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22:3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1

针对目前在中职学校存在的手机管理难问题,本文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希望改变校园内手机使用的现状,让中职学生远离手机的雾霾,真正还中职课堂一片晴空!

关键词  手机雾霾 ,中职课堂,晴空

在我校智能化管理的模式下,虽然学校的管理出现了好的现象,但伴随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审视智能化管理的运行过程中,我认为关于中职学生的手机管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手机管理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如何从根本上刹住手机上瘾的毒害引导学生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是我在班级手机管理的实践中所做的尝试与思考。

如何确保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而不是无节制地使用手机是学生手机管理的难点所在。

现在的中职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此我首先做了一个调查。要想解决手机管理问题,就必须要掌握一下学生平时都利用手机干什么,每天花多长时间在手机上,每月的手机开销费用。通过问卷调查我了解到,一部分好成绩的同学是用手机查找和学习相关的资料,或是课余读一些好文章,关注一些新闻。其他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利用手机玩QQ,上微信聊天,痴迷于网络游戏,看电子书,而且不分时间、场合地玩手机。白天在教室玩,晚上在宿舍玩,课堂上什么也听不进去,玩累了就趴着睡觉。了解了这一现状之后我开始思考解决手机管理问题地方法。

一、 开展辩论会,明确手机使用的利弊

利用语文课之便,我在全班开展了一次大型的辩论赛。辩论赛的主题是“中职学校手机进校园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我当主持人,选派两组辩论成员展开辩论。这次辩论赛的目的就是让全班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然后产生深刻的认识。对于任何行为只有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其利弊,才能真正从行为上去执行、去完善、去改正。在辩论前,学生们通过个各种途径都搜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在辩论的过程中,几位同学表现都很精彩。围绕各自的观点振振有词。我在他们发言时记下关键的思想点。辩论的结果是正方胜利,手机进校园是弊大于利。辩论结束后,我很坦诚地跟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我对学生说:“这是一个手机普及的时代,现在的你们可谓是人受一机。但把手机带进校园,在方便大家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刚才大家对这一问题也辩论过了,也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中大部分同学自控能力差,手机像大烟一样在侵蚀着一部分同学的灵魂,他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那么该如何进行手机管理呢?”这样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二、 师生讨论,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

我先把学生辩论过程中而想到的手机使用规定草案提了出来,经学生讨论后形成正式规定。

1.允许同学们使用手机,但所有同学在上课期间均不得使用手机。

2.每个同学都应自觉管理好自己的手机,理性使用手机。

3.在教室后墙悬挂手机袋,自认为不能理性使用手机的同学,请自觉把手机放入袋中;而自认为能确保自己理性使用手机的同学,则可自由保管手机。

4.如果有同学没有把手机放在袋子里而又违规使用手机,老师有权将手机没收,直至学期结束时归还。

三、 变革课堂教学方法,老师放大招

以上三点是从学生的自身方面来采取的措施,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老师来说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学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和变革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严格课堂考核以及把手机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工具。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这句话要作具体分析,但是学生为什么会被手机吸引无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如果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那么他们肯定会从中受益,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他们从对手机的迷恋中走出来。

四、 正确引导,家长配合也很关键

要想使学生能好好利用手机,除了以上的三个措施之外,笔者认为家长的配合也是相当关键的。如果家长能好好引导,那么学生肯定不会过多的沉迷于手机。

综上所述,在手机在中职课堂屡禁不止的大环境下,如果学校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能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我认为肯定会改变校园内手机使用的现状,让中职学生远离手机的雾霾,真正还中职课堂一片晴空!从而在这样的一个良好环境下,让缺乏自信心的中职学生们奋力拼搏,追逐梦想,拥有青春无悔的人生!

参考文献: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2

关键词: 移动语言学习 智能手机 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移动学习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中已经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模式存在。例如,在日本,移动学习已经走在世界的前端。日本网络大学2007年4月成立,是仅通过互联网提供全部课程的大学,提供100多个课程,可提供学士学位。在国内,2002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国内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项目。2004年9月,英特尔联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宣布推出“中国无线大学计划”。2005年9月召开的中国大学无线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等高校的无线校园网络发展思路和模式引起关注。2007年,上海电大移动校园在移动学习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有关公司共同研制了“移动英语学习系统”,向真正的“移动语言交互教学”迈出了第一步。在香港,移动学习也正在学校中被采用,名校培正中学推出“手机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来实时回答教师的问题,促进互动学习。可见,智能手机等智能便携设备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对教学和学习产生影响,学习技术朝着移动化、便携式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这些趋势会导致语言学习模式更加多样化。其中,移动学习有效又灵活,可以克服时间、地点的局限。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无线智能移动便携设备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使用智能移动设备支持学习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首先,笔者知网上搜索到的关于移动学习的论文中的大部分研究内容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阐述移动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实施方式,概述综述类文章最多。例如,张燕等人阐释了移动学习的内涵和发展途径,提出加强和完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推动移动学习教学的模式研究。其次,移动学习相关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也比较多,例如,余胜泉等人研究了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利用智能手机、tablets等便携设备来促进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研究很少。

在海外,移动语言学习的研究较多。例如,Markett等人研究了使用手机短信服务(SMS)激励英语课堂互动;Cui & Wang认为,手机已经非常先进和智能化,智能手机可以拥有几乎所有个人电脑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Stockwell探索了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智能词汇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的结论不尽一致,这也表明移动语言学习的研究潜力巨大。这些先锋研究催生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支:移动语言学习(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移动语言学习是一种应用智能移动通讯设备来进行和强化语言学习的新途径。

2.本论文的研究焦点与实施方案

本研究聚焦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作为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工具的应用潜力、利弊、挑战和发展前景。

2.1参加者

江苏常州某高校65名大学一年级新生和六名大学英语教师参与本研究。这65名大学生同属于一个教学班,大学英语是他们的必修课。6名教师主讲大学英语,有5年以上的大学英语教龄,对多媒体电脑辅助外语学习(CALL)有一定研究和应用经验。

2.2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对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6名老师进行采访。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及学生对在英语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辅助英语学习的态度和看法。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进行英语学习的频次和使用方法等。其中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开放式的,学生需要做出简要回答即可,研究者对这些回答进行归类、归纳、总结,用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对教师的采访内容包括教师对智能手机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可行性、目的、看法,利用手机进行大学英语学习的潜力、优势和挑战等方面。对教师的采访时间不少于20分钟,采访过程录音的方法,之后研究者整理出6位老师的主要观点。

3.数据分析与讨论

3.1大学英语教学中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和态度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5名受试者全部拥有手机,其中56名同学的手机为中、高档智能手机,如iPhone,三星,HTC等,软硬件配置强,完全满足多模态外语学习的需要;另外9名学生的手机为普通非智能手机。70%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熟悉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16名同学认为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进行语言辅助学习会干扰学习。全部同学认为他们使用手机是为了进行通讯交流、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上网等娱乐活动。32名同学在调查之前就意识到了智能手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功能和潜力。21名同学已经下载和安装了手机英语学习应用软件,如电子字典、英语电子书、英语音频资料等。调查显示,手机是大学生的必需品,但是,在课堂上学校和教师会要求上课时手机要静音或关机。部分同学回答说对手机有些沉迷,在课堂上也会偷偷使用手机发消息或玩游戏。同学们认为手机铃声会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是一个干扰因素;如果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学生就会滥用手机。被采访的教师也认为,课堂上完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是不可能的,英语教师要对手机的使用加以引导,利用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来辅助英语学习。

3.2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进行英语学习的频次和方法

为了获取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频次和使用方法,对问卷调查的问题选项设计为三个:经常、有时、从不使用。数据见表一。

在使用手机练习听力方面应用最为广泛,许多同学下载听力音频材料利用课余零碎时间听,有些同学通过听英文歌曲练习听力。阅读方面,许多同学登录英文学习网站阅读文本资料或者下载英语电子书和文章阅读。词汇方面,使用手机练习词汇能力的同学较少,问及原因时,同学们说这方面的手机应用软件比较少或软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说明这方面的软件开发有巨大潜力。口语方面,个别同学反应通过用英语打电话或使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录下自己的朗读声音,与课文录音进行对比,纠正发音和语调,这个策略是很好的,但是遗憾的是,有这种意识和行为的同学太少了(仅占7.77%)。写作方面,只有三名同学有时使用手机功能进行了英语写作能力的练习,方式是通过使用英文书写短信与他人交流。从表一中看出,使用手机进行听力和阅读训练的人数较多,说明手机在这方面有其优势或应用软件和资料较多。在其他方面,手机应用程序较少。

3.3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潜力、优势与挑战

结合对六位教师的采访内容和与部分同学的交谈,笔者总结出以下要点。

3.3.1潜力与优势

*手机人人都有,功能强大,便于携带。可以用手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学习。

*使用SMS、QQ、飞信等平台,学生可以实时地和老师、同学交流,及时获得老师的指导、反馈等。

*智能手机提供了一种更加轻松舒服的学习条件和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语言氛围。

*有助于给学生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节奏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互动积极性。

*手机应用于英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传统的语言教学课堂不再那么枯燥。

*教室和宿舍如果安装了无线路由器,智能手机几乎就像一台电脑一样支持语言学习,成本低廉又方便。

*利用其无线功能,智能手机能提供虚拟课堂功能。

*利用互联网功能,智能手机可以是一种便携、有效的语言学习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学习资源。

*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英语语言移动学习的应用程序和系统开发在学术上和商业上有待进一步研究,潜力巨大。

*通过开发利用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创造移动学习环境是语言教学模式的创新。

3.3.2挑战

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用于教学和学习还存在以下挑战:

*目前,高校基本上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有的学校还禁止大学新生带电脑。

*在使用智能手机指导移动学习活动和教学方面,教师现在还没有多少专门的研究或培训。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无线化。无线校园网的建设需要更快推进,使新技术更快地得到应用。无线校园网的营运模式需要更多研究。

*适应于手机等移动设备较小屏幕显示的英语应用资源和软件需要更多开发。

*SMS只能最多发送160个字符,对学习文本传送来说是个瓶颈,SMS使用成本较高。

4.结语

十几年来,信息通信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还不能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教育学和教学法(ICT Pedagogies)获得了同步进步。现在的年轻一代生活和学习的世界已经和十几年前大为不同。年轻人不仅在使用新技术方面不同,而且因为新的信息通信技术,他们应对日常活动事务和学习的方式也不同了。移动语言学习的研究及应用为各类学校、各类课程的老师提供了真正的机会来重新认识日新月异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对教学和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和潜力,因此,教师和管理层首先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支持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因噎废食。只要英语教师、教育管理者、技术专家之间形成真正的对话和合作,无线通讯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整合就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Cui G. & Wang, S. Adopting Cell Phones in EFL Teaching and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2008 (1).

[2]Markett,C.,Sanchet,I.A.,Weber,S. &Tangney,B. Us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to encourage interactivity in the class room.[J].Computers & Education, 2006(3).

[3]Stockwell, G. Vocabulary on the Move: Investigating an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based Vocabulary Tutor.[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7( 4).

[4]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发教育研究,2009(1).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3

论文摘要 英语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是英语专业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强调的一个核心技能。本文采用韩礼德的情境语境理论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三个变项,从文体、词汇、句法以2012年专业八级写作真题为例探讨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

1 情景语境

语境,即言语环境,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malinowski(马林诺斯基)于1923年提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还根据言语交际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情景语境就是话语产生当时紧邻在其前后的各种实际事件,并认为任何话语的意义都不能脱离其相应的情境语境。当代著名语言学家n.a.k.halliday(韩礼德)发展了malinowski对情景语境的描述,他认为在任何一个情景语境中都会有三个变量(variables)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这三个变量是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他指出情景语境对语篇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式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韩礼德的情境语境理论的三个变项,从文体、词汇、句法以2012年专业八级写作真题为例探讨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

2 话语范围有助于文体选定,使写作围绕中心展开

话语范围即语场是指言语活动发生的环境,包括话题、说话者。语场用于揭示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和看法的意义表达。话语范围是第一语境要素,人的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语境内进行。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部分给在美国语言学教授naomi baron所做的调查报告的语境下,谈论有关大学生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话题。测试者所提供的话题是每位考生都很熟悉的有关手机的话题。考生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劝化读者同意自己有关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观点。从话语范围来看,此文应围绕baron教授的调查,通过分析大学生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考生的态度,得出自己的观点(即主题):赞同或者反对baron教授有关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观点,最终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见,考生通过语场选定了文体之后,能迅速找到切入口,使表达符合写作要求。同时,语场对写作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影响了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选择和使用。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文化、社会背景知识。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话场范围内,围绕特定的中心展开,使写作服务主题,着力写作内容的挖掘和表达。

3 话语基调有助于词汇选择,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话语基调即语旨,它体现了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体现了参与者的社会角色和在谈话中扮演的角色。话语基调作为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之一,在研究语境、语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旨关系到写的对象,体现了作者怎样向读者解释他的所见所闻。在词汇层面,话语基调可以在词汇形式的选择上得到体现,如呼语词的选择、情态词、直接引语、委婉语、俚语的使用等。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 有关大学生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话题,考生的任务就是要劝化读者同意自己的观点。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一方面应关注话语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考生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直接表现为彼此之间对人称的选择。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考生在表达自己关于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观点时,立场要坚定,多使用第一人称i和we。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关注语言形式的选择,如情态和归一度的选择,陈述、祈使、疑问等句式的选择,以及对话形式如独白、对话的选择。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是典型的议论文,根据话语基调,在语态和语气方面,全篇应采用主动语态、陈述语气来劝化读者赞同自己的观点;在词汇使用方面,考生应使用一些常用词,少使用大词或一些抽象的词汇。在句子长短方面,议论文作为一种正式问题,句子应长短结合,多采用长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话语基调,教学生在注意词的字面含义同时,应注意词的得体性,即所用语言是否适合于所用的场合,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4 话语方式有助于信息传递,使语言表达舒畅自然

话语方式即语式,是指交际中语体所使用的方式或渠道,是语言在情景中的组织方式及功能。语式最基本的概念是口语和书面的区别。2012年英语专业八级writing就是考查学生使用英语书面的形式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话题进行评论。此外,语式还指写说者所选用的语言。2012年英语专业八级writing注重考生对手机使用情况这一话题的客观评论。因此在使用词汇时应尽量少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使用的词汇也往往是常用词汇。句子结构多使用主动语态,以及较短、较简单的句子,但意思表达应尽量准确。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话语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平时多进行书面表达练习,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另一方面,在进行书面表达练习时,应根据话语方式,使用多样化的词汇避免词汇单一。例如在2012年英语专业八级writing表达关于“手机”这一词汇时就可以使用cell phone, mobile phone, handset进行替换。同时应尽量使用精确性词汇使语言准确,避免语言概括化。

5 总结

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英语基本技能之一,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韩礼德的情境语境理论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三个变项,从文体、词汇、句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routledge,1994.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4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64-02

一、研究背景

据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8月,我国手机网民高达6.56亿人。手机媒体被称为一种“带着体温的媒体”,它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只要手里有智能手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公民记者”。同时它还兼备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优势,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络传播模式,成为一种“全媒体”。

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率还会持续增长,而中国网民的增长主要是手机网民的增长,在使用手机的各个年龄中,20~29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数量最多[1]。由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收能力强,手机使用频率也高,因此研究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笔者对运城学院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500分,回收有效问卷484份,有效率为97%。调查对象男生占43%,女生占57%;其中文科生34%,理科生37%,艺术生29%。以下是调查基本状况。

1.大学生几乎都使用智能手机且离不开手机

继工业社会后,人类迎来了信息社会,手机便是信息化社会的一大产物。据调查100%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12%的学生拥有两款手机或两张手机卡。随着校园免费WIFI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便可随时随地上网。调查显示,89%的学生开通的手机套餐里包含流量,但只有一半学生反映流量够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越来越长了。通过对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累计上网高达5小时以上的学生占8%,3~5小时的学生占52%,1~3小时之间的人数占34%,每天上网不足1小时的学生仅占6%。同时发现文科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理科生相对时间较短,艺术生使用手机时间最长。部分同学反映每天晚上休息前必看手机,上课休息期间也看手机。总之,手机的便捷性、信息化已经使它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工具,越来越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品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讲,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通过调查发现,13%的学生使用苹果手机,16%学生使用OPPO音乐手机,21%的学生使用华为手机,15%学生使用三星手机,6%学生使用小米手机,还有部分学生使用其他品牌的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了身份符号的象征,42%学生反映使用某款手机,不仅仅是为了体验它的高端性能,更多是它使用它是一种身份的认可,是一种品位的象征。这也体现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消费心态。

3.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非常广泛且使用手机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智能手机的用途非常广泛,据调查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主要有:打电话,查资料,购物,玩游戏,上微信、微博等。调查中96%的学生开通了微信或微博,主要是方便联系、了解信息,42%的学生经常用手机购物,26%的学生用手机玩游戏,有45%的学生提到手机上有下载的学习软件;同时调查还发现31%学生每月的手机套餐费用在20元及以下,38%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20~30元之间,22%学生在30~40元之间,还有9%学生每月手机套餐在40元以上。

三、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手机媒体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通话的工具,它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也给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2]。

1.手机媒体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但却使其陷入“信息的海洋”无法自拔。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的学生都会整天将手机随身携带,64%的学生有问题就翻开手机百度查询;6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上课期间玩过手机,92%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会看一眼手机,但仅有10%学生承认手机对学习有帮助。93%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时候用手机看到的信息都是无用的,最多关注的还是娱乐新闻。

2.手机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了“低头族”

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聊天、购物、订餐,打游戏、追剧,但也使更多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在校园里经常会看到有的学生边走边玩手机,这就是校园里的“低头族”。研究表明,长期玩手机对颈椎、眼睛都有很大的伤害, 90%的学生承认自己一小时内必须看一下手机,60%的学生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90%的同学表示晚上休息不会关手机,87%的同学表示如果出门不带手机会产生焦虑感。

3.手机媒体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但也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攀比心理

大学生利用手机可以查询资料,下载学习软件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微信、微博进行交流,但许多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盲目跟风[3]。据调查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加热衷名牌68%的学生用苹果手机,他们认为使用手机品牌是一种身份的认可与象征。调查中拥有5000元以上的手机占7%,3000~5000元之间的手机占23%,2000~3000元之间的手机占28%,其中32%同学使用的手机1000~2000元之间,仅10%学生使用的手机在1000元以下。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收入,但58%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却在2000元以上,这样不仅会加重家庭的负担,同时会形成攀比之风和错误的价值观。

4.手机媒体活跃了大学生的思维,但其提供的信息却要斟酌

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最忠诚的陪伴者。吃饭时,有手机美团定外卖;充话费时,直接用手机支付宝充值;不懂任何问题时,随时用手机进行百度,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无聊时,用手机玩游戏。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但由于用手机媒体收发信息相对自由,也导致了手机网络信息可信度不高,很少有学生去判断手机信息的可靠程度。同时在传播信息时,也能随心所欲的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导致大学生责任心下降。

四、正确地使用手机媒体,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媒介素养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播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时代,公众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被称为“公民记者”。开展媒介素养课,正确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解读信息,批判性的吸收信息,以及利用手机媒体制作、传播信息。

2.加强课堂上使用手机管理,创建良好课堂纪律

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会破坏课堂纪律,无法专心听讲,同时也扰乱教师的正常上课,造成坏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68%的学生上课有玩手机的现象。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上课没收手机,下课再归还,考试期间也有学生考试时也利用手机作弊。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必须制定相关规定,教师的强制要求与学校的倡议相结合。在学校教学楼、餐厅等集中的地方张贴标语“上课时间请自动将手机关机”、“上课时间不要玩手机”“请归还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标语[4]。

3.打造手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手机文化氛围

校园手机文化建设可以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近期山西省已经举办了大学生手机文化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手机大赛创作,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同时宣传手机文化。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学校餐厅、学生寝室打标语,让学生意识到娱乐不是接触手机媒体的唯一、主要的动机,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媒体将学习、沟通、获取信息等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手机接触动机,创造良好的校园手机文化环境。高校要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开展人文大讲堂、开展社团活动,用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用多彩缤纷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4.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创建手机使用自律意识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使用管理还不成熟,没有成熟的法律道德约束机制。学生在使用手机媒体的同时,要使学生意识到使用手机也要遵守相关的规则,运用手机媒体进行相关的评论或者传播一定的信息时,不能随意伤害他人的利益,或利用手机媒体对某事件进行批评时,必须在法律道德的范围内行事。

5.拓展手机媒体使用范围,鼓励大学生用手机媒体讨论公共事务

目前大学生利用手机媒体主要是休闲娱乐,但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利用手机媒体来讨论公共事务,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社会上每天都有很多热点舆论事件,作为大学生要提高媒介素养,就不能仅仅是看热闹的心态,而要进入深层次的思考,特别是一些与当代大学生相关的热点新闻,要积极参与,久而久之就会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当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较低,利用手机媒体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泛娱乐化倾向。通过开展媒介素养课,打造手机校园文化,将校方的监督与大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使大学生在信息时代能合理使用手机媒体。

参考文献:

[1] 石明.陕西省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调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

[2] 陈政强等.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7).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5

关键词:手机 大学生 移动设备 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223-02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MALL(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是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是继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后伴随网络、移动设备发展的又一全新语言学习方式。移动技术将文本、录音材料通过网络联接到移动设备终端,帮助学习者提高交际能力以及获取更多真实语言资料。其便捷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征迅速掀起了教育界研究移动学习的热潮。Squire和Jenkins(2002)将移动设备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使用优势归类为5个方面:便携性、社交性,情境敏感性、联接性、个性化。这也就意味着学习者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完成听课、得到学习材料以及与授课者即时沟通转变为随时随地从地从多方获取资源以及能够与教师及同学交流的学习方式(刘宇佳,陈晓颖,2012)。

1 调查方法

该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式,以河北1所普通高等院校的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小组讨论、小组访谈的方法调查该校大学生使用手机作为辅助工具学习英语的情况。小组讨论和小组访谈的话题主要涵盖5个方面: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手机使用状况、利用手机学习英语状况、对英语学习手机应用(Application,简称APP)的评价和手机辅助英语学习的态度。小组讨论环节中,每一组由5~6名同学组成,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同学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将这5方面的内容填写在规定的纸张并回收;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实施半开放式的小组访谈,进一步剖析问题的原因,并对常用APP辅助学习情况、基于手机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深入探索,以补充和验证调查结果。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该研究随机抽取了社会科学和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共102人,主要考虑到一年级新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未形成稳定的手机实用习惯,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都忙于就业、考研和实习,用手机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102名调查对象中,男生为56人,女生46人。

2.2 手机使用状况

调查发现,102名被调查者全都拥有并使用智能手机且能够通过3G/4G/WiFi接入因特网,这一数据远高于弗雷斯特市场研究公司预测(44%)。受访者的手机系统以苹果和安卓为主。通过小组讨论和访谈的结果发现,大学生日常使用手机的频率较高,主要以接打电话、拍照、玩游戏、看视频电视电影、QQ和微信聊天为主,其他功能利用较低,如,备忘录、收发邮件等。

2.3 利用手机学习英语状况

在被调查的102名受访者中,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学习英语的利用率并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主要为查询词汇、应对四六级英语考试(听力)和看英文电影电视剧。少数受访者表示会使用手机阅读英文电子书籍、订阅英语新闻报等。通过对受访者的小组访谈了解到,首先,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目的理解地相对狭隘,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考研,缺乏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其次,学习者对手机辅助英语学习的认识比较局限,基于对英语学习目的的认识,学生使用手机学习英语的利用率就会比较低。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教师在MALL的引导力以及与学生通过手机的课下互动。

2.4 对英语APP的评价

从受访者使用的手机APP来看,常用APP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词汇(如百词斩、扇贝单词、51背单词、单词消消乐等)、听力(如四级听力、六级听力、VOA慢速英语)、词典(如有道、金山词霸、百度翻译)、娱乐(如搜狐视频、TED、51背单词、单词消消乐)、教材类英语(如新概念、新英语900句)。从这几类被受访者广泛使用的APP来看,这些资源多属于提高输入型技能类型,即听力和阅读,少有提高写作和口语的APP,其实在苹果商城和安卓市场中,输出型的APP虽然有但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且部分需要付费使用,比如:一些一对一的外教口语练习APP,尽管使用平台免费,但是需要付给所选外教费用,对没有任何收入且英语意识淡薄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并不愿意花费这笔支出。还有受访者指出,一些免费的APP进入后会有滚动的广告出现,影响阅读和使用,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删除,再寻找一些无广告的类似产品。

另外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受访者反应他们更需要教师推荐给他们一些有用的资源,并且需要教师的指导。这种观点反映出,尽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和移动设备学习,但是如果缺乏教师专业的指导和互动,学习者对于网络资源的筛选、知识的构建和应用仍旧面临巨大地挑战,这无形中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科技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5 手机辅助英语学习的态度

在学习者对MALL的态度方面,可谓褒贬不一。一部分受访者对MALL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MALL可以带来丰富的真实资源,可以让他们随时随地的获取全世界各个角落的资源,还可以扩大他们的社交范围;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MALL并不热情,认为互联网的资源混杂,更愿意依赖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完成英语学习,另外手机屏幕太小,虽然携带轻便,但是阅读不便,极易造成视觉疲劳。

3 结语

从该研究调查结果看,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英语语言学习的趋势已成必然。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MALL的研究都是出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硬件发展已渐趋成熟和稳定,但是相应的软件研究、个体接受MALL的探索、个体语言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研究以及师资培养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刘宇佳,陈晓颖.大学生手机英语学习情况调查及展望[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5):64-65.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6

[论文摘要]手机作为当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其传播学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手机媒体,并将其与传统媒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重点研究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通过对手机媒体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手机作为大众媒体体现“媒介补偿理论”本质,并探讨手机发展的趋势。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会自觉利用结绳等活动来传递、交流信息,到了纸质媒介传播时代,信息交流已经突破了疆域的限制。电子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加迅速地推动着传播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运用和普及,使人们可以跨地域、跨国度乃至跨洲际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接受。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更近,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尽管电子媒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似乎大有取代传统电子媒介地位的架势。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电脑已经被公认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几乎把人类之前一切媒介于一身,开创了一个与物质世界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人们成为受传于一体的主动的行为体。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到此似乎已经完备了,这种理想的传播媒介是否已经停止了人类对更新更好的传播媒介的期待呢?事业并非如此,正在人们对互联网的讨论方兴未艾之时,手机这一新型的通讯工具横空出世。

手机(mobile phone, cell phone)是蜂窝电话的另一个俗称,手机从1980年代初推出,十年后迅速扩散到一般用户市场。蜂窝通讯是通讯与电脑结合之后能提供的多种服务之一。无绳蜂窝电话相对于现存有绳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明显优势就是移动性增加和功效增大。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媒介家保罗·莱文森把人的功能分为说话和走路,之前的媒介,即便是强大如电脑这样的传播媒介,几乎把之前人类一切媒介的优势集于一身,但它也没能彻底地解决人类随时随地接收、传达信息的困难。直到手机的出现才从根本意义上把人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过去的电子媒介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单向地发送或接收信息,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将人的“说话”和“移动”功能整和起来,直到手机的出现才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说话和书写、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任意选择其一,可谓鱼和熊掌都可兼得。

手机在很好地弥补了电脑不足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在和互联网结合后,手机更是体现出它胜过电脑的优势,和旋铃声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既悦耳动听,又避免在公共场合竞相查看是否是自己手机响的尴尬;发短信使人们在接收处理信息过程中不必“说话”,即保护了隐私,又节省了话费;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使人们摆脱个人电脑的束缚;摄像功能使人们能够抓拍并即时把瞬间形象发送给他人;而新型手机甚至可以下载和播放歌曲及电影,几乎囊括了MP3和电影的功能。由此可见,手机几乎把先前一切媒介的功能集于一身,手机更是把电脑的优势自然的承接过来,并更好的弥补了电脑的不足。难怪有人说如今的手机早已超越了作为通讯工具的功能,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仅就中国而言,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的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

保罗·莱文森是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他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 medium)这一理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补偿理论”为我们研究媒介历史以及媒介理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媒介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媒介形式本身就已经改变了人类历史,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规模与形式。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决定论”,其本质是“传播的主导性媒介影响历史性社会的发展”。

1979年,莱文森提出了不同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的“人性化趋势论”。莱文森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而“人性化趋势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基础之上。他在《数字麦克卢汉》里面说:“人是积极驾御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这种媒介演化理论可以叫做一种‘人性化趋势’的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不难看出,“人性化趋势”理论在于说明人们可以选择和发展媒介和技术,用以维持生发展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媒介发展到今天,“第四媒体”互联网方兴未艾,手机,被很多人认为的“第五媒体”正粉墨登场。手机对于互联网的优势不言而喻,以往依赖电脑接收、传送的新闻、图象等信息,现在可以用手机来完成。麦克卢汉把电子媒介影响作用下的人类社会称作“地球村”,而真正把村民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的是手机,手机在握,“地球村”村民们就可以信步环游全球了。从互联网到手机,可以清楚地看到手机对于它先前媒介电脑功能上不足的弥补,再反观媒介发展的整个历史,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正是对先前媒介的补救和补偿。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或多或少代表了技术悲观主义,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则代表了技术乐观主义,它强调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手机的运用和普及的确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然而,科学技术能不能始终在人的理性范围内发展,我们还得以手机为例,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骚扰短信,摄像头偷拍别人的隐私等等。风靡2004年的国产电影《手机》的导演冯小刚就说过:“朋友和陌生人的手机声常常骚扰人,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疯狂的话语泡沫。”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刘震云也谈到:“手机像手雷,承载着太多的谎言,有可能爆炸,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都有其为人服务,促进人发展的一面,但其潜在的危机也不容忽视。技术乐观主义是否正确,说到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试金石来检验:任何新媒介、任何技术的发展是不是利大于弊。

注释

[1][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保罗 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

[3]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

参考文献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7

一、手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1.手机转移了学生的兴趣点

网络时代的多元价值,侵蚀了他们对主流价值的笃行,削弱了他们对多次反复出现在课本教材中近似的核心内容的兴趣,手机亦浸淫着他们的生活。同时,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全国通用教材,教学大纲大同小异。受编写教材时间及人力物力所限,教材的内容与现实政治话题、生活热点,很难做到同步,导致课程内容纲领性知识多、理论性非常强,加上学生知识背景、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难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高。手机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的即时性、多样性、直观性、互动性等特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好奇性、求知性、追求时尚的需求,每个学生群体都可以从手机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4]

2.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受到挑战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知识的迅速传播以及知识的便利获取。传统由教师一人主导的、单向灌输性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手机作为网络终端的出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便捷, 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取信息,知识的获得不再仅仅是书本及老师课堂上的传授,教师基本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性控制,打破了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绝对主体地位。其次,大学生通过手机各种软件功能可以了解当前新闻时事动态。而在课前经过集体备课的课堂内容总是跟不上当前的时事热点,不能满足学生对内容新颖性的需求。再次,微课堂、慕课等在线课程模式的不断开发,学生更愿意主动利用手机去学习自己更感兴趣的各类信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能满足学生宽阔的视野。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手机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充斥着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大学生检索能力强,但辨别能力不够,受从众心理和亚文化的影响,非常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在高职院校,部分孩子在中学阶段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具有惯性,从手机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如果和平时受到的教育是截然相反的价值观,便会难以抉择,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5]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思路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 在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手机用户,手机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现实情况下,教师须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思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利工具。正如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所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7]

1.扩充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多为抽象的理论性内容,展开阐述不够。如果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和授课时的政治热点相结合,便于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句带过提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时候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带入课堂的手机来扩充书本内容。笔者在2015年上学期讲授此内容时,要求同学先用手机搜索出习近平在2014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对“四个全面”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讲述,剖析了“四个全面”的相互关系,促使学生对书本内容有了透彻理解。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利用手机网络延伸了书本内容,同时使课堂内容紧紧扣住当前政治的热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理解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必须融入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课堂内容有透彻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笔者今年在讲授这章时,正适雷洋事件的发生。在授课中,笔者让学生使用手机网络了解事件经过,引导学生阅读《人民日报》的评论《法治,须从程序通往正义》,同时还让学生浏览一些对事件偏激不理性的言论。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笔者对当前社会生活热点进行解读,把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深深植于学生的思想里,还教导学生如何区别对待事件中的各种评论,增加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

3.将实践教学引入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的宗旨是要把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对生活方式与理念起指引作用,实践教学是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方向。但由于实践教学限于场地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教师往往力不从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笔者讲授理论知识后,邀请了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讲授通过手机网络开微店的创业模式,现场指导学生用手机如何申请微站,如何利用手机网络宣传个人创业信息,整个课堂学生都在用手机,但每台手机都在为教学内容服务。

4.活跃课堂气氛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8

关键词:手机媒体 公民教育

手机媒体是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缩影,日益渗透和改变着公民的社会生活。从信息化的角度,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公民成为了“手机公民”“媒体公民”和“网络公民”。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推动公民的现代化转型,导致了公民教育的内生性变革,开启了公民教育系统工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本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体对公民教育的作用及意义,探索公民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一、手机媒体改变了公民教育的原生环境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是公民教育转型的动力和催化剂。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已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现代机械的出现,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诞生了现代公民教育;第二次是以电报、电话等为代表的通信工具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深化了现代公民教育。每次技术革命,都改变着公民教育的原生环境,带动公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次是以计算机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意味着公民教育的原生环境发生了新的改变。

1.手机媒体生成了新的公民文化内涵和形式。从广义上讲,手机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催生了多种新的社会文化。据2012年6月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计算机网民。APP用户迅速增长,语音、视频、动画等综合应用层出不穷,各类门户网站纷纷在手机媒体中亮相,逐渐形成了手机媒体所特有的“手机文化”。各地的公民通过手机媒体共享信息资源,获得广泛及时的公共生活信息和社会信息,在虚拟平台上更加方便地参与对国家社会的重大决策以及社会焦点等问题的讨论,表达公民自身的诉求。国家和政府也通过手机媒体宣传政策,与公民沟通,调动公民的主体性和参与热情。由于手机媒体给公民的社会活动带来了轻松、便捷、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因此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

2.手机媒体构建了新的社会要素。公民应用手机媒体生成了一系列“群组”。例如微信群、QQ群、“粉丝”群等。“群组”不仅延续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而且突破了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交流的广泛性和即时性,提供了更加自由、平等和高效的交往空间。这些“群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舆情平台,发表议论、传播消息、联络情感,足不出户就实现了社会交流,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3.手机媒体凸显了公民的社会人格。从公民“平等”和“积极参与”的意义上说,手机媒体的应用凸显了公民的社会人格。公民应用手机媒体进入虚拟的交流环境,这种环境自由、独立、隐蔽,使每个公民在干扰较少的情况下发表看法和意见。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草根”百姓,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任何人都可以运用手机媒体获得社会影响力。

二、手机媒体为公民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公民教育是一项要素浩繁的系统工程。公民教育具有明确的时代性、开放性和时变性。当一个新生事物对公民教育产生广泛持续的影响时,公民教育系统必须跟着完成适应性转型,否则,公民教育将失去发展动力,甚至失去存在价值。手机媒体对于教育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因此,手机媒体促使公民教育又一次转型。

1.手机媒体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理念更新。手机媒体的互动特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等级的平等互动,打破了主客体分明的传统公民教育模式,意味着引入了大数字时代轻松、交互、自主、自由、多元化、全球化的新理念,这些理念具有网络、媒体、信息等的新特征。一方面,公民运用手机媒体可以拓展发现问题的广度,丰富分析问题的视角,增强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力度;另一方面,灵活、多样、综合的媒体氛围将为公民教育提供崭新的思维方式,极大地刺激和带动公民教育的发展。

2.手机媒体有利于丰富公民教育的途径和手段。第一,手机媒体为公民提供了沟通、学习、娱乐等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平台。这些平台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将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产生虚拟世界、智能引导、人机交互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第二,利用手机媒体,公民恰似拥有一个功能齐全、信息广泛的多媒体“书库”。新颖的视听效果将带来更生动的感官刺激,使公民更容易接受定向投放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教育内容,这是传统的纸质课本所无法比拟的。第三,利用手机媒体的便携性和互动性,可以突破教室的局限,实现远程教学,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第四,手机媒体打破了特定的教育范围,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普及,遍及四面八方,遍及更多公民。

3.手机媒体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一定意义上,手机媒体已经“跳出”媒体圈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而且具有渗透性和导向性。可以利用这些特性,为公民教育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手机媒体承载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功能,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形式和互动方式,这将大幅提高教学案例的真实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公民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真、寓教于情、寓教于玩,提高公民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极大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

三、手机媒体给公民教育注入了新内容

毫无疑问,手机媒体给公民教育注入了新内容。尽管头绪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融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融进来”就是以公民教育原则引领手机媒体,在手机媒体中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使手机媒体成为公民教育大系统的一部分;“走出去”就是发挥手机媒体优势,帮助公民形成理性、健康的媒介素养,走出公民教育的数字化新路。

1.用公民教育原则定向引领手机媒体。公民教育是政府指导的“大教育”,关乎国计民生。然而,手机媒体产生的文化和价值倾向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向引领。所谓“定向引领”就是要遵循公民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以主流认知引领支流认知、核心价值引领多元价值、民族利益引领公民利益。这种引领不是用“一元”取代“多元”,而是用“一元”引领“多元”。在我国,手机媒体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就意味着手机媒体成为教育工具,受到公民教育目标体系的制约,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在公民教育中讲党性,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和舆论导向工作。

2.在手机媒体中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第一,由于即时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手机媒体不具备系统、完整的教育功能,不能替代课堂成为公民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手机媒体的受众不仅包括未成年学生这样的“准公民”,同时也包括成年公民。那么从理论上,利用手机媒体进行公民教育,实现的是广义的公民教育。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这些情况,通过思维转型,创造出学校教育与媒体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第二,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公民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的确认。中国存在着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组成的“主流舆论场”和依托于口口相传、网络、手机等媒介形成的“民间舆论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沟通这两大舆论场,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主流舆论场”更加“接地气”,更加代表主流民意,使“民间舆论场”更具理性,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第三,手机媒体具有提高公民教育实效的巨大潜力。例如,一则生动的公益广告,引起了多少公民对环保、空宅老人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一段道德模范的视频,唤醒了多少公民的良知和公益意识。如此种种,都说明了公民教育不能只是枯燥的教条式教育,需要通过手机媒体构建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与形式。

3.以公民教育培养理性、健康的媒介素养。在网络环境下,公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公民良好的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所培养的独立判断信息意义和价值的知识结构,对繁杂的媒介信息思辨性应变的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若要公民理性、健康、正当地使用手机媒体,必须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第一,约束网络用语,发展公民教育话语体系。必须承认,很多传统的公民教育语汇亲和力不够,很多学究式语言不能贴合公众的文化特点,无法适应普通民众的思维习惯和阅读欣赏模式。因此,应将教育内容与网络用语相结合,形成“既专业,又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形成良好的语言媒介。第二,针对手机媒体,在公民教育中增加有关正确运用媒体的新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网络公民道德,匡扶媒体公民正义,提高公民媒体法制意识。第三,针对媒体特点,培养理性健康的公民人格。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产生正能量,错误使用产生负效应。公民在运用手机媒体时,应该有“人格”,而非病态歪曲甚至恶意地使用手机媒体,造成“人间失格”。所以,不盲目“跟风”,不传谣造谣,不沾“铜臭”,不涉色情,对保持手机媒体的公信力和净化手机媒体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公民教育应该在培养“公民媒体人格”上加以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王鹏.“网络新一代”与青年公民教育[J].青年探索,2013(3).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9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论 二语习得 手势

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逐步从以认知为主扩展到含有社会文化的研究方法。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广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情景学习理论等。作者在本文中着重探讨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 即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学习的影响。

中介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一定的中介作用,同时又借助手势表达的直接性与形象性,使非言语与言语互相补充,强化所学语言知识,实现了二语教学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苏联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涵是: 人类活动以工具和符号为中介,这些符号手段(语言等)是促进知识共同建构的工具;认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内因)和社会文化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习得体现在内化的个体话语通过使用外化为社会话语;来自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导致学习者认知发展变化的关键原因。

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含六大主要部分:中介,内化,调控,个人言语,模仿,最近发展区,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中介论与内化论是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理论

(一)中介理论(mediation)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意识之所以具有独特性,是因为它能通过借助高级文化工具(例如像语言或读写等)来有意识地控制其生物。而在个人和社会物质世界当中起中介作用的正是这些高级文化工具。作为社会文化理论中最关键的概念, 中介理论反映了直接的自然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我们熟悉的听觉视觉等,进化到间接的、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生物因素决定了个体心理机能产生的前提,而文化因素则决定了个体心理机能的发展。个体的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是通过各种文化制品(包括工具,符号,以及更精细的符号系统, 比如语言等)来实现的。

(二)内化(internalization)

内化理论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Lantolf,2006:90)。内化是维果斯基建立的连接外部世界与个体内在心理过程之间的桥梁,是将曾经的外在帮助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可利用的资源的过程。维果茨基认为,在高级心理机能中,所有内部的东西以前都是外部的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外部的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活动。 内化主要通过言语来实现。 在符号中,词语是普遍使用的刺激手段。词语、言语就其本身的意义而言,是社会联系的核心系统,是社会联系和文化行为的核心技能,它先在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然后变成个人的心理手段。

三、社会文化理语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社会文化理论讨论了社会交互和语言发展的关系, 为二语习得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窗口。对二语习得者来说, 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在社会交往中二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 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 Ohta, 1995: 94)。

社会文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考虑二语习得中的词汇教学。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社会环境是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输入的来源。因此,有着各自不同经验的学习者会借助所处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情境完成各自的学习过程。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中介工具,所以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

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话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选择恰当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可以将在课堂学习的内容,积极转化成为真正的知识。语言,作为一种中介工具,帮助学习者用它来学习掌握新知识,由内化过程来帮助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发展。

四、二语中介与手势

意义在二语中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语研究者开始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关注中介形式之一,手势的运用。手势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当它和言语同时出现时,这样的手势就被称为“做姿势传达” (McNeil,1992),它也可以补充解释同步言语所表达的含义。和言语同时进行的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图标示、隐喻式、敲击式及指示式。模仿具体动作或物体的手势被称为图标示手势,而隐喻式手势是指形成抽象思想的意象表征。应用最普遍的是敲击式手势,指的是手或手指的上下动作,说话时频率也高。而指示式是指指向某一物体的手势。

作为第二语言私语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手势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因为它能够加强并补充有声语言,使语言信息具体化的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教师运用手势语有助于表达一些用语言表达有难度的动作或感情,借此来有效刺激学生的视听结合,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教师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语来向学生传达知识,使抽象的理论性知识通过活泼、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手势来使教学变得独特和生动,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语教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手势语的特点

(1)良好的交流性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交际活动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沉闷,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恰当的手势,不但会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表达的直观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多通过语言进行教学,如果在课堂中通过手势向学生介绍新知识,往往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3)运用的灵活性

不同种类的手势有着不同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功能的手势,就可以顺利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教学问题,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手势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因为手势语便于使用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手势语的辅助,能够令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了。如:老师希望学生保持安静,可以说:“Keep silent”并且将食指竖起并靠近嘴唇,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学生既掌握了这个短语的含义,也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见,当我们能够简单、明了、恰当地使用不同手势,会比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获得的效果更好。因此,手势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手势语,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没有手势语的使用,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单调乏味的。

(1)图标示手势的运用

图标示手势通过模拟人或物体的形状、尺寸、体积、动作等,由此使学生产生一种具体明确的印象。这种手势多用于对形容词和动词的教学过程当中。如在教授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模拟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词的含义。这种手势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使学生在通过观察手势的同时,记住了单词的含义与发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隐喻式手势的运用

隐喻式手势的含义相对比较抽象,在和口语配合恰当的情况下,可以启发听者的思考,从而产生联想,给听者留下具体又深刻的印象。如我们经常用到的 “V”字形,当老师做出手心朝外这样的手势时,学生就能够心领神会这个字母的含义,同时也就掌握了它所代表的单词,“victory”的含义。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接收到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而这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了记忆,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敲击式手势的运用

当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如方位词等不易于理解的词时,可以通过手势语的运用,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在讲解诸如上(on)、下(under)、左(left)、右(right)等方位词时,用语言来解释的效果就无法与手势相比较,因为具体的手势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词的含义立即理解,同时又便于记忆。当我们用手势来代替某些学生听不懂的英语语言时,通过手势的表达,学生都能够准确了解教师的意图。

(4)指示式手势的运用

这种手势主要用于告诉对方具体的人物、事物或数量,从而产生一种真实感。这种手势动作简单,传达准确。指示性手势既可以指所涉及的对象是当时听者视线能够看到的,也可以指所涉及的对象是听者无法直接看到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手势向学生讲解一些固定表达方式的含义,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当利用手势来表达部分英语语言,可以使令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透过手势的准确传达而领会其中含义。

五、结语

社会文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和二语习得之间的联系。二语习得可以被理解是一种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的中介作用至关重要,作为中介手段的不同手势语可以更好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给语言教学增添生动、形象和较强的感染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老师,也要进一步探索手势在二语学习中的用法,使课堂教学语言中的无声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马俊波. 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3]李棠. 社会文化理论在国内二语习得领域研究十年回顾[J].科技信息,2012(5):57-58.

[4]牛瑞英. 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4).

[5]马樱. 社会文化理论和该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J].前沿理论,2008(12).

[6]张虹,王蔷. 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社会文化视角评介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3).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篇10

关键词: 3G 手机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自2009年初3G(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全面商用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9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广东调研期间,指示“要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加大对互联网、手机不良信息的整治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强调了高度重视以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应用为主导的社会文化环境治理工作对于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2009年12月15日,李长春在出席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时,发表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强调要“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载体,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官方场合强调以手机等新载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无疑,3G的发展和应用,使得高校的育人环境产生了新变化,对高校的育人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适应新情况,及时掌握高校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中的新变化,借助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勇于应战有害思想,自觉占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阵地的制高点;同时要善于利用3G技术进步提供的新的载体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工作体制和机制、工作模式与手段的创新,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得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育人环境同步发展。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使然。

一、手机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集合的概念,它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不断拥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3G背景下,新媒体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手机媒体。

(一)手机媒体的概念

麦克卢汉曾预言:“媒介是人的延伸”,他认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事实上是和人分离的,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是把人给“淹没”了的。而手机媒体的诞生真正实现了人和媒体在时空中的无缝链接,让人感觉到拥有控制媒体的能力,手机媒体不是和人分离的,也不是人的主宰者,而是“人的延伸”。手机媒体是一种完全以个体为中心构建的媒体。传媒理论学家保罗・莱文森认为:“数字时代的特征,是用视窗和浏览器选择信息而实现个人化,那么,在数字化以后的时代里,我们则期待与之类似的表现个人选择的载体。只不过将来载体的用法不同、目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手机媒体将是互联网出现后,新媒体克服原有媒体的不足,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

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手机媒体的概念,到目前来说还没有定论,概念尚比较模糊。经查阅文献,我认为,从狭义上来看,“手机媒体”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从广义上来看,“手机媒体”是所有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以及与之相关的传递、传播机构或组织的总称。简言之,手机媒体是一种以移动终端(手机)为媒介,以通讯网络为基础、以双向或多向互动为主要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是通过手机进行信息表示和传输的载体。

手机媒体目前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手机短信、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阅读、手机即时通讯、手机微博客等。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1.便携性

手机媒体几乎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传递。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神奇的电脑也把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分割开来,只有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一边发信息,于是,人就从机器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进入大自然,漫游世界。

2.分众性

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都逃不开“同质化传播”的路径,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个人需求的差异化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于个性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手机媒体的硬件终端同用户一对一进行绑定,使得小众传播、信息订制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而在此基础之上的信息传播也会更加人性化、个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媒体就是一种分众媒体,分众是说一部手机对应一个人,直接面向每个受众,手机媒体以实现个人的信息需求为传播核心。

3.个性化

手机是与生俱来就是一种个人化的信息交流产物,在这一点上它与电脑网络有着巨大的区别。同时,由于接发手机传递信息容易操作,因此,信息接收者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及时方便地参与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让手机媒体真正成为“自己的媒体”。甚至可以说,每一个用户都能成为不用领取职业资格的信息传播者。

4.受众的广普性

根据国家工信部2010年2月3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手机用户人数达到7.47亿人,根据国际著名调研公司iSuppli的预测,到2014年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11亿人,而3G手机用户的数量也将达到2.3亿人。可见,手机的普及性要远高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性,这就使得手机媒体拥有比其他媒体更加广泛的传播范围。同时,由于手机的使用门槛低,使用者众多,服务应用丰富,因而其传播成本也相对于其他媒介形式更加低廉。

5.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其他媒体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都需要读者主动去获得信息,而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不可能总不开手机或者总不随身携带,因此手机可以通过短信息等形式将信息强制性地传播给受众。同时,由于短信息本身简单明了,以及手机屏幕小造成的信息阅读焦点集中,使得用户在一定程度上被动地接受了强制性的信息。

6.内容和形式的多媒体融合性

一方面,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例如,当手机与电视相结合,就产生了“手机电视”,当手机与互联网相结合,就产生了“手机上网”。同时,手机还可以配合其他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手机媒体是一种整合之前一切媒体形式的“新兴复合多媒体”。另一方面,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一对一和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的传播网。①

可以说,手机媒体不仅集以往四大媒体优势特征于一身,而且是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比四大媒体更精准的个众化传播媒体,它相对于其他媒体更能影响到目标受众,传播更有效。

二、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目前,3G背景下的手机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迅速发展。手机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和挑战,提出新的课题与要求。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18至25岁的高校学生已经构成了手机媒体用户的主体,高校成为了中国手机媒体应用的前沿。在3G浪潮的推动下,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手机媒体应用日益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手机媒体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在这种背景下,手机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应运而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这种媒介形式就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必须能够承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二是必须能够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双向互动。手机媒体不仅具备这种特征,而且其自身特性又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第一,手机媒体具有信息丰富性及形式多样性的突出特点,这决定了手机媒体能够承载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内的巨大信息,手机媒体作为载体可以承载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内容。

第二,手机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和细致的分众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主体或教育客体单方面的活动过程,而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主要的因素,缺少了任何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而3G背景下的手机媒体可以使教育主客体通过手机媒体的交流产生互动。

第三,手机媒体的便携性、广普性和信息传播的强制性,既提高了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信息传递效率,又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既便于教育主体掌控,又易于教育客体接受,因而具有其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由此可见,手机媒体有能力成为3G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色载体。

三、手机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重要意义

(一)手机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研究手机媒体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论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理论,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手机媒体应用的重要地方,是手机媒体得到大力推广和快速发展的地方,也是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使用手机媒体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手机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方面的影响,也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正确认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运行规律,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应信息革命的严峻挑战,又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丰富和完善。高校中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有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们善于运用原有的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运行的实践活动中,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看法,进而丰富原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2.研究手机媒体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手机媒体在高校迅速发展,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的创新,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独特优势,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推动意义。对高校学生而言,手机媒体对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影响极其复杂,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我们通过研究手机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运行规律,加强学生对手机媒体的重视和利用,可以有效地强化手机媒体对高校学生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手机媒体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运行规律,对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言,由于手机媒体具有便携性、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而言,由于手机媒体具有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沟通,进而改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平等的思想交流活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二)手机媒体能够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虽然也指出要发挥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高校学生更多地居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手机媒体的应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角色观念发生了新变化。

1.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观念发生转化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倾向于认为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指经过专门训练,能有目的和按计划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争议的主导作用。而手机媒体的应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了挑战。首先,手机媒体强调信息传播的分众性,每个手机号码背后都对应着一个实体的人,思想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已经不再是抽象的某一群体了,而是活生生的个体,这势必要求教育功能的开展和教育信息的传播更有针对性,更加人性化。同时,手机媒体提升了每个高校学生的话语权,这就使得原本的沟通模式由“一对多”瞬间转变为了“多对一”,使得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得到极大的削弱。其次,手机媒体拥有便携性的特点,通过手机媒体,高校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这种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理论灌输者和信息垄断者存在的现实基础。最后,手机媒体信息的多元与不确定导致高校学生的无所适从性,又迫切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挥新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为高校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帮助他们汲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养分,指导他们如何利用手机媒体资源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获得新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帮助高校学生再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绩效的评估者、解决问题的咨询者和引导者。

2.促进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观念发生转化

教育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广泛应用中,教育客体是一支日益强大起来的队伍,他们的特点与以往明显不同。高校学生比较年轻,对新的信息充满求知欲,思想开放,个性鲜明,行为独立,富有创造力。这些青年人同传统的受教育者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手机媒体中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就自己的疑问进行主动的检索查询和寻找答案,是积极的自我教育者;他们在教育活动中能够通过手机媒体更加经常性地发挥教育主体性作用,喜欢交流信息、信息,常常通过操纵信息的行为来影响其他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可以被说成“业余”或“兼职”教育者。这样一来,高校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不是被动的,而具有主动性,甚至具有主体性。高校学生不仅可以主动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成为信息的者、评论员或反馈者。这种参与性和交互性拉近了思想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双方沟通地位的平等,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充满了互动性和融合性。

(三)手机媒体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手机载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思想教育工作者缺乏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枯燥,高校学生只是被动接受。面对日益现代化的社会信息传播手段,传统的教育手段对新一代高校学生很难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受到很大限制,不少“红色网站”也陷入尴尬的困境。手机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已显露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1.手机载体的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原有的教育手段

手机媒体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以往所有媒体功能的“全媒体”,能够整合并发展原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教育手段。例如,QQ群、博客等都是网络载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教育手段,而随着手机媒体的介入,通过手机连接移动互联网,以往只能在家中或办公室中实现的教育手段现在已经可以无处不在,例如手机飞信、手机QQ、手机微博客等手机媒体应用方式都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

2.手机载体的运用创造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手段

以手机媒体为载体,可以设计制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内容的手机报、手机广播或手机电视,将其发送给每个教育客体;可以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平台打造“校园手机教育平台”,将各式各样的教育信息发送给教育客体;可以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打造教育主体的“校园手机办公平台”,提高教育者办公的效率。例如我所在的山东大学2009年就和济南联通共建了“山东大学校内手机网”,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山东大学党委组织部也于2010年元旦推出了“山东大学党建手机报”,使手机媒体成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载体。手机媒体提供的新的教育手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手机媒体能够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

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平面传媒、广播、电视、电脑等,由于自身实体的限制,既不可能实现充分的共享,又不可能被需求者随时随地使用,而手机媒体不仅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与网络的交互,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而且每部手机都是一个便携的存储体,可以将用户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储存,随身携带。这不仅便于用户个人的使用,而且可以通过手机传播进而极大地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面。另一方面,尽管思想政治的网络载体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载体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及时、互动性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实体网线或无线路由等的羁绊,不可能实现大范围大规模远距离的随时随地运用,而手机媒体具有独特的便携性,只要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2008年12月),2009-2-18.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4.

[2][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6]夏晓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7]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