她们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医患关系中起着桥梁作用。她们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技巧,讲究沟通艺术,通过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团结、激励、引导护士工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4丰富的教学经验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是对护理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年轻护生、护士的学习效果。高职护理人员多是一肩双挑,她们不仅是临床上的护理专家,同时也是临床教师,她们坚实的理论基础,强硬的临床操作技能为护理临床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她们承担着不同层次学历的教学任务及对新进护士的培养。在十几至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改革中她们是开路先锋,在培养护理人才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医疗护理领域的发展,护理模式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管理型护理团队是适应性团队,能够在不断提高的护理模式环境中发展;管理型护理团队是创新性团队,能够在优胜劣汰的服务市场竞争中创新进步;管理型护理团队是实践性团队,能够在不断更新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省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比例较小,如何充分发挥她们在临床工作各层面中的作用是摆在每家医院面前的挑战。为了满足目前护理事业的发展,就需要我们管理者根据高职护理人员的能力特点动态调整其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大力.加快护理人才培养促进医院建设全面发展.护理管理杂志,2003,3(4):1-3.

2 崔建新.培养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重庆医学,2006,11(35):2101.

3 Kleinman CS.Leadership roles,competencies,and education:how prepared are our nurse mangers?J Nurs Adm,2003,33(9):451-455.

4 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1,11(1):24-28.

5 肖柳红.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A):55-56.

高级护理篇6

1、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力度,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1.1高级护理专业的课程应该符合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根据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及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通过精减、融合、重组、增设,打破学科体系,构造新的综合课程,并注意加强教材建设,鼓励学院教师自己动手编写适应我们需求的教材。这就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环节,突破护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线,突破原课程框架,建立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而改革后的课程应该能体现这样的特点:突出护理、注重人文、服务社区。这就需要加大专业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以加强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训练以及人文科学知识的积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采用渐进式使学生在第一学期就开始接触护理专业并尽早进入临床,改变基础课一医学基础课一临床课的“老三段”教学模式,即基础、专业课渐次推进,实验实训逐步融入的“渐进式”教学模式。这样的课程安排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提前进入护士角色,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又能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同时也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能早日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各学科应相互渗透,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教学内容要努力实现“满足需要、够用”这个原则。医学基础课应树立为临床护理服务的整体教育观念,注重“基础性”与“应用性”,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和删减;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注重应用;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适应护理临床实践的需要,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相应课时安排应根据以上要求,经充分论证、检验后,合理设置,满足“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基础知识与专业课对口,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对口,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对口。

1.2改进教学方法,因人施教,突出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应根据护理专业特点,结合理论、概念、模式、规范和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利用现代高科技知识手段教学并及时增添本专业前沿领域的应用科学和技术。首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改革护理实验课教学方式:其原则是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与护理有关的综合性实验。将示教、模仿、练习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步骤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和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不同,接受能力也因人而异,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因材施教,调动学习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护理专业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渗透,•做到“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突出应用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人才市场多样性及多变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高级护理篇7

关键词:公路养护 管理 特点 机械 制度

技术管理是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为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确保养护工程质量,对生产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应严格控制和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好交通情况调查、中况路况登记、工程检查与验收,路况检查和技术档案,健安基层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使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和使用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1.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目标

1.1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这里,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

1.2目的

采取正确有效的技术措施,经常保证高等级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及时维修损坏的路产,从而保证高等级公路具有快速畅通、安全、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以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内容

为保持路况设施完好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为加固完善道路及运营设施而进行的专项工程;为恢复或改进原设计功能而进行的大修工程;对沿线机电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对沿线景观、绿地的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

2.技术管理任务

技术管理的任务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技术队伍,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技术培训,加强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教育和知识更新,构成自上而下、严密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体系。

2.2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的公路养护体系。通过研究、开发先进的检测、监控技术和仪器设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正确评价路况,提出科学的养护政策。如推广和应用路面、桥梁评价管理系统、实行病害科学处治;推广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子乳化稀浆封层技术等。

2.3强化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意识,积极实施gbm工程,提高公路路况,增强抗洪、抗灾能力,美化公路环境。

2.4完成大中修和改善工程,使公路得到全面养护,实现良性循环局面。

2.5严格实施质量控制。贯彻执行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的规定以及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建设,配置合格的实验人员,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3.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3.1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地重要手段。技术标准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技术经济水平,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技术、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及时进行修定。

技术规程是根据规范的要求,对生产过程、操作方法、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公路建筑材料技术要求等所作的技术规定。技术标准是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的文件,是养护生产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3.2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情报交流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必须围绕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施工中以及生产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进行技术上和理论上的研究。

3.3技术文件管理

技术文件是管理部门、施工单位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共同依据,是积累和总结经验、传达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技术文件是否完整和正确,直接影响到管理和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生产技术越发展,对技术文件的管理的要求就越高。

3.4技术责任制

技术责任制就是把整个技术管理工作分别落实具体的人事部门,并使之制度化,他是保证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4.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通流量剧增,加快了公路的老化

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重型车、超载车,日益增多,公路负荷越来越重,磨损和破坏程度增加,而原有一些公路,设计标准低,已适应不了新的形式。

4.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经费投入不足&nbs

p;

养护体制还没按市场化运作,现模式基本上是公路段成立养护公司进行养护,未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

4.3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处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4.4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

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造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

5.对公路养护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5.1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

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并对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5.2公路桥面铺装、通道面层、桥梁伸缩缝、桥头搭板,水泥砼与沥青砼面产交接处路面,水泥砼路面沉降、断裂,沥青砼路面网裂、坑槽、沉降、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是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如近几年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等,都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5.3做好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过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高速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一方面要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人知识的培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衣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

5.4养护管理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各种养护作业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经实践证明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节省能源、有昨于环境保护。目前国际上再生工艺及方法大致可分为:热再生、冷再生、厂拌再生等,用于路面再生的机械有红外线路面加热、旧料破碎机、就地再生机等。

6.结束语

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正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索我国养护作业的发展模式,以适应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小东.公路养护技术的管理.民营科技,2010,7.

[2]袁维.公路养护技与病害防治研究.城市建设,2010.

高级护理篇8

 

关键词:公路养护 管理 特点 机械 制度 

 

技术管理是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为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确保养护工程质量,对生产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应严格控制和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好交通情况调查、中况路况登记、工程检查与验收,路况检查和技术档案,健安基层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使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和使用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1.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目标 

1.1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这里,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 

1.2目的 

采取正确有效的技术措施,经常保证高等级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及时维修损坏的路产,从而保证高等级公路具有快速畅通、安全、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以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内容 

为保持路况设施完好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为加固完善道路及运营设施而进行的专项工程;为恢复或改进原设计功能而进行的大修工程;对沿线机电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对沿线景观、绿地的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 

2.技术管理任务 

技术管理的任务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技术队伍,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技术培训,加强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教育和知识更新,构成自上而下、严密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体系。 

2.2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的公路养护体系。通过研究、开发先进的检测、监控技术和仪器设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正确评价路况,提出科学的养护政策。如推广和应用路面、桥梁评价管理系统、实行病害科学处治;推广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子乳化稀浆封层技术等。 

2.3强化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意识,积极实施GBM工程,提高公路路况,增强抗洪、抗灾能力,美化公路环境。 

2.4完成大中修和改善工程,使公路得到全面养护,实现良性循环局面。 

2.5严格实施质量控制。贯彻执行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的规定以及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建设,配置合格的实验人员,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3.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3.1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地重要手段。技术标准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技术经济水平,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技术、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及时进行修定。 

技术规程是根据规范的要求,对生产过程、操作方法、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公路建筑材料技术要求等所作的技术规定。技术标准是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的文件,是养护生产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3.2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情报交流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必须围绕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施工中以及生产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进行技术上和理论上的研究。 

3.3技术文件管理 

技术文件是管理部门、施工单位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共同依据,是积累和总结经验、传达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技术文件是否完整和正确,直接影响到管理和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生产技术越发展,对技术文件的管理的要求就越高。 

3.4技术责任制 

技术责任制就是把整个技术管理工作分别落实具体的人事部门,并使之制度化,他是保证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4.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通流量剧增,加快了公路的老化 

高级护理篇9

【关键词】创伤;急诊科;创伤性休克;致病原因;应用研究;效果分析

近几年急诊科创伤性休克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危险性较大,主要是创伤累及内脏造成主要脏器的损伤、大出血、剧烈疼痛、恐惧心理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而导致的机体代偿失调综合征[1]。导致创伤性休克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交通意外伤害、高空坠落、机器损伤、打击伤等等。近年来交通意外以及高空坠落引起的急诊创伤患者有增加趋势,一般患者伤势严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治愈后也会对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会给经纪上带来沉重的负担。一旦有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及时有效进行急诊救治,而急诊救治成功率的高低除了与治疗本身有关之外,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得当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本研究以本院接收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使用高级创伤护理服务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对抢救结局的影响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急诊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00例,将入选对象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9.38±15.27)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8.27±16.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院领导以及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入选研究对象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主要有及时抗休克的治疗,并做好对患者常规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实施心电监护,开放气道,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实施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3]。

1.2.2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额外给予高级创伤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在及时接受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抗休克护理。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要及时进行抗休克护理,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确保正常循环,越快建立静脉通路效果越好[4]。同时要做好保暖、止痛和止血护理。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根据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及时根据测量情况予以补液。特别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在补液过程中要预防脑水肿,对输入低渗液量进行严格控制[5]。(2)多发伤护理。严重创伤性休克伤情严重,一般伴随多发骨折,患者入院后早期仍处于危险时期,病情危重未脱离生命危险,此时如果对多发骨折进行处理可能会加剧创伤情况。另外,患者通常伴随多器官损伤,如肝肾破裂等,临床需要手术探查,但为了避免加剧患者创伤,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避免造成失血过多[6]。需对患者进行骨折固定,由于患者失血较多,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各项免疫防御机能受损,血液凝血功能减弱,从而造成身体极易发生感染,如果采用内固定方式,需切开复位,此时患者感染风险很大,因此在护理时采用简单的外固定和牵引是最佳方案,在不加剧创伤条件下避免继发损伤[7]。除多处骨折外,多处器官组织损伤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严重创伤性休克常见会阴撕裂,当伤口感染后会扩散感染至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如此一来排泄物加重了感染情况,患者伤后的腹膜后血肿症状是细菌繁殖的温床,这就使得继发感染症状被放大。再加上患者身体抵抗力极低,抗感染能力较弱,所以必须及时预防和护理伤口感染,阻止其进一步扩散。在围手术期尽早应用甲硝唑和广谱抗生素,应用全胃肠外营养,减轻泌尿系统感染症状[8]。(3)伤口出血护理。受到严重创伤的患者都有伤口出血的临床表现,出血会导致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及时进行止血的治疗是预防和治疗休克的重要措施[9]。严重创伤患者伤口出血症状较为复杂,护士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止血措施,并且采用合理的止血方式进行止血,一般可以通过加压包扎或者止血钳进行止血的方法。用纱布填塞的方法在出血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吸收出血,如果出血部位发生在一些隐蔽的内脏部位,那么要通过穿刺的方法进行止血部位的确诊[10]。只有确定了出血的部位,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治疗措施。如果患者的一些伤口创伤程度能够通过清创后Ⅱ期缝合进行治疗,就需要在充分止血后,3天后方可将纱布取出。(4)预防感染护理。急诊科室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介入性插管治疗,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身体正常体循环的畅通[11]。这就使患者罹患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在此期间,要格外注意预防感染的护理操作,也是整个护理疗程最为关键的步骤。护理人员保证在治疗的各个环节做到所用器械均是无菌消毒后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医务人员进行抢救时做好手的消毒处理,手术室环境清洁无菌。在进行插管治疗时对导管做好消毒以及菌群的培养,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导管,保证患者的治疗是在及其安全和周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1.3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以及最终治疗的成功率两个指标。有效抢救时间为接到患者入院后术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至手术正式开始前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有效抢救时间(20.32±3.6)min短于对照组(29.32±4.1)min,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98%)高于对照组(84%),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高级护理篇10

    手术室树立以“病人至上、服务质量第一”的宗旨,使全体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正确处理好医护、护护、护患关系,正确履行医务工作职责,加强手术室工作质量化、规范化管理,增强集体协作精神,充分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护理工作中, 为了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尊重病人,方便病人的人文环境,满足病人的护理需要和医生的要求,神经外科手术室开展星级护理服务,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带进手术室。

    1 加强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服务

    1.1 术前人性化访视 我科自制的术前访视画册,内容包括:手术室环境、各种手术体位示意图、手术使用的各种仪器,手术室全体工作人员照片,再配以术前注意事项和术中配合方法等适当的文字;因其内容丰富,图片直观,简单易懂使得各年龄层次、各文化阶层的病人及家属都能看懂。做好自我介绍,正确与患者沟通,利用画册上图片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内环境、设备及医生、护士的配备情况,患者术中需采取的配合,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耐心细致的解答,通过交谈,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融洽了护患关系,对稳定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起到良好的作用。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1.2 做好术中患者人性化护理和患者家属的服务

    1.2.1 提供温馨环境 在手术室门口走廊墙面上设置一幅明快、淡雅的风景画,画面中央写上手术室护士的承诺“用我的手拉着你的手共同渡过手术期”,使病人一进入手术室,就产生温暖、依靠之感,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的恐惧感。

    1.2.2 将灿烂的笑脸绽放给病人 要求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迎接病人时摘下口罩,将灿烂的笑脸绽放给病人,缩短护患距离,减轻病人的恐惧。

    1.2.3 环境调控 手术间提前调节好,室温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0%~60%,配置轻音乐,像老朋友般接病人入室,病人在温暖舒适的环境,聆听优美的音乐旋律,渐渐忘却了恐惧。

    1.2.4 体贴入微关怀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再沟通,并做一些查对和解释工作,让患者感到放心和有安全感。通过语言交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详细向病人介绍手术前的麻醉插管、留置尿管的插入、手术中输液的输入,体位摆放等,使之能较好地配合,顺利进入麻醉阶段。操作前要做好解释,麻醉时要在病人身边陪护,既帮助病人固定身体,又可以给病人以安全感,摆放体位要遵循舒适原则,操作敏捷准确,举止稳重,使患者感到平静、安全。

    1.2.5 做好手术中患者家属的工作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有专人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他们讲述手术需要的大概时间,让他们在病人休息室耐心等待,手术如有特殊情况,与他们及时联系。

    1.2.6 手术结束 护士应清洁皮肤上的血迹,包扎伤口,保暖,与麻醉医师一起将患者送回监护病房。

    1.3 术后人性化随访 术后一至两日对手术病人进行回访,像老朋友般回访手术患者,了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给予鼓励和相应的指导,让病人感到自己被重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周密完善,同时征求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更进一步完善人性化服务,加深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印象和好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实现了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2 加强手术室护士对医生的服务,对手术医生的人性化服务

    (1)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专业能力,严格按照各层次护士培训要求,进行培训,以提高专业能力,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提高对医生的服务与配合的满意度。(2)为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将手术室护士分为七个亚专科配合小组,分脑室镜微创手术配合小组,导航手术配合小组,动脉瘤手术配合小组,立体定向手术配合小组,椎管肿瘤手术配合小组,大脑半球肿瘤手术配合小组,后颅窝肿瘤手术配合小组等,1个月轮转1次,相对的固定,提高手术配合质量。(3)手术前一日配合护士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术式,术中特殊要求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术前器械、敷料和特殊用物与特殊仪器的充分准备,手术得到了密切配合。(4)建立手术医生喜好卡,详细记录医生术中使用各种用物的习惯、爱好,如术中所需要的棉片大小,显微器械的要求,冲洗水的习惯等,以便更好的默切配合,使医生满意。(5)制作医院手术医师对手术室评议表,每台手术配合结束,请医生评议,存档。

    3 科室赢造和谐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1)在更衣室、办公区的走廊上,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时刻用这些名言警句,鼓舞大家积极向上,爱科爱岗。(2)在科室里,护士之间尊老爱幼,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忙,护士长以身作则,关爱下属,使上下级同事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手术室工作,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工作起来轻松愉快,整个科室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和谐的工作环境。

    通过开展手术室星级护理服务,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带进了手术室。 实施“温馨手术”服务化,增加了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品质。经过术后病人随访,综合满意率达到99.7%,病人在术后访视单上写道:“手术室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护士们温馨的服务消除了我对手术的‘白色恐怖’,坦然面对,顺利渡过了手术期,谢谢你们。”每月表扬信不断增加形成了良性循环,在手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医学教育|网整理,有效地保证了工作质量。人文关怀已融入手术室护理中,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