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十篇

时间:2024-01-23 17:57:40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1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都深受城乡金融发展失衡的影响,近年来,虽说有些缓解,但是仍未根本改善。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其特点是“短、小、频、急”,但是,目前,国有银行的县级区域网点和人员都在精简,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也大多是集中在城市,因此,受限于体制因素,小企业的根本很难得到满足;而对它们来说,仅凭自身力量寻求公开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也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国正在积极实行新型农村金融,金融机构也在逐渐兴起中,但是同问题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比,其作用微乎其微。

    二、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

    1.促进转变生产力。为根本改善现有居民,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金融业有必要积极调动要最优秀生产力的因素,并持续优化金融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妨在现有基础上更加重视综合素质高的金融人才的引进;继续放开信贷政策,加大对创新企业以及创新人才的扶持和鼓励;持续促进金融及其相关产业升级再造,积极拓展能源、环境战略,促进国内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产业政策支持、引导,使各地区的特有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将知识技术充分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投资结构改善的根本目的。2.建立并完善金融宏观审慎体系。首先,在金融领域中,央行的职责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一是维护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保持金融稳定。为促进经济金融形势的有序发展,应对央行的这一职能加以重申和强化,并特别强调其宏观审慎作用。在加强宏观审慎方面,欧盟就比较创新地成立了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一是金融监管机构;二是财政部。我们也不妨对此进行效仿。可由央行扮演核心角色,下辖政、保、银等监管机构,共同推进宏观审慎体系的进程。其次,在充分选用审慎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的同时,一是加强会计标准集中清算,二是加强会计衍生品交易集中清算。最好,该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强化监管核心金融机构,从而达到以点带面,逐步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3.逐步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首先,平衡需求和供给二者之间的管理关系。未来,我国金融投入的核心将是生产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而解决我国经济金融的瓶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因此,有必要持续加强供给管理,以供给管理带动信贷结构的优化,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宏愿。其次,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率。实际上,我国货币信贷正逐渐实现宏观调控,然而,经济金融环境相对复杂,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颇多。2013年1月,商业银行信贷额为1.04万亿元;次月即下降5100万亿元,可见信贷明显紧缩。但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伐势在必行,其核心应是稳定价格总水平,信贷资金应更多地投向“三农”、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中。4.缓解城乡二元金融,弱化城乡差距。首先,针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制度环境更适合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一元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转变战略先缓解二元金融结构,力求缩短城乡偏斜转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争取早日抹去城乡界限。为此,应给予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长期战略并立足于客观实际,增强认识,制定不违背我国基本国情的可行性策略,脚踏实地地像城乡金融一元化迈进。切忌盲目照搬照抄,切忌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当前的发展实际。正确的做法应是按部就班地规划和计划,认真细致地推进。其次,缓解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首要及核心的任务是夯实经济基础。任何时候,金融的生成及其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石,作为城市经济的有效补充,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可谓不重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依靠坚实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丰富农村金融资源必须首先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必须首先壮大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获得了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根本缓解并最终解决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以达成经济金融发展的终极目标。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2

关键词:“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87-02

绵阳市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经过长期发展特别是灾后重建的巨大投入,2013年绵阳市工业化率达到43.8%,城镇化率达到45.1%,打下“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坚实。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宏伟目标,绵阳将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积极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科学定位,以打造成渝经济区第三级为努力方向,发挥优势,开放合作,全面融入,奋发有为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第四极”,绵阳市要抢抓机遇,找准位子,借力发展。绵阳市是国家科技城和西部硅谷,具备了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第三极”的综合实力和先发优势。要以积极融入成德绵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进程为切入点和可行路径,保持和提升自身优势,走领先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跨越发展之路、转型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将绵阳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之极、创新之极、融合之极、辐射之极、活力之极和幸福之极。绵阳市将通过高标准地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为打造第三极奠定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精神文化基础、体制机制基础。

二、打牢基础,理顺关系,构建向内聚合向外辐射的大开发大融合大跨越的“太极图”发展模式

在太极图中,阴阳二极紧密地契合在一起;《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主战场在县(市、区),难点也在县(市、区)。为了变县域经济这个“短板”为“长板”,绵阳市提出了外融内聚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发展枢纽经济、流域经济、通道经济为支撑,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拓展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外融”,就是向外对接成渝陕甘、辐射周边,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和川陕甘经济带,推动互补合作、融合发展。“内聚”,就是通过延伸产业链、服务链和基础设施链,打造以科技城为核心、连接各县市区的四条产业发展带,构成市域内市县经济密切融合、各展所长的“一核四带”发展格局。

三、拓展新空间,塑造新优势,科学规划绵阳(国家)科技城“一城三区” 空间布局

目前,绵阳科技城已形成部级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创业园区等13个园区,建成一批以重点工业园区为支撑的重要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园区对科技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现。建设“一城三区”,有利于推进科学的功能分区,实现产城一体、园城一体,把绵阳市建设成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现代化智慧城市。“一城”即中心城区,“三区”即城南新区、城西新区、科教创新区。城南新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化工环保、食品工业、生物医药、休闲、文化等产业,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城西新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休闲产业等,实现从产业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科教创新区推进组团式开发,发展智慧产业,推动科教集聚发展。“一城三区”功能定位明确合理,有利于绵阳市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打造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第三极的“极点”。为了科学推进规划实施,绵阳将对产业再聚焦,进一步梳理产业规划,避免同一区域内产业重复,杜绝恶性竞争。土地利用规划要与“一城三区”的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能执行、项目能启动。要对城市交通道路体系作全面梳理,加强规划、项目衔接,并做好要素保障配套规划。

四、立足市情,强力推进,打造县域经济崛起的“一核四带”

“一核”指的是绵阳科技城,主要通过高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军民融合,成为引领全市发展的“火车头”和“辐射源”。“四带”分别是绵安北产业带、绵江平产业带、绵三绵盐产业带、绵梓产业带。绵阳将按照市县一体化发展方向,坚持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和土地等要素规划“三规合一”,迅速扩张四个产业带,形成从核心呈放射状延伸的格局。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绵阳率先通过了《绵安北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城镇体系调整、区域旅游规划、城镇发展走廊总体构思、绵安北走廊生态隔离带、城镇建筑风貌规划、城镇综合交通规划等,是绵阳第一个把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要素规划“四规合一”一体化统筹考虑、整体研究的范例。下一步,绵阳将按照同样的思路和措施,抓紧制定绵江平、绵三绵盐、绵梓产业带规划,真正实现“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的全面突破。

五、以融合、互动、协调为抓手,形成绵阳“五个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是科技经济一体化。创新驱动是绵阳市发展的根本,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是推动“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题中之义。要坚持科技城建设根基在军工、出路在发展、突破在军民融合,全面落实《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加快建设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研发生产基地、新型国家空气动力中心和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进一步健全激励政策,推进大院大所大企优势互补、合作创新,推动“一院所、一企业、一产业、一特色”,开发一批民拳头产品,培育一批军民融合优势企业。

二是成德绵一体化。绵阳必须在融入成德绵一体化的进程中,有效地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融入成都经济区,规划必须先行。要加强与区内兄弟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的衔接,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工作。特别是基础设施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更应结合最新发展动向和战略要求,做深入研究和细化,将其与合作互动规划转化为行动计划。要以构建成都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先行发展区为目标,实施产业对接。要坚持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优势企业、产业、园区“三倍增计划”,抓一批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拳头产品,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市县一体化。实施“市县一体化发展”战略,实质是要借助科技城所聚集的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城市综合优势和显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发展机会、发展资源共享,促进市县对接,双向互动,合作分工,错位发展,加速完成绵阳市的工业化进程,走出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新路。要坚持市县一体化发展,依托市到县快速通道,积极培育绵安北、绵江平、绵三绵盐、绵梓特色产业带。

四是绵安北一体化。绵安北区域位于成德绵乐一体化发展轴的北端,是绵阳“一核四带”产业布局最重要的一带,在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按照“大集团引进、大项目带动、集群化推进、园区化建设”的方针,着重发展绵安北优先发展区,打造国防科技潜能向经济发展领域充分释放转化的国家军民融合体系、人才资源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国西部重要的创新示范基地、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基地、汽车及零配件研发和生产基地,把绵安北区域建成产业发展集聚区、军民融合示范区、城乡统筹实验区、对口援建合作区。

五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必由之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制度改革创新,逐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基本形成功能区域合理分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农村改革重点突破的良好局面。要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交通、能源、环保、信息化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协调和全覆盖。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城乡发展各区域主体功能,控制开发强度,进一步引导工业集中,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形成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开发格局。加强行政村村域布局的优化调整,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以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和古村保护型等形态,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编制完善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 绵阳市规划局.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EB/OL]..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3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issn.1672-3309(x).2010.08.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8-35-0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发展出现的二元结构提出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该战略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表明党中央决策核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农村,而必须要通过城乡资源的统筹配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才能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公平待遇的最终目标。为此,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战略主张的内涵及其意义要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战略途径之一

城乡差距是“二元结构”长期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因此在资源配置上采取了城乡差别的政策措施,引导各种资源要素过于向城市聚集,城市与农村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政府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投入集中于城市,以国家定价为主导的粮食供应和以市场为主导的农村精壮劳动力流动最终都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城市……城市发展越快,吸纳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城乡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差距逐年增加,这导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据统计,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高达3.33:1。

可见,若继续在现有资源配置机制和城乡政策制度上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结果必然与缩小城乡差距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城乡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格局,打破城乡建设中不合理的制度隔阂。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最终达到城乡资源均衡互补、城乡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因此说,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途径,

(二)统筹城乡发展要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

目前,我国存在的巨大的城乡差别是“二元结构”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打破不合理的制度隔阂入手,以倾向性的制度和政策为导向,引导资源向农村回流,服务于农村的发展建设。因此说,统筹城乡发展是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

城乡统筹涉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因此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也包含了对经济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文化技术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全面配置。这种资源配置追求的不是以城乡均等为表现的形式上的均衡,而是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为表现的非均等、有倾向的实质上的均衡。这种资源配置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市场功能来实现,而必须要有政府之手的介入,发挥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干预和引导作用。

具体来说,政府规制行为对资源配置施加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米实现:一是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例如: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转移支付制度,直接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或者直接补贴农民收入,提供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二是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作用间接地影响市场要素,借助市场机制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后者是农村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难点所在,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众多方面。例如:通过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劳动力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和改革,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居民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城乡资源共享:通过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引导城乡的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建设;等等。总之,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消除城乡发展差距,谋求公平发展环境

这一阶段是对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均衡加以矫正的过程,因此政策导向的特点是强调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这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弥补长期以米对农村建设投入的欠账,特别要弥补农村在礼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空白,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生产、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对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追赶,逐步缩小和消除城乡发展差距。需要注意的是,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并非在形式上消除城乡差别,而是指在市场环境、社会公共福利、政府投入乃至涉及人权的制度待遇等方面实现非歧视的、城乡间的公平待遇,为下一阶段城乡问的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二)第二阶段:城乡经济互补、均衡发展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储备,还是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信息渠道等方面都达到了与城市相当的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进人到新的阶段,客观条件赋予统筹城乡发展以新的内涵。这一阶段不再以矫正二元结构和消除城乡差距为核心,而是在城乡发展实力均等的条件下,充分利川城乡间自然禀赋的差别,实现城乡问的优势互补和均衡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城乡关系会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城乡之间在发展能力上的差距已经消除。即农村无论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储备还是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信息渠道等方面都达到了与城市相当的水平,具备了与城市卧调互补、均衡发展的现实能力。

其次,城乡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城乡间的融合日益加深。随着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城乡距离随之缩短:发达的交通设施、信息通讯条件以及城乡统筹的无差别的社会保障措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也促进了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也使现代农业生产向工业和服务业延伸,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强。这种城乡间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日益融合在客观上为城乡经济互补、均衡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第三,城乡间在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仍然存在,这是城乡经济互补、均衡发展的先决条件。城乡间在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主要是指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别,包括土地、山林、河流、滩涂、沼泽,以及矿产、空气、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别。这些差别会导致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人口分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第二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是统筹利用城乡资源,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这一阶段的目的同样不是消除城乡差别,相反要注重维护和保持这种城乡之间在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科学合理地统筹利川城乡资源。实现城乡之间可持续地、均衡地发展。

三、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

第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长期以来政府城乡财政投入不均衡的结果和主要表现之一,基础设施的落后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及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环节。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弥补过去在基础设施投入上的欠账:二是在建设规划方面注重城乡问的统筹规划与衔接配套。根掘城乡问的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以及人口分布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等阕素,进行具有全局性和前腑性的科学规划,使农村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城乡产业融合的需要,为将来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首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促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城乡之间更加便捷、通畅的流动。建立城乡相连的更加通畅、便捷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市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特别是能够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条件,也有利于资源在城乡之间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城市的家电、汽车、服装等消费品零售市场有计划、成规模地向农村延伸,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量产品便捷地进入农村市场,还为城市工商企业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实现服务业市场的城乡一体。例如,城市金融、保险、通讯、交通服务等企业将经营网点和业务有计划地向农村延伸,不仅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城市旅游服务业也可以向农村延伸,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发展城郊旅游,通过现代化的旅游产品设计和管理方法,带动农村旅游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城市旅游服务业发展拓宽出路。再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实现信息和产品的沟通。因此,网络通讯服务和运输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是城乡服务业统筹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第三,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城乡间的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城市具有优势的工业和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与农村的农业生产相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城乡间的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实现:首先,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下乡,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统筹的产业布局。农村可以凭借劳动力优势和土地、原料等资源优势,吸引城市工业投资,还可以凭借广阔的农村市场吸引城市的商业零售、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服务产业向农村延伸,服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其次,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向其他产业延伸。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生产将工业和服务业与农业生产融合起来,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有效地组织生产、配置资源,谋求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这是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4

一、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四川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线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一是做大产业促进就业,把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岗位放在首位,2013年提供了约15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了650余万人的居住条件,有10余万农民工住进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三是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缴费同标准。五是努力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城镇公共服务。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川省在总结成都部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五个统筹”,着力深化“五项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镇空心化”。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机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在全省15个县实施了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试点。

“五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二是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89个县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附带的福利差异,从2013年开始我省将打破城乡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实现省内自由转移接续。四是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自贡、德阳和广元等市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五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三)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初步形成了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成都、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骨架的“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是培育壮大四大城市群,统筹安排重大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强化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二是做大区域中心城市,优化提升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功能,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发挥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城和特色小城镇,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支持试点镇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二、面临的问题

一是西部地区区情特点决定了需要发展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间联系不畅,缺乏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形成多点多极支撑格局。比如成都市的城镇化率,比人口数量第二位的南充市高出了29.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更是其6.9倍。全省建制镇数量有181个,但超过80%的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

二是西部地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决定了需要国家支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面临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双重挑战。目前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新增13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财力与公共服务支出不匹配问题突出,我省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覆盖率分别比全国低了17.9和7.5个百分点,仅靠四川自身的财力实现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的全覆盖,难度很大,需要加快实施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相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的现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面临着省内城乡分割的问题,还面临着省际之间不衔接的问题。受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服务等影响,我省还有1000多万农民工及随迁人口未真正融入城镇,制约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培育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在建设我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及支流和重要交通干线,支持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极;批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部级新区,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为四川经济乃至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保障。建议中央财政资金向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建设倾斜,支持川藏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新机场、雅安至康定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人居环境改善的支持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5

党政统筹政策支撑

坚持把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的创建工作指挥部,聚合12名县领导和全县28家部门、11个乡镇,构建全域旅游网格化推进机制。高标准规划编制旅游引领、多规融合的《米易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系列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整合各类资金,2019年以来先后投入涉旅资金1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0亿元,确保大手笔引领旅游产业精准定位、大投入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品牌全域推动

坚持“景城一体、产城融合”规划建设县城,建成生态湿地公园、龙爪山森林公园、儿童主题公园、滨河景观长廊、环湖骑行绿道、慢游步道等一大批城市景观景点。坚持以阳光生态康养融合全域旅游发展,立足海拔高度、温度、湿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六度”资源禀赋”新理念,建设“全时、全龄、全域”“养生、养心、养老”“避暑、避霾、避寒”康养品牌,形成了“侯鸟式”“度假式”“定居式”康养旅游模式,抗衰老治未病、运动健身、森林康养、温泉养生度假、古村落民宿体验等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坚持推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农业景区6个、产业基地景区8个,形成了集旅游度假、采摘体验、农耕文化、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业态。坚持以重大文旅项目引领全域旅游,加快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和3个特色康养村、20个康养旅居点、14个医养结合点等总投资350亿元的5115康养旅游项目建设,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多业融合的阳光康养旅游产业体系。

完善功能优质服务

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公路服务区、客运站,旅游导视系统、旅游智能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新客运站、高铁站建成投用,开通县城至机场旅游专线,景区旅游专线公交链接全域,形成内通外联、四通八达的城乡路网。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完备的旅游大数据资源体系。

监管到位市场规范

推进旅游一体化管理,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加大联合执法监督力度,定期检查景区、酒店等旅游设施安全,建立暗访动态监管机制。全面提升涉旅企业服务品质,定期开展旅游质量服务提升活动,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厚植生态绿色发展

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全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实施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龙爪山森林公园生态治理等生态环境打造提升,强力推进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64.3%,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99%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3000个,是“中国天然氧吧”。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景区、廊道、村镇周边实现绿化、美化、花化、净化,营造了宜居宜业宜游大环境。

全域营销提升形象

围绕“中国颛顼文化之乡”和“中国傈僳族祖居圣地”做足文章,常态化举办“颛顼故里、游学之旅”文旅体验活动和颛顼龙舟大赛、傈僳族约德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成功培育了米易灯会、花会、庙会、元宵焰火晚会节会品牌,持续开展“清凉度假·在米易”“深呼吸·在米易”等系列活动,筹办国际摩托艇公开赛、皮划艇激流回旋冠军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拳王争霸赛等体育赛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在东北、华北、西北、华南等区域中心城市开展宣传推介,“颛顼故里·阳光米易”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改革创新引领示范

体制创新。编制《米易县乡村民宿发展规划》,制定《米易县民宿发展支持政策》、《米易县民宿发展评定标准》,保障了民宿建设从布点、选址、规划实行一站式服务,开发鲜花里、全季康晃桥上等中高端民宿。融合创新,米易县率先提出“以阳光生态康养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将发展阳光生态康养旅游作为战略目标强力推进,实现了从单一型旅游向阳光生态康养旅游融合发展创新突破。扶贫创新,聚焦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激活乡村资源,打造乡村民宿度假区、特色农业采摘区、非遗观光体验区,“非遗助脱贫”入选四川省旅游扶贫典型案例。营销创新,在稳定成渝滇康养群体的基础上,深化与一线城市及友好城市区域合作,与成都、重庆、武汉、南京、西安5城知名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开发协议,川、陕、京等已将米易作为老领导休养、旅游定点之地。米易,发展全域旅游其势已成,这个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正逐步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阳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关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情况的汇报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情况的汇报》,请予审议:

一、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自2016年11月我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以来,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和《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评价指数》标准,全县上下紧扣旅游“121”总体目标,在“全”上着眼、在“域”上发力,积极推动旅游产品全域布局、旅游要素全域配置、旅游设施全域优化、旅游产业全域覆盖,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一)突出党政统筹,形成创建合力。一是会议推进。去年8月14日、10月10日、11月5日、12月11日县委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了“两区”创建工作会办会、推进会、过堂会、项目汇报会,确立了“121”总体目标,设立了全域旅游创建经费和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了30个全域旅游招商项目。今年3月28日,我县又召开了全县旅游工作会议,把“两区”创建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二是组织领导。成立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实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月会办、分管领导周推进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强化考核。出台了《盱眙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考核办法》,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今年,还将旅游项目单列考核,通过产业考核和项目考核“双考核”机制,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和创建工作。

(二)突出规划引领,构建整体格局。一是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去年我县编制了《盱眙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11224”(即一心、一环、两核、两廊、四区)旅游空间发展布局和“1358”(即1大机制、3条路径、5大核心和8大公共服务)的创建实施路径,并编制了《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精品线路规划》、《营销体系规划》等3个专项规划。二是强化项目规划。天泉湖度假区编制了《天泉湖部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天泉湖星空民宿改造规划》等9个项目规划,明祖陵景区编制了《明祖陵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等3个项目规划,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编制了《第一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第一山公园详细规划》,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编制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环境提升规划》。按照“闲情闲趣,慢行漫游”的主题定位,旅游局编制了《S601风景道概念规划》。

(三)突出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业态。一是加快景区提升。县文体旅游集团投入3800余万元,实施55个项目,对铁山寺等4个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二是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招引落实一批特色旅游项目的要求,对外了30个特色旅游招商项目,并实施第一山古城改造、大云山遗址公园、紫霞岭酒店等28个旅游项目建设。三是注重产业融合。结合我县一二三产业特点,启动官滩霍山村、旧铺茶场、润鸣农业物产馆、风藤中草药基地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实施了第一山古城改造、大云山遗址公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初步培育了福标蜂文化等一批工业旅游项目,龙虾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星空小镇入选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

(四)突出要素完善,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建设集散中心。启动龙虾小镇会客厅和宁淮产业园游客集散中心2个一级集散中心规划和建设,天泉湖度假区、第一山、黄花塘均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明祖陵也对游客服务中心进行了提升。二是推进厕所革命。全县新(改)建A级以上厕所20余座,主要景区厕所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三是完善交通标识。S601旅游风景廊道规划设计完成,新设置113块外部旅游交通指示牌,基本实现无障碍通行。四是加强人才引培工作。柔性引进人才13人,并建立旅游专家库,组织开展旅游大讲堂六期,举办盱眙金牌导游大赛,组织参加全市星级导游培训与讲解大赛,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竞赛”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五)突出宣传推介,塑造整体形象。一是开展品牌策划。委托南京麦肯品牌咨询机构策划了《盱眙旅游品牌升级及推广方案》,形成了“须夷之间,恋上盱眙”等五套方案和春夏秋冬四季品牌形象、媒体传播方案。二是开展龙虾IP塑造。与广东易动文化传媒公司合作,拍摄动漫大电影《美食大冒险》,开发盱眙文创和旅游产品。三是开展赛事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跑骑跑、天泉湖国际星空露营大会——“陪你去看流星雨”、金陵天泉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等系列活动。四是开展形象宣传。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分别开展以“山水绿城、龙虾之都”、“梦中的星空度假天堂”等3个主题宣传片,在南京高铁站进行“盱眙不仅有龙虾”等灯箱户外旅游宣传。与江苏电视台全面合作,推广盱眙全域旅游品牌形象和旅游资源,利用广电台、现代信息中心等县内媒体,开通全域旅游创建旅游频道和旅游专版,及时向社会展现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成果。

(六)突出改革创新,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组建组织机构。为全面推动天泉湖部级度假区工作,成立了天泉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天泉湖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成立了“1+3+N”中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市场监督管理旅游分局,并在天泉湖度假区设立综合诉调执法中心。二是加强旅游扶持。把旅游项目纳入绿色通道重点项目体系管理,简化程序,保障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出台了《盱眙县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和全域旅游创建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设立创建专项经费3000万元和旅游发展引导资金2000万元,用于旅游发展和创建工作资金保障,利用引导资金开展了星级龙虾旅游饭店、旅游商品专营店的评比活动。三是引进市场机制。成立了县文体旅游集团,打造百亿级文旅产业;与上海复星集团合作,委托复星爱必侬旅游公司管理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北京龙泉寺签约入驻铁山禅寺。

二、创建工作存在问题

我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创建标准相比,与先进县区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缺少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智慧旅游体系等;二是旅游综合管理不够完善,缺少旅游综合执法人员,没有建立健全旅游统计体系;三是旅游产品供给不够充足,没有新增高等级的旅游品牌;四是旅游业态发展不丰富,缺少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五是“旅游+”产业融合不够充分,缺少旅游新业态项目。

三、下一步创建工作重点

2018年,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决胜之年和天泉湖部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的奋战之年。我县将继续紧扣旅游“121”总体目标,围绕“11224”的总体布局和“1358”的创建路径,按照“五个更加注重”的工作要求,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力保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泉湖部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实现全省再进位。

(一)更加注重机制体制完善。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大旅游观念,继续执行“月会办、周推进”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考核标准,细化目标考核任务,定期进行督查考核。按照“1+3+N”旅游执法要求,成立旅游执法分局,在龙虾小镇会客厅一级游客集散中心、天泉湖、第一山景区设立旅游综合诉调执法中心。完善旅游产业和旅游项目双项考核,激励促进全民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企业标准化培训与长效化管理,继续举办“旅游大讲堂”等活动,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二)更加注重旅游产品打造。围绕“一南一北”两个核心,按照“高端化建设、一体化布局”要求,强力推进去年的30个特色旅游项目的引进与落地。天泉湖度假区加快环湖路改造、星空谧境、星空民宿等项目建设,明祖陵积极推动停车场、水杉林游步道等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景区旅游产品。文体旅游集团加快景区功能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盱眙礼物”旅游商品研发,培育、授牌一批旅游商品专营店。农旅部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一批星级农家乐和金宿级、银宿级民宿。

(三)更加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树品牌、三年见效益的目标,建设天泉大道生态风景廊道,推动“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建设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大云山汉王陵遗址公园,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按照乡村旅游“126工程”,怡亨酒庄创成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旧铺茶场、韵园生态农庄争创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培育霍山村田园综合体等6个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按照旅游特色小镇的标准,重点培育星空小镇、清凉湾小镇,推动“旅游+小镇”融合发展。按照工业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培育日高蜂福标蜂产品等工业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工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天泉湖部级水利风景区品牌效应,编制淮河入湖口风景廊道规划,推动“旅游+水利”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边疆民族地区;田园镇

1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城乡一体化将成为城乡发展的基本趋势。城乡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种重要理论范畴,一直以来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1]。业界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经历了萌芽时代、转折期和回归阶段,早期(1950年以前)体现在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家对城乡联系及城乡融合理论和思想的论述[2~4],开辟了新型城乡关系的基本路径,指出农业和乡村现代化是推动城乡关系由分离、对立走向融合、一体化的原始动力。20世纪70年代以前,城乡关系研究经历了曲折进程,伯克(Boeke)“二元结构”概念和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的提出,将城乡关系从静态的关联发展研究转向动态的偏向分析。空间极化理论和选择性空间封闭发展理论亦将城乡关系研究推到了“城市――乡村”的极端[5~6]。自1980年后,城乡关系的研究依托新时期发展背景,转向重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诸如朗迪勒里(Rondineli)“次级城市发展战略”[7]、昂温(Unwin)“城乡间相互作用、联系、流”理论分析框架[8]、著名的“Desakota模型”[9],以及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中国化[10]等,新时期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实践和个性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囊括城乡统筹发展诸多领域的战略,立足区域范围,更涉及地域、省、市和县域等不同层面。地域层面的城乡一体化注重不同板块之间的互动和引导[11],省域层面侧重发展方向和政策配套[12],市域层面重在推进阶段的规划[13]。而县域层面,作为城乡一体化推进能力最为集中和落实最为基础的空间单元,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亮点和潜力区,特别在边疆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中立处主战场。新时期开贫困县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在县域协调发展、统筹县级单元发展要素、重构县域空间和优化组团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田园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分析

昌宁县位于滇西城镇群中心区,地处大理、临沧、保山三州市结合部,隶属保山市辖,管辖田园镇及12个乡,镇政府驻县城关庙社区。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1251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7∶27∶26,城镇化水平281%,属于典型的部级贫困县。

2.1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

产业体系发展不均衡:农业产业格局初见雏形,田园坝区以粮食、蔬菜种植,以及养殖业为主,而山地区以产业、烟草和林果种植为主;工业尚未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工业主要分散于县城周边,目前产城分离、配套不足,切存在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服务业高度集中于县城中心,服务水平较弱,边缘区有定时性的赶集等商业活动。总体来说,二、三产占据县城区域,农业过于单一和薄弱,阻碍产业空间一体化的均衡发展。

镇城空间结构亟待优化重构:《昌宁县总体规划修改(2012~2030)》将中心城区规划成“两带、六组团、多核心”的“蝶形”空间布局结构。随着城镇化进展,镇域空间亟待优化,其一,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了2031.2hm2,空间扩展将无序“蔓延”,各组团之间的发展加密和粘结,组团结构破坏,城乡一体化发展陷入新的矛盾。其二,同期村庄建设用地反而减少了310.2hm2,在村庄规划布点实施过程中,县城空间发展对农村的带动能力不足,有待重新整合。

边缘区发展面临转型:现状共60个自然村,按区位可以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和城外村三大类,围绕县城中心呈“圈层”格局。23个城边村集聚带作为县城边缘区,具有韧带的过渡性和动态性特征,在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村庄存在诸多发展问题:其一,产业与县城区缺乏联系,特色不明,趋同明显;其二,城镇化拓展迅速,生态保护和城乡资源利用之间矛盾凸显;其三,28个城外村集聚区基础设施滞后,亟待城乡统筹建设得以解决。

2.2城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

(1)山地自然环境的约束。县城以田园城市为发展主导,各类空间的限制决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山地呈“C”型环抱县城中心,集聚着75%的村落,在城乡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应科学合理的处理好用地拓展和农林用地保护之间关系。

(2)经济支撑薄弱。经济核心区过于集中于县城东部,削弱了北部、西北部、西部及南部的增长动力,城中心区吸纳劳动力有限,产业发展没有体现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县城区经济的薄弱,以生产自食自用农产品为主的自然经济,粗放经营的传统产业和初级资源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初级层次的乡镇企业工业化程度低,规模低、产业化低,制约了三产融合。

(3)群众参与意识缺乏。低城镇水平决定着人口综合素质低下,加上传统生活惯习和封闭性信仰观念,民众参与城镇化建设及共享城镇化利益意识较弱。

(4)推进政策与制度尚待完善。县域城镇城乡一体化将涉及区域产业空间调整、城市空间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战略有序推进需要政策引导和刺激,而昌宁县处于贫困的边疆民族地区,各项整治制度保障尚未健全,缺乏引导性政策问题突出。再者,城乡融合发展的农村土地、社会保障,投融资体制等制度也需完善。

3田园镇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及模式建构

3.1城乡一体化模式构建

镇域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应在政策引导下,选择以产业空间适度集聚和梯度拓展来带动城乡空间构架转型的集约均衡、循序渐渐模式。

(1)抓住县城拓展和经济空间调整契机,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第一产业坚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结合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强调山坝区的协同发展。以田园工贸园区为龙头拓展镇域第二产业发展,带动边缘区城乡社会与物质空间一体化,充分衔接农业发展;以休闲度假的旅游品牌带动第三产业的腾飞,三产协同发展的同时,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2)因贫困县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化力量甚微,靠单纯以市场为主体的白下而上内生发展或以政府为主导白上而下的外力推动模式,都不具有现实性,应推广内力培育与外力推动并重路径。城乡一体化必然带来产业空间转型构建,为区域发展提供了空间依托,亦直接推动了县城空间优化,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耦合创造了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条件。田园镇依托城市组团发展战略,构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自然山体)、优化型拓展区(边缘村庄和农田),以及提升型核心区(中心县城)。

(3)在政策扶持下,构建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的现代化高原特色农业、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特色的新兴工业,以及以特色旅游、商贸物流、教育科研等为核心的服务业,推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进而走向一体化发展。

3.2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解析

田园镇城乡一体化推进动力应以重新调整企业空间分布、积极培育企业集群和着力拓展农业产业化为重点。首先,立足“蝶形”组团空间布局结构,将不同企业向适宜的组团空间转移或投放,推动城乡一体化产业空间调整,联动发展核心区、边缘区和区经济。其次,应整改当前县城区乡镇企业分散发展、粗放经营和辐射力度小等问题,借鉴国内外新的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将联系较为紧密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重新进行适度集中布置,增加企业集群特征和组织活力,进而缓解城乡空间经济弱势和生态压力。而在区,应以农业规划化和产业化为导向,发展高原农产业。这样既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又能促进边缘区和区乡村工业发展。

田园镇“有机分散,分片集聚”的“蝶形”组团式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在适应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的空间形式,仍需要在遵循整体布局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耦合、科学合理的调整。首先,控制田园风光区村落组团的“加密式”无序蔓延,防止过度集中或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为后期开展的村庄整治带来阻碍。其次,激活经济活力,唤醒民众参与意识,引导县城核心区人群和经济辐射力向扩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迁村并点,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农村新社区。最后,在政策引导方面,在引导产业“点核”集群发展的同时应突出特色,综合构建翠华生态旅游、西山生态旅游、北部特色农业、中部综合产业、东部生态林业、南部特色农业和南部生态农林七大产业板块。依托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计划,通过建设投资引导,加快边缘区和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构建利益共享通道。

4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重点

镇域城乡一体化战略应具体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从城乡统筹角度体现城乡公共政策属性。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指导县城和乡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统筹城乡发展中人口、用地、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系列要素。首先,推广城乡发展目标一体化,根据圈层城乡梯度格局限制,融合城镇和乡村一体化发展目标,提出区域总体定位、制定城乡一体化战略具体指标体系;其次,着力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一产以规模化、产业化为发展手段,突出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化;二产通过迁并县城中心区和边缘区不适宜发展的小型企业,根据产业特色选择适宜园区环境进行集中发展;三产重点在中心县城聚集,激活点轴力量辐射边缘区,区规划发展旅游业发展服务于镇域的综合服务功能。第三,加快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加快城乡聚集发展,保山留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土地、人口和空间城镇化一体发展。提高单位投资效益,完善资金筹措和保障体制,集约建设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最后,应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建设一体化,依托“圈层+通道”式交通系统,衔接城乡村庄功能布局,构建交通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一体化发展。立足城乡自然生态环境,优化构建城乡避灾体系和环境保护措施,强化镇域系统性推进。立足于社会经济系统、人工环境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加强县城中心区、边缘区和区生态系统的耦合。重点推进自然环境维护、城镇景观绿化、区域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结构改善,通过城乡统筹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本底。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参考文献:

[1] 薛晴,霍有光.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经济地理,2010,30(11):1779~1809.

[2] (英)亚当・斯密,杨敬年译.国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 (德)杜能,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Stohr W.B.& Taylor F.Spatial equity:Some antitheses to curr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C]//1n:H.Folmer and J.Oosterhaven,eds.Spatial Inequalit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Leiden:Nijhoff,1978:1917~1919.

[6] 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团[J].经济地理,2006,26(3):464~468.

[7] Rondineli,D.A.Applied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policy [J].Boulder Westview,1985(11).

[8] Unwin Tim.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tryies: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In Potter,Unwin,eds.The Geography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ssays for Alan B [C].Mountjoy,Routledge,London,1989.

[9] 安虎森,殷广卫.城乡联系及统筹城乡的战略性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8(3):83~91.

[10] 黄平.泛论城乡一体化[J].城市管理,2004(1):11~14.

[11] 潘淑颖.苏南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对比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D].无锡:江南大学,2009.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7

2003年市规划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化”战略和“四大”举措的要求,围绕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目标,坚持规划立城,注重规划先行,全面提升规划龙头地位,基本确立了“一个口子”管理规划,“一张图”衍生规划,“一支笔”审批规划的体系,形成了比较高效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凸现了“城市规划年”的工作特色。【城市规划编制】1、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为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浙中城市群的战略目标以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性机遇为契机,以融入长三角为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为核心,发挥城市群整体合力,使浙中城市群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四省九地市的主要核心城市、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根据以上战略目标的总体定位,可将战略目标分解为:金衢丽产业带核心区、浙江中西部地区交通信息枢纽区、浙江中西部地区商贸金融与现代物流集聚区、浙江中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区、浙江中部地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和长三角的重要旅游区。城市群空间结构“以交通轴为依托,产业带为基础,城市群形成为载体”构建浙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框架:强化中心城市,内外圈层协调,强化组群整合,提升产业支撑,干道轴线放射,绿化走廊镶嵌,生态环境优化,推进城乡一体。2、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加快市区城乡各项要素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市区的综合功能,引导两翼新城更快、更好发展,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范围为婺城区、金东区行政区域,总面积2044平方公里。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为建立一个高度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区域综合体;建立便捷快速网络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系统,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形成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网络。同时,该规划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划,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空间布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协调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3、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为了加快城市西翼的建设,保障婺城新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婺城新区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开展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总用地15.9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以二环路、桐溪为界;南以现状330国道为界;西以规划通江路、白沙溪为界;北以高速公路、铁路为界。规划目标为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动力加速发展,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范围建设成为金华市的高教新区、人居生态新区、城市副中心、城西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延续“轴线贯通、绿楔分隔”的新区总体布局结构特色,形成“两轴两大功能组团”的结构形式。两轴一为南北向复合功能轴,以南北向公共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敞空间及其两侧公共设施、公交自行车干线、步行系统等元素共同构成;二为东西向滨江景观轴,以金华江以及滨江南北绿带、亲水广场、临江景观建筑等元素共同构成,是中心区的东西向自然景观轴。两大功能组团以金华江为界分南北两大片。北片为高教园区,以独立校区、共建共享的教育及生活设施共同组成。南片为中心综合区,以行政办公(区政府)、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教育、中心医院及生活居住区为主。4、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规为了适应金东新区的快速发展,拓展城市东翼的发展空间,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金东新区二期位于一期的东侧及南侧,规划用地11.0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金温铁路,西与一期规划范围、二环东路相接,南至南环路,北至规划的金含公路。规划充分利用并强化本区特有的“多湖”自然水环境,营造与“江、河、湖”和谐统一的生活居住空间,使之成为金华市21世纪宜人居住环境的典范,实现金东新区“世纪精品、绿水新城”的目标。规划结构以义乌江为发展轴,形成江南、江北二大片用地。其中江南片以滨水环境为特色,形成设施齐全、环境宜人的生态休闲居住社区;江北片依托铁路南站,发展以物流、大型专业市场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及滨江生活居住为特色的综合区。5、金三角新城总规为加快金三角的建设,保证金三角经济开发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由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金三角新城总体规划。金三角新城规划用地范围为东与义乌为界,南跨浙赣铁路至孝顺中心镇,西至山体,北接杭金衢高速公路。至2020年城市规模控制在52.8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至80平方公里。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城的生态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功能定位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为依托,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新城采用“一轴、一核、一圈、一带”的规划结构形式。“一轴”是新城复合主轴,呈南北走向,其功能主要为新城空间定位线、景观主轴、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主轴线。“一核”是占地4.18平方公里的绿色休闲生态核,是新城的绿肺。“一圈”是公共服务生活圈。“一带”是新城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带。6、湖海塘区块控规湖海塘区域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由美国XWHO设计公司中国机构编制湖海塘控规。湖海塘控规总用地面积5.9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起八一南街,西至开发区规划道路,南临二环路,北至新330国道。本项目以建设湖海塘城市公园为重点,通过发展,将本区块建设成为以休闲、生态和地方文化为特色的高档、综合性的市民游憩、休闲中心,高质量、高品味的人居乐园。湖海塘区块用地以双龙南街为分界线,规划东西两大功能区。西区用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以主题公园和湖海塘水景为主,辅以少量的景观住宅;东区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主要是商住开发和拆迁安置用地

《[推荐]金华城市规划编制分析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8

第一条为解决我县城乡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过程中小额担保贷款问题,根据政发[]60号、财社规[]19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小额贷款担保,是指由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担保服务中心),根据合同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担保贷款提供担保,保证贷款银行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守信原则,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合同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贷款担保资金来源与规模

第四条县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以下简称担保基金)由县财政局筹集和管理,专项用于促进县城乡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第五条担保基金的筹集额度按与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的规模安排,并按照担保基金3-5倍的规模发放贷款。

第三章贷款担保管理机构

第六条设立担保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管会);监管会下设担保服务中心。

第七条监管会由县财政局、人民银行县支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妇女联合会、金融经办机构和担保服务中心组成,每半年召开一次监管会会议,或经监管会成员提议召开临时监管会会议。主要职责为:

(一)审议小额贷款担保业务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

(二)审议、批准弥补代偿损失方案;

(三)审议、核销坏帐;

(四)经批准调整担保基金规模。

第八条担保服务中心为担保基金的日常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执行经监管会审议的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管会决议;

(二)对监管会负责,于每年一季度报告上年度工作情况及本年度工作计划;

(三)负责担保基金日常管理;

(四)向监管会提交核销坏帐、弥补代偿损失的方案;

(五)提交担保基金调整规模的方案;

(六)监管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章贷款担保对象和条件

第九条担保基金具体提供担保的对象和条件为:

(一)具有本县城乡居民户口,男60岁、女55岁以下,身体健康,诚实守信,本地创业人员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领取了营业执照,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城乡劳动者;

(二)符合上述条件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创办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其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不得低于企业人员总数的30%;

(三)对符合上述条件,新办个体经营、劳动密集小企业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项目,国家限制行业除外,现有微利项目,原则上予以优先重点扶持;

(四)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申请担保贷款时,必须合法经营,资信程度良好,有偿还能力且必须在贷款发放银行开立帐户。

第五章贷款担保额度、期限与用途

第十条贷款担保额度:

(一)对单个自然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贷款金额不超过10万元。

(二)对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创办小企业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0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额度实行“捆绑式贷款”。

(三)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第十一条贷款担保期限一般为一年,最长不超过二年。借款人提出展期的,在确定借款人展期期限内能够及时履行债务的前提下,担保服务中心同意继续提供担保的,金融经办机构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二条还款方式按金融经办机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借款人应将贷款用作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创办小企业的流动资金。

第六章贷款担保程序

第十四条需要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的城乡劳动者,按照自愿申请、社区受理评审后择优推荐、经劳动就业管理局审核、担保服务中心复核并出具承诺担保书、金融经办机构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上述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自办事程序。

(一)自愿申请

1、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需向本人经营所在地社区提交下列文件,并保证其真实性:

(1)小额贷款担保申请书(妇女创业申请推荐表);

(2)申请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3)《就业失业登记证》及复印件;

(4)个体经营营业执照及复印件;

(5)申请人创业(贷款)项目可行性报告;

(6)未经社区推荐的需提供其他有效担保措施;

(7)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2、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创办小企业需向注册登记地社区提交下列文件,并保证其真实性:

(1)小额贷款担保申请书;

(2)合伙人或股东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及复印件;

(3)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

(4)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

(5)注册验资报告及复印件;

(6)加盖企业公章的企业章程及合伙协议书复印件;

(7)税务登记证(国税、地税)副本复印件;

(8)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

(9)企业决定申请融资担保的股东会议决议或合伙人会议决议;

(10)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不低于就业人员总数30%的相关证明文件;

(11)当年(或近二年季、月)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

(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拟提供的其他有效担保措施;

(14)需要的其他资料。

(二)受理推荐

申请人须在上述资料齐备后向经营所在地社区提出申请,社区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确认其真实有效,项目可行,具备自有资金、还款来源和符合其他借款条件后及时推荐。

(三)条件审核

县劳动就业局审核申请人填报的《县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担保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将资料报担保服务中心。对不符合借款担保条件的,在回复申请人时应说明理由。上述工作应于受理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担保审核

担保服务中心核对《申请表》及报审资料,审核确认借款担保额度、期限和其他担保措施等是否符合规定、合法可行。对审核通过的项目,及时向金融经办机构出具《同意担保通知书》。对未通过审核的,回复申请人和劳动就业管理局,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贷款审查

申请人持报审资料和《同意担保通知书》,向指定的金融经办机构申请贷款。金融经办机构核对《申请表》、《审批表》、《同意担保通知书》及报审资料,审核确认贷款额度、期限、用途、还款能力等是否符合规定、合法可行。对通过贷款审查的,要尽快办理贷款手续。对未通过贷款审查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提出改进建议。

(六)发放贷款

金融经办机构对通过贷款审查的贷款在3个工作日内保证贷款资金发放到位。

第七章贷款利率和贴息

第十五条小额担保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对利用小额担保贷款从事个体经营、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国家限制行业除外),按政发[]60号文件据实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按50%贴息。

第八章贷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借款人(被保证人)应严格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要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借款人(被保证人)情况发生变化(如: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财产及法定代表人变更等,自然人户籍、住址、联系电话、婚姻状况变更及财务状况变化等)时,应提前或于变更发生之日起3日内通知社区、担保服务中心和金融经办机构,并主动配合有关单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七条担保服务中心应制定规范、有效的担保评审和贷款监控管理措施及办法,应有专人专项负责小额贷款担保业务,履行担保管理责任。及时掌握贷款担保整体状况,如发现资金损失或担保风险加大,应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并通报县金融经办机构及社区,共同控制风险。

第十八条金融经办机构要简化手续,为借款人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加强借款人在本机构结算帐户的管理,对有证据证明借款人有可能或已经恶意损失贷款的,应停止支付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借款,同时通知社区、劳动就业管理局、担保服务中心,最大限度使贷款免受或减少损失。

第十九条社区选用专门人员负责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城乡劳动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有关担保手续,积极协助担保服务中心和金融经办机构开展小额贷款担保业务。要协助金融经办机构对借款人(被保证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掌握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担保服务中心、金融经办机构,督促借款人(被保证人)按约履行义务。

第二十条担保服务中心、劳动就业管理局、金融经办机构和社区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做好服务工作。

第九章代偿与追偿

第二十一条金融经办机构对已到还款期限未及时归还的,或经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贷款项目,应及时向借款人发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并告知担保服务中心,履行追索责任。追索期为自贷款期限届满或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之日起三个月止。

第二十二条追索期结束后,经追索借款人仍未偿付贷款本息的,金融经办机构依照《保证合同》规定出具《代偿通知书》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要求先行代为清偿债务。

第二十三条担保服务中心收到金融经办机构《代偿通知书》后,根据本办法规定对贷款发放、监督管理和债务追索等程序进行合规认定。对符合先行代偿债务的项目,由担保服务中心在10个工作日内向金融经办机构出具《同意代偿通知书》,办理代偿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四条担保代偿资金从担保基金本金中垫支,代偿范围限于尚未清偿的贷款本金。发生下列情况,担保服务中心有权拒绝承担担保责任:

(一)金融经办机构未及时向借款人送达逾期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并向担保服务中心提交《代偿通知书》;

(二)金融经办机构未按本办法规定履行追索义务;

(三)金融经办机构确认借款人已发生危及贷款安全的重大事项未及时采取措施并告知社区和担保服务中心,造成贷款损失;

(四)金融经办机构未按本办法规定程序发放、收回贷款,造成贷款损失。

第二十五条担保服务中心对贷款项目代偿后,应会同社区和劳动就业管理局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债务追偿工作,金融经办机构应给予积极协助。对借款人恶意逃避担保债务的,担保服务中心可向人民法院提讼。追偿收回的资金支付应缴贷款利息后,属于冲减担保基金部分的调增担保基金本金;属于财政补偿资金部分的,作为以后年度县财政局补偿担保代偿损失的资金来源,单独记账管理。

第十章担保基金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担保基金专户储存于财政局指定的金融经办机构,单独核算,封闭运行,专项用于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存款利息经县财政局批准,可用于担保服务中心开展小额贷款担保业务的业务经费支出,利息余额转入本金。

第二十七条担保服务中心在监管会领导下负责担保基金的日常管理和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应建立规范、高效的担保项目评审体系,科学、合理的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和快捷、便利的担保运行体系。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对被保证人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机制。

第二十八条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按当年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总额的1%给予奖励性补助,中央和省级财政各承担0.5%,所需资金全部从贴息资金中安排,用于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突出的金融经办机构、担保机构和信用社区等单位的工作经费补助。

第二十九条担保服务中心要认真做好担保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并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年度终了,担保服务中心向监管会报告担保基金财务情况,并提出代偿损失处置方案,由监管会批准执行。

第三十条监管会根据有关规定和贷款担保情况,确定当年担保基金年度代偿率最高限额。对限额以内的担保代偿损失,由担保服务中心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向财政局提出补偿担保损失申请,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一)证明担保代偿损失的有关法律文件,包括:代偿通知书,代偿资金凭据、追偿债权资金情况等;

(二)监管会批准的代偿损失方案及上半年工作报告等有关文件。

县财政对上述资料进行审查核实,确定应补偿的担保代偿损失后,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三十一条下列情况不属于财政补偿担保损失范围:

(一)金融经办机构及担保服务中心违反本办法规定范围、程序等越权审批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或提供担保造成的担保代偿损失;

(二)担保服务中心未采取相应担保有效措施造成的担保代偿损失;

(三)金融经办机构及担保服务中心未采取债务追偿措施造成债权无法收回的担保代偿损失。

第三十二条金融机构小额担保贷款不良率达到15%时,担保服务中心应向其提出了预警通知并采取防范风险措施;不良率达到20%时,金融经办机构应停止发放新的贷款,担保服务中心不再办理新的担保业务。担保服务中心与相关经办机构采取进一步防范风险控制措施并报监管会批准后,方可恢复贷款担保业务。

第三十三条代偿项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担保服务中心提出确认坏账申请,报监管会审核同意后核销:

(一)被保证人破产或死亡,其破产财产处置收入或遗产处置收入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二)经申请强制执行法律程序后仍无法收回;

(三)因被保证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9

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四个转变”

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武义全域按照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和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经营和管理,以养生包装旅游,以旅游激活全业全域,形成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把武义打造成“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

在发展布局上,从“零散分布、各自为营”向“城乡交融、全域覆盖”转变。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发挥温泉、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全面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北部、中部、南部联动发展的县域生态大景区格局。

在产业带动上,从拉动服务业经济增长向带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进步转变。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增长方式上,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配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巩固扩大大众消费,积极培育高端消费,进一步提高旅游综合收入。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加快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拉长加宽产业链条。

在产品结构上,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变。实施差异建设、错位竞争,丰富发展高端旅游业态产品和休闲度假项目,增强对外的吸引力。

突出发展模式“六个化”

按照大旅游、大景区、大产业的要求,探索形成武义旅游产业“规划一张图、城乡一幅画、产品一条龙、管理一盘棋”的全域发展新模式。

城乡风貌景观化。实施旅游资源保护与创新相结合的开发模式,深入挖掘城乡生态、历史、人文、生产、生活各类元素,对旅游资源作创新性开发。将城市作为景区打造,将主要功能建筑和景观建筑成为旅游要素,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推进城市与景区生态文化、园林景观、功能设施无缝对接、融为一体。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创新各项规划设计,注重资源文化内涵的彰显,把全县建成景城一体、景村一体、宜居宜游的县域大景区。

项目建设精品化。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实力强、专业化的企业投资旅游业。按照精致化和精品化的要求,实施精品驱动工程,注重挖掘以温泉为核心的自然生态、以民俗为重点的人文生态的内涵,丰富和完善生态养生产品,延伸生态养生产业链,实现小而精与大而特的项目互动并存的新态势。

产业发展融合化。加强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城市建设的互动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以温泉度假、乡村生态、中医国药、茶道休闲、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特色养生旅游产品。推进城乡融合,以中心城区、温泉度假区、柳城畲族镇和王宅镇为重点,加强中心镇旅游业与城镇基础设施配套的融合发展,培育1—2个旅游小城镇。

配套设施人性化。分析研究各类游客群体的消费需求,充分体现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特色,加强对各类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础配套设施的科学布局与创新设计,实现旅游基础设施政府与民间共建、社会与市场共管、居民与游客共享。

服务体系标准化。以提升县域旅游产业整体服务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宗旨,以品质提升为抓手,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国际”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增强旅游企业在理念、服务、信誉、管理、品牌等方面的软实力,推动旅游服务业向集约型、品牌化、效益型发展。

旅游管理一体化。抓住省级旅游综合改革契机,先试先行,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科学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真正形成全县一盘棋的大旅游管理新格局。

实施重点任务“八项举措”

生态景区全域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文化引领、项目支撑,全局协调、分块建设”的原则,以点线带面,有序推进。

以规划为统领。着力加快旅游城市和旅游特色镇建设,形成北部温泉度假养生组团、中部丹霞探古养生组团、南部生态风情养生组团的旅游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做好温泉旅游度假区、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红岩部级风景名胜三大核心景区的总规、详规编制,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带动生态景区全域化发展。进一步加强温泉资源勘查,制定全县温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注重多规融合,加强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文化产业等各类相关规划与旅游的衔接,整合优化空间布局,彰显旅游元素。按照全域化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旅游主管部门参与项目会审制度。

突出项目抓手。一是打造温泉度假胜地。以创建部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加快温泉度假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凸显其主战场、主平台的作用。深入挖掘武义温泉文化,开发温泉会所、温泉养生园、温泉小镇、特色街区、畲乡风情温泉等精品温泉养生旅游项目。二是丰富城区旅游业态。加快推进熟溪两岸和壶山、梅郎山公园的景观改造,突出山水特色。重点规划建设壶山上街历史文化街区,注重引入传统商贸、餐饮、休闲、文化、艺术、娱乐等多种业态,丰富武义夜游产品。三是推进精品景区开发。改造提升郭洞、俞源、寿仙谷、石鹅湖、台山、延福寺等老景区,做大牛头山、大红岩等核心景区,加大高等级景区创建力度。四是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线、精品村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区。

促进产业融合。一是加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通过景观营造、设施配套、线路整合等手段,将茶叶、宣莲、水果、珍稀植物药材、无公害蔬菜及高山梯田等特色农业基地成为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采摘垂钓等一体的农业旅游区。二是加强旅游业与林业融合。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抓手,通过绿化、美化和洁化,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休闲吸氧与生物探秘的有机结合,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三是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着力规划建设“中华明招文化园”。充分挖掘明招文化及道家养生、禅宗修行、农耕民俗等非物质文化,打造一批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博院馆,同时将武义昆曲、花灯花轿、婺州窑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表演艺术相结合,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四是加强旅游业与工业融合。充分利用有机食品、中医药保健品、文教休闲用品以及风物特产加工等相关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工业旅游开发。

加快要素配套。一是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尽快完成重点景区的旅游专线建设,开通城区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专线。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和外文标志标识,健全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建设柳城旅游集散中心以及服务核心景区的二级旅游集散中心。推进绿道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浙江省第一条田园休闲绿道。二是提升住宿级配水平。合理发展高星级酒店,规范发展经济型酒店,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支持城市商务酒店、青年旅社、汽车旅馆、露营地、民宿建设,实现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多元化。三是打造地方餐饮特色。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开发地方特色、药膳养生、有机养生、民俗餐饮等菜系,培育一批“名店”和特色餐饮街区。四是提高旅行社经营水平。规范旅行社运营机制,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五是培育旅游购物中心。加大名特优产品购物(展销)中心建设力度,完善城区及全县景区购物点布局,实施旅游购物规范化管理。六是加强人才培育与引进。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全面合作,重点突出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建立旅游人才储备基地。强化旅游行业职业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打造智慧旅游。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在城区主要街道以及主要旅游乡镇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积极推进12301旅游热线建设,加强旅游网站、旅游企业网站之间的高效链接。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各类旅游企业的核心数据库,提高旅游统计的质量与效率,提升旅游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游客新型体验终端,建设手机WAP网站平台、导航平台和实时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手机导游、导览等即时信息服务。建设武义旅游咨询中心、呼叫(转下页)(接上页)中心平台,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武义”、“一张网络服务游客”的目标。

推进旅游惠民。改造村镇景观风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四边三化一整治”行动,加强环境整治力度,稳步推进村镇文化景观建设,进一步改善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品质生活的共建共享。扶持旅游就业创业,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扩大旅游对群众增收带动作用。

强化品牌推广。编制品牌规划,进一步科学确定武义城市品牌定位、建立品牌模式,提升武义城市形象。加强网络营销,依托“武义旅游网”等平台,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产品预订、网上支付等功能。积极与知名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建立合作,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网络。拓展宣传渠道,组建市场营销中心,负责全县旅游形象推广及旅游产品营销。建立旅游宣传专项资金,定期在主要客源地的主流媒体上开展形象宣传,积极组织参与各种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武义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篇10

[关键词]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105-03

[作者简介]徐彬彬(1991-),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李秀刚(1973-),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金融与经济。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科学项目“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视角下的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协调发展研究”(201342106)阶段性成果。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因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高成本性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仍然存在着网点少、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以新疆为例,2012年新疆农村平均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仅为106个。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处在较高水平:1978年新疆的城乡收入比为268:1,1995年达到最高367:1,2008年之后城乡收入差距虽然有一定的缩小,但是2012年这一比值仍然处在281:1的高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新疆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

二、文献回顾

普惠金融是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国际上对普惠金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比较成熟。Seibel(2008)设计了两个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一是支持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网点;二是对乡村银行和合作社实行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来提供普惠金融服务。Mitra(2009)认为普惠金融在运营时利率较高,违背了普惠金融为穷人服务的初衷,因此普惠金融机构应该制定合适的贷款利率Battilana和Dorado(2010)认为可以通过雇佣和社会化政策的引导等途径为普惠金融机构建立一种广泛的社会认同感。

在我国,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由杜晓山和焦瑾璞引入。周孟亮、张国政(2009)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普惠金融形成的渊源,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方法和思路。刘营军(2011)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可行的改革思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普惠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胡秋灵(2012)介绍了国际上普惠金融发展的成功模式,并对比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提出适合在我国推广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对农村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且鲜有从普惠金融的角度出发。本文立足新疆农村金融的具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三、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与指标说明

1内在机理

张立军、湛泳(2006)通过分析和实证检验提出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即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降低贫穷效应和非均衡效应。1门槛效应。穷人由于自身资本积累水平低达不到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也就享受不到高收益的回报,富人则由于自身的资金优势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所带来的高收益回报,从而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差距。2降低贫穷效应。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给穷人带来实惠而导致贫穷降低,从而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差距。3非均衡效应。发展中国家由于总体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可能产生金融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城乡之间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也就是金融发展的非均衡,从而对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这三种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影响如何,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2指标构建与说明

本文构建以下指标:城乡收入差距指标(IR)、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RFS)、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RFE)。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来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记做IR,比值越高,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采用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哥德斯密提出的金融相关率来表示。由于新疆农村经济主要为第一产业,所以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可表示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总和/农业GDP总值。记做RFS,比值越高,说明金融发展规模越大。其中信贷总和=农业贷款+农村储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用农业贷款和农村储蓄的比值表示,记做RFE。RFE=农业贷款/农村储蓄。比值越大,表明农村储蓄转化成农业贷款的速度越快,金融发展效率就越高。

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的《新疆统计年鉴》《新疆金融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数据的期限为1978―2012年,对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处理。计量模型的检验通过Eviews60实现。

四、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滞后阶数按SIC的准则选取,检验结果见表1。

2协整检验

根据Eviews60的输出结果,在最大滞后阶数为2的情况下,得到回归模型为:

lnIR=0169lnRFS-0273lnRFE+1214+ui (1)

(2247)(-2044)(14665)

R2=0867,Adjusted R2=0821,Prob(F-statistic)=000002,括号内为t统计量。

再对(1)式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不含截距和趋势项,由SIC确定阶数,输出结果见表2。

表2残差项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1ADF值110%临界值15%临界值11%临界值1P值ui1-2721-1611-1961-268100090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所以,可以确定lnIR、lnRFS、lnRF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式(1)回归方程就是协整方程。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相关关系,且农村金融规模变动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同向变动0169个百分点;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成负相关关系,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变动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反向变动0273个百分点。

五、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对新疆1978―2012年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可知,新疆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存在着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比农村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的影响要大。究其原因,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扩大反而拉大了收入差距是因为门槛效应,农村金融在数量上的增多并没有使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农村资金大部分流向了城市;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表示农村储蓄更多转化为了农业贷款,农业贷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由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在扩大农村金融规模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农村金融资产外流

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如果只是一味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是由于农村金融资产外流所造成的。所以,政府应注意防范农村金融资产外流。可借鉴国外的“输血式”普惠金融模式,通过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服务成本,使得更多的农户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抑制农村金融资产外流。

2建立以小额信贷为核心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

现有的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中除了农村信用社贴近农民生活之外,其他金融机构很难直接为农户提供贷款,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率。要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问题,一是要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金融市场适当倾斜,创新针对农村的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二是要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但是一定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建立一个以小额信贷为核心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

3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鉴于现今农村信用的缺失,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倾向于把农村资金转移出去,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缺乏抵押品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建立抵押品替代机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可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放款模式,实行小组联保、零抵押。借此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周孟亮,张国政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新方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6)

[2]刘营军,张龙耀,诸保金批发金融机制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研究――基于普惠金融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1(4)

[3]张立军,湛泳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分析及其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