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4-01-17 17:51:24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采购;数字资源;比例;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69-02

数字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图书馆资源采购中的比例也处于逐年攀升的状态,甚至在很多馆中,数字资源的采购总量已经超出了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同时,伴随着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接受程度也日益增强。IPA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设备的出现,也使得数字资源的使用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都是读者获取、使用数字资源的平台,空间、地域都不在是获取资源的限制。因此,如何选取适合于高校图书馆,适合于高校读者群的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并没有一个科学的规范与量化的比对,通常是数据库提供商将其开发的产品推荐给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觉得适合学校的发展情况就将其作为试用数据库提供给用户使用,然后根据试用情况的结果并结合当年的经费划拨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同时,学术界也有一些针对数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虽然对于开展采购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图书馆需要一套数字资源采购评价体系量化了解自身的数字资源结构,量化了解适合学校学科发展的数字资源结构,才能做好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为学校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由于现阶段无成型的数字资源采购评价体系,导致图书馆无法量化了解自身的数字资源特性,也导致图书馆无法量化了解学校在学科角度上对数字资源均衡性的要求。因而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中容易凭借自身的偏好,而不能系统、正确的看待整个学校在学科类别上的均衡。最终导致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采购问题上有失偏颇,资源结构不合理,投入大,产出小,未能全面均衡学校所有院系、学科的资源需求。

2 建立数字资源评价采购体系的意义

要做出合理的数字资源采购决策,需要了解图书馆自身资源针对学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比例,需要了解学校学科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结构比例,而这些并不能单凭部门的喜好来决定,需要有一个科学、量化的过程,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理想的数字资源评价采购体系可以对数字资源从学校学科专业的角度进行量化比对,有助于图书馆了解自身数字资源结构特点。同时可以对学校院系、学科的数字资源需求进行量化比对,得到适合学校学科发展的数字资源结构比例。

科学获得数字资源现状和数字资源需求现状的量化数据后,图书馆可为数字资源采购作出整体规划。进而从科学量化的角度做好数字资源评估采购工作,避免采购工作中的盲目性,均衡各院系专业间的资源需求,构建适合学校学科建设的数字资源结构体系,为学校学科发展夯实基础,做好铺垫。

3 科学建立数字资源评价采购体系

3.1 了解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结构

目前,高校的学科、专业日趋多样化,专业之间的交叉也较为普遍,例如外语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单纯的学习外语,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学习计算机技术,还需要适当的掌握外语。同时,数字资源之间也同样存在的交叉、覆盖、重复的问题。因此按学校学科类别对所有数字资源进行分析统计是一件复杂的工作,需要仔细的按系统化来清理,按量化来操作,详尽科学的分析是研究的基础,这样才能得出对学校发展有益的真实数据。

高校购买的数字资源包括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电子书、试题、音视频文件等,需要根据内容分配不同的影响因子,一般来讲,博士论文的学术价值要大于硕士论文,影响因子就会较大,而期刊论文的划分更为复杂,以我校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目录(2007年版)》(简称《目录》)是依据《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揽》(2004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和《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目录》中的期刊分为A、B、C、D、E五个级别。对于不同等级的期刊需要给予不同的影响因子。电子书中有专业性书籍与一般性书籍的区别,音视频文件中也有专业性教学内容与一般性科普内容的区别,因而也需要给予各自不同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的确立不能盲目确定,需要集中专家、学者的力量统一定制,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如期刊成立的时间,花费的成本,学术界影响等等因素都需要兼顾。而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的类型可能还会增加,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影响因子。

假设以10作为最大影响因子,博士论文与A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0,B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9,硕士论文、会议论文、与C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8,D级期刊与专业性电子书的影响因子为7,E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6,F级期刊与专业性教学类音视频文件的影响因子为2.5,试题类的影响因子为1.5,科普性书籍、一般性杂志与科普性音视频文件的影响因子为1。

依据制定好的数字资源影响因子就可以结合数据库在院系、专业中的具体应用而得出院系、专业实质上占有数字资源的比例。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2

带着对科技与教育问题的关心与关注,3月12日,本刊记者在代表驻地职工之家,采访了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檀结庆代表。

檀结庆说,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三个数字,让人耳目一新,从中也看到了国家释放出的三个信号。

第一个数字是4%。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去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12年年底底,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今年已经编入预算,这对教育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第二个数字是7.5%。过去很多年我们都是在“保八”,中央确定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所以说7.5%就具有特别的内涵。

以前“保八”是为了通过经济高增长,解决就业和民生的难题,今年同样要解决900万人的就业问题,但政府下决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摒弃以前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提高GDP的含金量上,虽然是比往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第三个就是PM2.5(细颗粒物)。PM2.5这个数字大家一直比较关注,2.5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数字,就意味着空气质量非常差,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这个数字,说明了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走环境保护之路的决心。通过这三个数字,不但能看出中央关于2012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还能从侧面反映出调结构、转方式的决心和力度。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3

数字经济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是中国就业增长的新引擎。2017年,数字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第三年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2.4万亿元,增速高达16.6%,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1%。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将持续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报告显示,到2035年,数字经济将吸纳4.15亿的就业人数,是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

1.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下行期的缓冲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至今,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仍未结束,GDP增速从2007年的14.2%下降到2016年6.7%,预计2017年GDP增速在6.5%左右。经济下行给中国财政收入和就业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是在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化期,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就业规模不减反增。中共十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数字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就业规模每年保持稳定增长。2010―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从10.6%下滑到6.7%,但同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从1168万稳步上升到1314万,这对于社会稳定、人民收入增加和稳定经济增长预期产生了重大作用。

2.数字经济释放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潜能。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它提高了经济效率、解放旧的生产力、创造新的生产力,并促进了经济结构加速转变,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是中国“双创”的重要实现方式,大量的创新和创业发生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已是互联网第一大国,有7亿网民和4亿在线消费者,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能。2011-2015年,腾讯开放平台共有600万创业者注册,其中,有30家创业公司成为上市企业,这些企业从腾讯开放平台中获得的总收益超过了160亿元人民币。

3.数字经济有利于过剩产能行业职工再就业。中国处于经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阶段,传统产业淘汰过剩产能、去库存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压力,可以靠发展数字经济来缓解。阿里巴巴、滴滴出行、京东、小米、百度、腾讯等数字经济的代表,显现出创造就业机会的巨大能量。滴滴出行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滴滴出行平台创造了1750.9万个就业和收入机会,其中,238.4万个来自产能过剩行业。数字经济帮助传统产业的劳动者获得新工作机会,从而有力地抵消了淘汰过剩产能所减少的就业机会。

4.数字经济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等新就业模式。互联网技术赋予劳动者更多选择权和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优势和时间状况,选择多样和灵活的就业岗位。劳动者和网络平台间是合作关系,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基础设施,劳动者可以在多个平台选择就业。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参与分享经济的人数达到6亿人左右,参与提供服务的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大部分人是灵活就业。阿里研究院预测,未来20年,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中国约有4亿劳动力将通过网络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相当于中国总劳动力的50%。

5.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就业结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中国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已由2010年的36.7%;28.7%;34.6%,转变为2015年的28.3%;29.3%;42.4%,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大幅上升。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在能源、矿产、采掘、冶炼、印刷等传统行业就业难的情况下,互联网/电子商务、保险、基金/证券、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行业就业景气指数相对较高,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景气指数明显处于领先地位。

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创造就业的问题与挑战

1.技术进步将替代低技能劳动力,导致一些行业的就业减少。技术创新发展,催生了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打破了原有的产业格局。技术进步在不断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会导致技术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导致大量实体门店关闭,成千上万零售人员失业;数字媒体发展导致大量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人员失业;机器人投入使用,将导致大量流水线工人失业;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将导致律师、研究助理、商业分析师和记者等从业者失业。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全球人力资本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7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包括基础白领和蓝领技工等。

2.现有就业统计体系亟需调整,因其低估了数字经济对就业的贡献。数字经济环境下,大量灵活就业涌现。由于“众包”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兼职从业者;由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自我雇佣者;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大量记者、咨询师、作家等自由职业者涌现。而现有的统计体系并未将灵活就业纳入国家正规就业统计体系,从而低估了底志济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3.现有法律法规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数字经济创造就业缺乏法律保障。现有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政策并不能有效地保护灵活就业。《劳动法》是以标准工时制为基础,不适合灵活用工,《劳动合同法》对在职职工保护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劳动力市场僵化。此外,《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没能有效地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

4.一些管理制度仍处于传统经济状态,制约了数字经济发展。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制度强调集权、层级管理、区域和条块分割,诸多管理制度和产业政策,制约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去中心化、跨区域和跨行业特征,现行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大量从事教育、出行、医疗、金融行业等的数字型企业,被要求完全按照线下经营实体资格条件取得相应牌照和资质,提高了创业者门槛。此外,现有税收制度都是基于区域行政的管理模式,大多数平台型企业是跨地域的,地方对跨区域平台易产生排挤心理,不利于数字型企业整合资源。

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创造就业的建议

1.适时启动修改《劳动法》,规范灵活用工和劳动关系。建议《劳动法》扩大调整范围,对新型劳动关系进行有效规范,把广大劳动者最大限度地纳入法律保护范围,规范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纳、工伤处理等方面的行为。研究和实行适合灵活就业形式的社会保险形式,主要是在缴费办法、缴费基数和比例、缴费年限等方面设计适中的标准,其方向应是降低门槛、灵活服务。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国家应制定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其灵活就业。

2.提高制度和政策灵活性,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着力提高税收、劳动法、社会保障等政策的灵活性,探索按小时缴纳社会保险,个人和法人必须依法纳税;调整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财税政策,规范交易行为,保护交易双方和政府的合法权益。修改现有涉及数字经济的民法、商法、合同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健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统计口径和调查方法,建立数字经济就业新形态和创业情况的统计监测指标,使之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就业创业情况。

3.大力扶持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在用地、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应给数字经济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办公软件、财务和法律等专业知识、信息化方面提供R捣务,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鼓励金融机构为数字经济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提供减免利息税等优惠政策,并加快制定电子商务税费优惠政策。

4.大力发展平台型经济,促进灵活就业。建立健全平台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评价制度,降低企业信用认证成本。创新平台型组织的管理模式,积极采用和推广“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企业”的模式。制定平台企业统计分类和标准,开展平台经济统计监测。推动金融、住房、技能、生产等领域分享经济的发展,鼓励分享经济平台企业吸纳灵活就业。鼓励建立和发展各类生活服务平台,鼓励传统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完善低收入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创业者的生存顾虑。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4

地质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含了地质学,也包含了统计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在对金属矿山的开发过程中,地质学的知识的非常关键的,没有相关的地质学知识对矿山的考=开发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将统计学也应用在对金属矿山的开发过程中,大大提高了矿山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多金属矿山数字化的水平,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二、地质统计学的概念和任务

地质统计学是一门交叉性的而且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介于地质学与统计学两门课程之间,它所包含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区域化变量和随机函数,一般变异函数是整个地质统计学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具,而且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基本的方法和知识,对于整个矿山的考察和开采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地质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包含了许多方面,对于研究地质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过程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关乎着整个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地质统计学中,一般对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的都是矿床为基本开采单元的计算方式,都是以矿床来计算开采的储量,而且在地质统计学中,对整个开采过程都会有最佳的指导方案,对开采方案和取样的方案都会有明确的指导,对矿山的储量级别会有最基本的判断,然后依照判断结果制定最佳的方案进行勘察工作,从而提高了矿上经济的收入,将整个矿山的开采过程都进行的井井有条。将地质统计学应用在多金属矿山的开发过程中能够提高整个开采过程的数字化,而且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计算机应用在多金属矿山的开发中也会成为今后金属矿山开采的发展趋势,地质统计学的应用也为以后计算机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统计学在计算机建模中应用的是非常广泛的。

三、地质统计学在实际多金属矿山数字化中的应用

在对矿山进行开采工作时,整个矿山的地质、测量和相关的一系列采矿工作都是紧密联系的,必不可分的。矿山数字化技术正是将这些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综合性的平台,是一种动态的、及时的的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手段,将对矿山地的勘察、测量、采集工作和对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集于一体,并应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达到具体的实现,所以地质统计学对金属矿山的数字化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将地质统计学应用在多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提高整个开采过程中的效率,促进矿山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水平。

(一)相关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地质统计学在金属矿山数字化的应用过程中,会依据相关的软件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地质数据库,而且对于该地质数据库中必须包括钻孔、测斜和化验三部分。其中,钻孔表格包含的内容有钻孔号以及孔口的位置,对于钻孔的深度也有相应的要求;测斜信息主要包括钻孔的基本空间轨迹,测斜的深度、钻口的方位角以及倾角;化验表格主要包括的是化验样品的信息,也包含有最基本的钻孔号、样号以及化验的元素等信息。地质数据库建立是数字化过程中基本的一步,任何金属矿山的开采过程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方便对相关内容的查询。

(二)数据的统计分析

地质统计学中关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是关键的步骤,基本的统计内容包括了样品的总数信息、样品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变化系数以及样品的频率分布和品位分布信息。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变化的系数信息来确定相关矿床的连续程度等,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根据关系数进行确定,通过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后,了解了相关的样品品位的特征,对之后特异值的处理提供了依据。

(三)建立品位模型,进行储量的计算

品位建模一般是金属矿山数字化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品位建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多的,涉及到的方法也是比较典型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相关统计的信息进行分析后,可以对地质周围信息的评估提供依据,然后通过分析后能够建立相关的品位模型。应用专业的软件进行模型模块的建立,应用现有的采矿方法,建模方法进行函数的分析,确定变异函数理论的参数值,从而建立准确的品位模型。

建立完品位模型后,结合相关的数据特征就可以进行储量计算了。储量计算是相关品位建模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整个矿床品位模型的最终得出的结果。通过进行矿山总储量的计算,可以比较好的评估出边界品位的矿石总量。进行储量计算后,可以更好的进行矿石的开采工作,对建立好的开采方案提供依据。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总量上相等。如大体相等,可称为基本平衡。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会计上将其用红字表示,所以称为财政赤字。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我国的财政年度与日历年度相同。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收支相等,也就是财政平衡;二是收大于支,即存在财政结余;三是支大于收,发生赤字。从我国和其他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在编制预算时,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但预算执行结果收支完全相等、分毫不差的情况几乎没有,不是收大于支,就是支大于收。因此,只要收支相差不多,就可以看作财政大体平衡。

(二)赤字与赤字预算

财政赤字是一种统称,出现财政赤字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编制预算时就是支出大于收入,留有一块缺口,这是事先有计划地安排的赤字,这种预算称为赤字预算;另一种是预算安排中并没有赤字或者赤字数额很小,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收入减少或支出扩大,结果出现赤字或增加了赤字的数额,这种执行中出现的赤字也称决算赤字。

预算是平衡的,决算出了赤字,一般来说只是个别年份因天灾或工作失误等而造成的。而赤字预算则一般是和赤字政策相联系的,因为有某种需要,政府事先有计划地安排了赤字的使用方向,以达到刺激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等目标。

(三)长期平衡与当年平衡

一般讲财政平衡,多指当年的财政收支平衡。近几十年来,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长期平衡的观点,他们认为财政的运行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经济周期相适应,因此,追求财政平衡也不能只着眼于当年,而应着眼于长期的平衡,在一段时期内,有些年份出现赤字,而另一些年份有结余,从整个时期来看,只要总量大体平衡,就可以认为是财政平衡。

(四)财政赤字的不同口径

如何计算财政赤字的数额,不同国家使用的口径有所不同,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口径:

第一种:赤字(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债务支出)

这一公式又可表示为:赤字(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债务收入-债务支出)

这里首先明确一下公式中的概念:经常收入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等法定渠道所取得的财政收入;经常支出是发挥政府基本职能所安排的支出;投资支出是与固定资产形成直接有关的支出;债务收入包括国家在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收入、向国外或银行的借款收入;债务支出是指还本付息的支出。显然这一公式所表示的赤字就是我国通常所说的“硬赤字”,即国家通过举债手段仍未能弥补上的入不敷出硬缺口。

第二种:赤字(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

按照这一口径计算,如果出现了财政赤字,说明财政在其正常收入的数量规模之外,多支出了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通常是通过政府举债来弥补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软赤字”。

这两种口径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把年度债务收支计入正常财政收支的范围。各国对债务收支的处理方法是不相同的,日本把国债收入列入国家岁入之中,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多不把公债收入作为正常的财政收入。1993年之前,我国是采用第一种口径计算财政赤字的。1993年以后,已经改为采用第二种口径了(但在付息支出的处理上仍与西方通行口径有差别)。

(五)中央、地方、全国财政赤字及赤字占GDP的比重

多数国家的预算是分级编制的,中央政府预算中的赤字,称为中央赤字;各地方汇总的地方预算中的赤字叫做地方赤字;全国财政赤字就是将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汇总后,将两部分赤字(结余)相加后的全国总赤字。

一般而言,各国中央财政出现赤字的情况很多,而地方财政出现赤字的情况很少。这是因为地方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其借债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旦出现赤字要通过以后年度压缩支出或增加税收来弥补。像美国,近十余年来联邦政府几乎年年是赤字,而州和地方政府则基本是略有结余的。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在编制预算时是不能出现赤字的,在实践中地方出现赤字的情况也比较少。

衡量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的多少、财政状况的好坏,进行财政赤字的年度间或国际间比较时,通常采用赤字额占GDP比重这一指标。

赤字额占GDP的比重,即是将赤字数额与GDP进行对比,它反映财政收支入不敷出的程度和财政稳固状态的区间。一般认为这一指标的警戒线是3%一5%。

(六)安排财政收支的原则

在编制财政预算,安排财政收支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是“量入为出”,就是根据收入能力来安排支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另一种是“量出制入”,就是根据支出需要来组织收入,“要办多少事,去筹多少钱”。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量入为出”作为安排财政收支的原则。但在实践中,有时必要的支出无法压缩到收入能力之内,仍然会出现财政赤字,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绝大多数年份出现赤字,就是这种无奈的结果。

因此,对“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的理解不能绝对化。“量出为入”并不是要满足所有的支出需要,关键是要合理地确定政府的职能范围,安排支出时从当时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负担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入”应该是按照政府履行职能需要积极组织的收入。从逻辑上说,政府理财在收支规模方面第一个层次的原则应是在明确政府合理职能范围和必要支出任务的前提下设计筹措财力的通盘框架,即“量出制入”;而后,应在财政常规运转、安排落实具体项目的层次上量力而行,以收定支,即“量入为出”。这样,量出制入和量入为出是在先后两个层次上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原则,积极组织收入和合理安排支出实际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偏废。

财政赤字的弥补

(一)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各异,形成财政赤字的原因和赤字计算口径不一样,因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也有差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用往年财政结余弥补;第二,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第三,发行公债,以债务收支弥补赤字。

1.往年财政结余弥补赤字

“所谓财政结余,并不是结余钞票,而是结余相应的物资”。①运用上年结余弥补当年赤字,只要是真实的结余,便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来源。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不会影响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也不会引起债务负担。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看,从1979年至今实际上只有1985年略有结余。因此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在实践中无法实现。

①《陈云文稿选编(1952-1962,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2.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

财政向银行透支是指财政从银行取得资金用以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法;财政向银行借款则可看做是有偿透支,即付息借款。在我国,两种方法的效应实质上差别并不太大。这种弥补方法具有三种运作过程和后果:

(1)如果银行是用压缩原有贷款办法或用银行存差向财政垫支,这种垫支都是有物质作基础的,货币发行可以保持在经济性发行范围内,对整个宏观经济的总供求平衡不会产生冲击。

(2)如果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部分超过了银行承受能力,这时超出的部分将引致银行的非经济性货币发行,而这部分“财政发行”是没有物质保证的,这将引起需求总量膨胀的不良后果。

(3)如果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银行完全没有承受能力,这时,完全靠毫无物质基础的非经济性货币发行来弥补。这将造成流通中的货币量非经济增长,使社会购买力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

90年代初,考虑到银行业务发展情况和体制改革深化等因素,我国已明确规定不得再采用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

3.发行公债弥补赤字

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是现代各国的普遍作法。尽管各国财政赤字形成原因和发债自的是不尽相同的,但各国发行国债的绝大部分实际上都是用于弥补政府财政赤字。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发行内债弥补赤字。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多,资源贫乏,生产力低下,仅靠国内筹集弥补赤字的能力有限,还向国外发债弥补赤字。用公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上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社会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转为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的转移和使用结构的调整。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只要合理掌握,一般不会影响经济正常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1)发行公债只是将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暂时转移,使分散的购买力在一定期限内集中到政府手中,不会改变流通中的货币与可供物资的对应关系,因此,适度的国债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公债的认购通常实行自愿的原则,通过发行公债获取的资金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部分,即社会暂歇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使用,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是,不能把公债视为可以无限制使用的弥补财政赤字手段。当财政赤字长期、连续、大量发生,债务规模超出合理区间,形成债台高筑局面时,就可能引出危机性的后果。而且,社会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经济生活的活力与效率。

(二)我国财政赤字弥补的概况

1993年以前,由于我国的赤字是财政的经常性收入与债务收入加在一起之后,仍然入不敷出的硬缺口(硬赤字),当这种赤字发生时,因国债收入已经打入预算收入,弥补硬赤字只有两条途径。一是运用过去年度的财政结余,从我国实际情况考察,这种方式余地极小,因为1979年以后连续出现赤字,已经没有结余可利用。另一条途径是向银行透支或借款,这种弥补方式容易引起“赤字货币化”的通货膨胀。例如1979~1980年发生较高额的赤字,按硬赤字口径计算,1979年为170.67亿元,1980年为127.05亿元。1980年财政向银行透支额的年末余额为170.2亿元,引起了当年和下一年度的货币发行量较大幅度的增加和零售物价指数的上涨,1979~1980年零售物价指数共上涨8%。1994年,国家规定财政不再向银行借款用以弥补赤字,财政赤字完全依靠国债弥补,至此,我国财政“硬赤字”计算口径不再存在,结束了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的方式。1994年以后的财政赤字全部以发行国债弥补。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它是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国民经济中的物资可供量(有效供给)与社会购买力(有效需求)数量相当、结构适应、流通顺畅。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

社会经济运行动态过程中,影响平衡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且千变万化,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错综复杂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使之不断达到相对的平衡。

一般来说,企业和居民只能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安排支出,即使发生借款也只是收入支配权的暂时转移。能够创造购买力、影响需求量的只有两个手段,就是财政和金融。财政和信贷的收支都是货币收支,是整个社会货币流通和资金收支与分配的两道“闸门”。

在我国,一方面银行财政金库,财政的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银行向财政缴纳利润或税收,并且购入财政发行的债券。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是由财政和银行共同提供的。不论是财政出现赤字,还是信贷出现了不平衡,都会影响到社会总供给的变化。所以要保持总供求的平衡,宏观层次上的关键就在于管好这两道“闸门”。当我国取消了财政向银行透支的渠道以后,实际上财政赤字已经不能直接引发总需求的扩张了。但这时财政赤字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渠道,引起银行过多发行货币和需求膨胀。

应该看到,50年代的“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方针,是与我国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1949年建国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环境下,为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加快工业建设的进程,国家只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统一调度使用,为此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从生产、流通到分配、消费,都是通过政府的计划直接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国民收入除了劳动者的必要消费部分外,绝大部分由财政集中起来统一分配,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这种体制决定了财政对国民经济总量平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时,只要财政收支能保持平衡,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也就有了基础条件;而如果财政不平衡,就会很快引起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所以,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二十年来经济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经济与旧的计划经济相比,在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政府计划与调控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已经很小,市场机制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中发挥着作用。

(2)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经济运行中自主经营,展开竞争。目前我国非国有经济成份在产值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国有企业正在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调整结构为目标的战略性改组。

(3)通过对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个人收入大幅度增长,城乡居民的个人消费和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大提高,已经对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4)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巳形成了中央银行调控下较完整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信贷资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货币政策成为调控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状况的有力杠杆。

(5)国际收支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显着上升,随着对外开放,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NP的比例巳由1978年的不足10%,上升到接近40%,1979~1997年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近35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对国民经济及总供求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6)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周期波动“自然节律”因素,在我国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正因为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这些重大的变化,财政虽然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但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可以决定国民经济的总体平衡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两者应该、也必须互相配合,来调节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对经济和社会所带来的损害。因而,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就不能孤立地追求财政的平衡,而是要特别注重财政与金融的协调平衡以及社会总资金运行与社会供求总量与结构的综合平衡。为了这个目标,有时还需要财政或银行在不同年度采取紧缩或扩张的政策,这与财政平衡方针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经济的市场化以及经济情况的复杂化,决定了今天综合平衡的调控手段要由过去的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调控对象也要由过去对实物形态的指令性安排为主转变为以价值形态的杠杆调节为主。但是,这些并不能否定综合平衡思想的内核。

回顾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国民经济的供求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人们就肯定和重视综合平衡的理论,并据以进行经济调整;当经济调整恢复了平衡,国民经济顺利运行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就往往出现否定和抛弃综合平衡理论的倾向;当因此而使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便又开始一轮新的循环。这种历史现象,一方面说明社会总供求平衡与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人们主观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出现反复,甚至付出高昴的“学费”。

在我国已经走向市场经济的情况下,“经济周期”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减少它带来的损失,即实行“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是我们必须着力探讨的重大课题,并且要跳出计划经济下固守年度财政收支平衡的框子,把眼界进一步扩展到跨年度、跨经济周期的相机调控及动态中与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全方位协调配合。西方各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配合实施反周期调节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9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成功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和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实践,是在新时期通过宏观调控寻求总供求平衡的典型事例。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一)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基本观点

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人们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

1.西方经济学对财政赤字经济影响的不同论点

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认为赤字对经济会产生“坏”的影响,因此对赤字持否定态度,认为赤字是战争、自然灾害使经济遭到破坏所产生的结果,财政赤字只是加大了政府的非生产性支出,沉重的赤字拖累迫使国家滥发铸币和纸币,造成的后果,一是赤字会降低资本积累,减缓经济发展过程;二是赤字会引起货币贬值,使人民蒙受灾难。凯恩斯及其追随者却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有效需求不足,大量失业者存在,因而执行赤字政策,扩大支出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可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他们认为赤字财政是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当经济周期处于谷底状态时,政府可以通过反周期的赤字财政政策,使经济爬出谷底恢复繁荣。从资本主义实践看,凯恩期主义理论确实拯救了30年代陷于“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经济。

而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中滞胀的出现,新的一些经济学派又开始否定凯恩斯的理论,认为财政赤字是一种公害,它引起通货膨胀,抬高利率,导致贸易经常项目的逆差,对私人投资具有排挤效应等。直至目前,对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仍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2.我国理论界对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看法也存在分歧

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财政赤字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导致通货膨胀,形成虚假购买力,加剧消费与积累比例的失调等等。另一种意见认为,上述认识过于绝对化,无法解释我国近二十年间连年赤字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仍取得重大成就的现实。对财政赤字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对财政赤字是否导致通货膨胀,是否能成为调节总供给的手段之一,等等,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在一定条件下,财政赤字也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二)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一般分析

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1)财政赤字由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财政向银行透支是当财政出现赤字时靠银行资金来弥补,财政对银行既不还本也不付息。“借款”是指财政与银行之间形成资金借贷的权责关系,即有借有还,并支付利息,但实际上8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向银行借款后主要是支付一定的利息,尚未还本,因此,在我国财政透支与借款实质上差别并不大。

第一,财政发生赤字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我国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是发生在由中央银行国库职能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根据制度安排,财政的一切收支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帐户入库和拨付的,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这部分货币差额需向银行“借”。比如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100亿元,在财政借款帐户的借方记100亿元,在国库存款帐户的贷方记100亿元。这样就可以安排100亿元支出,并通过各种用途分别形成企业存款,居民储蓄或手持现金。可见,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的非经济发行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的需求量也必须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在新增的货币供给中,有一个由货币系统决定的基础货币增量,在这个限度内货币的发行都属于正常的经济发行,是有物质保证的。财政透支或借款如不超过这一限额时,就不会发生货币的非经济发行,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如果财政透支超过了这一限额,超过的部分必然会引起货币的非经济发行,即成为没有物质保证的空头票子,财政用这部分借款安排支出,无疑会造成社会需求总量的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赤字并非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因素,信用膨胀同样会造成通货膨胀,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划等号。

(2)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

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应视不同的债权人而定。

第一,当购买公债的是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时,一般来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这种公债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是债权人把属于其支配的商品物资转移给政府支配的货币收入,是有物质保证的,因此不会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如果国家把公债投向国民经济急需的“瓶颈”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说将有利于改善总供给,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细节需要进一步分析,当居民或企业用储蓄或定期存款M2购买国债,通过财政支出转变为M1时,虽然M2口径的货币供给规模不变,但其中M1的规模却增加了,这种结构性变化,对市场均衡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实际上是货币发行,效应相当于“向银行透支”。它的传导过程是,中央银行认购政府公债,财政将公债收入用于支出,则中央银行的财政金库存款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相应增加。商业银行有超额储备,就可能用以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如果商业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并不扩大贷款规模,或中央银行认购公债的同时,相应地压缩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也不会扩大贷款规模,于是就不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2.财政赤字扩大需求的效应

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

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购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

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销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销;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财政困难特别是中央财政困难,在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中预算内投资的比重已显着下降,1996年和1997年仅为6.3%和6.4%,而企业自筹资金的比重1996年为45.7%,1997年为46.5%,国民经济的积累率与80年代初相比也不相上下,这说明在改革中通过多种措施扩大了非政府投资比重,尽管改革20年来连续出现赤字,但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并不明显。

(三)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的再认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是由国家计划统一安排,与此相适应,一向是执行年度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在传统财政观念中,财政赤字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在我国即使偶而出现,也不过是经济工作一时失误的后果。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前,财政赤字也只是在少数年份出现。改革开放后,1979年出现了巨额赤字170.67亿元(硬赤字)和以后多年连续出现的赤字,以及不得不在年初编制预算时就打赤字,开始引起理论界和政府的关注。连年财政赤字形成的原因和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一直成为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探讨的热点。

关于我国财政赤字形成的原因,在传统体制下主要导源于急于求成,基建规模过大;改革开放后,预算内投资比重大幅下降,上述因素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存在,但影响力已不大,而经济转换时期支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需要及财政收支机制的缺陷,则成为产生赤字的主要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本应提高经济效益,为财政提供更为充裕的收入,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甚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我国改革是渐进式展开的,改革不到位,分配机制不完善,经济秩序不正常,税收流失严重,中央财政财权分散、弱化,因而改革效益超出改革成本的转换还迟迟未能在财政收支上体现出来。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百废待兴,为实现大局稳定和理顺基本关系,落实政策,“归还欠帐”,需要财政增加支出,以后的改革过程中,维持稳定的数额颇高的“安定团结”补贴又必须打入到财政收支中,例如,仅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项合计,90年代的年度规模超出1000亿元,高时可相当于财政总收入的1/3.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支出提出的要求,一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而且具有“只能增加,不能削减”的支出刚性,所以,财政支出很难压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入不敷出,发生或安排赤字,实际上是为宏观全局的稳定,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而付出的一种代价和成本,并且客观上具有对各方面利益主体矛盾摩擦的调和与缓冲效应。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财政赤字是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其客观效应具有消极和积极的两面性:一方面,我国这些年赤字主要的负面消极作用仍在于它为总需求膨胀推波助澜,有妨碍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这些年的赤字并未导致政府投资相对份额的上升,而是主要偏向于承担改革成本和维持社会安定支出,这有别于多数国家的一般情况,而且在改革以来的特定时期,连年赤字成为资金供需矛盾和利益分配摩擦的缓冲器,这些在客观上对于社会与经济上又有一定的正面积极的作用。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探讨

一财政与财政政策要研究财政政策,首先要搞清什么是财政。但是,目前学术论文界对于财政的定义还存在一定分歧,受到较多关注的包括再分配论、政府收支论和公共财政论。再分配论认为财政是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而且和同处于分配环节的信贷分配、工资分配、价格分配和企业财务分配等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刘邦驰,汪叔九,2001)。政府收支论认为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公共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苏明,2001)。应该说,前两种关于财政的定义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了财政的社会分配和政府职能,后者强调了政府的活动。而公共财政论则简单明了地指出现代财政的公共性,为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财政概念,就可以对财政政策加以研究。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同时,它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

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理论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修正后的税收负担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从数据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应该说是1983年税制改革的延续,1983年是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设立所得税,税收负担从1982年的11.25%,猛涨到1983年的18.55%,在随后近10年时间内,税收负担不断降低,最低时为10.167%,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到2004年达到18.839%。也就是说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缓解了税收占GDP比重一直下滑的局面。另外从税制结构角度看,1983年以前,由于企业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类税收,直接税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仅在10%左右,通过1983年改革,建立起所得税体系,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上升到50%左右,随后持续减低,尤其是在1994年增值税体系的建立,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下降到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23.953%,随后几年逐渐升高,2004年达到39.0463%。从求解出的结果看,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4年起越来越有利,非税环境越来越有利,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逐步体现,反过来说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减弱,这种情况在1983年税制改革前也出现过,所以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税收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税制必须进行改革。

三总结

本文在对财政与财政政策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对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进行研究时,分别运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到,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各有所侧重,且影响程度和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好各种政策工具,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和政策的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朱平芳,刘宏等译.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毅夫.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城市建设;问题;数字;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1.目前GIS数字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过于强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工作,只有城市取得了全面发展,数字城市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目前部分城市的建设现状告诉我们,过于强调技术设施建设并不能使城市均衡发展,只有在城市的经济实力、文化素养、生态环境以及其他方面取得协调进步的同时,才可以使数字城市得以快速而正常的发展。

1.2 资源整合力度和共享程度低

我国城市数字化建设是典型的政府主导推动型,由于城市数字化涉及各个方面,各个组织、机构和个人,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所以仅靠政府推动主导那么建设起来效率就相对比较低了。广州城市数字化建设,虽然在本城市进展快速,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各政府职能部门、企业等机构在信息化过程中缺少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产生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使它们建立的系统之间难以相联互通。并且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往往会因为信息的重复建设而造成用资源的浪费以及用户获取到的信息的冲突,从而使数据库的建设失去原有的意义。

1.3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由于国家目前对有关关键技术标准正在进行研究,还没有出台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在部署具体系统解决方案时各自为政,没有一套完善的规范和标准,数据标准不一,接口混乱,为下一步的系统集成埋下了不少隐患,同时对资源共享和商效利用制造了更多的障碍。

数字城市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具体承担建设和研究任务的企业或研究单位提出,每个企业所采用的开发环境和系统平台有很大的差异,部分企业采用自行开发的软件进行应用系统建设,部分企业采用国外成熟的商用软件进行开发,结果导致了在开发环境、系统结构构成以及其他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为后续的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留下的不可预知的隐患。

1.4建设内容和建设时序紊乱

数字城市建设过分强调功能的完备性,网络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各项专业系统等内容的建设面面俱到,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的特性和实际市场需求,使许多建设项目不能落到实处。在建设时序上不顾地方的基础条件限制,急于求成,希望一步到位,结果因为信息资源建设不能及时跟进而造成巨大浪费。

1.5 思想意识滞后

信息化不仅表现在技术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观念的更新、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观念进步、管理层次清晰、经济关系简洁的城市管理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

数字城市建设被好多人理解为网络铺设和网站建设工程,建设实效和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我国目前许多管理措施并不适合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从发展阶段上来讲,目前数字城市化建设还只是技术层面的尝试,而真正的数字城市建设则是要从深层次上打破城市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变城市各项事物的模糊管理、弹性管理为透明管理,通过网络加强市民对政府的监督,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1.6市场运作机制不足

目前,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市场运作机制明显不足,政府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所扮演的角色过多,政府需求完全替代了市场需求,从而可能会导致数字城市建设处于被动局面。

2.数字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2.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沿海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总目标,坚持统一、高效、共享、节约的原则,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通过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数字化工程的逐步应用,建成覆盖全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基于这些基础设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体系,实现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重点领域的专业信息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上的整合,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管理决策、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推动城市信息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2 发展目标

把信息化、数字化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以实现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为核心,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融合,逐步建成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区域性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城市信息化水平较高、高端产业引领作用较强的国内一流信息化强市,最终建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3.数字城市发展的对策

3.1数字城市总体框架

数字城市的总体框架由信息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3 个层次构成。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云计算中心。应用支撑平台关键是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使其真正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桥梁”和 “纽带”作用。应用系统是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层,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直接贴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最能体现数字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

3.2数字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数字城市的基础,没有扎实雄厚的信息基础设施做支撑,数字城市就是“空中楼阁”。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有线网、无线网和综合网,是确保数字城市信息畅通和共享的必要条件。云计算中心包括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大型服务器集群、数据备份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基础设施对于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加速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以GPS、RS 和GIS 为技术支持,丰富数据形式,提高数据精度,保证快速更新。

要统筹规划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有线网络公平接入、无线信号普遍覆盖、带宽服务满足需求的宽带网络环境; 大力发展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以业务融合促进“三网融合”。通信网络应覆盖城市的市、区( 县) 、镇 ( 乡) 、社区,实现政府办公网络化、企业运行网络化、居民生活网络化、信息交换服务网络化、构成网络化的城市环境。

2)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应用支撑平台处于数字城市总体框架的中间层,是联系信息基础设施层和应用系统层的“桥梁”和“纽带”。应用支撑平台主要包括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三部分。在地理空间基础信息的建设中,应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在充分采纳、吸收、参考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国际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空间基础信息生产、应用的特点,制定相对完善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标准和服务标准。

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数字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第一,要完善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企业信息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第二,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格式,制定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并要求所有参与信息资源提供与维护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提交符合规范和标准的共享数据。第三,要构建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分享机制,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基础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3) 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与现代化物流、数字企业和数字社区等,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直接贴近政府、企业和公众,充分体现了数字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结合城市定位和发展实际,要重点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数字社区、智能交通应用系统的建设。

4) 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体系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组织领导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保障体系等。组织领导保障体系是数字城市建设正常进行的核心,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是数字城市建设、维护和应用的基础,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依据,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实效的关键,标准保障体系是实现数字城市信息共享的保证。

3.3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

1) 正确认识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

数字城市建设,应以提高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施政水平和管理水平,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强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为目的; 应以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群的进程,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竞争力水平、集约化水平和公平化水平为目的; 应以为带动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通过数字城市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开拓地理信息空间信息产业新领域,增强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目的; 应以服务于群众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变革,全面提高公众的素质,促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为目的。

2) 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数字城市建设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单一行政部门难以进行统筹协调工作。为了有效地协调建设数字城市,应在市政府领导下,设立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制定数字城市的发展纲要以及资源共享的政策与标准,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信息资源,在原来离散、孤立的信息技术平台上构造一个开放的统一信息技术平台,分工负责实施,解决各自为政,互相封锁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等问题,以实现信息最广泛的交换,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促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

以城市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优化城市管理的内部结构,应逐步明确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分配的框架。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将在功能设定、理念确立、组织设计、方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管理对象精确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4)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仅靠地方财政投入将难以为继,同时数字城市后续的高运维费用也会给地方财政造成较大压力。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以市场运作为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数字城市建设要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及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与各地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相融合。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数字城市产出的效益,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数字城市建设,从而有效解决数字城市建设与运行的资金保障难题。

5) 营造数字城市建设的良好环境

数字城市是涉及整个社会的一项庞大的项目工程,同时又是一项公共服务工程,城市中的每一个市民都与这个项目有关。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数字城市相关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什么是数字城市,怎样建设数字城市。并且通过宣传教育促进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使他们更快更放心地接受信息现代化的数字服务。

6) 突出特色,加快建设进程

城市信息化战略与规划要紧密结合国家、地区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全局,要从广度和深度,从部门和地区,从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环境等方面把握信息化建设全局。数字城市后的大背景是城市所在的区域、国家,所以在进行城市数字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信息化的建设不能单独的进行,紧密联系区域情况。

4.结束语

数字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可以推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数字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建设是一个开放的、渐进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数字城市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放眼未来,以战略性的眼光考量对待现阶段研究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予以持久地关注。

参考文献:

[1]钱斌华,钱斌浩.数字城市的框架与发展策略[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6).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新时期;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策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计算机及其它信息化时代产物的普及促使着整个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不得不说的是,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之下,人们生活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正在焕发着强烈的生命活力。并且在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因此,我们对互联网经济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对新时期如何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会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对现阶段互联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并且将会从沿海各个发达省份的成功案例中总结经验,以发现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经过研究、分析、比对将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政府监管

首先我们将从政府调控机制、财政税收和电子政务三个方面对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做出总结。其主要发展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因为我国的人口众多,各个企业众多,行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互联网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面临着众多的困难,机制建立进程缓慢,机制建立不够完善。因此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以及具体政策的制定建立政府主导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分析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现状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存在着发展明显不均衡的问题,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一部分的互联网经济建设相比于沿海互联网经济发的展,用“空白”形容也不为过。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推进发展。由于互联网经济对于不同行业所产生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进行分类发展、协调推进。现阶段,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已经完成了一批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但截止目前,这一批公共平台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对于这类公共平台的建设应该主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在市场有相应的需求之后才对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并不是由政府全盘包办。总而言之,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建设互联网经济。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审批项目较多,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工作程序和效率还有待革新。一方面,整体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财税政策激励创新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检验。不仅要为行业中发展较好的企业锦上添花,更要为中小型企业及互联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企业“雪中送炭”。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为中小型企业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的面向大学生和社区,宣传已经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让更多的青年才俊可以加入到创业当中,并最大程度的享受政府支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支撑下,便可以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好很好的满足政府网站的办公。但是针对企业和公民个人的电子政务并没有真正实现“一站式”业务的在线受理办理。民众仍然感觉办事效率低不方便。

2.产业集聚

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互联网产业缺乏国际领军企业,并且互联网经济的国际领军企业大多集中北京等一线城市。虽然我们有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概念,有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产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经济产业链。也没有结合传统工业发展出具有传统工业个性、优势的互联网经济。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工业正在由线下逐渐转变为线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工业正在进行着两极化的融合。但是却缺乏有鲜明时代意义、社会意义、代表价值的商品及在线品牌。在全国范围中小微电商众多,而中小企业与农村电子商务意识不强。

二、新时期如何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

1.营造环境的总体思路

我们将会按照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和两极化融合的总体要求,来提升网络宽带化及应用智能化水平。并且将会以此为基础,加强政府的政务公开、政务完善、市场监控等工作。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加强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子政务、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之下,大力推进全国的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让社会大众共享互联网经济发展成果。

(1)智慧中国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首先应该树立数字化中国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为企业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那么我们需要做到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升级,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等工作。实现智慧中国下的智慧城市信息共享及应用普及,政府服务民生和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大幅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企业公民大数据信息共享应用,推进物联网应用与智慧城市建设。

(2)产业聚集

为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经济产业链。打造一个新的千亿互联网集群,建立国际化的数字制造与服务产业。要在电子信息行业、汽车生产等行业寻求发展机遇。并且大力的发展卫星定位与直播等集成芯片产业、机器人制造新产业。积极培育智能硬件、物联网制造与服务业,鼓励创业创新。

(3)国商在线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的进行转型升级,增强国有商品的在线传播与销售,建设全国性质的专业型性商品批发市场。并且在发展中要不断的推进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为实体经济拓展销售渠道。鼓励农民进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2.战略重点

(1)智慧城市公民服务工程

加快发展新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大力提高互联网的网速,推动三网融合,提高网络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利用率。促进第三方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广泛。保证政府数据在风险可控原则下最大限度公开人口、地理信息、交通、环境、医疗等城市的各项数据,明确公开数据的条件、规范和保障。

(2)移动互联文化产业跨融建设工程

推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鼓励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视听、数字游戏、数字动漫等数字内容的原始创新,积极培育数字内容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培育网络传媒内容和手机传媒内容新业态,加快培育数字内容品牌,重点建设数字出版基地。

三、结论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已经让我们告别“旧时代”走向新时代。而无论我们处于哪一个时代,我们都不能忽略了经济建设。经济是发展的命脉,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时代拥有着一个时展的特色。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并且可以在复杂的经济市场中长期保持有高强的行业竞争力。虽然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发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政府和企业应从不同角度发挥本职优势,在此基础上积极沟通配合,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共建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影强.“十三五”时期我国由互联网大国~向强国的战略选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6.

[2]黄志军,曹东坡,刘丹鹭.互联网经济、制度与创新价值链--基于人力资本与制度发展指数的测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9:26-39.

[3]孙晓.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周柱.互联网Web2.0时期区域媒体网站的运营策略思考[D].湘潭大学,2008.

[5]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6]孙中伟,张兵,王杨,牛建强.互联网资源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03:44-48.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9

回顾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时尚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确定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谁也没想到,由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蔓延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深。对高度外贸依存型的中国经济来说,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多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危险与日俱增(见表1)。

应对危机,在20HD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09年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与之配套的09年重点任务。凸显“保增长、促内需和调结构”的紧迫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虽然在政府投入的具体方向和实施节奏上有分歧,但国内主流经济学界的基本共识是“必须兼顾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扩大内需。政府投入向民生领域更多倾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解除制约消费的经济和心理瓶颈,提高实际购买力。”

但从长远看,财政投入不过杯水车薪,只有加快改革步伐和力度,“形成真正的市场价格传导机制,打破行业垄断门槛、减少不必要行政管制、深化改革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才能真正提升中国经济体的内在效率,为下一波复苏奠定基础。”

中央思路

清醒应对,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我们既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又要充分认识逆境中蕴含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没有最终消费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经济增长

拉动经济靠的是最终消费,没有最终消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因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把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上!

有人误解,说中央4万亿投资的较大比重针对基础设施;我认为中央十项措施是全面的――将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中国国务院总理

经济下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

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严重,经济下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可能会越来越突出。就业、“三农”、节能减排、金融领域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可能会进一步显现,这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构成了新的严峻考验。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

工信部:重点抓九项工作

1 立足扩大内需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增长。重点扶持“轻工、纺织、钢铁、有色、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等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9个行业”。

2 突出技术改造,促进内涵式发展。

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点行业振兴计划。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力,提高行业集中度;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4 加强运行监测和协调保障,做好预测预警预防和信息引导。

5 优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6 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装备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

7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强国家信息化顶层设计、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加快发展融合性业务,推进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8 推进通信业改革和监管,抓好TD-SCDMA发展。09年初发放3G牌照,09年-10年对3G投资2800亿元。

9 确保完成国家重点科研生产任务,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短评]

信息化――结构调整的行业机会

应对经济危机、响应中央关于“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号召,信息-化即题中之义!

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10

一、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成为世界潮流和发展趋势

(一)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美国地面卫星数字电视已基本覆盖全国,覆盖率达99%,卫星数字电视用户超过1500万,有线电视已完成光纤化、数字化改造,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000万,数字电视用户已占总户数的42%,宣布2006年关闭模拟电视;英国有家庭2500万户,已有1100万户实现了电视数字化,其中卫星数字用户700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00万,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00万,数字电视用户占总户数的44%,计划两年内达到90%以上,宣布2010年关闭模拟电视;芬兰数字电视覆盖人口已达到90%以上,计划2005年达到100%;不少国家已宣布关闭模拟电视时间表,澳大利亚计划在2005年,加拿大计划在2007年,韩国计划在2010年,日本计划在2011年。

(二)我国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手段。2004年6月21日,总理在青岛视察有线数字电视时,对通过增加服务、增加收费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明确要求加快在全国的推广普及。2004年1月11日,李长春同志视察了青岛有线电视,他指出“青岛有线电视数字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不仅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广播影视节目,而且为政府、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形成一个多媒体信息平台,…………要召开会议,推广青岛经验,加快数字化步伐”。黄菊、刘云山、曾培炎、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对广电数字化也作过许多重要的批示和明确的指示,要求把广播电视数字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全国文化发展纲要和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务院2004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广播电视数字化的高度重视和重要指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到2005年实现台内电视数字化,到2008年,实现省会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广播电视数字化,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到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广播。省局提出,到2005年,武汉、黄石、襄樊、十堰、荆州、宜昌、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市完成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2008年,其他市州(除25个国家贫困县市外)完成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到2010年,全省完成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停止模拟电视播出。截止目前,我省武汉、黄石、十堰、襄樊、宜昌、荆州、孝感等市已开通有线数字电视。

(三)我市电视数字化发展状况。

广播电视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节目的数字化、网络的数字化、传输的数字化和接收的数字化。目前我市,一是实现了节目制播的数字化。2003年,市电视台投资300多万元,实现了节目制作、硬盘播出系统的数字化;二是实现了网络的光纤化。2001年—2004年,市网络公司和各县市区网络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起了市—县市区—乡镇的光纤网,进行了城区、县市区城区和大部分乡镇的光纤化改造,为全市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目前我市与全国、全省数字电视发展状况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是传输的数字化。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只能传输模拟电视节目;二是接收的数字化。用户电视机+数字机顶盒便能实现接收的数字化,但由于我市数字电视传输平台未建起,数字机顶盒无法使用,我市目前尚没有数字电视用户。

二、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广播电视数字化,是推进国家信息化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新增长点。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收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广播电视是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拥有5亿多台收音机,4亿多台电视机,平均每个家庭拥有1.5台以上收音机,1台以上电视机。电视数字化,将使我国每个家庭的电视机从单一的电视节目用户终端转变成一个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从而使每个家庭步入数字化、信息化,这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信息化的广泛基础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就会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家庭进入数字化、信息化后将带来城市的现代化和社会的信息化,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快速增长。广播电视数字化,能够促进信息产业、民族工业和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预测,电视数字化需要的机顶盒将形成上万亿元的市场,能够传输500套节目的容量,将带动巨大的节目制作、文化消费市场,从而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广播电视数字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最佳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一是对节目的要求,不仅要求看得更多,而且要求看得更好,不仅要求有公共服务类的节目,而且要求有对象化、个性化的节目;二是对信息的要求,不仅要求有新闻信息,而且要求有生活信息、市场信息、政务信息;三是对娱乐的要求,不仅要求观看娱乐节目,而且要求参与娱乐节目;四是对社会的要求,不仅要求有单向的接受服务,而且要求有双向的互动交流、互动服务。

目前我市的电视仍停留在仅仅提供单一电视节目的模拟时代,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我市绝大部分农民只能看到1—2套信号低、效果差的电视节目,且看不到本地电视节目,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电视数字化,不仅拥有数字电视平台,可以提供近500套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而且还拥有信息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可以提供多媒体信息和多功能服务。由此可见,电视数字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佳选择。

(三)广播电视数字化,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实现政府服务公众的最好结合点。

党的十六大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2]17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我市是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示范城市,按照《市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设计方案》的要求,投资1500多万元的我市电子政务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基本竣工。

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在政务,建设目的是为了应用。但目前我国人均拥有的电脑比例并不高,家庭拥有的电脑比例很低,农村家庭拥有的电脑更少。以我市为例,全市家庭电脑1万台,家庭普及率为0.125%。电脑拥有量的低比例,使我市政府实施的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市电视家庭拥有量则不同,城市家庭普及率为130%以上,农村家庭普及率接近100%。加快推进电视数字化,使每台电视机都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就能够让每个家庭通过电视机既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电子政务服务,又能更多地了解政府,更好地监督政府,以实现电子政务应用与服务的最大化。

(四)广播电视数字化,是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最强支撑点。

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固定与移动并存、地面与空间互补、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模拟向数字的跨越式转变,长途传输、本地交换、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数字化推动电信行业高速发展,我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都超过了2.5亿,通信业务年收入5000多亿元(仅短信收入就有200多亿元)。我市通信业发展迅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均已超过25万户,年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由于我国广电没有实现数字化,技术水平、网络水平仍停留在仅能提供少量电视节目,服务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在不断缩小。全市有线电视用户不足20万户,年业务收入3000万元左右。广播电视数字化是广电部门生存的需要,是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最好途径。我市约80万户,在近二、三年内,推进我市现有的20万户城镇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新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用户20万户,达到总户数的一半,即40万用户,不仅可以推动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多功能的服务,而且可以推进我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实现数字电视业务收入过亿元。随着用户的进一步扩大,多功能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增多,数字电视的经济效益会稳定持续提高。我们要站在广电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站在拓宽舆论阵地、满足群众需求的高度,站在推进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充分认识电视数字化,大力发展数字电视。

三、推进我市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

针对我市电视数字化严重滞后的状况,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电视数字化迅速发展的趋势,发挥电视数字化的重要作用,市广播电视局决定,计划投资500多万元搭建我市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和无线数字电视发射平台,确保年底前建成,以抓紧推进我市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一)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积极推进的方针。

当前,广播电视正处于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关键时期。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必须按照广电总局提出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积极推进、分步实施”的24字总方针和“有利于作用的发挥、确保政令畅通,有利于广电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管理、保证信息安全,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方便用户、服务用户”的5条“有利于”原则来进行。

1、加快电视数字化传输平台建设。今年内,市里统一建设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包括管理服务平台、节目集成平台),在京山、沙洋、钟祥、屈家岭建设数字电视分前端传输系统;通过一个数字电视传输平台,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无线数字电视发射两种方式,使我市近期实现城镇有线数字电视传输60套广播电视节目,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发射36套广播电视节目,同时实现生活信息、股市信息和电子政务信息等多功能服务,以后逐步增加广播电视节目和多功能服务项目。

2、大力推广数字机顶盒。制订《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实施方案》,采取行政推动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推广普及数字机顶盒,力争2006年内实现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2007年关闭模拟电视,并在农村积极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更好地解决农村看电视难、听广播难、接受信息难的问题。

3、积极拓展多功能服务。有计划地不断增加数字电视节目传输内容,新增视频点播、电子商务等服务项目,同时完善生活信息、股市信息和电子政务信息等,并积极推进双向互动,实现网上办事等多功能服务。进一步发展用户,为做强做大我市数字电视,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部门和家庭的信息化做出贡献。

(二)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必须以信息化为目标,以服务为根本。

电视数字化发展必须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融为一体,与我市的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融为一体,与我市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和家庭信息化融为一体,以信息化为目标,以服务为根本,使数字电视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新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家庭通向社会的新的窗口和平台。我们不能把数字电视简单地视为数字电视节目,更不能错误地认为只是付费电视。电视的数字化发展,一是要增多广播电视节目,让公众享受到更加丰富、更高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服务;二是增加信息内容,让公众在家庭能够接受到生活信息、政务信息、商务信息等多种信息服务;三是增加服务项目,让公众足不出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进入万千世界,可以向政府部门投诉、求助、咨询,并办理证件,缴纳税费等。

(三)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重点是普及推广,关键在整体转换。

推进电视数字化,难点不是技术,而是普及。我市电视数字化设计的一个数字平台、两种传输方式的方案,通过对有线电视用户的有线数字传输,对广大农村用户的无线数字发射,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电视数字化服务。推进电视数字化,难点不在传输平台建设,市州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建设投资一般只需500万元左右。难点在推广数字机顶盒,由于数字机顶盒价格比较昂贵,每台机顶盒需600元左右。现有的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0万户,整体转换成数字电视,需投入机顶盒资金1.2亿,其中城区有线电视用户5万户,需机顶盒费用3000万元;如果新发展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用户20万户,仍需投入机顶盒资金1.2亿元。从全国各地电视数字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看,推进电视数字化,关键在整体转换,单纯依靠卖机顶盒,靠推销境外电视和视频点播节目的方式,就不可能普及数字电视,不普及数字电视,就不可能尽快地充分发挥电视数字化的作用,更好地实现电视数字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通过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才是实现电视数字化的根本出路。

(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继续实施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数字电视、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等重大技术工程。”广播电视数字化是促进社会信息化、现代化的“信息工程”,是推动政务公开、为民服务的“阳光工程”,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这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工程。数字电视工程的实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把广播电视数字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行政推动、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重点是解决普及机顶盒、推进整体转换的措施和方法,如制订电视数字化整体推进、关闭模拟电视时间表,给予财政补贴或贴息贷(借)款的资金支持,核定成本、调整安装费和收视费、减免税收等政策支持,支持单位列支公益金给予补足,政府补贴低收入人群等,大力支持和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通过电视的数字化,带动家庭的信息化,实现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化。

广电部门要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进行市场运作。

一是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电视数字化,宣传机顶盒,让百姓家喻户晓,了解数字电视、了解数字机顶盒。

二是需求拉动。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推进电视数字化的根本目的,让百姓真正享受到电视数字化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三是发展带动。要把电视数字化作为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来发展,切实加大产业开发力度,既要发展数字化电视用户,又要努力扩大影视、信息和本地化服务等业务,以增量发展带动电视数字化。