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机械十篇

时间:2023-03-28 13:27:50

农用机械

农用机械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重要作用

海原地区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都是适应当地的山区地理环境而设计,可以发挥特殊的性能。但是,由于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中没有注重管理,就导致设备过早损坏,对当地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加强农业机械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业机械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管理没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意识浓重。特别是宁夏地区的山区地带,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甚至依然有农民认为农业就是下地干活。为了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步伐,宁夏海原地区在近年来引进了农业机械设备,使得当地的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但是,受到传统农业意识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仅仅是用,而缺乏保养维护意识,导致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不仅操作水平不足,而且还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不仅没有将农业机械设备的应有的功能发挥出来,而且还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影响。当地的农业管理人员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观念的滞后性,不仅不注重农业机械操作培训,而且还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保养和维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农业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造成了负面影响。

2.缺乏农业机械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从宁夏海原地区的农业技术情况来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导致农业机械设备无法得以充分利用。特别是当地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导致当地的农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且缺乏对农业机械的管理能力。由于在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中,关于农业管理方面的内容就很少,宁夏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农民更是世代以自然资源为生存条件,这就导致农业机械设备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得以应用,却忽视了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农业机械的运行缺乏保障。

3.农业机械管理没有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

在传统农业观念的影响下,宁夏海原地区的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导致管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一些从事农业机械管理的人员其本身并不是与农业机械技术相关的人员,这些人不仅农业机械的专业知识匮乏,而且没有较高的专业的技术水平,当然在管理上也缺乏专业性。农业机械管理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就必然不会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也不会组织专业技术和管理培训,这就导致农业机械管理中缺乏专业的人才实施专业的管理。

二、强化农业机械管理的有效对策

1.农业机械管理还要更新管理观念

农业机械管理不仅是管理人员的事情,也是农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事情。由于宁夏海原地区的农业不断地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农业机械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更新农业管理观念。农业机械管理人员要多方学习管理经验,能够将其他行业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农业机械管理中,根据农业机械运行环境的特点而对管理方案加以调整和完善。针对农业机械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要从当地的农业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将符合地区农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维护保障制度制定出来。农业机械管理者要发挥宣传作用,让当地的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优点以及所能够创造的价值有所认识,以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认可度。随着农民的农业生产观念发生改变,就会逐渐地接受农业机械设备而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2.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技术上的创新

与�济发展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尚存在着滞后性。宁夏地区属于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特别是海原属于是山区地带,在农业生产上就更显落后。要改变目前宁夏海原的农业发展局面,就要在引入农业机械的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农业需要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并不断地在技术上深入研究,实现创新。在农业机械管理上,管理人员要积极地与当地的农民沟通,以了解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将根据农民的需求对机械设备进行完善,从而使得农业机械设备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3.要积极地引进农业机械专业优秀人才

目前宁夏海原之所以在农业机械管理上存在着滞后性,主要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当地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可以在面向设备招聘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定期地组织现行的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参与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的技术人才进行管理能力培养,以使得农业机械管理人才不仅具有管理能力,而且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以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农用机械篇2

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农业领域中,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和应用,是改进农业传统耕作方式的必要途径,通过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有力地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和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推进农业机械技术对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节约农村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以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大家都越来越不满足于农村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向城市中发展,特别是青壮年。这就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地涌入了城市,农村的生产力严重缺乏,所以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就被搁置了。而且,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在不断加重,农村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老年人被留在了农村,而老年人的劳动力远远不及青壮年。所以,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才能大大减少人力的投入,以适应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

(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生活水平和质量。农村劳动者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手工劳作,而是关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问题,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引进机械技术的农业生产必然会朝着更好效率发展,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态势。

(三)提高农作物产量

部分农村地区气候恶劣,地形崎岖,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培植和产量,而机械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样的问题。伴随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到机械的引进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很多难题,不仅可以使农作物生产过程更加精细,而且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农业机械技术没有引进之前,农作物播种都是纯手工进行操作,不仅播种时间长,而且效率不够,引进机械技术之后,播种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机械可以实现播种间距的控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农业机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在近年来,国家在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方面的力度在逐渐加大,也针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目的在于引导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但是在许多的偏远地区,这些惠农政策却没有很好地覆盖,导致这些偏远的地区仍然采用的传统的耕作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就导致了这些偏远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此外,在许多地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也没有得到落实,这是由于推广机构的不完善而导致的,比如说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固定整齐的推广办公场所,而且推广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和仪器也不够齐全。还有一部分地方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甚至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也就没有专人来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这些都将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二)农民接受技术的能力各不相同

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并且我国有着辽阔的面积,因此,各个地方不同的人受教育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农民而言,他们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更加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还有一部分农民不能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的重要性,对于农业机械技术不够信任,因此也就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农业机械设备。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三)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

在我国目前已有的农业推广形式中,“农业机械管理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是主要的推广方式。但是这些机构对于具体的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往往是做得不够到位的。许多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对于其权责的划分是不清楚的,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其工作效率必然受到影响。而且大部分的农业机械技术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就使得他们往往不能针对现代的农业机械技术展开推广工作。而且地方上的推广工作人员也没有与农业机械设备厂商建立紧密的联系,所以往往机械设备厂商不能为其设备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购买其机械设备的农民也不能得到相应的售后服务。此外,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尚未覆盖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这就使得工作有所遗漏,因而也就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推广体系。

三、加强农业机械技术应用分析

(一)完善相关应用技术体系

跟随我国经济技术革新的脚步,农民耕作开始追求更高效的作业方式,需要农业机械技术的引入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农业机械技术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进一步的农业机械技术应用推广尤为重要,建立健全相关应用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条件,结合农业先进技术和农业生产,从而使农业机械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在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体系的建立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与此同时,及时了解农民在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及时完善技术应用体系,从而从体系层面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二)加大对机械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

伴随我国经济技术进步的脚步,我国已处于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发展阶段,且该经济趋势正在不断蔓延,此时政府层面的关注就十分需要,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意识到机械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并加大对机械引进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进行机械购置,为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增添动力和支持力度。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农民补贴、优惠贷款等方式来减轻农民购置机械的经济负担,从而更快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三)重视机械技术应用服务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就必学利用好科学技术。所以农业机械技术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必须在农村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技术。要想推广农业机械技术,首先要从推广人员入手,必须提高推广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使其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政府也应该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对于农业机械技术要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四、结语

农用机械篇3

1.选择性能良好的农业机械机型

在农业机械的选择方面,首先是机型的选择,要选择性能优越,适应性好,设计合理、技术成熟、维修方便的机型,在机型的选购上要注意其生产厂家、工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机型的选择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成本的效益,因此要综合考虑多方影响因素,选择节能环保、降低油耗、高效率的机器。

2注意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保养

在农忙时期,农业机械不停地运转,日益工作,此时保养工作非常关键,长时间运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燃油连通部件(如油箱开关、油管接头、柴油滤清器及高压油管等)出现松动而漏油,随时检测,随时处理是行车安全、减少油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机械长期工作,部分部件会因为磨损而导致机械的功率降低,增加油耗。因此,农业机械的保养是节油的关键。

2.1磨合阶段不可超负荷工作

购买农业机械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使新车的新能被打开,这一阶段是新车运转的前提,此时期如果超负荷工作会导致机械损毁的速度加快。

2.2随时保持轮胎状态良好

轮胎是整个机械的承载工作,其工作状态影响整个机械的运转,因此要随时检查其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尽快解决,降低油耗。

2.3定期清洗滤清器

根据实验经验总结,性能良好的拖拉机可省油15%到 20%。对于空气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每行驶 5000公里以上配件都需要更换。否则将造成油耗增加、功率下降,大大阻碍农业生产的速度。

2.4控制机油的量

机油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机械的功能做效率以及机械本身的保养产生威胁,因此在加油时要注意机油标尺所标示的刻度,同时,要按季节和作业环境来确定更换机油的周期。

2.5保持添加柴油的洁净

柴油的使用是有特殊要求的,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方可使用,洁净的柴油可以提高工作机械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节省供油量。

2.6防止燃油滴漏

对部分燃油器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杜绝任何耗油现象的出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7时刻保持各部位状态良好

机械的装配不可过紧或者过松,要留下油的空间,降低阻力,提高机械白勺利用率降低耗油量。

3.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

农业机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会因为配件的磨损而导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要及时检修并排除故障,以恢复其正常的技术状态。

3.1严防漏油现象发生

对于发动机要经常观察并且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耗油现象立即解决,一是为了节省柴油的消耗更是为了机械的安全使用。

3.2调整供油提前角

就是掌握好供油的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造成柴油使用不充分而产生不必要的油耗。

3.3经常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对油耗的影响很大,如果间隙过大,耗油量会迅速增加,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3.4机械不可带病作业

根据实践的经验以及定期的检查,确定柴油机在工作中的状态是健康的,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及时采取措施,否则会导致机器的损毁,燃油的增加。

4.培养专业的农业机械驾驶人员

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农业机械人员都是自学机械的驾驶,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对驾驶技术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而且没有根据相关要求进行驾驶,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机械的损耗率。

驾驶人员应该根据土地的情况以及机械自身的情况,尽量保持匀速驾驶,减少不必要的加速、减速和转弯,不要猛加速,猛加速的耗油量过大,根据实践经验发现,匀速行驶是最为省油的驾驶方式。换档要选择最合适的时机,换档不当会造成油耗超过正常值的45%。在机械使用前的热车阶段尽量不要停在原地,要缓步的移动,这样也可以降低油耗,开始工作后,可以保持机械在满负荷值之内进行降低油耗的工作,根据土地的特点,合理操作机器,尽量保持不超负荷工作,不空载工作,对各项影响因素使其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农用机械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中级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已经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紧密联系起来。

有些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相邻高差大,且田块小,加之土地承包到户后,田块进一步划小,土地插花、分散,机耕道路少且路况差,很不适应农机作业,导致农机作业受限,效率低,成本高,影响农机推广效果。与此同时,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一是农机推广机构不够完善,除县区农机局设有农机推广培训机构外,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农机推广部门。乡镇农机站被撤并后,乡镇的农机站工作人员有的被抽调干别的事,甚至搞农机的不懂行,形同虚设,严重削弱了农机推广力量,很不适应当前农机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机技术人才匮乏,农机系统已呈现出知识老化,农机专业人员少,继续教育培训少,尤其是乡镇,技术水平普遍低下,与当前的农机推广工作极不相适应。三是农机维修服务跟不上,乡镇的农机维修网点和推广网点经营规模小,人数少,且多以手工维修为主,缺乏专业维修设备,给购机用户带来不便。为此,建议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1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改造传统农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必然要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农业。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机械化是不可缺少的。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依靠农业机械的替代和拉动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2加强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国家设在基层的县、乡两级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是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各自的区域内进行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它的作用是其他各类服务组织难以替代的。要把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真正办成新技术、新机具、新成果的展示窗口;引进、推广的中试基地;培训、教育农民的平台;致富信息的窗口。必须切实解决好现有乡镇农机化推广部门试验无基地,培训无场所,推广无舞台,信息无窗口的落后面貌。一是要创新用人机制,配备专业人才,推行竞争上岗,逐步实行从业资格考试考核,执证上岗,完善分配办法,推行绩效挂钩,推广考核结果公示,实行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二是要建立稳定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县、乡两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推广经费,落实好农机推广人员的各种待遇,稳定农机推广队伍。三是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机推广应用模式,延伸推广服务网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动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培育农机推广市场,引导发展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农机中介组织、农机推广网点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完善农机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发展村级推广服务网络,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

3重视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当前,广大农村正处于建设新农村重要时期,这对基层农机化推广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强化领导科教意识,加强政府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领导。充分保证基层农机人员的推广经费,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发展农机推广事业。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主动当好政府参谋,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不失时机地把先进适用的农机科技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教育培训

一是对常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普及活动的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要加强对他们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工作,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分期分批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加强现代化市场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二是依靠上级农机推广站、农机化技术学校和其他农机推广服务网络,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直接使用者,进行理论教学和实地操作培训,使他们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农机化技术方面的理论要点和使用维修技能。

5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促进农机化推广与应用工作的发展

农用机械篇5

农业机械的作业情况较为复杂,由于各种作业的性质和环境条件不同,工作机具所需的功率、转速和扭矩也各不相同。配套的工作机具是否合理,对油耗有重大影响。有时为了追求动力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所配套的工作机具所需功率过大,致使动力机长期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下运转,造成发动机循环供油量大、进气量相对不足、热效率降低、油耗增加,机器磨损加快。

2合理制订作业计划

农业机械生产作业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耕作机械是用油最多的一个作业,拖拉机要合理配套旋耕机秸秆还田机、水田耙,必须制订好详细的作业计划、作业时间、作业顺序、作业地块、作业路线及其它作业辅助工作都要明确安排到位。这些生产环节必须有序进行,只有尽可能减少机具空行、空转时间、才能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燃油消耗。

3熟练操作,细致观察

同样的面积、相同的机具和作业项目,不同的机手操作,其油耗就不一样。技术熟练的,空走行程少,调头容易,故障出得少,作业质量好,耗油少且作业效率高。对于一名有经验的农机驾驶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凭“观颜色、听声音、闻气味、摸松动”来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问题。如:可根据柴油机排烟的颜色和声音状况来判断其工作的技术状态,如果在工作中出现柴油机持续异常冒黑烟、蓝烟、白烟等,均属于不正常的工作现象,这种情况可以判断出柴油机在带病进行作业。此时,应及时停机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加以排除,否则会缩短机具的使用寿命,功率下降,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耗量。

4机具保持完好状态

农业机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柴油机会因各部件的磨损程度而导致机器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对于使用时间长的农业机械来说,及时检修,不得带病运行,应做好下列保养和准备工作。

4.1消除“三漏”,做到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在实际作业中,由机具漏油引起的油料损耗也是相当大的。如果一台拖拉机1min漏油10滴,每昼夜就要漏失柴油1.2kg。有些技术状态差的机具因油底壳、变速箱、后桥的丝堵没有拧紧,油漏失也时有发生。

农用机械篇6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 农业机械 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66-01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农作物种植主要依靠人工种植,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逐渐受到了重视,农业机械也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耕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农作物种植中,应用农业机械,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工农作物种植效率,获得更好的效益,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应用的意义

党的十八报告中强调“加快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中药农产品有效供给”,使得农业现代化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但就我国农业来看,深受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作物成活率低,进而影响到了农产品的供给。为此,加大农业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农业机械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承载性和助力性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农作物种植中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的投入,改善了农作物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另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1]。

2.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应用现状

农业作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作为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就我国当前农作物种植来看,受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许多地方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没有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优越性,农业机械还没有得到普及,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种植效率的提高,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耽误农作物的种植。另外,对于农业机械而言,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去操作,但就目前来看,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员还比较少,进而造成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

3.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措施

3.1 加大资金的投入

就我国当前农作物种植来看,农业机械普及率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资金的不足,不能购买相应的农业机械,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针对此类问题,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作物种植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

3.2 加大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农作物种植中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然而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农业机械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的推广,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当加强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农业机械的认识,全面了解农业机械种植的好处。可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来加大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多下乡,为农民进行农业机械种植相关知识的解答,进行专业的技术服务,进而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种植的发展[2]。

3.3 加强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培养

就我国当前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对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有着重大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当加强农民农业机械操作的教育,提高农民农业机械操作水平。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安排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实践操作,为农民进行演示,直到农民熟练操作农业机械为止。同时,要将一些常见的农业机械故障告知农民,向农民普及一些故障维修技术[3]。

3.4 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

在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在提高种植效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将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我国政府就必须加强农业服务,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首先,要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在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公益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条件手段,引导其围绕农民生产需求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其次,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机制的创新。对于农作物种植而言,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提高种植效率,但是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性能问题,而一旦农业机械的性能变差,势必就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为此,在农业机械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在农作物种植机械化的更好发展[4]。

4.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推进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而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林.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种植中的作用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02:234.

[2] 李育林.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措施[J].北京农业,2015,08:102.

农用机械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化;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50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化的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土地都实现了机械化的作业,摆脱了传统的耕作模式,为农业化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1 农业机械的地位

1.1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

现如今的机械化作业不仅可以代替人们进行劳作,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生产效率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机械化作业应用在农业上,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机械化的耕作使得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代替了人力,使农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生产中的投入不断降低,生产的水平不断提高。

1.2 农业机械化是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技术不断的被应用。机械化应用在农业上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机械化的生产应用在了农业生产中,使得大量的农业耕地的耕作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大面积的土地可以在短时间内播种收割完毕,增加了农民的信心,机械也成为了农民耕作的重要工具。自从应用机械生产后,生产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1.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应用在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农业机械化应用在生产中变得尤为重要。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就需要机械化的操作来完善我国的农业产业系统。并且,在机械化的应用中要注重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使我国的机械化作业在国际上更加有竞争力,并且技术创新的方式还能不断的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变成了一种可能,耕地的大规模开发也促使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在了机械化的作业中。

2 农业机械的作用

2.1 保证农业增产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可以克服固有的自然条件。比如:可以利用机器砭耕细作,还可以用施肥机进行耕作来减少水土流失,采用机械化室内育秧来增产。除此之外,机械化作业也能大规模的扩大耕种的面积。总之,机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环境问题。以我国的农业现状来看,机械化作业是最符合当前实际的,遇到干旱的时候,可以采用水泵来灌溉;遇到病虫害,可以利用飞机来低空喷洒农药;遇到洪涝,可以用大功率的水泵来排洪。这一系列的机械化操作要比以前的传统作业更科学、更先进,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2.2 提高生产效率

单纯靠畜力和人力的农业劳作还存在偏远的农村中,但是它和先进的机械化操作来比,效率是很低的。机械的生产效率要比人力劳动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尤其在秋收的时候,大量的耕地需要人们收割。那么,在这个时候机械化作业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割大面积的耕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人们也有更多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农民也不必为大面积的农田而担忧了,减缓了人们的压力。所以,机械化操作与我国国民经济和国情是息息相关的。

2.3 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机械化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大大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农产品能够丰收,质量提上去了,也会相应的降低生产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也有助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另外,机械化的推行,也对农民有了新要求,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更好的掌控机械。这从一定意义上为城镇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农村需要的劳作人员变少,这批人员就会涌入到城市中,做着各行各业。这样的局面也会加快城市的建设,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步伐,能够大大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3 总结

现如今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有效手段,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的农业需要先进的技术,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去扶持。所以,我们要明确机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结合我国国情,将机械化更好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从而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农业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农用机械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

传统农业体系中,人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品市场需求增加,人工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在此背景下,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概念应运而生,转变了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各类自动化农机设备的使用中,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为建设精准化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供较大可能性。

1农业机械自动化概述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基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高度整合在农业机械生产研发中,使其能够在具体使用时,高效率地处理各类农业生产、管理事务。现代农业体系中,农业机械自动化趋势逐渐明朗,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价值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农机设计中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成为创新、完善农机功能的核心技术,可以帮助农业生产人员优化调整生产模式,智能、有效地管控农业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随着现代农业体系的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满足新时期农业高效、高质量生产的基本要求,并且对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转变农村传统劳作及生产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能够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率,节约农作物成长期间的劳作时间,同时有助于减少人力、财力成本,落实各种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基于农业机械自动化,农业生产模式改变,农业生产人员可借此构建信息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全方位地监控农产品生产链条,逐步地落实“精准农业”的理念。

2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阶段,农业机械自动化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但在提升现代农业自动化程度时,仍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农业机械设备先进性不足。机械设备的实际性能、机械自动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现代农业生产创新的效果,但根据当前农村地区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可知,多数农村区域,农民所使用的农机设备较为落后,缺乏先进性。设备功能、设备自动化程度均不符合现代农业的生产需求,制约着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模式。导致现代农业在机械化、自动化发展中,农业体系中的生产观念、生产流程、区域农业发展均受到较多限制,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宣传范围难以持续扩大。对此,相关农业部门还应基于农作物生产的现状,加大对自动化农机的宣传力度、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与升级[2]。其次,农业生产中农机设计的科技水平低。目前,现代农业体系中,农业生产中的各类农机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但农业机械中的科技含量较低,其所包含的技术优势不明显,设备功能创新性较弱,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中,完善农产品生产模式的进程缓慢。所以相关研究人员还应及时借鉴国外成熟的农业机械研发技术,针对性分析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需求,逐步地融入各类先进技术,提高农机设备中的科技含量。最后,农业机械自动化区域发展不均衡。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国土辽阔,农业种植区域大、分布广,但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区域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继而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应用受到较多影响,各个区域内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3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具体应用

3.1生产监测自动化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具体应用时,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监测的自动化。具体来说,在农机设备自动化设计后,计算机成为自动化控制农业生产设备的核心工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计算机可操控农机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将其投入农业生产活动中获取相关数据,而系统可自动化分析农业生产中的各项信息,对农机设备下达指令,使其自动调节农业生产设备功能[3]。例如,在现代农业中,农产品种植、栽培场所逐渐改变,对于生长在温室内的农产品,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功能完善的感应装置,监控农业生产区域内的含水量、温度,评估现有的温湿度是否符合农作物萌芽、抽芽、生长要求。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可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地分析处理温室内的各项数据,智能调节农业生产中的光照、温度,为农作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比如,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GPS技术被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该技术可自动收集农作物生长数据,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并在与GIS技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准确获取农作物土壤结构内的营养元素,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依据土壤数据,精准除草、施肥、浇水灌溉,夯实农作物生产基础。不仅如此,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同样可将“生产监测自动化”渗透在农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农作物萌芽、生长、成熟、收割等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监控。部分农业机械设备可及时对农作物进行采摘、初步清理、存储,及时清空农作物生长区域,为后期种植做好准备,全面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2农业灌溉自动化

灌溉是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将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现代农业时,部分农机设备可实现农业生产中排水灌溉的自动化。具体来说,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而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却属于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在农业灌溉中应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是为了提升农业生产灌溉效率,更是为了通过精准地控制农业灌溉时的用水量,以节约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将“节约用水”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活动中[4-5]。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体系中的灌溉设备功能逐步完善,正式灌溉农作物前,相关人员可根据农田面积、农田内农作物的密集度以及农作物生长需求,自动化分析每亩农田的需水量,继而通过现代农机设备的精密控制,科学地对农田进行灌溉,落实自动化的农业生产灌溉技术。在此期间,农业灌溉所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包括农机传感设备、大数据监控分析平台、计算机系统,是自动化控制技术与现代农业相互融合的载体,对节约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灌溉成本意义重大。农业生产人员可利用农业生产灌溉的自动化,进一步改善农作物生产条件,使其健康成长,保障农作物生产质量、生产效率。

3.3农产品装检机械化

现代农业体系不仅包括农作物生产,农产品产销、包装均属于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工作。所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农作物生产,同样可以应用在农产品包装、质量检测等方面。首先,农业机械自动化会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的创新,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流程,并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实际需求,改进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包装模式。在传统农业生产管理中,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水平低,人工是农产品包装与质检的主体。而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相关人员研发出“自动检测包装设备”,该设备的核心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农产品外观、大小,合理地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包装。其次,在农产品装检机械化中,相关人员同样可借助自动化影像技术,实时监测农产品生长中的各项指标,全面监控农作物种植区域。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整理农作物生产数据、成长信息,构建可视化的三维立体模型,为农业收割、采集、包装、质量检验提供详细的参考数据,使相关人员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制定出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案[6]。最后,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现代农产品的装检机械化趋势愈发明显,并且在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农产品包装、质量检测等流程呈现出“集约型”的管理特点。各个农业生产区域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效应不断扩大,集约化的农产品分拣、包装会突破传统农业生产管理困境,使非生产环节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现代农业结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生产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4农业管理精准化

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于现代农业时,可促进农业管理精准化。首先,农业生产人员可基于计算机技术,开发农田管理软件,该软件在与UPS接收器连接后,能够绘制农田地图,记录各个区域中的农作物产量,汇总UPS卫星数据。之后,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农业生产人员可检测农田土壤样本,测定农田中的土壤成分,并根据农作物叶子颜色、植株颜色判断农作物生长情况。与此同时,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该软件具有获取农田航拍图像的作用,可以按照农作物健康状况的检测结果,精准地确定各个区域农作物施肥需求量、农作物种植的合理密度[7-8]。其次,UPS接收器与自动化农业生产管理软件融合后,可监测农田内拖拉机、深耕设备、收割机等农用机具的位置,便于农业生产人员精准地管理农作物施肥、打药、收割、播种工作,精准地管控各环节的操作成本,有效地改善农作物周围的生态环境。另外,现代农业体系中,农业机械自动化能够更为准确地定位农机,甚至可以自动化控制农机操作过程。比如,在使用农业机械播种、施肥、打药时,UPS接收器与计算机管理软件可精准地将种子、农药或肥料投入对应的区域,实现高效收割、高效播种、高效施肥等精准化管理目标,突出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优势。

4基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4.1农业生产模式智能化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与应用,农业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各类先进技术,将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撑,所以在农作物播种、生产管理、收割、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农业活动的智能化水平会逐步提高。在未来农业体系中,农业机器人会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用以监控、预测农业生产参数,获取完整、真实且准确的农业生产数据。而农业生产人员可利用智能化管理平台,远程记录、分析农业生产数据,提前做好病虫害、排水灌溉、施肥等工作,人工下田操作会逐渐减少,农业机械设备会代替人工,有序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9-10]。不仅如此,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会持续提高,农机生产、研发中可利用的先进技术增多。相关人员可进一步完善农机性能,使其具有智能操控、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农业生产人员可利用升级后的农机设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高效率、精细化地完成农业生产管理工作,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4.2精准化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农业生产流程、生产管理等操作更为“精准”,所以在未来“精准化生产模式”会更加完善,农业生产活动会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中不断优化。农作物生长周期内,农业生产人员对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控制更为精准,可以有效提升未来农业生产管理质量,使农作物健康成长。另外,基于“精准化生产模式”,农业机械自动化会支持市场上农产品品质、品种的创新,从而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夯实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基础,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5结语

综上所述,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效地应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关人员还应积极创新农业机械设计,将更多先进、新颖的自动化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从而为农业发展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与此同时,相关农业部门还应顺应时展趋势,强化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宣传力度,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区域范围内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范围,建设精准化的现代农业,助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瑞仪.先进适用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12):156-157.

[2]李艳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策略[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3):54.

[3]刘博.基于PLC自动化技术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22):50-51.

[4]张珍,赵书玲.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57-58.

[5]孟庆亮,陈亦军,范巍挺.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0):130-131.

[6]岳建林.试探机械工程自动化当中的农业智能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0(2):99.

[7]尹辉录.农业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1(5):88.

[8]李晓玲.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作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23):94-95.

[9]白跃辉.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分析[J].时代农机,2020,47(4):91-93.

农用机械篇9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农村经济;农业技术

在汪清这块土地上生活农民,三十年前在的生产队里辛勤劳动,摸爬打滚,种田靠黄牛,用粪背背斗,风里来雨里去。流干了汗,累弯了腰。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使农民开始了‘‘联产如连心,谁种谁操心’’的经营年代。为了又快又好地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农民把目光投向了农业机械化。因为农业机械化是科学技术的结晶,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党和政府从农民的意愿出发及时出台了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从此农业机械化开始走向了辉煌强农的发展之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发挥了以下五大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了以机械代替畜力的重大转变,在农业生产的运肥、耕地、播种、打碾等的作业环节中,农业机械比畜力可提高功效10-20倍,特别是联合收割机的大面积应用,能使收割、脱粒、筛选三项作业一次完成,与人工收割,畜力打碾相比可提高功效25-30倍。在“龙口夺粮”的秋收作业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农业机械的发展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田作业的质量,而且缩短了作业的时间,改变了过去“种一春,收一秋,打一冬”的状况,减轻了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农民开始过上了“农忙不忙,农活不累”的清闲日子。

二、农业机械化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过去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农民无力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产量低而不稳。如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强化了农业生产力,突出表现在抗御自然灾害以及争农时,抢季节等方面。旱作机械及灌溉机械的应用,增强了抗御旱灾的能力,植保机械的应用增强了抗御农作物病虫害的能力,联合收割机的应用,做到了抢收抢打,增强了抗御雹灾及防止粮食发芽霉变,鼠吃等损失的能力。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应用,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强了抗御“沙尘暴”的能力。推土机等农业工程机械的应用,在兴修水平梯田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农业机械化增加了粮食产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要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把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就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因为农业机械是经过科技人员按照先进的农业技术要求和机械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和物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能得以大面积实施的手段和桥梁。例如旱作沟播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除具有分层施肥播种机的优点外,还有节墒保苗、调节地温、蓄水抗旱、增产显著等特点,亩节约化肥4kg左右,亩节约种子5kg左右。还有机械化蚕豆点播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马铃薯播种技术及收获技术等都具有增加粮食产量、节约成本的优点。农业生产的大量实践证明,只有应用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才能实现农业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从掠夺型经营到节能环保型经营的转变。才能达到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劳力的目的,用较少的农业投入获得较好的产量和较高的农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四、农业机械化加快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升值

拖拉机等农用车具有一机多用、费用较低的优点,在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农副产品向城镇的流通,繁荣了城镇农贸市场。农民驾驶自己的农用车奔跑在城乡之间,把城镇居民急需的新鲜蔬菜、瓜果、面粉、食油等农副产品及时运送到城镇,既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需要,又使农副产品在运输流通中得到了升值,卖到了好价钱,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五、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后,农民一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由过去的20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30多天,农民除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以外,在较多的农闲时间里外出务工,特别是进城从事二、三产业。部分青壮年民工常年在外打工,家中的农活由老人或妇女托靠农机专业服务队或农机专业户来干,农机专业服务队和农机专业户的组建,不仅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解决了很多无劳力、无机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困难。例如,在秋收大忙季节中,由农业部组织,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的全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为成千上万农民解决了秋收难题,节约了农民工返乡务农的路费等开支,延长了务工时间,使大量农民工家庭,做到了农业、副业双丰收,使他们的钱袋子迅速鼓了起来,又成为增收的一大亮点。

党和国家认识到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这必将充分调动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的动力。我们要千方百计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领导和部门协调配合,努力提高农机培训质量,建立健全农机服务组织,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广农机化高新技术,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协调、持续、环保、快速发展,为更进一步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农用机械篇10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对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作用;对策

1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农机化是农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农机化科技发展是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的。近年来,农民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保护,究其原因离不开深入推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对机械化技术的综合利用,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坚实的技术与装备支持下大大提高[1]。比如通过机械化综合利用既让废弃秸秆得到很好的再利用,使农民收入增加,也让污染源得到根本治理,使秸秆乱堆乱放的情况得到改善,让发生火灾的几率大大降低。农民借助机械化灌溉,也可大大减少因干旱带来的损失,进而达到稳粮增收的目的。通过大型机械对土壤进行改良,也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对于干旱地区的小麦、大米等作物而言,通过对膜侧沟播、全膜覆盖技术等技术的使用,作物产量增幅明显。这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节能减排和增产增收,经济与生态效益巨大。

1.2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另一种表现,因而若要实施农业科技就必须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其对现代农业而言,更是重要的物质保障[2]。在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与各个环节,渗透和贯穿农业机械化概念,不论是从战略地位,还是作用上来说都非常重要。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基础。应用农业机械,可充分体现出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大大增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其次,农业机械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农民通过经营农机,不仅收入增加,也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得到节约,推动了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让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更加广阔。最后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了乡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农业机械将繁重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发展。

1.3农机化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也占据着相同的位置。宽裕的收入是农民富裕生活的重要条件。发展农机化,一方面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第一,借助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可明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转移富裕劳动力,使之在二、三产业上发挥作用。第二,农机化发展让诸如农机维修、农机交易市场等新的就业途径衍生出来,让农民的就业途径大大增加。第三,借助农机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将新技术、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农民,促进其致富技能的增强。

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2.1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近年来,购机补贴政策在各地均得到了有效落实,以强有力资金支持了农机化发展。所以,应将农机化发展的这一有利机会抓住,对各项配套法规予以完善,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依法监管,进一步保障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发展,拓宽投入渠道,将补贴规模扩大,以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机化发展。

2.2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加强培养农机化实用人才,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将新技术、新机具及时介绍给农民,让农民与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更好的融入市场。对农机培训机构的现有资源展开充分的利用,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让农民的增收能力更强,切实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发展的增产增效,使新农村建设者不仅有文化,更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

2.3加强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

农机推广人员应大力推广新农机与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到各多的新技术。同时加大农机宣传力度,使新技术与新机械被老百姓所认可。针对农民在农机购买上存在的问题,技术推广人员应给予正确指导,对具备先进结构、高含金量、高收益的农机具应优先推广。另外,还要推进农作物的全程农机化,对经济作物的农机化予以积极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朝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通过对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农机化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

3结束语

农业机械性的普及与应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用农业机械化,可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让过去农村的生产模式得以改变,统筹城乡发展,并对其它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巨大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山宝琴,刘亚锋.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81-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